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表格式全册教案第4册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49
标题: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表格式全册教案第4册
      本套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表格式全册教案第4册由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资源。转载请注明出处。
       教案下载方法:右键点击下面的教案附件,选择目标另存为,保存在桌面上或你的电脑上解压缩即可使用!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表格式全册教案第4册.rar (174.12 KB, 下载次数: 23787)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1

1 找 春 天
教学目标:
1.  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  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教学重点
1.        正确识字、写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在品读中感受春天的美丽,体会寻找春天的快乐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情引趣
1.        出示下列词语:
万紫千红   桃红柳绿   万物复苏   鸟语花香
百花争艳   草长莺飞   风和日丽   百花齐放
(1)指名读
(2)从这些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你看到了春天怎样的景色?
2.        揭题
春天是个多么美好的季节啊!可现在她刚刚迈着轻盈的步伐向我们走来,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它的踪迹。今天,就让我们和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找一找吧!(板书课题,读一读)
二、初读文本,通读词句
1.        请小朋友们认真朗读课文,第一遍借助拼音把生字词读准确,第二遍边读边圈出生字,画出词语。
谁能做做“遮、掩、躲、藏”的动作?你有什么发现?你能说说这样的词语吗?
2.        把这些词语送到课文中再读一读,用波浪线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3.        班级内交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重点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研读文本,感悟快乐
1.        轻声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小朋友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去找春天的?你从那些词语、句子中体会到的。
2.        随机品读
(1)出示句子: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为什么要一样的句子写两遍?为什么要用上感叹号?怎么读能表达小朋友的心情?
(2)第2自然段:找找表示动作的词语,孩子们为什么要“冲、奔”?指导读出急切、欣喜。
3.        配上动作,自由练读,同桌背诵。
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识字
熟字换偏旁:说——脱  遥——摇  深——探  绵——棉
熟字加偏旁:冻  躲
2. 指导书写
(1)说说你要提醒我们哪个字的写法。
(2)师着重指导“溪”、“野”、“躲”、“解”四字。
(3)书本上临写“溪”、“野”、“躲”、“解”。
五、小结
春天来了,她就躲在我们身边,只要你留心观察,就能找到春天,也许能和春天做朋友呢。下节课,我们就去田野里寻找春天,去感受春天带给我们的快乐。(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
六、作业
1.        背诵课文1-2节。
2.        完成《课堂作业》1-3题.
3.        课后去野外寻找春天。       
第二课时
一、精读感悟,升华情感
1.        小朋友们都顺利通过了检查,我们的列车又稳稳开动了,一下
子就把我们带到了田野。
2.请女生齐读第3自然段。
我们是怎样找春天的?为什么要仔细地找?
生交流: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说说体会)
3.春天到底躲藏在哪里?请生自读4-7自然段,仔细找找春天。
用上下面的句式:
我们找到了什么 ,它就像是春天的什么。(随机板书)
(1)朗读句子,思考为什么这样比喻。
自由交流:“探出头来”表现小草的好奇和惊喜,体会“探”;“一朵两朵”表现早开的野花已迫不及待先睁开眼睛来看看这个世界了;“点点嫩芽”表现嫩芽小而多;“丁丁冬冬”表现小溪从解冻到奔流时的欢快。
(2)你还能把小草、野花、嫩芽、解冻的小溪比作春天的什么?
(3)有感情练读,指名读,其他学生评一评。喜欢这几句话的小朋友可以把句子背出来。
4.请男生齐读第8自然段,说说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找到她。
    (1)交流:我们可以看到、听到、闻到、触到。(随机板书,理解“触”)
说说我们还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触到什么?
(2) 自读课文最后一句,练习照样子说话。
我在柳枝上(什么地方) 看到了 细细的柳叶(什么) , 它随着风儿荡秋千(它怎么样) 。
(3)思考文中的省略号,春天还会在什么地方?
(4)有感情朗读最后一自然段,练读背诵。
5.多么美丽的春天,让我们美美地再来读读课文。朗读全文
二、感受快乐,拓展赞美
1.列车就要到达终点站了,在寻找春天的旅途中,你有什么感受?
2.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赞美春天,你会怎么说?春天还像什么?
三、课后练习,总结全文
1.完成课后练习“找找说说”。
2.布置作业“读读背背”,并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课后积累描写
春天的好词好句。
3.完成《课堂作业》4-5题
四、板书

找春天
           小草             眉毛
           野花             眼睛
     嫩芽             音符
  溪叮叮咚咚          琴声
           ……             ……
         (看到  听到  闻到  触到)
       



教学反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1

     2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运用已经学到的方法自主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3.通过朗读、理解等方式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并试着用故事的形式结合实际生活讲讲。
4 .启发儿童想象,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
懂得句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含义;用自己的话说说杨万里住宿在新徐公店时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课前准备: 画纸  课件(草原图  草燃烧图  )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初步感知。
1、情感描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播放背景音乐)
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草原吗?这一节课,就由老师带你们到大草原去走一趟,领略一下大草原生机勃勃的美丽风光。(出示草原图)这就是我们所去的大草原了。你觉得这草原美吗?美在哪里?
   我国唐朝的伟大诗人白居易看到小草在茫茫的大草原上不怕风、不怕雨,顽强地生长,触发了内心的感情,就写下了一首诗,名字就叫──草。(板书:   草)
二、 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古诗,先请同学们来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每个字的读音,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样的画面?
  2.抽读古诗。(随机认识“枯”和“荣”)
三、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读着这首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理解诗句内容
1.“离离原上草”
你觉得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你从哪个词想象到的(理解“离离”就是草长得很茂盛)
2.“一岁一枯荣”
给”岁”组词.(岁岁平安、八岁等)
理解“岁”字:年。
课件出示:春、夏、秋、冬的草原图,引导学生看图后说一说,一年四季中草的长势。
野草长得最茂盛的时候我们把它叫做“荣”,是哪个季节?在哪一个季节野草又会枯萎?(理解“枯”和“荣”。)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播放课件:草原在燃烧,引导学生观察熊熊的野火燃烧起来了,烧完了吗?你从哪个字读出来的?(尽)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到了第二年的春天,野草又长了出来,这是怎么回事,请你帮我们解释解释。
(板书:非常顽强)
你喜欢这些小草吗?为什么?
4.完整地说说你看到的画面内容。(同桌互说,抽说,互相评议补充)
五、写字指导“枯、荣”
1.        观察字形结构: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这两个字中都有木,有什
么不同
2.        枯”左窄右宽,木字旁捺改成点
3.        荣”草字头和突宝盖要紧凑,“木”位于下半格。
5.抄写古诗
六、作业布置:课堂作业本(P2页1、(写“枯”和“荣”)2、第三题把《草》补充完整)       
          第二课时
一、复习古诗,故事引题
1.板书杨万里,你读过他写的哪些诗?谁来背一背。
2.有一年的春天,杨万里来到新市,住在徐公店。一天,他吃过午饭 漫步来到了徐公店外,欣赏了周围美丽的景色,就写下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板书:宿新市徐公店)
齐读课题。(识记“宿、徐”)
二、初读古诗 认识生字
1.自由读,圈出生字
2.同桌互读,读正确,读流利
三、入情入境,理解诗意
1.学生读,说说诗人在徐公店外看到了什么?在诗句中作上记号,并在插图中找找。
2. 插图和诗句内容填空:
(     )的篱落   (      )的小径   (     )的儿童  
(     )的蝴蝶   (      )的菜花   (     )的树
3.诗句,看看文中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交流:对照图画了解
疏、深。知道“走”是奔跑的意思。板书:走:跑)
4.我们读着诗句,好象也和诗人一起欣赏到了那里美丽的田园风光,你能看着图画,结合填空的内容说说吗?
5.看着那么美的景色,诗人的心里一定非常高兴,你能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这首诗吗?(自由读、抽读、齐读)
四、图文对照,编编故事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28个字,但在诗人的眼里不仅仅是一个镜头。你仔细看,就能发现孩子脸上的表情,黄蝶飞飞停停,小孩追来追去,肯定是另一番有趣的景象。此时,小男孩心里定有许多的想法,有许多开心的经历,你能连起来展开编个故事给大家听吗?
五、写字指导
1.重点半包围结构的字“追”和“店”
2.师范写,生书空“追”。
3.学生自己写剩下的字,师巡视指导
六、指导写字
1.认读田字格中的生字。
2.观察生字,发现规律。
3.提醒难写的字。
4.抄写生字,并自我评价。
七、作业布置:完成课堂作业本剩下的习题。
板书设计:      
2   古诗两首
草宿新市徐公店
枯—荣(非常顽强)            走:跑       


教学反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2


3  笋 芽 儿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积累“我会读”中的词语。有积累词语的兴趣和习惯。
2.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从理解“白栽”入手,去寻找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的原因。
3.体会美化环境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教学难点:
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
课前准备:
实物玫瑰花、花骨朵、多媒体课件、词卡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认识“笋芽儿”
二、初读课文,圈画生字、新词
1.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给课文标上小节号,并圈出新字,画出新词。
2.检查。
读词语:归类出示词语
⑴呼唤  弹奏  扭动  滋润  爱抚  唠叨
⑵叽叽喳喳  轰隆隆  沙沙沙
⑶揉了揉眼睛  伸了伸懒腰  (拓展这类词语)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3、再读课文,想一想:笋芽儿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在它的成长过程中,分别得到了谁的帮助?
4、交流反馈。
三、重点研读
第一自然段:
①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的春雨姑娘
②抓住低声呼唤,练读春雨姑娘的话。
③配上音乐和画面感受春雨姑娘在在叶丛中弹奏乐曲的美。并借助画面、老师的范读等手段,引导学生读出春雨的温柔与美丽。
第二自然段:
①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的笋芽儿
②联系生活,理解“撒娇”:生活中,你会向谁撒娇?怎样撒娇?
③带着体会,读笋芽儿的话。
④做做笋芽儿撒娇时的动作,并加上动作演读第二自然段。
同时联系第四自然段,感受笋芽儿不怕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
第三自然段:
①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的雷公公。(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
②想象:他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着笋芽儿:“                     。”
③演读第三自然段。(二)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1——5自然段。
四、字词巩固
出示概括后的语段,把生字加红复现,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再认巩固。
沙沙沙,春雨姑娘低声呼唤沉睡的笋芽儿;轰隆隆,雷公公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着笋芽儿,笋芽儿不顾妈妈的唠叨,在漆黑的地底下扭动着身子,钻出了地面,揉了揉眼睛,看到了美丽的新世界!他在春雨的爱抚与滋润下,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他站在山冈上,感到无比自豪。
五、书写生字
1.        出示:呼唤
⑴观察比较
⑵独立书写
⑶抽样评点
2.        作业:在生字抄写本中书写“笋芽、呼唤”两个词语。
板书设计:
3.笋芽儿
(       )的春雨姑娘
(        )的雷公公
(        )的竹妈妈      
(        )的笋芽儿



        教学调整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生字巩固,引导学生在新语境中认读。
①发下练习语段:
沙沙沙,春雨姑娘低声呼唤沉睡的笋芽儿;轰隆隆,雷公公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着笋芽儿,笋芽儿不顾妈妈的唠叨,在漆黑的地底下扭动着身子,钻出了地面,揉了揉眼睛,看到了美丽的新世界!他在春雨的爱抚与滋润下,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他站在山冈上,感到无比自豪。
②圈画生字,同桌认读。
③抽生朗读语段。
2.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哪些可爱的角色?
二、教学第七、八自然段,体会笋芽儿钻出地面的喜悦及长成健壮的竹子的自豪
1.在春雨姑娘、雷公公呼唤里,在妈妈的慈爱的唠叨里,在自已不断的努力下,终于钻出了地面。他看到了什么?
2.笋芽儿终于成长为一棵健壮的竹子。(出示画面)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怎样?为什么会这样的自豪?
3.带着自豪的情感朗读笋芽儿的话。
三、回归整体。
   笋芽儿想对(       )说:                                
   我想对笋芽儿说:                                 
五、书写生字:世界、冈、喊、轰
1.教师范写,指导书写要点
2.学生仿写3.同桌互评六、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本》
2.在采蜜本中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3.背诵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3.笋芽儿
成长经历:(简笔画画笋芽儿从地面到地上,再由芽儿长成竹子的过程)
                   春雨的呼唤
                   雷公公的呼唤
                   妈妈的唠叨
                   春雨的滋润
                   太阳公公的温暖
(自已的努力)       
教学反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2

4 小鹿的玫瑰花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积累“我会读”中的词语。有积累词语的兴趣和习惯。
2.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从理解“白栽”入手,去寻找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的原因。
3.体会美化环境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教学难点:
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
课前准备:
实物玫瑰花、花骨朵、多媒体课件、词卡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图片激趣,导入文本
1.出示一束玫瑰,请学生说出它的名字。
认识“玫瑰”两个字,注意读准轻声。发现字形规律。
2.用自己的话赞美玫瑰花。
揭题:小鹿的玫瑰花
4.质疑: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整体感知。
1.小鹿和玫瑰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你读读课文。出示学习小贴士:1.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号。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3.读通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我们把生字朋友从课文里请出来,和他们打打招呼。
3.将生字放进课文,再读一读课文,喜欢的自然段多读一遍。
4.谁愿意将这个故事读给大家听?(请8个学生轮读课文)。
三、个性化阅读课文,学习课文1—4段
1.种了玫瑰却没有看到,小鹿的心情是怎样的?
学生交流看法。
(1)到底是难过还是高兴呢,我们只有去问问小鹿自己了!(课件出示)这就是小鹿兄弟俩。谁是鹿哥哥?谁是鹿弟弟?
鹿哥哥腿有伤,所以走路──生:一瘸一拐
出示词语卡片“一瘸一拐”,指名读,齐读,并请同学通过动作来理解。
(2)瞧,他们俩这么亲热地在说些什么呢?请小朋友赶紧读读课文,找出鹿弟弟对鹿哥哥说的话。
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2.为什么鹿弟弟一开始说玫瑰花白栽了,后来又说没有白栽?我们先去认真学习课文1-4自然段,看看小鹿和他的玫瑰花。
(1)你觉得小鹿为了照料这些玫瑰花做了哪些工作?请大家小声地读读第一自然段,找找相关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
指生回答,理解重点句子:他常常去松土、浇水。
哪个词语特别能体现他的用心?(常常)
想象一下,小鹿什么时候会去松土、浇水。(预设:刚起床、吃好午饭、睡觉前……)想象说话。
指导朗读第一段,读出小鹿对玫瑰话的用心和爱。(个别-齐读)
(2)辛勤的付出有了回报,出示小鹿和弟弟一起数花骨朵的图片,看图感受小鹿的高兴。课文哪一段写了这幅图的内容?抽生读这一段。
(3)小鹿那么用心种这些玫瑰花,那么渴望看到它们开花。他看到玫瑰开花了吗?为什么?
指导朗读。
    ②当小鹿终于(出示“终于”)能下床了,小鹿的心情会怎样?(充满希望)
③感情朗读。请你自己读读这段话,把小鹿的心情告诉大家。
(4)自己辛辛苦苦种下的花,自己却没有看到,真是──生:白栽了。
鹿弟弟看了,真替哥哥感到――惋惜。通过找近义词理解“惋惜”。
读鹿弟弟说的话: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指导学生读出惋惜的心情。
3.配乐齐读1-4自然段。
四、巩固生字,完成练习
1.游戏“数玫瑰”
在每一朵玫瑰花上写上生字、新词,请学生认读。
2. 完成《课堂作业本》的第二题。
五、书写指导,完成练习
1.        出示生字“弟、哥、骨、终、静、躺。”
2.        小组内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
3.        仔细观察发现特点,“骨”的第三笔要重点提醒。
4.        完成《课堂作业本》的第一题、第四题。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回忆课文
1.出示上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玫瑰、花骨朵、终于、一瘸一拐、惋惜、黄莺、散发、渐渐地、安静、弟弟、哥哥、浇水、微风、谢谢、抽出
2.请学生抽读、齐读
3.请学生用上上面的几个词,联系课文讲一两句话。
二、再次个性化阅读课文,精读课文5—8段
1.为什么鹿弟弟又说没有白栽?请学生默读5-8自然段,找一找答案。
2.交流、理解黄莺和微风说的话。
(1)黄莺的话:小鹿,我见过你家那些红玫瑰,可好看了!看着那些花,我就想唱歌。
(2)微风的话:小鹿,我闻过你家的玫瑰花,可香了!我带着它的香味吹过森林,大伙儿都夸我是“玫瑰香风”呢!
请学生读读微风的句子,随机采访:微风,你吹过森林,遇到了哪些伙伴呀?
请大家当小伙伴,夸夸玫瑰香风。
微风,大伙儿夸你,你心里怎么想?(自豪、开心)
指导朗读。自由读----指生读(评价)
(3)拓展、想象
那么美、那么香的玫瑰花一定还吸引来很多小伙伴,你们说说还会有谁啊?
3.原来,小鹿的玫瑰花给那么多人带来了快乐。如果你就是小鹿,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心里会怎么想。(预设:原来我的花有那么多人看见过,还给他们带来了快乐,我想,我的花没有白栽。我也就不难过了。)
4.这么多人欣赏到了玫瑰的美丽与芳香,小鹿自己没看到也是值得的。怪不得鹿弟弟要说:(生: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指导朗读,读出鹿弟弟高兴的心情。
三、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在4-8自然段中找到自己喜欢的角色,在小组中表演一下。
3.抽学生在全班表演。
四、写字教学,完成练习
板书设计

小鹿的玫瑰花

白栽   没白栽 
失望      高兴
为别人带来幸福快乐,自己更快乐       
教学反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2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图画,发现事物的相似特点,用“……像……”的句式说清楚自己的发现。培养观察表达能力。
2.通过给熟字加偏旁,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通过读背春联,让学生积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春联;通过搭配词语,让学生积累和练习运用语言。
3.通过积极参与找春天的活动,主动与同学交流春天里的新发现,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收集、处理、展示与本组课文内容有关的信息资料,与同学共享快乐。
教学重点:感知语言中的比喻;找规律识字;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主动交流春天里的新发现,有条理地说出来,写下来。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㈠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画面(也可以用实物投影“语文园地一”中的插图来代       
。2.说话训练:看图美美地描述自己观察到的这幅“春景图”。
㈡ 观察联想,引导发现。
1.教师示范说:春雨过后,地上的蘑菇长得多好啊!哟,我发现地上的蘑菇像小朋友的小花伞。你们觉得像吗?
我们还可以说“小朋友的小花伞像蘑菇”。
2.练习用“……像……”表达自己的发现。
1.我们学过的课文或日常生活中,你还发现什么像什么?请同学们大胆地想像,自由地表达。
2.朗读儿歌:
眉毛弯弯像月牙,桃花红红像朝霞,
          柳条长长像鞭子,河水清清像镜子。
3.完成课堂作业第4题:想一想,写一写。
㈠ 读读认认
1. 谈话激趣
2. 读一读:这一栏目要求小朋友们读8组字词,认识9个生字(幻灯片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红色。)

3. 记一记: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引导学生从音、形、义等方面去进行比较)。
4. 说一说:给每组的两个字分别组词,然后再用喜欢的词语说一句或几句话。
㈡ 读读背背
1. 谈话引入:小朋友们回忆一下,我们中国有个习俗,每逢过年,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帖什么呢?(春联)
2. 理解春联:知道什么是春联吗?(春联用词凝练生动,想象奇特优美,句式对仗工琅琅上口)。
3. 读记春联
4. 展示:互相交流课外搜集的描写春天的诗句。
㈢ 我会说
1. 谈话引入:在这个单元里小朋友们积累了很多描写春天的词句,谁能用自己积累的这些描写春天的词语赞美一下春天的美好?
2. 读词:春光、天空、阳光、田野、小溪、枝条。
3. 练习搭配词语,只要搭配准确就行。
4. 交流搭配的词语,教师随即板书在黑板上,齐读。
5. 我们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写春天,我们一起回到课文中去找一找,还有哪些这样的词语?如:
三、作业:
1. 完成课堂作业:1、2、3、4、
2. 背诵课外搜集的春联。
3. 观察生活,用“……像……”说一说。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境,走进春天。
1.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从歌词中,从画面中,请你谈谈,春天在哪里?
2. 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走进美丽的春天,用我们的眼睛、用我们的耳朵、用我们的鼻子、用我们的小手再去真真切切地感受一下春天的美丽,说说我们的新发现吧!
二、感受春天的天气。
1.        导入:冬爷爷送走了大地的严寒,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人间。
2.        投影出示春天气候变化的一组图片:
冰雪融化、泉水丁冬、人们脱区厚衣服……
3. 引导观察:
仔细观察这些图片,你感觉到春天来了吗?你有什么新发现?
4.        随机指导说话:
(1)春回大地,冰雪融化,泉水又唱起了欢快的歌。
(2)春天的阳光格外明媚,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好舒服啊!
(3)人们脱去了羽绒服、厚毛衣,感到轻松自如,心情舒畅。
(4)校园里,同学们都穿上春装,我想春天到了,周末就可以去放风筝了?
……
5.        师随机板书好词供大家积累:
春回大地、冰雪融化、泉水丁冬、阳光明媚、风和日丽、轻松自如
春风徐徐、春风拂面……
三、欣赏春天的花草。
1.导入: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桃红柳绿,春天是多么的美丽啊!让我们去欣赏春天的美景吧。
2.投影出示春天景色变化的一组图片:
百花盛开、桃红柳绿、绿草如茵……
3.引导观察:你来夸夸春天的美景吧。它们有什么变化吗?

出示句式:
(1)春天来了,我发现小草______,桃树______,柳树______,真______。
(2)春天百花盛开,五彩缤纷,有______的迎春花,有______的______,有______的______,还有______的______。
4.随机指导说话:
(1)走进校园,我看到火红的木棉花一朵一朵地挂在树上,美极了。我好想去闻一闻它的香味!
(2)小草们听见了春姑娘的呼唤,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探出了小脑袋,嫩嫩的,绿绿的。
(3)柳树换上了鲜艳的绿衣服,摆动起长长的辫子,看,她们多高兴啊!
(4)迎春花绽开了笑脸,金灿灿的,它们好像在欢迎春天的到来呢!
(5)春天百花盛开,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许许多多的蝴蝶和蜜蜂都闻到了花的香味,纷纷飞来采花酿蜜。
……
5.        随机板书好词供大家积累:
百花盛开、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桃红柳绿、芳香扑鼻、
五彩缤纷……
四、呼唤春天的动物。
1.导入:在寒冷的冬天里,小动物们有的在睡觉,有的去了南方,
有的躲在家里不出来,我们去叫叫它们,让它们也来参加春天的聚会吧!
2.投影出示有关春天动物的一组图片:
莺歌燕舞、百鸟争鸣、蝌蚪成群、鸭子戏水、彩蝶飞舞……
3.引导观察:
(1)找一找,哪些动物来参加春天的聚会了呢?(燕子、黄莺、蝌
蚪、蝴蝶……)
(2)除了图上的,春天还会有哪些小动物呢?联系生活说一说。
4.随机指导说话:
(1)燕子从南方赶来了,它飞过湖面,飞过稻田,飞过花园,轻轻
地停在电线上,好像五线谱。
(2)青蛙睡了一个冬天,被春雷公公叫醒了。你看,它们的小宝
正在玩耍呢!
(3)“春江水暖鸭先知”冰雪融化的小溪欢快地流淌着,一条条小
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一只只鸭子在水面上快乐地嬉戏玩耍。
(4)我听到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我觉得它们一定已经盼望春天好
久了!
……
5.随机板书好词供大家积累:
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百鸟争鸣、春江水暖鸭先知……
五、走进人们的生活。
1.        导入:春天多么美好啊!让我们也赶快去活动活动吧。
2.投影出示有关春天人们活动的一组图片:
放风筝、春游、植树、播种……
3.引导观察:春天里,小朋友们最爱做什么?春天的人们都有些什
么活动呢?
人们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真________。
4.随机指导说话:
(1)春风吹拂着大地,柳枝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小朋友们一起去找
春天,他们用相机拍下了美丽的春天。
(2)天空中怎么是五颜六色的,使人眼花缭乱?啊,原来是孩子们
在放风筝呀。各种各样的风筝在蓝天白云间自由自在地飘荡着,多快乐啊!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里,农民伯伯正忙着播种呢!
……
5.随机板书好词供大家积累:
五颜六色、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飘荡的风筝、播种……
六、畅想春天!
1. “一年之际在于春”。小朋友们,在这美丽的春天里,在这美好的春光中,你们最想去做些什么呢?
2. 引导孩子们说出自己的想法或者希望。(如:参加春季运动会、春游、找春天、画春天、写春天的观察日记、唱歌跳舞赞春天……)
七、整理语言,留住春天。
1. 根据图片,回忆生活,结合板书,把自己的新发现整理一下,写下来。
2.        要求: 写前:想想写话的顺序。
          写时: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写后:读一读,和伙伴分享写话的快乐。
3.        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分享写话的快乐。评选“写话小能手”。       



 第三课时(“展示台”“宽带网”)
一、展示台
1. 谈话激趣导入。
2. 结合本组语文实践活动的成果,根据学习伙伴的提示,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组展示学习成果。
3.分组交流,相互鼓励。
4. 班内交流展示,评选“最佳创意”奖和“最佳才艺”奖。
二、宽带网
1. 谈话引入:小朋友们听说过宽带网吗?(学生介绍自己所理解的宽带)。通过宽带网,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
2. 读一读宽带网上的信息,宽带网上告诉了我们什么?(一些城市的市花)
①        自由读;②抽生读;
③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播放制作的带图片的市花幻灯片,依次出示:
北京——月季      洛阳——牡丹      
香港——紫荆花     澳门——莲花
3. 教师介绍附近城市的市花,以及了解到的有关它的知识。
播放制作的带图片的市花幻灯片,依次出示:
  上海——白玉兰     杭州——桂花    余姚——杜鹃         
4. 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城市的市花。
三、作业
1. 完成课堂作业本第5、6题。
2. 上宽带网,查找更多市花或市树、市果的资料。
       




