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打印本页]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3 07:27
标题: 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奇妙的指纹》教学设计



蛟河市漂河镇半拉撮落村小学 史启伟



教学、学习目标及相对应的课程标准:

1.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观察自己或他人的指纹图样,让学生认识每个人指纹的独特性,学习一些观察与研究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对自己指纹的观察,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提出合适的问题。能根据问题,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方案。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研究和实验中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科学学习中让学生养成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每个人的指纹具有独特性。提出合适的问题,制定研究的方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透明胶带、剪刀、白纸、表格、放大镜、图画纸、印泥、橡皮泥、水彩笔、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魔术“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看魔术表演?接下来老师就来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不过表演魔术可是需要助手的,你们谁愿意来做老师的助手呢?不过老师要选的助手是有条件的。出示课件。
(一、我是班中最高大的男生,我的手很大,手指很粗,力气也很大。 二、我是班中最小巧玲珑的女生,我的手和手指很小,力气也很小。)
请两位同学上台,老师请他们留个手印做纪念。取白纸在白纸上印手指印。
师:老师把这两个手指印调换一下,现在不知道是谁的手指印了。不过没有关系,老师很快就能分辨出来。(教师给大家做一个实验:把少量碘酒倒在金属瓶盖里慢慢加热,移近白纸,白纸上便会出现清晰的棕色指纹。)
师:现在看到了什么?(教师把分辨出来的手指印向同学们展示一下)老师的魔术是不是成功了。给老师一些掌声吧。你们知道这手指印是什么吗?(指纹)。

2. 出示幻灯片(导入奇妙的指纹一课)。

二、 新授

(一) 研究指纹

1. 提出问题。
师:指纹这么奇妙,你们都想研究关于指纹的什么问题呢?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直接在课件上展示出来。)

2. 筛选问题。
师: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是真多啊!现在请你们仔细分析一下我们的问题,哪些我们可以在这一节课上就能解答呢?
(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
问题:
(1)我的指纹是不是一样的?
(2)我的指纹和同学的一样吗?
(3)我和老师的指纹是不是一样的?

(二) 拓印指纹

1. 导入。
(1) 你们是否知道你的指纹在什么地方呢?谁能给老师指一下?
(学生指出自己指纹的位置)
(2) 那好我们就开始研究吧!(找一位学生,拉着学生的手走到教室的一端)用放大镜观察一下吧!(再走到教室的另一端)在灯光下观察一下吧。(面向全体)我想在酒精灯上加热一下大家说行不行啊?在液体里泡一下可以吗?
(3) 这样观察太麻烦了,谁能给老师想一个办法?(引导学生说出把指纹拓印下来研究)

2.  拓印指纹。
(1) 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要把指纹印下来。和自己的同学讨论一下,怎样才能把我们的指纹印下来呢?(学生讨论)
(2) 教师提出要求
    ·小组成员互相帮助
    · 注意纪律,不要大声喧哗。
    · 注意卫生
(3) (学生利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拓印,教师巡视指导)
(4) 考察学生的方法,及时的发现并给予表扬。
(5) 展示一下自己拓印的指纹。

3. 研究问题。
(1)分小组研究问题。讨论交流研究方法和在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师布置要求:①搞好分工。②注意纪律。③做好记录。
(2)集体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动起来。可以向其他的同学借指纹;也可以向老师借指纹。
(3) 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做好纪录。

4. 交流答案,展示研究成果。
(引导学生将研究的方法、过程、研究的结果和遇到的问题都说出来。其他学生认真地倾听。)

5. 指纹的分类。
    ① 教师出示三种指纹类型,主学生观察它的形状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哪种物品十分相像?根据自己的观察,给这种类型的指纹起出自己喜欢的名字。(适时的表扬学生的回答)
    ② 总结出:人的指纹大致可以分成三类:弓形、箕形、斗形。(幻灯出示三种类型指纹的特征)
    ③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指纹属于哪种类型。

6. 知识扩展。
(1) 师:现在到了奖励的时间了,老师这有一本有关于指纹知识的小册子。这上面有我们刚才在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的材料。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呢?这是一本赠给热爱科学,乐于思考的孩子的。你们是不是这样的孩子呢?请班长代表全班同学到台上领下去。
(2) 指纹画创作
    ① 向学生展示一些中外有趣的指纹画。
    ② 鼓励学生自己创作指纹画。(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进行指纹画创作)。
    ③ 展示自己的指纹画。(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指纹画进行评价)
(3) 特色作业
    ① 回到家后把爸爸、妈妈的指纹拓印下来做一个家庭指纹档案。
    ② 研究一下自己的趾纹。看一看你的趾纹和你的指纹有什么相似或是不一样的地方。

三、 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我们本来很熟悉但又不太详细的知识,它是我们的朋友——指纹,有关于它的知识,你们还想再继续研究吗?那么,这项研究就交给你们了,老师祝你们成功。下课。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3 07:27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设计制作玩具的“浪花”



山东省莱州市莱州中心小学 李文革



一、课前设想

    玩具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亲密伙伴,那些奇妙而有趣的玩具,能开启孩子的智力,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许多聪明而调皮的孩子都喜欢拆装玩具,这些在大人眼中的“劣行”,恰是学生探索知识的火花。如何将学生的这些行为引上科学探究的道路呢?《玩具里的科学》一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现自我的空间。在课堂上学生们可以随便玩,随便说,随便拆……整堂课气氛很活跃,学生玩的积极性特别高涨,40分钟的时间匆匆而过。然而课后留给我的反思是:这样的课是不是有点华而不实呢?只注重了课堂气氛的活跃和学生的动手玩,似乎缺少科学探究的过程,这堂课学生在快乐的玩中收获的是什么呢?他们只能交流玩具的名称及玩法,至于这些玩具的制作原理,里面含有哪些科学价值,学生没有深入去探究?怎样才能让学生在玩中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呢?一阵冥思苦想之后,我决定根据本课的拓展活动,上一节科学探究课,即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喜欢的玩具玩一玩,在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科学态度、认识过程和价值观。

二、教学实施过程

    在学了《玩具的科学》一课后,我布置了一个课后创新性作业。让学生设计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要求设计新颖、玩法有趣、制作美观,且含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可以一个人做,也可以几个人合作,家长也可参与指导、帮助。到了星期二的科学课,教室里可热闹了。孩子们带来了自己动手制作的各种各样的玩具,有“万花筒”、“小风扇”、“小汽车”、“飞机模型”、“轮船模型”、“气垫飞碟”、“风车”等等。
    上课伊始,我布置了学习任务: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玩玩具,不过这次的玩和上次的玩不一样,要求以小组为单位玩,玩的时候不但要向你的同学介绍玩具的名称、构造、玩法(演示),还要说出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怎样制作的,里面含有什么科学原理等。每小组选出最佳作品,在班里进行交流。全体学生参与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这个玩具设计、制作得是否合理、新颖、有趣、好玩?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等。
在全班交流时,有一个组的玩具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生:我们组的这个玩具叫“气垫飞碟”。制作材料有硬纸板、塑料管、气球、透明胶布等。制作时,先把硬纸板剪成圆形,中间打个圆孔插上塑料管,再套上气球,最后在接口处,用透明胶布缠紧。下面,我玩给大家看看。
(生演示,将飞碟充足气,直接松手,“噌”飞碟飞上了天,学生的反应不一,有的发出赞叹声,有的不屑一顾,有的表情惊讶,也有的哄堂大笑。)
    我及时抓住这一契机问全班学生:“看到这种现象,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有,”一个学生问:“为什么飞碟飞上了天?”
    生:因为气球有弹性,当把充满气的气球松手后,气球会往回收缩,气球的气体就向下冲了出去,气球就会向上飞。我从网上查到了这种现象叫气体的反冲现象。
    “我有问题。”这时又有同学举手。
    “既然飞碟冲向天空时依靠的是反冲力,应该叫反冲飞碟,你们为什么叫它气垫飞碟?”
    又有一个学生问道:“我在电视上看到过气垫船,它能在陆地、水面、冰面上航行,你们的气垫飞碟都能在哪里跑?”
    生:我们气垫飞碟也可以在桌子上移动。
(学生演示,把飞碟充足气, 平放到桌子上,飞碟在桌子上直打转,飞不起来。)
    “哈哈,太有趣了。”有的同学下了位,后面的同学甚至站到了板凳上。有几个学生嚷道:“飞碟为什么飞不起来了呢?”
    生:我们小组研究过了,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因为气球里的空气出来之后,沿着桌子跑了,所以飞不起来。
    其他学生纷纷反驳:“不对吧,气球的空气跑出来之后,冲向桌子,给桌子一个向下的力,反过来,桌子也会给气球一个向上的力,就像弹簧,使劲向下压它,松手后,它会向上弹起。所以,我们觉得从道理上讲,这个飞碟是应该飞起来的。至于它飞不起来,是不是因为它太重了。”
    生:不是这个原因。我们飞碟虽然在桌面上飞不起来,但离开桌面就能飞起来。不信,我再给大家玩一玩。
(生演示,把充满气的飞碟放在桌子的边缘,一开始,飞碟在桌面打转,离开桌面却飞了起来。)
    “咦?这是怎么回事?”刚才乱哄哄的教室,霎时安静了许多。
    生:我们组也不明白……
    “对呀,这是怎么回事?”我心中也疑惑不解,“不如先把这个问题放给学生,看看他们是怎么想的?”于是,我插了一句:“大家想一想,这是怎么回事?”
    学生再次玩手中的气垫飞碟,边玩边把发现的问题记录到学习单上,在交流时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我想,飞碟在桌面上移动,是因为桌子有吸引力,把它给吸住了,离开桌面后,桌子不给它吸引力了,它就会利用本身的反冲力飞向天空。”
    “不同意,离开桌面,地球还有吸引力呢?我觉得飞碟在桌面上运动时,好像有什么东西压着它飞不起来。”
    “是空气给它一个向下的力,压得它飞不起来。”
    “不同意,难道离开桌面,空气就不给它一个向下的力了吗?”
    学生们议论纷纷……
    听了学生们的议论,我心中顿悟,灵机一动,拿过一块纸板,把它卷成拱形放在桌面上,说道:“同学们,老师想给大家作个小实验,你们想看吗?”学生异口同声“想”。我贴近桌面,往拱形纸板里吹气,弯曲的纸板变平了,贴到了桌面上。“同学们,看看发生了什么现象?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老师,因为你往拱形纸板里吹气,纸板下面的空气被吹走了,纸板上面的空气就把纸板压平了。”
    “是因为纸板下面的空气稀薄,上面的大气压力把纸板压平的。”
    ……
    “根据刚才这个小实验,请大家再想一想,为什么气垫飞碟在桌面上飞不起来呢?”
    “我知道了,当气垫飞碟充满气放到桌面上,气球里的空气沿着桌子向四处喷散,圆盘下面的空气压力小,圆盘上面的空气压力大,所以飞碟飞不起来。”
    “嗯,有道理……”
    学生的脸上绽露出了发现后的喜悦。
    “能不能让气垫飞碟平行着飞一小会儿呢?”我又把一个问题抛给了学生。“要想这样做,需要把飞碟做哪些改造呢?”
    在学生的议论声中,课在继续……

三、教学后的反思

    这堂课,使我欣喜不已,收获最大的就是我的学生,他们是那么全身心的投入,即使打了下课铃,学生们仍是兴趣盎然,争论不休。这节课成功了,那么课成功的原因在哪里呢?我认真总结了一下,认为有以下两点:
    1. 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玩中学”。
    儿童的天性就是玩,这节课近一半的时间都在满足孩子们的这种心理需求。当然,这里的玩不是看热闹,而是有目的的去玩。当一个有趣的玩具出现在孩子面前时,往往能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当学生对观察的现象感兴趣而提出问题时,这时便是探究的开始,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学生便可进行系统地科学探究过程,从而感受玩具里的科学。像今天学生们在玩气垫飞碟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的科学秘密,“反冲现象”、“大气压力”等等,许多初中要学到的物理知识都在这节课中被学生提出,也许有的问题学生们现在不甚明了,但是这堂课孩子们在玩中产生的疑问会激励他们不断探索,这种探索意识的树立,对学生的科学观、价值观乃至人生观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2. 把“难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解决。
    由于科学课倡导学生“探究”和“研讨”,因此,在学生探究的这段时间里,我没有满足于在各小组之间走一走,看一看,而是对学生实施影响,促进他们不断有所发现,营造了和谐的科学探究和研究氛围,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把自己作为一名参与者,和学生打成一片去了解学生,敏锐的观察他们发现了什么?还准备怎样去发现?等。玩具里的科学无穷无尽,有些玩具的科学是学生目前无法解释的,甚至老师也是不甚明白,这时怎么办?我觉得不妨把这些问题留给学生。现代学生的知识面很广,阅读的科普读物也很多,再加上电脑网络等现代媒体的便捷,都为学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当然有时一些问题的答案学生是找不出来的,在课堂上教师不用急于把所有答案告诉学生,不妨告诉学生现在我们的确有些秘密解决不了,有兴趣的话课后可以继续探索。新的课程标准提倡的不再是教会学生什么知识,而是提倡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一种探索意识。“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课堂就应该是学生的天地,就应该让学生在这块天地中自由畅想,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可以互相争论、 辩解,甚至争得面红耳赤。也许他们争论的问题在大人的心目中多么幼稚,也许他们争论的问题最终都没获得准确答案,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互相交流,互相探讨的过程,动手操作,科学探究的过程,当然也并不是要学生天马行空,任意思维,而是鼓励他们在一定范围内,从多方面考虑问题的全部,作为教师是应该掌握一定的尺度的。这种探究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们教师的不断引导与鼓励,支持与帮助。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3 07:27
标题: 回复: 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运用感官


教学目标:

1.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自觉地综合地运用感官的能力;

2. 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眼、耳、鼻、舌、手是人重要的感觉器官,并了解眼睛比其它感官接收的外界信息多;

3. 培养体会爱护自己的身体的意义。

课前准备:

教师:各种投影片,苹果、桔子、西瓜各两只。

学生:每人带苹果和桔子各一只。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出示装在布袋中的苹果和桔子让学生猜是什么。

2. 不用眼睛,你能用什么方法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3. 你刚才运用了哪些感官?你知道我们人体上有哪些感官吗?

4. 这学期以来,你运用哪些感官学到了哪些知识?

5. 导入,板书课题。

二、体验眼睛接收的信息多。

1. 你认为在眼、耳、鼻、舌、手这些感官中,哪一个获取的信息最多?(猜测)

2. 体验眼睛接收的信息多。

(1)拿出准备好的苹果。

(2)布置观察要求。

(3)学生进行观察苹果,并记录好观察记录。(见表)

运用的感官






















(4)比较得出眼睛接收的信息多。

三、体验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应综合运用感官。

1. 分别对桔子进行观察。(小组内成员除一人综合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外,其他人分别用单个感官进行观察。)

2. 组内进行比较,谁获得的信息最多?

3. 分析:为什么部分人获得的信息多?得出结论。

4. 综合运用感官去判别西瓜的生熟。

四、体验两只眼睛的优越性。

1. 猜测人为什么要用两只眼睛看物体。

2. 体验两只眼睛的优越性。

(1)两只眼睛看到的范围大。(眼睛正视前方,比较一只眼和两只眼看到的范围。)

(2)两只眼睛看得清楚。(用视力表进行比较)

(3)两只眼睛看到物体的位置比较准确。(用一支笔竖在自己眼睛的正前方,分别用左、右和双眼看笔,进行比较。)

五、拓展知识。

1. 教师演示情境。(摔了一跤,手不能动了,该怎么?)

2. 怎样才能知道骨头有没有断?

3. 你还知道人们发明了哪些器材来帮助我们去观察。

4. 教师投影补充。

六、体会保护五官的重要性。

1. 通过蒙住眼,塞住耳朵等活动来感受五官的重要性。

2. 讨论五官给人带来的好处。

我们应该保护好自己的五官。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3 07:28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奇妙的指纹







(教学准备:铅笔、透明胶纸、白纸、印泥、颜料、有关指纹的课件或录象、表格等。)

一、质疑激趣。

放一段录象是公安人员收集现场作案人的指纹,最后破案的故事。

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告诉学生,今天我们的活动内容就是来研究指纹。

二、拓印指纹。

1. 师:你有什么办法把你的指纹拓印在纸上?或参照书上的方法。

2. 方法和步骤:

(1)正像:用铅笔反复在纸上涂抹,把手指放在铅笔印上摩擦,用透明胶带纸覆盖在有铅笔印的手指上,把胶带纸揭下来贴在干净的白纸上。

(2)反像:取印泥或调好的颜料,手指放上去,粘上颜料后,印在白纸上。

(拓印指纹的方法还有几种,这只是其中的一种,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拓印指纹)

3. 学生完成十个手指的拓印。

三、研究指纹

1. 师:警察同志能用指纹来侦破案子,你今天打算怎么来研究指纹?

2. 学生先说一说研究的问题,老师把问题写在黑板上供学生选择。(除书本上之外,如:杯子上的指纹如何取下来?指纹有什么作用?

3. 每位学生选择一至两个问题进行研究,问题相同的同学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先讨论研究的方案,然后共同进行研究。

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结果要做好笔记。

四、展示和交流。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到讲台前对大家说说自己的研究结果,还可以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展示。

五、拓展

1. 全班同学的手印图。

2. 人们是怎样利用指纹的特点来解决问题的?

3. 指纹会遗传吗?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3 07:28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我的手







教学目标:

1.  能查阅资料,了解人体的有关问题。

2.   通过实验证明手的灵巧与它的构造有关。

3.   手是重要的感觉器官,又有感觉的功能。

4.   在对人体基本组成的观察中,发现人体构造的精巧与核心之美。

5.     体验身体残障所到来的不方便,爱护自己的身体,关心和善待身体有残障的人。

6.    观察自己的指纹,了解指纹的用途。

教学重点:证明手的灵巧与它的构造有关。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我的手

(教学准备:袜子和衣服,用针扎或用颜料点成的盲文数字,冷热、软硬、轻重、光滑等不同的物体,有褶皱的饮料管、能套住手指的圆筒,胶带纸,有关图片和人体骨骼标本等)

一、 引入。

谜语导入。

二、手的用途。

师:我们的手能干什么?

学生讨论手的用途。

学生展示手的用途。比如:在投影机的灯光下做手影的游戏等。

三、提出问题:手为什么这么灵巧?

1. 师:我们的手为什么能做这么多的事?

让学生产生问题:手为什么这么灵巧?

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如:观察手的结构和形态,手是什么样的(手上有什么)?五个手指是怎样长在手掌上的?

学生探索活动:触摸手了解它的内部,如有多少块骨头,哪些地方有关节等?

学生观察手作握、捏、伸展、弯曲等动作时,皮肤、肌肉、骨的变化。

2. 师出示手的骨骼照片,数一数手部的骨头数量。

四、分组讨论:用什么办法验证自己的设想。

师:你能用什么办法验证自己的设想?

