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生命生命》听课感想反思评课稿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3-23 10:32
标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生命生命》听课感想反思评课稿


                                   <生命生命>听课反思

   《生命生命》是一篇短小精湛、富含哲理的散文。这篇课文通过捕捉飞蛾、砖缝中生长的瓜苗和倾听心跳三个事例,让我们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在课上,孙老师并没有以一个旁观者的态度从客观上去解说什么是生命;也没有以一个演讲者的身份慷慨激昂地给学生讲说着人生的哲理,而是按照语文课标提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不温不燥地引领学生在和文本的对话中,通过读去理解,入情入境地使学生懂得了关爱生命、珍惜生命。
    从教学过程看,孙老师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贯穿语文教学“读”的功能。

  俗语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作为一篇具有较强哲理性的文章,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教学中,孙老师采用不同形式的读,并步步推进。初读,感知文章三个事例;寻读,找到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悟读,结合句子谈理解、谈感受;背读,积累好词佳句作储备。整节课,书声朗朗,读味十足。

  2、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感悟”。一味的告诉只会扼杀孩子的一切,所以孙老师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创新、去尽情地展示自己。课上让他们自己先讲一讲,同桌讨论,全班交流汇报,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和发散思维。
  3、反复品读重点句段,理解感悟文章情感。反复品读文中最后一自然段,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感悟情感,在读中体会思想,在读中受到教育。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以读为本,注重自我感悟,是这节课的很大特点。 如,一入课,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浏览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精读阶段首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默读思考,在交流个人自学体会时,引导学生品读,注重自我感悟。在这个环节中,老师注意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入情入境,直接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在感悟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在读中感,在感中悟,悟后再读;同时抓住典型语言信息(如:内容精彩之处,语言运用经典之处),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并积累语言。  例如:在“飞蛾求生”这个段落中,当学生提出:为什么飞蛾求生的欲望使作者震惊?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挣扎”、“极力鼓动双翅”等重点词,在读中品,在品中悟,悟到了作者对弱小的生命这种顽强生命力的敬意。  在“瓜子生长”这个段落中,在学生品读的过程中,老师创设了师生对话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最后老师的反诘追问:小瓜子你拼命地冲出外壳,冒出地面,可只能活几天,你这样做值吗?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生命的价值。学生进入情境,发自肺腑的感受到小瓜子顽强的生命力,领悟到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存活的时间长短,而在于是否在有限的生命中努力拼搏了,是否活得精彩。从而真切的感受到了生命的不屈与伟大。

 尽管本节课有值得高兴之处,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表现为:

  1、教师有些地方的启发不到位,导致学生“知而无言”,未能最大限度的激活学生的思维。

  2、教师因局限于备课时的框架,为完成教学任务而硬把学生往即定的步骤上拉,使得某些问题探讨得不够深入。

  3、教学辅助手段准备不到位,未能给学生以视觉或感官上的刺激,使得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探讨有“贴标签”之嫌。

  虽然教无定法,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觉得应尽量避免以上问题,准备从这几方面入手:

  1、备课时除了备教材,还应备学生,并且尽可能设想课堂上会出现的状况;

  2、考虑学生的实际,设置一些问题,让他们可以“跳起来摘桃子”,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思维。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3-23 10:33
《生命生命》听课记录 遥墙小学张静薛  
片段一:
  师:经过你们的预习,谈谈你们是怎样理解生命的,什么是生命?
  生:生命是活着的东西。
  生:生命是有价值的。
  生:生命是不可触摸的。(不太对吧)对话中括号里的内容为我的批注,下面也如此。
  生:生命只属于我一个人的。
  师:看看本课的标题:生命生命(师板书),你们想给它加上什么样的标点呢?
  生:生命!生命!
  生:生命?生命!
  师:你加上这样的标点,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呢?
  生:就是说:什么是生命?哦,这就是生命!
  生:生命?生命?——生命是什么呢?生命到底是什么啊?
  生:生命,生命。——生命意味着……,这就是生命。
  生:生命!生命……——先是对生命的震撼,然后才知道生命的答案有很多。
  生:我要替第一个人回答:生命啊!生命!表示很震撼。