教学反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3

5 泉  水                       
教学目标
1.借助语境,自主识记“哦”等8个生字,会写“瓦”等9个字。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灿烂”、“瓦罐”、“清脆”等词的意思。
2.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层层朗读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主动积累课文中出现的优美词语,培养学生自主积累和运用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点:识记8个生字,会写9个字,在朗读想象中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难点:品析词句,感悟泉水的快乐和无私。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图片、多媒体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 学 预 设        教 学 调 整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听读课文
1.课文究竟写了泉水的什么?愿意一同来听一下课文录音吗?
2 学生根据听读的情况回答自己的收获。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生字和难读的词句,给课文标上小节序号。
2.反馈自读情况:
3.再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4.思考:泉水轻轻地流淌,伴随着我们读准、读通了课文,你能说说泉水都流过了哪些地方?遇见了谁呢?最后又到哪里?
   五、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让我们先一起去看看泉水姑娘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出示第一小节,谁能把这句话读正确?
2.泉水来了,你听。(有条件可播放水的声音)这声音让你想到了什么?
请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读第1句话。
3.把“冲”换成“流”,比一比,读一读,感受泉水来到这个世界的迫切心情。
4.读了这一自然段有什么感受?
5.让我们美美地读读第一自然段,齐读第一自然段
六、写字指导:
完成课堂作业本的第3、4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1.上节课里,同学们学习可认真了,交了许多生字朋友。它们又来和你们见面了,快喊一喊它们的名字。
出示生字词:
哦 塔 罐 杜鹃 缝
你能提醒提醒大家注意“脆”字的笔画吗?用“脆”组词或说话。学生互相评价。
2.听写词语:
清脆   水塔   一股   泉水
3.复习第一自然段
二、朗读感悟,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
1.自由读读2-5段,想想泉水一路遇见了谁,说了什么,并用横线划出泉水说的话。
2.反复读读泉水说的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3.交流
(重点教学)第2自然段:
自由读读泉水说的话,你感受到什么?你从哪个词读出泉水很大方?(来吧来吧!)
朗读指导:这儿还有一个感叹号呢!你能热情地读读这两个词吗?我们一起热情地读读泉水说的话,想想你还感受到什么?(板书 :多)说说从哪儿看出水很多?( “天然水塔”)见过“水塔”吗?“天然水塔”是指什么?(“天然水塔”指的就是大山,大山可以储存大量水分,即使在不下雨的时候,水源源不断地从大山里流出来,不正像一座水塔嘛)你能读出泉水的多吗?
这么多、这么热情的泉水,山里的姐姐一定喜欢。我们一起欢快地来读读吧!
第3自然段:
泉水遇见了谁,说了什么?(板书:杜鹃花) 读了泉水说的话你感受到什么?(板书:清)你从哪儿看出泉水很清?用……像……说话。
多清的泉水,连起来读读整段话。                                                               
第4自然段:                                                
泉水欢快地流着,她还遇见了谁,说了什么?(板书:果树)
此时你听了泉水说的话感受到什么?(板书:甜)你能甜甜地读读吗?果树喜欢喝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大口大口) 听了泉水说的话,果树正大口大口地喝着呢!我们来演一演吧!小果树喝了甜的水想说什么?齐读本段 。                  
第5自然段:
她还遇见了谁,说了什么?(板书:画眉鸟)此时你听了泉水说的话感到什么?(美)在泉水琴声的伴奏下,画眉鸟唱得更欢了,泉水也更高兴了。我们一起欢快地来读读这段吧。
4.让我们再次感受泉水那美好的心灵。师生合作读2-5段。
5.泉水那么清,那么甜,那么多,那么美,那么乐于助人,你们愿意把这样的泉水永远留在心里吗?那就选出你最喜欢的部分练一练,把它背下来吧!(自由背——指名)
6.学生想象:欢快的泉水弹着琴跑下山去,还会经过什么地方?会遇见谁?会说些什么?
仿说:泉水流到(          ),它看见了(            ),泉水说:“(                      )。”
三、学习第六至七自然段
1.自由读六、七自然段,练习填空。
泉水跑呀,跑呀,一路上遇到了(     )。他们互相问候:(   )!(      )!他们互相约定(        )!(         )!
2.读一读课后《我会读》。
四 写字指导
五 作业
板书设计:            
 5 泉水
山腰  姐姐   多
平地  杜鹃花  清
果园  果树   甜
山谷  画眉鸟  美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3

6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认读12个生字,重点注意后鼻音:锋、曾、泞、荆、莹;会写12个生字,重点指导“冒、迹、滴”的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足迹”、“荆棘”、“泥泞”等词的意思。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品味诗歌的语言,感悟雷锋精神;积累词语,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诗歌“语疏而意远”,如何感动学生。文中最后一句的意思及“雷锋叔叔”的含义。有
关后鼻音的生字及“棘”的字音和“冒”的书写都是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1.字词卡片。
2.学生课外收集有关雷锋的故事、歌曲、名言等,初步了解雷锋。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引入课文。
1.板书“雷锋”,认读,正音。指导“锋”是后鼻音。
代又一代的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寻找雷锋叔叔吧!
(板书课题)朗读课题: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⒈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标上诗节序号,把诗句读正确、流利。
2.抽生分节朗读。师生相机正音。并结合朗读,出示有关词语卡片:“足迹、曾、泥泞、脚窝、年迈、荆棘、花瓣、晶莹、四处寻觅、需要”,认读词语。
3.开火车朗读词语卡片,并理解词语:
(1)可以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足迹、曾、脚窝、”。
(2)教师讲解“泥泞”。
4.朗读短语:弯弯的小路     长长的小溪    蒙蒙的细雨
             温暖的春风     晶莹的露珠    年迈的大娘
(提示:“的”要读得轻而短)
5指导读好诗中的几个长句子:
三、学习第一、二诗节,品读感悟雷锋精神。
1.过渡: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让我们先沿着长长的小溪去寻找吧!
2.抽生读第一诗节,教师以评导读,体会“寻找”时急切的心情。重点指导好第二个“你在哪里”,语气更为强烈。
3.品读、感悟第二诗节。
(1)教师范读第二段,学生聆听教师是怎么有感情地朗读的。
(2)学生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画面:读着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并边交流边朗读边指导、评议。
(4)触摸雷锋的心灵:再想象,雷锋这样做,他心里是怎样想的呢?
(通过学生的想象和点评,体会雷锋叔叔“心中有他人,处处为他人
着想”。)(引导学生边感受边感情朗读)
4.背诵第一、二诗节。(自由准备、个别配乐背诵、集体配乐背诵)
一、生字书写指导:
1.出示要书写的字“雷、锋、泥泞、叔、冒”,小组交流:你怎么记住这些字?哪个字比较难写?
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
二、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背诵第一、第二诗节。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卡片中的词语。听写词语:冒着、雷雨、雷声、打雷
    2.理解词语:
    (1)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年迈、四处寻觅”。
    (2)教师讲解“荆棘”。
    (3)联系生活理解“晶莹”。并拓展练习“晶莹的(    )”。
4.背诵第一、二诗节。
二、感情朗读第三、四诗节,在口语交际中进一步体会雷锋精神。
1.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诗节。
2.展示有感情地朗读。(配乐)
  3.进行口语交际,体会雷锋精神。
4.配乐背诵第三、四诗节。
5、小结填空:我们在(       ),找到了(        )的脚窝,在(   
      ),找到了(        ),那是雷锋叔叔留下的足迹。
三、学习第五诗节,寻找身边的活雷锋。
1.过渡:雷锋叔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感动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他们号召全国人民“学习雷锋好榜样”,并把每年的“3月5日”定为“学雷锋日”。于是在我们身边涌现了许许多多的活雷锋。
2.师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诗节。
3.生结合“学习小伙伴”的提示,想想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通过交流,使学生懂得这里的“雷锋叔叔”不是特指的,而是千千万万向雷锋学习的“活雷锋”。并拓展到上文的“雷锋叔叔”,也许不是真正的雷锋,也是那些活雷锋。)
4.找身边的雷锋,练写诗句。
    (1)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活雷锋,昨天他们曾在走廊上捡起纸屑,曾在校园里扶起摔到的同学,曾在小区里为他人指路,曾在马路上扶老人过十字路口等等。你能学学课文中的写法,也来为他们写几句诗,赞颂他们吗?
(学生写诗,教师巡回指导。)
    (2)交流、点评。
四、总结全文,背诵诗歌。
    同学们,让我们也加入到学雷锋的行列中去,让雷锋精神发扬光大。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配乐朗诵全文。)
一、        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剩余六个生字:“需、迈、迷、迹、滴、洒”,观察,提出书写要点,教师重点范写指导。
(1)走之儿的“点”稍靠右,“横折折撇”的折度要小而流畅,“平捺”要有轻重变化,弧度稍平。
(2)“滴”:认清右下“同字框”的内部是“古”。
2.学生练写,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写字姿势。
六、课外拓展:
1.准备一则雷锋的故事,举行故事会。(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
2.收集积累一句雷锋叔叔的名言。
3.寻找身边的活雷锋,学做小雷锋。       
板书

               冒着      抱着     泥泞
雷锋叔叔,
你在哪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背着      踏着      荆棘

活雷锋
       
教学反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3

7我不是最弱小的

教学目标
1.在游戏、读文中反复复现“弱”、“萨”等14个生字,运用形声字规律、形近字比较等方法认识14个生字,会写“扑”、“托”等12个字,学习第一次出现的连词书写。
2.通过创设情境、角色体验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在阅读中积累“随风舞动”、“芬芳扑鼻”等词句。
4.通过阅读感悟自信自强,引导学生树立不甘为弱者,勇于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认识“弱”、“萨”等14个生字,会写“扑”、“托”等12个字。
2.通过创设情境、角色体验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准:“弱”、“铃”、“芬芳”;书写:“末”、“弱”、“夏”;帮助学生树立不甘为弱者,勇于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课前准备 铃兰花图片、野蔷薇图片、词语卡片、学生用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分散识字 导入新课
1.出示插图。今天有一家人来到了我们教室做客,老师来介绍:矮个子的叫萨沙,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位新朋友的名字,注意“萨”是平舌音。旁边这个男孩叫托利亚,和他打个招呼吧。两位大人就是他们的爸爸和妈妈了。
2.他们一家人还为我们带来了两种漂亮的花。
①        出示铃兰花图片,词卡认读:铃兰花,读准“铃”。
②出示野蔷薇图片,观察“蔷薇”两字,发现并识记字形特征:都
是草字头,和植物有关。
3.就让我们和萨沙一家,还有这美丽的铃兰花、野蔷薇一起走进课文。板书课题,读题,强调“弱”的读音。
二、初读课文
1.师示范读课文,听清生字的读音。
2.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出带生字的词语,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3.反馈3句句子。
①        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第一朵粉红色的花。(师做野蔷薇,指名六个左右的孩子做铃兰花表演“簇拥”。点:你
们这样围着我,聚集在一起就叫作“簇拥”。)
②        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注意:“芬芳”读音,
字形特征。)
③        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
娇嫩。(做动作理解:垂着头。)
4.填空:夏天的一个周末,萨沙一家         ,突然间           ,妈妈            ,哥哥        ,萨沙                 。
(指名填,齐读,点:这就是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5.过渡:再读课题,这话是谁说的?现在你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说这句话呢?
来,萨沙,请你自信地(勇敢地)说说:“我不是最弱小的”。
那么,在你眼里还有谁比你更弱小呢?(一丛野蔷薇)
三、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二段。用“—”画出写野蔷薇的句子。
2.反馈,出示句子: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指名读,师评价)
3.看着这么美的野蔷薇,闻着它的芬芳,萨沙,你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想说的吗?(读议结合,以悟促读)
4.全体起立,配乐读。
5.这么美的句子想不想把它留在脑海里?背一背。
6.过渡:
①这一切多么美好呀!突然,雷声大作,紧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读准:倾盆大雨)什么样的雨叫倾盆大雨呢?
②这样的雨打在你身上,你有什么感觉?那小小的野蔷薇会怎么样呢?
四、研读课文第8自然段
1.指名读。边听边用波浪线画出写雨中野蔷薇的句子。
2.反馈,出示句子: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刚才我们还那么开心,现在?指名读,师生评议。)
3.你就是被雨点打掉了花瓣的野蔷薇,此时此刻你在想些什么?(随
机积累词语:弱不禁风、柔弱无助、楚楚可怜等)
4.萨沙,面对这样的弱小生命,你是怎么做的?读句:萨沙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蔷薇花上。(评:你是个善良的孩子。你保护了一个比你更弱小的生命!)
5.回归课题,再读题。
五、游戏中复习巩固
六、指导书写 : 芬芳 应该
1.出示词卡,读一读。
2.观察:要让它们在田字格里住得舒舒服服的,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3.示范写。①草字头横不要太长,两竖下方可略向内倾斜,有呼应的感觉。②“芬芳”、“应该”是一个词语,要连词书写。
4.生书写,反馈评议。
七、作业
1.课堂作业本T2比一比,再组词、T3改句子。
2.背诵写野蔷薇的语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我会读”
①周末,我去公园玩,看到公园里盛开着美丽的铃兰花。
②一阵微风吹来,娇嫩的野蔷薇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③萨沙和托利亚在聊天。
2.“我会记”
出示:“蔷、薇、芬、芳、铃、簇”怎样记?(运用形声字规律)
3.“我会找,我会说”
生拿出生字卡片,师说一个生字,生找到相应的字,并口头组词。
过渡:(最后一个“弱”组词)在父母的眼里,谁是最弱小的?萨沙又是怎样说的?
二、引入新课,研读对话
1.读4-9自然段,找一找萨沙和妈妈的对话。
2.研读对话。
3.再次回归课题。
你是最勇敢的孩子了,你高兴吗?(读题)你兴奋吗?(读题)你自豪吗? (读题)让我们都对自己说…(读题)
三、总结全文
1.自由有感情地朗读整个故事。
2.你喜欢萨沙吗?假如萨沙来到我们教室里,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四、指导书写
1.读课后“我会写”中的字,找出左右结构的字,(扑、摸、托)你发现这三个字有什么特点?指导书写。
2.重点指导“弱”的笔画,注意第三画。
五、课堂作业
1.课后 “我会填”。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后,正确组词。
2.指导造句:“那么…那么…”,完成课堂作业本T4。
板书设计:
      我不是最弱小的

萨沙
掀起   遮在               
      野蔷薇   娇嫩 →弱小
       



教学反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3

8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认识“卡”“罗”“尔”等15个生字。
2.采用分层默读法,指导学生学习默读,了解默读的方法。
3.通过自读自悟感受卡罗尔对小猫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点:
认识十五个生字,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乐趣。
教学难点:
感受卡罗尔随着小猫来来去去而起伏变化的心情,触摸她喜爱小猫的童心,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课前准备:制作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一、认识伙伴,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趣味识字。
(一)轻声自由读故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检查生字词。
   1.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软垫   绒线团  舒适  橱柜  厨房  抽屉   
滑稽   糊涂    多余  端出  一碟  点心 免费
待在家里     黑白相间    滴滴答答(多音字带拼音)
(1)同桌互读,正音。(2)开火车读。(3)齐读。
2.出示课文生字条,学生认读。介绍自己最得意的识字方法。 可以用这些方法识字:
猜谜识字:不上不下——卡;兔子丢了小尾巴——免。
   形近字比较认识:热—垫、兔—免。
  三、分层默读,交流体会。
(一)介绍默读。
今天,老师和大家用一种新的读书方法来读这篇课文。(板:默读 )什么叫默读?默读就是——不出声,不指读,用眼看,用心悟。
(二)第一次默读。
1.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全班交流,对学生给予适当的肯定和表扬。《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课文哪些地方写得有趣?
(三)第二次默读。
1.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有趣,为什么?边读边用“——”画出来。
2.把自己画下来的句子、段落多读几遍,想想有趣在哪里。
3.全班交流,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读一读。看谁说得
有趣,读得有趣!
▲晚上可不得了了,小猫在钢琴上跳来跳去,丁丁冬冬响成一片。小猫钻进抽屉里、衣柜里。有人从门外进来,门后会突然扑出一只小猫,吓人一大跳。(第10小节)
(1)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让自己发笑的地方。
可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小猫在抽屉里、衣柜里干什么?谁会
被门后的小猫吓到,吓成什么样?小猫还会干些什么有趣的事?
(2)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第10小节。(读出有趣)
▲爸爸从自己的每只拖鞋里都捉出一只小猫来。
  (1)自由交流感悟。(2)齐读。
    过渡:小猫那么有趣,那么顽皮可爱,所以卡罗尔非常喜欢小猫。
(四)第三次默读。
1.从那里可以看出卡罗尔喜欢小猫?边读边用“~~”画下来。
2.四人小组交流:读读找出来的句子,说说为什么。
3.全班汇报。
4.读读这些句子,体会卡罗尔心情的变化。
板书:一直想要期待   终于有了   高兴 伤心 惊喜
(五)总结全文,提出希望:让学生学会关爱自己和他人,关注周围环境,学会和谐相处。
四、作业。(允许学生选择1—2项)
板书设计:              
一直想要
                                    期待
                                       高兴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伤心
                                       惊喜
                       

终于有了
                                                                                                                                                                                                                                                                                                  
教学反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4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部分汉字的特点,并运用该特点识字。
2.认识9个生字,学会运用“减一减”这个识字方法;积累、理解、运用6个四字词语,培养积累好词的习惯。
3.读背4句谚语,培养学生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意识。
4.通过口语交际,有帮助别人的爱心,培养口语表达清楚,学会倾听的能力。
5.通过“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教学重点:找规律识字,积累语言;培养学生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意识。
教学难点:
1.积累、运用好词,培养积累好词的习惯。
2.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听懂他人表达的意思。
教学时间  2-3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我们通过语文课堂上的学习,知道咱们中国的语言文字都是非常神奇,有趣的。尤其是祖国的汉字,几乎每个字都有很长时间的历史,都有它独特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汉字的王国,一起感受汉字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吧!
二、教学“我的发现”。
1.        同桌互相认读12个汉字,遇到新朋友多打几声招呼。
2.        请个别学生读一读生字卡片上的生字,读得好的当小老师带同
学读。
3.        读读学习伙伴的话,你发现了吗?发现了什么?
4.        学生自由回答。
5.        学生查字典找出具有这三种规律的汉字:这三组字还有很多兄
弟姐妹,想不想认识他们?翻开你的字典,一分钟,看谁认识得多?
6.学生汇报:圭、赫、淼、磊、矗、鑫……
三、教学“日积月累”。
㈠ 读读认认
1.        全班同学进行认读比赛。
2.        花骨朵开了,里面又藏着什么呢?(课件出示每个花骨朵旁边
开出一多花朵,花蕊上都写着一个字:义、占、勾、库、唐、荒、爪、付)小朋友们有什么发现?
3.        打开书,认读生字,同桌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4.        交流识字方法:8个生字都是学过的形声字去掉偏旁后产生的
新字,读音相同或相近,但字义完全不同,用“减一减”的方法记忆比较好。
5.        多种方法认读生字。
6.        儿歌寻宝游戏。
这些有的很调皮,都藏到儿歌里去了,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7.        找出来的生字就是宝贝,读一读并组词。
8.        任意选取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话。
㈡ 读读记记
同学们,刚才我们不但学会了一种新的识字方法,还用这个方法认识了很多有趣的汉字。你知道吗,许多汉字结合在一起,会组成许多好词,让我们来读读吧。
1. 学生自由读——个别读——齐读。
2. 看看这些词语分别可以在什么情况下或什么地方运用。
总结归纳:
Α第一行三个词语用于天气,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天气的词语?
(适时板书)乌云密布  阳光明媚  雷声隆隆   艳阳高照……
Β第二行三个词语可以用来描写花朵,你还能说出一些描写花朵
的词语吗?
(适时板书)含苞待放   随风摇曳  翩翩起舞  沁人心脾……
1. 连线练习
雷声   灿烂          随风    扑鼻
   倾盆   大作          芬芳    相间
   阳光   大雨          黑白    舞动
2. 词语补充(《课堂作业》第3题)
大雨(    )      狂风(     )      波涛(    )
气候(    )      鲜花(     )      歌声(    )
3. 小组竞赛
用上这些词语,说一句或者几句话,看你能用上几个词语,小组内比一比,谁用得最多最好。
师相机指导,并请说得好的同学交流。
㈢ 读读背背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句子,这种句子在民间流传,用简单易懂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我们把这样的话称为谚语。出示四句谚语。。
1.互相读一读,并说说读懂了哪一句。
2.边读边思考,随着几句话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交流
★“花要叶扶,人要人帮。”告诉大家,我们生活在世间是离不开别人的关心和帮助的。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告诉大家,你给别人快乐时,你自己也会很高兴的。
“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当你帮助别人时,别人会把你对他的关心 与帮助记在心上,当你遇到困难时,别人同样会帮助你。
“诚心能叫石头落泪,实意能叫枯木发芽。”如果以诚相待,那么,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被感化。
四、总结
    1.同学们,今天咱们的课就学到这儿,你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2.学生自由交流。
3.是啊,咱们祖国的汉字是非常神奇、有趣的,以后我们还要在语文课中好好研究汉字,词句,探究更多的奥秘,找寻更多的快乐!

五、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第1、2、3题
2.积累描写天气、描写花朵的词语,背诵有关“关心人,帮助人”的谚语。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4

第二课时
一、口语交际
㈠ 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适时板书:伸出你的双手
㈡ 联系生活,说一说。
1.        说一说。
无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你的周围有需要帮助的人吗?说说当时的情景。
Α下雨了,小丽没带雨伞,而你带了雨伞。
Β当你十分忙,别人又需要你帮助时。
C一个小弟弟摔到了。
D盲人要过马路。
……
2.        议一议。
分小组讨论交流:遇到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做?

㈢ 联系实际,议一议。
每个小组确定要帮助的一个对象,四个人讨论,我们可以怎样去帮助他,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帮助方案,根据要求来交流,仍然请同学进行评价能得几颗星。
㈣ 联系故事,演一演。
请各个小组同学根据自己讨论的帮助对象和小组讨论得出的帮助方案,来演一演助人为乐的经过。请同学们评出表演得最好的一组,并根据表演的情景说说故事。        是一位有爱心的同学。有一天,                                                               
                                               。          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㈤ 情系同学,做一做。
1.同学们说的,演的让大家看到我们身边有许多富有爱心的小天使,你们都有着一颗乐于付出的心灵。今天老师准备了许多爱心卡,如果你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就把它写在上面吧!
师将爱心卡贴在黑板上。
2.播放音乐《请让我来帮助你》
同学们,让我们伸出我们的双手,真诚地去帮助他人吧!让我们伸出双手,如果你想得到更多的快乐!让我们走出座位,来看看你可以帮助哪位需要帮助的同学。如果你愿意帮助他,就撕下爱心卡,让爱走进我们的心。
3.请撕下爱心卡的同学说说打算怎样帮助同学,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好的建议。
4.小结:不管今天有没有拿带爱心卡去帮助别人,老师相信大家的心里已经种下了爱的种子。“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今天我们帮助了别人,明天别人也会帮助我们,让我们把爱的阳光洒满人间,做一个雷锋式的好少年吧!(播放歌曲《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       
   二、展示台
㈠ 故事会(也可以放到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后面进行)
1.引入:每当老师听到这首熟悉悦耳的歌曲,总会想到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他是谁?就是——(生齐答:雷锋。出示雷锋的画像。)
1.        雷锋的故事。
读了《雷锋的故事》这本书,你一定对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有了更
进一步的了解,那么,请你选取一段你认为最感人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吧!
⑴ 抽生上台独立讲故事。
⑵ 小组合作表演故事。
2.        讲演身边的好人好事。
⑴ 小组议论:我们的身边有哪些雷锋式的人物?(同学、家长、邻居和其他助人为乐的事)
⑵ 选择典型事例在全班讲演。
⑶ 评选“我们身边的小雷锋”。
3.        积累名言。
⑴ 雷锋的话:A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像夏天一样火热。
B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
⑵ 赞美雷锋的话:A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B 向雷锋同志学习。(毛泽东)
㈡ 查字典擂台赛
1.引趣:听完雷锋的故事,小泡泡却有个词怎么也弄不懂,他想请教同学们:“助人为乐”里面的“乐”是什么意思?“助”读不准音,你能通过查字典帮助他吗?
⒉要求查字:“助”用部首查字法,弄清它的读音;“乐”用音序查字法,弄清它的意思。
⒊小组汇报交流查字典的过程与方法,解答泡泡提出的问题。
⒋读书上泡泡的话,查字典帮助解决:用部首查字法查“标”的读音;用音序查字法查“触”的意思。
⒌小组擂台赛。比一比,看谁查得又快又准。
⒍交流学习成果,师生共同评议,向优胜的同学表示祝贺。
⒎交流收获
⒏集体交流查字典擂台赛给自己带来的收获。
⒐小结:字典是我们学习的好伙伴,它能为我们的识字写字提供方
便及时的帮助,同学们在学习时遇到生字拦路虎,可以请它来帮忙,让字典真正发挥作用!
    三、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第4、5、6题,其中第4题:查字典,还可以多扩充几个,以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2.继续阅读有关《雷锋的故事》,积累背诵有关雷锋的话和赞美雷锋的话。       
教学反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4

                             
9  日  月  潭
教学目标
1. 认9个生字,会写12 个字。
2. 通过观察插图或结合生活经验了解“附近、隐隐约约、名胜古迹、群山环绕”等词语的意思,理解重点句子意思。
3. 通过听录音或教师范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重点词句的品读,体会日月潭清晨、中午及雨天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 积累本课课后“读读记记”中的词语,并能选择一两个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
5. 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9个生字,写好12个生字;指导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结合重点词句的品读,体会日月潭清晨、中午及雨天的秀丽风光。
课前准备:字词卡片、投影仪。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初读识字
1.指名学生逐段读课文,教师随机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
2.读了课文,你觉得哪些词语最容易读错,你能像个小老师那样,给全班同学提个醒吗?
3.出示课文中的词语,采用多种形式读。(个别读、比赛读、齐读等)
太阳高照  群山环绕  风光秀丽
树木茂盛  湖水碧绿  名胜古迹
隐隐约约  点点灯光  蒙蒙细雨
4.学习生字。
三、朗读感悟一、二两段
1.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的一、二两段,从这两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读第一段,知道台湾省、台中在哪里。出示:中国地图。教师先在地图上指出:台中,即台中市,在台湾中部,周围有很多山;然后请学生根据“附近”一词,指出日月潭的大概位置。
3.重点朗读感悟:“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4.为什么人们把这个大湖叫作“日月潭”?指名读第二节,把有关的句子找出来。
四、复习巩固,指导书写。
1.        出示填空练习。
日月潭是我国(      )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中(   )的高山上。那里(       ),(        ),周围有许多(      )。
日月潭很深,湖水(    )。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     )。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          ),叫(     );南边像(                ),叫月潭。
2.        读词语卡片复习词语。
3.        练习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岛、省、胜、茂盛、环绕”。小组交流:你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哪个字容易写错?哪个字比较难写?
(2)教师范写,重点提示:
岛:“鸟”的竖折折钩写得大些,“山”字躲在里面。
茂:注意下边的“戊”字,斜钩要有力度,右上的点不可漏掉。
(3)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
(4)作业展示,师生评议、指正。
作业:背诵一二两节。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品读三、四两段,感受潭美。
过渡:日月潭的景色千变万幻,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魅力,请小朋友读读三四两段,把自己喜欢的景色多读几遍。
学生读到哪一段出示哪一段。
1.个别学生读第三段。
2.出示句子“清晨,湖面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影在湖水中。”和图片。
(1)个别学生读,集体评价。
(2)比较句子,感受清晨日月潭的安静之美、轻柔之美。
出示句子(去掉叠词):“清晨,湖面飘着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倒影在湖水中。”哪一句读起来更好听,在读中体会词语“薄薄”、“隐隐约约”的音律美。认识“叠词”。
    (4)指导读好叠词,读好句子。
(3)设置陷阱理解词语“隐隐约约”。老师看图片质疑: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倒映在湖水中我怎么没看到。学生会指出倒影不是很明显要仔细看才能看到。从而理解词语“隐隐约约”。
3.配乐齐读第三段。
4.过渡:如果说清晨的日月潭是一种安静的美,一种祥和的美,一种“隐隐约约”的美,那么太阳高照下的日月潭是一种怎样的美?
出示句子“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和图片。
(1)学生自由读并说感受。
(2)比赛读。先请小朋友自己练一练,待会儿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读得“阳光灿烂”。
(3)通过在这一段中找反义词“朦胧”的方法理解词语“清晰”的意思。并给“朦胧”和“清晰”各找一个近义词(模糊——清楚)
(4)齐读。
6.出示句子“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和图片。
7.自由背诵三四段中喜欢的部分。
三、整体回归,创设情境,积累运用。
1.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2.过渡:是啊,风光秀丽的日月潭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这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来到了日月潭,你能为他们做小导游吗?你可以选择一个内容向游客介绍日月潭。
3.学生自由选择介绍的内容,做准备,同桌之间先练习做小导游。
4.班内交流,老师根据学生介绍的内容出示相对应的图片。
5.让我们再次去饱览日月潭的秀丽风光,齐读全文。
四、指导写字
板书设计
清晨    隐隐约约
  
