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二年级语文《清澈的湖水》听课心得体会评课材料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7 13:28
标题:
二年级语文《清澈的湖水》听课心得体会评课材料
==
《清澈的湖水》听课反思
感谢学校的领导,让我这个刚刚毕业的新教师参加了张店区小学语文优秀教师的研修活动。李芸老师出示的第一节的公开课—《清澈的湖水》。
《清澈的湖水》是鲁教版二年级的一篇课文。课文记叙了小洁面对清澈的湖水,自己手里的面包纸从“想扔”到“攥着”的过程。课文告诉孩子们大自然的美要靠大家来维护。
李芸老师在导课时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展示了一些美丽的山水画,问孩子“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学习兴趣给激起来了。李芸老师的学生表达很完整,这与平常的训练有关。
可能是人民东路小学开展“生本课程”的缘故,李老师的课是学生自主的课堂,合作的课堂。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学生自己主持的,每组都有一个小主持人,小主持人的声音特别洪亮和有
礼貌,并且对每一位成员的回答都能做出准确到位的评价。学生们的倾听习惯特别好,小主持人的“大家都坐正,听我们读”也特别管用。
李老师在讲“你是怎样认识这些生字?”时,我感觉她的学生知识储备非常丰富。学生在介绍他是怎样认识这些生字时,简直出乎我的意料:有的说看《三国演义》时看到过“演”;有的说在超市里看见香蕉的牌子,所以认识“蕉”;有的说采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把“奶”字的“女”换成提手旁,变成“扔”;还有的在试卷上看到过“卷”,“卷”还有另外读音,组词“卷起”等等,学生们说的太好了。李老师的学生语文素养太高了。
李老师的课以“扔、攥”两个字为课文的主线索,让学生反复读,反复感受湖水的美。学生读课文读的也特别好,声情并茂,有声有色,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大多数,虽然有的有的过分,但符合儿童的个性特点。
最后我想对李老师提一下小小的建议,在写“觉”和“船”这两个字时应注意什么?让学生到讲台上边演示边讲解这样效果会更好,要不然很多同学都不知道说到哪了!
听了李老师的一节课我深有感触,要想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当家做主”。同时也要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习惯,要不然教给学生的课堂将会是一锅粥!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7 13:28
《清澈的湖水》听课反思
0
推荐听课已经很多次,今天是第一次听到二年级的课文,有点兴奋。《清澈的湖水》是煤山小学的董老师为我们带来的,上得非常生动,听课之后,心中有所思,因此,对照自己平时的教学,我想说点自己的想法。
在短短的一节课中,董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一堂完美的课,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闪闪发光的自己。她的许多闪光点都值得我去学习。
一、设计巧妙
可以说,最能够吸引孩子注意力和引起他们兴趣的就是游戏类的活动。这节课中,董老师设计的“智慧大冲关”这个闯三关的游戏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她设计了“生字关”、“学习课文关”、“写字关”这个闯三关的游戏,把字词教学,课文学习,写字训练都贯穿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学习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董老师还有一个创新的地方是在学生字时,我们平时一般在认生字时,先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再让学生去掉拼音读。但是董老师突破常规,她先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先让学生说说通过哪些识字方法认识了哪些生字,然后再出示拼音让学生认读。这虽然只是稍稍变换顺序,但效果却是截然不同的,这一巧妙的设计鼓励了孩子课后自主识字,提高了他们自主识字的兴趣。
二、鼓励多说
在这四十分钟,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些孩子稚嫩的、充满童真的声音,这恰恰是我们听来最美丽的声音。这节课中,董老师设计了几处说话训练,让孩子们充分想象,自由表达。如:小鱼跃出水面,好像( )。孩子们的答案各种各样,“跳舞、唱歌、呼吸新鲜空气、变魔术……多么富有想象力的回答。还有一处也是令人印象深刻,孩子在说山石像什么时,答案更是意想不到,“大桃子、金光闪闪的雄鸡、长长的蛇、黑乎乎的大熊、凶猛的狮子……”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孩子们不仅自己能大胆想象,而且能运用《黄山奇石》中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这不正是我们老师所希望看到的吗?
