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6 07:20
标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密度》教学设计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秦皇台中心学校 朱召友
  教材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 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第11章第3节



  【整体设计



  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重点内容之一,也是课程标准中要求的七个掌握层次的重点知识之一。学好本节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所以“密度”这节课是本章的重点课。“密度”是在学习了“质量”之后而引入的一个新的物理量,它在全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在质量的基础上对物质世界的进一步探索,也是掌握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和解决有关密度的实际问题的基础,并为更深入学习液体压强、浮力等知识做铺垫。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是物理课程的目标,同样也是本节教学的重要内容。



  本课教学可分为4部分:



  1.课题引入。展示一些实物让学生分辨,由对于一些物质用通常辨别物质的一些办法无法直接辨别,引到需要用新的科学方法解决来引入。



  2.密度概念的引出。应通过直观的实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自主建构密度概念。所以,组织学生做好“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是本节教学的关键。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对初中生来说有一定难度,突破此难点的方法是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类比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回顾利用比值定义电功率的方法来建立密度的概念。



  3密度的公式、单位。要注意公式书写的规范和变形公式的教学。但密度的单位属于组合单位,是第一次在初中物理中出现。教学时应让学生弄清密度单位的组成、符号、读法、写法。㎏/m3与g/m3之间的关系学生易混,也要加以强调。在后面的例题教学时,也要注意强调统一单位。还要运用教材中的小资料来加深学生对密度这一概念的认识。



  4密度的应用。可以用教材上的例题来进行教学,也可以补充习题,为了让学生熟练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解题时,应注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启发学生“一题多解”。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比值的方法定义密度的概念。



  2.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教学关键



  通过组织好实验探究建立密度的概念是本节的关键点。



  【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主要采用启发和观察实验的教学方法。并配合讲授、讨论、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优化,突破重点、难点。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提高。



  【课时安排



  2课时。(第1课时学习“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和“密度”,第2课时学习“密度的应用”)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3.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在交流与讨论中所持的正确态度。



  3.在概念建立过程中,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一杯酒精、颜色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



  学生:托盘天平和砝码、相同体积的铜块、铁块和铝块、不同体积的铜块、铁块、铝块和肥皂块、大注射器等。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导入新课]



  复习铺垫:用多媒体展示下列问题,学生回答。



  1.1cm3=dm3= m3



  2.1.5㎏= g



  3.在使用天平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说明:本节课要利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学习密度的单位要用到体积和质量的单位,所以复习这部分的内容为新课的展开做好铺垫。)



  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随机出示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一杯酒精。(出示后放在讲桌上)





图1:铜丝
图2:食用油



  问:这里有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和一杯酒精,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说明你是怎么分辨的?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要分辨物质,就要知道并且利用物质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如颜色、气味、软硬等,就是物质的不同特性。依据这几种特性,利用我们的眼、鼻、手等感觉器官,就能将上面五种物质分辨出来。



  2.教师再出示颜色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问:你有哪些方法区别它们?



  引导:颜色、气味、味道、硬度等都不好区分,能不能利用一种更好的判定方法来区分这两种物质呢?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找出一种方法,来区分这些物质呢?(生齐答:想。)从而引入新课



  [推进新课]



  一、活动与探究1:探究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教师让几个学生到前面来,感受一下颜色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的质量大小,根据质量来判断哪一个是铁块,哪一个是塑料块。从而得出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可以用来鉴别物质。



  说明:也可以拿出一个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分别把两金属块放在两盘中,让学生说出哪个是铁块。)



  说明:让学生感受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质量是不同的,以便引导学生探索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从现象中寻找规律,得出结论。



  师: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器材(见图3:其中铜块、铁块、铝块的体积都是10cm3),研究一下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是否相同。




图3:实验器材



  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1:



表格1 (探究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物质

质量/g

体积/cm3

质量/体积 /g*cm-3

铜块



10



铁块



10



铝块



10





  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巡视,发现问题是及时启发与指导。



  学生实验结束后,教师选取几个小组的数据投影展示,并让其小组成员根据所测数据得出结论,并分析质量与对应体积比值的特征。



  结论: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说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自动手,获得知识,印象会更深,理解会更透,同时检查一下学生对托盘天平的使用技能的形成情况。



  二、活动与探究2: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在学生总结相同体积不同物质质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引出新的问题。



  ⑴提出问题: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间会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⑵猜想与假设: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思考:如果是体积相同的同种物质,其质量是否相等?不同体积的同种物质,其质量又怎么变化呢?



  对学生提出的假设,要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来进行探究验证。



  生甲:体积相同的同种物质,其质量是相等。



  生乙:物体的体积越大,质量越大。



  生丙:……



  ⑶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从以上的猜想出发,取铜、铁、铝、肥皂等几组物体中的一组作为研究对象,每组物体的体积不同。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刻度尺测出它们的边长后计算出它们的体积,列出表来,然后以体积V为横坐标,以质量m为纵坐标,在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做出图象,并分别计算每个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在实验前,应该和学生一起讨论实验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问题,如分工要明确,严格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要认真、细心,如何记录实验数据等。



  实验方案1:学生通过小组实验测量不同体积(圆柱体)铁块的质量(见图4),记录数据(记入表格2中)、绘制表格,做出图象,分析质量与对应体积比值的特征。




图4:不同体积的铁块



表格2 (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物质

质量/g

体积/cm3

质量/体积 /g*cm-3

铁块1



10



铁块2



20



铁块3



30





  实验方案2:同样测出体积成倍数关系的同种液体的质量。(也可以不是整数倍),填入表格3中。



  说明:取液体时,由于学生还没学过用量筒,且量筒的使用也不是本节所要求的,所以建议可用大注射器来取不同体积的液体。此外,也可以用铜块、铝块、肥皂或其它物质来做实验。



表格3(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物质

质量/g

体积/cm3

质量/体积 /g*cm-3

液体1







液体2







液体3









  ⑷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选取不同的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分工合作共同收集证据。以小组为单位,不同小组选取不同的物质进行测量,一是可以节省时间;二是可以获得多种物质的多组数据;三是可以加强全班同学的交流,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



  学生实验结束后,教师选取几个小组的数据投影展示,并让其小组成员根据所测数据得出结论,并分析质量与对应体积比值的特征。在此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分析给予评价,对表现好的小组要给予表扬。引导学生分析时,要突出样品的体积增加了多少倍,它的质量也增加了相同的倍数。学生讨论、比较各组的测量结果后可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三、密度概念的建立



  师:同学们根据在上面的探究中得到的数据分析,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同吗?



  师:多媒体展示问题引导:



  ⑴同种类的物质,它的体积(
),它的质量(
),且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
)。



  ⑵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



  生:归纳推理:



  (1)同种类的物质,它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且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个定值。



  (2)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在以上实验探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出:



  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表示单位体积的质量。同种物质的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是不同的。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板书: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表示符号:ρ。)



  四、密度的公式、单位、密度表



  师:根据密度的定义可以得到密度的公式应该是什么呢?



  生: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



  师板书: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



  m ──质量──千克 (kg)



  V ──体积──立方米(m3)



  说明:密度ρ的单位是由质量的单位和体积的单位决定的。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体积的单位是立方米(m3),密度的单位就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如果质量单位用克(g),体积单位是立方厘米(cm3),则密度的单位就是“克每立方厘米”(g/cm3)。



  1 g/cm3=1×103 kg/m3。



  【课堂训练1



  练习1.1m3=_____dm3=______cm3



  练习2.1.0×103 kg/m3=________g/cm3



  参考答案:1.103,106;2.1。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对密度公式的理解:



  (1)要理解公式中ρmV的物理意义,记住公式。


  (2)明确ρmV 的关系,同一种类物质m V 的比值不变即ρ值相同,不同种类物质的ρ值一般不同。



  (3)ρm/V 是密度的定义式、计算式而不是决定式,某一种物质的ρ(密度)值与m V 无关。物质的密度由物质的种类(本身特性)决定。



  ⑷这个公式的得出实际上是利用了密度的概念和相应的运算法则,也就是要求出单位体积的质量应当用除法,所以同学们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尤其是一些物理公式,一定不要死记硬背,要学会运用数学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课堂训练2



  练习1.一瓶水倒掉一部分,则剩余部分的水的质量__________,体积___________,密度________。



  练习2.判断对错:⑴一块铁锯去一半,它的密度也会减小一半。



  ⑵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一样大。



  ⑶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大的密度小。



  ⑷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体积大的密度大。



  ⑸一块砖的密度是1.5 g/cm3,把它平分成两块,每块的密度是0.75 g/cm3。



  练习3.根据公式ρmV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密度和它的质量成正比



  B.物质的质量和它的体积成正比



  C.物质的质量和它的体积成反比



  D.物质的密度和它的体积成反比



  练习4.如图5是某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这种物质的密度是_______kg/m3。




图5



  学生讨论、练习后,教师评析:



  练习1.减小
减小
不变。



  练习2.⑴错;⑵对;⑶错;⑷错;⑸错。



  练习3.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某种物质的密度的大小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对某种物质来说,这一比值是一定的,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A、D是错误的。而同种物体在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的条件下,体积越大,质量也越大,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所以B正确,C错误。



  练习4.1.67×103。点拨:由图象可知,当物质的体积时,其对应的质量为10g,则



  练习5.(在学生板演的基础上讲评,注意点评学生解题格式是否规范)



  已知:m =1.97 t=1.97×103 kg  V =0.25 m3



  解:ρ=mV =1.97×103 kg / 0.25 m3=7.9×103 kg/m3=7.9 g/cm3



  答:这块铁的密度是7.9×103 kg/m3。



  师:引导:大家说这块铁是不是纯净的铁,含不含其他的杂质?



  生:这可以去查密度表,看看铁的密度是多少。如果我们的计算结果和密度表中铁的密度相同,则这块铁不含杂质。



  师:现在请同学们查密度表,看看结果如何。



  生:从表中查出铁的密度是7.9×103 kg/m3,说明这块铁不含杂质。



  师:请同学们从表中查出水和空气的密度值。



  生: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空气的密度是1.29 kg/m3。



  师:老师这儿有一桶纯净水,它的密度应该是多少?



  生:应是1×103 kg/m3。



  师:请同学们记住水的密度值,以后做题时可能要用到。



  师:现在我倒出一小杯,小杯中的水的密度是多少?



  生:还是1×103 kg/m3,因为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师:很好。谁还能说说密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呢?



  生:密度就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例如铝的密度为:2.7×103 kg/m3,它的意义就是1m3的铝的质量足2.7×103 kg(或说1 cm3铝的质量是2.7g)。



  师:同学们在查密度表的时候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甲]我发现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



  [生乙]密度相同的不一定足同种物质,如煤油和酒精、冰和蜡。



  [生丙]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状态的时候,密度也可能不一样,如水和冰。



  (第2课时)



  五、密度的应用



  (学生复习密度的相关知识)



  师:密度公式有什么用处呢?



  学生讨论后得出:1.可以测量密度,从而用来鉴别物质。2.可以用来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课堂训练3



  练习1:见教材16页例题。(略)



  练习2: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写道,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原是大禹治水时的一根“定海神针”,重一万三千五百斤,有二丈长短,碗口粗细。如果改用国际单位制,该棒的体积约为0.86 m3,质量约为6 750 kg。你能猜出“如意金箍棒”大概用什么物质做成的吗?



  思路点拨:知道棒的质量和体积,可以求出棒的密度。由计算可知:“如意金箍棒”其实是铁做的。



  说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题目,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完后,再用视频展台展示讲评。



  [拓展深化]



  如果时间充足,教师可以利用参考资料进行知识深化与拓展。



  1.讨论与思考:一卷细铜线,怎样能方便地知道它的长度?



  2.介绍密度中的“大王”和“小鬼”。



  3.介绍科学世界:细微差别中的重大发现。



  [课堂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布置作业]



  作业:



  1.教材17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1、2、3题。



  2.课外活动:探究我校体育课上用的铅球是否是用纯铅做的。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课题:巧测密度。



  要求:给你一个玻璃瓶、一架天平(附砝码)、足量的水和待测液体,如何测出待测液体的密度?(要求写出测量步骤及测量结果的表达式、实验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



  【教学反思



  生活离不开物理,物理离不开生活。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本节课从生活实际中的物质鉴别引出物理问题,最后又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感受到物理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物理的魅力。教学中注意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大胆去探究,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本课用情境引导课堂教学,从创设情境引入,到一个个的问题情境导学,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为将来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6 07:20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质量》教学设计

安徽省涡阳县闸北中心学校 李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正确说出质量的单位和进率,并能正确地进行质量单位换算。



  ·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因为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了解常见的测量的工具,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构建具体的质量量级观念。



  ·设计一个测量水的质量的实验报告。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并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托盘天平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觉遵守操作原则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介绍杆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因为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三部分知识,即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和用天平测质量。



  教材首先从学生所熟悉的铁锤和铁钉、木桌和木椅、练习本和课本,通过比较组成这些物质的多少,引出质量的概念。接着介绍了质量的单位──千克、克、毫克、吨,列举了一些物体质量的大小,目的是让学生对千克形成较具体的观念。



  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又能与能量相联系,这些知识将在高中物理中学习。在初中对质量的概念讲得很浅显,只简单地使学生认识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但这并不是质量的定义,教学中不必过分强调。对于物体的质量不随位置、状态、形状而变,也是让学生知道即可。



  教学中让学生对照着实物认识天平的各主要部分和它们的作用。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习后面两节课的基础。



  【教具



  铁钉1只、铁锁1把、练习本1个、矿泉水1瓶、托盘天平和砝码1套、金属块1个。



  【学具】



  托盘天平和砝码若干套、金属块若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2分钟)



  我们周围的世界五彩缤纷,在这个精彩的世界里的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教师出示铁钉)铁钉是由
组成的,(教师再出示铁锁)铁锁也是由
组成的,那么铁钉和铁锁所含有的铁的多少一样吗?



  再如课桌和凳子都是由木头组成的,它们所含有的木头的多少一样吗?



  又如书和练习本都是由纸组成的,它们所含有的纸的多少一样吗?



  可见,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也有少,在物理学上,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今天我们就学习《物体的质量》,教师板书:5.1   物体的质量。



  二、探究新知(38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演示

教师讲解

(一)质量的概念 (3分钟)

板书:1.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演示实验:



1.出示课本,把书卷成筒状



2.把书由讲台拿到教室后面



3.出示装满水的矿泉水

它的形状改变了,它的质量是否改变?



它的位置改变了,它的质量是否改变?拿到月球上呢?



当这瓶水结成冰时,它的质量是否改变?

观察、交流

板书: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它不因为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总结:一个物体的质量不因为它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可见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

小结

(二)质量的单位(5分钟)

板书:



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1.引入:小学里我们学过重量的单位,都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强调:



(1)“千克”是质量的基本单位,介绍千克的规定;



(2)感性认识“吨”、“千克”、“克”



(3)还有比“克”更小的单位是“毫克”



(4)在生活和贸易中,人们习惯上把质量叫做重量,但是物理学中都统一叫质量.

回答





参与到学生之中,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口头出示练习题



给下列物体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只鸡的质量约是2000



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是60



一辆自行车的质量约是25



一根头发的质量约是20



单位换算



《信息浏览》中:宇宙、太阳、地球、黄山的质量都化成“吨”。



邮票、氧分子、电子的质量都化成“毫克”。

练习、回答

(三)学习使用托盘天平测质量(30分钟)

出示金属块

现在我想知道这个金属块的质量是多少,该怎么办?



你能说出几种工具可以测出它的质量?

交流



小组发言人回答



小组之间相互补充

板书:托盘天平

补充阐述:



1964年,在西安出土了一只秦代生铁秤砣,它说明远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已有了秤。我国传统称量质量的工具是杆秤,今天还常用台秤、磅秤、电子秤。在实验室,称量质量的工具是托盘天平。





大家都看到:每个小组的课桌上都有一个托盘天平,请认真观察它的构造,认真观察砝码盒里砝码的个数和质量数。

认真观察自己桌上的托盘天平的构造及砝码盒里砝码的个数和质量数。



讨论、交流。

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为大家介绍托盘天平的构造



一学生介绍,其他学生补充。



我们已经认识了托盘天平的构造,那么有的学生已经是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它该怎么使用。请大家阅读《托盘天平使用说明》摘要。

阅读课本《托盘天平使用说明》摘要。

组织小组汇报,引导其他小组补充,并及时给与指正。

重点强调:



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量程。



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小组汇报

示范操作第1.2步



1.把天平水平放置。



2.调节天平平衡。





巡视、指导。



  

请大家准备好托盘天平和被测物体。



认真观察老师的操作,仔细琢磨老师讲解,然后进行规范操作。



1.把天平水平放置。



2.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首先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其次,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盘的中线处。

学生准备器材



  



  

观察



实验操作

针对学生操作时存在的问题提出问题。

1.有的小组的天平的横梁左端高,有的右端高,哪组能发表一下意见,你们是如何调节的,使天平平衡的?



2.有的组的天平的横梁还在动,有的已经静止,如果都等到静止后再判断横梁是否平衡,太浪费时间,我们还可以依据什么来判断呢?

做的好的小组帮助解答。



做的不好的组及时调整。

示范第3步



3.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



  



  巡视指导

1.测量前要估测物体的质量



2.放物体时要注意“左物右码”,增减砝码时要用镊子。



3.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还是先加质量小的砝码?





观察



思考、回答



实验操作

针对看到的问题提出问题

刚才发现,有的组没有合适的小砝码,不能使天平重新平衡,这时我们可以怎么办呢?哪个发表意见。

做的好的小组帮助解答



做的不好的组及时调整

指导计算被测物体的质量

使用游码能分辨出更小的质量,那么(1)在你的天平标尺上,一个小格相当于多大质量的砝码。(2)读数时,是以游码左边还是右边所对应的刻度线为准呢?(3)读数时,是先读大砝码还是小砝码?(4)物体的质量如何计算呢?





观察后回答



观察、讨论

整理器材

称量完毕,要清点砝码,并装入盒内。同时要把天平、被测物体排放整齐。

整理器材

板书:



使用方法



水平放置



调节平衡:游码归零;②调节平衡螺母。



测量:①左物右码;②从大到小增减砝码;③物体质量=砝码+游码。



整理器材

刚才我们测出了金属块的质量,大家总结一下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步骤有哪些?

讨论、回答



  三、总结与质疑(2分钟)



  通过学习,你一定很有收获!还有哪些疑问的地方?请大家谈一下。



  四、课后活动



  我们已经掌握了测量物体质量的基本方法,如何测量一杯水的质量呢?请大家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动手做一下,并写一份实验报告。



  作业:



  课本P117《自我评价与作业》



  板书: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6 07:21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质量》教学案例与设计

湖北省阳新县白杨中学 费新仁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知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的变化而变化。


  3.了解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4.对常见物体的质量形成较为具体的量级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动手、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2.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3.在天平的使用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培养学生认真操作,自觉遵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介绍杆秤等测量质量的工具,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通过了解质量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质量的概念。


  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教学用具


  托盘天平和砝码多套,墨水瓶、橡皮、小刀等学习用具。


  【教学方法


  1.讲解与示范结合,自学与讨论结合,合作与交流结合。


  2.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3分钟)


  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但组成物体的物质是有多有少的,也就是说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谁来说一说下面甲乙两人所说的质量的含义是否相同?


  甲:这袋米的质量是多少?


  乙:这种米的质量如何?


  学生:甲说的质量是指这袋米所含米这种物质有多少。


  学生:乙说的质量是指这种米是否有杂质、是否变质、好不好吃等。


  教师:同学们以上的分析都很好。在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30分钟)


  教师:(板书:一、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m 表示)


  教师:质量的单位有那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怎样?


  学生: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kg。比它大的单位有吨(t)。比千克小的单位有克(g)、毫克(mg)、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g=10-3kg 1mg=10-3g=10-6kg 1t=103kg。


  教师:(板书:2、单位:



  教师:下面请大家阅读教材中的小资料和科学世界两部分内容,进一步了解质量的应用和常见物体的质量大小,从而充分理解质量单位千克的大小。


  学生:(自学)


  教师:请同学们在各自的演算板上写出下面两题的演算过程和结果。(屏幕显示题目)





  教师:(在班上任意抽取4名学生的演算板集体评讲,主要从演算过程、结果表达方式和结果正误三个方面评讲。)


  教师:请同学们议一议:当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发生改变时,它的质量是否变化?


  学生:(展开讨论)


  教师:好,就讨论到这,谁能举例说明这物体的位置发生改变时,质量如何变化?


  学生:我们在超市里买的商品从商店回到家里,虽然位置变了,但它们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所以物体的质量不随位置的变化而改变。


  教师:这位同学说的很好,当物体的位置变化时,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所以质量不变。宇航员从月球上带回地球的岩石,虽然位置变了,但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所以质量不变。


  教师:谁还能继续举例说明?


  学生:用锯把一段长木锯成两根短木,这两根短木的质量就小于长木的质量,所以物体的形状变了,质量要改变。


  教师:就这个问题,谁还发表意见。


  学生:虽然两根短木的质量就小于长木的质量,但是不能说明物体的形状变了,质量也改变了,如果把那些碎沫加上,质量的多少还是没有变。


  教师:这为同学说得非常好,比如我们把一块铁砸成铁板,虽然形状变了,但它含铁的多少没有变,质量就不变。(此时,教师还可以问一下学生,铁的体积是否变化。)


  教师:物体的质量随状态变化吗?


  学生:不变化。一铁块熔化成铁水,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所以质量不变。


  教师:说得好,水结冰,冰化成水,状态变了,质量不变。


  教师:同学们的讨论分析非常好,质量不随物体位置、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它实际上反映出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板书: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随物体位置、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教师:(在大屏幕一显示题目)哪位同学来做下面小题?


  ①一张25g的纸捏成团质量为____。


  ②0.5Kg冰化成水质量为___。


  ③65Kg的宇航员飞到外太空质量为___。


  ④一位同学为了了验证物质的质量跟物质的状态是否有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中取出一块冰放入敞口玻璃杯中,用天平称出总质量为125g,侍冰融化成水后,称出水和玻璃杯的总质量为127g,该同学认为,物质的质量跟状态有关。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做此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利用什么仪器测量物体的质量?


  学生:日常生活中称物体的质量的仪器有杆秤、案秤、电子秤、台秤、弹簧秤、天平等。


  教师:(在大屏幕上显示测质量的工具)





  教师:从同学们的回答来看,同学们还是很关心生活的,热爱生活的,知道这么多测量仪器,刚才大家所举的例子,有的同学对弹簧秤这个仪器有异议,看来,同学们的知识面较宽。的确,弹簧秤不是测质量的仪器,在以后的学习中学习到。


  教师:杆秤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已经应用了许多年了,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发明出更便于使用、更精确的测量质量的仪器。


  教师:虽然测量质量的仪器较多,但我们学校实验室中使用天平测质量,常见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我们初中阶段需要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板书:二、托盘天平)


  教师:(在大屏幕上显示托盘天平的结构图)下面给同学们介绍托盘天平的构造。





  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有:横梁、标尺、游码、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底座、两个托盘,另外每架天平都配有一套标准的砝码。


  教师: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托盘天平是比较精密的测量仪器,所以为了保持天平的精确度,我们在使用天平之前要牢记几条要求。


  教师:(板书:(一)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1.每个天平都有自己的“称量”,也就是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称量。


  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学生:(大声阅读)


  教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使用天平的几点要求,下面请各组开展讨,如果不按这些要求做,会出现什么问题?


  学生:(开展讨论)


  教师:请各组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如果被测物体的质量超过了天平的称量,测不出结果,还可能把天平损坏。


  学生:用手接触砝码,把砝码弄湿、弄脏,在盘中放潮湿的物品和化学药品,容易使砝码生锈和腐蚀天平、砝码,会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


  教师:大家分析的很好。下面各小组准备好天平和砝码、被称物体。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的操作,仔细琢磨老师讲解,然后进行规范操作。


  学生:(准备实验仪器)


  教师:(板书:(二)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1.把天平水平放置。


  2.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首先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其次,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盘的中线处。


  学生:(学生调节天平)


  教师:(教师巡视指导,并在屏幕上提出下列思考题:)


  ①将游码放到标尺上的0刻线上时,是游码左边还是右边与0刻度线对齐?


  ②横梁平衡的标志是什么?


  ③若横梁左边高右边低,应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哪边调?


  教师:刚才发现有的小组的天平的横梁左端高,有的右端高,哪组能发表一下意见,


  你们是如何调节的,使天平平衡的?


  学生:左端高时,平衡螺母向左移动;右端高时,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教师:大家从实践中,获得的经验非常好,至于为什么,学完了杠杆的知识后,大家就明白了。


  教师:现在有的组的天平的横梁还在动,有的已经静止,如果都等到静止后再判断横梁是否平衡,太浪费时间,我们还可以依据什么来判断呢?


  学生:指针以分度中央为准,左右偏转的幅度相等。


  教师:同学们都非常努力的将天平调节平衡了,天平一旦调节平衡,就不能移动位置,否则,需要重新调节。因为桌面的不同位置的水平程度不同。


  教师:下面我们来测量一个物体的质量。


  (板书:3.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可以适当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衡梁恢复平衡。)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还是先加质量小的砝码?


  学生:先加大的,便于测量。


  教师:好,请同学们估计一下你测的物体的质量大约多大,然后操作。


  学生:(实验操作)


  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刚才发现,有的组没有合适的小砝码,不能使天平重新平衡,这时我们可以怎么办呢?哪个发表意见。


  学生:可以适当地移动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横梁平衡。


  教师:使用游码能分辨出更小的质量,游码相当于一个“秤砣”,它在标尺上每移动一个格,就等于在右盘中增加一个更小的砝码。在加减砝码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


  ①先估后取,先大后小,中间大周围小,砝码不行用游码。


  ②加减砝码时千万不能动平衡螺母,也不能移动天平。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屏幕是显示)


  1.在你的天平标尺上,一个小格相当于多大质量的砝码。


  2.读数时,是以游码左边还是右边所对应的刻度线为准呢?


  3.读数时,是先读大砝码还是小砝码?


  4.物体的质量如何计算呢?





  学生:(讨论学习)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标尺上每个小格代表0.1g或0.2g或0.5g。


  学生:读数时,以游码左边对的刻度线为准。


  学生:先读大的砝码后读小的砝码。


  学生: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之和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教师:(板书:4、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之和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教师:大家做得非常好,请同学们整理器材。注意:怎样将砝码放回砝码盒中。


  学生:用镊子夹取。(学生整理器材)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把天平的使用流程读一读。


  学生:(大声阅读)


  三、小结(2分钟)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在各个方面都一定有很多收获:


  师生:(相互交流)


  我们学习了质量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关系,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我们的自学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物理就在我们身边,要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希望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一是能掌握所学知识、二是能学以致用。


  四、动动脑(10分钟)


  教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测量物体质量的基本方法,请大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屏幕显示出题目)


  1、在调节横梁平衡的过程中,无法调节横梁平衡,原因可能是什么?


  师生:①横梁下的护垫没有取下(托盘天平)


  横梁没有撑起(学生天平)


  ②游码没有放在0刻度线上。


  ③左右盘互换了


  ④ 天平已损坏


  教师:2、能将量筒放在天平上称水一质量吗?





  师生:一般不允许。因为量筒细而长,在托盘中放不稳,容易掉下来。


  教师:3、若要称取127.6克食盐,应如何操作?


  师生:①调节横梁平衡


  ② 在右盘放一小张纸后再放上如下砝码:


  100g+20g+10g+5g+游码2.6g──(5g)


  或    100g+20g+10g+游码7.6g──10g)


  ③在左盘垫上一张同一规格的小纸后,用勺子往左盘中加减食盐,直到栋梁平衡。


  教师:4、天平横梁调平衡后,若将物体放在了右盘,在左盘放砝码。应如何读数?


  师生:物体质量=右盘砝码的总质量-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五)课后作业(1分钟)


  1.如何称粉末状的物体和液体的质量?2.如何称质量较小的物体的质量?如大头针等。由于时间关系,3、如何用天平测出一卷细铜线的长度?这些问题作为课后作业。另外,请同学们完成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问题和做好复习,


  【板书设计


§10—2 质量
一、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m 表示
2、单位:

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随物体位置、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二、托盘天平
(一)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1、每个天平都有自己的“称量”,也就是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称量。
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二)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1、把天平水平放置。
2、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首先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其次,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盘的中线处。
3、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可以适当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衡梁恢复平衡。
4、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之和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6 07:21
标题: 回复: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密度)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毛庄中学 李荣祥



【教材分析】

“密度”这节课是本章的重点课。密度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也是课程标准中要求的七个掌握层次的重点知识之一。学好本节知识又是进一步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本节教材是在学习“质量”之后而引入的一新的物理量,它在全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质量知识的进一步深化,也是掌握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和解决有关密度的实际问题作了铺垫,并为更深入学习液体压强、浮力等知识作了准备;更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设计思想】

由于本节是概念教学,物理概念的建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避免密度把密度概念直接灌输和强加给学生,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心理学原理,在密度概念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形象化的实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自主建构密度概念,教师仅仅是学生概念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为此,本节课采用“科学探究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略)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及突破策略】

(一)重点:是密度概念理解。

确定依据是:密度知识比较抽象,依据“大纲”要求,它不仅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之一,在教材中承上启下,是进一步学习必备的基础性、前提性知识,而且它在一个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

突破策略:充分利用学生感性认识,通过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的方法,借助“比值”定义密度概念。

(二)难点:是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本身一种性质”。

确定依据是:由于初二学生逻辑思维正处于发展初期,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能力较弱,利用比值法定义密度比较抽象,尽管学生经历过“应用‘比值’定义速度概念”,但把数学中“比例”应用于密度,理解“同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的含义”仍有些困难。

突破策略: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类比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回顾利用比值定义速度的方法来建立密度的概念。

(三)关键点:通过组织好实验探究建立密度的概念是本节的关键点。

【教法学法】

(一)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掌握“质量”和“质量的测量”的基础上,以实验、观察与分析为手段,让学生在讨论与总结中学习新的知识“密度”,少数部分学生能力稍低。针对毛庄中学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因材施教,合理分组,以充分发挥每一名学生的特长,使每组以至每位同学都享有成功的喜悦。同时可以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法选择

根据物理课的特点,这节课主要采用的是启发和观察实验的教学方法。并配合讲授、讨论、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优化,突破重点、难点。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学生的能手能力,分析能力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提高。

【教学资源】

学生实验器材:量杯、天平、细线、铁块(各11组);量杯、颜色相同的铁块、塑料块。

【教学过程】

导学内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点评

情景导入













目标1:m与v的关系









科学探究












教师引导:

①教师出示颜色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你有那些方法区别它们?

②我们看书本上小明和小红是如何区别它们的?

    ③你能猜想出M与V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吗

教师引导:

①教师引导学生排除不正确的猜想,得到m与v成正比这一猜想。

②你能设计出实验方案来证明你的猜想吗?

③教师帮助学生查找方案漏洞,完善实验方案。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收集实验证据,然后分析实验证据。思考:

测量对象
质量

(g)
体积

(cm3)
质量/体积

( g / cm3)

铁块1
  
  
  

铁块2
  
  
  

铁块3
  
  
  

塑料1
  
  
  

塑料2
  
  
  

塑料3
  
  
  


①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相同或相近?

②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相同?

③如果换几个其它物体(如盐水、酒精等)重复上述实验,结果将怎样?