9、 日月潭  中午    清   晰  
                                 风光秀丽
            雨天    朦    胧        
教学反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5
                                   
10 葡  萄  沟

教学目标
1. 识记“最、坡、梯、够、修、味、留”等字,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2.理解课文内容,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知道它好在什么地方。                                                     
3.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葡萄的特点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并读好长句。
课前准备:
葡萄沟的课文录像、多媒体或图出示中国行政区分布图、新疆政区图和葡萄沟系列、浓郁新疆风情的乐曲,课文插图和贴图,贴图一:图上的枝叶稀少,贴图二:图上葡萄的枝叶茂密。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猜谜: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
出示 “葡萄”请生念。
“葡萄”这两个都是生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它们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请小朋友拿出小手在桌子上写一写,记住这两个字。
   2.师:你们爱吃葡萄吗?香甜的葡萄是多么诱人啊,我国的许多地方都出产这种水果,但是产量最多、吃起来最甜的,要数我们新疆葡萄沟出产的葡萄。你们想去那儿看看吗?
出示:疆:读准后鼻音  (新疆)
   3.播放一段有着浓郁新疆风情的乐曲,然后深情叙述:在金秋九月,我们踏上了开往新疆葡萄沟的旅程。啊!一阵凉爽的秋风吹来,让我们心旷神怡;一阵动听的新疆音乐响起,让我们迫不及待地来到新疆。
4.出示中国行政区分布图,让学生找一找新疆在什么地方。
新疆在我国的西北部,然后多媒体(或图)放大新疆政区图,出现吐鲁番的位置
(读好“n、l”音:鲁    吐鲁番)
师:新疆吐鲁番离我们宁波大约有6000多公里。坐飞机去得花六七个小时。请大家再看一看地图,就在新疆的吐鲁番里面有一个葡萄沟。
(板书补充课题)
沟:读准音      (葡萄沟)
那诱人的葡萄就在那儿,大家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看一看?
多媒体(或音乐、图片)播放《葡萄沟》一文的配套录像。
二、进入情境,主动探究
1.欣赏完了葡萄沟,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初步感受。 
(1)抓住学生讲到的葡萄沟是个盛产水果的地方。
(师:你从哪里看出那里的水果很多呢?随机理解“盛产”尽管水果多,但人们最喜欢的是葡萄。)……(板:葡萄:五光十色)
(2)师:葡萄沟盛产水果,五光十色的葡萄使葡萄沟的景色更加优美,所以课文中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出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指导读好这句话。(可以分别用赞美的、骄傲的、高兴的语气读)
2.那么课文是怎么写这么美、这么好的地方的呢?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课文。
3.交流。
(1)读准  “串” “棚”等音。
(2)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
4.再读课文,读通句子,边读边划出:葡萄沟什么地方最吸引你?
三、深入学习,领悟精华
 1.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你觉得葡萄沟的什么最吸引你呢?(指着板书讲)
    2.学习梯田葡萄这一段:抓住几个语段学习。
   (1)“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象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为什么吸引你?
①夏季葡萄的枝叶很多。
②茂密的枝叶是怎么样的:是密密麻麻的,叶子之间看不到一点儿缝隙的……
③师出示图一:图上的枝叶稀少:这是别的班同学学了这篇课文后画的,你觉得这是你看到的、想像中的绿色凉棚吗?……那凉棚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④生回答后老师贴图,图上葡萄的枝叶茂密。(指导朗读)
⑤一个个:说明凉棚很多。
⑥引导想象:老师查过资料,在烈日炎炎的夏季,那里的最高气温可达到49度,如果这时候你来到葡萄沟,钻进这茂密的枝叶搭起来的绿色凉棚下,你会有什么感觉?( 凉快、凉爽、舒服……)
指导朗读,读出这种感觉。
⑦这茂密的枝叶预示着什么呢?(秋天葡萄的丰收)所以这绿叶,这凉棚,带着一种希望,有一种希望的美。你能读出来吗?
——指名读、齐读
(2)“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为什么吸引你?
①葡萄很美,葡萄颜色多样: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
分别出示这些颜色的葡萄, “挂”在葡萄架下。
师:书上用一个词来形容:五光十色。哪位同学还会用别的词语来表达?(五彩缤纷、光彩夺目、绚丽多彩、五颜六色……)
②比较:
“五光十色”能不能换成“五颜六色”呢?想一想“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都写出了颜色的多和美,但“五光十色”还写出颜色有光亮,这样就更美了,因为成熟的葡萄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所以这儿不能换“五颜六色”。)
是啊,葡萄不仅颜色多样,而且颗粒饱满、有光泽,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爱不释手。(板书:美)
实物演示“一大串”,同时悟出“一大串一大串”的意思。(板书:多)
这葡萄这么大,颜色这么美,数量这么多,而且水灵灵的,像一个个玛瑙,晶莹剔透,真是美丽极了!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3、出示辅助句子指导背诵:
葡萄种在山坡上的(    )里。(    )的枝叶向(    )展开,就像搭起了(    )绿色的(     )。到了(     ),葡萄(     )挂在(     )底下,有(     )、(     )、(     )、(     )、(     ),(     )美丽极了。
四、拓展思维,随机练说
小结:第二段作者在写葡萄生长过程时采用打比方的方法,把葡萄的样子、数量、颜色等方面写具体。那你能不能学着作者写葡萄的方法介绍你所熟悉的一种水果或物品呢?
  四人合作小组先说一说。生介绍。
(如:家乡的梨子。春天,满山的梨花一片雪白,诱人的清香扑鼻而来,家乡仿佛成了一座生产高级香料的工厂。一阵阵香气迎来了一只只酿蜜师——小蜜蜂。它们为酿造又香又甜的蜜而奔忙。初夏,一个个青青的果实躲在翠绿的叶子中间,好像在捉迷藏。到了秋天,在人们辛勤劳动下,梨子成熟了,像一个个黄色的小灯笼。)
(家乡的桃子。阳春三月,桃花开得正艳,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火红的朝霞。桃花的香气沁人心脾,家乡仿佛成了一座生产高级香料的工厂。阵阵清香迎来了一个个酿蜜师小蜜蜂,他们也嗡嗡地歌唱着,为酿造又香又甜的蜜而奔忙。到了五月,桃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小的青果,远远望去,有的像玛瑙,有的像翡翠,如果你走进那桃园,就像置身于王母娘娘的蟠桃园似的。农民伯伯在辛勤地为桃树浇水、施肥、捉虫,汗水洒在片片桃树林里。六、七月份,青中透红的桃子挂在枝头,微风吹来,像在对客人点头微笑。)
    五、书写指导、完成作业
1.书写:吾、季、留、杏、密、蜜
    留:上下结构,上下相等,写得扁些,田字的一竖在书中线上。
    蜜密:上中下结构,下面分别是山和虫。中间的必写在横中线上,撇要长。
2.完成课堂作业本2、3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检查字词
1.出示上节课学的词语,学生认读。
葡萄沟、香梨、蜜桃、成熟、维吾尔族、小孔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已学的生字。
3.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它好在什么地方?
4.鼓励学生有感情朗读1、2两段话。
二、感知课文,理解意思
葡萄沟还好在什么地方?
1.学习“老乡”这一段。
①指名读。
    ②理解“维吾尔”:维吾尔就是联合协作的意思,我们新疆还有哈萨克,回族,汉族,这些民族联合协作团结向上。
你觉得葡萄沟老乡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老乡:热情好客)
③从哪些词语看出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
④抓住:准会: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
最甜:说明什么?
吃个够:怎么吃才叫吃个够?
指导学生读好第二段的第四句。
⑤欣赏书中插图,说说自己的想法。(展开想象说话)
如:我想问那个花白胡子老爷爷在说什么。
老爷爷说,你们来得正是时候,葡萄丰收了,大家尽情吃吧!
    ⑥你觉得新疆老乡怎么样?请你送给他们一句话,哪怕是一个词也好!
(热情好客)
多么热情好客的新疆老乡啊,赶紧夸夸他们吧。(带着感受读课文)。
2.学习“阴房”这一段。
过渡:为了使我们一年四季随时都能吃到鲜美、甘甜的葡萄,热情的维吾尔族老乡不仅把收下来的葡萄运到城里,而且还运到阴房制成了葡萄干。
①指名读第三段,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看图):
阴房建在哪儿?它什么样子?
理解“山坡”、“碉堡”、“小孔”等词语。
阴房:是用泥土砌成的有许许多多方孔的四四方方的房子。
阴房是制作葡萄干的。
②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
生读相关的句子。
师:葡萄成熟以后,人们把成串成串的葡萄挂在阴房的架子上,关上门,不让它们淋雨、晒太阳。热空气从小孔中流进,把葡萄的水分蒸发掉。由于葡萄沟就在火焰山附近,造成了葡萄沟干热又多风。阴房里的葡萄经过四十多天就能变成葡萄干了。
③这阴房里制作的葡萄干有什么特点呢?找出课文中有关的词语。
(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板书:葡萄干:色鲜味甜
    ④观察、品尝葡萄干。
引导学生用尝、看、闻、捏等多种方法进行观察,观察品尝后发表意见。
3、葡萄干这么好吃,一些葡萄沟参观的世界各国的游客想学着葡萄沟制作葡萄干的方法制作葡萄干,可是没有做成,因为他们那里没有葡萄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只有我们中国新疆的葡萄沟才能制作出这么鲜美的葡萄干来。所以,中国葡萄沟的葡萄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
4、齐读本段,读出自豪感。
    三、课堂小结,复习朗读
1.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是因为:(葡萄沟出产很多水果,尤其是葡萄,在国外也很有名,那里景色优美,老乡热情好客。那里出产的葡萄干驰名中外。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齐读这句话)
2.你喜欢葡萄沟这个好地方吗?让我们一起来夸夸葡萄沟吧!
齐读全文
    3.选择自己喜欢的背诵方法,把自己喜欢的这段话背诵下来。
四、指导书写,完成作业
1.书写:坡、搭、摘、钉、沟、够
  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摘:右边横折钩要写在横中线上,里面是“古”。
沟:右边横折钩高于横中线,撇折从横中线起笔,写在中间。
2.完成课堂作业本第4、5题。
五、拓展思维,延伸阅读
   1.用一句话来夸夸葡萄沟。
2.根据课文内容为“葡萄沟旅游开发公司”设计一则广告,使更多的人了解葡萄沟,喜爱葡萄沟,到葡萄沟来参观旅游。
3 . 延伸推荐:书籍《千山一叶》、电视片:《请您欣赏》等。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16 葡 萄 沟
(真是个好地方)
     葡萄      五光十色[多、美]
老乡      热情好客
葡萄干    色鲜味甜
       
教学反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5
                                               
11 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 通过朗读识记和多次复现认识本文12个生字,会写“凤凰、泼”等生字。
2. 通过听录音或教师范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热闹场面。
3. 通过图片和课外资料的补充,初步了解周总理,初步感受傣族人民的泼水节。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泼水节的热闹场面。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走近周总理,走进傣族,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感受节日的热闹和人们的喜悦。
课前准备:让学生收集有关周总理、傣族、泼水节等资料,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教具准备:课件、凤凰花形状的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看图引入,走进泼水节
1.出示课文插图
我们的祖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你能看着这幅图猜出这是我国的哪个民族?并说说理由。板书“泼水节”
(了解学生已有的关于傣族的知识,并从中引出“泼水节”“凤凰花”等生字。)
2.学习生字“凤、凰”
⑴你发现这两个生字有什么相同之处?(音、形)你有好办法记住它们吗?
⑵出示凤凰花的图片,了解凤凰花
3.朗读感悟第一段
⑴出示句子“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指名读。
⑵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火红火红:花的颜色非常鲜艳。练习:火红火红的(      )
一年一度:每年只有一次,泼水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⑶指导朗读  把傣族人民的高兴、兴奋放进去读一读
指名读 齐读
4.出示傣族泼水节的图片,师简介
5.泼水节年年过,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世代难忘。
(板书:难忘的)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难忘的泼水节  (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划出认为比较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
2.指名分节读课文,随机教学生字
第二段:周恩来总理  读准“恩”    简介总理
第四段:
⑴对襟白褂  学习“襟”“褂”  你发现这两个生字有什么特点?(衣字旁)看图了解“对襟白褂”(拓展:了解“大襟”)
⑵咖啡色长裤  看图理解 (渗透学法:课文中的插图能帮我们更好的读懂词语,读懂句子,在今后的学习中可要好好用用这些插图。)
⑶齐读第四段
第五段:盛满  多音字:盛
端、蘸:做动作理解词义
齐读第五段
3.同桌对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帮助同桌及时改正读错的字音。
4.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师:刚才,我们大声地读着课文,读得有滋有味,现在,我们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用上“1961年,(      )和傣族人民一起度过了一个(        )的泼水节。”这个句式来说说课文内容。
三、品读第三段,感受人们欢迎总理的热闹场面
1.我们知道总理平时工作很忙很忙,但他还来到傣族参加泼水节,人民多高兴呀,让我们也来加入他们的队伍,自由朗读第三段,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生第一次读)
2.交流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有关词语
3.创设情境
师:看着,看着,听着,听着,我们仿佛也变成了傣族人,也许你就是那个撒花瓣的人,你就是那个放花炮的人,你们就是那些开船的人,为了欢迎总理,你做了些什么?你的心情怎样?请大家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一边做动作。(生第二次读)
4.交流、感悟  
①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师:我从东村来,为了见总理,早上天不亮我就起床了,坐了两个小时的车才到这里,你呢?你从哪儿来?
生:西村……
师:我从东,你从西,他从北,从不同的地方赶来,就叫做从——四面八方赶来。板书:四面八方
生读第一句
师错读,把“赶”字读成“走”字?为什么不可以?
师小结:你们真会读书,从一个“赶”字中就能体会人们着急的心情,把这个字圈一圈,读懂了这个词,读好句子就更容易了。(齐读)
②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师采访撒花的人:你为什么撒花?撒了不少了,够了,理解“撒满”
看图:引读  一条条   一串串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③句子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师:看,总理来了,你会怎么说?一起来欢呼
5.小结: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喜庆,多么热闹,多么高兴,让我们连起来读读第三段。
6.闭上眼睛,听音乐,感受泼水节那欢快的场面
师:让我们捧起书,再去感受泼水节带来的热闹和欢乐吧,齐读课文1-3段。
7.评议,渗透学法
读得那么投入,你一边读一边在想什么呢?(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画面,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读好课文,真是个好方法!)
四、创设情境,巩固生字新词
1.简笔画:一条小路。把带有词语的凤凰花花瓣轻轻“撒”在小路上,让学生轻轻地读一读。
2.依次出示“周恩来”“泼水节”“健康长寿”,请学生“采花瓣”,并带着大家读一读。
3.找出同偏旁的字组成的词语“对襟白褂”“凤凰”“咖啡”
4.读读剩下的四个词语,你发现了什么?(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师采花瓣,生读词语。
5.把词语分成三排贴在黑板上,齐读词语
6.选择几个词语说说跟课文内容有关的句子。
五、书写指导
1.师范写“凤凰”两个字  重点指导第一笔的位置、写法,横折弯钩的钩幅度要小一点。把“凤”中“又”的一捺改成点。
2.生练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3.指导写“泼”。学生说写这个字时要注意什么?教师写。
4.生练写
5.自评:认为自己写得好的字,加个五角星。
6.展示,互评。
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周恩来总理      傣族人民
                        
                   四面八方       赶
                    撒满         鲜红
                   一条条       一串串     
                         欢  呼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词语。
2.背诵课文一至三自然段。
二、品读课文,感受“难忘”。
1.细看穿着,体会总理的入乡随俗
⑴出示课文插图
瞧,周总理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谁来介绍介绍我们的总理?
⑵请生介绍周总理。出示词卡:对襟白褂、笑容满面
⑶出示课文中的句子,指名读句子
⑷提升:总理为什么要换上和傣族人民一样的衣服?
2.品味动作,体会总理的与民同庆
⑴周总理笑容满面的来到傣家儿女的中间把自己当成普通的傣家人,他又是怎样做的呢?自由读4、5段 ,划出描写周总理动作的句子。”
    ⑵学生交流,读句子
特别注意描写总理动作的一些动词:接过、敲着、踩着、端着、拿着、泼洒等。
⑶指导朗读:体会总理当时的心情
3.畅想语言,体会总理的真诚祝福
⑴师:谁来说说傣族人民的表现?
出示句子: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指导读好句子
⑵语言训练:
出示:周总理一边                ,一边                 。
⑶周总理一边向人们泼洒,一边为人们祝福,他有许多祝福的话儿想要告诉大家呢!总理的满腹话语谁能来倾诉?”
  总理会对姑娘说……?
  总理会对小伙子说……
总理会对老爷爷、老奶奶说……
总理会对叔叔阿姨说……
总理会对我们说……
4.再现画面,指导朗读
观看记录片中截取的总理参加泼水节的录象片段,感受当时热闹场面。
齐读4—5自然段。
5.朗读第6—8自然段。
师:多么让人激动的场面啊!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学生自由读——个人展示——挑战读——齐读
三、升华
1.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2.小结:景难忘,人难忘,情更难忘。
3.再一次深情地读一读课题。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指导写字
重点:脚、度
五、拓展延伸。
1.找找周总理的图片和故事。
2.找资料,了解我国其他各民族的独特风俗和重大节日。       
教学反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5
                                          
12 北京亮起来了

教学目标
1.用已有的多种识字方法,识记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12个生字及组成的词语。“金碧辉煌”、“绚丽多彩”等一些优美的词语,结合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词语的意思。
2.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训练,引导学生感悟,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
3.了解课文内容,通过观察图片和阅读文字,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景,激发学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新词,流利、深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北京夜晚的美丽。积累优美的词句。
教学难点:
理解新词的意思,朗读、理解几个长句子。
课前准备:
1.学生:复习二上册课文《北京》、《我们成功了》。预习本课。收集有关北京景点、历史等方面资料。
2.教师:收集北京夜景的资料,课件(或图片),生字、词语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多媒体展示北京风光,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1.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它是一座闻名世界的古都,也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现在让我们一同欣赏北京的风光。
2.多媒体展示北京风光。(北京的图片欣赏,可以配上《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歌曲,可以朗读图片下面有关的词语,如: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雄伟的天安门城楼、宽阔的长安街、热闹的西单商业街、绿毯似的草坪等。)
欣赏完北京风光,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一说吗?(学生畅所欲言)
3.这就是我们美丽的首都!它白天美,到了夜里,就更美了!你们想进一步感受北京夜景的美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写北京夜景的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全文,读正确,读流利,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词语:(课件或小黑板)
mù  lín                               shuò      huī huánɡ
夜幕降临     华灯高照    川流不息    灯光闪烁    金碧辉煌   
    duó      huàn        xuàn         
光彩夺目      焕然一新    绚丽多彩    银光闪闪  从天而降
                fǔ         fán     zhuànɡ   
长安街       王府井      繁华   一幢幢     一束束      
重点指导:  前鼻音:临、焕、绚、繁、扮
后鼻音:煌、幢、宫、雄
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开火车读
(2)我们已经和这些生字词成了好朋友。瞧,他们和小朋友玩起了捉迷藏游戏,躲到文章里去了,你还认识他们吗?个别分段读课文,正音。
(3)夜晚的北京多迷人。你认为最能表现北京夜景特点的词是什么? 
板书:灯的海洋   光的世界   明亮   辉煌     
三、感悟第一自然段。
1.夜晚到了,课文中用哪个词来写?(板书:夜幕降临)请大家自读课文第一段,感受夜晚的北京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2.那会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用自己的话说说。
3.学生观看夜景图,感受“灯的海洋,光的世界”。说说自己的感受。
4.把你的感受带到这个句子中去,美美地读一读。(指名读)
相互评价后,悟出应把“亮”和“灯的海洋,光的世界”重点突出读。
四、感悟第六自然段。
1.谁来读读有这两个词的句子?(明亮   辉煌)指导朗读。
2.学习生字:辉、煌。(两字的偏旁易混淆,用“光军辉,火皇煌”口诀记忆。)
五、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2~5段,划划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写了北京的哪些景点?划出来。
2.交流自己读书的收获。
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结合交流读的句子写的是哪些景点,板书:长安街  环形路  商业街  故宫)
六、学习生字。
1.再次出现生词,朗读巩固。
川流不息的汽车     绚丽多彩的广告    焕然一新的王府井
五光十色的霓虹灯   金碧辉煌的城楼    繁华的大街    闪烁的灯光
夜幕降临    光彩夺目   雄伟   犹如   装扮     故宫
一幢幢  一束束   隐隐约约   银光闪闪
2.(把生字写成红色)红色的都是这一课学习的生字。请你自学生字,想办法记住字形。
3.学生自由发言,说说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并提出难写的字。
4.老师指导学生书写,学生练习。(课堂作业本第一题)
束、单:贯穿整个字的主笔是竖,写在竖中线,写得挺直,左右基本相称。
勾、府:都是半包围结构。“勾”的撇折,“府”的“寸”,稍露在包围外面。
“辉煌”:“光军辉,火皇煌”,注意两个左偏旁稍收,以让右。
六、作业:《课堂作业本》第1、3题。
       
          第二课时
一、巩固识字,引入课文。
1.开小火车:认读生词。
2.指名读课文第一、六自然段,及时表扬。
3.我们来仔细朗读课文,读读句子,说说你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夜晚的北京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感受到夜晚的北京多么明亮辉煌。
二、研读课文,朗读感悟。
1.长安街
①北京美丽的夜景真让人流连忘返。我们先沿着这条银河似的长安街去逛逛,看看那里是什么样。个别朗读第二段。
②你见过夏日夜晚天空中的银河吗, 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川流不息的汽车像银河呢? (结合图片看一看华灯,“川流不息”说明这里的车很多,多得像水流不断,每辆汽车的车灯都亮着,灯光一闪一闪的,从高处看,就像天空中无数星星构成的银河。)朗读这句话。评价: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银河正从天而将呢!(板书:像银河)
③课文中写什么“金碧辉煌”,这个词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广场四周的景色怎么样呢?有哪些建筑物的轮廓?(看夜景图:毛主席纪念堂、军事博物馆、历史博物馆、人民大会堂等高楼大厦的轮廓。)
④指导朗读。
⑤谁来当当小导游,给小朋友介绍长安街的景色。(出示图片)
2.环形路
①为什么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这里的灯光各种各样,五颜
六色,看上去就像一道道美丽的彩虹。板书:道道彩虹)
②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环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桥        道道彩
虹。(好似、就像、好比、好像)
③完成课堂作业本第五题。
④师引读:环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街道上,有
些什么灯(照明灯、草坪灯、喷泉灯、礼花灯),这么多灯汇集在一起,装点着(美丽的北京),使整个北京城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3.商业街。
①个别读第三段。(看图片或课件:商店的橱窗分外明亮,绚丽多彩的广告牌,颜色各异的霓虹灯为商业街平添了一番美丽,再加上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们,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国宾客,这些使商业街显得格外热闹。)
②美美地读一读。
③王府井、西单是北京最古老的商业街,有700多年的历史。课件或图片出示王府井大街旧图,教师简单介绍,与新图比较体会“焕然一新”的意思。(板书:焕然一新)
④师引读:改革开放的春风给王府井、西单商业街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说,王府井、西单商业街(焕然一新),那里有……有……还有……把繁华的大街装扮成了……
⑤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商业街日新月异的变化。
大家进行评议:他哪里读得好?哪里还需改进?自由练读,教师范读,抽读,齐读。
4.故宫。
①为什么说古老的故宫变得年轻了?(一束束灯光照着古老的故宫,长长的城墙和美丽的角楼倒映在湖面上,银光闪闪。十分动人。这些建筑物虽然古老,但是当灯光成为他们的外衣后,就别有一番风韵。)
②看图片理解“倒映”“银光闪闪”。(板书:银光闪闪)
③指导朗读。指导读好长句:“一束束灯光照着古老的故宫……银光闪闪,十分动人。”
三、总结课文,颂扬北京,课外延伸,激发情感。
1.同学们,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北京亮起来了,不仅仅是指北京的灯亮起来了,更重要的是指祖国强大了、繁荣昌盛了,2008年奥运会还要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召开,你们高兴吗?就让我们带着对祖国北京的热爱,再来诵读一下北京吧。配乐赏读全文。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要对大家说?
3.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谁来读读课后的“我知道”。
4.是呀,北京天天都在变,越变越美丽。课前小朋友收集了不少北京的图片、资料,现在在小组内介绍介绍吧。
五、指导写字。
夺:上部撇捺要伸展,盖住下部的“寸”字。
雄:右边是四横,不能少一横。左短右长;中间单立人的竖要写长些,单立人右边的四横宜适当向上。
学生练写《课堂作业本》第一题剩余生字,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写字姿势。
六、作业。
1.实践活动:我是一名小导游。
同学们,我们已经游览了北京,感受到了北京夜晚的迷人景色,当回小导游,回家向介绍介绍北京的夜景吧!
2.作业本第二、四题。
3.晚上和家长走出家门,到大街上走一走,看看美丽的夜景,动手拍下来,动笔写下来,与老师同学共同分享。
板书设计:      北京亮起来了
长安街:像银河  
灯的海洋      环形路:道道彩虹     明亮
光的世界      商业街:焕然一新     辉煌
                故 宫:银光闪闪 
总——————分——————总         



