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黄河与长江:中华民族的摇篮》教学设计
[打印本页]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8-11-6 11:50
标题:
《黄河与长江:中华民族的摇篮》教学设计
浙江省上虞市春晖外国语学校 陈 昊
课程标准
1-1 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因素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2-1 描述历史上几个主要文明区域的概貌及其空间分布。
2-4 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文明的文化成就及其特色。
2-5 描述历史上不同区域的社会生活概貌,了解不同区域文明的生活方式。
3-3 列举文化传播的一些途径,了解历史上不同地区间文化交流的结果。
教学要求
1.图文配合,了解文明产生的自然环境、中国和世界文明的起源,勾勒人类文明起源的大致脉络和走向。
2.体会大河流域在文明的起源中的重要作用,认识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3.在世界文明起源的大背景下,比较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区域文明的差异,感受中华文明的古老悠久与博大精深。
4.通过网络、书报等途径收集历史资料,感知、发现、体验文明的内涵和魅力,认识不同文明之间的异同。
结构分析
概述中华文明的起源,以纵向和横向发展为线索展开,从文明产生的自然环境出发,围绕大河流域孕育并创造出的灿烂文化成就,梳理出古代文明的发展脉络和走向。
重点难点
1.了解、掌握中国的早期文明及大江大河对其产生的重要作用。
2.本课首次提出了“大河文明”的概念。为什么最早的文明发源地都在大河流域?为什么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后首先经历农耕社会?生产工具、技术的进步、国家的出现、制度的完善等这些文明的标志与大河环境有什么关系?
3.理解人类文明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
4.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力求使学生能描述人类文明主要发源地的环境特点,如大河流域、地中海、热带丛林等,并由此表现自然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能从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描述历史上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实例,并由此对人和自然的关系做出自己的评析;归纳现实生活中耳闻目睹的各类自然灾害的危害,并与其在历史上的表现联系起来进行评析。
教学方法:模拟央视热播节目、讨论法、问答法等。
课件形式:自制PPT课件。
教学流程
导入
【模拟探索与发现节目】中华文明起源的奥秘。
模拟探索与发现节目情景引入,直接点明主题“黄河与长江:中华民族的摇篮”──母亲河。
【中华古文明遗址的分布】
①结合图,教师板书绘画,图文落实古人类聚落分布的规律。
②重点突出已经学过的南北文明的典型: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结合视频介绍大汶口文化,找出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设疑:文明起源的条件)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①结合文明起源时期大河流域人们生活的想象图(互动游戏:猜一猜)
②根据主持人提供的情景或材料,探讨自然条件的优越性。
(为展现文明的瑰宝进行铺垫)
【情景:《国宝档案》之一】
介绍蛋壳黑陶杯,感受黄河流域的文明成果。
【推论一】 黄河流域的先民生活的情况。
【推论二】 展示:仿古陶器——盛器(师生近距离感受)纵向比较黄河流域的一些变迁,发展进步。
【情景:《国宝档案》之二】
展图:良渚玉琮 播放视频:简介良渚文明
【推论三】 长江流域的先民生活的情况。
【推论四】 展示:仿古玉器——玉琮和生活中的陶器(师生近距离感受)
纵向比较长江流域的一些发展进步。
【考古资料:议一议】
近年来,考古学家在距今约5000年历史的两大区域遗址中发现了一些新证据,其中在黄河下游遗址中除发现精美的陶器和石器外,还发现较大数量的铜器,而在长江下游的一些遗址中又有丝麻织物遗存、石犁、石铲、耕田工具等的发现。
请问:这两处遗址的发现各表明……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8-11-6 11:50
【考古资料:想一想】
图示:半坡和河姆渡建筑复原图;二里头宫殿复原图及良渚古城墙照片。
问:结合图思考半坡、河姆渡先民的房屋与二里头宫殿在结构上有哪些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本课巩固:连一连】
黄河、长江流域文明形成中的异同。
【整课巩固:思一思】 结合自我测评中的地图
问:结合学过的相关知识,谈谈你从此地图中获得了什么发现?
1.文明多产生于大河流域,受惠于大河母亲的哺育。
2.都在北半球,纬度大致相同,温润的气候。
本课小结
【整课归纳:填一填】四大文明古国异同情况表。
【节目结论】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早期人类文明都源于大河流域,这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对探究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再梳理。
知识拓展:时空的选择。
板书设计
主板书:黄河与长江:中华民族的摇篮 (画图)
自然环境 孕育文明
本课评注
利用探索与发现节目形式设计,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进行探索。内容和教学要求完全按照课程标准进行,从感性材料出发,由表面现象来揭示事物内在的联系。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