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火烧云》听课有感评课稿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1 12:00
标题:
《火烧云》听课有感评课稿
《火烧云》评课材料
《火烧云》是一篇非常经典的描写大自然美景的文章,被大部分版本的教材选用。文章描写的是乡村傍晚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大自然景象的瑰丽和变幻无穷,表达了作者对火烧云的赞叹之情。全文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形象,把火烧云的动态之美描写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这篇课文的另一个特点是,想象丰富、有趣,能引起读者无限遐想。它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在设计本文的教学过程时,陈老师力求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一、 抓住一个“多”字,领略色彩美。
课文的第三节主要描写火烧云的颜色纷繁艳丽,变化万千,教学时,启发学生思考:
1、你还读出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表现在什么地方?
2、“还有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你能说出来吗?
3、引导学生读出颜色的美,并积累这些词语
为了让学生感受火烧云的颜色美,陈老师在理解完书中几种颜色后,又及时的进行扩展词汇的练习。“想想天空中火烧云还会有哪些颜色?”并且要求像课文那样,分三种形式来说(金灿灿,半灰半百合色,梨黄)。学生的思路被激活了,个个情绪高涨,相互启发,短短的几分钟,他们就说出了多个不同形式的描写颜色的词语,既加深了对火烧云颜色美、变化多的理解,又发展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二、 抓住一个“变“字,深悟情感美。
课文一直在“变“中描写火烧云,由霞光之美写到色彩美,再到姿态美,而这三种美都是美在变化中,有静态美,有动态美,从而抒发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火烧云还会变出什么形状?(指名学生想象说话)陈老师在文本拓展部分中设计了一个练说的内容:火烧云的形状难道只有这几种吗?天空中还可能出现什么?什么样子?怎么变化的?通过这样的提问,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框架,也促进学生的想象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确。学生们有的说像一条龙,有的说像是一只小燕子,也有的说像是小鱼……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高涨,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此时,他们主动地实实在在地进入了语文学习和语言思维的锻炼中。最后,让学生仿照课文,写一写奥运会开幕式的礼花,做到读写迁移,激发美好情感。三、抓住一个“读”字,在读中锤炼语言美。
《火烧云》一文是著名女作家萧红写的。课文描写了日落时晚霞的美丽景象,以“变”字统领全篇,且节节有“变”,使自然之美、人与物之美在“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陈老师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注重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火烧云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对火烧云乃至自然景观的喜爱。
对本文的教学设计,主要是贯穿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读、自思、互相讨论、大胆尝试。通过教学,让学生受到大自然美的熏陶,也懂得美是要老师们去发现的。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希望今后教学中课堂评价语再丰富一些就更好了!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1 12:00
《火烧云》评课
《火烧云》一文是著名女作家萧红写的。课文描写了日落时晚霞的美丽景。全文以“变”字统领全篇,且节节有“变”,使自然之美、人与物之美在“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本文注意锤字炼句,有时一个字,就含不尽之意。比如“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一句,一个“烧”字,道出了火烧云的范围之大,气势之宏,色彩之艳。文中还用了很多叠音词,如‘笑盈盈”“红通通”“金灿灿”“偏偏”以及“跑着跑着” “恍恍惚惚”等,不仅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感,而且形象地描绘出火烧云的色彩、形状变化及人物的情态。所以,这位老师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注重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火烧云的红和“烧着”了整个天空后颜色之“变”:一会儿红通通,一会儿金灿灿,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白,一会儿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等等,还有叫不出名的颜色;之后是写火烧云形状之“变”:一匹头南尾西跪着的马只两三秒钟便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找马的尾巴,马又变模糊了,来了一条大狗,后面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大狗小狗都不见了。又来了一头大狮子,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边采取不同方式的读,边加入图片让学生欣赏,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火烧云乃至自然景观的喜爱。在瞬息万变的火烧云中能用眼睛捕捉到这一切,仅仅凭认真细致的观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伴随着丰富的联想。而富有诗情画意的联想必然出于一颗敏感善思的心灵。因此,老师在教学这篇美妙的课文时,重在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提高我们感受美热爱美的思想修养。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1 12:01
