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语文《顶碗少年》教后记教学随笔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22 09:11
标题:
小学语文《顶碗少年》教后记教学随笔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7-22 09:15 编辑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
《顶碗少年》是一篇阅读课文。这篇文章为我们介绍了文章描写的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演杂技的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了,但他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仍然从头表演;第二次,碗又掉下来了,少年又镇定下来,手捧着新碗,深深向观众鞠了一躬;第三次,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我在进行教学设计解读教材时发现文本有很多的点可以切入,如顶碗少年的表现,观众的反应,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的几次出现。一节课的教学不可能照顾这么全面,权衡之下,只能忍痛割舍,抓住少年的表现来设计教学,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中我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阅读顶碗少年两次失败后的表现来感悟少年在挫折面前永不放弃的精神。为了引导学生突破这一重点,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少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然后让学生品读课文,找到相应的句子,抓住少年的神情表现来感悟少年在连续两次失败后永不放弃的精神。在学生感悟理解的同时穿插观众的反应,老者的描写,既深化了少年的形象又适时进行习作的指导。
通过阅读课文,弄清故事的梗概,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抓住重点句子理解,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通过分析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感悟“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应有的信心和勇气,领悟做人的道理。
本课教学基本上按预先设计完成,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教学少年两次失败的时候语句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写作上的技法没有点明,以致后面的相关教学有点模糊。如果能做到位,学生后面的理解会更轻松,更到位。其次是课文结束的省略号的处理,我只是把学生停留在少年的身上进行想象,而没有让学生更深地领悟少年身上的精神,最后的环节可以让学生在“微微激动”上展开想象,这样或许会更好。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22 09:12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
《顶碗少年》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文章为我们介绍了文章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演杂技的顶碗历经两次失败,最终在他人的鼓励以及自身的坚定意志下获得成功。结合本单元的主题“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本课要让学生感悟到少年在挫折面前永不放弃的精神。
在本文教学中,由于文章较长,我从“说说你对顶碗少年的印象”入手,让学生对人物有初步的感受。在这个环节里,其实学生也已经能够找到相关少年失败后坚毅表现的句子来说明人物形象的了,这对进一步领悟文章蕴含的人生道理有很大的帮助。然而,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悟这个少年最终获得的成功不是唾手可得的,我设计了让学生去了解“这是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这个环节让学生从文章多处找到相关的句子来品析这场表演的“惊心动魄和超高难度”。在学生找到的句子中,我尝试引导学生从“表演者表现”以及“观众反应”这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品味表演的不同非凡。以此又顺势温习了“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对文章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的领悟,我设计以下的环节。首先是“对比”,让学生找出相关语句体会少年两次失败的不同表现,让学生知道在少年成功的途中出现了巨大的挫折以及信心崩溃。借以引出“这时在少年通往成功的路上,最需要什么?”这个问题。然后文中给予宽容以及鼓励的老者出现了,学生也同时理解了在少年成功的路上,少不了他人的鼓励以及支持。本来上到这,文章即可进入结合自身生活谈人生启示的了。突然我有了一个奇怪的想法“你认为少年算是成功吗?”这时引发了学生的积极辩论,有同学认为:他不成功,因为他在第二次失败时退缩了,倘若没有老者的鼓励以及宽容,他就没办法完成表演了。倘若日后也遇到类似情况,可是却没有那么幸运再遇到像老者那样宽容的人,那么他将会再次退缩。而有的同学持相反意见,他们认为经历两次失败的少年始终没有放弃,是坚持不懈以及坚强的意志力让他完成了表演。倘若没有面对挫折的坚毅,即使别人再怎么鼓励同样也是失败的,而少年的表演的成功正好说明了他自身就有追求成功的勇气。这个激烈的辩论达到了我的目标,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成功的定义同时也感悟成功的要素。所以在最后,“请你谈谈一个人成功的因素”时,同学的归纳让我很吃惊,他们理解得竟是如此到位。
