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语教研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优秀教案优质课教学设计选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5 08:32
标题:
小语教研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优秀教案优质课教学设计选
优质课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这篇课文的篇幅较长,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比较多。这样的文章对刚刚升入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很有难度。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不容易理解,对文中所表现的叶老关爱下一代的精神也缺少深刻的感受。基于此,我想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感受叶老认真的态度,以及对下一代的关爱就是教学难点。感受叶老的人品和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就是教学重点。教学中力图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不同内容的对比,补充课外资料,自主练习修改句子中的问题等方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5.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叶老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的文品和人品。
三、教学准备
学生练习朗读、背诵第6课《爬山虎的脚》,了解有关爬山虎的知识以及叶圣陶的生平。
教师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及字词卡片,《一张画像》的修改稿,搜集有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出“推荐、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曲线、春风拂面、映入眼帘”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思路,理解“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4.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感受叶老的认真、平和。
教学重点
理解“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认识两个修改符号,并能运用其修改句子中的问题。
一、揭示课题,激趣导入
刚才我们复习了《爬山虎的脚》,今天我们要学习这篇课文也写到了爬山虎,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放声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语句读通顺。
(二)自学生字新词
同桌练习读准含有生字的词语。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开火车形式读词。
2.自由读句子。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3.指导“曲”在“曲线”这个词中的读音。
4.自由读这两组词。想想第一组和第二组分别是写谁的。
莫名其妙愣住意外
认真平和质朴
第一组写肖复兴。
第二组写叶圣陶。
(四)理清课文结构
课文写了叶圣陶先生和“我”之间的哪两件事?怎么分成两部分?(修改作文1-5.邀请做客6-10)
三、细读课文,重点品味
(一)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
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
拿到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二)全班交流
1.第三自然段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借助资料袋感受叶老为“我”修改了很多处(密密麻麻),指导朗读。
2.第四自然段
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
(1)通过对比一“张”和一“幅”,体会用字的准确。
(2)通过了解“删”字的造字过程,学会这个字,并体会这句话的意思。
“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
(3)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认识两个修改符号。
(4)师生合作读整段。
(5)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叶老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
3.第五自然段
“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实施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
(1)通过朗读明确写作文的两个要求:写具体事实,表达真情实感。
(2)鼓励学生质疑,体会叶老的评语树立了“我”写作的信心。
四、整合课文,升华情感
通过填空练习,理清三、四、五自然段的思路,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当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时,我(一下子愣住了)。
当我仔细看了叶老的修改后,我(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当我看到叶老简短的评语后,我(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五、读写结合,练习修改
(一)复习巩固两个修改符号。
(二)运用修改符号试着修改一句话。
六、拓展延伸,提出问题
(一)刚才你们修改的就是肖复兴《一张画像》中的句子,你们想知道他在作文中都写了些什么吗,课下可以读一读。
(二)再看课题,第一件事中没有提到爬山虎,可题目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是为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解决这个问题。
(三)布置作业
第一课时板书设计: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5 08:3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推荐、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曲线春风拂面、映入眼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4.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5.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
1.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一、复习巩固,听写词语
二、回忆内容,深入理解
(一)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和谁之间的哪两件事?
2.叶老为“我”修改作文这件事,让“我”感受到了什么?
3.叶老邀请“我”到他家做客,又给“我”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
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
“我”应邀做客,叶老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第8自然段
通过看文中插图、想象、朗读感受叶老平易近人,和蔼亲切。
3.第9自然段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通过朗读、补充课外资料──叶老和“我”谈话的内容,感受叶老的亲切、质朴。
4.第10自然段
(1)理解词语:楷模──榜样,模范。
叶老的人品──平易近人、真诚宽厚;作品──一丝不苟,写作极为认真。
5.在叶老家,还有什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爬山虎)
(1)画出文中具体描写爬山虎的句子,再读一读。
(2)全班交流:
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通过朗读、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知道爬山虎因作者心情不同、时间的变化、光线的变化,前后描写不同。
6.叶老的谈话不仅给了“我”信心,还带给“我”怎样的收获呢?
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作家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家的作品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整合课文,解决问题
1.结合重点句理解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
2.小结:批改作文、邀请做客这两件事,给了肖复兴极大的影响,鼓舞着他努力学习,坚定了他的文学之路。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四、拓展延伸,总结课文
(一)“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那个夏天以后会发生什么事?补充肖复兴的相关资料。
(二)肖复兴没有忘记叶圣陶先生对他的教诲,没有忘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三)再读课题,布置作业。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5 08:32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十六课
滨江学校 万静
设计理念: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指出,中年级要能更具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阅读中体会句子含义的能力。紧紧抓住重点巨资来理解课文,突破学习难点。鉴于文本虽然重在叙事,但是有一些句子寓意深刻。这些句子恰恰就是引领学生走进“叶老先生”为文为人的世界中去的文眼。运用长文短教的教学理念,理解这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叙事部分的内容。有了感情的沉淀,形成自己阅读文本的体验后,才能水到渠成地理解描写爬山虎句子中的深刻含义,缓缓地走进“叶老先生”的为文为人的世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2、通过理解文章记叙事情的思路,学习简单的记叙、描写、议论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写作文及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文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难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准备:
阅读资料袋、收集叶老及肖复兴的资料。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肖复兴是一名优秀的作家,他的成功,叶圣陶爷爷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学习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课文,你就会明白。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导入新课,直接切题,简单明了。】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课,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画出文中生字新词读一读,记一记,通过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弄懂意思。
(3)课文主要写了“我”和叶圣陶爷爷之间的几件事?
