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猴王出世》听课评课记录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3-21 10:21
标题: 《猴王出世》听课评课记录
《猴王出世》听课与评课


学    校:宁波市实验小学

任课教师:黄铁成

年    级:五年级

学    科:语文

课    型:讲读

教学内容:猴王出世

听课记录:

一、板书导入,检查预习:

1.板书:猴王出世;

2.检查预习:灵通、耍子、所在、造化

要求会读,并理解在句子中的意思。

3.指导学生借助课文下方的【注释】理解词语或短句的意思,扫清文字障碍:

拖男挈女      唤地呼兄      伸头缩脑      抓耳挠腮      应声高叫    瞑目蹲身      

......

   食草木      饮涧水      采山花      觅树果      ……

   狼虫为伴      虎豹为群      獐鹿为友      弥猿为亲      ……

   夜宿石崖之下      朝游峰洞之中      ……

二、讲读课文,初步感知:

1.要求:

快速读课文,思考:石猴是从哪里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2.指导学生快速自由读课文。

3.梳理课文脉络: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生1:石猴出世    水帘洞    拜猴王

师:有没有补充

生2:第二部分应该是时候探索水帘洞里的情况。

师板书:石猴出世    (探)水帘洞    拜猴王

4.出示原著第一回的标题:灵根孕育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5.师问:为什么课文要用《猴王出世》为课题?当时的情景是怎样的?

   生:课文主要讲了那猴从“石猴”到“猴王”的过程。

6.出示:“那猴……朝游于峰洞之中”一段,并指名学生读这一段话。

   师问:这是一只怎样的石猴呢?

   生:消遥自在,很有亲和力。

7.师生配合有节奏地朗读上述课文。

8.请找一下第二段中同样的或相似的句子,并认真读读。

   出示:“他瞑目蹲身……水帘洞洞天”一段,指导学生只有读,并从课文描写中体会石猴的勇敢

、果断、好奇、聪明、机灵、仔细等个性特点。

9.出示原著中的有关诗句。

10.指导再读课文,理解:这是一只怎样的石猴。

三、自学交流,加深理解:

1.在第三段中找找有没有猴王个性品质的句子。

生: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机灵、豪爽)

生:“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

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

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认真、守信)

2.出示:

“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

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

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

师问:这句话同时又看出了猴王的怎样的个性?

生1:自信。

生2:有些傲慢。

3.指导有只有读第三段,力求能读出猴王以及其他石猴的个性特点。

四、拓展延伸,指导阅读。

1.看标题猜猜这是西游记中的哪个精彩故事。

(1)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生: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2)四十二回: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生:哪吒闹海

2.指导课外阅读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



课后点评:

《猴王出世》一文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石猴从

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点,感受其形象,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这是教

学的重点。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因此,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进而读懂

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难点。

黄铁成老师在执教《猴王出世》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根据这是一篇白话文的作品,学生阅读理解有

一定难度这样的一个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三个策略来突破难度。

首先是把一些难读的并且相似的词语单独拿出来先行学习,并力求突破。如“灵通”、“耍子”、

“所在”、“造化”等课文下面有注解的指导学生通过课文注解来学习理解;又如“拖男挈女”、

“唤弟呼兄”、“伸头缩脚”、“抓耳挠腮”及“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

弥猿为亲”等表示动作和神态的复合型词语,在比较中读准、读顺、读懂。另外,像“食草木”、

“引涧水”、“采山花”、“觅树果”等三字词组和“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等多字

词组,则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知道阅读理解。

其次是以不同的要求指导学生初读、细读和精读课文,并在初读中梳理课文脉络,既石猴出世—石

猴探洞—石猴称王;在细读中体会石猴“聪明、好奇、机灵、勇敢、甚至有些傲慢的个性;在精读

中引导学生感悟名著之精妙;

三是课外拓展及时有效。在阅读点拨的过程中,黄老师牢牢抓住本单元“让学生接触名著、走近名

著”的学习重点,及时地引入原著中的描写,帮助学生理解。同时,在课的最后,又通过出示原著

中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和四十二回“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

