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过河》教学反思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2-5 12:24
标题: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过河》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过河》课后反思
华家中心校 郭海燕
北师大版《过河》这一内容,教材创设了“过河”的情境。通过“河岸上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每条船限乘9人,至少需要几条船”这一问题的解决,学生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掌握带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我在设计本课时力求将单一、枯燥的计算融入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
教学时,我充分利用这个情境图,让学生先说一说图的意思和要解答什么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看图能力及获取数学信息、提问题的能力。然后独立试做。学生会出现分步进行计算的式子。29+25=54(人)54÷9=6(条) 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时,可能会出现29+25÷9。让学生互相讨论所列算式的合理性。这样学生发生了认知冲突,由此体会到引入新符号的必要性。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造一个符号表示先算的部分,开放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留有大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在教学《过河》一课时存在这样的问题:一、过分注重情境的创设,让情境创设变得形式化了,忽略了数学知识的比重。二、急于求成,学生没有充分理解小括号的含义就让学生应用。三、没有很好的把学生出现的错误作为教育资源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学习。学生都能明白小括号的含义,但是我通过教学觉得单从一道计算题中理解起来是不难,如5 ×(36-29),(83-35)÷6,学生都知道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可是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带小括号的综合算式就不会了。如果能利用这些错误的资源让学生动手去算一算,亲自探究自己出现的问题,自然就能更好的理解小括号了。应用起来也就不难了。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2-5 12:25
二年级数学《过河》教学反思
西关示范小学 二数 卢惠茹
这是一节计算教学课,在设计这一课时,我努力将自己对新课标的理念体现出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受和体验,关注孩子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但其中也感觉有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
1、尊重教材,创造性地创设学习情境。
新课标提出我们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我设计的活动都是围绕主题情景“过河”而展开的。我围绕这个情景,引导学生从中寻找数学信息,发现数学问题,进而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需要几条船”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掌握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力求学生自主探索。
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并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汇报→验证→猜测、尝试”等多种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最后,教师从旁引导,点明主题。
3、设计练习,注重运算能力的培养。
练习题设计分为基本练习、对比练习、应用练习三个梯度,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活动一步一步引向深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课堂教学,注重估算能力的培养。
在解决“需要几条船”的问题情境中,先不急于让学生列式计算,而是让学生估算。这样为后面讨论“29+25÷9” 这个算式行不行提供依据。
5、 存在的不足。
在学生交流时,对于学生好的书写格式和行为习惯没有引起注意,适时表扬,树立榜样,对自身调控课堂的能力还有待于加强。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