2、汇报。
(1)检查词语:抽学生读词语,及时正音。
推荐 莫名其妙 眼帘春风拂面 燥热 融洽
沉郁 摇曳 堪称 楷模
(2)两件事:修改作文、做客交谈
【设计意图:保持常态课的本色,找住字词教学及文章的整体感知,学起于思,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直接切入课文找到了契机。】
三、重点词句,交流探讨:
1、师:叶老是怎样给“我”修改作文的?你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发现的?现在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划出相对的语句。
(1)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特别从哪几个词语能感受到他的认真? 第一眼看到作文被修改成这样,作者当时的感受怎样? 为什么会愣住? 你能把作者的这种心情带进去,将这句话读一遍吗? 齐读。 (2)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类似这样的修改很多,长句断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删掉原句中“包”这个动词,使得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而县“书皮”改成了“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叶老做了哪些修改?
把用字不准确的地方改正确。 把长句断成短句。 修改句子,使得句子更干净,更规范。 让生对照修改前后的两个句子,理解“干净”、“规范”的含义。 从“资料袋”中分析。出示文后的“资料袋”,让生读,看看除了课文列举到的几种情况以外,叶圣陶先生还用了哪些方法进行修改,值得我们学习。 生细读,交流其他修改的方法。 师小结:看叶老先生修改的作文,感受到了他的认真细致,我们也同样学到了许多修改作文的好方法,希望大家能够把它们用到自己以后的写作和修改中去。 2、体会作者细读之下的内心感受。
(1)作者仔细看了几遍修改过的作文,此时的心情又如何呢?
(2)引导生结合“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这句话谈感受。
春风拂面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你体会到了什么? 把你体会到的这种心情带进去,读这句话。 齐读。 3、体会作文后面的评语。
(1)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
(2)读着这段评语,你不仅感受到了叶老先生的认真、细致、平和,字里行间还蕴含着他怎样的情感?
(3)如果你就是当年的肖复兴,读着这样的评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4)那我们就带着这样的感情,一齐朗读这段评语。
4、师:15岁那年暑假的一天,叶老先生邀请作者去他家做客。他有幸见到了这位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文学家。这次会面,叶老又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部分,划出重点句子。
(1)“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师:同学们,好好读读这句话,你能读懂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吗? 联系生活理解“融洽”。你见过什么东西融化?它们因为什么而融化?“心”会融化吗?“心融化”了是什么意思?(就是内心深受感动)为什么作者的“心”会融化呢? 师:这样的两个人会在一起融洽地交谈?一个是——(生:大作家),另一个是——(生:中学生),你又感受到什么呢? 这句话中,有一对近义词,你找到了吗?(蕴含——包含) 5、拓展文本。
(1)师:同学们,叶老对“我”包含着怎样的期待呢?请你看着这幅图画,联系课文展开合理想象,来猜想一下叶老先生会对作者说哪些期待的话。
(2)引读叶老期望的话(出示句子):
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 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楚我们的历史更不行。 (3)深情朗读:两个“一定要”蕴涵着叶老对作者,更是对祖国未来接班人殷切的期望。同学们,面对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文学大师,面对这样亲切的话语,面对这样热切的期待,我们的心怎不融化吗?让我们满怀感激之情再次朗读。
6、随堂练笔。
(1)学习了这部分内容,让我们感受到了叶圣陶对作文修改的认真细致,一丝不苟。我们注意到,作文中修改的地方非常多,而作者是不是全部都写了出来呢?
(2)是怎样的几个例子呢?
(3)师:是呀,面对那么密密麻麻的修改,作者只是抓住了其中最典型的几个例子,就写得十分清楚了,而不是面面俱到地来写。
(4)同样是在写修改过的作文,3、4、5三个段落写法有什么不同?
(5)师补充:作者不仅写出了他看到的修改的作文情况,还写出了当时的心情和感受,这些在表达方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6)同学们,在我们学习成长的过程中,也有很多难以忘怀的经历,回忆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观赏某一幅画,某一处风景,或者某一个场面,试着像肖复兴一样,把你观察到的,以及当时感受到的写出来,写一两段话。
(7)学生动笔写,师巡视指导。
(8)抽学生交流,师生评议,总结优点、不足。
【设计意图:这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为从文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及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我在这个环节的设计着重放在突破教学重难点上。让学生通过研读叶老为“我”修改作文这件事中,不仅可以领悟到如何写作文,以及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还可以体会到叶老做事的认真与平和,亲切与质朴以及对“我”的期待、信心和力量。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角度地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最后,设计一个小练笔,在练习中巩固新知,深化新知。为了体现长文短教的教学理念,我在设计中紧紧抓住重点句子进行巧教。】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5 08:32
第二课时
一、理解课题,情感升华: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我们明白了文章写了这样两件事——学生回答:修改文章,邀请做客。
2、尝试命题:如果让你来给文章取个题目,你会取什么呢?(学生自由命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3、课文主要是写叶老批改“我”的作文和“我”到叶老家做客的事,那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作者是在哪里见到了爬山虎?课文哪几处地方具体描写了爬山虎?
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1)请自由朗读这两段话:你发现它们分别是写什么时候的爬山虎吗?
(2)品读句子:同学们,让我们细细地来品味这两句话,你感受爬山虎什么特点了吗?哪些词句让你有了这样的感觉呢?圈出重点词句,然后读一读,把你的感受送进朗读中。
(3)谈谈读后感觉。
(4)作者在这儿仅仅向我们描述爬山虎那绿绿的美吗?爬山虎的美与叶老先生的为人有什么联系吗?
