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数学优质课说课稿选集 [打印本页]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1-8 09:23
标题: 小学数学优质课说课稿选集
分数的基本性质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分数的基本性质》。下面我将从“说教学理念、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说课。
  一、本课的教学理念有:
  1、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主体意识。
  2、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3、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验证、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说教材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义务教材六年制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内容。这部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习约分、通分的基础。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识知规律,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分数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的关系。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动手实践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2、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情感状态,养成注意倾听的习惯。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三、说教法
  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引导自学、合作探索相结合法,让学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等的分数,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在知识的巩固阶段,我还采用组织练习法,当然以上这些教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本着“一法为主,多法为辅”的思想,我将多种教法进行优化组合,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四、说学法
  1、学生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学生在折纸上画出相应的阴影部分后,必然会对那三个图形进行观察和比较,从中有所发现。之后老师通过启发学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证明那三个分数大小相等,让尝试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2、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教师先采用启发法,再采用自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习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做一做,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
  五、说教学程序
  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本课的教学模式制定为:
  总之,学习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地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力争使每一节数学课都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分数的基本性质》反思
  江西省赣州市大公路第二小学李毅云
  本节我想结合我校申报的市级课题《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本人负责的市级课题《网络环境下促进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的研究》来谈谈这节课的教学设想,以及结合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谈几点反思。
  探索性问题的设计研究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问题的精心设计,一是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教师以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探索,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从而达到探究的目的,针对这点认识,这节课在我们学校课题组成员的集体备课下,作了这样的设计。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发展思维。
  1、情境的创设:“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提倡要关于创设情境,小学生天生具有好奇好胜的心理特征,而这些特征往往是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导火线。通过和尚分饼,创设问题作为引子贯穿全课。利用课件中生动的动画,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点在这节课中我个人觉得达到这个目的。
  2、探究活动与数学逻辑思维过去我们常为学生设计相同的学习方式并要求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流程展开学习。比如这节课的验证猜想中一本来我是设计了让学生按折、画、剪、比的步骤一步一步来引导学生操作,这样的设计看上去会很热闹,其实学生的操作依然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后来,为了给学生创设个性化的学习空间,我重新设计:“课桌上的信封里放着一些材料,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如果你觉得不需要材料,当然也是可以的。”这样的设计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探究空间,也增添也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本人教学能力不够熟练,学生紧张,表现出来的并不像我所想像的那般,但至少可以算已是对传统的一种大胆的突破吧。
  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感知、理解、提升、归纳、概括方面,我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表达、辨析、质疑的训练,尽量不给学生的数学思维加上框框,让学生展开思维,大胆思考,学生也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如:这相同的数能不能包括小数,如果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一个小数,那所得的数还是不是分数呢?为什么要零除外?大小不变能不能说成结果不变呢?等等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并重视引导学生采用举例说明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我想这可能也是我这节课比较有收获的一个环节了。能真正地体现自主开放,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小组合作交流我们班由于在开展课题研究之前,很少可以说几乎没有合作的习惯。而这学期的小组合作的训练方面也做得不够,只能说是交流多于合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我预测不到的情况。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有两处合作交流:一个是在验证猜想时合作,由于对小组的要求比较复杂,所以我运用了多媒体优势将小组合作要求打在屏幕上,这样学生就有了合作的方向,并且能对合作的效果加以对照,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另一个是在发现规律时合作探究,交流沟通。这时由于本班学生的实际,学生基本上处于一种交流的状态,不能说是合作了。有待今后对这个问题进一步努力。
  4、有效地处理课堂生成资源当教师个人的设计意图与学生的实际的实际不相符合,而学生表现出来的行为或语言又是有价值的,这时教师该怎么处理,我认为这就是对课堂生成资源的把握问题了。另一个课堂生成点在其中有一个学生运用了商不变的性质来解释了1/4=2/8=4/16的原因,我却忘了将本节课的一个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的知识点遗漏了,那就是商不变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这是一个很具有探究交流价值的问题。可惜我在预设与生成的把握方面做得比较欠缺,暴露出的问题也正是今后必须要努力去学习的地方。
  5、练习的设计为了有效地防止学生在课堂教学后期产生注意力分散,较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练习设计方面,尽量给枯燥的练习赋予丰富多彩的形式,一方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放松学生的心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知识,本案例中设计了:①有探究结束后的分辨是非,②有新课中的尝试性练习,③有游戏活动。较好地把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结合起来,学生学得轻松、愉悦。但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如何与练习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这也是一个很值得我个人反思的地方
  反思教学的主要过程,觉得在让学生用各种方法验证结论的正确性的时候,拓展得不够,要放开手让学生寻找多种途径去验证,而不能局限于老师提供的几种方法。因为数学教学并不是要求教师教给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江西省赣州市大公路第二小学李毅云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而约分、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计算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大小不变规律显得尤为重要。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与这部分知识紧密联系,是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基础。探索分数大小不变的规律,关键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观察和发现,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归纳规律。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归纳性质
  教学关键:利用分数意义理解性质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故事情境激励法
  三、教学设想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揭示课题。
  上课伊始我利用阿凡提为三兄弟分地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分一分、比一比,从直观上让学生感受到这几个分数大小是相等的。而这几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等,可分数却相等,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呢,从而来揭示课题。
  (二)、利用学具,小组合作探究规律。
  当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时,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学具,结合分数的意义来探究其中的规律。在找到规律后让学生想一想,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让学生再说说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在学生已经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教师又让学生回到故事中去,让学生试想如果还有一只小猴子,它想要四块,猴王该怎样分呢?既达到了练习的目的,又首尾照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设计有层次的练习,以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参与兴趣
  1、猴王变戏法(学生模仿复习):
  除法式子变形
  分数与除法变形
  2、教师出示三只可爱的小猴图片,奖励听故事:
  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两块,分给第一只小猴一块,第二只小猴见到说:“太小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第二只小猴两块。第三只小猴更贪,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6块,分给第三只小猴三块。
  同学们,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的多吗?(哪只猴子分得的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3、教师出示三块大小一样的饼,通过师生分饼,观察验收后得出结论:三只猴子分得的饼一样多。聪明的猴王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们的要求,又分得那么公平的呢?同学们想知道有什么规律吗?
  (二)探究新知
  1、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请同学们拿出三张相同形状同样大的纸,把每张纸都看作一个整体。动手折出平均分的份数2份、4份、6份,动笔把其中的1份、2份、3份画上阴影,再把阴影部分剪下来,将剪下的阴影部分重叠,比一比记录下结论。
  2、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1)通过动手操作,谁能说一说图中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各是几分之几?
  (2)你认为它们谁大?请到展示台上一边演示一边讲一讲。
  (3)既然这三个分数相等,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
  (4)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为什么分数的大小却相等的?你们能找出它们的变化规律吗?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讨论这两个问题。
  要求:有序观察认真交流
  (5)学生汇报讨论情况。
  (6)启发点拨。
  A.通过从左到右的观察、比较、分析,你发现了什么?
  B.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这里“相同的数”是不是任何的数都可以呢?请举例说明。板书:(零除外)
  C.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比较重要?(都、相同的数、零除外)
  (7)把和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A.思考:要把和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分子怎么变?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B.让学生讨论后独立解答。
  (8)讨论:猴王运用什么规律来分饼的?如果小猴子要4块,猴王怎么分才公平呢?
  (9)质疑。让学生看看课本和板书,回顾刚才学习的过程,提出疑问和见解,师质答疑。
  (三)随堂练习
  1.P109.1.
  2.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3、
  (四)小结
  同学们在这节课的学习中表现得很出色,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
  五、让学生拿出课前发的分数纸,要求学生看清手中的分数与1/2相等的,报出自己分数后离场,与2/3相等的再离场与3/4相等的。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1-8 09:24
标题: 《分数的意义》说课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体验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3、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4、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学方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习。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三、说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的材料8颗棋子、2块糖、10粒豆子、一幅熊猫图等,让学生用这些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表示1/2。然后观察、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学生在在动手操作、比较之后归纳出了单位“1”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让学生进行2次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产生的分数也不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概括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四、说教学程序
  (一)展示资料,了解分数的产生
  通过谈话自然引入,让学生通过调查、把自己知道的说给大家听。使学生有满足感,产生对学习分数的兴趣,感受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唤醒已知、探究未知
  1、通过回顾旧知,为学习新知作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第一次动手操作理解单位“1”的含义。
  (1)教师提出:1/2除了可以表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还可以表示什么呢?为了便于同学们研究问题,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材料(8颗围棋子、1米长的绳子、一张圆形纸片、一幅熊猫图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用这些学具试着表示1/2。
  (2)集体交流、共享成果
  各组选派代表到实物投影仪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及成果。
  (3)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予以突破。
  如:学生用8颗棋子、6只熊猫表示1/2这个分数后,教师出示课件,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单位“1”可以是一个圆、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4)引导归纳,通过比较相同与不同,让学生亲自去发现,去学习,去探究,体会、理解单位“1”并结合实际谈单位“1”,体会生活中的单位“1”
  2、再次操作,领悟分数意义
  (1)再次操作,让学生用学具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在操作中让学生体会到同样是这些学具却表示出了不同的分数,从而得出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分数也就不同,为概括分数的意义作准备。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引导学生试着概括分数的意义
  (3)阅读课本86页什么叫分数,自学分数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
  (4)5/73/8”为例,巩固分数的意义和分子分母的含义。
  (三)反馈练习
  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达到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列练习: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吗?为什么?
  以上两道题是基本练习题,目的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游戏“夺红旗”
  男、女各一队,派代表到前面夺红旗,但要听老师指挥,拿对了红旗归这一队,错了机会自动转给下一队,老师当发令员,其他同学当小小裁判员。女同学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学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学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奖给全班。
  此题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习、去探究吧!”教师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1-8 09:24
标题: 《倍数和因数》说课稿
一、 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前后关系: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百以内、千以内、万以内、亿以内以及一些整亿的数。但这只是对数字的浅在认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情感、价值目标:
  2. 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体会教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3)教学重点:
  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与方法
  (4)教学难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二、 谈设计理念
  首先从学生的操作入手,由浅入深,利用学生对乘法运算以及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关系的已有认识,在操作中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其次以学生讨论、交流、相互评价,促成学生对找一个数的倍数、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进行优化处理,提升、巩固学生方法表达的完整性、有效性,避免学生只掌握了方法的理解,而不能全面的正确的表达。
  三、谈教学过程:
  (1)合作交流、揭示主题
  用12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进行不同的摆法展示,为了避免简单的操作,引导学生通过算式来想他是怎么摆的。组织交流,引出算式与概念鉴定。
  (2)教学概念、正反促成
  利用横里读、竖里读,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知识概念,并及时出示整个前提:是在不含0的自然数,让学生自己举例,示范说、相互说,最后以教师举学生不容易想到了例子:4×4=16,18÷6=3,促成学生不仅从乘法的角度去思考,而且也可以从除法的角度进行,也为后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做好伏笔。
  (3)设疑,置疑,激发学生的反思力度
  在教学找一个数的倍数时,“才说到12、18是3的倍数(板书:3的倍数),3的倍数是不是只有12、18这两个数呢?”组织交流:3的倍数有哪些呢?同学互评,交流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形成了知识的整体性教学,加大了探索的力度,提高了思维的难度,“分钟内你们写完了吗?如果再给半分钟呢?为什么?”
  (4)判断中进行教学内容的递深,形成了反思——学习——强化的整个学习过程。在学生做出“6是倍数”的正确判断之后,并不简单换章,而是以此为契机
  “教学找一个数的因数”以谈话导入,形成知识相互的联系与区别,
  “谈话:必须说清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所以6可能是某些数的倍数,也可能是某些数的因数,那我们就来找一个数的因数。你能找出36所有的因数吗?”
  (5)讨论互评,自主学习
  放手让学生学习找一个数的因数,从无序到有序,从自寻到互学,请学生板书,
  学生评价,“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一个数的因数,可以介绍给大家吗?还有其他方法吗?”
  1×36=36 36÷1=36
  2×18=36 36÷2=18
  3×12=36 36÷3=12
  4×9=363 6÷4=9
  6×6=36 36÷6=6
  (6)自主不失指导,掌握不失总结
  如:提问:5为什么不是36的因数?(因为36÷5不能整除,有余数)
  小结:不能被这个数整除的数就不是这个数的因数。
  小结:我们即可以从乘法算式,也可以从除法算式找到一个数的因数。
  提问:那对于一个数的因数从36的因数、15的因数这两个例子又有什么发现?
  总结:对于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它们是不同的,但通过乘法算式、除法算式又是相互依存的、相互联系的。
  四、教学板书(略)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1-8 09:25
标题: 《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的整理复习》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这一小节是对学过的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是小学数学中简便计算的根据,也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因此,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整理和复习,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系统掌握运算定律,能按照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简便的解答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整理、交流、合作、探究,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对学习简算技能、形成简算意识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有意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并最终养成简算习惯。
  教学重点:整理运算定律。
  教学难点:合理、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特点,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以学生自主探究整理为主线,辅以讨论、交流等方法组织教学,使学生能在一个开放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分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1.激趣导入,复习旧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动机、兴趣才能去从事各种活动,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因此,课堂伊始,我就抛出两个问题:①你们想知道老师的年龄吗?②你们想知道老师家的电话号码吗?然后微笑着告诉学生:算完下面的题,你们就会有答案了。
  题目如下:  
  有了这样一个外在因素的刺激,同样的计算,学生做起来的积极性就会大不一样。
  
  2.巧设疑问,自主整理
  整理运算定律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感觉到学过的运算定律有很多,需要对它进行整理。那怎样进行整理呢?学生思考后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结果,我设计了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进行整理:①你能说出我们学过的所有运算定律吗?②你能把它进行分类整理吗?③你能用什么方式表示呢?④你能将整理结果制成学习卡片吗?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将整理结果制成一张张学习卡片。通过比较、欣赏、评价这些学习卡,学生可以得出按运算方式将运算定律分成两类或按运算定律的意义将其分成三类,并总结出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是最好的整理方法,既简洁又清晰,便于理解和记忆。这样一个自主活动的过程,能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分类整理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在以后的知识整理中还可以借鉴这种方法。
  
  3.层层深入,发展能力
  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提问:老师,这道题目要不要用简便方法计算?这说明学生的简算意识还很差。那么,在复习课上,怎样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的简算能力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读一读——会审题
  学生计算时往往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不看清题目就急于进行计算。因此,我首先设计了“读一读”,让学生仔细阅读每一道题。题目如下:   
  能简算的题有:( )。
  然后学生交流:你刚才是怎么读题的?都思考了些什么呢?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知道正确运用运算定律的前提是学会审题。同时在计算中,要善于观察题中的数字特点和运算符号,并思考如何合理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这样既避免了计算的盲目性,又培养了良好的审题习惯。
  (2)议一议——会反思
  反思是发现的源泉,是训练思维、优化思维品质、促进知识同化和迁移的极好途径。因此,我有意识地设计了学生易错易混淆的题。题目如下: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这样的计算是否合理,再反思:看了刚才这些题,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吗?或者你想提醒自己注意些什么?从而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以免再犯,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3)做一做——会计算
  复习课上题目的具体设计是值得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本节课练习题的设计,我力求少而精,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题目如下:  
  这些题,学生只有边做边审题,运用整体思维观察算式,寻找特点,并综合各法,才能算得又对又快又合理,进而形成娴熟的运算技能。
  (4)编一编——会运用
  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我把出题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当小老师,设计一道可以简便计算的题。题目如下:  
  要求:任选几个数,只添上“+”、“-”、“×”、“÷”号,拼成一道可以简便计算的题,考考你的同桌。
  
  4.总结提升,学会学习
  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会知识的主阵地,更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主阵地。因此,在这节课即将结束时,我让学生自由地谈收获和体会,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提高,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纵观全课设计,我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贯穿始终,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体会到整理知识的好处,感受到简算的优越性,使本节课既达到了整理复习的目的,又提高了学生合理、灵活地运用简便算法的能力。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1-8 09:26
标题: “表内除法的整理与复习”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的整理与复习”一课。
  本节课教材安排的内容是把前面所学习的除法算式整理成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规律、应用规律。整理复习这一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回顾与反思所学知识,使之系统化,并且这一节课又是后面学习较复杂的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此,根据这一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除法算式的整理过程,体验整理、归纳的思想方法,进一步提高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能力。
  2.能力训练目标:培养有序思维能力。
  3.创新素质目标:培养发现规律、应用规律的能力。
  4.个性品质目标:养成自觉整理知识的良好习惯。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结合二年级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不是很强的特点,我主要选定引导发现的教学方法,将整个教学过程安排在以下三大活动中。
  活动1:激发兴趣,引导探究;
  活动2:观察分析,拓展应用;
  活动3:课后实践,延伸兴趣。
  下面我具体谈一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活动1:激发兴趣,引导探究
  整堂课以很多的除法算式要参加家族会议的情境导入新课。由于算式太多,会议现场乱糟糟的,怎样才能有秩序地入座呢?这一拟人化的问题能激起学生整理这些算式的欲望。接下来,师生共同交流,归纳出按商相同、除数相同、被除数相同的方法进行整理,进而学生4人一组在小组内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进行整理,最后展示整理的结果。估计这三种方法都会有学生选择。为了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在展示时,我特意选择两张都是按商相同进行排列的除法表格,其中一张既按商相同进行了排列,还将除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了排列;另外一张表格中的除数在每一列中都是无序排列。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体验到既要按商相同进行排列,还可以在每一列中将除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最后引导学生对整理的方法进行优化。通过操作,学生不难发现按商相同的方法进行整理比较简便。
  这一活动安排为4个小环节,目的是激发学生整理知识的欲望,让学生经历自主整理知识的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活动2:观察分析,拓展应用
  这一活动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横向、纵向等多角度进行观察、比较,发现表内除法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其中蕴涵的规律,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尽情地表达自己所发现的规律。这样课堂才会不断闪现智慧的火花,产生思维的碰撞。学生通过自主交流会发现:竖着看,当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每一竖列的商相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横着看,当一个数除以1还得原数;每一横排的除数都相同。这样,知识让学生自己整理。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愈来愈浓。
  为了让学生感知这些规律的价值,紧接着,我便安排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这一环节设计了四个有层次的问题。
  1.()÷()=1。
  这道题是让学生运用规律进行发散性思维的练习。教师还可以将知识进行拓展,引导学生说出表内除法以外的等于1的算式,既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能培养不完全归纳概括的能力。
  2.()÷5=()。
  在这一题中,学生可以根据5的乘法口诀按照被除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来填,还可以将知识进行拓展。个别学生可能填出50÷5=10、55÷5=11等这些表内除法以外的算式。这一题既能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6÷2=3:
  (6×3)÷(2×3)=();
  (6×4)÷(2×__)=3。
  结合前面所发现的规律,这一题渗透了要到四年级才学习的商不变的性质,并且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这里不要求每一位学生都掌握,只要能感悟到这一性质就行。
  4.生活中的应用。
  1瓶钙片24片,1个小朋友吃,每天吃3片,可以吃多少天?
  2瓶同样的钙片,2个小朋友吃,每人每天吃3片,可以吃多少天?
  接着要求学生自己往下编,3瓶同样的钙片呢?
  这一题是用商不变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也只需要学生能有所感悟就行了,不要求全面掌握。
  活动3:课后实践,延伸兴趣
  为了发散学生思维,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创造的平台,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我让学生选择其他不同的方法亲自动手制作“表内除法”表。对于学生的课外作业,我会抽时间将他们的优秀作品进行分析并展示,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这三个环环相扣的活动中,可以说学生一直处在思考的状态,每个活动对学生来说既有趣味性又有探索性。
  整堂课我的设计体现了数学学习的思维过程,学生经历了整理知识、自己发现规律的过程,体验到了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乐趣,学会了整理和归纳知识的方法。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1-8 09:26
标题: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百分数中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概念和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这部分内容的基础,学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分析
  对于百分数,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如何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适时进行数学化,让学生完成百分数意义的建构,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法,应用百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交流讨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相关信息,让学生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重点、难点:借助生活经验,通过生活实例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我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以下的教学方法:
  1、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情境导入新课,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新课开始,联系学生生活的具体实例引出百分数,再让学生试着找出日常生活见到的百分数,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这节课主要通过几条信息让学生探索、发现规律,进而概括百分数的意义。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理解百分数的读、写法,发挥教科书的示范作用。最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数与百分数的区别,进一步深化百分数的意义。这样教学循序渐进,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同时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说学法
  1、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独立学习、合作交流,逐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自学能力。
  2、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创新能力。
  四、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初步理解百分数
  给学生一段含有百分数的信息:期末考试,我们班的数学成绩情况如下:得优的学生占65%,得良的学生占25%,及格的学生占10%。
  师:在这条信息中出现了一种我们没有学过的数,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数吗?并让学生试着说一说,是怎样理解这里的百分数的?在生活中你见过百分数吗?说一说自己收集到的信息。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百分数的意义
  (1)出示两条信息:①长城干红葡萄酒的酒精度是
  11%;②五粮液酒的酒精度是39%。问:喝同样多的长城干红葡萄酒和五粮液酒,哪个容易醉?为什么?
  (2)出示信息:某小学六年级的1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17人,五年级的2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30人。提问学生哪个年级的三好学生人数占的比率大。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得出六年级三好学生人数占的比率比五年级大。
  (3)概括百分数的意义。
  2、自学百分数的读、写法
  分三个层次学习:(1)、学生先自由看书;(2)、指名学生汇报百分数的写法,老师要重点指导百分号的写法,做示范;(3)、汇报百分数的读法,学生容易把分母100的分数的读法与百分数的读法混淆,要指出两者的区别,并出示不同的百分数让学生读
  3、探究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师提供信息,下列三句话中的分数,哪些可以改成百分数?哪些不能?
  (1)修了一条路的3/5。(2)杨树的棵数是松树的1/4。(3)一根绳长5/8米。
  学生在做出判断后,组织学生讨论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并小结。
  (三)拓展延伸,深化提高
  1、先读出下列百分数,再用合适的百分数填空。
  100%2%120%90%10%
  (1)小汽车的速度是卡车速度的()
  (2)今天来这上课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
  (3)由于这次测验,同学们准备很充分,不及格人数只占总人数的()
  (4)去年植树节,我班植树中,成活的棵数占总棵数的(),死亡的棵数占总棵数的()。
  2、出示信息:(1)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的7%。(2)我国的人口占世界的22%。
  看了这两条信息,你想到什么?
  3、出示两种衣服的标签:A含棉100%,B含棉75%,如果你是顾客,你会买哪一种,请说说你的想法。
  (四)、全课总结。
  主要总结三个方面内容:1、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2、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是什么?3、百分数的优点是什么?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1-8 09:28
标题: 《圆的周长》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圆的周长。这是《实验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中一个课时的内容。下面,我来谈谈如何教学这一课。
  一、理解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以前已经学过直线图形,上节课又学习了“圆的认识”,这些知识为本课教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教材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归纳中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通过圆周率的形成过程,推导圆周长的计算方法。从而为下节课学习利用圆的周长公式,反求圆的直径或半径,作好了理论上的准备。
  二、把握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和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及圆的周长计算公式。难点是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和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关键是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三、确立本课教学要达到的目标
  本课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圆周率及圆的周长的含义,掌握圆周率Л的近似值,掌握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对圆周长的测量圆周率的探索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能力。通过2道例题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当时低劣的条件下,准确计算出圆周率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准备本课的教具和学具
  教师准备一根一米长的直尺,一根6米长的皮尺,几个大小不同的用硬纸板剪成的圆,一个用硬纸板剪成的长方形。学生每人准备一把小直尺,一根包装带,几个大小不同的硬纸板剪成的圆(瓶盖、算珠等圆形物体更好)。
  五、采用实践感悟、协同探索、抽象概括等教法与学法,让学生享受成功
  1、实践感悟。
  上课开始时,教师拿出长方形硬纸板,让学生通过口述,手摸重新认识一次长方形的周长。再拿出圆形硬纸板借助长方形周长的引渡,让学生用皮尺围测、用圆在皮尺上滚测、用手在圆周上滑摸等方式认识并理解圆的周长。
  2、协同探索。
  当学生对圆的周长有了初步认识后,教师随即把学生以6人一个小组分开围座在一起,然后让他们分别量出大小不同的圆的周长和直径,并由小组长记录下每个圆的周长和直径的长度数据,再分别计算出每个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保留两位小数),最后比较所有的商,看看有何特点。
  教师要求各小组汇报每个圆的周长除以直径所得的商,并逐一把这些商写在黑板上。然后引导学生抽象出一个结论:不论多大的圆,它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
  就此机会,教师向学生计述一千多年以前,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就用算筹计算出每个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总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个伟大的发现,比欧州人早了500年。
  教师指出:由于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所得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就把这个数叫做圆周率,并用字母Л(pai)表示,Л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一般取近似值,即Л=3.14。
  3、抽象概括
  既然知道圆的周长÷圆的直径=圆周率,那么,根据被除数、除数与商的关系,已知直径求周长应是:圆的周长=圆的直径×圆周率,为了方便,我们用字母C表示圆的周长,用字母d表示圆的直径,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为:C=Лd。因为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即d=2r,那么圆的周长=2×圆的半径×圆周率,用字母表示就是C=2Лr。这样,我们就得到了根据圆的直径求圆的周长和根据圆的半径求圆的周长的两个公式:C=Лd和C=2Лr。
  4、享受成功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圆的周长和圆周率有了比较清醒地认识,对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也有了理论上的把握。但是,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是运用知识。如何运用我们本课所学的知识呢?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学习课本第101页例1,并要求学完后自己试做第103页试做题第1题。估计大部分学生做完后,教师又从平时成绩好、中、差三类学生中各抽出一名板演。板演完成后集体评论。我们一方面表扬和鼓励做得正确的学生,另一方面纠正板演中出现的错误。
  就在学生初步感受成功的快乐时,教师再次要求学生自学例2,并用解决试做题第1题的同样方法,解决试做题第2题。
  最后,教师根据板书,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作一次系统的口头归纳。
  附: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圆的直径=圆周率
  即C÷d=Л
  圆的周长=圆的直径×圆周率
  即C=Лd
  又因为d=2r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1-8 09:29
标题: 《圆的面积》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本节内容是从一个小狗活动的实例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圆的面积。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圆的周长,弧长等有关概念、公式,在这个基础上,学好本节课,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和有关计算,为学生今后学习和圆有关的图形的面积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面积的推导过程中,潜意识的培养了学生的极限思想。
  二.目标分析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能力为重,同时也要强化应用意识,所以教学目标的确定应建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上,而预备年级的学生只具备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完备,所以根据本节课的特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⑵帮助学生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使学生了解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过程,逐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向学生展示生动、活泼的数学天地,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探索,在参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圆的面积公式的应用。
  难点:在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中,学生对圆的无限平均分割,“弧长”无限的接近“线段”的理解以及将圆转化为长方形时,长方形的长是圆的周长的一半的理解。
  四.教法分析
  1.教法分析:
  针对刚迈入初中的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在的知识水平。采用启发式,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课堂上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同甘共苦”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创造一个轻松,高效的学习氛围。
  2.学法指导
  通过实例引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在借助长方形面积公式来推导圆的面积公式的同时,使学生体会到观察,归纳,联想,转化等数学学习方法,在师生互动中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教学手段
  为了更好地展示数学的魅力,结合一定的多媒体辅助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增加形象感与趣味性,腾出足够的时空和自由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五.教学过程
  1.复习(1)长方形面积公式
  (2)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求法是通过割补转化为长方形面积来解决。
  2.创设问题情景,引入课题
  一只小狗被它的主人用一根长1米的绳子栓在草地上,问小狗能够活动的范围有多大?
  问题:1.小狗能够活动的最大面积是一个什么图形?
  2.如何求圆的面积呢?
  3.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1)引导:
  平行四边形面积可以转化成长方形面积,那么圆的面积是否也可以转化成长方形面积来解决呢?
  (2)实验操作:
  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圆分给各小组(前后四人为一组)。请同学们试试看,是否可以将圆转化成为长方形。
  (3)动画展示
  
  让学生闭起眼睛想一想是不是分得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
  当我们把圆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也就越接近了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4)得出结论:
  启发1:既然圆的面积无限接近于长方形。那么我们如何根据长方形的面积来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呢?
  启发2: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有什么关系呢?
  再次展示动画。
  设圆的半径为r
  启发学生寻找规律,由圆的周长为2πr,推导得出长方形长为πr,宽为r,
  圆的面积。
  4.实际应用
  (1)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求小狗活动范围的最大面积问题?
  (2)例题讲解
  例题1:已知一个圆的直径为24分米,求这个圆的面积
  注意书写格式:1)写出公式2)代入数字3)计算结果4)写出单位。
  (3)巩固思考
  小明家新买了一个圆桌,妈妈让他求桌面的面积。你能够帮助小明回答吗?
  (4)巩固练习
  例2.一个圆形花坛,周围栏杆的长是25.12米,这个花坛的种植面积是多少?(π≈3.14)
  练习:
  1.判断题
  (1)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圆的面积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
  (2)半径为2厘米的圆的周长与面积相等。()
  2.把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剪成一个最大的圆,求这个圆的面积。
  40cm
  3.一块直径为40厘米的圆形铝板上,
  有4个半径为5厘米的小孔,这块铝板
  的面积是多少
  5.归纳小结
  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的认识,利用提问形式,从以下方面小结,学生先回答,教师归纳总结。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1)本节所学的主要公式是什么?
  (2)如果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量?
  (3)已知圆的周长、圆的直径是否也可以求圆的面积呢?如何求。
  6.布置作业
  P105练习3.3(1)—2,3。
  P106习题3.3—1,2。
  六.评价分析:
  精心设计问题情景,积极引导,启发学生参与公式的形式过程,但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学生的思维又常常受到课堂气氛,突发事件的影响,所以教师应根据课堂实施和学生反馈的信息(举手情况,题目的解答情况,学生讨论小结的结果情况)因势利导,随机应变,调整好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同时也应该根据学生作业反馈的信息及时作好教后感笔录,以便今后更好地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圆的面积第二节课的目的主要是巩固练习。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1-8 09:30
标题: 《分数除法》课堂实录
师:你知道画面上的人是谁吗?一起说!
  生:(齐)屈原!
  师:对,他就是我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的故乡就在咱们……
  生:(齐)秭归!
  师:我还知道秭归有个美誉,它被称为中国脐橙之乡,秭归的脐橙个个果大味甜,每个脐橙的重量可达200g左右。老师想问问大家了,每个脐橙约重200g,3个有多重?
  生:200×3=600(g)
  师:每个脐橙约重200g,3个约重600g。小精灵也想问问大家了,根据这个问题的数量关系,怎样将它改编成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呢?
  生:3个脐橙有600g,每个约重200g,请问一个有多重?
  师:你想提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3个脐橙有600g,每个有多重?
  师:(板书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用总重量600g除以每个的重量200g等于3个。
  师:咱们先来解决黑板上的这个问题,好吗?来,旁边的同学帮帮他!
  生:用总重量600g除以脐橙的总数3个,等于200g。
  师:你直接说算式可以吗?
  生:600÷3=200(g)
  师:还可以怎样改编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呢?
  生:3个脐橙的重量约600g,每个重200g,问有多少个脐橙?
  师:同不同意他的说法?你来说说看?
  生:有一些脐橙,它的总重量有600g,知道每个脐橙约200g,问有多少个脐橙?
  师:可以吗?
  生:(齐)可以!
  师:老师把她的问题稍稍提炼了一下,每个脐橙约200g,几个约重600g?(板书问题)怎样算呢?
  生:600÷200=3(个)
  师:非常好!在咱们刚才的这几个问题里,脐橙的重量我们用克来作单位,如果用千克来作单位,200g又可以看作是多少呢?请你说!
  生:200g等于0.2kg。
  师:用分数表示又是多少呢?
  生:0.2千克等于15kg。
  师:好的,那每个脐橙的重量约是15kg(板书),那刚才的乘法算式又可以怎样写呢?
  生:15×3=35(kg)
  师:那下面两个除法算式又可以怎样改写呢?
  生:3个脐橙约重35kg,每个有多重?
  师:直接说算式可以吗?
  生:15除以3等于15。
  师:别着急!
  生:35÷3=15(kg)
  师:下面的除法算式又可以怎样写呢?
  生:35÷15=3(个)
  师:看一看咱们改写的这三个算式,上面一个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分数乘法算式,下面两个是……
  生:(齐)分数除法。
  师: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分数除法问题。(板书课题)
  师: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已知3个脐橙的总重量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师:你的意思是你观察左边的三个整数算式,是吗?谁来帮他说得更清楚些?
  师:你们看,黑板上的这两组算式,左边都是……
  生:(齐)整数的算式。
  师:右边都是……
  生:(齐)分数的算式。
  师:那接着再来观察,(指着整数的算式)下面的两个除法算式同上面的乘法算式有怎样的关系呢?大胆说说吧!
  生:下面除法算式的600g是上面乘法算式的积,3和200是上面的两个因数,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
  师:她说到了咱们学过的整数除法的意义,那整数除法是这样的,分数除法又是怎样的呢?
  生:整数除法的意义同分数除法意义相同。
  师:是这样的吗?还有谁想说说?
  生:整数除法的意义同分数除法意义相同。
  师:非常好,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也很会动脑筋,其实分数除法的意义同整数除法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做一做!
  师:根据乘法算式直接写出除法算式的得数。谁先来说?
  生:821÷47=23
  师:谁接着说?
  生:821÷23=47
  师:对吗?
  生:(齐)对!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这么快就知道结果呢?
  生:我知道了两个因数的积是821,积除以一个因数就得到另一个因数。
  师: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真好!今天希望小学的小伙伴们正在为秭归脐橙设计包装纸呢,瞧,第一组的设计师们正遇到了问题。(课件出示问题:我们将一张长方形纸的45平均分成两份,在其中一份画上了同学们设计的秭归脐橙图标,你知道这一份是这张包装纸的几分之几吗?)
  师: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来说说这个问题?
  生:一张长方形纸的45,把它平均分成两份,求一份占这张包装纸的几分之几?
  师:同意吗?
  生:(齐)同意。
  师:怎样列式呢?
  生:45÷2=25
  师:哦,你已经计算出结果了!(板书算式)同意他算的这个结果吗?
  生:(齐)同意。
  师:你们都认为是25,那25是怎样算出来的?老师请四人小组的同学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或方法来进行实验,也可以借助手中的材料,注意实验时记下各自不同的算法。小组活动开始!
  生小组活动,师巡视辅导。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到前面来!
  生:先把这张纸平均分成5份,找出这样的4份,把空白的一份折起来,然后把这4份对折,对折之后再摊开,这样的2份就是25。
  师:这样的2份是?
  生:这样的1份是25。
  师:你怎么不把这一份用颜色标出来?这样我们就看得更清楚些。哪个小组和他们的想法一样,并且又涂了颜色的?请你说!
  生:我的想法和他们不一样。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这张纸平均分成5份,45就是其中的4份,把4个1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15,也就是25。
  师:其实你的想法同他们是一样的,只不过他们没有涂颜色,我们不能看得更明了些。老师把你们的想法再演示一遍,好吗?(课件演示)
  师:把咱们这么好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吧:45÷2=25,这里的2是怎么算出来的?(板书算式)把4个1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15,也就是25。
  师:其他组还有没有别的想法?
  生:把15折到后面,再把45横着对折,用红色的彩笔涂出其中一份。
  师:我想问问你了,涂色的部分是45的多少呢?
  生:(齐)12。
  师:那是这整张纸的多少呢?
  生:25。
  师:老师也把这种想法演示给大家看看吧,(课件演示)多好的想法!我们把这种想法也用算式表示出来,把4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5的……
  生:12。
  师:求45的12可以怎样算?
  生:45×12
  师:还有谁想说?
  生:45×12
  师:那45÷12我们也可以这样算(板书)45×12=25。还有别的算法吗?
  师:看看这两种算法,:一种是将4个1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15,也就是25;第二种是把4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5的12。最后的结果都是25,这里的两种算法都挺好。同学们就是聪明,自己动手折一折、算一算就帮助小设计师们解决了问题。看,这就是设计的图标(课件演示),占整张包装纸的……
  生:(齐)25。
  师:第二小组的同学们也想问问大家了:如果把这张纸的4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生独立思考。
  师:已经有同学想试试了,那就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写出算式,算出结果,再想办法验证,最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说。
  生小组活动。
  师:已经有同学举手了,想把自己的想法同大家分享一下,请你说!
  生拿出折纸。
  师:先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用45乘13等于415。
  师:我们把45平均分成3份,也就是45×13,可不可以这样理解?
  生:(齐)可以。
  师:那把45平均分成3份,还可以怎样列式呢?
  生:(齐)45÷3
  师:(板书)45÷3=45×13=415。这是你的算式,下面你说说你是怎么验证你的结果的?
  生:我把这张纸的45平均分成3份,在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再把这张纸摊开,涂色的是这张纸的415。
  师:说的真好,还有哪个同学想说?
  生:我和他想得一样,我把这张纸对折两次。
  师:对折两次?是吗?是三折,把它平均分成3份,对吧?请接着说!
  生:把这张纸的45平均分成3份,在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涂色的是45的13。
  师:那是整张纸的多少?通过折纸能看出来吗?
  生:(齐)415。
  师:谢谢你,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个同学的想法。(课件演示)
  师:你们是这样想的吗?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他们都是竖着折的,我是横着折的。
  师:哦,你折纸的方向不一样,那通过你的折纸能直接看出结果吗?
  生:不能。
  师:那你是怎样知道这一份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
  生:我是用算式算出来的。
  师: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把45平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就是45的13,然后你就算出是415。老师把你的想法给大家演示一下(课件演示)
  师:你还想说?
  生:还可以把45化成1215,1215除以3得出415。
  师:听明白他的想法了吗?你为什么要将45化成1215呢?
  师:因为45的4除以3不能除整。
  师:哦,因为45的4不是3的倍数,所以我们这样竖着折以后不能直接看出结果,于是你想到了这样一个好方法,把45化成1215,那你的意思就是将每一个15又来平均分成……
  生:3份。
  师:这样整张纸平均分成了15份,原来的45也就是1215。
  师:从刚才的计算中,我看到大家都选择了这样一种算法,你们为什么不选择第一种方法,试过吗?
  生:因为4除以3不能得出整数的结果。
  师:这种方法算起来比较麻烦,所以同学们都选择了第二种方法,真是一个聪明的选择!
  师:老师再来考考大家了,如果把这张纸的45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平均分成6份呢?你会算吗?
  生:(齐)会。
  师:直接在草稿本上写算式。
  生独立完成。
  师:好,请你说!
  生:45乘15
  师:通常情况下,我们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我们用……
  生:(齐)除法计算。
  师:那算式还可以怎样写?
  生:45÷5=425
  师:怎么算的?能把你的想法再说具体点吗?
  生:45÷5=45×15=425
  师:好的,如果把这张纸的45平均分成6份,每份又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
  生:45÷6=45×16=215
  师:通过上面的折纸实验和算式,你能发现关于分数除法的什么规律吗?
  生:45除以一个数,就是45乘它的倒数。
  师:还有谁想说?
  生:除数除以被除数,就是除数乘被除数的倒数。
  师:除数除以被除数?应该怎么说?
  生:(齐)被除数除以除数。
  师:而且我们今天的被除数都是?
  生:(齐)分数。
  师:除数呢?
  生:(齐)整数。
  师:那分数除以整数,我们一般可以怎么算?
  生:用分数的分子除以整数。
  师:对,有时可以用分数的分子除以整数,用它除得的商作分子,分母不变,还可以怎样算呢?
  生:用分数乘整数的倒数。
  师:那这两种方法哪种方法更具普遍性呢?
  生:用分数乘整数的倒数。
  师:对,把一个分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一道除法问题就被转化为我们学过的乘法问题,而且这里乘的是除数的倒数,这种转化的方法可真好!那就用我们发现的规律计算下面各题吧!
  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后,全班集体订正。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今天这节课我们的研究和发现同许多年前的数学家们有着惊人的相似,想看看吗?
  生:(齐)想
  (课件出示数学小知识)
  师:听到这些,想说的什么吗?
  生:我国古代的数学家真聪明!
  师: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老师和你们一样,我也为我国古代的数学家感到骄傲,但今天,我更为你们这群聪明能干的同学们感到自豪,所以我为了不起的你们留了一个小问题:分数除以整数,我们用分数乘整数的倒数。而刘徽注释《九章算术》时说:分数除法就是将除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与被除数相乘。这又是什么意思呢?这个问题留给我们在后面的学习中继续探究。下课。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1-8 09:31
标题: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一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五单元中第一小节的授课内容,本节课承接了分数的意义等知识,又为今后学习,单位名称的转化和分数的大小比较等内容做好知识的铺垫,所以让学生很好的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体会量与率的区别十分重要。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一小节的目标有以下几点:
  1、知识目标:是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知道如何用分数来表示除法算式的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生生合作中学会倾听,收集他人的信息,在师生合作中,大胆创新勇于发现,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转化的思想。
  三、课前准备
  本课材的内容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的:
  第一部分:是将1个物体平均分,来体会除法算式与分数的商的结果之间的联系。
  第二部分:是将3个物体来平均分,来体会每份的多少?它的商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是本节的升华,总结分数与除法间的关系,归纳字母表示关系式。
  第四部分:是教学有关单位名称之间的转化。
  本节的重点是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而本节的难点是具体体会每一个商的由来,它具体表示的意义,也就是通过分数与除法之间各部分关系的教学,实际上要将分数的意义在学生的感性认识上进行一次升华。本节课我采取利用具体实物,图形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教学过程的设计采取在大量的数活动和数学信息中感知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在教学的进行中,要充分创设让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氛围,设计生动有趣,富有个性的数学活动,在学习中使学生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实实在在的学好基础知识,让每个学生通过学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营造民主、和谐、活跃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材料准备:一米长的绳子一条,每个学生准备三个大小相同的圆纸片,水彩笔、直尺等文具。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1-8 09:31
标题: 《分数除法应用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教学的内容是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二单元分数除法应用题例1、例2。这部分内容是在学过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用方程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文字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一样,本小节教学的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也是由于分数乘法意义的扩展,相应地除法意义的具体含义也有了扩展而产生的新的应用题。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会分析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2)能列方程正确解答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3)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是:能用方程正确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难点是:确定单位“1”、分析数量关系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的原则
  1、自主探究、寻求方法
  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究、寻求分数除法的解题方法。
  2、设计教法体现主体
  课堂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领路人,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各抒已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分层练习、注重发展
  练习有层次,由尝试练习到综合练习到发展练习,层层深入。
  三、说教程:
  一、导言:
  以前我们学过了分数应用题,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分数应用题,(板书:分数应用题)。
  二、复习:
  1.说说下面各题中应该把哪个看作单位“1”,数量之间相等关系怎样?
  ①吃了一筐白菜的2/5。
  ②一本书的价格正好是一支钢笔价格的2/5。
  ③小明体内的水分占体重的4/5。
  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教学例1
  ①小明体内所含的水分是28千克,占体重的4/5,他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仔细观察看一看有没有什么发现?
  独立做,做完组内交流,组长分好工,做好记录,看看哪个小组方法多,你们小组准备由谁发言,用几句话表达自己小组的方法。
  小结:老师也认为用方程解比较容易,因为它的解题思路与我们以前学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思路是一致的,也是根据题中的叙述的条件明确把谁看作单位1,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列出等量关系式,由于单位1是未知的,要设成x,列出方程进行解答。这也是我们本节课所要掌握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用方程解的方法。
  2、教学例2。
  ②小明买一条裤子是75元,是一件上衣的2/3,一件上衣是多少钱?
  (看题)(独立完成后说说自己的想法)
  3、比较例1、例2有什么不同。
  师:例1、例2虽然存在着不同指出,但是解题方法是类似的。我们再做两道题看看是不是这样。(投影出示做一做1、2)。请两名同学在投影片上做,其他同学在本上做,做后请同学叙述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
  小结:通过以上的学习,同学们觉得分数应用题在解答时的关键是什么?
  四、练习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五、总结全课
  师:好了,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列方程来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学好这部分知识对于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我们的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希望你们继续努力。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1-8 09:32
标题: 《统计与可能性》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是在学生进行过简单的统计图和已经初步认识某些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安排的。培养初步的随机的观念和概率的思想,为第二学段“研究概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条形图描述数据,完成相应的统计图,体会到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能对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简单判断。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实践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三、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对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正确判断,并能适当解释和分析统计的结果。
  说教法学法
  一、注重数学学习的情感化
  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我尊重并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营造了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在学习活动中尝到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
  二、注重数学学习的活动化
  生活的中心是活动,课堂教学的本质应该是活动的,要让学生“活”起来,必须先让学生“动”起来。游戏活动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活动形式,把数学教学与游戏活动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激发学习动机。学生通过摸球活动,发现和掌握有关“可能性”的知识,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三、注重数学学习的自主化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有效的学习方式,推出“可能性”的几种情况。学生学得积极,教师教得轻松活泼。这样实实在在地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使其参与新知的认知过程,既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精神。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顺昌购物中心打出了“消费大抽奖”的活动牌子:一等奖2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200名,纪念奖2000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猜一猜抽到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纪念奖的可能性会怎样?
  那么自己的猜想是不是正确的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
  二、小组活动,猜测验证
  1我先出示口袋里有5个黄球、5个红球,让学生任意摸一个,学生会想到摸到黄球和红球的可能性一样大。
  但我又袋子里拿走3个红球,让学生猜测,结果会怎样。
  通过新旧游戏的对比,有助于学生正解把握条件,从而顺利作出关于结论也随之变化的预测;另一方面,相似的游戏情境,更能调动学生原有的认识和经验,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主动地进入探索活动。
  2.实验验证
   出示实验要求
  每次摸1个球,摸完放回口袋,一共摸10次,
  提供两种记录方法,选一种记一记
  方块图:每次涂一个方块表示
  条形图:每次涂一个方格表示
  然后让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最后全班交流实验情况:你发现了什么?小结提升:你觉得用“方块图”和“条形图”表示数据时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各有什么优点?
  通过比较条形图使用起来更方便些,以后我们还会经常见到“条形图”这位朋友。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亲身经历“猜测——实验——验证”的科学研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并在活动、交流中初步感受“条形图”表示数据既直观又清楚的优点。
  三、想想做做,丰富体验
  1想来玩“抛骰子“游戏吗”
  2.做一个小正方体,四面写1,一面写2,一面写3,还是抛30次,预测一下,结果会怎样?
  3小组活动,用条形图记录结果。
  在条形图里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
  4又到了“装笔”比赛的时候了,请各组做好准备
  第一关:在布袋里放4枝笔,每次任意摸一枝,摸50次,摸到红铅笔的次数比蓝铅笔多。(每组派代表展示,说说怎样想到这样做的。
  第二关:在布袋里放4枝笔,每次任意摸一枝,摸50次,摸到红铅笔的次数比蓝铅笔少
  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表达,培养统计活动中分析数据,判断推理的能力,更深刻地理解不确定事件。
  四、全课小结,拓展延伸
  今天在活动中,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和感受吗?请和大家共同分享。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很多,请你留心身边的事物,谁能找到这样的例子也请带到学校里与大家分享,好吗?
  叶澜教授的生命课堂的理念告诉我们:人不仅有认知,人还有情感、态度和信念,如果只把人看作是一个认识体,就简化了对人的认识;如果教学只注重培养认知能力,那就弱化了教学的意义。我通过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按照“激趣激疑——自主探究——体验验证、深化认识”的过程进行教学,不仅把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课堂生活紧密相联,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丰富了学生的教学体验,加深了学生的思考,突破了学生思维和经验的障碍,而且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大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合作交流的能力,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作者: qfm    时间: 2008-11-10 10:33
很不错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1-10 14:37
标题: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评课稿
组合图形的面积是一个抽象的计算概念.组合图形是具有普遍特点的平面几何图形,是平面几何初步知识的总结与延伸。尤其是组合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理过程(不同于简单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蕴含叠加转化的数学思想,对学生今后计算复杂图形面积公式具有重要意义。听了黄老师执教的《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深受启发。由于黄老师能深入钻研教材,准确理解教材编写意图,跳出教材,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进行大胆
  的改革,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紧密结合起来,强化教学互动,对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亮点:
  一、转变教师角色,改善教学行为。
  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在“以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哪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本课教学中,黄老师更多地体现为:引导者——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明确的导航目标,辅导者——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与支持,使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合作者——关注学生的学习,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共同寻求问题的答案。与学生构成良好的学习共同体。
  二、重视自主探究,发挥学生主体性。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不但能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更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时,黄老师先让学生跟老师一起画一个图形,然后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动脑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交流、验证自己的想法,看看自己没想到的方法有哪些,根据自己的能力有选择地学习其它方法。这样有序的学习,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智能,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三、注重兴趣的激发,找准新旧链接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需要在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黄老师在学习新知之前,先组织学生从自己制作的七巧板图形中找出2个图形拼成一个新的图形,并给它取个名字,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这样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体现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找准新知的最佳切入点,为知识的迁移做好铺垫。
  四、紧密联系生活,突出学以致用
  数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本节课中,黄老师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经验,创设了让学生自由拼凑图形这一情境,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的组合图形,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顺利地引出新课,最后又让学生计算家里楼房挑梁的侧面面积,通过联系实际,计算面积,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黄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充分体现黄老师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过程,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和借鉴。当然,黄老师能否在以下几方面再继续探究,以达更好的教学效果呢?
  1、能否在课堂评价方面加以改进。评价作为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态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巴班斯基指出:“只有在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师生共同全方位参与的课堂才会产生心理共鸣,充满激情,充满活力。因为学生很在乎别人,尤其是同伴对自己的肯定。本节课中我感觉在这方面稍微欠缺了一点点。
  2、我觉得学生的练习偏少了一点,是否需要增加。(可能由于课件出现了问题,黄老师临时调整了教学策略后,造成了时间紧张,才减少了练习)。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1-10 14:38
标题: 《梯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九册第三单元第3小节《梯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梯形面积。
  能力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经历梯形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进一步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3、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并能正确运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运用不同的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二、说教法与学法
  1、根据几何图形教学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几点教法:
  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主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融合;
  ②有目的地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法:
  ①让学生学会以旧引新,掌握并运用知识迁移进行学习的方法;
  ②让学生学会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所以本课在教学思路上淡化教师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从而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本课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课
  1、回忆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说说平形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回想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2、谈话引出课题
  关于梯形你们想知道什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复习提问,从而唤起学生的回忆,为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奠定基础。也就是为梯形面积的推导做好铺垫,并在学习新课之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怀着由好奇引起的理智上的震动进入认知活动方面的探索。〉
  (二)、讲授新课
  1、直接切入主题:
  对于梯形的面积你们打算怎样找到它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路——把梯形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图形。)
  〈这一环节的设置意在激活学生思维,为学生提供创新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从小树立探寻知识的意识的良好学习习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也为新课的展开起好前奏。〉
  2、动手操作前让学生先对梯形进行分类。(可分为:一般梯形、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
  3、研究建议:
  ①选择喜欢的梯形,按照“转化”的思路来研究。
  ②小组分工合作,考虑不同的转化方法。
  4、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学生小组讨论,动手操作。〈教师可有意识地参加到小组中去合作、辅导〉
  5、分小组展示汇报,教师深化点拔。
  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边说边演示其过程)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沿着高切割、拼摆〉〈沿着一条腰的中线切割、拼摆〉….
  (上底+下底)×高÷2(上底+下底)÷2×高(上底+下底)×高÷2……
  刚才同学们采用不同的割补、拼摆等方法,将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推导出了不同的面积公式,运用这些公式,我们都可以计算出梯形的面积。只不过,这些公式从形式上看略有不同,我们可以把它们整理成: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7、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公式:S=(a+b)×h÷2
  8、应用公式,尝试计算梯形面积(出示一个基本图形让学生计算)
  〈这一环节意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亲自去体验,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大胆提出假想,共同探讨,互相验证,更强烈地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更全面、更方便地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种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活动中体验、活动中发散、活动中发展的过程,真真正正地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深化巩固
  1、学习例1
  (1)、借助教具演示,理解“横截面”的含义。
  (2)、弄清渠口、渠底、渠深各是梯形的什么?
  (3)、学生尝试计算横截面积。
  〈巩固新知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过程,这一环节是为了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次推向高潮,能更好地运用公式计算梯形面积,从中培养了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反思体验
  回想这节课所学,说说自己有哪些收获?
  〈这个环节主要是再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回忆过程中更清楚地认识到这节课到底学了什么,通过谈感想,谈收获,学生间互相补充,共同完善,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五)、课外作业
  练习十八第1——3题。
  〈本课的作业体现了“课已终,趣犹存”这一特点。通过作业练习教师能从中得到反馈信息,能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以促进教法的改进。〉