课堂上一次激烈的讨论,有时候会给学生一个感悟的契机,而这往往来自于一个一闪念的想法,这些就是课堂具体环境下生成的课堂资源,这无法预测,却是根据学生的反应以及对教学思路适时调整而得的。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22 09:12
——课堂的精彩来自学生的精彩
《顶碗少年》一课的教学难点: 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在解决教学难点时,从三个层面上来突破,将较难的问题分解成几个“跳一跳,够得着”的问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有些问题提出后,学生就能解答,解答不了的,相机点拨,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在上课过程中除了精心设计问题外,还要多给一些时间学生读书,让学生在默读中思考,在朗读中培养情感,在即席发言中锻炼口才。
有好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才会生动精彩。下面再现课堂上同学们的表现 。
(一)认识少年
1.默读,并批画,找出顶碗少年三次顶碗的动作,少年的心里活动变化,加以体会。
少年的心里活动描写:(1)台上,却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2)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3)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2.学生精彩发言
生:从“微笑”“不失风度”可以看出他对表演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
生:“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不知所措”这些描写将少年此时的沮丧、尴尬刻画得入木三分,跃然纸上。
生:“镇静”表现出少年经受起了失败的考验,又重新开始第三次表演。
二.升华文本
1.这时一位老者上台向少年说了些什么,使少年重新镇定下来,老者可能对他说了些什么呢?顶碗少年听了之后又是怎么想的?然后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
出示ppt: 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摸着少年的肩胛,轻轻要喊了一下,嘴里低声说______。少年心想_________,于是他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2.学生写话摘录:
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摩着少年的肩胛,轻轻喊了一下,嘴里低声说:“不要灰心丧气,你以很努力了对吧!加油!在最后关头时不要太慌张,脑袋不要抖的太厉害。这样你一定可以成功的。”顶碗的少年想,没错,我前面表演时头摆动幅度太大,这次只要轻抖一下就好了。我一定会成功的,加油吧。于是他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向观众鞠了一躬 。(汤悦)
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摸着少年的肩胛,轻轻喊了一下,嘴里低声说:“孩子,在最后关头时,只要轻轻抖一下脑袋,就可以接住碗!千万别紧张,我相信你!你一定会成功的。”顶碗的少年想,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呀!我一定要再试一次,不能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谢佳颖)
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摸着少年的肩胛,轻轻喊了一下,嘴里低声说:“你要记住,在那一个大幅度转身的时刻,不要紧张,像平常练习一样,轻轻把脑袋抖动一下,保持平衡那样就会成功的,去吧,孩子,我相信你,加油!”顶碗少年想,是啊,我应该像平常一样,不要紧张,我也要找回我的信心,再来一次,相信我这次一定会成功的。(惠欢欢)
三.启迪人生
1. 出示ppt: 是的,人的一生是搏斗的一生。只有敢于搏斗的人,才可能取得成功。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再搏一下,一定会迎来温暖的春天——这就是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2.这是课文删掉的最后一段。读完之后,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发?请仿写一段话。
3.学生写话摘录:
是啊,人的一生是一条坎坎坷坷的路,只有一直勇敢前进的人,才可能走出困境,走向光明大道。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里,再搏一下,也许能迎来光明;在冰冷的河水里,抱住那跟浮木,再搏一下,也许就能坚持到被人救上岸;在无知的逆境中、在迷惘的逆境中,再搏一下,一定就能看到顺境。这就是锲而不舍的力量——这就是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陈彬)
的确,人生就是坎坷大道,谁也无法预知未来,谁也无法改变过去,难免会有一些挫折,这些挫折也许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偶尔的失误并不会造成多大的后果,在冰天雪地中搏击一下,也许能凿出一个太阳;在干渴的沙漠中搏击一下,也许能遇见绿洲;在黑暗森林中搏击一下,也许能寻出一条光明大道。但无论怎么样,什么困难都不能把我们打倒,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力量。(杨枫)
是的,人的一生是拼搏出来的。惟有向自己理想去奋斗,才能走出自己成功的人生道路。在荒野里去奋斗,定能找到生存之路。在恶劣的天气里去奋斗,就望见火红的太阳。不经历暴风雨怎能见得美丽的彩虹呢?(张翰晨)