片段二:
  (听课文录音,朗读全文完毕)
  师:作者也和我们一样,对生命产生了疑问,第二自然段作者从哪里体会到了生命的存在?
  (原文第二自然段: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飞来飞去,骚扰着我。趁它停下的时候,我一伸手捉住了它。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重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生七嘴八舌答:它挣扎着……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师:假如你就是那只飞蛾,此时你会怎么样?
  生:假如我是飞蛾,我会说:放了我吧。
  生:我会装孙子,委屈求全,让他放了我。
  生:放了我吧,我也是一条生命啊。
  生:既然对方那么强大,我要尽力想办法来拯救自己。
  生:放了我吧,我不敢了。
  生:放了我吧,我虽然很小,但我也是一条生命啊!我并不是有意要骚扰你,我只不过是要捕捉蚊子罢了。

片段三:
  (学生朗读原文第三段: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里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客,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师:听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
  生:一粒小小的香瓜子,也能冲破坚硬的外客,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可见,生命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
  (以下几位学生的回答大致和书上差不多,略。)
  (师板书:种子不屈向上)


片段四:
  (原文第四段:有一次,我用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师:请把你们的手放在胸上,(片刻)你听到了什么?把听到改为感觉到如何?
  生:我的心在跳动。
  生:心脏的跳动很有规律。
  师:你们有什么感受呀?
  生:我仿佛看到了我的生命的存在,说明这就是我的生命。(小鬼,你怎么仿佛看到呢?你不就活生生地站在那儿吗?)
 生:这颗跳动的心就是我自己的,这就是我的生命。
  师:作者说“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生命可以自己控制。
  生:作者说: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觉得这句话有问题,我觉得生命不单单属于我自己,还属于父母,属于国家。
  生:对于生命我既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师:你们认为怎样地使用,才算“好好地使用”呢?
  生:要珍惜时间。
  生:上课好好听课。
  生: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我认为多奉献就是好好地使用生命。
  生:做一些对别人有用的事情,就是好好地使用生命。
  生:别说那么多了,我觉得现在最紧要的就是好好听课,和好好学习,就是在好好地使用生命。
  生:还有呢,遇到困难不要轻易放弃,就是好好地使用生命。
  师:那怎样就是在“白白地糟蹋生命”呢?
  生:上课不认真。
  生:说不出来,不知道怎样说好。
  生:那些不好好学习,整天在网吧里消磨时光的。
  (老师用课前准备好的小黑板,呈现出几位名人,并介绍了他们是如何利用生命的和对生命诠释。有:爱迪生,本·拉丹,雷峰,张海迪等。)
  (老师从网上查来一些“白白地糟蹋生命”的资料,有:战争、恐怖事件、大学生跳楼自杀事件等)
片段五:
  师:读课文最后一段,看看作者是怎样说的:
  (原文最后一段: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师出示保尔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师:经过这一堂课,你们觉得什么样的生命才有意义?
  生:在自己一生中多做一些有利于别人的事。
  生:使自己在世界上能够活得光彩有力。
  生:要让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
  师:从哪些你们感受到了生命?生命到底是什么?
  生:生命是一粒不屈向上的种子。
  生:生命是手中极力挣扎的飞蛾。
  生:生命是鱼杆上挣扎的小鱼。
  生:生命是炎炎烈日中神气的荷花
  生:生命是那颗沉稳而有规律跳动的心。
  生:生命是无私奉献的落叶。
  生:生命是一只自由飞翔的小鸟。
  生:生命既可以让人幸福,也可以让人痛苦。
  (哦,还有很多学生举着手要说,意犹未尽,可惜要下课了)
  师:你们都成了诗人,把你们说的组合起来就是一首美丽的小诗。(是哦,我得马上把它们整理出来。)