教师指导学生得出实验结论: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比一比谁想的办法多,谁的方法好。

学生阅读课文插图的内容

[猜想与假设]

学生讨论、发言:m=v   

m与v成正比,m与v成反比。





[设计实验]

学生讨论、研究,确定实验方案。比一比谁的方案好。

[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学生进行实验,收集实验证据,将实验数据填在设计的表格里。











[交流与合作、分析结论]

学生结合所测实验数据交流与合作。归纳并得出结论。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能够区分,方案较多应给予鼓励。













设计实验对学生要求较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



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与实验技能。









如果学生不能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归纳出结论可用思考问题的方式启发归纳,效果就很好了。(由于实验误差影响,比值可能相近,要引导学生尊重事实)



【教学反思】

生活离不开物理,物理离不开生活。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本课题我从生活实际中引出物理问题,又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感受到物理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物理的魅力。在教学方式上也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来操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启发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情境创设导入新课学习,然后由学生分组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自主地进行实验研究,师生共同运用比较法分析实验数据,通过精心设计的启发性的问题,来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出发,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探索,使学生认识到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定义、公式和单位的得出采用了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方法,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完成听意义建构。

2.加强物理过程教学,渗透科学方法。在教学设计中,特别突出了密度概念建立的过程,在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时,不是直接计算出比值结果进行比较,而是通过一系列“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比较,然后再通过计算机来处理数据(学生不在课堂上花时间用于计算),让学生逐步认识到对同一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而对不同的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表示了这方面物质的特性,即密度。在建立密度概念的过程中还注意渗透了比较的方法、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等物理学研究的方法。

3.与速度概念对比,加深对密度概念的理解。通过对比密度与速度概念的异同点,既可加深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又能使学生体会到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知道它们在定义、公式、单位等方面的相似之处,为以后学习其他比值定义法定义物理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6 07:22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质量”课堂实录

辽宁省丹东市第十三中学 乔春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知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的变化而变化。
3.了解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4.对常见物体的质量形成较为具体的量级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动手、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2.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3.在天平的使用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培养学生认真操作,自觉遵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介绍杆秤等测量质量的工具,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通过了解质量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质量的概念。
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教学用具
托盘天平和砝码多套,橡皮、小刀等学习用具。
教学理念
1.讲解与示范结合,自学与讨论结合,合作与交流结合。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让学生进一步感知物理是有用的、物理是有趣的。
3.夯实基础,活学活用。
评价内容
1.关于质量概念方面的内容的掌握情况。
2.关于托盘天平的维护、调节和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
3.学生积极参与认知过程的表现情况。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2分钟)
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但组成物体的物质是有多有少的,也就是说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谁能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加以说明。
学生:组成讲台和课桌的物质的多少不同。
学生:桌子和椅子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
学生:大铁锤和小铁钉所含铁的多少不同。
教师:同学们以上的分析都很好。在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10—2 质量)
二、学习新知(35分钟)
教师:关于质量,同学们知道多少?
学生: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教师:(板书:一、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学生:质量的单位是千克、测量质量的仪器有杆秤、天平等。
教师:刚才,大家基本上说出了关于质量的主要知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质量的测量等有关知识。下面请各学习小组按着学习提纲进行自学,然后请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自学提纲内容如下:
1.质量用什么字母表示?
2.质量的单位有那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怎样?
3.当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发生改变时,它的质量是否变化。
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利用什么仪器测量物体的质量。
5.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有哪些?
6.为了保持天平的精确度,我们应做到哪些要求?
7.如何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学生:(看书自学,在书中找到有关答案,然后小组讨论。)
教师:(参与到学生之中,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教师:下面请各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首先回答第一、第二题。
学生:用小写字母m表示质量。
学生: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kg。比它大的单位有吨(t)。比千克小的单位有克(g)、毫克(mg)、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g=10-3kg 1mg=10-3g=10-6kg 1t=103kg。
教师:你们答的非常好,下面请大家阅读教材中的小资料和科学世界两部分内容,进一步了解质量的应用和常见物体的质量大小,从而充分理解质量单位千克的大小。
学生:(自学)
教师:(板书:1.质量单位:千克(kg)、吨(t)、克(g)、毫克(mg) 1g=10-3kg 1mg=10-3g=10-6kg 1t=103kg)。
教师:好,我们继续往下学习,谁来回答第三题。
学生:当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发生变化时,质量可能不变吧!
学生:当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发生变化时,质量不变。
学生:当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发生变化时,质量好象变了。
教师:从同学们的答题来看,对于这个问题,同学们还不是很肯定,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下面进一步展开讨论,各小组在讨论时,最好举例说明。
学生:(展开讨论)
教师:好,就讨论到这,谁能举例说明这物体的位置发生改变时,质量如何变化?
学生:我们在超市里买的商品从工厂到商店,虽然位置变了,但它们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所以物体的质量不随位置的变化而改变。
教师:这位同学说的很好,当物体的位置变化时,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所以质量不变。宇航员从月球上带回地球的岩石,虽然位置变了,但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所以质量不变。
教师:谁还能继续举例说明?
学生:用锯把一段长木锯成两根短木,这两根短木的质量就小于长木的质量,所以物体的形状变了,质量要改变。
教师:就这个问题,谁还发表意见。
学生:虽然两根短木的质量就小于长木的质量,但是不能说明物体的形状变了,质量也改变了,如果把那些碎沫加上,质量的多少还是没有变。
教师:这为同学说得非常好,比如我们把一块铁砸成铁板,虽然形状变了,但它含铁的多少没有变,质量就不变。(此时,教师还可以问一下学生,铁的体积是否变化。)
教师:物体的质量随状态变化吗?
学生:不变化。一铁块熔化成铁水,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所以质量不变。
教师:说得好,水结冰,冰化成水,状态变了,质量不变。
教师:同学们的讨论分析非常好,质量不随物体位置、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它实际上反映出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板书:2.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随物体位置、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教师:下面谁回答第四个问题。
学生:日常生活中称物体的质量的仪器有杆秤、案秤、电子秤、台秤、弹簧秤、天平等。
教师:从第四个问题的回答来看,同学们还是很关心生活的,热爱生活的,知道这么多测量仪器,刚才大家所举的例子,有的同学对弹簧秤这个仪器有异议,看来,同学们的知识面较宽。的确,弹簧秤不是测质量的仪器,在以后的学习中学习到。
教师:杆秤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已经应用了许多年了,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发明出更便于使用、更精确的测量质量的仪器。
教师:虽然测量质量的仪器较多,但我们学校实验室中使用天平测质量,常见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我们初中阶段需要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板书:二、托盘天平)
教师:谁能到前边来,拿着托盘天平给大家介绍一下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
学生:(请一个同学到前边来)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有:横梁、标尺、游码、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等。
教师:我再给补充一下(教师拿起托盘天平),这个是底座、这两个是托盘,另外每架天平都配有一套标准的砝码。
教师: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托盘天平是比较精密的测量仪器,所以为了保持天平的精确度,我们在使用天平之前要牢记几条要求。谁来说一下。
学生:1.每个天平都有自己的“称量”,也就是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称量。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教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保持天平精确度的几点要求,下面请各组开展讨论,如果不按这些要求做,会出现什么问题?
学生:(开展讨论)
教师:(板书:(一)保持天平精确度的具体要求:1.每个天平都有自己的“称量”,也就是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称量。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教师:请各组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如果被测物体的质量超过了天平的称量,测不出结果,还可能把天平损坏。
学生:用手接触砝码,把砝码弄湿、弄脏,在盘中放潮湿的物品和化学药品,容易使砝码生锈和腐蚀天平、砝码,会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
教师:大家分析的很好。下面各小组准备好天平和砝码、被称物体。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的操作,仔细琢磨老师讲解,然后进行规范操作。
学生:(准备实验仪器)
教师:(板书:(二)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师:1.把天平水平放置。2.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首先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其次,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盘的中线处。
学生:(学生调节天平,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刚才发现有的小组的天平的横梁左端高,有的右端高,哪组能发表一下意见,你们是如何调节的,使天平平衡的?
学生:左端高时,平衡螺母向左移动;右端高时,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教师:大家从实践中,获得的经验非常好,至于为什么,学完了杠杆的知识后,大家就明白了。
教师:现在有的组的天平的横梁还在动,有的已经静止,如果都等到静止后再判断横梁是否平衡,太浪费时间,我们还可以依据什么来判断呢?
学生:指针以分度中央为准,左右偏转的幅度相等。
教师:很好,我们继续。3.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现在请同学们思考,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还是先加质量小的砝码?
学生:先加大的,便于测量。
教师:好,请同学们估计一下你测的物体的质量大约多大,然后操作。
学生:(实验操作)
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刚才发现,有的组没有合适的小砝码,不能使天平重新平衡,这时我们可以怎么办呢?哪个发表意见。
学生:可以适当地移动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横梁平衡。
教师:使用游码能分辨出更小的质量,游码相当于一个“秤砣”,它在标尺上每移动一个格,就等于在右盘中增加一个更小的砝码。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1.在你的天平标尺上,一个小格相当于多大质量的砝码。2.读数时,是以游码左边还是右边所对应的刻度线为准呢?3.读数时,是先读大砝码还是小砝码?4.物体的质量如何计算呢?
学生:(讨论学习)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标尺上每个小格代表0.2g或0.25g或0.5g。
学生:读数时,以游码左边对的刻度线为准。
学生:先读大的砝码后读小的砝码。
学生: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之和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教师:大家说得非常好,请同学们整理器材。注意:怎样将砝码放回砝码盒中。
学生:用镊子夹取。(学生整理器材)
教师:(找四个学生到黑板板书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每个同学书写一条。)
教师:请大家评价一下这四位同学的板书。(教师和学生们一起评价,把错误的地方纠正过来,形成正确的内容)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2. 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3.把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可以适当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衡梁恢复平衡。4.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三)总结提炼(2分钟)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在各个方面都一定有很多收获,谁能谈一下。
学生:我们学习了质量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关系,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学生:我们的自学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学生:物理就在我们身边,要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大家谈的非常精彩,希望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一是能掌握所学知识、二是能学以致用。
(四)知识拓展(1分钟)
教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测量物体质量的基本方法,请大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如何称粉末状的物体和液体的质量?2.如何称质量较小的物体的质量?如大头针等。由于时间关系,这些问题作为课后作业。另外,请同学们完成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问题和做好复习,下节课我们到实验室完成教材11页“想想做做”中的实验和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课例评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质量的初步概念、单位及其换算和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教者在完成知识与技能目标上也是按照这个顺序来进行的,通过讲解、设疑、自学、小组讨论,使同学们认识质量的概论和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而改变,以及常见的测质量的仪器。通过观察、讲解、示范操作,学生亲自操作,让学生认识天平的结构,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这种教学设计基础夯实有力,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知识。本节课在完成过程与方法目标上,关注学生生活,以生活中的现象为切入点,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主要的课程,让生活走进物理,让物理走向社会。通过实践操作和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探究、合作、主动的学习方式的形成,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体会互相分享探究成果的快乐,这有利于同学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本节课在完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上,通过介绍杆秤等日常生活中的测质量仪器,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对天平的学习,培养学生爱护仪器和科学求实的实践精神;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增进同学们间的合作精神,增进友谊。
拓展探究
这节课关于学习托盘天平使用方法的教学设计,还可以变换一种方式,效果可能更好。可以将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制成“使用说明书”印发给学生,让学生经过阅读、讨论、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学习,更能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自学、合作、探究等形式,学习掌握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的方法。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6 07:22
标题: 回复: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教学探究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教研室 张丽萍 范百荣



【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密度是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教材从识别自然界的各种物质谈起,以生活中的现象为基础,通过实验探究引出密度的概念,并鼓励学生通过认识一些物质的密度,解释与密度有关的一些生活现象。密度知识是在质量的基础上对物质世界的进一步探索。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②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②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在交流与讨论中所持的正确态度。

【学情分析】

1.认知水平 学生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对物质的属性──质量有了初步的认识;从天平与量筒的使用过程中学习了一些基本的测量知识与方法;通过对前几章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2.学龄特点 初中生的独立意识较强,情感因素对物理学习的影响较大;思维特点已经开始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水平还较低,还需要经验支持,因此最好从学生身边的现象引入组织教学。

【重点、难点】

重点:①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比值的方法定义密度的概念。

②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通过密度概念的得出,渗透科学思维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密度的概念是今后学生学习其它力学知识的基础,因此从知识的角度看,本节的重点问题是密度的概念及其应用;“比值定义法”是定义物理概念的重要方法,在其它章节的教材中多次用到比值定义法,如:用路程和时间之比获得物理量“速度”,用压力和受力面积之比获得物理量“压强”,用电压和电流之比获得物理量“电阻”,所以从技能的角度,把方法的培养也作为本节的重点。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不少学生在学习了密度的公式(ρ=)以后,认为物质的密度受质量和体积的影响,忽视了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比值的不变性,即密度的特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在授课时对密度概念的得出过于简单,没有让学生体验比值定义的全过程,因此本节的难点是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全班同学的合作,获得多种物质的多组数据,进行合理的归纳、总结,得出密度的概念。

【教法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提供以下机会:

1.独立观察思考的机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与分析归纳。

2.操作、尝试的机会,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学流程】

1.创设情景

在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生活中识别物质的各种方法,然后在课堂上自由发言,进行交流。估计学生找到的方法很多,如颜色、气味、硬度等等,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伊始有了较高的学习情绪。

2.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展示四组图片:金条和铜条,有机玻璃和普通玻璃,银器和不锈钢制品,自来水和海水(可以用盐水代替)。向学生提出问题,有什么方法能帮助你识别这些物质呢?结合学生的各种回答,引入识别物质的另一种方法──密度。

·猜想与假设

根据生活经验,让学生思考: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其质量是否相等?进一步思考:如果是体积相同的同种物质,其质量是否相等?不同体积的同种物质,其质量又怎么变化呢?过渡到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从以上的猜想出发,取铜、铁、铝三组物体中的一组作为研究对象,每组物体的体积有的相同,有的不同。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量筒或直尺测出它们的体积,分别计算每个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选取不同的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分工合作共同收集证据。以小组为单位,不同小组选取不同的物质进行测量,一是可以节省时间;二是可以获得多种物质的多组数据;三可以加强全班同学的交流,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

在实验前,应该和学生一起讨论实验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问题,如分工要明确,严格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要认真、细心,如何记录实验数据等。

·交流与合作

每一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测量结果,启发学生发表见解,对收集到的实验数据总结归纳:

①同种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大小。

②不同种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大小。

在以上归纳的基础上,引出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

·评估反思

对实验探究的全过程进行思考:

①实验结论与生活经验有没有冲突?

②你是怎样把实验数据和结论联系在一起的?

③实验过程中哪些做法影响着结论的可靠性?

④实验过程中发现了哪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⑤实验过程中有没有发现新的问题?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强化了学生对整个探究全过程的体验与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3.反馈练习

①阅读表格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②STS型。体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③探究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应突出对所研究问题的思考过程:

观察探究抽象应用,使学生对整堂课的学习思路有所把握。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6 07:22
标题: 回复: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我讲“天平的使用”



湖北省洪湖市教学研究室 朱道荣



既没有演示天平,也没有学生天平,如何讲授“天平的使用”一课,很难想像。不过,笔者和同学们度过了难忘而愉快的一节课!

【课堂实录】

1 天平的放置

上课前,教师想到了用人体模拟天平。伸开人体的两臂,犹如天平的两臂。

教师:正确使用天平的第一步,是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果桌面不水平怎么办呢?老师一边问,一边用自己的身体做演示:一只脚放在地面上,另一只脚放在讲台上。

学生1:我们家里的洗衣机噪声很大,我仔细观察,发现四只脚不一样长,于是,我就把下面的螺钉调整一下,便解决了这个问题。

教师:太聪明了,他由天平的调节联想到了洗衣机的调节,他如果不热爱生活,不思考问题,是很难想到这一点的!

学生2:我们家里照相机三脚架的调节,也是这样的!

教师:同学们想象丰富,比喻贴切,学习真有创造性!

2 天平的调节

教师:第二步当然是调节天平的横梁。大家看这里,老师的两臂明显的不平衡,且左边下沉,怎么调节?(老师一边说,一边把前排同学的透明胶带套在左手的中指上,充当平衡螺母。)

学生3:此时应该将平衡螺母往右边调节。这位同学一边做着调节的样子,同时,老师的脑袋也跟着偏转。

教师:大家知道这里大脑充当了什么?

学生:指针!(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

教师:脑袋是指针,指针是脑袋!

老师一边附和,一边摇着头,好像指针在摆动。教室里传来一阵笑声。

教师:横梁调节平衡后,就能测量物体的质量了吗?

学生4:不行,还有游码(即游动的砝码)不在标尺的最左端。

教师:看来,前面的调节是前功尽弃了。

老师把别在胸前的笔套慢慢移到了最左端,并自言自语地说,哦,原来“游码”应放在这里!教室里又传来一阵笑声!

此时,老师便请一位学生到讲台上重复刚才的模拟实验。让大家也来感受“调节天平”的快乐!

3 天平的使用

调节好天平后,老师又把沉重的大锁放在“左盘”,用手拿着面糊瓶(充当砝码)往右盘里放,又遭到了同学们的强烈反对,老师莫名其妙。

教师:怎么啦?

学生5:砝码必须用镊子镊!

老师又恍然大悟。迅速拿来“镊子”(两支笔),镊住“砝码”(面糊瓶、黑板擦、橡皮)放到天平的“右盘”里。模拟天平的同学也十分机灵地配合,“指针”随着“天平两臂”的摆动而摆动,神态可掬。然后,不断地加减“砝码”,调节“游码”的位置,直到“天平”平衡。

同学们又一次开心地笑了!

4 天平的读数

最后,老师引导同学们读数:假如“大砝码”(黑板擦)的质量为40g,“中等砝码”(面糊瓶)的质量为20g,“小砝码”(橡皮)的质量为10g,“游码”对应的刻度有3大格2小格,那么,锁的质量应为多少呢?

同学们很快读出了锁的质量──73.4g。

教师:看来,通过今天的模拟实验,大家基本上掌握了天平的使用方法!下次到实验室里“真枪实弹”地测量物体的质量。(学生热烈地鼓掌)

你们能总结一下天平的使用程序吗?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开了。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纳了如下步骤:

①放: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②调:先调节游码至标尺的零刻线,然后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直至横梁平衡;

③测:把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里,向右盘里加减法码,直至天平平衡;

④读:读数时,除加砝码的总质量外,千万别忘了还要加上游码对应的质量数。这样,天平使用的全过程总结的条分缕析,既方便记忆,又方便操作,简洁明了。

【学生感想】

上完这节课后,同学们在自己的成长日记中是这样写的:

谢娜同学:天平使用的方法,不仅简单,而且有趣。这节课激发了我学物理的浓厚兴趣。特别是同学们和老师精彩的表演和幽默的话语,让人太出乎意料,让我深感学物理就是这样简单和轻松。中午没休息,本来上课蛮想睡觉的,但现在却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老师的讲课。

杜媛同学:这节课上得生动形象,我学的很好,理解的深刻,记忆的也十分牢固。

周荃同学:上了这节课,我有了前所未有的快乐!老师和同学们的表演很有创意,并且说话很风趣。我对物理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老师今后继续这样上课!

王珊同学:如果你不好好的分析游码这个词的含义,告诉你游码就会像幽魂一样,神出鬼没,琢磨不透。

刘馨同学:注意标尺的每一格是0.2g,所以是能够用游码可以分辨更小的质量。非常重要的一点不要忘记了:在使用天平之前,应该使游码停留在0刻度处。

向卓群同学:天平放在不水平的桌面时,就如人站在楼梯上,一只脚站在上一阶,一只脚站在下一阶不平衡一样,只有让双脚都站在同一级台阶上才舒服。

刘飞同学:先把橡皮放在左盘中,这时就如一位小孩坐跷跷板一样,咚!左边的托盘跌了下去,我再用镊子把砝码放入右盘里。这次课还让我感受到:许多事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难,再难的事情也是由简单的事叠加而成的。上课前我就在想,没有实验工具,这节课就会枯燥乏味地度过,谁知真的出乎我的意料,这节课上得太开心了!全都靠这位太棒的老师呀!

【教师反思】

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一节成功的好课,很难拿出理性的标准。但学生的成长日记告诉我们,这是一节成功的课。

1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

由于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因此,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传统地位和作为学生唯一知识源的传统地位被动摇。教师是学生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更多的是引导而不是灌输。本节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获得了由灌输难以获得的知识:由天平的调节,想到照相机三脚架的调节;想到家用洗衣机的调节;把天平想象成跷跷板;把游码想象成幽魂;把不平的桌面想象成台阶;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总结出天平的调节和使用的一般步骤──放、调、测、读。

2 教师是活动的参与者

这哪里是教学的课堂,简直是“少儿游戏”的阵地。教师努力营造生动而富有个性的课堂氛围,把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自始至终以学生的朋友出现在学生中间,完全成了“少儿游戏”亲密的合作伙伴。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对于孩子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精神交往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者的那种教师”。教师用自己的肢体模拟天平,展示自己滑稽而幽默的姿态,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同学们踊跃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

新课程倡导: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如果说《物理课程标准》的制定是课程的第一次开发,物理教材的编写是课程的第二次开发,那么,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施就是课程的第三次开发。课程的开发本身具有创造性。正如叶澜教授说的:“教师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是充满智慧和挑战的劳动”。如果教师没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就只能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那就根本不可能产生出这种独树一帜、别开生面、让学生乐此不疲的欢乐课堂。

4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管而不死,活而不乱”。有条不紊的教学全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民主”的组织与管理思想。正是这种“民主”的思想,才创设了一个宽松、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才点燃了学生熊熊燃烧的思想火炬,让学生拥有自由飞翔的心灵,让学生心灵的泉水无拘无束的地奔涌,从而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真谛!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6 07:23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密度”教学设计

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横山中学 黄坤铭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第十章第三节)。
本节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单位,会求物质密度,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学会运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学生分析
密度是物理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本节课采用比值定义物理量比较抽象,实验中用图象处理数据,这一个环节只是要求学生能联系数学中的正比例函数,把重点放在如何分析实验数据,得到“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只要求学生知道这个比值反映了一种属性。
教学设计思想
1)本节课从日常生活的事例出发,通过探究实验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
2)通过分析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体会物质密度的含义。
3)设计紧密联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知识出发,深入浅出,拉近了学生与知识的距离;注重学生掌握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4)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成功的喜悦,不断激发其内在探索科学的求知欲,实现教与学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②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②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征)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2)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征)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学

环节

活动时间(大约)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复习体积、质量的单位换算及天平的使用方法





1分钟

①1cm3=

dm3

=

m3

②5kg =

g

③在使用天平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学习完成有关的练习,提问个别回答或全体回答。
本节课要利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所以复习这部分的内容为新课的展开做好铺垫。
认识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2分钟

一、演示:
有两个相同的矿泉水瓶,它们一个盛满水,一个盛满了酒精,猜一猜,它们哪一个质量大?(可用调平的天平加以比较,得出正确的结论。)

让学生猜想。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选一位学生上台演示。
从身边的事例出发,让学生觉得亲切自然。

在黑板上写出学生的猜想,把问题交还给学生解决,满足学生求知欲望,初步体验成功的喜悦。





2、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科学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一)






猜想



设计

实验


进行

实验



分析

数据

归纳

得到

结论



交流

评估









1分钟












10

分钟





3分钟





3分钟



二、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让学生感受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质量是不同的,学生探索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从现象中寻找规律,得出结论。








学生通过小组实验测量不同体积(圆柱体)铁块的质量,记录数据、绘制表格,分析质量与对应体积比值的特征。



设疑,激发学生进行探索的热情。


学生分工合作设计并进行探究实验。



学生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

学生通过讨论发挥其主体作用。
做好引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去探究、分析所遇到的问题,从现象中观察、掌握科学。


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的小组实验,做好学生实验中的“分享者”,纠正学生操作的不足之处,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经过讨论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思维。
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间会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设计实验,解决问题。



分组讨论所得出的结论。



得出统一的结论。
3、学习密度的定义:

引导

归纳

2分钟

三、引入密度的定义:
某种物质有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这种比值不变性正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分别计算每个铁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分析其规律。
教师让学生写出的结论,做好“裁判”的角色。
4、认识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分析

比较

3分钟


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即不同的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

学生用铁块做实验,把得出的结论与铝块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

展示部分学生的图表,引导学生分析、对比。

巡回指导学生实验,让学生相互交换实验结果,分析检验结论。
5、密度的定义、公式、单位及一些物质的密度





5分钟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公式:ρ= m / v

1g/cm3 = 1×10 kg/m3

了解一些不同物质的密度。
分析、领会各物理量的意义,对公式进一步熟悉、理解。

推导公式的等量关系。


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上的三个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并且会查密度表。
板书密度的概念、公式以及密度的单位和不同单位之间的转化关系。



展示学生的推导过程。
6、密度知识的应用


理论

联系

实际







解决

简单

问题

5分钟

四、密度知识的应用:




讲述课本例题。




要求学生解决部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习题。
①学习课本例题。


②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练习。


③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叫同学到讲台上向全班同学讲评,把理论应用于实际,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成功的喜悦。
定性了解一些物质密度的大小。如金的密度大于铜的密度;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等等。

展示例题,注意讲述计算题中要注意的问题。

及时巩固所学习的知识。

做好“欣赏者”,与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7、小结、布置作业


巩固

新课

5分钟

五、小结、布置作业:

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作业:课后题目及《一课一练》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感受。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习评价表
教师:_____________
教学内容:
密度

班级: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
项目





教师

评价







学生提问 / 回答问题:


举手:

人次
提问:

人次
内容:
内容:
回答情况:(是、否)积极思考;

(是、否)正确
回答情况:(是、否)积极思考;

(是、否)正确
其他:


























1用天平比较相同体积不同物体的质量
操作:
仪器使用:
实验现象:
典型操作是:
得到结论:
观察记录:
(有、无)

(有、无)

(有、无)(有、无)

讨论交流:
(有、无)

(有、无)

(有、无)(有、无)

A操作有条理,
正确、迅速
B操作有序,
部分错误

C操作无序,
部分正确
2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操作:
仪器使用:
实验过程;
图象分析:
得到结论:


观察记录:

(有、无)

(有、无)

(有、无)


讨论交流:
(有、无)

(有、无)

(有、无)

A探究实验过程
完整、科学、有序
B探究实验过程
基本科学、有条理
C探究实验过程
不科学、不规范
3、学习密度的定义
分析领会:
推导公式:
理解密度意义:
会查密度表:
观察记录:
(有、无)(有、无)(有、无)(有、无)
讨论交流:
(有、无)(有、无)(有、无)(有、无)
A:能正确领会、推导、意义、会查
B:基本能领会、推导、意义、会查
C:不太领会、推导、意义、会查
4、理解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同种物质:
不同物质:
观察记录:

(有、无)

(有、无)

讨论交流:

(有、无)

(有、无)

A:准确理解
B:基本理解
C:不太理解
5、密度的应用

判别是否空心:
区分哪类物质:
求质量和体积:
观察记录:

(有、无)

(有、无)
讨论交流:
(有、无)

(有、无)
A:能熟练应用
B:基本能应用
C:不太会应用
6、新课巩固习题作答情况

习题分布:
题量多少:
难易程度:
举一反三:
标新立异:
完成情况:
A:理解准确,
思路清晰
B:基本理解,
思路明白
C:不能完成
学生自评:

家长评价:


改进意见: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6 07:23
标题: 回复: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巧测液体的密度”课堂实录



河南省洛阳市第四中学 王怀璞 周鸣



一、课题提出,小组初探

本节课前老师利用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时间事先向同学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手边不同时具备天平和量筒,却有一些其他器材,你能否巧妙地运用所学到的物理知识,去测出盐水的密度?你能找出多少种方案?”课题提出后学生们马上议论开了,热情很高,自由结合成一个个小组研究讨论,查阅书籍,上网浏览,积极设计方案和实验方法,讨论研究出的方案有的组多达12个。有一组竟在网上查到要用高中学的知识才能解决的方法。

二、组际交流,再次探究

老师课前把备课组的教师们集体讨论能想到的方法所涉及到的实验器材在讲台各准备了几组;课堂上,首先让各小组长把自己组所设计的方案有多少种、所需器材和实验步骤简述出来,其他小组对不明白、不清楚处可提出质疑。例如:有个小组用杠杆、两个相同的小瓶、水、刻度尺来测盐水密度,其他小组有同学不明白,让他们说出原理来,该组马上有同学到黑板上写出了“ρ水Vl1=ρ盐水Vl2,量出l1、l2即可。”但是又有同学问:“两个小瓶的质量不考虑吗?”他们答道:“这个问题我们早想到了,我们挑选的两个小瓶质量是相等的。”经过小组之间充分讨论和交流,应该说每一个学生对密度测量这个问题都有了新的认识。为了让每一组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老师要求各小组把本组认为设计最科学的方案步骤说出来并写出板书,让其他同学听听有没有不同意见,然后每组按自己设计的方法开始实验,来验证此方案的可行性,并让不同小组间互派观察员,以便实验结束后进行论证分析。

同学们迫不及待地站起来,到讲台选取实验所需的器材,有选杠杆、弹簧测力计的,有选U形管、煤油的,还有选弹簧测力计、铁块和水杯的,等等。有的小组还挑选两套器材,分两个实验来进行对比。

因为教师给了学生充足的思考、讨论时间,给了他们能领会并综合运用知识的空间,学生们才能把问题想得深,想得广,想得全。在此过程中观察员将看到的问题记录下来,是为了进行组与组之间的切磋,并锻炼和考查双方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实验分析,深入探究

各组认真做完实验,将实验结果,即表达式和测得数据进行板书,使之方案表达完整,然后由观察员提出问题或质疑方案的科学性,被质疑小组学生都争先恐后地答辩。例如:“你们将量筒直接放在天平盘上称量,能放稳吗?是否可操作性差?”“我们是根据天平实际来这样做的,因为我们所用量筒不大,发现它放在天平盘上较稳,并且认为这样直接测出体积和质量会误差小。”再例如:“你们组为什么先向U形管内倒入盐水就做成功了,开始时你们先倒入的是煤油,为什么不出现液面差?”“开始时我们忽视了煤油密度小于盐水密度的问题,倒入盐水时发现有盐水冲入煤油中,煤油柱中间有盐水柱,所以我们又改变了做法。”观察员们提出的问题很多:“你们先称铁块在水中所受的重力,不科学,误差大。”“天平指针不静止能算天平平衡吗?”“刻度尺测液体深度时应该估读。”“你们测出的盐水密度为什么比水还小?”等等。

在学生“双方”的争辩中,对学生感到疑难或难说服的问题,老师及时启发,适当引导和点拨,真正使学生们越辩越明,越说越清。

最后还设计了各组评议讨论环节,对每小组提出的实验探究方案的器材选择、步骤的合理性、表达公式及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其优劣进行评价。其实在此过程中有些组的方案经实践检验是不成功的,为此他们学会了如何评估他人和自己所做的工作;有些组做得非常成功,同学们心情激动,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他们对经历探究实践所学到的东西会刻骨铭心的,同时还能体验到科学探索迂回曲折和知识的来之不易。

四、课后思考

通过“探究性学习”课题的设计和实施,我们看到,学生首先是非常欢迎这样的课型,他们觉得既紧张又轻松。在认真讨论准备的过程中,给了学生解放思想、发散思维、提高能力、展示特长的机会,开拓了学生自行探究的空间,满足了学生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的愿望。本课题的研究,也拓展了老师对学生全面评价的方法和途径。过去只按分数高低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好”与“差”,现在通过“研究性学习”,来展示、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纠错能力、动手实验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能力、配合协作意识等,这样对学生的评价更合理、更客观,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6 07:24
标题: 回复: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密度”教学实录



青岛市育才中学 张芸



  【设计理念】

  密度是表示物质特性的一个重要物理量,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可以从物体的颜色、气味、软硬等鉴别,如果从表面无法鉴别时,启发学生通过实验获得数据,用科学的方法测出物质的密度。通过查密度表来鉴别是什么物质。本节课重点是探究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列表分析、画图像得出结论。帮助学生把数学知识用到物理中来,理解比值的物理含义。通过实验探究,不仅使学生学习到知识,而且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没有从密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公式、单位……传统的内容让学生掌握,而是让学生亲自经历实验探究,掌握方法、分析归纳后得出结论。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探究,在参与实验探究活动中互相交流、团结合作。通过对密度的认识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关心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感悟科学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描述物质的一些特性

能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

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学会用用实验数据列表和绘制图象,进一步认识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学会用查表的方法,了解各种物质的密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日常生活中的密度值

通过了解同种物质的密度是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增强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感悟密度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教学重点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教学方法
综合启发式、讨论式、实验法、列表图象法

教具和媒体
天平、刻度尺、大小不同的肥皂块、橡皮块(3个一组)、酒精、水、烧杯、奖牌;表格与坐标纸,多媒体与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实录】

  一、引入

  师:(出示肥皂块和泡沫)怎样区别?

  生:看出来的。

  师:(再出示两杯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如何区别?

  生:闻气味。

  师:(展示一个奖牌)大家看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材料的?怎么知道?请大家传看。

  师:我们有时可以从外观来直接辨别物质,有时却很难分辨,例如自来水和矿泉水,外观根本无法区别,所以我们想知道能不能有一个更科学的方法来区分呢?

  二、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展示手里的泡沫塑料(一大一小)。

  师:你能看出什么不同?

  生:体积大的质量大。

  师: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定性的关系,大家想不想进一步来看,它们之间有没有一个定量的变化关系?

  生: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师:大家的猜想有没有道理?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

  2.设计实验。

  师:现在桌子上给准备了一些器材,愿意研究肥皂块、橡皮块、酒精的同学请举手。(把学生分组,坐好)

  师:请各小组讨论设计出实验的方案。(1分钟)

  师:我们请同学向大家介绍实验的思路。

  生:从小到大选择3块肥皂块,用刻度尺测出每一块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出每一块的质量,填入表格。

  师:其他小组的思路有没有不同的?大家选择的物质不同,但步骤基本相同。为了加强合作,我们采用小组比赛的方法来做实验,推选一位组长,按照人数做好分工,每个同学都有任务。看看不同的小组情况是否相同,现在选择器材。

  3.进行实验(大约7分钟)。

  期间由学生把表格画在黑板上,并不断填写数据。

  4、分析与论证。

  师:现在大部分小组都做完了实验,我们来看一看各组实验结果。

  问:下面每一小组都来分析讨论,你们从数据中得到了什么?(2分钟)

  请各小组代表上台分析。(画外:因为前面有了猜想的基础,其他小组学生可能会用计算器算出。)


  
  
  

质量m(g)
  
  
  

体积V(cm3)
  
  
  


  
  
  



  生:体积增大几倍,质量也增大几倍,说明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师:既然成正比,就有比值,算一算每种物质的比值有什么特点?

  生:相等。

  师:证明刚才大家的猜想是正确的。

  再问:现在综合3个表再来比较,你又得出了什么?

  生:不同物质,比值不同。

  (投影结论)

  问:对于刚才的数据处理过程,同学们有什么体会?

  生:运算量大,数据比较繁琐。

  师:除了这种方法,大家再看有没有不用计算的数据处理方法?



  【讨论】

  (引导学生想出作图像的办法。)

  师:各小组试试这种方法,按照作图像的步骤,描点、连线。

  (2分钟)画在透明胶片上。

  请肥皂组代表发言(用实物投影):我们把测得的数据在坐标系中做出m随V的函数变化图像,发现把所有的点连起来,得到近似的一条直线。

  师:直线能说明什么?

  生代表:说明m与V成正比。

  师:既然能看出成正比,说明m与V的比值就不变。这一条直线代表了哪种物质?(肥皂这一种物质)

  师:其他小组的情况如何?看看不同组的图像有没有不同。

  请同学展示橡皮组、酒精组的图像。

  都得到了近似的一条直线,都说明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师:如果把这3幅图像放在一起比较,我们又能发现什么问题?

  (重叠放,出现同一坐标的3条直线)

  生:从这3条直线能看出,说明同种物质比值相同,不同物质,比值又不相同。

  师:对,从图像中我们也可以得到结论。再一次证明大家的猜想是正确的。

  评估:

  问:回顾刚才,我们用了几种方法来处理数据,得到实验结果?

  生:两种。计算与作图。

  问: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直观?

  生:作图像。可以不用大量的计算。描点就能得出。

  师:今后我们要学会用多种办法来处理问题,同时又能掌握简便的办法。

  问:再看同学们自己得到的结论,什么时候比值相同?什么时候比值不同?

  生:同种物质、不同物质。

  师:经过刚才的研究,你能不能总结出区别物质的办法,是什么?

  【讨论】

  生:找m与V的比值。

  (板书:二、密度)

  师:在物理学中我们把这个比值用密度来表示。

  1.物理意义。

  师:我们可以用密度表示这个比值,它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用希腊字母ρ表示。

  【讨论】大家怎么理解这个特性,“特”在哪里?

  2.公式:ρ=m/V

  3.密度表和单位的研究。

  师展示奖牌,问:现在你能不能知道这块奖牌是不是金子做的?怎么办?

  生:测它的质量,测体积,利用公式就可以算出它的密度。

  追问:算出来了之后呢?

  引导出需要有一个标准来对照。

  师:科学家已经把许多种物质的密度都算出来了,看表。看看金子的密度是多少?

  生念:19.3×103……。

  问:这个千克/米3是什么?密度的单位。

  问:怎么来的?它表示质量用千克为单位,体积用米“为单位,由质量和体积的单位复合而成。

  师:再看实验中的数据结果,你知不知道肥皂和橡皮、酒精的密度?

  生:可以直接看出来,比值就是密度。不同物质,密度不同。

  分析数据引出:我们还常用克/厘米3为单位。单位不同,数值是否相同?差了1000倍。

  把金的密度换算得到:19.3克/cm3。

  通过密度表还发现什么?

  酒精密度值和煤油的发现“一般”的含义。

  展示课件:杯子碎成碎片,每一块的形状都不一样。密度也不一样?大小不同的泡沫谁的密度大?

  谁能再举一些说明密度是特性的例子?

  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虽然m与V变化,但密度不会变,因m与V的比值不变。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特性,我们就可以科学地来鉴别物质。

  三、解决实际问题

  发散: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哪些地方会用到密度知识?

  四、评估与交流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一谈你学到了什么,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体会到了什么不足?