学生分组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验证的题目和验证的办法记在本子上。

五、验证。

由学生用自己的办法进行验证。

手指关节处皮肤上的褶皱,其作用和饮料管上的褶皱相似,具有帮助活动的功能。除了用胶带纸粘住这些褶皱去体验手指是否容易弯曲外,还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些饮料管,让学生用手分别去弯折有褶皱的地方和没有褶皱的地方,比较有什么不同。

师出示手部骨骼模型,观察手部关节活动的灵活性。

体验关节的作用,可用小木片和胶带纸把手指的某个关节固定住,就象骨折时上夹板一样。也可以用圆筒套住手指,体会缺少关节将会怎样。

体验大拇指的作用。把大拇指和其他四个手指并排紧靠在一起,不单独分开。或者把大拇指收在掌心,体验一下手还能灵活地去使用工具吗?

六、手在感觉方面的功能。

师:下面我们来做“猜一猜”游戏。要求不用眼睛看。

利用桌子上事先准备的物品,以及学生自己书包和衣袋里的东西,挑选一些放在一个布袋里,请一个同学蒙上眼睛,用手去拿出里面的物品,并说出是什么,为什么?接着在每个小组用若干信封或其他袋子分别装上废电池、塑料泡沫、海绵等不同的,让学生猜。

七、训练手的感觉。

让学生区分袜子和衣服的正反连忙两面;分辨不同质地的纸;各种各样的树叶(如表面光滑有蜡的、有茸毛的,新鲜的、压干的,不同形状的——

师准备一些用油漆或乳胶画点在纸上的盲文,学生辨认盲文。

在次基础上再介绍分别代表哪个数字,介绍人民币上的盲文数字。

八、拓展。

观察一些动物的“手”?看看和人的手有什么不同?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器具利用了手指关节处的褶皱结构?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3 07:28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我们的身体







教学要求

1. 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我们的身体。

2. 尝试自己提出研究问题,能通过看、听、摸等手段对自己和同学的身体结构有个粗略的了解,并由此产生进一步观察和认识自己身体的兴趣。

3. 能用文字、图画等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和同学交流,相互评价观察结果。

4. 初步了解人的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等几部分组成,左右对称。

5. 在对人体的基本组成的观察中,发现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体验身体残障所带来的不方便,爱护自己的身体,关心和善待身体有残障的人。

教学准备

白纸、全身图投影片、残疾人图片、放大镜、尺子、纸筒等。

教学活动过程

1. 观察身体的基本组成和外形特点。

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

我们来画一画人。先想一想你准备画谁?画些什么?然后仔细观察一下再画一画。

先说一说画了身体的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有什么特点?

再让大家猜一猜:你画的是谁?

出示人体全身图(投影),认识人体各部分的名称:头、颈、上肢、下肢、躯干等。

观察同桌同学身体各部分的特点(包括结构灵活、左右对称、长短粗细等),然后介绍给大家。

2. 体验身体对称及平衡的好处。

出示一张残疾人的图片,观察描述残疾人身体外形的特点。

说一说:图片中的残疾人在生活工作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体验:只用一只手拉衣服上的拉链。只用一条腿走一段路。

想一想:以前你遇到过哪些残疾人?怎样做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帮助?

3. 感知身体里面有什么。

先猜一猜:我们的身体里面有什么?

关于身体里面有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老师也有几个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补充)如:

心脏在哪个部位?

肋骨在哪个部位?有多少根?

……

你还能用眼睛的观察来解决这些问题吗?那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呢?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集体交流:我们小组想出了这些办法:……你对他们小组的办法有什么建议?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用得到的方法解决自己提出的各种问题,像以前一样做好观察记录。

交流小组研究的成果:我们知道了身体里面有……。我们用的方法是……

4. 后续活动。

哪些问题我们在课内不能解决,但可以在课余用查资料的方法解决?

抽时间到校图书室或街上的书店里查一查,看看我们能解决哪些问题,同学间互相交流,用摘录的方法向老师汇报。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3 07:29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我们的食物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
    2. 学习用分类的方法认识食物,培养分类能力。
    3. 学习用简单的图表进行统计,培养学生整理资料和评价统计结果的初步能力。
    4. 、激发学生关心食物的兴趣,增进学生的健康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以及整理资料和评价统计结果的初步能力。
教学准备
    1. 学生准备:
(1)将上课前一天自己所吃的食物记录下来并制成统一大小的卡片。(教师课前适当指导记录和制作卡片的方法)
(2)根据问题搜集资料(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是什么?、对人体有什么作用?主要含有这种营养物质的食物有哪些?)
    2.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全班一天食物情况统计表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 认识食物、了解食物
   (1) 拿出你制作的食物卡片,在小组内交流你
    昨天吃的食物情况,然后老师找几个同学
    向全班汇报昨天所吃的食物情况,并说说
    你对食物知道些什么?还想了解些什么?
   (2) 给你所吃的食物进行分类,看谁分的方法多?(用学生自制的卡片分类、摆在桌子上)
   (3) 汇报你的分类情况,并说说你的根据是什么?(对学生的分类结果,只要合理应给与肯定)
   (4) 师:大家一天中吃了这么多种食物,吸收了很多人体所需的营养,你知道人体主要需要哪些营养物质吗?这些营养对人体有什么作用?你能说出几种主要含有这种营养的食物吗?
   小组讨论,将自己搜集来的资料相互交流。
  (5) 汇报讨论的结果,并简要板书。
  (6) 请你按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为标准给你吃的食物重新分类,并想一想哪些食物支持我们生长发育?哪些食物支持我们活动?哪些食物支持我们活动又不能吃得太多?哪些食物让我们保持健康?
  (7) 汇报你分类的结果,并说说这些食物对我们人体的作用。(学生边汇报老师边将卡片贴在黑板上,重复的食物卡片只贴一个)
   (8) 你能找到一种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的食物吗?
   (9) 讨论并汇报:只吃一种或少数几种食物好吗?为什么?
    2. 统计、评价全班一天所吃的食物情况
   (1) 教师按照黑板上食物的分类情况统计全班所吃的每种食物的人数。(老师将人数标在食物卡片下面)
   (2) 请同学们将黑板上的数据整理后填在《科学活动手册》上。
   (3) 分组讨论:从统计的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将你的发现写在《科学活动手册》上。
   (4) 汇报你的发现。
    3.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4. 延伸:老师给大家提出一个课下思考的问题:同样一日三餐,可是有的人吃出了健康,有的人吃出了疾病,为什么?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吗?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3 07:29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我们的食物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
    2. 学习用分类的方法认识食物,培养分类能力。
    3. 学习用简单的图表进行统计,培养学生整理资料和评价统计结果的初步能力。
    4. 、激发学生关心食物的兴趣,增进学生的健康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以及整理资料和评价统计结果的初步能力。
教学准备
    1. 学生准备:
(1)将上课前一天自己所吃的食物记录下来并制成统一大小的卡片。(教师课前适当指导记录和制作卡片的方法)
(2)根据问题搜集资料(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是什么?、对人体有什么作用?主要含有这种营养物质的食物有哪些?)
    2.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全班一天食物情况统计表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 认识食物、了解食物
   (1) 拿出你制作的食物卡片,在小组内交流你
    昨天吃的食物情况,然后老师找几个同学
    向全班汇报昨天所吃的食物情况,并说说
    你对食物知道些什么?还想了解些什么?
   (2) 给你所吃的食物进行分类,看谁分的方法多?(用学生自制的卡片分类、摆在桌子上)
   (3) 汇报你的分类情况,并说说你的根据是什么?(对学生的分类结果,只要合理应给与肯定)
   (4) 师:大家一天中吃了这么多种食物,吸收了很多人体所需的营养,你知道人体主要需要哪些营养物质吗?这些营养对人体有什么作用?你能说出几种主要含有这种营养的食物吗?
   小组讨论,将自己搜集来的资料相互交流。
  (5) 汇报讨论的结果,并简要板书。
  (6) 请你按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为标准给你吃的食物重新分类,并想一想哪些食物支持我们生长发育?哪些食物支持我们活动?哪些食物支持我们活动又不能吃得太多?哪些食物让我们保持健康?
  (7) 汇报你分类的结果,并说说这些食物对我们人体的作用。(学生边汇报老师边将卡片贴在黑板上,重复的食物卡片只贴一个)
   (8) 你能找到一种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的食物吗?
   (9) 讨论并汇报:只吃一种或少数几种食物好吗?为什么?
    2. 统计、评价全班一天所吃的食物情况
   (1) 教师按照黑板上食物的分类情况统计全班所吃的每种食物的人数。(老师将人数标在食物卡片下面)
   (2) 请同学们将黑板上的数据整理后填在《科学活动手册》上。
   (3) 分组讨论:从统计的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将你的发现写在《科学活动手册》上。
   (4) 汇报你的发现。
    3.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4. 延伸:老师给大家提出一个课下思考的问题:同样一日三餐,可是有的人吃出了健康,有的人吃出了疾病,为什么?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吗?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3 07:29
标题: 回复: 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我们在生长


教学要求

1. 采用举例的方法描述自己在生长变化。

2. 经历和体验测量身高、胸围、心跳、呼吸、肺活量等活动的过程,激发今后继续测量、分析的兴趣。

3.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会测量前讨论、分工,测量后及时记录数据。

4. 通过测量了解自己的身高、胸围、心跳、呼吸、肺活量等情况。

教学准备

生长变化图投影片、空白表格、钢卷尺、直角三角尺、纸筒、带指针的手表、贴有刻度的大可乐瓶或雪碧瓶(250ml)、可弯头的吸管、自己从小到大的照片。

教学活动过程

1. 引入新课。

出示6幅生长变化的图片(投影),观察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你是怎样发现他在不断长大的?

说说从哪些现象感觉自己也在不断长大?记录学生举的事例。

揭示课题:我们在生长

2. 身体的哪些方面在生长变化。

分小组讨论:刚才同学们例举的事例可以分成哪个方面?

交流归纳:身高、胸围、体重、肌肉、骨骼、心脏、肺

3. 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

分小组讨论:怎样精确地知道自己身体生长变化的情况?

交流汇报。(不一定有统一的结果,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

教师介绍:测量并记录自己现在的身高、体重、胸围、鞋的尺码等数据,以后定期测量、记录,比较这些数据就会发现自己在不断地生长变化。

4v在老师的指导下测量。

(1)测量身高。

分小组进行。先小组讨论一下:测量的方法和步骤、怎样测得准、怎样分工,然后相互合作测量(测量过程中可吸收其他小组的测量方法),并讨论一下怎样记录到表格中(教师提供空白表格),记录下来。

班级
姓名




































































































































































(2)测量胸围。

先集体讨论确定胸围测量的位置,然后按测量身高的合作模式进行测量胸围,记录测得的数据。

(3)测每分钟心跳和呼吸的次数。

先安静一会儿,使自己全身放松,心情平静。

让学生说说怎样测量心跳的次数。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补充。(主要是两种方法:用纸筒听和数脉搏的次数,让学生找到脉搏的位置)让学生任选一种方法。

让学生讨论分工:听纸筒数数、计时、记录。

测三次,取中间的一次记录下来。

按上面的合作模式测呼吸的次数。教师强调并示范呼和吸为一次。

(4)测定肺活量。

拿出带有刻度的瓶子,灌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倒过来放入盛水的盆内,瓶口朝下。

移去玻璃片,插入吸管(短的一头)。

深吸一口气,衔着吸管用嘴呼出气,让气进入瓶内,把瓶内的水排出。

让瓶子竖直,从瓶子上的水面刻度处读出数,就是自己的肺活量,记录在表格里。

学生根据自己测得的数据进行小组间的交流。

5. 后续活动。

    制定一份以后定期测量、记录的计划表。(主要是时间)保管好表格,以后使用。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3 07:30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动物的自我保护》教学设计与反思



江苏省如皋师范附属小学 许映华



摘要:本教学设计拟探究利用专题学习网站的形式,改变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网络学生可以接触到大量有关动物自我保护的信息,从而拓展了学习的空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为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动物自我保护;专题学习网站;自主合作探究
一、教材分析
1.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2) 通过动物的自我保护学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培养信息的搜集、加工并进行交流的能力。
2. 教学准备: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课前师生分工协作,在各个科普网站收集了许多有关动物自我保护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录像片段以及新鲜有趣的故事;师生还一起进行了乌鱼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下体色变化的实验,并用数码摄像机拍摄下来。然后用这些材料制作一个《动物探秘》的专题学习网站。
二、设计理念
    理论与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多种多样,没有一种能适用于所有学科的教学模式,譬如:教学以情感为基调的散文,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比较科学,而知识博览类的学习内容却适用专题学习网站。因此,对于某一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最为适宜的整合方式显得尤为必要。
    《动物的自我保护》是一节知识探究型的科学课,通过对动物的自我保护的研究,发现普遍存在的规律。本节课的特点决定了其非常适用专题学习网站的形式,通过网站可以将丰富的图片、文字以及视频资料提供给学习者,使学生在课堂内能够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全可能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达到教学目标,体现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的优势。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学习任务:
1. 自然界里的各种生物为了生存,各自捕食自己的食物,譬如稻谷被蝗虫吃,蝗虫被青蛙吃,青蛙被蛇吃,蛇又被鹰吃,我们称生物之间的这种食物联系为食物链。
2. 让我们一起观看一段狮子捕食斑马的录像。
讨论:狮子捕食斑马有没有成功?为什么?
3. 师:是啊,没有谁甘愿成为别人的美餐。为了生存,动物们想方设法来保护自己,在方法上它们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动物是用什么方法来保护自己的,你感兴趣吗?
(评析:动物世界是学生最喜爱的电视节目之一,生物之间的弱肉强食充满着无法抗拒的神秘感,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段草原中狮子捕食斑马的视频片段,能刺激学生的认知兴奋。出人意料的是,狮子的行动失败了,由此激发了学生探究其中奥妙的“欲望”,为进一步学习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做好了学习心理上的准备。)
(二)浏览资源,探究保护方法:
1. 学习“保护色”
    (1)阅读感知
    一起来看一份阅读材料,哪位同学为我们读一读?
    思考并讨论:为什么两组蝗虫的“命运”截然不同。
    师评价:同学们的见解很有道理,不过是否正确,还需要科学的依据。
    (2)游戏体验
    我们不妨做一个游戏,老师提供蝗虫在水泥地上和草地上的两幅图片,图中各有若干只蝗虫。现在你就是那只吃蝗虫的“鸡了”,我们来比一比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正确地数出图中蝗虫的个数,怎么样?
    先后出示两幅图片,学生数数,师给出正确答案。
    总结:同学们,你能用一段话表达刚才游戏的感受吗?请仿照屏幕格式小组内先交流。指名回答。
   电脑出示回答提纲:

1、蝗虫在水泥地上,与地面颜色       ,   容易被数出来;

2、蝗虫在草地上,与地面颜色         ,   容易被数出来;

3、由此可见                                        。

(3)实验验证
    同样奇怪的现象在鱼类身上也存在,老师去市场买菜时发现,同样是乌鱼,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我很纳闷,不知是什么原因?同学们帮我想一想,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老师也是这样猜想的,为了验证我们的猜测,我和几位同学曾经做了一个实验,老师将实验的过程用摄像机摄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不好?
    讨论:看完录像之后,你发现乌鱼的体色深浅不同与什么有关系吗?
    揭示: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乌鱼改变自己的体色,使得与周围环境相似,从而达到自我保护。谁能用关键词概括一下这种方法的?
(4)讨论交流
    其实,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乌鱼并不是专家,动物世界里有许多比它更具代表性,同学们还知道其他一些吗?
2. 学习其他保护方法
(1)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在《动物揭秘》学习网站上进行自主探究,其中文字资料、视频资料、图片资料里的内容丰富多彩,如果同学们有兴趣,还可以通过超级链接接入到因特网上。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3 07:30
标题: 回复: 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电脑显示:
发现动物还有哪些保护方法,试用关键词进行概括,并记录下来。
姓 名

动 物

方 法





(我们可以使用在线留言的方式来记录研究成果,留言方法是单击“发表留言”,然后在相应的空格内输入姓名和动物名称以及自我保护方法,老师可示范一个。)

    本次活动的时间只有12分钟,建议同学们加快浏览与阅读的速度,争取有更多的发现。请同桌两人组成学习小组,合理分工,协作学习。开始吧!
(2)数据处理,交流成果。
师:好,时间到,已经有很多同学将研究成果展示出来了。让我们对照数据做进一步的研究。请同学们观察电子表格,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提出来。
师:表中的数据看起来比较乱,我们还可以通过EXCEL的自动排序功能进行整理。
首先通过动物进行排序,你们发现哪一种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最多?
最后通过保护方法进行排序,你又发现哪种保护方法最常用?
总评: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发现了动物有许多种自我保护方法,有的动物还同时具有两个以上的保护方法。
谁来总结一下,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都有哪些?
(3)巩固练习,提高认识
一起来做一个小练习,好不好?老师举例几个动物,请你试着说出它的保护方法。
(评析:专题学习网站的应用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搭建了平台。网站中,多达数百兆的视频和图片资料以及大量的文字信息,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了可能。在自主学习之前,对学习的目标和方式,教师进行了重点指导,保证了学习的高效率。在成果展示设计中,教师巧妙地利用了网络的实时交互性能,将学生的探究成果利用表格式留言簿的形式实时反馈,让学生及时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能掌握学习小组的学习情况,凸显了网络学习的优势。)
(三)拓展想象,解决实际问题
1. 应用引申:
大自然一直是人类发明创造的源泉,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从动物的自我保护中也受到了很多的启发,反明出许多保护安全的装置。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处理,并说出模仿了怎样的动物自我保护方法。
2. 终极挑战:
发明创造其实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同学们,如果给你一个体验创造的机会,你愿意尝试吗?请看终极挑战!
电脑显示:
当你单独步行回家时,一个坏蛋拦住去路,你会怎么办?
(提示:可模仿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
3. 总结评价:
师:通过这堂课的研究,我们知道了各种动物在自然界都会遇到敌害,凡是能生存下来的都有保护自己的本领。同学们还模仿动物的自我保护进行了发明体验,有的还相当巧妙,我提议你能锲而不舍地去研究,也许一个伟大的发明就从此中诞生了。
(学以致用,通过应用引申,将动物的自我保护这一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联系,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中有很多发明创新来源于自然界,只要拥有发现的眼光,伟大的发明就在自己的手中。也体现了学习科学就是认识自然并改造自然的本质。)
四、教学反思
1. 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对于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通过“保护色”为例,引导学生阅读、观察、思考,并总结出保护方法,并根据这样的学习方法,依据学习网站所提供的学习素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归纳出其他若干种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
2. 凸显了网络教学的优势。传统的教学方式,甚至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一节课中是无法大容量地接触到如此多的信息的,专题学习网站有着其独有的优势。通过学习网站,学生不仅可以自主学习到的大量的文字、图片、视频材料,还可以通过超链接接入到互联网中,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同时,在线的学习网站还为学生课外继续学习和探究提供了资源和平台。
3. 渗透了信息加工处理能力的培养。网络给我们的带来的信息是巨大的,但是如果缺乏信息的加工处理的能力,那么信息就不会真正地被得以利用。在这节课中,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有效地利用了Excel的排序功能,将数据进行分类,将相同或类似的信息进行整合,提高了数据的利用价值,从而使学生对动物的保护方法进一步的明晰。
4. 诠释了科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道理。教学设计中突破教材的目标要求,将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与人类的自我保护进行联系,从而发现,人类的许多保护的设备或装置受到了动物的启发,并以一个假想作为实例,引导学生通过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并帮助学生逐步构建学以致用的治学方略。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3 07:30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玩陀螺》课堂实录