三、扎实写字
董老师在教学生字时,教得非常细致,在写字这一环节,董老师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写,也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说。她让学生用各种方法先记住汉字,有加一加,有造句,有根据字意记忆,还有比较,“扔——奶”“睛——晴”这两对形近字的比较,让学生记住了生字,同时也复习了已学过的生字。
听了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但是有一些小细节也影响了这堂课的完美。如董老师让小老师领读时,有一个学生把“扔”的后鼻音读成前鼻音,董老师没有即使纠正。在写字完成后,董老师没有即时反馈。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7 13:29
听课·《清澈的湖水》
《清澈的湖水》这篇课文是人教版第三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洁与小男孩行为的对比,揭示出文章的主旨——保护环境。
台四小叶林莺老师执教的《清澈的湖水》一课,既注重了双基的训练,又不失时机的进行拓展,整堂课内容饱满,训练扎实有效。在一开头,叶老师以开火车认读生字词的方式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同时请学生表演山石的形状。这样一来,在上课伊始,就充分地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这篇课文,叶老师并没有逐段分析,而是抓住重点段落,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例如,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叶老师首先出示句子“她吃完面包,刚想把面包之丢进水里,却被湖里美丽的景象吸引住了。”让学生围绕这一句话中的“美丽的”一词,在文中找出让自己觉得很美的地方,最后总结本自然段写的是静态美。紧接着出示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抓住几个动词,让学生体会湖水的动态之美。而第五自然段则更多的放手,以课文内容填空的形式,让学生自读自悟。这节课的整个教学设计十分的精妙,环环相扣,自然而然地将主题升华,得出了“只有人美,环境才美,才会有清澈的湖水”这一文章主旨,在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也渗透了环境教育。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7 13:29
听了徐老师的课后,我深深地感觉到:阅读教学要树立“以读为本”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体验,在读中训练学生语感、思维和表达能力。”本课教学,徐老师以读为主线,组织了教学的全过程:
1、整体感知、自主择读
阅读课文,应让学生从整体入手,了解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然后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认知、经验、情感出发,抓住重点选读课文。这就改变了过去由教师主宰阅读教学的方式,把选择权留给了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课教学中,徐老师没有指令性的语言,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喜欢哪句就读哪句。教师在学生读时注意倾听,抓住问题的关键,再点拨、引导。
2、读有所思、读有所悟
学生对读书的思考和感悟往往还停留在表层,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如本课教学中,我徐老师引导“面对这清澈的湖水,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说:“湖水很美丽”,我徐老师反问:“假如你去游览时,你会把垃圾扔进湖里吗?”等等,这些指向性的语言,就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课文的深层含义。有人会问,这不是教师的指令吗?对。但是它建立在学生自我实践的基础上的,学生想不到的问题,教师要帮助想到。教师和学生要看成合作伙伴的关系,这才是有生命的语文教学。
3、 读中生情,以情促读
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内容的感悟,还不能跟生活的联系结合起来。教师还是要抓住时机,趁热打铁,激励情感,再次深入课文情境。如:“你们已经画出了描写美丽景色的句子,能美美地读吗?”可见,情感是教师、文本、学生之间的纽带。
4、 读后互评,评后再读
学生读不出情感往往是忽略了评议的作用。评议就是相互启发、相互引导、相互指正、相互借鉴。评议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如:“能美美地读吗?”徐老师指名学生读,后加以评价,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多项交流,通过学生个体间、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思想的碰撞和相互交流,彼此领略语文学习的精彩与美妙。
反观自己的阅读教学,的确有很多做的不到位的地方。虽然自己也想出一些办法在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但是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以后在这方面应该加大力度。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7 13:30
《清澈的湖水》评课
张老师执教的《清澈的湖水》这节课,抓住“美”进行教学,让学生发现美、读出美,教育孩子们保护环境,珍惜大自然呈现给我们的美景,做一个会欣赏美的孩子。教学中张老师紧紧抓住“面包纸”这一线索,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动画演示使学生入境生情加深对文章的感悟。在实施教学中,节奏快,效率高,学生入情入境,课堂教学亮点精彩纷呈。
复习导入游戏的设计,让学习变成一种乐趣,课堂立刻活跃起来。接着让学生走进文本,感受美。老师紧紧抓住面包纸这一线索,提出问题:小洁吃完面包,刚想把面包纸丢进水里,却被湖里的美景吸引了,她扔了吗?请同学们自由朗读3-5自然段,想一想:你是从课文中的哪几句话看出来的?划出来认真地读一读。在理解了小洁的行为美之后,老师就和孩子一起走进文本,进行第三步:品读文本,欣赏美。这时老师提出了“小洁为什么要紧紧攥着面包纸呢?”这一问题,让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用“-----”划出。让学生在动脑动手中感悟了语言。 “湖水像一面镜子”这句话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张老师让学生感悟了语言的特点,并在理解积累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在文本拓展,延伸美这一环节,首先张老师出示了一组图片,让学生欣赏自己家乡明溪的美丽景色,再让他们说说自己课前了解的自己生活周围的污染情况,通过对比,提出了“为了使我们的家乡山更青,水更绿,做为明溪的小主人,你有什么好办法。”这一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激发学生要保护环境、珍惜美景的愿望。体现了“用语文、语文生活化”这一理念。 总之,这是一节实实在在的具有语文味的语文课。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7 13:30
