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如何正确解读《经济生活》的概念、定义,从而走出“讲定义、背定义”的误区?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7-27 20:01
标题:
如何正确解读《经济生活》的概念、定义,从而走出“讲定义、背定义”的误区?
如何正确解读《经济生活》的概念、定义,从而走出“讲定义、背定义”的误区?
随着高中新课程的不断推进,老师对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开始进行思考,甚至产生了一些困惑。例如,高中思想政治课《经济生活》模块中遇到的概念、定义在实际教学中该如何处理、处理到什么程度?教材中出现的“某些概念和定义行文时在使用但又不加以解释”的情况该如何把握——既不能置之不理因为这些概念说不明白就无法讲清与之相关的其它问题,同时受到课时的局限又不能将其讲深讲细?……等等。
在高中新课程的教学中,我认为要树立一个新观念,“淡化定义”。这是有关在教学中把握和运用基本概念的新“概念”。为什么要“淡化定义” 呢?在教材和实际教学中,我们“淡化定义”的理由主要有三点:一是着眼于学术规范,不便定义;二是着眼于目标设置,不必定义;三是着眼于目标实施,不宜定义。
所谓“概念”, 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其要义是“概括”。概念作为思维的形式,是认识的工具,而不是认识的对象。而“定义”则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明的说明。”其要义是“确切而简明”。定义作为概念的表述,是学理(术)的方式(规范),而不是呈现概念的惟一方式和评价概念的唯一尺度,更不是概念本身。诚然,概念,特别是理论概念的确立和运用,始终是学科课程实施的基本使命,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生活》将其定义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而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中则将其概述为:“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和司法机关,各司其职,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各项权力。这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实质内容上看,两种概括是一致的,并不矛盾;从表述方式上看,后者比前者具体些,不是简单重复;从评价要求上看,不必设定其中一种为标准,两者都是对的。问题在于,如何采取某种恰当的方式实施评价。即:避免导向对定义的标准表达,而力求导向对概念的正确把握。要谈清楚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区分内容标准、标准答案和评价标准这三个概念。一是内容标准不等于标准答案。内容标准固然包含对学科知识的要求,但我们称之为“标准”的东西,它的真正标尺不在于特定学科知识的标准答案,而在于凭借相关经验(知识)支撑本课程的特定目标,即基本观点。二是内容标准是制定评价标准的基础,但不等于评价标准本身。实际上,作为教学要求的标准是基本标准(或最低标准),而评价标准是级差标准,换句话说,教学是对学生“该做什么”、“做了什么”的要求,评价衡量的则是学生“能做什么”、“做了多少”,而这并不取决于、也不可能取决于定义的准确与否。三是评价标准也不等于标准答案。既然评价的核心,不是概念定义,而是基本观点,那么水平的区分,应取决于实际能力的表现,来自于基本观点的把握,见之于具体材料的运用或阐释。因此,制定评价标准,不可能是标准答案式的。那么,究竟什么是评价标准呢?换言之,我们评价的是什么呢?在我看来,至少有这样一些要求,供参考。在确认基本观点的前提下: 能否清楚展示基本问题、 能否恰当应用相关学科知识、 能否以恰当方式通过推理来为基本观点作说明。能否为解释基本观点举出说明力强的证据。回答问题是否针对性强。 阐述问题是否有独到之处(方式、见解)。标准,固然包括知识技能和行为表现,但评价的意义不在于相关学科的特定知识,尤其不在于特定学科概念的定义,而在于能否支撑本课程的特定目标。如此看来,寻求解破难点的出路,淡化定义式的要求,不失为一种选择。对于当下的教学来说,这可能更具必要性、有效性。因此,采取“淡化定义”的方式,从本原上化解因“抠概念”、“背概念”而导致的许多难点,其实就意味着在具体操作中找到了“突破难点”的有效办法。无论是教学环节还是评价环节,对学习效果的判断应该来自于实际能力的表现,显现于对具体材料的运用或阐释。如果树立了这样的教学观念和评价观念,对许多以往看似难点、疑点的感受就会迥然不同,也就不必一味依赖理论上的“深挖洞”了。
在概念教学中,首先要明确概念本身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是必要手段,从而避免把概念本身当作“认识的对象”、甚至是“终极目标”。为此,一定要严格依据《课程标准》,了解概念和定义在教材相关内容中的地位,从而在教学实践中准确把握对相关概念和定义的要求程度。其次,由于概念和定义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就需要教师通过研究学生的生活阅历和认知结构,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将抽象的概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对接起来,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理解有关概念和定义,以利于学生达到“真懂”的要求。再次,就概念的运用和评价要求而言,衡量学生是否掌握的标尺不是对某一固定表述的套用,也不仅仅是知识的“再现”,而是能否由来自于生活中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将其运用到生活情境中,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提高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对事物和社会认知的基本态度和观点。也就是说,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正确活化概念才是最终的目的。教师除了要“从学生的生活逻辑出发,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淡化定义”外,还要特别注意关注“概念的活化运用”问题。例如在教材中出现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这组概念,教师在以最简洁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概念后,应该关注到——《课程标准》中与之相关联的要求是“解析政府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典型事例,说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为此,教师就要注意通过学生的耳闻目睹,结合社会生活中大量鲜活的事例,使学生意识到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价值。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预测政府在面对不同的经济形势下将会采取怎样的手段——通货膨胀下如何?通货紧缩下又如何?从而既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又可以从微观层面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家庭应采取的对策。这样概念就不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而是富有价值的灵活运用。
本次课程改革,强调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学生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最基本身份是消费者,而消费必然涉及货币,因而《经济生活》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由货币的起源、本质,到货币的职能,由金属货币到纸币、由纸币到信用工具、由中国货币到外汇,又到对拜金主义的批判,阐述的很全面,这样就为《经济学常识》(选修2)做好了知识上、能力上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铺垫。因此在《经济学常识》(选修2)专题二第2个问题中只用了很少的篇幅谈货币:“货币不是某位圣贤的发明,而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的形式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