教学反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5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内容,发现词语内在联系。
2.认识“宽、穷、贱、减”等9个认读字,积累几组意思相反的词。
3.对学生进行字词的综合训练,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和短语。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提高朗读能力,增加语言积累,使学生了解、热爱我国优秀古诗词。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诗歌。
5.通过自己观察、咨询或查阅资料,了解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物产、名人以及家乡近年来有哪些变化。
5.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结合口语交际活动,练习写话,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6.通过“展示台”,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课内外学习所得,增强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
7.通过阅读“宽带网”,引导学生主动收集和了解与本组专题有关的资料,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以及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9个生字,会正确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结合口语交际活动,练习写话,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以“风景、建筑、特产、人物”等分成4个小队,分别收集资料,中国地图每人一张。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从前,有个心地很善良但是口吃的的老爷爷,一天,他救了一只受伤的神鸟。神鸟为了报答他,愿意满足老爷爷的一个心愿。老爷爷心想:我老伴常年瘫痪在床,可是床板实在是太硬了,如果有一张软软的床垫就好了。于是,他对神鸟说:“我……我……我希望能有……一张……张床……床……”神鸟以为他要床,没等他说完,就给他变了一张床。老爷爷看了,又不好意思说,只好收下了这张床。小朋友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啊?
学生畅所欲言。(最好能提到一字只差,意思就不一样了。)
二、我的发现
学生自读探究。
1.抽生读准几组词语。
2.自由读几组词语,再读读学习伙伴的话,说说发现了什么?
思考: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3.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联系前面的故事。
4.班内汇报学习情况。
5.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
①每组的两个词中均含有相同的两个字,第二个词是在前一个词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字,两个词意思不同。②左边一栏的每一组词,前一个表示活动,后一个表示完成活动所要使用的工具;右边一栏的每一组词,前一个表示物品,后一个表示场所。
师:一起读读这六组词语,瞧,我们祖国的文字多奇妙呀!加了一个字意思就完全不同了。(学生齐读后分组读。)
6.举一反三。
①        给出示的词语找朋友,变变意思。(课件出示)
火车(  )     服装(  )
外婆(  )     割稻(  )
②        赛一赛。
师:在你脑海中的词语仓库里面还有这样的词语吗?赶快想想!比比哪组在规定时间里写的多.开始。(请每一组派一个代表看看其他组是怎么写的。)
三、日积月累
(一)读读认认
1.自读生字。
师:大家的词汇量可真丰富,看来,大家都跟这些词语交上朋友了!瞧,又有些字想来凑热闹和我们交朋友了,(出示9个打顺序的生字)你能交到几个朋友呢?请你读读,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读读记记生字。
  2.看谁交到的朋友多?(抽个别读并正音)
3.你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4.给生字找朋友。
师:大家的识字方法可真多,接下来咱们开火车组词读。(开火车组词读)
5.去掉两个中间的破折号,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发现规律后,再两字连词语,熟记反义词语“宽窄、贵贱、善恶、强弱、胜败、内外”,并适当运用。
6.让我们来玩玩你说我对的游戏。(师生互说,同桌互说。)说教材里的反义词。
7.课外拓展:
①        说说教材外的学过的反义词。(比如:前后、左右等)
②        填成语(要求成语中有一对反义词),课件出示:
转( )为( )   ( )惊( )怪   顾( )失( )
七( )八( )   ( )口( )声   因( )失( )
( )应( )合    以( )欺( ) ( )肉( )食
(二)我会填
1.出示卡片:“明亮”、“繁华”、“茂密”、“绚丽多彩”、“川流不息”、“风光秀丽”,请学生认读。
   出示卡片:“窗户”、“城市”、“森林”、“春天”、“车辆”、“山村”,请学生认读,并猜一猜,要进行什么练习。
  2.找朋友。将以上词语卡片随意贴在黑板上,请学生为它们“找朋友”。学生上台摆一摆,并读出来。
  3.检查。学生检查搭配是否正确,教师指名“小老师”领读。
  4.拓展。教师拿走“窗户”等,让学生思考:还可以填什么?(课件出示)
明亮的(  )     绚丽多彩的(  )
繁华的(  )     川流不息的(  )
茂密的(  )     风光秀丽的(  )
5.试用这些短语说话。
例:明亮的教室    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地听老师讲课。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三
明亮的( )       绚丽多彩的( )
繁华的( )       川流不息的( )
茂密的( )       风光秀丽的( )
作业设计
收集所知道的带有反义词的成语,与好朋友一起进行对对子的游戏。例:“我出大,我对小……”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做“我说你说”的游戏,对反义词。
例:我说“宽”,你说“窄”……
2.        找朋友的游戏,给词语配对组成短语。(课件出示)
明亮的  市场    绚丽多彩的  日月潭
繁华的  森林    川流不息的  舞台
茂密的  灯光    风光秀丽的  行人
二、我会读
1.指导看图。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你知道诗中描绘的是什么地方的景物吗?
2.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交流诗意,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补充,并出示大致诗意。
4.边读边展开想象,读出感情。鼓励学生背诵。
3.          5.欣赏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三、展示台
1.激趣引入:快乐展示又要与小朋友们见面了,今天展示的内容是词语接龙和节目表演。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题目进行词语接龙练习,看哪组接得长。示例:
      国家—家庭—庭院—院长—长大—大人……
    祖国
      国民—民主—主人—人生—生活—活动……
  3.教师再选择两个词语让学生用“开火车”的形式做词语接龙游戏。
  4.小照片,大变化。
①出示老照片,猜猜是家乡的哪里。再随机出示现在的照片并对比,谈谈感受。
②讲讲小故事,进行节目表演,赞美家乡,要突出家乡的变化。每个小组选派一名评委予以点评,并计分。
  5.活动总结。
评委和老师共同评定优胜组及优秀演员等。
四、宽带网
1.演示部分民族图片或录像,创设情境:你知道画面上的人是哪个民族的吗?你是根据什么知道的?
2.自学“宽带网”,初步感知内容。
  ①自读“宽带网”上的内容。
  ②想一想两段文字各讲的是什么。
  3.知识竞赛。
  ①必答题:
  a.我国有多少个民族?
  b.我国有多少个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
  c.我国有多少个省、自治区?
  ②抢答题:
  a.你知道一些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服饰特点吗?
  b.我国有哪些民族?请说出它们的名称。
  c.请说出我国四个直辖市、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名称。
  d.请说出我国省、自治区的名称。
  ③风险题:
  限时从地图上找出四个直辖市、两个特别行政区、自己所在省或自治区。
  ④拓展题:
  学生互相出类似的题目。
  4.宣布结果。
  5.欣赏《爱我中华》歌曲,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作业设计:1.与父母一起做做词语接龙的游戏。
     2.通过上网、看书等方法了解自己感兴趣的1—2个民族 的服饰和生活习惯,准备交流。       
第三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的脚步是越来越近了,到时会有来自世界各国的人们到咱们中国来,有很多的外国游客听说我们的家乡风景迷人,物产丰富,很想到这儿来,作为小主人的你们打算怎样来介绍自己的家乡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当当小导游夸夸我们的家乡。(板书:夸家乡)
二、展示资料夸家乡
1.        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图片、文字、出游照片等)
2.        小组派代表按“风景、建筑、特产、人物”夸夸家乡。
①课前收集资料的四个小分队派一名组长将组员所收集资料汇总。
②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教师适时提问。
夸夸家乡的风景
提问:我们的家乡哪里风景特别美?如果去游玩,哪个季节最好?等等。学生可按季节或早晚来介绍同一风景点的景色。
(介绍时可展示出游的照片、图片、绘画作品等。)
夸夸家乡的风景
提问:我们的家乡哪里风景特别美?如果去游玩,哪个季节最好?等等。学生可按季节或早晚来介绍同一风景点的景色。
(介绍时可展示出游的照片、图片、绘画作品等。)
夸夸家乡的建筑
(介绍时可以穿插图片,文字等。)
夸夸家乡的特产
(介绍时可将特产带来并品尝。)
夸夸家乡的人物
提  问:你知道家乡出过哪些名人吗?你对他们了解多少呢?
(介绍时可出示人物图片、故居照片及他们的著作等文字资料。)
1.        演一演。
① 小组自己确定小品的节目,如:带外国人参观,给在乡下的奶奶讲讲城里的变化,给在外地的姑姑说说特产等等
  ② 派代表表演。
2.        旅游咨询。
① 每组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成立旅游咨询小组。
② 走下座位向其他小组咨询,也可邀请同学到自己小组咨询。
3.        动笔写作夸家乡。
师:刚才,我听了你们的介绍非常的感动,为你们的博学多识,为你们的热情好客,也为你们对家乡的无比热爱,我想外国游客是非常想把你们的智慧带到他的家乡,让他身边的亲朋好友也来感受一下你们的激情的语言,来,请拿出你们的纸和笔,把自己介绍的内容和听到的、看到的有关内容加以综合,组成一段夸家乡的话写下来,也可以给自己的画或照片配上一段文字,还可以用连环画的形式来表达你眼中的家乡。
  ①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夸家乡。
  ② 把写好的话,画好的画与你的伙伴交流分享。
6.升华情感。
① 我们的家乡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通过咨询你最想说什么话?
  ② 为了明天家乡的更美好,我们该做些什么?
三、活动小结
板书设计
夸家乡
家乡的风景      家乡的特产
   家乡的人物    家乡的建筑
作业设计:
画一画未来的家乡。       
教学反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5
                

13  动手做做看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交流识字方法、复现、辨析指导等,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通过观察插图、角色体验、语言品读等方法,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理解“科学 的话,也不 定都是对的”的含义,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动手实践,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疑问,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理解“科学 的话,也不 定都是对的”的含义,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1.动手实践,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疑问。
2.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挂图、杯子、金鱼、智慧树、智慧果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四单元  学情分析






教  学  预  设        教 学 调 整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板书课题:动手做做看。齐读课题。
2.质疑课题,看了这个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预测:1.这句话是对谁说的?2.动手做什么?3.为什么要做做看?
有信心吗?
师:今天我们要读的故事就与动手做实验有关。(板书课题)
二、聆听故事,整体感知
1.同学们的问题真不少,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聆听精彩的故事吧!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教师范读或放课文录音)
2.交流第一个问题。
(1)“动手做做看”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妈妈、科学家郎志万对伊琳娜说的。)要求学生把话说完整。如:
妈妈对伊琳娜说:“不能光想问题,你动手做做看。”故事中的小朋友怎么想的、伊琳娜怎么做的呢?继续听。
郎志万对伊琳娜说:“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2)结合生字教学:“郎”、“伊琳娜”。
3.辨析:郎——良,并组词 。(“伊”在汉语中表示人的姓。)
(生自由练习读课文 )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那么,妈妈和科学家要伊琳娜做什么呢?课文中又是怎样写的呢?打开课文,认真读一读。要求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读后反馈
瞧,小鱼带着生词娃娃来了,你会读吗?(有条件可用课件显示:哎呀  漫出来  哄骗  鱼鳞)
请两个孩子来读,注意把音读准。(用学生教读、教师范读等方式正音)
3.通过质疑、解疑的方法理解“漫出来”的意思,生活中你看见什么时候水在哪里漫出来?(水烧开时,水从茶壶里漫出来;汤盛的太满了,水会从碗中漫出来。)
4.去掉音节,只剩下单独的生字,这样你还会认吗?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记的,把好的方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生交流各种识字方法。如换偏旁的方法、猜字谜等。)
     5.现在老师又要考考咱们在座的智慧小星星了,这些生字,你都会认了吗?请我们乘着小火车出发吧。(出示生字卡片,抽一个小组开火车读生字)
    6.小火车开得又快又稳,我们已经把生字宝宝送到课文里去了,它们正在邀请我们去做客呢,打开语文书,翻到第58页,去美美地享受一下这篇课文吧。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学习一、二、三自然段。
    1. 师: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给大家听?其余同学边听边想在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读后交流内容。)
        2.师:你心目中的科学家是什么样的?
    3.师:看来同学们都很崇拜科学家。那科学家说的话,你信吗?科学家朗志万就向几个小朋友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谁知道是什么?
    (抽学生读,出示有关句子。)一个杯子装满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
     师:如果你就是其中的小朋友,对于科学家的话,你会怎么解释呢?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想法〉
4.书中的小朋友是怎么想的呢?
    (生读句子)
     师:我认为这两个小朋友的话应该读出想也不想的感觉来。想也不想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哪个词来代替?
(不假思索、毫不犹豫)
(出示词语,积累。并把“不假思索”和“毫不犹豫”填入句中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个孩子(不假思索)地说:”“另一个孩子(毫不犹豫)地说:”(生个别读,分组角色朗读。)
5.引导学生用“一个……另一个……”说话。
(学生造句)
6.过渡:事情是不是我们想象的这样,伊琳娜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这个问题有待于我们下课后去探讨,那么说了这么久,也该动动我们的小手了。
五、写字指导
1.无论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和动脑。生活中的每一个发现和发明,都是人们用心思考,不断实践获得的。现在,就让我们来动动脑,动动手。下面我们练习写“提”和“题”这两个字,比较一下这两个字,你能发现什么?
(生辨析两个字字形上的异同。)
2.字形不一样,字的意思也就不一样。你会做下面的练习吗?
选字填空
                  
提   题
(1) 你有什么问(    )吗?
(2) 老师向我们(    )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
3.指导书写:
(1)两个字中的“是”写法的不同。
“提”字里的“是”最后的捺写得短一些,“问题”的“题”里的“是”那一捺要写得长一些。
(2)师范写,学生注意观察老师是怎么运笔和安排结构的。
(3)生在田字格中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帮助
(4)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的作业,写得漂亮的就夸夸他,你觉得谁没写好就帮帮他。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整体感知
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内容? 
二、体味感悟,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上节课,老师让你们去思考伊琳娜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现在,你的小脑袋里有答案了吗?
生:伊琳娜觉得他们说得都不对,但自己也想不出道理来,于是回去问妈妈。
师:妈妈说──
生:“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2.师:你如何理解妈妈说的话?(投影出示这句话) 
(1)换词理解“光”。 
(2)指导朗读: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鼓励的语气) 
(3)你怎样评价这位妈妈?
三、研读课文,学习五、六、七自然段 
1.伊琳娜受到妈妈的启发和鼓励决定自己动手做做看,我们来重复一下她的实验经过好吗? 
(学生动手做实验,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装满水的杯子、金鱼。) 
2.师:你听到一位鼎鼎大名的科学家提出一个问题,通过你自己的实验证实与他说的不一样,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3.伊琳娜也是这样想,这样做的。在文中找一找这样的语句,你怎么理解?小组讨论学习:
⑴ 想:“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水漫出来了。”
①指导朗读“哎呀”,感受伊琳娜的惊讶。
②换词理解“漫”。
⑵ 做:伊琳娜越想越生气,第二天 早就去问朗志万:“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①抽生读。
②师:伊琳娜为什么生气?
生:因为伊琳娜觉得自己被朗志万哄骗了,朗志万说把金鱼放进装满水的杯子里水不会漫出来,可结果伊琳娜试了一下,水却漫出来了。
师:你被别人哄骗过吗?当时什么感受?(联系自身感受,有感情地朗读。)
③师:伊琳娜觉得自己被哄骗了,也非常地生气。你能通过看图进一步理解吗?(出示教学插图)
生:我看见水漫出来把桌布都打湿了,水还流到了地上,多糟糕啊!
生:伊琳娜张大了嘴,眼睛睁得大大的,很吃惊,也很生气。
④师:你们能用朗读把伊琳娜生气的样子表现出来吗?注意读出质问的样子。
⑤ 师:那么“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你是怎么理解的?
(引导学生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进行表述。)
     ⑥师:“第二天一早”又说明了什么呢?
(伊琳娜着急生气地赶去质问,想得到一个结果。)指导读出生气的语气。采取学生自己练读、评读的形式完成。
4.体会朗志万话的意思:
   师:朗志万是不是真的在哄骗小朋友呢?请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答案,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出来。?(学生在书上划出相关句子。)(课件出示最后一段朗志万说的话)
   出示句子,理解意思: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1)品读“哈哈大笑”。(会心的笑,善意的笑,为有孩子敢于挑战权威而笑,为自己的启发下有孩子去验证而成功的笑。) 
 (2)比较:妈妈:“你动手做做看!”(板书:你) 
             朗志万:“要动手做做看。”(板书:要)
[妈妈是提出的建议和鼓励;朗志万是启发同学们应该怎样去做;伊琳娜由听了科学家的话的迷茫,到得到妈妈的建议到自己亲身(板书:亲身)去实践,已经证明了 个深奥的道理。]
(3)师:伊琳娜明白了朗志万的话吗?想想她以后会怎么做?(帮课文续编小故事)
(4)你读懂了这句话吗?谈一谈你的理解。
  (学生交流:“           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要             。”
师小结:不要不加思考地相信别人的话。对待别人说的话或提出的问题,不光要动脑筋想一想,而且还要动手做一做。
五、名言拓展,深化认识
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师生先解释意思,再朗读、积累。)
六、书写指导:
“喝、哄”:口要写得高、小一点。“喝”指导好关键笔画,里面是个“人”。
“朗”:左边不是“良”,指导好关键笔画:“点”。
(生练习书写,师巡视。)
板书设计
13动手做做看
听懂
                   生气———→高兴
                        动手做



提出问题       追问科学家
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教学反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5

14  邮票齿孔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了解一些关于邮票的知识,积累运用表示数量的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懂得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3.初步学会能抓住重点词句和想象补白来感悟人物的品质、课文的真谛。
教学重点
认识文中13个生字,书写12个字,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懂得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课前准备
教师:生字、词语卡片、实物投影仪、简单的PPT课件。
学生:集邮册,搜集一些关于邮票常识的文字资料,一张画着多张无齿孔邮票的白纸。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  学  预  设        教 学 调 整
          第一课时
一 、猜谜激趣 欣赏铺垫
1.猜谜语:小小一幅画,无脚走天下。寄信必用它,无它信不发。请打一物。
2.板书“邮票”。你知道关于邮票的哪些知识吗?
3.课件图片演示:一边出现各种邮票的画面,一边结合课后资料袋
配乐补充
介绍邮票的知识。
二、比较理解齿孔, 引出课题
1.出示两张邮票:一张无齿孔,一张有齿孔。比较这两张邮票有何不同?
板书:齿孔。为什么把这些小孔叫齿孔?随机认识“齿”,牙齿的齿。
2.邮票的四周为什么会有齿孔的呢?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第14课,板书完整课题。
3.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 感知故事
1.自由读课文,标好自然段段序,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力争读通课文。
2.交流反馈:课件出示以下语句,指名朗读,及时正音。
(1)每枚邮票的四周没有齿孔,许多枚邮票连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得用小刀裁开。
     出示生字卡片“裁”,与“栽”“载”作比较。
(2)1848年的一天,英国发明家阿切尔到伦敦的一家小酒馆喝酒。
    随机出示生字卡片“酒”,与“洒”作区别。
出示词语卡片“伦敦”,补充介绍伦敦是英国的首都。
(3)邮票便很容易地被撕开了,而且撕得很整齐。
四、研读课文 感悟人物
1.课文中讲到了哪两个人?板书用别针刺邮票的人和阿切尔。
2.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描写用别针刺邮票的人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描写阿切尔的句子。
3.交流研读描写用别针刺邮票的人的句子。
(1)圈出描写动作的词。理解什么叫求助。
(2)用上其中一些重要的动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人是怎么解决裁邮票没有小刀这个问题的。
(3)取下胸前的校徽,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邮票纸,模仿这个人刺好一个个小孔,轻松撕邮票的过程。
    随机出示生字卡片“撕”,体念用手撕的感觉。
(4)从这个人的这番举动当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板书善于动脑思考。
(5)指导朗读重要语句。
4.交流研读描写阿切尔的句子。
(1)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什么叫吸引?酒馆那么多人,为什么单单只有阿切尔会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 
(2)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3)他后来又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词语卡片“研究”。想象这个研究会经历怎样的一个过程?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阿切尔会碰到什么困难?他是怎么解决的?
(4)从中你又感悟到了什么?
   板书善于观察事物、思考研究、发明创造。
(5 )指导朗读重点语句。                                                                                                                                                                                                                                                
五、巩固字词 书写新字
1.课件出示:比一比,口头组词。
力(  )裁(  )斯(  )论(  )酒(  )更(  )
刀(  )栽(  )撕(  )伦(  )洒(  )便(  )
2.指导书写生字
(1)归类指导:仍、使、便
“使”字中间是个口,一撇要出头;“便”字中间是个日,一撇不能出头。
(2)重点指导:英、整、式
“英”字中间一撇要出头;“整”字要把束字的捺改成点;“式”字斜钩上没有一撇。       
第二课时
一、趣味填词 复述故事
1.课件出示:量词知多少。
一(  )酒馆  一(  )先生  一(  )邮票 
一(  )小刀  一(  )别针  一(  )机器
随机出示生字卡片“枚”,邮票除了说一张,还可以说一枚。另外我们还可说一枚什么呢?
随机出示生字卡片“针”,然后填空:一(枚)别针。
2.用上这六个词组说一说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 
  先小组讨论,再指名发言,最后师生一起复述。
二、人物对比 领悟道理
1.你喜欢课文中出现的两个人物吗?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谁更多?为什么?
2.师作小结:那个用别针刺邮票孔的人确实非常聪明,遇到问题善于动脑思考。但阿切尔更了不起,他除了善于观察周围事物、动脑思考之外,还能把生活中的创意加以提炼、实践、研究,发明创造出了新事物。那个人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这一小小的创意竟成就了阿切尔邮票打孔机这项伟大的发明。
3.找出课文中描写这项伟大发明的句子。
(1)你能给“立即”换个词吗?英国邮政部门为什么会立即采用这
种机器?
    出示词语卡片“邮政”,补充介绍:邮政是专门经营寄递信件和包裹,办理汇款,发行报刊等业务的部门。
(2)你能给“仍然”换个词吗?算一算,这种机器大约已使用了几年?而且它将继续使用下去,可见它为人类做出了多大的贡献。这不得不让我们叹服阿切尔的才干,课件出示:阿切尔,我想对您说:“                            !”
(3)指名交流
4.朗读全文
三、交流事例 引领生活
1.发明创造有时就是这么简单,只要你留心观察生活,善于思考研究,人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生活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
2.学生举例说明:牛顿通过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鲁班手被茅草划破发明了锯;瓦特由茶壶盖被水蒸气推动发明了蒸汽机……
3.师作引导:大家讲的都是发明家的故事,其实你也可以成为一名发明家。实物出示塑料清洁球,补充介绍:有人发现用铅质清洁球擦洗东西很容易损伤器皿,就发明了把塑料可乐瓶剪成细丝,做成塑料球擦洗东西可方便了……
4.学生发言交流
四 、课外拓展 培养兴趣
1.老师再来说一个发明创造,有人发现要把邮票粘在信封上有时找不到胶水很麻烦,就发明了一种特殊的胶水,事先把它涂在了邮票背面。我们只要在上面滴一点清水,邮票就可以牢牢地粘在信封上了。神奇吧?不相信大家可以去找张邮票试试。
2.小组一起欣赏集邮册。
3.邮票里面藏着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知识,集邮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还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呢!课外我们也去收集一些邮票吧!
五、 查漏补缺 指导作业
1.课件出示课堂作业第五题:选词填空
发明   发现   采用  使用
    阿切尔(    )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邮票便很容易地被撕开,而且撕得很整齐,于是他利用这个原理(    )了邮票打孔机。英国邮政部门立即(     )了这种机器,后来,邮票打孔机就在世界各地广泛(    )。
2.你是怎么来区别“发明”和“发现”的?
“采用”和“使用”较难感悟,只要会填就行。
3.指名填空,全班齐读。

板书设计:      14 邮票齿孔的故事
用别针刺邮票的人:善于思考动脑
              阿切尔:善于观察事物、思考研究、发明创造       
教学反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6
                                       

