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read loudly and clearly)就是运用重音、节奏、语调等语音手段把语言材料中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也就是清晰响亮地把词汇、句子、文章等语言文字材料念出来。朗读具有视觉上的因素,它要求朗读者仔细看着语言材料;又具有口语(表达上)的因素,朗读者大脑想着其发音,然后专注地念出其声。朗读的作用可不少:一方面,它能促进听力水平的提高。学生大声朗读时,口中发出的声音传到自己的耳朵,表明学生不仅在读,同时也在听自己读,经过反复不断地朗读操练,学生的听觉神经也就习惯了这种信号,当别人发出这种信号时,他就能产生“共鸣”,听得明白。另一方面,它还能促进记忆力的提高。学生大声朗读时,注意力容易集中,使读过的语言材料在大脑中产生较深的印象。可以说,朗读是生理活动向心理活动的转化,即“内化”。大量准确的朗读能够促进口语和听力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有效的朗读更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一般来讲,朗读训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