【设计意图:爬山虎是文章的主线,课文中几次描写了爬山虎,前面描写爬山虎的文字,内涵深刻,有丰富的意象与意境,不是这样“比”就能“比”出来的,我主要引导学生去“读”,带着自己的理解,带着自己的感受,带着自己的想象去读,读出语言与意境的美丽,读出文字的弦外之音,如:“我”初次去叶先生家的心情,“我”对叶先生油然而生的敬意等等。而最后一处,可谓言尽而意无穷,让学生去深刻体会。】
二、结合资料,深化文本:
1、是啊,叶老对下一代是如此的关爱——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他跟我的谈话,让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的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我15岁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1)“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
理解“非凡”:如果在作者15岁那年,没发生这两件事,你认为作者的人生会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要点归纳:是叶老先生改变了肖复兴的命运,引领他走上了辉煌的人生之路。) 感受“非凡”:让我们来看看,那个夏天以后肖复兴的文学之路吧,相信大家对“意义非凡”会有更多的理解——师旁白补充资料:肖复兴现任《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80余部。近著有《音乐笔记》、《日子的回忆》、《总有一处让你感动》、《纸的生命》、《父亲的手记》等。曾经获得过全国以及北京上海优秀文学奖多种,《音乐笔记》获首届冰心散文奖。《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向往奥运》、《荔枝》、《银色的心愿》、《寻找贝多芬》等篇入选大中小学课本。你们知道吗?他还是我们语文教材的编写委员会的委员呢!(提示学生翻阅语文教材中的《后记》部分) (2)同学们,你认为“绿”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又蕴涵着什么深刻含义吗?请同学们自由谈谈自己的理解。
(3)指导写话:是啊,叶老就是这样真诚质朴、平易近人,他老人家不仅仅只关心过肖复兴,他还热情关怀许许多多的文学青年,通过书信,通过娓娓的言谈,以他创办的的刊物,影响、发现、培养了如茅盾、丁玲、巴金等一批中国现代文学界的巨人。因此,他老人家被誉为“文坛伯乐”、“感动中国的作家”。面对这样的一位老人,你想对他说点什么吗?
学生写话 带着对叶老的敬佩之情交流自己所写的内容。 2、反复“颂”读(师引导,突出课题):
当肖复兴的第一本作品集出版时,他忘不了叶老先生对他的教诲,也忘不了——(生齐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当肖复兴的第一部作品获得大奖,他再次想起叶老先生对他的教诲,眼前又再次浮现——(生齐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1988年,叶老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1992年,时年45岁的肖复兴提笔写下这篇文章,往事历历在目,他满怀深情地写下了——(生齐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绿在他的生命中。那份情浓缩成一声深情的感激,浓缩成一份永远抹不去的回忆——(生齐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悟“非凡”的意义,感悟“绿”的意义,在引读中让学生体会爬山虎青春常在,活力永存,体会爬山虎朝气蓬勃,不断攀登,真正让学生走进了“叶老先生”的为文为人的世界。最后设计的“反复颂读”,把课堂的气氛推入了高潮,并突出课题,点明中心。】
【板书设计】
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修改文章 一丝不苟
客交谈 关爱下代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5 08:33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愣住、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读通、读顺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感知叶圣陶先生认真、平和的人格。
教学重点难点: (1)从重点词语入手,把课文读通顺;
(2)从词语入手理解文本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冬天来了,绿色明显减少了!但是有那么一片绿色却一直出现在我的眼前(出示)“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这是咱们前不久学过的《爬山虎的脚》一文中的那抹绿意。谁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作者是叶圣陶)
师:是啊,就是咱们的叶圣陶爷爷,那请你说说你对叶圣陶老爷爷的了解吧!
这就是叶圣陶的生平简介。(出示课件:叶圣陶简介)
大家自由地读一读。(学生大声读)
请你来说说此刻叶圣陶爷爷在你心里是个怎样的形象呢?
生:是一个伟大的人;是个着名的人;是个文学家……
师:他是一位着名的作家,儿童文学家教育家,在文坛上具有相当高的地位。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文章是名作家肖复兴,为了纪念叶圣陶而写的(齐读课题)。来,抬起头看老师写课题。板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再读课题。
这是一片充满生机、生命力十分旺盛的爬山虎,看着这一墙绿色,我们该怎么读?生再读课题。
师:同学们,一看这课题,你觉得文章应该写的是什么?那是不是这样呢?请大家打开书本,带着自己的感情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要求:
1、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2、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读了之后,你觉得文章是写爬山虎的吗?你有什么收获,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2、生字教学
真了不起呀,我想课文中的这些词语大家就更不在话下了吧!谁愿意来读一读
出示、推荐、修改、愣住、燥热、眼帘、删掉、融洽、黄昏、蕴含、摇曳、意义非凡、春风拂面、堪称楷模
学生读。
3、理解词语中了解课文。
“堪称楷模”是什么意思呢?谁知道?文中哪一句话有这词?读读。
是谁堪称楷模?他的什么地方表现出来的品质堪称楷模?(板书 人品 文品)
师:好,同学们学的真不错,学习词语的目的关键在于运用,下面老师有个填空题,你能用这些词语完成这些填空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我上初三的时候,写了一篇叫《一张画像》的作文,经我的语文老师( )在北京市少儿征文比赛中获了奖。
一天语文老师给我看了叶圣陶爷爷给我( )的作文后我( )了。(在此处插入对"愣住"的理解)
在他的批改中我感受到了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犹如( )。
三、结合文本,理解词语
1、读文,从"愣住"入手,读懂第一部分
过渡:不过。老师这里有个疑问。作者看到修改稿后为什么会愣住呢?
让我们大家也来看看那篇修改稿。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想说的呢?
