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543|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展示课《秦兵马俑》听课感想心得笔记评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08:29: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秦兵马俑》听课笔记及评课稿
秦兵马俑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3、理解“兵马俑规模宏大、个性鲜明”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难点:从文章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到祖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背景
        1、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有八大奇迹,是哪八大奇迹?
        生讲述世界八大奇迹。
        2、介绍秦兵马俑的发现。
        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数字化教学平台上去了解一下秦兵马俑吧!
        4、观看秦兵马俑录像。
        二、初步感知、理清思路
        1、根据学习要求,初步感知,了解梗概。
        2、交流。
        3、通过自主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三、再读课文,大胆质疑
        1、学生再读课文,针对课文内容和有关秦兵马俑进行质疑。
        2、学生在初学文章的基础上,再读课文,并针对课文内容和有关秦兵马俑进行质疑。
         四、 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引导:秦兵马俑是怎样的规模宏大呢?课文的第2自然段做了具体的描述,请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找一找文中的哪些句子让你具体感受到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读了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感受,联想到了什么?可随手写下来。
        学生读后交流。
        2、点击“秦兵马俑规模宏大”,欣赏三维实景图,说说自己的感受。
        3、学生感情朗读课文,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二)学习第4—9自然段
         1、师:是啊!在我们的眼前出现的秦兵马俑规模是如此的宏大,是不是就凭这可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了呢?(生回答不是的,秦兵马俑除了规模宏大,它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请同学们自由读4——9自然段,说说文中列举了哪些兵马俑类型?
        学生自由读4——9自然段,交流文中列举的兵马俑类型。(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马俑、)
        3、 引导:这么多的兵马俑近7000个啊!竟找不到两个相同的,真是太奇妙了!我们一起走近兵马俑,仔细端详这些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兵马俑。老师把课文内容存在了电脑的数字化平台里,并且打上了图片,在图片下面还有兵马俑的说明。老师要求大家认真阅读,仔细观察图片,然后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多读一读,最后在全班交流。
        (将军俑,威风凛凛,沉着镇定。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前列,真是神气啊!……)
        4、小结:是啊!秦兵马俑中的将军俑威风凛凛、指挥若定,大将之风昭然若显。在他的带领之下,所带的军队是所向披靡。在这么多的军俑之中除了将军俑外,课文中还介绍了哪几种兵马俑?
         (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马俑 )
        5、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种兵马俑,用刚才学习第4自然段的方法重点学习,看看图,读读课文,体会体会它们的个性特点。
       (三)学习第10自然段
        1、过渡: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你会发现它们神态各异。引读第十自然段,兵马俑有的 ……,好像 ……;有的…… ,好像…… ;有的…… ,好像…… ;有的…… ,好像…… ;走近…… ,似乎…… 。
        2、观看兵马俑的各种神态。
       3、他们“有的凝视远方,好像思念家乡的亲人。”这一句后有省略号,说明了什么?
        4、生齐读这一段。
    五、 激发鼓励,课堂小结


听后点评:
        1、借助数字化教学平台,扩大信息量。教学中,教师通过课件,让学生浏览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信息资源,了解秦兵马俑恢弘的气势和精巧的工艺以及相关的背景资料信息,让学生在大量的图、文资料中全面感知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注意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不同,选择不同的兵马俑来进行朗读和体会,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让他们自主选择,把课堂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营造了宽松民主的气氛。
        3、激发学习欲望,训练学生思维。如引导补充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这一教学环节,既帮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语感,既丰富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创新精神。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08:30:20 | 只看该作者
评课