  生命是一粒不屈向上的种子
  
  生命是手中极力挣扎的飞蛾
  
  生命是鱼杆上挣扎的小鱼
  
  生命是炎炎烈日中神气的荷花
  
  生命是那颗沉稳而有规律跳动的心
  
  生命是无私奉献的落叶
  
  生命是一只自由飞翔的小鸟
  
  生命既可以让人幸福,也可以让人痛苦
  
  生命?生命……

  师:小诗人们,请把你们想要说的,写在本子上明天交上来,下课!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3-23 10:33
《生命生命》听课感想(丘美兰)《生命生命》听课感想10月2日下午,官井头小学全体语文老师在学校会议室观看了支玉恒教授精彩的课堂实录,领略了大师的风采。让我饱吸大语文文化的营养。名师给予我的是深深的启迪和无限的感触。

早在前几年,我就有幸在东莞市实小礼堂聆听了于教授的课,于教授轻松自然的课堂教学,幽默机智的话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感受到了于教授为人极为风趣、健谈。今天能再次目睹于教授的风采。心里感到无比的激动。几年过去了,这次有机会更多地接触他,真正理解了知识让人永葆青春的道理,老人家还是那么风趣,那么健谈和精神抖擞,只不过银发又增添了不少。于教授《生命生命》的课堂让我收获着快乐,收获着感动。他在课堂上没有对语言文字的烦琐讲解,整节课重在朗读,让孩子们读出理解,读出感悟,学生读不出来时,于教授就范读。在课堂中,于教授随时俯下身子与学生共同感受。真正体现了要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要做到,这就是大师的风范。

对于教授的这节课,我还要对着听课笔记反复学习,反复琢磨,慢慢消化,学习一些适用于我的教学的方法。通过这样的学习,我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管是从教材的理解,学生起点的把握,还有教学设计的环节,都应该好好学习。如此精彩的课堂,让人不由得心生敬意。我想有这样的名师做榜样,我们前进的脚步会更加有力!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3-23 10:34
《生命 生命》评课稿
《生命生命》这篇课文文章简短,语言朴素,然而意蕴深刻,显得有些厚重的生命话题本是四年级学生难以理解的。因此,理解本课含义深刻的句子,应是本文教学的重难点,同时,这也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这一难点,在这一节课中,在冯老师的班级上,我们看到的却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作者之间思维火花碰撞后闪耀的晶莹美丽的火花。这是第一点。比如说,“那样强烈那样鲜明的仅仅是生命的力量吗?还有什么那样强烈,那样鲜明?”学生的回答是精彩的:“是它活下去的决心!”“还有它繁殖下一代的愿望!”“我们听到了看到了一只怎样的飞蛾?”学生说,“那是一只热爱生命的飞蛾,是一只为生命而挣扎奋斗的飞蛾。”如果不是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如果不是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有效对话,学生的思维又怎能如此活跃呢?当然,本文最重要的句子是在第三个事例上,冯老师的螺旋还未旋到,相信有了这一节课如此扎实的铺垫,学生对杏林子说的对自己负责的话,活得更加光彩有力的话,都完全能够说出自己的理解,很好地完成下一课时的教学。

而这一难点的轻松解决,得益于冯老师巧妙的教学设计。这是我要讲的第二点。那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教学设计,既环环相扣,又层层递进,而这相扣与递进之间,过渡却又是那么自然。冯老师在本节课中设计了三个环节,一是话说生命,即初步学习课文,概括课文三个事例,二是读懂作者的思考,三是回到前面两个事例,以多种方式感悟理解飞蛾与瓜苗是如何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第一个事例主要以师生对话、读书的方式去理解感悟,研读第二个事例时,冯老师改变了教学策略,采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立即感悟瓜苗的顽强生命力,这又是一个精彩之处。

第三点,冯老师的教学语言精练优美而富有激情。听冯老师的课,如同看一出精彩的戏,很能让人入戏,除了因为她巧妙的教学设计之外,还因为她的语言。无论是过渡语、评价语、还是引导语,都是个性、激情而艺术的。

另外,冯老师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提高,冯老师对教材的解读非常独特到位,真正走进了杏林子的生命之中。