  最后,评选本节课最佳合作小组,表示祝贺。

  作业:想办法知道各种硬币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板书设计】

  多彩的物质世界 密度

  一、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猜想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分析与论证:同种物质,m与V比值相同。

        不同种物质,m与V比值一般不同。

  二、密度

  物理意义:反映物质的一种特性。

    同种物质,密度相同

    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相同。

  公式:ρ=m/V

  密度表 单位

  注:本节课是2000年4月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教学参考录制的录像课。通过让学生亲自经历实验探究,掌握方法、分析归纳后得出结论,即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探究,在参与实验探究活动中互相交流、团结合作,感悟科学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6 07:24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密度


青岛市育才中学  张 芸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课题引入。展示一些实物让学生判断,由通常辨别物质的一些办法到有时无法直接辨别,引到需要有科学方法解决。
第二部分:探究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通过简单的例子请学生初步分析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分小组设计实验、选择器材,从实验器材的选择上看,为使实验简单、方便、有可操作性,选择了学生熟悉常见的物质,密度分布均匀的固态化合物和液体:肥皂、橡皮、酒精,增强生活化。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根据数据讨论得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物质比值不同。进而尝试用做图象的方法处理分析结果。评估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得到实验结论。
第三部分:密度有关内容的讨论。由比值的特点可以来区别物质,过渡到用密度表示物质的这一特性。讨论出密度的计算公式,由公式的应用引出密度表和两套单位。
第四部分:学生举例讨论生活中的密度应用,进行评估与交流,评选最佳合作小组。
二、教材与课标分析
三、教学流程简案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7 07:13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力的三要素和力的图示


  【目的和要求】
  1.认识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
  2.了解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对力的效果的影响。
  3.学习作简单的力的图示。
【仪器和器材】
  弹簧,测力计,线绳,钩码,钢板尺(或长钢片),扳手,紧固在某一器件上的螺栓,磁铁,磁针,小车。
【实验方法】
  一、用绳悬挂钩码,用手拉伸和压缩弹簧,用绳拖拉小车,用磁铁吸引磁针……通过这些有力作用的现象,同时分析各个不同情况下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力的三要素。
  二、用实验验证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不同,力所产生的效果不同。
  1.演示用手拉伸弹簧(图1101)或在测力计上挂钩码,同时说明用的力越大或挂的钩码越重,弹簧拉得越长,这表明力产生的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系。
  2.用同样大小的力拉弹簧和压弹簧,拉的时候弹簧伸长、压的时候弹簧缩短,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方向有关系。
  3.将钢板尺的一端用夹子固定在桌边,先后在钢板尺的另一端和中间某一位置,悬挂相同的钩码,可以看到钢板尺所产生的形变不同。悬挂点距离固定端越远钢板尺产生的弯曲形变越大。用扳手拧螺母,手握在把的A点比B点省力(图1102)。实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有关。
  总之,力的作用效果是由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所决定的。
  三、根据力的三要素,我们可以用作图的方法把“力”形象地表示出来,这叫做力的图示。具体的作法是: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是力的作用点。
  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例如30牛顿重的圆球受到的重力如图1103所示。
  用绳子沿水平方向以5牛顿的力拉小车时的拉力如图1104所示。
【注意事项】
  作力的图示,用线段长度表示力的大小时,应首先确定单位长的线段表示多大的力。
  编者提示:本小实验可辅以“力学”部分的物理实验教学,以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素养。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7 07:13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在水平面上二力平衡条件


  【目的和要求】
  认识力的平衡现象,知道二力的平衡条件。
【仪器和器材】
  两端有挂钩的实验小车(可用J2108型斜面小车,在小车对应位置加装挂钩),能固定在桌上的定滑轮二个,系有细绳的砝码盘二个(附砝码二盒),称量为5牛的弹簧秤二只,铁架台等。
【实验方法】
  1.实验装置如图1111所示。演示时,先使两盘砝码不等,显示小车不能平衡,直至两盘砝码相等,小车平衡。实验要与板图结合,作好F1F2二力的图示,力的作用点在小车上,矢量长短应与盘中砝码对应。
  2.用手按住小车,改变其中一个定滑轮位置(使它沿桌面侧移一段距离),这时,F1F2两力虽大小相等、但成一角度,不在同一直线上,放开小车时,小车不能平衡。
  3.把小车沿图示位置在水平面内转90°,调节定滑轮位置,使车两端的两条细绳平行。放开小车时,两力虽方向相反,但不在一直线上,小车仍不能平衡。
  结论: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平衡。
【注意事项】
  1.实验只研究水平方向受到的两个力,不必引导学生去注意竖直方向的力。实验中砝码应大些,以削弱摩擦力的影响。在小车下面最好垫一块玻璃板,以减小摩擦,增强演示效果。
  2.初中学生第一次学习力的平衡知识,可以只讨论在平衡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的情况,重点放在认识力的平衡条件。因此,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做匀速运动情况,暂时不要涉及。
【参考资料】
  1.实验可用图111-3所示的简单实验代替。用薄的硬塑料片(或硬纸片)剪成小长方形或正方形,在一对角线的两端各钻一个小孔用以拴线。在片上用带色粗虚线作出连接两小孔的直线,两滑轮AB可固定在小黑板上(或其他竖直板上)。实验时,用手将塑料片按在图示位置或其他位置,放手后塑料片不平衡。最后,吊砝码的细线一定跟片上的虚线在一直线上,才能达到平衡。
  2.实验也可用两个弹簧秤观察二力的平衡,如图111-5所示。实验前两弹簧秤应调好零点。实验中两侧的弹簧秤被均匀用力向两侧拉开,使小车在桌面上处于平衡状态(静止),读出两弹簧秤的示数。
  编者提示:本小实验可辅以“力学”部分的物理实验教学,以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素养。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7 07:14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在竖直面上二力平衡条件


  【目的和要求】
  认识力的平衡现象,知道二力的平衡条件。
【仪器和器材】
  称量为5牛的弹簧秤二只,泡沫塑料块,细铁丝和铁架台等。
【实验方法】
  1.用泡沫塑料块制一个轻小圆板(直径可取34厘米,厚12厘米)。将一小段细铁丝沿中心平行于圆板面穿过泡沫块后,把两端弯曲成挂钩状。然后,把两个弹簧秤的挂钩挂在泡沫块的上、下两挂钩上,如图1112。下面的弹簧秤应倒着用,使它的挂钩挂在泡沫块的挂钩上。从两个弹簧秤可读出两示数相等(泡沫块重不计,下面的弹簧秤的读数应注意由于倒着用而产生的误差)。
  2.手拿着下面的弹簧秤往下拉,两秤示数同步增加。当泡沫块静止时,两秤示数总是相同。可见,平衡的条件跟上一个实验得到的结果相同。
  结论:不论是水平方向还是竖直方向,物体在二力作用下只要处于平衡状态,它所受到的两个力,总是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注意事项】
  如果只演示了水平方向上的二力平衡就去分析竖直方向上重力与拉力(或支持力)的平衡问题,似嫌过急,很多学生会感到困难。因此,建议有条件时,可增加竖直方向上二力平衡的演示。
【参考资料】
  用两块磁钢(可从废弃的扬声器取下)套在一竖直透明圆筒中,上块磁钢在重力和磁力作用下平衡,如图1114(上下两块磁钢应该极性相反地放置)。
  编者提示:本小实验可辅以“力学”部分的物理实验教学,以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素养。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7 07:14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惯性惯性现象”教学设计

北京市大兴区礼贤中学 董海杰
科目

物理
班级
初二.2
授课时间

课题

第九章 力和运动
2 惯性 惯性现象


教学

目标

知道什么是惯性。

会用惯性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现象。


教学重点

惯性概念。
会用惯性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难点


惯性的理解。生活中的一些有关现象的解释。
教学方法

启发研讨
课堂类型
讲授


教具

小车、木块、直 尺、纸条、
冲击摆、投影仪
板书设计:

本节课分析: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都是对惯性的理解,因为学生对“惯性”感到非常的抽象,不象有的物理量,看得着,摸得到。要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就要多做几个演示和多举几个生活中的有关“惯性”的实例。
再有,学生对生活中的运动和力有着实践的经验,单凭这些建立物理概念往往会产生错误的结果,因此这节课的演示实验是很重要的。否则学生易把惯性和力的概念相混淆,造成力的无中生有。
通过行驶的汽车或火车不能立即停下来的事例及公路、交通道上对机动车辆的限速,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牛顿第一定律是怎样总结出来的?(P105
2.前面学到的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P105
3.在现实生活中能否验证牛顿第一定律?(P105
·引标(引入新课):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知道了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以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后,概括出的一条非常重要的物理定律。
要注意的是: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归纳得出来的。
·达标(讲授新课):
通过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它告诉我们世界上的物体都存在一个共同的属性。即:不愿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惰性”。不给它施加力,它就静止或不改变运动速度。我们这堂课就研究物体的这个非常重要的属性──惯性。
一、什么叫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注意惯性的定义与惯性定律的区别:惯性是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在运动中应该遵循的规律。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千万不要混淆。
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两种运动状态中的一种。
原来静止的继续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继续以原来的速度和不变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世界上的物体,不管它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还是静止不动的,都有惯性,那么它们的惯性是否都相同呢?结论是不一定相同。
二、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大,惯性大;质量小,惯性小。
既然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那么物体表现出的惯性现象很多很多,下面我们通过演示实验看一些惯性现象。
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1.小车遇障碍:(如图1)



1

演示1小结: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看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上面的木块发生倾倒是小车受到外力的作用,小车运动速度发生了变化,而小车上的木块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发生了翻倒。
2.快速抽出物体下纸条:(如图2)



2

演示2小结:通过第二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纸条在外力的作用下,很快由静止状态变成速度很快的运动状态,而纸条上的物体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它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没有同纸条一起发生运动。

3冲击摆:(如图3)



3


(此演示由学生进行解释、提问)
[学生回答中,要提到“金属球由于惯性”]
演示3小结: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看出:当重锤下落撞击金属片时,金属片受到外力的作用,由静止状态变成运动状态,而金属片上的金属球由于惯性,它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金属球竖直下落。
下面再看两个例子:(放投影片:1.直尺击打棋子;2.汽车紧急刹车。)
同学们再想一下:为什么行驶中的汽车突然遇到意外的情况,刹车后,不能马上停下来,还要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学生回答)
[然后全体学生看书]P105倒数第1段)
所以我们在上学或放学回家的路上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
惯性既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最后我们通过几个例子,了解一下惯性的应用。
四、惯性的应用:
1.拍打衣服上的尘土;
2.套紧松动了的锤把;
3.甩干洗手后水份;
4.用扬场机优选种子。
展标(小结):(放投影片)
1.知道什么是惯性。
2.要注意惯性定义与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区别。
3.会用惯性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现象。
布置作业:P106练习13
·检标(本课目标检测):
一、填空题:
1.一切物体都有保持▁▁▁状态或▁▁▁▁▁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
2.在做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竖直向上跳起的人会落到▁▁▁,这是
因为人▁▁▁▁▁的缘故。
3.在物理学中,把物体▁▁▁▁▁▁▁▁▁▁▁▁的性质叫做惯性。
二、判断题:
1.固体有惯性,因液体和气体可以流动,它们不一定有惯性。( )
2.不受外力的物体有惯性,受到外力作用的物体没有惯性。( )
3.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也有惯性。( )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7 07:15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力》的教学设计

重庆一中 张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
(2)通过学生亲自实验,体验并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所产生的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之间的实验,能够进行合作与交流。
(2)在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分析和归纳能力。
(3)体会透过众多的物理现象分析和归纳出本质的认识论的观点。
(4)体会物理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力的概念
难点: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教具
演示:两个蹄形磁铁和两个小车、一个蹄形磁铁、大头针、两根弹簧、篮球、小钢球、微小形变演示仪
学生:30把刻度尺
教材分析
1.学生在生活中对力有肤浅的认识,但是往往是不确切甚至是不科学的。要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力的概念,最好是从学生熟悉的大量的生活、生产的实例中抽象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举例、分析、讨论,概括出以下三个有关力的实质性的内容:
(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3.本节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力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学要求不宜过高、过急,力的概念在今后的教学中还会逐步深化。
4.通过多媒体,可以向学生提供大量的、直观的感性材料,从而比较容易突破难点。
5.教学过程自始至终贯穿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投影“神州五号”发射时的照片,提出问题:“神州五号”火箭为什么能离开地球,升上天空,实现我国的飞天梦?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常常提到“力”这个字。如一个人推了别人一下,就有了推力;同学们上课要集中注意力;要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等。请学生说出在哪些地方常常提到力?
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与生活中所说的力的含义有很大的区别。那么,究竟什么是力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一、力是什么
1.展示并罗列现象
用课件上的图展示日常生活中、体育活动中以及工农业生产中与力有关的现象:
(1)日常生活中:手拍打桌子,左手拍右手(学生实验:左手拍右手、手拍打桌子)。人推车……(学生举例)
(2)体育运动中:足球运动员踢球,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排球运动员托球……(学生举例)上面这些有力出现的实例中都与人有关,都伴随有肌肉紧张,所以力的概念最初是由肌肉紧张而来的。如果没有人是不是就没有力的作用呢?
(3)工农业生产中:汽车拉拖车,起重机吊起货物……(学生举例)以上的例子都存在力的作用,并且物体是直接接触的。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有没有力的作用呢?
演示实验:磁铁吸引大头针;地球吸引篮球。举例地球吸引月球、太阳吸引地球……
2.分析罗列的现象
可以从语文的主语、谓语、宾语的角度来分析。

3.归纳总结归纳
以上现象存在的共同地方:物体-作用-物体。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推、拉、挤、打击、吸引、举、排斥等等都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4.提出施力物和受力物的概念
一个力必然联系着两个物体,对一个力来说,一定有施力物也一定有受力物。学生举例:并指出施力物和受力物,巩固对“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的理解。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从生活中的经验可知道,用手提一桶水时,会感到水桶也同时向下拉手;用脚踢球时,脚也会感到疼。为什么我们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自己也会有受力的感觉呢?
1.实验探究
[size=+0]演示实验:

(1)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用投影仪演示)把两块蹄形磁铁固定在小车上,让它们的同名磁极相对,将两个小车在水平桌面上靠拢。要求学生注意观察以下三种情况下的现象。
①按住磁铁A,释放磁铁B;
②按住磁铁B,释放磁铁A;
③同时释放两个磁铁。
现象表明了,磁铁A对磁铁B施加排斥力的同时,磁铁B也对磁铁A施加排斥力。
(2)两只弹簧互相拉伸让两个弹簧对拉,有什么现象发生。这表明一个弹簧对另一个弹簧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弹簧的力。
学生实验:
(1)用手拍桌子。
(2)学生两只手互相拍打。问问学生的感受,分析原因。
2.归纳总结
一个物体在对别的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要受到别的物体对它施加的力,因此,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我们把其中的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做反作用力。
学生举例分析:投影“用手拍桌子”的图片,指出施力物和受力物,说明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互为受力物。
三、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实验探究演示实验篮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竖直上抛的篮球向上运动得越来越慢,向下运动得越来越快;用投影仪演示运动的小钢珠在磁铁的作用下,改变了运动方向。让学生说明其原因。
(2)用图片进一步说明用图片展示,学生描绘:足球静止在地面上,运动员A用脚踢它时给它一个力,足球受到这个力由静止变为运动;运动员B用头冲顶足球,足球受到这个力而改变运动方向;运动员C伸手抱住足球,足球受到这个力之后由运动变为静止。
(3)归纳总结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被认为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上面的例子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学生举例(各种球类运动)力还有别的作用效果吗?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用手将弹簧拉长;用手压皮球。学生实验:学生用手使刻度尺变弯曲。
(2)投影图片,举例说明
①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
②射箭。
(3)归纳总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学生举例
(4)进一步理解
通过学生实验说明,用较大的力和用较小的力使刻度尺发生弯曲,弯曲的程度相同吗?
明确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形变就越大。
进一步明确,用很小很小的力,物体也会发生形变,只不过形变很小,用眼睛看不出来。
【小结】

【思考与练习】
1.“注意力”、“战斗力”、“凝聚力”是不是物理学中的力?为什么?
2.“神州5号”载人飞船和火箭为什么能离开地球,升上天空,实现我国的飞天梦?
3.分析一个例子──“顽皮的大象向下压跷跷板,跷跷板向上弹起小孩”。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7 07:15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长度测量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江苏省射阳县实验初中 路永宁
长度测量是初中物理的一个实验内容。有效地进行长度测量的教学,对学生学习后面的内容非常重要。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几点浅薄之见,愿与物理教学同仁一起探讨。
一、学生自主学习长度单位的换算
长度单位换算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习惯于满堂灌,强行给学生方法、规律、技巧。本以为学生会因此学的轻松、记得牢,却又不自觉的地加重了部分学生的负担,学生因此产生了潜在的畏惧心理。新的没学会,原来会的又给搅混了。鉴于上述情况,我在教学前,布置学生进行了专项预习:单位换算,明确要求学生必须能快速地进行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以及微米、纳米等单位之间的换算,并能找出其中的规律。结果,在第二天以小组竞赛形式进行的预习检查中,学生对单位换算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总结出来的各具特色的运算规律,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例如,有一个学生总结出这样一个爬楼梯的规律,如图1所示。
学生用“拾级而上”做了概括,它的解释是每上一级台阶就“乘以10”,反之,每下一级台阶就“除以10”,简洁、形象、生动。
二、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化解长度单位概念具体化的难点
长度测量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实验,学生对实验的目的和物理学习之间没有充分的认识,这是很正常的。这就要求我们能进行恰当而又必要的引导。
我首先要求学生用手比划1米的长度:4个学生闭着眼站在讲台前面,我说一声开始,4个学生同时比划出1米的长度。然后睁开眼再互相比较。结果有一个学生比划出来的1米的长度,竟然不足20厘米,而另一个学生比划出来的1米竟是平展的两手之间的距离,足有160厘米。下面的学生哄堂大笑,我及时地进行了调控,用一根米尺向学生展示了1米的标准长度。接着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了1厘米、1分米的闭眼比划比赛和标准长度展示。在学生对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这4个非常熟悉的长度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后,要求学生估测:(1)一拃的长度;(2)一庹(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的长度;(3)教室的长、宽、高(在密度一节中,要以此估算教室内空气的质量);(4)课桌的长、宽、高;(5)课本的长、宽、厚;(6)一元硬币的直径、厚度、周长。
对这几个问题,我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在这段时间内,我也走到学生中间与部分理解、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一起想办法、出主意,引导他们进行正确思考、合理估测。最后用几个思考练习题“冷却”一下近乎要“散”的课堂气氛。
例1 给下面的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1)南京长江大桥的长约为6700____________;
(2)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约为8844____________;
(3)一张普通的试卷的厚度约为70____________;
(4)估测课本封面上展示的东方明珠电视塔的高度____________。
三、精心讲解巧类比,突破读数的难点
不少学生对分度值(也称最小分度值、最小刻度值)与测量结果的关系,即怎样在分度值已知的测量中确定测量结果,或由已知的测量结果判断用的是什么样的刻度尺,存在着认识上的困难。为此,我把它与数学上数的分位思想进行类比,如某同学的身高为1.684m如图2所示。
根据测量中的读数规则,测量结果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的最后一位是估读出来的,这样学生就能比较容易地判断出测量该同学身高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学生也就能很容易理解分度值与测量结果的关系了。
巩固练习:
例2 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支新铅笔的长度,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1.2002m B.0.2m C.0.2000m D.0.20m
例3 某同学测得文具盒的宽度为5.38cm,则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A.1cm B.1mm C.1dm D.3mm
四、关于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教学尝试
刻度尺学生比较熟悉,也经常使用,如果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样使用刻度尺,难以引起重视,甚至引起学生反感而减弱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中,尝试着利用错误尝试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自得之时暴露出使用刻度尺的错误,并有针对性地指出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操作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如此简单的测量,也有严格的操作规则,只有严谨认真,才能做好实验,学好物理。
五、关于误差和有效数字
误差和有效数字的理论比较深,不宜多讲。仅让学生知道由于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就必然存在误差,知道估读的数字是有意义的,它能告诉我们真实值在哪个范围,它跟前面的数字都是有效的,应该告诉学生,在计算平均值时,有效数字的位数要跟测量值的位数相同。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7 07:16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杠杆的应用》教学设计

山东省惠民县姜楼一中 赵辉 肖宝争
  一、设计理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对身边的各种杠杆的探究,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热爱生活,让课堂充满活力,使知识的传承在探究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从而缩短生活与物理的距离,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学习就是生活,物理就在身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学生知道省力、费力、等臂等不同类型的杠杆及其特征,能从身边的物品中抽象出理想的杠杆模型──硬棒,并能指出它们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从而分辩其类型。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杠杆的探究,让学生逐步学会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学习物理的兴趣,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科学人文教育。



  三、教学器材



  1.教师备用:剪刀(两种)、羊角锤(木板、钉子)、电工钳、订书机、镊子、瓶盖起子、啤酒一瓶(没开启)。



  2.学生自备:每个学生自备2~3件属于杠杆的生活用品。



  四、教学重、难点



  从具有复杂的机械外形的生活用品中抽象出理想的杠杆模型──硬棒。



  五、教学过程



  1.杠杆的识别:(板书)(复旧引新)



  教师:上次课我们了解到了杠杆的有关知识,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杠杆,请大家标出动力F1和阻力F2的力臂。




图1



  教师肯定学生正确的画法,并说明:其实,老师画的这根杠杆就是从图1(甲)中抽象出来的硬棒,去掉石头、不考虑棒的形状和粗细,得到了理想的杠杆模型──硬棒,这样我们简化了研究对象,容易识别杠杆。



     

图2              图3



  教师:大家能从图2和图3的剪刀中抽象出简单的杠杆模型吗?



  学生各自画出了带半圆形手柄剪刀的杠杆模型。



  教师:剪刀上的半圆形手柄是起什么作用的?对于我们研究杠杆是否有实际意义呢?



  学生:半圆形手柄是为操作方便设计的,对研究杠杆无实际意义。



  教师:对,这是我们研究杠杆的次要因素。我们不仅要透过复杂的机械外形找到杠杆的本质的东西──硬棒,而且还要找到其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这是认识事物、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图4                  图5



  学生不仅能画出图2(乙)、图3(乙)中的杠杆模型,而且还能正确画出图4(乙)、图5(乙)所示的杠杆模型。



  教师:观察用羊角锤拔钉子的情况,如图6(甲)所示,并画出其杠杆模型──硬棒。



  学生用自带的羊角锤进行实验,且一边实验,一边画图,教师在教室里巡回观察,发现许多学生得到了图6(乙)所示的模型。



  教师:锤头是我们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吗?



  学生:锤头部分也可忽略,它也是次要因素,完全可画成图6(丙)那样。



  教师:非常正确……



  学生:(突然提问):我在使用羊角锤时,发现拔钉子还有一种方法,如图7所示。(其他学生按这位同学提的方法进行实验,并画出了图7(乙)所示的杠杆模型,效果不错)




图6        图7        图8        图9



  教师:(高兴地)这就是创新,敢于提出与教材上不同的想法和做法,这是科学家们可贵的创新精神,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2.杠杆的分类(板书)



  教师:大家能通过观察和思考对以上杠杆进行分类吗?



  学生1:我认为杠杆可分两类:一是直杠杆;二是弯杠杆。



  教师:不错,这位同学观察的非常仔细。还有其它分类方法吗?



  学生2:我认为可把杠杆分为两类:一是有固定支点的;一类是支点可移动的。如撬石头的杠杆的支点可移动。



  教师:也不错。图1中的杠杆支点可以根据需要来移动。



  学生3:我认为按动力臂和阻力臂大小关系把杠杆可以分为三类:一是L1>L2,二是L1<L2,三是L1=L2。



  学生4:我按动力和阻力的大小关系把杠杆分为三类:①F1>F2 ②F1<F2 ③F1=F2。



  教师:以上几位同学对杠杆的分类都不错,哪种分类对我们的应用有实际意义呢?



  学生5:后两种分类更有实际意义。如前面谈到的剪刀,作为理发用的就更注重省距离了,使用时可以方便地剪下更多的头发,毕竟剪头发并不很费力。



  学生6:后两种分类实质上是一样的,根据公式,①当L1>L2时,F1<F2省力费距离;②当L1<L2时,F1>F2费力省距离③当L1=L2时,F1=F2,既不省力,又不省距离。



  教师:这位同学对杠杆的分类已讲的十分清楚了。当生活中更需要省力时,就使用L1>L2的杠杆,当生活中更需要省距离时,就使用L1<L2的杠杆。任何事物总是有它的两面性,我们要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研究问题。



  教师:那既不省力又不省距离的杠杆有什么用呢?



  学生:精密的测量工具──天平就是这种杠杆。



  教师:非常正确。



  学生:(突然提问),我觉得图3并不一定是费力杠杆,我在使用时发现:剪刀刀口受力的部位往往在刀口的中部或离支点较近的部位。当然也有剪刀刀口尖端受力的情况,这属于费力杠杆。



  教师:(惊呀)是这样吗?



  大家认真地实验,果真如此。全班同学认可。



  教师:看来,我们研究问题不能单凭想象,也不能仅看表象,轻易地下结论。还是实践出真知……



  学生:(突然提问)我发现用瓶盖起子起盖时,除了图8所示的外,还有象图9那样的一种起法。



  教师:是这样吗?你来给同学们演示一下。



  这位同学稍不注意,用图9那样的方法把啤酒瓶盖起开了,全班同学都乐了。



  教师:(高兴吧)我发现你们正在走科学家的路,非常不错。你们身上巨大的潜能正在被开发……



  3.见过的杠杆:(板书)



  教师:今天,大家带来了哪些物品,你们能正确说出它们属哪一类杠杆呢?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并把自己带来的身边的物品拿出观察、实验、分析、研究,教室里五十四位同学二十七个探究小组呈现了一派热闹景象:其中,有学生带来了剪刀、瓶盖起子、镊子、电工钳、打火机、订书机、筷子、眼镜架、夹子、折叠伞等,有的说课本、课桌盖也是杠杆。更有趣的是一位学生把父亲的钓鱼杆也带来了,为了安全,教师用黑板擦换下了鱼钩。这位同学一边做着钓鱼的精彩动作一边解说:如果有了大鱼,就用不着考虑省力了,需要再大的力也使得出,关键是省距离,右手稍微向下压杆,就把鱼钓出水面并落到岸上,多爽!大家看了这位同学的表演,都捧腹大笑起来……



  教师:只要大家关注生活,物理知识的应用无处不有。现在大家带来的物品我已登记在黑板上,没有带来的或不好带的生产、生活工具但你见过的还有哪些呢?



  平静的课堂一会儿又沸腾起来了,大家争先恐后地列举了许多例子:炒菜用的锅铲、跷跷板、门窗、板车、缝纫机踏板,家用垃圾筒的踏板和后臂、锄头、家用活塞式抽水机的手柄、扁担、杆秤……更有趣的是一位同学举了船桨的例子。



  教师:你乘过这种有船桨的小船吗?



  学生:乘过。



  教师:太美了,你乘船的情景一定很有“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活情趣吧!这是勤于观察、热爱生活的表现。(全班大笑)



  师生共同探究杠杆的本质,共同挖掘生活的美,共同享受着课堂无尽的欢乐。不知不觉就要下课了……



  六、课堂教学小结和延展



  今天,我们学会了杠杆的识别和分类,了解了一些科学探究过程中处理问题的一些办法和思想,这些办法和思想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很有益处的。大家下去后,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下列任务!把你看到的或想到或做过的,记录在自己的成长档案内,备老师检查评估。



  ①参观一建设工地,工地上有哪些杠杆?



  ②仔细观察城市环卫车装卸垃圾箱的过程,哪个部分是杠杆?



  ③指甲钳上哪部分是杠杆?属哪一类?



  ④到商店观察一下案秤的结构,它是什么杠杆?



  ⑤人体的手臂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⑥用扫帚扫地时,扫帚是哪种杠杆?请试一试。



  七、板书



杠杆的应用



  1.杠杆的识别:



  不考虑复杂的机械外形,从物品中抽象出简单的杠杆模型──硬棒。



  2.杠杆的分类:



  ⑴ 省力杠杆费距离 L1>L2,F1<F2;



  ⑵ 费力杠杆省距离 L1<L2,F1>F2;



  ⑶ 等臂杠杆 L1=L2,F1=F2。



  3.见过的杠杆:(略)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7 07:17
标题: 回复: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摩擦力》说课稿  



安徽省明光市大郢中学 牛宗道



  我要讲的这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三节《摩擦力》。本节课我从下面三个方面谈一谈我的教学构思: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标准中对摩擦力的表述是“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力”。本节教材中摩擦力的测量涉及到二力平衡知识和弹簧测力计的具体应用,“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摩擦力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学习本节教材的知识,能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压力的大小有关。



  ②知道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③进一步熟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④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全过程,体会怎样进行科学的猜想,理解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究勇气、实事求是地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以及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的精神。



  3.教材的重难点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难点是实验的操作(让弹簧测力计拉动物块匀速运动)和记录测量数据的表格的设计。



  二、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我打算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和实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先播放一段多媒体画面:(汽车在雪地上艰难行走,而当轮胎上裹有铁链后就能前进自如了;沾了水的茶杯盖很难拧开,而用毛巾裹住时就很容易拧开了;生锈的铁锁打不开,当加了几滴油后就可以打开了;运动员赛跑时穿着带有铁钉的跑鞋等等)。



  请学生思考一下这些都是什么原因?



  (二)新课学习



  1.什么叫摩擦力



  用二个长毛刷毛对毛合在一起,并产生相对运动,让学生看到二个毛刷的毛分别产生向不同方向的弯曲。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摩擦力是在两个物体表面间产生的,这个力的作用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并且学生也会通过两个面的刷毛的弯曲方向不同进一步理解每个面受到摩擦力的方向。进而引导学生总结出摩擦的概念。



  课本中是把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合在一起的,没有具体的区分,我在这里简单地向学生解释了三种摩擦的区别。对于滚动摩擦因为其实质是一种力矩,可以一带而过;而对于静摩擦可以作一点补充:当两个物体之间相对静止且又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是静摩擦,并且也可以用二个毛刷作演示。这对学生的理解并没有什么难度,况且在“科学世界”里面也提到了“走路时要利用鞋底与地面间的摩擦”,如不讲一下静摩擦,学生在这里当联系课本中的摩擦的定义时会产生疑问:为什么没有发生“相对运动”还会有摩擦?



  2.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指导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



  在学生认识到摩擦力的存在后,我很自然地向学生们提出了问题:同学们猜一猜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猜想,在学生说出他们的猜想后,还要问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想呢?可以对有的猜想进行归类,比如有的同学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重力大小有关,而有的同学说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可以指导他们将这二个猜想归为压力这一类。在各种猜想都列出来后,我向同学们指出,摩擦力产生的机理很复杂,对于摩擦的研究已形成一门系统的学科“摩擦学”,其中一些问题至今仍在探索中。今天,我们只对四个猜想进行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压力有关?是否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是否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是否与接触面面积的大小有关?并将全班分为四个大组,每组用实验探究一个猜想。



  (2)指导学生制定探究计划与设计实验



  先让同学们思考:用什么工具来测滑动摩擦力?(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摩擦力是同一个力吗?(不是);那如何才能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中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那么实验中应该让木块做怎样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这时的弹簧测力计应该怎样调零?(放在水平方向然后调零)。通过这样的引导既起到了复习的效果,又为他们下面的探究做了一定的铺垫。



  再让每组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不止一个,那我们在设计实验时应该注意运用怎样的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因为在八年级的学习中,研究弦振动的音调和欧姆定律时,已多次用到过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所以,这里对学生不算一个难点。



  然后请每组派一位同学到讲台前说说他们组制定出的探究计划,并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设计的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引导全班同学对他们方案的理解,特别是对实验记录表格的设计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对不太科学的地方引导本组或其他组同学进行补充完善。



  (3)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与数据记录,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视,并适时进行指导。实验结束后,四个实验小组的代表公布自己的实验数据,全班同学共同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无论学生的猜想是否与实验的结论相符,都要对学生进行鼓励,肯定他们的这种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



  实验结束后,还可以鼓励学生思考:能不能固定弹簧测力计不动而只拉动木板呢?为什么?并且让学生们再简单操作一次,让他们自己发现这样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比较稳定,容易读出正确数值,实验效果更好。而且这也更能帮助他们理解“相对运动”的含义。



  3.摩擦与我们



  回顾刚上课时播放的多媒体,联系生活经验,让学生分别举出一些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的事例;并且让他们在对“科学世界”内容的阅读和刚才实验的基础上,对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提出一些方法。对于这个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小组进行讨论,还可以采用全班抢答的形式,让他们自己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要适当地进行引导和点拨就可以了。



  4.当堂反馈



  (1)采用讨论的形式,讨论:假如生活中没有摩擦力…



  从上面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知道摩擦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摩擦力也并不总是有害的,接下来我让同学们讨论,假如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摩擦力会是什么样呢?并要求学生回去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第4题的科学作文“没有摩擦的世界”。



  (2)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文字并配上录音,介绍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摩擦,加深对摩擦力的认识。



  5.课后作业



  观察自行车上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其中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分别是采用什么办法来增大或减小它们的。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7 07:17
标题: 回复: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摩擦力》教学设计



安徽省明光市大郢中学 牛宗道



  【教材分析】



  一、本节包括以下三部分的内容:1.摩擦力;2.探究实验: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3.科学世界:摩擦与我们。



  二、本节教材的内容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探究性,虽然摩擦现象我们并不陌生,但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我们却并不熟悉,这留给我们一定的探究空间。二是实用性,教材最后用较大篇幅讲述了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三、在讲述摩擦力时,教材中没有提出静摩擦的问题,而是统称为摩擦。在教学中可以作适当的补充,使学生有所了解即可,不必引伸。



  【学生现状分析】



  一、通过八年级物理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及物理研究方法。



  二、学生已掌握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和二力平衡的有关知识。



  三、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且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有关这方面的生活体验。



  【设计理念】



  对于摩擦现象学生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为了加强这节课的探究性,主要安排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通过探究,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的二个因素;并通过具体事例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一些常见的摩擦现象。



  2.知道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及接触面之间压力大小有关。



  3.能举例说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摩擦现象的普遍存在,并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初步体会如何合理的进行科学猜想,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法。



  3.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和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对科学的求知欲,认识科学知识和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影响。



  2.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难点是实验的操作(让弹簧测力计拉动物块匀速运动)和记录测量数据的表格的设计。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讲解法、探究法和阅读指导法。



  【实验器材及教学媒体选用】



  对于每个实验小组,准备了相同的器材:



  一个弹簧测力计、两个钩码、一个长方体木块、一块长木板、一张砂纸、一块棉布、本节课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先播放一段画面:(汽车在雪地上很难行走,而在轮胎上裹有铁链后就能前进自如了;沾了水的茶杯盖很难拧开,而用毛巾裹住时就很容易拧开了;生锈的铁锁打不开,当加了几滴油后就可以打开了;运动员赛跑时穿着带有铁钉的跑鞋等等。)



  请学生思考一下这些都是什么原因?



  二、进行新课



  1.摩擦力的概念及种类



  请大家观察下面的实验,思考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教师演示实验:用二个长毛刷毛对毛合在一起,并产生相对运动,让学生看到二个毛刷的毛分别产生向不同方向的弯曲。



  播放幻灯片1



  (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2)摩擦力产生在什么地方?



  (3)摩擦力向什么方向?



  (4)摩擦力的作用是什么?



  (5)摩擦力的概念是什么? 



  全班讨论后总结得出结论: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物体相对运动力,这个力就叫着摩擦力。



  播放幻灯片2



  (简介三种摩擦的概念,指出当两个物体虽相对静止但有相对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叫静摩擦。)



  2.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可以引导学生,猜想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不是凭空的想象,所以要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寻找。)



  学生提出猜想后,对一些同类的猜想进行归类,同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要求小组之间通过讨论各确定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一个猜想,并设计出记录数据的表格。完成方案后,小组派各一名代表上讲台阐述并画出记录表格。



  (1)每个小组对其所选的猜想进行实验验证。



  (2)实验结束后,各派代表上黑板填上实验记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3)全班一起总结。



  播放幻灯片3



  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3.摩擦与我们



  提醒学生注意开始播放的媒体短片,人们是采用什么办法来增大和减小摩擦的,并要求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从生活中再举出一些不同的例子。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教师做适当的表扬和点评。



  (说明:这部分的内容让学生对刚刚学过的知识起到了加强巩固的作用,对它们的运用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4.交流评估



  (1)摩擦力的分类及决定因素。



  (2)物理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3)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办法。



  5.布置作业



  观察自行车上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其中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分别是采用什么办法来增大或减小它们的。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8 06:31
标题: 回复: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杠杆》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河北献县韩村中学 赵广山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人们在生活中、劳动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同学们想一想你使用过哪些机械?或你看到别人使用过哪些机械?



  生1:我使用过铁锨、镊子、钳子、锤子。



  生2:我使用过剪刀、指甲刀、瓶盖起子、自行车。



  生3:我看见别人使用过播种机、悬耕犁、收割机、缝纫机。



  生4:我看见过农民修房时用的滑轮,看见过轧制面条的面条机。



  师:同学们想起很多人们常用的机械,这说明同学们平时很注意观察。在同学们说出的机械中有的比较复杂,有的比较简单。例如:镊子、钳子、锤子、剪刀、瓶盖起子等都属于简单机械,播种机、缝纫机等是复杂机械。复杂机械也是由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这一章我们学习几种简单机械。



  同学们在你们的桌上放着钳子、锤子、瓶盖起子分别试着用一用,看会有什么发现?



  (各小组同学分别进行操作,有的用钳子剪断铁丝,有的用锤子起木板上的钉子,有的用瓶盖起子起瓶盖,有三个小组用钳子分别把铁丝弯成了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约2分钟后平静下来。)



  第五小组:我们小组发现:使用这些机械可以完成直接用手不能完成的工作。



  第六小组:我们小组发现:使用这些机械都可以用一个较小的力获得一个较大的力。



  师:同意他们说法的同学举手。



  (全体学生举手)



  师:同学们的发现很好,那么谁能针对刚才的发现提出一个问题?



