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初中地理公开课多变的天气教学和课后反思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8-15 08:25
标题: 初中地理公开课多变的天气教学和课后反思
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天气和气候,天气和气候的特征选择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天气的 特征 通过天气预报的符号,气候特征通过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来分析气候的时间分布规律,通过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图来分析气候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成因。贯穿始终的是天气、气候和人类的关系。



学情分析

当前初一学生的思维发展主要表现为形象思维为主体,并向逻辑思维转换的过程。因此,应重视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通过互动合作,积极动脑、解决问题,形成逻辑判断和推理 能力 。

学生在小学及中学数学课中已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图表能力。但是在中学地理课中还是第一次接触绘制和阅读曲线及柱状图。而且,数学的折线图与地理气候图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如何使学生树立信心,掌握曲线及柱状图的绘制方法,及分析规律是教学的关键。详细分析、反复练习、重在落实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说出 “ 天气 ” 和 “ 气候 ” 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学生能识别 天气预报 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通过分析天气、 人类的关系,学生能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自然现象,初步建立起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正确认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识记天气符号,天气和气候的区别。难点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8-15 08:25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8-15 08:26 编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天气的特征
、识读卫星云图
识记天气符号、
学习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的表述
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教师提问:同学们根据生活体验说说我们西安一年中有哪些天气现象出现?
教师提问;西安这些天气现象应该属于哪个温度带的天气特征?
教师引导:结合课本P42页的三幅图说说天气有什么特点?
教师:媒体呈现:
1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2 天气就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
3 东边日出西边雨。
4 气象万千。
提问:以上四种说法都与什么现象有关?说明了它的什么特征?
总结呈现:              天气是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
天气的两个特征:
                  天气多变
学生练习:完成课本P43活动题12
过渡:天气与我们关系如此密切,看来我们不能仅仅只为出门才看天气。明天天气如何你怎么知道?
过渡:同学们在前面说到天气预报内容里有一项大气污染指数,那是用来表达什么的?
媒体呈现: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
教师设问:①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②你知道哪些大气污染的现象?
③与人类哪些活动有关?

积极思考,自由发言
部分学生描述,其他学生做记录
思考其他地方天气状况

让学生根据生活体验联系生活实际回答,引入天气概念
通过比较加深学生对天气两个特征的认识
肯定学生的补充,让学生发现天气方面大有文章,引发兴趣,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让学生自由发言补充,观察学生发言情况,可知道学生对这一作业完成情况和兴趣态度。
让学生自由发言补充,观察学生发言情况,可知道学生对这一作业完成情况和兴趣态度。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天气是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
一、天气的两个特征:
                  天气多变
二、天气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
三、天气预报的基本要数:气温、降水、风、阴晴状况
四、识读天气预报图
五、我们需要清洁的空气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8-15 08:26
教学反思

  气候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尤其对农业生产来说,它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

一、学习身边的、有用的地理知识。

   天气和气候,如果按传统的授课方式,讲起来会有些难度,因为气候、卫星云图等专业术语很抽象,而本节课从身边的地理现象出发,从同学们的观察、回忆入手,了解天气和气候,教案中列举了既浅显又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说明掌握天气预报的重要性,使同学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得到知识。

二、 给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的地位,请同学们自己发现问题,师生一起探究问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现,课堂上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还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成为课堂的主人,营造出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和个性张扬的空间,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