冯老师的课有很多优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同时,我们也通过这节课的展示,发现语文课堂教学上有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比如,语文课堂上,学生永远是主人,是主体,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但这又谈何容易?在第二个事例的朗读指导上,学生的朗读还不能完全达到教师的要求,学生的感悟也不够到位,于是就出现了类似于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象。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3-23 10:34
《生命生命》评课稿
  陈老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较好地整合了教学资源,和学生一起建立了“语文学习网”,利用网络实施语文教学,节省了教学时间,加大了阅读量,增加了语文学习的直观性,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

传统的讲读课往往是作家作品,生字生词,段落分析……肢解课文,少慢差费。陈老师的这节课一反传统的讲读教学法,本着“整体把握,培养能力”的宗旨,首先让学生自己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培养了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而把生字生词,作家作品,时代背景等有关知识留给学生自学,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养成学生的自学习惯,为扩大阅读量准备了时间。陈老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信心和学生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为了实现举一反三,扩大阅读量的目的,陈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在“网”上查找与《生命生命》有可比性的文章,通过比较阅读,学一文,知多文,明优劣,识差别,加深了学生对同类文章的理解,收到了触类旁通的效果。
  在语文学习中,读和写是密不可分的,为了实现知识的迁移,陈老师又引导学生学习《生命生命》的写法,让学生写出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学生们联系生活的实际,阐释了颇有见地的生命乐章,学生既受到了热爱生命、珍视生命的思想教育,也学到了认识生命、歌颂生命的知识和方法,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当然,这节课也在所难免地存在着不足,如网络的运用还不够充分,学生的感悟还不够深刻,比较的文章还可以再广泛些。
  但是,作为偏远贫困的农村中学,语文课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已属难能可贵了。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3-23 10:34

《生命生命》评课稿

刘爱莲



《生命生命》列举了一只飞蛾、一棵小瓜苗这些不起眼的小生命。说明这些小生命无论怎样卑微,都具有令人不可思议的生命力。从人的生命现象说起,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严肃的思考。
    本节课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是按新课程标准设计的,注重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和语文素养的培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设计了科学的教学流程,呈三大板块:整体感悟、研读与赏析、体验与反思。由与作者经历极其相似的张海迪的事迹导入,能毫不费力地设置一种情景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重视结果,忽略过程,是语文课的大忌。一切事物的结果往往是简单明了的,过程才是复杂漫长的。诸多的东西都隐藏在过程当中。“找一找哪个词用得好——换一换行不行——读一读,读出情”,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体验读书的过程,侧重于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体验与反思”,这一板块,是将课堂所学延伸到生活实际中,体现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最高层次——应用,从而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引起学生对生命的关注和思考,珍爱生命,让生命更有意义。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3-23 10:35
听评课《生命生命》第二课时
我校“杜郎口教学模式改革”又加入了四年级,今天是两位语文老师展示的第一节课。下午有时间听了我校两位老师的语文课,感触很深,因为毕竟这些天总忙着科学学科的事,也不教语文课了,就一直没有听语文课,不过对语文学科的热爱程度却丝毫未减。

    《生命生命》这一课为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五组中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生命是宝贵的,也是美好的。砖缝里顽强生长的小苗,绝境中奋力求生的飞蛾,花丛中感受春光的盲姑娘……这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无不展示着他们对生命的热爱。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区感受生命的美好,体会课文中含义较深的词句。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去搜集、了解更多热爱生命的故事。

    第一节刘老师的课:

流程:

1、教师以第一节课的预习字词引入新课

2、研讨学习(小组内交流所学)【研讨学习学习什么的问题,导学案要起到有效引导的作用,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为其设计学习的步骤,之后再彻底放手。当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后,教师就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研讨了,否则学生的学习研讨只能停留在中心句或板书和主要内容上】