生 :我也愣住了,修改了那么多地方,叶老先生太认真了。
师:那我们在课文中找一找作者为什么愣住的句子。(板书 愣住)
出示句一: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1)请你来读读这个句子
(2)理解"愣住":什么是"愣住"?(吃惊,惊讶)那我们应该怎么来读这个词呢?(学生读)恩,真是一群被愣住了的孩子。那我们把它放进句子里你觉得应该怎么来读?请你来读一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作者为什么会愣住啊?
生:因为有很多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谁能说说?
(3)这要花了多少心血呀。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位老人的心血吧!齐读
(4)请大家再找一找,叶老先生 还为作者改了哪些地方呢?
出示句二: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类似这样的修改很多,长句断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
出示句三 :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
请这一小组的同学来读一读。
直接小结:如此认真的批改,无怪乎作者看了会愣住,会惊呆啊
(5)发散思维想像画面。
师:就是这么一位初中生写的这么一篇在北京市获得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的文章,却被叶老先生修改了那么多处。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生:出现了叶老先生认真修改的画面
师: 你会用个什么词来形容他吗?(一丝不苟) 让我们再看看这篇修改文吧。从这修改中,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从这修改中,还让我们学会了什么?(出示修改方法)
师:叶老先生那么忙,但他还是那么认真地改着,那么聚精会神、那么孜孜不倦地改着……这一切,让肖复兴同学感受到了什么?(填词)我们又怎么能不为之感动,为之震撼吗?这真是一个文品堪称――――(楷模)的人啦。
不仅如此,他还为肖复兴写了一则评语,谁来读读?(出示)这一则评语又给了肖复兴同学什么感受?(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2 读文品句,从"燥热、融洽" 词中入手,理解第二部分
过渡:是呀,一个大作家对一个初中生的作文如此的认真细致地修改,怎么不令肖复兴感动呢。更让肖复兴同学感到意外的另一件事,那是什么事?(这一年的暑假,他收到了到叶老家做客的邀请,像叶圣陶先生那样的大作家,居然邀请这个初中生,这能不让他感到高兴吗?)看看以下几个填空题怎么填?(出示句子)
更让我激动的事,那年暑假他还邀请我去他家做客。一进门扑入( )的是一墙绿绿的爬山虎,它使我消去了夏天的( )。 (对“燥热”进行体会)
通过和叶圣陶爷爷十分( )的交谈(插入对"融洽"的理解) 我才明白为什么他是一位 ( )的大作家。这真是一个( )的夏天。
1、“燥热”什么意思?找到文中描写这意思的一段话了吗?读读,“仿佛”什么意思?从中体会到了作者什么心情?特别是从哪几个词中可以体会到作者激动的心情?(跳跃 闪烁)
2、更令作者欣喜的是,叶老先生没有想像中的高高在上,和叶老先生的交谈却十分融洽。那么融洽是什么意思呢?从课文中找一找,哪些句子能够来解释融洽呢?
出示
叶老先生见了我,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少。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请你来读一读。读得十分自然。你来读,读得十分亲切,你再来读,读得真融洽呀!我们一起来读! 这时,你感受到肖复兴同学的心情了吗?谁来说说?是呀,这就是叶老的人品,他待人是那么的真诚,平易近人,他的人品真得是堪称楷模呀。(板书 平易真城)
正因为叶老的人品,因此看那一墙的爬山虎(引读)――绿得沉郁, (出示)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你体会到他的心情了吗?请你来读一读,我们女生来读一读。 请大家再美美愉快地读一读。
3、在作者眼里,在作者心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不是蕴含着特别的含义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讨论)
四、齐读最后一段 总结全文
师:作者一直没有忘怀那一墙绿绿的爬山虎,这片绿绿的爬山虎在他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作者会对这片绿绿的爬山虎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
(根据板书引说)因为第一次――――,因为那个夏天,他懂得了,模糊懂得了――――(为什么说是“模糊”懂得?)再读这段,说说感受。
同学们,现在你知道了吗?为什么课题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吗?(出示)大家知道吗,肖复兴同学长大后成了什么吗?(简介作者)
四、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喜欢的段落。
2、与同学交流修改作文的方法。
板书设计 修改作文 一丝不苟 (文品)
邀请做客 平易真诚 (人品) 堪称楷模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5 08:33
教学反思:
设计这篇教案时,我想语文学习是在语文教学中,扣紧教科书文本学习,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过程,我们教学首先要固本强基。不管语文课堂怎样改革,都应该立足于教材,立足于课堂、立足于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扎扎实实的教,学生扎扎实实的学。因此,这篇课文我从词语入手,让学生去品词品句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写了两件事,每一件事我都设计几句关键的填词句子,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到这件事的主要内容,再从关键词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而理解内容。设想是好的,可惜时间不够,我只好把原设想的最后一段结尾、总结放在了第二课时,本来想把全篇课文一口气上完,未能如愿。这节课虽有美中不足,但我教学意图达到了,整节课的教学做到了如崔峦在全国第五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所说的:“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教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简单就是以简驭繁,返朴归真,追求的是一种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理想。“总而言之,还是好的,因为把最后一段放第二节上也是可以的。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5 08:34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出“推荐、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曲线、春风拂面、映入眼帘”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思路,理解“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4.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感受叶老的认真、平和。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趣导入
师:刚才我们复习了《爬山虎的脚》,今天我们要学习这篇课文也写到了爬山虎,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放声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语句读通顺。
(二)自学生字新词
同桌练习读准含有生字的词语。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开火车形式读词。
2.自由读句子。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3.指导“曲”在“曲线”这个词中的读音。
4.自由读这两组词。想想第一组和第二组分别是写谁的。
莫名其妙愣住意外
认真平和质朴
第一组写肖复兴。
第二组写叶圣陶。
(四)理清课文结构
课文写了叶圣陶先生和“我”之间的哪两件事?怎么分成两部分?(修改作文1-5.邀请做客6-10)
三、细读课文,重点品味
(一)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
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
拿到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二)全班交流
1.第三自然段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借助资料袋感受叶老为“我”修改了很多处(密密麻麻),指导朗读。
2.第四自然段
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
(1)通过对比一“张”和一“幅”,体会用字的准确。
(2)通过了解“删”字的造字过程,学会这个字,并体会这句话的意思。
“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
(3)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认识两个修改符号。
(4)师生合作读整段。
