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太阳是大家的》听课有感评课记录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3-16 10:14
标题: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太阳是大家的》听课有感评课记录
太阳是大家的》听课反思

黄梅县孔垄镇第一小学 邢小燕   一、创设情境,激发儿童对学习课文的兴趣   “啦……种太阳……到那个时候,世界每一个角落都会变得,都会变得温暖又明亮”教学伊始,教师让学生们欣赏悦耳动听的《种太阳》这首歌,同时,手托一轮把金色光芒洒向大地的“红太阳”,并借助多媒体课件出示了太阳,让太阳走进了课堂。这情境,一下子把孩子们吸引住了。她带领学生走近了他们最熟悉的太阳身边,缩短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与文本展开对话。   二、在品读中感悟,让儿童畅所欲言   诗人陆九渊说:“读书切忌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徐老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时,不是肤浅片面地读读,而是采取多种方式去读。她先是自己范读课文,让学生们听,听了之后分小组朗读这首诗,然后让学生们闭上眼睛想象听老师读,让他们边听边想,把想到的说出来,孩子们说:“我想到了天上有朵朵白云”“我想到了天上有红红的太阳”……教师进一步引导:“你们想看吗?”(出示屏幕)“你们想读吗?”学生们跃跃欲试,几个学生分别读了课文。“谁能超过她?”教师又让学生们像那位读得好的同学那样美美地读了课文。学生们通过美读课文,找出了太阳做得好的词。“洒、拔、陪”并且仿佛看到了美丽的画面“五彩缤纷”“花朵很暖和”“太阳陪着小树成长”。在又一次的品读中,有的同学一边读一边情不自禁地做起动作来,教师因势利导,鼓励孩子们一边读一边做动作,孩子们都在边读边做动作,他们读得入情入境,读出了自己不同的心情,同学们纷纷表白了自己的心“我很舍不得太阳走”“我很伤心”“我很难过”……   “注重情感体验,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徐老师让学生充分地读文,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感悟了课文内容,并畅所欲言,使整堂课充满了活力。   三、潜心会文,让儿童自己动手   孩子们通过品读,深刻地理解了太阳的无私奉献精神,懂得了太阳是大家的,世界是大家的,住在大家庭的人们应该“团结、互助、和睦”教师出示屏幕上的一群各国的小朋友的画面,鼓励孩子们将自己想到的写下来。孩子们将自己心里最真诚的话语写下来了,“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我们交个朋友吧。”“亲爱的小朋友们,我们团结一心,热爱和平吧”……一阵鼓励的掌声,使孩子们兴趣盎然,不难看出他们为自己的学习成功而自豪。  整堂课让学生在饱满的情绪中,在欢乐和歌声中进入新课学习,又在琅琅的朗读中结束学习。教师又奖赏了同学们的“米饭”“佳肴”,使人余意未尽,其中的诸多理念,无不新课标中“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体现。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3-16 10:14
《太阳是大家的》听课感受



    王俊芳老师执教的《太阳是大家的》一课,就如同这首小诗一般,思路清晰,简洁明快,一课时基本完成了所有教学内容,很有实效。以下几点是这节课的亮点,很值得借鉴。

    一、关注诗歌的韵味,强调读出诗歌的节奏。

在导入时,老师引导学生初读后比较诗歌与其它课文的区别,体会诗歌的韵律,感受诗歌语言的简练、含义的丰富。在朗读的过程中,老师尤其注意指导学生朗读的节奏感,突出了诗歌的特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第二小节和最后一节省略号的朗读处理,学生朗读渐轻渐慢,真正读出了省略号的意思,读出了诗的韵味。正因为读的扎实,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才有可能深入;正因为读的扎实,学生才有可能感受诗歌蕴含的丰富的意象;正因为读的扎实,学生才有可能积累诗歌中生动的语言。

   二、关注诗歌的语言,强调语言环境中理解

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词语学习策略。在本课教学中,王俊芳老师针对“彤”字进行了扎实地训练,学生能够比较好地掌握,主要原因就是王老师强调了“彤”所处的语言环境。首先,王老师讲解在ABB式的词语中“彤”应变调,读一声,反复练习后,又回到句子中练习朗读。接下来,王老师又引导学生发现这个词是用来形容晚霞的,并和“红通通”比较,辨析两个词不同用法。这样做,使学生明确了“红彤彤使用的语境,训练扎实有效。