摘要

(优缺点)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由于受思维方式、生活经验等条件的限制,学生答错题,做错题是正常的现象,如果教师处理不当,操之过急,不仅不利于学生准确及时地掌握知识技能,还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会让他们轻灵善飞的翅膀,在陈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下,失去翱翔的自由。
  童趣无价,童言无忌,孩童时期是培养想象力的最佳时期,孩子们奇异丰富的想象往往孕育促成奇妙的创新。作为教师,当我们面对孩子们神奇丰富的想象,充满灵气的妙答时应放弃原先准备的“标准答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孩子们可贵的想象力。
  我们教师应该走进孩子们的中间,以孩子们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们;让我们还给孩子们一个充满想象的丰富多采的活的课堂。因为:课堂教学“活”才是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08:30:32 | 只看该作者
立足文本,关注学情

               ——《秦兵马俑》听课反思

                           



       上周有幸听了卓旭皓老师的展示课《秦兵马俑》,感触颇多。卓老师的课堂很有张力,学生之间有思维的碰撞,对于教材的处理深入浅出,不唯书,但又是立足于文本的。我从文本解读、学情把握、课堂语言三方面展开谈谈我对这节课的粗浅想法。



一、           立足文本,取舍得当

《秦兵马俑》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由一课时来完成,而挖掘课文,我们往往会发现有太多的内容要学生去学习。卓老师根据略读课文的特点,立足文本,教学内容的选择很到位。初读完毕,教师引导学生找到过渡段。通过对过渡段的学习,较快地理清了课文的脉络。将省下的时间全部用来对课文重点段落4—7小节的学习和练习当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取舍得当还体现在对于本课生字词的处理上。这篇课文的生字词语不少,单单首次出现带拼音的汉字有25个。但是,课堂上,老师并没有过多组织集中识字,而是通过预习和课堂上随机正音点拨让学生识记。

在重点学习4——7小节的环节,教师又是重点抓写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部分。就像卓老师自己说的那样,写规模宏大的这一段不仅学习的资源有限,而且在写法上很难指导。那么,教师的重点则放在对于兵马俑特点的描写这一读写结合点上。卓老师的课堂,既放眼整篇课文,又抓了一个突破点。通过“将军佣”这一段的重点学习,领会其中的表达特点——运用四字词,语言精炼,学生仿照课文也来写写其他的兵俑。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学生借助这一例子有提升、有发展。课堂点面结合,很有张力。



二、           关注学生,重导轻教

新课程理论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但是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依靠教师的精心预设和熟练的课堂驾驭能力。卓老师的课堂,学生就是做了一回主人,学生从课堂开始到结束,一直在动,动手、动口、动脑、动眼。看似安静的课堂,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学习气氛浓厚。教师总是努力地在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课堂多次呈现这样的环节“引导——发现——交流”。在课堂的前半部分,教师引导学生可以通过找过渡句的方法理清课文的结构,读懂课文;在课堂的中间部分,教师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课文语言的特点——运用四字词,很精炼。最巧妙的,我认为还是课堂的后半部分,教师对于读写结合这一环节的设计和操作。

本文的写法“所见+所想”很有特色,是学生写作的一个范例。学生在领会了课文的表达手法之后,给出图片和介绍资料,进行仿写。这样的仿写,我们平时也在用。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教师在学生仿写之后,汇报交流。交流中,教师竟能发现学生习作有“所见+所想”。并引导学生“其实课文中也是有这样大量的想象呢”。回到课文,圈圈画画作者想象的部分。再让学生进行修改,没有加入想象的同学加入想象。再交流,学生的习作进步很明显。学生在一节课中学有所得。“所见+所想”这样的写法,是学生在自己习作中发现的,而且发现课文也是这样写的,学生学得饶有兴趣,对课文的学习也更进一步。以写促读,以读促写,读写有机结合。我想这一环节,堪称课堂练笔中的典范。



三、           反馈及时,多元评价

由于自己在课堂教学上涉足不深,经验有限,我的教学语言匮乏又缺乏生动性,有时候还拖泥带水,远不够精炼有效。每回听课,我对于上课教师的课堂语言总是特别敏感。这一堂课,我关注了卓老师课堂上的评价性语言。评价,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评价及时、有效,往往能促进学生发展;评价滞后,学生在课堂上的提升就不明显。这一堂课,评价多元化,而且学生的反馈,教师及时发现并及时做出回应。课堂上,我们能看到多种形式的评价,学生给学生提意见、教师口头点评、教师巡视时的书面点评。在教师、同学的评价中,再次让学生揣摩课文的写法以及自己习作中的缺陷,并再做完善。