(5)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叶老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
3.第五自然段
“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实施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
(1)通过朗读明确写作文的两个要求:写具体事实,表达真情实感。
(2)鼓励学生质疑,体会叶老的评语树立了“我”写作的信心。
四、整合课文,升华情感
通过填空练习,理清三、四、五自然段的思路,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当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时,我(一下子愣住了)。
当我仔细看了叶老的修改后,我(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当我看到叶老简短的评语后,我(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五、读写结合,练习修改
(一)复习巩固两个修改符号。
(二)运用修改符号试着修改一句话。
六、拓展延伸,提出问题
(一)刚才你们修改的就是肖复兴《一张画像》中的句子,你们想知道他在作文中都写了些什么吗,课下可以读一读。
(二)再看课题,第一件事中没有提到爬山虎,可题目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是为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解决这个问题。
(三)布置作业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5 08:34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设计
临泽华强小学 李晓燕
教学要求:
1、让学生知道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作者的作文的,从中体会叶老修改《一张画像》对作者的影响。
2、初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一件什么时候的事。
3、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作者的作文的,从中体会叶老修改《一 张画像》对作者的影响。
教学方法:
情景创设 教授法 讨论法
教具准备 :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是-----(学生读题《那片绿绿爬山虎》)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课文我们已经预习过了,这是一篇状物的文章吗?(不是)对,这是一篇写事的文章,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A、读课文,读准字音。B、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1)读后评议
(2)出示填空,讨论填空文章主要讲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帮作者修改作文,以及在这一年暑假请作者去他家做客的事。(板书:改作文做客)
(3)课文哪几个小节写的是叶老帮作者修改作文?
三、学习第一段(1-4节)
1、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第一段。我们先来看第一小节(出示多媒体课件,打出第一节字幕)这一节讲了两层意思,(打出分层号)请同学们速读第1节,用简洁扼要的两句话来概括层意。(“我”的作文获奖了,老师告诉“我”是叶老帮“我”改的。)
2、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我”的作文的呢?请同学们速读2、3、4小节。
3、今天老师带来了修改稿的部分(出示课件),我们来看一看,议一议。看了叶老的修改你有什么感想?(学生各抒己见)
4、作者当初刚看到这份修改稿时,有什么反应呢?(指名读)
为什么会一下子愣住了呢?(因惊讶和激动,自以为写得很好的作文,没想到叶老竟改了那么多地方;更没想到叶老会如此认真细致地修改一个中学生的作文。)改了哪些地方呢?你能举例来说说呢?
5、文章中类似这样的修改很多,叶老都一丝不苟地进行了修改。我们的感受和作者的相比,谁的感受更多更深些呢?为什么?
6、“我”到底得到了哪些好处呢?指名答出示重点句。
这不仅仅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也使我认识到文学事业的艰巨: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
(1)“气候”在字典里有这样几个解释:①气象情况;②比喻动向或情势;③比喻结果或成就。在这里句话里面,应该选哪一个解释?
(2)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这句话讲了两个方面的感受,一是看到自己作文的毛病,二是认识到做学问应该有的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这两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比第一个方面更进了一步,所以用了“不仅……也……”这样的表达方法。)(板书:下大力气一丝不苟)
(3)做文章,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都要十分投入,化大力气,才能成功,否则一事无成。
(4)指导朗读。
7、是啊,我们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叶老不仅为“我”改了作文,还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板书:改 评),指名读(“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儿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如果说叶老认真细致的修改令"我"叹服,让“我”受益匪浅。那么,这则短短的评语,则——(学生接读:"树立起我写作的信心。")
8、“那时,我才十五岁,一个毛头小孩,居然能得到一位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文学家的指点和鼓励,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涨涌起的信心和幻想,像飞出的一只只鸟儿抖着翅膀。”(出示课件)
(1)你认为这句话该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
(“我”根本没有想到叶老会如此认真地对“我”的作文进行指导,并给予很高的评价。“我”十分地惊喜,十分地感动,并受到了巨大的鼓舞,或许由此产生了当作家的梦想。)
(2)指导朗读。(个别读、女生读、男生读、集体读)
9、学生置疑。
四、总结
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好,这就是我们下节课所要着重研究的。
五、学习本课生字
1、出示生字正音
2、归类
3、指导书写
五、作业
1、抄写词儿
2、朗读课文
板书:
改 一丝不苟
改作文 评 指点鼓励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做 客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5 08:34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一、话题回顾,复习导入:
(一)引出话题: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回忆了叶老先生和肖复兴之间的两件事——(结合回答板书:修改作文/邀请做客)
(二)复习所学内容:
1、出示:推荐、增添、准确干净、规范、映入眼帘、密密麻麻、春风拂面
——读词语。
2、复习第一部分内容。
(1)选用以上词语说说第一部分内容——指名说。
[意图浅析] 选择词语回顾所学内容,既水到渠成地复习了课文要点,又变换方式巩固词语,锻炼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2)引读第三段:当作者翻到他的那篇作文时,印入眼帘的是——(生: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生: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3)引读重点句:当时的作者并没有见过叶老先生的面,但他的脑海中已浮现出这样的印象——
(出示句子,感情朗读)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三)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6课,请齐读课题(生读)。
二、感悟“期待”,诗意解读——学习“邀请做客”:
(一)过渡:15岁那年暑假的一天,叶老先生邀请作者去他家做客。他有幸见到了这位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文学家。这次会面,叶老又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部分,划出重点句子。
1、学生自己读书,划记。(师巡视)
2、把自己刚才读书所得和本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展开讨论。(师点拨)
3、交流汇报(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1)引导:同学们,好好读读这句话,你能成为作者的知音,读懂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吗?(提示:抓住重点词谈谈你的感悟。)
(2)联系生活理解“融洽”( 点击鼠标,突出“融洽”):
引导:怎样的两个人会在一起融洽地交谈?而现在一个是——(生: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作家),另一个是——(生:还在读中学的普通学生),你又感受到什么呢?