在这里也一并说说王老师对本课省略号用法的处理,课文第二小节最后一句话是这样的:“她陪着小朋友在海边戏水,看他们扬起欢乐的浪花……”王老师问孩子:“太阳做的好事情只有三件吗?你们是从哪里知道的?”孩子们很自然地发现了省略号的作用。老师自然引入仿写的环节补充省略的内容。

   三、关注诗歌的写法,运用诗歌语言训练表达

诗歌中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的表达方法,王老师非常注意运用诗中的材料,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前面讲了利用省略号,仿照第二小节内容进行仿写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也有几点值得商榷的地方,一是对诗歌的内容理解上,第一小节是写太阳落山了,不宜强调太阳东升西落的自然现象。再是对写话的训练上,强调仿照课文的形式不够,孩子们的思路还没有打开。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3-16 10:15
巧拨学生的情感之弦——《太阳是大家的》听课片段及反思

作者:曾凡琴    


片段一:

师:太阳仅仅给他们带来了快乐吗,不,太阳还带着暖暖的爱意,请大家默读第二节,看看第二节写了太阳的哪些动作,哪些词最能抓住你的心,把它勾下来。

生1:“陪”字我最喜欢,写出了太阳好象是我们的伙伴。

师:你很会体会,是啊,平常小伙伴会陪着我们,还有哪些人会经常陪着你?

生2:妈妈会经常陪着我们。

师:不错,妈妈经常陪在我们的身边,所以文章的作者用了一个女字旁的“她”,把太阳当作了妈妈,多么亲切啊!那你能不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生读。

生3:这里的“洒”字最能打动我。

师:我把这里换一个词,“射、浇、泼”大家看行不行?

生4:这里的意思虽然一样,但却不温柔,用一个“洒”字,很轻柔的,很爱惜的样子。

师:你可真会体会太阳的温柔,她是如此喜欢那些美丽的鲜花,所以轻轻地洒下爱的阳光。我们试着读一读。

师:一个字一颗心,一颗心一片情,诗人把太阳写活了。假如你是盛开的鲜花、茁壮的小树、快乐的小朋友,你会怎么对太阳说。

生1:如果我是盛开的鲜花,我会对太阳公公说:“谢谢你太阳公公,是你让我盛开了美丽的花朵,我会让我的芳香传送给更多的人。”

师:你真是朵会感恩,会报恩的鲜花。

生2:我会说:“太阳太阳,谢谢你,我会好好成长,珍惜这美好的生命,报答温暖的阳光。”

师:你很会思考,从感谢中懂得了珍惜生命才是最好的报答。

……

片段二:

师:太阳仅仅是为鲜花、小树、小朋友做好事吗?

生:不是。我是从最后一句的省略号看出来的。

师:请你们展开想象,太阳走到哪里去了,去干些什么?

生1:太阳弄红了苹果的脸颊。

师:如果用“晒”字更恰当。

生2:太阳把银杏树叶染得金黄。

师:这个“染”字用的非常好,把太阳拟人化了,写活了。

生3:太阳把彩霞往天空身上披。

师:“披”字用的很生动,写出了彩霞漫天的天空是多么的美丽。太阳为我们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说也说不清,写也写不完,那你们喜欢太阳吗?带着你们对太阳公公的喜爱,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天边的晚霞染成了红彤彤的颜色。

片段三:

师:数不尽的等待,道不完的期盼,所以太阳是

生:大家的。

师:可是还有许多国家却不是这样。师出示课件:这是伊拉克战争中的孩子们,大家看,他们身后是被炸毁的残垣断壁,他们在战争中失去亲人,失去温暖的家园,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生1:我想变成太阳,把温暖照耀在你们身上,让你们远离战争。

师:你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

生2:我想对他们说,鸽子代表和平,我希望你们能够早日离开战争的痛苦,和我们一样过上幸福的生活。

师:相信你的愿望一定会实现,他们也会过上幸福的生活。

师:还有很多同学想说,那好请你们把想说的话写在准备好的和平鸽上,等会我们一起来放飞这些和平鸽。

学生交流写好的话,然后贴在黑板上的太阳上。

反思:

这是学校开展的达标课比赛中谭老师上的一节三年级语文课《太阳是大家的》。课堂里,教师诗意的语言为学生创造一个习得语言的范例、一个良好的语言氛围,老师的引语,时缓时急,时轻时重,抑扬顿挫,满怀深情,如滔滔江河震撼学生心灵;如涓涓细流滋润学生心田;如幽幽琴声扣击学生心扉;教师更如一个“琴师” 拨动了学生的情感之弦,激起他们的感情波澜,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学生在这个散发人文气息的环境里,感受语言、运用语言,体会文本中浓浓的人文情怀,情感受到无声地熏陶与感染。