15   画   风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身边人的姓名及已掌握的识字方法,会认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
2.朗读课文,通过抓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探究文中三个小朋友画风的方法,从而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创作画风。
3. 学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观察和发现,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三个小朋友画风的方法,感受大自然中事物随风而动的特点,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同时提高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
课前准备
学生:观察大自然中风动的现象,做小风车,收集几张画出风的图片。
老师:小黑板或幻灯片,生字卡片,一幅画有房子、太阳、大树、鸟的画(参照课本插图)。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 学 调 整
                 第一课时
一、看图说话,阅读第一段,引出画风。
1.出示一幅画有太阳、房子、树、鸟的图画(参看课本插图)。
同学们,这幅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个别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指导:加上合适的词语说得更具体一些;按照一定的顺序说。
2.这画呀,是三个小朋友画的。(出示课文第一段)
自由朗读,抽读。
是哪三个小朋友在画画呢,你能响亮地喊出他们的名字吗?
3.卡片认读“宋涛、陈丹、赵小艺”,贴在黑板上(或教师直接在黑板上端正书写这三个人名)。
想一想、找一找:“宋、涛、陈、丹、赵、艺”这几个字在我们身边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现了。
“宋、陈、赵”人的姓。耳东陈、走肖赵。
我们再热情地给他们打声招呼。
4.        这三个小朋友不但能画红红的太阳、漂亮的房子、绿油油的大树、可爱的小鸟,他们还会画风呢!(板书课题)
5.        质疑:风是怎么样的?(看不见、摸不着、没颜色、没气味)
怎么画出风来呢?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正确,读流利。
2.交流:出示词语,抽读,正音。
洁白  乌云   眨眨眼睛
忽然  景物   斜斜的雨丝
旗杆  呼呼地转  显得更美了
3.        出示多音字:
ɡǎn一杆秤  一杆枪  一杆笔  秤杆 枪杆 笔杆
ɡān旗杆  电线杆  栏杆儿
zhuǎn转身  转变  转达  转送
zhuàn旋转    转动
教师指导:“杆”是多音字。读ɡǎn时,往往形容较小的木条,可以做量词;读ɡān时用做较长的木棍。“转”也是多音字,做改换方向或不是直接的意思时读zhuǎn;绕着圈儿动的意思时读zhuàn。在课文中找出有这两个字的句子读一读。
4.        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三、深读课文,合作解疑。
1.风是怎么画出来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书中的小朋友都用了什么好办法。找出句子,画上波浪线。
2.讨论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幻灯片或小黑板上):
①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②说着,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③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
④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3.自由读、抽读。句子中的“她”、“他”分别用文中的姓名代进去,幻灯片或小黑板上改好:
①只见赵小艺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②说着,陈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③宋涛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
④赵小艺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4.他们画风的方法不一样,为什么都画出了风呢?你从哪些词里感受到风?自由朗读四个句子,有关的词下加小三角形。
5.逐句讨论,交流,朗读,改编成小诗。
A“宋涛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
①抽读,我们感受到风了吗?你从哪些词感受到?
②板书“雨丝斜”。简笔画。看来我们可不能小看了这个“斜”字,风啊,就藏在斜斜的雨丝里。
③宋涛真能干。如果你是宋涛,画出了风,高兴吗?高兴地齐读句子。
④我们也很能干,谁能用“风来了,风来了,风把  吹  了,风藏在  里。”这样的句式编一句诗歌。
B“陈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①抽读句子,说说你从哪里感受到风。
②板书“小树弯”。男女生比赛读这句话。现在我们都是小树,如果你觉得自己读出有风吹过的感受,请你和小树一样弯弯树枝、树干(手臂和腰)。
③风藏在哪里?能再编一句诗吗?(“风来了,风来了,风把  吹  了,风藏在  里。”)
C“只见赵小艺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①哪些词让你感受到风?
②板书“旗子飘”、“风车转”。 简笔画:没有风时垂下的旗子和有风时飘动的旗子。玩一玩自制的风车,板画转动的风车(风车转动,三片风叶看不清了)。
③编成小诗:风来了,风来了,风把旗子吹动了,风藏在飘扬(舒展)的旗子里。风来了,风来了,风把风车吹动了,风藏在呼呼直转的风车里。
D小结:瞧瞧我们多能干,一会儿就作了一首小诗,你愿意有表情地朗读给大家听吗?
6.这三个聪明的孩子动脑筋,想办法,都用自己的方法画出了风,可真了不起,你愿意再来读读吗?看看风是不是也藏在你的朗读里。(生再读课文4~8段体会)
四、巩固生字,写字指导。
1.填空总结并朗读下面一段话,复现再记生字。
赵小艺画了在旗杆上飘动的旗子,呼呼转的风车;陈丹画了弯弯的小树;宋涛画了几片乌云和斜斜的雨丝。他们都画出了风。
2.抽读生字卡片。交流记字的好方法。
3.比较记忆:乌――鸟   丹――舟   涛――寿   陈――阵
4.指导书写:艺、丹、涛、陈、丝。
艺:草字头的横宜长,下面的“乙”字折笔尽量向左边斜,弯处较圆,向右稍平,钩往上。
涛:右边三横一长撇,右下的“寸”不要写得太偏右下。
丝:上面两个绞丝没有提,没有点,下面长横托住上面的两个绞丝。
丹:第一笔竖撇,整个字稍瘦长,只有一点。
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的握笔姿势和书写姿势。
五、作业:
《课堂作业本》第1、2、3、4题。
六、板书:
15    画  风
宋涛       赵小艺         陈丹  
   雨丝斜      旗子飘        小树弯
风车转
(上课时对学生的回答作及时恰当的评价和鼓励,能够适时地进行这样评价:“你真是一个自信的孩子”,“你善于向别人学习”,“你像书中的小朋友一样,真会动脑筋”,“你能主动修正自己的意见”……这样不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为第二课时评价人物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2.照样子说一说。(用小黑板或幻灯片出示)
(洁白)的纸    (  )的小树   (  )的雨丝   (  )的风
(    )的小鸟  (  )的房子   (  )的太阳   (  )的小朋友
(不停)地转    (  )地画     (  )地吹     (  )地想
3.判断句子对错,认为句子对的举右手,认为错的用双手在胸前交叉,并说说错在哪里。(用小黑板或幻灯片出示)
①“程”和“陈”都是后鼻音。
②“旗杆”和“笔杆”的“杆”都念“ɡān”。
③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
4.课文中写了哪几个小朋友,分别是怎样画出风的。
二、练读对话,感受人物特点。
1.文中的几个小朋友真了不起,他们能把看不见的风画出来,真让我佩服。请同学们自己挑选一个角色,在四人小组中分角色朗读课文。
2.抽一组反馈,评读。
3.说说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
讨论交流,穿插朗读句子,读出各自的语气。
①宋涛:敢于提问,并能主动修正自己的意见。
读第二段。(心里很得意,认为风画不出来,想为难陈丹和赵小艺。)
板书:谁能画风?
读第五段。(惊喜、大声。受到小艺的启发突然明白风是可以这样画的,所以非常高兴。)
读第七段。
②赵小艺:自信,肯动脑筋。
读第四段。
比较句子:赵小艺说:“我能!”
          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
(第二句写得比较具体,看出赵小艺爱动脑筋。她经过思考以后非常自信地回答。)
板书:我能!
读第八段。(小艺积极思维,想出更多的方法。)
③陈丹:善于向别人学习。
读第三段。(“谁也画不出风”为难的语气)
读第六段。(“我也会画风了。”高兴)
板书:我也会
4.分角色读2—8段,一边读一边想象他们当时的动作、神情。
    6.齐读最后一段。
“三个小朋友正说着,画着,忽然吹来一阵风,画中的景物好像都在动。一张张画显得更美了。”
为什么画儿显得更美了呢?(风儿吹动画面,旗子似乎飘动起来,风车似乎转动起来,我们脸上也似乎有风轻轻拂过,真舒服啊!)
三、创编诗歌,拓展练习,描绘美景。
1.宋涛、陈丹、赵小艺能通过风吹过景物的变化,把无影又无踪的风画出来,你们能画出风吗?(板书:我们也能!)请你也用“风来了,风来了,风把  吹  了,风藏在  里。”这样的诗句,画一画风。
风来了,风把海浪卷起来了,风藏在卷起的海浪里。
风来了,风把风筝吹得高高的,风藏在高高放飞的风筝里。

风来了,风把黄叶吹落了,风藏在飘飞的落叶里。
……
2.爱动脑筋的我们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变成了一首首诗,一幅幅画。叶圣陶老爷爷也把风变成了诗――《我们知道》。师生一起配乐朗读,感受美妙的文字。
        我们知道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树叶在枝头颤动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林木微微点头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正走过呢。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河水泛起波纹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
3.启发想象:声音、气味与风一样,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由你来画声音、画气味,你会怎样画?讨论。
四、补充练习
根据课文第九段,仿写句子。
  大扫除后,教室显得        。
一场大雨过后,树叶显得             。
            ,    显得             。
五、写字指导。
转:右边“专”的第三笔“竖折撇”一笔写成。
眨:注意右边“乏”各笔的位置。右边第一笔平撇稍长,第三笔横撇的横略向上倾斜,最后一笔平捺。
学生书写“乌、显、忽、杆、眨、转、斜”7个字。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的握笔姿势和书写姿势。
六、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课堂作业本》第五题。
板书设计:
15        画 风
                      谁能画风?
                      我能!
                      我也会!
                      我们能!       
教学反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6
                                 
16 充气雨衣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识记和多次复现,能正确认读本课的14个生字。通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3.通过朗读、比较、摘抄,积累“优美、旋转、称赞、徐徐张开、渐渐模糊、五颜六色“等词语。
教学重点:一是正确认读本课14个生字,二是读准字音,流利地读文。
教学难点:通过交流小林“看、想、做”的内容,学生深刻感悟到“小林爱思考”和“勤实
践”的好品质。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 学 调 整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谈话激趣,板书课题。
同学们,下雨时你穿过雨衣吗?遇到过什么难题?(学生交流。)
5..根据学生回答,导入课文学习。
是的,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鞋子上。你们想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吗?有一个孩子就会动脑子,想了一个好办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板书课题:充气雨衣。
3. 学习生字“充”,正音,日常生活中,哪些用品是需要充气的?
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听老师来读读这个故事,可以边听边思考刚才的问题。
2.听完故事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
3.自由朗读课文,要求:第一遍——边读边圈出生字,并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第二遍——借助小鱼身上的拼音,努力把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时间允许可以多读几遍。
4.检测字词读音:
(1)指名一人读生字及带有生字的词语,其他同学校对。
(2)自由练读。
(3)同桌互读,互相帮助正音。
5.教师引读课文:
(1)下午放学的时候,随着一声春雷,下起了大雨……小林的雨衣──
⑵ 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
⑶ 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⑷ 在儿童用品展览会上,──
三.默读课文,研读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小林遇到几次难题,是怎么解决的?
   画出有关的句子。
2.小组内交流。
    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
3.交流汇报,在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这几个方面。
⑴小林发明的灵感来自哪里?读读有关句子。
    ①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②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一件件雨衣。
    ③他拿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
   ⑵读好小林想的句子。
①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了。
    ②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小林一直在想啊想……
引导学生“这个难题”指什么?把它代进去读一读。“一直”说明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学生的朗读感悟必定是水到渠成。
    ③这样的雨衣怎么叠起来呢?
    ④小林眼睛一亮,心想: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
⑶夸奖的句子
     嘿!别提多棒了!
四.情感升华:
1.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充气雨衣”发明的过程。
2.你从“充气雨衣”的发明得到了什么启示?
3.你喜欢小林吗?为什么?
4.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用品给你带来不便的事吗?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吗?
5.总结激励语: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五.布置作业:
1.摘抄句子,并学着用“像”来写一句话:
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
2.课后动手做一做,改进一下你认为不太好用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有条件的班级可以结合班队活动课进行“小小发明家”的评比。
板书设计
            16   充气雨衣
     ? 一直想 旋转起来的裙子 塑料救生圈
        做    粗铁丝    塑料环       
教学反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6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识记,能发现相同的两个字调换顺序后组成的词,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
2.通过“加一加”和游戏识字等方法,能自主根据形声字特点进行识字。多次复现积累运用词语。
3.通过自主阅读,能自己读懂小故事《鲁班造伞》,明白“留意生活中许多不起眼的小事,勤干思考,会增长许多智慧”的道理。
4.以“我们的小制作”为主题开展口语交际。初步练习用“先……接着……再……然后……最后”说话
5.通过展示邮票、名言、书法作品、小制作等,使同学们互相学习,乐于展示。
教学重点
认字、口语交际、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
近义词词义的区分,练习用“先……接着……再……最后”说话。
课前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收集资料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 学 调 整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游戏导入。  
师:我们先来比一比,谁的脑子最灵活,老师说一个词,请同学们把它倒着说出来。如:“好人——人好”,“领带——带领”等。
师:书中也有几组类似的词语,大家看看,你发现什么了?
2出示词语。
奶牛 牛奶 蜜蜂 蜂蜜  水池 池水
图画 画图  牙刷 刷牙    山上 上山
3.自读词语,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4.全班交流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每组词语的两个字都相同,只是交换了前后的位置。第一大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因为颠倒了字的顺序,所以表达的意思不同了。第二大组的第一竖行是表示事物名称或地理位置的词,交换了字的位置,就变成了表示动作的词。
5.你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以小组竞赛的方式,看哪一组说得多。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然后用多种方法朗读。
示例:
算盘 盘算  到达 达到  展开 开展  网上  上网   
喜报 报喜  喜欢 欢喜   上海   海上   故事   事故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①学生自读课本,拼读生字,同桌互相正音,并想想两个熟字与新字的联系。
   ②出示生字,请学生谈自己的发现。(形声字;用熟字加熟字的方法识记新字。)举出几个从课外学到的类似的字,介绍给大家。(虾、烤、吐、理、湖、蝴、清、松、城、渔、狸、情、描、纺 放、花、箱、 盒、 圆、病、赶、近)
③游戏识字。     
*任意抽卡片认读生字,并当“小老师”领读。强调“姓、警”的正确读法;
*送信游戏。 
*扩词练习:给字宝宝找朋友。
*同桌互读,全读对的给同桌画颗星。
  2.我会填
  ①学生自读两组词。说说每组的两个词是什么关系。(近义词)
  ②小组讨论,试着把每组的两个词填入句中,看哪个词更准确一些。 
   ③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订正,并读句子。
  ④结合生活分别用这两个词造句。
  3.我会读
  ①学生默读明意,自主识字。
  ②朗读感悟:鲁班是怎样造伞的?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你还有什么问题?(鲁班善于思考,动手创造。) 
   ③拓展:再谈谈鲁班的其他发明及趣事。 (如:《鲁班造锯》相传有一年,鲁班接受了一项建筑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这座宫殿需要很多木料,鲁班就让徒弟们上山砍伐树木。他的徒弟们用斧头砍伐,但效率非常低,工匠们每天起早贪黑拚命去干,也砍伐不了多少树木,远远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眼看着工程期限越来越近,这可急坏了鲁班。为此,他决定亲自上山察看砍伐树木的情况。上山的时候,由于他不小心,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一种野草,却一下子将手划破了。鲁班很奇怪,一根小草为什么这样锋利?于是他摘下了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细齿划破的。
他受到很大启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想,如果把砍伐木头的工具做成锯齿状,不是同样会很锋利吗?砍伐树木也就容易多了。于是他立即下山,请铁匠们帮助制作带有小锯齿的铁片。鲁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拉了起来,只见他俩一来一往,不一会儿就把树锯断了,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了。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留意生活中许多不起眼的小事,勤干思考,会增长许多智慧。 锯发明以后,鲁班又发明了许多木工工具.)
  ④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或家长听。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小制作
1.谈话导入:我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又聪明又能干,会剪纸、会画画、会折纸,还会捏橡皮泥娃娃。今天,就请大家用你们灵巧的双手来展示你的才华吧。
2.动手做小制作。用准备好的材料做自己喜爱的小制作,可以合作。
二.示范说话
老师:老师也非常喜欢小制作,昨天也回家做了一个,大家来看看这是什么?(高兴地出示圆头小娃娃)大家想不想知道它是怎么做成?那好,请同学们认真地听老师介绍,待会儿也请你们像老师一样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
老师手拿小制作向大家介绍,学生仔细看作品,认真聆听。(我的小制作是圆头娃娃。它的材料有线球、彩色毛线和针线。我是这样做的:先找一个圆圆的线球做成娃娃的头,再用彩色毛线缠起来连在娃娃头上,做成娃娃的身子,接着在身子两边用毛线做成娃娃的手,最后把一根根黑线缝在娃娃的后脑勺上,做成娃娃的头发。这样就做成了圆头小娃娃。我可以把它挂在墙上、也可以挂在包上作装饰。)
三.指导表述:
1.刚才你们听明白老师是怎么介绍的吗?(对了,老师作品的名字,作品的材料、形状、颜色、用途和制作方法。)   
2.老师介绍制作方法时按照一定的顺序用了哪些连接词?
(先……再……接着……最后……) 
  3.说话时还要注意什么?(注意说话要清楚、完整、态度要自然、大方、有礼貌。)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四.学生按要求练习说话:      
1.课件出示说话要求。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汇报制作过程。小组练习说话,教师播放背景音乐相继巡视指导。
3.每组评出说得好的同学,选派出来介绍给大家听。
4.评出“最佳解说员”
  五.作品展示。
将教室布置成展览馆形式,学生自由欣赏、品评作品。       
第三课时
展示台
导语: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当你碰到美的东西你会怎样?(生交流。)
一.展示邮票
1. 老师简介邮票的种类
邮票有很多种。只是因为自其诞生之日起,邮票被赋予越来越多的用途,可分类归纳为:
普通邮票——发行量大,图案比较固定。往往多次印刷,有多种版别。
纪念邮票——是为某一事件或场合特别发行的邮票。
  特种邮票——为宣传特定事物而发行的邮票,基本上只要不是普通邮票和纪念邮票的邮票都属于此类,范围比纪念邮票更加广泛。
  福利邮票——又称附捐邮票,是为福利、健康、赈灾、慈善等事业而发行的邮票。
公务邮票——是政府机关单位用于支付公务邮件所使用的邮票。
航空邮票——航空邮票适用于空运邮件,因此也被称作“空运邮票”。
2.小组展示自己收集的邮票,介绍其内容。
3.小组推荐新颖的邮票在班上展示,并做有关介绍。
二.展示名言
1. 同学读自己收集的名言,可以说一说作者和自己为什么会收集它?
2.老师出示收集的一些名言。如:
★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鲁迅
★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
★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布莱克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
★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巴尔扎克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克思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爱因斯坦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培根
★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伏尔泰。
★坚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马尔顿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 王阳明★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裴斯泰洛齐★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杜威
3.开展互赠名言活动(小组成员之间)。
三. 展示自我
近期的优秀作品(如书法或美术作品,小制作或作文等)。
四.展示其他作品
1.通过出示条幅、书法作品、雕刻作品、搜集到的其他图片与材料。(内容不限)等展示,并说明喜欢它们的原因。
2..教师与学生一起介绍其他有意义的课外学习内容,鼓励学生拓宽展示内容,从多方面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全班交流自己的搜集途径。(展示剪报本、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有趣的兴趣小组活动;课外活动等。)
五.总结
每个人交流一个苹果,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每个人交流一个思想你便得到许许多多的思想,愿同学们时时处处不忘留心美的事物,不忘将美与他人分享。
六.为此专题办个展览。 

板书设计
               学习园地四
            
(先……再……接着……最后……)

留心美的事物
       
教学反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6

  17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借助插图,联系生活,激活想象感受诗意,领悟诗情,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歌所描述的情景。把体会到的情感通过朗读、背诵表达出来。
3.初步领悟诗歌中比喻、夸张的表达手法。
教学重点:感受诗意,领悟诗情,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感受诗意,领悟诗情。
课前准备
教学时间
第五单元  学情分析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理解诗题
1. 指名学生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古诗。
2. 考考你:唐代的大诗人中,谁被称为“诗仙”,谁又被称为“诗圣”?
你对他们还有哪些了解?
3.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二首”就是这两位大诗人的名作。出示古诗题目:《望庐山瀑布》、《绝句》
4.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望庐山瀑布》。
齐读诗题,认读生字“庐”“瀑”。(注意“瀑”的读音)
5.理解诗题:(1)教师简单介绍“庐山”。也可以让曾去过庐山的学生介绍庐山,引出瀑布。   
(2)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落实“望”的字义)
二、初读感知,读通诗歌
1.听录音朗读,初步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味.
2.自由吟读,用笔圈出生字读一读,读准字音。自己读完以后再读给同学听。
3.指名读诗歌,倾听时关注字音与朗读节奏,标出朗读节奏。生自由读。关注“庐”与“炉”的区别,理解“香炉”和“香炉峰”
4.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品读诗句,感悟吟诵
1.读第一行诗,说说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教师点拨)
    围绕:烟:指云雾。紫烟:因为有太阳光的照射,云雾显出紫红色的光彩。 生:产生。 生紫烟:发出一种紫色的烟雾来。
    这一行中你觉得哪个词用得特别好!它活生生地画出了香炉峰上烟雾弥漫,慢慢向上升腾的情景。
  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2.读第二行诗,理解“遥看”、“川”。
  讨论:这一行中你觉得哪个词用得特别好!
  挂:形象地写出了瀑布外形的壮观。
    3.读三、四行诗句。
  理解:飞流直下:水流的飞泻。三千尺:不是真的三千尺,而是一种夸张,说明瀑布极长,挂得高,流得急。
联系李白的《赠汪伦》,再次感受夸张手法的妙用。
   瀑布的声势这样大,它的声响会怎么样?(想象)
   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行诗的意思。
   你能把诗人心里想的话说一说吗?
  (这哪里是瀑布,只怕是银河从高高的天上直落下来)。
  你觉得这句诗中哪个词用得最好?(落)
  这个“落”字好像写出了天上突然发生了变化,天裂了,银河从天上陡然掉到了人间。这是多么大胆、新奇的想象啊!
4.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5。总结全文,体会感情。(抓住:生、挂、飞、落)
6。诵读诗文,背诵诗文。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四、质疑问难,书写生字,重点指导“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背诵《望庐山瀑布》,说说诗意。
二、初读感知,读通诗歌
1.解题:绝句,是我国古诗中的一种,它的特点之一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字叫“五绝”,每句七个字叫“七绝”。
    2.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3.自由吟读,用笔圈出生字读一读,读准字音。自己读完以后再读给同桌同学听。特别关注“岭”与“吴”的读音。
4.指名读诗歌,倾听时关注字音与朗读节奏,标出朗读节奏。
5.生自由读。
三、品读诗句,感悟吟诵。
1.读了诗歌,你眼前仿佛出现了哪些景物?用笔圈出表示这些景物的词语。(“黄鹂”“白鹭”“千秋雪”“万里船”)。
2.要是让你画出这些景物,你会如何画?读读说说。(有机落实理解诗意。)
扣住描写“色彩”与“数量”的词,体会景物的美。
3.引导学生从景物的动静来体会景物的美。
一、二句为动,三、四句为静
4.找对子,体会语言的工整。
两个对一行   黄鹂对白鹭   西岭对东吴   千秋对万里
5.自由诵读全诗,说说诗意。
四、质疑问难,书写生字。重点指导“窗”和‘柳“。
五、拓展延伸
     学生课外找找李白、杜甫的诗歌诵读。       



教学反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6

18  雷雨

教学目标
1.会认读4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并能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3.从感悟作者笔下雷雨的特点中,逐步养成观察天气的习惯,学习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雷雨前后的景象。
教具准备:课文配套插图,生字卡片,田字格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 学 调 整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夏天的午后,经常会有雷雨。板书:雷雨 。
2.谁还记得下雷雨时的景象吗?学生回忆。
3.过渡:有一位生活的有心人,通过仔细观察,还写了一篇优美的文章呢!想读吗?好,那就让我们去看看作者笔下的这场雷雨吧!
4.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自由地朗读,标出小节号,难读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多读几遍,争取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a.压       乱      垂
压下来   乱摆    垂下来
b.往窗外望去,书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c.一动不动       一声也不叫     一(  )不(  )
一( )大风    一( )蜘蛛    一( )彩虹
  越来越亮       越下越大       越(  )越(  )                                         
3.请三个学生分别来读1、2、3自然段,4、5、6自然段,以及7、8自然段。
4.作者只写了下雷雨时的情景吗?学生自由说,看插图。
相机板书: 雷雨前   雷雨中   雷雨后
三、品读感悟
第一板块:品读雷雨前的景象。
1.雷雨前的景象是怎样的呢?我们默读1、2、3自然段,读的时候还可以联系以前看到的情景想一想。
2.巡视,反馈。
3.出示: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指名读。
当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向你压下来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感觉?请你把这样的感觉放进去读一读。再指名读。
教师范读。再指名读。
齐读。
这时的天空用一个词就是——板书:乌云密布。
天气真闷哪,连一丝风也没有。树上的叶子——,蝉——(学生接说)。
4.忽然一阵大风,吹得——(学生接说)树枝乱摆。
(加动作帮助理解)这乱摆的树枝一会儿朝东,一会儿(     ),
                  一会儿朝南,一会儿(    ),
                  一会儿朝上,一会儿(    )。
连树叶也——,真是——。板书:狂风大作。
谁能把这么大的风用读来表现一下。
5.出示: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你觉得蜘蛛逃得怎么样?因为——
通过图直观演示。
你能读吗?
6.此时,你仿佛看到了(预设:闪电像白色的巨龙从空中穿过,闪电划破整个天空),听到了(预设:轰隆隆的雷声,仿佛要震碎整个宇宙,巨雷震耳欲聋)。
合作读:师生读,男女读,前后读。
这电闪雷鸣的气势可真凶猛啊!板书:电闪雷鸣。
7.小结: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一切都预兆着雷雨马上就要来临了。让我们再去感受一下吧,齐读1、2、3自然段。
第二板块:品读雷雨时的景象。
1.雷雨说到就到,下得可大啦!
请大家自由读4、5、6自然段。呆会儿请大家用朗读告诉大家,雷雨有多大。
2.品读: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指名读。看标点,三个“哗”的后面都有一个“,” ,这三个“哗”能读得那么快吗?再指名读,特别是“雨”后面停了一下,我觉得你好象真的看到大雨了。
指名读,齐读。
3.雨下得真大啊,就像(一支支利箭倾斜着射向地面),(像巨大的瀑布,铺天盖地地倾泻下来),(像断了线的珠子,噼噼啪啪地拍打着土地),(像无数条链子,狠命地往玻璃窗上抽)。
4.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学生想像说。
这时候,天地一片(           )。
5.要是,你就是窗前的小朋友,你会怎么说,请你再读。这真是—— 板书:倾盆大雨
6、渐渐地,渐渐地——(学生接)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指名读,这么大的雨,会小得这么快吗?
“渐渐地,渐渐地”该怎么读?
指名读。
7.小结:这真是一场大雨啊!
8.观看下雷雨的插图。
这时候,如果你就是站在窗前的男孩,你会怎么说?
9.让我们再用朗读来表现一下雨的大吧!
男同学读4、5自然段,女同学读第6自然段。
四、书写指导
1.        出示“压、乱、垂、虹”等12个生字。
2.        学生观察分析字形。
3.        教师范写“垂”。
4.        学生练写,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2.背雷雨前和雷雨中的段落。
  二、品读感悟雷雨后的景象
  1.自由地放声朗读第7、8自然段,谈谈读后感受。
2.指名读第7自然段,朗读第二句“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时加一个呼吸清新空气的动作。
  3.第8自然段以诗的形式出示:
雨停了。
太阳出来了。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蝉叫了。
蜘蛛又坐在网上了。
池塘里水满了,
青蛙也叫起来了。
  4.读一读,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挂”、“坐”这两个词的确切。
5.雨后,还会有哪些景象呢?填写                     了 。
  6.齐读第7、8自然段。
三、回归整体
让我们再次去欣赏这场雷雨,好吗?师生合作背诵全文。
  四、课堂练习
  1.完成课后习题“读读抄抄”。
  2.完成《课堂作业本》。
五、课外延伸
1.        留心观察天气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
 附:板书设计
     雷雨前   乌云密布  狂风大作  电闪雷鸣
      雷雨中   越……越……
      雷雨后      
       
教学反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6
    
19   最大的“书”

