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荔枝》教学案例分析
[打印本页]
作者:
刘老师
时间:
2008-9-27 21:18
标题:
《荔枝》教学案例分析
《荔枝》教学案例分析?
颍上县第二希望小学 陈爱芳?
教学案例?(六年级语文上册《荔枝》第二课时)
师:她,如同一个温暖的港湾,让停泊靠岸的船儿感受亲情的温馨;她,如同汪洋大海 ,用纯洁、无私的情怀包容我们的一切;她,如同春天里的一线曙光,在我们无助的时候给 我们带来安慰。她就是母爱,我们已经在《荔枝》一课中由几件事体会到了伟大的母爱 ,都有哪几件事呢??
生:给儿子买沙果;客人来时,端走沙果为儿子消除尴尬;把大个的荔枝留给儿子吃;在临 终前舍不得吃一颗荔枝,都给了自己的小孙子。?
师:那么,你们认为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生:伟大,无私。?
生:善良,俭朴,还很勤劳。?
师:母爱如诗,下面就让我们走近课文,通过文中每一处细致的描写去感受,去聆听这位慈 母的情怀,看一看哪一处描写最让你感动,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并研讨有疑难的地方。(生热烈讨论)?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发言,谈一谈自己感受深的地方。?
生:“这是一种比海棠大不了多少的小果子,居然每个都长着疤,有的还烂了皮,只是让母 亲一一剜去了疤,洗得干干净净。”母亲在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的情况下,还能买水果给儿子 吃,尽管不好,但也可以看出她有多么爱自己儿子。?
生:尽管这些水果很便宜,但在那个年代,几角钱是可以买到很多日常生活中比较实用的东 西的。我查资料知道作者出生在1947年,他28岁时就应该是1975年,听爷爷说那个时候一个 馒头才几分钱,但作者的母亲都从家庭的日常开支中拿出一部分让儿子可以吃到水果,可 以看出她有多么爱自己的孩子。?
生:还有这一句:“每个沙果都显得晶光透亮,沾着晶莹的水珠,果皮上红的纹络显得格外 清晰。”前面已经提到这些沙果很不好,但这句话中都把沙果描写得那么漂亮,就连纹络都 格外清晰,可见母亲很费了一翻心血,难怪作者要说:“不知老人家洗了几遍才洗成这般 模样。”?
生:这一句:“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 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 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这句把母亲的动作、神态描写得那样细致,可以看出 母亲多么喜欢荔枝,多么喜欢吃荔枝,即便爱吃也舍不得吃,而把大个的留给儿子,母爱在 这里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师:说得真好!那么你能把自己体会到的情感通过读表现出来吗??
生:可以。?生读。?师指导。?生再读。?
师:谁接着说一说让你感受深的地方。?
生:“母亲端上茶来,笑吟吟顺手把沙果端走,那般不经意,然后回过头对客人说:‘快尝 尝荔枝吧!’说得那般自然、妥贴。”这一句话把母亲看似不经意但却是有意为儿子解围的 情景描写得很细致,她爱儿子,所以了解儿子的心思。?
我在想母亲在做这件事时心里会不会有一些难受,因为那盘沙果是母亲特意买给儿子的,那 里面浸透了母亲的爱,可作者却嫌它丢人。?
生:我认为不会,因为她是那么疼爱儿子,她会理解的。?
生:我认为会有一些难受,如果是我,我一定会生气的,家里困难就不要摆阔气,要体谅母 亲。?
师:见解很独到。?
生:我觉得无论怎样母亲爱儿子的心是肯定的,假如她有些难受的话,那就体现了母爱的伟 大。?
师:同学们都有各自的见解,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对母亲那种伟大、无私的情怀的感动。?
生:“想想,活到28岁,居然没有尝过荔枝的滋味,再想想母亲快70岁的人了,也从来没 有吃过荔枝呢!虽然一斤要好几元,挺贵的,咬咬牙,还是掏出钱买上一斤。”从这里我知 道作者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儿子,自己的工资只有那么一点点,但却买了那样昂贵的荔枝给 母亲,母子间深厚的情感不言而喻。?