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张湾镇红星小学 李旭东



    师: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小玩具,想知道它是什么吗?
    生:想。
    师:好!那就请看大屏幕。(师掏出自制的彩色陀螺在展示台上演示)
    师:好玩吗?猜猜看,像我们玩的什么?
    生:陀螺。
    师:对,是陀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陀螺。(师操作电脑,出示课题)
    师:玩陀螺有意思吗?你们想不想动手做一个陀螺玩呢?
    生:想。(大声的说)
    师:老师给每位同学准备了一套制作材料,装在信封里,现在请小组长打开信封,看谁能很快地做一个陀螺。
    (学生打开信封,动手制作,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师:做好了的同学,试一试,看你做的陀螺能不能转。(生检验自己做的陀螺)
    师:看来大家的陀螺都做好了,现在我们一起来比一比看谁做的陀螺转的时间长(老师喊“预备——开始”,学生一起转陀螺)。
    师:谁的陀螺转的时间长呀!请举手。
    (陀螺的转的时间长的学生兴奋的举起手)
    师:咦,有的陀螺转的时间长,有的转的时间短,这是怎么回事儿呢?要不,我们再比一次,请准备好自己的陀螺,“预备——开始”。(生再一次转自己的陀螺)
    师:这一次,谁的陀螺转动时间长,请把你的陀螺举起来。(转的时间长的学生高兴地举起自己的陀螺)
    师:这是怎么回事儿?怎么还是有的转的时间长,有的转的时间短呢?请同学们猜想一下,陀螺转动时间长短不同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生:我发现这个盘放的平衡度好,它就转得好,要是歪一点的话,那就转不长。
    师:对,我们通常把圆片叫做陀螺的盘,也就是你认为陀螺转动时间长短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生:同盘的平衡度有关?(师板书:盘的平衡)
    师:请看大屏幕,是不是像这样的两个陀螺?(师用课件出示一个盘平的,一个盘倾斜的陀螺)
    生:我想同铁钉的粗细有关系。
    师:这个铁钉,我们通常称它为轴,也就是你认为陀螺转动时间长短同轴的粗细有关。(师板书:轴的粗细)
    师:是不是像这样的陀螺?(师用课件出示一个轴粗的一个轴细的),还有没有不同的猜想?
    生:我觉得盘离轴的尖近转的时间长,远一点儿就转的时间短。
    师:你的意思也就是陀螺转动时间长短与盘的高、矮也有关系?(板书:高矮,并用课件出示盘的高矮不同的两个陀螺)
    生:我认为还与盘大盘小有关系。(板书:大小,并用课件出示)
    生:我想还与盘的厚度有关系。(板书:厚薄,并用课件出示)
    生:我想与轴的长短不同也有关系。(板书:长短,并用课件出示)
    生:可能用力大小不同也会影响转动时间长短。(板书:用力大小)
    师:同学们猜想了影响陀螺转动时间长短的因素有这么多,究竟同什么因素有关呢?怎样才能证明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生:做实验。
    师:对,只有通过实验来验证,但是由于时间有限,这节课我们想重点研究陀螺转动时间长短与盘的大小、厚薄、高低、轴的长短有没有关系,其它影响因素做为课后研究的问题。好不好?
    生:好。
    师:那么如果想研究盘的大小与陀螺转动时间长短有没有关系?我们应该怎样设计实验呢?请各小组讨论一下自己的实验方法?(生分组讨论,师巡视)
    师:讨论好的组请举手!
    生:我们用一个盘大和一个盘小陀螺,让他们同时转,看哪一个转的时间长。
    师:你们同意他们的意见吗?
    生:我们同意,但是在做的时候,还应该用同样长短的轴。
    生:我觉得还应该让盘的高矮弄一样。
    生:除了刚才说的,还应该选厚薄一样的盘来做实验。
    师:还有补充意见吗?
    生:在转的时候最好用一个人转,这样力量是一样的。
    师:哦,大家说的意思也就在研究盘的大小与陀螺转动时间长短的关系时,只能改变哪一个条件?
    生:(齐)盘的大小。
    师:其他条件呢?
    生:(齐)都不能改变。
    师:那么要想研究盘的高矮与陀螺转动时间的关系,应该只改变什么?其它条件呢?
    生:应该只改变盘的高矮,其它条件如:盘的大小、厚薄、轴的长短都不能改变。
    师:那么要研究轴的长短与转动时间的关系,怎么办呢?
    生:只改变轴的长短,其它条件都不能变。
    师:谁还能想出研究盘的厚薄与转动时间关系的方法?
    生:研究盘的厚薄与转动时间的关系时,就只能改变它的厚薄,其它条件都不能变。
    师:大家说的方法,老师明白了,也就是在研究每一个问题时,都只能改变几个条件?
    生:(齐)一个。
    师:其它条件呢?
    生:(齐)都不能变。
    师:现在我们想研究影响陀螺转动时间长短的因素有四种,你们各小组最想研究哪个问题呢?请你们简单商量一下,然后告诉老师。
    (学生小组商量好后进行汇报,教师在电脑上相应问题图案下面分别输出1—9组的代号,结果有三个组选择研究同盘的大小的关系、有三个组选择研究同盘的厚薄的关系、两个组选择研究同轴的长短的关系、一个组选择研究同盘的高矮的关系。)
    师:同学们选择了自己最感兴趣的研究问题,也设计了很好的实验方案,那么你们的猜想是否合理,方案是否科学可行,只有用实验来验证,但是为了配合好大家的实验,老师又给你们准备了一组材料,请同学们先把原来的材料收起来,装在信封里,收好后由组长交给老师,再领取下一组材料。
    生:(小组长收好第一组材料后,找老师领取相应的材料)
    师:在实验之前,老师还有几点建议告诉大家:一是转动时用力大小要尽量相同;二是要保持轴与盘的垂直;三是选择合适的比较时间长短的方法。现在开始动手做吧!
    生:分组实验,进行研究。(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准备交流实验方法和发现,5分钟后交流)
    师:请大家说一说,你们是怎么研究的?有什么发现?
    生:我们用一个盘厚的,一个盘薄的,它们的大小一样,轴也一样长,盘的高矮一样。同时转,发现盘厚的转的时间长一些。
    生:我们也是研究盘的厚薄的,我们做的时候,用一个同学先转一个盘厚的,看它转了9秒,再转盘薄的,转了5秒,这样力量是相同的。
    师:那你们也是发现盘厚的转的时间长。
    生:我们研究的问题跟他们一样,也有同样的发现,就是厚一点的盘转动时间长。
    生:我们研究的是轴的长短与转动时间的关系,我们用一个轴长的,一个轴短的,其它都一样,我们也是用一个人转,记下每次转动的时间,然后发现轴短一点的转的时间长,轴长的转动时间短。
    生:我们组的发现跟刚才这个组是一样的。
    生:我们研究的是盘的高矮,发现轴一样长时,盘离轴尖近一些的陀螺转动时间长,另外一个离高一点儿,转的时间短。
    生:我们研究的是盘的大小,我们的盘都是薄的,轴一样长,转的时候,大盘平稳一些,转的时间长,小转转的时间不长,我想可能是盘大,它重一些,平衡力好一些,转的时间就长。
    师:你不仅发现了盘大的转的时间长,而且还分析了原因,真不错。
    生:我们研究的也是盘的大小,但是我们发现盘小的转的时间长。
    生:我们研究时,也发现盘小的转动时间长,盘大的转动时间短。
    师:通过交流,老师发现有三个问题,同学们结果是一致的,只有研究盘的大小的三个组答案不一样,现在怎么办呢?
    生:让他们现做一遍。
    (分别找两个组的学生代表,用两个大小不同的陀螺做实验,做之前,老师先检查陀螺是否有问题,然后同时转)
    师:哪个转的时间长呢?
    生:(刚才汇报错了的学生),应该是盘大的转的时间长。
    师:敢于承认错误。(师带头给予掌声鼓励)
    师:通过对陀螺的研究,你发现了影响陀螺转动时间长短,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生:我们发现陀螺转动时间长短与轴的长短、盘的大小、厚薄、高矮都有关系。
    生:我们发现与我们猜想的都有关系。
    师:同学们发现的都很好,如果现在让我们做一个转动时间最长的陀螺,你认为应该把它做成什么样的?
    生:应该做成盘大的,再弄厚一点儿,然后离轴尖低一点儿,轴还要短。
    师:我想此时,有很多同学都想动手做一个这样的陀螺了,下课后,我们一起动手做一个,再比一比,看谁做的陀螺转动时间最长,好不好。
    生:好。
    师:其实小小的陀螺里面藏着的科学奥秘还远远不止这些,只要我们能把今天学到的研究方法,研究的热情带到课后去观察,去研究,相信你会有更大的收获.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3 07:31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沉浮的秘密







教学目的:  
    1. 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秘密。
    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课前准备:
    同体积的塑料块、木块、橡胶块、铁块、塑料小桶、量杯、网袋、测力计、橡皮泥、带盖的小瓶子、细橡皮管、竹筷、海绵、塑料袋、线。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上一课我们研究了水的浮力,认识到在水中的物体,不管是浮着的,还是下沉的,都会受到水的浮力。既然这样,为什么放入水中的物体有的沉,有的浮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秘密。

    二、学习新课
    1. 指导学生发现物体与同体积水相比,比水重则沉;比水轻则浮。
   (1)谈话:我们将通过实验来揭示物体沉浮的秘密。请同学们把同体积的木块、塑料块、橡胶块、铁块放到水中,观察哪些物体在水中上浮,哪些物体在水中下沉。
   (2)提问:这些物体为什么有的沉、有的浮呢?
   (3)指导学生实验,要求用测力计测量这些同体积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把结果填入课本第11页中。
   (4)分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5)汇报实验结果。
   (6)讨论:这些同体积的物体与同体积的水相比,哪些比水重?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比水轻?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7)小结:与同体积的水相比,比水重的就会下沉,比水轻的就会上浮。
   (8)学生完成第11页的填空。

    2. 指导学生研究同一物体,重量不变,体积增大,其浮力也会增大。
   (1)谈话: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曾做过一个实验:一团橡皮泥在水中下沉,把它捏成船形就可以浮在水面上。
   (2)提问:为什么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后,在水中会由沉变浮呢?
   (3)指导学生用测力计测量不同形状的橡皮泥在空气中的重量是多少,再测量它们浸入水中后重量是多少,计算出它们受到的浮力是多少。把结果记录在课本第12页表中。
  (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讨论:橡皮泥体积变化与它在水中受到浮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5)小结:橡皮泥的体积越大,水对它的浮力也就越大。

   3. 学生发现同体积物体,如果重量不断增加,也会由浮变沉。
  (1)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过程及结果。
  (2)小结:物体的体积不变,如果物体重量不断增加,就会由浮变沉。
  (3)讨论:为什么潜水艇能浮在水面上,又能沉入水底?
  (4)小结:物体体积不变,如果重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由浮变沉,同样,如果重量减少到一定程度,也会由沉变浮。

   4. 学生利用物体在水中沉浮的规律进行研究和实践。
  (1)“玩”潜艇模型,控制它在水中的沉和浮。
  (2)分组实验:鸡蛋在清水中下沉,在浓盐水中上浮。

    三、巩固总结
    1. 提问: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发现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秘密是什么?
   (2)怎样控制潜艇的沉与浮?
    2. 课后实践
   (1)自制潜艇模型,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把潜艇的秘密讲给他们听。
   (2)有的木块能浮在水面上,过了一会儿就会沉入水底,你能设计实验,寻找其中的秘密吗?


作者: lsp    时间: 2008-10-24 11:02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空气的性质







教学目标
   
一、过程方法
    1. 学习用观察,实验,比较,概括等多种方法认识不易感知的空气。
    2. 能根据压“气垫”的感觉和观察,做出假设,并能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 用多种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二、科学知识
    1. 知道空气是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能被压缩等性质。
    2. 知道压缩空气有弹性,了解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 猜谜: 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变化多,动物植物都需要。
    2. 学生回答。
    3. 谈话: 不错,谜底是空气。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关于空气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4. 学生提问。
    5. 谈话: 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先让我们来研究一下空气是怎样的一种物质。

二、探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1.提问: 这是一只气球,你们能把它吹大吗?(出示气球在瓶里的实验装置)如果我们来吹这个气球,能把它吹大吗?
    2.学生假设。
    3.推选几位同学来试一试。
    4.讨论: 气球为什么吹不大?
    5.小结: 在这一过程中相机给出“空间”这一概念,引导学生用“空间”描述实验现象。由“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引出“有空间就有空气占据吗?”这一问题,并对这个问题作出假设。

三、学生利用实验来探明空气是不是占据空间

    1. 谈话: 我们得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呢?这就要看它是否能经得起实验的检验了。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把一团纸塞进玻璃杯的底部,然后将杯子倒立放入水中,杯子不能歪,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如果把杯子倾斜着放,又会产生什么现象呢?(可结合动画演示)
    2. 同组的同学展开讨论。
    3. 提出实验前的思考:根据刚才的问题,你认为应该准备哪些材料来做这一实验呢?实验可以分成几步去做?
    4. 同组的同学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开始设计实验。
    5. 学生做把一团纸塞进玻璃杯底部的实验。
【注意】实验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要塞紧纸,不能掉下来,二要把杯子垂直往水里按,不能倾斜,往外拿杯子的时候也要垂直。
    6.各组汇报实验结果。
    7.提问: 为什么在第一次实验中纸团没湿?而在第二次实验中纸团却湿了呢?
  启发学生发现: 第一次把杯子往水中压时,纸团没有湿,是因为杯子里面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空气跑不出来,水就进不去,因此纸团不会湿。第二次把杯子压入水底后,将杯子慢慢倾斜,会看到从杯口冒出气泡,那是空气跑出来了,杯子里空气占据的空间一让出来,水就进入杯子,纸团就变湿了。
    8.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动画演示结果,教师指导学生用“占据”、“空间”两词来描述实验。学生通过分析纸团湿与不湿的原因,进一步认识空气要占据空间的性质。
    9.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概括,最后得出结论。
    10.师生共同总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了空气的又一个性质——空气占据空间。在我们周围有很多的空间,都有空气占据着。空气也像其他物体一样要占据空间。(板书课题:空气占据空间。)

四、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

    1.教师出示两个雪碧瓶(一个装水,一个空的),提问:这两个瓶子里面有什么?哪个重?
    2.提问: 这个瓶子里有空气,空气有重量吗?
    3.学生讨论。
    4.教师介绍器材,谈话:你们可以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来证明空气有没有重量。
    5.学生讨论。
    6.学生汇报设计的实验方法。
    7.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实验时要尽可能地做到以下几点:
    ① 两只气球要吹得一样大;
    ② 一只气球表面贴一小块胶带;
    ③ 把两只气球分别系在长棍的两端;
    ④ 在长棍中间系上绳子,调节其位置,并用适量的胶泥配重,使长棍保持平衡;
    ⑤ 用大头针从贴胶带处刺破气球,观察发生的现象。
    8. 学生分小组活动,并画下实验装置图和实验情况。
    9. 学生汇报实验情况。
    10. 师生小结。

五、探究空气可以被压缩

    1.  教师出示一个充足了气的塑料口袋,提问:用手压“气垫”有什么感觉?松开手后会发生什么现象?这是怎么回事?注意:动手做的时候不要用力太大,以防袋子破裂。
    2.  学生分组实验。
    3.  学生汇报实验情况。解释活动中的感觉与看到的现象。
    4.  教师指导学生想办法证明自己提出的假设。
    5.  学生分组实验。
    6. 学生讨论汇报。
    7. 学生回答。
    8. 教师小结: 生产和生活中用到空气的这种性质的地方很多,只要我们勤动手、多动脑就一定能发现空气的这种性质能在更多的场合发挥它的作用。

六、探究压缩空气有弹性和弹力
     1.  演示教师自制的空气枪,激趣:你想制作一个你自己的空气枪吗?
     2.  指导学生制作空气枪。
     3.  学生自选材料制作,玩空气枪。(强调:不要对着人)



作者: lsp    时间: 2008-10-24 11:02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让科学课的探究更“科学”

── 《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教学案例

水心小学 缪旭春



“怎样引领学生经历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这是2004年12月,中央教科所郁波教授主持的“国家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小学科学新课程的开发与实验研究》年会的主题。活动结束了,我依然困惑,因为我并不知道──什么样的过程才算得上是一个科学的过程?我反复阅读了郁波教授的《向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迈进》一文,并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案例进行分析,终于从中找到了思考这一问题的大门。

一.教材分析

《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一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经历用一根电线和一个电池使小灯泡发光的过程,学生认识了电、电流、电路。渐渐他们开始不满足于只点亮一个小灯泡,他们期望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这个课题的教学意在让孩子经历让更多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提高在活动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使用灯座和电池盒点亮更多的灯泡。

教学重点:点亮两个小灯泡。

教学难点:设计“点亮小灯泡”的简单电路图。

教学目标:学会观察电池盒、小灯座的结构特点;会用电池盒、小灯座使灯泡发光;

学会用简单电路图表示电路连接方式以及电流方向;经历让更多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并在活动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设计意图

建构主义认为,科学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学习环境下,在教师和学生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自己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对本课教学的设计和学法指导作如下安排:

开放性、探究式的教学法

(1) 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充分重视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训练。

(2) 提供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开展互动交流,不断改进方法,提高他们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画图设计,然后根据设计图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先想后做,将计划付诸实践的科学行为习惯。

主体式、合作式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调主动参与,小组合作,自主探

究,互动交流。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 (出示一节干电池,一根导线,一个小灯泡)能把这个小灯泡点亮嘛?(请一个学生上来演示)

2. 现在我再给你一根导线和一个小灯泡,你能同时点亮两个小灯泡嘛?(请学生上来演示)

3. (学生演示失败)为什么不行?有什么办法嘛?

(二)探究:

1.观察使用电池盒、小灯座

(1)(出示电池盒、小灯座)这两个工具对我们有帮助嘛?

(2)小组观察讨论:这两个材料有什么用?怎么用?

(3)请一个学生上台演示电池盒和小灯座的安装。

2.画简单电路图

(1) 你会给他安装的电路画一副电路图吗?

(2) 小组开始画电路图。

(3) 展示几幅实物图,觉得怎样?怎样能更快的节省画图的时间?

(4) (出示简单电路图)这幅图觉得怎样?能看懂吗?(请学生解释图意)

(5) 我们在实验的时候用这种简单的电路图来作记录。

(6) 你们会画吗?能用这些符号画出点亮两个小灯泡的电路图吗?

4. 设计“点亮两个小灯泡”的简单电路图

(1) 小组讨论:怎样点亮两个小灯泡?根据你们的想法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图,比一比,哪组想到的办法多。

(2) 把画好的电路图贴到黑板上,你们想先看看哪一组的设计?

