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语文交流课《最后一头战象》优秀教案导学案优质课教学设计集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30 09:55
标题:
小学语文交流课《最后一头战象》优秀教案导学案优质课教学设计集
公开课《最后一头战象》教学案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课文出现的新词语,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事情。
3.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
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能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交流对大象的了解
1.孩子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但是,你听说过大象还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板书:战象),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补充完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3.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沈石溪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这篇文章写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
4.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文章都写了些什么吗?(如:为什么只有最后一头战象?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来的?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样了?写了最后一头战象的哪些事情?)孩子们刚才很会思考,提出了这些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就自己去找答案吧。
[评:不仅引导学生弄清了“战象”的意思,还针对课题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
1.快速阅读全文,思考刚才的提问,可在书上进行勾画。
2.学生阅读后解决简单的问题。
3.指名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那些事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成为:英雄垂老——重披战甲——重临旧地——自掘坟墓。
[评: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在教学时注意把握时间,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因为是预习过,教师要教方法,不要逐字逐句地读,要快速把握段落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理解字词,扫除障碍
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欢的语句,也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如:浴血搏杀、泣不成声……嘎羧为什么不搬东西,整天优哉游哉的?)
3.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4.自己阅读感悟后,小组再合作研读:交流感受特别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准备汇报自主合作。
作业设计:
1.继续朗读课文。
2.抄写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英雄垂老
重披战甲
重临旧地
自掘坟墓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仔细品读,感悟战象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再读课文,说印象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问题,并一起解决了问题。学到这儿,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预设:可能有“善良”“怀旧”“坚强”“忠诚”“英勇”等,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可以做简单的整理,以便明确下一步的研读目标)
[评:高段学生边读边思的习惯已养成,本课课文较长,教学易从整体入手,让学生谈谈对嘎羧的印象,直奔重点语句进行学习,避免逐字逐句的讲解。]
二、研读语句,细感悟
1、文中哪些语句的描写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请你快速读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品一品。
(学生自由研读,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
2、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
3、集体交流:
(1)从哪些语句感悟到嘎羧“怀旧”“善良”?
生读相应句子汇报:
“第二天清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呕呕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
(从“呕呕地吼”“急促地踏”感受到战象看到象鞍时的急切心情。)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象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从“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见到象鞍时内心涌动的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
“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村子走了三圈。”
(从这里感受到战象也已经对村寨和村寨的人们产生了依依不舍之情,它也没有忘记村寨的人们对它的救助,对它的无微不至的关怀。)
“它站在江边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久久凝望”看出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地冲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也纷纷中弹跌倒在江里。“亲了又亲”的礁石,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之地;“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深情呼唤战友们的灵魂,也许在诉说它对战友的深深怀念,也许在告诉战友,它也将来陪伴它们……这样的悲壮,这样的深情,这仅仅是一头战象吗?这是一位让人满怀敬仰的英雄,这是一位让人饮泪歌颂的英雄!从这些都感受到战象对战斗过的地方的留恋,同时也是对救它的人们的感谢,也是对死去的战象的深深的怀念。)
(2)汇报能感受到嘎羧“英勇”的语句。
“象鞍上留着弹孔,似乎还有斑斑血迹——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从这里可以体会到当时战斗的惨烈,战象对战斗记忆犹新,披挂上象鞍有一种无比自豪的感情。通过对象鞍和嘎羧的简练描绘,深情地赞颂了嘎羧的英雄形象与气概)
为什么战象见到战斗过的象鞍那么激动?为什么战象披挂上象鞍又显得那么英武豪迈?
(可联系前面的威风凛凛,逐渐衰老和现在进行对比理解,教师的诱导,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战象对战斗对战友的无比怀念之情。)
“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给嘎羧送行。许多人泣不成声。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从“泣不成声”“系纱巾”“绑黑布”可以感受到村寨的人们对战象已经有了难以割舍的情感,人们不能忘记战象在战斗中立下的赫赫战功,人们对战象的将要死去表达了极度的悲伤。顺势再巩固侧面描写)
(3)从哪些地方又感受到这头战象的“忠诚”?
生汇报“战象走向百象冢,和并肩战斗的战友躺在了一起”部分。
以下内容重点体会:
“嘎羧来到石碑前,选了一块平坦的草地,我们躲在远处,看着它的身体一寸一寸往下沉。”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
“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嘎羧凝望着天空会想些什么?
(4)课文里还有令你感动、令你深思的语段吗?请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评:引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想象,感受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让学生感悟到具体、生动的描写是本文一个重要的表达特点。]
三、拓展延伸,促升华
1、此时你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颂嘎羧,赞颂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呢?请写下你最深切的感受,写下你最诚挚的赞颂吧。(学生练笔,集体交流)
2、这篇课文与我们刚刚学习过的《老人与海鸥》一课有那些相同的地方?
3、 引导学生从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和课文都有具体的描写两方面进行比较,再次体验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文章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评:通过联系前面学过的课文,再次体会具体、细致的描写体现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的表达方法。]
四、推荐作品
像这样写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情感故事的文章还有很多,孩子们下去可以再看看《第七条猎狗》、《再被狐狸骗一次》、《义犬复仇》
作业设计:
1.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小练笔: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驻立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选择一个场景,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并写下来。
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善良 忠诚 英勇 坚强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30 09:55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质疑,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情朗读、想象说写话等语言实践活动,体会嘎羧崇高的情感,感受它高尚的情怀。
3.体会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读课文中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语句,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背景课件)
同学们喜欢看卡通故事片吗?老师今天就带来一段小故事,请大家安静的仔细得看。
看到日本兵的惊恐的表情,你想说什么?
是的,这些大象太了不起了,他们在战场上勇猛杀敌,被称为战象。刚才画面中身受重伤的战象,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英雄。
嘎羧是这场战斗中唯一幸存的战象,也是最后一头战象。(板书课题)
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23课,板书课题,学生在座位上书写,齐读。
你们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
介绍作者。我用这样的方式把作者的简介呈现给你,你们愿意接受吗?那请拿出笔,把这张名片复制到你的课本上吧。
二、速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这篇课文很长,对于篇幅长的课文,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样的读书方法呢?
(跳读,快速默读,浏览)
2.恩,那么好,请大家各自采用你们自己的拿手方法,读一读这篇课文,并且画出精彩的词语。
上黑板写下自己的词语积累。
带读词语。
看着大家这么爱学习,爱积累,我真感到高兴,相信你们留给听课老师的第一印象一定也很棒,提到印象,大家来说说在你们的脑海里
这是一头( )的大象。
3.汇报:
教师引导:看来,这头名叫嘎梭的战象已经走进留在了大家脑海.