教学目标
1. 会认“质、勘”等10个生字,会写“册、岩”等12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 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第10小节。
课前准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质疑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最大的书是什么?“书”为什么要加引号?这本书里有什么内容?等等)
3.生质疑,师归纳并相机板书: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
⑴把生字读正确,课文读通顺。
⑵给课文标出小节号,同桌交流。
2.检查反馈:
⑴ 读准生字新词
地质  勘探   地质勘探队员(结合教学:课文中谁是地质勘探员?)
    岩石  雨痕  波痕  矿物  宝藏
一册厚厚的书    一片陆地     刨根问底
⑵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1~4小节;5~6小节;7~8小节;9~10小节,11~12小节;13小节。
(课文以对话为主,学生在标小节号时有一定难度,需教师相机提醒)
三、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1.请带着刚才提出的三个问题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解决问题1:谁来告诉大家,这本“书”指的什么?
⑴指名回答,相机出示第四自然段。
⑵“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意思是说“这岩石厚厚的——”(引导学生说出“就像一册厚厚的书。”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⑶指名读第四小节,说说岩石为什么像书?“一册”还可以换个什么词语?
⑷指导读好含感叹号和问号的句子。
⑸哦,原来这本书指的就是岩石啊!现在我明白了。那你们明白为什么“书”要加引号吗?(这本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
3.既然叔叔说岩石就是“书”,那这本书里有哪些内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至10自然段,找找川川对叔叔提了哪些问题?
4. 找出川川提的问题,出示:
     问题1:这上面有字吗?
     问题2:这上面有图画吗?
     问题3:这能说明什么呢?
指名读川川的话,指导读好问句。
5.  面对川川的问题,知识丰富的地质勘探员叔叔是怎样回答呢?
谁愿意做做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帮川川解答第一个问题?
指名一生答读第6小节,其余学生问。在一问一答中读好对话。
6. 川川的问题一个接一个,他又问?(学生接读:这上面有字吗?)哪个地质勘探队员叔叔来回答?(再次指名答读)
7.教师扮演川川:那这些雨痕、波痕,还有树叶、贝壳、小鱼能说明什么呢?指名一生答读第10自然段。
课件出示: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后来,陆地沉下去了,这里就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
8. 叔叔是通过什么判断这里原来是长满树木的森林,后来变成大海的呢? 引导学生整合6、8、10自然段。
四、重创文本,指导写字
1.听到这儿,川川明白了:
              yán         cè hòuhòu                mái
原来,一块 石就像一   的书。“书”里 藏着许
        zhì
多有关地 的奥秘。
2.指名读这一段话。
3.指导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4.实物投影展示,点评。       
第二课时
一、有感情朗读对话。
1.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从川川和地质勘探队员叔叔的对话中读懂了:一块岩石就像一册厚厚的书,“书”里还藏着许多有关地质的奥秘。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
2.有感情地朗读1~10自然段的对话。
二、探究学习11~13自然段。
1.川川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前面的问题才解决,后面的问题又冒出来啦!课件出示: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
2.从川川的提问中,你觉得川川是个怎样的孩子?
⑴ 根据学生问答, 指导书写词语“刨根问底”。
⑵“刨根问底”还可以换成?(拓展歇后语:打破砂锅——问(纹)到底)
3.谁愿意解答川川的这个问题呢?指名答读第12自然段。
4.这本岩石书还会告诉我们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一些矿物图片。)你是从哪儿读懂的?(引导学生明白文中省略号的用处。)
5.教师引读第13自然段:听了叔叔的介绍,川川情不自禁地叫起来——
6.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呢?
三、拓展迁移
最大的“书”不仅满足了川川的好奇心,还让他从中找到了自己的梦想。二十年后,川川真的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了一名地质勘探队员。你们看:(课件出示)
川川趴在一块岩石面前,正仔细地研究着。他发现这块岩石上有恐龙的脚印,有虾,有水草。他明白了:在很久很久以前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宝、趴、印、陆、铁。
2.教师范写“印”。
3.学生练习
4.展示,点评。       
教学反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6

20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了解在大自然中辨别方向的几种方法。
教学难点:明白辨别方向的科学道理。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有关课件。
3.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辨别方向的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一群小朋友在郊外去旅游,他们玩得可高兴了,可是走着走着,树林越来越密,他们迷路了,怎么办呢?
2.板书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当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后,就能解答这个问题了。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学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标出自然段序号,并想想:课文讲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
2.检查自学情况:
(1)你能读吗?
大自然、指南针、告诉、准确、一盏灯、乱闯、指针、沟渠
(2)课文讲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
师板书:太阳、北极星、大树、雪
三、提问设疑,小组研读
1.怎样利用太阳、北极星、大树和雪辨别方向?读读课文,小组合作,试填表格的上半部分。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怎么办?
什么时候        观察什么        怎样辨别
               
               
               
               
你还有其他办法辨别方向的方法吗?
1.
2.
3.
四、全班交流,品读课文
学习第(2—5)小节,教学顺序随学生的汇报情况而定。
1.第二节:
(1)读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利用太阳来辨别方向?
讨论、回答、板书:白天、中午时、太阳在南、树影正指着北方
(2)师补充:我国处在地球的北半球,太阳正午时,方向指南,树影指北方。如果迷路时是早晨或傍晚,就可以按“日出东方,日落西方”的方法辨别方向。
(3)朗读第二节,并试者背出来。
2.第三节:
(1)用自己的话说说怎样利用北极星辨别方向?
(2)讨论、回答、板书:北极星、黑夜、永远高挂在北方
重点理解:指路灯  为什么把北极星比作指路灯呢?能不能和第二小节“忠实的向导”换一个位置?
(3)播放星空图。
同时老师讲解:晚上北极星出现在北方天空,它在地球北极上空,从地球上看它的位置几乎不变,所以航海的人和旅行的人在晴天的晚上常常靠它辨别方向。因为人们在晚上靠它指引方向,所以把它叫做指路灯。
(4)指导朗读这一节,并试着背出来。
3.第四节: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利用树叶来辨别方向?
(2)讨论、回答、简笔画:
阴雨天,树叶稠的一面是南方,稀的一面是北方。








(3)练习朗读。
4、第五节: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利用积雪来辨别方向。
(2)筒笔画演示。
   
       


   



师边画边讲解:一般来说,屋顶或高山的积雪南北化得快,北面化得慢,因为南边光照射得多。而沟渠里的积雪是北面化得快,南面化得慢,因为从南方射过来的阳光照到沟渠的北面,北面是面朝南,接受阳光多。
(3)讨论、回答、板书:下雪天,化得快的是北,化的慢的是南。
(4)把“北、南”二字放进诗歌中的第五节,读一读。
(5)回归读第5小节。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词语积累:
野外、沟渠、向导、忠实、指点、分辨、永远、高挂、天然、北斗星、指南针
2.读课文,说说怎样利用太阳、北极星、树枝、积雪来辨别方向?
二、学习第一、六小节
1.读第一、六节。
2.比较,并找出这两小节的异同点。
3.师小结: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和雪都可用来辨别方向。
三、延伸拓展,引导发现
1.你还有其他方法辨别方向吗?小组讨论,试完成表格的第2部分。
2.全班、交流。
四、借助板书,引导背诵
1.自己试着背。
2.同桌对背。
3.全班背。
五、书写生字
1.出示“积、稠、稀、针、碰、慌”,6个生字。
2.想想哪个字你认为比较难写的,记一记?
3.师范写“慌”。
4.生练写。
5、生字指导书写:
盏、导、忠
(1)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2)重点指导:盏。
6完成《课堂作业本》。       
板书设计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怎么办?
什么时候        观察什么        怎   样   辨   别
白天        太阳        中午时,太阳在南边,树影正指着北方
黑夜        北极星        永远高挂在北方
阴雨天        大树枝叶        稠的一面是南方,稀的一面是北方
下雪天        积雪        化的快的是北,化的慢的是南
       
教学反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6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了解标点在句子中的作用。
2.学习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在搭配词语,读“节气歌”中巩固识字,积累词语,并了解二十四个节气。
3.感知动物的奇妙,能把自己了解的动物讲给同学听,并把说的内容写下来。
教学重点:运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能把自己了解的动物向同伴介绍并写下来。
课前准备
1.有关二十四个节气、动物世界的课件。
2.制作语文园地中出现的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自读句子,同桌交流:发现了什么?
2.全班交流发现,然后归纳出:同样的内容,标点不同,句子的意思不同。
3.再读句子,体会句子的不同语气。
4.游戏强化:每组派两个人参加比赛,两人背对背,师指句子,一人读,另一个人说出标点,大家用掌声鼓励获胜小组。
5.拓展练习: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自由读,边读边新旧对比。
(2)小组交流识记10个生字的方法。
(3)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介绍识字方法。
(4)认读生字卡片,以竞赛的形式认读、扩词。
2.我会连。
(1)自己试着连一连。
(2)同桌交换、相互订正。
(3)补充练习
追赶       羽毛             晴朗的     馒头
   搅拌       羊群             香甜的     财富
   抖动       水泥             宝贵的     天空
3.读读背背。
(1)请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日历,圈出二十四个节气。
(2)读节气歌。
(3)借助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了解“节气歌”的意思。
(4)想想:我们现在处在哪个节气?
(5)背诵节气歌。
三、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本》中的有关练习。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
一、情境导入,感知动物的奇妙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里,动物是我们亲密的伙伴,你看,鹦鹉能学人说话,大象能帮人搬运东西,萤火虫的尾巴能发出微弱的亮光……动物世界真奇妙!这节课,让我们进入了一个神奇的动物世界。
2.播放“动物世界”的课件,让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奥妙。
3.交流看后的体会。
二、师生交流,交流互动
我们身边有哪些动物?(空中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你了解哪些动物的习性?动物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能讲讲吗?
三、组内交流,生生互动
选定自己比较了解的动物,在小组内谈谈动物的生活习性,其他同学要用心听,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提问。
四、全班交流,大家补充
小组推荐代表,比赛交流。
五、由说到写,实现迁移
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一种动物,注意围绕动物在外形和生活习性上的特点写 。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让同学评一评自己写得怎么样?
六、全班传阅,认真修改
全班传阅写话内容,相互交流,听取同学的意见后,再修改。       
第三课时(展示台、宽带网)
一、展示台
1.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同学们搜集了不少的资料,先展示给小组内的同学看看吧!
2.在展示的同时,能把自己的资料给别人做个介绍。
3.小组派代表全班精品展示,贴到“展示台”专栏上。
二、宽带网
1.哪些同学上网查过资料?上网对你有什么帮助?(丰富课外知识,开阔视野)
2.出示短文:读读短文,想想你了解到什么?
交流:食虫植物“猪笼草”和喜欢热水的鱼。
3.引读最后一段:你有什么想法?如果想要获得更多的知识,应该怎样做?
交流:看书看电视的时候,我们要留意大自然的奇异现象。
4.课外拓展:上网查资料《有趣的动物、植物》       
教学反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7

21  画家和牧童(一)

学习目标:
1、会认“戴”等13个生字,会写“兄”等1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既要敢于挑战权威,又要谦虚谨慎。懂得艺术源于生活,学会在生活中观察、积累。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课前准备: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六单元  学情分析


教学预设        教学调整
课前:动物国画欣赏
1.画家
你们知道哪些画家?在这些画家中,很多是以画动物而闻名的。知道齐白石画什么吗?徐悲鸿画什么?李苦禅呢?
2.欣赏
这些画家能用简单的几笔把动物画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想欣赏一下吗?
课件:滚动播放潘天寿、齐白石、李苦禅、徐悲鸿的作品。
3.请你们当当小小评论家,说说这些画画得怎么样?(老师提供词语: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介绍:像这样用毛笔、水墨和颜料画的画就叫中国画,简称国画,在古代一般称之为丹青。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出示:戴嵩,齐读。戴嵩特别喜欢画牛。
2.出示:《斗牛图》。
看,这就是戴嵩画的《斗牛图》。画得怎么样?能用一个词说说吗?
戴嵩把两牛相斗的情形画得是栩栩如生,清朝的乾隆皇帝看见了,非常喜欢,还在上面题了一首诗呢!现在,这幅《斗牛图》就收藏在台湾的故宫博物院。
3.相传,戴嵩画《斗牛图》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返唐朝,去了解《画家和牧童》的故事。板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标出小节号。
2.检查自学:
(1)认读带拼音的词语:
jǐ       qiào             zàn      ɡǒnɡ     ɡòu
挤进来  翘起来    纷纷夸赞  连连拱手     购买
pínɡ     qū        cán kùi       ǎi
批评    驱赶     惭 愧    和蔼
(2)认读没有拼音的词语
三、品读课文,夸赞(2-4自然段)
1.戴嵩是怎样画《斗牛图》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有关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2.交流,出示句子: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1)有不理解的词语吗?认读:浓墨涂抹、轻笔细描。
(2)出示斗牛图,引导学生观察: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是画中国画的两种不同画法。看,画牛肚子和牛腿时,戴嵩是用毛笔蘸了浓浓的、黑黑的墨一大片一大片来涂的,这种画法就是——浓墨涂抹;画牛的轮廓时,戴嵩是用细细的笔尖轻轻地描的,这种画法就是——轻笔细描。
现在明白了吗?再读词语。
3.指导朗读句子。
(1)从这两个词里,我们仿佛亲眼看到了戴嵩作画的样子。谁能想象着戴嵩作画的样子,读一读?
(2)再看,“一会儿……一会儿……”这说明戴嵩作画的速度——很快。谁会读?
戴嵩不但画得好,而且画得快。这是多么高超的画技啊!让我们想象着戴嵩作画的样子,再读一读。
4.指导朗读第3-4自然段。
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板书:夸赞。
(1)人们是怎么夸赞的?赶紧找出来美美地读一读。
(2)出示句子:
①“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一幅绝妙之作!”
②“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
(3)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请大家轻轻地读一读这两句话,一边读一边想:这两句话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交流:句义相同:夸赞、称赞、赞扬。像这样这个称赞、那个赞扬,就叫——纷纷夸赞。
句式相同:标点相同:感情强烈。反复夸赞:像这样夸赞了一次又一次,就叫——出示词语卡片:赞不绝口,齐读。
(5)指导朗读
赞不绝口该怎么读呢?谁愿意把自己当成围观的商人或教书先生夸赞一下!
用不同的语调来读,同样能表达我们内心的赞叹之情。一句往上扬,一句往下抑,这样就能使我们的朗读变得抑扬顿挫、生动活泼。捧起书,让我们用不同的语调读一读第3、4自然段,好吗?
是呀,戴嵩高超的画技赢得了大家的声声称赞,可是一位牧童却说他画错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下节课再学。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看,这是今天我们要写的五个字:批评、抹、挤、拱。齐读。这五个字里有一个字和其它四个字不一样,发现了吗?
(2)示范写:批评
(3)学生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上节课的生字朋友你们还认识吗?开火车读生字。
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对于戴嵩的画,大家是赞不绝口,可是一位小牧童却说他画错了,戴嵩会怎么做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5—6)自然段
1.读(5—6)节
是呀,正当围观的人纷纷夸赞的时候,一个牧童却挤进来喊着——“画错啦,画错啦!”
2.看图说话:
(1)出示句子,引读:这声音就像——炸雷一样,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
(2)观察图片,说话:你从什么地方看出他们都呆住了?发现一处说一处。
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他们有的————————;有的————————;还有的————————。
3.指导朗读
戴嵩真的画错了吗?面对牧童的批评,戴嵩又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我们无法从图上听到他们的对话。请你们接下去再读第5-6自然段,待会儿老师请读得好的同学给戴嵩和牧童配音。
指名分角色读:请同学们仔细地观察戴嵩和牧童的表情、动作,认真地听一听,“戴嵩”和“牧童”的配音配得怎么样?
同桌两个人,一个做牧童,一个做戴嵩,合作读读他们的对话。
全班分角色读。
4.口语交际
(1)大画家真的画错了吗?
(2)小牧童,敢把这个意见当面告诉大画家吗?(学生做牧童,老师做戴嵩,其他同学做围观的人。)
(3)如果你就是戴嵩,你会接受牧童的批评吗?(老师做牧童,学生做戴嵩,其他同学做围观的人。)
牧童:画错啦,画错啦!伯伯,您画错啦!
戴嵩:小兄弟,刚才你那么理直气壮地说我的《斗牛图》画错了,能告诉我错在哪里吗?(小兄弟,你能说说什么地方画错了吗?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
牧童:您画的牛尾巴是翘起来的。实际上,两头牛打架的时候,力气全用在牛角上,尾巴是夹在两腿中间的。
戴嵩: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牧童:我当然知道了!因为我曾经仔细地观察过两头牛打架的情形呀。(我在放牛的时候,经常能看到两牛相斗的情形呀!)
戴嵩:你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你的话让我受益匪浅啊!我马上拿笔改正!以后,我一定会更仔细地观察牛的生活习性。等我下次画牛的时候,再请你给我提意见,好吗?)
(4)听了戴嵩和牧童的对话,此时此刻,我想,你们这些围观的人一定有话要说。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在书本的空白处,可以送给戴嵩,也可以送给牧童。(多么虚心、和蔼、勇敢的画家!多么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勇敢的牧童!)
四、总结、指导书写。
1.大画家戴嵩虚心地接受了小牧童的批评。后来,他更加仔细地观察牛的生活习性,终于画出了一幅幅传世名作——出示:戴嵩的《斗牛图》《乳牛图》《归牧图》《三牛图》,欣赏。
2.出示第一自然段,引读:戴嵩把这些牛画得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真是太绝了,太妙了!怪不得——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3.故事读完了,这些词语还认识吗?会用吗?
著名 批评 挤进来 纷纷 夸赞 连连 拱手 浓墨 涂抹 轻笔 细描 
戴嵩是唐朝一位(   )的画家。有一次,戴嵩一会儿(    ),一会儿(    ),很快就画成了一幅《斗牛图》。围观的人看了,(    )。这时,一个牧童却(    )说他画错了,还告诉他:两牛相斗时,尾巴是夹在后腿中间的。戴嵩(    )道谢,接受了牧童的(    )。
4.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看,这是今天我们要写的几个字:兄、呆、商、决、价、钱、购。
(2)你觉得哪个字特难写,需要提醒大家的?
(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指导难写的字。
(4)学生书写,互相评价,优秀作业全班展示。
五、课后:赠诗
角尖项强力相持,蹴踏腾轰各出奇。想是牧童指点后,股间微露尾垂垂。
——乾隆御题
板书设计
21、画家和牧童
著名    会观察
虚心    说真话       
教学反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7


21  画家和牧童(二)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能读好带生字的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图文结合阅读理解体会人物的优秀品质。
教具准备:
1、一幅能明显表现“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两种技巧的国画;
2、相关课件
课前准备:
教学时间: 2课时
基本操作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直接揭题,导入新课。
1、             1、今天我们学习21课,板书课题:画家和牧童
2、             2、指读课题,“牧童”是什么意思?
3、你猜猜老师为什么把“画家”两字写得那么大,“牧童”两字写得那么小?(画家和牧童的年龄不同、身份地位不同)
4、.是啊!一个著名的大画家和小小年纪的放牛娃之间会有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走进故事。
二、初读感知
1.生自由大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那是一个怎样的画家?怎样的牧童?师巡视学习情况。
2.检查生字词:
师:看到大家读得这么认真,词语们都跑来祝贺你们了,瞧!
出示词语
我会读:gòu        ǎi       pī ping   cán kuì
购买       和蔼     批 评     惭 愧
           gǒng        yíng    qǖ
拱手       牛蝇     驱赶      价钱
           qiào        mò mǒ           miáo
翘起来    浓墨涂抹     轻笔细描
①自己试试(生自由读词)
②师:下面请你当当小考官,同桌同学相互读,读得好的夸夸他,读得不好的帮帮他。
③师:小考官们,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刚才你们在听、读时,发现哪个词很难读,但是通过努力,你也把他读好了。
重点:惭愧    (“惭”前鼻音、平舌音,“惭愧”两个字都是竖心旁,表示跟心情有关)
    牛蝇    (“蝇”为后鼻音,牛蝇是一种专门叮牛的蝇子)
    浓墨涂抹(声调难读准,师领读时可以示“墨”“抹”的生字卡片)
    轻笔细描(“描”第二声)
④指名读:解决了这些拦路虎,读起来一定更正确了,谁敢一个人站起来读全部词语?
⑤齐读
⑥小游戏:师动作演示,生猜词
a  翘起来    b   拱手
师:什么时候要拱手?生回答  师小结:道别  致谢 问候  祝贺
师:拱手是古代人民文明礼貌的一种表现方式。文中哪位古人向谁拱手?
板书:戴嵩(齐读)
同学们都读了课文,你知道戴嵩是个怎样的画家?(画技和人品两方面回答)
师:老师教同学们一个夸赞画画水平好的词语   板书:画技高超(齐读)
三、精读感悟1-4节
1.师:你从哪些句子能看出(戴嵩画技高超)来呢?请同学们一边轻声读课文,一边用“—”划出有关句子,再读一读。
2.生自主学习,师巡视
3.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课件随机示句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A

①指名读句
②课件示句“他的画挂出来,有许多人观赏。
比较异同(这样读听不出戴嵩的画特别的好,也许挂出时间很长了,才有人上去看,用上“一…就…”说明刚挂出来就有人观赏,可见戴嵩的画非常受人喜爱。)
③师: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指名读、齐读)
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B
①指名读句
②师:你能从哪些词体会出他的画特别好?
“没有不点头称赞的”说明每个人看了都会夸戴嵩的画好;(这句话的意思不变,你还能换个说法吗?)
“争着”“花大价钱”说明花了很多钱还不一定买得到。
③师:怎么样才能把这层意思读出来呢?
试读、指名读(师点评:你把“没有”读得特别重,让我们觉得每个人都在称赞戴嵩的画;是啊!花了大价钱还不一定买得到呢!)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C
①指名读句
②师:“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是画中国画的两种基本技法。
展示一幅山水画,指出其中的两种技法。
师:你愿意当一回大画家来演示一下吗?(师读句,生演示。)
③师:是啊!当时大画家戴嵩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真是挥洒自如呀!你能读好这句话吗?(如果把句中的“一会儿……一会儿”省去可以吗?比较读,读中体会戴嵩的画技高超。)
④试读、指名读(点评:我好象真的看见大画家在那儿挥洒自如呢!)
小组读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D
①指名读句
②师:这么好的画老师也想夸一夸(故意漏去一个“画得太像了”)
比较异同(生口答)
师小结:实在是太像了,商人忍不住从心底里夸了一次又一次,谁再来夸一夸?
③师:是啊!像这样的画,一般的画家          画不出来,所以称之为绝妙之作!谁能加上动作来夸夸这绝妙之作?生加动作读句(师评价:你这位商人都打算花大价钱买下这幅画了,是吗?)
④男生齐读(师:这样读才是称赞别人)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E
①指名读句
师:是呀!只有马良的神笔才能画出活的画来。
②女生齐读(师:这样就是“赞扬”别人。)
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
F

①师:大家对戴嵩的画赞不绝口,看!你想怎么夸呢?让我们先到词语加油站去加加油吧!
②课件示词语和《斗牛图》
③指名读词(绝妙之作、上乘之作、神乎其神、出神入化、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④指名用上词语夸《斗牛图》
⑤想夸的站起来夸
四、精读5-6节
1、师:刚才老师听到同学们在下面窃窃私语,是呀!这幅《斗牛图》和书上的《斗牛图》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
2、生口答:书上的牛尾巴翘起来,真正的《斗牛图》上的尾巴是没有翘起来的。
3、师:是呀!书上的画是戴嵩第一次画的,而这是后来重画的真正《斗牛图》。是谁先发现了这个错误的呢?谁来做一做小牧童,告诉大家“画错了”。
生读“画错啦,画错啦!”
师:小牧童,你为什么喊得这么重呀?为什么喊得这么急呀!谁还想读?读出迫不及待的语气。
4、师:在大家的纷纷夸赞声中,小牧童却说画错了,这声音就像炸雷一样,让围观的人都         呆住了,看!
五、总结,朗读全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师:正是由于戴嵩的虚心,所以他这才画出了真正的《斗牛图》。《归牧图》,《乳牛图》
(有条件可用课件让学生欣赏戴嵩作品)
4、师:无论是戴嵩的虚心还是牧童的直言不讳,都是我们做人应具备的优秀品质。希望大家学有所获,学有所悟!
六、作业:①自读“我知道”,并把这些知识介绍给家长听
          ②课外收集名人虚心好学的故事。        3、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美读课文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画家和牧童》这个故事,深深地为大画家戴嵩的虚心好学所感动。现在让我们美美地来读读课文吧!
2.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
二、巩固生字,积累全文
1.出示生字卡片,用多种方式检查学生生字、词语认读情况
2.在这篇课文中你又积累了哪些好词佳句?(结合完成课后“读读写写”作业)
三、指导写字
1.认读要写的几个字,并用这些字口头组词
2.观察字形特点,按结构偏旁归类。
3.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和不容易写好的字。
(“商”里面不是“古”;“抹”上边上横长,下横短;“批”右边的两个“匕”大小不同。师范写“钱”、“购”)
4.学生书写。(师随机指导并纠正写字姿势)
四、语文活动:故事会
指名学生交流中外名人虚心好学的故事,并评选最佳故事明星。
板书   戴嵩              牧童
       画技高超          直言不讳
       虚心
       
教学反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7

22  我为你骄傲

学习目标:
1.会用借助拼音、查字典等方法认读“滑”等9个生字、会写 “骄傲”、“报”、“拾”、“滑”、“破碎”等字词,能用联系上下文、想象体验等方法理解“很不自在”。
2.通过品读相关的词句,感受到小男孩心情变化的原因,感悟小男孩知错就改的真诚。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会用借助拼音、查字典等方法认读“滑”等9个生字、会写字词“骄傲”、“报”、“拾”、“滑”、“破碎”,能用联系上下文、想象体验等方法理解“很不自在”。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品读相关的词句,感受到小男孩心情变化的原因,感悟小男孩知错就改的真诚。
课前准备: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预设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教学“骄傲”一词,以词导题
1.看老师写一个词语“骄傲”,生读。
2.学生练习书写。
3.你有过值得骄傲的事吗?
师:有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写给一位普通的小男孩这样一句话
板书课题:我为你骄傲
4.生读课题
5.老奶奶为了什么事为小男孩感到骄傲呢,赶快去读读这个小故事吧!
二、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要求:读准字音,圈划生字,标小节号。
2.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师检查自学情况
4.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第1、2小节
1.以学生的回答为切入点:玻璃是怎么被砸碎的呢?我们来读读1、2小节。
生自由读1、2小节。
2.读着读着,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是从哪个句子中读懂的?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
⑴ 我们看着石头像子弹一样射出,又像流星一样从天而降,觉得很开心,很有趣。
    多有趣啊!那你能把伙伴们的开心用朗读表达出来吗?
⑵ 我们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就像兔子一样飞快地逃走了。
像受惊的小兔子一样,飞快地逃走了,多么慌张啊!谁来读一读?
4.是呀,小男孩明明做错了事,老奶奶为什么还为他骄傲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四、书写生字
1.出示要书写的生字:封、继续,观察字形。
2.教师范写“继”。
3.学生练习书写,评价。
五、作业
1.抄写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抄写课文中的两个比喻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听写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二、学习第3、4、5小节
1.自由读3、4、5小节。划出表示小男孩心情的词语。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害怕  担心  很不自在  一阵轻松
2.如果你就是这个砸碎玻璃的小男孩,你会害怕、担心什么?
就带着你这样的感受来读读第一句。
3.可是老奶奶呢?仍然像往常一样,每天微笑着和“我”打招呼,这时“我”心里觉得?(太对不起老奶奶了),所以他觉得?(很不自在),带着这样的感受读读第2、3两句。
4.男女生配合读第三小节:男生读第1句,女生读第2、3两句。
5.后来,为什么他又觉得轻松了呢?默读课文4、5小节。
用“攒、装进、来到、投到”说一说。
在学生说话的过程中引导:
⑴ 给“攒”字换一个词:积,节约
⑵ 抓住关键句“三个星期过去了”让学生了解攒钱的辛苦,从而感悟小男孩的真诚:
三个星期就是?(21天),小男孩把送报赚来的钱一美分一美分地积攒下来,整整21天,才积攒了7美元。
⑶ 现在,在你心中,这是个怎样的小男孩?
6. 让我们通过朗读再次感受小男孩勇敢和真诚。学生有感情地齐读3、4、5小节。
三、学写生字。
四、学习6、7小节。
1.如果你是老奶奶,读到小男孩的这张便条,心里会怎样想?
2.指名朗读6、7小节,感受老奶奶的博大胸怀。
3.读到这儿,你想对老奶奶说些什么?
五、小结全文       
教学反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7

