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语文《卡罗纳》教学反思教师课后随笔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4 14:35
标题:
小学语文《卡罗纳》教学反思教师课后随笔
小学语文课《卡罗纳》教后反思
《卡罗纳》所在的的六单元是以“爱”为主题的。本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他,默默地关爱他。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卡罗纳的爱,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新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教学中,我首先指导学生自主读书,边读边找出文中三个描写卡罗纳失去母亲后极度伤心的画面。孩子们自读自悟,感受卡罗那伤心,为本课的教学做好情感的铺垫。然后反复读这些句子,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卡罗纳的不幸、悲伤,比较几次哭泣,重点品读“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等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学生与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自读自悟,集体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语句,学生体会到了卡罗纳失去母爱的悲痛,从而激发要关爱他、帮助他的情感。
在教学中,我把大量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找读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句子,说说谁最让你感动?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引导学生在亲近文本之后充分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我只是在关键的文本上作简单的点拨和语言表达的示范,而更多的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体会由学生自我去实践、提升,真正体现“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主体观。
课文结束时,我设计了两个层面的拓展,一是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都以不同的方式关爱着他,除了文中的老师、同学,家长,还会有谁也在关爱着他?二是如果你遇到像卡罗纳这样遭遇不幸的人,你会怎样做?让学生也学会关爱。晚上,要求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下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从日记情况看,孩子们稚嫩的话语中字字句句流露出对不幸者的同情和怜悯,看到孩子们愿意热心相助,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
回顾课堂,教学中,抓住了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会和理解”这一理念,遵循了“以人为本,为生发展”的宗旨,实施了略读课文“自读为主,略而不简”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理解、感受、品味和积累中挖掘语文的语言因素,把语文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总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今后教学中改进提高。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4 14:35
《卡罗纳》教后反思
《卡罗纳》是节选自《爱的教育》一书中的一篇文章。课文讲述了一个叫卡罗纳的孩子失去母亲极度痛苦,在母亲去世后回到学校上课的一天中却得到老师、同学以及同学家长的关爱的事。
课堂中我引导学生围绕“你从哪里可以看出,卡罗纳失去母亲非常痛苦?和周围的人又是如何关爱他的?”这两个问题再读书感悟,从始至终我看到学生都在同情与怜悯的神情中学习,他们在文本中体会着爱的教育。
这篇文章不但使孩子们受到了教育,学会关爱他人,更重要的是也让我受到深刻的教育。
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一直坚信:只要我要求学生做到的,他们能做到就可以了,只要学习成绩优异也就达到我的目标。我认为这就是“爱”,“严”就是爱!今天我重新审视我自己,我知道我错了,我忽视了孩子们也是有情感的啊!他们需要老师的关注,需要教师的呵护,更需要我们这些教师的发自内心的“真爱”。没有“爱”只有“严”,可能会成功一时,但绝不会成功一世!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4 14:35
《卡罗纳》教学反思
《卡罗纳》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选自《爱的教育》这本书.本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他,默默地关爱他.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卡罗纳的爱,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在教学时有两条主线:一,描写卡罗纳万分伤心的句子.二,描写老师,同学和家长关心卡罗纳的句子.通过讲读卡罗纳的伤心句子让学生感受到此时身边人的关怀对卡罗纳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在理解的卡罗纳伤心的句子时,我让学生深入课文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比如: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拂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学生运用"感同身受"的方法理解的很深刻,感受到卡罗纳的痛苦.
此时卡罗纳最需要的就是身边的人对他的关爱.这部分我重点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比如:老师对卡罗纳的关爱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学生说:"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的胸前"这个动作看出了老师把卡罗纳当作自己的孩子,给他安慰.学生能从"拉"这个细小的动作感受到老师的母亲般的关爱.还有学生也从同学的动作中感受到了他们对卡罗纳的关爱:我不知说什么才好,所以我把手放在他的肩膀上,把脸贴在分的耳朵上,给卡罗纳安慰,让他知道自己永远是他的朋友.在教学这部分时,刚开始我是有意识的让学生从动作,语言中感受爱,学生也了解了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描写的方法,相信这是本堂课学生一个很大的收获.
还有课后的小练笔,以卡罗纳的角度对老师,同学,阿姨说几句话,或者以卡罗纳的口吻对大家说几句.
当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这节课为了赶时间所以中间读的部分不太到位.另外,课件制作考虑不太周到.
