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语文《珍珠鸟》教学反思教后随笔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8 07:54
标题: 小学语文《珍珠鸟》教学反思教后随笔
《公开课珍珠鸟》教学反思
《珍珠鸟》是根据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改编的,描写了“我”为一种怕人的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使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说明“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课文写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很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初读课文,感受“情意”。

    我首先播放课件,让学生认识珍珠鸟,引起兴趣,引出课题。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初读后,有的感受到“珍珠鸟是一种可爱的小鸟,作者非常喜爱它”,有的说“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小鸟,但它却不怕作者”,还有的说“感受到作者和珍珠鸟有种亲近的情意”。这些感受都是孩子们独自的情感体验,是真实而可贵的,虽然来自直觉,有些粗糙、肤浅,却是理解主题的基础。

二、细读课文,理解“真爱”。

    通过初读,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珍珠鸟的爱。但要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仅仅体会到“爱”是不够的。这“美好的境界”是什么呢?仅有“爱”就能创造出这美好的境界吗?我这时抓住学生的初步感受,引导学生向纵深开掘:“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小鸟,但它却不怕作者,为什么不怕?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进而让学生细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珍珠鸟“不一般”的爱:

    起初,作者把珍珠鸟挂在“异常茂盛”的“生着长长垂蔓的法国吊兰”中间,为它营造了“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的环境,鸟儿才传出“笛儿”般的叫声。接着,小鸟出生了,爱鸟的作者该是多么好奇啊!可作者却“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眼睛”惊动它们。于是,鸟儿渐渐把“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作者所做的这一切,是对鸟儿的爱,体现在对鸟儿生活习性的充分尊重。

    小鸟在“屋里飞来飞去”,“落在柜顶上”、“书架上”、“画框上”、“啄大文豪的名字”、“撞灯绳”,可作者却“不管它”,任由它自由自在地飞。这里体现了作者的包容,是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即对鸟儿的充分理解和宽容。

鸟儿胆子越来越大,它“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此时引导学生想一想,写一写:小珍珠鸟内心究竟是怎么想的呢?学生的笔头沙沙作响,不一会儿,笔头将思维的触角引向深处。学生写道:小珍珠鸟只在笼子四周活动,心想:妈妈告诉过我,外面的世界很危险,我还是乖一点,别跑远了。它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心想:我要是把这些书都读完了,我也是个“小博士”了吧!它蹦到杯子上,心想:什么?茶?第一次听说,不知道好喝不好喝?这样想着它就俯下头来喝茶,边喝边想:嗯,挺好喝的,解渴,主人不会怪我吧?它又偏过脸来瞧瞧主人的反应,心想:主人面色和善,微笑着看我,他没生气。后来,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小红嘴,“嗒嗒”啄着主人正在写字的笔尖,它想:这是什么?嘴巴尖尖的,还能吐出一个个黑字。主人抚一抚它的绒毛,它友好地啄主人的手指,它想:哦,你喜欢我,我们交朋友吧!……学生入情入境,将原文中叙述性的文字进行扩展,在写的训练中,更深刻地体会了小珍珠鸟的内心世界,促进了对文本的理解,学生走了进去,又走了出来,在文章中走了个来回,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十分准确.

    直到有一天,鸟儿落在“我”的肩上睡着了,作者流出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种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人鸟合一的感人情景,使人感悟到更深层次的爱——“信赖”。这种“美好的境界”不是每个人随时随处都能感受到的,那是需要付出的。有了作者对鸟儿的“不一般”的爱,才有了“信赖”,才有了享受那份美好境界的幸运。

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找到以上相关的句段反复体会、交流。从中感受到那些描写“我”为鸟儿做了些什么的语段是有层次的,作者对鸟儿“不一般”的爱,体现在他顺乎了鸟的习性和天性,在“尊重——理解——宽容——勾通——欣赏——信赖”的层层深入的情感体味中,学生对课文最后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真正有了感悟。这种感悟由浅入深,除了对本义、引伸义、深层含义的理解,也有对“不言之义”的领会。

三、赏读课文,感悟“信赖”。

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我还注重培养学生对课文深刻意蕴、丰富情感的欣赏能力,通过欣赏,获得情感陶冶、心灵净化。

在串读课文引读到第14自然段时,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音乐,在优美的旋律中,孩子们陶醉地读着,情不自禁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教师适时引导:“此时,你是否已经读懂了作者的心声,谁来谈一谈?”在交流中,有的同学谈到“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要靠信赖来创造”;有的感慨“如果世界充满爱,将会创造多少美好的境界”;更有一位同学谈到了对人生的感悟:“‘信赖’是相互的,‘信赖’是要付出的。如果我们对别人充分信赖,那么就会得到很多朋友,会创造出很多美好的境界……”学生的感受多么可贵,从感性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了理性的思考。最后,我以课件播放画面的形式结束课文,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在咱们的生活中,信赖无处不在。

这次新秀课基本上达到了我预期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读课文,看课文,圈画相关内容,概括主题,学生真正成了课堂上的主人。可细想起来,课堂上还存在着一些遗憾:在检查预习后紧接着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学,前半堂课大段的时间处于“静”的状态,因此,学生的情绪难以很快调动起来;此外,在引导学生交流汇报时,形式有点单一。虽然最终留有遗憾,但将促使我不断反思和成长,使教学实践逐渐走向新的里程。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8 07:54
《珍珠鸟》教学反思  
《珍珠鸟》一篇精美而可爱的散文,阅读的时候,我从中体会到了作者温柔的情谊,细腻的心思,人与鸟之间暖暖的信赖。

这篇课文是采用赏析品味的方式来讲解的,通过赏析精彩语句来表现中心,揭示主题。

一、初读课文,感受小鸟的可爱

首先播放珍珠鸟图片,让学生认识珍珠鸟,激发兴趣,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初读后,有的说“珍珠鸟是一种可爱的小鸟,作者非常喜爱它”,有的说“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小鸟,但它却不怕作者”。这些感受都是孩子们独自的情感体验,真实而可贵,是理解课文主题的基础。根据这些感受,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读书,理解作者写作的真谛。

二、品读课文,感受美好境界

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还应培养学生对课文优美形象、深刻意蕴、丰富情感的欣赏能力,通过欣赏,获得审美享受、感情陶冶、精神净化。

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能表达作者喜爱之情的句子,在小组之内讨论交流,而后每组派一个代表在班级内依次交流自己的句子,组与组之间不能重复。

例如,第十一自然段,学生分析“挨近、蹦俯、喝茶、偏……”一系列动词写出了珍珠鸟的形象,表达作者喜爱之情。这时,我适时引导:运用了什么描写?学生立马回答“动作描写,写出了珍珠鸟的顽皮可爱”。这样通过句句分析解决文章重难点,还能提升学生的能力,让他们融进语文的学习中。

三、研读课文,感受人鸟之情

通过初读,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珍珠鸟的爱。但要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仅仅体会到“爱”是不够的。这“美好的境界”是什么呢?仅有“爱”就能创造出这美好的境界吗?显然,这时应抓住学生的初步感受,引导学生向纵深开掘:“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小鸟,但它却不怕作者,为什么?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进而让学生研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珍珠鸟“不一般”的爱:

小鸟在“屋里飞来飞去”、“落在柜顶上”、“书架上”、“撞灯绳”,可作者却“不管它”,任由它自由自在地飞。这里体现了作者的包容,是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即对鸟儿的充分理解和宽容。

鸟儿胆子越来越大,它“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啄‘我’的笔尖”,而“我”却只是“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这时,鸟儿接近“我”,“我”接近鸟儿,这浓浓的爱意,是一种勾通,是零距离的接触,是一种互为欣赏。

直到有一天,鸟儿落在“我”的肩上睡着了,作者流出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种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人鸟合一的感人情景,使人感悟到更深层次的爱——“信赖”。这种“美好的境界”不是每个人随时随处都能感受到的,那是需要付出的。有了作者对鸟儿的“不一般”的爱,才有了“信赖”,才有了享受那份美好境界的幸运。

四、拓展提高,引起学生情趣

    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一个有意思的环节,“假如你是一个小小摄影师,需从课文内容中选择一处画面拍下来,你最想拍哪一幅?为你要拍的画面拟一个精彩标题。”学生对这个环节很感兴趣,通过小组讨论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画面,并且取了一个精彩的标题,如“万绿从中一点红”“味道不错”“人朋鸟友”……让这节课在结束之余达到了一个小高潮。

这堂课的教学设计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毕竟,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展现的丰富表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再让学生带着兴趣读课文,找出描写珍珠鸟可爱、表现人与鸟相互信赖的句子、词语,感知语言中蕴含的感情色彩。最后,通过表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信赖”的理解。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机地整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这一节课留给自己的反思很多,争取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不断的进步。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8 07:55
《珍珠鸟》教学反思

《珍珠鸟》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写的一篇叙事抒情的好散文。冰心曾这样评价这篇文章:“头”起得“带劲”,这“劲”中有无限的喜乐;“尾”收得有“味”,这“味”中有深澈的哲理。

第一次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还是在十多年前参加普通话测试的时候。从那时起,这篇文章就深深地扎根在心底。现在,它就编排在五年级的教材中。可是,那么好的一篇文章,短小、精练,细腻而又酣畅,却把它定位略读课文,我就不知道如何入手了。

怎么办?只有多读课文,深层解读了。

整篇文章一方面描写我对鸟的关爱、尊重、宽容、呵护,另一方面写了珍珠鸟在我的细心照料和呵护下从害怕到亲近到信赖的变化过程,从而表现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对了,教学本文可以从作者和小珍珠鸟两个角色出发,让学生自读自悟:珍珠鸟是怎样的一只鸟,作者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学生只有多读感悟,才能真正地发现珍珠鸟与作者关系的微妙变化,也正是从对两者关系的微妙变化,才能感受到作者的善解鸟意,感受到作者对鸟的爱护之情,从而体会到信赖在人与动物,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所以,教学的时候,我就从两个问题入手,一是珍珠鸟是怎样的一只鸟,二是作者又是怎样的一个人。

学生通过自读,把自己浸到字里行间,于是,他们发现这是一只“可爱的珍珠鸟”, “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好像蓬松的球儿”;这是一只“活泼的珍珠鸟”,“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这是一只“不怕人的珍珠鸟”,“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睡着了,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这是一只“友好的珍珠鸟”,“我用手摸一摸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发啄两下我的手指。”;这是一只“乖巧的珍珠鸟”……

学生说得真好,的确是读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

对于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大家同样“说话有根据”,感受到作者不伤害鸟、尊重、关爱、宽容,懂得享受鸟的情意的人。因此,文章最后一段写“我笔尖一动,写下一时的感受:依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美好的境界就是那种人鸟相亲的情景,的确是最“美好的境界”,而创造者的关键是信赖。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8 07:55
《珍珠鸟》教学反思

《珍珠鸟》是根据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改编的,描写了“我”为一种怕人的珍珠鸟创造了舒适、温暖又安全的家,使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说明“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课文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很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我从以下四点入手设计和组织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初读课文,感受小鸟的可爱

首先播放珍珠鸟图片,让学生认识珍珠鸟,激发兴趣,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初读后,有的说“珍珠鸟是一种可爱的小鸟,作者非常喜爱它”,有的说“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小鸟,但它却不怕作者”。这些感受都是孩子们独自的情感体验,真实而可贵,是理解课文主题的基础。根据这些感受,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读书,理解作者写作的真谛。

二、品读课文,感受美好境界

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还应培养学生对课文优美形象、深刻意蕴、丰富情感的欣赏能力,通过欣赏,获得审美享受、感情陶冶、精神净化。

在教学课文第6自然段时,让学生边想象鸟儿伏眠于作者肩头的情景,边有感情地朗读。孩子们陶醉地读着,情不自禁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我适时推波助澜:“在作者眼里,珍珠鸟太可爱了。小鸟是幸福的,作者也是幸福的,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啊!这多像一幅画啊,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学生的灵感被激发起来,有的说叫“人鸟之情”,有的说叫“亲近的情意”,还有的说叫“信赖”,于是我用“你是个有爱心的孩子”“你像个诗人”“你像个哲学家”等充满欣赏和赞美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意。

三、研读课文,感受人鸟之情

通过初读,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珍珠鸟的爱。但要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仅仅体会到“爱”是不够的。这“美好的境界”是什么呢?仅有“爱”就能创造出这美好的境界吗?显然,这时应抓住学生的初步感受,引导学生向纵深开掘:“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小鸟,但它却不怕作者,为什么?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进而让学生研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珍珠鸟“不一般”的爱:

小鸟在“屋里飞来飞去”、“落在柜顶上”、“书架上”、“撞灯绳”,可作者却“不管它”,任由它自由自在地飞。这里体现了作者的包容,是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即对鸟儿的充分理解和宽容。

鸟儿胆子越来越大,它“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啄‘我’的笔尖”,而“我”却只是“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这时,鸟儿接近“我”,“我”接近鸟儿,这浓浓的爱意,是一种沟通,是零距离的接触,是一种互为欣赏。

直到有一天,鸟儿落在“我”的肩上睡着了,作者流出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种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人鸟合一的感人情景,使人感悟到更深层次的爱——“信赖”。这种“美好的境界”不是每个人随时随处都能感受到的,那是需要付出的。有了作者对鸟儿的“不一般”的爱,才有了“信赖”,才有了享受那份美好境界的幸运。

四、再读课文,评价“信赖”

在学生通过欣赏性阅读获得情感满足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让学生谈读后感的评价性练习。在交流中,有的同学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依靠的是信赖”;有的感慨“如果世界充满爱,将会多么美好”。我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我们经常问问自己对别人付出了爱心吗?有没有尝试着与别人勾通?……如果用心去做,那么,也许就会得到很多朋友,会创造很多美好的境界……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可以说是作家对人生的感悟,体现了大家手笔的匠心独运。