3、成果展示(谈收获:学生到小黑板前写出所要讲解的内容并向同学们叙述,教师相机指导)【展示环节尤为重要,看似孩子们在热闹地进行着,实际是在检查孩子们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但是作为老师来讲应该有所把握,比如展示内容的提示包括诗歌、名言警句、朗读、品词析句等等,不能把展示狭隘化。另外一点就是要围绕单元的主题与课文的主旨来进行,比如单元导语中这样写到“感受生命的美好,体会课文中含义较深的词句。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去搜集、了解更多热爱生命的故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品词析句放在展示的重点上,然后往课外拓展,把展示内容扩大。再有就是板书上的内容要写改写的内容,把时间调整好,其余学生可以互相读书品评文章,之后更要通过小组代表的展示后进行评论,包括不足与优点,教师和同学们要适时给学生鼓励,给其信心和成功的快乐。】

4、师总结所学

第二节曹老师的课:

流程:

1、导入(教师以单元主题内容导入新课,字词已上节课已经交流展示完,本节课根据导学案继续深入学习、展示。)

2、合作、交流、展示:1)交流讨论展示的相关问题【交流学法,重点句子,所要展示的成果形式等。重点要放在品词析句上,可以进行互相朗读指导,曹老师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2)、小组派同学到小黑板前写所要展示的内容,其余同学读书。3)、展示课文内容【学生表现得很好,但是还要将深入句子的理解,让学生在展示的时候突出氛围,通过环境的渲染对“生命”有所感触。】4)、展示课外知识【这个环节相比刘老师的课更深入一些,学生以展示名言警句、诗词、朗读德形式进行非常不错,可以看出学生所展示的内容相当丰富,课下搜集了大量的资料。】

3、出示问题,总结课文

    总之,自主学习的模式离不开教师的引导,需要教师在课下在备课上下功夫。对于这两节课而言,我对自主学习模式又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对于小学语文来说相信学生,抓住主题进行品读感悟是很重要的,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3-23 10:35
《生命生命》评课
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瓜苗顽强的生命力,杏林子深深的震撼,课文里写得一清二楚,孩子们一读就明白。如此“一目了然”的文字,王老师却引导孩子们玩味得细腻深沉,“三个没有想到”层层铺陈,把这段文字中的情感渲染得淋漓尽致,而“飞蛾可能会对自己,对作者说些什么”这一话题的设计尤为精妙:这既是一种想象说话训练,又是对飞蛾不言放弃,顽强抗争精神的言说,学生看似在替飞蛾说话,实则在表达自己的心声,于是,文与人,蛾与己就此相遇交融,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一致。

本课设计中更令人欣赏的是用作者的生平经历来帮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照片上美丽宁静的女人与其坎坷的人生经历形成鲜明对比,与其文中那对生命充满热爱的字眼形成鲜明对比,给人震撼的感觉。

从读课题入手开课,到给课题加合适的标点结课,首位呼应,保持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完整性,彰显了课的层次性和教学的发展性。

值得探讨的是,教师上课伊始便直接切入课文第一段的学习,学生缺少对全文的了解和把握,似乎显得不够妥当。在对作者的心声和写作情感进行深入的理解后,教师也许忘了学生此时的感受,若能将作者对生命的感受移情于学生,课堂教学是否会更具实效些?

仅为个人愚见,定有不当之处,请多多指教。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3-23 10:36
博主评课:上课因激情而精彩

  ——评课堂教学《生命生命》(附教学设计)





在今年我市举行的小学优秀课例评比观摩活动潭水上课现场,我听了河口镇中心小学陈念霞老师执教的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9课《生命生命》一课。这是一堂很精彩的语文阅读课,感情强烈,激情四射,令在场听课的教师为之动容,令上课的学生为之动情。课后大家都认为这是一节十分精彩的课,有的教师甚至夸张地说“上课是激情的范例”。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激情可以调动学生的热情,激活课堂,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使学生对你所教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陈老师的这节课可以说是对“苏大师”上课“激情观”的有效探索。那么,为什么陈老师上课会有如此激情呢?我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透彻理解内容,深刻感悟情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投入感情,首先要深入研究教材,从宏观上把握文章的基本风格,在微观上吃透文章的具体内容,努力发掘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进入意境,才能形成师生的“双向投入”。试想一个演员要演好戏中的一个角色,如果不读剧本,对角色没有深入的了解,不知角色的喜怒哀乐,能把戏演好吗?角色能感染观众吗?由于课前陈老师对《生命生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创作”,对“生命”的内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感悟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教师首先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对“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有更深刻的体会;对教材内容“三个生命”的故事了如指掌,胸有成竹;对“生命”充满了强烈的情感。由于教师对教材内容熟悉掌握,对课文感情基调的准确把握。因此,才有老师在课堂上的一触即发,才能保证教师在课堂上的张驰有度,挥洒自如,才能让课堂激情飞扬。