作者: 行云流水    时间: 2008-11-10 20:53
很全面
作者: 行云流水    时间: 2008-11-10 20:56
标题: 《梯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九册第三单元第3小节《梯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梯形面积。
  能力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经历梯形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进一步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3、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并能正确运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运用不同的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二、说教法与学法
  1、根据几何图形教学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几点教法:
  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主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融合;
  ②有目的地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法:
  ①让学生学会以旧引新,掌握并运用知识迁移进行学习的方法;
  ②让学生学会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所以本课在教学思路上淡化教师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从而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本课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课
  1、回忆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说说平形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回想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2、谈话引出课题
  关于梯形你们想知道什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复习提问,从而唤起学生的回忆,为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奠定基础。也就是为梯形面积的推导做好铺垫,并在学习新课之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怀着由好奇引起的理智上的震动进入认知活动方面的探索。〉
  (二)、讲授新课
  1、直接切入主题:
  对于梯形的面积你们打算怎样找到它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路——把梯形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图形。)
  〈这一环节的设置意在激活学生思维,为学生提供创新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从小树立探寻知识的意识的良好学习习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也为新课的展开起好前奏。〉
  2、动手操作前让学生先对梯形进行分类。(可分为:一般梯形、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
  3、研究建议:
  ①选择喜欢的梯形,按照“转化”的思路来研究。
  ②小组分工合作,考虑不同的转化方法。
  4、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学生小组讨论,动手操作。〈教师可有意识地参加到小组中去合作、辅导〉
  5、分小组展示汇报,教师深化点拔。
  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边说边演示其过程)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沿着高切割、拼摆〉〈沿着一条腰的中线切割、拼摆〉….
  (上底+下底)×高÷2(上底+下底)÷2×高(上底+下底)×高÷2……
  刚才同学们采用不同的割补、拼摆等方法,将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推导出了不同的面积公式,运用这些公式,我们都可以计算出梯形的面积。只不过,这些公式从形式上看略有不同,我们可以把它们整理成: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7、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公式:S=(a+b)×h÷2
  8、应用公式,尝试计算梯形面积(出示一个基本图形让学生计算)
  〈这一环节意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亲自去体验,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大胆提出假想,共同探讨,互相验证,更强烈地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更全面、更方便地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种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活动中体验、活动中发散、活动中发展的过程,真真正正地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深化巩固
  1、学习例1
  (1)、借助教具演示,理解“横截面”的含义。
  (2)、弄清渠口、渠底、渠深各是梯形的什么?
  (3)、学生尝试计算横截面积。
  〈巩固新知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过程,这一环节是为了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次推向高潮,能更好地运用公式计算梯形面积,从中培养了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反思体验
  回想这节课所学,说说自己有哪些收获?
  〈这个环节主要是再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回忆过程中更清楚地认识到这节课到底学了什么,通过谈感想,谈收获,学生间互相补充,共同完善,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五)、课外作业
  练习十八第1——3题。
  〈本课的作业体现了“课已终,趣犹存”这一特点。通过作业练习教师能从中得到反馈信息,能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以促进教法的改进。〉
作者: 行云流水    时间: 2008-11-10 21:14
做一个说课的专题:请同仁把说课稿都发到这里来!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1-13 12:56
标题: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75至78页的内容。这个内容是在第八册认识了三角形,第九册会计算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与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联系在一起,为以后学习圆面积和复合图形的面积计算起到铺垫作用。教材先从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开始,再运用拼摆、旋转、平移的方法把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角形分别变换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得出三角形的面积等于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然后归纳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我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及五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关键。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图形的割补,剪拼,渗透图形变换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
  教学关键: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中除以2的意义。
  本节课,我根据五年级学生的知识面较广,学习自觉性较强的特点,采用尝试教学法、实验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学课本,利用学具独立作业,互相讨论和巩固练习,去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再根据学生尝试练习中的难点和教材的重点加以讲解和点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操作能力。教学时,我按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推导公式、实际应用、巩固练习、课堂总结这六个环节进行。
  一、导入新课
  新课的导入是为了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好的导入,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活跃学生的思维。我采用实物直观法导入新课,先引导学生观察少先队大队旗,说出大队旗的长是120厘米,宽是90厘米,让学生利用旧知识计算大队旗的面积和归纳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再出示红领巾,引导学生说出要计算红领巾的面积,就是求三角形面积,从而发挥知识的迁移作用,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境界,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良好的开端。
  二、揭求课题
  我按照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了激趣法揭示课题,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承上启下、开宗明义的作用。我先直接板书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再提出问题“这节课要学习哪些内容?”让学生互相讨论,说出三个问题。(1)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3)怎样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这样,巧妙地让学生自己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把目标变成自身学习的需要,使学生由“要我学数学”变成“我要学数学”。
  三、推导公式
  公式的推导过程是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讲述,以实验法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时,分四步进行。(1)引导猜想:我让学生按照课本75页的方法,用方格纸数出三角形的面积,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的底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底和高的长度与面积之间有什么联系?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得出三角形底是6厘米,高是4厘米,面积是12平方厘米(图1),
  底6厘米高4厘米面积12平方厘米
  图1
  接着引导学生猜想三角形面积是底和高乘积的一半。
  (2)尝试操作:当学生心理上产生疑问,迫切地需要教师的讲解和验证时,教师要求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学生一边说,我一边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的推导方法演示出来(沿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出一个三角形,把剪下的三角形拼到另一边,变成一个长方形,如图2)。
  图2
  以唤起学生的回忆,促进知识的迁移。然后再要求学生模仿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方法,把三角形转换成其他图形,并拿出课前准备的长方形学具,量出长方形的长与宽是多少?(长10厘米,宽6厘米),计算出它的面积是10×6=60平方厘米,再沿着长方形的对角线剪开,分成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三角形,算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0×6÷2=30平方厘米(如下图)。学生清楚地看
  出这个三角形是原来长方形的一半。使学生沿着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发展的规律去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接着让学生拿出平行四边形纸片,量出它的底和高分别是10厘米、6厘米,用10×6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60平方厘米,然后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剪开,可以分成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三角形,用10×6÷2算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30厘米。学生再一次看出这个三角形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一半,而且观察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剪开的三角形的底和高是一致的,攻破教学的难点。(3)归纳公式:通过两个实验,学生纷纷讨论,并归纳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是底×高÷2,用字母表示写作S=ah÷2,并点明求三角形的面积必须要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时把底和高相乘后不能忘记除以2,让学生的知识更系统完善。(4)看书质疑:学生通过自己实验操作已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后,我再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本75页至77页的内容,比较与自己推导的方法有什么异同,突出说明课本是用“合”的方法验证公式,而我们是用“分”的方法来验证公式的,两种方法均把三角形变换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来推导,都能尝试成功。之后,留一点时间让学生提出疑问,我再进行针对性的释疑,创造亲切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有疑敢问,进一步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科书的示范作用及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实际应用
  学生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后,我便出示一道同课本例题相仿的尝试题:一条红领巾的底是100厘米,高是32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让学生独立解答,分别叫好、中、差三类学生板演,我进行巡堂检查,了解信息反馈,去发现所估计出现的两种情况:(1)100×32÷2=1600平方厘米;(2)100×32=3200平方厘米,并按反馈信息组织学生讨论和讲解,强调应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把底和高相乘后不要忘记除以2,否则会计算了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以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五、巩固练习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是检查教学目标落实情况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练习的效率,我合理地设计了三道练习题。
  第1题: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这是课本77页做一做的题目,属单一性练习,用于巩固新知识。
  第2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2平方厘米,求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
  这是课本78页练习十八的题目,属综合性练习,既复习了三角形面积公式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关系,又进一步巩固三角形面积计算,防止学生照样画葫芦。
  第3题:计算少先队中队旗的面积,看谁的解法最简便?这题属创造性练习题,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促进学生的散发思维。
  六、课堂总结
  总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使学生更进一步明确具体的教学任务,抓住要点内容,形成系统的知识。我让学生联系本课初提出的学生目标,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得出:(1)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是底×高÷2;(2)三角形的底和高决定以后,三角形的面积也就决定了;(3)计算时把底和高相乘后不要忘记除以2。这样,通过疏理、归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整节课的安排善始善终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1-13 12:57
标题: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已掌握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概念和面积单位,以及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运用转化思想,在数方格法的基础叟,用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为长方形,并分析长方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再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然后通过实例验证,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公式。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知道推导方法,为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做准备。
  2、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沟通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2)通过操作,让学生尝试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新的问题。
  (3)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和高有关,并会运用面积公式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4、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教法学法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一堂几何初步知识课,为以后学习三角形面积和梯形面积的计算,提供了知识准备。本课的教学设计由直观到抽象,层层深入。从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归纳概括初步反馈,遵循了概念教学的原则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动手操作,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再现已有的表象,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推理、概括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正体现了概念教学的顺序:动作感知形成表象抽象概念。
  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己去操作,自己去观察、比较,自己去探求,重视让学生自己去操作,自己去获取知识,以思维训练为主线,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互助合作,以全体学生为教育对象,整体提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教具逐个出示:
  1、图(1)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怎样算?现在量得长是7厘米,宽是4厘米,你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2、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直接用公式计算,那么图(2)我们能直接用公式计算它的面积吗?用什么办法求它的面积?
  学生独立思考,讨论后反馈。(教具演示把多的一块剪下来,拼过去正好是一个长方形,再用长乘以宽就是它的面积)
  3、刚才我们用割下来补过去的方法将图(2)转化成和原来图形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再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求出它的面积。现在谁能计算图(3)的面积?
  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你是怎么算的?为什么?(教具演示:把图(3)右边的三角形割下来补到左边,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二)导入新课
  图(2)、图(3)我们用割补的方法把它们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就能算出它们的面积。(教具出示下图)
  你能想办法求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出示课题。
  (三)引导探究
  1、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尝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师巡视,学生计算1号学具纸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谁能说一说,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计算的?学生可能出现不同的答案。
  到底怎样思考才是正确的呢?充分运用你手头的学具和有关工具(尺、剪刀等)来尝试操作,然后列式计算(四人小组进行合作、交流)
  反馈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具演示“转化过程”。
  演示前先比较两个全等的平行四边形,再将其中一个平行四边形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把图形剪开,将左边的三角形(或直角梯形)拼到右边去,正好是个长方形,量出它的长是7厘米,宽是4厘米,面积是7×4=28平方厘米。
  追问: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把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图形的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比较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原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之间的关系。
  2、操作实践,验证想法。
  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能转化成长方形?任意画一个平行四边形或任意取一个学具平行四边形纸片,证明你的想法。(结论:由此看来,对于任何一个平行四边形,要计算它的面积,我们都可以用割补的访求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计算它的面积)
  3、观察分析,归纳公式。
  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为什么?(学生讨论)
  结合回答,教具演示:因为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形变面积不变,我们发现,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以高。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如果用字母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a表示它的底,h表示它的高,那么平等四边形面积的字母公式是怎样的?
  (四)小结
  1、面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个新问题,我们利用已有的“求长方形的面积知识”,通过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2、现在,你们说说,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关键是找哪两个条件?
  (五)练习
  1、计算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练后讲评)
  2、计算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有一块平行四边形草地,底18米,高10米。这块草地的面积是多少?
  4、口答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1-13 12:58
底(厘米)
50
12
100
9

高(厘米)
40
8
36
4

面积(平方厘米)
  
  
  
  


  
  (六)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2、同学们的表现好在哪里?
  *3机动练习:
  计算下面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正确列式为()。(单位:厘米)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1-13 12:58
标题: 《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本节课是浙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用字母表数》。《简易方程》是小学生学习代数知识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们联系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开始。由于小学生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对于他们来说是很抽象的、显得较枯燥的,而且用字母表示数有许多知识和规则与小学生原来的认识和习惯不同,而这些知识和规律又是学习简易方程以及中学里学习代数的主要基础。
  2、教学目标:原教案教学目标的制定中是以“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作为标准对学习目标进行分解的,根据认知领域发展的不同层次将整体目标分解成“认知——学会——掌握”,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知道用字母可以表示数,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能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由于仅仅着眼于认知的角度,单纯以知识技能的掌握为标准来分解目标,因而由此而形成的学习目标是缺乏“整体、系统发展”的意义。新教案对学习目标的分解是以“学生的全域发展”作为标准进行的,更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目标的可操作性。学习目标首先被分解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解决了“学到什么”和“怎样学习”的问题,尤其解决了“喜欢学”和“主动学”的问题。
  二、说教学方法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生学法
  首先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从喜欢的、已知的、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让学生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下不知不觉中建立字母就在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再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进一步了解了字母可以表示数,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再通过各种联系将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策略,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挖掘问题能力、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活动
  1、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原教案的导入和用字母表示数教学上是按教材内容来进行教学的,思路在继续“教教材”,不仅教学过程一般化,学生也没有真正进入积极能动的学习状态。教师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是一种观念和方法的转变;从用教材中的材料教,到选择、设计合适的材料教,更是一种创造和发展。教师要善于发现和选择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材料,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谐发展。本节课抛开了教材中的原有例题,从学生生活中选择教学素材。我们认为选择这样的材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助于数学学习材料的发展,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有利于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教师不应该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应该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故在新教案中的导入和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上是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也包括教师自身的优势、特长)所设计的。课前谈话就足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用“帅、酷、牛”等时尚用语及一首儿时的歌谣“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深深激发学生好奇心和积极性。一则“失物招领”和“畅想年龄”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眼前一亮有了新鲜感。同时还注重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创设了一定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去畅想自己和老师的年龄,购买喜欢的物品,既直观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2、以学生生活经历为素材,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到数学角度。原教案的学习活动的设计忽略了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认知特点。新教案的学习活动重视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如在“失物招领”中,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一个数,初步感知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又大胆调用学生熟知的生活经验,使数学学习变得易于理解掌握。学生对于怎样用单价、数量求总价已经很熟悉,因此,我就直接让学生按照教师的特殊要求自由选购食品,并列出求总价的式子。经过分析,概括得出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在这节课的练习中,安排了以下几个情境练习:从儿歌“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中感悟、理解代数式的意义;根据相关条件用代数式表示任课老师和听课老师的年龄。练习设计有层次,有新意。
  3、“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原教案中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也忽视了问题情境的创设,因此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达到高涨。新教案中教师则充分注意到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需要引导和在“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情景条件下才能有效发展的特点。因此教学整体上更具有系统性,每个环节之间的衔接也更紧密,更多的是在具体的情境中产生问题进而萌发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引导学生主动的构建知识。最后是综合运用,在练习中加以巩固。这一过程的设计使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都得到了广泛的调动。使学习过程不仅具有了“最近发展”的意义,而且也是“经济化”的。
  4、关注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继续发展需要。原教案的作业和反馈都是较单一的,形式上和要求上还不够多元。在新教案中教师考虑到了不同的学生完成作业的量上可以有差异,尤其在在反馈上采取的形式和评价也是多样的,比如教师评价、学生自己一自己喜欢的方式评价自己,并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反馈。
  5、自主的问题情境,开放的练习视野,引发了蓬勃的思维活动。学生在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家人年龄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用字母表示数的学习材料,从而使其对知识的掌握由形象感知迈向抽象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发展性练习中得到有效拓展。一是深度的拓展。“男生a人,女生b人”,从只有一个字母,跨越到含有两个字母,认知的思维已走向深入;二是广度的拓展。“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在想方设法提问的过程中,势必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反思检阅自己的已有知识模块。这样一来,学习呈现出了一种整合性的态势,知识的范围已走向宽泛。因此,用这样一个发展性练习结课,真可谓意味深长!
  五、本节课引出的几点思考
  1、课程改革的关键还是教师观念的改变,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通过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课堂的活动设计得有实效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不仅要解决“学到什么”和“怎样学习”的问题,还要解决学生“喜欢学”和“主动学”的问题,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一定要联系学生的实际,以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心理特点为出发点。
  3、学生的学习应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重视学生的差异性,不能把一堂课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和结果,更主要的是方法和兴趣的引导上。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1-25 07:21
标题: 《循环小数》说课稿
一、简析教材
  循环小数是个新知识。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教材通过例7和例8,先让学生做除法。通过实际计算,发现这些除法无论除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都除不尽。根据学生计算出的除法竖式,让学生观察它们商和余数的关系,由于余数是重复出现,商也重复出现,而且这样的重复是循环不断的,从而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进而简单介绍循环小数的简写。接着,教材通过两个数相除时商的两种情况介绍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最后简单教学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以前学生对小数概念的认识仅限于有限小数,学了循环小数等概念,小数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了,学生认识到除了有限小数以外,还有无限小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循环小数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3、思想目标: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法学法
  依据新课程的理念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如下的教学学法。
  1、以趣激趣,引入新课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情怀,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可见,新课导入中激趣的重要性。新课开始,我采用故事情境法,让学生体验“循环”的意思,从而说说生活中的“循环现象”,深入理解循环的意义,为后面学习新知作个好的铺垫。
  2、主动探索,建立认知
  新课程指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依据这一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一个小组计算的动手情境,让学生动手计算,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通过让学生试算、观察、比较、讨论等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多层次多网络,让学生更深入理解小数还可以分成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中还有循环小数等。
  3、练习中渗透数学思想
  好的练习设计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进而延伸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完新知后,我设计了三类练习,一类是填“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在学生填完后我适当进行总结,深入渗透“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但无限小数不一定循环小数;有限小数一定不是循环小数”的思想。第二类是练习循环节的近似值,这也是本课的教学内容之一,主要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简写形式时进一步巩固以前学过的求近似值,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最后我设计了一道“趣味数学”题,一方面让学生学研究循环小数的规律,另一方面感受数学给我们带来的内在美。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讲故事“从前有座山……”让生说说为什么这个故事讲不完?
  2、揭示“循环”,让生举例生活中的循环现象。
  3、引入到数学现象中。
  以故事引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现在课堂所追求的一种情境教学。并让学生结合生活说说循环现象,为新知教学架梁铺桥。
  (二)探索新知
  1、小组合作计算四道题目,其中一道的商是除的尽的,三道的商的是除不尽的。并组织讨论:将这些商分分类,你们发现了什么?
  2、交流总结得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以及循环小数。
  3、重点研究:循环小数的特征(得出定义及探索是怎样发现它是循环小数的)
  4、让学生出题判断是否是循环小数,加强理解循环小数的定义。
  5、深入得出: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有限小数一定不是循环小数。(并举例证明)
  6、看书并教学循环小数的简写形式。
  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索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地研究小数的两种形式: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及循环小数。这充分体现新课标提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看书质疑,对新知及时进行巩固,并让学生提出想学习循环小数的简写形式,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三)练习设计
  1、填空(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
  (1)出示六个数,你们有什么疑问?(3.1604是什么意思?)并教学三个循环节的写法。
  (2)让学生填空。交流并小结:先选出有限小数,再做无限小数,从无限小数中得出循环小数。渗透数学思想。
  (3)教学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2、填空:用“四舍五入”法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3、判断题:错的说说原因。
  针对本课知识点较多,我在练习设计时考虑到多层次、多角度。并在第一题的练习中渗透数学思想,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
  (四)总结延伸
  1、说说本节课学到什么知识?2、趣味数学(课外延伸题)
  最后我设计了一道“趣味数学”题,一方面让学生学研究循环小数的规律,另一方面体验数学的美。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1-25 07:22
标题: 《一个数除以小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一单元第二小节教学内容之一,本节课教学P20—P21的例4、例5以及第21页的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五第1-4题。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一个数除以小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点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商的不变性质”等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节课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初步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算理,掌握计算法则,渗透转化的数学方法来培养相互联系的辩证观点、教材把列表、转化等方法作为途径,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方法,从而建立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法则,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简单问题和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初步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法则。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提高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及事物之间互相联系的辩证观点。
  二、教学思路
  1、利用迁移,明确转化原理
  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的算理是“商不变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后就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先利用20页上的填表,复习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这一性质,为“转化”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做发了辅垫,然后引疑,造成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兴趣,产生探究的冲动。
  2、试做例题,掌握转化方法
  明确转化原理后,让学生试算例题。在试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抽象出转化时小数点的移位方法,最后概括总结出移位的法则。具体做法如下:①学生试做例题4,并讲出例题小数点移位的方法。②学生试做例5。③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转化时移位的方法,同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在得出计算法则后,还要注意强调:
  ⑴小数点向右移动的位数取决于除数的小数位数,而不由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确定。
  ⑵整数除法中,两个数相除的商不会大于被除数,而在小数除法中,当除数小于1时,商反而比被除数大。
  ⑶要注意小数除法里余数的数值问题。对这一问题可举例说明。如:57.4÷24,要使学生懂得余数是2.2,而不是22。
  3、专项训练,提高“转化”技能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后,被除数可能出现以下情况:被除数仍是小数;被除数恰好也成整数;被除数末尾还要补“0”。针对上述情况可作专项训练:
  ①竖式移位练习。练习在竖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要求学生把划去的小数点和移动后的小数点写清楚,新点上的小数点要点清楚,做到先划、再移、后点。这种练习小数点移位形象具体,学生所得到的印象深刻。
  ②横式移位学习。练习在横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由于“划、移、点”只反映在头脑里,这就需要学生把转化前后的算式建立起等式,使人一目了然。
  三、教学中体现的新理念
  教学中如何成功的体现:教师的“教”立足于学生的“学”。
  1、从学生的思维实际出发,激发探索知识的愿望,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存在差异,处于同一阶段的不同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也存在着差异。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有的人长于计算,有的人擅长逻辑思维,这就是学生的实际。教学要越贴近学生的实际,就越需要学生自己来探索知识,包括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既明于心又说于口。
  2、遇到课堂中学生分析问题或解决问题出现错误,特别是一些受思维定势影响的“规律性错误”,比如学生在处理商的小数点时受到小数加减法的影响。教师针对这种情况,是批评、简单否定还是鼓励大胆发言、各抒己见,然后让学生发现错误,验证错误?当然应该是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想法。学生对自己的方法等于进行了一次自我否定。这样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就比较深刻,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分析或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自我否定,有利于学生促进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
  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数学语言分析它,用数学方法解决它,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教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因此,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要使下列各小数变成整数,必须分别把它们扩大多少倍?小数点怎样移动?0.31.330.8750.009
  2、把下面的数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是多少?
  1.582130.63.95
  3、填写下表。
  被除数151501500
  除数5505
  商
  根据上表,说说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4、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填空,并说明理由。
  (1)5628÷28=201;(2)56280÷280=();
  (3)562800÷()=201;(4)562.8÷2.8=()。
  (重点强调(4)的理由。(4)式与(1)式比较,被除数、除数都缩小了10倍,所以商不变,还是201,即562.8÷2.8=5628÷28=201)(该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学生的讲与练,理解其转化原理是:当除数由小数变成整数时,除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被除数也应扩大同样的倍数。)
  (二)探究算理归纳法则
  1、学习例4:做一条短裤要用布0.67米,56.28米布可以做多少条短裤?
  (1)学生审题列式:56.28÷0.67
  (2)揭示课题:
  这个算式与我们以前学习的除法有什么不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个数除以小数”。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小数。
  (3)探究算理。
  ①思考: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现在除数是小数该怎样计算呢?(把除数转化成整数。怎样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呢?)
  ②学生试做:
  板演学生做的结果,并由学生讲解:
  解法1:把单位名称“米”转换成厘米来计算。
  56.28米÷0.67米=5628厘米÷67厘米=84(条)
  解法2: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再计算。5628÷67=84(条)
  答:可以截成84(条)。
  讲算理:(为什么把被除数、除数分别扩大100倍?)
  把除数0.67转化成整数67,扩大了100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要使商不变,被除数56.28也应扩大100倍是5628。
  小结:这道题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
  (①改写单位名称;②利用商不变的性质。)
  (4)练习:完成做一做第1题91.2÷3.80.756÷0.18
  思考:你用哪种方法转化?为什么?
  同桌互相说说转化的方法及道理。独立计算后,订正。强调: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多少倍,由哪个数的小数位数决定?
  (由除数的小数位决定。因为我们只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就成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如:0.756÷0.18=75.6÷18。)
  (设计意图:在试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转化时小数点的移位方法,为自主概括法则作铺垫)
  2、学习例5:买0.75千克油用10.5元。每千克油的价格是多少元?
  学生列式:10.5÷0.75。
  ①要把除数0.75变成整数,怎样转化?(把除数0.75扩大100倍转化成75。要使商不变,被除数也应扩大100倍。)
  ②被除数10.5扩大100倍是多少?(10.5扩大100倍是1050,小数部分位数不够在末尾被“0”。)
  3、比较例4与例5有什么不同?(被除数在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在末尾用“0”补足。)
  4、练习:课本P21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归纳小结。
  (设计意图:对被除数小数点移位后补“0”的方法,教师可作适当点拨。学生试做后先不急于讲评,让他们对照教材中的两个例题启发学生观察、比较两道例题的不同点与计算时的注意点。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逐步抽象出移位的方法。让学生在充分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归纳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会收到水道渠成的效果。)
  (三)回顾总结
  思考: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应怎样计算?讨论得出(填空):除数是小当选的除法的计算法则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的小数点,使它变成();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移动()(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看书P19-20,划出重点词语。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1-25 07:23
标题: 《小数除以整数》说课稿
 小数除法例4是以买东西为题材,因为它容易激活已有的经验,有助于学生领悟算法。前后共提出三个实际问题,教学三个除法竖式,各有重点。三个竖式中教学的除法知识综合起来,就是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第一个问题是求每千克苹果多少元,计算9.6÷3。学生第一次遇到小数除以整数,可以想到的方法是把9.6元看成96角,于是把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还可能想到9.6元是9元6角,于是分步计算求得结果。这些方法都是接受小数除以整数的认识基础,看着教材中的竖式,体会9.6÷3应该分两步算,以及每一步算什么。“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对算法深入地思考,既可以联系前面的算法作出具体的解释,也可以根据小数的组成进行推理。通过9.6÷3的教学,学生初步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基本算法:可以像整数除法那样列竖式计算,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着写。?
  第二个问题求每千克香蕉多少元,计算12÷5。整数除法中,除到被除数的个位,把剩下的不够商1的部分作为余数,不再继续除了。小数除法中,要在余数的小数末尾添上“0”继续除。教材先在商的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在余数“2”的右边添一个“0”,让学生明白这里在应用小数的性质,除法还可以继续算。又通过“20”表示20个十分之一,除以5商4个十分之一,既清楚了“4”在商里的位置,又突出了在商里及时点上小数点的必要性。
  第三个问题求每千克橘子多少元,计算5.7÷6。这道题的商不满1,可以从总价5元多一些,数量6千克,因此单价不满1元的具体数量里感觉到。也可以根据整数部分“5”比除数6小,作出判断。教学着重解决“应该在整数部分写0”,而且要求学生自己想到这一点。
  还有一点在教学时应该注意。小数乘法的例题只是初步体会它可以用竖式计算,算法的得出在“试一试”后。所以,例题和“试一试”的教学要一气呵成,待形成计算方法后再进行练习。小数除法例题里的三个计算都有预设的教学内容,需要及时巩固,才能进入后面的教学。所以,每个问题解决以后,都要适量安排练习,使教学的新知识消化、内化,保障后面的教学能突出重点。
  基于以上的要求,本人教学过程如下:
  一、引入课题:由一个生活中讨价还价的情景,引入避免可笑的情景,可以用小数乘法也可以用小数除法来解决,这样引出课题,学生产生强烈学习小数除法的愿望。
  二、教学例题,1、创设情景:创设一个购物的生活情景,引出1千克的苹果如何算。2、进行估算单价。这是生活中经常要甬道的。3、独立探索,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9.6÷3的商。其中重点是解决用竖式来做的方法,知道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算理,如果对答案有怀疑的还可以检算。4、理解算理:继续探索:12÷5=?5.7÷6=?重点解决余下的2怎么办?整数部分的5比6小怎么办?5、学生完成试一试以及改错的练习,最后学生自行总结小数除法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结合生活中的里子商场促销活动,请同学帮忙买哪种比较合算,最后提示学生学好小数除法就不会出现开始的笑话了,只有多算、多练,才能提高口算以及计算的基本技能。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能主动探索,找到计算的方法,由情景的引入,引起学生学习小数的欲望,由讨价还价的场景吃到学好小数除法的必要性;学生能通过探索、讨论、尝试掌握小数除法的方法。
  但尝试中学生对9.6÷3,商是3.2都会,但余的6角学生还是习惯表示成0.6,很难转变成6角再除的思维,接着用12÷5大多数同学只会商2(元)……余2元,没有想到精确地算出几元几角。而5.7÷6有许多学生整数部分要商0再除的想法一点都没有。确定商中的小数点是学生作业中难点。总之学生尝试中,有部分对算式有些无从下手的感觉。
  最后的试一试又是两道加除题0.2÷53÷15学生对3的后面加不加小数点起争论,加了就把被除数改了,不加很对齐再算,不加也容易把商的小数点对错。
  这一节自我感受内容很多,同样小数除法,各种可能遇见的问题都在这一教时完成,有些贪多不烂,部分同学在云里雾里,算理不能理解的非常到位,象这样的课如何呈现,如何处理例题与试一试中5种不同的种情,而且还要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这是专家才能解决的了,或者是编教材的人才能很好把握,本人有些手忙脚乱。以上仅此课的一些不成熟的反思。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1-27 13:00
标题: 《小数乘法和除法》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二单元《小数的除法和乘法》中的一个数除以小数。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以整数,整数除以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并为以后小数四则运算的学习、较复杂的除法应用题等知识做好铺垫。本节教学是在学生已有的整数除法应用题及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为了解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二是使学生掌握转化的思想。这些思想是进一步学习的有力保障。不仅能使自己获得知识,而且发展了学生学习解题能力。
  依据《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并会运用法则计算。
  2、使学生掌握如何将新问题转换为已知的旧问题去解决。
  其中,让学生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换为除数是整数是本节课的重点,当在把除数转化整数的过程中,除数位数不够的处理是难点。
  紧接着说一下本课我打算采用的教法。我想根据学生的实际为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学习背景,从生活中的问题到数学问题,从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从特殊关系到一般规则,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去学习数学,采用启发、谈话、讨论、练习等多种教法交*进行。充分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地参与学习。
  针对本节内容特点及本班学生的认识水平,我让学生自己去搜集素材,感悟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关系、感兴趣的、从自己熟悉的题目中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概括知识,并把它运用于实际的学习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实际需要,我准备相应的课件。
  接下来我认为非常有必要说一下学生的情况。因为我所设计的整个教学程序都是为了学生,每一点内容,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在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其潜在的智能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整数除以整数过渡一个数除以小数,单纯做题不难,但要他们从中去处理一些特殊的情况就很难了。因为他们毕竟是小学生,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限。但如果能让他们从中获得一些数学的思想,问题就好解决了。
  根据教材内容,学生认识基础、生活环境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一、复习引入
  因为这节课是在除数是整数的基础上来学习的,所以我用了三个例子,除数都是整数的题目。后面要涉及到扩大小数或整数所以还设计了把一个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的问题。这节课关键要用的是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这里我让学生去发现规律,让学生总结出来。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提出课题,同时给出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材上20业的例题。
  这时启发学生:如何来帮老板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列出式子,然后给学生总结。而要求出这个式子就必须能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么算呢?
  把问提摆在学生面前,激发他想解决的心情。
  然后详细的讲解决的过程。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把他转化为已学的知识,通过什么来转化,转化的过程当中要注意些什么?这其中就用到了前面复习引入的知识。
  为了更深刻的理解,紧接着有讲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另外一个方法,通过单位的换算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类除数是整数的出法,
  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虽然过程不一样,但是最终都是把除数转化为整数。
  接着举出一个较为难一点的题目,当在转化的过程中被除数的位数不够怎么办。这时就必须在末尾添零,使得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相同后,再去掉小数点扩大相同的倍数。最后总结出计算法则,把计算法则加上关联词,让学生掌握计算的先后顺序。
  三练习
  针对这节课的重点,难点按排类两个练习。
  1如何把除数变为整数,商不变。
  2练一练第2的一种例题。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1-27 13:00
标题: 《小数乘法意义》说课稿
一、说教材
  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出版的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第38-39页的“文具店”―――小数乘法意义。该内容的呈现与过去的教材呈现有区别,没有细分为“小数乘以整数,小数乘以小数”两个部分,而是删繁就简,重点体会“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元、角、分与小数”、“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加减法”和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我确立了该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技能目标:通过具体情况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从多角度想出简单小数乘法的结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渗透类推、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新大纲倡导对概念性的内容不下准确的定义,而是通过系列探究活动,让学生感知、理解其内涵所在,能用自己的话表述即可。因此,让学生感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和利用已学的知识基础计算其结果就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如何突破重难点,完成上述三维目标呢?根据教材的特点,本节课采用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以讨论交流、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较丰富、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在复习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自主研究发现小数乘法意义,用已有知识来求解简单小数乘整数的结果,并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整个教学按以下四个环节组织进行:①创设情境,激趣导入,②合作探究,明理获知,③深化运用,巩固新知,④回顾小结,质疑问难。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在这个环节中,我分两步组织教学。一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情境,拉近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体会到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我首先出示课件①,即欣欣文具店全景图。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提问“如果你来买某种文具,怎样才能知道你该付多少钱呢?”旨在让学生明白要知道购物中需要付多少钱,必须知道物品的单价和所购的数量。待学生回答后,紧接着出示课件②,即文具专柜。在学生观察中提问“你从这个文具柜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二是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从学生提的数学问题中,选择“买3支钢笔需要多少元?”让学生自主解答,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列式,算式2×3表示什么意义?从而为后面小数乘法意义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合作探究,明理获知
  首先是在合作交流中,初步感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在学生回顾整数乘法意义之后,提问“买三块橡皮需要多少元?”,学生自主思考如何解决,学生这时应该不难就能列出算式0.2×3,随即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在学生充分回答的基础上初步感知0.2×3表示的意义。紧接着设问“0.2×3的结果是多少?”,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指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计算0.2×3的方法。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又增强了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学会了运用已学的小数意义、小数加法和将小数转化整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随机渗透了类推、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也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小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再就是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能用自己的话阐明小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几是多少?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揭示课题并板书。
  (三)深化运用,巩固新知
  在这个环节,我设计四组闯关题。第一关是试一试:①买3支铅笔需要多少元?②买两把直尺需要多少元?这关是模仿性练习,让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二关是涂一涂,即根据算式涂涂得出结果。第三关是填一填,即根据加法算式写乘法算式和根据乘法算式写加法算式,这两关是提高性练习。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小数乘法意义的理解。第四关是想一想:0.2×3=0.6,3×0.2=?这关是深化性练习,一是让学生明白整数乘法的交换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二是让学生体会一个整数乘小数的意义也是求几个几是多少。
  通过这样闯关练习,不仅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层次练习中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体会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喜悦。
  (四)回顾小结,质疑问难
  帮助学生整理,解决疑惑问题。
  总之,本节课这样设计是基于让学生能够实实在在从课堂学习中感受到、体验到、领悟到、思考到新知的获取,建立数学模型。能否达到效果,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中对“生成”和“开发”的关注如何,把握如何,调控如何。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1-27 13:01
标题: 《认识平行》说课稿
一、说教学理念
  1、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2、今天的学习,不仅是为了解决今天的问题,同时也是为了学生学习上的后续发展。
  二、说教材
  1、教学内容: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2、教材分析: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将“空间与图形”安排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强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的想象能力。本单元正是向学生介绍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这一空间知识,同时为学生将来学习几何学奠定一定的基础。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解决平行和相交的概念问题及“做”平行线的问题。基于这点认识,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感知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
  能力目标: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做出一组平行线,能借助工具做一组任意平行线;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象力和创造性。
  情感目标:
  ①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培养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
  ②能根据现实生活中平行所散发出来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教学重点为:
  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感知在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
  难点是:
  能借助工具做一组任意平行线;“同一平面”的理解和延伸。
  三、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教学理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情境、实践探索与合作等要素,形成本课的教学策略。运用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创设情境回归生活,使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学习生活化;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合作探索,使学生能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形成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初步认识;在拓展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对数学特质的初步抽象化的认识。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一新课程理念和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分成三大版块:
  ㈠创设情境,理解平行;
  ㈡利用平行,发现创造;
  ㈢拓展探究,总结提高
  ㈠中我将其分成三步:
  1、创设情境,初步发现;
  2、教具演示,拓展概念;
  3、分类比较,升华理解。
  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将两根小棒随意扔在桌面上,同时提出要求:观察这两根小棒会形成哪些不同的样子?根据学生实际场景的描述和比划有选择性的画在黑板上,初步发现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同时根据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根在桌面上,一根掉在地上”这一现象强调“同一平面”,并利用教具拓展平面概念:请生观察长方体上的红线和绿线(两条看似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长),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发现这两条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揭示今天研究的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四年级的孩子正处在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在建立了大量表象的基础上,让孩子们做这一空间想象,既是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又为学生在知识学习上的后续发展做了铺垫。接着学生观察画在黑板上的6组线,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比较和分类,说说自己的理由,通过合作初步探究平行和相交的本质。在反馈阶段让学生闭眼想象平行线无限延长后仍不相交,逐步引导出相交与平行,并课件展示图上看着不相交无限延长后会相交的同一平面内的两线情况,揭示平行和相交的概念,总结并完成板书: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㈡实际是一个知识的运用和再创造,我将其分成4步:
  1、出示图片,发现平行和相交的线;
  2、小组交流:在生活中见到的平行或相交的线;
  3、说出已学过的哪些图形里有平行线?并指出各有几组?
  4、动手操作,做一组平行线
  在这个大环节中,主要是让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感官:眼看(看图片)、嘴说、脑想(联想平时见到的平行线等)、手动(运用手中的材料做平行线),进一步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同时尽量创造一个使学生积极参与的氛围:小组内的说,集体的做,给了每个孩子交流参与的机会,既满足了他们交流交往的感情需要,又是一个练习语言表达的时机;在这一过程中,还考虑到了层次安排:由有表象的运用层次,到脱离表象进行想象(回忆平时生活中见到的平行线和已学过的图形中是否有平行线)的层次,再到创造的层次(运用工具材料做一组平行线实际是一个知识的再创造)。
  ㈢中我出了这样一道习题:
  在这一题中既拓展了平面的概念,空间中的平面;又隐含着三条直线两两平行这一初中几何学中的理念,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一个良好基础。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1-27 13:02
标题: 《乘法估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
  《乘法估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是在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的基础上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是通过把两位数看成整十数来计算的。教材把乘法估算编排在口算整十乘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后面,这样的安排既能够使学生提高口算能力,又能够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乘法估算方法。
  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估算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是学生应当掌握的一种重要的计算技能,估算活动对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材把估算方法的应用设置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还列举了多种估算方法,切实体现了“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改革理念。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我准备从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说一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在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乘法的估算,并且能够说明估算的思路。
  2、能运用乘法估算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3、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4、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增强学生学好估算的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过渡语:如何把教材的内容以生动活泼、清楚明了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是重中之重。这涉及到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教法和学法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三、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
  《课标》中指出,第一学段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当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素材。例如选择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选用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素材内容,相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应该创设运用估算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体会估算的意义,形成和掌握估算的技能。在教学中,还要鼓励学生探索和尝试不同的估算方法,发展学生灵活运用不同计算策略来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开拓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法:
  学生在轻松、开放的课堂气氛红,积极参与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索适合自己的估算方法,开展组员间的合作学习和交流,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能够在思考和探究中学习到估算的不同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中共同进步。
  教师的“教”将要做到: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鼓励探索、引导发现;学生的“学”才能做到:勇于尝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发展。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产生兴趣。因此,本节课在探索新知识之前,创设了去超级市场购物的情境。
  同学们,下午我们将会举行一个联欢会,我们还要买很多很多水果,让我们一起去超市购物吧!
  今天特价:柚子每个3元。假如要买21个,大约要花多少元钱?
  这是学生以往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是把两位数看成整十数来进行估算的。这个环节不仅使学生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点进行了复习,也为新知识做了很好的铺垫,还让学生热情地投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从而顺理成章地过渡到新知识的探索。假如有350名同学参加联欢会,这个小礼堂能坐得下吗?
  在实际生活当中,像这样的问题我们也不需要它的实际数据,可以运用估算的方法算出它的大概数据就行了。
  现在就让我们估一估350名同学能不能坐得下?
  这样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的必要性。
  (二)、探索新知
  叶圣陶先生说过:“当教师就像帮助小孩走路一样,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因此,我在教学中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已有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经验会把两位数看成整十数进行估算,我估计学生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不成问题,我运用知识迁移这个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在积极主动参与中领悟到乘法估算的方法。
  1、独立思考,想一想你会怎样估算?
  2、然后小组交流自己的估算策略。
  郑毓信教授曾经这么说过:“没有经过个体深思而匆忙展开的讨论如无源之水,表达的见解既不成熟也不具备深度,更谈不上个性和创见。”我们的课堂需要静思默想,表面的热闹只会掩盖学生的思维,学生有自己想才会有交流的欲望。因此,合作交流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3、让学生汇报估算方法,并引导说出估算思路。(一边展示算法,一边小结估算方法。)我估计学生会出现这样的几种估算方法:
  把两个因数看作与他们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确定他们积的范围。
  ①18×22≈400(个)
  2020
  把其中一个因数看作与他们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确定他们积的范围。
  ②18×22≈440(个)
  20
  ③18×22≈360(个)
  20
  当学生说出估算思路时,老师可以及时适当进行赏识性的表扬。
  与此同时,教师对各种估算方法都不急于评价,而是积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算法。在刘兼教授的访谈录中,曾经有这么一句话:在提倡算法多样性的同时,老师要不要提出一种最好的解法呢?所谓最好的方法,要和学生的个性结合起来,没有适合全体学生的方法。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都是独特的,我们要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不能以一个或一批学生的思维准则来规定全体学生必须采用的所谓最好的方法。
  因此,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你喜欢用哪一种方法?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个性的思维方法,还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探究新知后,我安排有层次性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估算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增强估算信心。
  (三)、巩固提高
  1、基本练习
  “学以致用”,学习新知识后的练习是学生内化知识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巩固估算方法的环节。
  出示“做一做”,教材第59页。
  A、看图并独立完成,选用自己喜欢的估算方法。
  B、完成后请与同桌互相说说估算策略。
  让学生将所学的新知识及时反馈,巩固了估算方法。
  2、提高练习
  如果脱离了丰富多彩的背景材料,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基本练习后我把提高练习设置在情境之中,。让学生在具体生活情景中灵活运用乘法估算,提高估算能力。(教材第61页,7、8题)
  用生动活泼的动物园图片把学生带进动物园,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估算,再在小组内进行介绍。
  在这道练习中,学生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难点:“1分钟”与所给条件的单位名称不一致,老师在这关键处应及时提醒学生。
  第8题的练习比第7题更深一个层次,文字中没有把数学信息列举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图中找数学信息。培养了学生搜集数学信息的能力,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设置“玩”的环节是针对儿童这一特点及教学目的所考虑的。学生在游戏竞赛中表现自己,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同时估算技能得到提高。
  估算抢答比赛,以组为单位,答对一题奖一个苹果,答错一题倒扣一个苹果。
  通过游戏,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寓练习于游戏之中,学生将会带着激情参与活动,估算能力得到再一次的提高。
  3、开放练习
  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能力展现的空间,更能照顾到全班每一个学生。
  乘法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使用,而且呀!估算的世界也是多姿多彩的。现在就请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编一道乘法估算的应用题。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感到“课虽尽,而意无穷。”有助于学生继续保持学生的兴趣,增强估算意识,感受到乘法估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自我评价
  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你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参与总结,既便于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享受成功的喜悦。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写一篇与乘法估算有关的数学日记。
  评课
  本节课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充分了认识估算的意义,掌握了乘法估算的多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能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习在学习中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喜欢学估算。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过程中,能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来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充分获得成功的体验,贯穿本节课,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能积极投入到探索之中,在合作交流中获得共同发展。
  课堂就像广阔的天空,每个学生能在这片天空中领略乘法估算的无穷奥妙。真正在教学中实践了“双领四清”的基本教学思想。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1-27 13:02
标题: 《笔算乘法》说课稿
、说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针对本年级组提出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专题研究而设计的。设计的过程中力图体现出本专题的研究成果,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各种方法融入了教学当中。同时在本节课设计中,我也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形式上采用多种形式交替变换,注重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另外,我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也没有忽视素质教育,一方面注重各学科间的渗透和联系,另一方面注意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的熏陶。
二、说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设计是以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练习为依托,通过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巩固练习,把本年级的研究结果——培养计算能力的方法孕育其中,本节课我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针对实际情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设计了一些有趣味、有时代科气息的练习,但实际并没有改变知识内容和结构。下面我对本节课知识点做了简单分析: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是本册的重点内容。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先是从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开始的,然后是接近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接着是由浅入深的学习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不连续进位、连续进位的乘法,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本节课的教学安排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巩固和熟练,也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和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做好铺垫,又是为以后学习多位数乘多位数计算打好基础。在这节课中学生在巩固练习的同时,我把提高计算能力的方法:培养计算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加强口算、掌握算法,理解算理等方法融入整个教学中,使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计算速度,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基于以上认识,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教学目标:
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使学生初步理解提高计算能力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体会成功的快乐。
初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2、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熟练地计算。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难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说教法、学法
     从素质教育着眼点来看,要贯彻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原则,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知识,更要使学生会学、乐学、主动去学。
     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能够自主学习,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谈话激趣、回忆交流、讨论归纳、强化练习等教学方法,循循诱导,让学生在比赛、游戏、练习、合作中自主学习,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这种设计理念出发,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计算能力得到真正发展,我对本节课设计如下几个环节: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知识?想一想。学生可能会根据教材说学习新知。是啊,从课本的内容看这节我们要学习一个因数中间有0乘法,但是老师想让大家看看最近几次的作业,拿几本错多的作业给学生看看但是老师想问问:这几天我们学的知识,你们都熟练了吗?作业得怎么样?(可以拿几本错多的作业给学生看看)引导学生说一些学生还不太懂,应该再练习。……那就巩固复习一下,使我们计算能力再有所提高,计算的准确度也能提高一些,可以吗?师板书课题。
(这样设计导入主要是让学生觉得我们是有必要上这节课,明确学习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最大的发挥)

