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孔融让梨我不让小学生答题说真话难道错了吗?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4-19 19:57
标题: 孔融让梨我不让小学生答题说真话难道错了吗?

     东方网4月18日消息:据《新闻晚报》报道,一道小学一年级的语文阅读题,素材是“孔融让梨”的故事,题目中有一道是“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孔融让梨我不让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4-19 19:57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考试中,上海一名小学生在回答“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题目时称“我不会让梨”,被老师打了大大的叉。该名学生表示,4岁的孔融不会这样做,才这样写答案,并坚信没有答错。网友认为,“言之有理”就算对,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更不能算错。(4月19日《新闻晚报》)

  “孔融让梨”是一种美德;“孔融让梨我不让”是一种真实。应该说,都是可以的。从道德的角度出发,我们提倡让梨,提供谦让,这是人和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基础。如果为了一只梨都要争得死去活来,那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太紧张了。然而,“梨”无疑是一种诱惑,不让甚至争取,都是人的正常心理。对此,我们是不该将其简单地判断为错的。

  “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这道题目本没有答案。你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只要真实地写下你的想法即算是对的。如果换成“你应该怎么做?”那就是该写成“让梨”。因为毕竟让梨是一种传统的美德。老师也该如此教育学生。值得关注的是这位学生在现实中,是一位懂得谦让的孩子,他之所以这么回答,是因为经过了思考。觉得4岁的孔融不会这样做。这么小的孩子能够有如此的思考,值得赞赏。其实,面对孩子这么回答,老师不该是简单地打错,而应该找孩子谈谈心,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在懂得孩子的真实想法之后,对于其身上散发出来的质疑精神,要大加褒奖,如此,才会使学生养成不怕权威、独立创新的精神。

  现在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不会人云亦云。4月9日上午,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举行升国旗仪式时,一名高二学生在国旗下发表讲话,将之前老师“把关”过的演讲稿,悄悄换成另外一篇抨击教育制度的文章。这位学生表现出来的独立思考是令我们刮目相看的。

  “孔融让梨我不让”不是一道简单是非题,不管孩子答什么,我们首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首先要肯定学生的真实想法,然后积极引导学生向深层次思考,积极引领学生走向美好的未来。考试需要一个分明的对与错,但教育却不是对与错这么简单,需要教师懂得尊重学生,教育本是一门尊重的艺术。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4-19 19:57
【事件回放】

    孩子坚信自己没有答错

    昨晚,记者联系上孩子父亲,他告诉记者,这个微博引发的热议,他也没有想到。孩子就在本市中心城区一所小学读一年级,当他看到试卷后也问过孩子,孩子说自己不是搞恶作剧,“我问:你为啥写‘我不会让梨?’他答:我认为4岁的孔融不会这样做的。我问:为什么呢?他答:因为他只有4岁。”他还说,孩子十分坚信自己的答案,所以这道题他没有订正,在父亲跟他沟通时,孩子非常确定地说要问一下老师后才订正。

    “其实,我的孩子并不自私,他懂得分享,每天吃饭都会给我、他妈妈还有奶奶夹菜。”这位家长对这件事情颇感无奈。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4-19 19:58
如果你是孔融,会不会让梨?一道小学一年级的语文阅读题在网上引起巨大争议,两天内转发超两千次,回复数百条,还登上了某知名网站的头条。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随机在近百名学生中发放同样的题目,只有一名学生明确表示自己要大的那只梨,一些选择让梨的学生被指为得分“撒谎”。

  一场关于德育、智育、诚信、启蒙的争论展开……

  小孩的题目

  昨天,成都商报记者在一所小学做了一个调查,分别在一年级和三年级随机选取两个班近百名学生,请他们来完成“孔融让梨”的语文题目。

  要大梨的:1人

  (1年级学生)

  心声:我是弟弟,他应该让着我

  一年级的孩子很多字都还不认识。当被考到“如果你是孔融会怎样做”时,学生们答案稀奇古怪。一个孩子说,他会把大的梨给爷爷奶奶吃,因为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而且每天接送他上学放学很辛苦。另一个孩子写道,他会先拿一个小的梨,然后把其他的给朋友,原因是他没有哥哥弟弟。还有孩子说,他会把妈妈买的蛋糕给哥哥吃,因为哥哥喜欢吃蛋糕,自己喜欢吃梨。

  孩子们还会加上自己的想象。有孩子表示,虽然自己很想吃大的,但是想到如果哥哥吃了大的,自己会伤心,所以他会把大的让给弟弟。虽然答案多种多样,但是大多数孩子的答案还是表现出了谦让。全班40多个学生,只有一个孩子明确表示,他想拿最大的梨。“你为什么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样让给弟弟吃呢?”“因为我没有弟弟。”“那能让给哥哥吃吗?”他摇摇头:“可是我是弟弟,他比我大,应该让着我。”

  不要小梨的:4人

  (3年级学生)

  心声:要按标准来答才会得分啊

  “老师,有标准答案吗?”试卷刚发下去,三年级的一位学生就问道。“有没有标准答案很重要吗?”“有标准答案,就要按标准来答才会得分啊。”

  三年级的学生显然比一年级的学生更知道如何答卷。孩子们大都表示,自己会像孔融一样,让别人吃大梨,要么表示自己会拿小的,因为要懂得谦让。50个学生中,只有4位学生没有拿最小的梨。

  一个孩子写:“我会拿最小的一个给弟弟,因为他吃不完大的会浪费。”选择让梨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我会让梨,但是,我只会最后一个拿。”一个男孩儿说,他不会主动把大的给别人,但会等别人先挑,“你让给他,他还不一定喜欢呢。”一个孩子已经写下要最大那个,交卷的时候又划掉,后面写上“我会学习他谦让的美德”。“他们其实也想要大的。”一个男孩指着自己的同桌给成都商报记者打起了“小报告”,“他看到我要中等的,就告诫我‘你想得零分吗’?”