生:“我拿了一个沙果塞进嘴里,连声说真好吃,又明知故问多少钱一斤,然后不住口说真 便宜。”这里也能看出作者很孝顺,作者故意说妈妈买的沙果既物美又价廉,他想让母亲高 兴。?
生:我觉得 这里更能体现母亲对儿子的爱,因为母亲知道儿子是故意这样说的,但她仍然 高兴,她对儿子的爱不需要回报,哪怕儿子是装出的高兴,她也觉得欣慰。?
师:这就是母爱。?
生:“我买了好多新鲜的荔枝,皮薄核小,鲜红的皮一剥掉,白中泛清的肉蒙着一层细细的 水珠,仿佛跑了多远的路,累得张着一张张汗津津的小脸”。这里作者把荔枝描写得那样可爱,透露了满心的欢喜,这欢喜是因为可以让母亲在临终前吃到水灵灵的荔枝。?
生:这里也为后文做了铺垫,正因为作者由于买荔枝给母亲而感到慰藉,感到高兴,所以在 母亲去世后,得知母亲没舍得吃一颗时,作者才会感到无法弥补的痛楚。?
生:母亲不仅爱儿子,还非常疼爱小孙子,作者给她买的荔枝,她都给了心爱的小孙子。?
生: 我从最后两段中体会到了作者非常痛苦,非常怀念自己的母亲,因为他还是没能让母 亲在去世前吃到水灵灵的荔枝,尤其是那句: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短短几个字却饱含了 作者的无限哀思。?
师:那么当作者每次看到那鲜红依旧的荔枝时,他会想到些什么呢?试着写几句作者没有说 出的话。?
(生练写)?
师:请大家把写好的内容讲给同学们听。?
生: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可是母亲再也吃不到了。?
生: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每当看到鲜红的荔枝,我的脑际就会浮现母亲用手心托着荔枝 ,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的场面,我多么希望母亲能够再吃到荔枝,但如今我只能流下无限 思念的泪水。? 生: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和我一样希望母亲幸福的人们,一定要在母亲的有生之年多尽 一份孝心,这样才不会给自己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
师:同学们感悟得非常深刻,老师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的痛苦和对母亲的无限思念, 你觉得怎样读才能把心中体会到的情感表达出来,谁来试一试?(示后两段课文)。?
师范读?
生自己练读
师:这样一篇感人的文章让我们思绪万千,你一定非常喜欢其中的某一句或某一段,可以摘 抄,也可以背诵下来。??
师:(播放背景音乐)下面让我们从对课文的回味中走出来 ,想一想,此时此刻,你想对自 己的妈妈说些什么。?
生:妈妈,我总是惹您生气,每次我都知道自己是不对的,可我就是不愿意承认,今后我一 定听您的话,做个乖孩子。?
……?
师:老师知道还有很多同学有很多话要对妈妈说,找机会亲口说给她听,相信妈妈一定会非 常高兴的。回家后每人做一件让妈妈高兴的事,注意观察妈妈的动作、神态,听她说些什么 ,然后记在日记里,好吗??
生:好。?
案例分析?
本案例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自主、合作、探究”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这一理念得到了较好 地体现。 学生将自己的理解在小组中交流,共同解决疑难问题,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某一句或某一段,恰到好处地处理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这样不仅发挥了学生间差异的资源优势,而且有利于 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
“检验学生是不是感悟了课文的语言,只要听一听他的语言就知道了,这便是所谓以读见悟 。”本课例中都是教师让学生怎样读能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就怎样读,恰是这一点的体现, 学生透过课文,读出了字里行间的情和意,正所谓读有感悟,他们真正感受到了那种情真 意切,感人肺腑的母爱,在有感情地朗读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语文素养也得到 了提高。?
