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什么是一师一卷?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5-31 06:18
标题: 什么是一师一卷?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一见面,直言快语的姚虎雄就把“钱学森之问”端了出来。“我的回答是,因为‘一考定终身’的考试评价制度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个‘锁’不解开,素质教育的‘门’也就永远打不开。”

  正是基于这样的深刻认识,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的“一师一卷”教育评价改革,经过反复思量,终于慎重推出。

  一师一卷

  就是谁教由谁考,谁考就由谁出卷

  “在姚虎雄看来,考试权的归属和考试内容的个性化,才是考试改革的“核心技术”。”

  为什么这样做?因为现行的中小学考试试卷多以统一命题为主,统一考试,以统一的标准评判。这种考试方式,在强调其甄别与选拔功能的同时,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个性发展,也忽视了教师的教学个性发展。因此,在姚虎雄看来,考试权的归属和考试内容的个性化,才是考试改革的“核心技术”。学生是老师教的,老师却没有用自己的尺子去考学生的权利。为了让学生考出“理想”成绩,也为了让自己有面子,得到领导赏识、家长信任,老师们不得不耗费大量时间查阅历年试卷,琢磨出题人意图,让学生在茫茫题海中反复演练。“你不信可以去调查,即便是公开课上得民主开放、活泼生动的老师,到了期末考试,也会急吼吼地布置一张又一张练习卷让学生去做。”细心的姚虎雄发现,每到考试来临,学校就会变得异常“安静”,孩子们的笑声少了,活动少了,作业多了,连老师们的脾气也跟着长。于是,从2009年年底开始,吴江实验小学开始作“一师一卷”尝试,规定“谁教就由谁考”“谁考就由谁出卷”。

  其具体做法是:

  第一,将考试权下放给每一位老师。学校教导处不再出卷,不再统一组织考试。每一个老师出自己所教班级、所任学科的试卷,考自己所教班级、所任学科的学生。

  第二,将考试内容下放给每一位老师。学校要求每位老师都能出一张科学的、有效度和信度的试卷。在吴江实验小学,制卷能力成为老师的重要能力之一。不会制卷,只知道上网复制,只知道翻阅试卷袋的老师,在这里都不是合格老师。

  第三,将“一师一卷”与教学研究、教师成长紧密结合起来。“一师一卷”考试改革,要求老师去研究考试目标、标准、程序、方法;而要研究这些,则一定要研究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可以给老师更多活跃又紧张的研究空间。

  因为在姚虎雄看来,理论和实践都已经证明,考试权越上移,就越不能形成实事求是、生动灵活、因材施教、丰富多彩的教育格局。倘若老师教的你不考;老师不教的,或者老师认为不重要的,倒反而考了,那么考试部门和老师之间就天然形成了“躲猫猫”的“敌对关系”,考试也就失去了本该有的积极功能。每位老师只有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及教学理解,出好适合本班的试卷,才能推动教师研究考与教的关系,研究考试的合理标准、考分对学习、教学的意义。

  也许有人会担心,怕考试改革影响了教学质量,怕考试一旦松了绑,老师从此会稀里糊涂“捣糨糊”。姚虎雄认为,事情得一分为二看,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但另一方面,也有长期以来行政管理把老师置于对立面、不放心的客观原因。另外,学校没有考试松绑的经验,很多学校除了考试、检查之类的管理外,就再没有新招数了。而“一师一卷”考试改革,则对学校管理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挑战。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5-31 06:18
 一师一卷

  让老师教出关键素养和师本课程

  “考试改革不是不要质量,而是更加关注分数背后的质量,即体现学生学科素养和综合学习能力的质量。”

  姚虎雄深知,要真正实施“一师一卷”,至少先要在学校行政层面达成共识。首先,必须转变考试观念,明确小学考试主要是诊断性、形成性评价,而不是终结性评价。由一张试卷的成绩来“定”老师一学期的教学状况,“定”学生一学期的学习状况,极其不合理。在小学教学中,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必须处于核心地位。其次,必须转变人才观念。社会需要的是各级各类人才,而不仅是能考试的人。学校绝不能办成培养“考试人才”的教育,学校也不该有真正意义上的“差生”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只要不是用唯一的考试尺子来衡量学生。另外,考试改革不是不要质量,而是更加关注分数背后的质量,即体现学生学科素养和综合学习能力的质量。学校在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诊断办法上的改变,必将促使学生改变落后的学习方式,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考试改革也不是叫老师从此以后就可以马马虎虎地教书了,而是要把过去大量用来应试的时间和精力,转移到真正有价值的教书育人上来,转移到教育研究上来,转移到自我教学个性的开发上来。

