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一实验──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的实验记录表 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请打“ √”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请打“ ×” 实验材料
| 猜测
| 实验
| 我们的结论
| 铜钥匙
|
|
|
| 铁钥匙
|
|
| 回形针
|
|
| 铝 片
|
|
| 木 片
|
|
| 塑料片
|
|
| 弹 珠
|
|
| 纸 片
|
|
| 布 片
|
|
| 铁 钉
|
|
|
学生通过实验记录的分析,有了亲身体验,觉得很有意思──为什么有的东西能被吸住,有的东西不能被吸住?自然而然对所学知识立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思维马上被激活,兴趣也被激发。此时激发出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就会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当中去,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2 变被动实验为主动参与──增强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在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实验教学都是按照教师设计好的步骤和方法让学生照葫芦画瓢、一个萝卜一个坑地机械完成,学生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那样做,也无法感受到科学概念的建立过程。学生的独立性不断丧失,学生的个性发展不断泯灭,缺乏探究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新课改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操作技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实验教学的主人。教师的任务是当好学生的“顾问”和“参谋”,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与困惑。其余的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从指定计划、选择器材、操作步骤、观察记录、分析总结都交给学生自己来完成,给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让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和想象力,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来完成实验,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正确的使用实验仪器、器材,规范操作和注意安全,及时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数据。如教学《电路的研究》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正学会组装电路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这一课的实验我采取了这样的步骤:①提出问题:组装一个电路需要哪些器材?②让学生自己动手组装一个的电路;③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学生运用各种器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过的知识,设计实验,进行操作。结果学生发现组装电路的方法各有不同:有串联也有并联。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得出结论,要比老师告诉他们效果好得多,既学到了知识,又加深了印象,他们以很高的热情参与到教学中来。要让学生真正消化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教师应联系实际设计一些有坡度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巩固性练习,做到学用结合。如学《电路的研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电路,将红、绿、黄三只小灯泡安装在这个电路上,制作一个“信号灯”。 《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创造能力培养的今天,应大力提倡探究性实验。如《浮力》中,不是先告诉学生用哪些方法可以让物体浮起来,然后让学生一个一个试,而是让学生自己尝试,自己想办法,让水中的物体浮起来。虽然有的同学想的办法不够全面,但这些知识是他们自己发现的,他们不光学到了知识,还学到了发现知识的方法。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促使学生独立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3.3 变无效反馈为积极交流──培养学生实验探究习惯 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每个人对同一问题的探究各有不同,记录的数据也不一样,得出的结论也存在着差异,有成功的经验也有错误和不足。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操作过程与实验数据、观察的处理通常得不到及时的反馈和交流,学生常常觉察不到自己存在着的错误和不规范,存在的问题往往难以及时得到纠正,这些“无效反馈”信息导致学生无法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实验习惯。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及时指导学生在实验结束后对实验进行分析和总结,鼓励学生相互交流。 如在教学《大气压力》一课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教材中要求把杯中接满水,盖上纸板就不会掉下来,说明大气有压力。而实际操作时,往往达不到那种效果。针对这种情况,让学生设计更简单、方便、实用的学具。学生首先考虑在杯底部扎个孔,所以不能用玻璃杯,只能用塑料制品。于是用矿泉水瓶做实验,但失败了,又换用漏斗,实验能成功,但它盛水太少,学生还是不满意。后来一个学生找到了五年级自然学具盒中《热往哪里传》一课中用的小塑料杯,只见这个学生很快就在小塑料杯底部烫了一个小孔,在杯中接满水,盖上纸板,然后倒过来,纸板没有掉下来,手指一松,纸板就掉下来了,实验成功了。 再如在教《看不见的空气》时,我要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感觉空气的存在:用眼睛看空气流动的痕迹,让耳朵听空气凄厉的叫声(这两种活动需要一定的气候条件,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经历探索),用嘴往水里吹气泡,用打气筒抽气,用塑料袋灌装空气,用气球在水里释放出气泡,用手往脸上拂空气,这样用多种方法来认识空气的存在,进行充分的感知,让学生获取丰富的感性知识,从而认识到什么是空气。多种感官的刺激才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科学探究中来,孩子们在经历了动态化的探究活动后,会对自己的成功感到由衷的喜悦,体现到学习科学的乐趣,有利于学生的探究意识深入童心,养成勇于探究的习惯。 我们的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旨在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在实验中应组织学生积极交流,及时应对“无效反馈”信息,进行及时的反思、分析、修正,这些深入地实验探究,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3.4 变课内实验为课外延伸──拓宽学生实验探究领域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 ,“学生获取知识的地点不能仅仅是课堂”,“大自然也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大舞台”。