这堂课的教学设计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毕竟,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展现的丰富表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导入之后,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请同学们看幼鸟、成年鸟的生活照片,通过图文对照,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让学生带着兴趣读课文,找出描写珍珠鸟可爱、表现人与鸟相互信赖的句子、词语,感知语言中蕴含的感情色彩。最后,通过表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信赖”的理解。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机地整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课上的提问过多不利于学生对文章的品读,而过多的品读、让学生自读自悟又不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两者如何协调值得深入思考。

这一节课留给自己的反思很多,争取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不断地进步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8 07:55
   《珍珠鸟》教后反思

横峰小学    蔡玲红

《珍珠鸟》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冯冀才写的,读着课文,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其一、意境美,他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从中让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作者对小生灵真诚的、无微不至的爱。就是这爱,创造了人鸟相依的美好境界。其二,语言美,全篇课文语言清新、明快,像一潭清泉,与文章的意境融为一体。为了能让学生感受这种美,享受这种美,在教学过程中,我分三大板块进行教学:一是感悟鸟的可爱,二是感悟作者对鸟的信赖,三是感悟“信赖”的真正内涵。让学生在感悟中体验美,享受美。

1、在“诵读体味”中感悟。诵读体味是感悟的基本策略。在引导学生从动作中感悟鸟儿可爱时,采用师生配合读,指读,齐读等,使学生在读中感悟,一只活泼可爱,淘气神气的鸟儿仿佛出现在我们眼前。

2、“比较品评”中感悟。比较品评,是感悟的有效策略。学生只有在不同语词、不同句式、不同话序的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蕴和情味,从而对语言和语境有所感悟。在作者照顾珍珠鸟期间,是决不会掀开叶片往里看,决不会睁大眼睛去惊动它们,决不会去伤害它。我让学生去掉“决不”会有什么后果呢?在对比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我对珍珠鸟的关爱。

3、在“激活想像”中感悟。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显像结构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于人的联想和想象,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这样获得的感悟才是丰富深切的。当“我”不去伤害它们时,鸟儿们会怎么想呢?当“我”只是微微一笑时,小珍珠鸟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蹦来蹦去,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此处我引导学生想象:它仿佛在说些什么呢?使学生在想象中走进鸟儿们的内心世界,从他们的话语中感受到作者对鸟儿的关心,爱护,信赖。

4、在“切己体察”中感悟。切己体察,就是把眼前的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积淀相沟通,通过文字的桥梁,达到作者的心灵。文中“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我让学生说说你有没有被人抚摸过,被妈妈抚摸的感觉是如何的,带着这种感觉来谈谈自己读这一句后的感受,学生畅所欲言,说得很到位。

语文教学离不开感悟,更离不开朗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也不忘悟中有读,读中感悟,可一节课下来,我总觉得学生的朗读并没有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再次,面对学生的回答,我总是无法很好地进行适当的点拨,作出相应的评价。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8 07:55
《珍珠鸟》教学反思  
《珍珠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我”为一种怕人的珍珠鸟创造了舒适、自由的环境,并且不去打扰它们,使得珍珠鸟与“我”渐渐亲近,最后成为朋友,并由此产生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个启发。课文语言优美,可读性非常强,每一段都可作为一段美文细细地品读,在描写珍珠鸟上,展示给读者的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形象,所以这篇课文不管是语言还是描写对象,都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根据本文特点,在教学时我注重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在课上注重引导学生紧紧抓住珍珠鸟与作者情感变化这一主线,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趣导入。

在导入时,我就创设情境,展示森林中鸟的图片,播放鸟声,营造一种清新愉悦的自然环境,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将生字学习趣味化。

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描写珍珠鸟外貌、声音、动作的词语句子以生字学习的形式去学习,不仅把原本枯燥的生字趣味化,而且也让学生知道描写动物可以从外貌、声音、动作等方面去描写。如何更好地学习生字词?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在低年学段,生字学习是重点内容,到了中年级学段,我半放手地让学生学习,先自学,再合作学,学习的形式无非是加减偏旁、编字谜等。到了五年级,进入高年学段,如何学习生字?说实话,我以前的做法是让学生读几遍就了事,自从听了《珍珠鸟》示范课,接着自己也借鉴那节课的生字教学形式,我才发现自己应该重视生字教学这个内容。巧妙地把生字学习作为导入、作为重点语句的学习品读,能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这节课的生字学习,从课后反馈情况来看,学生掌握得不错。

三、以读为本,多种形式朗读。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作者的感情也是渗透在这优美的一词一句中。在这节课,我注重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取悟情。默读、自由朗读、同桌分角色读、配乐读,特别是配乐读,能更好地带动学生的感情升华。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8 07:56
《珍珠鸟》教学反思

《珍珠鸟》是根据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改编的,描写了“我”为一种怕人的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使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说明“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课文写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很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从以下两点入手设计和组织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初读课文,感受“情意”。

教师首先播放课件,让学生认识珍珠鸟,引起兴趣,引出课题。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初读后,有的感受到“珍珠鸟是一种可爱的小鸟,作者非常喜爱它”,有的说“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小鸟,但它却不怕作者”,还有的说“感受到作者和珍珠鸟有种亲近的情意”。这些感受都是孩子们独自的情感体验,是真实而可贵的,虽然来自直觉,有些粗糙、肤浅,却是理解主题的基础。教师应珍视这些感受,进而引导学生深入读书,理解作者写作的真谛。

二、细读课文,理解“真爱”。

通过初读,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珍珠鸟的爱。但要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仅仅体会到“爱”是不够的。这“美好的境界”是什么呢?仅有“爱”就能创造出这美好的境界吗?显然,教师这时应抓住学生的初步感受,引导学生向纵深开掘:“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小鸟,但它却不怕作者,为什么不怕?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进而让学生细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珍珠鸟“不一般”的爱。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8 07:56
青年教师赛课《珍珠鸟》反思
上周五很荣幸参加了校内组织的青年教师赛课,一直很庆幸,学校为我们搭建的各类展示自我的舞台,更重要的是自己有被关注关怀的感觉,大大小小的教研,即使忙碌,奔波的路上充满疲惫,但是自己就像一只贪婪的野雏菊,踮着脚尖,扬着面庞大口大口地吮吸着雨露和阳光,面容憔悴却内心恬静、充实,这绝不是物质能够满足的。

     上月校青年教师发展团队就召开会议布置了相关事宜,后又因家长开放日,一直耽搁到上周五,前后耗时大半月,本身自己就是一个懒散拖拉的人,一直磨磨蹭蹭直到赛课前才把教案和课件最终定稿,当然这些完全都是师傅手把手教与我的,真的对师傅满怀感激,我这慢性子,着实让她为我担心受累了,呵呵。

   从一开始选择《珍珠鸟》就倍感矛盾,从一开始就没敢大胆迈开步子,保守地选择了中年级的教材,谁知一打开电脑,搜索相关信息就傻眼了,有那么多大家上过,教材已经被挖掘透了,各种各样的教学环节层出不穷,当时就懵了,老毛病又开始犯了,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讲,结果最后什么也没讲透彻。复制粘贴,浏览修改,整理了一大多材料和课件,一心想让自己做到更好。可是当赛前一天我把自己的教学构思和师傅进行交流,分别帮我梳理整合,最后才会发现自己最认可最初的想法,整节语文课教学若散落珍珠般抛下一堆的零碎问题倒不如,提出一个问题,用一条线索将若干的问题串起。