但是不管得与失,都为我以后的教学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只有知道哪里做得不够好,才知道怎么样才能做得更好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4 14:36
《卡罗纳》教学反思
《卡罗纳》节选自《爱的教育》一书,是人教版课标本第七册第六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他,默默地关爱他。教学本篇略读课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遇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是读好课文畅谈感受的基础。为达到这一目的,我在导入新课时结合了本组课文《古诗两首》、《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阐述爱的主题,激起学生内心爱的共鸣。
课堂上学生们围绕“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悲痛”和“周围的人们又是怎样给予卡罗纳关爱的?”这两个问题品读感悟。学生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情的描述,品读、批注、交流,感受师生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之情。我尽量淡化“悲痛”部分,强化“关爱”部分,紧抓“在卡罗纳最悲痛的时候,大家是怎么献出自己的一份份关爱的”这一统领性的问题,贯穿全文重点部分,引导学生细细品读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时大家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是每一个眼神,品词析句,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浓浓的爱意。学生那同情与怜悯的神情,使我深切地感受到他们正沉浸在爱的教育中。
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注重了对学生关爱他人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领。在朗读中潜移默化,在过渡语、小结语、激情语中不断渗透。引领学生寻找感受周围的人对卡罗纳的爱的词句,从动作、眼神、心理等方面捕捉爱、感受爱。如体悟“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时,引导学生想像平时同学们在班级里是怎样的,有说有笑,可此时却“屏息凝神”,为什么?体悟同学们“关切的目光”时,我又适时引导学生说说这“关切的目光”似乎在诉说着什么?又如体悟“我”“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让学生抓住一“放”一“贴”,利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我”对卡罗纳那份真诚的关爱,激起了学生的情感波澜。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4 14:36
《卡罗纳》教学反思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4 14:36
《卡罗纳》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选自《爱的教育》这本书。本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他,默默地关爱他。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卡罗纳的爱,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在实际教学中,略读课文常存在操作误区:或像精读一样的精雕细琢,或像自读课那样放任自流。“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何上出略读课文的味道呢?这个着实让我伤脑筋,如何对略读课文进行准确定位,免得碰上略读课上成精读课这个高压线。虽然愿望是美好的,但上了之后,现实还是很残酷的。
一、所得:
我在教学时有两条主线:一、描写卡罗纳万分伤心的句子。二、描写老师、同学和家长关心卡罗纳的句子。通过讲读卡罗纳的伤心句子让学生感受到此时身边人的关怀对卡罗纳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在教学中,我以各国语言中“妈妈”这个词的读音的相似性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说说“妈妈是我们身边最——的人”,引导学生回想,妈妈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体现妈妈的重要性。接着,我通过作者给妈妈写信这一课外拓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与他母亲之间的深情,为体会卡罗纳的悲伤打下基础。紧接着,我让学生自读课文,说说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引发学生对卡罗纳失去母亲的同情,体会卡罗纳的悲伤。一句“的确,课文中很多句子都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卡罗纳的悲伤”,从让学生走进课文,找出体会拉罗那伤心的句子。在理解这些句子时,我先让学生抓住一些关键词并展开自己联想。比如:卡罗纳为什么“号啕大哭”?学生回答:因为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想到别人都有妈妈的手可以牵,而我却再也不能了。当我出示一幅母亲拉着孩子的手时的图片时,图片的常见性与卡罗纳的伤心形成了一个链接,学生更能感受到卡罗纳的痛苦。
在体会大家对卡罗纳的爱上,我先让学生概括归纳,都有哪些人向卡罗纳表达了不同方式的爱?很显然地,学生一下子就能回答上:老师、同学(包括我)、同学母亲。可见,学生其实大致是读懂课文了的。那么,我就让学生自己找出这些句子。在这部分上,我重点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并用一个个短语进行概括并板书:老师那“温暖的话语”;“我”那“亲密的动作”;其他同学那“关注的目光”;母亲和“我”对卡罗纳的“理解和体谅”。这些都是大家向卡罗纳表达爱的方式。从而让学生明白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也能安慰体贴别人,学会通过细节来表达关爱。在懂得这些以后,我创设情境,让学生说说,“假如你也是卡罗纳的一个同学,你会怎么去安慰他,向他表达爱?”运用语言,发展语言,拓展爱。最后,我把板书变成一首诗,升华“爱”: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里,
爱,也许只是一句温暖的话语;
爱,也许只是一个亲密的动作;
爱,也许只是一缕关注的目光;
爱,更是一种理解和体谅。
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去体验,
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从课堂上的演绎来看,基本上达到了预设的目的。
二.不足
灵活合理地驾驭课堂,是检验一个老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的一个指标。课上下来,对于这一点,自己感觉不够满意。
1、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设计一切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这一点,就没有做好。我的设计只是一厢情愿的。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如何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调控,引导,这也是欠缺的。课堂上,也有这样的例子,当学生说的,跟我的预设相左时,我的评点不够有针对性。如学生只讲到放学了,妈妈怎么做。思维被限制住了,我未能及时地引导学生打开思维,如做作业时,我生病时,吃饭时,睡觉时……
2、一不小心又落到了精读课文的陷阱中了,虽然我的教学思路很简单,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感受卡罗纳的悲痛。让学生通过对老师同学及家长细节的揣摩中,体会大家对卡罗纳那细心的呵护。但是,由于上课过程中,太不放心,总担心学生讲不出来,引得过多,取舍不够,详略不够突出,因此,这堂课看起来就象是一堂精读课了。
3、上这堂课时,正是家长开放日时段,在家长的关注下,学生有些难以开口,或许是害羞,或许是氛围不对,孩子们的积极性不高。整个一堂课下来,学生都没有完全沉浸在悲伤的情境中,那种悲伤的音乐一区,学生就回到现实,在家长的注视下继续上课。我想,学生即便明白卡罗纳的痛苦,也不会真正体会这种痛苦,毕竟是远离他们的生活实际的。总之,情感目标并没有达成。当然,很大一部分是我自己的原因,我自己都未进入悲伤的情境,何以带动学生进入呢?