(3)抓住对比理解“融化”(点击鼠标,突出“融化” ):
引导:你见过什么东西融化?它们因为什么而融化?“心”会融化吗?“心融化”了是什么意思?(就是内心深受感动)为什么作者的“心”会融化呢?
(4)指名读句子,用上“因为……所以”回答。
(生答,师随机板书:亲切、质朴)
这句话中,有一对近义词,你找到了吗?(生找到“蕴含——包含”)
4、补充资料,拓展文本
(1)个性解读,猜想“期待”:同学们,叶老对“我”包含着怎样的期待呢?请你看着这幅图画,联系课文展开合理想象,来猜想一下叶老先生会对作者说哪些期待的话。(课件出示插图)
——生自由发言,师及时评价,引导学生说包含期待的话。
(2)对话补白,感悟“期待”(出示课件,配录音):说来有趣,那一下午,叶老先生没谈我那篇获奖的作文,也没谈写作。他没有向我传授什么文学创作的秘诀、要素或指南之类。相反,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他说道:“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他又让我背背中国历史朝代,我没有背全,有的朝代顺序还背颠倒了。他又说道:“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楚我们的历史更不行。”我知道这是对我的批评,也是对我的期望。
——引读叶老期望的话(出示句子,配叶老肖像):
“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
“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楚我们的历史更不行。”
[意图浅析]学生的阅读是一种自主的个性化行为。通过让学生想象叶老先生与“我”的交谈,给学生搭建了自主阅读的展示舞台。出乎意料的谈话内容,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叶老先生质朴的言语,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此处空白的补充,夯实了文本的内涵,令学生多层次解读文本,完成对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获得语言的发展和精神成长的营养。
5、深情朗读,升华“期待”:两个“一定要”蕴涵着叶老对作者,更是对祖国未来接班人殷切的期望。同学们,面对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文学大师,面对这样亲切的话语,面对这样热切的期待,我们的心怎不融化吗?让我们满怀感激之情再次朗读——
(课件返回重点句,学生齐声感情朗读)。
三、聚焦难点,感悟“借景抒情”:
(一)尝试命题,引导质疑:
1、回顾要点:同学们,学了课文,我们明白了文章写了这样两件事——
(结合板书,学生回答:修改文章/邀请做客)
2、尝试命题:如果让你来给文章取个题目,你会取什么呢?
(学生自由命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3、引导质疑:原文题目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怀念叶圣陶先生》,课文主要是写叶老批改“我”的作文和“我”到叶老家做客的事,那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课件出示课题,字体逐渐放大后出现红色大“?”。)
(二)学习写景片段:
1、出示课件(爬山虎的图片):
(1)看,这就是爬山虎。看到这满墙一大片绿绿的爬山虎,你有什么感受?
(生自由回答,要点归纳:很绿、很美、富有生机和活力……)
(2)还记得在本册教材第6课中,我们学过叶圣陶写的《爬山虎的脚》,描写的就是叶老自家院落里那一墙绿绿的爬山虎。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向大家背诵几句。
——学生背诵片段。
(3)那时,肖复兴刚读过叶老先生写的《爬山虎的脚》,看到它备感亲切。肖复兴又是怎样来描写那一墙爬山虎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
2、学生自由读书、划记,师巡视了解读书情况。
3、汇报交流:作者是在哪里见到了爬山虎?课文哪几处地方具体描写了爬山虎?
(1)课件随机出示这两句话:
句1: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句2: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2)请自由朗读这两段话:你发现它们分别是写什么时候的爬山虎吗?
(要点归纳:“我”在叶老先生家的院子里见到了爬山虎,课文有两处对爬山虎的具体描写。第一处是下午刚进院时见到阳光照耀下的爬山虎——点击鼠标,突出“夏日”联系上句点明“下午”);第二处是黄昏时落日余晖映照下的爬山虎——点击鼠标,突出“落日”,联系上句点明 “黄昏”)。
4、品读句子:同学们,让我们细细地来品味这两句话,你感受爬山虎什么特点了吗?哪些词句让你有了这样的感觉呢?圈出重点词句,然后读一读,把你的感受送进朗读中。
(1)指名分别读这两段话,抓住描写爬山虎的重点词语引导品读。
——第一处:“绿葱葱”“温柔的小精灵”“跳跃”“闪烁”“迷离的光点”等;
——第二处:“沉郁”“ 浓浓的湖水”“摇曳”“虎虎有生气”等;
点击鼠标,突出重点词
(2)谈谈读后感觉。
(要点归纳:从这两段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一种美、生机与活力……而且第二处描写到的爬山虎比第一处显得更加深沉、更加有力。)
(3)练习有感情地读好这两段话。
(指名赛读——小组读——男女生读——齐读)。
5、启迪感悟:作者向我们描述了一种美的景色,展现了一幅美的画面,同学们,你认为作者在这儿仅仅向我们描述爬山虎那绿绿的美吗?(师指课题)
——学生明确:课文主要写的是叶老先生。
师点拨:爬山虎的美与叶老先生的为人有什么联系吗?
