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12-7-6 11:32:33
|
只看该作者
《我选我》教学反思
今天请师傅来我们班听课,中间经历几次换课的波折后把课定在了下午的第一节,这是我和班里孩子们第一次在下午开新课。一堂课下来,自我感觉很糟糕。课间休息,我径直走到师傅身边准备接受批评,我知道自己的课即便安全上下来也一定漏洞百出,何况课本来就是艺术,需要不停地打磨。有心直口快,直面与我面对不足和错误的师傅,有一次次评课帮我对症下药的机会,是我应当庆幸的。
课后,自我反思这节课,首先觉得自己的引导不到位,我说的多了,相应的就减少了学生领会体悟的过程。
其次没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下午上课是一部分原因,但一定不是主要原因。多半在于我没能以紧密的、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充分调动起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教学节奏不够紧密。
师傅评课发现了更多的问题:
1、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里所有的朗读训练我都设计成了齐读,而且在教学中全然没意识到。
所谓朗读指导,是在通过指明读、分角色读、分组读等各种方式在练习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而体会课文感情,理解词或句子的意思,只有在不同形式的读中,教师才能进行读的指导,在全班同学基本掌握了句子或段落的朗读方式后进行齐读,遵循着这种由个人到部分再到集体的训练方式,从而使全班同学有感情地朗读,以读促学。
2、课堂应面向全体学生。
课堂上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这个道理早已烂熟在嘴边,这也正是素质教育大力提倡的。而课堂上我总是更眷恋于那几个爱举手爱回答问题的学生。对于那些害羞、不经常回答问题的学生,怕看到他们站在那里不知所措的样子便也不再经常叫他们起来。在今天以前,我也曾无奈,他们害羞,天性里可能就不是爱说爱表现的孩子,但是不叫他们回答问题,我就无从知道他们听课的质量到底如何。我也曾在和学生沟通的时候问孩子:“我每次叫你起来你都不说话,是不会呢还是会不愿意说。”孩子说“都会一点。”我便只好鼓励她“以后能说多少说多少。” 照顾全班同学我早已懂得,可是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便不知除了这样的鼓励还能怎样。今天带着同样的问题问师傅,“对于这样的孩子,我该怎么办?”我得到了真正可行、有效地答案。“是不是给他们的问题都太难了?读词不会吗,重复性的回答不会吗”师傅的话点醒了我。给这些孩子一些简单的问题,然后加大力度的从不同的角度去表扬学生,增长他们的自信心。从明天起,从下一节语文课开始,尽可能多的去关注学生,不仅是学生成绩的差异还有性格的差异。
3.创设情境
师傅说,这节课有创设情境的意识了。但是教师要想创设情境要先铺垫好。给学生以情境,带着学生一步步深入从中体验情感。我走的太急,匆匆的设置情境,硬生生的要把学生往情景中带。致使学生无法身临其境的体验课文情感。
情境的创设,不是随着教师的问题而来的,是要为学生铺垫,为学生感情服务的。
4.关键词
语文教学尤为突出的特点在于语言,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首先,应当体现在教师对于文本的细读。唯有教师理解的深,才可能引导学生有更多的体会,读的更深、更透。其次,教师应具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的能力。我总是焦急地等待着学生能够说出我想要的答案,这种等待没有植根于学生的情感体验。应当放慢脚步一个个环节的预设、抛给学生有价值的问题、耐心的引导而不是等待,学生已经有了大量的生活经验,课堂上灵活地运用学生经验去学习,学生理解起来并不难,胜过我单方面的等待。
以学生为本,用母语,教学生学母语。放慢脚步耐心进行引导。
5.问题预设
每一个问题的设问要有价值,应避免大费周折的徘徊在一个简单的问题上。课文中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起因”教学设计有些重复、周折了。
6.训练重点
“一节课只要有一个训练重点,能够训练好了,这节课就没白上”师傅已不是第一次这样对我讲。这节课有意识的进行了一个训练重点,但是似乎是“半途而废”了。训练是要分层递进的模式,让学生从了解到能运用再到举一反三的变通。这才算是完成了一个完整的训练重点。下次的课中将着重对课的训练重点进行打磨。
7.课件的设计。
几次直接套用网上的课件被师傅逮了个正着。师傅指出问题我一眼就能看出,顿时恍然大悟。“课件怎么能把红色字标在那几个字身上,根本毫无干系!”不禁在心底埋怨。犯错的过程总是不停地抱怨一次次的错误,而只有在这样的错误中才能让我明白怎样做好一个教师,这不是一个字的错误,一个字体颜色的错误,事件背后是在教我懂得教师不仅要对教学设计负责,对课件中的每一个字都要仔细地审查。
每次听完课总是觉得精神顿时丰盈,又一次看到了真正的语文课,又一次闻到了语文的味道。我总是在我的课上尽可能的去寻找语文的味道,却忽略了很多。方法、经验的缺乏让我只是在追求一种形似而非神似。我说我是喜欢语文的,我心底一直抱有这样的信念,对自己的课堂有着种种期许。
每次自己讲完课都是失落的,觉得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的课让孩子来听对不住他们。语文课本来应当是种享受,本来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文本潜移默化带给学生心灵的震撼。焦急又踌躇,无奈劝自己慢慢来,慢慢来……我可以慢慢来,面对这群孩子,他们经得起吗?心里一阵阵惶恐和不安。
今晚一次冗长的整理,整理今日的课堂,也顺便整理了思想。师傅一个课间操的时间帮我评课,句句一语点破我的问题,和我直面问题的所在。我也愿意将问题暴露于外,然后一一看着,慢慢改正。新教师不该怕犯错,更何况没有过任何代课经验的新教师不去揭露错误就是拒绝成长。问题虽多,慢慢被发现,努力习得经验,不停地改正,总是快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