是呀,生活对我们来说,不是一架水晶梯,上面有钉子,有裂纹,但是我们不要退缩,要勇敢,要坚强,要拼搏,放手一搏吧,那样也许就能找到温暖——这就是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汤悦)
古人讲:“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也不必贤于弟子”, “教学相长”中有诸多精彩。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22 09:13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
《顶碗少年》是一篇阅读课文。这篇文章为我们介绍了文章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演杂技的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了,但他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切重新开始;第二次,碗又掉下来了,少年又镇定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向观众鞠了一躬;第三次,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多少年后,作者每每想起,总会产生一阵微微的激动……
这篇文章的教育意义特别大。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养尊处优,环境过于优越。很多孩子不知道失败的滋味,不知道挫折的滋味。因此,极少有孩子能正确面对人生中的不确定。而我们这个社会是个多变的社会,有着人们无法预料的太多的意外。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如何能面对着人生中的变数呢?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就设计了教学难点是接受失败,走向成功。
因为是阅读课文,我把更多的时间交给了孩子们。在弄清了课文的生字新词以及主要内容后就把时间完全交给了孩子们。让孩子们围绕“这是一场怎么样的表演?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这仅仅是一场表演吗?你认为是什么?为什么?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这些问题让学生自学并展开讨论。
学生的态度很积极,在第二堂课的时候我和孩子们进行了交流。其中第四个问题孩子们讨论的结果让我很是吃惊。
“我认为这不是一场表演。而是一场拼搏,因为这是顶碗少年自己和自己的拼搏,自己和碗的拼搏,他终于战胜了自己,战胜了碗!”
“我认为这是一场较量。是顶碗少年自己和失败的较量,他终于在较量中获胜!”
“我认为这是一场心理战斗。顶碗少年打败了害怕失败的心理,打败自己的懦弱。他终于战胜了自己 ,获得了表演的成功。”
“我认为这是一堂课,顶碗少年在这堂课里告诉我们如何面对失败,如何接受失败,如何走向成功。”
“我认为这是奇迹。因为小小年纪的顶碗少年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化失败为力量,对我们来说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是我,早就掩面而逃了。而他居然能让奇迹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因此我认为这简直是一个奇迹。”
尽管我没有看孩子们所写的收获,但是我认为已经足够了。孩子们已经达到了本课的教学要求。
资料提供者:
·语文课件大全
·数学课件大全
·小学语文视频
·中学语文视频
·语文试题大全
·数学试题大全
·语文教案大全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22 09:13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
《顶碗少年》是一篇阅读课文。这篇文章为我们介绍了文章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演杂技的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了,但他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切重新开始;第二次,碗又掉下来了,少年又镇定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向观众鞠了一躬;第三次,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多少年后,作者每每想起,总会产生一阵微微的激动……
我在教学中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阅读顶碗少年两次失败后的表现来感悟少年在挫折面前永不放弃的精神。为了引导学生突破这一重点,我通过让学生对比在表演两次失败后观众的反应和少年的表现来让学生感悟少年在连续两次失败后,在观众的巨大压力下永不放弃的精神。当时我设计了两条线来帮助学生理解。一条是抓两次失败后观众的反应,另一条是抓两次失败后少年的表现。通过阅读课文,弄清故事的梗概,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抓住重点句子理解,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通过读分析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感悟“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应有的信心和勇气;能结合实际谈自己的体会和感悟。让学生明白人生会有许多挫折,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要丧失信心,不要退却。要看到光明,要以极大的韧性去战胜困难,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22 09:14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突出探究意识,注重语言积累