赛后交流会上,两位教研员老师提到的明标、尚简、求实,受益颇多。

一、             明标。

1、 明确语文教学目标。

明确语文教学目标要有“三得”,一得意,二得言,三得法,分别是了解课文大意,学习写作方法,经历学习过程。

反思:在明确目标上,一直很注重“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总目标第一条。在我看来,这是语文课堂可以给孩子带来的最大的作用了,一段温暖的振奋人心的文字就可以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在变幻多端的影像是绝对无法比拟的,所以每节语文课堂,我追求的是与孩子心灵上的交流和沟通,所以本次《珍珠鸟》教学的开头以《假如我是一只小鸟》为开始配乐让孩子朗诵,我相信这不仅是我一个教学环节设计的心声,更是所有孩子的心声,用音乐、文字来影响孩子的心智,让他们的内心平静,安宁。这是我最觉得美妙的一处。

2、 明确年段目标。

反思:本次赛课要求选择高一年级的单册教材,我选择了苏教版四上第六单元21课《珍珠鸟》,教学对象却是三年级,当初在课文的选择上,考虑到孩子对动物的喜爱以及课堂的气氛的活跃上,但我忽略了年段特点,三年级是写作启蒙的关键期,在教授课文第四自然段时,我只注重了让孩子探究了珍珠鸟活动的变化过程而忽略的写作方法的指导,在珍珠鸟渐渐靠近我时运用了“先”、“然后”、“再”、“后来”这四个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完全可以抓住写作的契机,让孩子就此练习。这不免让我想到了这样一句话“一个真正会教的老师是用语文书教,而不是教语文书。”

3、 明确课时划分。

反思:现在一般语文教学一片阅读大致两个课时就可以完成,第一个课时扫除生字障碍、把课文读通顺、弄清课文大意等,以前时常感觉到自己第一课时很轻松,而第二课时则紧巴巴的,现在不得不反思,曾经第一课时对书写的指导没有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习字,以前都是口若悬河地大讲特讲,学生在台下都听得倦了乏了,现在就像即将通过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中提到的一样,给孩子留够足够多的时间,亲自实践,老师进行当堂的点拨和指导。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到底要完成哪些任务,目标更要有针对性,课时不同目标不同,各就其职,各有各的要求。

4、 明确环节目标。

反思:以前的课堂教学过多的关注大目标而忽略了环节目标,其实环节是为了目标服务的,一个环节之所以存在就有它存在的理由,语文教学无外乎字词句段篇,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也不过就是“听说读写背”,《珍珠鸟》的导入设计是为了创设情境还是后面第五小节体会“再三呼唤”时的师生模拟对话,又或是最后第七自然段教学中设计的“信赖,是什么。”来检查孩子对全文理解和消化的环节还是锻炼孩子仿写。所以存在即是理由。

二、             尚简

陆老师提到要去除浮躁、强根固本,追求课堂的简约。我自己深有体会,一些语文教学的大家,上课从来都是简单、朴实不奢华,话不多,却字字斟酌,而自己的课堂就未免有些浮躁,想急于达成教学目标,所以设计一个又一个环节来完成教学任务,热闹得让自己失去思考的空间,孩子也被糊弄的没有反应消化的时间。或许教学环节简化些,抓重点难点,就很快找到捷径,这样老师学生都会轻松了些许。就像课堂中对媒体的音乐使用问题,一段恰到好处的音乐使用会让课堂生动,而过多地使用音乐,尤其是在学生默读思考时不该有音乐干扰,否则只会是本末倒置。

三、    求实

淡化形式,踏踏实实教学,就如胡老师提到的那样,明确教学内容,回归文本,根据不同年级段地学习要求,简约直接,不叉道。从细节做起,为孩子着想,不必要的文字、图片、声音、环节全部省去,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孩子去思考、表达、感受。作为母语教学者应秉着一颗实实在在的心去进行语文教学,手把手地教,口口相传,只有这样才会回归语文的教学的溯源。