        在小练笔环节,教师点评学生的习作“我发现很多同学不仅有序地描写了自己的所见,还自然而然地在句子中加入了所想。所见加所想,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同时也是在引导学生迁移运用课文中“所见+所想”的写法,可谓一箭双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08:31:04 | 只看该作者
听课笔记《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

五年级   张进(东关小学)

一、     导入

背古诗、齐读课题。

二、     复习生字

指名读,齐读

四字词语,关注它,发言中运用它。

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哪个自然段串联。第3自然段。指名读,说说作用。

这节课学习类型众多---

三、

1、默读,画出写了哪些俑?指名答,六种,可见类型众多。

2、兵马俑的个性鲜明又是怎样写的。先看将军俑。

3、自由读,看看抓住哪些方面写的?

外貌,指名读。四字词语,读好。

还有神态。

1、          武士俑

哪些地方让你一看就知道是武士俑?与将军俑比较。

所以的文字都与身份相匹配。

武士俑样子一样吗?这就是个性鲜明。

出示图片,通过朗读读出他们的不同。(举起的不是手,是自信)

指名读,齐读。10:55

2、          其他兵马俑。出示图

默读6-9自然段,能猜出是什么俑吗?

指名答,为什么?运用了很多文中的词,你真会学习。

3、          导游介绍。要做一个好导游,就得心中有文字。

先读书。看看是怎么介绍的。

导游要求。

选择一个,同桌先试一试。

指名介绍。11:05

喜欢哪个兵马俑就读哪个俑。

(三)出示课文

1、围绕哪句写的?

2、作者运用了怎样的句式?

出示比较句子,没有好像。

写了看出了,和联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写文章也要这样。

引读。

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补充。

出示图片,引读文字。师介绍。

出示: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好像---------,有的----------好像------11:10

齐读

三、     总结

1、          出示各国总统的话。

2、          我们要说----出示最后一自然段。

绝无仅有到开头找近义词。

3、          出示影像。

4、          读最后一自然段

5、          作业。必做,选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08:31:24 | 只看该作者
校际交流课《秦兵马俑》听课随感

甫晓静

3月23日,第三共同体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我有幸学习了黄加才、许莲莲和陈艳老师分别执教的《秦兵马俑》,收获良多。

《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的散文,课文从两方面详尽而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三位老师中,黄老师执教的是第二课时,许老师和陈老师执教的是本课的第一课时,三节课各有特色,又有异曲同工之妙。以下是本人的一点感悟。  

1、创造了看的机会,让学生的眼“活”起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还可以利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把生活中的情境带入课堂,给学生创造多看的机会,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课件把与课文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有序排列,大大增加了语文课堂的信息量。给学生的“看”创造了机会,使学生的眼睛活了起来。

在教学《秦兵马俑》一课时,三位老师都在课件中收集了许多有关兵马俑的资料,如秦始皇的介绍,如秦兵马俑视频展示,各种神态的兵马俑图片……这一切,都为学生更真切地了解秦兵马俑提供了视觉材料,让学生在看的同时丰富了知识,增长了见识。

2、创造了说的机会,让学生的嘴“活”起来: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有问题是积极思维活动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老师们鼓励学生从各个角度质疑,如此一来,学生的口动起来了,问题多起来了,创新的思维活起来了。如黄老师引导学生读过课文后,让学生说说课文共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并让学生学做小导游,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进行详细介绍。又如许老师在指导学生读完词组后,以“文中那些句子赞美了兵马俑?”设问,引导学生充分交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动口说出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问题,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要创造做的机会,让学生的手“活”起来:

