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人教版 第八单元 课题二 金属的化学性质 | |||||||||
作者及工作单位 | 石家庄市第六十一中学 宋 戬 | |||||||||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 ||||||||||
将自己在本节课教学中的亮点设计所依据的指导思想或者核心教育教学理论简述即可,指导思想和依据的教育理论应该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明确体现出来。本部分内容必须和实际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避免出现照搬课标中整个模块的教学指导思想等情况 | ||||||||||
根据本节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采用以实验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进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体验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验证假设——总结规律——揭示本质这一科学过程,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新知。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达到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培养实事求是、勇于探究的创造精神。突出学生主动参与和主动探究,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知和探索新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和学生共同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身感受到化学学习的快乐,品尝学习成功的喜悦。 | ||||||||||
教材分析 | ||||||||||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必面面俱到) | ||||||||||
l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 ||||||||||
l 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不仅要思考其他内容对本节内容学习的帮助,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科体系的建立、其他学科内容学习的帮助;还应该思考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学科能力甚至综合素质的帮助,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影响等。 | ||||||||||
在课题1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本课题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金属和氧气的反应,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 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做过镁条、铝箔、铁丝等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教材采用实验事实――归纳的编写方法,重点说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由此也可在一定意义上反映金属的活泼程度:如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不活泼。教材的重点放在对金属活动顺序的探究上,采用实验――讨论的探究模式,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层层诱导,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置换反应的特点,并通过某些金属活动性的比较,进而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为使对金属活动顺序表的探究紧凑、有效,特意把置换反应的概念放在最后讨论,并在教学过程的最后,通过练习一块儿巩固,以求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 ||||||||||
学情分析 | ||||||||||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但不需要格式化,不必面面俱到) | ||||||||||
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 ||||||||||
l 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即从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经过哪几个环节,最终形成本节课要达到的知识。 | ||||||||||
l 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可能是知识基础不足、旧的概念或者能力方法不够、思维方式变化等。 | ||||||||||
1.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做过镁条、铝箔、铁丝等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基于学生的已有的基础知识,采用实验事实→归纳的方法,归纳出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2.由生活常识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比平淡的言语过渡更具“挑逗性”,学生也觉得“学习化学真有用”。 3.在第五单元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学习过铁可以与硫酸铜反应,可引导学生推测金属能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 ,然后设计实验验证。 | ||||||||||
教学目标 | ||||||||||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 ||||||||||
1.知识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物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能力目标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
【教学重难点】 1.金属活动性顺序。运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金属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尤其含亚铁的)。 2.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 【教学方法】 问题情景→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练习巩固→联系实际。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投影仪、镁条、铝片、铜片、被氧化了的镁条与铝片、酒精灯、坩埚钳、火柴、砂纸。 学生用具:稀盐酸、稀硫酸、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铝丝、铜丝、镁钉、锌粒、铜片、铁片、砂纸、火柴、试管(若干)。 教学特色:结合生活,从学生最熟悉处入手,用阶梯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思维 与讨论,为学生活动创设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 学法指导:探究法、对比法、讨论法 | ||||||||||
教学流程示意 | ||||||||||
(按课时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应能清晰准确的表述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环节的核心活动内容。因此既要避免只有简单的环节,而没有环节实施的具体内容;还要避免把环节细化,一般来说,一节课的主要环节最好控制在4~6个之间,这样比较有利于教学环节的实施。) | ||||||||||
| ||||||||||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环节的实施过程很清楚地再现。)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 ||||||||||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 ||||||||||
板 书 设 计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Mg + O2==2MgO 4Al + 3O2== 2Al2O3 2Cu+O2 ==2CuO 3Fe 2Cu+ O2 ==2CuO 3Fe + 2O2 === Fe3 O4 活泼性:Mg>Al>Fe>Cu >Au 二、金属与酸的反应 与HCl的反应 与H2SO4反应 Mg+2HCl==MgCl2+H2↑ Mg+H2SO4==MgSO4+H2↑ 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Cu+ HCl 无反应 Cu+ H2SO4 无反应 活动性: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依次由强到弱 三、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特点:单质+化合物=化合物+单质置换反应特点: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