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关于提高小学生自信能力的培养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5-17 11:37
标题: 关于提高小学生自信能力的培养
关于提高小学生自信能力的培养
(一)树立正确的观念
这里首先强调的是教师的观念,应该坚信儿童的自信是可以培养的。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教育者就会以不同的方式方法使儿童树立正确的观念,使儿童意识到自信对自己的学习有多重要,对自己一生的影响有多重要。其次,要深信每一个正常的儿童都是聪明的,他们有着甚至比成人更强的适应性学习能力,所以,不论做什么事,首先都要相信他们能做好,并经常鼓励他们。
(二)给予适当的评价
    儿童在学习时出现的不理解、不熟悉、不巩固完全是正常现象,千万不能因他们的学习不能在短时间内见效而贬低他们的学习热情。对儿童各方面的缺陷和不足万万不可当面批评,说他们“笨”、“忘得快”、“不爱学习”、“反应慢”等。批评儿童无疑是对他们自信的最大打击。儿童的好坏也决不可通过排列名次来互相比较,更不能用一个儿童的弱点与别的儿童的优点相比,这是教育之大忌。批评和惩罚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自卑心态,降低教育效果;而表扬与鼓励则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增强教育效果。
(三)大胆地放手
教师和家长若是处于高高在上的姿态,便总认为孩子们不行,从而使他们失去了许多锻炼机会。而孩子们又往往特别崇拜大人,信任大人,所以成人认为不行的事情,他们便认可。这样一来,无形中就使得孩子们失去了自信。从家长到教师,都应该坚决摈弃“听话、听教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不乱说乱动就是好孩子”等错误观念,应该相信孩子,支持他们大胆去干。放开手,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去发展,以增强他们的自信。
(四)注意教育的民主
要尊重儿童,真正把儿童当朋友去对待,既平等、严格而又亲切,能培养儿童快乐、上进的积极品质,特别是自信。研究发现,虽然我们在爱孩子上远远超出西方国家,但在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的独立能力上却比不上西方国家。我们民族受几千年封建家长制的影响,不尊重子女是通病,忽视子女独立人格的塑造,形成当前这些独生子女共有的能力不强、依赖性强、不自信的缺点。针对这一点,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养方式,遇事多让孩子独立去解决,而不是包办代替,让他们在独立完成、动脑动手中体验自己的能力,从而增加他们的自信。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句话:“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自信感,如果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就都不能在他们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来。”
(五)引导儿童克服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有时也称自卑感,指的是一种对自己的能力及某些心理品质的评价偏低,而产生的不如别人的一种自我意识。一般来讲,自卑心理的产生常常是和别人比较的结果,也就是说,没有横向参照和攀比的对象,一般不会产生自卑,做一件谁都没有做过的事,即使失败,也不会产生自卑。自卑的直接原因常常是在做同一件事时,别人能做好,而自己做不好,并因此受到别人的负面评价,如受到嘲笑、挖苦,久而久之,产生自己不如他人的心理。对待有自卑感的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人生免不了要经受挫折和失败,失败的原因除了主观原因之外,还有许多客观原因。因而,首先,要引导学生合理地分析失败的原因,如分析主观方面,是不是自己的期望值过高了,或者自己的意志不够坚强,情绪波动,身体欠佳等;客观方面,是不是没有注意扬长避短,拿自己的劣势去和别人的优势竞争。其次,要引导学生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如果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便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2)要教育学生学会自我激励,自我悦纳。自我激励是一种心理自我暗示的方法,也就是在遭遇挫折和失败时,要暗示自己,不要紧,下次再来,我一定能成功。或者反复强调自己某方面的天赋和能力,反复强调自己应达到的成功目标并以此激励自己的斗志。许多有自卑感的学生有时也能够认识到不该因为某几次失败而心灰意冷,但就是打不起精神来。这常常是由于他们的行为得不到别人的鼓励造成的。在社会心理学中,这叫做社会赞许性动机。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在没有获得这种切实的成功之前,发现和赞美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价值,取得和“社会赞许”一样的效果,从而使自己获得自信,摆脱自卑的阴影。
(3)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给自卑的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等他初次成功并有了信心之后,再逐渐提高学习的难度,使其提高自信,消除自卑。
(4)还应给予自卑的学生特别的关注,根据测验和谈话,了解其长处,让他发挥自己的优势。比如要求他为家长做些事情,可让他感到受重视,对于他学习上的努力永远表示欣赏,指定他担任某次讨论会的主持人,让他有表现的机会等。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