  生5:我想知道:为什么使用这些机械时可以用一个较小的力获得一个较大的力呢?



  师:大家想知道吗?



  生(齐答):想知道。



  师:今天通过学习新的一节“杠杆”就可以解释这一问题。(教师板书:杠杆)



  点评:本节的引入面向学生的生活,学生在生活中使用过或看到过很多机械,由此引入对简单机械的研究,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接着让学生亲自体验使用钳子、锤子、起子能省力,从而提出为什么能省力。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自主学习,积极主动



  师:看课本66页图13.4-7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桔槔来提水,用舂来捣谷,把一根硬木棒中间用绳子吊在树上,棒的一端拴好一个重物,另一端用绳系水桶在井中提水。古代劳动人民聪明不聪明?



  生(齐答):聪明。



  师:这根用来提水的木棒就是杠杆。刚才同学们使用钳子剪铁丝,用锤子拔钉子,用起子起瓶盖,这时钳子、锤子、起子都可以看成杠杆。使用过程中它们有共同点吗?各小组讨论这一问题。



  (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到几个小组的讨论中去,大约过了3分钟,学生分小组汇报。)



  第三小组:我们小组认为:在使用过程中这些机械都受到了力的作用,都能绕一个点转动。



  第六小组:我们小组认为:在使用时这些机械都能绕一个固定点转动,都受到一个使棒转动的力和一个阻碍棒转动的力。



  师:你们回答的都很好,那么谁能给杠杆下一个定义呢?



  生5:一根棒能绕一个点转动,这根棒就是杠杆。



  生6:我想应该是一根硬棒,也就是说棒受力时不发生形变,棒在力的作用下能转动,这根棒就是杠杆。



  生7:我认为应该是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一个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师:同学们给杠杆的定义很好。下面同学们自学杠杆的五要素即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并在纸上画一画人用木棒撬石头时的杠杆五要素。



  (学生们开始阅读,一会儿后画图,教师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板演,板演的同学把阻力画成了石头的重力,有一个学生指了出来。教师提醒学生杠杆受的动力、阻力要画在杠杆上。)



  师:同学们通过独立学习知道了杠杆的五要素,并能在图上准确的画出来,在这一过程中你们也增强了自学能力,老师为你们高兴。



  点评: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杠杆的定义和杠杆的五要素。教师采用了让学生寻找实际杠杆的共同点并抽象出杠杆的定义,这体现了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的新理念。杠杆的五要素这一部分让学生独立自学,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师:人们使用杠杆时,有时需要杠杆静止,比如用杆秤称物体时,杆秤要静止;有时需要杠杆转动,比如用锤子起钉子等。杠杆的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我们称为杠杆的平衡,人们是在杠杆平衡或非常接近平衡的条件下使用杠杆,那么杠杆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平衡呢?在那种情况下研究比较方便呢?



  生8:我认为在杠杆静止的情况下研究方便,因为在前面研究二力平衡条件时我们研究的就是物体处于静止的情况。



  师:研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研究的是两个力的关系,要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应该如何入手呢?



  生8:杠杆的五要素是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要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我想应该是在支点固定时,研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四者的关系。



  师:回答的很好。(教师用杆秤称一物体,用手提起提钮,让学生观看。)用杆秤称物体时,哪一点时支点?如何测量秤砣和物体对秤杆拉力的力臂?



  生9:提钮是支点,杆秤水平静止时,用刻度尺量出提钮到挂物体细绳和挂秤砣细绳的距离就是力臂。



  师:同学们猜想一下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满足什么条件时杠杆才平衡呢?(此时教师在秤盘中又增加了一个小物体,秤砣向外拨了一小段。)



  生10:我想当秤盘中的物体增加时,杆秤要平衡秤砣要想外拨,秤砣的力臂增加。因此我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生11:我认为有可能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教师板书两种猜想)



  师:两位同学的猜想很好,但是只有一种猜想正确,哪一种正确呢?下面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哪一种猜想正确。利用桌上的器材,各小组进行探究,每组至少测三组不同的数据,最后总结出结论。



  (各小组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教师指导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15分钟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第十小组:我们通过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因为这样便于测量力臂,我们做了三次实验证明了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第七小组:(刚才猜想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学生)刚才我没有和同学讨论时,认为我的猜想正确,实验中也确实有两组数据满足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但是第三组数据不满足。通过讨论我知道了不同的物理量是不能相加的,并且知道了一个结论的得出是通过多次实验总结出来的。



  师:这位同学通过做实验,否定了自己的猜想,很可贵。正如这位同学所说科学家们在总结某个规律时,都是通过大量的实验验证。我们在探究问题时也要多做几次实验,对多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为这位同学的回答鼓掌。(师生共同鼓掌。)



  (教师板书实验结论。)



  点评:这一部分主要是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杆秤的平衡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然后自己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或否定猜想,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教学形式落实了三维教学目标,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四、精彩总结,知识升华



  师: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希腊学者阿基米德首先发现的,在我们学过的物理规律中还没有我们中国科学家首先发现的规律,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争取长大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用我们刚学过的知识解释“什么情况下才能用一个很小的力获得一个很大的力呢?”



  生12:我认为要想用一个很小的力获得一个很大的力,可以用一个动力臂很长的杠杆,因为在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即越省力。



  师:回答的很全面。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自己有哪些收获呢?



  生13:学习了“杠杆”这一节,我不仅懂得了有关杠杆的物理知识,而且我还知道了杠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这一节课中我经历了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究问题的过程,锻炼了我探究问题的能力,增加了我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了我学好物理的信心。



  师:说的太好了。(师生共同鼓掌。)



  点评:这一部分教师引导学生用探究出的规律去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这样做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进一步升华,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总评:本节课突破了课本中心、教师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探究中、合作中、体验中学到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8 06:32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摩擦力”教学设计

湖北省宜都市西湖中学 艾红强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常见实例或实验,认识摩擦力及它对物体运动的作用。

2.知道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认识摩擦的利与弊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实验,科学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经历探究实验过程中,能灵活运用物理学研究方法。

3.能完成简单的探究报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看待事物“一分为二”的科学态度。

2.物理来源于生活,养成学习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对“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做出合理猜想。

教具及电教手段

泥鳅、自制摩擦力演示仪、木板、软木块、砝码、玻璃板、百洁布、铅笔、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引入

讲述老师童年时抓泥鳅的趣事,并请一位同学上台来体验一下
徒手抓泥鳅,收获甚少。分析原因是太滑了,或是“摩擦力太小”
利用有趣的情景引入。活跃课堂气氛。
引导学生说出摩擦力概念

给学生演示实验,并引导学生从力的三要素认识摩擦力。
学生看演示实验,并从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两方面来归纳出摩擦力的概念。
避免向学生强硬的灌输物理概念,让学生能通过自身感受,归纳出摩擦力的概念。
提出问题

其实生活中摩擦力随处可见,你们能列举一些事例么?
然后在回到抓泥鳅的问题上。
1、抓泥鳅抓不住,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2、当汽车陷入泥坑打滑无法前进,你又有什么好的方法?
你们想的这些方法都很好,但好象有一些方法的原理是一样的,你能找出来吗?
学生先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摩擦现象。加强感性认识。再列举出解决方法:
1.1.戴上手套抓泥鳅。
1.2.用大力抓泥鳅。
2.1.在车轮下垫石头。
2.2.在车轮下垫稻草。
2.3.往车上装些重物。
各抒己见,并将列举的方法进行分类。
让学生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感受到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在没有学习摩擦力之前,能利用生活经验解决生活的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为生活服务的意识。
猜想与假设

在学生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作出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若学生有很多猜想,教师应给予肯定或是鼓励。
通过上述问题的解决,学生很容易猜想到“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学生可能的猜想还有: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等。
对于“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猜想,虽然是引导了学生,但学生可能会有很多的猜想,我们要给予鼓励和肯定,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和热情。
设计实验

刚才同学们都做了很多好的猜想,但那毕竟只是一种假设,我们要怎样才能验证了?在学生设计实验时,可出示友情提示:
1、摩擦力如何测量?
2、当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几个因素有关时,我们在实验中该如何处理?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出解决方法,测量摩擦力时要求水平方向匀速拉动。在设计实验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来控制。
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设计实验,而这里的“摩擦力如何测量?”和“控制变量法”如果不处理好的,势必会影响到整个实验。
进行实验

学生分小组实验,设计实验表格,记录实验数据,完成探究报告。
请做完的小组上台演示实验,展示数据,说出结论,其他小组注意观察,看有无不规范处,或有无更好的做法?
学生上台演示实验,展示数据,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在实验过程中,渗透交流与评估。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评估能力。
分析论证

经过同学们亲身经历,概括出总的实验结论。我们的实验能不能验证我们刚才的猜想成立?
学生归纳实验结论:
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由实验结论可以知道我们的猜想是成立的。
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出的实验结论验证了猜想,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有成功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解决问题

在生活中,是不是摩擦力越大越好呢?出示课件引出争论。
我们应该怎样认识摩擦?
点击课件,请同学们分类,那些是增大或减小摩擦的?从中你学到了哪些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通过讨论,得出我们应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
增大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使接触面彼此分离。
通过争论摩擦是好是坏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有“一分为二”看待事物的科学态度,并进一步学习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应用了哪些研究方法?
学生归纳所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
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对学生学习活动做个反溃。
知识扩展

1、小明学习了摩擦力后,认为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所以摩擦力就都是阻力,不可能成为物体运动的动力?而小华却不同意了,说没有摩擦力,车怎么启动呢?你怎么走路呢?所以摩擦力是动力。
2、如果突然的一天,世上所有的摩擦力都没有了,你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运动和力的关系是永恒的,在课的最后,学生应能讨论出正确的结论。科学论文“假如没有了摩擦”旨在发挥学生天生的想象能力,当然这也是在学生认识了摩擦力的基础上才能想象出来的。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8 06:32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摩擦力》教学设计与反思

陕西省白水县田家炳实验中学 奚治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摩擦力以及滑动摩擦、滚动摩擦现象。



  2、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



  3、知道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小。



  4、能举例说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生活实例了解摩擦现象的普遍存在,并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初步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能联系实际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养成勇于探索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和原理的精神。



  2、初步认识科学知识和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愿意服务社会的意识。



  3、通过探究活动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善于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设计理念



  对于摩擦现象学生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根据这一认知实际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和过程,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实现学科核心向学生核心的转移,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通过具体事例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际,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实现STS教育。



  【教学准备



  摩擦力教学自制课件;弹簧测力计、木块、钩码、毛巾、木板、砂纸、儿童自行车。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生活情境:请几个同学到前面分别用缠了皮筋和没缠皮筋的筷子夹弹子看谁夹的快。



  问题情境:利用课件出示问题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为什么还能前进?最后为什么又会停下来?(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信息去分析问题,提出解释。引出摩擦现象,激起研究摩擦力的兴趣提出问题什么是摩擦力呢?)



  二、摩擦力概念的理解



  课件出示: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在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组织学生讨论下列问题理解摩擦力概念



  1)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是什么?



  2)摩擦力产生在什么地方?



  3)摩擦力向什么方向?



  4)摩擦力的作用是什么?



  小组讨论、全班讨论后总结得出结论:(只有相互接触且有相对运动时才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其作用总是阻碍相对运动的产生。)



  三、摩擦力大小的探究



  1)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猜想(通过课件和课本插图以及游戏:让一名同学分别拉一个坐在油布上,和坐在地毯上的同学比较拉力的大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并在黑板上展示)



  2)小组讨论实验方法(引导总结:控制变量法)设计方案和表格



猜想因素

不变因素

变化因素

摩擦力

实验结论

压力的大小










接触面粗糙程度










运动速度










接触面积的大小












  3)实验探究、搜集证据



  首先师生共同讨论后由教师演示压力大小对摩擦的影响,由学生观察实验数据填入表格全班讨论写出结论,然后由不同学生小组(每组4人)在讲台上给全班同学演示其他因素对摩擦的影响(其中一人专门作讲解,一人记录)小组讨论后由一人将结论写进黑板上的表格。



  4)分析与论证交流、评估



  组织全班同学对黑板上的实验数据和结论进行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对同学前面的猜想正确的用红笔打错误的打×以加深印象)



  四、摩擦力的增大与减小



  1)问题的提出:通过冬天在结冰的路面上行走人为什么容易摔倒?有什么办法可以使人在冰面上行走而不摔跤?等问题和将粉笔横放与竖放在斜在手中的物理课本上观察现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科学世界”。



  2)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摩擦力的增大与减小方法。



  3)全班总结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五、巩固和提高



  1)如下图中汽车正在水平向右运动,当车上的箱子从车厢前部向中部滑动时箱子和地面____(有或无)摩擦力,箱子和车厢____(有或无)若有则摩擦力的方向向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2)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下面那条措施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



  A、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加润滑油



  B、自行车紧急刹车时用力捏闸



  C、汽车轮胎上有很多花纹



  D、北方下雪时,常在道路上洒些灰渣



  3)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涂些镁粉,是为了________摩擦,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而在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握杠不能太紧,这是为了________摩擦,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4)师生共同研究自行车(教师把儿童自行车放在讲桌上,让学生观察自行车构造,自主提问,解释加深知识理解)



  六、交流、评估与小结



  小组讨论交流本节课的收获与感受。



  1)摩擦力大小的决定因素与分类。



  2)增大与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3)摩擦力的研究方法。



  七、作业布置



  1)工人在用油桶运油时总是将油桶放倒向前滚动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2)自行车气不足的时候为什么骑起来费力?



  3)写一篇科学小作文:没有摩擦的世界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考虑到科学探究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基础上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假设猜想、设计实验师生共同探究。先由教师演示然后再由学生小组进行探究最后形成结论。然而通过教学过程发现学生的设计和操作能力已超出我的估计,只要引导得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完全能够完成实验和探究过程。在后来给其他班上课时我没有再演示而让学生小组完成全部探究过程竟然收到更佳效果,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热情更加高涨。这我又联想到在前面一章的复习中我尝试让学生依据课本上的章节提示问题和黑板上的补充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学习,效果竟比通常由老师引导复习要好得多。由此我想在日常的教学中可能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太多而不敢过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探究,从而制约了学生的进步与创新。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8 06:33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摩擦力》教学设计

河北省青县回民中学 于华
  【教材分析】



  本节可包括以下三部分的内容:(1)摩擦、摩擦力;(2)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3)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在讲述摩擦力时,为了不使问题复杂化,教材中没有提出静摩擦的问题,而是统称为摩擦。教材对滚动摩擦也没有单独讲述,而是作为减小摩擦的方法来介绍的。教材中没有具体讲述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教学中使学生有所了解即可,不必引伸。教材首先通过分析一些事例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说明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随后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摩擦在生活和生产中都有重要的意义,教材最后用较大篇幅讲述了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虽然教学的重点在于应用摩擦知识解释实际现象,学会根据不同条件选择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但这些应用都基于对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理解,因此,应充分重视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学生现状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初步知识,对力的三要素已经有所了解,同时还懂得了二力平衡的相关知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等。加上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与摩擦力的接触,所以对于接受摩擦力的相关知识应该不会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压力大小的关系;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进一步熟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体会怎样进行科学的猜想,理解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地是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教材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对于教材中的知识点,学生大都能理解和掌握,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探究能力培养和探究过程体验方面,通过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各种因素的实验探究,突出“猜想与假设”这个环节,同时认识在探究过程中“控制变量法”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设计思路



  为了加强这节课的探究性,体现课改精神,这节课我主要安排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将全班分为10个大组,分别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教具



  对于每个实验小组,准备了相同的器材:一个弹簧测力计、摩擦计、两个钩码、一块木板、一块棉布、一条毛巾。另准备玻璃球30个、糖豆30个、筷子两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上课之前,我带了一些东西和同学们做个小游戏,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全班分成两个组,每组选择一名同学,两名同学分别把两种数量相同的玻璃球和外面裹着芝麻的巧克力豆,用同样的筷子,从一个盒子夹到另一个盒子中,用时最短的为胜者,并给他们奖励。



  提问:为什么夹玻璃球的同学夹的慢?



  学生回答(学生利用生活中掌握的知识会解释原因),引入新课。



  二、进行新课



  1、介绍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及摩擦的分类



  先请同学们把手平放在桌面上,手心朝下,一起来做几个动手实验。



  (1)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使手在桌面上运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2)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但保持手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3)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动,也不用力推或拉,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师问:这个力是什么力?



  生答。(摩擦力)



  师问:谁来给摩擦力下个定义。



  生答,其他学生补充。



  师出示课件:摩擦力的定义,并指出定义中的重点词,如“相对运动”“阻碍”等。



  出示多媒体课件:摩擦力的种类分为滑动摩擦、滚动摩擦以及静摩擦,以及各自的概念。



  师:哪位同学能在日常生活你认识的摩擦中分别举出这几种摩擦的例子。



  生答(师给予指正)



  师指出:我们平时说的摩擦指的是滑动摩擦,接下来我们来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



  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师:当你推箱子时,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地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看起来,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什么?



  学生猜想并回答。



  同学们,你们每个组都有一些器材,请你们根据这些器材来验证你们的猜想。



  (1)学生分组实验。



  (2)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指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什么?



  (3)学生总结。



  (4)师出示课件:让学生都能看清整个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并得到明确答案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师:对于摩擦力来说有时有用,有时有害,那么如何增大有益摩擦,又怎样减小有害摩擦呢?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个短片。



  3、怎样增大和减小摩擦



  (1)播放影音资料



  师问:短片中是如何增大和减小摩擦的?



  生答。



  师出示课件给总结。



  (2)师问“除了短片中的这些摩擦外,在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存在摩擦,人们是怎样增大和减小摩擦的?”



  生答



  (3)假如生活



  师:我们生活中处处几乎都有摩擦,那么假如生活中没有了摩擦会怎么样呢?



  生想象,大胆发言。



  师:从同学们刚才的话中我们都听出来了,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摩擦。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会不断的改进和创造着,把我们的国家会建设得更加美好。



  三、检测题



  见多媒体课件



  小结:学生总结一节课的收获



  作业:



  以“没有摩擦的世界”为题,写一篇科学小论文。



  观察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增大和减小摩擦的,并记录下来,写一篇观察报告。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8 06:33
标题: 回复: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杠杆”教学设计



重庆市垫江县第四中学 程传勇



【教材分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的内容是力和机械。第四节“杠杆”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实用性,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源于生活,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二是探究性,杠杆平衡条件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得出F1×L1=F2×L2这一结论。三是基础性,这一节是学习滑轮和其他机械以及机械效率的重要基础。本节内容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几个概念,会确认并画出力臂;

2.知道杠杆平衡条件;

3.了解杠杆的一些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中的几个概念。

2.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进一步学会提出问题,分析归纳实验数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社会生产、生活,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逐步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难点:1.通过实验,理解力臂概念。

   2.杠杆平衡条件的运用。

【实验器材及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

铁架台,木棍,砖块,绳子,弹簧测力计,钩码,杠杆原理演示器(教材图13.4-5),三角板,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用古埃及人搬运巨石修建金字塔的故事导入;

2.出示砖块、铁架台、木棍、细绳等,请同学上台模拟古埃及人搬运巨石修建金字塔的情景,调动学生激情。

二、认识杠杆

用同学上台模拟古埃及人搬运巨石的实物,介绍支点O、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如下图)。



三、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1.用上图实物,演示并讲解什么叫杠杆平衡。

2.提出问题:如果将支点右移,观察L1、L2如何变化?F1又会如何变化?反之,又会怎样变化呢?(学生凭经验应该说能回答正确)。

3.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1)参照教材图13.4-5,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为什么要改变几次钩码重和位置(F1、F2以及L1、L2)?

(3)分组合作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填写数据,并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实验数据,找出规律。

(5)学生交流发言,最后总结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即F1×L1=F2×L2

5.巩固与拓展

(1)在上面实验中,如果将两个钩码(质量均为50g)挂在右端8cm处,则在右端20cm处要用多大的力才能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方向如何?

(2)用弹簧测力计演示、验证。

(3)设问:如果将弹簧测力计改为斜向上拉,则读数会如何变化?

(4)学生猜想,教师演示,设问: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5)引导学生找出斜向上拉时,F1、F2以及L1、L2在哪里?F2与L2的乘积变了没有?比较L1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四、杠杆的应用

1.引导学生画出以下几个杠杆的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1)羊角锤拔钉子     (2) 收渔网



(3) 天平

2、比较以上三种杠杆中的动力、动力臂的大小,学习三种类型的杠杆。

省力杠杆:L1>L2,省力但费距离,如(1)

费力杠杆:L1<L2,费力但省距离,如(2)

等臂杠杆:L1=L2,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如(3)

3.请同学们举例,生活中都有哪些杠杆,分别属于什么类型?有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呢?

五、设计练习

阅读科学世界,思考并讨论如何算出大象的重量?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8 06:33
标题: 回复: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和方向;如果在动手实验之前让学生感受动滑轮和定滑轮拉动物体移动的距离,学生也会发现两者前后移动距离的比较应该是探究目标之一。

假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之后,以参与者身份继续引导学生理顺要探究比较力的大小、方向和力移动的距离关系。则学生在实验表格的设计、器材的选择和实验操作的目标针对性会更强,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可能性会更大。否则即使是进行了实验探究,也只是流于形式,实验结论只会由教师最后传授、给出。学生不可能从中领悟到探究的意义和价值。

2.明确探究能力目标,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能力

能力目标贯穿探究的全过程。一节科学探究课,不能只满足于课程标准的知识目标,在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目标以外,还有科学探究内容目标。科学探究既是科学方法又是科学内容。以本节为例,课程标准的知识目标要求是认识定滑轮和认识动滑轮。为了解层次,也是知识要求的最低层次。本节科学探究,作为科学内容目标还涉及到:理解、应用等能力层次的培养和要求。

⑴ 科学探究中的应用能力培养

应用能力包含测量、使用、简单计算和解释现象等。教师在介绍滑轮的时候,选择的是自己演示安装定滑轮和动滑轮。如果改为学生探究安装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师提出一个小小的探究目标:给你一个滑轮,试一试,能够进行几种形式的安装?动一动,观察它们的效果相同吗?学生会在动手实践中熟悉使用滑轮的安装方法,观察、发现滑轮安装的不同方法,比较并对滑轮进行分类,对动滑轮和定滑轮有具体的感性认识。在接下来的动手实际使用和测量过程中会更熟练,应用能力培养和提高水到渠成。

⑵科学探究中的理解能力培养

理解能力包含:释义、举例、分类、说明、比较、判断、归纳、推理等。

设计表格,是本节培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从提供的学生设计表格(一)发现:这是一个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学生已经具有初步比较动滑轮和定滑轮的意识;同时注意到探究目标中使用机械前后力的移动距离比较。从提供的学生设计表格(二)发现:有的学生还不具备这种比较与判断动滑轮与定滑轮、比较与判断使用机械前、后力移动距离的意识和能力。所以在探究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的引导、训练学生设计实验表格的方法,培养设计实验表格的能力。实验表格不仅具有记录实验现象、收集实验数据的单一功能,更重要是对实验现象、数据通过列表的形式,进行比较、判断,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推理,发现并且得到科学结论。所以表格的设计与应用,可以在得到实验结论的同时培养理解能力。

在教师的列表中,有意识的进行了两类比较:动滑轮与定滑轮;使用机械前后,力的大小、方向和移动距离的比较。如果要训练归纳能力,还可以设计成如下表格形式:

不难发现:比较“列”可以实现动滑轮与定滑轮的特点比较;比较“行”可以实现使用机械前后不同的特点比较。通过增加第一行,可以把第二行复杂的数据归纳为使用机械前后力的大小、方向和移动距离的数量关系。实际上也暗含功的要素和功的原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伏笔。

使用机械以后的情况(实验结论):

通过比较“列”可以得到定性关系:第一列①定滑轮不省力、动滑轮省力;第二列②定滑轮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动滑轮费距离;第三列③定滑轮不改变动力的方向、动滑轮改变动力的方向。

比较“行”还可以得到使用机械前后的定量关系(实验结论):①比较第一行,定滑轮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拉力移动的距离等于物体移动的距离;②比较第二行,动滑轮拉力等于物体重力的二分之一;拉力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两倍。

对于表格的设计与训练,可以有效的培养比较、判断、归纳、推理能力。在探究活动中,除了基本的知识传承,把探究作为科学内容,与知识一样重要,真正做到在探究过程中即学会知识与方法又培养能力。

3.过程评估与终结评估并行

第二阶段的学生探究活动同第三阶段的分析与评估一样,有许多内容要进行评估,并且是同等重要。

⑴案例中的评估

从案例中看到,由于测量数据出现差异,达不到实验结论的要求,教师对定滑轮的实验操作进行了评估:因为弹簧测力计倒挂,导致数据出现误差。对于探究过程和数据分析等许多需要评估的内容没有介入,评估的时间因素也没有体现。

⑵评估的简单分类

从评估时间上分类,可以把评估分成过程评估和终结评估。按照评估的内容,可以分成实验操作评估、实验数据分析评估、实验器材选择评估和实验设计方案评估等等。实验操作评估一般进行过程评估比较合适。其他一些则放在终结评估比较合适,但也会出现交替的情况。

⑶过程评估要及时

过程评估和终结评估都是不可或缺的,在此探究活动中,以下几个实验操作会出现问题和困难:①学生利用动滑轮测量拉力移动的距离;②利用动滑轮测量拉力时,拉力的方向与竖直方向有一定夹角,夹角不同弹簧测力计读数不同;③利用动滑轮测量拉力时,动滑轮本身的重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④利用定滑轮时拉力的方向是否一定要竖直向下等。

以上问题在实验设计的时候,学生一般不会考虑,但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几乎都会遇到。由于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的原因,如果有些问题不能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及时发现、及时评估和纠正,则得到的实验数据会出现很大的误差。对以上可能会出现的现象如果只进行终结性评估,当大面积的学生出现以上问题时,则会由于没有时间重新进行实验探究而导致实验数据及实验分析和实验结论的不可靠,得到定量的关系很困难。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教师只好选择个别优秀学生的实验数据作为样本进行板书分析,对其他学生的真实实验数据不了了之。长此以往,探究只是流于形式,对于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的培养目标的达到会带来无形的困难。

需要过程性评估的内容必须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及时评估,此时的评估是着眼于解决问题的需要、着眼于探究能力的培养而不仅是为了考试需要流于形式的为了评估而评估。

回过头来再看案例,动滑轮的拉力和钩码重量的实验数据关系可靠性与真实性不言而喻。学生学习到的评估知识与方法显然不能达到目标,评估能力的提高也就无从实现。

⑷终结评估要到位

对案例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发现,可比较的数据次数太少,不具有代表性也不具有普遍性。可以多选择几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判断,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对于定滑轮拉力的方向,因为它对于实验结论的影响不是很大,可以进行终结评估。如果能够收集一些利用定滑轮时,拉力的方向不同,拉力的大小相同。可能会激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此种现象,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探究定滑轮的本质就成为发现问题很好的素材。对于此种评估作为终结性评估比较合适。对于实验分析和结论的描述,是学习的一个难点,由于部分学生并不具有比较、判断、归纳的能力,描述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可能不全面或者不正确,此时对学生描述的实验结论进行评估不仅可以得到比较规范的结论,更能借此机会训练学生进行比较、判断和归纳的能力。

总之,过程评估和终结评估都有各自的功能。需要过程性评估的要及时进行过程评估,不要等到实验终结时再进行评估。把评估内容按照评估需要和时间分开,发挥各自的功能。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8 06:33
标题: 回复: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



湖北潜江市老新中学 周平



一、设计理念

关注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为原则,精心创设问题情景,提供探索途径,引导学生思维、讨论,在讨论中探究获得知识,发现规律,掌握方法和发展能力。

二、教材地位

“运动的描述”是“运动和力”的第一节,这一节看似简单,但它却深深影响运动、运动和力、机械能的学习,因而理解本节的内容对后面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过程与方法

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四、教学方法

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根据本节的内容及特点,采用讨论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师逐步深化提问,学生分析、论证、归纳得出结论,而后实例分析应用来使三维目标得到落实。

五、过程设计

1.引入新课

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这一问题与学生生活联系很紧,学生人人都能举出很多例子。教师选择几例记录。

2.进行新课

讨论探究①:你们刚才所举例子中静止的物体真的不动吗?

这个问题激起学生的心里冲突而使学生主动思考,叙述各自的看法,讨论,而后明确: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讨论探究②:你们刚才所举例子中说有的物体静止,有的物体运动,你是如何判断的?

由于物体的运动、静止是学生提出来的,问他们是如何得来,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讨论,慢慢分析得出是通过看这个物体所处的位置是否改变的方法得来。

讨论探究③:你们是如何判断物体的位置是否变化的?

这样引起学生再次思考、讨论,得出结论:物体位置是否变化是相对于某个物体(标准)的,由此得出参照物的概念。

讨论探究④:行驶汽车中坐着一位乘客,请你们描述乘客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这里学生表述各自不同的看法,但经过讨论,分析得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讨论探究⑤:刚上课时,大家所举的运动和静止的例子现在你怎样看?应如何完整的描述?

学生进一步的讨论分析,准确描述了物体的运动。

3.课堂小结

提问:这一节课你对“运动的描述”有了哪些认识?让学生归纳叙述本节的主要内容、判断方法,使学生对本节内容形成知识体系。

4、巩固练习(略)

六、课后感悟

本节课由讨论探究的方式进行,学生人人参与,兴趣极高,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探究物理规律,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活跃了课堂气氛,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所。在课堂中教师不再是一个主讲者,而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和组织者,教师和学生一起去感觉、认识、探索、分析、概括,和学生建立起了良好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重视了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加强了学生间友好相处的心态。充分体现了物理教学“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育理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8 06:34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运动的描述”教学案例

湖北省枣阳市太平三中 杨国英
设计理念】运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运动,应该说还是初次,探究这方面的知识,能使学生获得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因而通过本节教学,不仅让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更为重要地是让学生感悟科学的观点及科学的研究方法。
教材先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机器的运转、车辆的行驶、奔流的河水……。“瞬息万变的世界里,物质的运动是非常普遍的”,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也就是说运动是永恒的。这个观点是一个重要的科学观点,也是学生建立科学世界观的基础。
普遍存在的永恒的“运动”中同时存在着“静止”,应该说这是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究自然、认识自然也是教学中应侧重的方面。
附录:课堂练习(出示在屏幕上,4-5分钟后,教师点击鼠标逐个显示正确答案)
1.物理学里把一个物体相对与另一个物体______________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一个人,河岸上有树,相对树来说,人是________的,小船是_____的。相对船来说,人是______的,
3.在研究机械运动时,_________叫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 ______________。
4.从太原发射了一颗地球同步气象卫星,这颗卫星相对于太阳是_________的,相对于地球是________的。
5.平常我们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______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
6.人站在上升的电梯里,如果选择_____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如果选择_________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8 06:34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教学实录
──物理实验教学中渗透探究式教学法的案例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召口中学 孙丰富 边心娟
【教学设计】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本实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交流与合作。实验中涉及的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有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数学方法等。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大胆想象、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体验新课程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全新理念。为此,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过程与方法目标: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的过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以及应用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探究勇气、战胜困难的信心以及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启发猜想
1.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什么是滑动摩擦?你能用什么事例证明给大家看滑动摩擦是存在的?
大部分学生积极性很高,经过讨论后,有的同学拿起铅笔在纸上写字;有的同学甚至推动了桌子来证明滑动摩擦的存在。
2.接着,教师出示小锯条,让四个同学到前面进行锯木块比赛。比赛结束后,让学生谈锯木块的体会。此时学生会回答:当锯条锯到木块中间时感到很吃力,摩擦力很大。
教学点评: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游戏中,从生活的具体事例出发,从生活走向物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体验其中的乐趣,学生兴趣盎然,智慧火花不断迸出。)
3.教师引导学生猜想:看来要减小锯条与木块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是非常必要的。那么,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同学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这些猜想有的对,有的错。教师不要急于说出答案,而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最后,教师将大部分学生的看法进行归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大小、接触面积的大小、运动速度的大小有关。
教学点评:一开始,教师不急于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表自己的看法,从生活的经验入手,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物理教学情景中。变过去的“授之以渔”为“探之以渔”,最大限度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引导设计实验方案
1.教师提问:你如何通过实验证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这四个因素的关系?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学生分四组进行讨论:每一小组负责设计一个方案,证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好学生研究的方法。可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密度、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等实验中运用的研究方法。学生在此启发下,经过相互讨论、交流与合作,得出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即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大小、接触面积的大小、运动速度大小中的三个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的一个因素,研究它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
3.教师接着提问:那么,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如何测量呢?
4.学生感到困惑不解。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石块的密度”实验中,在测石块的体积时,由于石块的体积不规则,无法直接测量,我们便运用了“转换法”,将石块的体积转化为石块排开水的体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维,在匀速拉动木块的情况下,由于滑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我们可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转化为拉力的大小。
5.学生通过交流与合作,四个小组分别设计了如下四种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方案:
第一组:先将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测力计匀速拉动;然后再在木块上方加一砝码,以相同速度匀速拉动。比较两次拉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进而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第二组:将同一木块分别放在水平桌面、毛巾表面上,以同样的速度用测力计匀速向前拉动木块,比较两次拉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进而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第三组:将同一木块分别竖放、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以同样的速度用测力计匀速向前拉动木块,比较两次拉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进而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
第四组:将同一木块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以两次不同的速度用测力计匀速向前拉动木块,比较两次拉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进而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速度大小的关系。
教学点评:物理实验是向学生进行方法教育的好教材,在本段教学中,注意挖掘教学内容中蕴藏的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适时对学生进行方法教育,以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同时,本段教学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精神。)
三、实验展示
学生分组做实验,交流实验方案和探究过程,教师巡视。然后,四个小组分别选代表上讲台进行实验演示,并边实验演示边说明,公布自己的组得出的结论。
教学点评: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既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个性得到张扬,兴趣得以激发,潜能得到挖掘。又在协作动手实验中经历了实验探究的全过程,从中接受了科学的熏陶,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动手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分析论证,归纳结论
教师将学生的实验情况运用数学表格的形式投影到屏幕上,归纳结论。
组别

压力

接触面粗糙程度

接触面积大小

速度

滑动摩擦力

结论

第一组

不同

相同

相同

相同

不同

其它条件不变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第二组

相同

不同

相同

相同

不同

其它条件不变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第三组

相同

相同

不同

相同

相同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第四组

相同

相同

相同

不同

相同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滑动速度大小无关。

教学点评:学生在经历了对实验数据的记录、比较和对可能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之后,离科学探究的结果仅有一步之遥,这一步就是归纳科学规律。因此本段教学目的是希望通过数学方法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数据、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从自己的劳动过程中获取成功的喜悦,为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埋下感情的伏笔。)
五、交流与合作(教学评价)
1.讨论:如何将纸上的字擦得更干净一点?
2.实践:各小组对使用的锯条提出改进意见,并请学生实际操作。(学生将锯齿搓开,且在锯条上加油。)
教学点评:提倡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强调物理学与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思维习惯和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后反思
该教学环节共分五步:提出问题,启发猜想→引导设计实验方案→实验展示→分析论证,归纳结论→交流与合作。整节课有以下特点:
1.打破了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法,把学生推向教学的舞台,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合作,营造了积极的课堂环境,形成了浓厚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这种和谐的充满活力的课堂环境中,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思维和动手能力得以发展,潜能得到充分挖掘,知识掌握更为牢固。
2.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培养。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在本节课中得到很好的体现。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探究中通过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相互讨论、合作交流,经历了物理探究的美妙过程,学习了探究的方法,兴趣和自信心得到满足的同时,培养了自己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收集并处理信息等多方面的能力以及大胆想象、尊重事实、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3.重视科学方法教育和物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渗透新课程教育理念。
实验方案不是由教师设计,而是由学生讨论完成。尽管实际教学中学生难以一下子设计完整而严密的实验方案,但可在讨论中不断的补充、完善。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在设计中接受了诸如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数学方法等重要的科学方法的教育;同时教学中由实际问题导入→理论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且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体现了物理学科“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8 06:34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杠杆的应用》教案及课堂实录