(二)回忆交流,讨论归纳,明确算法,理清算理。
   1、回忆交流
   师: 好,那回忆一下,我们这几天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师:对,这段时间我们就是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那每天学习都一样吗?……
    请学生想一想都学了哪几种情况的乘法,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然后请学生在全班上说一说。
   2、讨论归纳,明确算法,理清算理
     师:你会计算这几种乘法题吗?你能说一说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吗?小组内互相说说,师巡视指导。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师据学生汇报板书计算方法。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不错,虽然有些还说不完整,但已有一些进步了。
师生一起来说算法,并理解算理。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就算一算。
(这里这样安排同桌、及小组合作是让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相补充,使学生体会小组合作的作用,培养初步合作的意识,体会成功的快乐。然后师生一起说使算法进一步明确,算理更加清淅。)

(三)、强化练习

1、口算铺垫(开火车)
6×4 =           3×8 =              7×5 =             9×4+6=  
2×8+7=        3×6+4=            8×8+7=          4×2+3=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比赛谁快就可以到黑板上来做。然后请做题的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1  5  8            2  6            3  2  7              8  7
        ×       4        ×     5         ×       7           ×    6

3、师:同学们知道啄木鸟会做什么呢?……对,它是益鸟,专门给老树治病的。现在你们也来当一回医生,谁能帮助下面的题治一治病呢?

           1  2             5  2                4  7  6
        ×    7          ×    4            ×         8
           7  4             2  8                3  8  8
集体评价。
师:同学们当医生好当吗?当医生应该怎样才能帮病人查出病来?
师:那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时,要注意哪些地方?学生说师板书
引导学生说出要细心,不能马虎,注意学习习惯的培养。
(这里设计从口算到笔算再纠错的有梯度练习,并注意练习的针对性和趣味性,一方面是为了学生积极地巩固和扎实所学知识,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计算能力能稳步提高,同时也渗透一些科学和品德方面的教育,注重学科的联系。)
四、拓展延伸
1、师:刚才又是比赛,又是当医生,一定有点累了,那我们轻松一下做个游戏:
老师这里有一棵苹果树,上面结了许多苹果(苹果上有数),这边还有篮子(上面有乘法算式),如果你们摘对了,这个苹果和篮子都归你。你们想来摘吗?……
那我们怎么摘呢?同桌之间互相说说,然后请学生上来摘,并说说为什么这样摘?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课堂学习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玩乐中轻轻松松学知识,培养能力这正是我们这节课的追求。)
2、同学们,你们知道杨利伟叔叔吗?他是做什么的?……知道今年我国又有两位叔叔坐着神州六号宇宙飞船在太空生活水平生活了5天5夜,他们是谁呢?
……
   师; 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中国的骄傲。同学们现在我们再来了解一个有关航天知识并来解决问题好吗?
小黑板出示: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周需要114分钟,绕地球9周,需               要多少分钟?
    先让学生说说从上面的信息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能先估算一下,再独立解答。
(这里设计一个具有时代气息的问题,一方面是多位数乘一位数应用拓展,因为计算教学如果只重视计算技能的学习,往往比较枯燥。只有把计算教学至于问题解决中去,使学生感受到计算是有用的,是能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会更感兴趣。另一方面是为了开拓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了解国家的一些大事,渗透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又练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你觉得比以前算得快了吗?算得准了吗?你认为怎样才能算又对又快呢?你还哪些收获?(这样设计学生自己来谈收获,是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课堂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收获。)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1-28 14:42
标题: 《角的分类和画法》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角的分类》。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借助两把折扇的实物素材认识平角和周角,通过观察、动手实践、探究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从而体会“学数学”、“做数学”的乐趣。基于对教材的以上认识,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平角、周角。通过观察掌握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经历分类的探索过程。体会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平角、周角,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认识周角。
  三、教学设计:
  前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
  《课标》中也指出,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这节课我根据新课程的理念,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学生而言数学的学习应当是生动的、有趣的。所以我从猜谜语入手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那我来考考你们“一件东西手中握,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夏季摇来乐陶陶。”打—生活用品。这时学生兴趣高涨,我的说是陀螺,有的说是风车,有的说是扇子。对了,就是一把扇子。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把扇子!这时我出示三幅图,看一看,它们都是什么角,请看大屏幕。
  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也为本节课后续学习做了铺垫。
  2、演示操作、明确概念:
  同学们,除了刚才找到的锐角、钝角和直角外,这把折扇中还有特殊的角。(课件演示:平角的形成,然后抽象出图形演示。请学生描述平角形成,然后板演平角的画法。)
  现在老师又给同学们带来一把扇子,课件演示周角的形成,然后抽象出图形,周角的顶点,两条边在哪?(板演周角的画法)
  这一环节的设计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同具体的实物结合起来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
  活动一:动手实践、感悟数学
  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认识的基础,为此我为学生提供了操作机会。
  首先动手操作,用活动角感受平角和周角的概念。
  然后再动手操作,研究平角、周角的度数。
  这一环节中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实践,为学习角的分类作了铺垫。
  活动二:小组合作、探究分类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个万宝囊,快去找一找里面有什么,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量出角的度数,并标明度数,小组研究怎样分类。
  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锐角小于90º
  直角等于90º
  钝角大于90º而小于180º
  平角等于180º
  周角等于360º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发现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吗?学生情绪又一次高涨,纷纷举手说:
  1个平角=2个直角
  一个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提高量角的技能。然后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培养了学生合作的意识,为学生亲身经历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3、课堂练习:
  1、排一排:(明白五种角的有序排列)
  ()角<()角<()角<()角<()角
  2、在46º、130º、90º、270º、25º、107º、180º、360º这些角中()是锐角,()是直角、()是钝角,()是平角()是周角。
  3、你能只量一个角的度数就知道其他三个角的度数吗?
  1
  2
  3
  4
  ∠1=40º∠2=()
  ∠3=()∠4=()
  4、时钟在十点时,时针与分针成()度角。
  5、将一张圆形纸对折三次后展开,可以得到哪些度数的角?
  本节课我设计了五道习题,内容由浅入深,逐步提高,让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感,并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总之,这节课我本着以兴趣为先导,以活动为载体,以三维目标的落实为目的,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推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1-28 14:43
标题: 《角的度量》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六单元“角的度量”,它是本册教学几何初步知识的第二节课。教学几何初步知识,不单纯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图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前几册教学几何初步知识时,已经注意通过一些操作和作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但是限于学生的接受能力,操作和作图都比较简单,在本册适当提高一些要求,通过教学角的度量、角的分类等知识,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以及操作和作图的技能。在备课时,我曾经想过把角的度量和角的分类的知识安排在一个课时内完成,但发现课堂容量非常大,学生学得不扎实。在本次教学中,我把教学内容适当进行了调整,在一节课内集中教学角的度量,使学生在牢固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后再教学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课标要求,我拟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操作探索中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会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度数,懂得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无关,而与角的两条边*开的大小有关。
  2、能力目标:进行观察对比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认真细致有序操作的良好习惯。
  3、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形成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4、教学重点、难点:会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度数。
  三、教法与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要达到目标,形成能力,就必须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让课堂焕发生命的力量,教师要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法中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秉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我将教学思路拟订为“激趣导入——自主探究——巩固内化——拓展延伸”,努力构建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这节课的知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直线,线段和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使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最基本概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本节课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直观演示,旧知过度,设疑引入,感受新知。教学角的概念.通过师生的操作,利用动态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引出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通过直接的比较,学生初步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开的程度有关,为引入角的度量进行间接比较角的大小作了铺垫。
  第二部分,认识量角器,让学生观察,初步认识量角器上的各部分名称及作用,建立角的计量单位度和符号“°”。
  第三部分,教学角的度量.在学生认识度量工具——量角器,及其单位、符号的基础上,再介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最后通过实际测量说明: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开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本节课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如口答,判断选择,实际操作等),围绕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重点,达到巩固和运用概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1-28 14:43
标题: 《直线、线段、射线和角》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教材内容包括直线、线段、射线和角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线段、角和直角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几何形体知识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认识三角形等图形的知识以及进一步学习几何形体知识的基础。

学生学习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时,已会直观描述它们的特点。本课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有限”到“无限”,引导学生认识直线和射线,掌握角的概念。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认识射线;知道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认识角和角的符号,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比较角的大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综合、记忆及动手协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增强合作探究意识,教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观察事物,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射线,知道射线与直线、线段的区别和联系;在射线概念的基础上说明角的概念,渗透运动的观点。
  2、难点:角的形成。

学生准备:活动角、一副三角尺。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学生操作为主,辅以谈话启发法、引导发现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学习、去探索,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在学法上,选用指导学生观察、操作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说教学程序:

1、 注重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学生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做一做,在各种感官协调参与下初步认识角。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讨论,全班展示交流,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既发展了求异思维,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各自的认识。
    2、巧妙运用多媒体,变抽象为直观,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初步认识角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先在实物上闪动角,再去除实物中非本质的属性,抽取出角的本质属性,引出角的图形,帮助学生清晰地建立了角的表象。

三、说教学程序

一、评价欣赏线条美

1、同学们,你觉得今天老师穿的衣服怎么样?漂亮在哪里?

2、人们用线条创造了美,给大家以美的享受,你们有兴趣走进线的王国,去研究有关于线的数学问题吗?

(分析:教师创设学生喜欢的线条情景图,引出了直线概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认识射线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宝贝,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手电筒)

你用数学的眼光看它是一条什么线?

你能把这条线段画下来吗?

介绍一下线段。

2、打开手电筒,请看,这线穿过窗户、透过云层、射向宇宙……

张开你想象的翅膀,你能想象出这是一条什么样的线吗?

你能把他画下来吗?(指名画出不同的)

你觉得谁画的比较合理,为什么?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到过这种线吗?

我们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得到的线叫-------射线。

三、认识直线

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宝贝,想知道是什么吗?(另一把手电)

你猜猜老师会怎么玩这两个宝贝?能玩出什么来?

1、拼、打开成一直线,有什么想说的吗?(两端无限延长)

2、你能画下来吗?

3、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三种线,你能用动作和语言相结合把他们表示出来吗?大家一起来做一做。

4、在你看过的书或看过的电影中有没有象直线这样两端可以无限延长的情况?

四、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之间的关系

1、   看黑板上的图说一说,射线、直线是怎样得到的?

2、   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3、线段、射线与直线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完成板书:

图形名称
相同点
        不同点

  线段
都是

直的
2个端点
有限长

  射线
1个端点
无限长

  直线
没有端点
无限长



4、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判断,并说明理由   

5、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1)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射线和直线,经过一点能画几条直线呢?

学生动手操作。  说明:过一个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2那么经过两点能画几条直线呢?

学生动手操作。  说明:过两点只可以画出一条直线。

(3)打开书16页,了解这个知识的实用性,并指名说说生活中的例子。

(分析:在抽象出角的图形后,引导学生再回到生活情境中,在周围的物体上找角。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对角的表象积累,而且进一步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6、完成想一想

(1)      学生独立观察图并小组交流:哪条最短?你还能想像出连结A、B两点的其他线吗?那些线与线段AB相比,长度怎样?

(2)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两点中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7、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

五、认识角

老师还要玩这两个手电筒,你再猜猜老师还会玩出什么?

1、拼成角。打开电筒。

2、你想象得出这个图形吗?(板书:角)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角的知识。

3、教师边讲解边演示画角:先点一个点,再从这一点出发引出两条射线。4、角是怎样组成的?

5、画角时应该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教师演示

6、学生练习画角(指导学生画不同方向的角)

7、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8、角的两边可以延长吗?为什么?角的大小改变了吗?

9、教师说明角的符号的写法。

10、学生练习书写。

(三)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分析:教师先让学生通过制作活动角判断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然后制造认知冲突,想办法比较两个大小不明显的角,再演示教材上的比较方法,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学习了新的比较方法。最后教师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长方行去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通过设计让学生在身体上找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达到了高潮。)

四、课堂小结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2、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1-29 15:03
标题: 《1亿有多大》说课稿
 开始:各位专家领导,下午好!
  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1亿有多大?》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
  《1亿有多大?》是人教版新教材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七册第一单元内容。教材在数概念的教学中,十分重视数感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因此在“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称一称”“数一数”“排一排”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一亿有大,并能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主动参与和乐于合作的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
  三、教学理念:
  数学教学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师应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得新知识能力,培养学生敢于自主学习、尝试新知的研究学习。小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为其独立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可能。为此,在教学“延伸性、迁移性知识”时,我直接让学生自己自主尝试、积极探索,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推理、发现和总结,给学生自主探索新知的空间、时间,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发展。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知一亿的大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学法和教法上谈谈:
  五、学法
  四年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正处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抓住了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有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训练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六、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尽力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基于本节课的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着重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研讨法。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七、教学程序及设想
  一、谈话揭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中国大约有多少人吗?那么你知道一亿有多大吗?揭示课题:一亿有多大。
  在黑板上写出100000000和1亿。后引导学生从数的组成理解1亿的大小:由1个亿组成的、由10个千万组成的、由100个百万组成的、由1000个十万组成的、由10000个万组成……由100000000个一组成的。
  谁能说说,“100000000”这个数给你的感受是什么?(特别的大)
  二.实践操作
  (一)称一称
  那么100000000到底有多大呢?大家想不想切实感受一下啊?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叫刘恩的大臣,他非常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有一次黄河又泛滥了,波涛汹涌的黄河水不知冲倒了多少房屋,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无家可归。当刘恩得知这一灾情后,他非常的着急,立刻用了最快的速度写了一份奏折给皇帝。皇帝看了刘恩的奏折后就下令让他到灾区去救灾。刘恩到了灾区后,立刻展开救灾工作,他和老百姓吃住在一起,同甘共苦,最后终于让老百姓重建了家园,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灾区的人民非常感激刘恩,家家户户都挂上了刘恩的画像,可是皇帝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的嫉妒。他就不愿意奖赏刘恩,但是又害怕老百姓会说他的闲话,于是他就想了一个自认为很好的办法,一天他把刘恩找来,先是夸奖他救灾的功劳,然后对刘恩说:“民以食为天,你在灾区救了那么多的老百姓,朕就奖赏你每月奉禄多加100000000粒大米吧。”皇帝刚说完,其他的大臣都笑了,心想,皇帝这哪是在奖赏刘恩啊,100000000粒大米才有多少一点点。可是刘恩却是很高兴的谢了皇帝。你能知道刘恩为什么很高兴的谢了皇帝吗?
  你能猜想出1亿颗大米到底有多重吗?
  (学生猜想)
  我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巧妙的称出1亿大米到底有多重?
  (学生讨论)
  师引导出设计方案:把1亿粒大米称一下
  方案1、先称出100粒大米的重量,再除以100,再算出1粒大米的重量,最后乘1亿,算出1亿粒大米的重量。(或用倍比关系算)
  方案2、先称出10克大米,再除以大米的粒数,最后乘1亿,算出1亿粒大米的重量。
  3、教师提出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案计算出1亿粒大米的质量,请写出计算过程以方便后面的汇报,可以用计算器来帮助计算。
  4、学生分组计算
  5、各组汇报结果,教师板书,感受1亿粒米的多少。
  通过刚才活动我们知道了1亿粒米大约有2500000克=2500千克=5000斤重,现在知道刘恩每月奉禄多加100000000粒大米,为什么很高兴的谢了皇帝吧?
  而我国有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节省1粒米,那么全国一天下来大约能节省多少克大米啊?如果每人每天吃400克大米,这些节省下来的大米可供一个人吃多少天?大约合多少年呢?
  (学生计算)13×(2500×1000)÷400=81250(天)≈223(年)
  知道这些信息后,你有什么感想?
  (教育学生要爱惜粮食)
  2、数一数。
  (1)小组活动,动手数一数。
  以小组为单位,每人拿一些练习本,和在一起,以循环的方式一本一本的数,数到100本告诉老师,老师立刻告诉各小组所用的时间,组长记录下来。完成后各小组交流所用时间。
  (2)小组合作,提出问题。
  谈话:如果照这样的速度,我们数一亿本练习本要用多少秒呢?
  出示书上的表格(可把90秒改成全班认同的秒数),请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推算,并把结果填入表格。
  反馈,指名读得数。
  (3)进一步探究。
  谈话:9千万秒,这段时间长吗?这么长的时间用秒作单位来表示显然不合适,你认为应该采用哪个时间单位?(年)怎样换算成多少年?学生说出方法后看书上的算式。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结果。提问:看了这个结果,你有什么感想?
  3、排一排。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数一数从时间上感受了一亿的大小,大家还想不想通过其他的方式,再来感受一下一亿的大小?
  (1)实际测量长度。
  请10位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师生共同测量出长度。(取整米数)
  (2)列表进行推算。
  提问:照这样计算,一亿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有多长?
  出示表格,根据表格形式,各小组也依据刚才的测量数据列表格填一填,并反馈推算结果。
  (3)从绕地球的圈数来进一步感知一亿有多大。
  指名读出推算出的长度。
  谈话:对于这个长度,大家都会感觉到很长,但究竟有多长可能还感受不深。地球赤道全长40000000米,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可以饶地球赤道多少圈?用计算器算一算。如果学生的计算器只能显示8个数位,就要把米换成千米来算。
  指名说说计算结果。
  提问:看了这个数据,你又感受到什么了?
  三、在活动中提升认识、升华情感。
  读一读下面的信息,并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1亿滴水大约可以汇成3333升水,能够装四辆大型运水车。
  1亿张纸叠在一起,约有10000米高,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
  我国的小麦产量近年来稳定在1亿吨左右。
  新明日报2004年2月26日电,联合国粮农组织周三宣布,爆发禽流感的亚洲迄今已杀鸡1亿多只。
  2001年中国移动电话的数量已经突破了1亿部。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五、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还想研究哪些有关1亿的问题呢?
  (可能的情况:1亿张纸的厚度、1亿个一元硬币的厚度、1亿个人的质量、1亿秒有多长……)
  你能把你想研究的有关1亿的问题,设计方案写出来吗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1-29 15:03
标题: 《亿以内数的读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教材内容: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P1—3的例1、例2以及相关的课后练习题。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个级的所有计数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高一级数(万级)的读法,教材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数级的学习,让学生明白生活中较大的数用个级来计数是不能满足的,从而理解学习亿以内数的必要性。
  2、说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懂得如何正确读亿以内数的读法,并且弄清楚中间有0和未尾有0的数的读法。为学习亿以内数的写法和亿以内数的加减法打下基础。
  3、说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引导学生弄清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和数位表;引导学生正确读亿以内较大的数,特别要注意纠正学生在读中间有0和未尾有0的数时所出现的错误。
  4、说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法难点主要表现在各数级中间或未尾有0的数的读法。必须让学生明白哪些情况下读0,哪些情况下不读0。
  5、教材编排的特点:
  本课教材是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来编排的,首先教材列举生活中较中的数据,如北京的人口数量一千一百零八万,光的速度每秒三十万千米等,这些都是很大的数,用个级的计数单位来表示很困难,从而引出万级数的学习,并且让学生懂得学习亿以内数的必要性。教材编排时很注重科学性和合理化,先提出学生熟悉的记数单位个位、十位、百位和千位,然后引出万级的计数单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等计数单位,由于万级数都小于亿,所以教材把此部分的内容称为亿以内数,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既有数学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教材共安排了例1和例2两个典型内容和一些相关练习题,不仅加深学生对本课的理解,还有助于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消化及巩固。
  6、教具准备:计数器或算盘一个。
  二、说教法
  1、本课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观察法和发现法,老师要适当地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从观察中发现数的读法原则,之所以采用这两种教法,是针对学生以前在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懂得了个级数读法而设置的,用原有的经验和方法来解决本课的问题,应该是可行的。
  2、本课在提问方式上,应多用启发式提问,首先让学生质疑,然后让学生经过自身的经验寻找解决的方法。
  三、说学法
  根据我的学生情况,我认为本课的学法,应该是以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为主,学生通过观察以及总结来解决问题,在这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不需要做太多的讲解,只适时作适当的引导。为什么采用此种方法,主要是因为学生已经有了个级数读法的经验,移植到本课,用来解决本课问题是很自然的,大多数的学生是可以独立完成的。
  四、说教学设计
  根据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以及本课的教学内容步步逼进的特点,我认为本课教学应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设置问题,巧妙导入
  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先列举一些比较的大的数,如:北京市的人口一千一百零八万,光的速度每秒三十万千米等较大的数,然后让学生用口头来描述,学生觉得用原来学的计数单位(个级)很难正确描述这些数据,从而引出新的课题,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导入新课内容。并板书:亿以内数的读法。
  (二)复习旧知,先立后破
  1、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先以复习旧知为基础,先唤起学生对个级(千位、百位、十位、个位)的印象,为达到这个目标,教学可以这样设计:
  师:我们已经学过个级的计数单位,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然后板书:一万。
  由于学生以前学过一万,对这样的知识不会感到陌生,因而教学可以用步步递进的方法引出后面更大的计数单位。
  2、教师接着问学生:十个一万是多少?学生经过思考可以得结论,知道是十万。根据回答板书:十万。
  3、教师可用类似的办法,让学生继续观察,得出后面的更大的计数单位: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主要是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然后顺理成章地引入新的内容。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法,是因为学生已经认识计数单位,在此教师只不过引导他们提升对更高一级计数单位的认识,所以要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总结。
  4、引学生看数位表,并说明个级和万级。个级有四个数位(个、十、百、千),万级也有四个数位(万、十万、百万、千万)。
  (三)通过观察,找出规律
  教师可以这样设计,用计数器演示,个级的各个数位,然后让学生观察找出万级的计数单位,学生很快从中找出万级的计数单位,知道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和千万位,这时为了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可以通学习例1和例2的内容。
  学习例1,教师出示例题内容:470000、3080000、40500000。为了让学生直观地看出以上数所占的数位,可以用计数来帮助,把相应数位相互对齐。学生经过观察可能发现其中的道理,以470000为例,4对应十万位、7对应万位、后面全部是0,学生很快读出这个数,读作47万。用相似的方法来学习其它内容,学生会总结出这些数的读法。
  接着学习例2,情况和教学内容虽然稍有不同,但经过教师适当地引导,学生肯定能够掌握,由于方法相似,在这里就不展开讨论。
  通过以上两个例题的学习,学生应该明白了亿以内数的读法了,不过由于0在各种情况下出现,其也有不同的读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弄清在何种情况下如何读中间有0或未尾有0的数,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必须让学生掌握。
  最后要引导学生总结亿以内数的读法,总结出亿以内数读数的方法。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找出学生补出学生的错误,并加以纠正,最后总结亿以内数的读法:
  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不管每级未尾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四)加深理解,巧设习题
  适量完课后的习题,以加深理解,巩固新知。
  五、说板书
  例1
  470000读作:四二七万
  3080000读作:三百零八万
  40500000读作:四千零五十万
  例2
  24600读作:二万四千六百
  6407000读作:六百四十万七千
  10030040读作:一千零三万零四十
  板书简洁,突出重点,列举了亿以内数的各种情况下的读法,对学生对亿以内数的读法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1-29 15:04
标题: 《亿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教材解读:
  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拓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数学基础之一。本册教材先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再教学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并对数的理论进行整理,在两部分认识数教学中间安排十进制计数法,知道数位,数级,对亿以内数的认识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也对亿以上数的认识起承上启下作用。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的渗透,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教材提供了较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不仅为学生认识大数提供丰富的内容,也为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提供了好素材。突出数概念教学,从数学的高度把握十进制原理,培养数感。教学内容的呈现给了学生自主探索和自主交流的空间,也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思路,如:读、写数的法则教材上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探究自主过讨论得到。
  教法学法:
  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大数对于学生读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创设具体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大数获得丰富感受,注意放手让学生探索,理解大数的读法后,通过独立练习,小组合作交流训练,达到熟练程度。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对于数位、数级,十进关系等知识,应该让学生牢固掌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密切了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收集大数的习惯和能力,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认识数是为了用它来交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教学理念: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打基础。遵循儿童心理规律和认知规律。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必须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师精心组织下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亿以内数的规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七册第二页到第五页的例1例5,练习一的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数。
  3.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亿以内数的认识,读法。
  教学难点: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读法。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CAI课件,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数位表。师生都备计数器。
  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CAI课件出示我国行政区划图,用点按热健的方法突出演示六省市、自治区的地理、文化图片,同时伴音介绍我国的人口普查数,让学生认真观察,提问:你收到了那些数学信息?(六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你发现什么?(数很大,很大。)由此这节课你想探讨什么问题?(这些大数怎样读?他们的计数单位是什么?这些大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怎么样认识大数?等等)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1.以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为例试读。
  2.认识万以上的计数单位,十万、一百万、一千万、一亿,问题:观察计数器你发现什么?老师拨珠,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数,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一千,问: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怎么办?(千位满十向万位进一),也就是“十个一千是一万”板书“万”。
  3.让学生拿出计数器,边拨边数边想,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再加上一万是多少?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同样的方法,同学们自己同位交流说说,认识10个十万是一百万。(板书)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板书)
  10个一千万是一亿。(板书)
  (给足时间拨、想、说,然后全班交流)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以往我们学习了那些计数单位?万以上的计数单位今天我们学习了那些?(十万、百万、千万、亿)
  4.小组讨论学习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问题:大家知道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是什么吗?你发现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我发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
  生2: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生3:我发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哪一位上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生4:每相邻是什么意思我有点不太明白?
  生5:我可以告诉你,……
  师:同学们怎样证明你的发现是对的?
  生5可以进行证明,如:……
  师:同学们真有数学头脑,通过拨珠、数数、观察发现了它们的规律。
  5.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学习“数位”。
  请同学们整理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亿位。(出示数位顺序黑板帖)
  (2)拨数,将13819000人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来。
  (3)写出13819000并说出每个数字所占的数位名称,计数单位,表示多少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4)全班交流,抽查:十万位上的8表示什么?百万位上是几,表示什么?千万位上是几,计数单位又是什么?
  6.学习“数级”。
  介绍我国计数的四位分级法。(在数位表上增加拦,并标明数级)从右向左四位一分级,第一级是个级,第二级是万级,第三级是亿级。同时告诉学生分级线。按级读出北京市人口数。
  7.巩固联系完成第4页“做一做”。
  (1)让学生通过数数,理解并掌握计数规律。
  (2)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哪些地方常用到万以上的数,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8.学习“读数”。
  (1)CAI课件出示例2,读出下面各数。继续出示含两级的数位表,并在相应的数位表下,分别呈现教材上的4个数,2496249  600006407000  85000300。
  a)让学生在下面与同学说一说并写出读作多少?
  b)集体交流,读出每一个数,并进行评价,纠正错误读法。
  c)课件出示正确读法。
  (2)小组讨论。
  a)含两极的数怎么读?
  b)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
  c)数位上出现0,又该怎么样读?
  (给足时间让学生讨论)
  (3)反馈交流信息,学生归纳总结。
  (4)巩固练习,完成第5页“做一做”。读后说说你发现这3个数有什么共同点?
  三、小结强化,增强自信
  小结学习内容,让学生说说学习体会、收获。
  四、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课堂作业完成练习一的1—5题。1题让学生做数位顺序表,加深了学生对数位排列顺序和数级划分的认识。2题按排的是4组读数练习,每组都是两个数对比出现,体会同样的数字,放在个级和万级读法不同数的大下意义不同,也为后面学习大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作铺垫。3题创设一个情境,小组交流不同的读数方法,探索比较方便的读法,体现了由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读数方法。4题5题,进一步加深对亿以内数的读法的理解,提高读数能力。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1-29 15:05
标题: 《可能性》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人教版的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可能性”,这部分的知识是在学生已初步感受了不确定现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基础,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初步感知可能性的大小。新的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本节课的教学正是以这样的理念来设计的,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
  我面对的学生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活泼好动、求知欲强,有“初生牛犊不怕虎”之势,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又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不随意注意占主导地位,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很容易被新异的事物所吸引,从而产生学习动机,然而学生之间还存在着个别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恰当的利用评价手段,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新的课程标准中倡导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因此,我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整合的角度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2、通过小组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尝试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表达事件发生的情况;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特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的重、难点是: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是不确定的,会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来表达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为了能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结合新课标的理念,教学时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情境教学,并通过游戏、竞赛、实践操作、小组合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学的轻松,学的愉快,形成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综上所述,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为了五大环节: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知;
  二、活动体验,合作探究;
  三、体验激趣,深化所学;
  四、联系生活,拓展视野;
  五、动手操作,实践感知。
  下面我就将本节课具体的设计意图阐述如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知:
  新的课程改革在数学教学方面,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而创设的情境一定要包含数学模型,因此,在上课伊始,我丢掉了教材中联欢会主题图的引入,而是选用了“石头、剪子、布”这一项师生互动的游戏来导入新课,这项游戏学生再熟悉不过了,在他们猜测了老师和自己谁会赢之后,师生共同进行游戏,并要求学生做好记录,游戏结束后,从同学们的记录结果和开始猜测的结果的对比中得出结论,自然的引出一些事件的发生是有可能性的,指出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从游戏的形式导入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进入到教学的第二环节。
  二、活动体验,合作探究:
  在本环节中设计了一组摸棋子的游戏,共将此环节分成三个板块来进行,一是让学生感知“一定”与“不可能”在课前教师为每组的同学各准备一袋大小个数相等的棋子。要求各组的同学分别进行摸棋子的游戏。要求摸到黄色棋子最多一组同学获胜。实际上,分发到各组的棋子袋中,有四组同学袋内的棋子全是白色,而有一组同学袋内的棋子全是黄色,在同学们高兴的游戏,到失败的叹气,再到对比赛规则的猜疑中,教师适时点拔,让学生打开口袋看一看,在同学们对“如此比赛不平”的抗议声中,教师适时引导,让学生总结出在全是黄棋子的袋里任意摸出一个棋子的结果一定是黄棋子,那其他小组没有获胜的原因是在全是白棋子的袋里不可能摸到黄棋子。在学生亲身实践,动手操作,用眼观察,评析结果的过程中,感知了“一定”和“不可能”,随着教师的适时提问:“这样的游戏公平吗?怎样才能使比赛公平呢?”将教学推入本环节的第二和第三板块,体验“可能”并初步感知可能性的大小。在学生充分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之后,也就是说出“在一个袋既要有黄棋子,又要有白棋子。这样才公平”之后,教师适时引导,“这时我们在这样的袋中任意摸出一个棋子的结果会怎样?”点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了对可能性的大小进行验证感知,此时教师将一袋白棋子和一袋黄棋子中的一颗棋子进行对换,强调如果游戏规则不变,还是摸到黄棋子多的为胜的话,你愿意到哪组的袋里来摸棋子呢?为什么?并让学生再次进行摸棋子的游戏,并做好记录,实际感知可能性的大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新知,上下相连,使所学过渡自然进入教学的第三环节。
  三、体验激趣,深化所学
  此环节的设计来源于联欢会情境图的启发,依据学生的分组情况为每组学生准备了各种水果和托盘,来进行“水果拼盘”的竞赛,共设立了五项内容A.一定是桔子B.一定不是桔子C.可能是桔子D.很可能是桔子E.桔子的可能性很小,让学生在托盘中摆出相应的答案。实物的再现再一次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动手、动脑、动口,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小组合体的意识,对所学的知识达到了贯通,进入教学的第四环节。
  四、联系生活,拓展视野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用“一定、可能、经常、偶尔、不可能”等词语,说说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进而完成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动手操作、实践感知”让学生用手中的圆形纸制做摇奖转盘,并用顾客或商场经理的不同的身份来设计,再次感知所学。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我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自主合作,尝试探究,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数学课堂学习的快乐,体验幸福的数学学习生活。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设想,还有待于在实践中去完善,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评委给予批评和指正。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1-29 15:05
标题: 《分数的简单计算》说课稿
 1、说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数初步认识第四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书本99-101页、例1和例2)包括:同分数分数的加法,同分数分数的减法
  2、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理解算理是本课的重点;让学生理解只有分母相同时才能相加减是本课的难点。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观察,初步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索、对比观察,初步感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类推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理念,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4、说教法: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算理,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动眼以及采用对口令抢答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有趣、有效、有益。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主动驾驭教材,巧妙地就地取材,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籍此展开教学。课堂里有认知的冲突、智慧的碰撞。学生的参与热情十分高涨,思维状态自然活跃。没有强迫,不算热闹,一切看似简简单单,但学生却被深深地吸引,自主探究的行为主动而积极。充分体现教师以动态的、开放的、宽容的眼光来看待教学。
  4、说学法:通过合作探索、对比观察,初步感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类推的能力。
  5、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1、师:上几节课的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数------分数,你能说一个分数吗?
  让学生举例,并让学生说一说他举例的这个分数是怎样得到的。
  2、师:陈老师刚才在来你们学校的路上看到一辆汽车的标志(师出示宝马车的标志),
  改成你能在这个标志里找到分数吗?(生1:蓝色部分是这个标志的2/4。生2:空白部分也是这个标志的2/4。)
  3、师:陈老师在吃巧克力时又吃出了分数,你猜猜老师吃出了什么分数?(出示巧克力)
  (生1:陈老师吃了其中的一份就是吃了这块巧克力的1/6。生2:吃了3份就是这块巧克力的3/6,吃4份的话就是它的4/6。生3:全吃完就是这块巧克力的6/6……。)
  二、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
  1、看到黑板上的2/6和3/6你还想到了什么?(2/6比3/6小,分母相同……)
  2、师:你们能不能根据刚才几个同学吃的巧克力提个数学问题呢?
  3、现在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你怎么来说服别人接受你的说法呢?(证明自己的方法)
  4、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证明自己说法是正确的,让大家都来接受你的说法,好吗?(比如可以画,可以折、可以写、甚至可以组织语言来说)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汇报并说说想法
  生1:我们小组认为应该是5/6比如巧克力先吃掉2份,就是它的2/6,又吃掉了3份,就是3/6,合起来是5份,所以是5/6。
  生2:我是折纸的。
  (出示折好的纸:)2/6是2块,3/6是3块,一共是5块,所以是2/6+3/6=5/6
  师:2块是几个1/6。
  生:2个,3块是3个1/6。
  师:合起来是多少?
  生:5个1/6是5/6。
  师:有没有画图的呢?
  生:我画的是长方形的图。(实物投影展示)
  6、另外的你们会算吗?比如1/6+3/6(5/6)
  说说你的想法(1个1/6加上3个1/6就是4个1/6,也就是4/6)
  引导学生小结到算理上:2个1/6加3个1/6是5个1/6,就是5/6
  7、说的真好!你可以从黑板上自己找两个分数相加看,也可以自己写两个分数加一加。
  口头汇报,抓住加起来超过6/6的,比如1/6+6/6=7/6,让学生讲讲为什么不是1/7,讲讲道理。
  三、同分母分数减法探究
  1、那谁来计算4/6-3/6,谁来说明一下方法。
  同样的道理,4个1/6-2个1/6就是2个1/6就是2/6
  2、你能从黑板上挑些分数写一些算式,并算出结果吗
  3、汇报展示一下
  你是怎么计算的,(分母相同,分子相减就可以了)
  4、一个块巧克力,老师吃了1/4,还剩多少?
  师:一块巧克力我们用什么数字表示?(用1表示)
  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解决?怎样列式?
  师:试着计算
  生:1-1/4=4/4-1/4=3/4
  把1看成4/4,4个1/4减去1/4等于3个1/4,是3/4
  小结:计算用1减几分之几时,我们把1看成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来计算
  四、解决问题
  1、计算
  1/4+2/42/8+5/86/8+3/83/5-1/5=7/9-5/9=1-7/9=2/3-2/3=
  五、课后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还有问题吗?生表示没有问题)你们没问题,我提个问题:1/2+1/4、1/2-1/4,你们能解决吗?
  6、板书设计:
  分数的简单计算
  1/62/63/64/65/66/6
  2/6+3/6=4/6-2/6=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1-29 15:06
标题: 《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认识几分之一”是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8单元中的第1课时。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是系统研究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表示其中的一份,学好本课知识,有利于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和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为下面学习几分之几解决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个物体的实际问题奠定知识、思维和思想方法基础。
  2、从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的一次发展。理解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并不难,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材中的例题和“想一想”,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感悟把一盘桃平均分成4份和2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1/4和1/2来表示,从而发展对分数的认识。
  3、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我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
  ①通过借助把一个东西“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分数认识学习经验,使学生经历、体悟和感受把一些东西平均分,可以用分数几分之一表示其中的一份的分数思想方法,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情景,用几分之一表示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进一步构建分数“几分之一”的实际概念,从而进一步认识分数。
  ②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发现和认识用分数表示一些东西的几分之一的知识获取过程,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推理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通过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发开放练习,使学生感受“认识分数”的生活价值和数学价值,体悟和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4、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索和发现把一些东西平均分,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几分之一来表示的思想方法,认识几分之一,能正确表示出一些东西的几分之一。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认识和建构几分之一过程中,正确区分用分数几分之一表示一些东西平均分后一份的实际意义与一份所对应的具体数量,能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述几分之一所表示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5、教具(学具)准备:六个苹果,一把小刀,若干围棋子,若干小棒、多媒体课件一套。
  二、教学程序
  鉴于本课内容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预设如下三个部分展开教学: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分两个层次引导学生学习。
  1、教师组织学生说说所认识的分数,并进行板书:如1/2,3/5等,然后教师出示一个苹果,把它平均分给2个同学,由学生说说每个同学分得这个苹果的几分之几。在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将苹果随意切成大小不等的两部分,由学生判定其中的一份是否为一个苹果的1/2?从而感受和体悟分数的含义,感受分数的关键“平均分”。教师结合学生的分析,板书:“平均分”。
  2、教师再出示一个苹果,把它平均分给4个同学,由学生说说每个同学能分得这个苹果的几分之几?从而感受和体悟1/4。
  这两个层次的设计,主要是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唤醒学生学过的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几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这个旧知,为下面探究新知作知识铺垫,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探索交流,发展思维:
  考虑到教材中猴子分桃是故事情景,具有一定的虚构性,结合本课知识特点及学生的知识背景,我准备采用学生分苹果的现实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理解,体会分数的产生过程。这一部分分三个环节进行:
  1、教师出示一盘(4个)苹果,组织学生探索“如果把一盘苹果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得这盘苹果的几分之几?”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组织交流,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得出1/4。
  2、教师再出示刚才的一盘(4个)苹果,组织学生探索“如果把一盘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得这盘苹果的几分之几?学生小组讨论后教师组织反馈,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1/2,2/4等信息,组织学生小组交流并全班反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研究:应该把这盘苹果平均分成几份?每人分得几份?几份中的几份?一份是几个?是这盘苹果的几份之几?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比较1/2与2/4的关系,从而说明1/2的简易性,认定和建构1/2的含义。
  3、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和思考上面把苹果分的情况,发现分数表示数的规律,即:把一个或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其中一份都可以用几份之一来表示。
  通过这样一个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自主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悟,从而获取了数学活动的经验,初步体会到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也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从而加深了对几分之一的认识;并通过小组讨论、辨析,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为主动建构分数的意义做好了孕伏。
  (三)实践应用,深化提高。
  我准备安排三个层次的练习,通过层层深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课知识,形成技能,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乐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基本练习:
  我准备安排如书本“想想做做”第l、2、3这样的练习,使学生经历从实物组成的整体到几何体组成的整体,再到用图或实物表达自己认识的几分之一的过程。从而认定1个物体是整体的几分之一,若干个物体也是整体的几分之一。加深对几分之一的认识。
  具体说说第3题的教学,教师先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全班交流,然后补充出示“把10个萝卜中有4个涂色6个不涂色的图片”,组织学生判断涂色部分是否为萝卜总数的1/2,并进行交流,纠错。从而深化对分数的认识。
  2、综合练习:
  我准备安排小组拿棋的实践活动,先组织学生小组中拿棋(各组数量不等),由学生平均分,找出其中的1/2。交流讨论其中一份的个数,并组织学生针对不同反对结论进行讨论,思考“为什么同是1/2所对应的个数会有不同?
  第二步引导学生找出1/3比较,研究每份的数量差别。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情境中,巩固对几分之一的理解。
  这个设计让学生通过合作动手实践,合作学习,让学生运用本科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加深对几分之一的认识,体会解决问题的乐趣。
  3、开放练习:
  我准备安排两个游戏,第一个游戏是学生排队,其中女同学人数是总人数的1/3:教师先引导学生小组交流思考过程,寻求解决方案;然后组织反馈后请3名女生排队,由学生邀请男生排队。第3步,组织9名学生排队,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当1人下去,下去了1/(),2个学生下去,下去了现有学生数的1/()等等。
  第二游戏是组织学生独立拿一堆(12根)小棒的几分之一。并全班进行反馈交流。在开放的情景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这个开放性练习,目的是全面巩固本课知识,合作学习中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理念与教法、学法。
  以上只是我对本课教学过程的预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生活和活动情景,为他们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使学生体验探索的过程,体会“做数学的乐趣”。
板书设计:

                一个             1/2

分数             平均分      1/4

           几个              1/3

                            ……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1-29 15:07
标题: 《乘数是一位数的连续进位乘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人教版全日制聋校数学第六册第一单元,乘数是一位数的连续进位乘法(第16页例7)
  2、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连续进位乘法是在学习了不连续进位乘法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要比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更复杂。如果学生没有很好的掌握进位的方法或者计算不熟练,会造成计算上的错误。通过这个例题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每位积都满10都要向前一位进位的道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减少乘法计算的错误率,按此顺序进行教学,既完全符合学生坚持由已知到未知,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又利于建构起科学的知识网络。
  3、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连续进位的一位数乘二、三、四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计算连续进位的一位数乘法。
  (3)使学生愉快的学习,体会成功的喜悦。
  4、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重点是指导学生准确地进行连续进位的一位数乘法计算,某一位上的乘积加上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的情况是一位数乘法计算中的难点。
  二、说教法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并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法则,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坚持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探究、表述、练习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进行整体教学,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和保护学生的乐学情绪;体验自己排除思维障碍,获取最全面的思维成果,体会成功喜悦。
  三、说学法
  教学中,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乘法计算法则,切实提高各自的计算能力。
  1、要求学生严格依照法则进行计算。
  运算法则是对计算过程实施细则所作出的具体规定,为了提高学生运用法则的自觉性和法则的掌握水平,在计算中尤其是刚总结出法则之后的计算中,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严格依照法则进行计算,让他们自我意识到法则对其计算的指导,一方面用法则保证计算过程及其结果的正确性;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法则意识,使他们逐步养成自觉依照法则去规范自己的计算过程的良好习惯,为熟练运用法则打下基础。
  2、逐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法则的水平。
  为了让学生能灵活运用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不能老是要求学生按照法则步趋地进行计算,要注意引导他们运算法则的普遍规定性和计算过程中的具体灵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们逐步摆脱运算法则的依赖性。
  四、教学程序设计
  共有四个环节:铺垫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总结归纳→游戏
  (一)铺垫导入
  1、乘加算式的口算为笔算乘法做好了铺垫。
  3×8+5=6×9+8=5×7+6=4×6+7=8×7+5=9×3+4=
  2、笔算(全班齐练,指名板演):
  321×4=2418×3=424×4=
  3、这组题各是你所学过的什么内容?指名学生说出第三题的计算过程,并
  说出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是什么?(用投影片出示其法则)本节课要继续学
  习“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板书: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
  (二)探究新知识
  1、出示第16页例7,创设买牛奶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对学生提出了要求,“谁能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将这个图用应用题形式表述出来”。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直观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学生看图后能正确列式:454×4=
  3、学生尝试计算,计算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同桌商量着完成.同桌互查,反馈信息。
  指名板演,说出计算的顺序和过程,集体订正.
  这题的计算完成了吗?为什么?(还得在横式的等号后填上得数和单位)。以此培养学生观察仔细,办事严谨、认真,从不敷衍了事的好作风。
  4、比较:刚才同学们做424×4时,既快又正确,做例题454×4,怎么有的同学觉得有点困难呢?这两道题在计算中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不同点是:424×4是一次进位,454×4是连续进位)(板书:连续进位)
  5、用乘数乘被乘数的十位时,要看个位上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同样地,用乘数乘被乘数的百位时,也要注意进位问题。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16页下面的"做一做"中的两道题。
  教师巡视,且及时级予个别辅导。全班完成后,指名说出每题计算的全过程,予以共同订正。
  (四)总结归纳
  引导学生观察例7和"做一做"的板书,让学生思考,计算乘数是一位数的连续进位乘法要注意什么?让学生回答后,教师着重指出:“连续进位”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新的知识点.在一位数乘法中,不论数字多大,数位多高,计算的法则都是一样的,计算中一定要仔细认真。重点强调每位上乘得的积都要加上前一位进上来的数。
  (五)游戏
  游戏以“给小动物喂食”的形式出现:把各类食物上的算式算正确,喂给小动物们。使枯燥的计算变的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数学。
  板书设计:
  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454×4=1816(克)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1-29 15:07
标题: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说的内容是小学数学第四册的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是从表内除法向表外除法过渡的桥梁,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从教材上看,内容抽象,概念性强。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刚学过表内除法,比较习惯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而有余数的除法不能直接从乘法口诀中求商,要用竖式计算,但对于竖式每一步的意思以及具体写法学生较难理解。总之,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学习掌握这样一个知识跨度较大的内容,是比较困难的。针对这一状况,我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通过摆一摆,分一分,以及生活中的大量实例,来理解“余数”这一基本概念。
  2、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书写格式,能进行简单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等一系列基本技能。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综合性的应用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判断及逻辑推理能力。
  本课的重点是:知道什么是“余数”
  本课的难点是:理解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
  二、说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我主要通过游戏“猜猜看”。(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在纸上依次画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圆圈,比一比谁画得多,画好后,将自己画的个数数出来写在张上,老师不用看,就能猜出你所画的最后一个的颜色。)这个游戏的设计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小朋友们学完了这节课,也能和老师一样能猜出圆圈的颜色了。
  2、感受新知,探究新知。在这一环节我主要通过大量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来感受“余数”。
  (1)让学生来分一分桔子。6个桔子平均分成3份,7个桔子平均分成3份。
  在分好后说一说,两次分有什么不同?学生会说出第一次分分完了,第二次怎么分都有一个剩下。这就让学生初步感知余数的概念,触及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
  (2)将11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设问:如果每人分2个,剩下5个,可以这样分吗?这时就有学生会回答,5个还能再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1个,还剩下2个,这时老师追问:2个还能再分吗?学生会回答,不能分了。通过这个坏节,让学生有了“不能再分的就是余数”这一基本概念。
  (3)老师手中有10颗五角星,要奖励给今天表现最好的4位同学,应该怎么分啊?谁来帮助老师来分呢?让多个学生上来分一分,老师对他们分的结果给予评价,让学生更深刻地明确“不能再分的就是余数”。
  3、用数学方法表示。对前面分的结果用数学方法表示出来,再翻开书本50页,参照例题,来自学有余数的除法的横式、竖式的写法。教师在学生写完后给予简单点评并说明各部分的意义。我认为这部分学生在前面学习了除法竖式的基础上,完全可以自学。
  接下去通过评价性的活动,看看小动物们做对了吗?出示三个竖式,来比较,观察除数和余数的关系,会发现其中一个小动物粗心大意做错了,余数比除数大了,还能再分。这一环节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了不能再分的才是余数,也就是“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4、练习巩固新知。通过直观的练习,40÷7,26÷6,让两位学生上来板演,别的学生下面做。做完后集体讲评。这一环节可以很清楚地发现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并可以根据学生的错误来巩固试商的方法,其实明确了“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试商也是不成问题的了。
  5、回到游戏“猜猜看”。这时候学生有种跃跃欲试的心理,通过学习这节课的知识,来想一想,老师是用什么方法这么快说出圆圈的颜色的,我们能不能用这种方法来试试呢?这时师生共同来探讨这一方法,从而掀起课堂上的一个小高潮。在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找到方法后,让学生来猜一猜。然后设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让学生先来说一说。教师可举一个例子:我们班去春游,要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7人,我们班39个小朋友要用多少条船?这一例子将数学问题引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说课堂小结
  让学生来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总的来说,这节课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余数”的概念,并提高了自己的思维判断能力。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2 10:24
标题: 《吨的认识》说课稿
“吨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六册第三单元“千米和吨的认识”第三节的教学内容。
  一、说教材
  本课题教学前,学生对重量单位千克和克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通过本课题教学,使学生对重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这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为以后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本课题的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某些1吨重物体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区分质量单位,灵活选用质量单位,会进行吨与千克间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想象力。
  4、加强数感训练,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
  本课题的教学重点是初步建立1吨的重量观念,这也是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课题的教法与学法拟体现以下两点:
  1.加大主体参与的力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学到知识,尽可能创设学生参与的情境,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2.帮助组建认知结构
  学生的认知结构由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教学中,通过讨论交流、上网查找、亲身体验、尝试练习、向学生展示了一个有序的、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帮助学生组建起关于重量单位及其换算的认知结构。
  三、说课前准备
  学生上网查资料、向父母了解家里每月用水量、亲自去称自己的体重。
  教师准备好教学软件。一袋大米、一桶水。
  四、说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课前放动画片《曹冲称象》,学生兴趣一下子高涨,结合课前上网查找的资料,学生简单介绍了大象的有关知识,征对学生谈到象的体重,引出单位“吨”。教师提问:关于这个陌生的单位名称,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积极发言,从而产生认知冲突,由此引出本课课题《吨的认识》,过渡自然,为学习新知作好了铺垫孕伏,学生在充满兴趣与求知欲的前提下进入学习,便于接受新知、掌握新知。
  (二)探究新知
  我安排了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体会1吨的概念。
  (1)结合三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将吨拟人化,利用课件出示吨的自我介绍,让学生与吨交朋友,出示吨的展示图:课件演示100千克一袋的水泥10袋、50千克一袋的大米20袋,25千克一袋的面粉40袋。让学生形象直观感知1000千克就是1吨的概念。
  (2)然后,安排学生讨论交流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吨作单位,体现合作学习同伴互助的教育思想。如有的学生回答到家里每月的用水量是用吨作单位,教师适时进行节约水的教育。然后课件归纳,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就在我们生活之中。
  第二环节,感知1吨的重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迫切需要提倡“体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拎一拎10千克水的重量、抱一抱25千克大米的重量以及全体学生跳一跳等实际活动,从抽象到表象,帮助学生建立1吨重的观念,体会到吨是很大的质量单位。体验学习的过程,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学生一起搬米时,教师点拨,让学生体会团结就是力量的合作精神,体验合作的乐趣。
  第三环节,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1)教学例题。
  学生在前面千克和克的换算中已有了一定基础,因此,在教学这一例题时,避免教师太多的讲解,而是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思维的培养,采用启发式教学,如3吨=()千克,学生可能会想到因为1吨是1000千克,3吨就是3个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教师问:你有其它的思考方法吗?学生答到: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用进率1000去乘。从而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体现方法的多样性。
  (2)完成“试一试”。
  这个过程让学生试着独立完成,给学生动脑、动口的机会,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第四环节,拓展认识时空。
  借助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图片与文字,如,恐龙图、大象图、不同时期的计算机图,既开阔了眼界,也增长了知识。以此设计了三道题目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考考自己的伙伴,学生在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拓展了认识,然后留有几分钟时间,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点击网页查找资料进行知识的延伸,加深了印象,充分体现网络学习模式。
  (三)巩固练习
  练习题的形式多样化,有趣味性,并联系生活,既有利于学生巩固新知,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选择题:配有形象的图片,选择正确的重量填在括号里,加强数感训练,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
  (2)、改错题:联系生活实际,带有浓厚的趣味性,让学生找出日记里错误的单位名称,对所学的长度单位、时间单位和质量单位是一个整合,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单位名称的印象,正确灵活选用单位名称。让学生能够感觉到生活中有数学。学生通过在电脑上答题,然后遥控辅导,体现网络教学的思想。(四)拓展训练
  课件出示,动物过桥的图片,以故事引入并产生问题:动物们能同时过桥吗?为什么?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你认为有哪些过桥的方法?学生讨论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然后汇报,体现团结合作精神。
  (五)全课小结
  师问:孩子们今天这堂课你有哪些收获?让学生回顾知识,并让学课后有什么想与王老师交流的,可以通过网络发电子邮件,也可以进入论坛天地,去自由翱翔,把自已所学、所获、所思、写成数学日记。在不久的将来,数学之星一定会从你们中间冉冉升起。
  然后点击轻松一刻,电脑里放出mtv儿歌,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歌声中结束40分钟的学习,体现了愉快教学、成功教学的思想。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2 10:25
标题: 《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千米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84、85页的内容。《千米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并且初步了解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由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千米这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学生会感到抽象,建立1千米的观念比较困难。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建立千米的观念,在建立千米观念的基础上去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又是这节课的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的关键是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学生对千米的感性认识。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记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
  2、能力目标: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能用千米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探索和合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本节课的课时安排为1课时
  二、说教法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为此我分析了学生的状况。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且三年级学生都有最初步的感知长度的生活经验,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来看,准备状况是良好的。但三年级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要建立1千米这么大的一个长度观念,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对长度单位千米认识不深入,必将导致重量单位使用不合适,以及估计估计物体长度不准确等错误。介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特点,我采用了观察法、实验法及尝试练习法,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中学习知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三、说学法
  教师要成为“善教者”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因为“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同教法一样,学法指导也必须根据学生特点与学习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在分组实验时,指导他们学会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学会合作与讨论;在认识千米时,指导他们学会自学与总结。
  四、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
  1、一米大概有多长?
  2、出示米尺,让学生说说米尺的作用。
  3、当我们测量数学课本的宽,铅笔盒的厚度时,是不是还用米来测量?当米尺测量这些物体显得太长时,我们是引入了分米、厘米、毫米等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来测量,这些单位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如果我们要测量一下梧埏镇中心小学到温州动物园的路程到底有多长?你有没有办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当测量路程的长度时,我们通常用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现在我们就来认识千米。
  (这种导入方法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设疑提问,巧设悬念,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并了解了千米这种单位的作用。)
  (二)新课教学
  1、认识千米
  (1)认识10米。
  在学校的操场上用卷尺量出10米,在两头插两根标枪,让学生走一走,看一看。然后每10米移动一下标枪,同时让学生观察,走步,了解几十米,举例说说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0米?
  (2)认识100米。通过测量得到10个10米是100米,观察,然后走一走,想想100米的长度。举例说说从哪里到哪里的长度大约是100米?
  (3)认识1000米。
  上此课的前几天体育老师已经利用体育课组织学生绕操场跑道跑了4圈,每人必须跑完,跑慢没关系。学生先说说赛跑的感受,然后告诉学生跑道为250米,问实际上就是跑了多少米?
  2、单位间的化聚。
  (1)10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就是1000米(板书千米、米关系),
  千米有时也叫公里。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跑完艰苦的1千米,此时“千米”在学生的心中已经烙下了深深的印痕,那将是久远的,突破了建立1千米的观念的难点)
  (2)教学例1
  以前我们学过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互化,现在你能不能根据1千米=1000米,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请大家试一试,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与同桌商量一下。
  计算2千米=()米
  学生计算结果,然后说说是怎样想的。
  再练习:
  2千米500米=()米
  6千米30米=()米
  练习后说说想法。
  (3)教学例2
  尝试练习
  4000米=()千米
  并说说练习过程的依据?
  再练习
  10000米=()千米
  尝试练习:
  4350米=()千米()米
  想:4000米是4千米,4350千米是4千米530米
  (4)试一试:
  6千米720米=()米
  5830米=()米
  3、归纳整理长度单位
  经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把长度单位全部学完了。你可以先用手比划一下各长度单位(千米除外)的长度。谁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给它们排排位?
  答: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共有五个,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相同吗?不同在哪里?
  答:基本的进率关系式有四个,分别是: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在此基础上可以推算出以下的进率关系式:
  1千米=10000分米=100000厘米=1000000毫米
  1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引导学生对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其进率进行整理和归纳,使学生认识一个完整的长度单位的知识体系。)
  小结:今天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哪些问题?你是用哪些方法学会这些知识的?
  三、巩固应用
  学了这些知识你觉得能解决哪些问题?
  那么多实际问题,课后你们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问题想办法加以解决。这里老师也收集了几个问题,你们能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加以解决吗?
  1、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根拔河绳长12()
  小冬肩宽30()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
  一本数学书厚8()
  北京到温州之间相距2510()
  杭州到温州之间相距367()
  学校到温州动物园相距12()
  (这道题和生活联系最紧密,可以加强学生对长度单位千米与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对比,培养学生准确使用长度单位的能力。)
  2、在○里填上“〉”、“〈”、或“=”号。
  (1)5千米○678米;(2)28毫米○6厘米;
  (3)100分米○10米(4)6分米○485毫米
  3、有A、B、C、D四种物体,它们的长度分别如下。那么最长的一种物体是()。
  A、680毫米B、4分米C、2米D、216厘米
  (安排这道题的目的是在学生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基础上,会进行单位换算,并比较大小。又通过选择合适的数量,建立实际长度的观念。)
  4、你能说出一些具体例子吗?
  (1)约6分米长的物体(举出5个例子)。
  (2)用千米作单位最合适(举出5个例子)。
  (在熟练认识长度单位的基础上,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应用题,并能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提高运用长度单位的能力。)
  板书设计:
  千米(公里)的认识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例1:
  (1)2千米=()米
  (2)2千米500米=()米
  例2:
  (1)4000米=()千米
  (2)4350米=()千米()米
  这样的板书设计一是有利于指导学生观察和抽象概括;二是板书设计和教学思路和谐统一,能简明突出地呈现本课知识点,看上去一目了然。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2 10:25
标题: 《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仁,大家好。我叫陈红霞,来自于xxx仙女二小,很高兴有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量”的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设计这三个方面对本节课加以说明。(过渡:首先我谈谈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来讲有厘米的认识做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这时,水到渠成的学习“毫米的认识”,能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节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目标
  (1)使学生经历毫米的含义以及1毫米长度单位观念的形成过程。
  (2)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2)使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
  重点是:认识长度单位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
  难点是:让学生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
  二、说教法
  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所采用的教法是:
  1、谈话引入法
  2、现有知识与实际需要矛盾冲突法
  3、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
  三、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选择如下学法:
  1、操作实践法
  2、联想类比法
  四、教学准备(为了开展教学活动,我打算做如下教学准备。)
  1、电教媒体
  2、为每小组准备一张估测记录单和一把没有毫米刻度的硬纸版做的尺子。
  3、教师准备一把米尺、一枚一分硬币、一张电话卡等。学生自己准备常用直尺。
  五、教学程序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学法的选择,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这一阶段里,我按照谈话引入、复习旧知—→实践活动、引起冲突—→现实需要、引入新课这一流程开展活动。
  2、谈话引入,复习旧知
  我抓住这一节课是新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这个契机,围绕“学生身高的变化”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我准备这样设计谈话: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老师有个惊喜的发现,发现大家都长高啦!你知道你现在有多高吗?请大家估一估,这个同学的身高是多少?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际测量。并提问:刚才我们测量的数据中,有几个学过的长度单位,你能给大家说说这些长度单位吗?
  通过估测学生身高这一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唤起学生对已知长度单位有关知识的回顾和对经验的总结,架好了学习新知识的桥梁。
  3、实践活动,引起冲突
  接着,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刚才通过测量,我们知道了这个同学的身高,那么测量在生活中还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可能会说:老师我觉得测量能知道自己到底长高了没有,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测量能知道我们到底要穿多少号的衣服,更有的同学会说:老师,我觉得测量能让我们知道房子呀、树木哇都有多高,能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周围的事物,也能使我们更好的做事情。等等
  我由学生身高测量这一个体事件扩展开来,引导学生放眼周围,通过对生活现象的举例,使学生对测量的重要性和生活中测量应用的广泛性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体会到掌握测量方法的必要性。
  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估计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并填写记录单。
  最后,我发给每小组一把特制的没有毫米刻度的纸尺,要求学生对数学课本的长、宽、厚进行测量。学生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测量的结果。
  纸尺上只有厘米的刻度,学生精确测量非常困难。我有意制造这个矛盾,是为了使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现实需要发生矛盾冲突,让学生体会到:只有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准确的量出物体的长度还必须寻找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从而产生要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欲望。这就为下面新知识的探索设置了有利的悬念。
  3、现实需要,引入新课
  这时我很自然的提出问题:同学们,要想精确知道它的长度,有什么好办法吗?在小组讨论内一下。
  学生经过一翻思考会提出这样的设想:我们能不能把1厘米分得小一些,或找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有的学生也可能会直接说出可以用毫米做单位。
  这时我就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
  你从哪儿知道毫米的?大家都认为厘米作单位太大了,要创造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刚才有同学说用毫米作单位,他说对了。毫米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从而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探究体验,形成知识(在这个阶段,我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如下版块)
  版块1、认识毫米及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这一阶段,首先让学生独立观察直尺,然后配合学生的汇报我准备采用多媒体进行演示。(这是一个放大的直尺)通过动画,清晰的反映出毫米和厘米的关系,对学生的有意注意进行正确的导向,提高课堂效率,突出了“1厘米等于10毫米”这个教学重点。
  版块2、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我准备组织学生进行如下活动)
  (1)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1毫米。
  (2)我借助1分硬币、电话卡等让学生明白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1毫米。
  (3)让学生闭眼想象并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4)让学生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宽度、厚度大约1毫米。
  (5)用手势表示2毫米、5毫米、10毫米的长度。
  (6)说一说,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一般用毫米做单位。
  (7)完成p3做一做,让学生体验测量的过程。
  设计这一系列的活动,目的是使学生借助实物进行类比,帮助学生更好的建立毫米这一长度单位的表象,使学生对毫米的认识逐步深入,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这样不仅提高了估测的能力,而且还能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能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服务的思想。
  版块3、小结
  我由学生自主小结,畅谈这节课的收获。
  第三阶段:实践应用,拓展深化
  首先,我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5面练习一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然后,让学生量数学课本的厚度(用毫米做单位)
  接着,要求学生估一估课本中的纸多少页的厚度是1毫米?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一下。
  设计这一实践活动的意图,是想通过估计、测量、验证的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毫米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毫米长度观念的形成,不仅培养了学生用毫米做单位进行测量的能力,而且还使学生体验了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有利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形成。其中量数学书的厚度解决了学生先前遇到的问题,也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最后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我采用“做”数学的教育理念,主要注重新课的引入,注重学生活动的开放性、有序性和有效性。总的设计思路为:以学生身高的变化为切入点展开教学;接着,在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厚的活动中引起认知冲突;然后让学生用眼观察直尺、结合课件认识毫米和厘米的关系;接下来,让学生在类比联想中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最后,让学生在实际测量活动中深化拓展知识。当然这是我预设的教学程序,实际上教学流程还要随着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变化。
  我的课说完了,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敬请大家指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辛苦了,谢谢大家!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2 10:26
标题: 《分米和毫米》说课稿

一、说教材

认识分米和毫米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二年级的一个知识。本课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学习过米和厘米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学生尺和米尺,会数学生尺上的大格和小格,知道1厘米是10小格,1米=100厘米。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下面3点:1、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会用打手势的方法比划1分米和1毫米。2、掌握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重点: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教学难点:理解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二、教法和学法

1、直观演示

通过形象生动的课件演示,学生在观察和对比中体会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领悟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逐步认识1分米、1厘米。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引新

(1)实物展示平台展示一把学生尺

提问:同学们,老师这里现在有一把学生尺,你能来介绍一下有关这把学生尺的知识吗?

设计目标:让学生产生回忆,联想曾经学过的知识米和厘米,知道学生尺分大格和小格,1大格是10小格。每1大格就是1厘米。

(2)画一条长10厘米的线段

提问:你能猜一猜老师准备用怎样的一句话介绍这条线段有多长吗?

设计目标: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长度单位。

2、新授

(1)出示情景(课件演示)教学分米

提问:从小男孩的介绍中,你发现新的长度单位是谁了吗?(学生:分米)

活动一:

要求:1、从你的直尺中找出1分米有多长。

      2、用手比划一下1分米有多长。

设计目标: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感受1分米有多长。

活动二:

要求:用直尺在自备本上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

提问:你是怎样来画1分米的线段的?

练一练:判断下面的画法是1分米吗。(课件出示画法,从刻度5画到刻度十15)

活动三:

要求:1、四个人一小组观察米尺。

      2、数一数,1米里面有多少个1分米。

回到课初:我是这样介绍的,这根线段长1分米。你们猜对了吗?

(2)继续教学毫米(课件出示情景)

引:茄子老师正在量我们的数学书有多厚呢?你看,连1厘米多不到,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一种新的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下面我们就一起听听茄子老师是怎样来介绍毫米这一个长度单位的。

课件演示: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活动一:

要求:1、请你用笔尖指着你的直尺数一数,1大格有几小格?板书:1分米=10厘米

      2、请你用手比划一下1毫米有多长。

(3)课件赏析1毫米

你还知道哪些东西的长度和厚度可以采用毫米坐单位?

学生讨论,说以说

四、巩固练习

1、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3分米=(      )厘米                         3厘米=(     )分米

30厘米=(      )分米                        50毫米=(      分米

设计目标: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分米、毫米之间的单位换算。为下面的学习作做准备。

2、完成想想做做2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就可以。)

教学目标:第一体会解决这题的不同方法;第二数的简便方法,每一大格的中间都有一根比较长的线段,它把每一大格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是5小格是5毫米。

3、在(   )里天生活合适的长度单位。

1棵小树高2(     )         2张电话卡片厚2(       )      一张床长2(      )

1枝铅笔长2(      )        一根铁钉长2    (       )      一根黄瓜长2(      )

设计目标:联系生活,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4个长度单位的认识。进一步巩固长度单位,知道每个单位分别用在什么地方。

4、分组测量

要求:1、同桌两个人1小组合作。

      2、用直尺量一量桌子和椅子分别各有多高,是多少厘米,接近多少分米?

