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头战象》说课稿说课设计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7-20 09:39
标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头战象》说课稿说课设计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头战象》说课稿说课设计
23 最后一头战象
一、教材分析
《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课文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故事,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课文篇幅较长,共有35小节。1-3节,交代了少年时的“我”由于家庭经济拮据,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失魂落魄。4-28节,写了“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问母亲要钱买书,也是生平第一次目睹了母亲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辛苦劳累地挣钱,“我”的心为之揪紧了。29-35节,写了“我”不忍心拿母亲的血汗钱买书,而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母亲数落了“我”后,又为“我”凑钱买书。《青年近卫军》就是这样来的,它是“我”拥有的第一本长篇小说,包含着慈母深情,也成为“我”今后踏入文学殿堂的动力。《慈母情深》以对话、抒情为主,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亲情。这篇课文距离学生实际比较遥远,要体会出慈母情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设计理念:
本着 “简简单单学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语文教学观,让学生在研读“慈母情”的过程中,以具体语言为依托,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感悟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升华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言语能力和人文素养,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统一。
因本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要在课中和拓展环节提供补充教材,引导学生读书,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三个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写法。
3、情感目标:通过对重点句、段的理解感悟,体会母爱的伟大、无私和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唤起学生敬爱母亲的情感。
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研读文本,从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段的品析,体会母亲的浓浓深情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四、教学设计
本文情感丰富,每句语言都蕴含情意,但因为是略读课文,学习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取其精华中的精华,在教学时,我紧扣目标,安排教学内容,主要从以下五个环节设计。
第一环节: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与学生聊天后,问:“你们的母亲爱你们吗?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有了情感的铺垫后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并把“深”字写得大一点,问:“你注意到了哪个字?你有什么要质疑的?”鼓励学生质疑,并带着疑问走进课文。
第二环节: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五年级的学生应该达到一定的阅读速度,边读边感知主要内容是必备的能力,是阅读的基础。
学生读好后,教师出示课件检查词语的掌握情况,并用填空的形式概括主要内容。同时渗透学法的指导:抓住关键词语即可归纳出主要内容。教师提出疑问:“为什么我的愿望实现了,我的鼻子还会一酸呢?”简介时代背景,体会一元五角在当时意味着什么,更好让学生了解“一元五角”的价值,通过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资料的出示(课件),让学生计算27元的工资,平均每天多少钱?全家六口人,一人一天多少生活费?通过计算,使学生直观感受到一元五角对于这个家庭的意义。理解并体会作者想得到书的“失魂落魄”和家庭生活的穷困,在这一矛盾冲突中,让学生体会到这是一位为了孩子前途而不顾一切的伟大的母亲,从而一步步透过文字走进母亲,感受母爱。
第三环节:品读课文,体会情深。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默读课文,动笔划出感触最深的语句,写出自己的体会,注重阅读批注的训练。接着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师抓住重点词语,指导朗读母亲外貌、行动、语言描写的语句,使学生从慈母瘦小苍老的形象,艰辛忙碌的工作,嘈杂的工作环境等方面体会到“慈母情深”。(相机出示课件,同时完成板书)解决了一个中心问题“作者是如何表现母爱的深沉的?”体会了母亲对我深深的爱,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敬仰。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本是一门读的学科。”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采取个别读、齐读、转换形式读,教师引读、以梁晓声的身份读等方式,引领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角色扮演(体会“塞”字的含义时)领悟句子蕴涵的丰富情感,使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体验上产生共鸣。从而突出重点。这个环节要 “以人为本”,注重朗读,在读中悟、悟中读。
第四环节:以说促学,升华情感。
这个环节我精心设计了一个真情告白:当你攥着母亲再次为你凑足的一元五角钱,你想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进行说话,再次体会“慈母情深”、“母慈子孝”。这既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让学生与文本进行了亲密的对话。之后出示“献给母亲的诗歌”,使通过阅读积累下来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从而突破难点。
第五环节:拓展延伸,走向生活。
插入梁晓声的简介,让学生走出文本、走出教材,多角度感受母爱,唤起学生热爱母亲的情感。对学生课外阅读倾力引导,激起学生网上学习查找资料的兴趣。在《懂你》的乐曲声中,让学生写出此刻最想对母亲说的话。目的是把作者热爱母亲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进行人文教育。
叶圣陶先生曾有“语文教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说法,新课标要求五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因此在教学结束时引导学生阅读冰心的《纸船——寄母亲》,再推荐学生读朱自清的《背影》,梁晓声的《母亲》等,让学生在品味亲情的同时,享受阅读的乐趣。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7-20 09:39

说课稿二:
一、说教材
《最后一头战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这是一篇悲壮,感人的动物小说。课文记述了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在生命终结前,再次披挂象鞍,重回战场,庄严的埋葬自己的故事。赞颂了战象嘎羧的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也表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意。
二、说学情
由于这次教学大赛是借班上课,(歙县行知小学五(2)班),在上课前我花了二十分钟和学生进行沟通,并疏通文字了解课文大意。虽然我面对的是五年级的学生,但在教学中我充分相信他们,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减少授课难度。促成学生在知识上,能力上,思想上,情感上的生成和升华。
三.说教学目标
1、创设良好的语境,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
3、抓住文章重点段落, 聆听战象嘎羧的心声,感悟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友情;
4.拓展写话,倾诉自己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品读课文,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战象的高尚情怀;
难点:通过阅读,教师讲解,让学生学会抓事件品细节的阅读方法。
五.说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中将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转换成同战象嘎羧对话的过程,辅以图像等课程资源,给学生的内心以猛烈的撞击,深深的震撼,进而学生必然读出情感,诉出情感,写出情感。
六.说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讲述战象嘎羧的故事
课件展示:“西双版纳曾经有过威风凛(lǐn)凛的象兵。所谓象兵,就是骑着大象作战的士兵。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同学们,就是这群英勇的战象,在一次打击日冠,保卫家园的战斗中,不幸全部中弹倒地。人们在埋藏它们的尸体的时候,救活了一头身负重伤的战象。它叫嘎羧,它就是——最后一头战象。自然引入课题,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在学生进入情境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然后尝试概括嘎羧临死前做了哪几件事。这一训练为学生学习语言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培养了表达能力,又提高了概括语言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娓娓道来中,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文章的内容,继续浸润在情意浓浓的学习环境中。
2、聆听心声,感悟战象嘎羧的情怀
阅读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对话的环境,教师与学生展开谈话:“学习课文就是与文中人物、动物、景物交流、谈话,在这里我们就是同谁交谈呢?(嘎羧)使学生意识到战象嘎羧就是一个有高尚情怀的“人”,它也和我们一样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情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教师适时抛出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快速读文,看看哪些字词最能拨动了你心弦,在这样的文字下划出真挚的情感线,用心听听战象嘎所在和你说什么呢?“这一问题,直接文章主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片断,重点词句来感悟战象的高尚品质。
教学过程中配合多媒体课件,进一步创设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学生畅所欲言,由感而发,由感而读。教师或情感诱导,或方法指导,或鼓励肯定,保证学生的动态生成,“对话也就成为一种思维碰撞,心灵共振的过程。
3、拓展阅读,深化单元的主题思想
语文的阅读教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的结尾,推荐学生课后阅读动物小说家沈石溪的其他动物小说,如《第七条猎狗》、《一只猎雕的遭遇》、《斑羚飞渡》等优秀作品。既全面、深刻的了解动物的内心世界,又培养了学生好读书,读好书的阅读习惯。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