(3) 展示汇报小组设计,大家觉得如何?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4)小组动手实验,点亮两个小灯泡,教师巡视指导。

A. 按设计好的电路图连接点亮2个小灯泡;也可以试试其他小组的办法。

B. 仔细观察实验中的现象,把看到的现象、想到的问题记录在卡片上便于汇报。

(5)实验结束,小组汇报,互动交流。

(三)延伸

1. 课堂小结,强调不能在家中实验连接灯泡。

2. (出示有故障的电路)为什么灯泡不亮?哪里出了问题?怎样才能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下节课我们再来研究。


作者: lsp    时间: 2008-10-24 11:03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时间的测量







时间的概念及应用在日常生活和自然科学的教学内容中都有涉及,在小学教学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本节内容要求学生还要进一步建立正确的时间观,明确事件发展的快慢程度及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学会动手操作使用钟表、秒表及正确的读数。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1. 通过全班同学共同动手测量背一首诗歌、听一段音乐,测量一本书的长度、用天平测量铁块的质量所用的时间,练习使用钟表、秒表。用实验数据和具体事例来分析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具体含义,并及时适时地复习长度的测量、质量的测量的有关知识。

2. 可采用学生实验及具体事例的分析、归纳、总结的启发式教学。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1课时。

教案实例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⒈了解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含义。

⒉了解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⒊介绍测量时间的工具。

(二)技能目标

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实验态度。

(三)情感目标

通过介绍“我国的测时和报时在世界上已居领先地位”等实例介绍,培养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及对科学知识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时间的含义、时间的单位与换算

2. 教学难点: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含义。

三、教具准备

录音机、天平、铁块、作息时间表、钟、表、自制时钟示教板,学生每桌准备:刻度尺、钟表、秒表。

四、教学过程

(一)时间

⒈学生实验:让四位学生先后背同一首诗歌,进行竞赛,全班同学用钟表测量背一首诗歌所用的时间,比较哪个学生背得最快?并记录最快同学所用的时间及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⒉教师用录音机放一段音乐,全班同学用钟表测量所用的时间、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⒊每组学生合作用刻度尺测量一本书的宽度,并记录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及测量所用的时间。

⒋复习使用天平称量铁块,每组学生练习一次,并记录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及测量所用的时间,将结果填在表内:

实验项目     开始时间     结果时间     操作时间     比较快慢

背诗歌

听音乐

测量书的宽度

天平称铁块质量

分析:从表中大家已经看到: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与操作时间指的都是时间,但它们所表述的含义不一样。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指的都是某一时刻,而操作时间是指某一时间间隔。时刻与时间间隔,是我们生活中所常常碰到的。

让学生继续指出表中数据哪些属于时刻?哪些属于时间间隔?

出示学校作息时间表,分析本节课是8:25分—9:10分,其中8:25、9:10(出示时钟示教板,边讲边拨好时钟指针)分别表示上课时间、下课时间,指的都是时刻,而8:25—9:10相差45分钟,即为时间间隔。

小结:时刻和时间间隔统称为时间,故我们平时所说的时间有的是指时刻,有的是指时间间隔,要学会分辨。

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哪些是时刻,哪些是时间间隔。

讨论:根据表中测量书的宽度的数据,投影学生记录表,问哪组实验开始比较早?为什么?哪组实验结束比较迟?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有了时刻概念,可对(同一时区)事件发生的前后有了一个共同的比较标准,可以协调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交通等。

例:一开往杭州的汽车从8:00出发,开往上海的汽车从8:40出发,可得出开往杭州的汽车比开往上海的汽车出发要早。

讨论:根据表中测量铁块质量的数据,投影学生记录表,问哪组完成得快?能否将这些组操作快慢的先后次序排出?。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有了时间间隔这个概念,可比较事物变化发展的快慢程度。例:从百米赛跑,甲用13.6秒,乙用13.1秒,丙用12.8秒,我们可以知道哪个同学跑得最快。

(二)时间的单位

任何具有周期性的运动都可以作为测量时间的标准。

举例:

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就是以自己的脉搏跳动作为测时的标准。

⑵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现日影的变化具有周期性,就利用日影制定了测量时刻的仪器 日晷仪来作为测量标准。


作者: lsp    时间: 2008-10-24 11:03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水的净化







教学要求:

1、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沉淀、过滤、消毒是水净化的常用方法。初步了解自来水的净化处理过程,蒸馏水和纯净水的用途。

2、 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做沉淀和过滤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3、 向学生进行饮水卫生教育,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与人合作、不怕困难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课前准备:

1、 沉淀实验:烧杯、明矾、玻璃棒。

2、 过滤实验:滤纸、剪刀、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滴管。

3、 制取蒸馏水实验:圆底烧瓶、乳胶管、烧杯、试管、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玻璃管。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提问:通过《水污染》一课的学习,你知道自然界的水是怎样被污染的?污染的水是怎样危害人类健康的?

2、 讲解:自然界的水由于各种原因,混入了各种杂质,其中有不溶解于水的杂质,如泥沙、石块……,有溶解于水中的杂质,如食盐、各种矿物质……,还有细菌、病毒等。自然水域的水必须经过处理,除去部分或全部的杂质,才能饮用。把不干净的水变成干净的水,叫做水的净化。

二、 学习新课

1、 指导学生学习用沉淀的方法净化水。

(1)观察:每组实验桌上有两杯混浊的水,观察水里有哪些杂质?

(2)学生汇报。

(3)讲解:怎样除去水中的这些杂质?要除去水中比水重的杂质,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把水放在容器中静置一会儿,一部分杂质就会沉到水底,这种方法叫沉淀。为了加快沉淀,还可以在水中加入明矾,明矾经过溶解后能把水中一些较小的颗粒粘在一起加快沉淀。我国农村,没有自来水的地区,就是用在水中加入明矾沉淀,使水变得干净些。

(4)演示沉淀实验,边示范边讲解:加入适量明矾、用玻璃棒搅拌、静置,过一会儿观察沉淀后的水有什么变化?

(5)学生实验。

(6)学生观察、讨论:沉淀后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7)小结:沉淀能除去水中什么样的杂质?家里的烧水壶、热水瓶等的时间用长了,壁上会有水垢,这就是水中杂质长期积淀的结果。

2、 指导学生学习用过滤的方法净化水。

(1)讲述:沉淀能除去水中一部分杂质,但并不能完全除去不溶解的杂质。沉淀后的水还会有重量很轻的物体在水中,过滤又是一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2)讲解过滤操作的方法。

(3)学生分组实验。

(4)观察、比较并讨论:过滤后滤纸有什么变化?过滤能除去水中什么样的杂质?

(5)小结:用沉淀、过滤的方法能除去水中不溶解于水的杂质。

3、 指导学生学习用消毒的方法净化水。

(1)讲述:用沉淀、过滤的方法能除去水中不溶解于水的杂质,但不能除去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这就需要消毒,比如用加热的方法把水烧开,这种方法叫“煮沸”;也可以往水里加漂白粉。我们把煮沸各加消毒药品的方法统称为“消毒”,其中煮沸是又简单又可靠的消毒方法。

(2)总结水的净化方法。

三、 巩固应用

1、了解自来水厂水的生产过程,并进行饮水卫生教育。

(1)提问:你家饮用的水是归里的水?自来水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2)看课本自来水的生产过程。

(3)讨论:自来水要经过几道净化处理过程?

(4)提问:自来水经过多道净化处理,能不能直接饮用?为什么?

2、了解纯净水、蒸馏水的用途。

(1)提问:纯净水是什么样的水?

(2)讲述:与含有异味的自来水相比,纯净水的净化处理要求更高,不含有任何杂质,它只能起到对人体补充水份的作用,没有任何营养。

(3)为什么要生产蒸馏水呢?

3、课外实践:参观自来水厂。



作者: lsp    时间: 2008-10-24 11:03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水污染







一、教学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自然水域中的主要原因,了解污染物和污染源,以及污染的水怎样危害人类的健康。

2、指导学生考察自然水域。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考察能力。

3、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查看水域情况,选择好考察地点。

学生准备:水样的工具、照相机。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二年级我们已经学过《水》单元,请你想一 想自然界的水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水有哪些用途?

2、讲述:自然界的虽然分布很广,但是可直供人类利用的水却是很少。随着工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废物越来越多脏了,这样的水能用来做饭、烧菜吗?今天这接课就来研究是怎样被污染的。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了解水是怎样被污染的。

(1)课文了解水是怎样被污染的。

① 看课本的插图,分组讨论。水是怎样被污染的。

② 学生汇报

(2)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有关电台、报纸的报道。讲讲水是怎样被污染的。

① 生活中你看到那些水污染的现象。

② 你知道我省哪些水地区污染严重?

(3)小结:自然界的水大多是不干净的。污染的原因很多,有居民生活的废水污染,工厂的废水污染,船只航行时的油污染、农村的使用农药产生的污染的水等等.

(4)如果水中含有了对人体有害的的物质,我们就说水受到了污染.(板书课题)混入书中的各种各样物质叫污染物.(板书:污染物)垃圾、油污、工业废水。病菌等。污染物的来源叫污染源。(板书污染源。污染源有的来自工厂。有的来自于医院,有的来自居住区。

2、指导学生考察附近水污染情况。

(1)讲解:随着生产的发展,工厂生产出的产品种类、数量越来越多,向自然界排放的废水,倒的垃圾也越来越多,这些废物通过各种途径使自然界水手到污染,不少自然水的水污染已经很严重了,并且有继续恶化的趋势,对人体健康威胁很大,我们这个地区的水是不是手到了污染呢?我们必须亲自去看一看。进行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活动,是认识自然事物的科学方法。

(2)介绍考察的方法。

①看:看水面情况、水的颜色、水面的漂浮物、水中动物和植物情况。

②查:查找污染物,查水域周围情况。

③闻:用小瓶取水样,闻有没有怪味、臭味。

④记:及时记录考察情况。

( 学生充分讨论后填写报告)

(3)指导考察报告的填写方法。

(4)讲解考察时的注意事项。

①分小组考察:4~6人一组,选一名小组长,由小组长合作,集体行动。

②采水样:不要到深水中水样,采水样时一定要有家长或老师带领。

③各小组互相照应,发生情况,及时报告。

3、指导学生了解污染的水怎样危害人的健康。

(1)汇报考察情况。

(2)结合实地考察和课文的插图,讲一讲污染的水怎样危害人的健康。

(3)分组讨论。

(4)学生汇报: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

(5)小结:污染的水可通过人的饮水直接危害人的健康,有的是食用了被污染的动物和植物。间接地危害人的健康。

(三)巩固应用

(1)自然界的水干净吗?

(2)它是怎样被污染的?

(3)污染的水是怎样危害人的健康的?举例说明?

(四)布置作业

1、了解你的周围自然水有没有被污染?如果有被污染的话,了解它是怎样被污染的。

2、提出改进水质的建议。

3、召开主题队会。开展主题活动:“我爱家乡的母亲河”。


作者: lsp    时间: 2008-10-24 11:04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四季星座》教学设计







第一时段:

一、从认识星座导入

1、教师用利用多媒体出示一些著名的星座(如大熊座、仙后座、猎户座),引起学生的兴趣。

2、学生认识初步这些星座。

3、在大屏幕上撤去星座的轮廓和连线,教师介绍:古人把星星和星星用线连起来,看成是动物、人或其他东西这就是星座。古人可以建立他们的星座,我们也能做一做古人,建立我们的星座。要求学生回家后各自观察星空,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星星,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星座──“我的星座”。

二、学生回家观察星空,选择星星建立自己的星座

学生各自在喜欢的时间里,把自己喜欢的星星用线连起来,建立自己的星座。(发给学生一张投影胶片,投影片印上网格,让学生注明方向,把“我的星座”画在投影片上。)

第二时段:发表我的星座

一、交流“我的星座”

1、教师组织交流“我的星座”:⑴说说建立了什么样的星座? ⑵说出命名的理。

2、学生各自用投影仪简单介绍自己的星座。

3、介绍完就按东南西北的方位,把“自己的星座”贴在教室四周的墙上。

二、讨论“我的星座”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我的星座”:仔细观察这些星座,看看能发现什么?

2、学生观察后发表意见。

3、引导学生发现:有的星座很相似,观察的可能是同一些星星。

4、组织讨论⑴:怎么才能知道是不是同一颗星星?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白:同一时间的星星的方位、颜色、位置、亮度是一致的。组织讨论⑵:怎样才能确定一颗星星的颜色、位置、亮度?可以统一时间,指南针确定星星的方位,量角器确定星星的高度,亮度用小圈圈表示。

5、研究后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只指南针、一只量角器,要求全体同学在晚上九点同时进行观察。

三、学生在晚上九点按照自己的方位进一步确定“我的星座”中星星的准确位置

学生回家以后利用仪器确认“我的星座”和其他同学的星座,并用投影胶片准确标出自己星座中的星星。

第三时段:介绍我的星座

1、介绍星座: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你的星座,请你把它介绍出来,(这一次的介绍和上一次不同,要求明确星座的方位、高度和特征。)

2、学生分别介绍各自的星座,介绍完了,把我的星座的星星标到教室里的的大投影片上,再按方位用胶带纸把星座贴在教室四周的墙上。

3、最后把四个方向的投影片用胶带粘在一整块,形成一幅完整的星图。

4、比较各自的星座:将我的星座和其他同学的星座进行比较,然后发表自己的发现。

(学生分成东西南北四个小组观察、比较、讨论。)

第四时段:关注“我的星座”

继续观察“我的星座”一年四季在星空中的变化,建立星星运动规律的概念。



作者: lsp    时间: 2008-10-24 11:04
标题: 回复: 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太阳系

钟公庙中心小学 陈剑静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太阳系的构成,九大行星的一些特征及其运动规律。
2、通过对太阳系的认识,使学生体会到宇宙中的天体是相互联系的、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对资料的阅读、研究能力。
教学准备
1、有关太阳系的图片资料。
2、介绍宇宙天体的科普书籍数本。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太阳是一个发光、发热的星体,体积、质量都相当大;我们又知道地球带着它的卫星──月球围绕着太阳不停地转动。除地球外,还有哪些星体也围绕着太阳在转动呢?这是我们本课要研究的问题。

二、了解构成太阳系的星体

1)出示太阳系挂图或投影片。
①提问:你们了解了太阳系的那些知识?

小结:像太阳这样自己能发光发热的天体叫“恒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的天体叫做“行星”。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行转动的天体叫卫星。行星和卫星自身都不能发光,我们之所以能见到它们,是它们反射了太阳的光。

②围绕太阳旋转的有哪些星体?

③指导阅读:看九大行星围绕太阳旋转的图片作出回答。

小结: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运行的行星及其卫星、彗星、流星体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板书课题)太阳系是一个很大的天体家族。

2)了解围绕太阳转动的九大行星的名称。

提问:围绕太阳转动的行星中,大行星有哪几颗?

学生回答自己对太阳系已有的了解。

1)我们知道太阳是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


2)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月球是卫星。

3)太阳系里有太阳、九大行星、小行星、卫星、流星、彗星等。






4)太阳系里有九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的近远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更生 、冥王星。

5)每颗行星都有自己的运行轨道。
三、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

(1)
了解九大行星运动的特点。

①谈话:请同学们继续研究,重点阅读、分析图片和资料:“九大行星围绕太阳旋转的轨道图”、“九大行星体积比较示意图”、“天文学家观测到的九大行星数据表”以及从太空探测器拍回的一些行星面貌的照片,先找共同的特点,再找各自的特点,并说出你得出结论的依据。

②讨论:九大行星围绕太阳运行的概况。

2)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
①根据“天文学家观测到的九大行星数据表”,用橡皮泥表示九大行星,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比例,试着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

②请你们四人小组讨论,设计一个方案,说说怎样做这个实验。

③假如太阳的直径缩小为14厘米,其他行星的直径该是多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又是多远呢?我们能在操场上完成这样的游戏吗?

九大行星环绕太阳旋转有下列一些特点:
1)九大行星都是按逆时针方向环绕太阳公转的;

2)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

3)公转的轨道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

4)它们围绕太阳不停地转动而没有飞离太阳,是因为太阳的巨大引力作用。

5)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6)小组合作操作实验:把表中行星与太阳距离按相同的比例缩小,将“太阳”及“九大行星”在桌子上排开。

7)学生游戏:学生做一回“九大行星”,到操场上去围绕“太阳”转一圈。
四、小结延伸。
1)太阳系是有哪些天体组成的?
2)在建造模型程中你有什么体会和发现?
学生交流汇报。


作者: lsp    时间: 2008-10-24 11:05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探索宇宙



鄞州区栎社小学 杜建伟



教学目标:

1. 通过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宇宙方面的知识。

2. 能自己查找关于宇宙方面的知识。

3. 通过本课学习,能对宇宙产生兴趣,并热爱我们的航天事业。

教学重点、难点:

能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宇宙方面的知识。

教学准备:

关于宇宙方面的各种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课前让学生查找关于宇宙方面的资料。

2. 结合上几节课的内容,引领学生学习宇宙,探索宇宙。

二、膨胀的宇宙

1. 我们知道在太阳系之外还有很多星体,你们都查找到了哪些关于宇宙方面的资料。

学生小组查找资料,并交流资料。

2. 观察宇宙图片、资料,说说你对宇宙的认识,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谈感受。

3. 你知道星系间的距离是多少?能用千米单位来计算吗?

学生讨论,寻找资料。

4. 引出用来计量恒星距离的单位──光年。

5. 我们知道银河系是非常庞大的星系,在宇宙中你还发现和它类似的星系吗?

学生查资料,仙女座星系、猎户座星系等。

6. 师讲述:现在人人们用天文望远镜已经观测到距我们120亿光年的宇宙空间深处,仍没有看到宇宙的边缘,而且科学家还发现宇宙正处于膨胀之中!

三、充满活力的宇宙

1. 出示恒星一生的图片。说说恒星的一生。

学生边看图片,边查寻有关恒星资料。

2. 师讲述宇宙中每时每刻都会诞生许多恒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消亡。

3. 学生观察超新星的爆炸前后图片,想象充满活力的宇宙运动过程。

四、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1. 你知道人类最早登上月球的是什么时候?

学生查寻关于人类登月的新闻资料。

2. 我国是世界公认的火箭发源地,说说我国航天事业,以及对我国未来航天事业发展的猜想。

3. 关于航天方面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

学生继续查找资料。

4. 阅读书本,人类在航天事业上所做出的贡献。

5. 查寻为航天事业做出过贡献的科学家。

五、课后延伸:继续寻找关于宇宙方面和人类在探索宇宙方面的资料,以及我国“神州6号”载人飞船资料。



作者: lsp    时间: 2008-10-24 11:06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温度计的秘密







教学要求:

1、通过引导学生研究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使学生理解液体都具有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缩小的性质。

2、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做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能力。

课前准备:

1、装有酱油、酒精的模拟温度计各一支,水槽2个。

2、演示用温度计1支,每实验小组摄氏温度计1支。

3、学生课前搜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温度计放到热水中,红色液柱上升,放到冷水中,红色液柱下降了。温度计的液柱为什么会上升或下降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温度计的科学。

2、提问:进行科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二、学习新课

1、认识水和其它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提问:出示模拟温度计与演示温度计,比较它们在构造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把它们分别放入热水、冷水中,液柱有什么变化?

(2)学生分组实验:把模拟温度计分别放入装有热水和冷水的两个水槽中,观察液柱的变化。

(3)讨论:瓶中的水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液柱却上升或下降,这是怎么回事呢?