4.小结:我们在学习篇幅较长的文章时,不论采用什么样的读书方法,都要抓住主要事件,这样会很快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抓事件)
PPT:嘎羧曾经经历了一场非常残酷的战斗,幸运的是它____________(存活下来了)。存活下来的战象受到了人们的________(尊敬与爱护),寨子里的人们待它像___________(家人和朋友一样),但它最终还是没能逃脱___________(死神的将临)。嘎羧在知道自己生命大限将至的时候,它首先___________(重披象鞍)(做披象鞍动作,对披上了自己的象鞍)然后它和村民们_________(告别)来到了曾今的战场打洛江畔_________(凭吊战场、重回战场),最后它把自己埋葬在自己战友的身边________(庄严归去、与战友长眠)
三、引导质疑
1.嘎羧是一头战象,我们却从这些感人的事例当中,从这些生动细致的描写当中,我们体会到它像人一样丰富的情感,感受到了它英雄的形象。
请你再次默读课文,划出触动你心弦的句子有哪些,写出你的体会。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抓住主要的区别。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3.讨论交流,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凝望”“亲了又亲”“吼叫”等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想象,体会嘎羧的内心,并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嘎羧的高尚情怀。
4.小结: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先找出记叙这个事例的相关句段,然后划记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并抓住这些词语细细品味,体会嘎羧内心的想法,从而感悟到它真挚的情感,解决了我们心中的疑问。
(二)分组自学“披挂象鞍”和“挖掘墓坑”部分。
1.分组,交待自学要求。
2.学生自学。
3.小组交流,共同研讨
(三)讨论交流“披挂象鞍”部分的读书感受。
1.引导学生重点品读:
(1)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suō)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引导学生抓住“摩挲”“泪光闪闪”等词语体会嘎羧内心的情感。
(2)它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久久凝望,亲了又亲说明了什么?
同学们,文中的嘎羧不会说话,作者通过描写它的动作神态来表现它内心的情感。我们如果能抓住这些事例,品味当中的细节描写,并及时地把自己的想法在书中写一写,就能体会到它内心的情感,读懂它的心。
战友们,我来了,读——
战友们,我好想你,读——
(1)它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又经过长途跋涉,体力不济,挖一阵就喘息一阵。
从“挖一阵就喘息一阵”,引导学生感受嘎羧挖坑的艰难。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嘎羧内心的情感。
(2)我们躲在远处,看着它的身体一寸一寸地往下沉。
重点引导学生探究“沉”字的深层含义,体会嘎羧奋力挖掘墓坑的内心,感悟它的英雄形象。
2.想象说话,走进嘎羧。
26年前,它曾经和战友们在这里,26年后,它仍旧要和战友们在一起,在它临死前的弥留之际,它的内心会怎么想。
3.引导学生探究嘎羧的内心:这是一颗怎样的心啊?你们读懂了吗?
同学们,今天我们用深情的朗读,认识了一位战场英雄,从中我们知道嘎羧在知道自己生命大限将至的时候做的几件事情。现在呢,我们就来给课文列列小标题,一件事一个小标题,现在老师先来示范一下,嘎羧在知道自己生命大限将至的时候做的最后一件事是把自己埋葬在自己战友的身边________(庄严归去、与战友长眠)。那嘎羧做的其它几件事情就请同学们动动脑筋,来归纳
五、总结延伸
1.总结全课,明确下节课学习任务。
沈石溪在他的创作体会里写道: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丰富的情感,想引发人类更多的思考。
那么嘎羧还具有怎样丰富的情感?作者又想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呢?我们下节课走进这几个片段继续学习。
2.布置课外阅读沈石溪的其它动物小说。
为鲁迅设计一张名片。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30 09:55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埋葬、阵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华贵、英武、气概、伤感、苍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词语。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埋葬、阵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华贵、英武、气概、伤感、苍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词语。
方法与能力: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情感与思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拓展与延伸:搜集资料,了解大象现在的生存状况及人们对它们所进行的保护。
重、难点突破:难点是通过朗读感悟,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只惹人喜爱的小松鼠,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结识一下这头令人尊敬的大象吧。
板书课题:最后一只战象
解题: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战象,顾名思义,就是用来作战的大象。就像我们的战马一样,而最后一只则说明了人们已经不再骑着它作战了。也正是从这最后一只战象身上,我们可以深入地了解古代战象与普通大象的与众不同之处。
二、快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内容,这只最后的战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教学提示: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结合《松鼠》一文的学法,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和抓住大象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加以理解。要求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参考:
内容一: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内容二:课文以时间为序,扣住四个感人的片段:“英雄垂暮”(第1~4自然段)、“重披战甲”(第5~11自然段)、“凭吊战场”(第12~16自然段)、“庄严归去”(第17~23自然段),把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记叙下来。
问题二参考: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课文重点语句分析:
①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真的是没有想到,一件象鞍竟然使急躁的嘎羧顿时安静下来!作者对嘎羧动作、神情的描写,细腻生动,寥寥几笔却清晰地表达出一头英勇的战象积淀在心中的深沉的感情:“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使读者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见到象鞍时内心涌动的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
②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象鞍破旧,却仍然凝重华贵;嘎羧年迈,却仍然英武豪迈!二十六个春秋,弹指一挥间,而今,战火不再,血腥不再,但积满灰尘的象鞍上记载着凝重的历史,记载着嘎羧的英勇;纷乱不再,年轻不再,但垂暮的英雄,博大的胸怀仍在,勃勃的雄心仍在!对称的并列句式增强了语势,此句通过对象鞍和嘎羧的简练描绘,深情地赞颂了嘎羧的英雄形象与气概。
③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久久凝望”里,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地冲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也纷纷中弹跌倒在江里。“亲了又亲”的礁石,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之地;“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深情呼唤战友们的灵魂,也许在诉说它对战友的深深怀念,也许在告诉战友,它也将来陪伴它们……这样的悲壮,这样的深情,这仅仅是一头战象吗?这是一位让人满怀敬仰的英雄,这是一位让人饮泪歌颂的英雄!
