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合作学习与地理教学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10-16 13:37
标题: 合作学习与地理教学
江苏省常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徐振华



一、合作学习应成为地理学科的重要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1.合作学习的含义

合作学习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是指有指导地进行小组教学,让学生在一起学习,通过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使所有学生的学习效果最佳化。合作学习强调同学之间在学习过程中展开真诚的合作,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那里获取知识,还可以从同伴身上获取知识。

2.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1)互动观 合作学习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边互动,不仅要求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整体把握,分配学习任务,控制教学进程,同时要求教师关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相互帮助。

(2)目标观 在小组合作活动中,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讨论,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与竞赛。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技能,当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效果突出时,他们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就会更多,学得也就更加愉快,从而达到认知、情感与技能均衡的教学目标。

(3)师生观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是合作者。教师与学生之间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把“导”与“演”进行了分离与分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4)形式观 在教学形式上,合作学习强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形式,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基本流程可归纳为:合作设计→目标呈现→集体讲授→小组合作活动→测验评价→反馈与补救。合作学习中的课堂讲授是以合作设计为基础的,讲授过程也力求简明扼要,耗时短而成效显著,有着较强的研究性、探究性,能为后来的小组活动留有足够的空间。分组原则为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5)情境观 合作性的情境,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们会意识到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获得成功,小组成员之间是“荣辱与共”的关系,这是一种“利己利人”的学习情境。

(6)评价观 合作学习将常模参照改为标准参照评价,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

3.合作学习对地理教学改革的意义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也有多处合作学习的要求或体现合作学习的思想。因此,合作学习对地理教学改革的意义可以有以下几方面:

(1)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增强地理教学的生命力。由于师生获取地理信息的途径和数量不同,师生角色的变化,师生的沟通交流增加,师生之间在知识和情感层面就会产生碰撞与共鸣,教师也能了解学生讨论交流的结果和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学生也能及时地了解教师行为的意图,并转化为自己和小组的学习行动,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业成绩。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鉴于学生将来进入社会从事的大多是团队性很强的工作,而在我国独生子女占相当比例的今天,学生大都缺乏合作意识,缺乏与他人相处和有效交往及处理人事关系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而合作学习强调“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强调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同时,认识到如果自己不成功,其他组员也不会成功,“同舟共济”地完成目标任务,也增强了学生完成功课的个人责任感,增强维护小组声誉的意识。

(3)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以往课堂上由教师完成的指图、读图、析图等工作现在就可以由学生小组来完成,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了体现,自然会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会把学习当作乐事,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地。师生负担也可以由此减轻,教学的良性循环也会因此而建立起来。学生们从中学会全面的而不是从自己的角度看待事情和问题,学生之间角色互依,互相监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竞争意识,增进友谊,培养亲近社会的行为。目前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带有浓厚的竞争色彩。这种竞争教育,是把一个人的成功建立在其他人失败的基础之上。在这样一种学习氛围中,学生们养成的是一种被扭曲了的竞争意识和相应的利己行为。合作学习提出在合作的基础上,为趣味和快乐而竞争。比如在学习“中国政区”时,可采用合作小组竞答,或小组间你问我答的方式,增强竞争意识和学习效率。在适合时宜时,竞争和个体活动能够有益于合作学习。将合作、竞争和个人行为融为一体,并进行优化组合加以利用,这符合教学规律和时代的需求,是教学的一大变革。

二、地理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

地理学科中合作学习的分组策略一般采用异质分组,即小组内各成员间要有性别、学习成绩和能力方面的差异,并兼顾家庭、性格、脾气等差异,使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每个小组都是全班的缩影或截面。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保证全班各小组间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合作小组的人数为4至6人,教师可以从2人或4人相邻合作学习开始,循序渐进,取得经验后再深化发展。

教师要让合作小组明确合作学习的程序要求和规则,比如小组内要有分工,人数多的小组可增加一些角色,并向学生说明以后每讨论一次,角色互换一次,让学生都有充当不同角色的机会,实现小组角色的互相依赖,增强学生互动的有效性。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10-16 13:38
标题: 回复:合作学习与地理教学
教师要先全班集中讲授,分配小组任务。学生在讨论前一定要独立思考,如学习“认识区域”时,可安排合作小组召开地理专题讨论会,讨论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原因和主要整治措施,具体情况见下表:

角色
技能/任务
范 例

组长 引导小组活动,确保指定任务都能全部按时完成 “我们要讨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主要整治措施。”(时间10分钟)
(主持人)激励员 激励所有小组成员参与活动(确保无人垄断讨论和没人被忽视)

要求小组成员各抒己见
“某某,你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有何看法?”“某某,你对我们的讨论活动感到愉快和有收获吗?”
记录员 分发小组练习材料

记录小组讨论成果
“我们今天做以下内容……”

“这是我们小组对这个问题的所有看法,大家同意它代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吗?”

检查员 检查小组中每个成员的掌握程度 “让我们花点时间单独在纸上写出完整的看法,然后比较答案。”


       

合作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合作规范意识;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学会对话和共事。合作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如果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教师要给予及时表扬;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查他们是否真正正确完成了任务;发现小组内角色分工不清、讨论混乱无序时,教师要耐心讲解,帮助学生明确角色和合作程序,尽快进入有效的讨论;讨论偏离主题或声音过大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将学生引到任务中来;讨论受阻时,老师要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恰当方法和途径;有的问题教师也可提供给各小组思考讨论、解决,教师进行适当总结。

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展示成果的机会,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总结。小组选出代表发言,组内的其他成员可以补充,其他组的成员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提问。教师要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互相争论,以激发学生深入地思考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对合作学习过程的观察,选择比较有特色的小组发言。本节课上没有机会展示的小组,可以课下与教师交流汇报,也可将其成果在教室里展出,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在小组总结发言时,教师要对各小组展示结果的科学性予以及时的评价,评价是以小组的表现而不是个人的表现为依据,可从不同的角度肯定各小组的合作,并予以奖励。

合作学习现在已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它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随着地理新课程的实施,地理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一定能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