教材简析:
文章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顶碗少年三次表演的过程,紧紧围绕表演的“惊心动魄”展开,主要抓住“少年、观众、碗”具体描写,突出表现了杂技表演的紧张程度。
本文教学要点,一是弄清故事的梗概,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二是感悟“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应有的信心和勇气;三是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学习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虚席、惊羡、歉疚、惊心动魄、陶醉”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对顶碗少年的动作、神态的描写,了解少年是怎样从失败到获得成功的。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耐人寻味的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演示文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谈谈你的感受。
是的,杂技是一项很复杂的表演,有时一个节目经过几年的训练,可以说是台上3分钟,台下十年功。但是你想过没有,当一个杂技演员在表演时两次出现了失误,他还有信心表演下去吗?今天我们就来读读顶碗少年的故事,你或许你会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来。(板题:顶碗少年)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介绍作者:赵丽宏,1951出生,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上海人。发现和表现社会生活和自然的美,是赵丽宏散文创作的主旋律,他的作品感情真挚细腻,文风清丽典雅,被誉为“捕捉生活色彩和芬芳的诗”。代表作有《三峡船夫曲》、《雨中》、《学步》、《雨中的鸽子》等。
二、检查预习。
1、认读词语,理解词语。
优雅 惊羡 颓丧 迷惘 座无虚席 不知所措
2、分段朗读课文。
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事?分成几部分进行描写的?
第一部分:(1—6) 写顶碗少年不怕两次失败,第三次终于稳住了头顶的那一叠瓷碗,赢得了所有观众的热烈掌声。
第二部分:(7、8) 写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三、学习第一部分。
1.顶碗少年是怎样不怕失败最终获得成功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做?
出示:
默读,并批画,找出顶碗少年三次顶碗的动作,少年的神态变化以及场内观众情绪的变化的语句,加以体会。
2.交流。结合观众们的表现,想像他当时的心理活动。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意思。)
3.这时一位老者上台向少年说了些什么,使少年重新镇定下来,老者可能对他说了些什么呢?顶碗少年听了之后又是怎么想的?然后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
出示:
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摸着少年的肩胛,轻轻要喊了一下,嘴里低声说_____________。少年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他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4.交流讨论,思考。
5.第三次表演开始了,如果你是场下观众,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会怎么想?
四、学习第二部分。
1.多年以后,“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夜的演出,而且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我想,他现在一定早已是一位成熟的杂技艺术家了。”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一是:“我”认为他是一个强者,他在人生和艺术之路上不会颓丧、退却;二是:“当我迷惘、消沉,觉得前途渺茫的时候,那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打碎的声音便会突然在我耳畔响起。”是少年在挫折与失败面前勇于拼搏的精神常常激励“我”前进。)
2.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在读了全文后,你对这课文的最后一句有怎样理解,能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吗?
出示:
是的,人的一生是搏斗的一生。只有敢于搏斗的人,才可能取得成功。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再搏一下,一定会迎来温暖的春天——这就是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1)齐读。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体会。
人生会有许多挫折,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要丧失信心,不要退却。要看到光明,要以极大的韧性去战胜困难,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五、学习写法。
1.读完这篇文章后,能够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都有什么?
2.“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画下来。(4次)
3.有没有让你有重复的感觉呢?为什么?
