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试论小学语文教材与品德教材之间的关联性和协调性 [打印本页]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8-31 06:52
标题: 试论小学语文教材与品德教材之间的关联性和协调性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和《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为例

课程教材研究所综合文科中心 郭雯霞




一、问题的提出



日前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任课教师绝大多数为兼职教师,一般来说,由小学语文教师兼任的较多。而正因为兼职,语文教师会觉得备课量大,备课任务重。(本文所指语文教师,为兼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以下简称教师。)较之语文这一主流学科,教师会潜意识地将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边缘化,消极对待。因此,在现实的教学中,就存在着教师轻视品德课教学的现象。但新课程品德与社会作为培养学生做人的学科,其对学生从小养成过有道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做一个有道德素养的公民起着很重要的启蒙作用,实在不可偏废。而语文学科蕴涵的人文性、思想性、文以载道之观念,与品德学科也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和融通性。语文学科完全可以从品德与社会学科中汲取营养,提升语文教学的内涵;借助品德与社会学科,奠定语文教学的知识资源,并提高语文理解、思考能力的广度、深度、力度。同样,来自语文学科的营养也有利于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二者融合的价值远超过单一学科。



下面,笔者将从多角度探寻语文和品德与社会两个学科之间可能建构起的关系,提示语文教师可充分利用两个学科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协调性和融合关系,有效地整合资源,运用不同学科的优势和功能,为教学服务;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的认知经验等,重构、整合自己的认知结构,学习联系地、发展地认识事物的思考方式和学习方式;增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同一学年:主题相同,教材文本内容的价值取向同一,意义同构



(一)故事情境与主题活动:认知迁移和提升、资源互补



在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画杨桃》一文中,教师针对学生嘲笑一位同学将“杨桃”画成“五角星”,用这样一段话指出事情的本质:“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语文》三年级下册,第43页)



语文的教学要求是:(1)让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把老师说的那段话背下来;(2)读课文,交流一下,读后会想到什么;(3)课文中有些句子意思深刻,抄下来。如“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语文》三年级下册,第44页)



语文是通过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故事,借助语言文字形式、文本解读,获得感悟。启示学生明白道理:“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



从社会认识和道德审视的角度来看,这篇课文包含三层含义:(1)事物本身具有多样层面;(2)面对一个事物,我们应相信自己,有自我的表达;(3)因为每个人不同,才会有他们各自判断的理由和经验,所以要认同别人可能与自己不一样的地方。从教育目标来讲,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表现为学会理解和认同自己及他人,彼此建立平等、尊重、和谐的关系;在认知、能力方面则体现着认识人、事、物的一种思考方式和行为。当然,语文教学的目标不是要阐释这些观念。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有机融合的一个整体,因此学科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也是必然的。不同学科之间也会出现文本内容的类似、主题目标一致的协调性和融合度,由此这就意味着学科之间可以在课程资源、认知迁移以及相互补充、丰富和提升等方面有所共享。



与语文《画杨桃》课文相对应,在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中有《不一样的你我他》这一话题。相对于语文教材的故事性文本,品德与社会教材首先是从三个体验性的主题活动展开的。(1)“我的自画像”:让学生用各自的表达形式展现自己的个性,进行自我介绍,在每个学生自我展示的活动中,使学生意识到每个人是不同的。(2)“画圆圈”;画中的圆圈可能是什么。发挥各自的想像力,展示自己个性的想像,通过比较意识到正因为每个人不同所以才会有不同的作品,这里没有好坏优劣,仅是表达形式和创意不同而已。(3)“我们一起作画”:每个人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分别给花瓣和花叶上色,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进一步明白了因每个人的不同而共同创造出了五彩斑斓的世界。



根据阅读理解的研究表明,“背景知识的作用,在于对文本的综合理解,它以句子基本意义的译码为中心。背景知识不仅有助于理解文本的字面意思,还能使读者运用必要的知识理解字面以外的意义(命题)”。[1]所以,可以认为,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通过深入的、逻辑递进的体验活动中获得了感悟:在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的过程中,明确每个人各有风采,基于这种认识基础,理解到正因为“不一样的你我他”,才会有不同的感受,才会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这些感悟和认识就是学生解读语文《画杨桃》的先行认知经验和背景知识。其结果,将有助于学生回答语文教材第44页上的问题,不是止于口头、观念上的回答,而可能会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理解和表达。