这次的赛课真的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有教学上的,有与学生相处上的,更有共同抗争在语文教学战线上的战友们携手并进。越走到后面,我越发发觉自己要学习的真的有很多很多,可是每当疲惫时看着孩子们的笑脸,家长们的千叮万嘱,前辈们鼓励的目光,战友们奋发拼搏的身影都会给我极大的鼓舞,同时我更看到了前辈的坚强和睿智,即使面对质疑,依然可以扬起脸庞微笑的勇气,我真的要努力了,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我即刻起航,梦想任何时候放飞都不会嫌晚!。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8 07:57
《珍珠鸟》教学反思
    语文,呼唤智慧的教学,让学生潜心读书,学习语言,自主探究,自由表达,获得丰富的体验,实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和感悟。
一、读书实践,感受语言。
教学中,我充分让学生读书,感知课文的语言。一开始,我请同学读感兴趣、印象深刻的段落,体现了学生自主阅读的选择性,学生拥有了对学习内容选择的权利,读自己想读的句子,谈自己想谈的体会,凸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指导朗读时,注重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来体会文章语言的内涵。  了解了珍珠鸟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和作者建立关系的。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领悟、读中欣赏,善于积累”的学习过程。
二、驰骋想象,个性解读。
学生学习语言,离不开思维的参与,语文新课标倡导“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就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多维的思维空间,大胆想象,允许有不同的见解和思辨,引领学生用自己的心灵主动去与文本对话,获得课文丰富的、多元的理解。在教学中,我提出 “作者看着小珍珠鸟在笑,他在笑什么?”“小珍珠鸟趴在我的肩上做梦,它梦见了什么?”让学生驰骋想象,学生凭着对课文的理解,对作者与小珍珠鸟之间友谊的多元解读,发言不时闪现充满个性、智慧的语言,或庄或谐,或智或趣,一只人见人爱的小珍珠鸟了然心中,一幅温馨的感人画面浮现眼前,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并且,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一一褒奖,学生思维开阔,无拘无束地表达,享受到了课堂学习的快乐。
三、情感体验,提高认识。
  学生读书后,都有一种“读完了就想说一说”的冲动,为此,在教学结尾,教师让学生用一句话来表达出此时的感触,学生说出了“人与小鸟相处得这么友好,真令人羡慕。”等真实的感受,对动物的关爱,对同学的友爱,对信赖的理解,都在情感的体验中得到了感性的理解,在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中提高了道德的认识。学生有感而发,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情怀,爱的力量在学生的生命活动中又一次得到了催生,相信爱心的滋润一定能够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8 07:57
《珍珠鸟》教后反思
   《珍珠鸟》是著名作家冯骥才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文旨兼美,我很喜欢这篇文章。所以在教学设计时,主要想让学生领会文章的主旨,并能赏析文章本身,所以我的教学重点就放在这两个方面。通过课堂实践有如下体会:
    课始,我用“听朋友说,这是一种害怕人的鸟”和“渐渐地,它的胆子大了。” 这两句话进行比较作为文章的切入点。通过分析珍珠鸟的变化,来让同学们找出“我”默默地为珍珠鸟所做的一切,进而感知文章要表现的信赖这一主题的深层含义:信赖就应该尊重、欣赏,而不是占有。这一问题的提出,不仅使学生对课文发生兴趣,而且带动全文阅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整堂课教学我都试着根据文章的特点采用学生自读自悟的方法,结果效果非常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热情极高,普遍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反思以前上的课总是不能彻底的解放思想,经常不敢相信学生,生怕他们不会,说不出来,总喜欢按照自己所设计的问题循规蹈矩地牵着学生走,结果往往事倍功半,适得其反。所以把机会让给学生吧,学生们便会具有善于思考的能力,能提出较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当然,纵观整节课的教学,也发现一些经验上的不足,如,我将发现“我”与小珍珠鸟亲近的过程,作为这节课的一个重点,如果同学们能很顺利地找出这个过程,那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会水到渠成,可能也是因为心里有这个想法,所以在进行这一个教学环节的时候,我把主动权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没有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而是根据老师的思路来整理,老师来总结。教完后我仔细想想,这一部分内容,如果让学生细读,是完全能够自己概括出来的,让学生自主完成比老师的强硬灌输可能效果要更好。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8 07:57
《珍珠鸟反思》
     《珍珠鸟》是一篇描写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状物散文。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了“我”为一种怕人的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使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说明“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课文的前半部分写了两件事,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对小生灵真诚的、无微不至的爱。后部分,生动地记叙了小珍珠鸟与作者之间逐渐挨近,直至熟睡地作者肩头,对作者真诚信赖的变化过程。学生初读后,有的感受到“珍珠鸟是一种可爱的小鸟,作者非常喜爱它”,有的说“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小鸟,但它却不怕作者”,还有的说“感受到作者和珍珠鸟有种亲近的情意”。这些感受都是孩子们独自的情感体验,是真实而可贵的,虽然来自直觉,有些粗糙、肤浅,却是理解主题的基础。教师应珍视这些感受,进而引导学生深入读书,理解作者写作的真谛。但要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仅仅体会到“爱”是不够的。这“美好的境界”是什么呢?仅有“爱”就能创造出这美好的境界吗?显然,教师这时应抓住学生的初步感受,引导学生向纵深开掘:“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小鸟,但它却不怕作者,为什么不怕?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进而让学生细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珍珠鸟“不一般”的爱。在学生通过欣赏性阅读获得情感满足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让学生谈读后感的评价性练习。其实,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已经是作家冯骥才对人生的感悟,体现了大家手笔的匠心独运。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8 07:57
[原]《珍珠鸟》教学反思
《珍珠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我”为一种怕人的鸟----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自在的生活环境,使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从而说明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课文写的生动活波,妙趣横生,很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小鸟与人关系的变化去启发学生,出示两道题:我是怎样善待珍珠鸟的?珍珠鸟又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先自主尝试,然后交流。珍珠鸟怕人,但作者的精心照顾、无尽关爱化去了这一切。作者为他们营造了一个温暖的巢,让他们住的舒心,不去惊扰他们,让他们住的安心,正是这种奉献,鸟儿们由不敢出笼,到敢伸出嘴,到在作者书屋里自由飞翔,以至于——喝作者杯中的水,啄作者握好的笔,玩的尽心,乐不思“窝”,竟酣睡在作者肩头!这种“胆性”的开放的背后,是关爱做的桥梁,信任作的基础.不但让学生们知道要爱护动物、善待生命,而且深一步启示了孩子们——信赖是人与动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础。由此,我在讲授本课时,注重启迪,自我领悟,. 让学生熟悉课文、理解知识.
  但阅读教学不仅是让学生熟悉课文、理解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个性体验、与作者交流、体会情感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采取多种读的形式,没有让学生与作者心灵交会,尤其是文中作者猜到小雏儿的出生、看到小雏儿肥胖的样子、呢称“小家伙”、珍珠鸟逐步信赖我的过程、注视小鸟儿沉睡的语句,应该让学生们读出情,咀出味,感知作者那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对鸟儿关爱之情,让孩子们在激情四溢的朗读中,得到深刻的感悟与永恒的记忆。让学生知道读本好书就是与一位伟人交流。课后深知“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感,就应先从朗读入手。 
  在日后的教学中,要充分让学生读书,感知课文的语言。让学生的体验感悟通过他们的朗读表现出来,所以,如何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真正用情去学,用心去学,发自内心的喜欢语文课堂也是今后教学中不断追求的目标。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8 07:58
《珍珠鸟》听课反思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8 07:58
周二第二节课听了张校长给我们带来的示范课《珍珠鸟》,课在《鸟》这首诗中拉开帷幕,由学生自己说一说喜欢的句子,学生可能也很紧张,被听课的老师给吓到了,不能很大胆的来说自己喜欢的句子,老师打破了僵局,说着自己喜欢的句子。之后,张老师就话锋一转,让学生思考体会被囚禁的痛苦,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运用了大量的资料,诗歌、音乐、影片,当影片播放,学生体会人被囚禁几十年后被释放时,主人公不能接受生活的变化而上吊时,所要让学生体会的都已经很明了了。之后才进入了课文的好词好句的理解。

我听完课,思想触动很大,崔校长说过,是张老师拉开了房镇中心小学课改的序幕。我非常赞同,这节课已经不是我所认识的语文课,已经能抛开课本,而又不离开课本。我也在想美术课应该以怎样的姿态来上呢?从教10年,美术课的结构、知识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来传递给孩子们呢?美术课传递仅仅是美术技法技能、思想感情、还有那些可以改变呢?留给我的思考很多很多。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8 07:58
《珍珠鸟》教学反思
冯骥才的《珍珠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它通过对人鸟相亲的细腻描写和浓郁的诗意、深刻的哲理,唱出人与自然之间爱的颂歌。
鸟是十分可爱的动物,也是我们的朋友。教学时应抓住学生爱鸟的心理,从欣赏与鸟有关的诗句入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奠定学习本文的感情基调。因此我在优美的音乐下,询问学生是否爱鸟,并引导学生联想有关鸟的古诗句,体会古人的爱鸟之情,创设出一个爱鸟的氛围,自然地过渡到著名作家冯骥才的《珍珠鸟》。
为了训练学生的速读能力,接下来我设计了一个练习环节,让学生速读课文,然后根据以下的一句话来谈谈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这是一种             的鸟,我是一个             的人。这个设计的效果很好,学生思维活跃,答案丰富多彩,如鸟:怕人、可爱、肥胖、红嘴红脚、可亲等;人:爱鸟、善良等。由所填的词语看来,学生对课文已把握了主要内容。这时再追问一句:在人与鸟的相处中,你认为谁占主动地位?以此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从中找出相关语句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经过讨论,大多数学生认为是人占主动,而个别认为是鸟占主动的也说出了可信的理由。最后大家同意是双方的共同努力才会有和谐相处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概括全文内容就较容易了,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小结:本文按时间的顺序叙述了“我”和珍珠鸟从相识、熟悉、亲近到相互依赖的过程。
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感受,我又设计了一个质疑环节,学生也提出了不少方面的问题,可见他们确实是深入思考了的。如:写作特色方面:文章开头提到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有什么作用?主题方面: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话?语言方面:为什么作者能把珍珠鸟写得那么可爱?从这些问题就可自然过渡到语言品味这一环节,这也是本课的重难点之一。我先由学生自由选择最喜爱的语句朗读赏析。并引导他们赏析的方法:朗读、仿写、绘画等。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畅所欲言。其中有一位同学大胆地进行个性朗读,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其中最让学生喜爱的是描写小珍珠鸟外貌的句子:它好肥,像一个蓬松的小球儿。
学生赏析后,老师加以总结,课文描写得如此精彩的原因在于:其一、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其二、喜爱之情的贯注。
主题的探讨也是本文的学习重点之一,因此,接下来的环节就让学生讨论理解文章的主旨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学生的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他们联系实际,从人与动物、人与人、人与自然等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最后老师总结明确:尊重对方的生存空间、思想空间,不以强凌弱,不以大欺小,相互关爱,这样才能建立信赖关系,而信赖无疑会使世界变得多姿多彩。
最后全班同学一起朗读同类主题的诗歌《门》,升华感情。
在课后练笔中,有些同学模仿课文,写得很有特色,如:王燕琳同学的《小猫》,任仪婷的《兔》等。
总的来说,在这节课中,学生收获了赏析美文的方法,得到了美的熏陶及教育,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完成。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如朗读体验太少,细节品味也不够全面,若时间足够,还可扩展得更深入些,练笔更充分些。
    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体会到,美文需美教,要抓住“语言”这一学习中心,教会学生方法,让他们获得生活的智慧。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8 07:58
《珍珠鸟》教学反思