湖北省洪湖市教研室 朱道荣
一、设计理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对身边的各种杠杆的探究,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热爱生活,让课堂充满活力,使知识的传承在探究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从而缩短生活与物理的距离,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学习就是生活,物理就在身边。
二、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学生知道省力、费力、等臂等不同类型的杠杆及其特征,能从身边的物品中抽象出理想的杠杆模型──硬棒,并能指出它们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从而分辩其类型。
●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杠杆的探究,让学生逐步学会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学习物理的兴趣,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科学人文教育。
三、教学器材
1.教师备用:剪刀(两种)、羊角锤(木板、钉子)、电工钳、订书机、镊子、瓶盖起子、啤酒一瓶(没开启)。
2.学生自备:每个学生自备2~3件属于杠杆的生活用品。
四、教学重、难点
从具有复杂的机械外形的生活用品中抽象出理想的杠杆模型──硬棒。
五、教学过程
1.杠杆的识别:(板书)(复旧引新)
教师:上次课我们了解到了杠杆的有关知识,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杠杆,请大家标出动力F1和阻力F2的力臂。
图1
教师肯定学生正确的画法,并说明:其实,老师画的这根杠杆就是从图1(甲)中抽象出来的硬棒,去掉石头、不考虑棒的形状和粗细,得到了理想的杠杆模型──硬棒,这样我们简化了研究对象,容易识别杠杆。
     
图2              图3
教师:大家能从图2和图3的剪刀中抽象出简单的杠杆模型吗?
学生各自画出了带半圆形手柄剪刀的杠杆模型。
教师:剪刀上的半圆形手柄是起什么作用的?对于我们研究杠杆是否有实际意义呢?
学生:半圆形手柄是为操作方便设计的,对研究杠杆无实际意义。
教师:对,这是我们研究杠杆的次要因素。我们不仅要透过复杂的机械外形找到杠杆的本质的东西──硬棒,而且还要找到其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这是认识事物、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图4                  图5
学生不仅能画出图2(乙)图3(乙)中的杠杆模型,而且还能正确画出图4(乙)图5(乙)所示的杠杆模型。
教师:观察用羊角锤拔钉子的情况,如图6(甲)所示,并画出其杠杆模型──硬棒。
学生用自带的羊角锤进行实验,且一边实验,一边画图,教师在教室里巡回观察,发现许多学生得到了图6(乙)所示的模型。
教师:锤头是我们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吗?
学生:锤头部分也可忽略,它也是次要因素,完全可画成图6(丙)那样。
教师:非常正确……
学生:(突然提问):我在使用羊角锤时,发现拔钉子还有一种方法,如图7所示。(其他学生按这位同学提的方法进行实验,并画出了图7(乙)所示的杠杆模型,效果不错)

图6        图7       图8       图9
教师:(高兴地)这就是创新,敢于提出与教材上不同的想法和做法,这是科学家们可贵的创新精神,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2.杠杆的分类(板书)
教师:大家能通过观察和思考对以上杠杆进行分类吗?
学生1:我认为杠杆可分两类:一是直杠杆;二是弯杠杆。
教师:不错,这位同学观察的非常仔细。还有其它分类方法吗?
学生2:我认为可把杠杆分为两类:一是有固定支点的;一类是支点可移动的。如撬石头的杠杆的支点可移动。
教师:也不错。图1中的杠杆支点可以根据需要来移动。
学生3:我认为按动力臂和阻力臂大小关系把杠杆可以分为三类:一是L1>L2,二是L1<L2,三是L1=L2。<L2,三是L1=L2。 学生4:我按动力和阻力的大小关系把杠杆分为三类:①F1>F2;②F1<F2;③F1=F2。
教师:以上几位同学对杠杆的分类都不错,哪种分类对我们的应用有实际意义呢?
学生5:后两种分类更有实际意义。如前面谈到的剪刀,作为理发用的就更注重省距离了,使用时可以方便地剪下更多的头发,毕竟剪头发并不很费力。
学生6:后两种分类实质上是一样的,根据公式,①当L1>L2时,F1<F2省力费距离;②当L1<L2时,F1>F2费力省距离③当L1=L2时,F1=F2,既不省力,又不省距离。
教师:这位同学对杠杆的分类已讲的十分清楚了。当生活中更需要省力时,就使用L1>L2的杠杆,当生活中更需要省距离时,就使用L1<L2的杠杆。任何事物总是有它的两面性,我们要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研究问题。 教师:那既不省力又不省距离的杠杆有什么用呢?
学生:精密的测量工具──天平就是这种杠杆。
教师:非常正确。
学生:(突然提问),我觉得图3并不一定是费力杠杆,我在使用时发现:剪刀刀口受力的部位往往在刀口的中部或离支点较近的部位。当然也有剪刀刀口尖端受力的情况,这属于费力杠杆。
教师:(惊呀)是这样吗?
大家认真地实验,果真如此。全班同学认可。
教师:看来,我们研究问题不能单凭想象,也不能仅看表象,轻易地下结论。还是实践出真知……
学生:(突然提问)我发现用瓶盖起子起盖时,除了图8所示的外,还有象图9那样的一种起法。
教师:是这样吗?你来给同学们演示一下。
这位同学稍不注意,用图9那样的方法把啤酒瓶盖起开了,全班同学都乐了。
教师:(高兴吧)我发现你们正在走科学家的路,非常不错。你们身上巨大的潜能正在被开发……
3.见过的杠杆:(板书)
教师:今天,大家带来了哪些物品,你们能正确说出它们属哪一类杠杆呢?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并把自己带来的身边的物品拿出观察、实验、分析、研究,教室里五十四位同学二十七个探究小组呈现了一派热闹景象:其中,有学生带来了剪刀、瓶盖起子、镊子、电工钳、打火机、订书机、筷子、眼镜架、夹子、折叠伞等,有的说课本、课桌盖也是杠杆。更有趣的是一位学生把父亲的钓鱼杆也带来了,为了安全,教师用黑板擦换下了鱼钩。这位同学一边做着钓鱼的精彩动作一边解说:如果有了大鱼,就用不着考虑省力了,需要再大的力也使得出,关键是省距离,右手稍微向下压杆,就把鱼钓出水面并落到岸上,多爽!大家看了这位同学的表演,都捧腹大笑起来……
教师:只要大家关注生活,物理知识的应用无处不有。现在大家带来的物品我已登记在黑板上,没有带来的或不好带的生产、生活工具但你见过的还有哪些呢?
平静的课堂一会儿又沸腾起来了,大家争先恐后地列举了许多例子:炒菜用的锅铲、跷跷板、门窗、板车、缝纫机踏板,家用垃圾筒的踏板和后臂、锄头、家用活塞式抽水机的手柄、扁担、杆秤……更有趣的是一位同学举了船桨的例子。
教师:你乘过这种有船桨的小船吗?
学生:乘过。
教师:太美了,你乘船的情景一定很有“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活情趣吧!这是勤于观察、热爱生活的表现。(全班大笑)
师生共同探究杠杆的本质,共同挖掘生活的美,共同享受着课堂无尽的欢乐。不知不觉就要下课了……
六、课堂教学小结和延展
今天,我们学会了杠杆的识别和分类,了解了一些科学探究过程中处理问题的一些办法和思想,这些办法和思想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很有益处的。大家下去后,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下列任务!把你看到的或想到或做过的的记录在自己的成长档案内,备老师检查评估。
①参观一建设工地,工地上有哪些杠杆?
②仔细观察城市环卫车装卸垃圾箱的过程,哪个部分是杠杆?
③指甲钳上哪部分是杠杆?属哪一类?
④到商店观察一下案秤的结构,它是什么杠杆?
⑤人体的手臂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⑥用扫帚扫地时,扫帚是哪种杠杆?请试一试。
七、板书
杠杆的应用
1.杠杆的识别:
不考虑复杂的机械外形,从物品中抽象出简单的杠杆模型──硬棒。
2.杠杆的分类:
⑴ 省力杠杆费距离 L1>L2,F1<F2; ⑵ 费力杠杆省距离 L1<L2,F1>F2;
⑶ 等臂杠杆 L1=L2,F1=F2。
3.见过的杠杆:(略)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8 06:35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科学探究
──摩擦力教学案例
山东莱芜市苗山镇常庄中学 刘其波
本节课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引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探讨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通过实验得出摩擦力的有关知识后,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释大量生活生产中的摩擦现象,还引入磁悬浮列车、气垫船等与现代科技联系很密切的内容。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课题:摩擦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压力大小的关系;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进一步熟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
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体会怎样进行科学的猜想,理解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地是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教具】弹簧测力计、长方体木块、正方体木块、等质量等底面积的铁快和铜块、木板、玻璃板、毛巾、小木棍、实验记录表格。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学生表演,引入新课
学生表演:1.在地面上滚动的篮球渐渐停下。 2.用筷子夹表面粗糙不同的铁球。
教师问:“篮球为什么停了下来?筷子为什么能把铁球夹起来?”
学生回答:因为存在摩擦力。
二、进行新课
(一)介绍摩擦的分类及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教师追问:“既然大家都知道摩擦力的存在,那大家能不能举一些生活中存在摩擦力的例子呢?”
学生思考回答:车轮与地面的摩擦,鞋与地面的摩擦,擦黑板时板擦和黑板间的摩擦,用笔写字时手与笔杆之间的摩擦……(教师板书)
(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摩擦的分类)教师:摩擦分为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和静摩擦。那么你能不能从字面意思上对这几种摩擦简单的解释一下?
(学生回答后,教师组织学生自我矫正)
教师问:刚才大家举的这些例子分别属于哪种摩擦?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我们初中阶段只重点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家看课本找出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学生看书后回答。
教师指出:滑动摩擦是在两个物体表面间产生的,这个力的作用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
(二)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1.猜想。
教师:生活中,大家见到过很多滑动摩擦力,这些摩擦力有的大,有的小。那么是那些因素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呢?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猜想,在学生说出他的猜想后,追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想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压力有关?2.是否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是否与接触面积有关?4.是否与材料有关?5.是否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有关?……
教师:摩擦力产生的机理和制约因素都很复杂,对摩擦的研究已形成一门系统的学科“摩擦学”,其中一些问题至今仍在探索中。今天,我们只对四个猜想进行实验探究: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压力有关?2.是否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是否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4.是否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有关?我们将全班分为四个大组,每组用实验探究一个猜想。
2.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
教师:在实验桌上放着一些器材,同学们从中选取合适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你的猜想是不是正确的。请大家注意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不止一个,如果你是要研究压力的变化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那我们应如何设计实验才能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变化是由这个因素引起的,而不是由其它因素引起的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让一个因素不同,其他因素相同。
教师总结:请大家特别注意如果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我们在研究某一个因素对该物理量的影响时,应控制其它与该物理量有关的因素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下面大家就根据我们的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过一会儿我找同学把你的设计思路说一说。
学生思考后讨论、交流;教师参加一个组的实验设计。
完成后找另一个组的同学说出他们的实验设计,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
教师问:“大家赞同他的方案吗?其他同学还有没有更好的实验方案?”
教师指出:同学们在实验中要注意实验器材的选择,特别注意实验时要水平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只有在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是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下面同学们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中的现象和数据。
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指出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4.小组交流
实验完毕后,教师让各个小组交流实验的情况及结论并组织学生讨论。无论学生的猜想是否与实验的结论相符,都要对学生进行鼓励,肯定他们的这种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
5.得到结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
(三)研究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
教师提问:如何移动较重的木箱?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给它加上轮子。
教师:加上轮子后滑动摩擦就变成了滚动摩擦,那么大家猜想一下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的关系?
学生回答: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
教师:到底我们的猜想是不是正确?下面大家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一下!
学生设计并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实验完成后一组汇报并组织学生讨论后得到结论:在压力相等的条件下,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
(四)增大摩擦的方法
教师: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你有那些方法来增大有益的摩擦?
学生讨论后回答:①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②增大压力。
观看录像片 增大摩擦的实例。
教师:以上事例中分别是利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摩擦?
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你在生活中还见到过那些用这种方法增大摩擦的事例。
组织学生讨论。
(五)减小摩擦的方法
教师:那我们如何来减小有害的摩擦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①给接触面加润滑剂 ②减小压力 ③用滚动代替滑动
观看录像片 减小摩擦的实例
并简单介绍磁悬浮列车减小摩擦的原理。
讨论:假如生活中没有摩擦?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并布置课下小论文《假如生活中没有摩擦》。
三、课堂小结
学生自己小节后回答。
教师:同学们在这节课学到了很多知识,但是探索知识的过程比单纯的学习知识更重要,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要重视知识的探索过程。下课!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8 06:35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杠杆”教学设计(第1课时)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龙泉初中 任慧
【设计理念】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许多工具杠杆谈起,通过学生主动观察、分析、猜想、探究,从而得到杠杆概念及其平衡条件。教学要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基本理念,尽量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物理知识,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杠杆,知道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等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归纳杠杆平衡条件。
【教学用具】
1.学生自备的工具。(剪刀、直尺、木棍等)
2.分组实验器材:铁架台、杠杆、钩码等。
3.杆秤、水果、汽水瓶、多媒体、光盘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学生如何打开汽水瓶盖,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出“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工具”的话题。
让学生展示自带的工具,说明它们的用途和好处。
教师利用多媒体进一步展示: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例如扳手、羊角锤、订书机等)。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大型机械吗?是否了解它们的用途?
学生回答,教师予以鼓励,并利用多媒体展示:生产中常见的机械(如吊车、推土机、汽车、飞机、轮船等)。
介绍:我国古代就有了使用各种机械的先例。指出,虽然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但勤劳的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制造的各种简单工具,改善了生产条件,方便了生活。
多媒体显示:古代天平、桔槔、舂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使用情况。
教师总结并指出:生活和生产中的这些机械和工具实质上就是利用了“杠杆”的知识。
教师提问:为什么使用这些工具(杠杆)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好处?由此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探究杠杆的共同特征,认识杠杆:
学生活动1 让学生观察桔槔(多媒体显示)。
学生活动2 学生观察教师用木棍撬重物的过程。
学生活动3 学生讨论。
通过讨论,说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得到杠杆概念: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学生活动4 找到上述桔槔、木棍撬重物的固定点。
学生活动5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活塞式抽水机手柄压水画面,观察固定点。
学生活动6 教师让学生用杆秤称水果。提问:杆秤是不是杠杆?它的固定点在哪里?并由此导入以下内容。
认识杠杆的几个科学术语: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F1):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F2):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学生活动7 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几个杠杆示意图,学生指出图中的支点、动力、阻力。并作出动力臂、阻力臂。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学生活动8 让学生使用杆秤称不同个数的水果,引出杠杆平衡概念。
杠杆平衡: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探究活动:
学生活动9 学生观察:教师开门时的两种不同情形:一次在门把手附近用力,一次在门轴附近用力,教师引导学生猜想:要想使杠杆转动或静止,需要力的大小可能与力臂的大小有关。
学生活动10 学生按照教材61面的探究活动进行探究实验。
教师提示学生之间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实验。
学生活动11 学生处理实验数据,为了使数据真实有效,教师随机抽出4个小组,每组取出一组数据,让学生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依次排除错误的猜想,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处理实验数据时,要注意与前面的猜想结合起来。)
实验结论:动力/阻力=阻力臂/动力臂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并提出问题:在本次的探究活动中,我们开始的时候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8 06:35
标题: 回复: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重力》教学设计



吉林省敦化市黄泥河镇中学 牟善秋



【设计思想】

1.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

《重力》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与重力有关的物理现象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科学探究,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本节课通过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的过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发问、质疑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制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建立基础。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兴趣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只有当学生对物理有了兴趣,才能有学习的乐趣,进而发展到有研究物理的志向。在本节课通过探究“重力的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的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通过实验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发展学生终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教材分析】

1.教材的感性材料丰富,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从观察或实验引入的,符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2.书中的插图极富启发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本让学生通过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习者情况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九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较强的观察能力。通过八年级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多种物理研究方法。初步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规律,正处于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如熟透的苹果要落向地面,并且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快等有关事例,但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应具备一定的生活体验,掌握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有关知识,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进而使学生由对生活现象的初步了解,通过实验探究──观察现象──逻辑推断,最后上升为理论认识,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

②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垂线的应用;

③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学生探究实验得出影响重力的因素;

②通过“实验分析”强化理解重力方向及重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规律的兴趣,提高学生辩证的分析物理知识的意识;

②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

【重点与难点】

重点: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重力方向。

难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重垂线的应用。

【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

本次教学需要实物教具、实验器材和多媒体课件的辅助。

实物教具:重物、重垂线。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多个钩码、细线、小重物。

实物教具、实验器材和多媒体课件分别在本课的引入、学生探究等环节中得到应用,它们的使用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充足的实验器材,使学生的学习资源更为丰富。

【教学方法】

探究法、引导发现法、阅读指导法、直观演示法和讲解法。

引导发现法属于启发式教学,本课将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和发现物理规律。直观演示法就是:通过插图、实验、模型、投影、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教学手段,使物理情景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知识由具体感知向抽象思维的转化。这两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加上指导学生阅读和教师精确的讲解,严密的推理,将达到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教学评价方式】

(1)通过观察实验,关注学生在观察操作、现象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

(2)通过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给学生机会,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将思维充分发散,揭示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过程,并反馈了班级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断学情,调查教学。

【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课前根据本节课需要自制了一系列重物落地的动画演示多媒体课件,在引入新课时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2.需要对学生分组,前后桌4人一组,每组包括能力不同的学生,设组长1名,中心发言人1名,其他人可适时补充,组长主要肩负引领和鼓舞同学学习积极性之责。

二、具体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首先以提问的方式复习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为学好本节新课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

然后,利用课本50页“想想做做”,让学生做“模拟引力”实验。再利用“苹果落地”及“一系列重物落地”的多媒体动画引入新课。

(说明:1.让学生通过实验先感受橡皮不会飞走是因为受到“引力”作用,拉进了学生跟所学知识的距离。2.由于学生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重力现象的体验,并且在小学时就知道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因此他们对插图所展示的物理情景是很熟悉的,知道重物的落地是由于重物的吸引,即重力的作用。所以这样引入新课很自然,体现了物理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

(二)进行新课

1.重力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引入新课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重力”的概念,分析重力产生的原因和施力物体,使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

(说明:方法简单明了,并有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2.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利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完成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实验方法是:先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质量为100克、200克、300克的钩码分别受到的重力,填入书中表格,然后算出每次测得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使学生自己“发现”,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其比值是一个定值为9.8牛/千克,由此得出G=mg这个计算重力大小的公式。

并将数据整理画出图像。(正比例函数图像,利用事物投影展示。)

此实验的关键是:①要选精确度较高的弹簧秤。②要正确使用弹簧秤。

(说明:利用学生探究来完成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好处有两个:一是使学生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地进行物理规律的探究,体现自主性原则;二是再次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重力的方向

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内容。教学实先做演示实验:用细线把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让学生观察细线的方向是否竖直?然后剪断细线,同时让学生观察: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什么方向下落?这样又一次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这个知识有一个重要的应用──重垂线,它是建筑工人砌墙时用来校准墙壁是否竖直的。由于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学时要先易到难,先要求学生观察图12.2-6,再让一位学生利用重垂线进行操作,其他同学分析其工作原理。当学生理解了这一现象后提问:如何用这个重垂线来检查窗台、桌面是否水平?需要什么辅助器材?这是学生较难理解的地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测量人体身高的办法,并通过一些动作适当提示,最后在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基础上归纳:重垂线其实是应用了重力的方向,然后再解决水平问题。

想想议议:看图12.2-7思考地球上几个地方的苹果都可以向“下”落,但从地球外面看,几个苹果下落的方向显然不同。那么,我们所说的“下”指的是什么方向?

(说明:这一部分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遵循了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方法。重垂线、水平仪是重力方向的重要应用,对它们的学习,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这个内容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这个物理模型,可以先做一个小实验(找刻度尺的重心),然后告诉学生,刻度尺上与手指接触的位置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叫做重心。重心做的位置不仅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而且还和材料是否均匀有关。向学生展示圆形薄板等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指出其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演示),并在黑板上画出这两种形状的物体图形,标出重心位置,做出重力的示意图。通过这样的教学处理,学生便对重心的概念有了一个具体的感知,知道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作集中在一点上;利用这个重心的平衡特点,还能找出材料不均匀或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说明:利用实验帮助学生建立了“重心”这个较难理解的物理模型,并应用于实际,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1—5题。

【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是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节课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主动去观察思考、动手实验,初步掌握研究常见力的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引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由于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到力,对利用力的知识来研究常见力,所以本节课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完成教学,并获得了成功。

3.通过实验探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提高了综合思维能力。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8 06:36
标题: 回复: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利用生活经验突破“力臂”教学难点初探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蒙古族中学 王爱生



初中物理教学中“力臂”概念,历来都被物理教师看作是一个难点,甚至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也存在着困惑,这是因为:

“力臂”作为物理概念,从皮亚杰的认知结构来看,学生的学习有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同化是把新学习的概念和规律整合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使认知结构得到丰富和扩展,但总的模式不发生根本的变化。顺应则是新学习的概念或规律,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不能够同化的,只有改造或重建原有的认知结构后才能接受和容纳。而“力臂”概念是顺应的认知方式。

一、“力臂”教学中的隐藏问题

“力臂”作为教材内容的呈现,目前从多种版本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来看,为了方便地从有刻度的杠杆上直接读取力臂大小,都是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后,杠杆左右添加钩码,使杠杆达到平衡状态,这样测出几组数据,从而探究得到杆杠平衡的条件。这种特殊情况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清晰的力臂表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就是力臂的定势思维。因而“先入为主”在以后画力臂等有关问题中常常出现失误。

如何突破这个难点,笔者对此也做了一些思考并利用学生具有的生活经验及对实验的改进进行了一些尝试,效果很好,现说明于后。

二、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建立人从公路外一点上公路的“最近走径”模型

现代人本主义学习观认为,经验学习不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的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它十分注重学习内容和个人的关系。因此,我们从实际生活中的事实出发,给学生建立如下的经验模型:

     

如图1所示,a为一条公路,A为公路外一点上的人,想上公路的最小距离为,建立模型。关于这一生活经验都是学生所具备的常识,即元认知。将这一知识与杠杆知识有机结合赋予新的意义。如图2所示,将力的作用线b类比为公路a,支点O类比为公路外一点A,力臂OC类比为上公路的最小距离。这样将寻找力臂的问题转化为上公路时最短距离的走径问题。实践证明,建立这样的模型进行教学,学生在较复杂形变的杠杆中能够准确地作出力臂的图示。

三、改进实验装置,使力臂的测f与读数符合上公路“最近走径”的模型

     

在原有杠杆的实验装置中,添加具有创新特征的改进装置,如图3所示的“T”型刻度尺,其上凿有长为15cm的长方形的槽孔,其目的是把固定杠杆的支点穿过螺钉,以便使“T”形刻度尺测量不同长度时,沿着长方形槽孔移动,从而能准确地测量出不同情况的力臂的长度,如图4所示的一般情况。

四、教学实施与体会

本人实施课堂教学时,采取了如下的策略:

(1)学生学习时,为能够实现顺应的认知方式,引入新课时就通过讨论公路外的人,想上公路怎么走时距离最短?建立人从公路外一点,上公路的“最近走径”的模型,作为学生学习杠杆的起始知识。

(2)关键的环节是将寻找力臂的过程与人从公路外一点上公路的最近距离走径的模型有机的联系类比起来。即支点就是人在公路外的一点;找力的作用线就是找公路;上公路的最近距离走径就是所求的力臂。

(3)课本中罗列的同学与老师共同例举的杠杆,应该重视分析抽象杠杆的特征,要用一条直线或曲线代表杠杆实物,用一个小三角形的顶点代表转动轴,这样的示意图,有利于抽象出杠杆的共同特征。通过改变作用在杠杆上力的方向、作用点等变式的示意图,能够更好地体会人从公路外一点,上公路的“最近走径”的模型。

(4)实验装置改进后,弥补了课本中杠杆实验单一的特殊状态,能最大限度地提供变式的实验情境。建立新的认知冲突是实现顺应的基础,揭示冲突的原因能突出实验现象的本质,是实现顺应的关键。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8 06:36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重力”教学设计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教师进修学校 杜力侠
  课题:重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并能用公式G=mg计算有关问题;
  3.知道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体验和实验观察,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通过实验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关系,分析实验数据,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精神;
  2、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人类生活的重大影响,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重点: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成正比G=mg。
  难点:理解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导入重力概念

流程: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建立概念→深化概念

观察现象 学生观看和重力有关的现象(课件1 ①苹果下落 ②水往低处流 ③抛出的球落地 ④羽毛飘落)

提出问题 你还看到过哪些与此类似的现象?教师充分鼓励学生讨论交流,然后提出问题(课件2 ①你看到的这些物理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 ②物体下落的原因是什么?)

建立概念 在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得出重力概念: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能够使物体下落的力。

深化概念 教师再次提出问题(课件3 ①重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 ②地球对地面附近物体有重力作用,地面附近物体对地球有没有这种作用?)学生讨论使概念得以深化。
二、研究重力方向

流程提出问题→学生猜想→实验验证→实验深化→知识应用

提出问题 教师再次展示课件1提出问题:重力的方向如何?
学生猜想 向下。

演示实验 学生的猜想是模糊的、片面的。猜想的正确性有待于实验的检验,适时进行演示实验:1物体自由落体2重垂线

学生归纳 重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自由落向地面的方向,就是悬挂物体的线自由下垂的方向。教师补充:这一方向就是竖直方向,学生归纳得出结论: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继续深化 学生潜意识认为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地面,为澄清这一认识,教师及时提出问题:重力的方向是否总垂直地面?学生讨论之后实验验证。(课件4






学生讨论归纳得出:重力的方向并不总是垂直地面;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问题解决:(课件5)小明在用天平测质量时,没有找到合适的水平桌面,请你用手头的东西检查一下自己的桌面是否水平,可否供小明使用?

三、探究重力的大小

流程: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实验探索→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提出问题 重力有大小吗?你如何感受到重力是有大小的?学生充分交流讨论说明自己的观点。然后提出问题:重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

猜想假设 学生通过刚才的讨论很容易得出: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重力越大。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教师肯定这一猜想,指出:在缺乏足够依据的情况下所做出判断称为假说,假说的正确性有待于实验的检验,你认为这个实验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你需要哪些实验器材?怎样测量?在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的基础上,教师适当补充自己的意见,形成如下实验方案(课件6

1.需测的物理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2.实验器材:测力计、钩码一盒
3.实验步骤和记录

实验次数
质量(kg)
重力(N)
重力/质量(N/kg)
1



2



3




实验探索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找多组学生出示实验记录,对学生得出的正确结论给予肯定,教师进一步补充说明。至此,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确定: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G=mg(g=9.8N/kg)

巩固应用 例题.

四、自学重心

出示自学提纲:提出要求引导学生自学(课件7

1.重力的作用点叫做什么?

2.均匀规则几何体的重心在什么位置?你能想出一个简单方法,测你的直尺重心吗?

3.怎样测出不规则薄板的重心所在位置?为什么这样做?请你试着做一做。

学生讨论交流: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课件8

五、STS教育

地球对地面附近物体的重力使物体总也不能脱离地球,而人类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克服地球吸引与大气屏障,将人类活动范围从地球扩展到太空,这就是航天技术。向学生介绍我国神州5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情况,要求学生翻阅近期报刊报纸或上网查询有关资料并与同学共享.

六、小结与反馈

通过课件生动再现物理现象,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从而达到创设情境、设疑激趣的目的,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



培养学生对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到实验是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






在本环节对实验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改进,从而使实验现象更直观、更明显。

























此环节设计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物理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也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由于探究具有悬念,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能使学生体验科学的研究过程与方法,并能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信心,所以此环节安排为实验探究。










此环节的核心内容是问题的提出、假说的建立以及实验方案的设计。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而应是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本环节设计目的在于:


1、使学生关心科技,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使学生学会利用社会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


  板书设计
重力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8 06:36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重力”的教学探讨

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 王晶莹 郑鹉
  引言
  笔者前不久在“课程改革专项研究”的听课过程中,和其他老师共同听了八年级《物理》“重力”一节课,有三个初中老师分别讲授,他们属于两个不同的学校,都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不同学校教师讲授的对比,以及听后的思考,笔者写出此文,和同行们共同商榷、探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案例
  物理知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知识体系,由于教材内容有时间、地域的局限,不可能面面俱到,与学科知识和教学理论的前沿也有一定的时间差,所以多媒体课程资源的开发应结合教学实际[1],这节课是在讲述了力的一般概念、力的三要素和力的图示法的基础上,讲述重力这种常见的力。
  案例一 教师A的教学过程总结如下:一、复习,力的三要素、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力的作用效果;二、引课,高山流水、跳伞、苹果落地的动画演示(运用信息技术)等引出重力;三、教学过程,什么是重力(定义、符号、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重力的三要素。有必要详细说一下教师A关于重力三要素的讲授:重力的方向列举了重锤的例子,演示了苹果落地的动画;重力的大小利用教材的资源进行了探究实验,教师给出实验的列表;重力的作用点问题讲到重心在物体上的情况和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重心的确定。最后教师A进行课堂小结和随堂检测及布置作业(包括如何确定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案例二 教师B首先让学生分别画出北纬40°、海南岛以及南半球的物体自由落下的方向,并播放视频,引出重力,讨论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其次介绍重力的大小,采用边观看探究实验的视频课件边带领学生做实验的方式,其中实验的表格由学生自己设计;再次,重力的方向又用两个演示实验给学生展示;关于重力的作用点口头说明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及悬挂法测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案例三 教师C同教师A一样先进行课前复习,然后用图片引入重力,在重力方向的教学中同样列举重锤的例子,并附加说明重力不会因为物体运动状态改变而改变;重力大小的探究实验教学中,教师C运用的是教师的演示实验,并通过信息技术投影弹簧秤测重力进行教学;重力的作用点的教学中在前两位教师的基础上涉及重心不在物体上的例子。
  二、启示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际上是对原有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系统的一次深层冲击和变革。物理知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知识体系,由于教材内容有时间、地域的局限,不可能面面俱到,与学科知识和教学理论的前沿也有一定的时间差,所以多媒体课程资源的开发应结合教学实际[1],新课程一方面要求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照本宣科”式教学,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整合各种教学资源,采取最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内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创造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提供有利的学习工具,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2]。因此,重力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整合信息技术于物理课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地探究以获取各种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实践证明,学生动脑设计的实验、动手制作的仪器,其体验要比教材设计的理想实验、教师提供的成套仪器来得更深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是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的探究活动,就尽量不用教材中的实验或教师的经验来替代。所以关于重力大小的探究实验建议由学生自己设计表格和分小组进行亲身体验并总结。
  三、重力一节的教学重点及分析
  1.地面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
  可以用多媒体演示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落下的现象,引出重力,如图1所示图片。
  为了使教学更具科学性,教师应该知道重力和万有引力的关系[3]以及物体自由落下时的速度等问题。例如,教师A采用Flash动画设计苹果落地过程中的速度并不是匀速的(如图1中第三幅图所示)。学生提出重力的大小与万有引力有关时,教师A的观点认为这个问题不做研究,笔者认为教师应回答学生重力与万有引力是否有关,但具体问题不作为初中阶段的讨论内容。
  2.重力的大小
  这节课的一个重点就是做好这个探究实验,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教师要放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表格,最终的结论由学生自己得出,这种比值法在物理学中经常采用,学生只有通过动手、动脑的探究实验才能理解比值法的物理意义。另外,实验中首先要复习弹簧秤的用法。
  3.重力的方向
  学生通过观察物体自由下落的方向、悬挂物体自由下垂线的方向了解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进而纠正学生认为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理解,还有重力的方向不总是直观可以看出,运动状态改变时重锤线不一定沿垂直方向。在教学中要注意使学生理解重力的方向问题的物理意义。笔者通过如图2所示的多媒体图片,特别用图2中有关重锤的两幅图片展示,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教学效果表明:“图片+实例”的深入实际生活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竖直方向”的内涵。
  4.重心的问题
  这个问题许多一线教师还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物体受到的重力就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而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这各个部分受到的重力可以看做一组同向平行力。这组分散的同向平行力共同作用的总效果,就整体看,与集中作用于某一点相当,这一点称为物体的重心。重力本来是一组空间分布力,但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把这一组分布力等效为产生同样效果的一个集中力。这个集中的总重力只是对各个分散的重力做等效的抽象,这个集中力的作用点(重心),也只是对物体重力作用位置的等效抽象。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一方面由于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方向都相同,竖直向下;另一方面由于物体受到的重力在中心处一定要达到各部分的力矩平衡,要想满足力矩和为零,重心一定要在物体的几何中心。另外,关于几何中心的定义初二数学暂时还没有涉及,物理教师在讲课前要充分地准备,可以给学生简单地交待。为便于学生理解,笔者总结出如图3所示的多媒体图片资源:
  四、结束语
  信息意识和能力是现代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部分,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物理教学提供了一个崭新平台,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大大扩展,形成了以教科书为中心的系列课程信息资源,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丰富多来的感性材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涉及课程体系的方方面面,包括课程观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等等,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整体性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在于教师能否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方式以及具备现代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学科整合的能力。
  目前,许多物理教师希望建立多媒体资源库,但这应该是一线教师在准确把握物理知识的前提下,最好是由教师自己研究和开发,创建更多的、适宜的课程资源,针对物理课程内容对信息技术的需要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多媒体教学。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28 06:37
标题: 回复: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摩擦力”教学实录



青岛市二十八中 张黎



  【设计理念】

  1.在摩擦力的定义中,“相对运动”是学习的一个难点,本节课通过两次海绵实验(木板不动,水平推动海棉;海棉不动,水平抽动木板)解决了这个问题。

  2.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如果让学生无目的猜想,可能会出现很多答案,如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的大小;运动的速度;接触面之间的压力;运动的方向等,由于摩擦力的产生原因本身就是有争议的谜团,它与以上因素的关系要解释清楚并不容易,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还无法接受,但要是不让学生猜想,直接探究压力和粗糙程度的关系又太牵强。因此我精心设计了四个和增大摩擦力有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对具体的解决办法归纳分类,自己形成假说,顺理成章地找出压力和粗糙程度的关系。

  3.在实验验证摩擦力与压力、粗糙程度的关系时,为了节约时间,保证实验质量,明确实验目的,采取分领课题的方法。

  【教材分析】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实录】

  一、引入新课

  小游戏──拨河比赛。

  师:一人抓一头,用力握住不锈钢管(一端事先抹上洗洁净)。(采访失利方)说说你失败的原因?

  生:太滑了。

  师:(采访胜利者)你这边滑不滑?

  生:不滑。

  师:除了自己的力量,还有什么力帮了你的忙?

  生:摩擦力。(若说不出,就转问“大家认为呢?”)

  师:今天咱们就来研究一下摩擦力。

  板书:12.3摩擦力

  二、进行新课

  1.摩擦力定义(方向、作用点)。

  师:要认识一个力,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生:大小、方向、作用点。

  板书:大小、方向、作用点

  师:我们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演示海棉实验:木板不动,水平推动海棉)

  推动过程中,海棉在水平方向上,除了受推力,还受什么力?摩擦力对运动起什么作用?摩擦力发生在什么部位?

  生:回答。

  师:(再演示海棉实验。海棉不动,水平抽动木板。)

  海棉还受到摩擦力吗?何以见得?它对运动起什么作用?发生在什么部位?

  生:回答。

  师:可见不管谁运动,只要有相对运动,就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摩擦力。

  由此可见,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_________,作用点在______________。

  生:(讨论后填空)

  师:能不能根据摩擦力的方向、作用点和它对运动的作用,给它下个定义?