由此,学生就是在对静态的文本内容(语文)的理解与动态的活动体验(品德与社会)的交互作用和互补中,建构起自己对人、事、物的认识关系和思考方式。就事物而言,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而这种不同,取决于看事物的不同的人的感受和判断等,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需要彼此的尊重和理解。可以说,品德与社会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提升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思维品质。



另一方面,一种观点认为“故事可以使课程学习更丰富、更有意义。故事本身并不能教会学生阅读的技巧,而是一种让世界变得更有意义的工具”。[2]而故事作为工具,所发挥的作用就是影响人们的思考及行为模式。因此,《画杨桃》的故事,作为一个范例,形象地促进了学生道德理解力的提升。这便是语文对品德与社会学科发挥的促进功能之一。



所以,不论语文还是品德与社会课,如果教师注意和分析了这二者的共性和差异性,将二者链接起来,充分利用这种关联兼互补的资源的话,那么,学生的收获将是增值的、饱满的、全面的。这就是学科间融合的魅力。



(二)同质的故事:感性与理性、情感与实践行为的融合



诸如这种学习主题目标一致,内容接近的课文,在语文和品德与社会的教材中,还有不少范例。当然,根据不同的文本内容,在语文和品德与社会学科中二者所体现的协调关系也有所不同,一方面它们体现着不同的运用价值,另一方面在终极目标上又汇合成一种力量,实现着感性与理性、情感与实践行为的融合,协调促进着学生的发展和“道”的形成。



比如,语文三年级下册中有《可贵的沉默》一文,在模拟的真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孩子和父母对彼此生日的了解及祝贺等方面的比较,让学生在故事中体会了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对照出自己对父母的忽视。同样,《妈妈的账单》也是在一种有情节的故事情境中,展开了主人公小彼得索取报酬。和妈妈零报酬账单进行对比的叙述,旨在扣住学生的心弦,激活与小主人公的共鸣,感受到妈妈对自己无私的爱。



故事的魅力在于它让学生走进情境中接触主人公。正如“要想尽量融入书中的各个角色,就不能忽略其中情节的发展,故事像翅膀,情节就像是因翅膀拍动而产生的风一般,也是故事相当重要的一环。”[3]这句话所言,因为故事的情节,学生更能理解和体验小主人公的所思所想;替代性地经验生活,使学生从中学习着怎样看待自己和父母的所作所为,进而注视和反思自我,真正理解和感悟父母对自己不求回报的、无私的爱。



与此相呼应,在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中有《家人的爱》这一课题。首先从活动──护生鸡蛋入手,反思和感悟家人养育自己的辛苦。在此基础上,展开“故事与思考”:彼尔的账单。尽管内容与《妈妈的账单》非常近似,但它与语文课文所不同的是,它不具有情节,而是一种理性的他者叙述,数据化地体现了一种强烈的反差和比较,旨在激发学生的反思,从彼尔和妈妈账单比较的范例中,回到学生自己的现实生活中。



如果我们认同“文学是最便捷、最深刻地引领孩子体验世界的方式”的话,在此,我们不妨也可以这样理解:语文是通过让学生走进叙事本身中,与自己对话;而品德与社会课则是尽可能地让学生借助叙事,走进现实的、自己的生活世界中,与自己对话。



另一方面,虽说语文课和品德与社会课,对学生有不同的目标要求,但对人的培养却是异曲同工。语文课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是口语交际,用具体的事例,说说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还可以说说自己应该怎样爱他们;习作要求: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可以写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别的感人的事,要表达真情实感。语文是让学生用语言文字符号,将自己的感悟和愿望等表达出来。而品德与社会课则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确立一种感激父母、回报父母的道德情感,能为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道德实践力。由此,两学科的合力,促进了认知表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确立和强化,对爱的理解和表达(语文)与落实到日常行为的实践(品德与社会)之间的融合,增强了知行合一的力度。这两门学科在携手走向共同的目标:帮助学生形成“道”──好的品行和素养。



(三)具体的事例和社会历史知识文本:个案与宏观、具体与抽象、互补互辅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8-31 06:53
标题: 回复: 试论小学语文教材与品德教材之间的关联性和协调性
就同一学年而言,升入高年级后,两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协调性,则表现为一种点与面、具体与抽象、概念与社会事实理解相结合的互补互辅关系。以语文和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的内容为例(参见表1)。


