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307|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7课《我不是最弱小的》导学案教学设计PPT课件、教学反思教案板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11:50: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7课《我不是最弱小的》导学案教学设计PPT课件、教学反思教案板书
我不是最弱小的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生字,理解新词意思,并能欣赏有关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从中接受教育,养成良好道德行为。
教学过程:
   课前交谈:关于“最弱小的”,了解学生对这方面的理解、认识。
 一、读通课文,感知故事。
  检查预习。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检查通读情况。
  2.小组交流各自预习的收获,读懂了些什么。
  3.小组推派代表在全班作初读收获的交流。
  此为阅读的第一层面:学生借助现有知识、能力基础自读课文,通过交流有所促进,其认知基本停留在字词的理解,故事内容的了解,人品的初知层面。
 二、细读品析,积累词句。
  说说在这个故事的描述中,对哪些词句比较欣赏。
  1.“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
  引导体会花的美:多,娇嫩,颜色鲜艳,香气浓。并指导朗读。
  老师读句子,学生闭眼想象,然后看插图,再带着感情朗读。
  2.“大雨如注”引导从课文中找个近义词,帮助理解。
  3.“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引导体会野蔷薇花在大雨中柔弱无援的样子,并指导朗读。
  此为阅读的第二层面:学生根据个体喜好稍作努力品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欣赏,诵读课文,说说自己的解读,积累好词佳句,体会林中旷地景色的美好,雨中蔷薇花
  评价:你编织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你从鸟儿那里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你学到了勇敢、顽强的技能……加深对文字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三、精读感悟,体会思想感情。
  1.板书课题,体会萨沙的美好品质。
  (1)教师参与欣赏句子。(板书:萨沙说)
  出示课文最后一句:“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说说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板书:我不是最弱小的)
  (2)猜猜看:老师为什么欣赏这个句子?
  A从这句话的意思看,萨沙人小志气高,不想当最弱小的,他能保护弱小者。
  B抓句子中的“现在”引导学习第7自然段萨沙用自己的行动保护了比他更弱小的野蔷薇。抓“朝着……掀起……盖在……”引导体会、朗读。
  萨沙的态度很坚决,毫不犹豫地掀起雨衣盖在正受风雨摧残的娇嫩纤弱的蔷薇花上,他用自己所做的证明——我不是最弱小的。(板书:做)
  C我们能不能从萨沙所说的、做的来推想他是怎么想的呢?引导学生朗读第3、5自然段中萨沙的语言,从中体会萨沙根本没把自己看作是最弱小的。
  D萨沙所想的、做的、说的都证明了他不是最弱小的,所以他说——“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
  抓“该……不是……吧”指导读好这个句子。
  (3)假如你是妈妈的话你会怎么说?
  师小结:细细读来,我们从这个句子中读出了一个要强、心地善良、懂得保护弱小者的好孩子。你们说,这是不是个值得欣赏的句子?当然欣赏也得有方法,抓住关键的词语联系前文细细欣赏,你的收获会更大。
  2.体会萨沙家人的美好品质,表达内心感受。
  (1)看图,听风雨声,说说图上情景。
  (2)(插图上叠映人物)请认真观察,滂沱大雨中,爸爸、妈妈、托利亚他们的表情动作各是怎样,再读读想想书上有关语句,你是否感受到了些什么?
  让学生分别说说爸爸妈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理解“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懂得这是每个公民应有的人道主义精神。
  猜想假如妈妈把雨衣披在了托利亚身上,她会怎么做?
