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设计的几个环节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5 01:47
标题: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设计的几个环节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设计的几个环节
高中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及探究性很强的学科,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设计,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根据高中教学需要和学生学习特点来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而有效地进行。可以说,好的教学设计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了科学性的行动纲领,有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高中生物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以下几个环节:
一.课堂教学设计应以做好“备教材”和“备学生”两方面的工作为前提。
“备教材”,首先要明确高中生物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明确教材的内在体系和教学内容的主次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和处理教材,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步骤,确定适当的教学方法。
目前,学生对高中生物教材的理解还是存在一定困难的,教师既要围绕目标全面组织教学,更要敢于以相当的课堂时间突破重点、疏通难点。尤其要注意不能将教材内容原封不动地硬"塞"给学生,而是要灵活运用,做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同时要密切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动鲜活的素材,及时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调动自己知识的积累,带着自己的文化积淀去把握和使用教材。只有把自己变成教材的主人,教师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其次是“备学生”。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钻研教材,更要对所教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学生的特点要了如指掌,从而在对教材的处理和教法的选择上做到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
目前使用的高中生物教材难度提高了,而学生的基本情况却不容乐观,大多数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或者基本没有学习过生物,有些学生甚至缺乏最基本的常识,因而面对高中教材时,学生普遍感觉困难。针对学生的这些实际情况,教师要根据高中生的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案,组织教学。在课堂上,将重点难点知识简化为一般浅显易懂的知识,并适当补充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常识,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生物基础,从而激活学生的生物思维,以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建构。
二.课堂教学设计应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这一群体特有的心理特征,使他们普遍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对化学更是或多或少存在某种排斥感。这时,教师就要善于在课堂上激起学生的学习生物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愉快、主动地去学习。学生一旦喜欢上了生物课,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则教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可以采取多媒体教法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法,其特点是教师和学生中出现了多种“媒体”:标本、实物、电脑等,这些教学媒体,不仅准确,丰富地“携带”了许多教学信息,而且把这些知识内容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声像结合的画面。借助媒体的传送,生物学中一些枯燥,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具体了。学生借助媒体的帮助,对所学知识看得见,摸得着,更加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理解和分析问题能力。很多学生对生物课感兴趣是因为生物课讲述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或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理过程。如今的学生早已不再满足于老师口中念念有词的“生物”了,而是希望老师能够带领他们遨游生物学的海洋,体验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多媒体课件的出现,使老师可以轻而易举地帮助学生实现这个愿望。同时,教师恰当地运用好各种媒体,把实物再现在学生的面前,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可谓一举多得。
三. 课堂教学设计要增加实验机会,尤其要重视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学科,也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以往的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新教学大纲对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高考对生物实验的考查已经摆脱了书本实验内容,转向考查学生设计简单实验、对实验内容进行分析的能力。为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尽可能多地提供让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有意识地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重视和加强生物实验技能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实验的器材、过程、现象和结果分析,更要重视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运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事实表明:让学生多动手、多做实验的意义远比让学生弄清实验原理本身要好得多。
其实,自己动脑设计实验并亲手加以实践的学习方法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强化了他们对书本上理论知识的理解,又促使他们在实际的实验操作中发现和探究问题。例如,在讲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时,教材设计了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师可以在教光合色素后作为验证实验处理,也可用于光合色素的探究实验,这样做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又加深了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训练了他们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在实际实验中,教师可直接演示实验,让学生重复;也可讲解实验过程、要领,让学生去做。并鼓励学生自己设计、操作实验,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设计实验、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具体操作中提高了对生物学的兴趣,增强了生物学实验研究技能,并培养了生物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课堂教学设计要关注课堂提问的有性效。
在生物教学中,课堂提问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产生疑问,积极思维。课堂提问要求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围绕课文重点精心设计,在向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经过思考,对问题得出结论或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活跃学生思维,养成学生迅速回答问题的习惯。
学生的思维活动能否积极展开,有赖于教师的正确引导。有经验的教师很注重提问的科学性,通过不断的知识引导,激起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从而启发其找到问题的答案。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打破学生头脑中的平静,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动,并积极引导他们在生疑-置疑-解疑的循环往复中探求新知识。这些就要求教师要善于依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科学地设置问题情境,有计划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思路去分析、判断和推理,并及时地回收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关键,对症下药,改进教学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被激发,思维不断受启发,知识不断被深化,进而在学习上由量的积累升华为质的飞跃,课堂教学从而进入“有效教学”的境界。
五、课堂教学设计应重视课堂练习对知识的巩固效果。
当堂练习,能很好地提高知识练习的效率。通常情况下,学生回家作业实效并没有教师预想的那么好。部分学生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很难自觉认真完成作业,而课堂练习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让学生当堂完成练习,不仅提高了学生上理论课的注意力,而且还能及时有效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所以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和灵活使用上下功夫,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安排学生练习的时间,可以在刚上课的复习巩固时,可以穿插在新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也可以放在课堂教学内容完成后。设计课堂练习能当堂检测和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对确保生物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十分必要。
六.课堂教学设计要注意教学实施中的动态调整。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因而课堂设计必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做必要的调整。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也要关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识需要,进行教学设计调整,培养学生主动的、探究的、合作式的学习习惯,可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的作用放在适时地向学生提供材料和教给获取材料的方法,并对难点问题进行引领性分析。当教学内容学生都掌握时,教师可根据需要考虑利用差异进行教学,差异是最好的资源,可用学生当小老师教学生的办法,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主体知识的发挥,又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合作和互相帮助。这样,不仅使学生具有较明确的自主学习的方向,避免了在探索知识过程中的盲目性和偶然性,而且有效缩减了师生间的交流距离。
总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因此,高中生物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最大限度地体现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注意运用具体的生物实验操作来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意识,并努力加强自己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有效促进师生间的关系。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