  吴江实验小学实施“一师一卷”自有一套推进策略。姚虎雄说,“一师一卷”是个新生事物,新生事物诞生时总会面临各方质疑和不信任的目光。因此,“一师一卷”的探索不能幻想一朝成现实,一步登上天,必须步步为营,迈小步,不停步,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第一步,启动“一师一卷”。学校六个年级,每个年级都有语文、数学、英语三大学科,共计18门课。启动之初,实行部分释放,每个学期抽测三门,其他15门课自己组织考试。如此循环两次之后,推出“一师一卷”,从原有的“一校一卷”、“一组一卷”,全面转向“一师一卷”。部分释放策略,使老师、学生和家长都有了一个心理接受的过程。

  第二步,启动基于出卷意图的“一师一卷”。很多青年教师,从来没有自己出过试卷,单元试卷多是配套或上面发的。启动“一师一卷”后,学校要求每位语文、数学、英语老师能够独立出卷,明确每道题所考查的学科能力,能够说出每道题背后的出卷意图。为达成这些要求,学校规定每学期教研组必须组织三次以上的研卷研讨,研讨现场以录音后的音频方式上传;每学期期末试卷必须写清楚每一道考题要考察的能力点;每学期举行试卷答辩大赛。这一赛事,也分两步走:第一步,选出优秀的、走在前面的老师,进行答辩;第二步,现场抽签答辩。

  第三步,启动基于关键素养的“一师一卷”。“一师一卷”使老师们不再看试卷的“脸色”来教学了,也不用再围绕着试卷让学生昏天黑地地做题。老师可以教自己所教,但这种教绝不是随心所欲地教,而是必须教出自己所教学科最重要的能力、最核心的素养。在这一阶段,须着力研究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各年段的关键素养,出卷指向关键素养。基于关键素养下的制卷,带动了指向关键素养的教学行为变革。以语文学科为例,经过反复商讨,并向专家请教,老师们得出一致结论,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最关键、最核心的素养就是写好字、读好书、作好文、讲好话。循此继续研究下去,老师们又进一步发现了阅读理解的核心能力和作文的核心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的“一师一卷”,使吴江实验小学开始了深入地、无羁绊地推动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改革之旅。

  第四步,启动基于师本化的“一师一卷”。考试评价松绑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开始逐步彰显出个性化,这种教学的个性化一定会反映到试卷上,形成试卷的个性化。比如六(1)班的卷子,就不适合拿到六(2)班考,因为六(1)班语文老师个性化教学的内容是师生共读,而六(2)班语文老师的个性化教学内容是古诗文积累。姚虎雄认为,师本化的“一师一卷”,表面看是试卷内容的变化,实质是教师课程意识的生发、巩固和实践,以试卷为抓手,打造教师的改造课程、研发课程能力,最终才能使教师拥有自己的师本课程。鉴于实际情况,这一步,学校也是先在语文学科试行。目前,学校已有不少教师在阅读、诵背、习作、口语交际方面有了自己的课程。

  第五步,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学校准备在2014年启动数学、英语基于师本化的“一师一卷”,从而全面进入真正意义上的“一师一卷”时代。

  如今,在吴江实验小学,出一张有价值的试卷,是每个老师的基本功。每一道题背后所要考查的能力点,出卷人要能随时说出,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命题观。过去,很多老师在教学前,对整个单元的认识并不清晰,只是在教学中逐步认识。实施“一师一卷”后,学校要求老师要将本单元的卷子先制好,先制卷再教学,边制卷边教学,从而明了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学校还实行出卷人、审核人签名制度。每一张老师自己出的试卷,教研组内必须有相互审核签名的程序。这一程序既有“监督”意味,也有学习和研讨渗透。并且每一张试卷出好后,要写下合格率、优秀率的预测;考察后,实际情况和预测相差不大的,记录即可;相差大的,要有反思。同时,突出核心素养和师本化特征,试卷删繁就简,不做对学生终身发展没有用的题。其中师本化内容,一张试卷一般占20%。单元检测、期末卷,都要实行“一师一卷”。学校从只看考试结果转向看老师的出卷水平,一张试卷里就可以看出一个老师的教学理念、对本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以及教学特色。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5-31 06:18
一师一卷