有了知识,并不等于有了能力。只有知识内化了,才能说知识就是力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自觉地探索知识的奥秘,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提高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黄老师要求学生以填写信息卡的形式,自主探究,互相合作,帮助学生快速了解重要信息,既避免了繁琐了讲解,又锻炼了学生们的合作探究能力。

4、要创造想的机会,让学生的脑“活”起来: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教学中,三位老师都善于引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奇思妙想”、“别出心裁”,这样就能给学生留下最直接、最深刻的印象,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08:31:47 | 只看该作者
《秦兵马俑》听课笔记

              执教者:舒蓉(苏州市实验小学)

  一、导入

1、齐读课题

2、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秦兵马佣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形象鲜明。(学生齐答划线部分的内容)

3、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将秦兵马佣写形象的。

二、学习课文

1、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4至9小节,找找课文列举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指名学生回答:将军佣、武士佣、骑兵佣、车兵佣、弓弩佣、马佣)

2、师:那么作者是如何将形象鲜明的特点写出来的?先看一看将军佣。

(1)指名学生朗读第5自然段

(2)出示一段学生的下水文进行比较,原文与下文哪个更好,好在哪里?(指名交流: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批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

相机指出:用较少的语言表达同样的意思,这就叫做语言简洁。(板书:语言简洁)

(3)语言简洁在这里有什么好处?(指名学生回答:将军的气势与威武,将鲜明的形象呈现在眼前)相机指导朗读。

(4)“批”、“握”两个字写出了将军的什么?(指名学生回答:“批”字看出将军很威风,“握”字很有力。)

(5)指名学生再读这五个词语,要求:读出气势。

(6)原文比下文还好在哪里?(学生回答:多了想象)

(7)有了这些想象部分,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将军?(指名学生回答)

(8)小结:这就是想象的作用。(相机板书:想象合理、用词准确)

(9)学生齐读这一自然段。

3、师:请同学们自读武士佣这一段,找一找这三种写作特色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1)指名学生交流:从“体格健壮、体态匀称、目光炯炯、双唇紧闭、神态严峻”这几个词语体会到了语言简洁。)

(2)(出示:好象一场大战就在眼前。)师质疑:这是什么?有了这个想象,你好象看到了什么?(指导学生读好相关的句子)

(3)哪些地方用词准确?(学生回答:蹬、擎、穿、套、握、拿)

(4)师追问:“穿、套、蹬”这三个字意思非常相近,为什么作者要用不同的字呢?(指名学生回答:避免重复)

(5)指导学生朗读相关的句子。

(6)师质疑:“擎、握、拿”这三个字都有“拿”的意思,为什么作者不都用“拿”字呢?(指名学生回答:不同的兵器拿法不一样,说明了作者用词准确,并且引导学生做动作来理解不同兵器的拿法。)

(7)学生齐读这一段,要求用敬佩的语气读。

4、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下面几个自然段,可以用圈划的方法在体现语言特色的地方作记号。要求:语言简洁用。表示,用词准确用O表示,想象合理用——表示。

5、组织学生交流(“着、着、蹬、执、持”看出用词准确;“形体健壮、肌肉丰满、跃跃欲试、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看出语言简洁;“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看出想象合理)

6、师:看来同学们已经会用同样的方法体会它的语言特色,现在就让我们走近秦兵马俑的身边去吧!(课件展示多幅图片并配上激情的音乐)

7、师:看了那么多兵马俑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8、师:看来图片上的这些兵马俑的姿态,你想到了课文中的哪些词语来形容?

9、作者是如何将神态各异的兵马俑展现出来的?读读课文,看看作者写了几种神态的兵马俑?