孩”的标题,让学生把其中的故事情节与自己熟悉的西游记故事联系起来,一方面激发了兴趣,另

一方面也是非常自然的课外阅读指导。

当然,任何一堂课都会留下遗憾,如果黄老师在组织集体朗读时要求在明确些,在实践安排上再适

当充裕些,可能效果会更好。另外,还可以通过课件穿插更多的动态情景,让学生在看的过程中观

察猴王的动作、神态,从而更好地理解他的个性品质。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3-21 10:22
《猴王出世》听课记录一、谈话引入

那个善于七十二变,神通广大的是……那个大闹天宫,无所畏惧的是……那个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功劳最大的还是……那么他是怎么出世的呢?师板书:石猴出世

引导生发现教师的板书与课题的不同

二、概知全文,理清脉络

1.      自由读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古白话文,可以根据下面的注释读通课文,想一想能不能改成“石猴出世”?

2.      交流时,巧妙理清文脉,解疑板书:探水帘洞  拜为猴王

三、学习第一部分:石猴出世

1.      读第一部分,交流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神奇)

2.      哪些地方看出“神奇”?

(出生于石卵   交往的朋友  住的环境  )

3.      品读重点句

课件:盖自开天辟地以来……遂有灵通之意。

(1)    这句话你是怎么感受神奇的?

      (石头会吸收天地日月的精华)

       理解“灵通之意”中的“灵通”的意思,与现代词汇“灵通”意思的区别,揭示古白话文的语言特点——古今异义

(2)    朗读指导:师范读,讲究停顿,读出节奏和韵味——生练习后指明读。

(3)    这节中还有不少神奇之处,请你选择其中一句,像刚才那样有滋有味地读一读。

(4)    交流时重点品读“那猴在山中……朝游峰洞之中。”师生配合分读。

读着读着,你有什么发现?引到学生发现古白话文的又一语言特点——排列工整

四、品读第二部分

1.师顺势读第二节的内容,运用语调提示学生读第二节中对话的内容,引读到“我进去!我进去!”即问学生:这只石猴为什么叫得那么大声?

生答:相当猴王;有探索欲望;自信;勇敢……)

             师板书:勇敢  自信

    2.师继续引读至“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之重”师问:他在泉中看到了些什么?默读下一部分,用~~~划出猴子看的词语。

(1)交流:抬头观看  仔细再看  再走再看  看罢多时  左右观看

(2)师生合作,师读表示“看”的词语,生读看到的句子,读至“看罢多时”师再问:此处没写看到了些什么,读第三节的内容,补充进去。

(桥边有花有树……石凳。)

(3)再读,师生合作时,读时补充下文中的有关句子

3.读至此,你又发现了这是一只怎样的石猴?(生:善于观察、思考……)

生答后板书:心细

1.      石猴看罢,他心里又会想什么呢?(生答略)板书:心中有大家

5.看得出这是一只心中有大家的石猴,因此,当他把大家叫进来后,读文中句子“众猴听说,即……遂称美猴王。”至此,猴王真正出世——读课题。

五、阅读延伸

《猴王出世》也是西游记的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你们都看过电视剧,但是你若读读古白话文,或许更有味道。





板书      

                 猴王出世



石猴出世        探水帘洞       拜为猴王            停顿

  灵通       勇敢、自信、心细                      古今异义

                心中有大家                         排列工整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3-21 10:22
《猴王出世》听课有感——例文还是经典?
可以看出,王春燕老师本节课重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安排,都主要为预设的第二个目标服务的,即品味语言文字,感受石猴形象,领略经典名著的魅力。这节课的突出特点是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文本内容,即写了什么,而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感知、感悟、品味文本的表达形式、语言特点,即怎么写的。也就是说,在把选文处理成“例文”这一点上,王老师做得很到位,很踏实。但是,如果说王老师想把课文当作经典来处理,那这种细致入微地引导就有悖于经典阅读的正确做法。经典阅读需要教师不着痕迹地引导,让学生沉潜反复、且吟且诵,使文本的丰富内涵、精美的语言文字悄然内化,为学生打下精神和文化的底子。所以,这节课我们看到了教师的意图——引领学生领略经典的魅力,却感觉不到学生进入了经典。因为,教师牵的痕迹太明显了。
       至于说精读还是略读的处理,教师当然应该有其个性化的选择。不过,就这节课而言,教师似乎是在精读与略读之间摇摆。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3-21 10:22
学    校:宁波市实验小学