  (3)此时此刻,你是否想对萨沙,对妈妈说些什么,或是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4)看来“我不是最弱小的”不仅仅是萨沙所说的做的,也是我们的心声,一起自信地说:“我不是最弱小的”,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四、作业。
  1.把自己最想说的话或感受最深的事情写下来。
  2.摘抄自己欣赏的词和句,并试着运用其中的一两个词语。
  3.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或小朋友听。
  板书:
                我不是最弱小的
            萨沙(说做想)   每个人都要保护
                      比自己弱小的人。
            妈妈
            爸爸
            托利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11:51:06 | 只看该作者
夏天的一个周末,五岁的萨沙和哥哥托利亚,跟父母一起到森林中去玩。森林里的景色是那么美好,空气是那么清新。他们来到林中的一片空地。那里盛开着美丽的铃兰花。
  “看!这儿还有一朵野蔷薇呢!”大家被萨沙的叫声吸引过来。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一家人坐在野蔷薇旁边,聊起天来。
  突然,雷声大作,天上飘下几滴雨点,紧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妈妈赶紧从背包里拿出雨衣递给身边的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衣给了萨沙。
  萨沙不解地问:“妈妈,您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
  妈妈回答说:“我们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萨沙又问:“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妈妈说着摸了摸萨沙的脑袋。萨沙朝蔷薇花丛走去。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萨沙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蔷薇花上,问道:“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
  妈妈笑着说:“不,不,你能保护更弱小的,你是勇敢的孩子啦!”我也能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11:51:00 | 只看该作者
“特殊奖励”
苏霍姆林斯基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善于因势利导,进行积极的鼓励,激发学生心灵的火花。人们把这赞为“特殊奖励。”
一次,苏霍姆林斯基把12岁的儿子谢廖扎叫到眼前,给了儿子一把新铁锨,并对他说:“儿子,你到地里去,量出一块长宽各一百个脚掌的地块,把它刨好。”儿子很高兴地拿了铁锨,来到地里就刨了起来。
在没有用惯铁锨之前,谢廖扎感到很费力。随后干得越来越轻松了。可是待到他用铁锨准备翻出最后一锨泥土时,铁锨把折断了。
谢廖扎回到家里,心里感到忐忑不安:父亲一旦知道铁锨坏了,会怎么说我呢?“爸爸,您可别怪罪我”,儿子说:“我让家里失掉了东西。”“什么东西?”父亲问。“铁锨坏了。”这时,苏霍姆林斯基并没有责怪孩子,而是问:“你学会刨地了没有?刨到最后,是觉得越来越费劲,还是感到越来越轻松了呢?”
孩子回答:“刨到最后,越来越轻松了。”这时苏霍姆林斯基说:“看来你不是失,而是得”。孩子疑惑不解。他继续说:“愿意劳动了,这就是最宝贵的收获。”这时孩子一颗忐忑不安的心顿时平静下来了。这不仅是精神上得到了一种愉悦,而且孩子从中看到了劳动的价值,树立起了良好的劳动观点。
还有一次,一年级女学生季娜的祖母病得很重。季娜想给祖母采一朵鲜花,使她在病中得到一些欢乐。但是,时值严冬,到哪里去找鲜花呢?这时她想到学校的暖房里有许多菊花,其中最美的一棵是全校师生都极为喜爱的那朵蓝色的“快乐之花。”季娜一心想着重病的祖母,忘记了学校的规定,她一清早就走进暖房,采下了那朵“快乐之花。”
这时,苏霍姆林斯基走进了暖房,当他看到季娜手里的菊花时,大为吃惊。但是,他很快注意到了孩子眼里那种无邪的、恳求的目光。他向季娜问明了情况后,非常感动地说;“季娜,你再采三朵花,一朵给你,为你有一颗善良的心;另外两朵送给你的父母,为他们教育出了一个善良的人。”

晚年
苏霍姆林斯基晚年常常因病住院,即使在病房里也依然坚持工作。病友问他:“你这个有名人物,社会主义劳动英雄,为什么在病休时还要不停的工作呢?”他回答说:“人的使命,就是为了人民而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11:50:53 | 只看该作者
