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59|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年级语文教后记《回声》教学反思资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7:26: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公开课《回声》教学反思

《回声》是一篇科学童话。本文的主人公小青蛙的叫声引来了另一只“小青蛙”,还调皮的学他说话。在青蛙妈妈投石击水,用水波和声波相比的巧妙指点下,小青蛙才明白了回升的原理。

童话是孩子们最爱读的。教学的重点要放在朗读课文的指导上。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做到了两点:

1、              小青蛙的思想感情是随着对回升的认识变化的,要的读出变化的语气。如:看到美景很高兴,要用赞美的语调,速度稍慢些。听到回声很奇怪要用问话的语调,读出惊讶的语气。听了妈妈的话恍然大悟,他非常高兴,要读出欢快的语气。

2、              青蛙妈妈是在 解答孩子的疑问,她的话要读出耐心、亲切的  语气,节奏应该放慢。

最后指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7:26:25 | 只看该作者
《回声》反思
      《回声》是一篇科学性很强的文章,通过一个简单的童话故事,形象地告诉了学生,和回声有关的知识。网上找了很多教案,都是把重点放在了向学生介绍回声的形成这一块上。但是我认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识字朗读才是我们教学的重点。作为这课的第一课时,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识字和朗读上。本课的生字是“呱、哩、圈、纹、碰、返”六个子,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而且很有规律,呱(口+瓜)哩(口+里)圈(口+卷)纹(纟+文)返(辶+反),他们的读音有类似的地方。而且有三个口字旁的字,识字是很有规律的。我的教案中设计了两个合作的环节,小组合作识字和小小组合作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主要体现合作的是第一个环节——小组合作识字。在这节课中我花的时间最多的就是这个环节,总结了一下,觉得原因还是有很多:
      1、让学生把方法写出来比较耗时,可以改成口头交流,比较省时,效果也应该会不错。还有个别学生组词时有错误。
      2、反馈花了大量的时间,是否可以寻找更好的方法。
      3、学生对这个方法掌握得还是不够好。
      4、任务分配还没有到位。
      我想通过这堂课,在以后的班级小组合作中,我还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找一些更为省时的方法,学生之间的配合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尝试琢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7:26:40 | 只看该作者
《回声》教学反思

   《回声》通过一个简单的童话故事,用拟人的手法向读者介绍了回声的形成,读起来生动有趣,激发学生注意发现自然现象,提出问题,自己发现寻找解决途径,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虽然是一片科学性比较强课文,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朗读与识字是学习的重点。本课的重点我定位于扎实地认识6个生字,会写4个字,通过朗读感受神奇的回声,激发学生学习这类课文的兴趣。

一、以学定教,定位学生。

    让学生通过读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然后从学生的问题入手,通过读文、感悟、动画、游戏、体验等形式理解课文,突破难点。这个学期,我着重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前认真地做好预习。

二、重视朗读,读出感情。

    这节课朗读指导重点一是小青蛙在桥洞底下,见到美丽的景色不禁高兴的叫起来,就在这时它听到了一个奇怪的声音。小青蛙于是更加的奇怪了,此时,我重点引导学生读出小青蛙那种奇怪极了、那种困惑的语气,我重视学生情感的训练、加强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激发了学生情感的共鸣。孩子们在情境之下读得很有味儿。

三、故事情节,趣味教学。

    虽然是一片科学性的故事,我以讲故事,听声音的方式授课,中间以故事情节贯穿。教学趣味性浓,孩子们一直处于乐于学习的状态。

对这节课的不足之处也加以总结:

1、导入部分:在板书“声“之后,直接请孩子们听声音有点突兀。是否可以在

板书“声”后,问学生“这个字认识吗?对,它是我们的老朋友了,能个它找找朋友吗?”预设;歌声声音 ,

师:今天单老师就带大家去听听大自然里的声音,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听到了哪些声音?比一比谁的小耳朵最灵。