(4)学生讨论、汇报。

(5)小结:水受热体积会膨胀,所以液柱上升;水受冷体积缩小,所以液柱下降了,水的这种性质,我们把它叫“水的热胀冷缩性质”

(6)提问:其它的液体有没有这种性质呢?同学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

(7)学生实验并讨论、汇报。

(8)师生小结: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指导学生了解摄氏温度计的发明。

(1)学生看课本阅读部分。

(2)提问:摄氏温度测量标准是谁制定的?刻度标准是怎样规定的?

(3)学生讨论、汇报。

(4)小结:同学们要注意,在不同的地区水烧开的温度并非都是一样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探索其中的秘密。

三、巩固总结

讨论:1、温度计的设计原理是什么?

2、你还见过哪些温度计?

3、它们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吗?



作者: lsp    时间: 2008-10-24 11:06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教学设计



河北省滦县第四实验小学 刘晓晶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设想出多种使运动着的物体停下来的方法。

2、能够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设想是否正确。

3、能够实事求是地描述实验中产生的现象。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能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与其他同学交流想法。

2、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摩擦力对人类的影响。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用实验说明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由运动变为静止。

2、能意识到阻碍物体运动的力为阻力。

(四)STSE目标

能举出3个以上的例子说明人们在生活中是如何增大或减小摩擦的。

教学准备:

乒乓球、小皮球、风车、扇子、毛巾、挡片、砂纸、澡巾、光滑的纸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确定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力可以让小球运动起来,那么怎样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一)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

1、从生活入手

(1)现实生活中运动的物体有很多很多,谁知道它们是怎样停下来的?可以举例谈谈。

(2)学生举例。

2、学生分组实验

(1)大家知道的真多,但光说可不行,我们得亲自做一做。(出示课件:运动的小球、风车、自行车)小球、风车已经给大家准备好了,自行车由于场的限制没有搬来但我们可以发挥想象。下面小组同学合作,首先保持物体处于运动状态,然后想最多的办法让它们停下来,并把你们的办法记录下来。

(2)学生分组实验。

3、交流让物体停下来的方法

(1)刚才大家都动脑想了,动手做了,现在该动口说了!其他同学用心听,老师相信你会有和他不一样的办法。

(2)学生交流自己小组的实验方法。

(3)大家办法真多,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些方法都可以使运动的物体停下来呀?

(4)小组同学讨论。

(5)全班交流

(6)小结:我明白大家的意思,无论哪种方法都是用“力”使运动的物体停了下来,而且这种力阻碍了物体的运动,我们把这种力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做阻力。(出示阻力定义)

(二)感受摩擦力

1、认识摩擦力

(1)可是刚才很多同学都谈到了就算不给小球或风车设置任何障碍,它们照样会停下来,这是为什么呀?

(2)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3)师依学生发言明确是摩擦力在起作用。

(4)小结:实验中小球在桌面上滚动,球面和桌面就产生了一种相互摩擦的力,这种力阻碍了小球向前运动,我们可以把这种力称为摩擦力。(出示摩擦力定义)

2、寻找并感受摩擦力

(1)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摩擦力,谁能利用身边的物品在两分钟之内更多地找到它们?

(2)学生实验中寻找摩擦力。

(3)时间到!哪位同学愿意先和大家谈谈?

(4)学生交流自己小组怎样找到的摩擦力。

(师适时引导学生谈谈不同的摩擦力给自己的感受)

三、知识拓展

(一)认识摩擦的利与弊

1、看来摩擦力实在是太多了说都说不完。其实摩擦有时候对人是有益的,有时候又是无益的,(出示课本42页图)图中哪些摩擦是有益的,哪些是无益的?

2、学生发言。

3、那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无益摩擦?

4、学生谈。

5、小结: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或添加一些能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材料来改变摩擦力。

6、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哪些增大或减小摩擦的例子?

7、学生举例。

(二)想象没有摩擦力的世界

1、看来摩擦力时时刻刻都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想一想,假如没有摩擦力,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2、学生想象,发言。

3、小结:看来摩擦力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这样说,没有摩擦力我们将无法生存。

(三)课外延伸

关于摩擦力还有很多问题等待我们去研究,继续努力好吗?


作者: lsp    时间: 2008-10-24 11:06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比较水的多少》教学设计



刘甄江



教材理解:根据科学课教师用书的《概述》,本单元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比较、估计、讨论、合作、实验等方式,多角度、多维度地来认识水的一些基本性质”。前面学生已经知道水没有固定形状这一性质。本课的教学目的应该是通过应用这一性质自己想办法来比较水的多少,丰富关于这一性质的体验。比较水的多少是手段,认识水的这一性质才是目的。

材料准备:形状相同而大小不同的物体(如球、正立方体)2个;大小相近而形状迥异的物体(如形状差别很大的石块)2个;塑料瓶若干套(每套3个,大小、形状均有明显差别,);塑料杯、塑料瓶若干(各有若干套大小、形状均相同。塑料瓶可割去小瓶口,成直柱形容器);直尺、量杯、量筒。

教学过程:

一、 引入研究课题,进行比较固态物体大小的体验:

1.出示两个形状相同而大小不同的物体:

它们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你发现它们的不同的地方时,你是怎样想的?

2. 出示两个大小相近而形状迥异的物体:

它们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它们哪个大些、哪个小些?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二、 出示3个装水的塑料瓶(水量相近,但水面高低不同):

请你们研究一下,哪个瓶里的水多,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这种情况下比较水的多少,需要对长、宽、高三个维度同时考虑,显然仅仅靠目测是不可能的,这就引起了一个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就是使其中两个维度转化成相同的状况,这样,只要考虑一个维度就可以比较了。这就需要用上水没有固定形状这一性质了。)

(给2分钟时间让学生研究整理汇报内容)

三、 讨论:要确切知道各瓶水的多少,你们想用什么办法,需要哪些材料。

四、 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实验。

五、 汇报实验结果,着重说明:

1。操作过程和方法;

2.为什么要这样做。

六、 把原来装水的三个瓶子和实验中用的瓶子比较,讨论:

1。两组瓶子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2.为什么后一组材料能确切地比较出水的多少;

3. 如果是两块大石头,能用这个办法比较吗?为什么?

(这个比较是重点。第一个问题是从瓶子的形状来看装在瓶子里的水的形

状;第二个问题是了解改变水的形状,转化其中两个维度,使它变成底面积相等的形状而便于比较;第三个问题是和没有这个性质的固态物体对比,加深对这个性质应用的认识。学生叙述的时候,表达不能要求太严格,意思说清楚就行了。)

七、 介绍量筒,测量出各瓶里水多少的准确数据,考虑:为什么它能起这样的作用。

八、 想办法用量筒比较两个不同形状的固态物体的大小。

(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不可能直接把固体放在量筒里比较,而要借助于

水,把固态物体的体积转化成水的体积来比较,这也是水的这个性质的应用,可以让学生经过尝试去找办法。)

九、小结:从具体的依据中,你有什么收获?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5 10:36
标题: 回复: 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火山

徽州区岩寺小学 吴晚生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知识目标:
① 认识火山的成因及地球的内部构造。
② 了解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分析火山的成因,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推理能力。
②培养学生借助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体验应用计算机网络学习的乐趣。
②渗透科学自然观,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活动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

活动

设计

意图

备注

导入新课

1说说利用计算机可学些什么。

2、同学们见过火山喷发吗?

倾听、讲解

为本课教学铺垫


学习新课

1、阅读火山喷发资料并思考:

A.火山喷发前有什么现象?

B.火山喷发物有什么,喷多高?它们是从哪里喷出来的?

C.岩浆是什么样的?喷出后有什么变化?

与学生一起分析研讨。

培养学生的想像、分析、推理能力。


2、推测地球的内部构造。

A.地球内部有什么?B.地球内部温度怎样?C.地球内部的压力怎样?D.岩浆是一种什么东西,为什么会冲出地面?

3、认识火山的成因。

4、利用计算机网络了解火山喷发时的状况。

5、思考火山喷发对人类带来的影响。

指导学生利用课件自己学习。

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学习的能力


总结评价

1、说说自己学习的体会。

2、对本节课进行评价。

倾听、总结

反思、总结、激励、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5 10:37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陶瓷》教学案例



黄飞



教学设想: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要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在这一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探究需求,关注学生的探究情绪,淡化探究程式,强化学生在探究中的真实感受,让探究活动像“春雨润物”一样融入学生的科学学习。使整个探究过程更具人文色彩。依照这种理念,我在山东省济宁市中区科学课观摩活动中,执教了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学期《陶瓷》一课,受到与会老师好评。

执教中,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我确立了以下具体目标:

1、能针对陶瓷的特点提出观察实验的大致思路,并能写出简单的计划;能根据

计划进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对计划做出调整和完善。

2、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能梳理自己的旧知,选择更具研究价值的

新问题进行探究。

3、喜欢探究,乐于合作,对研究陶瓷的特点充满兴趣;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树立民族自豪感。

教学流程:

一、关注学生的探究情感,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China”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当然知道了,就是中国呗。

师:还有其他的意思吗?

生:我知道在小写开头字母“c”时,它还可以表示陶瓷。

师:那么,为什么中国和陶瓷同用一个英语单词呢?

生:因为中国是陶瓷的故乡,我们的祖先早在六千多年前就开始使用陶瓷。

生:我知道欧洲人是通过陶瓷认识中国的,所以他们就直接用陶瓷这个

单词来代指中国。

师:那么,作为中国人,你有什么感想呢?

生:我感到很自豪,我们的祖先真是太伟大了!

生:我觉得我们的祖先充满了智慧,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学好科学知识。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陶瓷,研究之前,咱们先来欣赏一下美丽的陶瓷吧。

(学生欣赏陶瓷作品:地板砖、墙面砖、瓷葫芦、电炉子、瓷壶等)

师:陶瓷美不美?(美)

二、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师:根据生活经验,大家来猜猜看,陶瓷可能有哪些特点呢?

生:我觉得它可能很脆。

师:你摔过碗吗?陶瓷是不是真的很脆?

生:是的。

生:我觉得它还可能很硬。(教师板书:硬 )

生:我觉得它可能不导电。

生:我觉得它好像不传热。

生:它传热,但是传热的能力很差。

生:我觉得它不吸水。

师:大家的猜测是不是都正确呢?哪些你现在就能肯定?

生:我可以肯定它很硬。

师:那么其他的不可以肯定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生:做实验来证明。

三、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设计实验方案

师:科学家在做实验之前最重要的什么?(做计划)

咱们是未来的小科学家,实验之前也要有个小方案。

看这些问题(电脑屏幕提示上述问题),你们认为哪个最有研究价值,做一个小方案,来进行研究吧。

(学生制定方案 教师巡回指导)

师:同学们,来,说一说你们的方案吧。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5 10:37
标题: 回复: 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投影展示A)
研究内容

陶瓷导电吗?

使用仪器

电池、导线、小夹子、灯泡

   

把陶瓷连在电路中

注意事项

连好线路,不要短路

生:我们组打算研究陶瓷是否导电,我们需要一节电池、一个灯泡、一
个夹子和一些导线。我们想把陶瓷片连在电路中,看看它能导电吗?
师:大家觉得他们的方案怎么样?有没有要补充的地方?
生:我想提醒他们在连电路前一定要先检查电珠和导线。
生:谢谢你的提醒,我们会注意的。
师:我觉得这个组的同学设计方案很清晰,特别是汇报的同学,讲的头
头是道,多好呀,你们呢?能不能比他讲得还好?(能!)
师:我们再来看看下一组的方案。
(投影展示B)
内容

陶瓷燃烧吗?

仪器

蜡烛、火柴、试管夹

方法





生:我们组研究陶瓷燃烧吗?我们需要蜡烛、火柴、试管夹。我们打算把陶瓷放在火烧烧一烧,看看他们燃烧吗?
师:你觉得他们的方案怎么样?
生:我觉得写得很简单,很清楚,有可操作性。
生:我建议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用火安全。
生:是不是应该准备一块湿抹布?
生:谢谢你的提醒,老师,有没有准备抹布?
(教师给各组学生分发抹布)
师:大家的方案都不错,现在咱们就来按照各组的方案来领取仪器,开始实验吧。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5 10:37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进行科学探究

师:你觉得你们的方案还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吗?如果没有,请大家按照这个方案分别研究吧,小组长安排你们组的成员来领取仪器。

(学生取仪器进行研究 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注意那些在汇报中没有发言机会的小组)

师:说一说你们探究的结果。

生:我们组做的是陶瓷能不能导电的实验,我们把陶瓷连在了电路中,我们发现电珠不亮了,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陶瓷不能导电。

师:你们研究的很棒,这个同学汇报也很好,条理非常清晰。

生:我们研究是陶瓷的吸水性,经过反复的研究,我们发现陶瓷颗粒紧密的一面吸水性差,颗粒松散的一面吸水性强。

生:我们也做了这个实验,我们发现带有釉面的那面不吸水,断裂处没有釉面的 能吸少量的水。

师:是这样吗?陶瓷是不是吸水,还有别的原因吗?

生:我在一本书上看到,陶与瓷的烧制过程不一样,烧制瓷器时要求的

温度比较高,所以颗粒就紧密一些,不吸水。陶在烧制的过程中温度低一些,颗粒之间有许多空隙,所以吸水。

师:你了解的知识真多,看来平时你一定是一个爱学习的好孩子,大家把掌声送给她。

生:我们组研究了陶瓷是否燃烧,我们把陶瓷放在火上烧,结果,发现

陶瓷不能燃烧。同时我们还发现陶瓷的传热性也不是很好,我用手摸了摸陶瓷不接近火的一端,不是很热。

师:还有意外收获呢,真棒!

师:今天我们的成果真不少,来,看一看,我们学会了哪些科学知识。

生:通过学习,我知道了陶瓷的很多特点。如:陶瓷很脆,很硬,不吸水、

不导电、能传热但是能力很差。(教师板书)

教学反思

上述教学片断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人文性。整个教学过程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生动活泼地发展。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尊重,群体性主体参与率高,学生真正体验了探究成功的乐趣。整个教学过程的突出特点是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探究情感,精心创设探究环节,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一、关注学生的探究情感

科学探究不是机械的模式化活动,而是有人参与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参与者的情感体验直接影响探究的结果。教师应选择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本课设计了“china与中国”的谈话内容(如上),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在后续的学习中,他们始终保持着一种兴奋的探究情绪,充满激情的投入,学习完全成了他们的内在需求。

在探究中,我十分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适时评价、及时表扬,让他们感到学习的成功不是太难的事,只要用心去做,我也行。在语言上,儿童化、幽默的语言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他们感到教师的亲和力,可以使他们更放松的参与科学探究。

二、留给学生探究的空间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人,教学环节的设计要给学生提供开放的、主动思维的空间,给他们的活动留下充分的余地,让他们有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探究问题。

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演绎脚本,而是师生互动的,生成性的学习过程。教师决不能一味追求探究的完整性和程式化,应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探究需求,让探究不留痕迹,返璞归真。本课有关猜测的环节,我做了精心安排,把简单的、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剔除出来,不再重复探究,留下更多的时间去探究新知。从教学效果来看,这样的设计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更加真实,同时也使探究活动更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更具亲和力。

本课在设计上最大的特点是探究过程的开放性、框架式,在确定了诸多研究主题以后,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他们想要研究的问题,这时,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他们乐于“自己当家做主” ,愉快地投入到探究中去。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他们都投身到自己喜欢的科学探究之中了。这样,探究活动具有了个性化特征,变得兴趣盎然了。即使在探究中,也没有教师刻意的、生硬的指导。学生成为了科学学习的主人。

三、注重探究活动的细节

成功在于细节。具体而言,就是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的习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刻刻抓住教育的契机,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如在学生汇报实验方法时,通过其他同学的评价和建议,方案更加完善了,而学生建议实际上都是琐碎的细节。科学课程标准虽然没有一处提到细节问题,但是从字里行间我们还是能体会出对此的重视,探究本身就是一项事无巨细的事情,只有细节问题掌握好了,才能保证实验、观察的顺利进行。本课在执教中,力求完善每一处细节问题的同时通过学生提建议,教师“典型暗示”等方法有成功的避免了细节问题的琐碎性,使教学过程更加流畅。

从本课的教学效果和与会领导老师们的反馈来看,探究不再是直露的,而变成了学生隐性的探究需求,课堂上探究活动是学生的真情流露,探究活动如同春雨润物一样融入到学生的科学学习中。探究因具有了人文色彩而更加丰富多彩了。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5 10:38
标题: 回复: 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立住和强度(三年级)

广渠门小学 任玮莉
活动目的

1过实践活动研究使物体立的道理,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科学、用科学。

2简单的纸条纸片,通过玩中学、想中学、做中学、用中学,在小玩意儿里体现出大科学。

3.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思想情感。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1挂图、纸条、各种材料的纸。

2麻绳、筷子、纸板、瓶子、凳子。

学生准备:

剪子、胶水、胶条。

活动过程

活动意图

教师支架

学生任务

使用素材

预估时间

以卡通挂图引课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看挂图产生疑问。


2分钟

让学生使麻绳、筷子、纸板、瓶子立起来,目的是让学生从活动发现问题。


巡视各组听他们在组内的发言,对有困难的组给予启发。

学生四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并讨论四种物体立不起来的原因,体现生生互动。

麻绳、筷子、纸板、瓶子。

3分钟

学生汇报组内发现的问题,并说说其原因。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并用语言引出下一步的活动。

学生汇报组内发现的问题及讨论的结果。


3分钟

学生分组活动,想办法让纸立起来。目的是使学生自己实验解决问题。

巡视各组,对有创意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

学生动手运用各种方法让纸立起来,并将其粘在一张大纸上。

胶水、胶条、剪刀。

5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制作什么支架,他们是怎样构思的,以及组内怎样分工制作。

倾听学生的想法,并给予充分地肯定和鼓励

分组讨论制作什么纸支架,并说说他们是怎样构思,以及组内怎样分工。


5分钟

学生以组为单位制作纸结构比赛,要求使纸结构又高又牢固。目的使学生积极地活动起来,并从活动中发现使纸结构牢固的方法。

下到各组巡视,给予适当地指导。

学生运用各种纸材料以组为单位制作纸支架。

纸、胶水、剪刀、线。

10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其优势。目的使学生间互相补充知识。

倾听,给予评价。

各组展示作品,并介绍其优势。


5分钟

以一结构为例,让学生帮助解决歪斜倾倒的问题,目的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结构立的牢固的方法。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根据学生提出的办法进行改进。

提出解决结构歪斜倾倒的方法,并改进自己的作品。

纸结构。

5分钟

学生和教师共同立起一个又高、又大、又牢固的纸结构。目的激发学生回家继续研究的兴趣。

和学生共同完成纸结构。

帮助完成纸结构。

纸结构的半成品。

3分钟

总结

学生共同欣赏活动成果。

总结活动情况

欣赏活动成果。

学生作品。

2分钟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5 10:38
标题: 回复: 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洒水车和椭圆形筒

天龙东里小学 仵 霞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逐步具有积极探索、独立思考、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精神;帮助学生养成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习惯;培养实事求是、共同合作的学习态度。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分析、人际交往、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

3、综合运用数学、劳技、自然等学科的知识进行活动。

二、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洒水车模型;圆筒、椭圆筒、方筒模型;教学挂图;来回晃动的坏椅子;锤子;钳子等工具。

2、学生准备:圆筒、椭圆筒、方筒的侧面和一个底面;剪刀;胶水;沙子;坏椅子一把;锤子;钳子(每组一份)。

三、活动重难点:

使学生通过制作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比较得出椭圆形桶最适合洒水车的原因。

四、活动过程:

(一)基本活动。学生活动:

1、观察思考:

为什么欧洲人鼻子很高而非洲人鼻子很矮?(适应环境的需要)

为什么汽车的轮子是圆的而不是其他形状?(易于滚动行驶速度快)

2、观察洒水车模型并思考:

洒水车是做什么用的?