挽救“困难生”
在苏霍姆林斯基领导的巴甫雷什中学里,形成了这样一个观念:就是相信一切孩子都能被教育好。这里没有“差生”的概念,只存在“困难学生”或“难教育学生”的说法。在教育实践中,对这类学生一般不单纯由某个教师去进行教育,对他们进行教育往往是整个集体的义务。苏霍姆林斯基一生中就教育过178名“难教育的学生”,这178名学生都有一个艰难的教育过程。每周苏霍姆林斯基都要走访困难孩子的家庭,以便深入了解形成他们道德的最初环境,他跟家长们、家长的邻居们,教过这些孩子的老师们进行交谈。
这一天,他来到了小学生高里亚的“家庭。”这个“家”给他留下了这样一个印象:高里亚是个非常不幸的孩子,他从小失去了父亲,母亲在他刚满周岁时,又犯了严重的罪行,被判处十年徒刑。高里亚从小住在姨母家,姨母把他看成额外的负担。高里亚成了一个典型的“难教育学生” ,这就是他的家庭背景。
原来,高里亚从上学一个月后,大家就对他产生了一个鲜明的形象:这是一个懒惰成性、常会骗人的学生。在短短的一段时间里,他就表现出了“难教育”的特点。秋天,当高年级学生植树时,他有意破坏了几株树苗的根部,并向全班同学夸耀自己的“英雄行为”。有一次课间,他把手伸进别人的书包,拿出课本,用墨水把它弄脏,再放回原处,并以天真无辜、泰然自若的态度来欺骗教师审视的眼光。还有一天,他们班去森林远足考察,他一路上撞这打那。当班主任一位女教师故意不理睬他,向其他学生讲解山谷、丘陵、山和冲沟的有关知识时,他走到全体学生面前,做出滑稽动作,还登上峭壁往下看。老师旁敲侧击地提醒:“同学们,不能走近冲沟边缘,跌下去很危险!”他突然高声喊到:“我不怕!这个冲沟我滚下去过!”说着就卷起身子滚了下去……

苏霍姆林斯基根据家访的情况,找来班主任等有关教师共同分析高里亚上述行为产生的原因。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高里亚对自己的行为所抱的态度,是故意装出来的、不自然的。家庭环境的影响,使高里亚对人们失去了信心。对他来说,生活中没有任何神圣的、亲切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的看法对教师们思想触动很大。大家一致认为,高里亚所以不好,是因为过去只看到他恶劣,放荡的一面,而没有主动关心、挖掘他身上闪光的地方。这个学生表现出来的缺点,是在向周围的人对他漠不关心、冷淡无情的态度表示抗议。这样的分析增强了教师们的同情心、关注之情、教育的敏锐性和观察力。
一次,苏霍姆林斯基发现这个孩子单独玩耍,好像很随便的样子,他把高里亚请进了生物实验室,要高里亚帮忙挑选苹果树和梨树的优良种子。虽然高里亚装出不屑栽培树苗的样子,可是孩子的好奇心还是占了上风,他们两人一起做了两个多种头,直到很累为止。这件事引起了高里亚的极大兴趣,当班主任再次去高里亚家时,已发现他正在施肥栽树。此后班主任老师因势利导,在班级栽树活动中,让高里亚指导别的孩子们。及时的发现和鼓励温暖着这个孩子的心灵。虽然后来高里亚曾多次反复出现不良倾向,老师们却着眼于长善救失,循循善诱。“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个教师集体的共同教育下,这个孩子在三年级时,光荣地加入了少先队,以后还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其他同伴,为集体默默地做好事。高里亚好像重新变成了另一个人了。
从这里可以看到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教育信念:热爱孩子、关心尊重孩子,相信一切孩子在教育中能够向好的方面转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11:50:45 | 只看该作者
循循善诱
苏霍姆林斯基对小学生的教育,方法上灵活多样。他把运用民间童话故事作为自己在学校教育的方法之一,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仅从他运用这一方法的众多教育实例中撷取其中的一个片断。
这是暑假后的一天,苏霍姆林斯基所带的三年级甲班准备去野营训练。考虑到所带东西较多,其中一个学生建议,两个人结成一对,有的东西可以合用,这样可以减轻旅途负担。建议受到班主任苏霍姆林斯基的赞扬,孩子们开始自由组合,呈现一片欢乐的场面。大家都有了对子,唯独平时自以为是而妄自尊大的学生安德烈卡没有对子,他在一边哭泣着。
苏霍姆林斯基把安德烈卡叫到一边,问明情况,知道是同学都不愿和他组合成对。这孩子委屈地认为,是同伴们嫉妒他。苏霍姆林斯基深知这个学生的天性,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时机,便直截了当地对安德烈卡说:“你要明白,安德烈卡,最困难的就是迫使自己去感觉。你迫使自己去感觉,那你就会以另一种目光看你的同学、去看人。如果你老是认为,你是最聪明的人、最有才能的人、最好的人,那么到头来你就会成一个最孤立的人……”