④土坑约有三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有谁能如此坦然地面对死亡?有谁能如此完美地走完一生?嘎羧静静地为自己挖掘了墓地,静静地躺在那里,那“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的眼睛,让人揣想:它在告诉我们历史不能忘怀吗?它在期盼和平吗?……
⑤它死了。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
嘎羧走了。从垂暮时的焦躁不安到重披战甲的英武,从重临旧地到安葬自己,我们渐渐读懂了嘎羧的心,它忘不了这片曾经洒过热血的土地,忘不了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这是一头战象的善良与忠诚!它虽然只是一头象,却具有高尚的情怀,这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值得我们深深思索啊!
三、问题交流:提出你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教学提示: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学习,如果小组不能解决,便可提出来与大家交流,教师只做适当的点拨。
四、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与情感的表达方法。
教学提示:此文的写作方法与《跑进家来的松鼠》相同,所以,可以利用学潮迁移让学生体会本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参考:
通过具体的事例,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突出嘎羧的高尚情怀。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30 09:56
板书设计: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30 09:56
最后一头战象
预设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读、会写11个生字。
2、快速阅读课文,有感情朗读。
3、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的善良忠诚情怀。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的细腻描写方式,以及有感情的朗读。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技巧,体会战象嘎羧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任务
完成熟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内容,理解文章主旨的目标。
第二课时任务
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震撼力,学习朗读方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由你对大象的了解来引入课文,导入到对战象的印象。出示文章开头部分,了解战象。
所谓象兵,就是骑着大象作战的士兵。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
2、分析文字中战象的英勇:“劈”“踩”“排山倒海”“扑”。
3、尝试朗读,并指导朗读技巧。体会“战象”的称呼。
二、初读感知
1、正是这样的一群象兵,曾经和日寇展开了一场血战,最后只剩下唯一的一头战象,它的名字叫——嘎羧。那么,在最后一头战象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2、出声读一遍课文,读通顺,读准确。有生字和疑问标示出来。
3、解决生字。出示屏幕:
唏嘘 激越 膨胀 日寇 威风凛凛
排山倒海 泣不成声 震耳欲聋 炯炯有神 浴血搏杀
(1)、在文中找出这些词语,标出来,准确读出来这些词。
(2)、有感情读出来一些词。注意形象性理解。
4、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填写词语。领会文章中心。
读了课文,嘎羧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用一个词语填写在括号中。填空:这是一头 的战象。将自己的感受用一个词语概括出来,并且在文中找出来相应的文段。
学生回答。大家的总体印象是:忠诚,善良,坚强,怀旧,英勇。
对这里的几个词语要加以分析,让学生能够理解开头的铺垫作用。
三、课文分析
1、再出声读课文,战象嘎羧在临死前做了哪些事情?以嘎羧的行为为线索划分几个层次,概括小标题。
“英雄垂暮”1~4
“重披战甲”5~11
“凭吊战场”12~16
“庄严归去”17~23
2、按照顺序复述课文,再次感受开头部分:战象的战场杀敌的英勇。朗读出来战象的浴血搏杀。
3、体会课文标题:最后一头战象的含义。
最后一头:说明了以后不再有了,没有了战争,就没有了战象;最后的,又是英雄的最后日子,让人心灵感到震撼;战象,一定有过应用的经历,最后一头战象的离去,一定具有动人心魄的举动。
四、布置作业:
练习对课文中其他行为动作和神态描写的部分进行朗读。体会嘎羧的高尚情怀。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概括文章内容,用一段话、几句话、一句话的方式,逐步增加难度,凝练语言。
二、词语复习、朗读指导
出示:摩挲 泪光闪闪 久别重逢
(1)用检查词语的方式,指导朗读和形象理解。
(2)把词语放入语境理解,指导朗读。出示嘎羧再次见到象鞍是的举动和神情: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句子理解:一件象鞍竟然让急躁的嘎羧顿时安静下来,真是没有想到。对嘎羧的神态和动作的描写,如“呼呼吹去”“久久的”“摩挲”“泪光闪闪”,细腻生动,清晰的表达出一头英勇的战象几点在心中的深沉感情。
指导朗读:读的深沉,读出感动。
(设置目的:通过一段话来理解战象的某种精神,总结朗读技巧,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嘎羧的内心,有感情朗读。)
三、速读一遍课文,找出来文中其他地方对嘎羧的行为、神态细节描写,读一读,品一品。
1、读了这段话,那个词语让你感动?你怎么理解的?
(1)、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句子理解:通过对象鞍和嘎羧的简练描绘,深情的赞颂了嘎羧的英雄形象和气概。破旧的象鞍却依然凝重华贵,虽然年迈,嘎羧却依然英武豪迈。二十六年,多么漫长,却又是弹指一挥间,历史的记忆都在象鞍上写着。嘎羧披挂上象鞍,实际是对垂暮时期的英雄的赞叹。
朗读指导:读出敬佩和赞扬之情。对称并列的句式增强了语势,朗读时应该深沉而高昂。
(2)、嘎羧在打洛江畔的感人行为: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ou——ou——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句子理解:“久久凝望”里,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的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的冲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也纷纷中弹跌倒在江里。“亲了又亲”的礁石,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之地;“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深情呼唤战友们的灵魂,也许在诉说它对战友的深切怀念,也许在告诉战友,它也将来陪伴他们……这样的悲壮,这样的深情,这仅仅是一头战象么?这是一位让人满怀敬仰的英雄,这是一位让人饮泪歌颂的英雄!
朗读指导: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想象,“久久凝望”里,嘎羧会看到怎样的情景。嘎羧为什么会对那块礁石“亲了又亲”?它的叫声里,在呼唤什么?
(3)、嘎羧为自己挖掘坟墓的壮举:土坑约有三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句子理解:谁能如此坦然地面对死亡?有谁能如此完美地走完一生?嘎羧静静地为自己挖掘了墓地,静静地躺在那里,那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的眼睛,让人揣想,它在告诉我们历史不能忘怀么?它在期盼和平么?
指导朗读:读出来内心的感动与敬佩。
(4)、其他令你感动的句子:选择其他段落,用这种方法来练习朗读。
老师指导:检查学生自己的学习,朗读——解析(抓关键词理解)——朗读指导,用这样的过程,给学生点拨,加深文本理解,指导朗读技巧。
2、展示成果
挑选几个学生,师生配乐连续诵读刚才指导的段落,用朗读来震撼观众,达到高潮。
四、拓展延伸
1、过渡语:正是这样的一个英雄,一个英勇的、坚强的、忠诚的、善良的英雄,用它独特的方式离开了生活了五十多年的人间,留给了我们无尽的思考:此时此刻,假如你站在百象冢前,面对着嘎羧和他的战友,你想说些什么呢?