(这是一种“反复”的写法,它不是简单的重复,每一次都有不同的含义)
4.你还能在课文中找出类似的例子吗?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课外阅读:《三峡船夫曲》、《雨中》、《学步》、《雨中的鸽子》等。
板书设计:
19 顶碗少年
镇定、自信 紧张、丧失勇气 镇静、自信、充满勇气
失败 再失败 成功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
《顶碗少年》是一篇阅读课文。这篇文章为我们介绍了文章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演杂技的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了,但他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切重新开始;第二次,碗又掉下来了,少年又镇定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向观众鞠了一躬;第三次,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多少年后,作者每每想起,总会产生一阵微微的激动……我在教学中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阅读顶碗少年两次失败后的表现来感悟少年在挫折面前永不放弃的精神。
为了引导学生突破教学重点,我通过让学生对比在表演两次失败后观众的反应和少年的表现来让学生感悟少年在连续两次失败后,在观众的巨大压力下永不放弃的精神。当时我设计了两条线来帮助学生理解。一条是抓两次失败后观众的反应,另一条是抓两次失败后少年的表现。通过阅读课文,弄清故事的梗概,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抓住重点句子理解,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通过读分析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感悟“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应有的信心和勇气;能结合实际谈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引导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领悟做人道理。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22 09:14
《顶碗少年》反思
《顶碗少年》是一片写人的文章,情节简单而又一波三折,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加上文章表述层次清楚,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
课堂上给学生搭建辩论的平台,让学生在辩论中感悟人生的哲理。在学生明白少年的成功少不了他人的鼓励与支持后,我提出了这样一问:你们认为少年是一位真正的成功者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展开辩论:有的同学认为,他不算是真正的成功,因为他在第二次失败后退缩了,如果没有老者的鼓励与支持,他可能就不会有第三次的表演了。倘若以后再没有像老者这样的人给他鼓励,他还能成功吗?而有的同学辩驳,他们认为少年在经历了两次的失败后却没有放弃,这是他坚持不懈的表现,如果他没有面对挫折的坚毅,即使别人再怎么鼓励,同样也是失败,少年表演的成功正好说明他自身有永不言败的勇气。在激烈的辩论中,本文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在学生的心中已得到升华。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22 09:15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
《顶碗少年》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中描述了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要求学生从这个故事中得到启示。说实在的,当初之所以会选择这篇文章,是因为读起来比较简单,学习的难度并不高,没有什么特别要突破的知识,只要像平时一样,围绕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来教学就可以了。但是第一次在自己班试教以后,才发现要把这堂课精彩呈现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一不小心就会走进误区,变成精读课文,品得太多,学生自学太少。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再次发生,我对教案又做了修改,想抓住“这是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这个问题,通过三次表演时少年的情况和观众的反应来体现杂技的“惊心动魄”,结果第二次试教,仍然走进了精读的“陷阱”,总是讲得太多,对三次少年表演的情况的语句一句句讲了个遍,虽然最终学生也领悟出了道理,但是效果是不好的。
前面两次的失败,让我很后悔选择了这篇文章,想过再换一篇,可是换了后就一定可以上好吗?不管了,赶鸭子上架,还是硬着头皮坚持到最后吧!于是,我去请教了几位语文老师,她们给了我很多启发,最终我决定紧抓三块内容:这是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从文中找句子证明,并做一做批注,交流感受;三次表演少年的表现如何,你从这三次读出了什么?明白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这场杂技表演给了作者怎样的启迪,围绕这三大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心中有了确定,我再也不害怕,走上讲台,融入了这一群可爱的孩子当中。
对于我自身来说,这堂课是成功的,因为比起往常的课这堂课的思路更加清晰了,对于课堂的把握也更加灵活了,最让我满意的是,当学生还读不出这是一位怎样的少年时,我没有自报结果,而是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果你在六一表演时失败过两次,到了第三次你会怎样?这个问题本不在我的预设范围,可是课堂是一个变化多端的地方,有时需要老师的应变能力,如果是以前的我,也许早就紧张得不知所措了,但今天的我并没有。
当然,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就像吕老师说的:单元的目标渗透不明显;提问的方法欠合理;体会人物内心变化的时候可以结合课文的内容,不要太脱离文本,以及吕校长说的是否需要合作学习等等问题,这些都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也许我不能马上成为优秀的老师,但是我会为了成为优秀的老师而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学习!!!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22 09:16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