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三个一让我感受颇深:

一处补白: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太阳还做了哪些好事,让学生在想象中发展思维,练习运用语言的能力。一个“晒”字体现教师对学生方法技能上的引导,一个“染”字则体现教师对学生准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肯定,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积累语言。

一处拓展: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比较评品、移情体验,如果你就是盛开的鲜花、茁壮的小树、快乐的小朋友,面对太阳暖暖的爱意,你会对太阳说些什么。教师先引导学生抓住其中一些有着丰富内涵和韵味的关键词,如“洒、陪”等,细细品味,品、评、赏、读,学生不由自主地入乎其内,教师又适时地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让学生学会感恩,在语言实践中习得语言,情感受到熏陶。

一处情到辞发:创作源于一种生命觉醒,源于苏醒的心灵对世界、对人的惊喜和感悟,源于对自身经验、自身情感的一种珍惜,教师善于抓住时机激励、唤醒、鼓舞学生,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面对处于战火纷飞中的孩子们,你又想对他们说些什么,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在和平鸽上,放飞和平鸽…..学生从语言实践中体会到我们的生活很幸福,从而珍惜生命,让学生的情感从一个高度走向另一个高度。教师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展开,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思想。

我想作为教师,作为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和谐互动,是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的多边对话,如果教师在这节课中,关注的学生更多一些,捕捉更多的充满生命律动的教育契机,那么生成与预设会更加精彩。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3-16 10:15
《太阳是大家的》听课心得
  昨天视导,听了中心小学彭书慧老师执教的一节三年级的语文课,结合彭老师的这节课谈谈对诗歌教学的一点认识。诗歌,特别是低年级的诗歌,内容一般都充满着童真童趣,读起来郎朗上口。彭老师讲的这首诗题目叫《太阳是大家的》,主题在于通过赞美太阳,赞美大自然之美,表达对生活的热爱。裴老师这节课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课件制作精美:运用了多幅精美的大自然的图片,大自然之美被直观地呈现出来。借助课件,较好地拓展了课堂资源,也更好阐释了这首诗歌的意境。

2、教学中抓住了诗歌的基本特点,通过对重点字词,语句的赏析,通过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借助多种形式的读,反复体验、感悟诗歌内涵,

3、教师语言富有亲和力,循循善诱,思路条理清晰。

作为去年才分配的新教师而言,该教师在教学中专业成长迅速,个人基本素质,教学基本功非常高,可塑性强 。

另外,在一些个别环节的处理上存在一定的不足:

1、板书设计不够精致,没有很好地体现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和思维过程。

2、教学中有点前松后紧,对后半部分教材处理过于潦草,可能没有把握好,合理划分好教学时间。

3、对诗歌文本思想的挖掘存在偏颇。这首诗歌全篇主旨主要体现一种温暖、快乐、幸福。而彭老师把非洲儿童。战争中儿童的图片和体现儿童快乐的图片混在一起穿插,容易让人对文本思想产生一种认知上的模糊。如果要进行资源拓展的话,可以在整体赏析完这首诗歌的基础上,单独用一个教学板块呈现。

就下一步诗歌教学的几点期望:

1、诗歌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体验。

2、诗歌教学要注意挖掘诗歌内在的情感要素。不要让学生生硬地,生吞活剥的理解诗歌文本的情感思想,要在反复赏析、吟读中去引导学生体会把握。

3、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尽量充满艺术感染力,用诗歌的语言,进行诗歌教学,是一种最高教学境界。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3-16 10:15
现代诗歌教学我本无语,但针对本堂课就事论事,谈谈对本堂课的认识。

优点:

    1、学生习惯养成好,学习积极性高。这得益于刘老师一贯的教育。我常常想:“你不会,我能教会你;你不学,你习惯不好,我感到无奈何也。”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想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2、教学整体设计巧妙:以图代析,以联想代品味,以重点代全篇;课文内容层层展开,如此符合孩子好奇心,因生长于形象思维之势而利导之,可谓事半功倍也。但凡事具有两面性,突出了一点,势必就弱化了另一点。所以说:“偏工易就,尽善难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此言非虚也。