市六小   黄翠清



《珍珠鸟》是一篇略读课文,它语言清晰,明快,像一潭清泉,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根据本文的特点,我的设计思路是引导学生走进本文,抓住重点句让学生进行理解,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到:无论是人与鸟,还是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教学时,我主要分以下五个环节进行:一通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什么,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二作者是怎样细心呵护和照料珍珠鸟的,三是珍珠鸟是怎样在作者的照料和呵护下与作者一步步亲近的;四引导学生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境界”这句话的含义;五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不仅是人与鸟之间,而且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

本节课存在的亮点: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努力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时,我先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家里养了小动物的,说说你与小动物是怎样相处的”引入。因为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都很喜欢小动物,对小动物很感兴趣,所以他们都很愿意把自己的感受通过这一个问题展示出来。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

根据本文是略读课文的特点,我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时,根据本文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理解作者是怎样细心呵护、照料珍珠鸟和珍珠鸟怎样与作者一步步亲近的。学生在弄懂了这两个问题后也就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奠定了基础。

二、直奔中心,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来理解课文内容

本文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结尾有个中心句,而且课文内容是围这个中心句展开的。根据这个特点,教学时,我紧紧抓住中心句来展开。一开始,我通过让学生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来找出这句子,然后理解文中是指谁对谁的信赖,小鸟为什么会这么信赖作者,这样自然而然地引到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通过弄懂这些问题后,也就理解了这个句子的意思,领会了文章的内容,体会了文章的中心。

三以文为本,重视思想教育。

语文教学不但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教学,还要充分利有课文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在本课教学中,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后,引导学生拓展延伸:作者仅仅是想表明生活中人与鸟之间需要信赖吗?他要告诉我们什么呢?让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白到人与人之间更需要信赖,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从而使学生明白到人与人之间要真诚相对,才能互相信赖,才能创造出美好境界。

不足之处:

1、忽视学生课前的准备工作。

课前不够重视学生的预习,所以,当我要学生说说珍珠鸟的特点时,一部分学生由于事先没有搜集到这方面的材料,所以不敢发言。另外,由于部分学生不熟悉课文内容,上课时只做旁观者,坐在那里不作声。今后我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2、朗读形式比较单一

略读课文是以学生自读为主,而在这节课中我忽略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朗读形成比较单一。今后将注意这方面的教学。

3、教学语言不够生动

教学时我的语言不够生动、精炼,缺乏感染力,课堂上教师讲得过多,启发学生的少,点拨过于直接,语言不够生动,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8 07:59
浅谈资料收集对语文课堂的有效延伸

——教《珍珠鸟》的教学反思

湛江市第六小学    潘艺

    我觉得,语文老师可以给自己的心灵留一方天空,简简单单教语文,还语文课轻松本色,让学生轻轻松松学语文吧!当然,轻轻松松学语文,还语文课轻松本色,就是营造氛围,研究策略,讲究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愉快地学习,聪明地学习,高效率地学习。自己品尝到智力活动的快乐,体验到学习成功后的喜悦。

     就从学生的课内阅读,课外资料收集来说,我是这样去尝试的。在教学每篇课文可以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并且放手让学生课前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来不断丰富自己独特的体验。把资料与课文融为一体,让课内和课外相互贯通,使他们互为促进,相得益彰。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认识,在交流中获得成就感。

    一、课前收集,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在语文学习时,可以让学生根据每篇课文的不同内容与要求,让学生事先在课前进行广泛的收集资料。让学生去了解、去发现与课文相关的知识、背景,然后到语文课堂上进行充分地交流与讨论。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学习带给自己的成就感。

如我在教学《珍珠鸟》,我把收集权交给学生。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珍珠鸟的图片、资料。课堂中,学生不但收集到了珍珠鸟的图片,让我出乎意料的是,学生还收集到关于珍珠鸟的其他资料。如:学生知道珍珠鸟的学名叫斑胸草雀,还知道它的别名有锦花鸟、锦华鸟、珍珠鸟等;通过资料知道它的形态和身上的颜色,学生从而知道它为什么叫珍珠鸟;学生收集到它的生活习性,它会叫出特别的声音,学生从而明白冯老为什么这样喜欢珍珠鸟,把它称为“小家伙”视为自己的家人,宝贝……让学生从介绍课文内冯骥才爷爷笔下的珍珠鸟到课文外的珍珠鸟,一只人见人爱的小珍珠鸟了然心中,人与小鸟相处得这么友好,真令人羡慕。激发了学生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这些都是我意想不到的,我没收集到的,学生收集到了,我没想到的,学生却做到了,这就是语文教学想要达到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在课外主动地去学习、收集材料的过程就是一个综合学习的过程。二是可以让学生更全面深刻地去了解珍珠鸟,了解作者的真实感受。对动物的关爱,对同学的友爱,对信赖的理解,都在情感的体验中得到了感性的理解,在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中提高了。

    二、课后收集,让语文学习更丰富

1、语文课堂是开放的,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开放的。我们语文老师应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向课外,到生活这个广阔的世界中去汲取学生自己所需要的营养。