徐志芳
《顶碗少年》这篇课文作者采用回忆的方式,描写了一位英俊的少年,三次惊心动魄的表演,面对失败,顶碗少年选择了坚持。第一次失败少年礼貌地向观众道歉,蛮有信心地再次顶起了碗;第二次失败,少年出汗,紧张害怕,由于老者的鼓励,少年再次登台了,最终获得了成功。
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敢于拼搏的人,才是胜利者;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只要自己还站着,就不会倒下。再拼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在坚持一下,也许就迎来了温暖的春风。在望不到顶端的时候,在努力一下,也许就会登上顶峰。。。
故事还告诉我们,在我们遭遇失败的时候,也需要他人的鼓励,那鼓励就如春风,温暖了我们的受寒的心;那鼓励就如阳光,照亮了我们前进的路,驱除了我们心灵上的黑暗,给了我们信心和无穷的力量,让我们珍惜那鼓励,振作精神,知难而进,获取成功吧。
课文虽短,但一细想,给我们的启示还是很多,从中受益匪浅。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22 09:16
教学《顶碗少年》反思
明了人生的哲理,对我们现在的学生尤为重要。如:《文言文两则》通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表达了学习要专心致志和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角度的道理。《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告知我要应珍惜时间。《桃花心木》借物喻人,说明人的成长应经受生活的考验,学会自立自强。《顶碗少年》蕴含着“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哲理。《手指》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描写了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阐明了“团结有力量”的道理。
特别是《顶碗少年》,虽然是略读课文,但为我们启迪了人生要拼搏之门。课文了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演杂技的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了,但他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切重新开始;第二次,碗又掉下来了,少年又镇定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向观众鞠了一躬;第三次,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多少年后,作者每每想起,总会产生一阵微微的激动……。
我在教学中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阅读顶碗少年两次失败后的表现来感悟少年在挫折面前永不放弃的精神。为了引导学学生突破这一重点,我通过让学生对比在表演两次失败后观众的反应和少年的表现来让学生感悟少年在连续两次失败后,在观众的巨大压力下永不放弃的精神。当时我设计了两条线来帮助理学生解。一条是是抓两次失败后观众的反应,如:第一次碗从少年头上掉下来时,“所有观众都惊呆了。”;第二次失败时,“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这他头上的碗……”“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演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另一条是是抓两次失败后少年的表现,如:第一次少年失败后“他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个躬”。第二次失败时,“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让学生首先通过阅读课文,弄清故事的梗概,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再抓住重点句子理解,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通过读、分析、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感悟“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应有的信心和勇气。
同时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引导学生写话。这是一篇很好的蕴含人生哲理的文章,让学生先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面对失败时,你又是怎么做的?今后的路很长,你将如何把握面临的问题、困难?”让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把自己经历到的,做的、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教学这类文章,关键让学生领悟做人道理,只有明白了做人道理,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不怕失败,勇于面对失败去战胜它。针对我自己,这也是我所需要的。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22 09:16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