  (学生讨论后说出答案)

  师:(出示定义;学生齐声朗读)

  2.摩擦力的大小。

  师:你见过哪些与摩擦力有关的现象?

  (学生讨论后举例)

  师:既然大家这么熟悉摩擦力,帮我解决几个问题吧!

  问题1:小明新买了一瓶果酱,可是瓶盖儿怎么也打不开,你有几种办法把它拧开?

  问题2。小华做航模时需要把木块的一条棱锉掉,操作要领是什么?

  问题3:攀岩活动中怎样做才能顺利到达顶峰,而不滑下来?

  问题4:妈妈买了几条泥漱,小红捉的时候发现很滑,怎么做才能把泥漱抓起来?

  板书:解决问题

  (学生选择自己想研究的问题,讨论、实验,写解决办法,贴到黑板上展示。)

  师:这些增大摩擦力的办法,哪几种实质是一样的?实质是什么?

  你认为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大胆说出你的假说!

  (学生讨论回答)

  板书:压力、粗糙程度

  师:若要增大摩擦力,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回答)

  板书:使接触面粗糙,增大压力

  师:举个例子。

  师:有时还需要减小摩擦力,逆向思维,看减小摩擦力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回答)

  板书:使接触面光滑;减小压力

  师:实际上我们通过对具体办法的归纳分类,已经得出了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粗糙程度、压力有关的假说。但是,假说仅仅是一种可能,不一定成立!应该怎样来检验?

  板书:形成假说

  生:做实验。

  板书:实验验证

  师:你想怎么测摩擦力?友情提示:1.怎么测量摩擦力?

  (学生讨论后上台演示:弹簧秤拉木块)

  师:说出操作要领和原理。

  生:匀速、水平、二力平衡。

  师:友情提示:2.我们猜想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在探究时应采取什么方法处理?

  (学生讨论说出“控制变量法”。即: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观察摩擦力大小或控制压力不变,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观察摩擦力大小。)

  师:得到了哪两个课题?

  生: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师:友情提示:3.怎样改变压力,观察摩擦力?怎样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观察摩擦力?

  (学生思考讨论,但不回答)

  师:小组讨论选择你们想探究的一个课题,动手实验,并写出探究报告,一会儿上台展示。

  (学生讨论、实验、填写报告)

  (请做完的小组上台演示实验,展示数据,说出结论。其他小组注意观察,看有无不规范之处,有无更好的做法。)

  (一个小组学生上台展示,其他小组评估)

  师:同一个实验,方法有没有不一样的?大家同意他们的结论吗?能否提出小建议?展示其他小组的报告,分析数据。

  (同样处理第二个课题)

  师:谁能概括说出总的结论?

  生: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师:这个结论能不能证明我们的假说?

  板书:得出结论、箭头、假说成立

  三、拓展探究

  师:(再次演示海棉实验)怎样利用刚才的结论减小摩擦?

  生: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光滑。

  师: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学生讨论回答)安轮子。

  师:轮子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属于另一种摩擦,叫做滚动摩擦。我们今天研究的叫做滑动摩擦。

  板书: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

  在相同情况下,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哪个大?

  (学生猜想)

  师:拿出数据来证明!

  (学生讨论实验得出结论)

  师:相同情况下,滚动摩擦远小于滑动摩擦。能举个例子吗?

  (学生讨论举例)车轮、溜冰鞋、轴承…

  师:摩擦还能更小吗?

  假如它是一列火车,想通过减小摩擦力来提速,怎么办?

  生:磁悬浮列车。(它靠强磁场把列车从轨道上微微托起,使接触面分离,来有效减小摩擦。)

  师:除了磁悬浮,还有什么方法能使接触面分离?

  生:气垫船(利用船底与水面之间的一层空气垫来减小摩擦力),润滑油…

  师:(点击课件)拓展探究:减小摩擦力。你能总结出减小摩擦力的几种方法吗?

  (学生讨论回答)

  四、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讨论回答)f的方向、作用点、大小的影响因素、增减方法…

  师:应用了哪些方法?

  (学生讨论回答)控制变量法(探究f的影响因素)…

  师:(点击课件)看看我们经历了怎样的探究过程?

  

  探究的方法多种多样,要灵活运用,才能不断提高。

  (说明:一般的探究过程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提出问题、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本节课采取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类、形成假说、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方法,使学生不用漫无目的地猜想,直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假说。)

  五、布置作业

  1.小论文:“没有摩擦的世界”(点去课件)图片:无摩擦王国。

  2.(击课件)小明说摩擦真讨厌,因为要推动地板上笨重的箱子得费很大的力气!小华不同意了,说浴室的地板一不小心就会滑倒,多亏有摩擦,放上一块浴垫就不会摔跤了!

  摩擦究竟利大?弊大?你支持谁的观点,赶快回家搜集资料吧!下节课我们要开一个辩论会!

  【板书设计】



  注:本课于2003年4月15日在青岛二十八中上过全国录像课。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30 07:08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摩擦力”教学实录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振华中学 胡瑞彩
  【设计理念】
  摩擦力一节的课堂设计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的兴趣,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摩擦力定义的引出是本节的一个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采用了透镜式教学。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列举日常生活、生产中物体受摩擦力的事例,学生讨论、分析摩擦力的共同特点,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特点,给摩擦力下定义。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本节的重点,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学生讨论设计实验,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最后进行评估交流。整个过程全部放手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完成,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究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教师只起引导组织作用。
  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是本节设计的一个亮点。将辩论引入课堂。教师通过巧妙的设计,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沦。通过辩论学生自己总结得出增、减摩擦力的方法。这样安排的目的,一是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二是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三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结不仅让学生总结本节学到知识,而且提炼出了所用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和思维程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什么是摩擦力?
②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③知道摩擦力在实际中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研究
②学习从实验数据归纳简单的物理学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乐理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池原理的兴趣,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点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

压力与重力的区别,摩擦力的定义
教学方法

对摩擦力的定义采用透镜式教学模式“对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对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采用猜想与反驳教学模式。
教具和媒体

教师演示用:小车、弹簧秤、木块、金属块、实物投影
学生演示用:小车、长木板、毛巾、弹簧秤、木块、金属块

  【教学过程实录】
  一、复习提问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两种力?
  生:重力、弹力
  师:什么是重力?什么是摩擦力?
  生:思考回答。
  二、引入新课
  师:请看实验:老师把小车放在桌面上,此时小车处于什么状态?当用手推小车时,小车怎样呢?(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回答)
  生:开始处于静止状态,后来小车慢慢停下来。
  师:为什么运动的小车会慢慢停下来?
  生:小车受到阻力(讨论、回答)
  师:这个力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摩擦力。
  板书:第三节摩擦力
  三、进行新课
  师: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说明物体也受到了摩擦力?(提出问题)
  生:讨论举例(搜集事例)。
  师:(副板事例)运动的小车、汽车、足球等这些物体它们都受到了摩擦力。他们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生:讨论回答。
  师:点拨、归纳(两物体是否接触,在什么位置,是运动还是静止)。(归纳分析)
  (说明:通过摩擦力事例,讨论其共同特点,对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此时教师应及时充当优秀学生的角色,参与讨论。)
  师:根据刚才的分析,同学们讨论一下,给摩擦力下个定义。
  生:讨论、回答,补充(得出结论)
  师:板书定义。
  (说明:摩擦力定义的得出,主要采用了提出问题──搜寻事例──归纳分析──得出结论的创造性思维程序进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师:明确了摩擦力的定义,对于摩擦力,同学们还想知道哪些内容呢?(提出问题)
  生:(讨论,并提出问题)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作用点在什么地方?方向向哪儿?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们重点研究摩擦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首先来解决摩擦力的作用点、方向。请同学们看摩擦力的定义,然后讨论一下就能找到答案。
  生:(讨论、回答)摩擦力的作用点在物体表面上,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师:(板书摩擦力的作用点、方向,并举例巩固。)小车在桌面上向右运动时,桌面对小车的摩擦力向左。解决了摩擦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再来重点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请同学们猜想一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生:(讨论、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重力、速度、接触面的面积……(猜想或假设)
  师:(副板书)摩擦力可能跟这些因素有关,要研究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
  生:(讨论回答)控制变量法。
  师:要研究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跟这些因素有关,首先应该测出摩擦力的大小,那么如何测木块在桌面上滑动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呢?用什么方法。
  生:(讨论、回答)讲桌上展示实验方案。(其他学生现察进行评估、补充)(设计实验)
  (说明:在测量摩擦力时,物体怎样运动?为什么匀速?怎样判断?教师应及时参与讨论,并找出研究问题的方法──转换法。)
  师:明确了摩擦力的测量方法,下面我们先来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重力和接触面这两个因素是否有关呢?
  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展示实验方案并进行评估,找出最佳方案。
  师:明确了实验方案,各小组先讨论、设计好实验表格,并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随后交流。
  (说明:在明确了研究目的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完整地设计出方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生: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搜集实验数据。)(进行实验)
  师:(实物投影展示实验数据)请同学们观察这几组同学设计的表格与你设计的是否一致,不一致递给老师,(展示并进行评估)根据这几组表格的内容,同学们讨论一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讨论,个别回答并补充)摩擦力与重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重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师:对刚才的结论,同学们有没有疑问?(评估交流)
  生:思考、讨论。
  师:(教师充当优秀学生的角色参与讨论)老师对摩擦力和重力有关有疑问,认为不大确切。为什么呢?请同学随老师一起做一个小实验来体验一下你就能找到答案。
  师生实验:请同学们伸出右手食指,并将食指放在桌面上①轻轻向前推手指;③用力向前推手指。手指向前推动的过程中感觉有什么不同?哪位同学谈一下体验。
  生:(实验谈体会)手指前进越来越困难(受摩擦力越来越大)。
  师:什么原因使摩擦力变大呢?
  生:(讨论回答)手对桌面所施加压力不同,压力大、摩擦力大。
  师:因此,我们对上述结论应做怎样的修改呢?
  生:(讨论回答)摩擦力大小应改为与压力大小有关。
  师: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物体受的重力和它对桌面压力大小是相等的。有关压力的知识我们后面再学习。(板书)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度有关。
  师:摩擦力与物体运动速度和接触面面积是否有关,请同学利用桌面器材继续实验。(提示:研究接触面积时,两个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应控制相同。)
  (说明:实验完全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设计并进行实验,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亲自体验成功的喜悦,探究的乐趣。)
  师:(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通过实验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生:摩擦力与物体运动速度和接触面面积无关
  师:通过实验探究可知:摩擦力的大小只跟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现在老师有一问题:摩擦力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
  (学生讨论,举手示意,教师对两种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分组,开一个辨论会,认为摩擦力越大越好的是正方,认为摩擦力越小越好的是反方,老师是主持人。正、反双方在辩论时,一次一人发言,各举一例证明自己的观点,自由辩论。)
  生:自由辩论。
  师:由于时间关系自由辩论此结束,请正反双方各派一名代表做总结性发言。(学生代表发言)
  师:通过辩论可以看出,摩擦力有时大好,有时小好,都有有利一面,也有不足之处,有利的在日常生活中要设法增大,为我们服务,有害的我们要千方百计减小。那么增大和减小 摩擦力的方法有哪些呢?(学生讨论回答)
  师:(板书)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说明:以上将辩论引入课堂,学生兴趣高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小结
  (让学生讨论小结)本节课:
  (1)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我们主要采用了几种研究问题的方法?(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
  (3)在研究问题时,采用了几种思维程序?
  (①提出问题──搜寻事例──归纳分析──得出结论)
  ②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说明:小结不仅要总结知识,更重要的是将本节研究问题的方法及思维程序提炼出来,学生初步学会这些方法并体会到它们在解决问题中的巨大作用,从而实现教学的真正目的。)
  五、思考题
  1.自行车在设计、制造、使用的过程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摩擦力的知识。
  2,下雪天,路很滑,易发生交通事故,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想办法帮助解决,并说明这样做的理由。
  六、作业
  以“没有摩擦力的世界”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30 07:12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弹力”教学实录

青岛市振华中学 贾桂秀
  【设计理念】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这是物理教学大纲的明确要求,也是本节课的设计宗旨。实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培养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思维习惯。培养他们对人类知识的浓厚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形成创造思维能力。
  弹簧秤制作原理、制作方案的探究及其制作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采用了透镜式教学。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讨论、分析实验现象及数据等多种方式,顺利得出了弹簧秤的制作原理。制作方案采用讨论的方式各抒己见,相互提出建议,教师引导、点播,给难点层层铺设台阶,使难点问题在探究中顺利解决。这样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他们的归纳分析能力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弹性、塑性的引出是本节课的第一个亮点。采用实验的形式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竞争的方式举例,激活了同学们的思维,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增强了同学们的竞争意识,达到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目的。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弹性、塑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研究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的关系
3.
探究弹簧秤的制作方案,并学会它的制作及使用
过程与方法

1.
经历弹性、塑性的体验,探究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关系
2.
学习从实验数据归纳结论、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支将化应用于初中、理论服务于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然现象、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点

1.
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的关系
2.
弹簧秤制作方案的探究及其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弹簧秤制作方案的探究及其制作过程
教学方法

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边实验边总结并应用启发性的综合性教学法
教具和媒体

教师演示用:弹簧、直尺、弹簧秤、拉力器、气球、钩码(10个)
学生实验用:学生3人一组、橡皮筋、橡皮泥、弹簧、直尺、粗导线
、测力计、铜块各一个、钩码一组。

  【教学过程实录】
  一、复习提问
  师: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会产生哪些效果?
  生:①改变物体运动状态,②改变物体的形状。
  二、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下面请同学们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这一侧面出发做几个小实验。实验前请同学们听清两个要求:一是用老师给你准备好的弹簧、橡皮筋、橡皮泥、粗导线、刻度尺五种器材来做实验;二是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注意分析这些现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好,开始实验。
  (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还处于好动的年龄,有强烈的动手欲望,一听到要做实验,立刻就会兴趣倍增,为学好本节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生:实验操作并观察现象。
  三、新授
  师:下面请同学展示你的实验操作。
  生:(学生上讲台演示自己设计的实验)
  1.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失去拉力,弹簧恢复原来长度。
  2.粗导线用力弯,变形。失去力不恢复原状。
  3.直尺,用力压使其弯曲,失去力后恢复原状。
  师:请各小组讨论这几种实验现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说明:弹性的引出采取学生亲自实验、演示的办法完成。学生能有机会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展示自己设计的实验,这需要勇气和能力。这种做法不仅仅是动手能力的锻炼,在同学们眼中这是才能的体现,都想有这样的机会、都想在同学们面前展示自己,但勇气和能力的组合往往会导致很多同学退却。所以,能完成此任务的所有同学都应得到最大的鼓励,都获得了莫大的进步。这种机会老师一定要多多创造。)
  生:共同点:这几种实验器材受力后都发生了形变。不同点:有的不受力后又恢复原状,有的失去力后则不能恢复原状。
  师:不受力能恢复原状的是哪些?
  生:弹簧、直尺、橡皮筋。
  师:失去力不能恢复原状的是哪些?
  生:橡皮泥、粗导线。
  师:弹簧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则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像弹簧这类物体所具有的这种特殊性质,你给这种性质起个名称好吗?
  生:弹性。
  师:像橡皮泥、粗导线,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副板书:弹性、塑性)
  弹性和塑性的应用非常广泛。请举出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弹性和塑性的实例。关于这个问题,咱们全班分成两组,来一个小比赛,各小组赶快准备,看哪一组同学举例多,而且恰当,多的、好的教师要给予奖励。
  (说明:采用竞争的方式、奖励的办法、鼓励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他们的思维,广泛的实例也开阔了他们的视野,锻炼了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
  生:(非常踊跃地举例〕
  弹性应用:蹦极、汽车减震、跳水跳板……
  塑性应用:揉面团、用橡皮泥做小动物、把纸片揉成团……
  〔小实验〕:老师拿出拉力器,找一个同学上来拉,并让全班同学观察这位同学的表情怎样。
  生:很费力地拉开拉力器。
  师:(边演示边问)拉开小弹簧为什么这么轻松?是不是不需要力?
  生:需要的力小。
  师:(边演示过问)压氢气球需不需要力?
  生:需要力。
  师:拉开弹簧、氢气球压扁都需要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有发生了弹性形变的物体都要产生一个力,同学们说我们把这种特殊性质的力叫什么力比较合适?
  生:弹力。
  师:(板书课题:2、弹力)
  弹力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请举出你知道的所有的例子。
  生:弓箭、弹弓、拉力器、跳跳床、蹦极、弹簧秤(测力计)……
  师:弹簧就是利用弹性来工作的器械。根据你对弹簧的了解,而且你现在也可以进一步用弹簧做实验,根据你对弹簧的认识,请说出你的科学猜想与假设。
  (教师点拨:弹簧长度、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的关系)
  生:①拉力越大,弹簧越长。
  ②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
  (以上内容学生说,教师板书)
  师:要知道同学们的观点是否正确,应怎么办?
  生:实验检验。
  师:(演示实验)分别在大弹簧上挂1个、2个、3个200克的钩码,并记下指针没挂钩码时及每挂一次钩码时的位置。最后测量每次弹簧的长度及伸长的长度。并将结果填表:
分析表格数据,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生:①拉力越大,弹簧越长。
  ②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成正比)
  师:同学们的猜测对不对?
  生:对。
  师:根据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的原理,能否制成一种有用的工具为我们服务?
  生:弹簧秤。
  师:弹簧秤就是根据“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成正比”(板书:弹簧秤及制成原理)这一原理制成的。关于弹簧秤的制作,你认为用哪些材料可以做成弹簧秤?桌上老师给同学准备了很多器材供大家选择,你想选用哪些器材制成弹簧秤呢?请你马上做出选择。
  生:木板、弹簧;木板、橡皮筋。
  师:材料已选好,就等着制作了。这是最关键的一环,如果这一环节出现问题,你制出的弹簧秤很可能是没用的。你想怎样制作弹簧秤呢?请各小组马上讨论你们的制作方案,即具体制作步骤。
  (说明:在明确研究目的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生:(讨论后回答)
  1.定零刻线:不挂物体时,记下指针所对位置即为零刻线。
  2.挂钩码,画刻线。
  3.再挂钩码,再画刻线。
  师:有无其他办法?
  生:1.定零刻线。
  2.定终刻线。
  3.平均分,画刻线。
  师:分到什么程度决定了它的最小刻度?下面让我统一要求:制出弹簧秤的量程为2N,最小刻度0.1N。
  生:学生制作弹簧秤。(教师巡回指导)
  师:有很多小组已经做完,如何知道他们制成的弹簧秤好不好?
  生:测一测,用标准弹簧秤对比、对比。
  师:用实物投影演示新制弹簧秤的准确性。
  弹簧秤我们已经做好,关于弹簧秤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
  生:量程、最小刻度、制作原理、用途、使用注意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学生所提出的以上问题)
  师:谁能帮助同学解决以上问题?
  (说明:量程、最小刻度、制作原理、用途这四方面的问题同学自己会解决得很好。弹簧秤使用应注意的问题需同学讨论、教师启发才能达成目标)
  弹簧秤使用时注意:
  1.使用前观察量程、最小刻度;
  2.不超量程;
  3.测量力时,弹簧秤的弹簧、挂钩、指针都不与外界摩擦。
  四、小结
  师: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生:本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弹性、塑性,知道了弹簧秤的制作原理,学会了弹簧秤的制作方法及其使用方法,也锻炼了动手能力……。
  【思考与实验】
  1.试一试:用手将弹簧秤的示数拉至1N、2N、5N,并体验它们的大小。
  2.猜一猜铜块或橡皮泥等物品的重力,并用弹簧秤测一测,看一看你的估测能力怎样?
  五、作业
  查阅资料或亲自调查,了解不同种类的弹簧秤并学会使用它们。
  【板书设计
十三、2.弹力

  注:本节课是2002年10月11日在胶州市振华中学进行的青岛市级公开课。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30 07:12
标题: 回复: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力和机械”教材分析



湖北省宜昌市点军一中 龚伟 刘培强



  一、本章内容概述

  本章内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最常见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二是简单机械──杠杆、滑轮、轮轴和斜面。

  理解最常见的力产生的条件和特征,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知识,是学习力学的基础。本章教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展开对常见的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学习与探究,并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列举了大量的实例,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对于简单机械,由于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学生也有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因而教材通过对杠杆的学习,以“学生自己探究”和“科学世界”的形式展示简单机械滑轮、轮轴和斜面的特点和应用。编排富于变化,对学生应具有吸引力。

  二、本章教材编写特点

  编写教材依据的是课程标准,但是,它应该比《课程标准》的要求更具体、更生动、更便于操作,同时也应该给使用者以思考和发挥的空间。本教材充分体现了以上思想。

  (一)内容选择生动、有趣,贴近现代生活

  教材内容的选择,是实现《课程标准》的载体,并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本章教材内容的选择,力求生动有趣,贴近现代生活,让学生感到亲切,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章首语就是一个生动的事例,它不仅有趣地引入课题,同时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并留有思考的空间,我国古人的“忧天”和牛顿的“忧无”区别在哪里?引导学生思考,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上是不可多得的好素材。

  每节中都配有具有现代感的图片,接近学生生活。如“蹦极”“走钢丝”“弹弓”“撑杆跳高”“气垫船”“点焊机器人”“电梯”等,能让学生体会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具体、形象地再现“有用”的物理。文中还有大量可随堂进行的小实验,适用性强,如“模拟引力”“轻压直尺”“划火柴”“模拟盘山公路”等,还有有趣的科学漫画──用定滑轮提粮食,再现了物理的“有趣”。科学世界“万有引力与航天”,把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与当前最尖端的航天科技联系起来;科学世界“小小弹簧秤称出大象重”,利用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实现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好载体。

  (二)内容的组织与处理,体现“学生”这个中心

  本章五节都组织有探究内容,体现了师生互动的教学新模式。把便于学生自己研究的问题尽量安排学生探究。器材简单、探究思路清晰、结论易得、便于操作是它们共同的特点。对于某个具体的探究内容,注意了正确的引导,例如,“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的探究,教材开始就留有两个空,“你的猜想是:重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理由是_______”,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猜想习惯──有理由的猜想,最后通过绘制图像而引导性设问:你发现它们落在一条什么样的曲线或直线上?你认为重力与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既是引导,更是培养,润物细无声。在“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的探究活动中,通过制作和使用,最后总结测力计的使用应注意的事项,教材点明一点、提示一点、留一点,这样留有余地的处理,给学生思考、想象的空间,利于知识的掌握、习惯的培养,同时容易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

  本章教材这样处理的地方很多,每节都有,并且利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如第一节中的两个“想想议议”、第三节中的图片(图12.3-1)、第四节中的“科学世界──杠杆的应用”、第五节中的“想想议议”等,这些都给学生留有较大的发挥空间。

  (三)内容的呈现方式多样、形式活泼

  本章根据不同的需要和知识的特点,考虑“学生”这个中心,以不同的方式呈现教材内容,有文字叙述,有学生探究,有想想做做、想想议议,有照片、图画、漫画,有科学世界,还有提示小方框栏等,并且许多是交叉呈现。如“科学世界──万有引力与航天”中呈现一幅形象的科学漫画(地球与月亮间的万有引力),生动活泼,同时还传递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信息。教材中的第三节“摩擦力”,通过学生熟悉的事例,引出摩擦力这一概念,但并没有用文字明确提出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而是在旁边呈现一幅图片(在显微镜下看,物体的表面不光滑),给学生和教师以较大的发挥空间。这体现了编者忠于《课程标准》而又超越《课程标准》的意图。

  方式多样、形式活泼的内容呈现,始终给学生以新鲜感并提供一种学习的动力,教材还给出了第一次出现的物理概念或名词的英语形式,可见以学生为中心是编者的最大追求。

  三、与老教材相比的不同之处

  (一)课程容量更大,展示的学习方式多样灵活

  本章所讲的内容是过去老教材两倍的篇幅才能完成的,并新增了“弹力”的概念,加强了学生自己的探究活动。如何完成大容量的教学任务,新教材的编写给了我们许多的启示。如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探究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做做、想想、议议相结合等。并将许多内容作了弹性处理,便于教师根据情况自由地掌握。举一个典型的例子:第五节“其他简单机械”中的“想想议议”,就把老教材要用很大篇幅才能完成的简单机械中力与距离的关系放在“想”和“议”上,教师的处理具有很大的自由度。

  (二)更注重过程和方法,不过分追求知识的严密

  这是新教材与老教材最显著的不同之处。最具代表性的有两处:1.第二节中的探究活动──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几乎可以说是直接让学生拿弹簧自制测力计测力的大小,没有繁文缛节,注重的是过程、讲究的是方法,包括注意事项都是让学生自己总结。2.第五节中的探究活动,教材引出定滑轮和动滑轮后,直接让学生探究它们的特点,只有要求,没有给出结论。鲜明地突出了注重的是过程和方法。

  (三)试题设计更能体现“学”物理

  本章试题并不是知识的重视,而是在“学”字上下功夫,注重动手、动脑,几乎所有的试题在书本上都找不到现成的答案。让学生完成习题的过程变成再学习、再发现的过程。同时,试题的设计也围绕着三维目标的实现。有知识技能型的试题,如第一节课后的习题;有注重过程和方法的试题,如第49页第1题;有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试题,如第49页第4题等。

  四、教材处理的一些建议

  教材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编写的,但给使用者留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这是因为《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最基本的要求,是每个人都应该达到的,并不等于说不能拓展和加深。因而我们在具体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可根据具体的情况,结合实际加以灵活处理。在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吃饱”“吃好”,这是编者最大的愿望。

  1.在课题引入上,可增加一些生活实例,也可自己创设情景引入,也可通过阅读这方面的科学文章或放映这方面的影像资料引入等等。不拘泥于某种形式。

  2.在知识探究方面,可根据情况适当提高探究的深度和广度,加强课内与课外的衔接,重视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3.注意与新科技成果的结合,注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的联系,不能局限于物理教材。

  4.挖掘利用手边的物品动手学物理的素材,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这也是教材编写中所追求的。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30 07:13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合力与平衡力


湖北省宜昌市第三中学  梁 华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合力的作用效果。
知道平衡力是合力的特殊情况,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会测量简单的合力大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二力的合成。
通过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通过实验,体验“等效”原理在物理上的应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认识物体受到一个力,再到受到两个力等,体会:研究问题由简单到复杂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
设计、探究同一直线上的二力的合成。
【教学难点】
探究平衡力是二力的合成的特例。
【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3个)、弹簧尺、细棉线、标尺。
【教学过程】
教师引入问题: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吃……
学生会接过话题道: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一个和尚与两个和尚,如果从力的作用效果上来分析,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会回答:他们都把水提起来了。
引入合力,在物理上,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两个力合起来的作用效果相同,就把这一个力叫做另外两个力的合力
这里利用了“等效原理”,简单地说,“等效原理”就是用不同的方法达到相同的目的。你在生活中还遇到过“等效原理”吗?请列举几个事例。
学生回答:吃饭和吃面条都能填饱肚子、补充能量。是不是等效原理?……教师从学生的许多举例中肯定他们的发现,当学生明白“等效原理”以后停止举例。
教师提问:你能就“合力与这两个力”提出一个探究问题吗
学生会提出:合力与这两个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合力与这两个力的方向有什么关系?合力与这两个力的作用点有什么关系?
学生做出适当的猜测以后,引导进行实验设计。
教师引导:当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时,探究起来比较简单。探究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从力的作用效果来设计。力的效果有哪一些?
学生回答: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改变物体的形状。
在学生讨论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如图所示:利用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探究合力。
实验步骤:
1. 用固定装置把实验器材固定下来。
2. 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动弹簧片移动到标尺上的一个位置,分别记下标尺的位置S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大小F
3. 再用弹簧测力计1拉动弹片移动一小段距离,用弹簧测力计在同一直线上也拉动弹片移动一段距离。注意:弹簧测力计1和弹簧测力计2拉力的方向要与一个弹簧测力计的方向相同;弹簧测力计1和弹簧测力计2拉力使弹簧片移动的共同距离s要与一个弹簧测力计使弹簧片移动的距离相等。
4. 分别改变弹簧测力计1和弹簧测力计2拉力的大小,重做实验步骤③,把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记录下来并且填入下表:
5. 再用弹簧测力计1拉动弹片移动一大段距离超过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使弹簧片移动的距离),用弹簧测力计2在同一直线上反方向拉动弹片移动一段距离,直到弹簧片回到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使弹簧片移动的距离。注意:弹簧测力计1和弹簧测力计2拉力的方向要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的方向相同。
6. 分别改变弹簧测力计1和弹簧测力计2拉力的大小,重做实验步骤⑤,把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记录下来并且填入下表:
比较实验1、2、3,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如果两个分力的方向相同,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分力的和,合力的方向与两个分力的方向相同,合力与分力的作用点相同。
比较实验4、5、6,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如果两个分力的方向相反,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分力的差,合力的方向与较大的分力的方向相同,合力与分力的作用点相同。
提出问题:在实验4、5、6中,如果力F1和力F2的大小相等,会怎样?
学生计算发现:合力的大小为0。
教师引入:平衡力,如果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互相抵消,就说这两个力是平衡力。
教师提问:你能猜想到物体受到两个力的平衡条件是什么吗?
再请学生用以上实验验证猜想。
得到平衡力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列举平衡力的生活事例:举重,放在桌子上的书包,吊灯,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
进一步提出问题: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会怎样?
结束新课。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30 07:15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浮力的应用》教学设计

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实验中学 聂君虎 靳贤
  一、教材分析


  本节《浮力的应用》是在学习了上节《浮力》,知道浮力的产生及其大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体浮沉的条件,知道物体浮沉条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理解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是如何改变浮力或重力,来实现浮沉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物理就在我身边,初步学会用浮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学生已经掌握基础知识较扎实,已经学习了系统的力学基础知识,刚学过浮力产生的原因及阿基米德原理,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知识面广,学习习惯较好,自学能力较强。本节课主要指导学生应用实验归纳总结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随着实验的总结、拓展,真正发挥了学生的正常思维潜能,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究,搜集整理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设计思路


  根据浮力知识的教学分解,本节教学的知识要点:一是物体的浮沉条件;二是浮沉条件的应用。知识本身的难度并不算大,但贯穿在从如何调节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去理解浮力的应用事例这个分析过程要求较高,是进行本节教学的关键,为此,本节教学的策略设计是:从观察、分析、比较物体的浮沉情况→认识物体的浮沉条件(受力条件和密度条件)→调节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理解浮力的应用(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选种诸方面的应用)。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知道浮力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的;


  ·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工作原理。


  六、教学难点:理解改变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浮力的关系,能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七、教学仪器:烧杯、水、体积相同的蜡块和铁块、两个铁罐子、沙子、潜水艇模型、热气球模型、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流程:


  (一)新课引入


  [演示]:1.出示铁块和蜡块让学生观察发现它们体积相等。


  2.将体积相同的铁块和蜡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后松手。


  [现象]:铁块沉入杯底而蜡块上浮最终浮在水面。


  [提问]:1.浸没在水中的铁块、蜡块(松手后)各受到什么力?


  (浮力、重力)


  2.铁块和蜡块受到的浮力相等吗?


  (相等。因为V排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相等。)


  3.既然铁块和蜡块受到的F浮相同,为什么松手后铁块沉底而蜡块上浮?


  液体中,物体的浮沉取决于什么呢?


  [讲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分析蜡块:松手后,浸没在水中的蜡块所受到的F浮>G蜡,所以蜡块上浮。当蜡块逐渐露出水面,V排减小,浮力减小,当F浮= G物时,蜡块最终漂浮在水面。即:F浮>G物上浮,最终漂浮。


  分析铁块:松手后,浸没在水中的铁块所受到的F浮<G铁,铁块下沉。到达容器底部后,铁块受到F浮、G铁和F支,三力平衡,静止在容器底,我们说铁块沉底。即:F浮<G物下沉,最终沉底。


  若一个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后F浮=G物,受力平衡,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我们说物体悬浮在液体中。即:F浮=G物,最终悬浮。


  总结: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浸在液体中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所受F浮与G物的关系。


  二)进行新课


  1.讨论:


  (1)木材能漂浮在水面,其原因是什么?


  (2)把一根木头挖成空心,做成独木舟后,其重力怎么变化?它可载货物的多少怎么变化?重力变小,可以装载的货物变多。


  [指出]:从浮力的角度看,把物体做成空心的办法,增大了可利用的浮力,而且这种古老的“空心”办法,可以增大漂浮物体可利用的浮力。


   [质疑]:密度比水大的下沉的物体有没有办法让它上浮或漂浮呢?


  2.实验:


  两个外形相同的铁罐子,一个空心,一个装满沙;同时按入水中,松手后实心的下沉,空心的上浮最终漂浮。


  [质疑]:(1)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空心的铁罐子为什么能漂浮呢?可能是

因为什么呢?


  (因为它是空心的,F浮>G物,所以能上浮,最终能漂浮。)


  (2)要想让实心的铁罐子也漂浮,可以怎么办呢?


  (把沙取出来,变成空心的。)


  (3)大家的想法是如何调节的铁罐子的浮沉的呢?


  (F浮不变,挖空使G物变小,当F浮>G物,铁罐子自然就浮起来了。)


  [指出]:上述实验告诉我们采用“空心”的办法,不仅可以增大漂浮物体可利用的浮力,还可以使下沉的物体变得上浮或漂浮。


  3.应用


  ·轮船


  (1)原理:采用把物体做成“空心”的办法来增大浮力,使浮力等于船和货物的总重来实现漂浮。


  (2)排水量:满载时,船排开的水的质量。


  即:排水量=m船+m货


  [质疑]:1.轮船从河水驶入海里,它的重力变不变?它受到的浮力变大、变小还是不变?(不变,始终漂浮)


  2.它排开的液体的质量变不变?(不变)


  3.它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变不变?


  (变,ρ海水>ρ水,所以V排海水<V排水)


  4.它是沉下一些,还是浮起一些?(V排变小了,所以上浮一些)


  [强调]:同一条船在河里和海里时,所受浮力相同,但它排开的河水和海水的体积不同。因此,它的吃水深度不同。


  ·潜水艇


  [学生实验]:


  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进行侦查和袭击,是一种很重要的军事舰艇。它是怎么工作的呢?我们用打吊瓶用的小塑料管来模拟潜水艇。请同学们利用和塑料管连接的细管给塑料管吹气或吸气。


  现象:吸气时,水逐渐进入管中,管子下沉;吹气时,管中的水被排出,管子上浮;


   [质疑]:(1)小塑料管浸没在水中所受F浮是否变化?


  (塑料管形变很小,V排基本不变,所以可以认为F浮不变)。


  (2)那它是怎样上浮或下沉的呢?


  (吹气时,水从管子中排出,重力变小,F浮>G物,所以上浮;吸气时,水进入管子,重力变大,F浮<G物,所以下沉)


  [讲解]:潜水艇两侧有水舱,当水舱中充水时,潜水艇加重,就逐渐潜入水中;当水舱充水使艇重等于同体积水重时,潜水艇就可悬浮在水中;当压缩空气使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潜水艇变轻,就可上浮了。


  潜水艇:


  原理: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在水中的浮沉。


  [强调]:潜水艇在浸没在水下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相同。


  ·气球和飞艇


  [演示]:“热气球”的实验。


  [质疑]:酒精燃烧后袋内空气密度怎样变化?