如我在教学完《珍珠鸟》这课后,让学生收集有关其他鸟类的资料,还请父母一起来参与这次的活动。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都收集了许许多多稀奇的品种:蓝头鹦鹉、红翅绿鸠、仙鹤、八哥……有的同学收集到我们家乡——湛江,竟然有红嘴鸥来这里客,这是为什么呢?再通过查找资料,知道我们的家乡美,人与自然和谐地相处。自然而然他们知道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爱的力量在学生的生命活动中又一次得到了催生,相信爱心的滋润一定能够创造出美好的未来。最后在教室里开辟一个“大鸟巢”,专门展示学生这次收集来的“鸟”,让学生自己进行相互欣赏、评价,让学生自己进行评选。通过这样的一些作业,让学生自己在课外进行广泛的收集资料,增长了他们的见识,开拓他们的视野,这些都是课本上无法学到的,学生学得开心。在这样一个毫无压力的情况下,学生制作出了一份份令人满意的作品,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学生自己也时时刻刻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是那么有成果。学生学习也就越来越有自信了。

通过这次的收集,我发现,我们的学生是这样能干,这样主动。我们的学生的学习就越来越自觉,兴趣也越来越浓,效果会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不仅让学生了解得更多,学得更好,并且让学生学会面对众多的信息,自己去挖掘有价值的东西。

2、 组织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挖掘文本的有关资料,开拓学生的眼界。学生不但收集到了珍珠鸟的资料与图片,了解了冯骥才的生平,还找出了冯老所写的《神灯》、《铺花的歧路》《雕花烟斗》等作品,甚至还将冯老的散文《捅马蜂窝》也找了出来。在收集资料的同时,同学们饱览了文学大师的风采,领略了中国语言文字的精妙。课间不时听到同学们的吟诵声。

这次珍珠鸟的资料收集,我感悟到:课前拓展,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与文本的对话将更加深入,学生语文底蕴逐步增加,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应努力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情感的课堂”、“开放的课堂”、“活跃的课堂”、“探究的课堂”,让每一个孩子主动参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能轻松地学语文,享受新课堂带给他们的无限快乐!

但这次的活动也有不足之处,学生不会有选择性地收集资料,而且收集来的资料不会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这还需要大量地反复地练习。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8 07:59
《珍珠鸟》教学反思

湛江市第六小学:宁大环

《珍珠鸟》一课上完了,现在反思教学过程,有不少的体会,与大家共享。          一、教学环节的自然过渡 。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基于这一点,我对课题进行引导,如:“你读了这个题目,你想提个什么问题?”这样激趣引入课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提高了。接着让学生整体阅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说出主要内容、找中心句,学生很容易就回答上了这个问题。为了与下面环节衔接自然,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和兴趣,我又提了一个问题:“看来大家对课文已经有了不少认识,那你知道珍珠鸟长的什么样吗?”问题不难,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答案,读出了原文中的句子。接着就开始进行我的“小珍珠鸟的可爱”这一环节的教学内容了。这样的教学过程和课前的设计是不同的,原来的设计是在体会大、小珍珠鸟不怕人的两个环节的中间进行,但我总觉得这个环节放在哪里都不合适,教学过程不连贯,显得有点多余。

二、引导学生去阅读和思考。  基于有了对文本的深切的领悟和体味,同学们也非常轻松和自然地从第六自然段的美好的情境描写中,体会到了“小家伙”能在“我”的肩上睡得好熟,完全是出于对“我”的信任,这就是课文中所说的信赖。随后,我安排了一个随文练笔:想想现在你就是“小家伙”,美梦中都梦着了什么呢?课堂上同学们都踊跃回答,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最后,我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时,又精心设计了一个情境,让学生边想象鸟儿伏眠于作者肩头的情景,一边朗读。孩子们陶醉地读着,情不自禁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我适时推波助澜:“在作者眼里,珍珠鸟太可爱了。小鸟是幸福的,作者也是幸福的,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啊!这多像一幅画啊,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学生的灵感被激发起来,有的说叫“爱”,有的说叫“亲近的情意”,还有的说叫“信赖”,说得多好啊!我的收获和学生们一样,受益非浅。《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我的系列教学环节,让孩子们走近了小鸟,走近了作者与鸟儿的世界,深深地沉醉在“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三、语言训练。 关于语言训练,教学中是按照预定的设计进行的,而且不出所料,他们说四字词语就是困难,在“尽情飞”这个环节真的用上了设计中的预设问题。这一方面暴露了学生的现状,一方面更清楚地认识到教学从学情出发、备学生的重要。我们的教学应该是为学生的能力的提高服务的,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应该对每个学段学生应该具有的水平有所了解,并且对自己的学生了如指掌,利用手里的教材,挖掘语言文字训练的点,创设训练的环境,让学生有收获。在本节课上,我看到学生的不足包括许多面和点,也看到了他们有能力上的不足。小鸟不怕人的表现有四个段落,教学步骤相同,显得枯燥单调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就发现了,但是没能灵活地处理问题,只是在学生说了理解之后,变换了一下追问的语句,把“这段你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换成了“此时的小鸟你怎么形容”、“这样的情景你怎么形容”,自我感觉有些变化,却又不是最理想的,但是,哪个时候,我也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了。由此,我也得到了一个教训,在进行教法选择的时候一定要统筹安排,通盘考虑,从细节入手,以避免单调乏味、指导不到位、欠针对性。同时也明白了一个好的教师是需要过硬的课堂驾驭能力的,他的思维必须敏捷,对教材必须有自己的深入理解,对教法必须能够灵活运用

     总之,阅读教学课是语文教师心目中最具打挑战性的教学,我会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8 07:59
略读课文,该怎样教

——听“同一堂课”后的反思



湛江市第六小学邱惠群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安排了略读课文,这些略读课文在课本中占的比例很大,三年级占25%,四年级占44%,五、六年级占50%。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略读课文的重要地位。但在课时安排时,一般每篇课文只有1个课时,我们该如何把握好这个尺度,把略读课文教好,教出精彩来呢?这是很多老师的困惑。不少老师对于略读课要不当作精读课文来讲,要不粗略应附过去。针对这些情况,我校五年级组搞了一个主题研究:如何教好略读课的“同一堂课”研讨活动,四个老师都来教《珍珠鸟》这篇略读课文,听完这四节课,我的感触很多。一个年轻老师先上,整节课老师很注意教学形式多样化,注意到字、词、句的教学,还设计了很多问题,问得很详细。但整节课上完了给人的印象很模糊、混乱。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教给了学生什么?学生又学会了什么?体现不出来。接下来是另外三位老师来上。其中两位是教学阅历资深的老师,她们的课给人的感觉是实实在在的语文课,朴朴实实,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简单明了。只抓住了三个问题来教:(1)“我”是怎样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2)在“我”的精心照顾和真诚呵护下,珍珠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学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什么启示?让学生通过读书、思考、讨论,悟出了文中所阐明的道理: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人和动物完全能和睦相处。这40分钟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有所得,完成了教学任务。同一篇课文,同样的教学时间,不同的教学设计,效果完全不同。使我想到了有些人对语文课的评价是“耗时低效”。真值得我们深思。我们该如何走出这误区?从上面几位老师的课例来看,我想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1)认真解读教材。这是一个关健,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教材的编排意图又是什么?课文中最值得学生学的是什么?只有弄清了这些问题,才能把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才能走出教材,驾奴教材。(2)结合学生实际,采取最佳教学策略。这是教好略读课的重点。做到长文短教。理清思路,抓住要点简简单单教,只有这样,才能在四十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每课一得。(3)善于迁移学法。叶圣陶先生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效果”。叶老的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所以在教略读课时,要善于指导学生把精读课文学到的阅读方法,迁移过来,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应用能力。