      3、做好记录,全班交流。

5、完成想想做做6

课件出示3条线段,你认为哪条线段最长?(学生自己解决)

全班交流想法,一种是估计,目测;另一种是用直尺量一量,标上长度再比较。从中体会正确的方法。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知道了些什么?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2 10:27
标题: 《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义务教材第四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间的化聚和其他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先通过让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度引入新的长度单位,接着用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等方法,让学生认识这些长度单位,理解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练习的安排是这样的:T1、2、3、6是实际操作题,使学生掌握测量的方法,T4是填计量单位。T5是分米、厘米、毫米间的换算,以巩固单位间的进率。
  2、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根据新课程的理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及情感态度几方面出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厘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厘米和毫米的正确表象。
  (2)、让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3)、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4)、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与合作意识。
  3、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都是使学生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
  4、教学关键: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参与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
  5、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为使教学顺利进行,在教具上需要准备的是多媒体课件,学具需要准备大量的实物,如:图钉、铅笔、树叶、绳子、纸条、硬币等。
  二、说教法学法。
  “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着这一理念,我在教法和学法上是这样设想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旨在扬弃满堂灌的教学,努力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始终,运用观察、操作、讨论、归纳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在教学中,我准确把握知识的层次与深度,并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索,通过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等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从而认识长度单位的具体观念。
  三、教学程序设计。
  本着“以发展为主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主源”的素质教育课堂观,我特地设计了实践操作、以旧引新;自主探索,学习新知;总结全课,回顾整理;综合运用,深化巩固;”四个层次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新课程的理念。
  先说第一层次,实践操作,以旧引新。
  安排两个环节:1、复习长度单位米。同桌合作剪一条1米长的绳子。
  2、请学生用这1米长的绳子测量铅笔的长度,觉得怎样?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新的长度单位的强烈愿望。
  (因为旧知是新知的基础,新知是旧知的延伸与发展。这样设计,旧知为新知的学习创造了条件,一方面通过剪1米长的绳子,复习了米,另一方面为下面建立四个长度单位的具体观念,提供了直观材料,并且安排用1米长的绳子测量铅笔的长度,激起了学生对探索新知的强烈渴求,使学生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知的探索中去。)
  再说第二层次,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先安排让学生简单的认识一下刻度尺,找到0刻度,为接下来学习厘米等单位做好准备。然后就是厘米的认识。我打算先让学生着重建立1厘米的具体观念,再认识几厘米,在认识厘米的基础上,学习简单的测量。具体我是这样做的:
  1、认识厘米。先让学生知道0-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再找一找直尺上还有哪里是1厘米?让学生尝试着归纳直尺上怎样的长度是1厘米,接着通过闭眼想,动手剪1厘米的绳子,与图钉比较,找自己身上的1厘米等手段建立并强化1厘米的具体观念。我想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例子,一定会让学生印象深刻。
  2、认识几厘米。充分发挥学生手中尺子的作用,让学生数0---5、4—7各是几厘米,从哪里到哪里是2厘米、4厘米,数数尺上共有几厘米。着重认识几厘米,可以为下面学习分米打下基础。
  (从认识1厘米,到认识几厘米,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3、学习用厘米测量。这一环节的设计,我将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先让学生量纸条的长度,然后交流,说说到底是怎样进行操作的,让学生各抒己见后再归纳测量的方法。在学生交流的方法中也许会出现不是从0刻度开始,或者尺子没有0刻度的情况,这里进一步让学生同桌讨论,交流测量方法。最后再让学生在学具或身体上寻找物体进行的练习。
  (对于用直尺测量的方法,在传统教学上,是一定要让学生测量物体对准0刻度后进行操作,而现实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因此,对从任意刻度开始的测量方法绝对不能加以否定。测量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怎样量,而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学生间的不同差异,先让学生尝试,再反馈,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来掌握测量的方法。)
  探索新知的第三方面我将一改以往先教分米的做法。在学生学会量之后再去测量,往往兴趣很高,但在量的过程中发现所量的长度又不是整厘米,难以准确表达,出现了新的认知冲突,以此为突破口激起学生学习新的长度单位“毫米”的兴趣。
  先数直尺上的小格,引出1毫米,1厘米=10毫米,然后问周围有哪些事物的长度是1毫米,用剪刀剪下1毫米,用1分硬币比划一下1毫米,说说量哪些东西的长度和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单位等等。
  (这里我将课前准备的大量的感性材料提供给学生,因为“毫米”这个概念对于低段学生来说比“厘米”更难以建立,教学中通过比划、找实物和观察老师提供的1分硬币的厚度来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一定会学得很愉快。)
  接下去请学生用1米、1厘米、1毫米的绳子去测量一下课桌边的长度,试一试有没有困难,引出分米的教学。教学时直接让学生能够剪出10厘米长的绳子,直观的感受1分米的具体观念,在尺子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用手比划1分米的实际长度,找1分米的实物。虽然在整节课中这是一个弱化的环节,但因为学生已掌握了厘米和毫米的学习方法,分米的教学会来得轻松些。
  最后,用1米、1分米、1厘米的绳子去比一比、量一量,也可以同桌讨论,计算,从而自己得出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动手做数学,比空洞的说教与死记硬背更好。
  (整个探索新知的过程,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不断的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通过学具,给学生提供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的源泉,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有个“再发现”。)
  说说第三层次,总结全课,回顾整理。问问学生有什么收获?简简单单的一个问题,能对全课的知识进行一次梳理。
  最后说说第四层次,综合运用,深化巩固。这里安排了三个综合练习。1、手指游戏:老师说长度,学生用手来比划。2、帮小红填上合适的单位。3、小明的日记。(改错题)特别是后两个练习,我一改以往枯燥的样式,把填单位和改错题放到具体的故事情境中,即生活中,因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很多,将所获得的知识马上进行检验并用于解决问题,这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最为根本的用意,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最后安排了一个课外练习,和爸爸妈妈合作,制作一份调查表,身边的常识量一量我知道。将课内的知识进行了延伸与应用,又增进了与爸爸妈妈的感情。
  总之,整节课的教学我关注学生如何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爱数学、用数学的热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2 10:28
标题: 《毫米、分米的认识》说课稿
说教材: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个性的和谐,理性的培养,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这个知识目标外,重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存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情感态度、培养能力的关系。在《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中,为了不让学生一味的接受和积存知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们注重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方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分小组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他们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一系列活动,互相合作,集体探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说教学过程:
  一、用自主探究,育实践能力
  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基于此,《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中,对于分米的教学,我把空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自主探究。例如教师问:“关于分米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接着出示1分米的尺,让学生理解1分米在尺上的长度,并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比一比、估一估、画一画、数一数、量一量等环节加深对一分米长度的印象,通过自已的操作来发现知识,学习知识。
  二、以层层引入,导数学新知
  接受式的学习固然同样给了学生科学概念的结论,却没有给学生一个探索和探险的经历,学生随之失去了培养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科学方法的机会。会发现学生把知识“抛”得很快,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对教学知识主动的建构过程。因此,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时,对于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进率关系,我们没有硬性灌输,而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出发对教师所讲的1小格就是1毫米,10厘米就是1分米,重新加以解释,重新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在比较、分析、推理之后,学生形成了新的知识体系,也就是不同单位的长度: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从而真正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
  在认识毫米时,教师先让学生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问:“你发现了哪些有关毫米的知识?”当学生说出直尺上一小格就是1毫米时,教师立刻出示课件并引导问:“那么1厘米有多少毫米呢?”让学生来数一数,得出1厘米=10毫米。教师继续问:“那么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请学生量一量,了解生活中一毫米厚的物体有哪些,加深对毫米的认识。
  三、让趣味练习,促知识巩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富于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及交流等等数学活动。可是在稍显枯燥的练习中,如何来体现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如何让数学练习也能深深的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我们设计了“小明的日记”这一环节,学生在读日记的过程中发现了错误,笑声不断,教师就因此而提问:“你们笑什么?”学生指出各种错处而改正,整个改错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环节就让数学知识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的亲切,久而久之对数学产生深厚的兴趣和积极地情感。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3 13:34
标题: 《9的乘法口诀》说课稿
 教学内容: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2---23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编出9的乘法口诀,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2、引导学生探究找出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并能用规律记口诀。
  3、能用口诀正确计算9的乘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每一句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口诀的来源。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并利用规律来记忆9的乘法口诀。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练习纸
  教学设计说明:
  一、合理把握教学起点
  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1----8的乘法口诀,对于9的乘法口诀已有所了解,因此,在设计时从学生现有水平出发,在引入新课时没有创设情景,开门见山的出示了课题,根据已往的经验,进行猜测,让学生自由的说出9的乘法口诀,让学生完成9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二、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究,自由验证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方式应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当学生的出9的乘法口诀后,让学生自由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用算式或图画在纸上表示三九二十七这句口诀的意思),让学生进行探索、验证,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让学生发现9的乘法口诀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交流等数学能力。
  三、设计多层次的练习
  为让学生熟练的掌握9的乘法口诀,在教学中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通过对口令、小熊跳远、快乐大转盘、口算等练习,将几种记忆方法进行归纳和演练,以求更好的掌握。同时,通过让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学习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寻找口诀
  1、课件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学生猜测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3、学生把知道的关于9的乘法口诀和同桌交流。
  4、老师指名学生说9的乘法口诀,并板书9句乘法口诀。
  5、教师课件出示9的乘法口诀,学生齐读。
  6、学生说自己喜欢的乘法口诀。
  二、自主合作,探究意义
  1、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把三九二十七这句口诀的意思用算式或者图画表示出来。(学生表示,教师巡视)
  2、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完成情况,请学生介绍,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这句口诀所表示的意义。
  4、教师提问这句口诀的作用,学生回答。
  5、学生随便选择其中的一句口诀说出它的意思,并说出可以帮助我们计算那些乘法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7道乘法算式)
  三、找规律,记口诀
  1、学生记忆乘法口诀。
  2、面对面拍手背口诀。
  3、指名背口诀。
  4、让学生说出在背的过程中比较难记的几句口诀,引出9的口诀中的规律。
  5、学生观察,寻找9的口诀中的规律。
  6、学生交流发现的规律。
  7、教师介绍学生没有发现的规律。
  8、课件出示归纳出来的9的乘法口诀中的规律。
  9、学生利用这些规律再来记忆9的乘法口诀。
  10、师生对口令,检查学生的记忆情况。
  四、做练习,用口诀
  1、课件出示小熊跳远图,学生观察图并记录小熊成绩跳远成绩记录表。实物投影展示,集体订正交流。
  2、游戏:快乐大转盘。开火车说得数。
  3、拓展:教师向学生介绍9的乘法口诀的发明及它的应用,让学生明白乘法口诀应用的广泛。
  4、做口算练习题,汇报、订正、交流答案。其中有几道题,让学生明白它的算法。
  9+9+9+9=   9×6+9=    4×9-9=
  五、总结全课
  六、在歌声《一个师傅三个徒弟》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3 13:34
标题: 《倍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4题。
  2、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一节是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后出现的。例2,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境,根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例3,是引导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3、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5、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电化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三、说学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过程充分依靠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本节课创设情境,请3名女同学,6名男同学上台,诱导启发,并说明: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这节课就来学习“倍的认识”。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熟悉感,为学生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首先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3名小朋友,让学生自己发现,引导得出:2个4根及3个4根。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感知后,再揭示“倍”的含义(3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3倍)。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说一说,让他们感到“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并体验到它的含义与作用,真正理解“一个数的几倍”具体描述的是什么内容。
  其次,课件出示例3,先让学生自己尝试摆圆,第一行摆2个圆,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这时,学生很容易理解第二行摆的圆必须有4个第一行那么多,也就是4个2,所以要在第二行摆8个。学生脑海里建立起“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的表象,并得出用乘法计算的结论。
  最后,通过师生的拍手游戏练习,将知识进一步抽象化,使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思路,为下节课的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在这一环节中,书中的“做一做”几练习十七第1、4题,目的是巩固新知,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理清“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达到融会贯通。
  (四)全课小结,激励评价。
  让学生畅谈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和收获,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3 13:35
标题: 《七的乘法口决》说课稿
 一、说教材
  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冀教版第三册《七的乘法口诀》。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有了1~6的乘法口诀作为基础,本节课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在理解了七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的基础上来熟记口诀,并能够运用在生活中,也为后面的口诀的学习做一个更好的铺垫。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我确立了该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这节课的主要目标
  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让学生经历小组合作学习,归纳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记住7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让学生在算一算,数一数中,归纳、总结7的乘法口诀。
  3、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其中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在理解了七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的基础上来熟记并运用口诀。
  四、说教具、学具
  本课我使用的教具、学具主要有多媒体课件和找朋友卡片
  五、说教法、学法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上述三维目标呢?根据教材的特点,本节课我将采用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以分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算一算,数一数,归纳、总结7的乘法口诀。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角度出发,以学生分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分如下三个环节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1、巧设游戏,复习导入。
  2、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3、巩固提高,应用深化。
  六、说总体设计
  下面我就从这三方面谈谈本节课的总体设计
  (一)巧设游戏,复习导入。
  在这个环节中,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同学们,我们玩个开火车背口诀的游戏好吗?老师叫到哪个同学就从哪个同学往后背诵一至六的乘法口决,每行为一列火车,各列火车比胜负。”二年级学生对游戏、活动充满了热情,从游戏中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复习已有的旧知识,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好七的乘法口诀的信心。游戏后我进行如下小结,一至六的乘法口诀大家学的都不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从而引入新课。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这一环节是获取新知的过程,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在理解了七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的基础上来熟记口诀。这是本节课其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出这个重点和解决这个难点,教学中我将以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这一基本思路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数一数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这个环节我将分三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骤是生活情景,引入交流
  在这个步骤中,我首先以学生熟悉的昆虫为切入点,巧设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同学们,在学习之前,老师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昆虫?有的学生可能回答,我在奶奶家的院子里见过毛毛虫。有的学生也可能回答,我在花朵上见过蜻蜓,蝴蝶。学生的答案可能有各式各样,这时,我适时的引入有关七星瓢虫的知识窗,(出示课件知识窗)使学生了解昆虫的有关知识,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进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鼓励学生细心观察生活。同时也为后面观察主题图作好铺垫。
  第二步骤是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学生了解了昆虫的有关知识之后,我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出示课件主题图)提出第二个问题“你们见过的昆虫可真多,老师这里有一副画,你在图中发现了什么?”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图中的昆虫——小瓢虫,去发现一个七是七,两个七是十四……。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也许不会很快能找到,但我不想一开始就给学生某些暗示。因为只有学生经过认真思考的,动手数过的印象才会深刻。如果学生仍然发现不了,同时也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我设计了一个争当一名小考官的环节:利用主题图让学生互相提出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顺着学生的思维走,可能有学生提出,一棵丝瓜秧上有五只七星瓢虫,另一棵丝瓜秧上有两只七星瓢虫,一共有几只七星瓢虫?也可能有学生提出:“一只七星瓢虫身上有七个点儿,两只七星瓢虫身上有几个点?”学生的这种提问是自然的,也正是我所需要的。于是我追问:“那三只呢,四只呢?七只呢?你是怎么想的?”学生的答案可能有多种多样,对此,我不打算作任何结论,只是想通过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显然这一目的已经达到,于是待学生回答后我引出学生喜欢的兔博士。(出示课件兔博士)。通过观察主题图,运用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巧妙自然地将七的乘法口诀搬到小组交流中,在小组合作交流,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当小组成员遇到了交流的困难时,教师可及时加以引导(出示课件瓢虫图)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寻找要解决的问题,并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只起引导作用。
  第三步骤是归纳总结,巩固记忆
  在学生充分交流,讨论后,引出学生喜爱的蓝灵鼠,(出示课件蓝灵鼠)以小组为单位在班上发言交流。此时我提出第一个问题:你们这个组是怎么算的?有什么发现?通过全班交流说出自己编的乘法口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表述可能不够准确,于是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小瓢虫自学结果(出示小瓢虫的自学结果)加以修正补充。并让学生议一议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记住这些口诀。教学中,我不打算强调各种记忆方法的优或劣,也不刻意去提示学生用哪种方法简便,而是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只要学生表达清楚意思就应该加以鼓励,重要的是以此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态度。接着让学生读一读七的乘法口诀。熟记七的乘法口诀,最后,水到渠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巩固提高,灵活运用。
  这一环节是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灵活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这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重难点,为此,我安排了如下四组练习。
  第一个练习是对口令的小游戏,(出示课件对口令小游戏)两人一组,一个人说口诀,一个人说得数。第二个练习是找朋友的小游戏,(出示课件找朋友的小游戏)每个同学手里拿一张卡片,(出示学具找朋友卡片)有的同学手里拿的是算式,有的同学手里拿的是得数,然后大家自由的下座找朋友。游戏是学生最喜爱的活动,课堂上多给学生创造这样的机会,学生才会乐在其中。
  第三个练习是孔雀开屏。二年级学生注意力不持久,在突破重难点之后,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色彩鲜艳的孔雀图,(出示课件孔雀图)然后,将7乘几和6乘几的算式展示出来,(出示课件孔雀习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全班交流结果及口诀,出现错误及时引导,回答正确给予鼓励和赞扬。(播放孔雀开屏课件)这样,既调节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巩固了七的乘法口诀的知识。
  第四个练习是身边的数学,(出示课件身边的数学)1个星期有7天,2个星期有多少天?3个星期、4个星期……7个星期呢?设计这组练习的目的是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并把所学知识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和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本节课我教学的基本思路就是教师只是精心设计一些问题,而让学生在算一算,数一数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我没有刻意去追求教学过程的完美,而是顺着学生的思维走,教师灵活把握。这样教学,学生的思维空间很大,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并在练习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也经常要用到。我认为,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思考走出课堂,这才是我们课堂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
  附板书设计
  七的乘法口决
  1个7  7×1=7  一七得七
  2个7  7×2=14  二七十四
  3个7  7×3=21  三七二十一
  4个7  7×4=28  四七二十八
  5个7  7×5=35  五七三十五
  6个7  7×6=42  六七四十二
  7个7  7×7=49  七七四十九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3 13:35
标题: 《七的乘法口决》说课稿
《七的乘法口决》这一个内容是数学教材人教版第三册第5单元的第一小节。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有了的乘法口诀作为基础,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在理解了七的口诀的意义的基础上来熟记口诀,并能够运用与生活中,也为后面的口诀的学习做一个更好的铺垫,其中重难点让学生熟记并运用口诀
  所以,在教学时,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同时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以及游戏等方法来使课堂更生动有趣,也能使学生在各种学习活动中愉悦地掌握知识,突破重难点教学
  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一再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习惯。采用对口令的游戏学习法,一是为了改变背口诀的单一方式,二是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当中。
  我的课堂设计是将整个教学程序分为四个环节,一是复习铺垫,二是观察分析入手引入新课,三是巩固练习,拓展思维,四是课堂小结,进行评价。
  在导入新课时,我先让学生从观察规律入手,从中感知每一句七的口诀的内在联系,然后根据规律表和已有的基础来自主研究编出口诀,通过不同形式熟读理解口诀,其中,对口令的练习设计我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挖掘,让学生体会一个月与一个星期之间的关联,同时增强时间观念,而在巩固练习中,先以算式的形式来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口诀的意义,和每一句中的关联,也为后面的乘法分配率的学习打下一个基础,看图列算式则主要是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物体的能力,学会使用简便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而最后的小结是给学生一些鼓励,让我的课堂上的评价都起到实质作用,同时也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4 11:51
标题: 《对称图形》说课稿
 一、对教材的分析、理解,定位教学目标,找到教学切入点。
  1、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新数学读本》第四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P34、35《对称图形》。
  2、关于对称图形的知识点分析、定位。
  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镜面对称等多种形式。在这课中出现的对称图形主要是轴对称图形,是平面图形,且是一个图形。用“对折”、“折痕的左右(上下)大小、形状一样”、“折痕两边的图形能完全重合”等描述作为对称图形的内涵,需要学生初步了解,并且通过操作,对对称图形有一点直观性的了解。
  3、教学目标
  (1)经历多种感观、多种形式的参与,感知对称图形的特点,提高认识水平;
  (2)经历观察、操作和比较的过程,学会辨认对称图形,提高判断能力;
  (3)经历拼、画、折、剪的操作,丰富学习方式,增强操作技能,体验学习的快乐。
  4、教学重点:感知对称图形的特点,学会辨认对称图形的方法。
  5、教学难点:感知对称图形的特点,灵活地辨认对称图形。
  6、了解本课内容的衔接与铺垫,找教学切入点。
  一上《认识物体与图形》中认识基本图形,二上《图形小世界》中拼七巧板,平移与旋转、图形的分与和这些是学习对称图形的基础。点阵画对称图又为后续点阵、面积等内容的学习进行了铺垫。
  二、设计教法,预设学生学习过程。
  (一)多种学习形式,认识对称图形。
  1、直观演示法,感知对称图形特点。
  2、动手拼一拼。解开对称图形的基本事实。
  3、点阵画图形,加深对称图形的认识。
  (二)大眼睛找对称,学会判断对称图形的方法。
  (三)课外延伸,欣赏对称事物,感受对称美
  (四)剪对称图形,运用对称图形特点,创造对称美。
  三、实际教学,看学生实际学习反馈。
  学生在“观察一操作一概括一检验一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
  (一)图形超级变变变,感知对称图形的特点。
  片断一
  (注:学生对图形变化的过程很感兴趣,投入地观察,一直跟随着课件,发挥着想象力,同时又在积极思索着变身的窍门。)
  学生:正方形对折,撕成两个一模一样的长方形,在拼成大的长方形。(两个一样的图形拼图,这个变身的窍门就是对称图形的特点)
  从基本图形入手,向学生初次展现对称图形的特点。这段引入一方面唤醒学生已有的对图形的分与和、平移与旋转方面的经验,经验是有层次性的,因人而异,所以学生学习的起点会不同,后续的学习和发展也会不同,在这里为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设定了自己的起点。另一方面图形平移、旋转、分、和,又为下一环节创设性的拼图作了铺垫。同时学生对图形的变化感兴趣,发挥想象力,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有了拼图的欲望。
  (二)学生操作拼图,发现对称图形的“基本事实”。
  1、现在利用她们的窍门,请你也来变一变,从上面的图形中,选两个拼
  一拼,你打算选哪些图形?学生操作。(图形在信封里,一组一个信封)
  片断二:学生拼图的兴趣很浓,尽管只要求她们选两个图拼一拼,还是有不少学生拼了第二个、第三个图形,喜欢这样的动手操作,并运用了平移、旋转的知识努力拼出不一样的图形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2、学生展示作品。观察拼图。
  片段三:展示拼图是那么地欢快,想把自己的作品展现给同学,希望得到同学们的肯定,在展示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和其他同学一样的拼法,然后努力想拼出不同的图形。
  片断四:敏锐地捕捉到了图形形状有一样的事实,经过平移、旋转后可以更清楚地找到相同的图形。
  这些图形你怎么拼的?(选择一样的图形,对起来拼拼,对折,大小、形状一样。)这里都是这样的图形吗?(拿掉不同类的)
  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可以叫它(对称图形),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对折重合、上下左右图形一样等)(课件出示“对称图形”)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伙伴儿,你对他有了哪些认识?我们来进一步认识他。
  通过前一环节中所得的关于对称图形的认识,来拼一拼,材料来源——做与说、书上习题第3题,由于图形有难有易,故学生有选择的余地,学生先估计自己的能力,分层操作,选择图形拼接,展示拼图。通过学生说拼法,感知图形左右、上下一样大等。解开对称图形的基本事实,将对称图形正式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说说已经知道的对称图形的内涵。
  (三)点阵画图形,加深对称图形的认识。
  1、出示点阵,出现半棵松树,这是什么?(树)怎样可以证明是树?(画出另一半),你准备怎么画?(对折画,画点,连连起来等)
  片断五:学生感知了点的位置是根据左边已有的点与折痕的关系得到的,点和点连成线,形成面,左右形状是一样的。
  2、学生动手画第二幅(鱼)。展示有问题的作业,分析原因。
  通过画对称图形,让学生了解很多对称图形来自与生活中的对称事物,把生活中的对称事物画在纸上,就能得到对称图形。
  (四)大眼睛找对称,学会判断对称图形的方法。
  1、大眼睛找对称,说说是不是对称图形
  片断六:在判断中,关于对折产生了疑问,竖的对折是对称了,横的对折却不是对称,怎么办?带着这个疑惑,动手折一折,引导学生发现只要有一种对折是对称的,他就是对称图形。
  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只要看它们对折后是否能够重合,能够重合的就是对称图形。利用了对称图形的特点,判断对称图形。
  (五)课外延伸,欣赏对称事物,感受对称美。
  欣赏生活中的对称事物。(建筑、剪纸、脸谱、飞机、风筝、蝴蝶等)
  片断七:经过学习,学生已经能判断对称图形了,能感知对折的折痕,同时被美丽的对称事物所感染,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数学也可以很有意境、是一种感官上的享受。
  美丽的对称图形,除了欣赏还可以装饰环境,大家一起设计或收集一些对称图形,来装点我们的教室,好吗?(有学生马上提议剪一剪)
  (六)剪对称图形,运用对称图形特点,创造对称美。
  有什么办法能制作一个对称图形呢?我们要制作一颗小松树,有什么好办法?(对折画半棵树,我直接画就行了)让学生动手操作,剪自己喜爱的图形。创造对称美。
  作业反馈:课堂作业本p26第一题,判断16个对称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全对有4名占,错1个有4名占,错2个有5名,错3个有5名,错3个及以下的占69.23%;错4个有3名占11.54%,错5个有3名占11.54%,错7个、9个的各一名占3.85%。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4 11:51
标题: 《观察物体》说课稿
说教材
  (一)说教学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一节,是一节新授课。
  (二)教材简析
  观察物体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的基础上安排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而且又为以后学习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说教材重点和难点。
  由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强,他们往往前后不分,左右搞错,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是比较单纯、直观地看表面。因此,“让学生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不相同,从活动中体验并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就成为教学的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方面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他们体验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并不完全相同,领悟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会用数学的眼光和方法观察、分析生活中的有关物体。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等特点,本节课准备主要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和引导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并运用大量观察、操作、交流、游戏等形式辅助教学。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根据学生与教材的特点,本节课我准备指导学生用“合作学习”、“发现学习”的方法开展学习活动。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分享数学学习的经验,诚信合作、互相帮助。在探究发现中,学生成为“探索者”参与学习过程,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学有成功、学的愉快。
  四、说教具准备
  根据教学需要,本节课要准备的教具:?数学新世纪多媒体课件一套,寓言故事光盘一盒,数码相片几张,一辆玩具小汽车,几个布娃娃,四把茶壶.
  ?
  学具有:?每个小组一辆玩具小汽车,布娃娃,一个有柄茶杯。可选带不易摔坏的茶壶.
  五、说教学过程
  (一)说整体设计。
  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善于记忆具体事物。因此,在教学中,我将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诱导学生按照直观感知--表象认识--概念形成--拓展运用的规律组织教学。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有四个层次:
  第一层:创设情境,直观感知。(5分钟)
  第二层:表象认识、领悟方法。(15分钟)
  第三层:概念形成、诱思转化。(10分钟)
  第四层:深化迁移,拓展运用(10分钟)
  (二)说局部设计。
  1、创设情境、直观感知。
  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都能体会到,情境教学是低年级教学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因此,我一上课,准备为学生创设了以下的情境。
  (1)情境一:猜猜她是谁?(图片导入:背面-侧面-正面)
  ①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她是谁?
  ②师:“小朋友,我们刚才从那几个方向来观察的?
  (设想: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我就从“猜”字入手,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一种特定的学习情境之中。一是复习前面所学的方向与位置的知识,二是为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作了心理和知识方面的准备。)
  (2)情境二:寓言故事《盲人摸象》
  活动结束后,我又从“趣”字入手,用光盘演示“盲人摸象”的故事。
  师:“我知道,咱们班的孩子都很爱听故事。下面,老师就为你们讲一则寓言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盲人摸象’,也叫‘瞎子摸象’,请看大屏幕”。(光盘演示)。
  ……
  学生看完故事后,在欢乐中,我提出问题:
  “他们都说对了吗?”
  “他们都摸了摸,为什么还说不对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之后,我小结:“盲人摸到的都是大象的一部分,所以都说不准大象的全貌。那么要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该怎么办呢?”从而引入新课“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设想:这样的课堂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每一个学生都会不由自主地投入到探索新知的学习情境之中。又使学生初步感知观察物体要全面,为学习新知引路。)
  2、表象认识、领悟方法。
  在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我准备让学生6人一组,围成一个长方形而坐。先让学生坐在自己座位上观察桌面上的小汽车,各自说说看到的小汽车是什么样子;然后再推磨式的交换座位观察,再说说和第一次看到的是否一样。每次观察的结果都要在小组里交流,可以边指边说。这样,通过教师的适量启发与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会有所不同”。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把学生的观察活动引向深入。课件出示主题图创设一个情境:
  淘气和笑笑周末准备去动物园参观,在马路上看到一辆小汽车,让学生说出淘气和笑笑分别看到的是哪幅图。
  接着,我启发学生:“同学们,刚才从前、后、左右两边观察小汽车,淘气现在还想到高处去看看小汽车,请同学们也站起来看一看你桌面上的小汽车,说说你看到什么?”
  随着学生的回答,我继续诱导学生:“那么除了从上面观察小汽车,还可以从什么位置观察小汽车呢?”
  因为学生已具有了前后、左右、上下位置关系的知识,所以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出“还可以从下面观察小汽车。”然后我让学生依次拿起小汽车,从下面观察,说说看到的汽车是什么样子。
  教学过程到此,我会适时提出以下问题:⑴你每次从不同的方位看到的汽车形状一样吗?为什么?⑵你现在知道小汽车是什么样子吗?通过学生的思考和交流,(估计学生都能说出观察的感受)。接着,我会提出:“那么通过刚才的学习,谁来说说我们应怎样观察一个物体?”有了大量的亲身体验和感知,学生一定会总结出自己的方法。
  到此,学生在教师由浅入深地诱导下,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主动探索出观察物体的方法,那就是要从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角度观察,从而解决了教学的重点。
  3、概念形成、诱思转化。
  我为了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形成能力,这个环节我准备分三个层次进行。
  第一层的教学活动:我出示布娃娃等物体,并不停地变换角度,让学生明白观察的角度不变,所观察的物体变换角度,观察的结果会所变化。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观察物体的方法。
  第二层的教学活动:根据书上的练一练第一题我创设情境:淘气和笑笑一起来到动物园的熊猫馆,他们看到熊猫可爱极了,于是他们就给熊猫拍照,大家来看看哪一张相片是淘气拍的,哪一张相片是笑笑拍的?
  第三层的教学活动:根据书上的练一练第二题让学生观察并猜测辨认物体。
  ⑴同学们,淘气和笑笑参观完熊猫馆,接着又来到新地方,大家想不想知道?请看大屏幕:(屏幕出示一头大象的尾巴)你们猜猜看。
  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面与具有的生活经验,他们会为这究竟是一头大象、一匹河马、还是一头犀牛而争论不休。在他们热烈的争论声中,我提出问题:
  “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但意见不太一致,你们能想出什么好办法,让大家知道这究竟是什么动物吗?”
  学生沉默一会儿之后,可能会有学生提出:“老师,让我们再看看这只动物其他的特征”“那好,就按你们说的办法。”然后我就逐次出现鼻子、象腿、象牙、耳朵,让学生观察。
  学生最后一致认为是大象。
  ⑵同学们,淘气和笑笑在大象馆看见了小猫和猴子也在观察大象,你们来看看小猫和猴子各看到什么。
  最后,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我会问学生:
  “我们在观察物体时,要注意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说:“不能只看一部分”。也可能会说:“不能只看一点”。或者说:“要从不同的位置看。”
  此时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我进行教学小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准确,观察物体要全面,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位置去观察。不然,就会闹出‘盲人摸象’的笑话。”
  (设想:这样设计练习,不但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机会,使学生经历了运用方法的过程,促使学生把知识转化成了能力,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4、深化迁移,拓展运用。
  大家都知道: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做游戏,在游戏中儿童的表现欲望最能得到满足。基于这一点,我准备进行两个层次的游戏。
  ⑴第一层次:根据13页的第三题“看一看、说一说”。我创设以下情境:淘气和笑笑从动物园回来,淘气邀请笑笑到他家做客,茶几上摆着一把茶壶,(电脑演示主题图)
  我先让学生观察桌面上的茶壶,并把自己看到的形状说出来。再让学生边判断边连线,最后汇报结果。
  第二层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自己带来的玩具、杯子变换位置来观察,简单地把自己所看到的形状画下来。(画不完可回家继续完成)
  (设想:我设计这个教学环节的目的主要是“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并表达出来,最后通过小组交流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不仅能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又能体现新课标倡导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一基本理念,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到此,整个活动过程基本结束,为了使每位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并通过本节的学习,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我对这节课的教学准备做如下延伸:让学生回家与家长自选生活中的物体进行观察,并把自己所看到的形状画下来。
  六、说板书设计
  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组织观察实践活动,因此,基本上不需要板书。所以此部分略写。
  七、在新课改实验中,如何运用“诱思教学论”进行教学
  最后,我说一下这节教学设计是如何体现新课改的“诱思探究”教学思想的。课一开始,我先让学生猜一猜身边的同学,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又以“盲人摸象”的故事引入新课,使学生满含热情投入到探究学习之中。接着,我依据新课标“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的思想,运用了直观感知--表象认识--概念形成--拓展运用的规律组织教学。我先让学生通过自己活动,观察不同角度的小汽车,亲身体验到“角度不同,观察同一物体的形状也不同”。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感悟并探索出了观察物体的方法。为了让学生灵活变通的运用方法,我又设计了“猜认物体”的游戏,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的“画画”活动,体现了新课改课程整合的思想。数学课中也有施展绘画才能的机会。学生不但可以学数学,还可以画数学,强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大量的学生活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游戏),学生通过动眼看、动耳听、动口议、动手做、动脑思、动笔画,全员、全程参与,亲身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听听练练”,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去动手实践,会与人合作交流。学习后,学生获取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思维得到了锻炼,并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探索的快乐!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4 11:52
标题: 《6的乘法口诀》说课稿
 一、说教材:
  6的乘法口诀是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三单元第六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了1——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在编排上先出现一组准备题,每次加6,把得数填在空格里;再出现例10,看图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写出乘法口诀;然后进行巩固练习、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乘法口诀的教学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本学期教学的一个重点,它是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乘除法的基础。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操作软件,在学习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意义,让学生在实际问题情景中感受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并能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在口诀的整理中,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提高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在编口诀和利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
  根据教学目标,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让学生在1——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经验上,自主探索,编出6的乘法口诀,并熟记口诀。
  同时,又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受其表达能力的限制,将其探索发现的知识抽象出来,概括形成口诀形式这一过程和发现口诀的内在规律,对学生来说,又是一个难点。
  教学难点:编写乘法口诀,发现口诀的内在规律。
  二、说教法:
  小学数学教学法指出,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特点,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本课教学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的,结合本课内容和学生实际,本课教学采用故事情境法,发现法、尝试法等进行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学生讨论交流,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转播学生的练习,达到人机互动。
  三、说学法:
  新课程强调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为此,本课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四、说教学程序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程序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精彩的课堂开端,不仅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一开始就给学生创设一个小熊请客的情境,并结合课件的动态演示,配以优美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了复习准备环节:小熊来到了一座小桥边,可桥上只有一个数字,怎么过桥呢?小熊正在纳闷,这时飞来一只小鸟,它告诉小熊用桥上的数字每次加上6,说出得数,就可以把桥搭上。让学生说出得数后再填表算一算,填表算一算起两个作用:一是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二是让学生熟悉6的连加,为学习6的乘法口诀打下基础。
  (二)发现问题,自主探索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去“经历、体验、探索”学习数学的过程,使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再创造”。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在探索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我设置了6种不同的水果,让学生自主选择进入练习,给了学生可选择的空间,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6个练习都是编6的乘法口诀,这里多个数的连加可以看屏幕数出,从而解决了乘法算式的得数问题。“再想一想”“你真棒”的提示,体现了人机对话。教师通过转播的形式达到人机互动,起到了互相学习、集思广益的效果。接着让学生运用前面掌握的方法填出积,编出6的乘法口诀。同时在做题的过程中内化了思维方法。我这样设计,是为了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教学理念。
  (三)激导探究,巩固知识
  练习的设计应遵循“多样性、灵活性、开放性”原则,给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不同的人保证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练习。
  练习一:通过“探险”主题,让学生自由选择,可进入“小兔”或“海豚”两个画面,每幅图都有两种理解,能列出两个乘法算式,使用的口诀也是相同的。怎样理解图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这里学生可通过人机对话来判断对错,通过教师转播达到互动。
  练习二:小狗爬楼梯,学生每算对一个乘法算式的得数,并说出所用的乘法口诀,小狗就爬一步楼梯。这样的练习,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练习三:通过让学生看动画,列出两个乘法算式,并说出所用的口诀。既能提高计算能力,又再次看到一句口诀能算两道乘法算式。
  这三个练习,都配以美丽的色彩,优美的音乐,还配上了感情色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应用知识,内化提高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课堂教学应该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以及作出决策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为此,在学生掌握了6的乘法口诀之后,我设计了以下4个练习。
  练习一:通过“送信“游戏,让学生发现口诀的排列规律,并说一说自己所发现的规律。这些规律学生在学习中已初步发现,通过操作会感受更清楚,在游戏情景中,印象会更深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轻松地突破了难点。
  练习二:帮帮我们。通过人机对话,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转播,达到思维的交流,同时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练习三:创设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互动讨论,找出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练习四:引导学生从1只青蛙身上找出问题,如:1只青蛙有1张嘴、2只眼、4条腿……接着以人机对话的形式进入2只、3只、4只、5只、6只的填空练习。这个练习既巩固了1——6的乘法口诀,又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并在游戏中内化了知识,熟练了乘法口诀。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成功的满足与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在评价方式上主要采取了让学生以自评、互评与组评相结合的评价形式,让他们畅谈学到了什么,学得怎么样,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说板书:
  为了体现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更好地突出重点,我的板书力求简洁、美观、清楚。
  总之,本课教学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的,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转播学生的练习,达到人机互动,直接诱发了学生在感情和行为上的参与意识。练习中生动有趣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强有力地吸引着学生,把学生带进一个个崭新的学习境界,创造出激动、高昂、活泼的获取知识信息的氛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尝到学会创造、追求真知的乐趣,其参与性学习的程度是普通形式下的授课所难以达到的。同时增强了课堂密度,强化了学生思维的整合度,给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4 11:52
标题: 《5的乘法口诀》说课稿
一、设计理念
  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除了应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以外,还担负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让教学过程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在编制5的乘法口诀过程中,让学生的个体探索与同桌合作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创造精神、合作能力及合作意识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利用数学过程来学习方法和训练技能,较之掌握知识本身更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来提示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进而达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
  二、说教材:
  本课时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乘法口诀部分的5的乘法口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编写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重要;较老教材中在2、3、4口决的基础上来编制口诀,显然这样安排增加了难度。但通过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数一数一只手有几个手指,两只、三只、四只、五只各是多少手指,再联系乘法的意义,从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最后编写乘法口诀;编写乘法口诀的教学,属于学习法则的课型,学生运用学习法则的思维模式,归纳编写乘法口诀的方法。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1)让学生经历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掌握乘法5的乘法口诀,提高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目的能力。
  (3)在整理乘法口诀以及其他一些练习中让学生逐步发现一些简单规律,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积累积极丰富的学习情感,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说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行之有效的教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直观性、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二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具进行思维,所以我想到了每个人都有的手,通过数手指,让学生理解1个5、2个5……,从而理解乘法的的含义。考虑到学生胆小,发言少,我尽最大努力对学生进行启发。本课我遵循了直观性、知识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采取扶——半扶半放——放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活动体系。
  四、说学法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相互促进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方法,真正做到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在具体的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讨论完善自己的想法。
  3、通过游戏性质的练习,巩固口诀。
  五、说教学程序。
  叶圣陶先生曾说:“当教师像是帮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
  首先,教学有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5×11×5的乘法口诀,老师编给学生看。第二个层次是编5×22×5的乘法口诀,采用半扶半放的形式,师指导学生编口诀。第三个层次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两人一组学生自己编口诀。第四个层次是让学生观察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这样由“扶”到“放”,逐步让学生探究新知。教师始终处于客体地位,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同时,在由“扶”到“放”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在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
  此外,合理设计练习,强化新知。要达到学生掌握知识,最终发展能力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就必须经过反复多次,循序渐进的实际应用。本节课的练习有:降落伞、看花片找规律、送信等活动,让学生巩固5的乘法口诀。形式多种多样,生动有趣,符合二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征,让他们在动中学,玩中学,游戏中学,使他们对新知的认识升华一步,进而形成技能。
  由于我经验不足,在教案的设计以及课堂教学中,肯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4 11:53
标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19-20页的例1以及练习五中的第1~3题。
  2.教材简析: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而且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这一节内容。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材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首先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乘法算式的写法、意义与加法算式相对照。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祛,这是本节课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
  3.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2)会读写乘法算式。(3)口述乘法算式的意义。
  4.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正确写出乘法算式是本节课的重点;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其中识别相同加数是本节课的关键。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教学设计从四导入手,导入新课、导学新知、导练、导总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起着带路人向导作用,学生困惑时给予启发,阻塞时给予点拨,上台阶时给予铺垫。攀登时,给予鼓劲。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地发现新知,探究新知。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一、联系实际,设疑导新。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本节课一开始从生活实例引入,让学生看图,听录音,算一算本班捐款情况。这样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起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有用处,就容易激发兴趣。然后设疑,问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怎么解决这种困难?”让学生产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从而导入新课,学生跃跃欲进,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为探求新知创下良好的开端。
  二、由"扶"到"放",导学探究
  叶圣陶先生曾说:”当教师像是帮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
  例1的教学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师生共同摆红花,教师指导写乘法算式。第二个层次是让学生自己摆方块,尝试写乘法算式。第三个层次是学生看图说留意,独立写乘法算式:这样由“扶”到“放”,逐步让学生探究新知。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先由教师指导写算式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小组交流小结写乘法算式的方法。"一看、二数",到运用"一看、二数"的方法让学生独立写乘法算式。教师始终处于客体地位,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同时,在由“扶”到“放”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具体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比较到动口说一说,概括出乘法的含义,建立表象,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思维品质,促进思维的发展。
  3.合理设计练习导练,强化新知。
  要达到学生掌握知识。最终发展能力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就必须经过反复多次,循序渐进的实际应用。本节课的练习有两个层次,第一个是基本练习,是让学生看图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使学生初步掌握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用乘法算,并能正确写出乘法算式。第二个层次是综合练习。形式上多种多样,生动有趣,符合一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征,让他们在动中学,玩中学,游戏中学,使他们对新知的认识升华一步,进而形成技能。
  4.指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新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新课前提出的那几个学习目标进行总结,这种总结既有知识的总结,又有学习方法的总结。这样由新课开始想学什么到结束时回忆总结学会什么,这种做法,对整课的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同时,增强学的目标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思考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
  三、教学程序设计
  1.复习铺垫,孕伏新知,设疑导新。
  (1)让学生看图,听录音,从本班具体捐款的事实中算出本班捐款的情况,产生下列三道连加的算式:2十2十2=6,3+3+3+3=12,5+5+5+5+5+5=30
  (2)师:刚才解答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
  从中揭示知识生长点,为认识乘法作知识迁移。
  (3)导新:有一种方法比较简便,只要一步就可以解答,同学们想不想学?这种方法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揭示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2.引导探究,掌握新知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让学生说说你想学什么?从而揭示学习目标。这样,既增强学生的学习目标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例1
  通过直观,让学生动手操作,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具体采用以下模式:
  动手操作、叙述图意(感知阶段)——列加法算式,观察说出加数的特点(建立表象)——写出乘法算式(形成新的概念)。
  (1)师生共同摆红花,师指导写乘法算式。
  (2)学生自己摆方块,尝试写乘法算式。
  (3)学生看图说图意,独立写乘法算式。
  (4)分析比较,揭示本质。
  指导学生观察比较黑板上的板书:
  用加法算用乘法算
  2+2+2=62×3=6
  3+3+3+3=123×4=12
  4+4+4+4+4=204×5=20
  (1)让学生看一看这三道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让学生比一比这两种算式,哪一种比较简便?
  (3)让学生说一说"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这个结论。
  这样通过分析比较,不仅揭示了本质特点,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三)分层导练,巩固新知
  1.做课本Pll0“做一做”的第1题。
  2.先读算式,再用圆片摆一摆。
  2×33×2
  3.根据乘法算式,有节奏地做拍手游戏。
  2×65×2
  4.说一说下面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然后做“找朋友”游戏。
  4×33×4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上面这组生动有趣的有梯度的练习,可以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技能技巧。
  (四)引导总结,强化新知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哪些知识,学到哪些方法?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解决。
  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归纳小结,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提炼升华的作用,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5 11:41
标题: 《我长高了》说课稿
 一、分析教材,把握中心。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三单元数学活动课《我长高了》。
  2、教材简析:《我长高了》是在学生学习了厘米和米的认识基础上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的测量长度的活动。在测量长度活动中,教材通过让学生互相测量身高、步长、两手伸开长以及测量门窗的宽度等实际活动,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3、教学目标:(1)在活动中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厘米、米的认识;(2)学生掌握正确的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初步形成对周围一些事物的量化概念;(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渗透简单的统计思想。
  这部分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掌握正确的量物体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教学难点是在活动中渗透简单的统计思想。
  二、选择教法,指导学法。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我设计了一条通过教师启发,学生动手操作,从感知中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掌握正确测量方法的途径,采取导一扶一放的教学策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为了使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在重视教法选择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1、猜测感知:通过猜一猜讲桌和窗的长度,感知厘米和米的和长度。
  2、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动手实际测量物体的长度,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同时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
  3、归纳概括:在活动中,教师用统计表记录数据,使学生初步了解收集数据的方法,积累一些对统计初步知识的感性认识。
  4、自由测量:通过指导学生自由测量,想一想,议一议,让学生自己探索知识。
  三、优化教程,合理安排。
  本课时计划分四个教学环节,每个环节设立不同的侧重点,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逐步达到教学目的。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激发欲望。
  1、温故铺垫:比划出1厘米、1米的长度,目的是唤起学生对厘米和米实际长度的回忆。
  2、谈话创设情境:同学们能猜一猜讲桌的长和窗户的宽吗?通过大家自由猜测,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这时教师提出大家的猜测是否准确这一疑问,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第二个环节:实际测量,掌握方法。
  在这个环节中,首先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测量讲桌的长和窗户的宽,验证刚才的猜测是否准确;然后教师将学生测量的结果收集在一起,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问题,为什么有的会不一样?学生思考后发现有的同学在测量时方法不对,因而出现了误差;最后教师针对这一问题指导学生思考,正确的测量方法应该是怎样的?在学生叙述后再用课件展示加深印象,从而使每个同学都能掌握测量的正确方法,并将此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三个环节:渗透统计内容,建立感性认识。
  1、谈话引入:猜一猜同学的身高大约是多少?怎样知道猜测结果是否正确?
  2、请同学演示并叙述测量身高的正确方法。
  3、分小组开展活动,测量自己的身高。
  4、将同学的身高数据收集整理成一张表,引导学生学习看统计表,初步了解通过统计表可以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5、让学生讨论后再说一说自己了解到了什么内容,逐步渗透统计初步知识,建立对统计初步知识的感性认识。
  第四个环节:自由测量,深化发展。
  在这个环节中,放手让学生去自由测量,想测量什么就测量什么,通过对各种不同实物的测量,巩固正确的测量方法,学会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同时也可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性的数据。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5 11:42
标题: 《加减法的估算》说课稿
 《加减法的估算》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教材在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教学中安排了“加减法的估算”一小节,这是估算正式教学的开始。我在设计教学时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了解学生作好必要的铺垫
  低段学生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对“估算”理解模糊。在加减法估算之前,刚学习了两位数的加减法笔算,一直强调计算要仔细认真,估算却与精确算形成了一个反差。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缺乏估算的经验,学生不理解教师的意图,急着精确算。若单刀直入,就会导致学习开始阶段的目标不明、动力不足,从而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与思维的展开。因此我认为不妨先来一段前奏,为学生带带路,作好认知与心理上的铺垫,待水到渠成之时再展开教学。于是,课始,安排了一个环节,通过猜人数、猜体育用品的价格、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关键词“接近”、“大约”,从而揭示估算的意义:不追求准确的结果,而只需一个数值范围。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我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培养目标,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创设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活动情境,尽量将学习材料生活化,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与补充,使学生亲身体验富有趣味的学习过程,身临其境的去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本节课我设计了:估算教室的人数——估算老师买体育器材带的钱够不够——估算参加运动会的人数——估算啦啦队的人数——估算转呼啦圈的个数——估算水彩笔的枝数——估算买礼物的钱数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于校园生活气息的情境,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探究,去积极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同时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健康向上的发展。
  3、体现估算方法的多样化,个性化。
  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思维能力各不相同,不同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验和运用也各不相同,教师要营造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的集体氛围,充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鼓励学生的不同见解,只要符合科学性,教师都应尊重学生的选择,如在探究100元钱买三件运动器材够不够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提出很多方法:用连加的方法估算、用连减的方法、用加减混合的方法进行估算,老师都应一一加以肯定和鼓励。在教学中我们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发掘和鼓励算法的多样化、个性化。体现新课标中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使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当出现多种方法后,再让学生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一种方法,同桌交流一下,充分体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学法来理解数学、运用数学。
  4、拓展时空,体验知识的生活背景和应用过程。
  数学,源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几乎都能在生活中找到。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提倡的一个突出的特点。而生活中的数学,更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精选学生身边的生活问题,作为学习的素材,必能唤起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节课围绕“校园运动会”这一主线展开,由估体育器材单价,到买体育器材,到估计运动员人数,再到运动员献爱心买礼品这些情景都是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富于浓厚的生活气息,能使学生轻松自然地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去积极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争着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提高学习兴趣。
  数学又应用于生活。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解决问题,将学数学和用数学有机联系起来,让他们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通过交流合作,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在教学设计中,创设为孤儿院的孩子们买礼品的具体情境,“该怎样设计购物方案呢?请你们设计一个购物方案,大约需要多少钱?实际要多少钱?你们的钱正好够用吗?剩下的钱怎么办?多余的钱怎么办?”这个实际问题,将教学内容更好的融入了学生熟悉的、新鲜的生活中,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在小学数学中,我们应该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精心设置各种数学活动,提供学生体验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积极体验知识形成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过程及数学学习的情感和态度等内容,在再创造过程中获取对知识和意义的理解和建构,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5 11:43
标题: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说课设计
一、悟透教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18至19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笔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减法的重要基础。
  二、把握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情景的创设,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时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算法的基础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笔算两位数退位减的算理,能正确用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
  三、精选教法。
  针对本节课抽象性较强,算理比较复杂,而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相对较弱的特点,教学时应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探究新知。教师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尝试教学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等,并使这些方法相互交融,融为一体。
  教师首先播放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情景录像,唤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激发学习兴趣,之后出示各申办城市的得票数,让学生根据已有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针对问题让学生尝试练习,引发认知冲突。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究算法,尔后通过直观演示,教师讲解让学生明白算理,掌握算法。最后,通过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使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四、体现主体、暗授学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本课力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探究,动手操作,充分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通过观察分析,感知比较,合作交流,总结反思,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时渗透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
  五、整体设计思路
  本节课遵循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独立探究、解决问题——巩固练习、实践应用的学习思路。首先创设北京申办奥运会的情景,生提出问题:“北京比巴黎多多少票”?在学生尝试练习后发现:个位上6减8不够减,而学生前面所学的笔算减法都是够减的,这就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再进行恰当的讲解和演示从而使学生掌握新知,建立新的认知结构,最后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形成技能。
  六、巧设程序、环环相扣。
  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为此,教师先播放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情景录像,并出示各申办城市的得票数,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真实录像的播放让学生深受感染,心中充满了无比的自豪,他们的思维自然会进入一种积极的准备状态,从而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
  2、独立探究、解决问题
  奥苏伯尔曾经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也掌握了竖式的写法,所以这儿首先让学生尝试练习,在练习中,学生遇到了困难:“个位上6减8不够,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正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被唤起,开始进入深入的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数学课程标准》又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生寻求解决问题方案的时候,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学生展开独立探究,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展示算法的多样化,以使学生在探究新知的同时,发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然后通过学生观察比较,教师演示“借一作十”及竖式的书写过程,让学生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3、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有效的练习是学生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并用之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手段。因此本节课我分三个层次来设计练习,即基本练习、综合练习、拓展练习。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4、课堂总结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并提出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使所学知识形成有机的整体。
  总之,本节课通过创设生动的情景,展开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独立探究中冷静思考,在合作交流中积极思辨,在生生、师生对话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数学的乐趣。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6 13:36
标题: 《认识钟表》说课稿
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
  通过观察、***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多种游戏,让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动像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画钟、谈钟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做一做、找一找、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4)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第一层: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出示闹钟声和录音让大家猜谜,当同学们猜出闹钟,再说说它的作用。这样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第二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分了两大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骤是画一画钟面,做一做钟面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回忆自己平常所看到的钟面并把它画下来。同时选两个画得有代表性的同学在黑板上板书出来。接下来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观察别人的钟面与自己的看发现了什么?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是在序的,不容易将知识转为内化,如:有的学生发现有长针也有短针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采用了电脑辅助教学,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孩子。接着再跟着电脑数,得出钟面的基本结构,也强调了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的特点,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以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第二步骤是学习整时的认、读、写。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将3个钟面板在黑板上,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12,引导总结出当分针指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时针和分针的区分,做一个时针和分针交朋友的小游戏。最后让学生动手***作,拨一拨,在这里教师作示范按顺时针拨动钟面,再让全班同学参照老师的方法,一人说时刻,一人拨钟面。这为今后的教学作铺垫。