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课后开展课外探究活动。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实验都能在有限的课堂内完成,学生科学探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些活动就必须从课堂走向课外,课内活动向课外开放。我们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开展系列化的课外探究实验活动,通过课外家庭实验补充,把探究延伸拓展。我们可以开展各种家庭实验、科技活动、小制作小发明,调查研究等。这样,既深化了课堂教学,也让他们的兴趣特长和科学素养在实践研究中得到了培养。品尝科学的乐趣的同时也感受科学的无穷魅力。 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和内容有限,学生的好奇心得不到更好的满足,创造思维也得不到有效地发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经常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开展一些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等课外活动,以巩固所学的课内知识,丰富学生的生活,进而拓宽学生实验探究领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课堂教学得以补充和完善。例如,在学习了浮力和物体的沉浮条件后,给学生布置了怎样能使一块橡皮泥在水中上浮的作业,很多学生会从钢铁制成的轮船能浮在水面的现象中得到启发,把橡皮泥捏成船型使它上浮。 再如学习了《有趣的磁现象》后,布置学生制作指南针、好玩的磁性小玩具等。对一些有兴趣的学生还可以鼓励他们搞一些小发明创造。在科技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吸收一批热爱创造发明,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参加小发明俱乐部,小发明俱乐部进一步拓宽、延伸创造发明活动。教师介绍优秀发明作品,进行创造技法辅导,并指导学生对发明方案进行改进,及具体制作,选拔优秀作品参加比赛。 这些课外科技实验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拓宽了学生实验探究的领域,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增强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手脑并用的创新能力,同时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学生们看到了能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不仅精神上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还对引发学生的灵感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也会产生积极地影响。 由此可见,科学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而学生对科学的探究是无止境的。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再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应该结合课堂内外,使学生的探究无限延伸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不再把课堂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因为探究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对于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若在一节课时间内没有完成,则可在课外继续研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课外探究拓展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节课都采用实验教学,我们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的需要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我们的探究性实验教学,要注意“动手”和“动脑”的关系,往往“动手”先于“动脑”的实验比较低效,“动脑”先于“动手”的实验比较有效!实验前是先动手,还是先动脑,要根据具体的学情和教学内容而定。二者在实验教学中应该相辅相成,互相补充,才能最大效能的发挥作用! 4 结论 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的最根本的探究方式,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学生大都是凭借实验获得的,因此也就成为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基本渠道。科学课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实验教学课堂组织形式应以开放式为主,只有将实验过程全方位开放,让每个学生全程参与实验,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我们亲身实践的意义;“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告诉我们科学实验的作用。为了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让我们擎着“实验”风帆,引领我们的学生在科学海洋里“探究”寻宝吧! 主要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07-01. [2]吕张华.浅谈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EB/OL].http://kexue.jyjy.net.cn/.2007-11-19. [3]王世友.让实验走进科学课堂[J/OL].http://www.pep.com.cn/xxkx/.2010-10-08. [4]纪爱香.实验要有目的性,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EB/OL]. http://2011.hebei.teacher.com.cn.2011-09-16. [5]林旭华.试论如何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加强课外探究拓展[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第11期. [6]林凤明.注重实验,提高小学科学教学实效性[EB/OL].http://www.fjzzjy.gov.cn.2011-01-13. [7]宋营弟.让学生做实验学习的主人[J/OL]. http://www.pep.com.cn/xxkx/.2010-04-08. [8]徐敬标.小学科学教学技能[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01. [9]任尚峰.在多层次实验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J/OL]. http://www.pep.com.cn/xxkx/.2007-12-13. [10]周志毅 来文 李双玲.小学科学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01-01. [11]靳光勇.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的几点尝试 [J/OL].http://www.pep.com.cn/xxkx/.2008-01-10. [12]吴志权.以学生为中心探究性实验教学课堂组织形式的研究[J/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