洒水车的水箱是什么形状的?

为什么要做成这个形状?

3、制作研究:

每组同学用工具做成四个侧面积一样大小的、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研究在材料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椭圆形筒、方筒、圆柱形筒、锥形筒哪种筒最适合做洒水筒?为什么?可以运有观察、实验等多种研究方法,桌子上的一切物品可用。

4、各组汇报研究过程和结果。

A、把椭圆形筒里装满的沙子分别倒入锥形筒、方形筒和圆柱形筒,锥形筒和方形筒装的沙子比椭圆形筒少,圆柱形筒装的沙子最多。圆柱形筒的容积最大,椭圆形筒次之。

B、把四种立体图形进行滚动比较,方形筒最稳定,其次是椭圆形筒、锥形筒和圆柱形筒。椭圆形筒比较稳定,但是没有方形筒稳定。

5、讨论研究为什么选择椭圆形筒:

锥形筒既不稳定也不能装很多的水被淘汰;方形筒虽然很稳定但是装水不多也被淘汰;圆柱形筒装水很多但是不稳定也被淘汰;椭圆形筒比较稳定装水也多所以它最适合洒水车的水箱。

教师活动:

1、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思考:

2、提出活动任务:(1)出示洒水车模型。(2)让学生观察思考:洒水车是做什么用的?洒水车的水箱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要做成这个形状?(3)提出活动任务: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洒水车的水箱为什么要做成椭圆筒?(4)板书:《洒水车和椭圆筒》

3、指导学生进行探索研究。

1)提问:你认为洒水车的车厢还可以做成什么形状?(圆锥形筒、圆柱形筒、方筒)

2)师说:每组同学用工具做成四个侧面积一样大小的、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请你们研究在材料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椭圆形筒、方筒、圆柱形筒、锥形筒哪种筒最适合做洒水筒?为什么?可以运用观察、实验等多种研究方法,桌子上的一切物品均可使用。

3)教师巡视辅导。

4)教师提问:经过实验我们发现,椭圆形筒即不是容积最大的,也不是最稳定为什么要选择它做洒水车呢?

4、教师小结: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由于椭圆形筒不但容积大而且相对稳定所以洒水车水箱的最佳选择。当我们制造或设计某种事物时应该选择最适合的、最佳方案。

(二)延伸活动
学生活动:

1、学生思考家中的木头椅子坏了怎么办?

2、分组讨论如何把坏椅子修好。

3、学生分组进行修椅子活动。

4、边活动边思考把木条钉在什么位置椅子不再活动?为什么?

5、学生汇报(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

教师活动:

1、教师谈话:如果家中的木头椅子坏了怎么办?很多的同学会说扔掉换新的,那样做是不是有点浪费呢?今天你们就是一名巧手小工匠,你能把坏椅子修好吗?请你们讨论一下有哪些方法可以把椅子修理好?

2、谈话:你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修理方法,到底哪种方法最好、最快、最稳固呢?请你们亲自动手试一试。在活动的过程中请思考把木条钉在什么位置椅子不再活动?为什么?

3、教师巡视。

4、教师小结

(三)举一反三
学生活动:

1、学生讨论。

2、学生汇报。

教师活动:

1、提问:三角形非常稳定所以是固定椅子的最好方法;椭圆形筒容积大又稳定所以是洒水车水箱的最佳选择;

2、教师小结

五、环节意图

1、基本活动:

1)由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引入今天要研究的课题,使学生明确活动目的。

2)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研究,并在组员们的共同合作下得出椭圆形筒容积大、稳定,所以最适合洒水车水箱的结论。在活动中发挥他们的自主性与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2、延伸活动:由洒水车过渡延伸到利用三角形稳定性修理椅子,使学生明白设计或制造某种事物时应该选择最适合的方案。平时要注意多观察、多思考、多动脑。

3、举一反三:

使学生进一步联想生活中还有那些类似的情况,活跃学生的思维。

六、时间分配:

1、基本活动20分钟。

2、延伸活动15分钟。

3、举一反三5分钟。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5 10:38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轻轨”与“地铁”







 (编者提示:人教版科学第4册第1单元第3课 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

在北京现在有运行于地下的“地铁”列车,也有运行于地上的“轻轨”列车,你知道它们的联系与区别吗?

其实,“轻轨”与“地铁”都是电气化铁路系统的一种形式,如果要问你“轻轨”与“地铁”的区别,你一定可以不假思索的说:它们的差别不就是地上与地下之分吗,如果这么认为,你可就是大错特错了。其实,地铁和轻轨同样都有修建于地下、地面、高架的。它们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载客量的多少,主要指标为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轻轨铁路交通中会采用中等载客量车厢,它所能适应的远期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为1.5~3.0万人次,中等载客量的轻轨铁路车厢,一般的额定载客量是202人/辆(超员为224人/辆),编组采用每列2~4辆,而地铁则采用大载客量车厢,能适应远期单向高峰小时客流量为3.0~6.0万人次,大载客量的地铁车厢,一般的额定载客量为3l0人/辆(超员为4l0人/辆),编组采用每列6辆,由于载重量大,所以地铁列车的宽度也比轻轨列车大。从速度上看,地铁列车时速为30到60公里,轻轨列车时速为18到40公里。同时,从灵活性角度来考虑,地铁是无法与轻轨比拟的,对能量消耗和维修来说,轻轨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地铁”系统每公里线路一次性投资要比“轻轨”大的多,其程度取决于线路状况(包括坡度、隧道断面等)和所选车辆的宽度。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5 10:39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节水座便器》教案设计







本课教材:节水座便器

课前准备:填写社会调查表。6个座便模型、6套80ML烧杯、10ML量杯、20ML量筒,6个水槽;铅笔、记录表、小黑板等。

教学活动过程

一、社会调查汇报,了解学生观察座便器的情况。

1、汇报市场上和家里的座便器采用哪种排污管道?每次冲洗用水量是多少?

汇报上网查询的相关信息:座便器如何废水的情况。

汇报电话调查天津自来水厂情况:树木、日产水量、投资。

知道了座便器是这样的费水,你们现在想做什么?

教师出示研究项目:节水座便器。

2、了解座便器费水的原因。

教师这里有两种座便模型,你们认为哪一种最省水?

学生预测。

  让学生先说一说测量的方法。

  告诉学生要记录实验过程并写出结果。

  学生开始测量座便器的最少用水量。

  学生汇报测试结果。

  3、教师总结:有回水弯的座便费水,没有回水弯的座便省水。

4、学生进一步研究:有回水弯的座便器为什么费水?

学生猜测。

学生看课件继续寻找有回水弯的座便器费水的原因。

教师对学生找出的原因进行小结。

二、探究设计

1、教师提问:那为什么市场上的座便都带有回水弯,没有回水弯的座便为什么没有厂家生产呢?

2、学生进行猜测。

3、教师进行总结:回水弯的好处很多,现在还没有取代它的设计。

4、进行节水座便器设计。

(1)教师不知节水座便器设计要求。

(2)学生开始自主设计。(分小组进行,学生图略)

(3)学生汇报自己的设计,教师注意寻找由倾听产生的创新灵感,对由倾听产生的创新灵感要多加表扬,并注意统计数量。

三、展评总结

1、学生将自己的方案画在小黑板上,进行一个节水座便的专利技术展览。

2、教师扮成投资商前来观看专利技术展览,一个学生扮成秘书,在活跃气氛的同时,师生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同时对学生进行知识产权意识的灌输,并对学生进行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自信心激励。

3、你们从今天起在知识产权上不再贫穷,不再一无所有,国家强盛的希望在你们身上。

4、在众多的设计中选一个你认为很满意的设计进行评价,填写评价表。

布置作业

继续设计节水座便,设计完成的可以考虑制成模型,部分有价值的设计可以考虑给学生申请专利。

课后反思:

1、倾听是一种获得创新灵感的重要方法,本节课在这方面的培养结果比较突出,一部分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借助倾听,有所发现创新。

2、本节课直接与市场经济挂钩,培养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并提出了一个口号:我们在知识产权上是贫穷的。借以激起学生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忧患意识。

3、通过学生的自主设计培养学生的口头描述、笔头写作、独立绘图以及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都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

4、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

5、本节课在学生上节课刚刚形成的“水的多少”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使学生对于水多少的理解不止停留在毫升、升等水平上,而是引导学生将观察的触须伸向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激发学生发现的敏感性,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附:

节水座便器设计评优表

评优标准满分评价得分

1、节水、放臭。80  

2、设计简单、美观。10  

3、使用方便。10  

附图及文字说明

设计图设计图文字说明

  

设计人: 评价人:

社会调查:

一、去家居装饰店了解几种座便器,市场上以及家里的座便器材用哪种排污管道?每次冲洗用水量是多少?请画出座便器的大致外形和排污管道的形状,并标明生产厂家和用水量。

座便器简图生产厂家及用水量

  

座便器简图生产厂家及用水量

  

座便器简图生产厂家及用水量

  

二、上网查询相关信息:座便器费水的情况。关键词:节水座便器 自来水厂 费水等。

对网页内容做简要的记录:

网址 

网页中有关座便器费水的内容 

网址 

网页中有关座便器费水的内容 

三、电话调查天津自来水厂的情况:天津大型自来水厂的数目、名称、每个大型自来水厂的日产水量、建厂投资等。自来水公司电话号码:23149999 24323783 24415939或拨打114查询自来水公司的电话号码,并记录查询结果。

1、你拨打的电话号码:

2、你向自来水公司服务人员提出了哪些问题?

3、自来水公司对你的问题如何答复?

4、你的提问有没有不礼貌或在礼仪上有欠缺的地方?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6 08:57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节水座便器》设计思路







科学技术的竞争已经体现在一个国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与质量上的竞争,一个国家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与质量高低,也同时体现出一个的民族创新发现能力。我仃]已经从国内科学家与诺贝尔奖的失之交臂,还是国产VCD与国外知识产权之争,以及最近国家广电部宣布国内的数字电视采用欧洲标准,这一切无不给我们以切肤之痛,国人在部分科学发现领域的发现创新能力低下,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本节课在学生上节课刚刚形成约“水的多少”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使学生对于水多少的理解不止停留在毫升、升等水平上,而是引导学生将观察的触须伸向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激发学生发现的敏感性,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节水座便器的设计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意识。注重在科学方法、科学意识,学生的行为习惯、思想意识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进行培养。在此基础上,我在科学课程中加入了科技创新教育和知识产权教育两项内容。

一、从我国的淡水资源导入,引出研究课题。

在本单元的第一节课学生通过上网、走访、电话调查、查阅资料等手段针对我国的淡水资源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学生对我国淡水资源的概况有了一个大范围的了解。其中获得的一条信息是,全国的座便器一年要冲掉约144个自来水厂的产水量,教师一上课就这条信息,激起学生研究节水座便器的热情。如果我们某个学生的创新设计能使全国的座便器一天的用水量能减少一半,一年就等于为国家建立了70多个自来水厂,社会效益非常巨大。

现在你们打算做些什么?学生这时会产生研究节水座便器的欲望。利用学生的研究欲望引出研究课题《节水座便器》。

二、研究现有的座便器为什么费水。

这个环节中学生分成小组,利用座便器模型进行实验,研究现有的座便器为什么费水。初步探究现有座便器费水的原因。

学生通过对比实验体会到现有的座便器因有回水弯而费水。

教师追问,没有回水弯的座便器省水,为什么没有人用。

学生回答,区为不防臭。

三、学生进行节水座便器设计的讨论发言。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因为受到其他学生的发言而受到启发,产生新的创新灵感,产生新的设计方案。

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学生倾听能力的重点培养,倾听是一种产生创新灵感的重要观察方法,它是一种促进科学研究的基本手段。

学生在相互倾听中会产生智力激励现象,因而使学生学习尝试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智力激励法。学生在倾听中会产生解决问题的灵感,灵感对于科学研究至关重要;另外倾听还是一种获取信息搜集资料的途径,获取信息搜集资料是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一步骤,也是进行科学研究所要掌握的一种基本功,科学史上由于倾听产生的重大研究成果,或不注意倾听造成的科学遗憾实在是太多了。另外在这节课上,倾听也是实现合作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

学生由倾听产生的新想法在汇报时要求加上“我听某某同学所说的方法想到了什么或我看到什么想到了什么”的字句以示区别,教师对于这种汇报要加以特殊的表扬。相互的倾听会促发学生的更多灵感,产生更多的实验方案。学生的设计方案我们从来就没有想到过,恐怕我们也根本没有能力想到。

四、举办一个节水马桶专利技术展览会。

1、当学生灵感达到一定数量时,让学生将自己的方案画在小黑板上,进行一个节水座便的专利技术展览。

2、教师扮成投资商前来观看专利技术展览,一个学生扮成秘书,在活跃气氛的同时,师生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同时对学生进行知识产权意识的灌输,并对学生进行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自信心激励。

3、看完展览后教师以激动自豪的语气宣布:你们从今天起在知识产权上不再贫穷,不再一无所有,科技强国的希望在你们身上。

五、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能力的最终教育目标是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这次创新设计活动中,活动重点已经不是知识的掌握, 而是学主对所了解知识的创新应用,注重综合能力、科学方法、思想意识、行为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倾听是一种获得创新灵感的重要观察方法,本节课在这方面的培养效果比较突出,一部分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借助倾听,获得创新的灵感。

2、本节课直接与市场经济挂钩,培养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并提出了一个口号:我们在知识产权上是贫穷的。借以激起学生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忧患意识。

3、通过学生的自主设计培养学生的口头描述、笔头写作、独立绘图以及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这些能力都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

4、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

5、通过布置节水座便器专利技术展览,锻炼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本次研究性学习直接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试图将知识发展成实用技术,使学生的创新活动更加贴近生活实际。

科学课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面对的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只有从小培养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出在社会上有很强的生存发展能力,能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如果没有中国的丝绸生产技术,怎么能造就丝绸之路的繁荣呢?如果没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怎么能造就出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为代表的美国的知识经济时代呢?国家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科学技术产出的后备力量,方法之一是将课本与学生的生活、生产实际联系起来,让他们从小就学会面对现实,学会用课本中的知识形成技术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走向社会后才能很快的适应社会发展,用自己的发明造福于社会。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6 08:57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把握课堂提问时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提问对启发和推动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加深理解知识,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问有许多讲究,在课堂教学中,正确把握提问时机显得十分重要。

讲授新知识前提问,为新知识的学习铺路搭桥。

我所讲授的生物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每一章节并不是彼此独立的,它们之间有着或多或少的内在联系。一般情况下,新知识总是从旧知识中引伸发展而来的。因此,在讲授新知识之前,首先应该将与本课有关的旧知识,让学生进行回忆复习,从中找准与新知识有关的问题,把学生引进旧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启发学生运用旧知识去获取新知识,实现知识的正迁移。这样,便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血液循环”前,可以先出示心脏结构图,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回顾、思考:与心脏相连的血管有哪几条?为什么心房壁比心室壁厚,而左心室又最厚呢?心脏内血液为什么不会倒流呢?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后,教师在黑板上归纳出血液在心脏的流动方向是: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另一半略),那么主动脉和肺动脉分别把血液送到哪里去呢?由此引入新课“血液循环”。这种铺垫性的提问,既可复习旧知识,又有利于对“血液循环”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前面知识成为后面学习的准备,后面的学习成为前面知识的发展和提高。

学习新知识时提问,抓住知识的重点处。

每节课都有它的重点和难点,只有把这些重点难点逐一突破,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才算完成。因此,在教材的重点处,要设计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惑。例如“其他节肢动物”这节,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回顾蝗虫的形态结构和昆虫纲的特征外,在学习完新课蛛形纲、多足纲的知识基础上,提出:这些动物在习性和形态结构上差别这么大,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呢?学生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点也是它们的特征后,围绕着教学重点进一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抢答。通过这样反复不断地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提问抢答,使学生牢牢地掌握知识点。在指导学生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思维方法的同时,也教给了学生举一反三,融汇贯通的学习方法。强化新知识时提问,抓住知识的疑难点。在强化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疑难问题,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巧设问题让学生由疑惑不解,进而积极思维,最后豁然开朗。例如讲授“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关系”,针对学生对概念容易混淆,不得要领的毛病,逐一设计如下问题:有人说,植物的呼吸是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动物的呼吸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这种说法对吗?有人说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吸进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晚上才进行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对吗?植物在白天进行呼吸,那么呼吸作用为什么显示不出来呢?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关系怎样呢?这样由远而近地提出思考问题,摆出矛盾,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思维,不但使模糊的概念得以澄清,而且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训练时提问,抓住知识的联想点。

联想是学生常用的思考方法,教师的引导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只要教师抓住知识的联想点,精心设计,定向质疑,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训练学生思维时,要求学生联想已学过的知识,然后将有关知识加以比较、归纳,找出共同性。从个别概括出一般性,又从一般性推导出特殊性,使他们找到知识的联系性,最后形成概念。通过联想、比较、归纳,使学生不但对知识的学习更具深度,而且从中训练了思维的方法。

提问是解疑的重要方式,提问的时机掌握也仅仅是提问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还有诸如提问中教师的仪态、诚恳、发人深思的语言、恰到好处的节奏,以至于难易程度对不同程度学生深浅适中题目的设计等等,都应有所讲究,决不是一篇文章可以概括得了的。然而,只要教师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选择好提问的最佳时机,精心设计,就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6 08:58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保温和散热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保温瓶的材料、结构。通过分析,理解保温瓶保温的原理。

2、培养学生动手拆卸组装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塑料外壳的保温瓶若干只,破损的保温瓶1~2只,保温瓶部面放大图,制作保温瓶的材料。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提出问题:①茶杯里的热水是怎样逐渐变冷的?②你有什么办法使茶杯里的水保持原来温度?