23 三个儿子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独立识字能力,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通过本课学习让大家体会妈妈的辛苦,懂得关心、孝顺父母。
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课前准备:
教学时间: 2课时
基本操作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巧设悬念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看到几个儿子?(改成:看课文插图,说说图上画了哪些人?)
2.出示老爷爷说的话:齐读:“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3.设疑:(图上)明明三个儿子,老爷爷怎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呢?今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4.揭题:23 三个儿子
二、初读感知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划出生字新词,并想办法认识它,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②再读故事,边读边想,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2.检查识字情况
嗓子  晃荡  胳膊  停下  拎着  水桶  沉甸甸 既聪明又有力气
(1)同桌互读。
(2)个别展示读。            
(3)指导难读的字, Zi        bo      zhe  
重点读好轻声“嗓子”、 “胳膊”、“拎着”, “沉甸甸diān diān”;字形重点:拎;读līn。注意其他带“令”的字大多是后鼻音,而“拎”除外。“拎”字右边容易写成“今”。比较“拎、令、今”。比较“既、即”。
(4)你能把难读的词语读好吗?
3.生字会认了,这些句子会读吗?
4、读下面的句子,练说“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句式。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5.师:真诚地表扬:哎哟,小朋友们真能干呀,这么多的生字都可以顺利解决了,真了不起。
创设生活的情境:小朋友,你看老师是这样表扬你的,你还记得你的妈妈是怎么表扬你的吗?(学生自由表达)
6提高要求:你能把妈妈的表情和动作也做一做吗?(学生自由表演)
7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今天,有三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请你自己去读读课文,找出妈妈表扬孩子的话。
三、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
反馈:你都找到了哪几句话?
交流一:(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指名生读)
1.采访刚才读的同学:
师: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
预设(我在想,我的孩子真了不起。生2:我想,我的孩子是很能干的,要是他表现好的话,我要好好表扬他!生3:我为我的孩子感到骄傲!)
2.交流提高:
1.师:另外一个妈妈是怎么说自己的孩子的?也请几位小朋友来读一读。
大家也听听,他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指名学生朗读)
2.朗读、评价。
3.自由练读,感悟提高。
交流三:(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说很么特别的地方。”)
1.提出疑问: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
 2.这个妈妈在说这话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呀?
3.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4、加上提示语,分角色朗读这三句话。
五、写字
1、请学生说说哪个字书写时要注意。
2、示范写“胳膊,晃荡,停”几个字。
3、指生上来板书,指出优缺点。
4、学生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三个妈妈在打水时,怎么说自己的儿子?
(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又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另一个妈妈说:“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二、自主发现,从细小见真情
1.自读发现: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小朋友自己去读读课文的7、8小节,想一想。
2.交流反馈:师:读了两段话,你有什么发现?(水很重)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水很重的?
(1)完成填空。
一桶水可重了!水__________,三个妈妈__________,胳膊都了__________,腰也了__________。
(2) 你从填上的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2、呈现句子范读: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你听老师读了以后有什么感受?从哪里感受到的?(抓住“可重啦”、“直晃荡”等词体会。
3.这样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请你去读读书,用笔划出三个儿子的做法。
四、指明中心,升华主题。
1.分角色朗读,讨论释疑。
①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请你和你的同桌一起
准备一下,一个当妈妈,一个做老爷爷,来朗读对话。②指名分角色朗读。重点指导读好老爷爷说的话,读出“三个儿子?”中的反问语气,重音落在“三个”上。③读中讨论: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您怎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呀?
3、全班参与讨论。提炼出中心: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五、小结课文,读读议议。
改:学了课文,你想对文中的人物说些什么?用上句式:我想对——(谁)说:“——————————————。”
课内练习
   一、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聪明——(   )  特别一—(   )
   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歌声  (   )的水桶
    (   )的地方  (   )的孩子
板书
23 三个儿子→一个儿子?(!)
        第一个儿子 会唱歌 不会帮妈妈提水
        第二个儿子 会翻跟头 不会帮妈妈提水
        第三个儿子 没有什么特别 会主动帮妈妈提水       
教学反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7



24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教学目标
1. 会认11个字。  
   2. 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在自读自悟中受到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课前准备:字词卡片、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1课时
基本操作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吗?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你是如何得到它的?如果你见到一件自己非常喜欢的玩具,你会怎样做呢?
   出示课文的第一幅图、说话:这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有什么人?
  相机教学生字词“玩具”“柜台”“售货员”。
  2、齐读课题,设疑:这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声音响亮,标出小节号,划出生字词语,把生字所在句子认真地多几遍。
  2、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4、全班交流识字方法。(我会读:药品  柜台  专心  售货员                                                                            富裕   光芒  玩具  抢着说 )    字行重点:柜 、 售、 具 、
5、老师认为有几个小节特别难读,我想请同学来读一读。指名分节读第1、第7、第11小节。
  三、朗读感悟,层层深入。
改:(一)、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就是(“小兵”),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从哪里看出来?带着问题边读课文边思考,拿起笔画出有关句子。
  (二)讨论交流。
1、小兵是个非常喜欢玩具的孩子。
    2、他这么喜欢小汽车,为什么不买一辆呢?
   (1)默读课文2——12段,画一画有关句子。
   (2)感悟句子:
   句子一:
  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他爸爸常年生病着,家里生活并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
     3、分角色读2——12段。
   (三)轻声读最后两段话,说说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感悟句子:女儿听了,连忙从玩具里找出一辆漂亮的小汽车,请妈妈带给那个男孩。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女孩?你读懂了什么?
  感悟句子:
  售货员阿姨天天盼着再见到那个男孩,好把小汽车送给他。
  理解“盼”,阿姨为什么天天在盼?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四、感情升华
  ◎学了这篇课文,最让你感动的有哪些人?为什么?
  ◎你准备做一个怎样懂事的孩子?
               
教学反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7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在读写与比较AABB式叠词、形声字和形近字的过程中,能发现词语的结构特点,初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在读小诗以及口语交际的过程中,积累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办“六一”墙报的过程中,激发主动搜集材料、参与展示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每个训练都要落实、到位。
教学难点: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具准备:识字卡片,若干抄写词语和小诗的小黑板,有关“六一”的展示材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 学 调 整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由反义词组成的AABB式叠词)。
2.多种形式练读,注意把握这类词语的朗读节奏。
如,师:大——      生:大大小小   
    师:大小——    生:大大小小  
3.读了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每一个词语是反义叠词。)
4、像这种形式的词语你还能说出几个呢?鼓励学生多说。
二、日积月累
 1.出示两行生字:
萝  茄  菇    炖  烧  烤
扒  扛  拣    跺  踢  跳
(1)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读,其他学生听一听他是否把字音读准了。
2. 边读边想,你又发现了什么?(部首  意义)
(1)出示一组字:萝、茄、菇,说说你发现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点?(三个字都是草字头,每一个字所指的都是植物中的蔬菜类。)
(2)出示其它几组字,分别说说这几组字各有什么特点?
(1)炖 烧 烤(与“火”有关,都含有煮之意)
  (2)扒 扛 拣(与“手”有关,都含有动手干活之意)
  (3)跺 踢 跳(与“足”有关,都含有动脚的意思)
2.尝试给这些生字组词,随机出示:
茄子  香菇  炖肉  烤鸭
扒开  抗枪  挑拣  跺脚
(1)        读词。
(2)        质疑问难,了解词义。
4.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三、我会填
1.指名读。
2.比较每组字形的异同。
3.独立完成组词。
四、我会读
1.自由读文《一个石头小姑娘》,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想这是一个怎样的石头小姑娘。
2.        指名读,注意读准字音。
3.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石头小姑娘?
4.你的心情怎样?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一读。
5.小结:是啊,石头小姑娘也是我们城市的公民,也应该拥有一个美丽健康的生命。让我们一起来保护环境,爱护环境。
6.尝试背诵短文。
五、做《课堂作业本》。       
第二课时
一、        口语交际
方案A
1.创设一个相对真实的情境(将案例里的“小华”换成本班学生的一个姓名“某某”,课前与“某某”约定好):昨天早上,“某某 ”在校门口值日,同班同学迟到了。“某某”心想:要是把名字记下来,自己班级就不能得到纪律红旗,同学们还会责怪自己;要是不记,又没有尽到责任。这可真难办哪!
2.请大家猜一猜,“某某”最后是怎么做的。  
3.同桌讨论。
4.全班交流。
5.教师揭开谜底:其实,“某某”并没有碰到这样的难题,因为我们班的同学都按时到校了。不过,通过大家的交流,我相信无论谁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定都能圆满解决。
方案B
1.表演课前排练好的情景剧。 
    2.出示话题。
  我们生活在班集体中,我们都爱自己的班集体。可小华作为值周生,却遇到了一件左右为难的事,【想知道是什么事吗?大家都来帮帮他吧。(板书:大家都来帮帮他)
  3.出示课件或图片
  (1)学生看图后,议一议。
  (2)汇报看图所得。小华该怎么办?
  3.分小组讨论问题:小华怎么办?为什么?
  4.汇报讨论结果:记下名字,教育小龙,让他以后不迟到。
  5.请学生上台演一演完整的故事。集体评价表演者。
  6.总结:同学们知道了班集体的荣誉要每个学生来争取,每个学生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大家齐心协力,这样的班集体才是优秀的。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二、展示台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合作一份关于迎“六一”的墙报设计。
2.由学生当评委,评选出最有创意的一份墙报设计。  
3.由最佳设计小组的成员负责刊出班级本期迎“六一”墙报。       
教学反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8


25  玲玲的画

学习目标:
  1.认识“玲、祥”等8个生字,会写“叭、玲”等9个字以及“楼梯”和“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⒈谈话激趣
  ⑴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你们愿意帮她吗?我们来看看,到底发生什么?请同学门打开课本116页,教师(板书课题:25《玲玲的画》)
  ⑵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强调后鼻音.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书写
  二、整体感知、读文识字
  ⒈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⒉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⒊检查字词
  (1)同桌合作学习文中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2)师出示词语
  指明读.端详 一幅画 评奖 叭的一声 催她 弄脏 脑筋
  理解词语:端详(结合课文语句,可用动作来帮助理解) 叭 演示  脏(多音字)
  4.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归纳课文内容学生很困难,可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玲玲心情的句子,板书  笑  哭   笑,再让学生说一说。)
  5.设疑: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奥妙吗?板书 哭了  笑了
  三、启发思维、朗读感悟。
  1.画出玲玲哭了的句子
  出示第4、6自然段
该怎么读好这两句,当时玲玲心情如何?
点评、读
2.找出玲玲笑的句子
有条件可用课件出示第8自然段:玲玲想了想,……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
为什么笑了?(开心。成功)
除了画小狗,你还有什么想画的?为什么?
3.爸爸的指导
出示2----9自然段,
同桌分角色读。
爸爸为什么不直接告诉玲玲?
4.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随学生回答完成板书:动脑筋)
5、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要求:爸爸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问句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玲玲的话要读出天真的、幼稚的语气。)
   四、拓展
1.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在第2天的评奖会上,玲玲的画获得了一等奖。
2.延伸:
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五、指导观察、练习写字。
⒈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⒉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脑筋”这几个字、词,要注意指导学生把他们的各部分写紧凑些。
  ⒊学生练写。
  4、把学生写的生字、词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       
教学反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8

26 蜜蜂引路

教学目标
1.学习列宁细心观察,善于动脑思考来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抓住描写列宁的动词,体会列宁的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特点。能复述列宁找到养蜂人的经过。
  3  认读生字:莫、斯、附、派、谈、讶;理解:附近、向导;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常常、往常、果然。并能用“果然”说一句话。”。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抓住描写列宁的动词,复述列宁找到养蜂人的经过。体会人物的特点。
2.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句成段的方法。
课前准备:生词卡片、投影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平时我们到一个不熟悉的地方去,不知道路该怎么办?
2.板书课题、读题。蜜蜂怎么会引路呢?请同学们读课文。揭示课题:“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
    3.蜜蜂给谁引路?蜜蜂是怎样引路的?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自学生字新词
1.出示自学要求:
⑴读准生字的读音;
⑵想一想能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生字的字形;     
⑶划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⑷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新词。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引路  莫斯科   派人   谈天
向导  惊讶    敲门   附近
⑴指名读词语。正音。特别要注意:前鼻音 引  谈
⑵说一说词语的意思及你是怎么知道词语意思的。
向导:带路的人
谈天:聊天,闲谈。
莫斯科:前苏联的首都。
惊讶:感到很奇怪;惊异。
⑶说说你用什么办法记住了哪个字?
字形难点:派  敲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导学生用扩句法说一说。)
  课文主要讲了蜜蜂为谁引路?
出示:蜜蜂为(      )引路。
蜜蜂把列宁引到哪里呢?
出示:蜜蜂把(       )引到(              )。
四、 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在语境中辨析词义:
列宁常常请养蜂的人来谈天。
往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宁只好亲自地去找。
读这两个句子,比较一下,加点字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3.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那个养蜂的人呢?请你用上“因为、所以”来说一说。
五、作业:
1组词。 谈(    )  敲(     )  讶(     )
         话(    )  鼓(     )  牙(     )
2填一填,读一读。
   列宁(    )派人请一个养蜂的人来谈天。有一回,(   )派去找的人到莫斯科去了,所以列宁只好(     )。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字、词。
2.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那个养蜂的人。
二、精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这节课我们要重点研读第三自然段,看看蜜蜂是怎样给列宁引路的。
1.这节课我们要认真地研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把写列宁怎样找的词、句划出来。
    学生自学。
2.列宁是怎么找的呢?我们来交流一下:
(1)(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一边走一边看  发现    花丛    蜜蜂
仔细观察      只见    园子    房子
敲了敲门      果然
(2)师生共同完成一幅简笔画(花丛  蜜蜂  园子  房子)
3.理清句序,领会作者连句成段的方法。
(1)齐读第(3)节。
(2)想一想这几句话能调换顺序吗?为什么?(这几句话按照先后顺序,不能调换。)
(3)指名学生根据板书,说一说列宁是怎样找到那个养蜂人的。(自己练说、指名说)
过渡:列宁有没有找到那个养蜂人呢?
4.出示“果然”
(1)解释“果然”;(事实跟原先设想的一样。)
(2)列宁原来是怎么想的,课文中并没有写明白。你能把它写出来吗?
(3)列宁想:                                          。于是,他走到那所房子前敲了敲门。
加上列宁“想”的句子,完整地说一说列宁是怎样找到那个养蜂人的。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出示投影,看图,养蜂人见到列宁后可能会说些什么?列宁是怎样回答的?
2.为什么列宁说蜜蜂是他的向导,把他领到这儿来的?
3.分角色朗读第4自然段,读出惊讶、高兴的语气。
四、总结全文,揭示文意。
(1)读了课文,你认为真的是蜜蜂给列宁引路吗?为什么?。
  (不是真的蜜蜂给列宁引路,而是列宁通过观察了解到花丛、蜜蜂、养蜂人之间的关系,再通过分析、思考,从中发现线索,才找到养蜂人。)
  (2)总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学习列宁遇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做出判断、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作业设计:
1.用上“果然”说一句话,并写下来。
2.说一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3.指导写字                        
 导:上部是“巳”不是“己”。
   引:左右两部分要摆匀称。笔顺是:引。
   敲:左宽右窄。注意右边“攴”不能写成“支”。
   谈:右边上面的“火”字一捺变成“点”。
   派:注意右边容易写错。(教师讲解笔顺)
板书设计
           20 蜜蜂引路
        一边走一边看    发现           认真思考
        仔细观察        只见           仔细观察
        敲了敲门        果然             做出判断       
教学反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8
                                                           
27 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1. 会认“寓”等10个生字,会写“守”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查字典引入新课
  1板书:寓言两则。
2.用部首查字法查“寓”。借助拼音认读生字,理解新词“寓言”、“寓意”。(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寓”寄托包含的意思,寓言就是说话包含着某种意思。“则”在这里是一个量词,表示条数。“二则”就是二条。)
   3.、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出示课题:揠苗助长)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
1.“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认真读一读这个故事。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读完后想一想“揠苗助长”的意思。(学生自由读课文)
2.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到了表示“揠苗”意思的词语和句子,用笔准确地画出来。(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3.出示句子:“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这句话具体告诉了我们“揠苗”的意思。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4.指导将这段课文读通顺。(出示词语卡片:筋疲力尽)这个词语挺难读的,“筋”、“尽”都是前鼻音。要把它读准。
5.“揠苗”的意思知道了。那么,谁能连起来说说“揠苗助长”的意思呢?(出示词语卡片:揠苗助长。“揠苗助长”的意思就是: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帮助它长高。)
(随机板书或把卡片贴在黑板上)指导朗读课文的其他几个自然段。
三、指导朗读段落和词语
(1)朗读第一自然段:这段课文中有好多词语,谁能读?(出示词语卡片:巴望、焦急、自言自语)
(2)朗读第三自然段:这一自然段中也有两个词语,谁能当小老师领读?(出示词语卡片:喘气、一大截。)
(3)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4)刚刚读过的这些词语还认识吗?(出示词语:巴望、焦急、自言自语、筋疲力尽、喘气、一大截)学生自由读词语——指名读——齐读。
(5)认识了生字词,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通顺了。现在请再读读这篇课文,争取比刚才读得更好。(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体会“焦急”
1.读了课文,谁能说说:文中的这个人为什么要“揠苗助长”?(因为他希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一些,所以他要“揠苗助长”。可多问几个学生,关注学生的语言质量。)
2.课文中有一个词语直接写出了他的心急,能找出来吗?找到后用笔圈出来。( 焦急。让学生读好词语)
(1)指导书写“焦”字。
①请仔细观察一下,写在田字格里时要注意些什么?(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观察后回答:
这个字上面的第三横写在横中线上。上面单人旁的一撇结束在横中线上。“四点底”的旁边两点大,中间两点小。
②再仔细看看它们的位置。“四点底”前面两个点在左下格,后面两个点在右下格。(教师示范。)
③学生自由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④选取一个学生的字,实物投影,评一评,哪里写得好?哪里还写得不够好?
⑤请大家评价一下自己的字,然后再写一个“焦”字,争取比前一个写得好。(学生自由书写)
(2)体会“焦急”。
①刚才我们找到了这个词语,(出示词语卡片:焦急)一起再来读一读吧!(学生齐读)
②你能从文中找出带有“焦急”这个词语的句子来读一读吗?(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随机出示句子,学生自由读句子)
要求:一边读一边想像一下他当时的样子。最好把那个人说的话记在脑子里。(学生自由读句子,想像)
③这句话他在对谁说呢?(他在对自己说。)这就叫做——“自言自语”。(随机出示词语卡片:自言自语)
④还能从课文的其他语句中感受到他的焦急吗?(教师随机出示句子,引导学生从“急忙”、“跑”、“天天”、“巴望”、“筋疲力尽”、“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等词语中感受到他的焦急。)
    (3)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来体会。“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象一点儿也没有长高。”这句话可以感受到他的焦急。
①禾苗真的一点儿也没有长高吗?(禾苗其实长高了,是因为他太焦急了,感受不到。)
②所以课文中说禾苗“好象”一点也没有长高。看来他真是太急了。
三、了解植物生长规律,引导学生揭示寓意
1.从你们的朗读中,我明显地感受到了他的焦急。可是禾苗长高长大的事能急吗?想不想看看番茄长高的过程?
2.教师可播放课件或图片,随机解说:种子埋在泥土里,过了几天种子发芽了。慢慢地,它长大了。农民伯伯给它浇水、施肥、松土、拔草,它越长越茂盛。过了几个月,终于结出了沉甸甸的果实。原来,植物都要经过很长的一个时间,按照一定的生长规律、生长顺序来长高、长大。这可不能着急。
3.那文中的这个人犯了什么错?老师这儿就有一个词语,写出了他犯的这个错误。(出示词语卡片:急于求成)谁能来读读。
4.他太急着想让禾苗长高了。(随机把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他还犯了那些错?
他把禾苗一棵一棵地拔起来,把禾苗的根都拔断了。违反了植物的生长规律。(出示词语卡片:违反规律)
5.揭示寓意:植物都有一定的生长规律。种子还没有发芽,植物就不可能长高;植物还没有长得健壮,它就不可能结出果实来。我们不能——“违反规律”。
四、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这个人犯了这么严重的错误,可是他知道自己错了吗?从哪里看出的?
“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他非但不知道自己错了,而且还觉得很得意呢!
2.感知:“喘气”是怎么样的?(可让学生做动作理解。)
(1)在什么情况下,你会这样大口大口地喘气?
(2)那你想想当时的样子,一边喘气一边读读他说的话。(自由读——指生读——齐读)
(3)他多高兴,多得意啊,可是结果呢?(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
五、引导学生运用寓意。
1.如果你就是他的孩子,或是他的邻居,他的朋友,看着田里枯死的禾苗,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学生讨论、交流)
2.小结:其实我们做的很多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如果太着急了,违反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希望我们大家能从文中的这个人身上吸取教训,不要干出这样的傻事来。
六、书写指导
1.(出示:费)仔细看看,在写这个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2.要注意:这个字上面的部分要写得宽宽的,上面的一竖写在竖中线上。下面的“贝”字要写得瘦瘦的;横折的“横”写在横中线上。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书写。
4.学生同桌评议——自由书写。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则寓言《揠苗助长》,、知道了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讲一个深刻的道理。这节课再学一则寓言。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2..板书课题,先说说“株”、“守株”、“待兔”分别是什么意思?(可让学生查查字典)再回答“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段落序号。(学生各自朗读,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2.学习第1、2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种田人为什么要守株待兔?
  (2).默读课文,说说那个种田人是怎样得到这只野兔的。用笔在课文中画出有关句子。(反馈交流后板书:捡到兔子)
  (3)出示生字“窜”“撞”,理解意思。(窜—乱跑;撞—碰)
  (4)出示:“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又肥又大的野兔。”引导学生体会“白”字的意思。指导朗读:读出种田人那种捡了便宜心满意足的语气。
(5)他捡到野兔后,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找到有关句子,读一读。)
(5)他这样想可能吗?对不对?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6)指导朗读。
  2.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说说他是怎么守株待兔的?结果怎样?(板书:整天坐守 庄稼全完了)
(2)齐读第3自然段。抓住“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又肥又大的野兔。”引导学生体会。“白”字。指导朗读该句,读出种田人那种捡了便宜心满意足的语气。
(3)捡了野兔后,他想些什么?(默读课文,用笔画出有关语句。)
(4)指导朗读该句,读出种田人那种期盼的心情。
(5)守株待兔的结果怎样?(抓住“从此”、“整天”、“再也没有”、“全完了”等词语,进一步感悟是怎样把“守株待兔”写具体的。)
(6)指导朗读,能读出惋惜的语气。
  三、.理解寓意
  1. 他这样做对不对?错在哪里?(学生讨论、交流。)
  2.在生活中,你见过像课文中的种田人一样的人和事吗?
  3、种田人正坐着等待兔子,假如你经过看见了,你会怎么样来劝说他?(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讨论交流,培养思维与表达能力。)  
4.总结: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对于偶然得到的东西,我们不应该抱有侥幸的心理,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会取得收获。(齐读课文。)
  四、课堂练习
  1.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2.出示要求写的9个字,学生自己分析字形,提出书写应注意什么问题。
  3. 完成课后练习“读读想想”,引导学生感悟句子表达的差异:
第一个句子去掉“好像”一词后,就是肯定禾苗没有长高的意思了,而原句表达的意思是说禾苗实际是在长的,只是由于长得慢,那个人感觉不到禾苗在长。
第二个句子去掉“焦急地”以后,那个人在田边是怎样地转来转去不具体,不能表达出他非常急切的心情。
第三个句子里的“整天”是说种田人一天到晚都在等着,可见他十分愚蠢。去掉这个词后,种田人什么时间在树桩旁等,等了多长时间就不清楚了。       
教学反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8

