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5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给学生一个轻松有趣的四十五分钟──浅谈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艺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11:3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后溪中学 洪畏芳




  随着课程标准的颁发实施和新编教材的使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通读新课程标准,会发现无论是从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以及内容标准,都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同时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和教师都将随着新课程的深入而焕发出新的生命。那么如何落实新课程标准成了历史与社会课教师极为关注的一个课题,同时也是极为紧迫的任务。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和中心环节,它不仅占去师生在校的绝大部分时间,而且课堂教学的质量如何,最直接地影响着教育目标的实现,影响着教书育人的效果。因此,加强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课导入:创设情景,充满趣味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它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要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渲染气氛,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想听下去,急于听下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进入最佳求知状态。历史与社会教材的每一单元和每一篇首,都有一段简短的篇章页和课前语,其主要作用是介绍本单元或本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观点,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教师可以此导入,为学生接受新知识打下基础。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重新创设情景。



  例如,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中外知识结合在一起的,教材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我国与外国的一些相同与不同之处,通过比较使学生开阔眼界,拓宽知识。七年级第四单元第三课《傍水而居》,教材介绍了从中国的湖、海到意大利的水上都市──威尼斯,知识的扩展必须让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主动参与。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握教材的内涵,设计以学定教,由静变动的教学方案。如在讲授《傍水而居》时,教师可以这样创设情景,把搜集到的图片素材和文字素材(太湖风景图,太湖流域的城镇西塘、乌镇、周庄、同里等民居,舟山渔民海洋渔牧,苏州和威尼斯的风光图)与学生搜集的素材一起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太湖流域的城镇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为什么会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由此导入新课。



  当然导入形式是多样的。一首谜语“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冬自己换,每天行程八万里,满载人类千千万”引出地球这一知识点;几句诗词“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抛出《山川秀美》一课中黄河、长江的知识点;几首熟悉的《东北人》《江南》等歌曲,让大家明白南北方的差异,从而进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课题。



  总之,课前的情景导入,能使课堂一下子奏响欢快的乐章,激起学生的兴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11:36:00 | 只看该作者
 二、新课教学:提问串串香,独具风味



  教师在第二阶段的责任是要明确:在问题教学中,要让学生无疑而生疑,有疑而思疑,思疑而解疑,解疑而心悦。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惊奇和问题开始。”问题教学是激发学习动机,启迪求知欲望,点燃智慧火花,追求真知灼识的重要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疑为思之始”,有疑才会有思考,才会有探究,才会有钻研,才会有对真理追求孜孜不倦的意志和毅力。这是问题教学设计的心理学依据。本次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探求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其中以活动性为主。新教材有许多章节都需要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果没有活动和提问,这项目标就落实不了。如,历史与社会课程,内容非常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充分发挥社会“大课堂”的作用,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不组织活动根本无法进行教学,在唱地方歌曲、绘制家乡地图、阅读小资料,举办故事会、撰写学生小论文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敢于置疑,这是以往从来没有的。这对于课改教师是一个新鲜事物,面临的是一种严峻的挑战。另外,历史与社会课程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强调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探究性、体验性学习方式,不仅强调知识结果的表述,而且强调过程的呈现,迫使教师去加工与创造,我想只要教师充分发挥“引导者”和伴奏者的作用,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和谐和宽松的对话氛围,与学生进行坦诚的碰撞、交流和沟通,就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授《众多的人口》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绘制黑河──腾冲一线,了解到我国人口东南多西北少的特点,然后提出问题:“你认为这种分布合理不合理?”大部分同学不假思索地回答:“不合理。”我又问:“大家都说不合理,那么怎样才算合理呢?学生七嘴八舌的说要平均分配人口,把东部的人迁移到西部去。我又问:“如果把你迁移到西部去,你愿不愿意,为什么?”学生们热烈地讨论起来,有的说愿意,有的说不愿意。我便要求他们说出自己的理由。有的同学说:“如果让我迁到成都平原我愿意,因为那里是著名的‘天府之国’,物产丰富,气候宜人。”“如果让我迁到内蒙古高原我愿意,因为哪儿有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景色,我喜欢。”“如果让我迁到青藏高原我不愿意。因为那里又高又冷,而且氧气稀薄,生活环境太差了。”听了他们的叙述,我发现学生们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于是我又设计了一个问题:“假如你是国家领导人,你该如何考虑人口的分布问题?”从而将学生的着眼点上升到国家的长远发展战略角度。如此一来学生自然而然想到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同时也谈到了个人在国家建设中,要有奉献精神,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得到了培养。



又如,在讲“丝路明珠”时,在介绍了新疆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后,教师可以出示绿洲的图片引发学生质疑:新疆的气候干旱,为什么会有这样大面积的绿洲?绿洲所需的水是从哪里来的?人们是怎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的?绿洲会不会被沙漠吞噬?绿洲怎样避免被沙漠吞噬?这样,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创造意识。