(2)学生分组讨论。

(3)小结:同学们针对茶杯里的水用蒸发、传导、对流、辐射方式向外散热的特点,提出种种保温措施,很有道理,如果把大家的意见集中起来,再加以改进,将会做一个很好的保温杯,就和我们使用的保温瓶差不多了。(板书:保温瓶)

二、学习新课

1、认识保温瓶的结构与材料的特点。

①讲述:保温瓶为什么能保温?只要我们拆开保温瓶,看一看它的材料、结构,也许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②指导学生分组拆卸塑料保温瓶,教师边示范边讲述:打开瓶盖,拿下瓶塞;按紧瓶体,依逆时针方向旋开底座,将底座与垫圈按拆卸顺序放置;看清瓶胆下端的小嘴,右手从瓶口用力,小心退出瓶胆,放置桌子的中间,两边用物稳好,防止滚动;瓶外壳与底座放一边。

③学生动手拆卸,教师给予适当帮助。

④指导观察:保温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它们分别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⑤学生分组讨论。

⑥师生小结:(出示保温瓶剖图)保温瓶由瓶盖、瓶塞、瓶胆和保护壳等部分组成的,瓶塞是软木的,瓶胆是玻璃制成的,是双层的,它们的夹层壁上涂上一层闪光发亮的物质,它的瓶盖和外壳是塑料的,当然,外壳也有金属的。

2、研究保温瓶材料、结构所起的保温作用。

(1)提问:这些材料、结构对保温瓶的保温起什么样的作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2)分组讨论。

(3)师生小结:保温瓶的各种材料的选择和结构处理都是为防止或减少热向外传递而设计的。瓶塞选择软木是因为它的热的不良导体,软木中有许多空气也使热不易传导,这样的瓶塞能很好地阻止热从瓶口向外散发;玻璃是不容易传热的,瓶胆内壁涂上闪光的物质是防止热向外辐射;瓶胆用玻璃材料做成双层,并抽取中间空气是防止热外向传导和切断气体对流带走热量;瓶壳等材料起保护作用。所以保温瓶具有很好的保温作用。

3、把保温瓶依次按原样组装起来。

4、鼓励对现有的保温瓶材料进行改进和创新。

提问:你们对上述材料、结构有什么改进、改造的设想?你们看,这是别人加以改进的空心瓶塞,这是压力式水瓶塞……

5、研究加带降温的方法。

提问:如果从保温瓶中倒出一杯热水,怎样使它迅速降温?把你想到的办法说出来,并说出其中的道理。

小结:如何使一杯水加快降温散热的速度,同学们提出不少办法。有人提出口吹,用扇子扇,用勺子搅动,用两只茶杯不停地来回倾倒等,这些都是我们平时常用的方法。

有的同学说把茶杯放在冰水里,置放在冰块中,可能想到了“两物体间温差大,热传导快”,这倒是个好主意,不过请同学们回去试一试把冰块围在杯侧的上部水散热快,还是把冰围在杯底侧壁下方散热快?下一课前请告诉教师。

6、教师总结结束本课。

课后感受:保温瓶的目的在于保温,通过了解保温瓶的构造,我们知道了它的各部分都是在防止热的传递。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6 08:58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比利时人尝试用雨水洗澡







(编者提示:人教版科学第4册第3单元 水)

用雨水洗澡,似乎是一件浪漫的事,比利时人正在进行这种尝试。

这幢建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郊区的家庭住宅,取名为“生活在明天”。这幢未来住宅从外表上看来,和一般的高档居民住宅相比并没有什么两样,门前清澈的池塘在疏密有间的观赏植物的衬托下使整幢住宅显得格外的安静。

比利时是一个多雨的国家,这个住宅屋外的池塘看似简单,其实它是一个天然雨水的蓄水池,雨水先蓄积在这里,然后流向埋藏在地下的一个巨大的污水处理罐。这幢耗资1200万欧元的未来家庭住宅除了完善的电脑控制设施以外,有一套独立和完善的水处理系统,经过污水处理后的雨水被水泵打入上层的池塘,然后再流向下层的池塘,这样就起到了活水的效果和作用。地下室内安装的压力水泵可以将净化后的家庭自来水最高送到50层高的楼上。

欧洲的科学家们经过量化分析指出,平均每个普通人一天的用水量大约为134立升,而其中50%多并不是用来饮用的,而是用于洗涤和冲洗卫生用具等方面,科学家认为这些洗涤用水完全可以用质量低一些的水来代替,如果大量使用清洁度很高的城市自来水,势必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浪费。未来屋的管理人员威姆先生说,地球上97%是海水,淡水只占3%而其中的绝大部分都在地球的两极冰盖,可供人类使用的只有总水量的0.3%,所以如何节约用水是一件非常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家庭雨水净化装置正是按照这一理念而设计的,净化雨水,方便、简单,而且非常便宜。经过净化的雨水不但可用来洗衣服,灌溉草坪和花木,池塘里还可以放养一些观赏类鱼苗,使未来住宅充满了自然情趣。

未来屋的节约用水还远不止这些。

每天早晨主人醒来的时候,只要说一声:“把窗帘打开,让我起来”,未来屋就会自动拉开窗帘,自动床就会慢慢地把主人扶起来。然后你再说:“把洗澡水放好”,隔壁浴室的自来水龙头就会自己打开,并按照预先设定的温度,注入最适当量的热水。如果你喜欢喜欢淋浴,那就更省水了。未来屋管理人员说,洗一个澡大概也就只需要一杯水,因为这里使用的是高科技控制下的蒸气浴,温度适宜,你大可不必担心被蒸汽烫伤,更为重要的是这可以大大地节约用水。

尽管未来屋可以自制“自来水”,但未来屋的设计者依然精打细算,节约每一滴水。未来屋的无水厕所非常神奇,这个家庭厕所从外观来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却是无水设计的。屋内既有供女士使用的小便池,也有专供男士使用的站立式小便池,这里冲刷不用水,你也不必担心气味,这个卫生间颇有些像是飞机上的厕所,一切脏物似乎都被吸到九霄云外去了。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6 09:03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避震要点







(人教版自然第11册第22课 地震)

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灯火,因为空气中有易燃易爆气体。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6 09:04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不要听信地震谣传







(人教版自然第11册第22课 地震)

1972年2月,两个侨居在美国的墨西哥人致电墨西哥政府,预报“墨西哥皮诺特巴纳尔市4月23日将发生地震,并引起特大水灾”,结果,这一“预报”导致了当地严重的社会混乱。皮诺特巴纳尔市市长说,这次“预报”造成的经济损失,比1968年8月发生的7.5级地震还要严重。可见,地震谣传会使人们在心理上造成一定程度的恐惧感,同时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

地震谣传的起因

一些群众对地震知识了解肤浅,偏听偏信某些毫无根据的谣传,是地震谣传得以存在的土壤。具体原因有以下四种:

(1)把一些自然现象,如春季大地复苏解冻而引起的翻砂、冒水等现象误认为是地震前兆异常。

(2)对地震部门正常的业务活动,如地震考察、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活动等引起猜疑。

(3)来自海外蛊惑人心的宣传,或个别人别有用心造谣。

(4)由于个别人的封建迷信、愚昧无知而轻易上当受骗。

正确对待地震谣传

习地震常识,消除恐震心理。正确认识国内外当前地震预报的实际水平。当前,对发震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都只能给出一个范围,不可能十分精确和具体。

因此,如果你听到的“预报”消息,说震级很大,时间、地点很具体,这肯定是谣传。

要明确,在我国,发布地震预报消息的权限在政府,任何其他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发布地震预报消息。

相信政府知道破坏性地震发生的具体情况,是绝对不会向人民群众隐瞒的。

听到地震预报消息,不要轻信,更不要传播,要及时向当地政府或地震部门汇报,以便澄清事实。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6 09:04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彩虹的秘密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太阳光是由七种不同的色光组合而成的,我们看到的物体的不同颜色是色光反射形成的。

2、认识光的三原色,了解用光的三原色可以混合成各种不同的色光。

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在实践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形成彩虹的实验材料──水盘、平面镜、纸屏、喷雾器、光碟、肥皂。

2、看到物体颜色的材料──几张不同颜色的纸片。

3、认识光的三原色的实验材料──每人一支手电筒,红、绿、蓝三种颜色的透明黏胶片。

4、制作彩色陀螺所需材料──火柴梗,红、绿、蓝圆形卡纸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谈话:

(1)(出示彩虹挂图或投影片)你们认识它吗?说一说彩虹是什么样的?

(2)彩虹一般在什么时候出现?出现在天空的哪个方向?

(3)关于彩虹你还知道些什么?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2、讲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彩虹的形成及关于光的有趣问题。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构成的。

(1)谈话:彩虹的形成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系?

(2)讲述:为了研究彩虹的形成,我们来做个实验。每一组水盘里有5厘米深的清水,把水盘端到阳光下,把平面镜正对阳光,斜放在水盘中,对面放置纸屏,调整平面镜和纸屏倾斜度。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

你看到什么现象?

数一数,有几种颜色的光?它们像什么?

你能按顺序说出各种光的名称吗?

(5)出示七色光图,讲解七色光的名称。

(6)小结:阳光照射在水中的平面镜上,平面镜对面的纸屏上就出现了一道彩虹。白色的阳光变成了七种颜色的光。

2、认识彩虹的形成。

(1)提问:阳光为什么会分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呢?

(2)讲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个实验。

每个组都有一个喷雾器,喷雾器的瓶子里装有水。我们到室外向阳处用喷雾器背着太阳向天空喷水,观察到什么现象?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

①喷水时,看到什么现象?

②停止喷水后,还能看到同样的现象吗?

(5)讨论:

①以上实验对你有什么启示?彩虹形成可能与什么有关系?

②根据以上两个实验,推想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6)师生小结: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成的。夏天,雨后转晴的天空仍然悬浮着很多小水珠,它们像水中的镜子一样,将白色的阳光分成七种颜色的光,形成彩虹。彩虹总是出现在太阳的哪一边呢?

(7)提问:你还在哪里看到像彩虹一样的的七色光?你还有哪些方法做成彩虹?

3、认识人眼为什么能看到物体的多种颜色。

(1)讨论:阳光照射在不同颜色的物体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2)提问:几种不同颜色的纸片,在阳光的照射下,分别反射什么颜色的光?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

红色物体反射什么色光?白光照在其他颜色的纸上呢?

(5)讨论:通过以上实验,你认为物体的不同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人眼为什么能看到物体的多种不同颜色?

(6)小结:物体反射照上身上的光,物体是什么颜色它就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其他颜色的光就被它吸收了。人眼看到物体什么颜色是由它所反射的光的颜色决定的。

4、认识光的三原色。

(1)谈话: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用红、绿、蓝三种颜色的胶片,贴在手电筒的玻璃片上,使三只手电筒分别射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如果我们把其中两种或三种颜色的光叠加,会出现什么现象?能够产生多少种颜色的光?如果调整光照的距离,使色光有强有弱,还能够产生多少种颜色的光?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

(4)小结: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发现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可以混合成多种不同颜色的光,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的荧光屏上五彩缤纷的色彩就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5、教师总结结束本课。

课后感受:对于光的七种色彩,学生都能了解,光的混合在美术中也已学到,因此,教学较轻松。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6 09:05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大气异常







(人教版自然第11册第22课 地震)

地震前,尤其是大震前,往往会出现多种反常的大气物理现象,如怪风、暴雨、大雪、大旱、大涝、骤然增温或酷热蒸腾等。与此相应的温度、气压、温度的变化,会使人体感到不适。

1503年1月9日,江苏松江地震,有震前“有风如火”的记载。

1668年9月2日,山东莒县地震,有震前“酷暑方挥汗”、“日色正赤如血”的记载。

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地震,有“未震之前数日,四面天边,变黄如火焰,睛空干燥,人均感觉焦灼干燥”的记载。

1925年3月16日云南大理地震,震前“久旱不雨,晚不生寒,朝不见露”。

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7.3级大地震之前,虽已是严冬季节,天气却特别暖和,有时能听到雷声;个别阴坡没有冻土,长青草,有的地方还发现蝴蝶和昆虫。1月31日出现高温低压,从2月2日起气温连续上升,气压急剧下降,到2月4日,日平均气温出现顶峰,比常年高8度。另外,2月3日上午3时至10时,震区气温突然上升,形成一个以海城为中心的急剧升温区,两个小时内海城增温12度,而离海城较远的大连市增温2度。

1973年2月6日四川炉霍发生7.9级地震,“震前几小时风尘大作,风向紊乱,上下乱窜”。1966年2月5日,云南东川发生6.5级地震的前三日连续有霾,震前一日霾的浓度最大。1971年3月23日新疆乌什发生6.3级地震前几天,雾气腾腾,灰尘满天。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7.3级震前不久,星空突然昏黑,地上伸手不见五指,大震过去后,很快又亮了起来。

大震前的各种大气异常现象,近年来有很多报导,可以说,临震大气物理现象都不是孤立的,但由于地震前兆现象和气象本身的自然现象容易混淆,还必须进一步加强研究。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6 09:05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大气中的水汽来源







(人教版自然第9册第22课 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

围绕地球的大气层,其主要成分是氮、氢、氧和二氧化碳,另外还有少量的氩、氨、氙、氪、氖、臭氧等气体。除此以外,大气中还含有一些水汽和固体、液体的微粒杂质。

大气里中水汽并不多,最多时也只占大气的百分之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觉得空气有时比较潮湿,有时却很干燥,就是因为空气中的水汽有时多、有时少的缘故。我们用空气湿度的大小来表示大气中所含水汽多少,该物理量可以通过仪器测量出来。

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地面附近空气比较稠密,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大部分空气聚集在从地面往上大约十公里的这层大气里,而大气中的水汽则几乎全部聚集在这一层次里。雨、露、霜、雪是由大气中的水汽形成的,所以它们主要产生于大气层的下部。

水循环的过程

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自地球表面。江河湖海中的水,潮湿的土壤,动、植物中的水分,时刻被蒸发到空气中。寒冷地区的冰雪,也在缓慢地升华。这些水汽进入大气后,成云致雨,或凝聚为霜露,然后又返回地面,渗入土壤或流入江河湖海。以后又再蒸发(升华),再凝结(凝华)下降。因此,在自然界里,水分周而复始地循环着,并在循环运动中不断改变着自身的状态。液态的水,可以凝固为固态的冰,也可以蒸发为气态的水汽;气态的水汽可以凝结为液态的云、雾、雨、露,也可以凝华为固态的冰晶、雪、霜;而固态的冰、雪、雹、霜可以融化为液态的水,也可以升华为气态的水汽因而雨、露、霜、雪就是这种水分循环过程中的产物。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6 09:06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大蒜

──医疗保健剂





数千年来中国、埃及、印度等国将大蒜既作为食物又作为传统药物应用。法国首先在1930年申请了大蒜药物制剂的专利。40年代日本、美国、奥地利等国相继申报有关大蒜作为药物制剂的专利。研究不断发现,除原先了解的大蒜的助消化、健胃、消食、杀菌功能之外,大蒜和大蒜制剂还有较强的调节血脂、降胆固醇、抗凝血、抑制肿瘤细胞、降血糖、保肝、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欧美、日本和我国生产的数十种大蒜粗制剂(如片剂、胶丸剂、注射剂、滴鼻剂等)纷纷上市。由于大蒜的有效成分并不是某种容易提取的单一组分,而是一系列含硫有机化合物、活性酶和含硒化合物等成分,并且其化学性质很不稳定,各种大蒜制剂的有效活性成分含量和作用强度都不同。美国学者劳森比较了各种大蒜制品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结果显示:冻干大蒜粉片的作用最强,蒸馏蒜油作用次之,浸泡蒜油效果较差。现在国际上公认,超低温冷冻干燥制成的无味大蒜肠溶片能保持鲜蒜全部的有效成分,拥有大蒜的全部功效,是一种先进可靠的药物剂型。

健康疗法、自然疗法成为国际时尚。在美国,大蒜素制剂与人参、银杏等天然保健药物相比,保健功能排在第一名。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6 09:07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大自然的警报







(人教版自然第11册第22课 地震)

在地震前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往往有声响自地下深处传来,人们习惯称之为“地声”。

据调查,距1976年唐山7.8级地震震中100公里范围内,在临震前尚没入睡的居民中,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听到了震前的地声。震前地声最早出现在7月27日23时左右,这些早期听到的地声比较低沉。如在河北遵化县、卢龙县,很多人在27日晚23时听到远处传来连绵不断的“隆隆”声,声色沉闷,忽高忽低,延续了一个多小时。在京津之间的安次、武清等县听到的地声,就象大型履带式拖拉机接连不断地从远处驶过。在剧烈的地动到来前半个小时到几分钟内,震区群众听到了不同类型的地声。据后来人们回忆,有的听来犹如列车从地下奔驰而来,有的如狂风啸过,伴随飞沙走石、夹风带雨的混杂声,有的似采石放连珠炮般声响,在头顶上空炸开,或如巨石从高处滚落。这奇怪的声响和平日城市噪声全然不同。

地声一般出现在震前几分钟、几小时,几天或几十天内。实际上临震前几分钟内出现者居多。所以地声确是一种临震的信号。有的震区就是因为重视奇怪的地声现象,使人们躲过了灾难。

1830年6月12日河北磁县发生7.5级大震,震前人们听到地声如“雷吼”,若“千军涌溃,万马奔腾”,于是“争先恐后,扶老携幼,走避空旷之区”,紧接着发生了“屋宇倾颓,砖瓦雨下”的地震灾害。

1855年12月11日辽宁金县发生5—6级地震,当地人民“未震之时,先闻声如雷”,于是“早已预防”,从住房里躲避出来,所以“未经压毙多人,只伤男妇子女共七名”,大大减轻了伤亡和损失。

根据地声的特点,能大致判断地震的大小和震中的方向。一般说,如果声音越大,声调越沉闷,那么地震也越大;反之,地震就较小。当听到地声时,大地震可能很快就要发生了,所以可把地声看作警报,应该立即离开房屋,采取紧急防御措施,避免和减少伤亡损失。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6 09:07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德国排污费比水贵得多







(编者提示:人教版科学第4册第3单元 水)

几年前,笔者即将离开工作和生活多年的德国时,一位德国朋友设家宴送别。家宴并不很特别,但朋友将煮面水留下刷油碗的情节,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是一位个体经营者,独身,无儿无女,在德国怎么也能算是中产阶级。可是连煮面水都舍不得倒掉,是不是这位朋友太吝啬了。当时我不禁问,你为何如此节约?她笑着回答说:“世界上的饮用水是非常有限的,再说我们是要交污水费的。”当时我觉得不是采访的时机,就没有追问下去。后来我了解到,德国政府为了鼓励企业和居民节约用水,企业和居民交水费的同时还必须交污水费。因为每个地区的供水设施和污水处理的费用不等,所以工业、城市、乡村的用水价格各不相同。德国《商报》驻北京记者盖特纳告诉笔者说,他在德国所住的地区,每使用1立方米的水约交4.15马克(1马克约合人民币3.8元),此外,还要交排污费6.20马克。也就是说,排污费比水费要贵2.05马克。

一锅煮面水,使我联想到许多:在德国,像我朋友这样的何止一人。不少家庭使用的是节水马桶;洗衣服的水拿来再拖地;淋浴时注意如何既节约用水又舒适。据统计,洗澡和卫生间用水要占人们日常用水的2/3以上,所以这方面节水潜力很大,建材工业则不断提供各种节水阀门和节水洁具。工业用水更是如此。各大小企业不仅注意节约用水,还要着力加强废水排放和建造净化设备。在德国,用于废水处理的费用大大高于供水设施建设的费用。如在首都柏林,供水费用的70%用于废水处理,30%用于供水设施的建设。对污水的收费标准逐步提高,并与废水的有害程度和有害物质数量相对应。联邦各州必须把这项收入再用来改善水系质量。德国的这一做法,充分体现了谁肇事,谁负责的原则。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不仅由国家,而且由企业和民众共同分担解决。

德国并不缺水,但这儿的居民和企业为何能如此节约用水,并尽力注意不让水被污染呢?这是因为德国政府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通过价格来全面调控人们的行为,限定人们应做什么,不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如我们期望达到长期的环保目标,就必须通过法律法规改变众多企业和家庭的某些行为。此外,在德国,环保不只是花钱的事,它已成为一种盈利的行业。环境保护及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已达100多万,有近1万家研制环保技术和生产环保产品的企业,环保产业年经营额达800亿马克。德国在废水、废料、废气的处理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再生能源和生物技术的实际应用也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据统计,德国的一些环保产品已不断出口国外。德国环保技术的出口已占世界份额的18.7%,高于美国(18.5%)名列世界第一。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6 09:07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地表水污染







(人教版自然第6册第10课 水域的污染和保护)

五百多年以前,人们就认为饮用流经大城市的河水是危险的,而工业化、人口增长以及新的有毒化学品,使情况愈来愈糟。

排水系统的铺设和清洁剂的使用有增无减,使我们的水道和湖泊中磷酸盐含量日益增多。这种过度营养导致藻类迅猛繁殖,消耗水中的氧,使鱼类死亡,生态系统恶化。由于工业上不妥善处理汞化合物和其它重金属,也造成严重的水污染。汞通过食物链的进程逐渐集中,最后对吃鱼的鸟或人类造成严重的神经损坏。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6 09:08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地层的形成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化石形成的原因,了解化石在地质科学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知道地球从古至今曾经历过多次海陆变迁,从而向学生进行自然界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自然观的教育。

教学准备:石子、砂子、黏土、杯子、玻璃棒、放大镜。化石标本,已压固的沉积物若干份。挂图、教学录像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观察自己采集的化石标本和老师准备的化石标本。

2、讨论:岩石上的花纹像什么?它们是从哪里来的?