2、学生抒发自己的感受。
3、总结:作者正是通过对嘎羧生命最后一程的细腻描述,赞颂了它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作者沈石溪是非常著名的动物小说家,它的许多作品,比如《斑羚飞渡》《狼王梦》等都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动物的高尚情怀。
主人留言:贴出来这篇教案,希望得到更多朋友的意见,因为我已经走进了这样一个胡同之中,不能洞察此外的天空,希望每一个来到家门口的朋友,留下你宝贵的经验,给我一个指教,不胜感激。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30 09:57
小学创新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研究 研讨课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感人,内涵丰富的动物小说。全文接近2000字,是一篇篇幅较长的文章。作者以“英雄垂暮”“披挂象鞍”“重回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的片断,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记叙了嘎羧生命历程当中最后的辉煌和庄严,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嘎羧的高尚情怀。根据单元训练目标和课文篇幅较长的特点,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学生阅读中提出的问题,重点抓住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和有感情的朗读来品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揣摩作者是怎样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质疑,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情朗读、想象说写话等语言实践活动,体会嘎羧崇高的情感,感受它高尚的情怀。
3.体会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读课文中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语句,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知生疑。(背景课件)
1.了解战象。(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嘎羧是这场战斗中唯一幸存的战象,也是最后一头战象。(板书课题)
3.阅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质疑:嘎羧为什么没有回到祖宗的象冢?为什么会选择来到百象冢。
二、速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这篇课文很长,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嘎羧临死之前主要做了哪些事?
2.讨论交流,嘎羧在生命的最后历程当中做了哪几件事?
相机板书:披挂象鞍 重回战场 挖掘墓坑
3.小结:我们在学习篇幅较长的文章时,可以采用抓主要事件的办法,很快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抓事件)
三、难点点拨,讨论解疑。
(一)讨论交流“披挂象鞍”部分的读书感受。
1.本文作者沈石溪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名话: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丰富的情感。谁给大家读一读 .(课件出示)那文中的嘎羧有怎么样的情感,作者又是如何表现这些情感的呢?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的5-9 段,找到最能表现嘎羧对象鞍有深厚感情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体会它的想法。
2.引导学生重点品读:
(1)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suō)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引导学生抓住“摩挲”“泪光闪闪”等词语体会嘎羧内心的情感。
(2)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引导学生感受嘎羧“英武豪迈”的形象,理解嘎羧临死之前披挂象鞍的原因。
3.深入探究:从你们的朗读中,我知道你们走进了嘎羧的心,它临死前要披挂上象鞍是因为什么?
4.小结:同学们,文中的嘎羧不会说话,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先找出记叙这个事例的相关句段,然后划记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并抓住这些词语细细品味,体会嘎羧内心的想法,从而感悟到它真挚的情感,解决了我们心中的疑问。
(二)分组自学“重返战场”和“挖掘墓坑”部分。
1.分组,交待自学要求。
2.学生自学。
3.小组交流,共同讨论交流“重返战场”、“挖掘墓坑”部分读书感受,理解嘎羧为什么要重返战场。为什么要在百象冢挖掘墓坑,埋葬自己。
4.学生交流读书感受,重点品读、领悟:
(1)、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凝望”“亲了又亲”“吼叫”等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想象,体会嘎羧的内心,并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嘎羧的高尚情怀。
四、整体回归,启迪创新
1、想象说话,走进嘎羧。
26年前,它曾经和战友们在这里,26年后,它仍旧要和战友们。
2.引导学生探究嘎羧的内心:这是一颗怎样的心啊?你们读懂了吗?
3、读描写嘎羧死后形象的句子。抓住“凝望”一词,引导学生体会它内心的想法,并进行写话训练。
4、交流写话内容,适时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五、总结延伸
1.总结全课,明确下节课学习任务。
嘎羧是一头战象,我们却从这些感人的事例当中,从这些生动细致的描写当中,体会到它像人一样丰富的情感,感受到它英雄的形象。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也就是本文作者在他的创作体会里写道: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丰富的情感,想引发人类更多的思考。那么嘎羧还具有怎样丰富的情感?作者又想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2.布置课外阅读沈石溪的其它动物小说。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30 09:58
23《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理念:
情是辞的载体,在激情洋溢的课堂中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带给自己的冲击,在情感体验中内化对语言的理解。
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凝重华贵、英武气概、伤感、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浴血搏杀”等词语。
2、学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并能初步理清文章框架,用自己的话阐述大概意思。
3、在语言理解与感悟的过程中得到情感的启迪,并能付诸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内心的感动。
4、揣摩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得到人文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感悟对嘎羧的细致刻画,并从中读到它的内心世界,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内心的震撼,得到人文的启迪与熏陶。
难点:通过快速的朗读理清文章框架并加以说明;从语言文字的描写中体会到嘎羧的内心世界。
教学过程:
一 、 字幕导入,奠定基调:
1、今天,当我们再一次走进《最后一头战象》的时候,你是否还记得那战象浴血奋战的场景?让我们重温那段历史。
2、学生读句,述说心情
二、速读课文,引导质疑
1、师:“故事发生在1969年,到云南西双版纳插队的动物小说家沈石溪,亲眼目睹这样一头战象,于是他在文章中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我对嗄羧肃然起敬,它虽然只是一头象,被人类称之为兽类,却具有很多称之为人的人所没有的高尚情怀……
2、英雄嘎羧是这样平凡的死去吗?不, 嘎羧在生命的最后历程当中做了哪几不平凡的事?
3、讨论交流,嘎羧在生命的最后历程当中做了哪几件事?
相机板书:重披铠甲赴归途
凭吊战场
英雄相依共长眠
二、品读感悟
(一)、指导品读嘎羧告别场景( 走近怀旧的战象——嘎羧:)
预设一:披挂象鞍:
⑴ 比较词语“一下子”
⑵ 读议嘎羧为什么要寻找象鞍?
⑷ 情感朗读。
1、过渡:曾经的英雄嘎羧要走黄泉路了,波农丁知道,我们知道,嘎羧它自己也知道,它要在临死之前取回它的象鞍。读到这,有一个疑问在老师脑海里久久滞留着,你愿意帮我吗?嘎羧为什么要寻找象鞍?
2、你是从哪句话体会到嘎羧对象鞍的深深情感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①指名读读这句话。
②同学们再来朗读这一部分(自由读),想想哪些词语打动了你的心?