《顶碗少年》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文章为我们介绍了文章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演杂技的顶碗历经两次失败,最终在一位老者的鼓励以及少年自身的坚定意志下获得成功。结合本单元的主题“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这篇课文的教学要让学生自主独立地读书,把握课文的梗概,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感悟出“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以前我总不敢放手,只用一节课上完一篇课文,哪怕是略读课文,因为从各个教参里告诉我们要教会学生的内容太多了,总是难以取舍。不过今天的课却引起了我的思考。何谓略读课文教学?不就是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吗?今天的这节课让我看到曙光了。在本文教学中,由于文章较长,我从“说说你对顶碗少年的印象”入手,让学生对人物有初步的感受。在这个环节里,其实学生也已经能够找到相关少年失败后坚毅表现的句子来说明人物形象的了,这对进一步领悟文章蕴含的人生道理有很大的帮助。然而,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悟这个少年最终获得的成功不是唾手可得的,我设计了让学生去了解“这是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这个环节让学生从文章多处找到相关的句子来品析这场表演的“惊心动魄和超高难度”。为了引导学生突破教学重点,我通过让学生对比在表演两次失败后观众的反应和少年的表现来让学生感悟少年在连续两次失败后,在观众的巨大压力下永不放弃的精神。当时我设计了两条线来帮助学生理解。一条是抓两次失败后观众的反应,另一条是抓两次失败后少年的表现。通过阅读课文,弄清故事的梗概,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抓住重点句子理解,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通过读分析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感悟“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应有的信心和勇气;能结合实际谈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引导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领悟做人道理。
这节课上也存在着不少遗憾:比如,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到位。我在教学时过于重视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培养,而忽视了朗读的指导。学生每每分析后都是自读感悟,朗读方式单一不说,也不能了解学生的朗读是否体现了少年的精神,学生读的面比较少。如果每位学生分析后,都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读一读,学生在汇报朗读时如果没有读到位,可以让他们先说体会,如果理解到位后再去读,或者可以让读到位的同学范读,他学读。在体会少年在失败后的反应时教师可以先读出观众的反映,再让学生跟读少年的反应,进行师生对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是烘托感情的段落也可以让学生齐读,等等,总之要通过多种形式来练习学生的朗读。如果这样,我想可能学生的理解会更深入一些。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22 09:17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应重视品德教育
《顶碗少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通过描写顶碗少年三次表演的过程,让学生感悟“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从而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应有的信心和勇气。以下是我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片段:
(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师:同学们,那么重要的演出,连续两次都演砸了,此时此刻他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呢?
生:难受、伤心、着急……
师:他最需要的是什么?
生:鼓励、信心……
师:是呀,正是有了老者的微笑和抚摸,给了少年鼓励,才使他找到了信心。现实生活中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生1:有一次听课的时候,老师抽我回答问题,我回答不上来。我很着急,也很羞愧。老师给了我一个肯定的眼神,轻轻拍了拍我的肩头,我感觉特别温暖。
生2:有一次,我读广播稿读错了,刘美珍同学对我说:“读错了没关系,不用紧张。”我顿时感动得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
生3:有一次 ,我演出的时候,做错了动作,感到很尴尬,都不想做了。这时老师给了我一个手势,让我有了继续做下去的信心。
师:是啊,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暖人的话语,一个简单的手势都可以带来无穷的力量。它可以使我们在失落时,找到信心和勇气。
现在,同学们再反过头来想一想,如果当时没有那位老者的安慰,事情的结果会怎样?
生1:少年会哭着离开
生2:演出搞砸,观众起哄
师:还会出现更严重的后果吗?
生1:从此以后少年再也不演出了
生2:少年一蹶不振
师:如果在一个人失落的时候给他当头一棒,会毁了他的一生。同学们生活中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做法?
生1:上次组长被老师批评了一顿,她当时泪流满面,而我还嬉皮笑脸。现在我觉得真是不好意思,应该向她道歉。
生2:我的同桌书没背下来,我经常取笑他,我觉得我做的很不对,应该鼓励帮助他才行。
生3:有一次我同桌没拿竖笛,我明明有两个竖笛,可我没有借给他,害得他被老师罚站。我觉得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
师:说的真好!同学之间就应该互相帮助!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要伸出援助之手,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应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以上教学,我通过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从顶碗少年的失误中想到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从老者的安慰和鼓励中想到同学之间应该互帮互助,让学生从思想上受到情感熏陶。生活中当他们遇到一点点困难和挫折时,就会哭鼻子或者放弃;当同学遇到困难时,也只是袖手旁观。长此以往,他们的情感心弦也就逐渐麻木。语文教材中表达好思想、好行为、好习惯、好品德的文章比比皆是,我们必须善加利用,不仅给学生字词句段篇这些量的积累,还要让语文学科成为发展学生心灵的摇篮。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