《清澈的湖水》评课
《清澈的湖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新教材。这是一篇具有现代意识的文章,课文中洋溢着时代气息,它蕴藏着强烈的环保意识,文质兼美,语言典范,既能使学生学习语言,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有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听了沈老师执教的《清澈的湖水》一课,我深受启发,沈老师采用两条线进行教学的方法,即抓住了课文的写作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思维训练过程----即让学生由感受具体形象的景美,升华到领悟抽象的人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进入情境感知美
沈老师在导入时先让学生欣赏一组图片,加上自己绘声绘色的解说,将学生们带进山水美景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展开了学生的丰富想象,学生置身在山水情境里,发现了山水的美,感受了语言文字的美。进而导入课题《清澈的湖水》,符合儿童的好奇心,使他们有想看看文中的湖水到底怎样的欲望。入情入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2、走进文本感受美
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理解课文就要有层次有目标地进行朗读。沈老师采用“四步品读法”。第一步:让学生读准、读通课文,想想课文是什么体裁的文章;第二部再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这篇课文讲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提炼主题。第三步:请学生小声读课文,提出本课的统领性问题:小洁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学生在自己学习和思考后进行汇报交流:小洁是个什么样的孩子?第四步品读感悟,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力求每次朗读都达到一个不同的朗读效果,每次朗读都上升一个层次,循序渐进,读有进步,读有所获,在展开朗读训练时,朗读的方式多样化,沈老师采用了比赛读、表演读、师生配读等,学生个别读时,始终不忘及时评价,促进学生互评互学的朗读兴趣,达到对内容的感悟,对情感的共鸣。让学生真正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3、品读文本欣赏美
在走进文本欣赏美这一环节里,沈老师从小问题入手,让学生轻声读第二自然段,教师提出问题: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汇报出描写山石的句子,进而教师再发问:你觉得这里山石怎么样?学生很快能用自己的话和书中的句子说出答案。沈老师进而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文本内容,适时适机课件出示重点句子和段落,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理解山的美,感受风景的美。在教学中,沈老师让学生做出各种山石的样子,及展翅欲飞的动作,使学生在表演中,学习兴趣更浓,对山美有极强的表演欲望,再一次让学生感受、表现、体会文本中所描绘的山美。然后教师出示:山石-------像--------句式训练,插播文本中所没有的山石图片,拓展文本,强化训练,让学生体会山石的奇特,感受山石的美。这样教师很自然的过渡到读的训练,通过多种方式的读,达到了品读文本欣赏美的目的。此环节教师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欣赏山石的美。
在湖水一段教学中,沈老师依然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抓重点词、句来理解文本。如:在理解山峦、变幻的山峦的时候,教师让学生自己根据文本解释,师相机板书、适时小结,课件演示变幻的山峦,并出示:“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让学生真正体会感受水的清、静、美。教师再让学生美美的读,给学生配乐,再一次欣赏湖水的美。
4、文本拓展延伸美
一堂有生命的课,不仅仅是课文中的知识,还应带学生走出课堂,拓展思维,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做到真正让课堂活起来。文章的第二三自然段,描写细致,景色美,文字更美妙,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沈老师引导学生欣赏完山石和湖水的美景后,启发学生感受文字的优美,出示了重点句:1、湖水像一面清澈的湖水,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2、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一个像字把湖水山石写得美极了,启发学生仿照句式练习说话:_____像________。学生大胆想象,争相发言,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自然地感受句子的美妙和环境的优美。
沈老师把学生始终放在“美”的课堂节律和氛围中。情境、内容给人文字美、思想美,传媒给人景色美、变幻美,书声给人音韵美、评价给人情感美,课堂给人结构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了美的熏陶。最终达到知与情的和谐统一。
当然一堂课不可能是完美的,沈老师在范读方面还可以加强,给学生一个学习的范本,这样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指导朗读的时候分析还不够深入,学生想表达,但是表达不出想要的效果。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7 13:31
《清澈的湖水》评课稿
西塘小学 唐婧
听了谭晶老师执教的《清澈的湖水》一课,我深受启发。
《清澈的湖水》是一篇具有现实意义的文章。课文记述了小洁随爸、妈出去游玩,被湖里美丽的景色所吸引,不忍心将面包纸扔进清澈的湖水里。看到一个小孩把香蕉皮扔进湖里,小洁十分不满。等船靠了岸,小洁把面包纸扔进了垃圾箱。
谭老师对这一课进行了精心设计,并根据课文特点及学生实际,科学地对教材进行了处理。采用分两条线进行教学的方法,先让学生从文中找美句,读中品美景,在充分领略到景色美后,再让学生对比小洁和小孩的行为,感悟文章的主题。这样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思维训练过程——即让学生由感受具体形象的景美,升华到领悟抽象的人美。主要特点是:
一、 树立了“以读为本”的教育思想。