通过听了这几位老师的课,我对自己的教学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有时对略读课有些轻视,让学生解决课文前面导读的问题就算了。但更多时候又当作精读课来上,很多略读课都是花两个课时才教完。经过这次主题研讨活动,我查阅了很多有关如何教好略读课的资料,也观看了一些课例,从身边老师们的一些教学案例吸取了教训,悟出了一些巧门,所以在教六年级第四单元的略读课《大瀑布的葬礼》这篇课文时,我根据实际,认真挖掘这篇课文的精髓,再分析这篇文章在本单元的在地位,眼前豁然开朗,灵机一动,就抓住三个问题开展教学:

(1)大瀑布以前是什么样子?现在是什么样子?

(2)为什么大瀑布会发生这样的悲剧?

(3)联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篇课文后的体会。

出示问题后,让学生带着这三个问题自学,然后讨论交流。整节课学生学得很投入,自读自悟,交流、讨论,我只在关键处点拔一下,四十分钟下来,轻轻松松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也理解了课文内容,受到了教育,明白了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原来肢解课文,问题设计太繁碎是语文课“耗时低效”的“罪魁祸首”。

通过这次“主题研讨活动”,围绕“略读课文该怎样教?”这个问题,我们从实践中找到了答案,也综合教育界一些行家的观点,我们达成了共识:(1)略读课只有一个课时,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求全求深 ,只抓一点,做到一课一得就可以了。(2)略读课文在阅读内容上应“不求甚解”,在阅读技能上更要强调运用,不能略的是学生的学。(3)导读是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教师要吃透导读所包含的教学要求,尤其要把握其中阅读方法和技能的要求,并以此作为重点或主线展开阅读。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8 07:59
《珍珠鸟》第一课时教后反思

合肥市长淮新村小学  唐超群



       11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瑶海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比。执教的课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20课《珍珠鸟》。

      《珍珠鸟》的作者冯骥才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叙述了人鸟相亲的感情,以感情为红线贯穿全文从而扣击读者心弦。作者以“真好!”开篇,传达了“我”得到珍珠鸟的高兴、喜悦之情;接着写了作者对珍珠鸟的悉心照顾和真切关爱,饱含着“我”对鸟儿的喜爱之情;在“我”与雏鸟相处过程中,对其亲密呵护之情更是日渐加深,小鸟由怕人到喜人、近人、亲人、爱人,最后到与人融为一体,可见人鸟之情感人至深。作者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之间爱的颂歌,并由衷地发出了“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慨。全文自始至终贯穿了人性化的语言和笔调,亲近小鸟、亲近自然、亲近生命的博爱之情,信赖、尊重、和谐的人文之举,洋溢于字里行间。

       有人说,阅读教学犹如登山,第一课时是山脚,其实说它是高楼的地基也不为过。第一课时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是对学生进行双基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起始点。正确处理好第一课时,就能唤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就能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从而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正确处理好第一课时,更能为学生深入感悟文本铺平道路,为形成第二、第三课时的精彩蓄积力量。因此,我在备课时就以强化初读效果的落实,紧抓字词的教学为重要,引导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感知课文,为精读感悟做充分准备。联系《珍珠鸟》这篇课文来说,那就是做好了以下几件事: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上课伊始,我就让孩子们谈谈自己所熟知的鸟儿有哪些,调动起了他们的积极性,发言很踊跃。紧接着出示一组色彩鲜明、形态各异的鸟类图片并配以清脆的鸟鸣、优美的音乐,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各种感官去感受鸟儿的美,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感受,从而激发起他们主动想去了解鸟儿的欲望,在此契机下,我引出课题,开始学文。

二、读准字音,读通文章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书不读通不开讲,学生的预习作业就也包括读课文和写生字,这也是为读课文服务的。那初读课文该怎么读?我的课堂中是这么做的:

      1.读生字。提出明确的自读要求,通过指名读词达到检查效果的目的。

      2.写生字。指生说有哪些容易写错的生字,搜集起来,我在黑板上范写,易错笔画用红色着重,孩子的识记效果较好。

      3.说内容。四年级的孩子应该学会读完一篇文章之后用精炼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这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了解外形,体会喜爱

       作者在文末有这样一句话:“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吗?”这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学习这篇文章的重难点所在。我在第一遍撰写教案时,是把这句全文的灵魂句拎出来,结合课本插图,让孩子们体会出小珍珠鸟对“我”的信赖,再深入文本去找一找从哪些地方能体现出小珍珠鸟对我的信赖,通过圈画出反映这一过程的具体词语,揭示小鸟与“我”日渐亲近乃至信赖的进程。然后,围绕“信赖”,探究缘由,体会出正是因为作者对小珍珠鸟的由衷喜爱,才让小珍珠鸟如此地信赖“我”,最后透过“信赖”,展现美好境界。可是,初稿在校内试上效果并不好,我的同事们都觉得没有让孩子感受到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喜爱,怎么就能找准小珍珠鸟是如何信赖“我”的呢,没有喜爱谈何信赖!于是我把这两个教学环节互相调换,让孩子们通过认识小珍珠鸟可爱的外形去喜爱上它,再从文章中找出反映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喜爱的相关句子,细细品味,由己及人。这次,同学们把握的非常准确,连几个隐含的句子都找出来了,读得也非常有感情。我想,这其中肯定也包含了他们对于小珍珠鸟的喜爱之情吧!

        而在认识小珍珠鸟外形的时候,我插入了一个“先部分再整体”写作方法的教学,并出示了相关练习让孩子们练笔。我认为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在整个小学阶段,写作一直都是教学上的重难点,学生拿到作文题,都会有畏难情绪,“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他们写作方法,他们心里就会有了底,知道该如何下手了。

四、拓展升华,感受和谐

        教学的最后,我设计了和导入相呼应的配乐图片展示,唯一不同的是其中添加了人的身影,此环节意在让孩子们感受人鸟和谐共处的美好意境,并通过学生看图片表感受,引出“信赖”,为第二课时感受信赖所产生的美好境界进行铺垫,既作为我本节课的结束,同时又很自然的过渡到下一节课的教学。



        但纵观本节课,我认为还是有几个环节处理得不太好:

        1.导入时间稍稍过长,用了将近5分钟。我应该注意一下我的评价语言再简练些,节省出时间。

         2.因为导入时间稍长,我自身的语言稍显罗嗦,后面赶进度,导致到了让孩子体会“我”是如何喜爱小珍珠鸟这一环节时,孩子们表现得很好,但我留得朗读时间不够充分,指导得不够到位,非常遗憾。

        3.我忽视了教学场地的特殊性没有很好的顾全整个班级的学生,致使发言同学比较集中在前排同学。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