    3、教师教学行为可谓:“言不堪深,文不堪俗。”孩子化、口语化的语言,更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可谓:“刘君特色语言。”我想,没有数载之功不可成也。

    4、读的层次行设计到位,诗歌朗读教学层层深入,直至主旨。应该说整个过程是科学有效的,但就具体的环节看还需细致的把握,使预设和生成达到水乳交融的程度。正如徐校长语:“课要上的黏糊。”“黏糊”甚妙。

    建议:

    1、体现学生学习方式与师生角色的转换,课课如此,教师颇累。

    2、学生情感的激发与课文主旨的结合尽量再紧密一些,或者说:每一步朗读的目的性在明确的基础上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最大化。

    3、板书对主旨的体现与对诗歌结构的呈现不够深入。

    4、试想:上完这节课后还需不需要在上一节?我看得上,因为字词没有写,究竟学生会不会写不得而知。    我认为语文教学的常态课就是一节课学完一篇课文,下节课无需再上了。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留下时间,让学生搞点背诵、阅读、练字之类。教育是关注孩子一辈子的事。

    时间关系,只提纲要,不再展开。个人观点,不当处请指正,谢谢。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3-16 10:16
《太阳是大家的》评课稿

                                            

非常感谢学校给我这么一次发言的机会。在这半天的学习活动之中,那一个个引起我思考的瞬间,那曾带给我感动的刹那,在我脑海中难以抹去。

今天黄文春老师带给我们的是《太阳是大家的》,它让我们看到了一节简约、务本、求实、有度的语文课,一节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有效的人文教育相结合的阅读课。这节课有许多的亮点,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下面我就谈谈自己肤浅的想法。

一、和谐统一人文性与工具性

我记得崔峦先生在2007年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总结发言时提到了这么一点:当前语文教学出现了倾向性的问题——那就是重人文轻语言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他提到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根子出在对“语文”的理解上,出在对语文教学、对阅读教学的认识上。语文姓“语”名“文”,学语习文是语文教学首当其任的事情。阅读教学是干什么的?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

2007年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研究主题是: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怎样更好地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如何将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成一个整体,让他们和谐地发展呢?崔峦先生说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思想修养的时候落实听、说、读及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训练。黄老师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你看,导入课文整体感知太阳时,教师以太阳入手,再请你用一个词语说 说你认识的太阳时,用上了文章的课题——太阳是——让孩子进行句式的训练。而且也很自然地引出了课题。

在重点段第二段的学习中,黄老师在引导孩子们感受太阳的无私和为大家带来的快乐和温暖时,在诵读、涵泳之余,还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抓有着丰富内涵和韵味的关键词,如“洒、陪”等,或加动作读、或想象说话或换词语读等方式来细细深入理解太阳的无私。“熟读成诵这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最伟大的方法。”在这种学习方法,黄老师在重点段的学习中也无形在渗透。在利用品词、诵读重点段努力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后,黄教师善于抓住时机,及时填补课文的留白处,让学生进行想象写话的训练,此时的孩子是情动而词发了。我想我们就应该像这样在不放弃内容的前提下,从语言形式的角度去开发、利用我们的教材资源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二、大刀阔斧创造性处理教材

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新课改的今天,我们都强调要‘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今天黄老师的课上,我们就清楚地看到了她创造性处理教材的痕迹。她先和学生一起精心、细致地赏读了诗歌的第二小节。对这个重点小节的学习,黄老师注重了重点词语的理解,采用了读、悟、背、写的方法,感悟了“太阳是大家的”。然后她把第一小节作为引子,第三小节作为过渡,但在这两个小节的学习,简略中也是有要点的,比如抓住第一小节中的“红彤彤”的晚霞想象说话,体会第三节中的“留恋”的感悟朗读,第四小节是情感的升华,以“你想对这些世界各国的孩子说什么呢?”想象说话,教学的每个环节、每一个部分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

三、润物细无声关注细节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细思量,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当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一堂课最能体现教学效果的莫过于课堂中那些闪光的细节。对于每一个细节的处理尽管不起眼,但它都是教师教学观念的一种流露,是教师教学风格的一种表达,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体现。在今天的黄老师的课上,我们看到了许多的细节在闪光。“认真听也是和大家交朋友的好方式!”、“认真思考了以后我们会说的更好!”“画个五角星送给你的同桌,表扬他!”课堂上,教师的那一句句表扬,那一个个眼神,一次次笑脸,一个个动作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学生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也许就让我们的课充满生机,让我们的孩子充满活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发现,去捕捉。作为教师,应该时时刻刻珍视每一颗童心,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这往往会让我们的教学更精彩。


说三点想法:

1、对诗歌意蕴的理解,“太阳是大家的”,黄老师在教学中,诠释为“太阳不仅仅是属于我们的,也是属于别的国家的,所以说太阳是大家的”。这种说法固然不错,但是,我认为,诗歌其实也在说“太阳是无私的”,它在一天中做许多好事,她还要趁大家睡觉的时候,走向另外的国家,它难道不是无私的吗?