本案例注重了学生的主观感受。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文章后面再写几句作者没有说 出的话,这样做既弘扬了学生的个性,又实现熏陶感染和个性体验的完美结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用语言表达对妈妈的认识,以及做一件让妈妈高兴的事,则活跃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升华了对母亲的情感。
作者:
刘老师
时间:
2008-9-27 21:19
标题:
《灰雀》教学案例分析
《灰雀》教学案例分析
颍上县第二希望小学 刘 刚
教学案例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第二课时) 师:那只灰雀是否真的飞走了或者冻死了呢? 生:不是。灰雀被小男孩儿捉走了。(学生一致同意)
师:书中并没有这么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从小男孩儿说的“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这句话看出来的。
师:文中小男孩儿先后两次说“一定会飞回来”,请大家想一想,这两句话分别是在什么时候说的?(出示小黑板:一定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
生:第一句是在列宁惋惜灰雀“再也不会飞回来了”的时候讲的;第二句是列宁问“会飞回来?”时回答的。
师:小男孩儿为什么这么肯定灰雀“一定会飞回来”呢?
生1:我从文中看出灰雀不见了与小男孩儿有关。
生2:我想,小男孩儿肯定知道灰雀的去向,不然他不会说得这么肯定。
生3:读了这句话,我知道灰雀是被小男孩儿捉去了。
生4:对,不然的话,小男孩儿怎么知道灰雀没有死呢?
师:同学们,你们真动脑筋,那么你们看看这两句话一样吗?
生:不一样,第一句有个“的”字,第二句没有。
师:这两句话表达的意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
生1:第一句有“的”,是十分肯定的意思;第二句是回答列宁的问题,也是十分肯定的。
生2:两句话的标点符号也不同,第一句用句号,是说明灰雀还活着,很肯定;第二句是怕列宁不相信,所以作出坚定的回答,用了叹号。
师:很好,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话,要通过我们的读表达出小男孩儿当时的心情。(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看似相同的两句话,我们通过比较、分析、讨论,理解了它们表达的意思也不完全相同。同学们,小男孩儿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列宁呢?
生1:小男孩儿一开始已经对列宁说没看见了,现在只能这么说了。
生2:小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因为自己前面说了谎,就不敢直接承认是自己捉了灰雀。
生3:就像我有一次说谎也是这样,我不敢说,怕被别人笑话。
师:你们能联系生活实际和自己的感受来理解,非常好。你们喜欢这个小男孩儿吗?能说说理由吗?
生:小男孩儿是想用实际行动来改正错误,我觉得小男孩儿是天真可爱的。
案例分析(反思)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在思维训练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才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师设疑是激发学生思维的良好手段。在什么时候设疑能激起学生的思维兴趣呢? 先用一个问题的讨论引出结论:灰雀是被小男孩儿捉去的。此时学生似乎觉得文章十分简单,不需再加思考,接着再提问:“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被小男孩儿捉走的?”顺理成章地组织学生对小男孩儿说的两句话进行分析讨论,学生自始至终思维紧张,兴趣盎然,可以说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十分深刻。无疑时设疑,一下子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犹如平静的水中投了块石头,“一石激起千层浪”。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小学生的思维存在着不少缺陷:看问题不全面,不善于联系地看问题,不能有条理地分析,因此,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思维,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培养思维能力。教学案例中引导学生理解小男孩儿说的两句话,从句子的相同点人手,找出不同点,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全面深刻地体会了句子表达的不同情感。在对“小男孩儿为什么不告诉列宁”这一问题的讨论时,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步步深入学生能独立捕捉到文章中小男孩儿天真可爱的形象,学生的回答十分精彩。
阅读和思维是矛盾的统一体,两者互相依存,教学中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注重思维训练,促进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化和外化,学生会越读越聪明。假如说问题是一张弓,那么思维就是一枝箭,弓拉得越开,箭就射得越远。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加强思维力度,就在于问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作者:
咫尺天涯
时间:
2008-9-27 21:26
标题:
回复:《荔枝》教学案例分析
顶一下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