  一个支点改变了教育教学行走方式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试卷,是整个教育界最敏感的点,而“一师一卷”正好触及了这个敏感点。”

  启动“一师一卷”后,吴江实验小学的老师明显变忙了,变累了。原来老师出试卷,是网络加打印机,现在,必须是脑力、体力加心血。单元卷、期中卷,要自己出,自己考,还要说出为什么出这样的题,这个题的价值何在?这个主,不好做。以前,是老师们边教、边熟悉教材、边熟悉难点。现在,还没有教,就要先出试卷,就要把教材的角角落落扫一遍,老师们自然要改变教学生活的习惯。老师们也变得担心了,有的老师到教导处,要求“你们能不能来考一下,让我知道究竟教得怎么样。”习惯了在和别人比较中认识自己的老师,现在变得有些教学不自信了。

  姚虎雄说,这也许正是当初实行这项改革的一个目的。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试卷,是整个教育界最敏感的点,而“一师一卷”正好触及了这个敏感点。

  首先,它改变了老师的教学行走程序。“先明理再制卷”“先制卷再教学”,老师们的教学就能清清楚楚地教,就能站在一个能鸟瞰全局的地方,看自己的教学。随着学校“关键期·关键素养”的研究和发布,老师们对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核心能力越来越清晰,心中有了清晰的“核”,教学行走的程序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

  其次,改变了老师的专业成长路径。以往,老师们的专业成长,主要以上好课、写好文为标准,“一师一卷”的师本化命题,要求老师有自己的个性教学地盘。这个地盘,小而言之,是自己的教学特色,大而言之,是老师自己的特色课程。“一师一卷”的师本内容,最终走向是,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课程。起步的时候,向身边的老师学,向书本学,渐渐地,建立起自己的个性化内容,建立起自己的课程,这是一条全新的专业成长路径。

  同时,也改变了老师的教育幸福感受。“一师一卷”,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考试不排名,也无法排名。解放了老师、学生的心理压力,解放了老师的教学空间,也解放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一师一卷”,给老师们带来“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快感。还没有教学,老师们忙着看教材,忙着出卷,忙着研卷,忙着规划自己的师本化教学,在这样的忙碌中,老师们听得到自己成长的拔节声,看得到自己专业成长中自信起来的目光。

  更重要的是,“一师一卷”下的孩子, 有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有了真情洋溢的世界,有了心向自然的情愫。现在,期末考试的前几天,吴江实验小学的校园里,依然能看到孩子们打球的身影,看课外书的身影,嬉笑玩耍的身影。这,正是对“一师一卷”的最好诠释。

  (本版图片由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提供)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5-31 06:18

  一师一卷

  一个支点改变了教育教学行走方式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试卷,是整个教育界最敏感的点,而“一师一卷”正好触及了这个敏感点。”

  启动“一师一卷”后,吴江实验小学的老师明显变忙了,变累了。原来老师出试卷,是网络加打印机,现在,必须是脑力、体力加心血。单元卷、期中卷,要自己出,自己考,还要说出为什么出这样的题,这个题的价值何在?这个主,不好做。以前,是老师们边教、边熟悉教材、边熟悉难点。现在,还没有教,就要先出试卷,就要把教材的角角落落扫一遍,老师们自然要改变教学生活的习惯。老师们也变得担心了,有的老师到教导处,要求“你们能不能来考一下,让我知道究竟教得怎么样。”习惯了在和别人比较中认识自己的老师,现在变得有些教学不自信了。

  姚虎雄说,这也许正是当初实行这项改革的一个目的。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试卷,是整个教育界最敏感的点,而“一师一卷”正好触及了这个敏感点。

  首先,它改变了老师的教学行走程序。“先明理再制卷”“先制卷再教学”,老师们的教学就能清清楚楚地教,就能站在一个能鸟瞰全局的地方,看自己的教学。随着学校“关键期·关键素养”的研究和发布,老师们对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核心能力越来越清晰,心中有了清晰的“核”,教学行走的程序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