——小组交流
——小结明确:写爬山虎其实就是在写叶老先生(借物喻人、借景抒情)。
6、人物与景物对比赏读感悟:(出示课件:爬山虎与叶老的结合画面)
同学们,让我们再走进文本,去深刻体会绿绿的爬山虎与叶老先生的相似之处,去感受作者看到爬山虎时的所思所感——(随机出示两组句子对比阅读中感悟。)
(1)出示第一组句子,对比赏读:
Δ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Δ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要点归纳:“我”在叶老家看到爬山虎,立即想起叶老写的《爬山虎的脚》,虽还未看到叶老,却让人感到可亲可爱,同时也表达出“我”快要见到受人尊敬的大作家时那份激动、紧张的心情。)
(2)出示第二组句子,对比赏读:
Δ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Δ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要点归纳:从字面上看,是爬山虎因阳光照耀而显得那么绿,那么生机勃勃;而实际上要表达的却是叶老的教导使“我”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怎样作文。“我”因叶老的教导而深受鼓舞,充满了对从事文学事业的信心。)
[意图浅析] 课文几次写到爬山虎,这些语句包含的意蕴就四年级孩子的理解能力而言,难度很大。再加上文章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其中的喻义非常深刻,更是令人费解。理解这些语句含义是教学的难点。设计中通过反复朗读、想象体会、抓关键词语揣摩等多种手段层层推进理解其含义。教学过程中注重提炼学习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扎扎实实地体现“用教材教”。
7、感悟“非凡”(出示句子): 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
(1)理解“意义非凡”:如果在作者15岁那年,没发生这两件事,你认为作者的人生会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要点归纳:是叶老先生改变了肖复兴的命运,引领他走上了辉煌的人生之路。)
(2)补充资料,感受“非凡”:让我们来看看,那个夏天以后肖复兴的文学之路吧,相信大家对“意义非凡”会有更多的理解——课件出示补充资料:
肖复兴现任《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80余部。近著有《音乐笔记》、《日子的回忆》、《总有一处让你感动》、《纸的生命》、《父亲的手记》等。曾经获得过全国以及北京上海优秀文学奖多种,《音乐笔记》获首届冰心散文奖。《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向往奥运》、《荔枝》、《银色的心愿》、《寻找贝多芬》等篇入选大中小学课本。
你们知道吗?他还是我们语文教材的编写委员会的委员呢!(提示学生翻阅语文教材中的《后记》部分)
(3)练习说话,感悟“非凡”(课件出示):
在肖复兴的的心中,他永远忘不了 ,忘不了 ,忘不了 ,忘不了 。
8、理解题意:
(1)至此,我想同学们一定已经明白,课文就是要借这绿绿的、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爬山虎(师指题)来赞叶老——(师指板书,生齐读:“认真、平和,亲切、质朴”“堪称楷模”的叶老先生!)
(2)美的景色与美的人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这时,在作者眼里,在作者心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蕴含了更深的含义。
出示课件(最后两句话),生齐读:
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3)解读“绿”:指名读题
——(课件放大突显“绿”)问:这个“绿”字有特别的含义吗?
这句话又蕴涵着什么深刻含义吗?请同学们自由谈谈自己的理解。
(要点归纳:表面讲爬山虎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实际写15岁那个夏天的事情一直留下作者的脑海里,叶老先生的音容笑貌、亲切教诲,一直激励着他前进。叶老的谆谆教诲使他懂得了许多,特别是对作文和做人方面有了具体的认识和标准,那就是像叶老那样一丝不苟地写作、真诚宽厚地待人。叶老的风范给作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叶老的教导一直激励着他前进。)
9、反复“颂”读(点击鼠标,突出课题):
(1)当肖复兴的第一本作品集出版时,他忘不了叶老先生对他的教诲,也忘不了——(生齐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当肖复兴的第一部作品获得大奖,他再次想起叶老先生对他的教诲,眼前又再次浮现——(生齐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3)1988年,叶老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1992年,时年45岁的肖复兴提笔写下这篇文章,往事历历在目,他满怀深情地写下课题——(生齐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4)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绿在他的生命中。那份情浓缩成一声深情的感激,浓缩成一份永远抹不去的回忆——(生齐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意图浅析]这里灵活借用了一些名师设计的反复引读法。教师的语言循环反复,一咏三叹,引导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朗读课题。在反复朗读中,学生对课题的理解也不断深入,无形中,郁集成一种浓浓的化不开的情结;在反复诵读中,学生感受“借景抒情”的意蕴,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
四、拓展资料,深化文本:
(一)补充资料(课件出示叶老照片及相关资料):
教师旁白:叶老就是这样真诚质朴、平易近人,他老人家不仅仅只关心过肖复兴,他还热情关怀许许多多的文学青年,通过书信,通过娓娓的言谈,以他创办的的刊物,影响、发现、培养了如茅盾、丁玲、巴金等一批中国现代文学界的巨人。因此,他老人家被誉为 “文坛伯乐”、“感动中国的作家”(课件突显文字)。
在叶老先生诞辰100周年会上,一位作家这样说:
“谈起叶老,我觉得与他相对,永远如沐春风!他那谦和慈蔼的言谈、态度和容颜,永远悬挂在我的面前。他的“爱护后代就是爱护祖国的未来”之类的发言,永远在我心中震颤。”(课件出示文字,配乐——教师深情朗诵。)
(二)指导写话:面对这位真诚质朴、平易近人的老人,我们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
1、学生配乐写话;
2、交流内容(提示:带着对叶老的敬佩来朗读自己所写的片段);
3、出示课件,结合文本补白(深情朗诵)
(1)叶老先生,我们从您的批改中感受到(您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2)叶老先生,您(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大家的心(融化)了。
(3)叶老先生,你真是一位(人品和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三)阅读积累:
1、背诵并默写片段。
2、推荐阅读:《我教儿子学作文》(肖复兴著)。
板书设计:
那片绿绿的 堪称楷模的
爬山虎 具体事例 叶圣陶
绿葱葱、温柔 修改作文 认真、平和
绿得沉郁、有生气 邀请做客 亲切、质朴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5 08:35
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一、谈话导入,齐读课题
同学们,三年级时,我们学习了一篇有关爬山虎的文章,你还记得吗?今天我们要学习这篇课文也写到了爬山虎,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课文了,我们来读一读这一课的生词。
2、指名读。(“春风拂面”是怎样一种感觉?怎么读?)
