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楼主 |
发表于 2012-7-17 20:38:4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学生是阅读的主休,阅读教学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换句话说,就是要还学生以真正意义上的“读者”地位。
怎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这一转变,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读者”呢?在我校举行的“听课月”中从邓培贞副校长所上的《落花生》一课,我得到不少启发。
邓培贞副校长是怎样教学《落花生》这将课文的呢?
一、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自主读书。
邓副校长首先在黑板上写了“落华生”三个字,告诉学生:“这是一个人的名字。想想看,他为什么给自己取了这么一个名字?”在学生作了各种猜测之后,邓副校长说:“落华生是作家给自己起的一个笔名,他的真名叫许地山。他究竟为什么给自己起了这么一个名字呢,你们谁的猜测是对的呢?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许地山写的《落花生》。大家学完之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么一来,就在每个学生的脑海里悬起了一个人大的问号,把学生阅读的胃口吊起来了。同学们纷纷打开书,聚精会神地读了起来。
二、激励质疑问难,引导读中感悟。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怎样激励学生敢提问题,会提问题呢?邓副校长是这样对同学说的:“学习最可贵的是要能发现问题,发现小问题一定有小进步,发现大问题一定有大进步。下面我要看同学们能不能发现问题。拿出笔来,把你发现问题的地方全都注上记号。”
邓副校长不仅激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而且循循善诱,教给他们发现问题的方法。有个学生提问;“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为什么父亲来了还很难得?应该是常常来。老师当即表示:现在你提出了一个大问题,有了不得的进步了。并将这句话投影出示,告诉学生:就这句话起码可以提三个问题。在老师的启发与激励下,学生连续提出了好几个问题:
——为什么天色不好,父亲还要来呢?
——为什么父亲偏偏在收获节来?
——为什么说实在很难得?
——一家人总是在一起的,父亲怎么会一个人住在外边呢?
……
老师随即点拨说,刚才就一个句子提出了好几个问题。这是什么能力?这就是创新的能力。我们高年级的同学在读书时,对于一个句子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读到关键处就抓住不放,多追问几个“为什么”。
邓副校长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是和盘托出,径直解答,而是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自己去寻求答案。
怎么才能把自己对文本的感悟,通过有声有色的朗读表达出来呢?邓副校长的指导是非常具体、非常细致的。
如读爸爸议论花生的一段话,怎么才能把对花生的喜爱、崇敬之情读出来呢?她先让学生想一想读一读,然后再示范读。学生能感受到老师读得“感情很深”,“读出来是意味深长的”,“把桃子、苹果、石榴和花生的特点读出来了,重读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究竟哪些词语重读了,学生还是说不清楚。于是老师又一次地范读,让学生注意听,注意体会,并让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再把这段课文练习读读。
三、当堂组织辩论,鼓励各抒己见。
这篇课文写于旧中国,作者强调要像花生那样不讲体面,默默奉献,这固然是对的,然而时代不同了,做人的理念也应随之而有所变化。邓副校长善于抓住学生认识上的差异,引导学生展开热烈的辩论。由于是站在时代的高度,是用时代的眼光来观察,所以学生的认识就不再是囿于课文作者的观点,而是有所批判,有所创新,从而拓展了思维的空间。下面就是邓副校长捕捉课内教学资源,组织辩论的教学片段:
师:刚才大家的观点不相同,有的要做落花生,有的要做桃子、苹果、石榴。你想做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大家展开争论,看谁能够说服对方?
(学生纷纷举手,情绪高涨)
生:我想做落花生,因为落花生很谦虚。要是太夸耀自己,就会遭到别人嫉妒,甚至会挨打。
生:我想做花生,因为花生埋在地里很阴凉,桃子、苹果、石榴挂在枝头容易遭受风吹雨打。(大笑)而且苹果摘下后容易腐烂,花生在地里可以保存很长很长时间。
师:好,我们听听桃子、苹果、石榴怎么说。
生:(争先恐后地)桃子、苹果、石榴长得好看,而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确实很有用,它们有炫耀的资本呀!(学生、老师齐鼓掌)
师:好,讲得好!
生:长得好看也不能骄傲。我们落花生也很好吃,营养也很丰富,但并不炫耀,很谦虚,因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师:名言,这是落花生的品质。
生:讲体面不等于炫耀。现代社会也是需要讲体面的,如果不讲体面,人才招聘时就没有哪家公司会用你的。
生:落花生默默无闻,不讲自己的才能,公司怎么能知道你?你要让公司招聘你,就得展示自己,推销自己。这不能叫炫耀。
师:你们高高挂在枝头不是炫耀吗?
生:不是,我们只是一种展示自己的方式。
师:真是好口才!
……
学生们在老师的主持下,你来我往,唇枪舌剑,辩论得十分热烈。直到下课了,还是争论不休。
怎样才能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读者”呢?从邓副校长所上的《落花生》一课,我得到三点启示。
第一,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是阅读的主体,因而也是创造的主体。要实现真正的自主阅读,第一步就是要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披文以明象,披文以入情。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地凭着自己的阅读敏感去体味,自主地带着自己的思想去探索。邓副校长教学《落花生》一课,注意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给学生留出充分的读书时问,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第二,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教者在教学中处在一个什么地位呢?教者不应当是将他对文本的理解原封不动地传授给学生,而是承担着阅读指导的责任。教师不是传授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阅读活动的伙伴和指导者。一言以蔽之,是“以读为主,以讲助读”。老师的职责是“助读”,而不是“代读”。邓副校长正是这样做的,她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教师则相机予以指导、点拨。
第三,要鼓励多元的异构解读。
我们应力求帮助学生改变对文本的态度,重新树立对自我的信心,从而使阅读过程充满发现、质疑、思考和探究。《落花生》是地道的名家名篇,过去教学这篇课文,从来都是对课文的同构解读,邓副校长以《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鼓励学生与时俱进,大胆探索,多元解读,大大地解放了学生的思想,张扬了学生的个性,老课上出了新意。老师不再是“教文本”,而是‘用文本来教”。这样教才是真正的个性化阅读,学生才是名副其实的“读者”。真正地实现了这一转变,必将有力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必将对语文课程改革产生积极影响。
如果能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进行小练笔,读写结合,课就更完美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