  其次,改变了老师的专业成长路径。以往,老师们的专业成长,主要以上好课、写好文为标准,“一师一卷”的师本化命题,要求老师有自己的个性教学地盘。这个地盘,小而言之,是自己的教学特色,大而言之,是老师自己的特色课程。“一师一卷”的师本内容,最终走向是,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课程。起步的时候,向身边的老师学,向书本学,渐渐地,建立起自己的个性化内容,建立起自己的课程,这是一条全新的专业成长路径。

  同时,也改变了老师的教育幸福感受。“一师一卷”,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考试不排名,也无法排名。解放了老师、学生的心理压力,解放了老师的教学空间,也解放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一师一卷”,给老师们带来“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快感。还没有教学,老师们忙着看教材,忙着出卷,忙着研卷,忙着规划自己的师本化教学,在这样的忙碌中,老师们听得到自己成长的拔节声,看得到自己专业成长中自信起来的目光。

  更重要的是,“一师一卷”下的孩子, 有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有了真情洋溢的世界,有了心向自然的情愫。现在,期末考试的前几天,吴江实验小学的校园里,依然能看到孩子们打球的身影,看课外书的身影,嬉笑玩耍的身影。这,正是对“一师一卷”的最好诠释。

  (本版图片由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提供)

  【观察手记】

姚虎雄:认准的事就不回头



  用“卓尔不群”形容姚虎雄一点不为过。在小学校长里,他绝对算是个“另类”。不喜人云亦云,更不善曲意逢迎。三句话不对付,他也许就会跟你“杠”起来;只要他认准的事,3头牛也难拉回。但这并不妨碍姚虎雄在江苏吴江实验小学推行的每一步改革,相反,倒不如说这些性格特质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他。

  为什么?在和姚虎雄对话中,记者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姚虎雄眼高,对儿童和教育规律的精准体认和把握,使他对学校进行的每一项改革充满自信。比如教育即生活,生活亦教育的理念,在吴江实验小学就不是一句挂在墙上的标语口号,而是处处可见、触手可及的教育美景。一进校门右手就可以看见嵌在墙壁上的彩色垃圾分类箱、校园植物角、操场上降低的篮球架、围着操场边特意为孩子们课余小憩戏耍设计的凹凸坐凳;还有节水卫生间的使用和洗手池水的循环再利用。孩子们眼见洗手的水通过弯曲的小沟流入池塘,鱼儿在池中游弋,别有一番江南水乡情趣。尤其叫绝的,是在靠近洗手间的墙壁上,学校水电表的使用情况一应“裸露”在学生的眼皮底下,学校每天的用水量、用电数,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每天会做记录,做比对,据此给学校提合理化建议,开展探究性学习,乐此不疲……以科技见长的吴江实验小学因此又多了一份浑然一体的人文、社会教育。对此,姚虎雄自有一套理论:只有蹲下去和孩子交流,坐下来等待孩子成长,才有可能站起来引领孩子向前。此所谓尊重方能赢得信任,而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姚虎雄的手也不低。在正确的学生观、教育观之下,学校改革改到深处是一定要碰触到课程和考试方式等评价制度变革的,不如此,学校改革就难以深入下去,许多貌似热闹的改革也就成了伪改革,而所谓一切为了学生的提法也就成了一句不负责任的空话、大话和套话。改课程、改考试评价方式,从根子上撼动沉疴已久的应试教育痼疾谈何易?!但姚虎雄偏就不信这个邪,在学校大力推进“一师一卷”,为学生发展,把教师逼到墙角,最终引爆了一场全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职业生涯变革。革命革到自己头上是需要相当魄力和牺牲精神的,姚虎雄明知此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加上人虽长得精瘦,却有一个威风八面的名字,因此,老师们经常戏言他们的校长是“虎瘦雄风在”。

  姚虎雄在吴江实验小学的改革之所以成功,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的“融”文化。姚虎雄善培养人,托举人。在吴江实验小学,有一批非常优秀的学校管理团队,各有特色,各展其美。其中最难能可贵的,是姚虎雄这个至今还不是特级教师的校长,却在学校为教师创设了利于专业成长的良好环境。在他就任吴江实验小学校长的8年时间里,出了4名特级教师,教师队伍发展之快、之强令人艳羡。

  无私者方无畏。循教育规律做事,一心只想把学校办好的姚虎雄自然说话时也就多了几分硬气。

  (本报记者 时晓玲)

  《中国教育报》2012年5月29日第5版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