师:美丽的大自然有那么多美妙的声音,现在我们要来认识一种更奇妙的声音——回

声。

2、提问环节的设置显得目标不明确。学生提的问题价值不高。还不如什么是回声?去课文中找答案。

3、生字词:“呱”,当生读完后,是否可以问这是谁的叫声?青蛙。那就学小青蛙叫一叫吧。

4、选小青蛙听到回声的地方的图还可以选得更加合适。

5、引导学生不一定要说怎么样的什么。如:小河上有座石桥。

6、多音字教学时,应该指出本课中念:圈

7、写字指导:圈的一竖可以写长一点。

8、知识性的错误:冷冷清清的小伞,用冷冷清清的形容词欠合适;在山顶上不能听到回声;不能说“好玩的心情”。

9、评价语的自然生成,课前预设固然很有必要,但是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尤为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7:27:08 | 只看该作者
《回声》教学反思
《回声》一课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但科学性又很强,它通过一个简单的童话故事,用拟人的手法向读者介绍了回声的形成,读起来生动有趣,激发学生注意发现自然现象,提出问题,自己发现寻找解决途径,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我确定本课教学重点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教学难点是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这篇童话故事借小青蛙遇到的“问题”和青蛙妈妈的讲解向同学们展示了一个生活中最常见的物理现象——回声。但回声较为抽象,学生能听得见但看不见,摸不着。要理解它的产生原因是重难点,而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如何理解这些抽象的文字,让静变动化难为易呢?文章的第四自然段,讲青蛙妈妈捡起一颗小石子,扔进河里,石子激起一圈圈波纹,又荡了回来。显然,理解第四自然段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这里我本来想运用小实验,化静为动,突破难点,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害怕操作起来影响教学秩序,我就让孩子在一张纸上用画来表示回声的现象。随后,再要求学生讲解自己画图的想法,在回头朗读本段,找出动词,加以体会。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把读贯穿全文。我在朗读教学中采用了齐读、默读、师生合作读、表演读、赛读、带动作读等等,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自读、学读、练读、美读的提高过程。我在本课教学中还创设了一定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语境中边读边悟小青蛙的不同语气和青蛙妈妈的语气。读出青蛙妈妈耐心、亲切的语气。很多学生都能读出小青蛙的欢快和奇怪的语气,读出青蛙妈妈耐心、亲切的语气。我还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看到的说说课文是怎么写的,这样比较直观形象的把课文内容先展示出来,一来提高学生读书的兴趣,二来给学生理解课文作了铺垫。之后学生好象略有所感,各抒己见,虽然有的同学说的不是很到位,但这都是学生自己的感悟,自己的理解,是他思想的火花,这一点很重要。最后布置学生试着到课外去找资料,寻找答案。但在交流的环节时,我应该安排一个小的分组讨论会,先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作到各个都说,关照面更大,还可以便于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二次产生思想的火花,使他们的理解更加的到位。

    总之,这节课下来,我想了很多,虽然我的识字、读文完成了预期的目标,课文也大致的理解了,但在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关注学生这些方面还做得不够,课本只是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一个载体,我们不应过多的把目光放在这个上面,而应该把视野打开,让学生从课本走向语文,从语文走向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7:27:22 | 只看该作者
《回声》教学反思   
                       

  《回声》一课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教学重点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教学难点是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这篇童话故事借小青蛙遇到的“问题”和青蛙妈妈的讲解向同学们展示了一个生活中最常见的物理现象——回声。但回声较为抽象,学生能听得见但看不见,摸不着。要理解它的产生原因是重难点,而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如何理解这些抽象的文字,让静变动化难为易呢?文章的第四自然段,讲青蛙妈妈捡起一颗小石子,扔进河里,石子激起一圈圈波纹,又荡了回来。显然,理解第四自然段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这里我本来想运用小实验,化静为动,突破难点,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害怕操作起来影响教学秩序,我就让孩子在一张纸上用画来表示回声的现象。随后,再要求学生讲解自己画图的想法,在回头朗读本段,找出动词,加以体会。口述过程,想象回声并反复进行。通过课件演示展示水面波纹活动的景象,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本课课文的语言浅显,内容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把读贯穿全文。我在朗读教学中采用了齐读、默读、师生合作读、表演读、赛读、带动作读等等。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自读、学读、练读、美读的提高过程。我在本课教学中还创设了一定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语境中边读边悟小青蛙的不同语气和青蛙妈妈的语气。读出青蛙妈妈耐心、亲切的语气。很多学生都能读出小青蛙的欢快和奇怪的语气,读出青蛙妈妈耐心、亲切的语气。

但是由于放弃了动手演示这部分,对于突破难点有一些欠缺。导致这部分时间分配太多,耽误了后面的任务,结果拖延了下课时间。本节课有很多的不足需要我课后深刻的反思。及时改进,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7:27:34 | 只看该作者
《回声》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7:27:41 | 只看该作者
《回声》通过一个简单的童话故事,用拟人的手法向读者介绍了回声的形成,读起来生动有趣,激发学生注意发现自然现象,提出问题,自己发现寻找解决途径,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上课之前,我在网上查找了一些教学设计,发现大多数的教案除了基本的识字外,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告诉学生回声是怎么形成的这个问题上。而我认为,毕竟面对的是二年级的学生,而且也是一堂语文课,识字、读文是重点,通过学生对文本的朗读感悟,教师只需在关键的地方加以引导,回声的形成问题很容易就解决,即使不能够让学生彻底的明白回声的知识也不要紧,利用这一点可以让学生在课后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去找到自己的答案。

基于上述思想,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在识字和学生朗读方面下的工夫比较多,识字方面因为课文中的生字并不是很多,课前学生又进行了充分的预习,课堂我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识字经验大胆的交流识字方法,总的效果非常好,并且我还让学生给字组词是、说句子,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字的含义。
    而在读文这一块,我抓住重点字词让学生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小青蛙心情的变化,如“奇怪极了、一蹦老高、欢快”。在读文过程中,我采用多种读书的方式,如齐读,范读,学生分角色读,师生角色分读等,让学生在多次读文的基础上对课文的内容有比较深的印象,以备更好的理解课文意思。在解决回声是怎么回事的问题上,我没有做更多的解释,只是利用板画展示青蛙妈妈的做法,“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观看了板画之后,好象略有所感,各抒己见,虽然有的同学说的不是很到位,但这都是学生自己的感悟,自己的理解,是他思想的火花,这一点很重要。最后让学生说说”还在哪些地方听到过回声?”在交流中,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他的答案。
    总之,这节课下来,我想了很多,虽然我的识字、读文完成了预期的目标,课文也大致的理解了,但在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关注学生这些方面还做得不够,课本只是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一个载体,我们不应过多的把目光放在这个上面,而应该把视野打开,让学生从课本走向语文,从语文走向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2 12: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