但是,不管得与失,这都为我以后的教学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只有知道哪里做得不够好,才知道怎么样才能做得更好!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4 14:36
教学反思《卡罗纳》
《卡罗纳》节选自《爱的教育》一书,是人教版课标本第七册第六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他,默默地关爱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卡罗纳》一文,情意深厚,散发着浓浓的爱的气息。传达给我们的是两点:一、是人与人之间要真诚地理解,理解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快乐;二、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地关爱。文本有很多很多分布散乱的一些感悟点,它们相互纠缠在一起:卡罗纳的可怜、不幸跟同学们、身边的人对卡罗纳的帮助,他们是纠缠在一起的。如果一味单纯地去分析去解读,可能会破坏学生的那种敏感。为此,我围绕“爱”为主线进行了设计,分成了两个板块:一是前面体验、感受、理解卡罗纳的不幸;二是感悟老师、同学、家长对他的关爱;三是说话拓展,延伸爱。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感知文本到亲近文本走入文本,在畅所欲言的和谐气氛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不幸”是本课的基调,然“幸运”是本课的亮色。在时间分配上,感受“不幸”是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从情感上亲近卡罗纳,而感悟体会“幸运”是本课时的重点,明白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扶持,就在看似平常的“一言、一行、一个眼神”里。
一、感情铺垫,感受不幸
在体验卡罗纳可怜、不幸这一部分的同时,我安排了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让孩子们先找出来,找出来以后初读,读通;第二个层次让孩子们感受进去,去深入的读,读出对卡罗纳的理解,读出对卡罗纳不幸遭遇的同情,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的三个忧伤的句子,通过学生的个性解读,由卡罗纳的外表进入他的内心情感世界。实际上也是在教给学生“由外表体会人物内心”的读书方法。
二、感悟关爱,真情涵咏
老师以“卡罗纳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得到了大家的爱。大家都有些谁呢?他们分别是做的呢?引导学生去捕捉老师、同学、家长对他的关爱。
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卡罗纳的爱。课堂上,我把大量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找读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句子,说说谁最让你感动?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引导学生在亲近文本之后充分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章老师只是在关键的文本上作简单的点拨和语言表达的示范,而更多的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阐悟有学生自我去实践、提升,真正体现“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主体观。
三、说话拓展,延伸爱。
写话训练“爱是什么”突出学生对文中人与事的评价,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充分理解后,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去认识世间的真、善、美,培育学生的爱心,并以此为契机,撩拨起学生读《爱的教育》的欲望。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4 14:37
“语文味”不足,品德熏陶有余
——《卡罗纳》一课反思
育英小学 郭伶丽
何为语文味?