  大人的考试

  ■老师

  语文教育该不该

  负载太多德育功能?

  学校的一年级语文老师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一年级的孩子正在阅读的起步阶段。“即使学生给出多样的答案,我也会给他满分。”这位老师说,因为一年级的孩子本来就在初步的学习阶段,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但在评讲卷子的时候会告诉他们怎么样做更好。三年级的语文老师表示,学生想要大梨,面对让梨的问题会矛盾,这些都很正常,说明他们知道怎么做是对的。如果学生没有回答让梨,她会引导学生,想想孔融为什么要让梨,她认为语文承载着育人的作用,应该提倡孩子学习美德。

  而在谈及这份“我不让梨”的试卷所折射出的语文教育问题时,芳草街小学的语文老师梁艳认为,如今的语文教育很大程度上被赋予了德育的功能,这本身无可厚非,但这种功能不可无限放大。在梁艳看来,语文首先是一门工具学科,它教会孩子认字识句、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最初发出“孔融让梨”微博的家长则表示,孩子吃饭时会给大人、老人夹菜,这说明孩子并不自私。他不赞成非要在语文课上灌输德育教育。

  ■家长

  开放的题目

  为啥要有标准答案?

  作为成都教育界的一位“资深”妈妈,兰妈妈看到这道题的第一反应是,“这道题本身就很矛盾”。

  她表示,在孩子平常的试卷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陷阱题”———明明题干上写的是“如果你是……你会怎样做”、“你认为这句话表达了何种感情”、“把你最喜欢的句子画出来”,明明都是“你认为”,但却总会出现一个标准答案。兰妈妈直言,“这哪里是‘孩子认为’,明显就是‘标准答案’认为”。长此以往,孩子就陷入了固定模式,一切按照应试的方法来对付考试,心里不那么想,也会那么写,“这是让孩子必须要撒谎呀!”

  尽管兰妈妈不认同老师打叉的做法,但她也表示不要因此而苛责老师。她说,在如今的学校中,老师的工作量非常大,工作也很辛苦。在这种情况下,要让一个老师根据试卷上的一个答案,找到孩子谈心,了解他为何这样做,甚至了解他的性格成因和家庭背景,都是不太现实的事。兰妈妈建议说,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师,当孩子出现性格上的缺失时,父母首先要承担起教育的责任。

  ■专家

  随心所欲地表达“恶”

  是我们希望的吗?

  “我觉得很遗憾。”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教育管理学科组专家诸平在听闻“我不让梨”的答案后,尽管她认为这道题没有标准答案,但她还是用了“遗憾”来表达感受。她直言,要是她是评卷老师,她也不会给孩子一个红叉,“因为谦让、懂得照顾别人感受的品质是有普世价值的,语文应当承担起思想教育的功能。”

  对于有人认为“我不让梨是说真话,应当被鼓励”的看法,诸平明确表示反对。她说,真实不一定就是对的,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真实,但真实里也有“恶”的成分,“当人们随心所欲地去表达这些‘恶’时,社会难道还会是我们所希望的那样吗?”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会被道德或制度所约束,孩子才需要引导。

  四川省教育学会秘书长纪大海认为,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我不让梨”的答案不符合这种传统时,从价值观上说,老师用一个叉来评价这种想法并没有错。“但是,这种处理方法很欠妥当。”纪大海强调说,老师对学生要宽容,这点特别重要。 成都商报记者 蓝婧 实习生 江浪莎 摄影记者 何彬

  新闻链接

  网络热议

  两天转发超2000

  16日,一位家长把儿子的语文试卷放上了微博,原因是一道“孔融让梨”的阅读题,问学生如果是孔融会怎么做时,儿子回答:“我不会让梨”,被老师打了一个大红叉。家长想不通:这就是如今的教育吗?如果是你,会怎么回答?

  “实在的回答,虚伪的老师。”“真话也不能说了。”……一夜之间,该微博的转发就近2000次,截至昨天晚上8点,已经达到2127次,评论549条。其中批判应试教育扼杀孩子创造力的言论占了大多数,认为标准答案把孩子的思想固化了,还有的认为这样的教育是逼迫孩子说假话。

  网友“Double_Niu”说,问题不在于该不该让梨,而是小孩该不该有自己的想法,应该引导他逻辑性的思辨问题,不要变成标准配置的产品。他感叹,应试教育很悲哀,清醒的家长要自己选择教育孩子的方式。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