2、我总觉得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比如,它丰富的想象、它的韵律美、它凝练、简洁、准确的语言等等,我们是否在教学中能体现出诗歌不同于其他体裁的那种意境呢?

3、我们看到最后一个环节中,想象说话,老师问“还有什么是大家的?”,孩子们很能说,提到了水、空气、地球等,然后老师让孩子们对着图上世界各国的孩子说一句话时,孩子说的就很粗、大,缺乏那种细腻。甚至有的虽然语言优美,但华而不实,缺少正在能触动自己感情的语言,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做到怎么样地调整?以上的想法仅是个人的意见,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最后,让我再一次感谢黄文春老师为我们献上这样一份丰盛的精神大餐,让我用心去聆听课堂上生命的节奏和快感,努力寻找缩短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的金钥匙。


                                             龙港二小   邓  捷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3-16 10:16
《太阳是大家的》评课稿

听吴老师的《太阳是大家的》一课,留给我一种柔美。吴老师那甜甜的笑脸,柔柔的声音,整堂课都在“太阳”的照耀中与孩子们一起快乐着。“太阳是大家的”,“太阳带给大家快乐”是整堂课留给我的声音。另外课堂上还突出了: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课堂中多媒体课件的补充既创设了一种快乐的学习氛围,又给诗歌内容的理解,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在课题揭示时就出现了一张可爱的太阳的笑脸,一开始就给课堂创设了快乐的情境,教室里有一种暖暖的感觉。诗歌的第一小节的学习中,展现了太阳落山时美丽的景色,让学生形象地理解了“西边天上的朵朵白云,变成了红彤(tōng)彤的晚霞”在老师示范朗读后引导学生:我在朗读的时候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副画,谁看到了?让学生想象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了。在引导学生依照第二段----太阳还做了哪些好事,写话时,又展示了生活中许多美丽的图片,一下子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广度,使学生在想象写话中有了更多的直观形象体验。

二、抓住诗歌语言特色,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诗歌第二段以拟人的手法表达了太阳做的好事,在重点段第二段的学习中,吴老师在引导孩子们感受太阳的无私和为大家带来的快乐和温暖时,在诵读、体会之余,还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抓住了关键词,如“洒、拔、看、陪、”等,想象说话来深入理解太阳的无私。并及时地抓住时机,及时填补课文的留白处,让学生进行想象写话的训练,此时的孩子是情动而词发了,从学生的笔端,自然地流淌出了太阳为人们为地球上的一切所做的好事。

吴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的前提下,从语言形式的角度去开发、利用我们的教材资源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三、精心设计课堂作业,讲练结合,学以致用。

吴老师在课堂中精心安排了两次书面作业,每次作业都是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一次是在学习了课文第二节时了要求学生完成这样的作业“她把金光往鲜花上(  )地洒,她好像在说:‘(  )’。”这样的练习既是理解的延伸,又是情感朗读的指导,同时又使课文内容具体形象化。第二次作业在课文的省略号处,“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她(   ),她(   ),她(  )”这样的作业设计与文本紧密结合,既是理解,又是提升,同时又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捕捉情景,学会关心生活,发现生活。