“所谓的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师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是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简单地说“语文味”就是朗朗的书声,是对字词句篇的深入揣摩,是教师的真情投入,是引经据典的旁征博引……
而反思执教《卡罗纳》这一课,发觉字词句上缺少深入揣摩,朗读也缺少“真情流露”,只是一味地强调了文本的思想内涵——关爱。
《卡罗纳》是篇略读课文,课文抓住卡罗那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语言生动,虽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着对卡罗那的爱。这样一篇感人的文章,我想要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并不难,基于这个考虑,我在设计时就决定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悟,所以在课堂上我也没有作太多琐碎的分析。结果整堂课自己“激动万分”,学生“无动于衷”。
课后我结合教学,进行了深刻反思,觉得朗读指导不够是导致这堂课“语文味”不足的主要根源。
(一)、“动之以情”才能读出精彩
《卡罗纳》这篇文章的“情”在于“卡罗纳失去母亲的悲痛之情”以及“来自身边的各种关爱之情”。而其中,理解感受“卡罗纳失去母亲的悲痛之情”是读好课文的前提。而我在教学中却忽视了这点,把重心直接放在体会各种关爱上,以至于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调动学生的情感。
比如:“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同情和怜悯,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
当学生找到这句体现“关爱”的话时,我抓住“屏息凝神”一词,让学生来体会周围同学的这份关爱:“‘屏息凝神’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从‘屏息凝神’你体会到了什么?”虽然学生有了些许感悟,但也仅仅停留在浅层次上。如果结合前面“今天上午,可怜的卡罗纳来到了学校。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象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这一句,先抓住“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两腿站不稳”“大病了一场似的”体会卡罗那失去母亲的无比伤痛,然后再来理解体会这个“屏息凝神”,我想效果就大不同了。
又比如“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如果把这句话放到具体的环境中,结合第四自然段一起来研究,先感受卡罗纳此时的痛苦,那么“我”的一“放”,一“贴,”一句话,也就显示出了它的价值,也才能让学生读得更精彩。
(二)、用好“催化剂”才能“激起千层浪”
学生的感悟需要靠老师的点拨,学生的朗读需要老师的指引,而教师及时正确的评价就是其中的“催化剂”。何时何处用好这种催化剂直接影响着学生感悟的层次,朗读的效果。反思自己执教《卡罗纳》一课,评价仅仅停留在——“不错,读得真有感情。”“真棒,读得太好了。”“声音真响亮,如果再读得慢一点就好了……”这种模糊的评价其实根本就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学生听得似懂非懂,在这样的指引下一次次反复地读,效果却并不见得,甚至适得其反。
比如找同学对卡罗那关切的句子,如果一开始我能这样引导: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找得也非常仔细,如果把你体会到的用朗读表达出来,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体会到关爱。这样一说,学生自然会在读句子时主动去体会句子所蕴涵的感情。
又比如:“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胸前,对他说:‘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可怜的孩子!但你要坚强!你母亲虽然已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她能看见你,她依然爱着你,她还生活在你身边。孩子,你要坚强哟!’” 老师把放声大哭的卡罗纳拉到自己胸前,心情是痛惜的,但同时还要鼓励卡罗纳坚强地活下去,所以前半部分是亲切、柔和的,后半部分则是语重心长而不失坚定的。
如何让学生感悟到预期的变化,在朗读时,可以让学生边读边体会此时老师的心情,当学生读出自己的点滴感悟时,及时地激励、点拨,如:“真是位亲切的老师!”“读得真语重心长啊!”“从你的读中我感受到了痛惜、关切。”“声音真柔和,真是位好老师”……从而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读中体会到老师对卡罗纳的爱。
一天的备课,一切都是在匆匆中进行,“匆匆”地解读文本,“匆匆”地研究教学教法,“匆匆”地制作课件。如何在最短的时间设计出一堂“简约但不简单”的课,如何在同样的时间内上出一堂赏心悦目的充满“语文味”的课,是我孜孜不倦的追求。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4 14:37
《卡罗纳》课后反思
《卡罗纳》这篇课文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课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她,默默地关爱他。
文章语言既平实又生动,而且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卡罗纳的关心和同情,在课前设计中我估计会较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教学本课,我先让学生充分地读,希望学生们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到人与人之间要真诚理解、互相关爱。然后让他们分别画出表现卡罗纳内心悲痛的句子和体现大家对他关爱的句子。从同学们的回答来看,基本能了解课文内容,从朗读来看,同学们的感情还不到位。针对这种情况,我一再启发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人物的心情,并设计思考题:“如果你是卡罗纳的同学,你会怎么想?怎么做?”遗憾的是,虽然部分同学能说出作为卡罗纳的同学该怎么说怎么做,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显得很茫然。我再仔细一观察,一想,原来我是被他们“骗了”,这部分“茫然”的同学双手捧着书,安静地坐在座位上,我以为他们是在认真听课学习,其实不是,他们是“心不在焉”啊!
在课堂上,如何提高每一位学生们的注意力呢?如何使教学对每一位学生都有效呢?我将“上下求索”。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4 14:37
《卡罗纳》教后反思
《卡罗纳》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同三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争吵》一样,都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他,默默地关爱他的故事。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从而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始终以《小语新课标》所倡导的新理念努力转变教育观念,指导教学实践。
一节好的语文课最大的魅力是什么?莫过于能吸引学生,让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只有当教学触及到学生情感的弦,学生的兴趣才会被激发,思维才会被激活,他们才会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这是一篇充满情感的文章。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充分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并紧紧围绕情感、朗读来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整节课我都饱含激情,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课堂犹如一块磁石,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目光和心灵。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