二、创设情境,忘我投入,入情入境

教师要有激情,首先要投入角色,孕育感情。如果教师缺少了感情,教学就会苍白无力,不能激动人心。在这节课中,陈老师采用了“整体—局部—整体”的步骤来创设情境,酝酿感情。例如,上课伊始就放了一个“种子发芽”的课件,让自己和学生一起感受生命,接着回忆上一节课的三个生命故事,再度感悟生命,使师生一起尽快“入戏”,进入“角色”,入情入境。

三、方法得当,运用娴熟,感情强烈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唤起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绪,感染学生。在这节课中,教师最主要的方法就是“煽情”的教学语言加上“多情”的感情朗读。陈老师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每次的朗读之前首先就要用感人的教学语言给学生“煽情”,使师生同时投入感情朗读。例如“延伸拓展,领悟生命的意义”环节,教师先出示课件——杏子的形象及其有关资料,然后教师组织了一段深沉的教学语言,意思就是我们应该学习杏子身残志坚的精神,珍爱生命的可贵品质。接着出示课文第五自然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师生合作朗读的句子“虽然生命是短暂的,但是,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书声中师生对生命的那种热爱之情洋溢着整个教室,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观众。这正是“煽情”产生的强烈效果,这就是课堂教学的激情。这就是教学的一种艺术。









19 生命 生命(第二课时)

河口中心小学   陈念霞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19课《生命 生命》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⑴、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第五自然段。

⑵、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⑶、明确对待生命的态度。

2、过程与方法

⑴、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和文章内容。

⑵、以读为手段,体会句子的含义和文章的情感。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感受生命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引导学生结合课件感受生命,导入新课。

二、回忆感知

作者从哪三个事例来感悟生命?

(飞蛾求生  瓜苗生长   静听心跳)

三、品读交流,感悟生命

〈一〉从“飞蛾求生”事例来感悟:

1、学生默读“飞蛾求生”这个事例,边读边勾画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

2、引导学生理解句子: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课件出示)

①  你由这个句子体会到了什么?

②  结合“挣扎”、“极力”引导学生体会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

③  指导朗读。

④ 师小结。

〈二〉从“瓜苗生长”事例来感悟: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2、引导学生理解瓜苗的顽强勇敢。

⑴你认为这是一颗怎样的种子?你怎样体会到的?

⑵课件出示句子: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①请你带着这种顽强读一读这个句子(个别读)。

②学生感情朗读(齐读)。

3、齐读本自然段,从小瓜苗的身上来感悟生命。

4、师小结。

〈三〉、从“静听心跳”的事例来感悟:

1、师范读,学生边听边勾画令自己心灵震撼的句子。

2、生汇报令自己心灵震撼的句子。

3、体会自己的心跳。

4、课件出示句子: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①齐读句子。

②理解“糟蹋”。

③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白白地糟蹋生命”。

④联系上文来理解“好好地使用生命”。

⑤再读句子,牢记对自己负责。

5、师小结。

四、延伸拓展,领悟生命的意义

1、认识杏林子(课件出示)。

2、出示课文第五自然段,学生齐读。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4、师生合作朗读巩固句子“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的理解。

5、朗读生命的感悟,练习背诵。

五、结合题目,渗透思想教育

六、总结全文

七、作业

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写下来,也可以摘抄自己喜欢的生命格言。

板书设计:

                 19、生命   生 命

飞蛾求生

瓜苗生长     珍惜生命   活得光彩有力

静听心跳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