我觉得我们对教材的理解还需深入,课文讲“太阳是大家的”,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吴老师仅仅诠释为“太阳不仅仅是属于我们的,也是属于别的国家的,所以说太阳是大家的”。我认为,还应该从太阳在一天中做的许多好事,她还要趁大家睡觉的时候,走向另外的国家,还应该体会“太阳是无私的”这样才更全面。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3-16 10:17
小学语文评课:《太阳是大家的》评课稿
在这半天的学习活动之中,那一个个引起我思考的瞬间,那曾带给我感动的刹那,在我脑海中难以抹去。
  今天徐老师带给我们的是《太阳是大家的》,它让我们看到了一节简约、务本、求实、有度的语文课,一节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有效的人文教育相结合的阅读课。这节课有许多的亮点,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下面我就谈谈自己肤浅的想法。
  一、和谐统一人文性与工具性
  我记得崔峦先生在2007年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总结发言时提到了这么一点:当前语文教学出现了倾向性的问题——那就是重人文轻语言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他提到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根子出在对“语文”的理解上,出在对语文教学、对阅读教学的认识上。语文姓“语”名“文”,学语习文是语文教学首当其任的事情。阅读教学是干什么的?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
  2007年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研究主题是: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怎样更好地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如何将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成一个整体,让他们和谐地发展呢?崔峦先生说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思想修养的时候落实听、说、读及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训练。黄老师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你看,导入课文整体感知太阳时,教师以太阳入手,再请你用一个词语说说你认识的太阳时,用上了文章的课题——太阳是——让孩子进行句式的训练。而且也很自然地引出了课题。
  在重点段第二段的学习中,老师在引导孩子们感受太阳的无私和为大家带来的快乐和温暖时,在诵读、涵泳之余,还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抓有着丰富内涵和韵味的关键词,如“洒、陪”等,或加动作读、或想象说话或换词语读等方式来细细深入理解太阳的无私。“熟读成诵这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最伟大的方法。”在这种学习方法,黄老师在重点段的学习中也无形在渗透。在利用品词、诵读重点段努力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后,黄教师善于抓住时机,及时填补课文的留白处,让学生进行想象写话的训练,此时的孩子是情动而词发了。我想我们就应该像这样在不放弃内容的前提下,从语言形式的角度去开发、利用我们的教材资源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3-16 10:17
《太阳是大家的》评课稿
听了吴老师的《太阳是太家的》这一课。我仿佛跟随吴老师走进了诗的美好意境,和那一群可爱的孩子感受着太阳的温暖。

感受一:教学过程体现编排意图

在教学设计上,体现了编排意图即体会只有全世界人民和睦共处,加强信任和理解,人类才有更美好的明天以及诗歌拟人化的写法。吴老师注意到了这一点,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太阳在别的国家的情况,提问思考:“太阳在其他国家都会干些什么呢?”通过学生的想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吴老师都随即进行点评、深化,让学生从“太阳是大家的”领会到“世界是大家的”,全世界孩子共在一片蓝天下,分享太阳的温暖、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宁。只有在和平宁静的环境下,世界各国的小朋友才有这样的快乐。同时又充分利用文后的泡泡“我想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说几句话……”让学生学完课文后,根据诗意说几句话,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了解他们对课文的把握情况。

感受二:读原来可以如此美丽

“文字优美、富于音乐性和节奏感”是诗歌的主要特点,教学诗歌自然离不开诵读。学生在初次接触诗中的文字,总感觉是那样的平白,如何让孩子入情入境地读,是我教学诗歌的困惑。今天吴老师做的就很好,吴老师主要采用了“以读为主”的形式,孩子们前前后后朗读诗歌不下十遍,但压根儿没有厌倦,而且一次比一次读得好。这与老师层层递进式的朗读指导是分不开的,林老师不仅安排了选读、齐读、范读、自由读、个别读、看画面朗读等多种朗读的形式,还在每次读前,对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想想为什么喜欢?读懂了什么等,学生读的很认真,说得也很精彩。而且,教师的评价跟进的很及时,针对学生读的特点进行点评等。整个朗读指导的过程体现了实践性与实效性。欣赏着孩子们摇头晃脑、入情入境诵读的场景,这就是一幅美丽的画面!

感受三:想象,让孩子诗心飞扬

“想象丰富,意境深远”是儿童诗的又一突出的特点。有人说:诗歌美在于它的意境美。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意境,或引导学生从诗中的意境想开去,是诗歌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诗歌第二小节时,老师紧紧抓住“多少好事”这个关键词,并借助诗歌中原有的“……”,引导孩子展开想象,为了拨动孩子的心弦,教师除了必要的示范,还有自己不动声色的提示语言,“太阳来到了花园里、果园里……太阳还做了哪些好事?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辅助孩子想开去……收获了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有的孩子这样说:                                        !有的孩子这样说:                             !