火烧云》听课随想
这篇课文是一篇写景散文,文章是美的,而教者的课堂教学更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这样的写景散文适合读—品—背—写。
读:包括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读,还有老师的指导朗读。李老师课堂教学做到了以读为主,以读促讲,以读代讲。课堂上的书声琅琅还应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
品:是对文本的欣赏,当然要品出味道,悟出文本的精华所在,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李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让学生感受到了火烧云在颜色和形态上的变化。
背:通常是背课文当中比较优美或典型的句子或段落,在这一课中有需要背诵的部分(自己喜欢的段落)。李老师在教学中对重点段落进行了补充填空,运用词语的提示,理清了脉络,从而强化了学生的记忆,为课文的背诵做好了铺垫。
写:包括对文章写法的梳理、概括、总结,是课堂教学行为的延续,即小练笔。李老师在课后让学生以“火烧云”或“礼花”为素材,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运用本节课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段话,培养了学生的模仿和表情达意的能力。
以上四个环节是循序渐进的,又是相辅相成的。李老师在这四点上把握的比较到位,可谓是看似漫不经心的指导,却收获意想不到的精彩。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11 12:01
求实、求活、求新
——《火烧云》听课有感
《火烧云》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章,作者萧红通过对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晚霞画卷,让人读后有一种心旷神怡、意犹未尽的感觉。走进许老师的课堂,我细心聆听了许老师对《火烧云》的教学理解,带给我的感受可以用三个字形容:实、活、新。
一、 实
1、平实的教学思路。叶澜先生认为:一堂实课应该是一堂有意义的扎实的课。对学生学习来讲,初级的意义至少是学到了东西,再进一步可能锻炼了能力,进而发展到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助于提高语文素养,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他会越来越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有意义的课,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不是图热闹的课。无疑,许老师的课是一堂平实的课。最初复习前三课的学习从自然景观的导入到对课文的整体认识(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并稍作讲解),再到具体段落词句的品析(语言现象点“烧”字的关注,模仿描写火烧云颜色的词等等),最后总领作者写文章的思想感情:对大自然的热爱,提升到一个情感的高度。整体思路非常清晰,学生的课堂参与率高,在许老师的带领下扎扎实实学到了很多知识。
2、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平实的课还要看对习惯养成是否有所帮助,因为习惯出能力,学法出成绩,良好的语文习惯养成教育是踏踏实实的语文教育。在整个语文课堂中,许老师对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非常关注,甚至有些“苛刻”。上课时每个学生的脊背都挺得笔直,朗读课文时齐刷刷地把书拿起来,不用提醒,便在书本上记下黑板上重要的知识点,回答问题个个声音响亮。我还关注到一个现象,每个学生都把词语手册上的词语意思在书上做了标记,可见预习工作做得很充分……这些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无疑让学生终身受益。
二、活
“活”的核心实质追求是学生主体思维活跃程度高。课堂的学习主体理应是学生。课堂上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师的教学艺术、驾驭教材能力和与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1、引入含活势——带着兴趣、带着问题。上课伊始,许老师便问学生火烧云其实就是霞光,早上的霞光叫“朝霞”,傍晚的霞光叫“晚霞”,但是课文为什么取题为“火烧云”,而不是“霞光”或“晚霞”呢?让学生带着兴趣,带着问题投入课堂学习,上课开始时就让学生“一见钟情”。
2、气氛要活跃——情意共鸣沟通,信息反馈畅通。为了让学生感受火烧云的颜色美,许老师在理解完书中几种颜色后,又及时的进行扩展词汇的练习。“想想天空中火烧云还会有哪些颜色?你能用哪些词语来描绘?”这样一来,学生的思路被激活了,个个情绪高涨,相互启发,短短的几分钟,他们就说出好多个不同形式的描写颜色的词语,既加深了对火烧云颜色美、变化多的理解,又发展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3、探索有活力——思维有深广度,见解有创新度。学生读第二自然段“烧”字可不可以换成“红”字。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点,在许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答案可谓五花八门:火烧云颜色很多,不止“红”这一种颜色;与下文“天空像着了火”相对应;与题目“火烧云”照应;用“烧”字更具动态之美……单就这个语言现象点,学生们挖掘得已经很深了。
三、新
教学理念新——教法为学法服好了务。许老师有旗帜鲜明的学法指导意识,且能围绕学法指导设计教学过程。4——6小节写了火烧云的三种变化,许老师就让学生概括三种事物有什么共同之处(都是先写出现,再写变化,最后写消失),首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再老师总结引导,最后要求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学着写火烧云的变化。教学生从“懂”到“会”再到“用”的过程,不仅教学生“心灵”,还教会了学生“手巧”。
什么是一堂好课?好课就是教学大纲的要求与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的有机结合,是教师主动点化、支持、配合学生学习的实录。语文教学要求新,但更要求实、求活、求是。求实是求新的基础,求活是由求实到求新的路径,求活、求新是为了更好地求实,而求是才能科学地求新、求活、求实。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