1  案例:《詹天佑》·《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六年级上册)



语文

第二组
◆《詹天佑》
微观叙事:
个体的、具体的事例;描述的、形象的叙事方式;个人与民族、国家的命运的关系。
历史概念:
清政府、帝国主义。
“……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争持好久得不到解决。”(《语文》第18页)
品德与社会

第二单元 不屈的甲国人
◆《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第三主题)
宏观叙事:
宏观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情况;说明的、抽象的叙事方式;整个民族、国家的命运和前途的关系。
历史史实之一:
清朝末年掀起了一场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主张采用西方的生产技术,兴办近代工业,并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他们开办了一系列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建立了海军,希望通过这些措施来宣国强兵。(《品德与社会》第45页)
图片之一:首批留洋学童。
融合的价值所在

1.品德与社会教材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包含了三个学习主题:(1)不能忘记的屈辱;(2)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3)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这些历史内容为理解詹天佑所处的环境,提供了历史的解释和社会背景,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詹天佑为国争光的事迹。同时,语文教材中的历史概念,也在品德与社会教材的历史学习中,得以理解。
2.反之,语文教材中的詹天佑一文,用具体的人物事迹印证着“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人们所做的努力。同时,詹天佑作为首批留洋儿童之一,作为日后成长起来的工程师而非政治人物的角色和行为,也丰富了品德与社会的历史学习。有助于学生历史地、发展地理解和认识社会。



进入高年级,不论语文还是品德与社会,其学科内容都很综合,并有一定的难度,它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知识资源、人文素养等,需要准备一定质量的素材资源。一线教师也苦于精力有限,资源难觅。上面的例子,也许会对教师有所启发。再比如,语文六年级上册中的《月光曲》和《蒙娜丽莎之约》,二者分别叙述的是贝多芬创造《月光曲》的故事和一位叙述者对名画《蒙娜丽莎》的感悟和解读。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环球旅行去》中的《游览艺术之都──巴黎》和《到维也纳听音乐》则是对贝多芬和《蒙娜丽莎》赋予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定位。如果教师能意识到这两者的关系,明确二者的结合点,就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些教学资源,多一些教学思路和空间,多了一些对人物和事物的理解。


三、不同学年:价值取向一致,内容具有连贯性、承接性


前面我们探寻了在同一学年,语文和品德与社会两学科存在着可能沟通、协调的几种关系。下面,再让我们探寻一下不同学年二者存在着怎样的关联。根据笔者的分析,可分为如下两种情况。(1)语文先行,(2)品德与社会先行。所谓先行,即围绕某一主题,语文或者品德与社会学科相对于品德与社会学科或者语文,提前在一定的学年涉及了。这其中间隔年段不一,一般多见于间隔半年、一年。鉴于高年级学科内容较难,任务较重,笔者以五六年级的相关课文为例说明如下(见下表2)。希望语文(兼职品德与社会)教师可以灵活有效地、创造性地运用不同学科教材的资源。


2案例:五六年级的部分内容



语文 先行

语文

品德与社会

关系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1)文本叙事的视角不同:语文侧重历史及汉字与中国人生活之间的关系;品德与社会则是中国人和外国人理解汉字的双重视角。(2)叙事方式不同:语文运用了诗歌、故事等形式,有些叙述比较具体,为品德与社会中的概念、浓缩的社会知识表达,提供了感性认识。反之,品德与社会有助于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这种有铺垫、可深化的学习,有助于师生轻松地教和学。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有趣的汉字
仓颉造字
“册”“典”“删”的来历
·我爱你,汉字
汉字的演变
一点值万金
甲骨文的发现
赞汉字
书法作品赏析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汉字和书的故事
·汉字的创造与发展
古老的汉字(甲骨文)
仓颉造字的传说
·神奇的汉字
百福图、中文电脑输入法的发明、与世界
其他国家语言文字的比较
·书的演变
“册简”和“帛书”
五年级上册

