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2-3-1 11:33:32
|
只看该作者
二、开放实验、自助探究,提高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进行实验”的有效性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不仅是论证物理规律的重要手段,更是揭开物理规律的钥匙。长期以来,实验教学一直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大部分学生也因为对实验感兴趣而喜欢物理学科。
“自助式”物理实验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器官(眼、耳、口、鼻、手等)去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实验,从而真正吸收知识。具体教学模式是:开放──自主──自助──创新。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老师安排的内容或自己选择喜欢的课题,经过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己调控,自助解决实验问题,完成整个实验步骤得出实验结果。
案例:《压强》(2009年11月重庆市青年教师赛课一等奖)
本节课,在“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的环节中,打破了传统实验教学“照单抓药”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给学生提供广阔的自主探索发现的空间,表现在:一是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器材,甚至从身边找一些代用品来完成实验;二是对同一探究问题,探讨出多种实验方案,摆脱了对教师和教材的依赖。
当学生猜想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之后,接着要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时,我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些器材:海绵、小桌、钩码、气球、套绳(由一根宽布带和一根细棉线组成)。让学生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有几组同学将小桌正放、倒放在海绵上,或在小桌上加、减钩码,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有几组同学利用:套绳、钩码和气球来探究。分别将套绳宽的一边和细的一边挂在气球上,再加、减钩码,观察气球的形变大小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有几组同学只利用了一个气球进行探究。他用左手手掌和右手手指同时用力压气球(气球静止),根据气球左、右两面的形变程度不同,完成了探究。有几组同学自主选择了身边的器材──笔,来探究。左、右手指同时压笔尖和笔尾,两个手指形变程度不同,并且痛的感觉也不同,从而得出了实验结论。还有的同学把套绳直接绷在两个手臂上,完成了实验。其设计的方法之巧妙,令所有听课的老师大受启发,不得不佩服学生才是真正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在开放实验,自助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他们用双眼去观察,用双手去实验,用大脑去思考,用嘴巴去交流,整个探究过程呈现出一种开放的、自主的学习格局。
三、分享探究成果,提高科学探究中“交流与合作”的有效性
英国大文豪肖伯纳有一个著名的比喻。他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这个比喻点明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对于学生来说,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必然会受到自身条件和认知水平的限制,要想更快更好的掌握更多的有用知识,就必须进行交流与合作。
交流探究结果是探究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而且又极为重要的一环。让学生交流探究结果可以为其他人提供问问题的机会,从而明白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释;交流探究结果有助于激起学生彼此的灵感,引发学生自我反思,促进对知识更深层的理解;交流探究结果有利于促进学生解决交流中遇到的困难,提高表达能力,并加深对科学论证方法的认识;通过交流与合作,还能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
案例:《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2008年10月沙坪坝区公开课)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两种电荷、电路的组成、以及电路图等知识以后紧接着的一节实验探究课。教材上是先让学生观察13-22图和13-23图,比较各自的特点,然后给出串联、并联电路的定义,最后,用所给器材连接串联、并联电路。我认为这样传授知识,学生是在被动地接受,并没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低。于是,我在教学中做了如下的处理。
首先,我给出器材:两节干电池、两个灯泡、三个开关和一些导线。让学生思考、设计、并连接一个电路,要求是:只用1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的通断。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都迫不及待的动起手来,都想成为班上第一位“小电工”。
然后,我将学生连接好的电路同时展示出来,并让他们观察这些电路在连接方式上有什么不同,通过交流与讨论,学生分析得出了两种基本电路的定义;同时,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归纳得出连接电路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最后,我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电路,并与其它同学的电路作对比,讨论3个问题:(1)在串联、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路径各有几条?(2)开关的作用有什么不同?(3)各用电器能否独立工作?
这节课,自始至终都是让学生自己去设计电路、观察现象、对比分析,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得出结论。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体现,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提高了,学生也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总之,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所追求的目标。在教学中,通过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恰当地选用实验材料,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指导,保证充足的探究时间,再加上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组织学生参与其中,亲历过程,自主地、充分地、有效的开展活动,从而达到高效探究,使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得到可持续发展。
科学探究,是实现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效途径。它能不断地启发学生的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去解决一个个问题,翻越一个个知识高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