  在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表示的方法,在教学电子表形式时,充分利用教材,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桌子上放着什么?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钟?自然巧妙地把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打开学生的记忆大门,使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答案,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两种写法,再通过练习,让学生板演黑板另外两个钟面的写法。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
  第三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玩乐中巩固知识,在这里我主要设计了三大板块,1:小朋友一天的作息安排。2:找朋友。3:生活情境体验。
  1.我用课件出示小朋友的一天,让学生边看录像边互相说“小朋友什么时间在做什么”然后让学生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也为后面的作业打下铺垫。;
  2.在找朋友中,让学生全员参与,给每个小朋友都带上头饰(钟面、整时的两种写法),让时间相同的小朋友握手做个好朋友。这样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钟面和两种记时方法的联系,同时以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又将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
  3.通过去买东西的生活情景体验,启发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第四层: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我先让学生说说在这40分钟里学会了什么样?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妈妈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
  以上是我对“认识整时”这部分内容的分析和教学设想。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6 13:37
标题: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8页的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的道理,能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加深对11~20各数的认识,渗透加减法的关系,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11——20各数的组成,正确地计算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口算道理,熟练计算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二、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旧知
  1、口算开火车,复习1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
  2、看图写算式,复习用一幅图片写出四道算式。
  3、填空复习11——20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二)、新授
  1、教学例5
  (1)出示十三根小棒图,看图片写算式,并说一说各个算式求的是什么。
  (2)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算理。
  2、教学例6
  (1)出示11根小棒,再出示2跟小棒,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该怎样列算式?用自己的小棒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在计数器上演示11+2=13的过程。强调2要加到个位上去,强调十位上的一表示一个十,个位上的一表示一个一。
  (3)演示从13根小棒中去掉2根小棒,还剩多少根小棒?该怎样列算式?用自己的小棒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请学生上台演示13-2=11的过程。使学生理解算理。
  (5)学习加法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并简单介绍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
  1、老师任意指算式,学生说出该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看图片列算式。
  3、做练习十五的第1——5题。
  (四)、全课总结。
  三、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1、探索发现法
  培养学生的探索学习能力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用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等方法,使学生探索发现计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
  2、示范法
  教授例5时,教师起示范作用,使学生理解并明白2要和单根的一根小棒合并到一起。那么在教授例6时,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动手摆一摆了。
  3、实际操作法
  为了学生更好的理解算理,采用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棒,更好的直观的理解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算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二)学法:新课标指出,教学应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我们的教学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本节课要让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是:学会通过观察、操作,知道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的道理,能熟练地进行口算.会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索的能力。
  四、说练习作业安排和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练习安排的是教科书第88页的做一做和练习十五的第1—5题.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主要是例5和例6的小棒图和相应的加法减法算式.这样安排突出重点,简单大方.
  五、本课自评
  本节课在进行公开课之前我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并得到了数学教研组长贾老师的精心指导,因此整节课上下来,自己比较满意,
  其他老师也反应和上节公开课相比有了很明显的进步.
  本节课在教学环节上分为复习、新授和巩固练习三大部分。教学各个环节安排恰当。
  在教授例5:10+3=13、3+10=13、13-10=3、13-3=10时,特别将算式后面的答案擦去,并提问:
  10+3,10、3分别表示什么?这样列式求什么?
  3+10,3、10分别表示什么?这样列式求什么?
  13-3,13、3分别表示什么?这样列式求什么?
  13-10,13、10分别表示什么?这样列式求什么?
  使学生明白一幅图片能列四道算式的算理。
  在教授例6时,特别采用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棒和动手在计数器上拨一拨,使学生明白2要加到个位上去,和原来的一个一合起来一共是3个一。使学生明白算理。
  在巩固练习时,出示8个写有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算式的动物图片,让学生小动物找朋友。寓教于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学习兴趣浓厚,这样安排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到了知识。
  本节课通过自我反思和其他教师的指点,发现还有一些地方有待改进:
  1、在做练习时,应该让学生先不要拿笔,听老师讲完注意事项之后,再让学生拿出笔来动手练习更合理。否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拿出笔来,会有部分学生存在不听讲的现象。
  2、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的动作不够干脆利索,应改进。
  3、在讲解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时,应适当的讲解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和减数的区别。
  本节课经过众位经验丰富的教师的点评,使我获益匪浅。在此感谢!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6 13:38
标题: 《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4-85页的内容及相应的习题。
  (二)、教材所处地位及作用
  “11-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并且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本课分成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是先创设一幅教师带学生过马路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数一数,图中有些什么?有多少?并且通过这个情境图向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和注意安全的教育。第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数一数及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组成、数的顺序及大小。第三,通过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新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知道这些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并掌握20以内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2、在日常生活中发现11-20各数。
  3、能积极主动探索、动手操作并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数11-20各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二、说教法与学法
  1、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的学习方式去认识11-20各数。
  2、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猜一猜、数一数、摆一摆及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掌握“11-20各数”的读法、组成、数的顺序和大小。
  3、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情境,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摆一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巩固新知识。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请看一看这幅图,你都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1位老师和9个学生一共10个人。
  生2:再接着数一共是19人。
  生3:我发现有14棵树、20条斑马线。
  ……
  师:大家说得可真好,这幅中告诉我们过马路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了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情境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二、提供探索机会,经历学习过程
  1、操作、数数。
  师:大家看看老师有一把铅笔,猜一猜,有几支?
  生:[自由猜测]9、15、16、20……
  师:小朋友猜了这么多,那到底谁猜的对呢?怎么办?
  生:数一数就知道了。
  师:好,我们数数看,。
  生:1、2、……10,
  师:好的,老师先把这10支捆成1捆,那么再接着数下去。
  生:11、12……20。(再把这10支捆成1捆)
  师:这里一共是20支,你猜对了吗?(台下一片欢呼声)
  师:现在你们能像老师刚才的样子,拿20根小棒,同桌合作,一个摆一个数吗?
  (同桌合作,一个摆一个数)
  师:这些数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揭示课题)
  师: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哪些事物是表示“11-20各数”的。
  (班上桌子的张数、男女生各有20人……)
  2、摆小棒,读数。
  (教师直接出示11支铅笔)
  师:你们知道这表示多少?
  生:[快速且大声地回答]11
  师:你们怎么这么快就看出来了,怎么看的呢?
  生:[大部分学生抢着举手],1捆就是10根,再加旁边的1根,就是11。
  师:[拿起1捆小棒]简单地说,几个十?
  生:1个十。
  师:[再拿出1根小棒]几个一?
  生:1个一。
  师:[教师语速放慢]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好,刚才老师讲的这句话,谁还会说?[指名复述这句话]
  师:还有好多同学都会说,都想说,那同桌互相说吧?[同桌互说]
  师:刚才都是老师摆小棒,现在小朋友能不能也用这种方法摆一个十几,同桌合作,一个摆一个说组成,有问题吗?
  生:没问题。[同桌合作后个别汇报]
  师:你摆的小棒表示几?生1:17。
  师:好多小朋友都看不见你摆的,你能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摆的吗?
  生1:我是先拿1捆,再加7根。
  师:也就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生1:是由1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
  生2:我摆的是19,是由1个十和9个一组成。
  ……
  [同桌之间根据各自所摆的数字互相猜数、评价]
  3、数的顺序和大小。
  师:小朋友很聪明,能够看着小棒读出它们表示的数,现在看看尺子图,把你认识的数字读出来好吗?(生顺数、倒数、读单数、双数)
  师:尺子上的数字,越往右,你发现什么?生:数字越来越大。
  师:老师看着尺上的数字,就能想出好多问题,比如,15前一个数是几?后面又是几
  生:它的前面是14,后面是16。
  师:比16多1是几?生:17。
  师:19比20少几?生:少1个。
  师:谁能学老师的样子,看着尺上的数字给大家提问题,并且比我提得更好?
  [学生提问,其他倾听回答]
  师:好多小朋友还想提,那同桌合作,1个提问,1个答。[同桌内交流]
  师:小朋友能否把尺上的数字记住,不用看尺子进行抢答。
  师:13比14少几?19前一个数是几?2个十是几?[抢答]
  三、学习应用,巩固新知。
  1、分组比赛,看哪组数得最好。
  A、从11数到20B、从7数到13
  C、19倒数到10D、从11数到18
  2、摆小棒的游戏。
  师出示数字卡片,一个摆一个读数和说数的组成。
  3、找朋友。
  下面拿数字卡片的小朋友,上去找数字相同的好朋友。
  四、小结。
  师:这节课中你最高兴的是什么事?
  生1:我学会了11~20各数。
  生2:猜数字我很喜欢
  ……
  四、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
  情境图尺子图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6 13:39
标题: 《连加连减》说课稿
 如果说正确把握教材的意图,领会新课标精神是肥沃的土壤,那么随时更新的教育理念,扎实的理论功底则是源源不断的清泉。只有源源不断的“清泉“灌溉着肥沃的“土壤”,才能使土地上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一、说教材与学生
  《连加、连减》一课出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72页。
  连加连减这一知识点经常用来解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将它放在学习了10以内两个数相加减的后面,一方面是对加减法含义的一个拓展,另一方面也体现新课标提出的“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这一理念。这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内容,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到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才能完成计算任务。而且这个知识点的思维方法对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这个知识点在教材中的位置是比较重要的。
  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前已经熟知加减法的含义,对10以内数的加减口算也比较熟练。而且学生具有“添上、再添上”与“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所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并不困难。但是一年级儿童受到年龄特点的限制,注意力易分散,有意注意时间短,思维还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像连加连减这样需要较强注意力的知识点,对他们来说是学习上的难点,表现在由于看不见或忘记第一步计算结果而导致第二步计算受阻的现象。
  二、说教学理念
  1、数学文化观。数学是一种文化,它不仅表现为一个结果,更加重要的是它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一个见证。所以教学上应让学生去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注重学生的经历与体验。
  2、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学生必须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新的数学学习材料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主动地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连加、连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技能目标: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口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游戏中学,使学生喜学乐学;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并初步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加学习的动力与信心。
  4、数学素养培养目标:1)应用意识;2)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及运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1)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2)掌握运算顺序。
  2、难点: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趣学习连加。
  课的一开始,我就利用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充分的感知,并通过自己的感知说出图意,培养了学生理解和说的能力。而且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旧知识的迁移,让学生感受今天的加法算式和以前的相比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连加。课题的引出后,并不是死板的讲述运算的顺序,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编写算式,并自己去计算,这时学生的兴趣非常高,教师借此让学生在同桌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采用自主探索,大胆尝试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建构连加的计算顺序,很自然的引出了预算顺序。
  学生初步理解连加的含义后,利用动态的练习让学生的思维从形象向抽象过度,当学生汇报时配合课件将计算过程突显出来,进一步巩固了新知,也为学习连减埋下伏笔。
  2、延续情节,学习连减
  爱于表现是每个儿童的天性,让孩子们有表现的机会使孩子们增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因此教学设计上让学生先发挥想象编写连减的算式,再通过自己编写的算式来编题目,充分理解连减的含义。出示板书连减,因为连减的算式动态的画面比较容易理解,所以我要求学生看着静态画面描述所发生的事,从整体上初步理解连减的含义。
  3、观察对比,小结算法
  通过上面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连加连减的含义及运算顺序。但在学生的知识库中这还是两个独立的知识点,有部分同学可能对连加连减的关系有模糊的认识,这时我引导学生在连加和连减知识点间搭建桥梁,形成联系,构建学生自己的知识王国。
  4、寓练于乐。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要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课堂40分钟是需要很大技巧的。不管是在新知设计环节,还是练习环节都要符合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征与认知特征。因此在练习部分设计了一个悬念“只要猜出大脚印下的数学秘密,就能通向一个美丽的数学城堡。”学生的胃口一下子调了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主要采用游戏形式来巩固学生刚学到的新知,重点突出运算顺序。
  六、反思
   1、在比较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时,我还可以在放手一些,让学生去观察,去表达,尽管学生有时表达得不到位,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这是孩子们思维的萌芽,老师的肯定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家,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2、在练习看算式画圈中,虽然我演示了一个学生得本子,如果在这里再拿几本学生的本子上来演示,让学生自己来作一个评价,这样的话会更好。
  3、在上完新课后,可以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连加连减得例子。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8 13:03
标题: 《10的认识》说课稿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六单元中的《10的认识》。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分析:
  10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8、9的认识基本相同,先显示一幅主题图供学生数数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10的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以及多位数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的情感。
  3、教学重点:
  掌握10的数概念和10的组成,体验数学在身边。
  4、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10的组成。
  5、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袋
  二、说教法
  1、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创设情境,多媒体直观演示,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10,建立数感。
  2、根据学生心理发展和认识规律,本课的教学从直观到数学抽象,从生活到数学,再从数学回到生活,使学生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作用。
  三、说学法
  注意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交流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整节课以小朋友们为国庆节学校所举办的活动而积极准备为主线,贯穿始终。通过多媒体形、声、色、动的功能,吸引并引导孩子们在教学情境中,自己去思考、去发现、去探究、去解决问题,体验数学的魅力。同时增进对祖国,对集体的热爱。
  (一)创设情境,引出“10”
  国庆节即将来临,学校为庆祝祖国的生日要举办放飞和平鸽的仪式。一3班的老师和同学正在为活动而做准备,一起去看看!——出示主题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创设的情境,引发学生好奇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兴趣。)
  (二)观察、操作,认识“10”
  1、引导观察从主题图发现了什么?并交流自己数数的结果。初步认识10。
  2、多媒体情境:吴瑾同学为学校准备了一大堆气球,数数,是几个?怎么数的?
  揭示课题:10的认识
  3、动手操作,从学具袋中取出10根小棒。
  4、联系生活,找找有关10的事物。
  (新课程倡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由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表示事物和数在交流中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这个环节,通过数一数,知道10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学生经历了由物抽象到数的过程。找找身边的“10”,给每个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活动平台,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可以举出许许多多有关10的例子,感悟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
  (三)演示、思考,学习10以内的顺序和相邻两个数的比较
  1、多媒体情境:小朋友们已经为学校的布置折了9朵花,这时陈丽同学又折了一朵,现在有几朵呢?(思考领会,9添上1是10)
  2、多媒体情境:礼仪小天使排队(结合练习九第1题)
  小天使们按号码排队,可其中的几名队员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请你帮帮他们!
  (为了帮助他人,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配合多媒体的演示,体验成功的喜悦。从中掌握了1-10的顺序。)
  3、多媒体情境:学校演播厅里正在准备试播,一起倒计时。(结合练习九第2题,倒数10-1)
  4、多媒体情境:郭名负责清点乐器队的人数,可发现打鼓队和敲锣队中的一队人数给少了,是哪队人数少了?(合作探究,得出9〈10,10〉9)
  (生动情境的营造,引起学生的新鲜感和亲和感,在交流、暗示、移情等心理作用下,注入热情,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解决情境问题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也沟通了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桥梁。)
  (四)学习迁移,掌握10的组成
  1、多媒体情境:林可看大家准备得很辛苦,便从家里带了10瓶饮料要个伙伴们喝,可是一个袋子装不完,想分为两个袋子装,她可能会怎样装呢?
  2、用学具代替饮料,亲自动手摆一摆。并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3、汇报不同的分法。(结合汇报情况,多媒体演示10的组成)
  4、同桌交流:用什么方法记住10的组成?
  5、游戏:师生互动老师说一个数,学生说一个数,两个数组成10。
  生生互动说数并出手指,两个同学出的手指合起来是10。
  (从创设情境,学生动手操作,同桌交流,都体现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允许学生用自己已有的数的分成经验,用不同的方法去学习,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过程。并在游戏中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愉悦,实现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深化感知。)
  (五)学写“10”
  先让学生观察后说说10的书写,后由老师讲解示范,生练习在田字格写10。
  (六)儿歌固新知
  “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边做拍手游戏边念儿歌,活动充满情趣,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8 13:03
标题: 《8和9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8和9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3、54页的教学内容。
  2、教材所处的地位及编排意图
  教科书第53~54页上8、9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6、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只不过比认识6、7的要求稍微高一些。主要是可供学生数数的资源更丰富,并且所数事物的数量不像6、7那样明显。教材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一幅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黑板上的字等。画面除供数数外,还明显地反映了环保教育的主题。关于8、9的序数意义,教材仍然沿用了6、7所采用的编排方法,不同的是要求学生分别给左边的8只蝴蝶和从左数第9只蝴蝶涂上不同的颜色,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几和第几意义的不同。
  3、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数数、实际操作等活动认识数字8和9的含义,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能正确地读写8和9。
  (2)知道8和9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进一步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含义。
  (4)培养学生有序地看图,有序数数的方法及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图意的能力。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8和9。
  教学难点:正确区别8、9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正确书写8和9。
  二、说教学程序
  1、复习旧知
  2、新授
  (1)出示挂图,学习数8和9。
  (2)出示直尺,教8和9的数序。
  (3)借助计数器和点子图教授8和9的大小比较。
  (4)学习8和9的写法。
  (5)学习“几”和“第几”。
  (6)学习8和9的组成。
  3、巩固练习。
  4、做游戏巩固“几”和“第几”。
  5、全课总结
  三、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1、探索发现法
  培养学生的探索学习能力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教学8和9的数数,数的顺序和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时,我充分利用挂图、点子图和计数器,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7添上1是8,8添上1是9;通过点子图的比较,得出7<8、8>7;8<9、9>8。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
  2、示范法
  在教授8、9的书写时采用先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再让学生独立练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实际操作法
  为了巩固数数8和9,让学生从各自的袋子中数出8或9根小棒,通过动手摆一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二)学法:新课标指出,教学应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我们的教学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本节课要让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是:学会通过观察、操作,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会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索的能力。
  四、说练习作业安排和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练习安排的是教科书第59页的第一题和第二题。第一题让学生巩固1-9的顺序,学会正数和倒数。第二题,连线,要求学生按照从1到9的顺序连线。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主要是突出8、9的认识,采用主题挂图。简单而突出重点。
  五、本课自评
  本节课在进行公开课之前我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精心安排。整节课上下来,自己比较满意。通过自我反思和其他教师的指点,发现还有一些地方有待改进。
  本节课在教学环节上分为三大部分:复习、新授和巩固练习。新授中安排各个环节恰当。
  在教授学生能正确的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个数是,我充分利用了挂图。创设情景,使学生在有趣的情景中正确的数量是8和9的物体个数。并且我在指导学生看图时,有意的培养学生有序的看图,有序的数数的方法。
  在教授8和9以内的数的顺序时,我使用了直尺。学生通过学习直尺上的0-9的数字很直观的掌握了8和9以内的数的顺序。并且我安排学生看着直尺整着和倒着数直尺的数。
  在比较9以内的大小时,我使用了挂图、点子图和计数器。使学生在比较了8和9的大小后,非常直观的了解到9大于8,8小于9。
  在教授8和9的写法时,我采用先在黑板上示范,再让学生书空,最后才在课本上描红。这样安排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掌握的比较好。
  在教授“几”和“第几”时,我采用了做游戏的方式,让班级中的一个小组起立,听老师口令,“请从前往后的第8个同学站起来!”“请从前往后的8个同学站起来!”这样的安排,学生直观而形象的理解了“几”和“第几”的区别。
  本节课也有几处需要改进:
  1、复习这一教学环节,安排的内容有点太多,复习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这一环节和本课没有关系,舍去更好。
  2、本节课安排的知识点偏多,时间安排上比较紧,8和9的组成放到下一节课教授更好。
  3、上课过程中,应注意整顿课堂纪律,在教授本课关键处应有意识的停下来,根据需要,整顿一下纪律。
  4、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和学生眼神的交流,要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在关注着他们。
  本节课经过众位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指评,使我获益匪浅。在此感谢!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8 13:04
标题: 《用数学》说课稿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能根据已知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式计算
  4能根据图画提出至少三个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程序:
  依据这节课的教材知识结构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为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课堂教学要求,这节课的程序安排为:
  一、创设情境,引新设疑
  1(播放录音)
  (出示电脑画面,有声音出:嗨,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新朋友蓝猫,小朋友们,今天我要带你们去快乐的森林玩一玩!,
  提问:①你们知道蓝猫要带我们去哪里玩吗?(快乐的森林)
  老师板书题目:快乐的森林
  ②你见过的大森林是什么样子的?------------------(有美丽的树木,可爱的小动物……)
  老师教育学生要爱护大自然,爱护环境,爱护小动物
  二、合作探究,体验发现
  1,引导学生体验加法的含义
  电脑出示动态蘑菇园,导入:蓝猫首先要带我们去快乐蘑菇园听小蘑菇们唱歌
  问题①:通过观察,你看到现在在唱歌的是几个蘑菇呢?
  (通过观察,现在有6朵蘑菇在唱歌)
  师:你再看看,(长出两朵小蘑菇)
  问题②:谁来帮算一算:现在一共有几朵蘑菇在唱歌了呢?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①交流算法:6+2=8,一共有8朵蘑菇。把左边的6朵与右边的2朵加起来就是8朵
  ②引导理解:列式2+6=8对吗?
  (求一共有多少蘑菇就是把这里的蘑菇加起来就得出结果了,可以是左边加右边,也可以是右边加左边,所以2+6=86+2=8都对)
  小节总结与评价;
  小朋友们这么聪明,蓝猫特意邀请你们去看看森林里的节目表演-------小鹿跳舞
  2,引导学生体验减法的含义
  (电脑出示的一共有9只小鹿的字样.再3头小鹿跳舞的画面和音乐.再出示问题:有几头小鹿没有跳舞?
  ①引导观察,组织讨论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弄清问题是:
  有9只小鹿,3只小鹿在跳舞,不跳舞的小鹿有几只?
  ②引导学生列式解决问题:
  因为一共有9只小鹿,3只跳舞,求不跳舞的小鹿就是用总共的9只小鹿减去跳舞的3只小鹿列式为:9-3=6
  3,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再总结方法
  (电脑出示蘑菇和小鹿图的比较图)
  ①提问:为什么求小蘑菇的题用加法解决,而求小鹿的题用减法解决
  ②引导学生明白小蘑菇的题目是求整体的数,即总数,求总数就用加法.小鹿的题目是求其中的一部分.求部分就用减法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①出示课件一:(一共有8只小鸭子,水里面有3只,求在岸上的有几只?)
  让学生观察,把题意说给你的同桌听听,再把算式填写完整
  8-3=5
  ②出示课件二;(左边有7只小猴,右边有2只小猴,求一共有几只小猴?)
  2+7=9
  ③引导汇报,结合学生回答,电脑演示,进行订正
  四、完成练习
  五、总结收获,渗透联系
  通过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9 16:20
标题: 《0的认识和0的加减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一册第二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内容,包括教科书第24页的例题,做一做。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等学习活动,提高自主学习意识。
  3、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学生对身边及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在认识0的情景中体验知识及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现学习的喜悦。
  教学重点: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在认识0的情景中体验知识及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关键:初步理解0的含义
  二、说教法,说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注重通过多种情景来经历“具体——抽象——具体”的认数过程。我在学生的知识、技能、心理特点等因素基础上,营造情境氛围,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总是及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的含义……在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持下,自主能动的探索,实现教学的再创造。
  学法可归纳为:
  ㈠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好学。
  ㈡运用多种手段,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
  三、说教学程序
  ㈠创设情景,设疑引入
  (出示三个纸盒)教师说:“我给小朋友带来一个东西,想不想知道盒子里分别装的是什么?谁能打开并说说用哪个数来表示它?”
  教学关键:初步理解0的含义
  学生感到疑惑,教师及时提出课程:我们这节课就进一步学习“0的认识和0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㈡探索新知
  1、教学“0”表示没有的含义
  (出示物图)教师充分利用实物图的同时,引导学生理解教学“0”表示没有的含义。
  2、教学“0”表示起点的含义
  (出示直尺)教师引导思考:0还可以表示什么?
  3、寻找“0”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你见到的0入手,带领孩子们去生活中寻找知识的原型,不仅丰富了孩子们对0的感知体验,同时也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体会0的计算
  我在情景中体会0的计算,集体交流不同想法。
  学生感到疑惑,教师及时提出课程:我们这节课就进一步学习“0的认识和0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我为学生创设一个丰富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进行交流,从而亲身体验关于0的计算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㈢尝试练习,巩固新知
  因为小学生的学习大多以无意注意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胜,注意的稳定性与持久性较差。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富有情趣、灵活多样,要富有挑战性。根据这些特点我将练习设计成孩子们喜欢的游戏。例如:巩固练习第2题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在游戏中尝到学习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㈣全结评价
  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体会?这样让学生参与本节课的总结,既便于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又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更激发学生数学的热情。
  总之,本节课设计力求体现自主化、活动化、生活化、情感化,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10 11:06
标题: 《解比例》说课稿
 一、说教材
  《解比例》教学设计紧紧抓住“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与简易方程之间起到桥梁作用这一点展开,较好的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参与教学过程、展示才华的机会,从而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时教学目标分三个围度:1、认知:使学生认识解比例的意义,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比和比例的意义,进一步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
  3、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1、认识解比例的意义。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课前准备了教学多媒体;采用了尝试教学法、练习法、讲解法和自学辅导法等。
  二、说教学过程
  复习引新
  1.做第32页复习题。出示复习题。让学生先思考可以怎样想。[可以用求已知比比值的方法来确定()里的数;也可以用比的基本性质,把已知的一个比的前项、后项同时扩大。]让学生根据思考的方法在括号里填上数。指名口答结果,老师板书括号里的数。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下面的比例改写成积相等的式子。(口答)
  4:3=2:1.5=x:4=1:2
  提问;根据积相等的式子,你能求出最后一题里的x吗?
  3.引入新课。在上面两题里,第1题是求比例里的未知项。(板书:求比例里的未知项)从第2题可以看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里另外一个未知项.这种求比例里的未知项,就叫做解比例。(板书课题)现在,我们就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
  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出示例2。提问:你能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求出未知项x吗?自己先想一想,有没有办法做。再试着做做看。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第一步的根据是什么,并向学生说明解比例的书写格式。
  2.教学例3。
  出示例题,让学生用比例形式读一读。让学生解答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指名口答解比例过程,老师板书。让学生说一说解比例的方法。指出:解比例一般按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积相等的式子,再求未知数x。
  3.教学“试一试”。提问已知数都是怎样的数。让学生自己解答。学生口答是怎样做的,老师板书。
  4.小结方法。提问:你认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要怎样解比例?
  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
  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两道题,做在练习本上。
  2.做练习六第8题。让学生做在课本上,指名口答。
  3.做练习六第l0题。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奉上。要求写出检验过程。指名口答x的值和检验过程,老师板书检验过程。并说明检验时把x代入原来的比例,看两边比的比值是否相等。
  4.做练习六第11题。学生口答、老师板书,看能写出多少个比例。
  讲解思考题
  提问:根据题意,两个外项正好互为倒数,你想到什么?(积是1)两个外项的积已知是1,你能求另一个内项吗?
  课堂小结。
  这堂课学习的什么内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怎样解比例,
  布置作业
  三、说课后反思
  虽然本课教学中紧紧抓住“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与简易方程之间起到桥梁作用这一点展开,较好的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参与教学过程、展示才华的机会,从而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自身的语言没有激情因而课堂气氛还有点沉没,以后我会在这个方面努力。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10 11:07
标题: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浙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的内容。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得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教学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而本节课内容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让学生概括、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3)学会用比例的意义或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自主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二、说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获得,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先复习比的一些知识,什么叫比?什么叫比值?然后出示四个比让学求比值。揭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
  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教学比例的意义;第二部分,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第一部分:先出示例1,让学生写出比,再计算它们的比值,然后观察、比较,发现比值相等,问:“那他们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是让学生深刻地了解到,只要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就可以说两个比相等。运用黑板上的几个比例式,告诉学生象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给学生直观的印象。教学比例的意义后,及时组织练习。第一个是判断导入部分的四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说明理由。第二个练习是,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运用了比例的意义,而且对比的性质也有一定的运用,以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个练习是写出比值是0.4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三个练习,每一个都在逐步的延伸,意在达到熟练运用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在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时,从比较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引出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在揭示比例的基本性质时,我先让学生计算,然后观察发现规律,进一步验证规律,最后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接着就做些练习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及应用。特别强调了已知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利用这个式子改写成比例。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15 09:39
标题: 《圆锥的体积》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向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倒水的实验,得到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V=1/3sh。也就是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教课书43页例1是直接利用公式求体积,例2是已知圆锥形小麦堆的底面直径和高,求小麦的重量,这是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这个例子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解决一与计算圆锥形物体的体积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学生基本情况
  六年级四班,共有学生49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29人,以前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七学期对圆锥、圆柱立体图形的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学习,学生对圆柱,圆锥的特征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对圆柱的体积,表面积,侧面积能熟练地计算,但也有少数学生立体观念不强,抽象思维能力差,因此学习效率差。
  三、教学方法
  由于本节课是立体图形(圆锥的体积)的学习,要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通过具体教具进行教学,从而给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本节课我采用具体的实验,让学生发现圆柱体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然后让学生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尝试计算圆锥的体积,以达到解决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一开始,用口算,口答的形式引入课题,一是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二是为新授课作为辅垫,为学习圆锥的体积打下基础。
  紧接着提示课题,以实验的方法让学生观察其规律,总结出圆锥的体积公式,这一环节是本节的难点,必须让学生理解清楚,特别是对三分之一的理解。
  然后出示例题,让学生尝试解答例1,直接告诉底面积和高,可以直接利用公式计算,教师不必多的提示,只要学生会做就行。例2是已知圆锥形的小麦堆的底面直径和高,要求小麦重量,实际旧就要先求体积。
  学生尝试解答后,教师特别引导,要求体积,这个题不知道底面积,则要先求底面积,二是要让学生讨论,如果这堆小麦知道直径和高,你能想办法测出来吗?这样培养了学生空间想象力。
  最后,设计了三个巩固练习,都是在基本求出圆锥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提高训练,这样即满足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又使优生能有所提高。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15 09:39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六年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第二小节第一课时。内容包括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运用公式计算它的体积。
  2.本节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形体知识的最后部分,是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学好这部分知识,为今后学习复杂的形体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是后继学习的前提。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圆柱体积计算是圆锥体积计算的基础,因此圆柱体积和应用是本节课教学重点。其中,圆柱体积计算公社的推导过程比较复杂,需要用转化的方法来考虑,推导过程要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因此,推导圆柱体积公式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
  4.教学目标
  (1)知道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会应用该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2)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和逻辑推理能力。
  (3)知道知识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二、说教法
  从形式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出发,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扫清学生认知上的思维障碍,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直观演示,操作发现
  教师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推导出圆柱体积计算的公式。从而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体会知识的由来,并通过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了直观教学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学习习惯。
  2.巧设疑问,体现两“主”
  教师通过设疑,指明观察方向,营造探究新知识的氛围,在引导学生归纳推理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其主导作用,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研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掌握新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目的。
  3.运用迁移,深化提高
  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三、说学法
  课堂教学中,不是老师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在老师的指引下,让学生自己学,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所以要把教法融于学法中,在学法中体现教法。
  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1.学会通过观察、比较、推理能概括出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
  2.学会利用旧知转化成新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学会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把知识转化成相应的技能,从而提高灵活运用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对本节课的教学,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复习旧知识,为引入新知识作准备
  1.求下面各圆的面积(口算),单位为厘米
  (1)半径为1厘米;(2)直径为4厘米;(3)周长为62。8厘米。
  2.什么叫做体积?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二)导入新课,隐射教学目标
  1.观察比较:出示几组圆柱体实物(同底等高、同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老师提出问题:通过观察,你想知道些什么?了解些什么?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后,教师这时交待,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揭示课题)。让学生自行设疑,教师向学生交待学习任务,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2.展示学习目标,学生认读目标
  教师通过展示目标,学生认读目标,这时学生就能清楚地知道了学习的主要任务和要求,从而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成了学生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带着目标,有目的、有准备地学习下一步的新知识,学生就真正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也使教学变得更加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同时也能激发起全体学生的参与达标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充分地显示出来了。
  (三)导入新课,实施教学目标
  1.设疑:要判断圆柱体积的大小,究竟哪个大?哪个小?到底圆柱的体积与什么有关呢?能不能把圆柱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它的体积?这里老师引导学生回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师出示投影,帮助学生思考。
  2.演示操作,揭示新知。
  引导学生观察,沿着圆柱底面把圆柱切开,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快。演示给学生看以后,在让学生动手操作,启发学生说出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形体。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转化前后两种几何形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圆柱的底面与长方体的底面有什么关系?圆柱的高与长方体的高又有什么关系?从而推导出圆柱体体积计算的公式,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圆柱体计算公式的推动过程。并板书: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出来,最后让学生看书质疑。
  这部分教学设计意图: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认知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完成从演示——观察——操作——比较——归纳——推理的认识过程,让知识在观察、操作、比较中内化,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这种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突破难点,化解难点。
  关于难点的突破,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明确圆柱体的体积与它的底面积和高有关。
  (2)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启发引导,层层深入促进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得新知识。
  (3)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师生互动,通过演示操作,帮助学生找出两种几何形体转化前后的关系。
  (4)根据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精心设计讨论内容,分散难点,促进知识的形成。
  3.运用。
  出示例1:先由学生自己尝试练习,请一位学生板演,集体讲评时提问学生,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让学生自己来概括总结,通过学生的语言说出:(1)单位要统一(2)求出的是体积要用体积单位。
  在掌握了圆柱体积计算的方法之后,安排例1进行尝试练习,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同时把所学知识转化为相应的技能。
  (四)巩固练习,检验目标
  1.填表:集体订正后,教师提问,这道题已知圆柱的底面积和高,求它体积,如果不知道圆柱的底面积,那还必须知道什么条件才能求出它的体积?该怎样求?
  2.完成练习六第2题。
  通过练习,巩固新知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把所学知识进一步转化为能力,在练习中发展智力,培养优良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
  3.变式练习:已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求圆柱的高。
  这道题的安排是对所学内容的深化,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同时深化教学内容,防止思维定势。
  4.动手实践:让学生测量自带的圆柱体。
  教师提问:如果要知道这个圆柱体积,该用什么方法?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测量的?又是如何计算的?
  这道题的设计,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同时数学知识也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白,我们所学的数学是身边的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总结全课,深化教学目标
  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说出本课所学的内容,我们是这样设计的: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你有什么收获?然后教师归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新知识的得来是通过已学的知识来解决的,以后希望同学们多动脑,勤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好多问题需要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的,望同学们能学会运用,善于用转化的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15 09:40
标题: 《圆柱的体积》说课设计
  教学内容:数学第十二册《圆柱的体积》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包括圆柱体积的推导公式,在教学时,先回忆前面学习过的圆面积的转化,由此推想圆柱的体积能否转化成已经学习过的立体图形,求出它的体积。这部分内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教具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弄懂可以将圆柱转化成以前学习过的长方体(近似),再根据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得到圆柱的体积也应该是它的底面积乘高。
  教学目标: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使学生理解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圆柱的体积公式演示教具(把圆柱底面平均分成16个扇形,然后把它分成两部分,两部分分别用不同颜色区别开)。
  教学设想:利用教具演示将圆柱进行切割拼凑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再依据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通过例题教学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柱的侧面积怎么求?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长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
  学生可能会答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想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底面积×高”。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3、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指名学生指出圆柱的底面、高、侧面、表面各是什么?圆柱有几个底面?有多少条高?
  二、导入新课
  教师:请大家想一想,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们是怎样把因变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的?
  先让学生回忆,同桌的相互说说。
  然后指名学生说一说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的面积和所拼成的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再利用求长方形面积的
  计算公式导出求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师: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呢?大家仔细想想看,能不能把圆柱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求出它的体积?
  让学生相互讨论,思考应怎样进行转化。
  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想到的方法,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出将圆柱的底面分成扇形切开,教师应该给予表扬。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如何将圆柱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求出它的体积。
  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三、新课
  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师出示一个圆柱,提问:这是不是一个圆柱?(是。)
  教师用手捂住圆柱的侧面,只把其中的一个底面出示给学生看提问:
  “大家看,这是不是一圆?”(是。)
  “这是一个圆,那么要求这个圆的面积,刚才我们已经复习了,可以用什么方法求出它的面积?”
  学生很容易想到可以将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求出圆的面积,于是教师可以先把底面分成若干份相等的扇形(如分成16等份)。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沿着圆柱底面的扇形和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块。
  教师将这分成16块的底面出示给学生看,问:现在把底面切成了16份,应该怎样把它拼成一个长方形?
  指名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操作演示,先只把底面部分拿给学生看,。大家看,圆柱的底面被拼成了什么图形?”
  学生:长方形。
  教师:大家再看看整个圆柱,它又被拼成了什么形状?
  (有点接近长方体:)
  然后教师指出:由于我们分得不够细,所以看起来还不太像长方体;如果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了。
  教师:把圆柱拼成近似的长方体后,体积发生变化没有?圆柱的体积可以怎样求?
  引导学生想到由于体积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可以通过求切拼后的长方体的体积来求圆柱的体积。
  教师:“而长方体的体积等于什么?”让全班学生齐答,教师接着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教师:请大家观察教具,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原来圆柱的哪一部分有关系?近似长方体的高与原来圆柱的哪一部分有关系?
  通过观察,使学生明确: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
  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教师:如果用V表示圆柱的体积,S表示圆柱的底面积,H表示圆柱的高,可以得到圆柱的体积公式;V=SH
  2、教学例4。
  出示例4。
  (1)教师指名学生分别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能不能根据公式直接计算?
  ③计算之前要注意什么?
  通过提问,使学生明确计算时既要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还要注意要先统一计量单位。
  (2)出示下面几种解答方案,让学生判断哪个是正确的?
  ①V=SH=50×2.1=105
  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厘米。
  ②2.1米;210厘米
  V=SH=50×210=10500
  答:它的体积是10500立方厘米。
  ③50平方厘米=0,5平方米
  V=SH=0.5×2,1=1.05
  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米。
  ④50平方厘米=0.005平方米
  V=SH=0.005×2.1=0.0105立方米
  答:它的体积是0.0105立方米。
  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哪个是正确的解答,并比较一下哪一种解答更简单。对不正确的第①、②种解答要说说错在什么地方。
  三、练习:
  1、做“做一做”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八的1、2题
  这两道题分别是已知底面积(或直径)和高,求圆柱体积的习题。要求学生审题后,知道底面直径的要先求出底面积,再求圆柱的体积。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15 09:40
标题: 《圆柱的表面积》说课设计
一、 教材分析
  《圆柱的表面积》是九年义务教材六年制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圆柱的特征,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教材上看,教材先安排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认识,然后圆柱的侧面和展开图的比较,认识到圆柱的侧面,就是它的长方形。还要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通过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让学生观察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思考圆柱的表面积,就是由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圆的面积。通过侧面展开图的操作,学生了解了圆柱的侧面积相当于长方形面积。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的表面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一个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表面积,要先求侧面积,再求圆的面积。这也就突出了重点。难点就是理解表面积的计算后,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关键是通过对圆柱侧面展开图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概括思维能力、分析综合等数学能力。
  二、 教学程序
  为了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能让学生积
  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我设计了复习旧知、实验导课;沟通知识、探索新知;应用求表面积、解决问题;巩固练习、逐步深化。
  1、 复习旧知、实验导课。
  (1) 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 口头回答问题:
  A、 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
  B、 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 通过上节课认识了圆柱,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与圆柱有关系吗?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2、 沟通知识、探索新知。
  (1) 理解表面积的含义。
  (2) 动手操作寻找计算圆柱表面积,计算公式。
  A、 学生通过看展开图后,知道圆柱的表面积是由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得到的。B、学生通过看展开图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就等于这个长方形的面积,让同学们找出它们的对应关系后,然后同学们自己动手计算圆柱的侧面积。C、分析圆柱的表面积又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同学们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积是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通过课件侧面展开图,找出这个图中长方形的长和宽、圆柱底面积是如何求的。让同学们自己讨论计算结果。
  3、 应用求表面积、解决问题。
  出示例3,让同学们找出这题已知什么?求什么?具体分析
  水桶是无盖,说明什么?如果这个水桶展开,会有哪几个部分?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做。
  4、 巩固练习、逐步深化。
  做41页“做一做”1、2题。
  5、 完成作业、强化新知。
  练习十第2、3、4、5题。
  三、 说教法
  课堂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但主要通过实验法、练习法、
  启发谈话法、课件来完成教学目的。
  1、课堂首先通过启发谈话导入新课,解答例题运用启发式教学和练习法。
  2、通过侧面展开图的实验,使学生发现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就是一个长方形,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也就算出来了。
  3、教学例题,都让同学们自己讨论、分析、解答。
  四、 说学法
  实验操作,每个同学通过自己动手做侧面展开图分析圆柱
  的表面积,直观感受到圆柱的侧面积与这个长方形的关系,为下一步计算表面积,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1、 由直观演示,让同学自己动手计算圆柱的侧面积,然后联系到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分几进行。
  2、 通过实验直观了解,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17 09:32
标题: 圆柱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授课内容:
  人教版第12册第二单元第38面至39面(圆柱的认识)、做一做、练习十的第1题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圆柱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图形,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对它已经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本单元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圆柱的认识是本单元的起始教材,是学生在学习圆和长方体、正方体的基础上来认识的。学生认识圆柱,了解圆柱各部分名称,掌握圆柱的特征是以后学习圆柱的表面积、体积以及圆锥和球的认识的基础;更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可见,圆柱的认识教学在后继的几何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引导学生切实学好。
  3、教学目标的确定:
  (1)使学生认识圆柱,了解圆柱各部分名称,掌握圆柱的特征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探索,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判断和空间想象能力,理解事物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立体观念。
  4、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及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这样编排的:教材首先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的圆柱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的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的各部分名称,说明圆柱的上、下两个面是平的,是两个相同的圆面,叫做圆柱的底面。对于圆柱侧面的认识,先通过观察和用手摸,知道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再把圆柱侧面展开,使学生了解圆柱侧面的展开土是长方形,以及它的长与宽跟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的关系。可以看出,理解并掌握圆柱的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认识圆柱侧面的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5、教具准备
  师:圆柱体的实物、模型和相应电脑软件
  生:自带贴有标签纸的圆柱形物体;剪刀、线、尺。
  二、教法、学法指导
  依据教材编排特点和学生已有知识基础,本节教学的基本教学思路是:联系比较,建立表象——导引结合,探索新知——强化练习,巩固新知。为了体现这一教学思路,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时拟用“导探结合法”为主进行教学。
  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通过师生比赛说长方体的有关知识,既复习了旧知,又激发了学习兴趣。
  在导引结合,探索新知时,改变以往怕出偏差、怕学生自己弄不懂而不敢放手的做法,根据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他们已掌握的操作方法和方式,循着学生的思路去引导、去释疑、去点拨,创设有利于学生主体活动的情景。结合“观察、比较、操作、发现”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在自己动手摸、比、看的过程中,利用知识的正迁移,把认识长方体的方法和认识圆柱联系起来,发挥学生想象:如学生想到长方体有底面、侧面和高,那么圆柱有没有底面、侧面和高?长方体的对面相等,圆柱的两个底面会不会相等?圆柱本身还独具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发现知识的异同点、转化点,使学生的思维进入发展区。
  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好说、好表现的年龄特点,教学时,让学生在摆一摆、摸一摸、剪一剪、比一比的过程中,采用发言、讨论、复述、交流、演说等形式,让学生多角度、多形式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如在探讨圆柱上下底面为什么相等的方法时,学生通过操作后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说法:(1)把两个圆剪出来比较;(2)把圆柱的底按在纸上描出一个圆,再把模型倒过来,将另一个底面叠在所描的图上,正好重合;(3)量出它们的直径或半径进行比较;(4)用线圈上、下底面的周长来比较等。在讨论圆柱的侧面时,学生通过操作比较,说出圆柱侧面的特征后,可能有学生会提出,圆柱侧面展开图也有可能是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做的和展开后的图形与原来圆柱之间又有什么关系。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圆柱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的认识,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针对学生好新、好奇、思维活跃、有意注意持久性差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借助电脑的多媒体作用,如演示把实物图抽象为立体图、上下两圆相同、高处处相等和圆柱的侧面展开过程等,让学生在观察中,把对圆柱的特征的感性认知升华为理性认知。同时,配合教师丰富的情感,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为了实现这个过程,还要通过有效的练习,才能使所形成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善和充实。所以,在新课授完后,教师安排了针对性练习和发展性练习,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知基础。
  这样,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参与探索、分析、说理、概括的全过程,实现了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使课堂教学得到优化。通过本节的教学,力求使学生实践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自主探索新知的方法;学会观察、分析、比较知识、抽象概括知识的本质属性的方法;自学课文质疑问难独立学习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说过程
  为了体现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我是这样安排的:
  (课前5分钟,师生进行比赛:(看谁对长方体了解得多))
  师:我说这个铁罐(举出)的形状像长方体。
  生:我说橡皮的形状像长方体。
  师:我说长方体有六个面。
  生:我说长方体有八个顶点。
  ……
  (一)、联系比较、建立表象
  1、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师:课前我们初步复习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构造)和特征。(板书:构造特征)
  (1)观察:
  师:(师拿出一个用红布蒙着的圆柱笔筒,揭开布)这个物体的形状还能称为长方体或正方体吗?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圆柱),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笔筒,今天老师准备把它作为一件礼物,送给大家,谁想得到它呢?看谁表现得好就送给谁。这个笔筒的形状是圆柱(教师再出现几个圆柱模型)学生拿出形状是圆柱的实物。
  (2)举例:谁来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圆柱形的?
  (3)认识立体图
  闭起眼睛,在脑子里想象一个圆柱的形状,如果我们把观察和想到的圆柱形状画成立体图会怎样呢?(电脑演示,贴出立体图)
  (二)、导引结合、探究新知
  引入:刚才,同学们举出了好多例子,这说明了在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离不开圆柱,我们更应该来认识它!(板书:的认识)
  1、请你来说一说,你想认识圆柱些什么?
  (现在,我们就随着这些想法一起来认识圆柱,好不好?)
  2、初步感知
  (1)看看、摸摸,同桌讨论:圆柱体有几个面?这些面怎样?
  (2)初步反馈:圆柱体有三个面,其中有两个面是平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叫做圆柱的底面;还有一个面是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在立体图上标明)(学生闭起眼睛摸手中的圆柱,并说出它的各部分名称)
  (3)请你猜想一下,哪两个面是一样的,你是怎样知道的?可用什么方法来证明?
  引导学生从下面几点来说明:1、剪出来比较;2、量半径、量直径;3、量周长;4、沿着模型在纸上画出一个圆,再把模型倒换过来比较。(媒体演示,上下底面重叠过程)(教师说明:今天我们研究的都是像这样上下一样的粗细的,直直的圆柱。)
  (4)学法指导。(板书:观察、猜想、操作、发现)
  (5)联系比较,强化感知:(媒体出示:)
  4、圆柱的高
  (1)指上题中高、低两个圆柱问:哪个圆柱高,哪个低?想想,这与圆柱的什么有关?(引导学生得出:圆柱的高低与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有关。)
  (2)怎样测量着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呢?
  通过圆柱的纵切模型引导学生感知应该测量两底面圆心的距离最科学,它叫做圆柱的高。同时媒体演示,使学生知道:圆柱的高也可以表示在圆柱的侧面上来。(师在立体图上表示出高,学生在自己的圆柱上画高。)
  (3)重复刚才的媒体操作,问:你还发现圆柱的高有什么特征?你是还可以怎样得到?(有无数条高,长度都相等。(板书)(1)纵切面是长方形,可以有无数条高;(2)侧面上可以做无数条高;(3)两底面之间处处可以做高)
  5、圆柱的展开图
  (1)圆柱的两个底面都与侧面相交,观察一下,上面的平面与侧面相交形成那条线?这条线就是底面的什么?下底面也如此。
  (2)侧面是围起来的一个曲面,如果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再展开,你能想象出侧面会变成一个什么平面图形吗?(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学生动手操作)(媒体演示)
  (3)同桌讨论这个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媒体演示)
  (4)什么情况下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如果不沿着高展开,侧面展开后可能会是什么图形?
  (三)教学小结
  圆柱的认识和教学告一段落后,为了给学生一个完整而深刻的印象,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看板书,总结学到的知识。
  (学生:通过学习,我懂得了……)
  (四)、强化练习、巩固新知
  1、针对性练习
  做一做2
  2、发展性练习
  (1)一张长方形纸,长30厘米,宽20厘米,你能不能用它来围成一个圆柱的侧面?围成后的侧面与长方形纸有什么关系?
  (2)一张正方形纸边长20厘米,来围成一个圆柱的侧面?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五)、总结整理、深化新知: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进一步把握知识要点,再次进行质疑问难。
  2、归纳本节学了哪些知识,学会了什么,怎样学,达到强化新知,掌握方法的目的。
  (六)、作业
  用硬纸做一个底面半径为2厘米,高5厘米的圆柱。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17 09:32
标题: 《通分》说课
 《通分》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下面我就来讲一讲我是怎样上《通分》这一堂课的。
  一、教学内容:
  本课是浙江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的内容,P99~101。
  二、教材所处的地位:
  通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一种应用,是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是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重要步骤,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课本例1是教学通分的意义和方法,着重使学生懂得这个公分母应该是几?课本试一试是给三个数通分,其中还有带分数,关键是提醒学生注意在带分数通分时,只要把分数部分的分数通分,整数部分不变。但每个带分数通分后,不能丢掉整数部分。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通分的意义,理解和掌握通分的方法,并能正确地通分。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四、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通分的算理以及通分的关键:找准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五、教法:
  为了更好地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讨论法。通过学生的讨论让他们自己总结归纳出通分的意义和方法。
  2、借助投影的演示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通分的算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运用不同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使教学得到反馈。
  4、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动手,逐步掌握新知。
  六、学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联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通过对操作演示的观察、分析,自己总结归纳出通分的意义和方法,体现了学生的自主。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出示小黑板)
  1、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13和398和1116和20
  2、(课本准备题)把和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填空题)。
  (设计思路:通分是在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的,因此,在新授前我先安排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复习。复习第(1)题让学生回忆了两个数是互质关系、倍数关系和一般关系时怎样求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复习第(2)题时先让学生填空,再说一下这样填的根据,为通分过程打好基础。这两题都分散了教学中的难点;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约分,并且知道通过约分可以不改变分数的大小而使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发生变化。那么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使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发生变化而大小不变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方法。
  三、探究新知。
  1、出示例一。
  把1/6和2/9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
  (1)化成和原来相等的同分母分数,首先要确定什么?(相同的分母)
  (2)这个相同的分母如何确定?(讨论)这个相同的分母我们可以简单的称作什么?所以我们首先做的一步也可以叫什么?(找公分母)
  (3)怎样把1/6和2/9化成分母是18,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4)看图验证,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思路:在教学例1时,我先通过例题中的分数,引出异分母分数的概念,再引导启发学生把1/6和2/9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公共的分母必须是6和9的公倍数,从而引出了公分母的概念,再引导学生思考:为了计算简便,取哪一个公倍数作公分母,然后出示了通分的关键。)
  2、归纳通分的意义并揭题。
  看书了解我们刚才做的书本上称做什么?
  3、总结通分的方法。
  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发现通分一般先确定什么?如何确定?再怎样?
  4、尝试练习。
  (1)课本练一练第1题
  (2)试一试把3/4、2、和7/8通分。
  第(2)题又是一个教学的关键点。首先引导学生讨论有3个分数怎么办?再讨论其中的带分数又如何处理,然后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把出现的情况进行反馈总结。
  (设计思路:在教学通分过程时,我重点是解决对照公分母思考把原来的分母和分子要同时乘以几,引导学生想:公分母是原来分母的几倍,原来分数的分母和分子要同时乘以几。)
  四、巩固练习
  1、找一找下面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公分母。(强调通分的关键)
  2/3和1/4、3/8和5/12、4/21和1/7、3/4和7/10
  11/15和5/6、7/12和5/8、5/22和4/33、10/39和9/52
  2、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通分。(练一练第2题,强调通分的几种特殊情况)
  3、把下面每组中的三个分数通分。(练一练第3题
  五、综合练习
  1、小明、小红和小军三人赛跑,跑同样长的一段路,小明用3/5分钟,小红用7/10分钟,小军用5/8分钟,请帮助他们排出名次。
  4、找出几个比1/3大,比2/3小的最简分数。
  六、课堂总结
  1、这堂课,你学会了什么?(让学生自己归纳,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2、什么叫通分?通分的依据是什么?怎样通分?
  3、通分和约分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我的说课完了,谢谢各位领导和和老师!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17 09:33
 一、说教学内容的创新处理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该教学内容是以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这些知识为基础的。原教材先通过直观使学生了解1/2、2/4、3/6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虽然不同,但是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接着进一步研究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思考它们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最后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安排教学内容,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充分体现,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此,我打算通过"折、画、想、问、用"五个环节对教学内容作如下处理。
  