3、读读这两组词语,看看这两组词分别是写谁的?板:叶圣陶 “我”。
4、你对叶圣陶有什么了解?他还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稻草人》《小白船》《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就是他写给孩子们的童话故事。
5、这篇课文就是肖复兴对叶圣陶老人的一段往事的回忆。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围绕叶圣陶先生和“我”写了哪两件事?同位俩互相说一说。指名说。(板:修改作文、邀请做客6-10)
三、指导深入研读文本
(一)深入研读第一件事
1、现在我们先来读第一件事。出示自学提示,请同学们边读边画出有关的语句。看到的用——,感受用~~~。画完的同学可以出声读读你画出的句子。
2、学生发言,读画的句子。
(1)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曲线。此时你有什么感受?板:认真
从哪个词体会出来的。(密密麻麻)
我们看一看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吧。这上面到处是红色的圈、钩、直线或曲线,真是密密麻麻。谁能体会着叶圣陶老人认真的态度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2)我回到家又仔细看,看到了什么?
一“张”和一“幅”有什么不同?我们平时说“一张纸”“一幅画”,经过这样的修改有什么好处?用字的准确。你从这里体会到什么?(认真)
(3)“包书纸”出示句子,白板上修改。你感觉修改后的句子怎么样?(干净、规范)
3、一个近七十岁的老人,这样认真地给一个素不相识的十几岁的中学生修改作文,作者当时有什么感受?
4、出示“我虽然……”,指名读。
5、出示修改的作文。
师:1500多字的作文,叶老修改了100多处,到处是红色的修改痕迹。所以当我看到叶老的修改时,读——
师:当时叶老是教育部副部长,某出版社编辑,有许多工作要做,可是他依然认认真真给一个普通的中学生修改作文,所以我虽然没有见到叶老先生的面,可当我看到叶老修改的作文时,读——
6、此时,叶老在你心里还仅仅是个认真的老人吗?
他给予少年儿童无尽的关爱。(板:关爱)
7、叶老不仅认真修改了我的作文,还在后面写了一则评语呢,指读,你从叶老的评语中读懂了怎样才能写好作文?
8、叶老给我的评语中全是我的优点啊,可是前面说了作文中叶老足足改了一百多处呢,读到这里,你又体会到什么?所以作者自己说:——
(二)深入研读第二件事
1、肖复兴是幸运的,不仅作文得到了叶老的指导,还被邀请去叶老家做客。出示自读提示。默读课文6至9自然段,思考:
“我”应邀做客,叶老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在课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2、指生读画的句子,师:是啊,叶老亲切之中……期待,你从哪些语句中能感受到?
3、生说到交谈融洽,师:这一老一少交谈了整整一个下午,他们会谈些什么呢?肖复兴曾经回忆叶老给他说过这样的话:(出示:“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楚我们的历史更不行。”) 你读出了什么?(鼓励)
4、叶圣陶先生这种亲切质朴的为人,循循善诱的谆谆教导,平凡之中透露出的不平凡,让我也心生崇敬,倍受鼓舞,谁来再读读这段话,把叶老的形象深深地印在脑海里。指名读,齐读“他亲切……”
5、在叶老家里,还有什么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1)画出这两次描写爬山虎的句子,看看这两处句子有什么不同?
(2)生读第一次,此时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看到的爬山虎?心情怎样?
是呀,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里跳跃着的、闪烁着的正是我高兴激动的心情啊!读出高兴、激动
(3)生读第二次。指名谈理解。
这是当我和叶老亲切交谈之后,我的心被叶老的真诚融化了,此时的爬山虎在我眼里绿得那样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显得那么虎虎有生气,它们充满了生机,不断地向上生长。你能体会到作者此时的什么心情?(充满希望、信心)此时的肖复兴正是这样想的,在他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也是这样做的。让我们带着这种信心再读第二处爬山虎的句子。
6、就是这样一位人品和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让我在那个15岁的夏天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出示句子)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齐读)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作家就是怎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怎样写的?
7、此时,作者又一次写到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谁来读一读?为什么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总结:是啊,那绿的沉郁、虎虎有生气的爬山虎承载着我那一份沉甸甸的收获:齐读十段。
五、小结
1、可见,叶老的风范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我”的心里,忘不了_ _ _,忘不了_ _ _!
2、总结:肖复兴没有忘记叶圣陶先生对他的教诲,没有忘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三十年过去了,但当时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一想起叶圣陶先生,就好像看到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绿在他的生命中,浓缩成一份永远也抹不去的记忆。让我们带着这份记忆,再来深情的朗读课题。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