感受四:诗意充满课堂

诗意的课堂上到处流淌着诗意的话语。吴老师讲的是诗,学生读的是诗,连课堂上老师过渡的话语也是诗。 “太阳做的好事数也数不清,说也说不完。” “忙了一天的太阳会和我们一起进入梦乡吗?” “太阳最爱孩子们。她爱白皮肤的孩子,也爱黄皮肤的孩子,她爱黑皮肤的孩子,也爱棕色皮肤的孩子……”吴老师的课堂上,无一处没有诗,无一句不是诗。创设一种和文本相和谐的情境,让学生的情感迸发。

尚待改进的方面

指导朗读不够充分,如第一节的快乐,第二节的舒缓,第四节要体现出盼望的情感等。教师应用自己的情绪带动学生感受到在朗读方面的变化。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3-16 10:17
《太阳是大家的》评课

解东三小 叶林

这是一首儿童诗。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太阳当作全世界孩子的朋友,她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里,和不同国家的孩子游玩。“太阳是大家的”寓意是“世界是大家的”,全世界孩子共在一片蓝天下,分享太阳的温暖、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宁。
  诗歌描绘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鲜花上撒满了太阳的金光,小树在太阳的照耀下生长,小朋友们在温暖的阳光下快乐游戏。诗人从“太阳普照全球”这一自然现象中提炼出诗意,把太阳当做所有国家的朋友,她从西山落下,走向别的国家,给全世界的小朋友带去了快乐和希望。下面我就姚老师执教的这节课作简单的点评:

1、在教学中,姚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去感染学生,学生被教师创设的情境深深地吸引。教师在学生先读的基础上范读,避免了机械的朗读技巧的指导,而且为整节课奠定了一个情感的基调,后又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诗句所描写的意境,这样学生的朗读就有感性的基础了。

尊重学生,给予学生多的鼓励,学生哪有读不好的道理,朗读中的情感真切而自然得流露出来。并引导学生进行“评读”,激励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体现了学生从“读会”到“会读”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读书的意识。

2、阅读中体验,入情中感悟。姚老师以读为主,诗歌的学习尤其如此。学生从“读会”到“会读”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读书的意识。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背,让学生在读中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在读中意会、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是本堂课的一大特色。就教学而言,教师善导、学生善学,学生读得充分,悟得轻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尊重学生对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的选择权。
 3、诗歌的教学也要有重点词的理解,但这种理解不是要求作概念上的解释,而是领悟体会。如对“洒”“拔”等拟人化的动词的理解,姚老师就是通过做动作,想像体会等形式进行启发,使学生感受到用词的准确。

4、在姚老师的引导下,启发学生自由创作,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说出更精炼的诗句,让学生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更加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3-16 10:18
评《太阳是大家的》
近日,我校赵淑芳老师执教了一堂三年级语文课《太阳是大家的》。
    课上,赵老师扎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利用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读,读通读顺课文。
    2.通过记儿歌、教师范写、学生练写等形式识记“彤”字,通过形近字比较、编儿歌、组词等形式,对比“陪、部”识记“陪”字。
    3.通过看图想象练说、当小诗人等形式进行仿写训练。
    我们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和赵老师一样,扎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使学生在课堂的每个环节都有所收获,并习得一定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能力。
    本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本篇课文是诗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体现诗歌教学的特点。例如: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让学生标注停顿符号,把诗歌读得抑扬顿挫等。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3-16 10:18
范老师所教的《太阳是大家的》一课,这是一首现代诗,诗歌看似简单,但要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是很不容易的,为此,范老师指导学生充分地读,感悟其中的含义,体会蕴含的快乐情感,我认为本节课成功的地方有如下5点:

1.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

2.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给孩子以直观的印象。再配合以卡通画的板书设计,更能给人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感觉,使整堂课让孩子在图画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有助于理解诗歌内容。

3.      充分指导学生想象读,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如:在讲诗歌的第一小节中,展现了太阳落山时美丽的景色,老师就引导学生:我在朗读的时候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副画,谁看到了?让学生想象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了。

4.      表演读,以演促读。在学习第二小节诗歌时,为了体现“洒”“拔”两个动词,为了让孩子直观,更容易理解本小节的诗歌,所以老师鼓励学生在读时,能加上动作,那就更好了。

5.      小组合作交流,充分体现新课标精神。在讲诗歌时,范老师充分对学生“由扶到放”的原则,如:在学习第一、二小节时,由老师领着大家共同学习,而学习三四小节时,充分让孩子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更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

另外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老师的激情不够高,不能完全感染学生。如果能用心和学生交流,效果会更好!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