六年级上册

1)语文首先用故事、诗歌等载体,叙述和呈现了具体的、形象的历史记忆。这为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近现代中国史有关内容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基础。
2)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的历史专题学习,从社会背景、时空、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等方面,有助于解决五年级语文可能生成的一些问题意识;丰富、深化、调整学生关于相关历史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力,并将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序化、条理化。
同时,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可巩固和复习五年级语文所学内容。增强语文学科的运用价值,使师生感受教材的魅力,并促进学生对语文和品德与社会学习的兴趣。
六年级上册第二组
第七组
◆圆明园的毁灭(叙述)
◆狼牙山五壮士(故事)
◆难忘的一课(故事;抗日战争胜利后:一位台湾同胞的感受;抗战胜利前的情况)
◆最后一分钟(香港回归的诗歌)
·愤怒与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第八组
◆七律·长征(毛泽东/诗歌)
◆开国大典(较为细致的叙述)
◆青山处处埋忠骨
◆毛主席在花山
──领略毛主席作为诗人和领袖的风采,感受毛主席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
第二单元
◆被掠走的中国国宝(圆明园)
◆历史的丰碑
·狼牙山五壮士(图片)
◆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
·被蹂躏的东北沃土
·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破碎的山河
·香港、澳门回归前后的版图、
·简单的历史背景介绍
◆艰苦卓绝的28
·二万五千里长征(图片、史实介绍)
◆天安门前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一句话提及开国大典、相关图片数张……)
◆共和国的缔造者
·毛主席的两张图片(战争时期领袖的风采;和儿子毛岸英一起说笑的父亲形象)
·历史评价:毛主席和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
品德与社会 先行

语文

品德与社会

关系

六年级上册

五年级上册

1)从不同的视角:个体与群体。
2)不同的载体形式:语文运用了感性的故事、散文、诗歌等;品德与社会则是诉诸于真实的、客观的社会事实的说明、叙述及图片符号。
3)互补互辅;点面结合;情感与理性认识相结合。
品德与社会的先行铺垫,为学生提供了理解语文内容的认识基础。
第二组
◆怀念母亲(季羡林的叙述)
个体的视角;一位海外游子对祖国母亲的牵挂、眷恋和认同;个性的情感表达和叙事方式。
◆彩色的翅膀
故事;驻扎在海岛的边防战士,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海岛的爱。
◆中华少年
用主题叙事诗,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心。
第四单元:我们都是中华儿女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
群体的视角;多样化事实(事实说明性知识)的呈现;背景知识、图片的提供;共性的社会认识。
第三单元:我爱祖国的山和水
◆祖国江山的保卫者
国情介绍;边防战士的含义;边防战士的职责、生活和情感。
──同一单元,由不同的4课题,从不同的角度渗透着对祖国的理解、认识和热爱之心。
第三组
◆别饿坏了那匹马
◆唯一的听众
从现实生活世界的多样性、复杂性的角度,讲述了一种“善意的谎言”。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有时候需要隐瞒真情,不说出真相。凸现人的善良。
第一单元:让诚信伴随着我
从共识的道德规范,提出诚信就是诚实和守信;从诚信和个人、社会的关系,认识诚信的重要,确立做诚信的人,建立诚信社会的道德理念和道德行为。
相互补充;共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多角度地、客观地、辩证地认识“诚信”。
品德与社会对诚信价值观的先行导入,有助于学生辩证地、客观地理解语文内容。同时,凸现了语文在此的教学目标。



从以上对语文、品德与社会教材的文本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二者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协调性和融合关系,而这种关联、协调、融合恰恰是教师发挥优势的地方。这种优势,让我们看到了语文和品德与社会两学科的价值及魅力。特别是高年级,信息量大、涉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较多;教师和学生的背景知识都较为不足。所以,有效利用学科间的这种关系,不仅会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实效性,还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就需要教师知道如何利用学科优势。这些优势表现在如下方面:两学科课程资源之间的有效利用,前后铺垫,互相充实;两学科在认知逻辑、生活逻辑、教学逻辑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协调性;学生认知、情感、能力的相互迁移、提升,知识结构的再生、重构、创造;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发展联系地看待问题的思考能力的形成和表达;两学科在培养人具有丰富的、美好的心灵及良好人文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在一致及共识。


行文至此,笔者认为兼职品德与社会的语文教师是幸运的,他们可以让语文教学(兼品德与社会)更精彩,更圆润,更智慧。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