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第二单元数学教学反思
[打印本页]
作者:
将来的希望
时间:
2008-11-24 09:26
标题:
第二单元数学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的教学课题是:角的度量。内容包括:直线、射线和角;角的度量;角的分类:画角等。
一、采用的教学方法:
1、重视预习,教孩子们学会预习。感觉我就如喋喋不休的管家婆般,预习应该放在课外,其实我也是试过的,让孩子们在家里对即将要上的新课进行预习,但在上课时,很容易的就可以感觉到孩子们很懒,不需要上交的作业,基本不做。只好在早自习时让其完成了。利用好课本资源的第一步开始了。
2、继续培养合作学习交流。在“直线、射线和角”的教学中,我让孩子们在4人小组内讨论线段、直线、射线的特点,并记录填表:
种类
端点
延长情况
表格的填写让三者的特点更加明了,易于对比。
在“角的分类”中还是在小组讨论中完成表格:
角的种类
度数
直角
锐角
钝角
平角
钝角
度数是角的分水岭,以前角种类的区分是以直角为参照物。引入了角的度量,角的分类更加严谨,也更加复杂,利用表格集中角的类型,利于孩子们区分、记忆。早自习时我都听到了孩子们在朗读表格中的内容了。
二、困惑与思考
只要有测量误差是一定存在的,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我们正在努力让误差减小到最小的程度,但孩子们量角和画角时的误差总是让我汗颜啊!
教学中,我发现了病症的所在:
⑴ 、首先是测量工具在出问题,一些孩子的量角器不准确,不规范,这样无论你怎么努力也是枉然。指点孩子们到正规的文具店买量角器,一些刻度、数字已经模糊的量角器就要忍痛割爱不能再用了。
⑵、“点对点、边对边”的口诀没有落实到位,为了孩子们能掌握量角和画角这部分知识,在备课时我查了一些资料,看了一些老师们在人教论坛上的课后留言,启发很大,给孩子们编了顺口溜:“点对点、边对边,顺着0度找刻度”。孩子们是理解了量法和画法,就是准确性不够,急死我了,急也是没用。
找了原因:孩子们在量角器的中心点和待量的角的顶点和边没有完全重合,这样测量当然有问题。量角器有两圈刻度,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刻度真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在上课时课本有提到角度的估量,在画角量角时,我们都忽略了估算这个标尺。如孩子们在画、量60角的时,预先估量一下(孩子们角的分类已经很熟悉了),就不会出现画、量成120度的角这种情况了。
测量角的误差到底可以控制在几度以内?如果要测量的角或要求画的角是78度,孩子们测量的角或画的角是79度、77度、80度,要怎么算?如果都对的话,那孩子们以后会不变对角的测量不够严谨,产生很随便的态度?
三、有待提高、深入的地方
每一次新知识的学习,总是想让孩子们经历一个知识形成的过程,交流学习的方式一定是提供给孩子们的,很多时候是同桌两人互相交流(难度不大的),4个人学习交流时则是有争议的、能通过讨论交流得出一些有价值的、总结性的新知。
大家都在做,表面看学习方式多样,课堂很热闹,但是你细心观察,会发现一些孩子在悄悄的乐、一些孩子在静静的闲,汇报时推诿责任。学习交流流于形式,探讨只在问题的最表层,温和的环境滋生了惰性学习,真是害人不浅!现在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深入合作学习是待解决的问题,虽然不是一朝一夕的可以解决的
作者:
将来的希望
时间:
2008-11-24 09:30
标题:
第七册《角》教学案例
思考问题:
如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跃、轻松的氛围中学数学、用数学?
如何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背景介绍:
“角”是苏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八单元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同时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明确角的大小以及直接比较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初步能力。借此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上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学生与生活的关系。
案例简述:
首先是认识射线、直线。
课的开始,屏幕上便出现了线段、射线、直线、角这几个图形,让学生认一认,并说出它们的名称。还没等我说明要求学生就已经说了出来,能说当然是好事。
接下来,就让学生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并说出它的特点;然后延长线段的一端就得到一条射线,并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用多媒体演示手电筒发出的光,就可以看成是射线,从而来认识射线的特征;再延长这条线段的另一端就得到一条直线。通过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的比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线段、射线和直线。
其次是认识角。
接下来,让学生通过说角、折角、画角、认角、做角、比角的过程,使他们深刻认识角。说角是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角;折角是通过动手,让学生用白纸折一个角,体会怎样的图形才是角;画角是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角;认角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角 的认识;做角是让学生用两条硬纸板和大头钉制作一个可活动的角,让学生认识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比角是用做好的角来比较不同角的大小。
时间过得很快,眼看就要下课了,看着孩子们那活动的认真劲,我很高兴,因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确实掌握了角的一些知识。
案例反思:
在课后返回教室的途中,班内很活跃的陈超同学轻声地对我说:“老师,我还想去电化室上数学课。”面对这孩子坦率的话语,我真的感到好惭愧。虽然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还有待改进,但是孩子们爱上这样的数学课呀,看来我平时的课堂教学确实还需要不断改进。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正如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重视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活动中做数学。在数学教学中体验现实生活,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实践,给学生创设身边的生活情境,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这样,有利于让学生觉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加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
案例点评:
要活化数学的教学,优化学生的发展,就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不断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充分提供有趣味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多样化素材,使学生感兴趣,有感而发,有趣而学。在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中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可以学数学,对数学产生更大的探索欲望。这节课,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学知识,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中,并结合自己身边的生活知识学数学。
作者:
行云流水
时间:
2008-11-24 20:41
苏教版!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