课堂上,教师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如: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积累,读中体验。并注重了朗读方法的指导,如:在指导读“湖水就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恋。”这句话时,教师先抛出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湖水才能映出蓝天、白云?”学生回答出“清澈、平静”后,教师随即问学生:“你怎样才能读出湖水的平静?”学生自然而然就知道该怎样读这句话了。
二、将学生寄于“美”的课堂氛围中。
情境、内容给人文字美、思想美,传媒给人景色美、变幻美,板书给人画面美、形象美,书声给人音韵美、评价给人情感美,课堂给人结构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了美的熏陶。最终达到知与情的和谐统一。
三、把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在训练用“像”说比喻句时,教师先让学生理解文中的比喻句,然后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大胆想象,用“这座山像……”这一句式来说话。最后再去掉图片,进行说话训练 “……像……”。在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当学生陶醉在美景中时,突然,美丽的景象被一个小孩弄不见了。教师立即趁机挖掘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想一想:“小鱼心里在想什么呢?湖水妈妈又会说些什么?”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无形中也对学生进行了保护环境的教育熏陶。
当然,一节课很难做到尽善尽美,这节课依然有遗憾之处:由于时间关系,对比行为、感悟主题这一环节匆匆收了场,以至于主题没有得到升华。
总之,谭晶老师的这堂课上得比较成功,值得我学习!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7 13:31
《清澈的湖水》评课
听了王老师执教的《清澈的湖水》一课,我深受启发。王老师的课树立了“以读为本”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积累,读中体验,在读中训练学生的语感、思维、背诵和表达能力。
1 形式多样,提高学生的背诵兴趣。
教学中,王老师让学生品读感悟描写景色优美的句子时,采用挂图展示美丽的画卷,在让学生欣赏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将画卷的内容深深地印入脑海,,而且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体验,为背诵课文奠定基础。在检查学生背诵时的方法上,注重了形式多样,采用了指名背、小组背、男女声比赛背、师生同背等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激发了学生背诵的兴趣,真正做到把背诵当成一件快乐的事。
2、进行适当的背诵指导。
见于低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王老师为了帮助学生在短时间里记住这些优美的词句,注重了背诵方法的指导,通过“表演读”、“大声朗读”、“比赛朗读”等形式,强化了学生在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达到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的目的。同时又让学生交流自己背诵的好方法,并要求学生把这些方法运用到学习中,这样学生的背诵就不再是难事了。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7 13:31
《清澈的湖水》评课稿
《清澈的湖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三册第七单元的一篇阅读文章,课文记叙了小洁面对清澈的湖水,自己手里的面包纸从“想扔”到“攥着”的变化过程,景色美和行为美的和谐是本文的主题,课文告诉孩子们,大自然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幅画要靠我们的双手来共同描绘。本节课雷老师能根据课文特点及学生实际,科学地对教材进行了处理。采用分两条线进行教学的方法,先让学生自由选择写景的内容学习,在充分领略到景色美后,再让学生找出描写小洁的句子进行学习。这样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思维训练过程――即让学生由感受具体形象的景美,升华到领悟抽象的人美。 具体表现如下:
在开课时雷老师首先提示学生,什么样的湖水?读出“清澈”的意思,然后提出问题,面对这清澈的湖水,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在讲课中雷老师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反复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在文字中体会景色美,心灵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了美的熏陶。最终达到知与情的和谐统一。课文讲完后,雷老师又启发问学生“你想对小洁说什么,对小男孩说什么,对自己说什么” 通过问题感悟到保护大自然要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
不足之处我觉得在对课文的阅读指导方面做得还不够。方法训练还有待加强。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7 13:32
听了虞老师执教的《清澈的湖水》一课,我深受启发。虞老师的课树立了“以读为本”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积累,读中体验,在读中训练学生的语感、思维、背诵和表达能力。
1、字词检查扎实。
对于低段生字教学, 虞老师很有她的一套教学特色方式。利用字词的意思不同进行教学,让学生感悟读,做动作理解字意等方式,来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
2、以境品文。
低年级学生对人物的感知通常要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巧妙地创设情境可以激活孩子们的思维,从而使之更有效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虞老师让学生品读感悟描写景色优美的句子时,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的画卷,在让学生欣赏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将画卷的内容深深地印入脑海,,而且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体验,为背诵课文奠定基础。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