  1.折--用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分别折出二等分、四等、八等分。
  
  2.画--让学生用色笔在长方形纸条上分别涂出它们的一半,并用分数来表示。
  
  3.想--1/2、2/4、4/8这些分数有什么关系?你还能说出和"1/2"大小相等的其他分数吧?你还能说出和"2/3"大小相等的分数吧?
  
  4.问--ww"1/2=2/4=/4/8"中,你发现什么?
  
  5.用--用已学过的"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这样安排教学有以下几点好处:
  
  (1)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让学生通过动手折、涂,再用分数表示,这样既帮助学生复习了分数的意义,又为学习新知识作了准备。
  
  (2)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学生找和"1/2"大小相等的分数,以及和"2/3"大小相等的分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自主学习的精神。
  
  (3)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通过交流,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积极思考问题,积极探问题,培养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学模式
  
  本节课起打算采用"创设情境,复习迁移--设疑激思,获取新知--深化概念,及时反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1.创设情境,复习迁移。
  
  为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旧知识起到正向迁移的作用,首先创设了动手操作的情境:起发给每位学生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让学生折一折。把第一张纸条对折(也就是把这张纸条平均分成2份),把第二张纸条对折再对折(也就是把纸条平均分成4份),再把第三张3次对折(也就是把纸条平均分成8份)。接着,让学生画一画,用彩笔在等分后的纸条上分别涂出它们的一半。告诉学生,如果把每张纸条都看作单位"1",问学生:你能把涂色的部分用分数表示吗?(电脑显示三张涂色的纸条,学生分别用分数1/2、2/4、4/8表示。)
  
  这一情境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复习了分数的意义,为下面导入新知识作好铺垫、迁移。并且在教学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爱动手以及直观思维的特点,激活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学习开端。
  
  2.设疑激思,获取新知。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就是学习问题,学怎样问问题。为此,我在上面教学的基上,引导学生逐一讨论以下问题:
  
  (1)1/2、2/4、4/8这些分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会说这三个分数的大小相等。)
  
  (2)你能说出与"1/2"大小相等的其他分数吗?你还能说出与"2/3"大小相等的分数吗?
  
  (如果学生写错或写不出,待得出分数基本性质后再写)
  
  (3)从"1/2=2/4=4/8"中,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经过归纳,最后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并把这句话显示出来。)
  
  (4)你对上面这句话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可能会提出地"相同的数"中"0"必须除外。如果学生提出不出,就由教师提出问题:相同的数是不是任何数都行?为什么?)
  
  最后,让学生完整地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老师揭示课题)
  
  这样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情感交融、和谐,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学习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3.深化概念,及时反馈。
  
  为了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设计了如下练习:
  
  1.下面各式对吗?为什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对错)
  
  (1)3/4=6/8(2)3/8=12/2(3)3/10=1/5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6=()/36=8/12=2/()=()/24
  
  3.把2/3和10/24化成分线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4.把下面大小相等的两个分数用线连接起来。
  
  4/51/64/94/612/16
  
  3/42/320/256/368/18
  
  三、说教学目标
  
  以上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体现如下几点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性目标:让学生亲身经历"分数基本性质"抽象概括的全过程,正确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使学生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
  
  2.发展性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迁移类推能力,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问题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应用意识。
  
  3.创新性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17 09:34
标题: 《分数的意义》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十册第73—74页分数的意义。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说明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一些直观演示,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在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4.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说教法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小组合作、自主探索的方法,力图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着重研究的是分数的意义,主要设计思路是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动手去操作去实践,从而自己得出分数的意义。在备这节课时我就挖空心思地为学生考虑,应该准备哪些材料让学生操作?什么材料既让学生容易操作又能进行有效学习?最后决定用一张圆形纸片、一张长方形纸片、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0份、一些三角形纸片以及一些火柴棒,组织学生分小组学习,提高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尽量做到让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体验了愉快的学习过程之后才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使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从而使他们获得发展。
  在课堂教学时,学生利用我为他们准备的材料展开别开生面的研究,在小组合作操作过程中,学生获得许多不同的分数,然后从这些不同的分数产生中逐渐得出分数的意义。特别是学生在利用三角形纸片和火柴棒进行操作的时候,可以从中很好地体验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也就是单位“1”,突破这节课的教学难点,从而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17 09:34
标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教科书第31~33页的内容,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七的第4~7题。
  2、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在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立体图形,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在第二册的认识图形中,虽然已经接触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但那只是直观形象的认识,要上升到理性认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本单元前几课时已经基本上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性质,学习了表面积的计算,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这节课要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认识体积公式的来源,掌握公式的意义和用法。
  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学习体积单位进率的基础,更是以后学习容积的基础。因此,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必须掌握熟练。
  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通过学生联系实际的操作活动,学习一些测量计算知识,可以帮助学习在今后的生产和生活中,实际测量和计算一些物体的体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学习体积的计算,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知识来源于实践、用于实践的道理,学习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并且对学习空间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3、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前面所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今后继续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应当让学习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来源,理解它的意义,熟练地运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学习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通过学习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形成他们的空间观念。
  4.教材编排特点:
  本节教材的编排可分两部分,即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长方体体积计算的教学,采用直观教学法。要求学生用若干个体积单位(1立方厘米)摆成一个长方体,通过这样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的认识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一个长方体可以看作若干个体积单位组成的。再启发学生观察思考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得出计算长方体体积的文字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和字母公式:V=abh。最后是指导运用公式,解答例1。
  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利用长方体体积计算的过渡得来的。通过让学生复习正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都叫做棱长的知识,直接得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同时讲解a3表示的意义。最后指导运用,解答例2。本课知识结构的编排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5.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两部分内容应当以第一部分为重点。长方体的体积计算中,重点是理解体积公式的意义并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是理解公式的意义。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关键是通过反复操作,了解公式的来源,从感性认识出发,经过思维活动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教法和学法的选择
  教法和学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教师的“教”应适应学生的“学”,而学生的学又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学方法应当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要附合知识的科学性,还要适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才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
  1.要有充分的直观操作。
  学生思维的特点一般的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然后形成表象,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上升到理性认识。本课的教学采用直观操作法,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分组讨论: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是长方体的什么?长方体的长、宽、高与它的体积有什么关系,是总结公式、理解公式的重要途径。
  3.讲练结合。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学完长方体的体积,做完例1,可以出一组练习题,让学生熟练掌握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然后教学正方体的体积,做完例2以后再出示一组练习题,让学生熟练掌握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最后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总结,再让学生进行综合练习。
  4.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
  学习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时,可以把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直接迁移过来,让学生独立地得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一)复旧引新,创设情境
  任何新知识都是在原有知识系为依托,因此在复习中我设计的习题是为本课做好铺垫。
  1.什么叫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什么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教师出示体积单位的模型)
  完成此题,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空间观念,为这一节课做好铺垫。
  2.有了体积单位,我们就可以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投影出示)
  
  
  
  
  问:①这个长方体你能算出它的体积是多少吗?
  ②将它切成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数一数这个长方体是由多少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用投影出示)
  
  
  
  
  小结:把长方体切成棱长1厘米的小长方体,可以数出它的体积。
  (二)、激情引趣,揭示课题。
  一节课教学效果如何,与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有关,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联系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问题,如果要生产电视机、电冰箱的包装箱,必须知道电视机、电冰箱的体积。如果要计量一池水的体积,还能切开数吗?“切开数”这种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是行不通的。那么怎么办?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揭示课题,激励学生上进好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探究新知。
  (三)、操作想象,推导公式。
  1.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根据这一特点,先利用直观学具,引导学生进行直观操作、思考,并且具体操作、思维和语言表达紧密地结合起来,然后逐步脱离操作直观,利用表象逐步抽象化。具体的过程是:
  师用投影出示长方体
  
  
  (1)请同学们拿出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这个长方体,摆的时候思考,①每排摆了几个?②每层摆了几排?③摆了几层?④一共摆了多少个?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2)学生操作思考,教师出示表格,如下
  长方体总个数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
  
  ①
  ②
  ③
  
  (3)学生口答结果,师依次板书在表格中。
  (4)前面说过,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体积就是多少,所以可以用“体积”代替“总个数”(教师在“总个数”下板书“体积”)
  (5)想一想,怎样才能很快知道总个数?
  2.教师出示长方体。
  
  
  
  
  请同学们还用刚才的小正方体摆出这个长方体,摆的时候思考,每排摆几个?每层摆了几排?摆了几层?一共摆了多少个?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你是怎样很快算出总个数?
  3.通过以上两次操作,想一想:①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与总个数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总结出:总个数=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②如果每排摆6,每层摆4排,排5层,摆成的长方体含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多少。让学生口答,通过学生动手操作,首先吸引学生,刺激感官,启迪思维,提高兴趣,也是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程。
  (四)、依据规律,归纳公式。
  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我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分组讨论下面问题:
  ①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是长方体的什么?(长、宽、高)②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发现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学生各抒已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总结出:总个数=长×宽×高,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可以写成V=abh。进一步让学生默记公式,指名说一说求长方体的体积,必须要知道什么条件?通过引导学生得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让学生计算例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通过计算使学生正确熟练地掌握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最后把例1填完整。
  (五)、利用关系,类推公式
  教学的成功与否从反馈信息中去判断,通过练习及时反馈,进行矫正,有效的调控以改善学生的学习,优化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下表,要求学生口算长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长(厘米)宽(厘米)高(厘米)体积(立方厘米)
  ①421
  ②432
  ③444
  
  让学生口答后,提问:3号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何特点?这种长方体又叫什么?它的体积怎样计算?为什么这样算?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如果用V表示正方体的体积,用字母“a”表示棱长,求正方体的体积的公式应该是什么?V=a·a·a,也可以写成a3读作a的立方,表示三个a相乘,不要误认为а与3相乘。写“а3”时,3写在a的右上角。要写小些,所以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一般写成:
  V=а3
  这样的教学是加强新旧知识的衔接,使学生感觉新知识不新,新知识不难,实现平稳过渡,使学生树立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信心,让学生独立完成例2,教师巡视,注意学生把“53”是否写正确,解答后集体订正。
  (六)、巩固练习,运用公式。
  练习是数学中教学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使学生能正确运用公式,我设计了多层次的练习:
  1通过让学生完成教科书第33页的“做一做”的第一题,先让学生动作操作,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记住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2.做第33页“做一做”的第二题,先学生独立完成,这道题是巩固刚学过的“立方”的知识,要使学生弄清,什么情况下可以写成一个数的立方,一个数立方应该怎样计算。做题时,如果发现学生把3个相同数连加与连乘混淆起来,教师应及时纠正。
  3.完成练习七第1题,让学生运用公式计算。
  4.完成练习七的第7题,要注意这道题算式的运算顺序。
  5、教师出示火柴盒,计算出它的体积。
  问:这个火柴盒没有数量该怎样计算?学生明确应量出它的长、宽、高后,让学生动手量一量并计算。这样设计,既能使学生加深对计算长方体的计算方法的掌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全课总结。
  (1)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2)教师总结。
  这样设计目的对新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回顾,梳理,内化的过程,同时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
  ㈦作业。练习七的第5题。
  附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长方体总个数=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
  体积长宽高
  143112
  243224
  3645120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bhV=a·a·a
  V=a3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18 14:09
标题: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说课
一、说课标:
  《新课标》指出,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地应用。同时还指出,在学习过程中要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观察,对比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通过去书店购书的情境创设,让学生更加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二、说教材:
  《小数加法和减法》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生活及进一步学习中都广泛的应用,所以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及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据本节课的地位及要求确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数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和学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认识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
  2、能力目标:通过自主探究,比较归纳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和抽象概括能力。
  3、德育目标: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注意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和计算法则。
  三、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现状采用了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促了他们的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既明于心又说于口。再按照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现新知,掌握新知。在自主探究、讨论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会自学探究,并提供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感知、讨论、合作、比较中灵活掌握本节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程序:
  调查分析:
  在教学小数加法和减法前我对曾对班内几位同学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调查,发现已经有部分学生会计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对于许多学生已知结论的课该如何去上?
  在教学安排上,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掌握程度,设计了三个教学层次: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新颖的导课,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更好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我采用了去书店购书的情境导入,让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书,激起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想学,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搭起了现实生活与抽象数学的桥梁。
  (二)循序渐进,探究新知
  数学知识的形成有着固有的规律,逻辑性很强,不能有半点的跨越与漏洞,结合数学知识的形成特点。围绕教学重点采用了以下步骤:
  (1)让学生根据所给的条件编一步计算题,在探讨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中得出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从而突破重点。再将题目归纳成加法和减法两类,进一步系统的学习。
  (2)在探究加法算法上让学生讨论,得出两种方法:一种是把2.58元和3.15元化成“分”为单位或“元、角、分”为单位的整数来计算。提问:摆竖式时为什么分与分,角与角,元与元对齐?得出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为“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埋下了伏笔。另一种是直接用小数计算。竖式的摆法肯定也对,通过这两个数为什么这样摆?得出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一样,都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加,而在小数加法中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可以做到相同数位对齐。进一步突破难点,明确计算原理后,让学生试做另一道加法题,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比较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异同,小数加法的关键是什么?以便学生领会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3)在教学小数的减法时我把探究知识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已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解决问题,达到让学生学会学习,能学习,爱学习的目的。
  (4)“试一试”的练习让学生接触得数的小数末尾有0的情况,使学生知道一般要根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
  (三)深化练习、巩固新知
  练习是数学学习中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答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加深学生对法则的理解、对法则的应用,更好的领会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以便学生掌握知识并能熟练应用。
  1、础知识练习:练一练(口算),判断改错,练习二1-3
  2、应用性练习:练习二4-5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新华书店吗?其实在书店里也有许多关于数学的问题,下面就是其中之一。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18 14:12
二、循序渐进,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小明在书店里看到了他喜欢的三本书,价格如下:
  《哈里波特》《快乐数学》《蜡笔小新》
  2.58元3.15元5.79元
  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一些一不步计算的问题吗?
  2、对比提出的问题,归纳成两类(加法和减法)
  买一本《哈里波特》和一本《快乐数学》一共要付多少元?
  买一本《哈里波特》和一本《蜡笔小新》一共要付多少元?
  一本《蜡笔小新》比一本《哈里波特》贵多少元?
  一本《哈里波特》比《快乐数学》便宜多少元?
  3、教学小数加法计算法则
  ①出示:买一本《哈里波特》和一本《快乐数学》一共要付多少元?
  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算式)为什么用加法算?
  ②讨论计算方法:
  根据我们以前所学习的知识能解决吗?(可以让学生先小组讨论,然后大堂交流)
  把2.58元和3.15元化成“分”为单位或“元、角、分”为单位的整数来计算(板书计算过程,并说出最后结果)
  摆竖式时为什么分与分,角与角,元与元对齐?(相同数位对齐)
  计算后再把结果转化为元,对于这样的算法你有何想法?(麻烦)
  你能不能直接用小数计算?怎样摆竖式?为什么这样摆?这和那种方法是一样的?相同数位对齐,只要把小数里的什么对齐?(板书小数加法竖式)
  第二题你会做吗?完成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③讨论:通过上面两题的练习你觉得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数加法的关键是什么?
  ④小结: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在小数加法里就是把小数点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最后要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
  4、教学小数减法计算法则
  ①第三、四题怎样列式?5.79-3.15你会算吗?自己试一试
  ②谁来提醒大家小数减法要注意些什么?
  ③3.15-2.58可以自己试一试
  这一题与上一题有什么不同?(退位)小数退位应遵循什么规则?
  ④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结果的小数点要怎样点?
  ⑤小结: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一样,都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在小数减法里就是把小数点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一作十再减;最后要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
  5、刚才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你觉得小数加减法应遵循什么方法?(整数加减法)不同的是特别要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
  6、今天我们学的是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书上8、9页的内容,回去后大家在仔细看一看。
  7、完成“试一试”
  学生可以先独立完成,然后比较在结果上和前面几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小数末尾的0可以怎样处理,为什么?
  8、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三、深化练习、巩固新知
  1、完成“练一练”第1题。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完成“练一练”第2题。
  完成“练一练”第3题。重点交流第1、3题怎样算
  2、二第1、2、3题。
  3、判断改错:(数位不对齐的,小数末尾0没去的,减法做成加法的三种类型)
  4、做练习二第4、5题。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23 14:36
 一、教材解读:
  
  1、教材的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时
  
  2、教材简析:“三角形分类”是在学生认识了直角、钝角、锐角和三角形的基础上开展学习的,教材分为两个层次: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并通过集合图来体现分类的不重复和不遗漏原则;按边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一般三角形,着重引导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边和角的特征。学好这部分知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与操作,发现三角形中角与边的特征,学会按一定标准给三角形分类,感受三角形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2)经历观察与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教学重点:学会给三角形分类。
  
  5、教学难点:找出三角形角与边的特征。
  
  6、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不同的三角形纸片若干袋(每袋都一样),三角板,量角器,直尺、双面胶若干
  
  二、教学设想
  
  “自主学习的过程实际就是教学活动的过程”。以活动促学习是本节的教学定位。通过情景创设,学生经历探索发现、讨论交流、独立思考等活动,逐步建立对三角形角与边特征的认识。通过看一看、想一想、量一量、分一分、连一连、猜一猜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多“数学对话”的机会,通过教具、学具、多媒体的运用,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到几何空间的抽象变化的过程,从而获得对三角形边、角特征的认识,进而学会给三角形分类。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景——为自主探究搭建平台;积极引导——为有效学习指明方向;主动参与——为合作交流营造氛围;激励评价——为主动学习鼓励加油。学法:观察分析——在情景中提出问题;探索思考——在操作中解决问题;分组交流——在探索中理解问题;独立反思——在总结中内化问题。
  
  四、教学流程
  
  1、情景导入。问:你能按一定标准给教室里的人分分类吗?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往往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为多角度的给三角形分类作好铺垫。
  
  2、探索新知。出示一些三角形纸片,问:三角形有哪些特征呢?(三个角、三条边、三个顶点)手拿实物问:每个三角形的角和边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根据三角形各自的边和角特征来分分类。学生动手探索分3个环节,前两个环节采用比赛的形式,促使学生考虑合理分工、团结合作,提高课堂效率。
  
  ①观察与测量。分给每个学习一袋三角形纸片、一张彩色纸板和双面胶(每个小组的三角形一样),引导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观察、测量、记录各个三角形的特征。
  
  ②整理、分类。根据记录的数据,经过小组分析、讨论,将分类后的三角形贴在彩色板上。
  
  ③全班展示交流、师生点评。
  
  ④归纳小结。
  
  给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名称,找出不同点和相同点,出示集合图,讲解分类的不重复和不遗漏原则;给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名称,找出它们的特征。
  
  3、巩固练习
  
  ⑴连一连。(课件出示)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目的是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各种三角形的特征,并利用这些特征给三角形分类。
  
  ⑵游戏,猜一猜。
  
  给出三角形的一个角或两个角,猜一猜可能是什么三角形?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特征。深刻辨别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当学生感到有些疲劳时,这时我就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采用游戏练习方式,增加题目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⑶判断。(课件出示)
  
  ①一个三角形里如果有两个锐角,必定是一个锐角三角形。()
  
  ②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③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目的是辩明概念。同时,要求学生用手势表示,能促使人人参与学习,达到面向全体的作用。
  
  ⑷填空。
  
  ①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4cm和5cm,则它的周长为()。
  
  ②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7cm,其中一条边长为7cm,则它的其腰长为()。
  
  ③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cm和8cm则它的周长为()。
  
  在巩固等腰三角形特征的同时又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全文小结:以谈收获和实际应用的方式结束。
  