③指名再读课文。评读
④再读读课文。
⑤全班齐读体会。
3.小结:4、师:,这究竟是一副怎样的象鞍哪?
指名读,出示
预设二:凭吊战场:( 走近重情义的战象——嘎羧)
⑴ 体会嘎羧的行为“久久凝望,亲了又亲,吼叫”。
⑵ 体会心理,情感朗读。
(一)过渡:披挂上象鞍,它就要离开人们去象冢了。人们泣不成声,在一片唏嘘声中,嘎羧开始上路。它来到了——打洛江畔。下面请同学们合作来研读“凭吊战场”一段。文字后面是战象嘎羧的心跳,是它的呼吸,我们默默地读,静静地听,就能听见战象嘎羧再跟我们诉说呢?
2、师:它跛了一条腿走不快,却一刻也没停顿,走了整整一夜,天亮时,来到打洛江畔。指名读,
读到这,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疑问吗?
预设
(为什么嘎羧“久久凝望”江面?或嘎羧“久久凝望”凝望的是什么?)
(为什么嘎羧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这是你不明白的地方。
(嘎羧为什么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二)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互相交流:
(二)三读课文,感受品味:
1、师:此时此刻,相信嘎羧给你们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和老师合作读这一段,你们读课文,老师读补充部分。
2、感受嘎羧,体验嘎羧
3、师:此时你眼中的嘎羧还是一头普普通通的大象吗?师:留在你心中的嘎羧是什么样的
结合回答板书:重情意
!
(三)诵读“庄严归去”:( 走近忠诚的战象——嘎羧)
预设三:自掘坟墓:
⑴ 抓住动词,体会嘎羧的内心。
⑵ 引读最后一自然段。
(一)过渡:师:离开了打洛江,最后嘎羧来到了埋葬八十多头战象的地方——
出示课文片段:
师:大家也来轻声读读嘎羧挖坑的部分,看看有那些地方让你感动,让你震惊,感到不可思议?拿起笔来,给这些句子划上线,做上披注,写写你的体会。
自由读课文,划句子,教师巡视。……
文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哪个词?你从这些“挖”中体会到了什么?
(二)预设: (个人汇报)
音乐声起:
师:就这样,嘎羧不停地挖着,挖着。太阳落山了,月亮升起来了,整整一天了呀!它仍在——埋头挖着。此时此刻,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我们内心涌起的感受。我们饱含深情地读读这段话吧。(月光背景画面中)
太阳落山了,月亮升起来了,它仍在埋头挖着。半夜,嘎羧的脊背……象牙掘土的……,长鼻抛土的……鸡叫头遍时,终于,一切都平静下来,什么声音也没有了。
师:嘎羧死了,而你看嘎羧死时的神态——为自己挖掘了墓地,静静地躺在那里,那“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的眼睛,它好象在说什么呢?它此时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你知道吗?
(三)带着你新的情感再读这一段(22)
师:你们读得也很让老师感动。有谁能如此坦然地面对死亡?有谁能如此完美地走完一生?嘎羧做到了。战象嘎羧有情有义,带着对英雄的崇敬,再次深情朗读20~23自然段。
三、感受形象
过渡:最后一头战象怀着深深的爱,从容地走向了死亡,走向了自己生命的归宿。可以说,它是一个英雄,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将是。
在它的生命轨迹中,战场上那浴血奋战的一幕幕让它难以忘怀。
(师生一起有感情朗读“它们用象鼻劈敌,用象蹄踩敌……势不可当。”)
忘不了与人们依依惜别的深情
(师生一起有感情朗读“许多人泣不成声……走了三圈。”)
回望那熟悉的打洛江
(师生一起有感情朗读“他站在将变得卵石上……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吼声。”)
终于,它如愿以偿地和战友们长眠在一起──
(师生一起有感情朗读“它死了……”)
(四) 正是这头战象感动了作者,此时感动了你,感动了我,感动了大家,假如你现在就站在“百象冢”前你会对它说上一句什么呢?嘎羧,你曾经
我想如果嘎羧听到你们的赞扬和祝福一定会安息的!
四、课文总结
师:我们不能以什么来表达我们的敬意,就让我们以这首小诗来表达我们对它的深深怀念吧!
(齐读板书)
三 拓展学习
1感人的故事代代相传,即使若干年后,也会记忆犹新,虽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却也感人肺腑,作家沈石溪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只是为了讲一个故事给我们听,我们一起来看看他自己说的话。
2齐声朗读
3学生自由谈感受
五、布置作业
。
板书:重披铠甲赴归途
凭吊战场情义重
英雄相依共长眠
一片忠诚付青天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30 09:58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23课
最后一头战象
教材简析
美丽的西双版纳,神秘的动物世界,感人的一段故事!
嘎羧,抗日战争后唯一幸存的战象,26载的岁月催它年迈,知道自己大限已近,它重披当年的战鞍,告别村寨,来到昔日战场凭吊,又来到战友们的百象冢,自掘坟墓,庄严地将自己埋葬。课文以嘎羧行为为线索,语言细腻传神,场面生动感人,语言通俗易懂,结构层次清晰,是沈石溪动物小说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这篇课文近2000字,学生阅读时,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体会动物内心世界,感悟动物情感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文本特点和学情,本课设计力图体现以下几点: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落实课程标准中第三学段的要求。
2.从整体入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
3.抓重点情节开展学习活动,重视体验和感悟,发挥朗读的作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实现长文短教。
4.注重课内外结合,进行拓展阅读,初步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练习抓住主要情节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感受战象嘎羧的情怀,体会作者通过对嘎羧神态、动作、叫声的描写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4.培养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战象嘎羧的情怀。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通过对神态、动作、叫声的描写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课文,概括主要内容(板块一)
1.导入:1943年,日寇侵占我国云南边陲,抗日战士奋起反击。有一群特殊的士兵,它们破城门、踏敌军,勇猛无敌,它们就是“战象”。战斗结束后,我们的八十头战象也倒在了血泊之中。在人们清理这些战象尸体的时候,惊喜地发现一头受了重伤的公象还活着,这就是“最后一头战象”。教师板书课题,学生同步在笔记本上书写课题。
2.课前大家进行了预习,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下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
3.提炼主要情节,教师板书。
4.依据主要情节,概括主要内容。
5.总结:抓住主要情节来概括主要内容是一种好方法。
【设计意图:根据文本特点,抓主要情节,整体把握课文,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学习重点情节,走进嘎羧内心(板块二)
1.交代任务:学生默读课文,找到感动的情节,画出感动的语句。
2.学生自学
3.交流汇报
第一部分:学习“重披象鞍”
(1)聚焦语句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2)读出画面
自己读读,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读出你想象到的画面。
(3)指导读出情感
(4)初步体会写法,再次指导朗读
嘎羧不会说话,它在用什么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呢?(动作、神态)
(5)小结:学习这段话,我们知道嘎羧是用动作和神态来表达情感的。
【设计意图:以读代讲,读出画面,读出情感,体会写法,体现对读法、学法、写法的指导。】
第二部分:学习“再回战场”
(1)聚焦语句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2)发现写法,读出情感
第一个画面大象用它的动作和神态来表达它的情感,这段话又是怎么表达的呢?