28  丑小鸭

教学目标:
  1.学习“堆、等、钻、剩、特、瘦、除、咬、越”9个生字,做到能读会写、能把握其基本意思。
  2.运用看图、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暖烘烘”、“特别”、“洁白”、“除了鸭妈妈疼爱他,谁都欺负他”等词句的意思。积累“暖烘烘”等带有叠词的词语和短语,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3.了解丑小鸭自出世后就被人看不起,被迫离开家,历经苦难,最后竟意外发现自己不是丑小鸭,而是一只美丽的天鹅这一故事内容,初步懂得一些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认识自己的道理。能复述这个故事。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和最后一段,积累其中优美的语句。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丑小鸭在极端艰难的境地中顽强生存,不放弃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的精神。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个童话故事。板书题目:丑小鸭(指导书写“鸭”字)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请故事脉络。
1请小朋友们打开书本,读一读这个故事。要标出小节号,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拼读一下音节,把字音读准,然后想一想,故事中的丑小鸭遇到了哪些事呢?
2学生各自读文,教师巡视。
3出示生字词,检查读词。
⑴暖烘烘  剩下  卧在  蛋壳  裂开  又惊奇又羡慕  翅膀  芦苇  
开小火车读词
剩:正音(后鼻音读)
暖烘烘:找个近义词
羡慕:你羡慕过别人吗?
⑵欺负  讨厌  孤单  讥笑  追赶  冻僵  幸亏  啄  咬
开小火车读  
欺负:要读出轻声;你有没有被别人欺负过? 这时你心里会怎样想呢?
讥笑:谁能给讥笑找个近义词呢?
理清故事脉络。体会丑小鸭的丑和可怜。
过渡:你能不能把这些词都填到这两段话中,再来正确地读一读呢?
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谁都       他:哥哥姐姐      他,公鸡       他,连养鸭的小姑娘也       他。丑小鸭感到非常      ,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
丑小鸭来到树林里,小鸟      他,猎狗        他,他白天只好躲起来,到了晚上才敢出来找吃的。秋天到了,丑小鸭来到湖边的芦苇里生活。天气越来越冷,丑小鸭趴在湖面上       ,一个农夫把他带回了家。
1指名一生把读过和生字和词填入这段话中,读一读
2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3为什么丑小鸭会受到别人的欺负和讨厌呢?是因为他长得太丑了。请你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丑小鸭的丑。
出示句子:过了好几天,这个蛋才慢慢裂开,钻出一只又大又丑的鸭子。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
(1)从哪些词中最能让你感受到丑小鸭的丑呢?体会:大大的、灰灰的、瘦瘦的
(2)你发现了吗,这些词都有什么特点呢?如果不用这样的词,比较表达效果。
(3)他的毛是灰色的,嘴巴很大,身子很瘦。读一读,比较不同的表达效果。
小结:是呀,用上这样的词之后,丑小鸭的毛更灰,更难看了;嘴巴更大了;身子更瘦了。总之,丑小鸭就更丑了。那么你能把丑小鸭的丑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
4、正因为丑小鸭的丑,所以,丑小鸭受到了那么多的欺负、不幸。让我们再读这段话,你心里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哪些词、哪些句子最能让你有这种感受,多读几遍,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读了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感受吗?那你能带着自己对丑小鸭的同情再来读这段话吗?
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谁都       他:哥哥姐姐      他,公鸡       他,连养鸭的小姑娘也       他。丑小鸭感到非常      ,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
丑小鸭来到树林里,小鸟      他,猎狗        他,他白天只好躲起来,到了晚上才敢出来找吃的。秋天到了,丑小鸭来到湖边的芦苇里生活。天气越来越冷,丑小鸭趴在湖面上       ,一个农夫把他带回了家。
(1)想一想,这段话哪些词深深地打动了你?
(2)板书交流:
谁都(除了鸭妈妈,丑小鸭周围的每一个人都欺负他,没有一个人关心他,没有一个人会去保护他。)
连  (照道理说,养鸭的小姑娘应该好好地照顾她养的每一只鸭子,可是现在连她也讨厌丑小鸭,那丑小鸭就更没有人疼爱,没有人关心了,)
只好(除了这样,丑小鸭没有其他办法再能让自己好好地活下去了。)
六、指导书写。
蛋:笔顺指导       
第二课时
复习
1、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鸭子。
2、正因为它丑,所以它受到了怎样的对待呢?读丑小鸭遭遇的那段话。
二、体会丑小鸭的坚强。
1丑小鸭多可怜啊,但是丑小鸭是不是活不下去了呢?他是怎么做的?默读课文,找出写丑小鸭怎么做的句子,划下来,读一读,跟同桌讨论一下,丑小鸭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2交流句子,说说理由:
(1)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谁都欺负他。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他,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
丑小鸭离开了家,要去寻找什么,追求什么呢?
(2)丑小鸭来到树林里,小鸟讥笑他,猎狗追赶他。他只好白天躲起来,到了晚上才敢出来找吃的。(千方百计为自己找一条生路。)
(3)一天傍晚,一群天鹅从空中飞过。丑小鸭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又惊奇又羡慕。丑小鸭会怎样想呢?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创设情境,想象拓展,练习写话说话。
是呀,不管丑小鸭受到了怎样的欺负,遇到了怎样的不幸,丑小鸭都坚持了下来。(边说边出示图片)新 课标第 一网
也许有一天,当哥哥姐姐和公鸡都欺负他的时候,他——
也许有一天,当猎狗张开大嘴,凶狠地追赶他的时候,他——
也许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丑小鸭独自一人在树林里寻找食物的时候,——
也许,丑小鸭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危险和不幸。面对这些,丑小鸭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他在这样的时候是怎样为自己鼓劲,是怎样想方设法地让自己活下去的呢?
示范:我在想,有一天,哥哥姐姐欺负他的时候,丑小鸭一定会一边用软软的翅膀护住自己的身体,躲到旁边,一边对哥哥姐姐说:“哥哥,姐姐,你们不要咬我,长得丑并不是我的错呀!我真的很想和你们在一起快乐地玩呀!”
请拿起你的笔,发挥你的想象,把丑小鸭在这些情况下还会怎么做、怎么想的,选其中的一个写一写吧。
出示:
一天,哥哥姐姐又一起欺负丑小鸭,丑小鸭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天,以致猎狗凶猛地追赶丑小鸭,丑小鸭黑怕极了,她_________。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丑小鸭出来寻找食物,她_________________。
一天,刮起了大风,下起了暴雨,丑小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名全班交流。
5多么艰难的生活呀,可是丑小鸭都坚持了下来。所以后来,他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了。我请女同学读一读丑小鸭变成天鹅的句子
高兴吗?把你的高兴读出来吧!
五、总结升华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丑小鸭。你们喜欢这只丑小鸭吗?喜欢他的什么呢?
2《丑小鸭》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写的。安徒生写《丑小鸭》,就是为了告诉我们,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许多困难和不幸。如果我们都能像丑小鸭那样勇敢地去面对,我们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3除了《丑小鸭》以外,安徒生还写了许多童话故事。大家想看吗?可以去看一看《安徒生童话》,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懂得更多的。       
教学反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8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发现汉字的一字多义的特点,初步培养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义的能力。
  2.联系生活实际识记生字,并积累成语。
  3.看图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并鼓励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做善于思考的孩子。
  4.完成填字游戏,进行谜语展示。
重点难点:
  1.学习一字多义的用法,积累新词。
  2.进行口语交际。
  3.绘画、写话。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投影出示三个句子
①丹丹回头一看,原来是小艺。
②我的朋友马玲是回族,陈琳是满族。
③有一回,列宁去找养蜂的人聊天。
2、指名读三句话,再读学习伙伴的提示语,想想三句话中“回”字的意思。Xkb1
3、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4、集体查字典,了解“回”的几种解释。
①还,走向原来的地方。
②掉转。 
③旋转、环绕。
④答复、答报。
⑤量词、指事件的次数。
⑥回族,我国少数民族名。
5、再读句子,选择“回”在句子中的准确意思。
句①:“回”是掉转的意思。
句②:“回”是回族的意思。
句③:是量词,指事情的件数。
6、学生汇报:说说从刚才的学习中发现了什么。
7、教师小结:汉字有一个字多义的特点,因此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要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字的意思,提高阅读能力。
8、扩展练习。教师再举几个例子或让学生自己举例,体会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
投影出示句子,说说同一个字在不同句中的意思:
①花
妹妹穿着一件花衣服。
  公园里的花开得非常鲜艳。
  我花了五元买了一支钢笔。
  ②火
  早晨,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
  看到我的成绩,爸爸发火了。
 我军向敌人猛烈开火。
  二、读读认认
  1、学生借助拼音读生词。
  2、小组交流;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些字跟偏旁有什么关系,了解字义。
(可以根据形声字的规律来识记的:铝  锅  漏  铲  汤  碟)
3、课堂练习:字、音连线:
    zào guō sháo chǎn hú tāng
    汤 壶 灶 锅 勺 铲
    4、扩展练习:学生回家观察厨房里的用具,看是否能说出名称,并积累新词,学习新字,制成词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上节课学过的厨房用具卡片,指名认读。
  2、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词卡认读
  二、读读背背
  1、学生自由读“读读背背”中的成语,并想想这些成语意思。
第一组:有关团结协作的;
第二组:要博采众长的;
第三组:有关抓主要事物的;
第四组:有关勤奋好学的
  2、小组合作:读成语,互相正音,交流自己理解的成语。
3、交流学生自己课外积累的有关这四方面的内容的成语。
  4、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背成语。
  5、巩固练习:填空
 (1)填一填:
()()协力      ()()成城     ()()不林
  人外()()      博采()()    ()()益善
  ()学()问      读书()()    ()()自见
 (2)猜成语:老师说意思让学生猜;同学互说互猜成语。
    三、展示台
  1、完成“填字游戏”。
  ⑴投影出示填字游戏。
  ⑵同桌合作,把词语补充完整。
  ⑶指名读成语,看是否正确。
  ⑷竖着读填好的字,说说发现了什么。(新世纪我能行)
  2、猜谜语
  ⑴学生出示自己准备的谜语。
  ⑵小组互猜谜语。
  ⑶全班猜谜语比赛,评出猜谜大王。       
第三课时
一、出示教学挂图
  1、看图,弄明白四幅图连起来说的什么事。
  2、仔细观察图上人物的动作、神态,说说每幅图画的什么内容。
3、想象:小丁从门上往外看,他会看到什么呢?看到一个陌生人,小明会想些什么?你能用比较具体的语言说一说吗?
二、续编故事
1、假如你是图中的小朋友,你会怎么做呢?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2、选择合理的想法,小组合作续编故事。
  ⑴小朋友认识这位叔叔确实是爸爸的朋友,该怎么办?
  ⑵小朋友不认识这位叔叔,又该怎么办?
  三、全班展示
  1、小组评选好的同学到台前讲故事。
  2、通过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3、把这个故事写下来。       
教学反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8

29 数星星的孩子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理解生词。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了解张衡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善于观察和思考,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使学生懂得张衡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课前准备:
课文插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八单元  学情分析






基本操作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课文。
1.小朋友们,你们数过星星吗?请几个小朋友描述一下满天星星的情形,感受到夜空的美丽和星星之多。这么多星星一闪一闪的,你数得清吗?(有条件的可用动画)
2.在我国汉朝,有一个爱数星星的孩子,他说,天上的星星,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他数星星发现了什么秘密呢?我们来学习《数星星的孩子》。
3.板书课题:数星星的孩子。多音字:数(shǔ、shù)。
4.从课题中你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吗?(在“孩子”下加着重号)读课题,写这个孩子的什么事?(“数星星”下加着重号)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范读全文。知道写了谁?写了张衡的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自读、正音,并划出它们在课文中的词语。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要求看到生字,就能脱口说出它在课文中组成的词。
3.出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哪里见过这个字,并说说是怎样记住它的。Xkb 1.co m
4.把生字放回课文,看看大家是否比第一次读得好了。指名分节读课文,其余同学倾听,听听把课文读通顺了吗?
5.再次读了课文后,你知道哪几个自然段写张衡小时候的事?哪几个自然段写他长大了的事?
三、学习最后一段
出示句子: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叫张衡,是汉朝人。他长大以后刻苦钻研,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1.        自由读。
2.        指名读,读了这一节你知道了什么?相机与学生交流使之明白:
汉朝:中国古时候的一个朝代,离我们现在有一千八百多年。
天文学家:研究天上的太阳、星星、月亮这些天体分布在哪儿,怎么运行的专家,叫天文学家。
钻研:非常认真、非常细心地研究,不怕苦、不怕难。
3.用上“张衡、汉朝人、著名、天文学家”来练习说话。
4.你想怎么读这一段话?(自由读、指名读)
四、指导书写,及时纠正
1.重点指导“睡”的笔顺,观察“离”在田字格中位置。其他的字,指导学生自主探究书写规范美观的方法。
2.学生书写“睡、离、距、钻、研、数”教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问。
1.检查词语的朗读。
2.用上“张衡、汉朝人、著名、天文学家”来练习说话。然后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3.过渡:张衡长大以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跟他小时候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从他数星星的故事里来了解一下张衡这个人。
二.朗读感悟。
    张衡喜欢数星星吗?请你认真轻读课文,边读边想,哪些语句看出张衡喜欢数星星。
1.学习第一段。
   从“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感悟星星很多,星星很美,星星很亮。张衡喜欢这美丽的星空。(怎么读?)
从“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体会张衡一直数星星的认真、耐心。能读出这样的感觉吗?那么长时间抬着头,可真是太累了,让我们从他数星星的样子中找找其中的动词。
连起来读一读。
2.学习2、3、4段。
   课文2、3、4段中也有许多语句告诉我们,张衡喜欢数星星。找到了吗?
    *傻孩子,又在数星星了。
*奶奶,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你看,这颗星和那颗星,中间总是隔那么远。(用“张衡认为星星能数得清是因为”的句式说说理由。小张衡为什么会知道的那么多?)
*孩子,你看得很仔细。(爷爷的话该怎么读?他还告诉张衡一些什么知识?)
*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
   3.小结。
张衡小时候喜欢观察美丽的星空,喜欢数星星,喜欢研究星星。他从小就有刻苦钻研,认真思考的好习惯,所以后来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4.朗读。
      A.喜欢这个孩子吗?带着这样的感情自由练读1-4段。
B.同桌对读。
C.分角色读。
5.引读最后一自然段。
三.学后收获。
受到小张衡的感染,你们有没有喜欢上美丽的星空了?让我们想一想,关于星星,我们知道了什么。
1.在语文书的插图上找一找并说一说北斗七星和北极星。
2.课后填空:
满天的(    )像(        )撒在碧玉盘里。
北边天空的那七颗星,连起来像(         ),叫(     )。
北斗七星(      )绕着(        )慢慢地(      )。
四.总结延伸。Xkb1
张衡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方面的仪器地动仪和浑天仪。他的文章也写得很好,还是个杰出的文学家呢。读课后“我知道”。
五.书写练习。
1.学生在田字格中练写“勺、斗、玉、组、珍、珠”。
2.在实物投影上评价学生的作业
3.课堂作业本。       
教学反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8

30.爱迪生救妈妈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并理解生词。
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渗透爱动脑、乐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积累词句;读中感悟,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阅读一些爱迪生的故事。
爱迪生的相关资料。
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基本操作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切入课题,简介人物
1.同学们知道爱迪生吗?(介绍“爱迪生”的生平)爱迪生一生发明一千多种东西,如:电灯、电话、电报、电影机。同学们,这些物品在我们的生活中广泛应用,有些物品还成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小时候是个怎样的人呢?今天,我们阅读一篇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
2.板书课题,读课题:爱迪生救妈妈。
3.教师范读,读后请学生说说课文说爱迪生的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文,画出生字新词。难的字词多读几次,利用拼音,把字词读准。
2.利用生字卡片,互读互查,掌握生字。
3.利用识字游戏检查字词掌握情况,并随机扩词。
a.开火车读字      b.听音抽卡片      c.读词语
三、检查朗读,读通课文
1.学生分组读课文(同桌互读)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2.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指导重点词语和长句子的读法:
a.医生环顾四周,迟颖了片刻,说:“房间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
b.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小男孩,每个人都捧着一面大镜子。
c.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庆上一下子亮堂起来。
d.爸爸恍然大悟,医生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3.再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大声地朗读,多读几次。
4.请用一句话说说爱迪生怎么样,课文哪一小节重点写他的聪明?(第四小节)
四、写字练习  新 课标 第一 网
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词语。
2.引导学生观察,利用已有知识,分析如何将字写好。如“奖”在田字格的位置。
3.教师示范难写的字,指出有关笔画的变化。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5.写字反馈,师生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利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字词。
2.分节指读课文。
二、感悟:
在你的心目中,爱迪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1.读课文第四小节,你觉得爱迪生的哪些表现是聪明的。
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小男孩,每个人都捧着一面大镜子。
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庆上一下子亮堂起来。
2.指名读,自由读。(理解“一溜烟似的 明晃晃”等词的意思,并指导朗读)
3.为什么说,这样做是聪明的?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高兴、夸奖)
4.研究“多亏了”。
  默读课文第二、三小节。用“——”划出有关妈妈病情的句子。(解释“急性阑尾炎”)怎么读?用“     ”划出手术困难的句子。(理解“环顾、迟疑”)怎么读?
5.爸爸想出的办法没用,医生又想不出好主意,妈妈的生命是危在旦夕!这可把大家急得——团团转。在这样的时候,爱迪生想出了用镜子聚光的办法,救了妈妈的命。那一年,他才七岁。你会怎么夸奖他?
    三、小结。爱迪生之所以能想出办法救妈妈,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原来他从小就爱动脑筋,怪不得长大以后成了伟大的发明家。
四、朗读
1.爱迪生多么聪明,我们怎样用自己的朗读来对他的聪明表示赞赏呢?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感悟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说话的语气。
五、课堂作业。
六、拓展:
①收集有关爱迪生的名言、警句。
②阅读有关爱迪生的书籍。       
教学反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8


31 恐龙的灭绝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字。理解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现象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
能在正确、流利的朗读中感悟理解一些词句和课文介绍的科学知识。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收集有关恐龙的资料,丰富学生对恐龙的了解,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基本操作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自然导入。
1.谈话激趣:(课件或挂图出示恐龙)。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在大约两亿年前,恐龙有过一段十分辉煌的历史。那时,还没有人类,恐龙才是地球的主人,他们到处漫游,足迹遍及整个世界。)相机指导学生认读“恐龙”; 你都知道哪些关于恐龙的知识?学生自由发言。
2.板书课题,《恐龙的灭绝》。理解“灭绝”。庞大的恐龙家族怎么会灭绝的呢?
二、初读感知,认读字词。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把含有生字的词语画下来,借助课后拼音提示把它们读准确。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你指我读。
3.检查识字情况
(1)出示生字词,轮流读,齐读。点拨“庞大、躲避、枯萎、哺乳动物”的意思。
(2)认读生字,并能脱口说出该字在课文中组成的词。重点交流识字方法。
4.互读课文。重点交流朗读中的重点(字音或长句子),师生共同练读评议。
5.读了课文,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读懂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在学生汇报中教师可组织同学就简单问题进行解答,细致的问题,启发学生继续读书研究,进行解决。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边读边想,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
2.理解“三四百万年”、“大约两亿年”、“短多了”,弄懂文意,并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性。
3.过渡:我们下一节课再来研究关于恐龙灭绝的种种说法。
四.仔细观察,正确书写。
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
  2.引导学生观察交流在书写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记忆方法。
  3.学生认为难的字,教师示范书写。
  4.学生练习,互相点评,展示佳作。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组织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字词。指读、扩词、听写相结合。
2.指读课文,共同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收获。
二、研读。
  1.自由读文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在写恐龙灭绝的说法?
2.默读课文2、3、4自然段。想一想,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画出重点词句。
3.关于恐龙灭绝的说法有好几种,现在请你准备一下,用上课文的重点词,为大家介绍一种。
4.根据学生的介绍,教师将重点信息罗列出来,让学生连线后进行说话练习。
   寒冷说  行星撞击地球     只能孵出雄性小恐龙
   撞击说  哺乳动物越来越多   恐龙染病
   偷吃说  地球变得十分寒冷   尘埃遮住太阳,动植物大量死亡
   传染说  全球气温下降     恐龙耐不住严寒
   降温说  突然流行传染病    偷吃恐龙蛋
    5.文章的语言比我们叙述的时候要规范很多,让我们一边想像画面,一边有感情地读这几段。
三、质疑。
1.关于恐龙灭亡的原因,是不是只有这几种说法,你是从课文什么地方知道的?(第4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
2.对课文提到的这些说法,你有不同的看法或意见吗?
3.学习第五段。读了这一段,你明白了什么?
4.根据你掌握的科学知识,你觉得恐龙的灭绝还会有什么原因?希望有志于科学事业的小朋友好好学习,尽早参与到研究恐龙的队伍中。
    四、作业与拓展。
1.读读抄抄课后练习中的词语。
2.课堂作业。
3.根据本文的内容以及自己了解到的内容,编一些关于恐龙的故事,画成连环画,并配上文字说明。       
教学反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8

32.阿德的梦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
2.默读课文,知道课文的大意。
3.培养科学幻想意识。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默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展开想象,以及借助图画识字
教学难点:
通过品读课文,引导学生从阿德的梦中,体会少年儿童对未来世界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课前准备:
1. 字词卡片
2.彩笔、白报纸。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基本操作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听读课文。
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动听的故事。揭示课题。
2.(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仔细听,认真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课题)
二、默读全文,感知梦境。
1.自由读课文。要求: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然后借助拼音默默地读几遍。
(1)出示课文生字。
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读这些词语,看谁读得又响亮又准确。
(2)请学生当小老师来带读生字。注意:“屏”“型”的后鼻音。“喽”“呜”为语气词,可放在课文朗读中进行指导。
(3)开火车读生字。
(4)检查识字,整体感知。
刚才小朋友非常认真的读了课文,了解了阿德的梦。老师这里有一首小诗,非常简单的描写了阿德的梦,我们来看一看,读一读。(出示小诗,检查生字朗读情况。)
阿德的梦
阿德早起要旅行,乘坐飞船是新型。
起飞时间还未到,可视电话传真情。
电话屏上见外婆,聊起畅销新车型。
预订新车无污染,动力来自太阳能。
飞船呜呜长鸣声,阿德落地未成行。
原来未系安全带,大叫一声梦惊醒。
2.默读课文,速度要加快。思考:
(1) 从哪个自然段可以看出这是一场“梦”?
谁能把这句话读好?(指名读课文最后一段)要求读出阿德从梦中惊醒过来的语气。
(2)问:阿德梦见了什么?请同学们好好看看课文,把阿德梦见的事情大声地读出来。要求把课文读通顺,生字读正确。
三、看图读文,感悟“梦”奇。
1.下面请小朋友们看看连环画来大声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觉得课文中阿德的梦哪里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觉得很奇妙?
2.四人小组讨论回答。
3.学生回答,老师随即出示课文句子。
4.        指导朗读。
(1)“今天上午10点,他要乘坐21世纪最新载人飞船,到火星上去旅游,并顺便去月球上去看望移居到那里的亲人。”
“阿德拨通了可视电话,要跟月球上的外婆聊聊天。”
要求学生读出快乐,轻松的语气,以及梦的奇特。
(2)阿德与外婆的对话,请学生分角色朗读。
(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分角色读)
四、朗读感悟,激趣升华。
1.出示课文连环画,让学生自读全文后按顺序排列。能看连环画复述课文。
2.同学们,阿德的梦,多么的美妙啊!那阿德这样的梦,你猜猜看会不会实现呢?(生发表意见)
3.小结:是呀。这样的梦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实现,只要我们敢想!小朋友们,下面就让我们也来展开想象,来想想,说说你心中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学生讲)
4.总结:多么美好的梦想啊,老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梦想也都会实现。
五.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1.课外阅读科学幻想故事。
  2.编张科幻小报或画一张科幻图画。       
教学反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7 21:59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读句子,发现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
2.区别四组同音形近字,认识9个生字,读句子,积累比喻句。
3.积累名言警句,并能用这些名言警句指导自己的学习。
4.交流自己了解到的身边的科学,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习句子的不同形式表达,了解、积累一些比喻句。
2.学生了解并交流身边的科学,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1.鼓励学生把这学期的收获或暑假的打算写下来。
2.鼓励学生在课余合作办一张“身边的科学”小报。
课前准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基本操作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学习完这单元课文后,我们发现小时候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张衡长大后成了一名著名的科学家;爱动脑筋的爱迪生年仅七岁就靠聪明智慧救了妈妈的生命。我们还和阿德一起走进他的梦乡,感受美好的科学梦境。我们一定也想像他们那样勇敢地去探索发现身边的科学,长大后也去圆自己的科学梦。这节课,我们也开展争当“小小科学家”活动,好吗?
二、学习“园地”。
我们知道,要想成为一名科学家,跟小时候的“认真探索”一定分不开,首先进入第一关——“发现关”
1.我的发现(出示课文的三句话)
1)        自读文中的三句话,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2)        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三个句子的意思一样,但句式不同,表达的语气就不同。)表扬会发现的孩子将会拥有一双锐利的眼睛。
3)        找个句子让大家来变一变。
2.“日积月累”
导语:我们知道,一名科学家不但要有锐利的眼光,同时,还要有扎实的知识,请进第二关“日积月累”
选选认认。
1)        自读字词,看看谁能明白这项练习的要求及训练目的。
2)        根据自己的理解,选字连线。
3)        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连?你是怎样区别这几组形近字的?
4)        哪些字容易读错?注意“址、趾、帐、账”的读音。
5)        老师出示字卡,学生组词。看谁组得快,组得对。
我会读
1)        自读句子,发现句子的共同特点(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
2)        同桌互读句子,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3)        知识宝典。为了把一个事物描述得更形象、更生动,往往用
一个和所写事物相似的事物来打比方。如,天上的星星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宝石。(繁星比成宝石)
4)        你知道课本中的句子是把什么比作什么吗?请说给大家听。
(同桌交流)
    读读背背
1)        读名言,想含义。
2)        交流读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
3)        比赛背诵名言。
4)        评选最具“科学家实力”的同学。
三、布置作业。
1.读课外书,摘录比喻句、名人名言、谚语。
2.搜集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第二课时
导语:
这节课,我们班继续开展“寻找科学家”活动,首先开展 “最具科学家素质”的评比活动。
一、口语交际。
1.语言情境。
老师描述文中给出的身边科学的例子,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2.图片情境。
多媒体展示身边科学的图片,给学生启发,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3.进行交际。
(1)小组交流自己了解到的身边的科学。
(2)小组推荐“科学博士”向大家作介绍。
(3)“科学博士”答“记者”问。
(4)小组根据所听到的材料,鼓励学生在课余合作办一张“身边的科学”小报。
 4.推荐新书,交换旧书。
(1)向同学推荐有关科学常识的书,要对书的内容和特点作简要介绍。听的同学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
(2)拿自己已看过的书和同学交换。交换时可对书的内容作简单介绍。
二、写一写。
这次“写一写”提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1.根据提示,想想自己写哪方面的内容,先和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2.把自己想写的内容写下来。
3.把自己写的内容向同学展示、作简单介绍。并注意表扬,及时进行学生互相评价。
三、展示台。(在课堂中布置任务,在主题班会中进行)
这次展示台是展示自己借到的科普读物及小组办的“身边的科学”手抄报。教学时,要拓宽展示内容,可以结合口语交际的内容进行。先布置大家做好准备,确定课外阅读的书目,分工搜集身边的科学的材料,并合作办报。再利用班会时间开一个“我们爱科学”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展示读物和小报,交流了解到的科学知识与见闻。
四、宽带网。(在课堂上了解,安排综合实践课给学生交流和展示)
1.交流,我国古今都有哪些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
2.我们准备了解哪些科学家或哪些科学成就,从什么渠道去了解?
3.我们利用双休日去收集资料,下周的综合实践课交流、展示。
五、小结并评选“小小科学家”。
六、作业。
1.上网或从课外书、故事书寻找身边科学的材料,制作一份手抄报。
2.查找资料,了解科学家、发明家的成就或故事。
注:有关学生成果展示放在班会活动课中进行。       
教学反思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