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到梅花山》听课心得体会评课记录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3-25 16:08
标题: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到梅花山》听课心得体会评课记录
评课-----廖老师的《春到梅花山》
评课前,先谈谈廖老师。
他是一个很认真的年轻老师,不仅为人随和,而且遇事以后有时会有点天真,跟个孩子似的。喜欢孩子,对于孩子们的学习也非常认真负责。今天在一(8)班执教了一节《春到梅花山》,下面就自己的想法来简单评一评我们可爱的廖老师上的课。
这篇课文是一篇写景的课文,着重写了梅花山那种漫山遍野的梅花盛开的情景,用词很美,并且文章赞颂了我们祖国美丽景色。廖老师执教的是第一课时,在扎实基础上面,教的很到位,能够把握好基础知识。但是有些地方好像没有去注意。
首先,在初读课文的时候,应该注意提醒孩子的读书姿势,让孩子苗红的时候也应该强调一下坐姿的端正,这是从习惯上面所应该注意的地方。
其次,在精读课文的时候,备课还不是很充分,老师不仅讲的太多了,而且也让孩子读的少了。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在朗读中感悟,在情境中提升悟性,在感悟中读出真挚的味道,反反复复的激发孩子的激情和兴趣。所以老师在设置这个地方的时候,可以搜一搜一些图片,在学生切身体会梅花山的梅花美。
最后在对一些关键词与教学的时候,老师的方法还不够细致。在教学“早春”一词的时候,大可让学生感悟一下梅花不怕寒气的一种精神。在教学像彩云一样,可以让孩子用“有的······有的·······”来说一说梅花山的梅花有那些颜色,如红的,白的,红白相间的,玫红的等等,这样就自然而然的引出想彩云一样。还有,在引导孩子知道梅花山梅花之多的时候,重点抓住“一朵,一朵,又一朵”这时候也能用“有的···有的···”来练习说话,如,“有的全部开了,有的只开一点点,有的还是花骨朵”再次让孩子感受梅花山梅花形态万千。还有一个重要的词语“晶莹透亮”没有让孩子去具体理解,这是一个重点词语。教师在教学这个词语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图片的形式,因为一年级的孩子抽象思维很欠缺,以具体图片来说明,效果一定很好。在指导朗读的情况下,再加上音乐让孩子美美地读一读,一定会然孩子们陶醉的。再让孩子想想自己置身在梅花山中,那样的画面一定很美。
教学生子时候,也可以尝试一下大胆的放手让孩子自己完成哦。。。。。。
我说的这些只代表自己的个人意见,欢迎和廖老师一起探讨。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3-25 16:09
4、春到梅花山(第二课时)
3月12日上午第一节
一、复习旧知
听写词语。(见词语手册)
二、精读感悟:
第2节:
1、 自由练读,想想仿佛看到了什么?
2、 把最喜欢读的一句读给同桌听。
3、 把最喜欢读的一句读给大家听。
4、 第一句
理解:喜爱
读好第一句
5、 第二句:
(1) 指名读。
(2) 人流:(想想中山路节日时的情景,想想上火车前在地道里的人行走的情景)
人们一边看梅花,一边还说着什么,说说他们会说些什么?(学生交流,随机理解“欢乐的海洋”)
(3)练读,指名读,齐读。
三、识写训练:
出示:片、发、休、息、欢
1、指名读,口头组词
2、学习新部首。
3、自由记形
4、看电脑示范写,描红
5、完成习字册
四、课堂练习:
1、照样子填词,再读一读。
(一片片)彩云
( )蜜蜂 ( )羊 ( )梅花
( )山 ( )人
2、 填合适的词语
( )的梅花
( )的清香
( )的海洋
2、完成第3课练习(见语文练习册)
评课意见:
1.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思考,从抽象的文本描述转化为形象的思维,再现了梅花山的美景,给学生美的感受。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将自己在朗读时的所思所想说出来,在学生的回答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地理解课文。学生通过自身的朗读和自我的思考,渐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予学生读书方式,边读边提出问题进行思考,边读边联系以前所学进行思考。4、内外知识,新旧知识相结合,相贯通。
板书: 4、春到梅花山
片片彩云
晶莹透亮 涌动看花的人流
淡淡的清香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3-25 16:09
《春到梅花山》评课
听了王洁薇老师的《春到梅花山》一课,我感觉王老师是一位有心、用心的教师,能够认真钻研教材,针对一年级孩子的特点,有创意、有新意地使用教材,让我收获很大。
首先,上课“实在”。在课堂开始的巩固复习生字词语阶段,王老师在这课的词语中找出了最需要注意字音的词语,按照前、后鼻音、轻声等分类进行开火车朗读,着重训练了难读的字音。选择正确读音,促使学生弄清了这课中的几个多音字。王老师整理出了这课生字词中的重难点,帮助孩子们快速掌握,效果好、效率高。
其次,上课“明白”。《春到梅花山》这篇课文是描写梅花山的美丽景色及人们对梅花的喜爱。王老师抓住了梅花山梅花的“美、香、多、早”的特点,设计了简洁漂亮的梅花板书。从课文第一小节整体进入,让自己学生去找关键的词语体会梅花的这几种特点。老师没有牵着孩子走,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反复朗读,抓词语,体会梅花山梅花的独特之处,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第三,上课“巧妙”。王老师不仅在课堂上很好地利用了很多梅花山梅花的图片,帮助学生展开想象、理解句子,而且图片之间也有比较,比如有开得松散的梅花与开得密集的梅花图片比较,让学生对梅花的“多”有了具体的感性认识。王老师还有心地收集了班上去梅花山游玩的孩子照片展示给大家看,孩子们看到自己或熟悉的同学,感到特别欣喜,课堂的气氛立刻活跃、轻松了起来,同时也拉近了大家与梅花山的距离,促使大家更加喜欢梅花山。
王老师的课堂,优点多多,值得学习。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