“但是,实际上我就是在解题上比谁都强,并比谁都快地背会诗歌……多少次您自己都说:‘’好样的,安德烈卡,安德烈卡学习了,现在就懂了……’我比谁都懂得多,这难道是我的错?”孩子哭得更伤心了。
苏霍姆林斯基还能用什么语言再去解释呢?说教显然对这个孩子没有多大效果。他思索着如何对这位男孩子进行解释,才能让他懂得、认识并相信……
“安德烈卡,咱们找个荫凉的地方坐下,我给你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与我们这件事十分相似,愿意听吗?”安德烈卡点点头。他们来到大橡树的树荫下,坐在一条长凳上,苏霍姆林斯基讲了一个“菊花和葱头”的故事,听完了这个故事,安德烈卡眼泪已经干了,从这个故事中他好像悟出了一条道理: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用,不能自作聪明,看不起同学。他羞愧地低下了头,一言不发。
苏霍姆林斯基采用这种讲童话故事的方法,使小学生易于接受,并从类比中受到了应有的教育。这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11:50:41 | 只看该作者
不要死背”
苏霍姆林斯基担任校长之后,曾多次提出:“要思考,不要死背”的口号,然而人们却很少知道,触发他产生这一思想的契机,却是在一次听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讲课的课堂上。
一天上午,苏霍姆林斯基同往常一样,去听一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的课。课堂上的最初几分钟,学生们正紧张地思索着老师提出的一个个问题。这位青年教师开始叫学生回答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认真地记录下了学生的回答,可是学生们的回答,并不能让他感到满意。他发现学生使用的许多词和词组在他们的意识里,并没有很鲜明的表象,跟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联系不起来。学生们仅仅是重复别人的思想,让人听到的仅仅是一些被学生硬挤出来的、笨拙的、背诵下来的句子和词组。它们的意思是什么,似乎学生并没有搞清楚,苏霍姆林斯基想:“为什么学生的回答总是那样贫乏、苍白无力、毫无表情呢?为什么在这些回答里常常缺乏儿童自己的活生生的思想呢?”这时课正在进行中,只听见教师提示学生;“课后要复习,词意、句式一定要记住,下节课提问……”听到这里,苏霍姆林斯基皱起了眉头,思维再也集中不到听讲上了。
他想到,难道教学摆在学生面前的唯一任务就是识记、保持和再现?看来自己工作还存在缺陷,自己在实践中已经解决了的问题,还没有及时推广到广大教师中间。这时一年级学生娜塔莎的一篇作文,在他头脑中再次清晰地映现出来:
“这是夏天的事儿,刮了一阵大风,大风把一粒长着毛茸茸翅膀的种子带到了草原上,种子落到了草原上的青草丛里,青草惊奇地问:‘这是谁呀’,种子说:‘这是带翅膀的花儿。我准备在这儿,在草丛里生长。’青草高兴地欢迎新来的邻居。冬去春来,草儿发青了。在种子原来落下的地方,露出了一根粗壮的茎,在它的顶上,开出一朵朵黄色的花儿,它是那么鲜艳,就象一个小小的‘太阳’。‘啊!这原来是蒲公英呀!’青草说。”
这是带学生观察了花的形状,颜色,这种花与那种花不同的特点,引导学生把闪烁的阳光、白色的花瓣、忙碌的蜜蜂、颤动的树枝、悠闲的小蝴蝶等这些事物之间相互联系起来看,然后让学生充分想象,自编出各种有关花的故事。
学生能写出这样的作文,说明词已进入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虽然表达还带有给他们所讲的童话故事的影响,但这是他们自己的语言。会思考已成为这类孩子的显著特点。对于学习效果差的学生,总听到一些教师议论是“愚笨”、学习不努力,现在看来,不能不说教师惯用的传统教学思想造成了孩子智能的局限,从而导致学生不会学习——不会观察、思考、推论,只好依靠死记硬背。现代学校的整个教学体系需要加以科学的改进,应当建立在三根支柱上;鲜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语言和儿童的创造。看来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还要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
“当!当!当!……”下课的铃声打断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思考,可是现在他已想好了下次校务会议上的一个议题,这就是“如何让学生学会思考。”他将要向全校师生提出“要思考,不要死背”这个口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11:50:35 | 只看该作者