3、讲述: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学生新课

1、指导学生做模拟沉积现象的实验。

(1)谈话:为了了解岩石中的花纹是怎样形成的,我们可以做个实验。把颗粒大小适当的石子、砂子、黏土掺和起来倒进杯中,往杯里倒进一些水,再用玻璃棒迅速地搅拌,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停止搅拌过一会儿,杯里又会有什么变化?

(2)学生分组实验。

(3)各组汇报实验结果。重点是水中的沉积物是什么样的?分几层?排列顺序是怎样的?

(4)讨论:

①当用玻璃棒搅拌杯中的水时,黏土、砂、石子为什么会迅速地运动起来?

②当停止搅拌后,为什么水中的黏土、砂、石子会沉降下来?

③为什么混在一起的石子、砂、黏土沉降后会分开,成为一层一层的?

(5)师生小结:当我们用玻璃棒把杯中的水搅动起来,这些水就有一股力量,带着杯中的黏土、砂、石子一起运动。停止搅动后,水运动的速度逐渐变小,水搬运物体的力量也逐渐减小,所以较重的石子先沉在杯底;然后次重的砂粒也沉了下来,在中间;最后比较轻的黏土也沉下来,在上面。

(6)讲述:(出示幻灯片或挂图)像上面实验那样,自然界的沉积物胶结在一起,随着时间的推移,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某地的沉积物会越来越厚,层数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沉积物中一些具有黏性的物质会把沉积物胶结在一起,巨大的压力会使沉积物中的水分逐渐减少,变得越来越坚硬,从而成为一层层的岩石。自然界中的砂岩、石灰岩、页岩等就是这样形成的。由于这些岩石是沉积而成的,所以把它们统称为沉积岩。人们把地下这一层层的岩石又叫做地层。

2、引导学生了解化石是怎么形成的。

(1)提问:在沉积岩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古代动物和植物的遗体或遗迹。这些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叫什么?它们又是怎么形成的呢?请同学们看看课文的阅读材料和插图。

(2)学生讨论,交流讨论结果。

(3)观看录像带:化石的形成。

(4)为什么说化石是记载人类历史的“特殊文字”?

3、引导学生根据化石资料,推测某地区古代地质情况。

(1)讲解: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史册”上的特殊文字,它可以告诉我们很多有关地球历史的事情。如果在某一地区的地层中发现了某种生物的化石,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研究、推断这一地区古代的自然环境以及经历过的地质变化。

(2)提问:我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螺的化石,试推断这里曾经发生了怎样的地质变化。

(3)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按照推理的一般要求,有前提、有结论地完整表达自己的意见。

(4)小结:通过以上讨论,我们知道了化石的重要作用,也了解了地质学家是怎样通过它来推想地球上古代自然环境及其经历的地质变化。

4、启发学生根据提供的化石,分析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经历的地质变化。

(1)谈话:同学们用放大镜观察下我们当地的化石标本,分析、推测当地在很久以前的自然环境和地质变化的情况。

(2)学生观察、研究、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观察、研究结果。

5、教师总结结束本课。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7 13:39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对模拟地球公转实验的观察和研究,认识四季的成因。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

1、三球仪一个,小地球仪一个,电灯一只或蜡烛一根、24厘米长细铁丝一根。

2、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挂图。

3、我国进行南极、北极考察活动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提问:

(1)每年都有几个季节?冬天过去春天一定会来吗?

(2)不同的季节,正午时的太阳高度一样的吗?

(3)不同的季节白天的时间一样长吗?你知道什么季节的白天长?什么季节的白天短?

(4)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气温一样的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2、谈话:生活实践告诉我们,一年有四个季节,这四个季节是循环出现的,在不同的季节,太阳的高度、白天的时间、气温都有差别,这些差别与什么有关?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季节的变化?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研究的。(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了解地球的公转。

(1)谈话:请同学们观察三球仪中地球的转动情况,讨论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地球公转的方向是怎样的?

②地球上的四季多长时间循环一次?地球围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应该是多少?

(2)讲述:观察三球仪中的地球和月球转动可以知道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这一点可以从我们平时观察到的星座始终是从东向西移动这一现象上得到证实。从地球上的四季一年循环一次这一事实出发,我们可以知道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3)谈话:请同学们继续观察三球仪中地球的公转情况,思考下面的问题:地球公转过程中,它的身体总是怎样的?倾斜的方向有没有变化?

(4)小结: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它的身体总倾斜的。倾斜的方向始终保持不变。

2、研究四季的形成。

(1)谈话:我们居住在北半球,请同学们指出北半球在地球仪上的位置,同时指出地球的南半球、赤道、南极、北极。

(2)制作“阳光尺”。(以直径8厘米的小地球仪为例)

①取24厘米长的铁丝一段。

②在铁丝的1厘米、7厘米、17厘米、23厘米处标上点。

③分别以所标的点为顶点,按同一方向在同一平面内折成4个90度的角。

(3)示范“阳光尺”的使用方法。

①开亮电灯,让地球仪受灯光平射。

②找出地球仪南北两半球同一经线上处于明暗交替的两个点。

③把“阳光尺”的两端卡在这两个点上。

④根据“阳光尺”的两个端点在地球仪上的位置,就可以知道阳光直射在地球的什么地方了。

(4)谈话:同学们明白了“阳光尺”的用法,下面请同学们转动地球仪,借助“阳光尺”,看一看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受阳光(灯光)照射的情况。

(5)小结: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地球上任何地方接受太阳照射的情况都是不断变化的,那么北半球接受阳光照射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下面我们进行定点实验,观察讨论这一问题。

(6)讨论:

①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太阳光是否直射北半球?这时北半球的白天长还是黑夜长?气温应怎样?这时应是什么季节?

②当地球转到C位置时,太阳还直射北半球吗?和地球在A位置时相比,应有哪些变化?这时应是什么季节?

③当地球转到B和D位置时,阳光直射地球的什么地方?北半球的白天、黑夜一样长吗?气温怎样?这时分别是什么季节?

④综合上面的分析结果,你认为四季的成因是什么?

(7)小结: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北半球受到太阳的照射情况不同:有时太阳光直射(太阳高度大),有时太阳光斜射,有时太阳高度适中,这样在一年中就出现冷热不同的四季变化。

3、进一步研究四季的成因与地倾斜着“身体”运动的直接关系。

(1)思考:假如地球不是倾斜着“身体”进行公转,一年中还会出现四季的变化吗?为什么?

(2)学生用地球仪实验、讨论。

(3)小结:如果地球不斜着“身体”转动,太阳光就只对赤道直射,因而地球上就不会出现四季。

4、地球上不同地方的四季变化。

(1)讨论:

①南半球的四季变化怎样?为什么?

②赤道附近有没有四季变化?为什么?

③地球的南、北极有没有四季的变化?为什么?

(2)讲述:太阳光照射地球的变化规律告诉我们,南半球的四季变化和北半球正好相反;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光的直射点一直在赤道附近移动,因而赤道附近没有明显的四季变化;南极和北极处在地球的两个端点,虽然有时也会有阳光照射,但对于这两个地方来说太阳高度都很小,阳光带去的热量非常少,因而地球的南、北极始终是寒冷的,没有四季的变化。

(3)谈话:根据南、北极的气候特点请同学们论证:到南极进行考察的最佳时间是哪几个月?为什么?我国科学家一般在几月份进行南极考察?

(4)学生讨论、论证。

(5)讲述:夏季来临时,太阳直射北半球,这时的北半球昼长于夜,而且越往北昼夜长短的差别越明显。北极圈内就几乎只有白昼而无黑夜了,因而北极考察一般选择在夏季进行。北半球处在冬季时候南半球正是夏季,这时候当然是考察南极的最佳时间。对两极的考察不仅要选好时间,还要有精良的设备和高超的技术,希望大家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名为人类造福的科学家。

5、总结结束本课。

课后感受: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了解了地球上四季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引起的。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7 13:39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研究昼夜的变化,认识昼夜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

1、日出或日落的挂图。

2、注明地球、月球旋转轨道和太阳、地球、月球相对位置的挂图或反映地球、月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录像带。

3、三球仪。

4、转椅一把。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白天就到来了,人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学习;太阳从西方落下,黑夜就降临大地。请同学们观察这幅日出、日落图,结合平时的了解想一想:每天,我们看到太阳在天空中是怎样运动的?

2、提问:

(1)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上出了什么现象?

(2)地球上的昼夜现象有什么规律?

3、谈话: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上的昼夜就交替着循环出现,那么是什么原因引导了地球昼夜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了解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情况。

(1)谈话:地球绕着太阳旋转,月球绕着地球旋转,它们在宇宙中的相对位置及地球、月球的旋转情况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地球、月球在宇宙中围绕着太阳旋转的有关录像)闭着眼睛想一想茫茫的宇宙之中地球绕着太阳转、月球绕着地球转的情形。

(2)提问:地球是怎样围绕太阳公转和自转的?

2、观察实验,探求地球昼夜变化的原因。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运动,月球绕着地球运动。那么地球上的昼夜现象是由什么运动造成的呢?

教师演示三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月球的运动情况。

(2)提问:从三球仪的演示中可以看出,地球在绕太阳转动的同时还进行着什么样的运动?

(3)讨论:你认为地球上的昼夜现象是由于什么运动造成的?

(4)谈话:我们每天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为什么说是地球在运动?下面我们通过一些活动弄清这个问题。

(5)分组活动,一个同学坐在转椅上,另一个同学使转椅转动。

思考:

①坐在转椅上不动时,看到周围的物体怎样?

②转动转椅,你看到周围的物体是怎样的?

③坐在转动的转椅上,你看到的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转椅的转动方向有什么关系?

④坐在转椅上,从左向右转动,你看到周围的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6)分组讨论:

①我们知道,在地球上看到太阳、月球、星星等天体,每天都有东升西落的现象,这说明什么?(地球自西向东运动)

②由此可以推测,我们在地球上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在作什么样的转动而形成的?

(7)小结: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地球在不停地自西向东转动,这个分析是正确的。现在人们可以借助火箭离开地球,从宇宙空间观察地球,看到地球确实在转动。地球是个球体,中间是赤道,两端分别南极和北极,穿过地球南北极的一条假想的直线叫地轴。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转动着。

(8)谈话: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引起的,那么昼夜现象又是由什么引起的呢?我们用下面的模拟实验来说明这个问题。

(9)分组实验并思考:

①“地球上”的哪个部分被“太阳”照亮?哪个部分未被“太阳光”照亮?

②这两个部分分别相当于一天中的什么时间?

③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插小红旗的地方什么时候是白天?什么时候是黑夜?白天、黑夜是否交替出现?

④以上实验说明什么?

⑤你认为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10)小结:我们每天看到太阳自东向西运动,实际上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转动,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一次昼夜变化的时间也就是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3、教师总结结束本课。

课后感受:通过本课学习,学生都能认识到地球的昼夜变化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引起的。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7 13:40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地下没有鳌鱼







(人教版自然第11册第22课 地震)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

在科学不发达的过去,人们对地震发生的原因,常常借助于神灵的力量来解释。在我国,民间普遍流传着这样一种传说,他们说地底下住着一条大鳌鱼,时间长了,大鳌鱼就想翻一下身,只要大鳌鱼一翻身,大地便会颤动起来。用现代人的眼光分析这种传说,简直是荒诞不径。但持这种说法的国家,并不只有中国。

例如,在古希腊的神话中,海神普舍顿就是地震的神。南美还流传着支撑世界的巨人身子一动,引起地震的说法。古代日本认为,日本岛下面住着大鲶鱼,一旦鲶鱼不高兴了,只要将尾巴一扫,于是日本就要发生一次地震。除此之外,埃及和印度也有关于地下住着动物在作怪的传说。

随着科学的进步,现在谁也不会相信这类迷信的说法了。

其实,地震就是地动,是地球表面的振动。引起地球表面振动的原因很多,可以是人为的原因,比如核爆炸、开炮、机械振动等;同样也可以是自然界的原因,比如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落地震等。

按照地震的不同成因,我们可以把地震划分为五类:

1. 构造地震:构造地震发生的原因,是地下岩层受地应力的作用,当所受的地应力太大,岩层不能承受时,就会发生突然、快速破裂或错动,岩层破裂或错动时会激发出一种向四周传播地地震波,当地震波传到地表时,就会引起地面的震动。世界上85%~90%的地震以及所有造成重大灾害的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

2.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爆发引起的地震。

3. 水库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放水引起库区发生地震。

4. 陷落地震: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

5. 人工地震:由于核爆炸、开炮等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

中国地震局宣教中心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7 13:40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地下水







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面以下,存在于岩石和土壤的孔隙中可以流动的水体。地面以下的水并不都是地下水。地面以下的土层可分为包气带、饱水带。包气带的土层中含有空气,没有被水充满,包气带中的水分称为土壤水。饱水带中土壤孔隙被水充满,含水量达到饱和,饱水带中的水即为地下水。常见的井水、泉水都是地下水。地下水分布广泛,水量也较稳定,是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之一。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开采速度大于其补给速度)会造成地下水位的大幅下降,引起地面沉降。地下水位过高会对农作物生长不利,会造成渍害,若地下水含盐量较高,则会产生土地的次生盐碱化。

地下水污染

与地表水一样,地下水也受到了污染的威胁,主要来自于地表或土壤水的下渗,农用氮肥以及垃圾中的油、酚污染着地下水,氮肥中的硝酸盐一旦进入地下,便转变为亚硝酸盐,它在人体中能够转变成致癌物质。地面植被的破坏和湿地的排水减少了地表水的渗透,从而降低了潜水面。由于城市和工业的过度需要,淡水不断被抽出作为生活和工业用水,然后作为地表污水重新排放,因而还会导致潜水面的进一步下降。另一方面,大量频繁的灌溉可以增强渗透作用,使潜水面一直升到地表。而在干旱地区,被水渗透的土地由于异常的蒸发作用,引起地下水中盐类的沉淀,迟早会变成不能耕作的盐碱地。


  地下水与地震

地下水的观测与研究开始于1966年邢台地震以后。地下水动态是指地下水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包括水位、水温、流量及气体-化学成分)随时间的变化;研究地下水动态异常与地震的关系,是探索地震预报的重要课题之一。

中国地下水位与地震研究,也就是第一代地下水观测井网的建立于1996年邢台地震后。在邢台地震现场,震前征兆最明显,井内冒气、发响等。通过强余震的检验,地震工作者取得了地震前地下水异常变化的大量资料,从中看到了地震预报的希望。于是,研究地下水与地震关系的科学实践从此起步。

经过实践检验,已经建成的深井水网观测效果良好,对监视区内发生的多次强震均观测到地下水异常,其中一些地震前还作了一定程度的预报。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7 13:40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地形变







(人教版自然第11册第22课 地震)

从多年来的大地测量结果中发现,我国几次较大的地震:如1966年邢台地震、1969年渤海地震、广东阳江地震、1970年云南通海地震、玉溪地震等等,震前都有地形变活动。

以邢台地震为例,震区内某水准点的高程变化。从1964年12月开始,一反其历年来长趋势下降的常态,以每年82~110毫米和速度急剧上升,到1996年3月15日突又转为迅速下降,到3月22日就发生了地震。

1968年山东郯城8.5级大震之前,在震中区东面海上有个小岛,由于地面慢慢隆起,小岛不断上升,后来居然同大陆连成一片。地震爆发时,极震区东侧猛然上升,使相邻的江苏赣榆东面的海水后退了十五公里。

美国地震学家沿着圣安德烈斯大断层共布设了80多个观测点。由于这条断层的活动,使得加利福利亚州西海岸成为世界上地震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圣安德烈斯断层的突出特点在于水平方向错动。如1906年地震时,一次断层两侧错动了6.4米,按地质方法推算,从侏罗纪到现在,该断层水平位移量已达500公里。目前据卫星测定,该断层有的地段水平剪切相对速率可达每年5厘米。

日本在几次大震之前,也发觉了异常变化。如1964年日本新泻地震之前9小时左右,发觉了应变异常。当时在距主震震中70公里远的20架垂直向应变仪(垂直伸缩仪,放在40米深的井内)中,有15架记录到地面发生0.3~0.4毫米的垂直膨胀。

我们已知道,地下断层的活动是大多数地震发生的直接原因,大地形变测量能够监视断层的活动,配合其他方法,如地声可监视断层微破裂等等,就有可能准确地判定断层活动的状态,沿着这个思路,大地形变测量能为地震综合预报提供极其有用的判断依据。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10-27 13:40
标题: 回复:小学《科学》教案集锦

地形雨







(人教版自然第9册第21课 雨和雪)

气流沿山坡被迫抬升引起的降水现象,称地形雨。地形雨常发生在迎风坡。在暖湿气流过山时,如果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也可以产生对流,形成积状云;如果气流过山时的上升运动,同山坡前的热力对流结合在一起,积云就会发展成积雨云,形成对流性降水。在锋面移动过程中,如果其前进方向有山脉阻拦,锋面移动速度就会减慢,降水区域扩大,降水强度增强,降水时间延长,形成连阴雨天气,持续可在10~15天以上。

在世界上,最多雨的地方,常常发生在山地的迎风坡,称为雨坡;背风坡降水量很少,成为干坡或称为“雨影”地区。如挪威斯堪的那维亚山地西坡迎风,降水量达1000~2000毫米,背风坡只有300毫米。又如,我国台湾山脉的北、东、南都迎风,降水都比较多,年降雨量2000毫米以上,台北火烧寮达8408毫米,成为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一到西侧就成为雨影地区,降水量减少到1000毫米左右,夏威夷群岛的考爱岛迎风坡年降水量12040毫米,成为世界年降雨量最多的地方。印度的乞拉朋齐年降水量11418毫米,也是因为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缘故。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8-10-29 10:48
可以参考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8-10-29 10:48
能分年级更好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