  原理:ρ气<ρ空气,使它受到的F浮>G物而升空。


  [讨论]:要使充了氦气、升到空中的气球落回地面,你们能想出什么办法?要使热气球落回地面,有什么办法?(放气或停止加热)


  ·其他应用


  密度计、盐水选种等。


  附:


板书设计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


  F浮>G物
上浮 最终漂浮


  F浮=G物
悬浮


  F浮<G物
下沉
最终沉底


  (二)通过调节物体受到的F浮或G物,可以调节物体的浮沉。


  (三)应用


  1.轮船:把物体作为“空心”的办法来增大浮力,使浮力等于船和货物的总重来实现漂浮。


  2.水艇:依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在水中的浮沉。


  3.气球和飞艇:ρ气<ρ空气,使它受到的F浮>G物而升空。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30 07:15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跟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

湖北省钟祥市第五中学 赵清海
  在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第一节《压强》的教学中压力跟重力的关系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教学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压力不是重力,压力可以由重力产生,也可以由其它力产生;



  ②即使压力由重力产生,也不一定等于重力;



  ③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放在斜面上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小于物体的重力。



  怎样证明“放在斜面上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小于物体的重力”呢?我们可以作为一个课题进行探究。



  实验目的:研究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跟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1m长的塑料直尺一根,200g的钩码1个,双面胶。



  实验装置:如图甲、乙、丙、丁所示。






  实验步骤:



  1.如图甲所示把长直尺的左端放在桌子的边缘,用手支持着右端,保持在水平方向上静止。



  2.把钩码放在水平直尺的中间,并用双面胶粘牢,如图乙所示。直尺由于受到压力的作用而变的弯曲。由于是放在水平的直尺上,直尺受到的压力F乙与钩码的重力G相等,即F乙=G。



  3.缓缓抬起右端,让直尺与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夹角如图丙所示,我们会发现直尺的弯曲程度减小,就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减小,直尺受到的压力F丙减小,小于水平放置时的压力F乙,即F丙<F乙=G。



  4.继续抬高右端,让直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变得更大,如图丁所示,我们会发现直尺的弯曲程度更小,就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更小,直尺受到的压力F丁更小,即F丁<F丙<F乙=G。



  实验结论:



  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小于物体的重力;



  放在斜面上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且倾斜程度越大受到的压力越小。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30 07:16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关于石家坝水电站调查报告

湖北省兴山县建阳坪中学 周光云 万常俊
  一、调查人:八年级全体学生



  二、调查课题:调查湖北省兴山县峡口镇石家坝水电站



  三、调查时间:2007年6月14日



  四、调查地点:湖北省兴山县峡口镇石家坝水电站



  五、调查内容:



  (一)调查目的



  1.知道摩擦生热、电热危害及防止、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等知识。



  2.应用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理解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的应用。



  3.培养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4.主动关心本地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



  (二)活动准备



  1.学校出面与石家坝电站的负责人搞好联系;



  2.物理教师向学生介绍电站的有关知识。



  (三)调查过程



  首先,同学们在站长引导下来到电站的拦河大坝,观察大坝外部构造,站长对整个坝的情况给同学们作了介绍。



  坝长六十多米,厂房引水遂道直径5m,全长150m,坝高35m,坝底宽20m,坝顶宽3.5m,为上窄下宽。为何要筑成上窄下宽呢?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①由于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坝底所受的压强大,下宽能抗压。②上部承受的压强比较小,所以没有必要和下面一样宽,这样可以节约很多原材料。



  坝上设两泄洪闸,最大泄洪量为500m3/m,平时正常蓄水位为25m。



  然后,同学们又在厂长的引导下来到发电厂房并介绍厂房的情况,厂房内共有三台水轮发电机,分别为1号、2号和3号机,总装机为4.5×103kw,平均年发电量为3×106kw·h。



  进水闸门控制引水洞放水,尾水闸门协同主阀以便检修水轮机。提升进水闸门前,先让引水洞充满水,同时通排气孔排出洞内空气,使闸门提升。



  电站发电时,大坝上的水通过引水遂道进入厂房,带动水轮机发电,由水轮机带动发电机组发电,发电机组发电时利用线圈在磁场中转动而产生电压和电流。从而实现了由水的机械能转化为发电机组的电能。



  发电机在工作的时候,由于各零部件之间的摩擦会使发电机产生很多热量,如果不降温,时间长了就会使发电机组拉瓦,从而使发电机组无法正常工作。



  发电机的冷却主要是利用循环流动的水,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较多,从而使其达到降温的目的。



  最后由物理教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我们中学附近有哪些电站:有王家岭电站,石家坝电站,杨道河电站,朝天吼电站,将军柱电站……,还有在建的建阳坪电站。由此说明建阳坪这个地方水力资源非常丰富。



  (四)活动小结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回到学校讨论总结这次调查活动。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通过这次活动有以下收获:



  ①了解了水电站的工作原理:利用水的落差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②知道了将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原因:一是为了大坝能够抗压;二是为了节约原材料。



  ③通过这次活动了解了电热的危害,并知道了利用水来给发电机组降温的原因。



  ④通过这次活动了解了学校附近的水力资源情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31 06:37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压强”教学设计

河北省尚义县第二中学 张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



  1.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知道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且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的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2.了解压强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广泛性。



  3.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了解改变压强大小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理解的感性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压强的概念和压强的公式。



  难点:压强公式的应用。



  【实验器材



  多媒体、海绵12块、小桌12个、图钉2个(其中1个去尖)、木块2块,文具盒(自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点评

● 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前面我们相继学习了一些力的知识,今天老师想找一位男同学,一位女同学来讲台上比比力气,谁愿意上来呢?



师:比赛规则是每人一枚图钉,一块木版,看谁先钉进去谁为胜,好吗?(发下器材,教师记时)



(比赛结果是女同学先钉进去,全班学生都很吃惊)



师:很出乎意料是吧?你们猜猜是什么原因呢?



师:同学们都想得不错(教师出示木版—相同)



师:你们再看一下图钉,又有何不同呢?



师:原来只有力气大还是不够的,钉帽受到手指的力其实就是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那么要想很顺利地钉进去还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师:刚才图钉帽的面积一样大,又该如何解释呢?



师:好!这个和物体相接触的面积我们就叫受力面积吧。



师:下面请大家看四副图片,你能从中提出你想要知道的问题吗?(课件展示图片)






师:好,大家都提的不错,其实上面的问题就是关于压力的作用效果的问题?老师和你们现在就共同探讨一下这些问题,好吗?



● 进行新课



(一)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



猜想和假设



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分析与论证】



【评估、交流和合作】



:大家做得不错,但是,在上面的实验中采取的是什么样的研究方法?



(二)压强的定义



:既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压力的大小以及受力面积的大小都有关系,那么有如何来表示这一个效果呢?同学门先看下表,小组讨论后填完最后一空:



路程/s

质量/m

电能/W

压力/F

时间/t

体积/v

时间/t

受力面积/S

速度

(s/t)

密度


(m/v)

电功率 (w/t)



运动快慢

疏密程度

做功快慢

作用效果



师:同学们讨论一下:



①如何理解压力?它和重力有人说是一回事,你们同意吗?



②如何确定受力面积的大小呢?



师:从下面的几副图中你能想到什么呢?(展示)





归纳结论:1、从力的三要素比较,大小和方向可能相同,可能相同,作用点不同。



2、产生的原因不同




因此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师:好了,现在我们可以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下一个定义了。



压强(压力的作用效果):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师:同学们既然学习了计算压强的公式,下面我们共同思考一个问题,请看例题:



例题:桌面上平放一本教科书,书的重量约2.5N,与桌面接触面积约4.7×10-2m2,试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如果次书的页码为200,试计算一张纸平放在桌面上的压强;如果让书对桌面的压强增大一倍,怎么办?



解:教科书静止地放在桌面上,它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它的重力,所以F=2.5N



桌面的受力面积S=4.7×10-2m2



所以压强








书对桌面的压强为53Pa。



师:一张纸桌面的压强如何计算呢?



师:说得真是很好,那再找一位同学回答下一个问题。



师:你说呢?



师:他们说得好吗?



师:如果在桌面上不断的放书,行吗?为什么?



师:同学们分析的真透彻,是的,其实任何物体能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被压坏。请同学们课下调查一下各种物体的承受压强的能力。



师:现在同学们和老师一块儿分析一下如何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从何处入手分析?



课堂小结



师:总结得不错,下面谁能把今天的内容总结一下?想一想我们学到了什么?



拓展思维



1、一位农村小孩放学后在田间拾稻穗时,不慎陷入泥坑,无力自拔,处境危急。假如你此时正好路过,你该怎么办呢?



2、池塘水结了一层冰,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强为2×104帕斯卡,问体重为500牛顿,每只脚跟冰接触面积为2分米2的人能在冰上步行吗?



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1—6题



预习下一节内容



调查:高压水枪切割玻璃技术的物理知识





学生争先恐后



学生齐声(好!)



男女学生各一名上讲台(男同学使劲按不进去,但女同学比较轻松到按进去)





学生1:木版不同



学生2:图钉不同



学生3:那一定是图钉的问题了。





学生观察后发现男同学的图钉尖被切断了,而女同学的却很尖。(学生恍然大悟)













学生4:可能还和面积有关,根据刚才的现象很清楚。





学生5:应该是和物体接触的面积才对







学生认真观察,同桌相互讨论。

















学生6:为什么蝉的口器很尖?



学生7:为什么蝉可以把口器很容易地插入树皮?



学生8:骆驼为什么可以称为“沙漠之舟”?



学生9:挖掘机的手为什么很尖?而履带又那么到宽?



学生10:装载机的轮胎为什么很宽而大?



学生11:火车的钢轨为什么要铺在宽宽的枕木上?





学生齐答:好!







学生12: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13:可能和压力的大小以及面积的大小有关。



学生四人一组,用桌面上的器材或自己的学习用品设计简单易行的实验。



学生边做实验,边观察或记录实验数据等。



从实验结果中寻找规律,得出结论。



不同小组的同学说出自己的设计意图,设计思想以及此实验的优缺点,以供别人借鉴。



学生14:控制变量法



学生分组讨论后填写



学生讨论并思考





学生15:二者的大小可能不一样



学生16:它们的方向可能不同



学生17:它们的作用点不同

















学生总结,得出压强的定义









师生共同讨论压强的意义、单位及符号

























一名学生上黑板解,其他同学在练习本做







学生18:200页其实共100张纸,而面积没变,所以压强变为原来的1/100,故为0.53pa



学生19:把书折回来就可以了,但不好操作,老师,可以用胶带纸吗?(其他同学笑)



可以吧,因为它非常轻。



学生20:我想再用另一本相同的书叠放起来更方便。



学生:好!(齐)



学生21:不行,因为可能回把桌子压坏。













学生22:根据公式可以知道S一定,F增大(减小),则P增大(减小);当F一定,S增大(减小),则P减小(增大)。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31 06:40
标题: 回复: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塑料杯子在物理实验中的用途》简案



“‘身边的物理’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实验课题组



【教学理念】

1.让学生明确:许多生活现象、自然现象,都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的物理现象,是有价值的实验探究对象;

2.让学生感受:只要留心观察和思考,探究的器材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目标】

1.了解学物理基本而古老的方法──观察和实验,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过程与方法)

2.复习有关光的、热的、声的和力的知识;(知识与技能)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物理学习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动员学生建立“个人移动实验室”,让学生人人有事做。(强化过程与方法)

【教学策略】

让学生学会“做、看、想、说”,充分感受学物理的快乐,从而突出学习主体,凸显学生中心。

【教学设计】

实验、观察、分析、总结,全过程均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完成。

教师提问引入课题:大家知道学习物理最基本而古老的方法是什么吗?

学生:观察和实验。

教师:观察什么?用什么做实验?

学生:观察现象;用实验器材做实验。(板书)

教师:观察和实验的过程,就是知识建构并生发新知识的过程,它不同于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那样掌握的知识只是停留在知道和了解的层面上,而不能创新和生发新知识。

教师:展示人造雾、露、雨的实验,师生交流由此开始。(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一、光的实验

1.杯内装满水,透过被自观察课本,可以看到放大了的字,这里水和杯子起了凸透镜的作用;(通过该实验,复习凸透镜的特征、作用)

2.将一筷子插入杯内的水中,可以看到筷子向上弯折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3.装半杯水,然后,向杯内吐几口烟雾,在把杯口封闭起来,用激光灯照射,既可看到折射现象,又可看到反射现象。(通过该实验,让学生亲眼看到光的折射和反射是同时存在的,并看到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的变化规律)

二、声的实验

1.用两个塑料杯,一根细线,可以做成土电话;

2.用杯子吹灭点燃的蜡烛。(通过该实验,复习声音的传播过程)

三、热的实验

1.人造雾、露、雨的实验;(通过该实验,复习液化的产生过程──雾、露、雨的形成)

2.从冰箱内取出结冰的杯子,3—5分钟内可以看到明显的霜,过5—10分钟,霜又开始升华,再过10—15分钟,霜开始熔化变成水。(通过该实验,复习升华的产生过程──霜的形成)

四、力的实验

1.大气压足以支持一杯水;(通过该实验,复习大气压的作用)

2.塑料杯可以吸在嘴巴上;(通过该实验,复习大气压的作用)

3.固体压强实验:把杯子正立和倒立在面粉上,陷进去的深度不一样;(通过该实验,复习固体压强的概念)

4.气压计的制作:用透明膜封住装有半杯水的杯子,再用吸管戳穿并密封,然后向里吹适量的气,就成了气压计;(由喝豆浆想起了气压计的制作)

5.惯性实验:杯内装半杯水,盖上一硬纸片上面放上鸡蛋,然后迅速弹出纸片,鸡蛋会掉入杯中;

6.筷子提米实验。(通过该实验,研究究竟是谁给谁的摩擦力)

【教学小结】

生活即学习,物理在身边。

【教学反思】

教师、学生都是重要的、被开发的课程资源。教学改革,难的是教师建立新的教学理念,学生建立新的学习理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施,是知识与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施的前提和基础,知识与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均不能拷贝与复制,它必须通过过程与方法的凸显来实现。同时知识与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施又促进过程与方法目标强化。三维目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不能简化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施,敷衍了事,一蹴而就,也不能虚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施,形同虚设,束之高阁。

还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得好:“一切真理都要让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重新发明,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给他。”

(本节课在“湖北省第三届创新教育成果展示会”上展示)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31 06:40
标题: 回复: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安徽省马鞍山市成功学校 周明金



【教学设计思想】

1.初中生的认识感性多于理性,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大多来自他们的兴趣;而物理教学又以实验为基础,实验几乎始终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所以,实际教学中,在注重知识逻辑的同时,应重视学生的个人经验和心理特点,把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认识与掌握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

2.在教学中,按照“体验→思考→分析→探究→应用”的思路逐一展开,让学生通过实验,体验大气压的存在,讨论大气压的特点,应用大气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探究测量大气压的方法。

3.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知道什么”,更要关注学生“怎样才能知道”,所以,能动手做的实验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给学生亲近感和真实感,多媒体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大气有压强;

·知道大气压数值的测量方法以及估测方法。

2.过程与方法:

·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探究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动手和积极探究的精神;

·认识大气压的存在与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用具】

矿泉水瓶1个,玻璃杯1个,玻璃管1根,烧杯1个,水槽1个,量筒1只,吸盘1个,乒乓球1只,硬纸片1块,水适量,弹簧测力计1只,注射器1只,细尼龙线若干,刻度尺1把;多媒体。

【教学重点】

1.了解测量大气压的方法;

2.知道大气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1.设计多种方法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2.测量大气压大小的方法。

【教学方法】

自学与指导,实验与讨论相结合的综合启发式。

【教学流程】

1.引入:从生活走向物理。

(投影并解说)我们生活在大气“海洋”底层,其中,有许多看似意外却是真实的现象或故事在发生着:患有关节炎的人会在阴雨天(气压明显变化)感到疼痛;生活在高原处的人知道水加热到80℃左右就沸腾了……

实验演示: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瓶口,请同学们猜测瓶子倒过来后会发生什么现象?

[说明: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生活中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2.怎样知道大气有压强?

[活动1] 学生选择器材,仿照上述演示实验和课本图动手实验并思考下列问题:

(1)“被吸住”的乒乓球: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瓶口,用手按住乒乓球,瓶子倒过来后,松开按乒乓球的手,你看到的现象是什么?想一想为什么?

(2)“覆杯实验”:将玻璃杯装满水,用硬纸片盖紧倒过来或朝向各个方向,你又看到了什么?

(3)“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用两个吸盘相对用力挤压,再往外侧拉,你的感受怎样?这是什么原因?

[活动2] 师生分析实验: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及其原因。

(2)学生代表分别说明,不足部分由其他学生或教师补充。

(3)教师小结:大气有压强即大气压。为了给学生强烈的感受冲击,可以由学生来做“马德堡半球”实验。

那么,你还能列举哪些现象或事例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呢?师生共同举例说明。

[活动3] 师生回顾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

(1)在刚才的实验中,你碰到了什么困难?你是怎样克服困难并完成实验的?

(2)学生汇报完后,教师作说明。

[活动4] 问:大气压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思考回答,也可做演示说明。如在“覆杯实验”中将纸片朝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发现纸片不掉下来,从而得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说明:由实验设疑,引起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四个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互相讨论来认识大气压的存在和特点,并尽可能解决活动中碰到的问题]

3.怎样测量大气压?

[活动5] 教师演示作铺垫,学生观察思考。

(1)先用玻璃杯装满水倒插入水槽中,再慢慢往上提(杯口不离开水面,下同),观察杯中水是否充满?接着换用量筒和细长玻璃管,重复上述过程。

(2)学生讨论: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水总是充满的?怎样做才能使水不充满呢?

经过讨论之后,使学生认识到:水充满的原因是由于大气压大于管中的水压,只有管内水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时,把管子再加长的话,管内水面就不再上升充满整个管子了,这时它的上方成了真空。

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测量大气压的思路:可以利用液体压强间接测量大气压。但是由于水的密度太小,要求玻璃管太长,所以,人们就选择了密度大的液体汞(水银),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

[活动6] 学生阅读:托里拆利实验。

思考(投影):(1)开始时,汞为什么会下降?什么时候停止下降?

(2)玻璃管内汞柱上方为什么是真空?

(3)如何计算大气压的值?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强调:1个标准大气压的值──P0=ρ汞gh=1atm=13.6×103kg/m3×9.8N/kg×0.76m =1.013×105Pa

学生阅读:气压计并了解其作用。

[活动7] 动手做实验,估测大气压。

学生讨论可用哪些方法?(讨论后,逐一投影)

(1) 器材:吸盘、弹簧测力计; 原理:P=F/S

思路:(由学生交流讨论,再整理)

(2) 器材: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原理:P=F/S

思路:(由学生交流讨论,再整理)

以上两步,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再将实验的思路总结出来,进行实验。

(3)师生共同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说明: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学习到一种间接测量大气压的方法,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欣赏自己的方法,学习他人的方法,来拓展自己的思维]

4.大气压与人类生活:从物理走向社会。

[活动8] 学生自学与教师演示:(配合投影)

(1)学生阅读相关内容,了解: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高压锅与宇航服。

(2)思考:我们生活在大气层的底层,为什么没有感到难受或被压瘪呢?再得出结论。

(3)实验演示: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液体液面上方的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就越高;气压越小,沸点越低。

[说明:关注社会和生活,思考大气压怎样服务于人类,并形成对知识进行应用的意识]

5.本节小结。(投影)

(1)大气有压强吗?它有什么特点?你可以做哪些实验来证明?你还可以列举哪些事例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2)你会估测大气压吗?有哪些方法?说一说。

(3)托里拆利实验中,应注意的哪些问题?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

(4)大气压有什么应用?

6.课后作业。(投影)

(1)自我评价与作业。

(2)设计实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利用大气压的知识设计一种水杯,只要滴入少量水,就可以涌出许多水来。

[说明:通过小结,把本节知识条理化,也是对本节内容的一个巩固;然后由作业再检验和提高]

【课后感想】

1.物理情景是物理学习的催化剂,学习物理知识,就要让学生进入创设的物理情景中去,使得学习富有新鲜和实在的气息。比如:在“覆杯实验”中,有的同学提出,硬纸片不掉下来,是不是被水“粘”住了?这时,我们可设计怎样的实验去证明:纸片不掉下来是由于大气压作用而不是被水“粘”住的?我设想的物理情景有:人工模拟真空──将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掉,再观察纸片的“命运”;可以观察硬纸片的凹凸情况──是向上凹还是向下凸……然后由此展开讨论和实验,就可明确是不是被水“粘”住了。

2.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借助于外界的刺激作用,在“做中学”,将学生的思维和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投入。比如:在估测大气压数值的活动中,一开始,可以不给任何器材,让学生先自行讨论和确定器材,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此基础上,再确定两组由学生动手实验,这会让学生感到极大的兴奋,因为这样的实验来源于他们自己的劳动成果。

3.重视获得知识的结果,更要突出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教学中,注意弄清物理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不是只要学生仅仅记住某些结论,进而发掘学生学习物理的潜能,把握物理知识内在的规律,培养学生对物理规律和概念的领悟能力,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比如:托里拆利实验──测大气压的大小,为何选择1米长左右的玻璃管?为何选用汞,而不用水或其他液体?等等,通过一系列引导和讨论,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重温”科学家经历的实践过程,最后达到“水到渠成”的目的。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31 06:40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浮力》教学设计

山东省枣庄市第二十八中学 孙晋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②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②经历探索浮力大小过程;
③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在实验过程中勇于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猜想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
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教学方法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式教学。
教具学具
乒乓球、大量筒、弹簧测力计、细线、石块、铝块、铜块、橡皮泥、烧杯、软木塞、水、酒精、硫酸铜溶液。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引入新课
播放录像。(包含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现象:鸭子、轮船漂在水面上;潜水艇在水中自由地上升和下潜;热气球载着重物飞上高空等)
同学们猜想这里面可能蕴含着什么知识呢?
学生活动:猜想包含的知识(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有一个向上的力或提到“浮力”)。
大家提到了一个新词“浮力”。“浮力”怎么有这么大的魔力,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研究。(板书:第五节浮力)
设计说明:通过播放生活中的浮力录像、教师设问的方式引入浮力,能够贴近学生的思维实际,使学生从生活中的浮力现象走向物理。
二、探求新知
过渡语:针对浮力这种常见现象,你想知道哪些有关浮力知识呢?
学生活动:展开想象,分组交流、讨论,各抒己见。提出一系列问题:1.什么是浮力?它有方向吗?2.漂浮的物体受到浮力,那么下沉物体是否受浮力?3.浮力大小等于什么?4.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5.物体的浮沉有条件吗?等。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板书。下面我们先探究:什么是浮力,有无方向,方向向哪?
探究一:什么是浮力,它有方向吗(投影)
教师演示:
①出示一个很深的量筒,将一个乒乓球放进去。
问:谁有办法不把量筒倒过来,就能把乒乓球取出来?你为什么能想到这个办法呢?
②左手拿一个乒乓球,松手,让学生注意观察它的运动状态;再把乒乓球放在右手手心上,松开左手时乒乓球还会下落吗?为什么?
③展示加水后量筒中的乒乓球和手中的乒乓球,让学生进行对比。
鼓励学生观察、对比、思考回答。
学生体验:利用桌面上的学具,将软木塞放入水中并逐渐压入水底,然后放手。一是体会:手的感觉;二是观察:软木塞最终的情况。尝试得出结论。
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板书:一、什么是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设计说明:用一个小乒乓球放在量筒中,及在手中的对比,对浮力较实际的探究,创造情景和条件,以学生参与为基础,很容易使学生领会浮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探究二: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投影)
大家知道皮球漂在水面上受浮力,那么在水中下沉物体是否也受浮力呢?讨论一下看如何用简单实验来说明这一个问题?
学生探究:分组讨论,利用学具探讨: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作用。
到讲台展示:用弹簧秤测铝块在空气中重力,再将铝块浸入水中,发现弹簧秤示数变小,说明铝块受一个向上的力,即浮力,所以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
教师活动:巡回指导,发现做实验好的学生典型。并引导学生归纳出测浮力的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物理学中把这种测浮力大小的方法,叫等效转换法。投影多名学生的结论,评价、鼓励学生。
得出结论: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浮力。
(板书:2.大小F浮=G-F)
设计说明:让学生体验物体在液体中确实要受到浮力的作用,并引导学生寻求测量物体所受到浮力大小的简便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探究三: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造船比赛:用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做船,用砂石作货物,看一看,谁做的船载的货物多?并思考: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快乐游戏:造“船”比赛。学生每组一块大小相同的橡皮泥设计造船。并观察交流船只的差异,讨论,大胆猜测,交流讨论: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快乐体验:将饮料瓶慢慢压入水桶,体会浮力的变化,观察水位变化情况,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变化情况。从中获得启示,进一步想象: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可能猜想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的重力、物体的体积、物体的质量、物体的形状、深度等因素有关系。
教师板书学生的猜测,并引导学生合并归类,引导各小组认领实验课题。按下列要求设计实验报告:实验课题、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步骤。(投影:实验报告的格式)
学生分组探究:
(1)利用测力计探究浮力与物体的密度的关系;
(2)利用测力计探究浮力与深度的关系;
(3)利用测力计探究浮力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
(4)利用测力计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5)利用测力计、橡皮泥探究浮力与物体形状的关系。
各小组根据要探究的课题,设计实验。设计完毕,投影各小组设计的实验步骤,进一步修正完善。根据修正的步骤探究课题,设计记录实验数据表格并交流,然后进行探究实验。
设计说明:让学生从现有的知识水平出发,通过“快乐游戏”和“快乐体验”两个实验,不断的思维,提出可能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并进行因素归类,分成各个独立的可能因素让各小组认领课题。通过学生团队间的协作,进行方案设计,并对设计的方案从理论上的正确性、操作上的可行性进行全班交流讨论,思辨、质疑和完善。
学生汇报实验过程与结论: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即: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密度、质量、体积、物体的形状等无关。
教师活动:总结学生的结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得出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有关,最终推出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阿基米德原理。
演示验证:利用溢水杯、弹簧测力计验证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然后说明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各种气体。
(板书二、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即F浮=G排)
设计说明: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是本节的重点,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探究,经历知识建构过程,便于对知识的理解。由于时间的关系只能让学生分别来探究其中的一个因素与浮力的关系。由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到得出阿基米德原理还要经历一个思索、推导的过程。教师做好引导,这样才符合认知过程。
三、智力快车道:(投影展示)
1.小发明:将弹簧测力计改装成一个能直接测浮力的测力计。
2.智多星:完成课本上的例题。
设计说明:通过小发明制作和智多星,学生间进行知识的运用,把枯燥的练习融入到生动的活动中,增强了学习兴趣,从物理走向社会。
四、收获平台
总结本节所学知识,并说明自己的收获和可能存在的在疑问:物体的浮沉与什么有关?
设计说明:对整节课进行小结和评价,设置下节课应思考的问题,鼓励学生课下继续探讨和研究。
板书设计: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31 06:41
标题: 回复: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简介《浮力》的探究性学习



上海新会中学校 潘法凤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上海市为了了解《新课标》的实施情况,开展区级的评优课活动,其中在课堂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占参赛的主流。下面是位获奖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片段,望能给老师和同学以启示。

1 案例片断一(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请看屏幕。

[学生]:观察。

[教师]:用夸张的动作,向水中投入泡沫塑料块、乒乓球、木块。

[教师]:同学们请考虑:

1.万吨巨轮,在水中为什么不会下沉?

2.放飞的气球为什么能腾空而起?

3.泡沫塑料块、乒乓球、木块为什么能浮在水面呢?

[学生猜测回答]:它们受到浮力作用。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有浮力作用?你知道什么是浮力吗?

[学生]:不知道。

[教师]:既然你们不知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什么样的力是浮力?评析具有吸引力的真实情境的创设,能激起同学的疑惑、矛盾感、好奇心,形成探究的动机,使同学始终保持一种最佳的探究学习心理状态,为顺利进入探究问题的核心,奠定动力基础。

2 案例片段2(体验、感悟什么是浮力?)

[教师]:请同学们用手将泡沫塑料块按压入中水,看看有什么感觉?

[学生]:(学生多次操作,并认真观察)

[教师]:请说说你的感觉和理由。

[学生]:乒乓球、木块、船能浮在水面上,也是因为它们浸在水里时都受到水的向上托的力。

[教师]:那么,你能试着说一说“什么是浮力吗”?

[学生]:物体浸在水里时受到水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教师]:请同学们将石块、金属块、钩码放入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

[学生]:它们都沉底了。

[教师]:浮在液面的物体是受到浮力的作用,那么,石块、金属块、钩码等一放入水中就下沉,它还受不受水的浮力呢?

[学生猜测回答]:(1)受到浮力作用;(2)不受浮力作用。

[教师]:你的猜测正确吗?下面请同学们自选器材,发挥你们的想象力设计实验来探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浮力的作用。

[学生活动]:(各桌、组进行实验)

[教师]:(请不同方式学生交流)请你讲讲你探究的结果。

[学生]:还是受到了浮力的作用。

[教师]:请你讲讲你的做法和理由。

[学生]:重物挂在弹簧秤下,重物进入水中后弹簧秤的示数变小了。变小原因是受到水向上托的力,即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教师]:很好、请坐。下沉的物体浸在水中也受水的浮力。

[教师]:这些物体浸在其它液体中是否也受到浮力作用?

[学生]:将重物浸在酒精中,也是受到酒精的浮力作用。

[教师]:浮力方向怎样?为什么?

[学生]: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提示分析重物的受力情况)

[板书]: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教师]:浮力是液体对物体的作用力,我们能测量浮力的大小吗?请同学们讨论方法。

[学生]:(讨论)

[学生交流]:(1)重物挂在弹簧秤下,物体在浸入水中之前,弹簧秤的示数F1;(2)重物进入水中后弹簧秤的示数F2。(3)减少的力的数目就是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

[学生]:所以,F浮=F1-F2。

[师生小结]:(CAI展示)这告诉我们可以用弹簧秤间接地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板书]:用弹簧秤测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F1-F2。

[学生]:真的是这样?请同学们试试测量出钩码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

[学生操作]:(实验)评析把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为同学们提供了自主去探究、去感悟,充分留给学生探究思维的空间,给学生一个自我发展机会。可能有成功,也有失败的,但是为他们创造了一个体验、感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能丰富他们的感知,以利在结果交流时能展示自己的成果。

3 案例片断3(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

[过渡]:物体浸在水中是不是所有情况下都受到水有浮力作用呢?

[学生猜测回答]:是。

[教师]:真的是这样吗?请看下面实验。

[教师]:去掉瓶底,将瓶口向下,乒乓球先放入瓶口,再倒入水,请同学们猜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猜测回答]:乒乓球一定会上浮。

[教师]:真的是这样吗?请看下面实验。

[教师演示]:去掉瓶底,将瓶口向下,乒乓球先放入瓶口,再倒入水,“乒乓球在水中不能上浮”现象。

[学生]:(诧异、惊奇)

[教师]:请考虑此时乒乓球不能上浮原因出在哪里?

[学生讨论]:

[学生]:乒乓球下面没有水,上面有水压着乒乓球,所以不上浮。

[教师]:有水就能上浮吗?看看是不是这样。

[学生]:请学生前来用手盖住瓶子口,不让水流出,使乒乓球下面有水。乒乓球立即上浮。

[教师]:还有其它方法?

[学生]:(沉默片刻,有学生前来用手在下面用力向上顶乒乓,乒乓球立即上浮。)

[教师]:这是为什么?两种做法的效果一样能解释吗?

[学生讨论]:……

评析 创设能够引起强烈心理反差的真实惊奇情景,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让学生能亲身体验,去丰富感性认识;由于学生在探究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感觉和知觉密不可分,所以说感知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是一切知识的来源。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亲身感受,在学习中有一个体验、感悟、建构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让积极情感形成,为今后走向社会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思考《新的课标》的主要思想为:培养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在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基本的动手操作和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领略物理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培养科学的探究能力。科学探究应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本节的教学只是落实新的《课程标准》的赏试。要真正落实《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三维目标,还需要充分发掘课堂教学潜力,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同学提供探究性学习的机会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31 06:41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浮力可以这样学

湖北省宜昌市第三中学 梁华 秦丽俊
浮力的学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一、浮力从哪里来;二、阿基米德的惊喜;三、探究阿基米德定律。
其实浮力并不是一种新的作用力,而是一个合力。我们完全可以从已经学习过的液体压强知识和压强的定义公式出发,对浮力进行认识从而找到浮力产生的原因;由于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从传说中的阿基米德的惊喜可以发现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水的重量有关;第三再来重点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重量大小关系,可以方便的找出阿基米德定律。
一、浮力从哪里来
我们在生活中会经常看到轮船、木头、鸭子等漂浮在水面上。显然,漂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把乒乓球或者立方体浸没在水里面同样会受到水的浮力。那么水的浮力从哪里来呢?以浸没在水中的立方体为例,显然只有水与立方体接触,看来是水对立方体的压力。由于水的压强会随着离开水面的深度增加而增加,这样,水对立方体上、下两个表面会出现压力差(图1),根据液体的压强公式P=ρgh,和公式F=PS。可以断定,这个压力差就是水对立方体的浮力。由此我们找到了浮力的产生原因,实际上浮力就是水对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压力的合力。由于立方体侧面里作用力互相抵消,所以这个浮力的方向可以断定是竖直向上的。
图1
二、阿基米德的惊喜
以上研究是规则形状的物体,如果形状不规则,情况又会怎样呢?传说: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在研究皇冠的真假时遇到难题,在他苦思冥想时走进装满水的水池洗澡,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水池里的水被阿基米德的身体排挤了出来!由此,阿基米德受到启发:终于发出了我找到了的欢叫声。
根据我们已有的知识: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既然浸没在水里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物体对水也应该有作用力,并且,这两个力的大小应该是相等的!因此,我们有理由猜想: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大小很可能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量(F=G排)。
我们需要设计实验验证这一猜想的正误。
三、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水的重量的关系
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⑴如何测量物体浸在水中的浮力大小F;⑵如何测量此时物体排开水的重量G排。我们可以有很多方案解决以上两个问题。
对于问题⑴如果物体漂浮在水面,则当物体静止在水面,浮力和重力平衡,因此只要测量物体的重量就可以知道物体漂浮在水中的浮力大小(图2);如果物体在水中下沉,只需要利用弹簧测力计挂住物体并且让物体浸没在水中静止,则向上的拉力F拉与浮力F的和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G。即F+F拉=G。由此可以求出浮力的大小F=G-F拉(图3)。
    
图2                 图3
对于问题⑵可以想办法收集物体排开的水,并且测量出被物体排开水的重量。例如利用溢水杯可以方便的收集被物体排开的水(图4);还可以利用量筒通过二次测量法,将量筒中装入一定量的水记录水的刻度V1,再把物体浸没入量筒中,观察量筒中水面的刻度V2,通过计算前后两次的体积差,求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V,再根据密度公式可以计算出被物体排开水的重量G=mg=ρVg(图5)。
    
图4             图5
把两个问题所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即比较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重量,可以方便的验证我们的猜想。由此得到阿基米德定律: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量。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31 06:41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浮力》教学设计

河北邢台第十九中学 郭华明

●○教材分析及处理
《浮力》这章一直以来都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之一。如何在教学中强调重点、突破难点,笔者认为需要从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入手。如果学生从实验探究中认识到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的深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等无关,就不难理解阿基米德原理了。因此,笔者对教材的顺序做了些改动。第一节课认识浮力以及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和浮力的利用埋下伏笔。第二节课顺理成章的引入阿基米德原理并学习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由浅入深,使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符合认知规律。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难点是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学生现状
浮力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根据生活中的现象得到的一些结论是片面的。针对学生的一些错误观点,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寻找真理。当然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物理规律的能力总体来说比较差。因此,需要在教师引导下完成实验探究活动,运用反馈信息及时调控教学过程。
●○教学三维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⑴感受浮力的存在,理解浮力的概念。
⑵学习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大小。
⑶理解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过程与方法
⑴经历实验探究,定性认识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⑵学习使用探究学常用的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实验探究,揭示隐藏在其中的物理规律,纠正一些片面的认识,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⑵用废矿泉水瓶自制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节约意识。
●○教学器材
演示实验器材:演示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酒精、CuSO4溶液、相同体积的铁块和铜块(用细线拴好)、乒乓球、石块(用细线拴好)。
学生实验器材:自制量筒、弹簧测力计、一大一小两个石块、细线、水、相同体积的铁块和铜块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课:
体会浮力的存在
(用时大约2分钟)
配着轻松悠扬的钢琴曲播放人们在死海里看书、打牌的录像片段。把学生引入与浮力有关的问题上,体会浮力的存在。
观看录像,体会浮力的存在,重温《死海不死》中的描述。
说出自己观察到的浮力现象,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从贴近学生生活的物理现象入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在领略大自然的美妙与和谐中进入物理的世界,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
新课:
1、浮力的概念
(用时大约3分钟)
引导学生分析乒乓球的受力情况,及每个力的施力物体。
①用手托着乒乓球。
②将乒乓球放入水中待静止后。
③把乒乓球按入水底,松手后。
观察实验现象,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乒乓球在各种情况下的受力情况。
总结出浮力的概念
从学生学过的知识入手,学习新的物理概念,教育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
2、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大小
(用时大约8分钟)
提问:放入水中沉底的石块是否受浮力作用,你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吗?

