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4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河南灵宝提出“惜时增效”工作思路为师生减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1 07:5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农村娃不熬夜做习题也能取得好成绩

  本报讯(记者 郭炳德)“以前,我总想放弃,甚至连中途辍学的打算都有了,可现在,撵我走我也不走了。可以说,我现在是学并快乐着。我由衷地希望课改越改越精彩。”这是河南省灵宝市朱阳镇二中初三年级(3)班学生张盼日前告诉记者的一番话。

  张盼说,以前,老师在课堂上极少提到他的名字,因为学习差,再加上不被重视,他总感到在学校低人一等,连走路都不敢抬起头来。促使张盼的学习观乃至人生观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原因,是灵宝市近年来贯彻实施的“减负令”。

  朱阳镇位于豫西崤山山脉腹地,是一个距离市区数十公里且山高路险的偏远小镇。尽管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实施素质教育,但是多年来山区教育的成绩实际上还是靠“教师苦教,学生苦学”这个法宝,谁也不肯并且不敢“拿着学生的前途做实验”,搞什么减负。教师工作苦,学生负担重,家长怨言多,出力不讨好,形成了一个困扰教育的怪圈。

  从2003年起,灵宝市教体局提出了“惜时增效、轻负高效”的教学改革工作总体思路及其实施细则,正式向全市305所中小学校发出了“减负令”,坚决杜绝教学上的加班加点和大量布置家庭作业等现象,使师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有所成,学有所得,教得轻松幸福,学得主动快乐。

  6年来,灵宝市狠抓了5件大事:

  一是抓教师政治素质的提高。通过学习、讲座、参观等形式,让全市8000名教师都明白:育人比教书更重要。

  二是抓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每年从省内外请来名师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2003年以来,灵宝每年拿出60万元专项资金,选送136名骨干教师到河南教育学院进行系统培训,让每所学校都有名师。

  三是抓课堂教学改革。灵宝市教研室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利用各种手段,让每个教师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课改参与者;每年召开一次现场会,总结、推广为师生减负工作的经验,完善“惜时增效”的相关措施。

  四是着力促进城乡教育均衡。从2002年开始,灵宝市便根据本市的地域特点,整合教学资源,把居住在大山深处农户的孩子迁居到设施完善、交通便利的寄宿制学校,在各乡镇集中建设成建制、能食宿的完全小学和初级中学,让优秀老师肯于、乐于到此任教。同时,实行城区学校和山区学校“手拉手”对口帮扶制度,每年互派5名优秀教师到对方学校任教。

  五是送教学新技术下农村进山区。对山区、偏远地区学校优先配置现代化教学设施,让山区教师运用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先进教学手段授课,随时学习掌握国内的先进教学理念。

  灵宝市教体局局长马稳庚告诉记者,过去学校的作息时间是“雷打不动”的,教师坐班是早上6点到晚上10点,中间就是吃三顿饭和小憩的时间。现在,市教体局硬性规定,师生不到7点30分,无特殊事情都不得到校;规范学生作业,不得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老师的精品教案,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删使用;强调“各学校让学生片面追求高分、不看过程只看考试结果”的教学思路必须调整,并且对个别“顶风违规”的校长进行了“诫勉谈话”。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1 07:56:00 | 只看该作者
提起市教体局的“减负令”,灵宝四中校长何赞朝连发感慨。几年前,身处闹市区的灵宝四中是市民心目中的“三流学校”,可说是“门前冷落车马稀”。不仅学校毗邻的居民千方百计地把孩子转入他校,就是本校教师也藏着掖着地把孩子转走,怕耽误了孩子。从2004年开始,灵宝四中的教学改革初见成效,学生人数由2002年的700多人迅速增加到1300多人。如今,已经达到37个教学班、2400多名学生的规模。何赞朝说,现在不但毗邻的居民转回了曾经转走的孩子,学校还吸引了外县甚至外省的学生。家在黄河北岸、来自山西芮城的七年级(12)班学生张丹说:“我在上初中阶段才学会了踢毽、跳绳这些本应该在小学就学会的体育项目。现在,我们是‘轻松地学习,快乐地成长’,我为我们的学校感到自豪。”

  焦村镇一中三年级(8)班学生王琪琪的母亲李少荣,对孩子的学习则是由不放心到由衷感谢。她说:“真是想不到,原来娃们不熬夜做习题,也能取得好成绩!”

  灵宝实施“减负令”6年来收到了明显的素质教育效果和社会效益。由于没有了所谓“差生”的歧视性定义,那些原本处于辍学边缘的学生都能由“学会”到“会学”,进而完成自己小学、初中的学业。对此,灵宝市戒毒所所长姚新民在一次座谈会上谈到一些体会,十分耐人寻味。他说:“这几年,戒毒所基本没有青少年了。因为初中生基本上都上了高中和职业中专,他们在‘违法犯罪高发期’没有流向社会,这就大大降低了青少年犯罪率。”

  《中国教育报》2008年11月10日第1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4 04:1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