  以谈收获和实际应用的方式结束。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23 14:37
标题: 《三角形的特征和三角形的分类》说课设计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第8册第135~136页,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的分类,练习三十一的第1~3题。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认识,能够在物体的面中找出三角形,学习了角的知识,认识了常见的角,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为学生研究三角形的特征,从角的不同去把三角形进行分类做好了有力的知识支撑。三角形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学好这部分内容,为学习其他多边形积累了知识经验,为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打下了基础。教材从学生说出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引出学习三角形的概念和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通过实验发现三角形的稳定性。说说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运用,再从三角形的角去对三角形进行分类。结合教材,根据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年龄特点,我试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概念,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能够运用特征辨别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特性,在生活中运用,学会从角的不同去把三角形分类。2、结合三角形特征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抽象能力,在三角形的分类研究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比较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3、结合知识的运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本课的重点是运用知识,通过观察讨论发现从三角形的角的不同对三角形进行分类。三角形的特征,并能运用特征辨别三角形。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主要设计以下几个活动:
  1、找三角形:教师给学生一个装有长方形、正方形、四边形、五角星、六边形的信封,让学生在信封中找出三角形。通过这一找三角形,让学生在脑中再现三角形的表象。学生不能找出三角形,教师请学生折出一个三角形,再想一想,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交流说说。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借助多媒体课件,在三角形实物中突出三角形。为三角形特征的探索作好思想准备。初步感知三角形与其他多边形的联系。
  2、观察、讨论学习三角形的特征。让学生观察媒体出示的三角形,想一想什么是三角形?独立思考后和小组内讨论说说,教师结合学生的口答,板书画<图形>,不成功的图形、三角形。让学生逐步归纳出三角形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在纸上画一个三角形,学习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教师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个图形是三角形。再用三根小棒围一个三角形。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与验证中形成三角形的概念,并能根据三角形的特征画、围出三角形。让学生用三根不同长度的小棒摆三角形,让学生初步感知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关系。运用三角形的特征判断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3、实验、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师谈话出示木条做的三角形和四边形,让学生猜猜哪个图形坚固,然后请两个同学拉拉试一试,让学生感受到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师运用媒体出示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再借助媒体录象,学校中有一些椅子坏了,请你修理一下,你准备怎样做?通过这一生活情境体验,让学生在实验、交流讨论中了解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在生活中的运用。
  4、知识运用:(1)判断哪些图形是三角形。教师借助媒体出示一组图形,先和同桌说说再交流,说说原因。(2)判断下列三角形按角分类属于哪一类三角形。教师借助媒体出示图形,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口答交流说说为什么?(3)教师借助媒体创设情境:用一张纸遮住了三角形的一个角,只露出其中的一个角,首先是直角,让学生判断被遮住的是什么三角形?其次是钝角,最后是锐角,组织学生进行判断,让学生判断有依据。(修桌椅)
  在本节课中,教师借助媒体,把生活中的物体的图形和三角形结合起来,组织学生从生活中引入三角形。在课堂中通过观察交流、动手操作学习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然后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到知识,观察比较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及空间思维得到发展!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23 14:38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P100例1、2。
  2.教材所处的地位
  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有零的小数化简,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是教学的难点。
  4、教学目标:
  (1)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以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3)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法
  根据教学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我采用了:
  1、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情景里亲自动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过如此简单,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2、游戏教学法。即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因为小学生学习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说教”,应该更多的时间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
  三、学法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主要培养了学生以下学习方法:
  1、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共同讨论,在自主探索中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在游戏中运用学习成果,把数学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
  3、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习方式。
  四、说教学程序
  (一)情景导入激趣揭题
  (课件出示)唐僧师徒一起去西天取经,有一天,他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
  l米、0.10米、0.100米,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的肚子大,我吃长的。”说着拿回了注有“0.100米”的袋子。沙和尚好不服气,上前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长的应该让给大师兄悟空吃。”悟空笑了笑说:“两位徒弟别吵了,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呀!”唐僧听了悟空的话,微笑着点了点头。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师傅对悟空的话点头微笑呢?这是因为大师兄悟空掌握了小数很重要的性质,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板书:小数的性质)
  这样的设汁,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闻乐道的故事中,引发起学主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探索新知
  1.
  同学们,刚才悟空说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是不是这样呢?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米尺和已有的知识来验证一下,好吗?各小组合作研究。
  师巡视并引导学生观察米尺图各小组汇报:
  A、0.1米是几分之几米(1/10米)?用整数表示就是多少分米?(l分米)
  B、0.10米是几个几分之1米?(10个1/100米)1/100米用整数表示是几厘米(1厘米)?10个1/100米就是多少厘米?(10厘米)
  C、0.100米就是几个几分之1米(100个1/1000米)?1/1000米用整数表示是几毫米(1毫米)?那么100个1/1000米就是多少毫米?(100毫米)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0.1米是1/10米,就是1分米
  0.10米是10个1/100米,就是10厘米
  0.100米就是10个1/1000米,就是100毫米
  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l米=0.10米=0.100米
  这样,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从“0.l米、0.10米、0.100米”出发研究问题。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这样教学,也正是使本节课牢牢地扎根于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是小数意义的运用,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因而是有意义学习。
  接着教师指着“0.l米=0.10米=
  0.100米"这个等式,并标上思考符号“→”,先让学生从左往右观察、比较,你们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再标出思考箭头“→”,让学生从右往左观察,发现什么规律,补充板书小数的末尾去掉“0”。
  这样教学,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为动态的求知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深刻,记忆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事物本质属性的能力。
  2.
  为了进一步证明小数性质的可*性出示例2:比较0.30和0.3的大小。放手给学生自己研究,发给各小组平均分成100个小格子的正方形各两个。
  汇报交流:
  (1)左图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2)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3)从左图到右图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份数变了,正方形的大小和阴影面积的大小没变)
  (4)怎样比较0.30和0.3的大小?(0.30是30个1/100,0.3是3个1/10,
  因为10个1/100是1个1/10,30个1/100也就是3个1/10,所以两个小数的大小相等)。
  这样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两道例题,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规律,全面概括出小数的性质。
  3.呼应课始,揭示奥秘:由于悟空掌握了小数的性质,所以他面对两位师弟的争执说:“无论哪一袋都一样”。
  4.联系生活,再现新知:还有同学们在商场看到货物的标价为2.50元、3.00元,这样写,不但没有改变小数的大小,而且让顾客很清楚地知道是几元几角几分。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这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一阶段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过程。在这一阶段,特别是抓住学生的求胜心理进行了练习、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学习任务的圆满完成。
  1、判断下面小数哪些0去掉是对的,哪些0去掉是错的?
  8.0808.0880.0080.80800
  2.判断下面各组两个数是否相等?为什么?
  0.25和0.25000.25和0.2050.7和0.07
  3和3003和3.00
  3.第2题:把相等的数用线连起来,先在书上填好后,再提问找朋友。一个同学在第一栏里按顺序报数,其他同学准备当朋友。
  4.闭眼听判:
  “小数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这样设计、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各种误解进行辨析、判断,使得所学知识真正转化为能力。
  (四)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你对自己或同学有什么评价?
  以上是我对小数的性质的简单的设想,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23 14:39
标题: 《小数的性质》说课设计
 一、教材
  1.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课本第64-65页,例1—例4)包括:(1)小数的性质;(2)小数性质的应用(六年制第八册第四单元)。
  2.教材所处地位:本节是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为后面学习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准备,起铺垫作用。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对小数的性质这一概念的理解是本节的难点,小数性质的应用是本节的重点。
  4.教学目标:(1)识记理解小数的性质;(2)根据需要把小数化简或是把整数改写成指定数位的小数。
  二、教法
  1.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动眼以及采用对口令抢答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三、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及联想的方法。
  四、教学程序
  (一)谈话法导入新课
  在商店里,经常把商品的标价写成这样的小数:手套每双2.50元,毛巾每条3.00元。这里的2.50元、3.00元分别是多少钱?(2.50元是2元5角,3.00元是3元)为什么能这样写呢?这是小数的一个重要性质,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并板书“小数的性质”。
  (二)讲授新课
  1.研究小数的性质
  (1)出示例1,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首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米尺(10厘米以上),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是同一点,说明: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板书)。
  请同学们看米尺想,1分米是1/1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米);10厘米是10个1/10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米),100毫米是100个1/100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0米)
  板书: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在这里应用直观演示法,变抽象为具体。然后板书准备比较,观察上下两个等式,说明0.1、0.10、0.100相等,再添上“因为”、“所以”、“=”。
  A.从左往右看,是什么情况?(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
  B.从右往左看是什么情况?(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C.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在这里应用了比较法,便于发现规律,揭示规律,总结性质。
  (2)为了进一步证明小数性质的可*性出示例2:比较0.30和0.3的大小。(图略)
  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例2。
  教师指示,学生思考:
  ①左图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100份)阴影部分占几分之几?(30/100)用小数怎样表示?(0.30)
  ②右图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10份)阴影部分占几分之几?(3/10)用小数怎样表示?(0.3)
  ③引导学生小结从图上可以看出:0.30是30个1/100,也是3个1/10。0.3是3个1/10。所以得出:0.30=0.3。
  ④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生共同小结、板书如下:
  例2:0.30=0.3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为了帮助学生对小数性质的理解,教师强调指出:为什么在小数的末尾添"0"或去"0",小数的大小就不变呢?(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不变,所以小数的大小也就不变。举例说明)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都不能,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都变了,所以小数大小也就变了。举例说明)整数是否具有这个性质?(没有,理由同上第二点)
  2.小数性质的应用
  教师谈话:根据这个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地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1)化简小数
  出示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
  提问: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弄清题意后,学生回答,教师板书:0.70=0.7;105.0900=105.09。通过这组练习巩固新知,为以后小数作结果要化简作准备。
  口答:课本“做一做”第1题。
  (2)把整数或小数改写成指定数位的小数
  教师谈话: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把整数写成小数的形式。
  如:2.5元=2.50元3元=3.00元
  出示例4: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小组讨论后,2人板演,其余学生齐练,订正,表扬。
  0.2=0.2004.08=4.0803=3.00
  练习:口答课本第65页的“做一做”第2题。
  讨论小结:改写小数时一定要注意下面三点:
  A.不改变原数的大小;
  B.只能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C.把整数改写成小数时,一定要先在整数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后再添"0"。(想一想为什么)
  3.学生仔细阅读课本第64页的例1、例2,记住并理解小数的性质;阅读课本第65页例3、例4掌握小数性质的应用。
  五、巩固练习
  1.练习十三第1题: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指名同桌对口令,其余学生当小评委。
  第2题:把相等的数用线连起来,先在书上填好后,再提问找朋友。一个同学在第一栏里按顺序报数,其他同学准备当朋友。
  第3题:下面的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变化?小组讨论,提问订正,找规律(小数的末尾添"0"大小不变,整数的末尾添"0"大小变了)。
  第4题:化简下面小数,采取抢答来完成。
  第5题:先填书上再口答订正。
  2.练习十三第6题:用元作单位,把下面的钱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2人板演,其余学生齐练,评价鼓励。
  附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例1: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0.1=0.10=0.100
  ──────→
  ←──────
  例2:0.30=0.3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23 14:40
标题: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说课稿
 一、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课时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认识小数》中第一教时。P100~101
  2.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万以内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以及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本课内容包括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并认、读、写小部分是一位的小数。这部分内容是小数初步认识中的最基础的知识,它的学习,为再学习小数大小的比较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的基础,也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的知识打下初步基础。同时,小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较广泛,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二、教学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分母是10的分数及货币单位元、角,长度单位米、分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元、角的了解多于米与分米,而且对小数也有所接触,为此教学一开始以一些商品的价格引入,不回避学生已经知道的知识,反而以此为基点展开教学,对教材稍作修改,先学小数的读写法,再通过学生的合作、自学、讨论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再通过练习,增强学生运用知识于实践的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能认、读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知道自然数和整数。
  2、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是属于小数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既是本课时的重点、又是难点。分数与小数的含义是教学中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课前我们收集了一些物品的价格,把你收集到告诉同学。
  多请几位学生说说一些商品的价格。
  二、实践讨论,学习新知.
  1、读、写小数。
  既然大家知道0.1元,0.2元,0.6元都是小数,那你认为它与我们学过的1,2,3,4……的数有什么不同?
  (都有小圆点,都有零)指出,小数中这个小圆点叫做“小数点”。
  怎样读?怎样写?
  2、理解小数的含义。
  分三方面进行。
  A以元作单位的一位小数
  B认识以米作单位的一位小数
  C借助分数的意义认识小数。
  每一方面都配以一定小练习来帮助学生及时巩固,练习中为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机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学生的探索能力。
  3、通过自学让学生了解自然数、整数及小数是由哪几部组成的。
  三、自学“你知道吗?”。
  通过“你知道吗?”来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及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贡献,使学生体会到数学首先起源于人类的需要,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国情感。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30 08:35
标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乘法估算不是单一的估计得数大约是多少,而是不仅要求学生学会估计得数大约在什么左右,还要求学生学会估计得数的范围,也就是估计得数比什么大,比什么小。乘法估算是个难点,教材的安排是:例题通过创设学生喜爱的牧场的情境列出算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中的“大约”,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然后通过思考、交流、引导、小结,用语言表述出来,指出2种不同的估计方法,即估计得数的范围,以及得数大约在什么左右。并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来巩固该学习内容。
  
  2、教学目标
  
  应用新课标理念,依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①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方法的过程,能估算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比什么大,比什么小,在什么左右。
  
  ②在具体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4、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
  
  二、说教法、学法
  
  1、在教学环境中,创设适当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教学情境,应用不同的形式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悟知识,为学生对信息的处理和应用提供条件。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学法指导上,我重视观察法、发现法和讨论法等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积极思维,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找到获取新知的能力。
  
  3、教学中,严格遵守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组织教学,配合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吸引和带领学生在数学空间尽情漫游。
  
  三、说教学过程
  
  恰当的目标,科学的方法,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但要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关键还在于教学过程。本课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
  
  出示例题,教师解说,明明邀请我们去他家美丽的牧场参观,谁来替他介绍一下?其他小朋友认真听,看你能了解牧场的哪些情况?
  
  要求学生列出算式:
  
  29×42=
  
  [这一环节是以学生感兴趣的牧场情境引入,在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打好了基础,有力地促进教学效果。]
  
  二、探索方法
  
  1、在计算之前,老师把问题分类,先请大家估计,明明家1天大约最多可挤奶多少千克?最少可挤奶多少千克?
  
  小组讨论,交流各自估算的方法。
  
  2、全班交流:
  
  ①最少可挤奶800千克[你是怎样估算的?估计29×42的得数比800多。为什么用“多”这个字?(把数字都看小,20×40=800。)]
  
  ②最多可挤奶1500千克[你是怎样估算的?估计29×42的得数比1500少。为什么用“多”这个字?(把数都看大,30×50=1500。)
  
  3、再请学生估计出明明家一天挤奶的千克数最大约最接近多少吗?
  
  学生交流:最接近1200千克。[你是怎样估算的?估计29×42的得数在1200左右。为什么用“左右”这个词?(把数都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30×40=1200。)
  
  (估算方法要讲清、讲细,让学生理解清楚怎样估算)
  
  4、计算验证:
  
  有什么方法验证我们估算得对不对?(用竖式)请你试一试,做好的同学自己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提醒学生注意竖式计算过程中连续进位的问题)
  
  比较交流:比较笔算与估算的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第3种,最接近;第1、2种估计出了算式的范围)
  
  5、讲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要求只是确定成绩在什么范围内,估算策略
  
  是多样的,只要合理,都可以的。把乘数分别看作与他们接近的整十数,估算的结果会准确些。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本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问题指向性明确,分散了难点,把乘法的估算分成两个部分,一是估接近、一是估范围,先分散后总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
  
  三、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2题
  
  40×2030×5060×30
  
  47×2334×5868×35
  
  50×3040×6070×40
  
  (1)每组3道题,上下2道题可以口算,中间一道题要列竖式计算。请大家任选其中的一组题进行计算。
  
  (2)独立计算。然后把这3道题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3)说说自己的发现。
  
  (中间算式的得数比上边算式的得数大,比下边算式的得数小,可以用上、下的算式来估算中间的算式)
  
  (4)那这个算式最接近多少呢,我们也来估算一下。(学生估计,全班交流)
  
  重点说一说第3题的中间一题,这里出现了35这样的中间数,当出现这种数的时候,我们一般看另一个乘数,看它接近哪个整十数,如果是把它看大的,那么就把35看小,如果是把它看小了,那就把35看大。
  
  2、游戏:选一选(“想想做做”第3题)。
  
  课前发给每个学生1800、2800、3500、4800、1000、1800、600、1200等数字卡片。
  
  让学生进行找朋友的游戏,如果你认为你手中的数利用估算的方法能填入老师出示的括号中,请起立。
  
  教师逐个出示
  
  24×53得数比()大,比()小;在()左右
  
  (第1题可引导学生来完成,让学生理清题意,清楚第1部分是估范围;第2部分是估接近。)
  
  37×65得数比()大,比()小;在()左右
  
  28×32得数比()大,比()小;在()左右
  
  76×59得数比()大,比()小;在()左右
  
  让选择正确或错误的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
  
  适时反馈。
  
  小结:两个乘数分别看做比它们相近的较小的整十数和较大的整十数,可以确定积的大致范围。而把乘数分别看作与他们接近的整十数,估算的结果最接近。
  
  3、书本P37第4题
  
  师:其实估算不仅在我们数学计算时有用,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估算。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写作文的例子,让学生了解。
  
  出示题目。
  
  说说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
  
  你估计这里大约有多少个字?(学生列式估计)
  
  全班反馈。
  
  4、“想想做做”第5题
  
  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你认为他可能买哪种篮球?你是怎样想的?
  
  (1)48×24≈1000(元)
  
  (2)38×24≈800(元)
  
  (3)28×24≈600(元)
  
  小结:生活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方法估算。第2种比较合适。
  
  [本课的练习分了专项练习,基本练习和综合练习三类,练习设计有针对性、层次性、思考性。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理解的深化。]
  
  四、总结延伸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介绍“你知道吗?”
  
  五、布置作业
  
  六、说板书
  
  板书是微型教案,好的板书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利于对知识进行梳理,纳入知识结构,同时也为日后的回忆提供了线索。本课我是这样设计板书的:
  
  
  
  
  
  估算
  
  (1)20×40=800
  
  估计(2)30×40=120
  
  (3)30×50=1500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30 08:37
标题: 《年、月、日》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会看钟表、掌握了时、分、秒时间单位的知识。年、月、日是较大的时间单位,理解一年或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要借助一定的想象力。教学时利用学生收集近几年的年历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活动。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2、学会正确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3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联系生活实际,熟悉运用年、月、日的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四、教法:
  在本节课之前,我首先要每个学生准备了一张年历(近几年的)。教学中为了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边学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通过小组交流的方法让学生全面、全程得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重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学法:
  通过学生观察年历卡,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熟悉运用年月日的知识,应用扩展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年、闰年的理解,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了解时间单位间的互化,达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及应用。
  六、教学过程:
  1、复习迁移,感悟新知。
  教学开始用提问的方式复习“时分秒”,用投影展示四幅主题图,采用互问互答的形式,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和创造学习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年月日知识的理解。
  2、直观讲解,探求新知。
  (1)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年历卡。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年历卡看看一年有几个月?有哪几个月有31天?有哪几个月有30天?你的年历卡是哪一年的?
  (2)在你们的年历卡上除了一个月是31天的和一个月是30天的还有那个月没有说?是几月?
  (3)告诉学生习惯把31天一个月的称为大月,30天一个月的称为小月,把二月称为“特殊月”,有些同学的年历二月是28天,也有些同学的年历二月是29天,那么我们把二月是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二月是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
  (4)学生知道了一年有12个月,以及各月的天数后,分组计算出平年全年的天数和闰年全年的天数。讨论汇报,然后教师依照学生的口答板书计算过程。
  (5)师生共同小结平年、闰年的交替规律,懂得为什么有平年、闰年之分。
  (6)介绍儿歌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二十九。(向学生介绍“腊”指十二月,“冬”指十一月)
  3、应用规律,巩固延伸
  4、课堂总结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30 08:38
一、说教材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三章“年、月、日”的第一课时。
  2、教材分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算单位。小学在前面已经掌握了小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方面知识的。本课是让学生借助观察年历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的,然后介绍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以及拳头记忆法和大月歌诀记忆法,最后是算出平年、闰年全年的天数。
  3、教学重点、难点:
  年、月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让学生建立时间单位的观念和掌握单位间的进率是教学的重点。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是教学难点。
  关于练习题的编排,编者是按照新授内容的顺序安排的,形成多样。第1题是先练习了年、月、日之间的进率,再说出平年和闰年的天数;第二、三、四题是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
  4、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和内容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四条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能阅读日历、年历,并写出日期。
  (2)能够说出各月的天数并能正确分辨大月和小月。
  (3)理解、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并能说出平年和闰年的天数。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探究能力。
  这几条目标既有知识层,又有运用层,而且概括了本课时的知识点,明确、具体、可测。
  二、说教法
  1、教法上:
  ①努力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通过启发、诱导、设置悬念,培养学生探讨知识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做到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步步扎实。②尽量利用直观教具、电化教学等手段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③努力体现目标教学特点,在突破重点、难点的过程中重视教学信息的反馈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如:在教学年、月、日的进率时,我是通过让学生观察1993年的年历使学生知道一年有多少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通过教与学的双向反馈,使教师更加清楚学生对这一教学重点的掌握情况,使下面的教学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上。再通过教师幻灯片演示近几年二月份的天数,学生通过动脑、想、说、总结概括等一系列的活动,突破教学难点。
  2、教具准备:
  分句课本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准备了以下教具:年历、幻灯片、录音机等。通过这些教具,可以使学生直观地发现规律,学到知识。
  三、说学法
  在学法上,通过让学生观察、看书、质疑、讨论、总结、概括、实践运用等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教学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时,首先利用年历组织学生进行观察等活动,并注意联系实际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通过让学生观察幻灯片中二月份的天数发现每四年一闰的规律。再经过计算1980÷4和1986÷4得出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
  下面说一说教学过程程序。因为这是年、月、日的起始课,所以要有个好的开头,人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我利用猜谜语的形式来导入课题,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老师让你们猜个谜好吗?请同学们注意听:有个宝宝真希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谁能说这是什么?学生很快就能猜到这是日历。然后,教师出示一本日历,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日历,可以知道:在日历上我们可以找到某年、某月、某日,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年、月、日”的认识,(板书课题)。这样,通过学生猜谜语和引导学生观察日历,导入课题,既直观形象,过度又自然,同时好能激发求知欲,吸引学生注意力,为下面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为了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学习新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的特点,我分两次口述学习目标,我是这样出示学习目标的:同学们,你们知道这节课首先要完成哪两个任务吗?我来告诉你们,第一个任务是能够说出年、月、日的关系,能阅读日历、年历并写出日期;第二个任务是能够说出各月的天数,并能正确分辨大月和小月。这样出示目标既不枯燥乏味,又不死板,还能让学生记得住,激发求知欲。
  出示完目标后,教师将沿着这条线去教,学生也将沿着这条线去学。通过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1993年的年历,使学生初步学会看年历并知道一年有多少个月,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等知识。我是这样设计的:通过看年历,你知道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每个月各有多少天?看完后请同学们打开书80页,这是1993年的年历,请同学们根据鸭博士提的问题认真观察年历。由于问题简单,学生看完后会积极地举手回答问题,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有的月份是31天,有的月份是30天,31天的月份有一、三、五、七、八、十、十二这几个月;30天的有四、六、九、十一这几个月;二月有28天。板书完后,我告诉学生通常把有31天的月份称大月(板书大月),把30天的月份叫小月(板书小月)。在学生熟悉了年历之后,借助于他们平时对时间的直接经验和想象力,把抽象的时间与具体事件联系在一起进行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1993年的儿童节是星期几?国庆节是几月几号?你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号?你能用铅笔把它圈出来吗?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建立起了较长的时间观念,巩固了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顺利地完成了前两个任务。
  在学生知道什么是大月,什么是小月后,让学生判断自己的生日是在大月还是在小月从而引出二月。这时我告诉学生,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它是一个特殊的月份,为什么呢?再通过让学生观察不同年份的年历,发现二月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板书29天),写完后我说明:通常把二月份有28天的这一年叫做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做闰年(板书平、闰年)。这时,我口头出示第三个学习目标:如何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能说出平年和闰年的天数就是我们将要完成的第三个任务。出现了平年和闰年后,学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会有平年和闰年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充分利用电教手段,让学生听一段录音:“你知道吗?……。”这个录音既回答了学生的疑问,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听完录音后,我用幻灯出示了1980年到1992年二月份的天数,通过让学生认真观察、讨论,自己发现四年里有三个平年和一个闰年的规律,并经过计算得出闰年的年份与4的关系,从而学会判断方法。这样既加深了理解、记忆,还培养观察、概括能力,突破了教学难点。
  为了巩固判断方法,了解学生掌握情况,我让学生对“做一做”的第3题进行了练习。为了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判断,我把原题进行了改动,把书中只给的年份都分别除以了4。在判断2000年时,我用了2000÷4的,学生看到这题会问:“为什么要除以400,而不是除以4呢?”我及时利用教科书下面的底注,通过让学生看82页下面的底注,使学生初步了解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知识有限,这里只作为常识让学生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为了便于学生记忆一年中每个月的天数,我给学生介绍了左手拳头数月份和用儿歌记忆大月的方法,这样学生既学得生动活泼,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计算一年的天数打下了基础。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看幻灯,图上有一个左拳头图,在左手的拳头上我们可以依次数出十二个月份。这时,我先引导学生在图上数月份,边数边标出月份。再学生观察图知道:凡是凸起的地方表示月份都是大月,凹下去的地方除了二月外都是小月。再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拳头上数月份进行练习。这样既能亲身体验,又能达到巩固的目的。由此再一道记大月的歌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在此,讲清十二月就是实际生活中的常说的腊月。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各个月份的天数之后,让学生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自己计算出平年和闰年各有几天,并填在书上,通过提问,知道平年有365天(板书365天),闰年有366天(板书366天)。这样设计既巩固了新知,有培养了学生的灵活性。再通过“做一做”中的第1、2题进行练习。
  到此,本课知识已经学完,通过看书质疑进行小结。小结时我采用提问题、学生小结的方式: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归纳概括,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最后是回顾目标进行检测,通过测评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并及时补救,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掌握。测评时,我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练习题。这些练习紧扣重点,既有层次,又有梯度;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有考查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学好知道的自信心。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30 08:38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认识年、月、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六册第二单元《年、月、日》的知识内容。
  2、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到的,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同程度地积累了一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教材把学生已有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和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分三个层次组织学生的观察和探索活动。一是通过让学生在年历卡上找自己生日的活动,了解学生对年月日的认知基础。二是先让学生独立地观察年历卡,发现每个月的天数不一样,并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每个月的天数,引出一年有12个月,几个大月和几个小月。再让学生通过涂颜色,凸现大月和小月的排列规律,促使学生主动的发现规律,并用规律来记忆。三是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2006年全年的天数,想想做做力求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从年历卡查找一些重要的节日和纪念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结合本年龄段学生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分大月、小月和二月及每个月的天数。记住一年中的大月和小月,知道2006年全年有365天。2.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推理和整理知识的能力及合作的意识。3.在从年历卡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等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4.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相互的关系。教学难点是:记住各月的天数。
  二、说教学程序
  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我是这样设想的: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今天小小特别高兴,因为明天是他的生日。你愿意告诉老师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吗?学生回答自己的生日。让学生拿出年历卡,找出自己的生日。你对年月日的知识有哪些了解呢?同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是:数学来源于生活,由生活实际引入新知,通过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生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有一种需要学习的迫切感。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第一层次初步认识年月日
  1.请已经找到生日的同学圈出自己的生日。指名学生讲台上交流,并在年历卡上指出自己的生日。
  2.继续观察年历卡,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那怎样把刚才发现的一些有用的信息整理出来进行研究呢?在小组内议一议,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汇报方法。请同学再进行比较,用哪种方法来整理最合适?教师小结。让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填在书上的表格里。3.认识大月和小月观察表格,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利用表格小结: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2006年的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观察年历卡,通过独立思考发现有关年月日的知识,给学生的学习活动留下了较为充分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列表、阅读教科书的活动,既丰富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又促使学生主动地将知识条理化、结构化。
  第二层次记住大月和小月
  1.请同学用彩笔给表格图色。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很快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教师参与活动,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组织交流。如果没有学生交流利用拳头来记忆大月和小月,则由教师讲解。指名用拳头数一数。2.说自己的生日在大月还是小月。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把表格里的大月、小月涂上不同的颜色,目的是让学生主动的发现大小月的排列规律,引导学生利用排列规律记忆哪个是大月,哪个是小月。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巩固深化,实践应用
  1想想做做第1题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组织交流。2想做做第2题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在年历里圈出来。你们还知道哪些节日和纪念日吗?学生回答,并适时地进行一些思想品德教育。3.计算全年的天数师:同学们,你们能计算出2006年全年的天数吗?学生独立计算,并选择不同的算法反馈。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年历卡上查找一些重要的节日和纪念日,既让学生经历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四、总结概括,拓展延伸(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不但让学生对一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还让学生对一节课的活动进行发思,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把课堂学习活动向课外延伸,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本节课在教法的选用上,我努力遵照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新理念,依据课本又拓展了课本,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多动脑思考,多动口交流,通过观察法、操作法、讨论法的合理运用,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以上就是我就《》教学流程的初步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根据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新情况,适当修改教学设计方案,调整教学进程,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服务。以上是我就《》一课的说课内容,其中一定还存在许多不恰当的地方,恳请各位专家、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8-12-30 08:39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年、月、日是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量的计量”中时间单位第一课时。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时、分、秒等较短的时间单位之后,并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年和月是比较大的时间单位,教材首先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年历,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内在关系,在初步掌握各月天数后,引出平年、闰年全年天数的计算,然后介绍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小学低年级学生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世界最为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才能逐步理解离他们生活较远,较大的时间单位。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认识,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节课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一年、一日,知道世纪、年、月、日的关系,记住大月、小月分别是哪几个月。
  2、知道平年、闰年的天数,知道判断闰年、平年的方法。
  3、结合本节课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重点确定为:让学生获得较长的时间观念,即年、月、日的认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其中发现并掌握闰年、平年的判断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准备: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a)学生准备:各年份的年历表若干张。
  b)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设计理念:
  本课总体设计,本着“以人为本,关注发展”的教育理念,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力求让全体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气氛中参与学习过程。
  三、教法、学法分析
  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我采用以“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围绕“经历学习过程”这一主线组织教学。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集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遵守师生互动的原则,以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为主。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新课标赋予的教学任务,我对本课的教学过程作了如下的设计: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2、合作交流,探究发现。
  3、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4、总结评价,拓展思维。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课件演示:生活中的一组数)在导入部分,我用课件出示生活中的许多数,引出年、月、日三个时间单位,从而揭示课题。这样的引入,是通过生活化的情景,既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又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为顺利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做了思维上的准备。
  (二)、合作交流,探究发现
  本环节分以下几步进行:
  1、认识一年和一日2、认识年历表
  3、记大月、小月4、计算平年、闰年的天数
  5、学习平年、闰年的规定6、学习世纪
  1、认识一年和一日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太阳、地球、月亮运动轨迹。同时配音说明: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是一日,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这样的设计,是想从浩瀚的宇宙中揭示抽象的数学知识。一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组织教学的作用,另一方面更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认识年历表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探索、研究,因为这样理解更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真正的探究性学习中学会学习,不断发展自身的认知结构与智能结构。因此,我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去观察、讨论、发现年历表上所蕴含的数学信息。并把从年历表上发现到的信息记录下来,并展开比赛:看哪一组的小朋友观察、讨论得最认真。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汇报,概括总结并板书。
  通过学生观察年历卡,小组研究获取知识,这样留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和创造学习的机会,充分体现开放式教学的思想,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不仅使学生学到新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3、记忆大、小月(演示:拳头记忆法、歌诀法等)
  (1)教师提出疑问:以上这些知识都是小朋友们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发现的,要求记住这些知识,怎样很快地记住31天的大月有哪几个月?学生汇报并演示这些方法。
  (2)游戏记大、小月
  为了学生进一步记住大小月的月份,我采用了游戏记大小月的形式:老师说到大月时男生站,说到小月时女生站,比比谁的反应最快。这样的环节安排,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又可以加深学生的认识。
  4、计算平年、闰年的天数
  出示:平年31×7+30×4+28=()天
  闰年31×7+30×4+29=()天
  提出问题:31×7、30×4、28各表示什么?
  5、学习平年、闰年的规定
  质疑:那么平年、闰年又是怎样规定呢?指出:答案就在书上。鼓励学生看书81页中间的一段文字,读一读并划出来。学生通过自学、交流,了解平年闰年的规定。然后,课件出示:
  (1)规定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是闰年,不是4的倍数的是平年。
  (2)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不是400的倍数的年份是平年。
  由此得出四年一闰的规律。
  6、判断平年、闰年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根据四年一闰的规律,我引导学生通过计算、讨论、自学课本等手段来突破这一难点。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计算这些年份是否是4或者是400的倍数来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这时,出现了一段小小的插曲,一个孩子非常激动、开心的说:“老师,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个能很快判断一个数是否是4的倍数的方法,如果这个数的末尾两位数是4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这样,我就能很快地用口算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这个孩子的表现,是我课前完全没有预想到的,但我立刻肯定了他的想法,并向全班同学推广。这段小小的插曲,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这也提醒我们在今后的备课过程中,要提高对学生的研究,充分了解、信任学生,使我们的教学设计更吻合于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学习材料。
  7、反馈练习
  为了避勉集中练习给学生造成疲劳感,我采用边讲边练的形式,力求达到“新”、“活”、“实”、“用”的目的,使学生作到有张有弛,从而形成理解,记忆,应用,发展的学习水平。所以在认识了平年、闰年之后,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对号入座:
  1960年1968年1985年
  2000年1800年2004年
  闰年平年
  ()()
  8、认识世纪
  通过小组交流能让学生及时反馈获得的数学信息,表述自己独到的发现。交流是信息共享的过程,也是尝试的过程。所以在认识“世纪”这个比年大的时间单位这一环节,我仍然采用自主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学、交流得出:1世纪=100年
  紧接着有针对性的进行反馈练习……
  接着对零乱的知识进行有序的整理,便于更好的有意记忆。
  总结质疑: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对这些知识还有什么疑问吗?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要关注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为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练习的趣味性,我把不同层次的练习,设计成几个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独立版块,让学生自动选择练习,使各类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1、我显身手
  2、我当包公
  3、走进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4、欢乐总动员
  学生制2008年()月的月历表,并提醒学生好好珍惜和利用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总结评价,拓展思维
  为了提高学生喜欢数学,主动研究数学的情感态度,我提出:请同学们充分利用网上资源,走进网络世界,上网查一查有关年、月、日的更多知识。这样的教学,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把学生的探究学习引入纵深。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学习习惯,达到“曲散意未尽”的效果。
  (五)板书设计
  它简洁名了,用精炼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高度概括。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引申谈话:
  总之,本课从“以人为本,关注发展”的理念出发,在整堂课上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力求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来。我相信,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实际能力。有利于学生终身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9-1-2 09:12
标题: 《解决问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解决问题》是本册教材第二单元的内容,在课标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形成问题解决的一些基本策略。
  2、教材选择了某旅游团到宾馆住宿的事情,提出了小组合作帮助导游设计几个住宿方案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与同学合作。巩固除法的知识,让学生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要听取同伴得以斯,在各种方案的制定与讨论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教学目标:(1)、结合旅游团的住宿问题,经理小组合作,一起设计、交流、讨论住宿方案的过程。
  (2)、能灵活运用学过得知世界决胜火种的现实问题,并能表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3)、获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1)、结合旅游团的住宿问题,经理小组合作,一起设计、交流、讨论住宿方案的过程。
  (2)、能灵活运用学过得知世界决胜火种的现实问题,并能表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学过得知世界决胜火种的现实问题,并能表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4、本节课在教材的处理上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学生熟悉的旅游话题来展开讨论。
  3.在教材处理上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他们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授课的手段。教学力求体现自觉性原则、运用培养自学及目标教学的基本模式,采用自学讲练结合的方法进行。自主性教学原则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听为主动自学,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和语言表达为主线。强化学生合作学习、自学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天赋和创造才能,保证课堂训练的密度。本节课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力求借助这些手段节约时间,突破难点,提高效率。
  三、说学法
  学法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如何让学生由“学会”转变“会学”,主要要突出如下三点:
  1、本节课所要采用的是提出小组合作帮助导游设计几个住宿的方案,在进行小组合作之前,由学生独立思考
  2.男游客的住宿问题在老师的教扶下进行,学生的思路已经被打开了,在解决女游客的住宿问题上,已经有法可依了,仍然是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进行小组间的合作与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说明白教师怎样指导学生掌握所确定的学法。
  教会学生学会通过观察、分析、归纳、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
  结论的方法,逐步练就“会学’’的本领,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看书自学思考的学习能力,从而落实教法。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是教师具体施教的步骤,是教师教学设计的体现与教学思想的展示过程。
  我教学全过程的总体结构设计: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抽象概括——适时强化。
  (1)导人新课。首先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旅游开始谈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知识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2)学习新课。A观察情景,找出信息;B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者是问题(男女分开住,导游和司机的问题);C设计13名男游客的住宿方案,归纳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或者说是策略;D在此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女游客的住宿方案的问题,进一步形成策略。
  (3)巩固练习。一个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形成,必须反复应用中强化巩固。所以,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吃饭用碗和登山统一帽子的问题,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智力同步发展。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9-1-2 09:12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8单元中的内容。本节内容安排了两个例题,分4课时进行教学,今天我说的是其中的第1课时。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量关系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好本课知识,必将为学生以后的解决数学问题提高一个阶层。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会用表内乘法、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对本课所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在生活的实践体悟中,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经验。
  (三)目标定位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我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难点是会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二、说教学理念:
  1、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学生熟悉的广播操、跑步、相册等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在教学时,我立足于让学生自主收集、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信息、寻找方法,对于学生合乎情理的阐述,给于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信心。不断的引导和鼓励,使学生逐步形成从多角度去观察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这一环节,我从学生熟悉的广播操入手,通过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猜的,加深学生对行列的认识,同时也巩固了几个几。
  (二)注重发现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从一个小方阵,很自然地呈现出书本的例题:三个大方阵,让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题中所呈现的数学信息,再出示问题,形成一道完整的解决问题。通过例题的分析与解答,旨在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一题多解的思维。当然,此时的教师不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在看,而是以合作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在解题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此题的教学,意在使部分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理解并能掌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题方法,而其余学生只要掌握自己理解的那种方法即可。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这里我安排了三个练习,第一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第二题放手让学生自己来探索,在反馈时重点让学生来说说是怎样想的,第三题安排了一题让学生自己来提问,并解决问题。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你今天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对本课有一个回顾,然后通过数学日记的形式来提出“一家五口一共要花多少钱?”?这个问题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这两类两步计算问题的不同有一个初步的比较,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在两年的新课程数学教学发现,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有所下降,很多的学生拿到题目后,总是很茫然,或是有些学生知道该怎么解决,但让他把想的过程说出来却很困难,那么他还不是真正地懂应该怎么做。拿到这一课时,我问了一些教过老教材的教师,她们认为以前教老教材时,用先提中间问题的方法来教,学生普遍掌握得比较好,思路很清晰。于是在本课中,我借鉴了老教材的一些做法,把传统的方法引进了新课程课堂,在学生把想的过程说出来以后,我把它板书在黑板上,一来想给后进的学生一个引领,当然最大的目的还是想把学生混乱的思维整理出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里只是想尝试一下。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9-1-2 09:13
标题: 《统计》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说课的内容是九义教材第四册P106~P108《统计》。
  2、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统计知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统计思想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把统计知识作为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特别强调让学生体会统计的过程,和对统计结果的简单分析,让学生早些掌握一些统计的思想方法,既有利于提高应用所学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中体会统计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社会的联系,又能使学生从部分数据出发,经过分析从中找出规律,逐步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经历一些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掌握处理数据的技能等等的要求。
  3、教材结构
  分析教材内容可以看出,本节课包含四个知识的内容。即调查入学时的体重情况填写统计表;收集现在(二年级)的体重情况填写统计表;把入学以及现在的体重情况统一填写到同一个统计表中;整理、分析表内信息回答简单的问题。但从本地学生情况实际出发,以及条件的限制,所以本人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略微的调整,将调查入学时的体重情况填写统计表改为统计本地区天气情况,也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按照教材的逻辑性将知识整合在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中。
  4、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运用信息的手段、新的学习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完成简单的复合式统计图。
  (2)情感目标: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结合实例有机地进行家乡情的教育。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教学重点是:体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
  6、教学难点是:能对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多媒体设置生活情境引入法。借助计算机这一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工具,结合日常生活中鲜活的实物、实例引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实际操作发现法。让学生亲身参与测量体重的活动中,通过小组交流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为教学增添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说学法
  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去亲身体验数据产生的过程,使学生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积极组织学生人人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材内容,紧密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带着数学走入生活,解决和分析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估计、判断能力为以后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2、交流互补法: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讲解、演示、操作等方法让学生开动脑筋,互相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3、练习促进法:通过有针对性地练习,使学生形成技能技巧,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通过奖励笑脸人来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启发学生要善于观察、积极思维,参与体验,逐渐领会怎样学习的方法。
  (二)复习巩固,目标转化。
  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为本课知识的学习作出铺垫。
  (三)自主学习,合作研讨。
  通过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己演示,主动探究;教师引导,师生共同探知。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根据收集的数据制作出不同形式的复式统计表。通过学生的独立探究,使学生经历学习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并利用生生对话,相互启发,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以交流促发展。
  (四)尝试迁移,拓展延伸。
  本节课制订了一个评价量规,用一朵花的花瓣代表四个小组,在上课过程中,根据各小组的参与情况进行奖励,奖品是一个笑脸,贯穿整堂课。一是给学生营造一个竞争、协作的氛围,二是当本节课结束时作为评价各小组的一个依据,并暗含着又一个生活中的统计,当进行评价时,学生提出:可以统计各组的笑脸的多少,作为评价标准。笑脸人变成了统计的对象,使学生感受到统计这一知识无处不在,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思考、探索的空间和机会。
  (五)教师小结,激励评价。
  本课设计让学生通过的学习,在内心感受到统计知识与生活的密不可分,同时,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也使学生体会到了随着电脑的普及,电脑在生活中的用途越来越大,在学习中可以经常用到电脑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通过围绕测量体重的主题进行资料收集、分析资料、形成假设等活动,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从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现、分析、推理等实践能力。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和交往,开展各种灵活多样的研究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9-1-2 09:13
 一、说教材:
  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一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的《统计》。这节课是在学生对用数杠进行统计,100以内数的数数和写数的一定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为此,我设定了:
  1、认知目标:
  (1)能将信息整理分类。
  (2)能对每类的对象进行统计并将结果登入表内。
  (3)会在格子纸上画简单的统计图。
  2、情感目标:
  (1)通过信息的整理、分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将数学知识融入日常生活。
  3、思维拓展目标:
  使学生通过学习,初步了解统计的优点,会对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进行统计。
  二、说教法学法:
  一年级的学生对统计的认识非常的浅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本来是用学生的生日作范例,进行统计认识的教学。但是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生日并不了解,也不感兴趣!所以,我利用书本第55页的小调查作为新授的切入口。从学生喜爱的水果入手,引起他们的兴趣与注意力。从学生自己的需求出发,作为一项游戏来完成信息的整理、分类与统计。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发挥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总体设计:
  这节课,我安排了两个环节。
  1、详细对学生喜爱的水果进行统计。
  第一个环节是这堂课的重点。我来重点说一说我设计的教学环节。
  在开始时,第一个步骤是通过实物的出示。用摆放在桌子上的水果,对学生进行感官上的刺激,使他们很快投入到注意的状态中。通过对个别学生最喜爱的水果的调查,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并请回答的学生尝一尝水果,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学生都要吃水果,自然地引入第二步骤。
  第二步骤是通过要分这些水果给学生,首先要知道每人喜爱的水果,再进行分配。从此开始新授内容的探究。又通过学生自己的讨论,运用举手表决或排队分组等形式进行,完成了对所需信息的整理和分类以及统计表的填写。这样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把新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
  第三步骤是请学生根据统计表来绘制统计图。通过教师绘制一条到学生小组完成一条到最后每人在书上绘制一条。通过统计图很清楚看出信息的多与少。突出了统计图的优点。
  2、学生自己对生日进行统计。
  这一环节在前面环节的基础上,估计学生没有什么难度。只要按照第一环节的步骤,一一分析、逐步深入,就可以完成了。把它作为巩固练习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统计的认识。
  以上就是我对《统计》节课的说课。


作者: 桃小    时间: 2009-1-2 09:14
今天我说的课是《统计》,《统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的知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统计经验,以及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方块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这部分内容,能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打下基础。教材通过提供动物运动会场景,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引出不同的分类,从而得到不同的统计结果。接着呈现相应的统计表让学生整理数据,并思考分析两次统计有什么不同,使学生体验到不同的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想想做做”中的练习则强调实践与交流,让学生再一次全面亲身经历统计的完整过程并从中获得一些启示,解决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体验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教学难点是根据统计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以及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学会用统计表来表示统计的结果。
  2、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培养初步的统计观念。
  3、让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围绕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分三大环节组织教学。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借助多媒体创设热闹的动物运动会场景,通过谈话引导学生仔细看图,然后交流,看到了什么?想知道些什么?这样设计,抓住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主动进入学习状态,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统计的需求,为新课的探究作好铺垫。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我分两个层次组织教学。
  第一层次合作交流,经历统计全过程。首先以谈话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提了这么多问题,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统计经验,思考出可以用统计的方法来解决。接着,组织学生思考要解决刚才提出的“有哪些比赛项目?每个比赛项目分别有多少小动物参加?”该怎样统计,要想知道“有几只小猴?几只小兔?几只小狗?”又该怎样统计。通过交流、引导,引出可以按比赛项目、按动物种类分别进行统计。结合交流,适时出示相应的统计表。这样设计,呈现了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收集、整理数据的意义,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因为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就要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处理数据。接着组织学生利用学过的统计知识,分小组合作收集、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的填写。最后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思考、比较:看了两张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二张统计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通过交流使学生体验到不同的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统计标准虽不同,但总数不变。统计知识的教学强调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我这样设计,自然地让学生经历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统计意识,提高了对数据的处理能力,而且通过多次组织交流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体会,从而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掌握一些基本的统计方法,获得成功的体验。
  第二层次应用统计数据,解决问题。我借助媒体创设了一个情景:工作员小熊要为跳高运动员每人发一件红色运动服,为长跑运动员每个发一件绿色运动服。厨师小猪要为每只小狗准备一份骨头套餐,为每只小猴准备一份桃子套餐,为每人小兔准备一份萝卜套餐。请你向他们提供一张最合适的统计表。这样设计,重在让学生学会应用统计数据去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到统计的价值,进一步体会到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
  第三环节联系实际,巩固深化。
  结合书中的习题,我安排了两道联系生活的又不同层次的练习题。
  第一层次结合“想想做做”第1题,组织学生分小组调查统计小组里每个同学最喜欢的一类电视节目和一种球类活动。然后引导分析:两份统计表各是按什么来统计人数的?从统计表里你知道了我们班的哪些情况?最后通过创设问题情景:你还想知道我们班的什么情况?你最想统计什么?组织学生开展相似的统计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这一练习通过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使学生知识得到运用,能力得到锻炼,并体会到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二层次完成“想想和做”第2题。组织学生把一些图形先按形状再按颜色进行分类整理并填表,活动后组织学生交流“比一比两次统计的结果,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这个练习重在让学生尝试把不完整的统计表补充完整后再统计,引导学生做事要有序,并且让学生再次经历了数据信息处理的全过程,体验不同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
  本节课的设计,我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和媒体优势,选择、创设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统计素材和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在统计活动中采用了让学生主动探索、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分析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充分经历数据信息处理的全过程,突出了统计活动的本质,学生在全程参与中不仅掌握新知,发展能力,同时又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作者: 流浪o0汉    时间: 2011-12-11 09:16
{:soso_e179:}  这佩服之情  不能用言语表达   牛人    如果有个板块  可以把自己要参赛的说课发表出来让名师们给修改修改   提提意见应该会不错
作者: 加油宝贝    时间: 2015-11-25 14:49
该楼言主的说课稿很好,光看稿子就觉你您上的课很精彩。
作者: 胡雄亚    时间: 2015-12-24 10:17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提倡要关于创设情境,小学生天生具有好奇好胜的心理特征,而这些特征往往是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导火线。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