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结合经济生活中的具体内容,谈谈怎样以新的教材观为指导做好备课工作?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8-5 02:10
标题:
结合经济生活中的具体内容,谈谈怎样以新的教材观为指导做好备课工作?
结合经济生活中的具体内容,谈谈怎样以新的教材观为指导做好备课工作?
发布者:魏茂奇
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及其准备工作是一项复杂、具有创造性和探究性特点的工作。学无止境,我们应当结合今后的教学实践不断学习,不断完善,提高自己,努力开拓新课改的实践。
1.备课标,有的放矢
课程目标是构成课程内涵的第一要素。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对课标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才能准确把握好教学的要求与尺度;只有充分理解课程目标,才能真正的理解教材与教学的关系;只有充分认识课程目标,才能比较理想地实现课程目标。
教师在备课时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对课本内容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取舍,有详有略。为此,教者要认真阅读《课程标准》,将行为目标分解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再根据三维目标、行为目标及其提示与建议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例如:《经济生活》“货币”一节,新课标的要求是“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解释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在备课,就要将其分解为三维目标:知识——货币的含义、货币的作用、货币的基本职能、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能力——分析、归纳、演示、辨析;过程与方法——猜想与假设、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对待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经过这样的分解,课堂教学中才能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可见,只有在真正读懂课标的前提下,在备课时才能有效的将三维目标有机的结合,有效实施课堂教学,落实国家意志,体现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2.备教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应该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创造性的交互的活动,教材提供的是一个交互的平台,而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好教师的标准是会“用教材”。其实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工具、一种方式、一种途径,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是供师生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和进行对话的范本。教师要实现从会“教教材”到 “用教材”的转变,就必须学习研究教材、读懂教材、备好教材。
备教材必须基于课本,忠于课程标准,并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对课本内容进行科学的处理和再建,从而弥补其活动和过程的缺陷,切实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经济生活》中“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理解,对教材内容可作如下的处理:通过生活中的交换情境及其交换成功的条件由学生去初步感知“商品的含义与基本属性”而不需要按老教材的要求展开;设计商品交换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困难由学生去解决,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货币是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揭示出“货币的本质”,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模拟生活中的交换情景,由学生去发现“货币的职能”,在此基础上展开“金钱是否万能”讨论,通过学生的讨论加深对“货币本质”的理解,从而自觉的“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学会正确对待金钱”,由此培养参与经济生活的辩证思维能力。这样处理教材才能有效处理过程、知识与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关系,才能有效解决教材内容与教学时间的矛盾,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备学生,因材施教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备课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学生已有的是什么样的生活经验?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怎样?没有掌握的是哪些知识?哪些新知识学生自己能够自主学习?哪些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哪种教学方法更容易让学生有兴趣接受知识?从而确定那些知识应重点进行辅导,那些可以略讲甚至不讲,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过程,突出教学的重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文化生活》中“文化塑造人生——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的,必须要有生动的材料和必要的文化材料来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这一知识。我们学校是一所全住宿管理的高级中学,他们的阅读面极为有限性,教师在备课时就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选择一些大家熟悉的,影响比较广泛的,最新的文化背景,而不能眼中只有名著,因为对有些学生而言他根本不知道。考虑到这些因素,我就更多的选择了一些暑期中播出的具有积极向上意义的电影、电视剧的片断作为教学的背景设计教学思路,从实施教学的过程来看应该说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4.备教法,使教学得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恰当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课堂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至关重要。课堂教学中选择什么的样教学方法要根据具体内容确定,不能千篇一律。“提出问题 —— 建立猜想和假设 —— 收集证据 ——作出解释”,问题教学法应当是新课程理念下值得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如《经济生活》中的“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些教学内容就比较适宜采用这一教学方法。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以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方式获得和牢固掌握有组织的系统科学文化知识,开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人类几千年来积累起来的文化科学知识,必须依靠教师有意义的传授和指导。对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如《生活与哲学》中的“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这一教学内容,我觉得有意义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在新课程背景下依然没有过时。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