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案十三岁的际遇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5 09:37
标题: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案十三岁的际遇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本文抒情性强,篇幅长,行文思路不易把握;有些语句含义深刻,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吃力。所以教学中应注意突出重点,以简驭繁,扣住“十三岁的际遇”重点研读文章第二部分,并通过对精彩语段的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意,而不必进行过于繁琐的分析。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田晓菲是个早慧型的人才,她13岁就被北大破格录取,为纪念北大九十周年校庆而写作这篇文章时,她也只有16岁,却已是大三的“老生”了,北大带给她怎样的影响呢?她又想对这所享誉全国的著名高等学府说些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
     二、整体感知。
     1.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课文,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2.文章分成独立的三部分,概括这三部分的主要内容。
     三、局部研读。
     1.学生浏览课文,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课文哪部分内容集中叙写了“十三岁的际遇”?(2)课文写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目的是什么?(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
     2.默读第二部分,摘录关键词句完成下表,全班交流。(交流中可穿插对精彩语句、语段的朗读)
   北大的书 最初的感觉 后来的感悟 对学校的评价 个人的成长
   北大的人 学生 师长 对学校的评价 个人的成长
     肖像        
     品质        
     3.勾画出第一部分、第三部分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谈谈自己的体会,带着感情朗读。(教师不必强求学生体会的深刻性,只在学生已有认识的基础上稍加点拨提升就可以了)
     四、请学生谈谈学习完课文后的感受,教师小结。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7-5 09:37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本文抒情性很强,理解作者对北大的复杂感情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可通过研读重点段落体会作者的情意,突破这一难点。课文较长,可安排课前预习。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列出本文的结构提纲。
     二、导入新课。可参考“教学设计A”的导语设计,或直接由简介田晓菲导入。
     三、检查预习。学生读课文,概括三个部分的内容,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
     四、局部研读。重点研读课文中集中抒写自己对北大的感受的第4、9、10、11、15、17段的内容,将学生分成六组,每组负责一段朗读、品味,做深入的思考,并在班级内交流,教师做适当的点拨和小结。
     五、拓展作业:作者回忆了自己13岁时的际遇,读北大书,做北大人,在北大实现自己的梦想,追求自己的梦想。同学们现在大约12岁,你也一定会有自己的梦想,你能写出来吗?像作者一样,写出自己的感受,写出丰富多彩的文字。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本文生字词较多,有些句含义深刻,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究、相互启发的氛围中释疑解惑,完成对课文的学习。
     教学步骤:
     一、小组合作学习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熟读课文,记录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参与其中,给予点拨指导。
     二、集体交流:各组汇报学习成果,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互相解答,老师点拨、讲解。
     三、讨论课后“探究•练习”二、三题,理解比喻句和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四、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语段朗诵。
     五、课后摘抄课文中的精彩语句,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资料整合平台]
     一、田晓菲近况
                  田晓菲在哈佛(节选)               张维攻
     在波士顿,在美国最负盛名的哈佛大学,我见到了从天津走过来的田晓菲。
     29岁的田晓菲两年前在美国哈佛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在受聘于哈佛东亚语言与文明系做讲师。
     ……
     整个波士顿在大搞城市建设,公路改建、机场扩建、填海造地,田晓菲在这里读书工作了10年,觉得这个古老的城市建设起来没个完。田晓菲说哈佛给她的印象却一如从前,“那就是我读研究生时住过的楼”,在哈佛校园,她如数家珍般说起每一座教学楼,说起每一个可供游人参观的景点,特别是走过那座古老雄伟的独立战争纪念大教堂,告诉我,我们的江泽民主席曾在那里发表过演讲。她说,哈佛的博物馆不可不去,因为那里不仅珍藏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恐龙化石和珍稀矿藏,最为独特的是百多年前一个工匠发明的“玻璃花”,用这个工艺制成的千奇百怪的花束绿叶举世罕见。有意思的是,田晓菲来哈佛10年了,竟然是第一次来到这里参观,她在她的中国古典文学和比较文学的天地里沉湎得太久了。在她自己的教学办公室里,在她为本科生研究生讲课的教室里,她的话就更多了。“这里的教学方法和国内的大学不大一样,开放与研讨的氛围更重些。”晓菲介绍说。
     田晓菲是在天津成长起来的,她4岁时随父母来天津,在天津市文联大院的地震棚里开始接触文学,在《天津日报》发表第一首诗,后出版了5本诗集。天津13中学的校园和居住过的小海地的一条小河都让她终身难忘。以柳溪阿姨为代表的天津一批老作家都曾是她的忘年交。
     田晓菲14岁从天津市第13中学直接升入北京大学西语系读英美文学专业。1991年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获英国文学硕士,1998年获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此后分别在柯盖德大学和康奈尔大学任助理教授,2000年开始在哈佛任讲师。
     晓菲供职的哈佛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是哈佛值得骄傲的一个系。这个系以哈佛的名义乃至美国的名义深深地汲取着古老的东方文化与文明,成为东西方文化沟通交流的桥梁。……
                                   ——摘自中国校园网
     二、北大学子谈北大
     大学三年级我写过一首歌咏北大的诗,参加全校朗诵比赛,题目叫《我生活在波涛翻腾的海洋》。我觉得北大有一股力量,有一种气象,有一个不可测其深浅的底蕴,唯大海才能比拟。三十多年了,这感觉仍然时常被唤起,并洗涤着我身上某些狭隘的、怯懦的感情,使我宽容些,更宽容些;勇敢些,更勇敢些。三十四年的岁月,北大已在我身上刻下难以磨灭的印记,而我的生命也已融入北大的血液。不管今后我是否会离开这里,但那条无形的纽带是不会断的。
                                 (袁行霈《我心中的北大》)
     认同灵动变幻的“北大精神”,但不迷信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权威,这是北大人有信仰而又多怀疑的原因。北大百年庆典时,曾有不少记者希望我用一句话来概括“北大精神”。面对此类热切的追问,我从来都是答非所问,转而介绍起“北大精神”是如何被一代代北大人所建构起来的。不承认北大精神可以“一言以蔽之”,其实蕴涵着一种古老的思路:大象无形。而且,北大必须自我革新,北大传统不应凝固不变,北大精神更有赖于一代代北大人的呵护、承传与发展。也正是这一点,使得我认同乃至赞许年轻学子谈论“我们北大”时得意的神情——那与其说是夸耀,不如说是承担。
     比起波光潋滟的未名湖、古朴庄严的博雅塔,以及近年崛起的百年纪念讲堂和理科楼群等有形景观,我更看好北大人的自尊与自信。踏进燕园,你很容易为这种有历史感因而显得深沉、有现实关怀因而显得生动的“少年气象”所感动。更为难得的是,这种“少年气象”,既属于稚气未脱的本科生,也属于白发苍苍的老教授。生活在如此气韵生动的校园文化中,你不会因此而摆脱人生的众多困惑,却很可能平添一股肉搏这虚空与烦恼的精气神儿——这正是北大真正诱惑人的地方。(陈平原《北大人的精气神儿》)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