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关于有效课堂的教学经验介绍:扎实推进有效教育的几点做法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30 19:36
标题: 小学关于有效课堂的教学经验介绍:扎实推进有效教育的几点做法
我区开展有效教育以来,我们的思想、行为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从最初的茫然困惑到对有效教育的赞同认可,从开始的不知所措到现在的积极投身其中,我们一点一点地改变,一步一步地前进。一路上,我们以单元组为单位且思且行,在实验的过程中慢慢成长。

一、健全机制——培养团队意识。

当前的教育已不是教师个人的英雄主义时代,更多的要通过合作谋求发展。构建单元组,教师以团队协作的方式进行研究,是提高教师操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可以产生“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

(一)形成研究团队。

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我们将各个学科按年级分成单元组,由业务精、理念新、肯钻研的骨干教师任组长,形成教师研究团队。每个单元组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困惑确定研究主题,在实践中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共同提高。

(二)制定奖励制度。

为了激励各单元组更好地开展研究,学校制定了优秀单元组奖励制度,对研讨氛围浓厚,研究成果明显的团队进行奖励,以提高教师投身有效教育实践的积极性。

(三)提供服务保障。

实践的探究需要理论的指导,为了让教师得到更多的资料进行学习,我们及时将进修学校下发的资料复印,发到每一位教师手中。并将网上查询等方式找到的资料打印下发,对有效教育理念的理解和把握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夯实根基——加强理论培训。

理论是实践的支撑,观念决定教师的行为,惟有从思想上摆脱对有效教育的畏难情绪,才能保证实验的顺利开展。因此,我们把有效教育理论培训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一)积极参加上级培训。

为了尽快更新教师观念,掌握有效教育理论,进修学校多次组织全区教师参加有效教育专题培训和课堂观摩,对此我们积极响应,每次活动之前都由一把手校长做动员,提出具体要求,会后组织教师研讨,交流各自的收获和启发,消除了教师的抵触情绪,由旁观者转变为实践者。

(二)扎实开展校本培训。

根据本校新教师多、开展有效教育相对较晚的现状,我们又在校内组织了一系列的校本培训,教学领导做专题讲座、名师上研讨课、区级单元组教师介绍心得、骨干教师分享经验等活动,以先进带后进,促进学校整体水平向前发展。

在大家对学习方式训练感到困惑时,我校借“名师送教下乡”之际,请来了这方面的能手钱鹰老师,通过直观的课例、生动的讲座,揭开了学习方式训练的“神秘面纱”,使大家对学习方式训练的方法有了深刻的领悟。

(三)努力提升教师素质。

有效教育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素养的提高,在扎实开展有效教育的同时,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提高教师素质的措施:鼓励教师多读书,通过“读书沙龙”交流读书心得;请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员做朗读辅导讲座,提高教师普通话水平,增强教师朗读能力;请书法协会转任教师做粉笔字书写指导……以活动唤起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促进教师能力的不断提升。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30 19:37
三、注重实践——在演练中提升。

“纸上得来终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每个教研组把教研活动的重点放在如何把有效教育理论转化到教学实践上,聚焦课堂教学,进行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学校为教师提供锻炼展示的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将有效教育实验成果在校内推广。

(一)以改革教案模式为引领。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为了促使教师能够自觉地将有效教育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我们改革了教案模式,在原有教案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课型方式”、“有效教育操作方法与策略”等环节,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确定课型,并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有效教育的操作要点,引领教师将有效教育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杜绝了上网下载教案现象的发生,增强了教案的实用性。

我们还鼓励教师采用图文结合式教案备课,首先根据内容确定一节课的整体框架、大致分为多少个节点、每个节点要占用多长的时间、有哪些基本任务,而且要明确每个节点要达到何种目标、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强化次数,要求教学目标要具体化、教学内容要问题化、教学过程要实践化。采用这种方式备课相对来说难度较大,故不做统一要求,鼓励个别几个单元组组长先行尝试,待达到一定程度后推广。

(二)以学习方式训练为突破。

通过理论学习和课堂观摩,我们发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是实现教学方式转变的基础和前提。为此,我们加大了学生学习方式训练的力度。

教导处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各个年级学习方式训练计划,规定不同年级学生在倾听、约定、表达呈现,小组合作等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每位教师根据班级实际制定学习方式训练推进表,利用早自习时间进行专项训练。教导处根据教师提供的推进表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并在日常听课中对学习方式进行检测。

单元组成员之间互通有无,分享彼此的经验,学生课堂上有了可喜的变化。当然,学生的一个好的学习方式和习惯的养成是需要长期坚持训练才能实现的,学生学习方式的训练还需持之以恒。

(三)以各类教研活动为载体。

1.集体备课。各单元组根据成员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确立有效教育研究主题,利用每周二下午的集备时间进行研讨。学校下发了主备人发言提纲,从“落实教研主题的切入点、积累训练点、关键要素、平台问题、思维的向度”等方面进行阐述,将集体备课与有效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教学领导参与其中,提出指导性建议,与单元组成员共同提高。

2.组级教研。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每个成员都要上教研课。各单元组提前上报名单,由教导处公示,其他教师都可以去听课,课后单元组成员要运用有效教育评价方式评课,针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及时反思总结,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修改备课方案再换班级上课,各单元组研讨的氛围日渐浓厚。

3.同课异构。为了促进全乡有效教育工作的整体提高,学校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展示和交流,中心校和各村小每校选派两名上课教师,同年组教师共上一课,一节课呈现出不同的方法和操作策略,促进了校际间的交流和学习。

4.验收评比。没有评比就没有促动,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根据进修学校推进表的安排,学校分两个阶段对全体教师进行了要素组合和平台互动两种课型方式验收,对未合格的教师进行跟踪听课、指导,对排名在前的教师进行奖励,进一步激发了教师投身有效教育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实践有效教育的路上,有教育局领导的支持,进修学校专家的引领,兄弟学校的鼓励和鞭策,全体江东人一定会继续发挥团队优势,结合本校实际扎实开展有效教育,为真正实现高效课堂而不懈努力!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