任课教师:黄铁成

年    级:五年级

学    科:语文

课    型:讲读

教学内容:猴王出世

听课记录:

一、板书导入,检查预习:

1.板书:猴王出世;

2.检查预习:灵通、耍子、所在、造化

要求会读,并理解在句子中的意思。

3.指导学生借助课文下方的“注释”理解词语或短句的意思,扫清文字障碍:

拖男挈女      唤地呼兄      伸头缩脑      抓耳挠腮      应声高叫    瞑目蹲身      

食草木      饮涧水      采山花      觅树果      

   狼虫为伴      虎豹为群      獐鹿为友      弥猿为亲      

   夜宿石崖之下      朝游峰洞之中      

二、讲读课文,初步感知:

1.要求:

快速读课文,思考:石猴是从哪里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2.指导学生快速自由读课文。

3.梳理课文脉络: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生1:石猴出世    水帘洞    拜猴王

师:有没有补充

生2:第二部分应该是时候探索水帘洞里的情况。

师板书:石猴出世    (探)水帘洞    拜猴王

4.出示原著第一回的标题:灵根孕育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5.师问:为什么课文要用《猴王出世》为课题?当时的情景是怎样的?

   生:课文主要讲了那猴从“石猴”到“猴王”的过程。

6.出示:“那猴……朝游于峰洞之中”一段,并指名学生读这一段话。

   师问:这是一只怎样的石猴呢?

   生:消遥自在,很有亲和力。

7.师生配合有节奏地朗读上述课文。

8.请找一下第二段中同样的或相似的句子,并认真读读。

   出示:“他瞑目蹲身……水帘洞洞天”一段,指导学生只有读,并从课文描写中体会石猴的勇敢、果断、好奇、聪明、机灵、仔细等个性特点。

9.出示原著中的有关诗句。

10.指导再读课文,理解:这是一只怎样的石猴。

三、自学交流,加深理解:

1.在第三段中找找有没有猴王个性品质的句子。

生: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机灵、豪爽)

生:“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认真、守信)

2.出示:

“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

师问:这句话同时又看出了猴王的怎样的个性?

生1:自信。

生2:有些傲慢。

3.指导有只有读第三段,力求能读出猴王以及其他石猴的个性特点。

四、拓展延伸,指导阅读。

1.看标题猜猜这是西游记中的哪个精彩故事。

(1)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生: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2)四十二回: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生:哪吒闹海

2.指导课外阅读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



课后点评:

    《猴王出世》一文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点,感受其形象,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这是教学的重点。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因此,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难点。

        黄铁成老师在执教《猴王出世》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根据这是一篇白话文的作品,学生阅读理解有一定难度这样的一个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三个策略来突破难度。

        首先是把一些难读的并且相似的词语单独拿出来先行学习,并力求突破。如“灵通”、“耍子”、“所在”、“造化”等课文下面有注解的指导学生通过课文注解来学习理解;又如“拖男挈女”、“唤弟呼兄”、“伸头缩脚”、“抓耳挠腮”及“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弥猿为亲”等表示动作和神态的复合型词语,在比较中读准、读顺、读懂。另外,像“食草木”、“引涧水”、“采山花”、“觅树果”等三字词组和“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等多字词组,则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知道阅读理解。

        其次是以不同的要求指导学生初读、细读和精读课文,并在初读中梳理课文脉络,既石猴出世—石猴探洞—石猴称王;在细读中体会石猴“聪明、好奇、机灵、勇敢、甚至有些傲慢的个性;在精读中引导学生感悟名著之精妙;

        三是课外拓展及时有效。在阅读点拨的过程中,黄老师牢牢抓住本单元“让学生接触名著、走近名著”的学习重点,及时地引入原著中的描写,帮助学生理解。同时,在课的最后,又通过出示原著中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和四十二回“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的标题,让学生把其中的故事情节与自己熟悉的西游记故事联系起来,一方面激发了兴趣,另一方面也是非常自然的课外阅读指导。

        当然,任何一堂课都会留下遗憾,如果黄老师在组织集体朗读时要求在明确些,在实践安排上再适当充裕些,可能效果会更好。另外,还可以通过课件穿插更多的动态情景,让学生在看的过程中观察猴王的动作、神态,从而更好地理解他的个性品质。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