10、指名学生读各种神态的兵马俑,相机理解“微微颔首”的意思。

11、配乐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总结

1、(出示各国首领看了兵马俑的感受),学生齐读。

2、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课后小练笔



板书

      规模宏大             语言简洁 。

                        

秦兵马俑{                  用词准确 O

      

类型众多 形象鲜明        想象合理 ——





〔听课反思〕

  《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散文,文章条理很清楚。舒蓉老师以学生为主体,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学法的指导。教学中,她围绕教学目标,抓住“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两块内容,以复习朗读感受“规模宏大”导入,把侧重点放在探究“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之上,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感悟,思路清晰,环环相扣,是一堂有效而精彩的课!听后受益匪浅,感慨颇多,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创造了看的机会,让学生的眼“活”起来。

本堂课,舒老师制作了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把与课文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有序排列,提供了优美的音乐、生动的画面,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凭借音乐感知画面形象,大大增加了语文课堂的信息量。给学生的“看”创造了机会,使学生的眼睛活了起来。再加上教师富于激情的朗读,激发了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

  二、创造读的机会,让学生在边读边悟中学习写法

舒老师教学思路清晰,环节紧凑。在整个过程中,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是一个亮点。

她的读都是一种有目的的读,读后引导学生谈体会,教师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概括,并不失时宜的用浅显的语言,渗透写作手法。这样不仅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自主的积累和感悟语文知识,重视了语文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也让学生脑海中留下秦兵马俑清晰的印象,充分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三、预设空间,发展联想思维能力

教学中,舒老师十分注意创造情境,给学生提供放飞想象的空间,并以此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比如,当教学兵马俑神态,借助课件让学生观看了其他兵马俑后,她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你们能不能像作者一样展开想象把他写具体?”舒缓的音乐启迪着学生的灵感,兵马俑的神态在学生的脑海里浮现。于是,同学们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了秦始皇那支所向披靡的大军。”有的说:“我仿佛听到了古战场那嘶鸣的号角。”有的说:“我好象穿越了时空,来到了秦始皇的大军前面。”……一个个鲜活的形象赫然出现在大家眼前,真为当时学生的想象力闪现出的智慧火花叫好。

  听了这节课,让我看到了自身的差距,也为我明确了之后的努力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08:32:09 | 只看该作者
《秦兵马俑》听课简录及评价
高牟烨
听课简录       
一、        谈话引入
1、一九七四年春天,陕西临潼的几个农民发现了兵马俑,于是,世隔二千年多年的秦代艺术家的作品又重现人世。
二、        学习课文
1、教师出示词语:“举世无双、规模宏大、形象鲜明、绝无仅有、享誉世界、类型众多、极其珍贵、惟妙惟肖”请学生重新组合这些词语,选用其中的词语说说对兵马俑的印象。
2、齐读第一节,说说这节主要写了什么?
3、合作读2、3小节,根据这两节的内容和结构想想可以怎么读。
4、兵马俑补给规模宏大而且形象鲜明。速读4-6节,说说课文向我们具体介绍了哪些类型的秦兵马俑。
5、再反复读4-9节,特别关注描写兵马俑神态、动作服饰的句子,想一想这个兵马俑是什么样子?
6、猜一猜这四种兵俑是什么名字?(课件出示四张照片)
7、猜一猜哪个是武士俑,哪个是将军俑?(课件出示两张照片)
8、引读课文第10节,(课件出示四八张神态各异的兵马俑照片)。请学生仿照课文语言想像说话:有的                ,好象                        。
9、为什么能听到窃窃私语?
10、引读11节。
三、        拓展延伸
学了课文你还想了解什么?学习什么?

评析:
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十二册《秦兵马俑》一课生动地描绘了秦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课文看似描写简单,实质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教师利用课件教学,引导学生赏读、合作学习、想象交流等符合六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和能力结构的教学形式,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兴趣,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从而产生互助,达到互惠,使整个课堂教学形成共识、共享、共进的氛围。
本课的教学教师通过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培养学生听、说、读、想的综合学习的能力。教学时,避免了枯燥的讲解,让学生充分地诵读、充分地浏览课件中的内容,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文的语言,领悟文章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堂课中引导学生把自己对课文的感悟表现出来,使学生受到情的感染和美的熏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0-3 21:1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