苏霍姆林斯基的生平事迹
立志从教
苏霍姆林斯基的小学、中学生活,一直是在本村学校度过的。这是一座七年制的学校,虽然学校设施条件极为普通,但这里却有一批较好的师资力量。这对从小受到家庭良好熏陶的苏霍姆林斯基来说,是一个极好的环境。他的善良天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知识能力得到了迅速的拓宽。他在家经常主动帮助父母邻居做事,在学校里是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得到了当时校长伊万·萨维奇和教务主任布师科夫斯基的重视和关怀。然而对他影响最大的要数启蒙女教师安娜·萨莫伊洛英娜。
这位女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不仅是孩子们的老师,也是孩子们亲密的伙伴。苏霍姆林斯基觉得这位女教师象一个女魔法师,她知道一切美的秘密。她讲课时学生们都有浓厚的兴趣,所教的知识常被学生铭刻在记忆之中。她常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引导学生思考许多问题,学习了不少东西,明白了许多道理……我们摄下了这样的一个事件:
在山花烂漫、万物生机昂然的季节,有一天下午,安娜·萨莫伊洛英娜带学生们来到了森林,这对苏霍姆林斯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了,他平时就到这里来玩。但女教师的解说,让他接触了许多过去没有注意到的新事物和很多使他感到惊奇的东西;看这颗盛开的椴树在帮助蜜蜂酿蜜;瞧那个蚁穴——过去是苏霍姆林斯基出自恶作剧曾用棍子去桶它,而现在老师说这个蚁穴有回廊和广场,有幼儿园和粮仓……原来是一个童话般的城市。他感到不和老师一起来。就不会发现世界上这么多美好的东西。当孩子们领略了这大自然美好的风光,急冲冲准备回家的时候,她还有一新招:“孩子们,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采集些鲜花吧。当孩子们关心长辈的时候,长辈会感到高兴,而鲜花——这是关怀和敬爱的标志。……”苏霍姆林斯基接受的就是这样的教育。
这使幼小的苏霍姆林斯基不仅爱上了书本,爱上了同伴,爱上了大自然,而且他更尊敬这位老师。他向往着自己的知识能同老师一样渊博,向往能像老师一样。从这时起,苏霍姆林斯基逐步树立了从事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志向。因此在七年制学校毕业时,他毅然决定报考师范院校,后来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个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一名伟大的教育家。


反思失误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教育实践中也曾有过这样的失误。
那时,他刚参加工作。一个名叫斯捷帕的男孩,由于过分活泼、顽皮,在一次玩耍中无意把教室里放着的一盆全班十分珍爱的玫瑰花给碰断了。对此,苏霍姆林斯基大声斥责了这个学生,并竭力使这个闯祸的孩子触及灵魂,吸取教训。事后班上孩子们又拿来了三盆这样的花,苏霍姆林斯基让孩子们用心轮留看护,唯独斯捷帕没有获准参加这项集体活动。不久这个学生变得话少了,也不那么淘气了。年轻的苏霍姆林斯基当时想,这倒也好,说明自己的申斥对这个学生起了作用。
可是不愉快的事件在他斥责这位学生的几周之后的一天发生了。这天放学后,苏霍姆林斯基因事未了,还留在教室里,斯捷帕也在这里,他准备把作业做完回家。当发现教室里只有老师和他俩人时,斯捷帕便觉得很窘,急忙准备回家。苏霍姆林斯基没有注意到这种情况,无意中叫斯捷帕跟自己一起到草地上去采花。这时斯捷帕表情迅速变化,先苦笑了一下;接着眼泪直滚了下来,随后在苏霍姆林斯基面前跑着回家了……
这件事对苏霍姆林斯基触动很大。此时,他才明白了,这孩子对于责罚,心里是多么难受。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以前的做法,是不自觉地对孩子的一种疏远,使孩子感到了委屈。因为孩子弄断花枝是无意的,而且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愿意做些好事来补偿自己的过失,而自己却粗暴地拒绝了他这种意愿。对这种真诚的、儿童般的懊悔,报之于发泄怒气的教育影响,这无疑是对孩子的当头一棒。
此后,苏霍姆林斯基吸取了这一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很少使用责罚。通常,他对由于无知而做出不良行为后果的儿童,采取宽恕态度。他认为,宽恕能触及学生自尊心最敏感的角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9-20 00: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