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细节蕴藏大空间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08-10-11 08:46
标题: 小细节蕴藏大空间

江苏省宜兴市东域小学 许敏芳  



  【内容摘要】细节虽小,但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个性成长中的价值和意义,却举足轻重。课堂是由无数个细节组成的。关注细节,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到实处,就是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就是关注课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研究教学细节,应该成为教师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教育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教师敏锐地捕捉教育细节,科学地处理教育细节上。关注细节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关注细节    提供空间     主动发展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麦当劳总裁弗雷德·特纳说:“我们的成功表明,我们的竞争者的管理层对下层的介入未能坚持下去,他们缺乏对细节的深层关注。”细节决定企业的成败,同样也决定教育教学的成败。 细节虽小,但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个性成长中的价值和意义,却举足轻重。关注细节,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到实处,就是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就是关注课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研究教学细节,应该成为教师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最近听了二年级两位老师执教的《认识平均分》,感受颇深。由于两位教师在某些教学细节的处理上方法不同,从而收到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



内容一:把6个圆片分一分



A老师的教学片断:



师:猴妈妈有6个桃,想分给几个小猴,你能帮她分一分吗?

生1:我分成3堆,每堆2个。(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生2:我这样分:



生3:我这样分:



生4:我这样分:



生5:我这样分:



生6:我这样分:



生7:我这样分:



……

师:哪几种分法每份分得同样多?

生:第一种、第二种和第六种。

师:像这样分法,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平均分。(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平均分)

请小朋友一起把这句话读一遍。



B老师的教学片断:



师:猴妈妈有6个桃,想分给几个小猴,你能帮她分一分吗?

(生回答大致同前,教师也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几种分法,你能给这几种分法分分类吗?

生1:我觉得可以分三类。一类是每份的个数都不一样的,比如第三种、第四种和第六种;一类是每份的个数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比如第七种;还有一类是每份的个数都一样,比如第一、二、五种。

生2:我觉得可以分为两类,每份的个数都一样的,是一类;每份的个数一样的,是第二类。

师:谁的分法更合理呢?

生3;我觉得还是分两类比较好,看起来比较清楚简单。

师: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如果你是猴妈妈,你会采用哪一类分法呢?为什么?

生4:如果我是猴妈妈,我会采用每份的个数都一样的分法。因为这样才比较公平,小猴们才不会争吵。

师:你说得真好!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这种分法。这样的分法我们就叫平均分。谁来说说什么是平均分?

生:每份的个数分得一样多,就叫平均分。



作者: admin    时间: 2008-10-11 08:47
标题: 回复:小细节蕴藏大空间
内容二:把12根小棒平均分



A老师的教学片断: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平均分。每个小朋友手边都有12根小棒,请小朋友想一想,每2根小棒分一份,可以把12根小棒平均分几份?

生:可以把12根小棒平均成分6份。

师:那每3根小棒分一份,可以把12根小棒平均分几份?

生:可以平把12跟小棒均分成分4份。

师:如果每4根小棒分一份,又可以把12根小棒平均分几份呢?

生:可以把12跟小棒平均分成3份。

师:小朋友真聪明,都学会平均分了。



B老师的教学片断: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平均分。每个小朋友手边都有12根小棒,想一想,你可以把几根小棒看作一份,把12根小棒平均分一分呢?小组交流一下,看哪个小组的想法多?

生1:把1根小棒看作一份,可以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12份。

生2:我们把2根小棒看作一份,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了6份。

生3:把3根小棒看作一份,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了4份。

……

生6:我觉得把12根小棒看做1份,就分成1份。

生7:老师,我还发现了一个规律!把每份的根数和分的份数乘起来,正好都是12根小棒!



【反思】



在一定程度上,课堂是由无数个细节组成的。教育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教师敏锐地捕捉教育细节,科学地处理教育细节上。关注细节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很明显,两位教师的教学过程相似,所选择的教学材料也相同。但由于对于同一教学细节的不同处理,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



在第一个内容的教学中,A老师让学生“看看哪几种分法是每份分得的同样多?”然后就直接告诉学生:这样就叫“平均分”,接着让学生读一读平均分的概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教师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不是出于自身的需要;而B老师则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交给学生。先让学生把几种分法分分类,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了“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这一分法。然后教师问:“如果你是猴妈妈,你会采用哪种分法?”让学生感受到平均分蕴涵了“公平”的原则,体会到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角,主动经历了知识的探究过程,进行了有效的自主建构。



在第二个内容的教学中,两位教师都让学生用12根小棒分一分。A老师按照教材的安排,按部就班地让学生回答了三种情况。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老师高兴地认为小朋友都学会了。而B老师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大胆跳出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小棒自主摆一摆,并在小组里说一说。在自主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更让学生发现了其中的规律,使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学生不但更深刻地认识了“平均分”,更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在现实的、特定的操作过程中对自己活动过程的性质做反省抽象而产生的。学习数学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而教学中每一个不经意的小细节,都蕴藏着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发现的大空间。教师应该在这些细节上多加研究、精心挖掘。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多为学生开展一些探索性的活动,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去“再发现”、“再创造”,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使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真正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积极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细节虽小,但是对这些细节的处理同样受老师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智慧和课堂教学调控能力的制约,真可谓是细节之处见精神。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更多的细节被教师关注,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一定会变得更美丽,更迷人。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