指导读出情感。
(3)对比朗读,体会情感
出示两段话:
老师读:“嘎羧躺在地上拒绝进食……朝你看一眼……”
学生读:“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激发情感
配乐朗读
(4)小结:同学们,26个春秋,9000多个日日夜夜,再次回到战场嘎羧心潮澎湃,读着这样的文字也让我们心潮激荡。
【设计意图:想象画面,营造情境,品味细节,感悟战象形象。】
第三部分:略读“光荣归去”
(1)聚焦语句
“土坑有三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2)朗读出情感
(三)回顾文章整体,总结写作方法(板块三)
1.出示三段话
(1)体会精神
嘎羧逝去了,但我相信它在生命弥留之际的壮举会永远印刻在我们的心中,它留下的是什么呢?
(2)发现写作方法
2.小结:动物没有人类所明了的表达方式,但是作者通过对嘎羧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嘎羧就像一位战士,深深震撼着我们。
【设计意图:回归整体,感悟战象精神,发现本篇动物小说的特点。】
(四)拓展课外阅读,体会表达特点(板块四)
1.教师出示作者的话:“美好的情感并非人类专有,在特定环境下,许多动物也会表现出可歌可泣的高尚情怀。这种情怀震撼心灵,涤荡灵魂。”
2.拓展阅读《斑羚飞渡》重点情节
懂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3.像这样的形象他还刻画了很多,如:《红奶羊》中机智的红奶羊茜露儿、《第七只猎狗》中舍身救主的猎狗赤利等等,希望大家通过阅读来感受动物的美好情感,高尚情怀。
4.布置作业:
(1)把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整理在笔记本上。
(2)阅读沈石溪的其它动物小说。
【设计意图:在“段落阅读”(板块二)、“整体回顾”(板块三)的基础上,课内外结合,层层深入体会作者“通过对神态、动作、叫声的描写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突破教学难点。】
五、板书设计
重披象鞍
最后一头战象 再回战场 动作、神态、叫声——情感
(忠诚)
光荣归去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30 09:58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学习作者通过对动物神态、动作的描写表达情感的方法,仿写文中的一个场景。
3.拓展阅读,进一步感受动物小说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对动物神态、动作的描写表达情感的方法,仿写文中的一个场景。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基础知识
(二)复述课文
1.按照课文的主要情节,练习复述课文。
2.汇报,教师评价、指导。
(三)仿写片段
1.出示7、14、22、23自然段重点语句,朗读,体会写法。
2.选择一个场景,想象嘎羧的内心情感,进行仿写。
3.小组交流。
4.汇报,教师指导。
(四)拓展阅读
阅读《一对白天鹅》,进一步体会动物小说的特点。
(五)作业
1.阅读沈石溪作品《第七条猎狗》等其它作品。
2.推荐阅读世界动物小说之父——加拿大作家西顿的《小战马》等作品。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30 09:59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
教材分析:
《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以时间为序,扣住“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的片断,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记叙了嘎羧生命历程当中最后的辉煌和庄严,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嘎羧的高尚情怀。
根据单元训练目标和课文篇幅较长的特点,引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学生阅读中提出的问题,重点抓住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和有感情的朗读来品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揣摩作者是怎样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质疑,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情朗读、想象说写话等语言实践活动,体会嘎羧崇高的情感,感受它高尚的情怀。
3.体会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
4、会写11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训练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 通过品读课文中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语句,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
3、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激情导入:孩子们,你们看到过大象打仗的场面吗?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文字)
2.这些战象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嘎羧是这场战斗中唯一幸存的战象,也是最后一头战象。(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
二、快速读文,了解主要内容
1.这篇课文很长,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嘎羧临死之前做了哪几件事?
2.讨论交流,嘎羧在生命的最后历程当中做了三件事:
相机板书:重披战甲
凭吊战场
挖掘墓坑
3.引导学生用“先……然后……最后……”这一句式将嘎羧临死之前做的三件事连起来说清楚。
4.小结:我们在学习篇幅较长的文章时,可以采用抓主要事件的办法,很快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抓事件)
三、引导质疑,明确学习方向。
1.课文主要写了最后一头战象嘎羧之死,同时在课文的11自然段也介绍了一般大象的死,请你再次默读课文11自然段,比较一下嘎羧之死和一般大象的死有什么不一样?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抓住主要的区别。
3.了解了一般大象死时的特点。我们再来看看嘎羧临死之前做的这些不同寻常的事情,你的心中有怎样的疑问?
4.引导学生质疑,梳理问题,明确学习方向。
四、细节感悟,体会情感
(一)引导学生研读第5-9自然段,探讨嘎羧为什么要披挂象鞍。
1.找出描写嘎羧对象鞍深厚感情的句段读一读,用“—”标出描写嘎羧神态动作的语句,体会它内心的想法,并写在旁边。
2.学生自读体会,划记词句,做批注。
3.讨论交流,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呼呼吹去”、“摩挲”、“久久”、“泪光闪闪”等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想象,体会嘎羧的内心,并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嘎羧的高尚情怀。
4、指导朗读,感受嘎羧的高尚情怀
5.小结: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先找出记叙这个事例的相关句段,然后划记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并抓住这些词语细细品味,体会嘎羧内心的想法,从而感悟到它真挚的情感,解决了我们心中的疑问。
(二)分组自学“凭吊战场”和“挖掘墓坑”部分。
1.分组,交待自学要求。
2.学生自学。
3.小组交流,共同研讨
(三)讨论交流“凭吊战场”部分的读书感受。
1.引导学生重点品读:
(1)、“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鱼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震耳欲聋的吼叫。”
引导学生抓住“凝望”、“亲了又亲”、“吼叫”等词语体会嘎羧内心的情感。
(2)此时,嘎羧仿佛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它此时的吼叫就像在说话。你觉得它可能在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感受嘎羧对战友的深切怀念,理解嘎羧临死之前的悲壮情怀。
2.指导朗读:从你们的朗读中,我知道你们走进了嘎羧的心,它临死前要重回战场是因为什么?