还有,讲到《草原人家》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世代生活在那里的各族牧民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可以提问:草原牧民的主食是什么?以什么为副食?为什么他们的饮食和我们的差别如此大呢?那么他们的传统服装是什么?为什么和我们的汉服有这么大的差异?这种服饰有什么优点和好处呢?牧民的居住情况,节日活动以及乐器又是怎样的?(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内蒙古牧民的食品品种主要偏向于羊肉和奶制品,蔬菜、粮食为副食,奶制品种类很多,有奶饼、奶酪,奶茶等。内蒙古著名的菜点有:烤羊腿、全羊席、手抓羊肉、奶菜、马奶酒、哈达饼、蒙古馅饼等。蒙古族人的饮食比较粗犷,烹调方法相对比较简单,以烤制食品最为著名。菜点崇尚丰满实在,注重原料的本味。牧民们的传统服装是蒙古袍,穿的是大靴。学生多媒体展示照片讨论这种好处:方便马背上生活以及夏季夜晚和衣而卧能防蚊虫等。内蒙古的最具代表性的住宅是蒙古包,蒙古包的结构是:下面为圆柱,上面为圆锥,用毡子围成,冬天防风,夏天通风。蒙古包拆装方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就可以运走,两三个小时就能搭建起来。虽说蒙古包是内蒙古的一大特点,可是,由于牧民放牧方式已有所改变,由传统的游牧方式,正向定居轮牧方向发展,很多牧民已经住上了砖房。学生多媒体展示马头琴的图片及介绍,马头琴是蒙古人民最喜爱的民族乐器。“那达慕”是蒙古语娱乐、游艺的意思。那达慕大会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也是蒙古族人民欢乐的节日。那达慕多在草绿花红、马壮羊肥的七、八月举行。蒙古族是个尚武的民族。把骑马、射箭和摔跤统称为“男儿三艺”。)最后,老师总结:通过同学的介绍,我们对蒙古族的衣食住娱乐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现在,我们来探究一下,草原生活特色的形成与草原的自然环境、草原的生产活动有没有关系等,又引导学生趣味性的思索下一个问题。



  这样的过程我给它一个名字:提问串串香,知识在提问中自然而然被学生掌握,水到渠成,学生也就觉得学习思路清晰明了。



  当然提问可以是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如,在教学中,教师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学习课文中的内容。例如,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教学中,课前教师把学生组织起来,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走进社会,调查讨论中学生遵守交通法规的情况。教师首先设计一份调查表,共有16项内容,然后逐项展开调查。在课堂中,通过两次调查讨论,学生写出了比较有深度有思想的调查报告,在交流后学生们也深有体会地说“为什么中学生的交通事故率高,就是因为中学生交通法规意识淡薄,自觉性差。如果人人都重视交通法规,自觉遵守交通法规,那么中学生的违章率和事故率就会大大降低,人身安全就有保障。”不少学生感叹:“‘红灯停,绿灯行’这个多么简单的道理,在中学生中却做得那么辛苦。如果每时每刻都要交警来指挥,那么需要多少交警?如果每个中学生都不自觉遵守交通法规,那么又有多少中学生会伤残或冤死在车轮下?”通过调查讨论,学生真正感到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意义,学生们感叹道:“没有规矩,确实不成方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11:36:00 | 只看该作者
三、课堂小结:画龙点睛,令人回味



  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选材的内容和形式上都勇于创新,特别是在“以育人为本”的课程理念指导下要求我们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过后明白一定的道理,这是较以往不同的一个突出特点。七年级教材的主题是“我们生活的世界”,学习它的目的是什么,要通过怎样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呢,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教师去思考的。



  如学习《大洲和大洋》一课,并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七大洲和四大洋就大功告成了。在课堂教学中,我利用图片让学生认识了陆地和海洋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后,接着问:“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对地球说些什么呢?”(学生有感而发,应该感谢她)。学生很快明白了这一道理,这对全课堂教学来说是一个升华,更是绝妙的画龙点睛之处,它让学生明白了要热爱地球,感恩地球,保护地球。



  又如《与山为邻》一课中,讲述了天山牧场、云南梯田后,我引导学生对比、归纳两地区居民对自然的态度: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又从反面的角度,展示被破坏的山林照片,一下激起了学生的共鸣:人类要利用自然,更要善待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突出了课文主题,潜移默化中渗透了课程理念,让学生回味、体味。



  以上是我在新课程教学中总结出的一点体会。总之,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教学之路会有好多的挫折,对此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细致、深入地思考,不断地探索,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把教材用活,把方法激活,把过程盘活,是可以让课堂充满趣味,具有韵味,令人回味的,从而奏出美妙的乐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1 00:5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