3.小结:同学们,文中的嘎羧不会说话,作者通过描写它的动作神态来表现它内心的情感。我们如果能抓住这些事例,品味当中的细节描写,并及时地把自己的想法在书中写一写,就能体会到它内心的情感,读懂它的心。
(四)讨论交流“挖掘墓坑”部分读书感受,理解嘎羧为什么要在百象冢挖掘墓坑,埋葬自己。
1.学生交流读书感受,重点品读:
(1)它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又经过长途跋涉,体力不济,挖一阵就喘息一阵。
从“挖一阵就喘息一阵”,引导学生感受嘎羧挖坑的艰难。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嘎羧内心的情感。
(2)我们躲在远处,看着它的身体一寸一寸地往下沉。
重点引导学生探究“沉”字的深层含义,体会嘎羧奋力挖掘墓坑的内心,感悟它的英雄形象。
2.想象说话,走进嘎羧。
26年前,它曾经和战友们在这里,26年后,它仍旧要和战友们。
3.引导学生探究嘎羧的内心:这是一颗怎样的心啊?你们读懂了吗?
4.读描写嘎羧死后形象的句子。抓住“凝望”一词,引导学生体会它内心的想法。
5.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五、总结延伸
1.总结全课,明确下节课学习任务。
嘎羧是一头战象,我们却从这些感人的事例当中,从这些生动细致的描写当中,体会到它像人一样丰富的情感,感受到它英雄的形象。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也就是本文作者在他的创作体会里写道: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丰富的情感,想引发人类更多的思考。那么嘎羧还具有怎样丰富的情感?作者又想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2.布置课外阅读沈石溪的其它动物小说。
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品细节 悟情感
重披战甲 壮士
凭吊战场
挖掘墓坑 英雄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30 09:59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感受村民与嘎羧之间的真挚情感。
2.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指导学生练笔。
3.指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准备:
阅读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系列作品,了解沈石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明确任务。
二、分小组复述课文内容,教师指导。
三、指明学生全班复述。要求:
抓住嘎羧在生命的最后历程中做的那几件事,做到详略得当。
四、用情朗读,深化感悟。
五、学生练笔。
嘎羧告别村寨,驻立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选择其中一个场景,想想嘎羧内心的感受,并写下来进行感情朗读交流。
六、朗读交流。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30 09:59
抓细节 感情怀
——《最后一头战象》导学案
教材内容:人教版国标本六年级语文上册23课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28 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理解“排山倒海、漫不经心、震耳欲聋、炯炯有神”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复述课文。
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4.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英勇善良、有情有义的高尚情怀。
学习重难点:
1.快速阅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抓住文章的细节描写,体会嘎羧的高尚情怀。
学习准备:
搜集有关战象的历史资料读一读,大致了解一下战象的一些情况。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导学
一读,解决字词
1.我会看拼音写汉字:
rì kòu xiānɡ jiāo jiāo zào qì bù chénɡ shēnɡ
pí ɡé zāo yù shí bēi yù xuè bó shā
2.我会弄懂词语意思:
排山倒海:
漫不经心:
震耳欲聋:
炯炯有神:
二读,概括内容
作者 用饱含深情的笔调记叙了曾经在 中幸存写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 ,自知 已至,便再次佩上 ,来到 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 ”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 的故事,赞美了嘎羧是一头 的大象!
三读,查阅资料
1.作者的相关资料。
2.战象的相关资料。
四读,产生质疑
预习课文后,请同学们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写下来。
【评价:新课标要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以上“四读”的实质就是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和文本“亲密接触”,为学习新知识而做必要的准备。真正有质量的预习导学,不仅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使学生的自学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诸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
课中——学习·研讨
一、听写生词,抓基础
日寇 埋葬 阵亡 喘息 香蕉 皮革 凝重 华贵 英武 气概 石碑
苍茫 焦躁不安 漫不经心 久别重逢 横遭不幸 震耳欲聋 浴血搏杀
1.听写完后,小组内交换批改。
2.课后,把听写错误的字订正四遍。
3.对于刚才听写的词语的意思,有不明白的,提出来集体解决。
二、引导品读,抓细节
课前,同学们用“四读法”预习了《最后一头战象》,肯定有很多地方让你感动。请你快速默读全文,找出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把它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然后再有感情地读一读。(学生自由研读,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
1.指名读。如: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为嘎羧送行。许多人泣不成声。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腿上绑了四块纱布。……它什么也没有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
2.谈感受。
A从“泣不成声”感受到寨子里的人对嘎羧的留念,从“它什么也没有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体会到嘎羧的善良和对寨子里的人的留念。
B按照西双版纳的风俗,只有人死后才能系纱巾,绑黑布。而村长的举动说明嘎羧在全寨人的心中早已不是一只动物,而是寨子中的一名重要成员。
C寨子里的人真是有情有义,战象嘎羧更是有情有义。
把这种感情读出来。(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3.小练笔: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肯定很感人,寨子里的人会怎么说、怎么做,嘎羧心里又会怎么想呢?试着写一写那感人的场面:
4.总结学法:刚才咱们先找出课文重点段落,继而找出关键的字词句,并联系上下文进行品读,通过嘎羧的动作、神态,读懂了嘎羧的心,读出了嘎羧的情。这种读书方法叫作:品细节。这篇课文的内容比较长,接下来咱们就用这种“品细节”的读书方法学习剩下的内容,试着填一填下面的表格。
细节描写
我的感悟
三、研读细节,抓感悟
集体交流,感情朗读,加深感悟。在汇报交流中,根据学情,重点抓住以下几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1. 嘎羧再次见到象鞍时的举动与神情。
A象鞍很漂亮、很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肯定很威武、很帅气。从“留着弹洞”、“混合着一股皮革、硝烟、战尘和血液的奇特气味”感受到象鞍有着奇特的经历,它记载着当时的历史,记载着嘎羧的英勇。
B从“呼呼吹去”、“久久”、“摩挲”、“泪光闪闪”体会到嘎羧见到象鞍时的内心非常激动。
C嘎羧见到象鞍一下子安静下来,这种“安静”是表面上的“静”,实际上嘎羧的内心“波澜起伏”。它看见了象鞍,一定想起了自己的过去。
D小练笔:是的,象鞍有着嘎羧辉煌的过去,有着嘎羧忠贞不死的经历。面对象鞍,嘎羧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了泪光闪闪。此时此刻,它在想:
2. 嘎羧在打洛江畔的感人行为。
A嘎羧在礁石上亲了又亲,说明这块礁石对它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可能是它和战友们曾经玩耍嬉戏的场所,也可能是它和战友们曾经奋力杀敌的战场。
B嘎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在深情地呼唤已故战友的名字,也许它会说:等着我,我来了……
C嘎羧“凝望”的不仅仅是“清波荡漾的江面”,它一定还望到了二十六年前的那场战斗。
D小练笔:是啊,嘎羧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地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眼前浮现出二十六年前那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
3. 嘎羧为自己挖掘坟墓的壮举。
A静静地为自己挖掘了墓地,静静地躺在那里,静静地死去,嘎羧死得坦然、死得从容、死得让人动容。
B嘎羧到死还忘不了这片曾经洒满鲜血的土地,忘不了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这是一头多么重情重义的大象!
C“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嘎羧死了以后都不肯闭上眼睛,它都看到了什么呢?
D小练笔:嘎羧静静地为自己挖掘了墓地,静静地躺在那里,侧着脸,眼睛睁得老大。此时此刻,嘎羧看到了:
指导朗读,读出感动,读出敬佩,读出赞咏。
四、回读全文,抓文脉
1.嘎羧虽然是一只动物,却具有如此高尚的情怀,真值得我们细细地品味、深深地思索啊!来,让我们再次回顾全文,再次走进嘎羧的世界——
2. 课文以 为序,描写了 、 、 、
四个片段,让我们感受到嘎羧是一头 的战象。
【评价:文本一旦由作者完成,就以物化的形式存在着。任何文本言语都不单是字词句段的载体,其中必然充溢着作者在特定环境中某种独特的生命活动所产生的意味。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突出嘎羧的高尚情怀,这也是教学重点和难点所在。项老师采用了“抓细节、重感悟、悟情怀”的方法,辅以课堂小练笔,让学生既关注了“文本内容”,又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言语表达”,从而很好地让学生读懂了嘎羧的心,读出了嘎羧的情。】
课后——巩固•延伸
1.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爸爸、妈妈、朋友……)
2.学完这一课,我有很多收获:
3.这篇课文的的作者是沈石溪。沈石溪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读一读他的另外两部代表作:《狼王梦》、《第七条猎狗》。
【评价:用自己的话讲故事锻炼了复述能力。让学生写收获,锻炼了总结归纳能力,可以是学习内容方面的,也可以是学习方法方法的。推荐阅读,让课内走向课外,做到了“得道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总评:这篇导学案在总体设计上,能够以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新课标为依据,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首先,在环节的设计上,教师根据课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确定了相应的导学策略和方法,采用多种途径,促进有效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能力发展。
其次,让学生既“得意”,又“得言”。不仅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细节内容,通过对主人公动作、神态、行为的描写,让学生明白课文写了什么、作者说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而且采用了随文练笔的形式,“写”进课堂,锻炼了学生“写”的能力。
最后,注重知识的形成的过程。从课前的预习导学,到课堂的层层深入,再到课后的拓展延伸,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做到了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结合,既锻炼了学生的预习能力,又学会了理解与表达,进而使感知更加敏锐、语感更加灵动、情感更加丰富、情趣更加高尚、视野更加敞亮,从而实现知识的建构和自我的更新。】
资料链接
1.沈石溪,原名沈一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1952年生于上海,1980年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1985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小说《圣火》获1990年世界儿童文学和平奖。《第七条猎狗》获中国作协首届儿童文学作品奖。《一只猎雕的遭遇》获中国作协第二届全国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斑羚飞渡》一文荣获人民文学出版社首届《中华文学选刊》奖,台湾儿童文学学会、《民生报》、《国语日报》、《儿童日报》、《幼师少年月刊》联合主办“好书大家读”活动推荐书目。
2. 战象,在古代战争史上曾出现过的一种特种部队,它在战争中发挥着现代部队中坦克的作用。经过训练的战象,作战时冲锋陷阵,勇猛无敌,能破城门、毁营垒、折武器、踏敌军、陷敌阵,常给敌方造成极大的杀伤。
大约四千年前,印度河文明开始驯象。但是象并未完全家养化,人们必须在野外捕捉象来使用。首先被驯化的品种是亚洲象,主要用于农业。人类首次驱使象上战场是在公元前1100年左右的古印度。当时吠陀时代的印度有几首圣歌对此加以记载。大约同时的中国商朝人也最先将象编入军队。十五世纪后期开始,战争进入火器时代。从此组织战象冲锋实在荒谬,因为火炮能轻易击败它们。人们从此不再驱使象冲锋陷阵,而是承担其他的军事任务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30 10:00
《最后一头战象》导学案
23.最后一头战象
学习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品读课文后三个精彩片段;
2.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的作用,同时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战象嘎羧的高尚情怀,并初步感受作者的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
学习过程:
一、自学
自学方法:1.快速默读课文后三个精彩片段,在书上标出重点语句,写出自己的感想。
2.不懂的地方请同学们做好标记,小组讨论解决。
三、谈谈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四.小组讨论与展示
1 .从文中哪些语句感悟到嘎羧“怀旧”“善良”?
2.从文中哪些语句感受到嘎羧“坚强、英勇”?
3.从文中哪些语句感受到这头战象的“忠诚”?
4. 诵读“庄严归去”,战象嘎羧有情有义,带着对英雄的崇敬,深情朗读20—23自然段。
五、小结。它虽然只是一头象,却具有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这不仅仅是一头战象,这是一位让人满怀敬仰、让人饮泪歌颂的英雄!
六、达标检测。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 )凛凛 炯炯( )( ) 久别( )( ) ( )( )不安
震耳( )( ) ( )( )倒海 ( )( )成声 长途( )( )
2.战象知道自己即将死去时,它做了哪几件事情?请你们概括一下。
3. 小练笔:故事最令你感动是什么?写写你的感受和心情。(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驻立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并写下来。写之前应当反复研读嘎羧行为、神态描写的语句,并结合嘎羧战象的身份、经历揣摩它的内心感受。)(只做自己感兴趣的一道小练笔)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