观察思考,动手试做

选代表上台边操作边讲解
学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大小,为下面的实验探究做准备。
3、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用时20—25分钟)
用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根据浮力现象从浮力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入手,提出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猜想并说出猜想依据。
把学生的猜想总结到黑板上,以方便后面的实验探究。
对大家大胆的猜想给予肯定,并鼓励大家也当一次小科学家用科学实验验证猜想,设计方案进行探究式实验研究。
将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先探究与物体的关系,称为组;另一组先探究与液体的关系,称为
猜想:


















根据猜想自选器材,制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给学生创设出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提供给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亲自参与探究、发现和体验,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学习,掌握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和科学的方法。并逐步形成一种善于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把学生分成两大组进行实验探究,可有效的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

指导学生实验,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找两组实验数据,利用投影,引导学生分析数据,总结结论。

演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分析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把实验数据填写在事先准备好的《实验观察单》上

分析实验数据,总结结论

观察实验,记录数据,分析数据,总结结论


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
运用反馈调整教学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从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实验中所需的酒精和CuSO4溶液不易准备,因此设计成演示实验。
为下节课《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做铺垫。
(用时大约5分钟)
考考你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用投影打出题目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收获:
你记住了哪些知识
你掌握了哪些方法
你还有什么疑问
审题,举手回答
学生总结今天的收获,提出存在的问题

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过程。
落实新课标要求,在强调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同时,注重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思维习惯。
布置作业
巧手你我他:
用矿泉水瓶自制溢水杯、小水桶


网上冲浪:
搜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运用“浮力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事例。

“巧手你我他”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以为下一节课做准备,还可以培养学生节约的好习惯。
“网上冲浪”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逐渐步入自主学习的轨道。教育学生阳光上网,使网络成为他们学习的助手。

附表 (注:实验观察单上有如下内容4个,并有空白部分供学生添加实验记录)
实验观察单
探究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选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记录:
物体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N)
物体浸在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N)
物体所受的浮力F1-F2 (N)




●○教学评价
本节课把实验探究引入到课堂中,把学生被动地学习知识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让求知的欲望在教师的点拨下萌发出来;让知识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灵活起来;让探究的意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增强起来;让反馈的信息在师生互动中得到及时解决;让学生的思维在探究的过程中拓展开来。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31 06:42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压强和浮力》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辽宁省锦州市第十一初级中学 曾淑
设计理念
纵观近几年中考命题,不难发现,物理试题普遍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反映了物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影响,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以问题为载体,为学生搭建动口、动脑平台。体验物理思维过程,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是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根据新课标、考纲进行知识的系统复习、通过精选习题进行课堂训练,并对要点、重点进行总结,使学生对压强知识得到深刻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会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压强的概念;
②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③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④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⑤训练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师生共同理顺知识结构,使学生对压强知识的理解系统化、条理化。
②通过课堂训练,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师生共同理顺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②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物理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与难点
①压强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②液体压强是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压力小桌、海棉、重物以及flash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拿出一些器材(海绵、压力小桌、重物),提出问题:“这些器材我们可以完成什么实验?”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从而引出我们今天这节课所复习的内容:压强和浮力的第一课时压强。
二、知识回顾、抓基础
首先,教师设疑:“你对压强知多少?”学生一一说明,教师板书。并利用投影打出知识结构(如图)。
其次,对于各个知识点,采取边复习边练习各个击破。
(一)复习“压力”
先设疑:“压力与重力一样吗?你能说出他们的不同吗?他们有联系吗?”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搞清楚容易混淆的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后出示投影,学生解答问题:
⑴作出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示意图:
(二)复习固体压强
学生说出概念、公式P=F/s、单位后教师设疑:“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学生回答。在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后出示投影,学生解答问题:
⑵一块砖分别平放、侧放、竖放在地面上,对地面压强最小的放置方法是[ ]
A.平放  B.侧放  C.竖放  D.无法判断
⑶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的是[ ]
A.铁路的钢轨不直接铺在路基上,而铺在枕木上
B.书包带宽的比窄的背在身上舒服
C.把菜刀口磨得很薄,刀就容易切进菜里去
D.在泥地上垫上一块大木板,便于人行走
(三)复习液体压强
先通过出示投影,学生解答问题:
⑷如图所示,a图底部的橡皮膜向外凸起,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b图侧壁的橡皮膜向外凸起,说明的物理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⑸如图所示,可以说明的物理问题是:
(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通过播放flash课件,学生观看熟悉连通器的特点及应用,解答问题。
⑹下列设备不属于连通器的是:( )
A.船闸  B.锅炉水位计  C.水塔的供水系  D.自来水笔
多媒体课件的展示直观、明了,学生印象深刻。
(四)复习大气压强
通过出示投影,学生解答问题:
⑺如图所示,将一试管中装满水,再将—支较细的试管插入并倒置,使试管口朝下,空试管不向下掉,反而上升,这是________把小试管推上去的。
⑻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当玻璃管中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管顶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将[ ]
A.往上喷出
B.稍微降下一些
C.降低到和管外水银面相平
D.保持原来的高度不变
⑼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下面哪种情况对管内水银柱的竖直高度有影响[ ]
A.玻璃管的粗细
B.玻璃管倾斜
C.玻璃管插入水银槽的深度
D.外界大气压变化

⑽如图所示,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倾斜放置,则当时大气压为____厘米水银柱。
三、考点聚焦:利用投影打出中考考试要点以及出现的题型。使学生了解这部分知识在中考中会怎样出现、会考那些知识点。
四、课堂训练、强化知识巩固提高
以竞赛方式及小组讨论完成课堂训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教师导演,学生抢答:
⑾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将它沿虚线截去一半,则将发生的变化是[ ]
A.压力变小,压强不变
B.压力变小,压强变小
C.压力变小,压强增大
D.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⑿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将它沿虚线截去一半,则将发生的变化是[ ]
A.压力变小,压强不变
B.压力变小,压强变小;
C.压力变小,压强增大
D.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⒀一只底面积为S的箱子,当放在面积为2S的水平桌面中央时,箱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当放在面积为S/2的水平凳面上时(凳面被箱子全部盖住),箱子对凳面的压强是P′,则P与P′的关系为( )
A. P′=4P  B. P′=2P  C.P′=P  D. P′=P/2
⒁如图所示:A、B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同种液体a、b,且液面等高,则试管底部所受压强Pa______Pb。(填“>”、“<”或“=”)
⒂如图所示:A、B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等质量的不同液体a、b,且液面等高,则试管底部所受压强Pa______Pb。(填“>”、“<”或“=”)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⒃高速公路上严禁汽车超载,请用你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要限制汽车的超载?
⒄一本初中物理书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何测定它对桌面的压强?请写出你所选择的器材、实验步骤及压强的表达式
·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⒅如何测量你双脚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的压强?
五、课堂小结、归纳重点、强调解题注意事项,学生应对中考能有的放矢
教师设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在处理有关压强问题时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打出投影。
六、布置作业
⒆小明同学的质量为50kg,他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00cm2。请你算出:
(1)小明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
(2)若小明同学背着重为50N的书包行走,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g取10N/kg)
⒇医生测量某人的血压,测得高压为200毫米水银柱,低压为140毫米水银柱,结果他被诊为是高血压,请你帮他算一下,他的高压是___________Pa。(ρ水银=13.6×103kg/m3,g=10 N/kg)
板书设计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31 06:42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压强”教学设计

湖北省天门市渔薪镇龙华中学 付银权
课题

压强
计划课时

1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技能

1.通过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科学探究,归纳得出压力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初步认识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
价值观

激发学生乐于探索、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的兴趣。
教学
理念

1.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2
.注重科学探究,过程与知识并重。
3
.充分表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
4
.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小木板、重物(砝码等)、橡皮泥等较软物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播放多媒体课件)
听歌曲“洁白的雪花飞满地…,留下脚印一串串。”

创设情景,发现问题。
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






提出问题

老师提出:
“人走过雪地为什么会留下脚印?”
雪地中的脚印为什么有的深有的浅?

借助媒体演示情景,提出问题。层层引导、步步深入。为下一步学生猜想做准备。体现出老师的主导作用。
猜想假设

请同学们猜一猜: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

问题发现后,充分利用这一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去猜想问题可能的答案。
设计实验

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在设计实验之前,老师先给同学们加以指导:
(1)控制变量。
(2)怎样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增大或减小)
(3)如何使实验的效果更明显。
各小组相互讨论,设计实验。
请一至两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老师提出问题,学生猜想假设后,立即让学生去设计实验,学生必定会感到茫然。老师的指导便成了本节课学生实验成败的关键。学生设计实验时不受器材的限制,这样更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设计完毕,让组与组相互交流,互相“切磋”,实现思维的碰撞。






进行实验

各小组分组进行实验探究。
学生实验时,可用生活中任何物品进行实验,让学感到“瓶瓶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乐趣。
分析论证

视频展示部分小组实验,交流小组结论。
实验中,学生往往忙于动手,而忽略结论,老师及时让学生展示本组实验,得出结论,体验成功快乐。





压强概念

(1)提出压强概念。板书课题:《压强》
(2)学习压强概念、公式、单位。

结合探究过程,引出“压强”。压强的单位学生比较陌生,因此需要加以强调。





动手动脑
学物理

估测自己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老师引导学生如何估测、突破难点)学习简单的压强计算

学习压强的概念、计算后,没有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练习,而是通过动手动脑“估测自己对地面的压强”。既符合学生心理需求,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增大或减小压强

1)提问:怎样使你对地面的压强迅速增大一倍?(2)请一名学生上前表演。得出结论。
多媒体显示:压力一定,减小受力面积可增大压强。
3)指出物体承受的压强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被损坏。
媒体播放:生活中一些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例子。
在学生估测自己对地面压强的基础上,提出“怎样使你对地面的压强迅速增大一倍?”从而引出增大或减小压强。媒体播放生活中一些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例子。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





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增大或减小压强的物理知识,并写成调查报告。
最后,留下一道富有思考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给学生,使教学延伸到课外。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形成“余音缭绕”之势。




Pict
131压强
1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2
.公式:
3
.单位:Pa1N/m21Pa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31 06:43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河北省唐山市第三十八中学 姚晓红
授课地点:多功能教室
授课时间:1课时
仪器材料:塑料瓶、水杯、硬纸片、杯子、鸡蛋、塑料挂钩的吸盘、长度不同的几个试管、空可乐瓶、注射器、钩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
(2)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3)知道大气压强与高度和天气有关;
(4)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5)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估测大气压的大小,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
(2)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2)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具有将物理知识用于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
(3)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的测定。
教学难点
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大气压强

教师演示实验,由实验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实验①: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

提出问题:放手后,会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纸片会掉下来。

实验②: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

问:放手后,会看到什么现象?

教师放开手,硬纸片没有掉下来。

有的学生认为纸片会掉下来,有的认为不会,有的思考、犹豫,不知会有什么情况。

学生观察,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

实验③:在刚盛过热水的密闭空塑料瓶上,浇上冷水,瓶子被压扁。

实验④:瓶吞蛋。

提出问题:硬纸片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呢?塑料瓶怎么会被压扁?杯子为什么会牢牢地吸在气球上呢?

学生讨论、回答:

硬纸片受到一个向上的力;

空气对塑料瓶有压力;

鸡蛋被空气压了进去。

教师用投影仪投影大气层的结构,对比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分析大气压产生的原因: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着,这层空气又叫大气层。空气由于受重力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学生观看图片,听教师分析大气压产生的原因。

教师:谁能解释一下我们刚做的三个实验的现象呢?

学生回答:

这些现象都是由大气压引起的;

硬纸片受到向上的大气压;

瓶子被压扁,说明大气压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教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呢?

学生思考,可能的回答:

塑料挂钩被大气压压在墙上:

用吸管吸汽水;

墨水被吸到钢笔里。

二、大气压强的测定

教师投影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图片,讲解马德堡半球实验。

提出问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大气压强究竟有多大?

学生回答:

说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大气压强很大,把两个半球紧紧压在一起。

学生纷纷猜测大气压强的大小,但是都不知道大气压究竟有多大。

教师指导学生用塑料挂钩的吸盘或注射器下挂钩码来模仿马德堡半球实验,感受大气的压力,估测大气压的值。

两个学生为一组进行实验,把两个吸盘对着挤压,尽量把里边的空气挤出来。然后两手用力往外拉,不容易拉开(用较大的力才能拉开)。

用测力计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测出吸盘的面积,可以估算出大气压的值。

教师:用这个方法,我们可以估算大气压的值。但是我们怎样才可以确切地测定大气压的值呢?

 

教师投影托里拆利实验并进行讲解。根据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计算大气压强的大小。

学生认真观察并思考了解实验的过程步骤,理解托里拆利实验测定大气压的原理和结论。学生利用p0ρ水银gh进行计算,推出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引导学生讨论:

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与玻璃管的粗细、倾斜与否、上提、下压是否有关?

如果玻璃管上端敲破一个洞,管内的水银将会向上喷出还是向下落回水银槽?

教师投影气压计

学生讨论得出:

因为pρgh,液体压强与水银柱的高度有关,而水银柱的高度与玻璃管的粗细、倾斜与否、上提、下压无关。

破洞后的玻璃管与水银槽成了连通器,管内的水银将向下落回水银槽。

教师:究竟大气压能支持多高的水柱呢?大家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

换用比杯子长的各种不同长度的试管(或容器)进行“覆杯”实验(例如可以用矿泉水瓶、大饮料瓶等)。

学生观察教师演示实验,发现大气压能支持很高的水柱。

教师向学生讲解,大气压可以支持的水柱高达10m以上。

学生根据大气压强等于水柱产生的压强,即p0ρgh进行计算。

三、大气压与高度、天气的关系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情况图,向学生讲解: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越小。

学生观看图片,认真听讲。

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

提出问题:当大气压降低时,常伴有多云天气,这是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进行交流。

四、课堂小结

(1)大气压产生的原因;(2)托里拆利实验和大气压的大小。

五、课后作业

三维目标

六、课外活动

让学生上网或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了解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写出调查报告。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31 06:43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的归纳法教学

江西省南康市新世纪中英文学校 钟朝光
这里所说的“归纳法”教学,是指“讲一种现象,然后再给出其理论解释”的教学方法。比如讲“闪电”,先是给出“闪电”这一现象,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出解释。与“归纳法”相反的教学方法是“演绎法”,即先学习某些电学理论,然后再用这些理论来解释闪电等诸多有关电现象。在两种教学方法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归纳法”在实施新课标理念方面的优势:因为是先给现象,后给解释。学生在教学中互动性强,兴趣高涨,思维活跃。所以“归纳法”教学可以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对知识的主动探求,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从而有效地开展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自主性学习。
下面笔者就以“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课为例,谈谈对“归纳教学法”的一些尝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问题驱动
1.教师出示两个等大的小球:一个为白色乒乓球,一个为黑色铁球。
设问1.1 把两个小球浸没在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学生回答)
实验一 实验演示,验证学生的回答。
设问1.2 为什么乒乓球会浮上来,铁球会沉下去?
学生猜想1.1 乒乓球更轻,铁球更重。
学生猜想1.2 轻的物体都会浮上来,重的物体都会沉下去!
教师将学生的猜想稍作整理后写在黑板上。
教师:刚才有的同学说了乒乓球会上浮的原因是乒乓球更轻,铁球更重则下沉;有的同学交流讨论后还总结出了“轻的物体都会浮上来,重的物体都会沉下去”这一“规律”。
设问1.3 是不是“重的物体一定会沉下去,轻的物体一定会浮上来?”
2.学生实验
教师:下面注意你们桌上的小铁块和木块,你们用弹簧秤分别称一下它们的重量后都浸在水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实验二 学生实验后笑着否定了猜想1.1和猜想1.2。
教师:同学们通过实验否定了上述自己的猜想。物体“浮起来”还是“沉下去”与物体的重量无关。实际上,一个完全不会游泳的人跳到深水里会怎样(学生笑着回答)?但根据你们语文课本上的“死海不死”知识,他跳到“死海”里却是另一番情景了。(后记:学生对语文这一不同学科的知识迁移很有兴趣)。
出示课件“死海不死”,引导学生观看课本插图。
教师:为什么人在“死海”中“不死”及“为什么乒乓球会浮上来,铁球会沉下去?”这就是我们本章所要讨论的话题──“浮力阿基米德原理”。
二、引导学生定性研究浮力
指导学生做“称重法测浮力”实验。
实验三 学生做“称重法测浮力”实验,教师指导。
设问2.1 刚才同学们实验时有两种不同的测试步骤:先在空气中测铁球重量和先在水中测铁球重量。这两种做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后果?
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错误。
设问2.2 铁球在空气中和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变化说明了什么?你能试着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猜想2.1 在水中的铁球受到了一个向上的力。
学生猜想2.2 在水中的铁球变轻了。
引导学生由G=mg=ρgV证明猜想2.2的不正确性;请出支持猜想2.1的同学来说明理由。
用受力分析来引导归纳浮力的定义,再由此引导出F浮=G-F′。用平衡力的知识,明确浮力的作用点和方向。教师由F浮=G-F′引出的实验是用弹簧秤两次称重量法求浮力,给出“称重法”求浮力的定义。
三、对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探讨
教师:我们现在来研究浮力的另一因素:浮力的大小,看看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四 (溢水杯盛满水,水面上有一空金属盆,溢水口处下方置一烧杯,如图1所示)往空盆中逐渐加入小石块,可看到溢出的水越来越多。
学生(看到石块越多,物体越重却未下沉,则说明浮力越大)交流、讨论。
猜想3.1 物体的重量(质量)越大,浮力越大;
猜想3.2 浮力的大小与浸没的体积有关;
猜想3.3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有关。
教师:这个实验是历史上“曹冲称象”的简单模型(讲述“曹冲称象的启示”)。刚才同学们的猜想3.1的浮力的大小与物重有关,是不是这样呢?不同猜想的支持者相互讨论一下,然后自己动手做一下实验。
实验五(学生实验)
(1)逐渐用手向下按木块,观察溢水量,同时体会这只手的感觉(如图2所示)。
(2)两个一样大小的小球(一个为铁球,一个为橡皮泥球),“称重法”比较两者浸在水中所受的浮力的大小。
引导学生归纳(否定学生猜想3.1)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无关,而与排开的水的多少有关。
四、浮力大小定量分析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浮力的大小与排开的水的多少有关,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下一个实验要研究这一问题的,有两个小问题:(1)浮力的大小;(2)排开水的多少(如何衡量多少?)。
设问4.1 请同学们看看,①需要哪些实验器材?②实验步骤如何设计?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提示:①称重法测浮力实验的步骤可不可以颠倒?②如何测水的多少?
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选定器材,制定实验方案。
学生的选用不同的器材方案:①选用了量筒;②选用了天平;③系好了绳子的小烧杯。
两种略有不同的实验方案:一种为以m排水、G排水来衡量水的多少,另一种为V排水来衡量水的多少。
实验六 浮力的大小与排开的水的多少的关系研究。
学生实验,教师在旁指导。(后记:大部分学生是用G排水来衡量水的多少,且他们是用量筒测体积,利用了公式G排水=ρ水gV水)实验结果:
①浮力F的大小与V排水成正比;
②浮力F的大小与m排水成正比;
③浮力F=G排。
引导学生从浮力的方向、大小对前面的实验结果进行归纳、小结:
A.浸在水(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
B.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水(液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即阿基米德原理)
五、气体的浮力(略)
六、小结(逐一回顾学生的各猜想)
1.小结:在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可以解释什么问题?
2.根据本节课探讨的内容,你对我们黑板上的哪些猜想能得到证实或明确排除?
3.本节课中老师的哪些问题用本节课的内容还无法解决?
教师:对于“为什么乒乓球会浮上来,铁球会沉下去?”。我们现在无法解答,这将是我们后面所要讨论的话题──物体的沉浮条件。请同学们课后自己去交流、讨论、预习一下。
七、作业(课件、实物同时出示)一个两端开口的矿泉水瓶倒立,置一乒乓球(如图3)。一手悬空拿住瓶子,一手往里面快速注入水,乒乓球会怎样?如果用手托住(堵住)瓶口,乒乓球又怎样?自己回去之后反复多做几次,把你的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同时再查资料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去解释一下,写一篇小论文。
结束语 这次作业的内容将是我们下节课讨论的问题:“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学设计说明】
长期以来,教师们对物理课都是采用“理论──现象──例子──练习”这一模式,很少有学生参与的空间。由于教师是先给出一个理论(这个理论常常是无可厚非的),再给出现象让学生解释。这样会窒息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质疑”意识,不利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同学间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自主探索学习能力。
1.本节课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教学形式。课堂上对于学生有条件做的实验都安排了学生实验,对于一些重要的实验现象还用课件来强调。一方面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我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做这个实验有什么用”。本节课安排了6~7个实验,每一个实验都有它明确的目的:要么是用来判断“学生猜想”的正误,要么是用来探索规律的。尤其是在学生自主探索中,实验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不是多媒体课件和教师讲解所能取代的。
2.有效地营造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讨论氛围。本节课的教师设问,都引发了学生猜想。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支持某一观点达成共识,又与另一猜想的支持者发生争论。比如在讨论“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支持“与物重有关”和支持“与排开的水的多少”、“物体浸没的体积”的两组就有激烈的争论,最后由实验五的A、B两实验验证后又归于讨论。同时,本节课鼓励学生猜想、学生实验,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可做,每一种声音都有反馈。顾及了全体学生的参与性。
3.激发学生思考的火花。本节课在实验的设计,方案、器材的选取上都给了学生思考余地。比如实验六,接收溢水杯排出的水有的同学想到用量筒(而不是书上的“用细绳系好的烧杯”),使实验大大简化;且在这个实验上,学生的设计方案多种多样(虽然有些不尽合理),包括实验的结论五花八门,很好的再现了科学家们艰难的真理探索之路。
4.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本节课是以教师的设问1.2为问题驱动、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但要到学了本章第三节“物体的沉浮条件”后才能解决。同时“作业”的布置又是下一节课“浮力产生的原因”的引导素材。以“问题”驱动教学,虽有本节课未解决的问题,却未显拖沓而有“启后”之感。不过,本节课对于基础较差的班级来说,实施上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长期积累,在设问方面应给予足够的引导和较小的梯度。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8-1 07:48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浮力》教学设计

山东省青岛市第60中学 苗玉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浮力及其方向。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2.学习阿基米德善于观察思考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探究认识浮力,会测量浮力的大小。
2.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难点: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关系的过程。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具
演示实验器材:氢气球、大烧杯、红毛线、演示小桌、水﹑准备一组与学生所用完全相同的实验器材(便于学生上讲台演示实验方案)。
学生实验器材:石块、木块、曲别针、乒乓球、烧杯(100ml)、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桶、空易拉罐、水槽、铁块、细线。
教学设计
1.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领悟浮力,本节课设计了两个探究实验,探究式教学法贯穿于整节课的始终。做好分组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但对初中学生而言通过实验总结出阿基米德原理难度较大,实验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要求较高,在实验中需要测量四个物理量(G、F拉、G桶、G桶+排水),记录六个物理量(G、F拉、F浮、G桶、G桶+排水、G排),大部分学生对于这么多的物理量感到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再加之实验误差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于是在教学中采取将“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水中排开水的重力”两个物理量分开测量再汇总的方法,即通过探究得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F浮=G-F拉后,将全班分为两个大组,分别测出浸没在水中的石块、铁块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作为反馈练习,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并保留表一中的实验数据。当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不再重复测浸没在水中的石块、铁块所受到的浮力大小,重点进行收集和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二。最后将表一和表二的实验数据综合到一起,即表三。汇总全班的数据,得出阿基米德原理。这样做大大简化了繁琐的实验步骤,将实验难点分散,效果较好,也节省了时间。
2.本节课探究实验较多,实验的成败直接影响学生对结论的归纳总结,为保证实验过程合理、有序,使学生在头脑中清楚地认识到如何进行实验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在教学中采取实验前留有充分的时间小组进行设计、讨论实验方案,在相互启迪交流中形成共识,使学生确实明确实验应如何进行后再分组实验。这样做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学生实验中减少了盲目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通过演示实验形象直观地在学生面前展现出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增强了学生的记忆。
教学评价方式
1.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教学评价,形式多样有分析实验注意事项、实验的成功与失败之处……通过小组的交流与评估,给学生更多机会来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及雄辩的口才,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2、学生通过分组完成一系列探究实验,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此次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
具体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课前根据本节课需要自制教学课件,准备各种实验器材,多元化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对学生分组,前后桌4人一组,每组包括能力不同的学生,组内自定组长1名,中心发言人1名,其他人可适时补充。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本节课内容需1课时(45分钟)完成。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引入新课】(约3分钟)
从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入手,向学生们提出问题:“氢气球为什么会浮在空中?为什么人游泳时可以漂浮在水面上?这些小例子非常简单,学生很自然地就会答出与浮力有关,并且通过例子还可以发现,不仅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气体对它的浮力。再让学生搜集生活中浮力的现象,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的发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说明:从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入手,学生通过搜集生活中的浮力现象,使思维发散。通过所列举的现象,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
【新课教学】(约35分钟)
探究一: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吗?(约10分钟)
第一环节:课题的提出。
首先让学生将石块﹑木块﹑曲别针﹑乒乓球放入盛水的烧杯,观察实验现象,发现木块﹑乒乓球在水面漂浮,而石块﹑曲别针却沉入烧杯的底部。
学生通过观察有了感性认识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吗?”
第二环节:猜想和假设。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水对它的浮力。有的学生认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不受水对它的浮力,理由是物体没有被浮起来。还有的同学则认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受到水对它的浮力,因为物体下沉的速度比较缓慢……到底哪种猜想正确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第三环节:实验设计。
学生再次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实验方案,然后各个小组进行交流。
实验器材:烧杯、水、弹簧测力计、石块、绳。
实验过程:将石块用线拴好挂在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上,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再将石块浸没在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有无变化。
学生交流实验注意事项:不要将石块放在容器底部,否则容器底部对石块有一个向上的支持力,会影响实验结果。
第四环节:进行实验。
明确实验过程之后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第五环节:交流评估。
各小组学生代表交流实验现象:实验发现当石块浸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教师可以用手托住石块,利用肢体语言让学生更深刻领悟弹簧秤的示数变小了,说明有一个力量向上托起了石块,在水中正是水向上托起了石块,因此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
评估:影响实验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实验中石块偏大,卡在烧杯壁上,影响了实验效果.
〈反馈练习一〉
1.填空题:
(1)漂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到水对它的___________,沉入水底的铁块也会受到水对它的_________。
(2)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的________。
2.看一看,是对还是错?
下沉的物体浸在水中也受浮力( )
(说明:学生们熟知在液体中漂浮或上浮的物体受浮力,但是沉在水底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呢?浮力的方向如何呢?学生就说不清了。通过探究实验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引导学生往深层次思考。本探究过程中的重点是第三环节实验设计和第五环节交流评估,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实验方案以及实验注意事项,明确如何做实验,减少了盲目性。通过交流评估相互学习加深对实验的认识。)
认识浮力。
第一环节:浮力的方向。(约10分钟)
演示实验:找一段较粗的红毛线,将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乒乓球和大烧杯的底部,将水注入大烧杯,直到将乒乓球浸没,观察红毛线被在竖直方向拉直。将大烧杯的一端垫高,发现红毛线仍旧被在竖直方向拉直。此实验说明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第二环节:浮力大小的测量。
通过受力分析总结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
F浮=G-F拉。
〈反馈练习二〉
将全班分为两个大组,分别测出浸没在水中的石块、铁块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作为反馈练习,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并保留所测得的数据。
  表一:
G(N)

F(N)

F=G-F(N)






(说明:通过演示实验可以形象直观地将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展现在学生面前,再分析石块的受力得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从而落实知识与技能第一个目标。通过反馈练习运用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大小,落实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第一个目标。)
探究二: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约15分钟)
第一环节:课题的提出。(难点)
质疑:同学们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了浸在水中的石块、铁块所受浮力的大小,用这种方法能不能测出一艘潜水艇潜入水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我们有没有办法求出潜水艇所受浮力的大小?
引导学生建立F浮与G排联系: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将空易拉罐按入水中体会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在实验中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将易拉罐下按过程中,易拉罐所受的浮力越来越大。要建立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有关系的课题需要老师慢慢进行引导。在此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发现当将易拉罐下按过程中,小桶中的水面升高,升高的这部分水的体积等于什么?学生经过讨论不难回答出升高的这部分水的体积与易拉罐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相同。也就是说易拉罐浸在水中部分的体积排开了液体,因此我们把排开的这部分水的体积称为V排,浮力属于力,浮力的大小与V排有关系,还与哪个量更加接近?学生会比较自然的将F浮与G排联系在一起。从而提出课题“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
第二环节:猜想和假设。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大胆的猜测。F浮=G排;F浮>G排;F浮。
<G排
第三环节:实验设计。
学生再次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实验方案,然后各个小组进行交流。在实验前,全班讨论实验方案,找到最优方案。由于前面已经总结了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因此在此重点讨论如何收集和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第四环节:进行实验。
明确实验方案之后,分小组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二中,并进行分析。
  表二:
G(N)

G桶+排水(N)

G=G桶+排水-G(N)







第五环节:交流评估。
各小组学生代表交流实验现象:将表一和表二的实验数据综合到一起,(如表三)。汇总全班的数据,得出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F浮=G排。适用范围:液体、气体。讲解阿基米德鉴别王冠的小故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阿基米德善于观察思考的精神。
  表三:
实验小组

G(N)

F(N)

F=G-F(N)

G(N)

G桶+排水(N)

G=G桶+排水-G(N)

1







2







……










评估:
实验成功之处:实验过程中注意“慢”,不要把多余的水带出……
实验中的失误:向溢水杯加水至水从溢水口处流出,用小烧杯接住流出的水,直到水恰好不向外流为止。小烧杯中的水应倒掉后再测G排否则G排偏大……
〈反馈练习三〉
1.两手分别拿着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大石块,把它们都浸没在水中,同时松开手,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沉,_______受到的浮力大。
2.图中,A为铜、B为铝,它们的体积相同,则_______所受的浮力小。
3.某同学将一质量为300g的金属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了80g的水,则金属块受到的水的浮力是________N。
(说明:本探究的难点是课题的提出,学生一下子想不到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有关系。通过按易拉罐实验使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理解起来较为容易。阿基米德原理的得出采取将“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水中排开水的重力”两个物理量分开测量再汇总的方法。这样做大大简化了繁琐的实验步骤,将实验难点分散,效果较好。由此进一步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及知识与技能第二个目标,过程与方法第二个目标。)
小结】(约5分钟)
最后,由学生交流本节课在知识上有哪些收获、哪些遗憾.通过交流、回顾来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说明: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对学生的见解,教师都应予以肯定。教师最后画龙点睛,简要概括。)
布置作业】(约2分钟)
1.P93动手动脑学物理。
2.课后查阅资料了解轮船的排水量。
板书设计
§13-5 浮力
课后反思
1.教师应敢于放手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究,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通过实践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2.将测量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测量物体浸在水中排开水的重力分开(要注意提示学生保证V排相同,在两次实验中采取让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这样做大大简化了繁琐的实验步骤,将实验难点分散,效果较好。但同时也会给学生造成只有当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中才会受到浮力的错误认识,教学中可以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完整理解。
3.本节课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测量方法很多,可以通过评估找到最优方案进行实验。如果仍有学生坚持自己的方案,可以允许其按照自己的方案进行,不要让学生留有遗憾。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8-1 07:48
标题: 回复: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浮力”教学中的科学探究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教研中心 王卫



《浮力》的学习是以密度、力、二力平衡等知识为基础的,有较强的综合性。从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了有关浮力的体验,如木块能漂浮在水面是由于受到水的浮力,氢气球在空中能上升是受到空气的浮力,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是不同的等,这些体验都没有经过科学的分析、抽象与概括,只凭学生粗浅的观察分析,形成了一些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观念,这些错误观念的形成又会成为学生学习浮力知识的思维障碍。

基于上述原因,在《浮力》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系列探究活动,从活动中获取信息,从而抽象出概念和规律,消除学生模糊甚至是错误观念。

为完成探究活动,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要求每实验小组准备如下器材:鸡蛋一个、大小不同的小石块各一个、细线若干、清水、杯子、水桶、空的饮料瓶、橡皮泥等。教师准备弹簧测力计、玻璃棒、密度计、量筒、圆柱体组(体积为10cm3的铜块、铁块、铝块各一个)、潜水艇模型、酒精、盐水等。

探究一: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吗?

设疑:将乒乓球和小石块同时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发现乒乓球会上浮到水面,小石块则沉入水底。

乒乓球会上浮到水面是由于水的浮力的作用。生活中遇到的这样的例子很多,如轮船在海面上航行,氢气球脱手后会腾空而起等,那么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呢?

猜想:(1)水中下沉的物体不会到浮力,因为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的轮船是漂在水面的。(2)水中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浮力,因为将水中的石头搬上岸时,会觉得在水中很轻而搬出水面后觉得石头变重了。

设计实验:同学们经过讨论,形成一致的实验方案。将小石块用线系住,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入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会发生变化,如果不变,说明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的作用,如果变小,说明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受到浮力的。同学们用自己准备器材进行实验,获取有关信息。

结论:在实验过程同学们发现,当石块浸入水中,测力计的示数变小。这说明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而且浮力的大小就等于测力计两次的示数差。

疑问:为什么木块在水中会上浮,石块在水中会下沉?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二: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设疑:重做上面的实验,将小石块用线系住,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慢慢浸入水中,观察到小石块在逐渐浸入水中过程中,测力计的示数会逐渐变小,但在小石块全部沉入后,测力计的示数不再变化,这说明同一物体在不同的情况下所受浮力大小不同的。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浮力大小究竟和哪些因素有关,大家可以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想,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1、浮力大小和物体的轻重有关节。理由是轻的木块在水中会浮起来,而重的金属块则沉下去,说明木块所受浮力比金属块大。

2、浮力大小和物体体积有关。理由是:“你看!轮船体积大,在海上载这么多的货物,说明它所受的浮力大。”

3、浮力大小和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前面的实验说明了这一点。

4、浮力大小和液体密度有关。理由是盐水密度大,不饱满的种子的盐水里漂浮而在清水中会沉入水底。

对于第一种猜想,应帮助学生纠正关于物体轻重的说法,轻重必须用同体积的物体来进行比较,所以这个学生关于木块的说法应改成浮力大小与物体密度有关,至于木块上浮就说它所受浮力大的错误想法,在下一步实验探究时,由学生自己来纠正。第二种猜想引导学生注意的轮船体积大实质是浸入水中的体积大。

将同学们的猜想归纳为四个: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密度大小有关;浮力大小可能与浸入体积大小有关;浮力大小可能与浸入液体深度有关;浮力大小可能与液体密度大小有关。

设计实验:引导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浮力大小可能和上述因素都有关系,但当我们研究浮力大小和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其它因素,使其保持不变,以排除其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同学们设计并进行实验验证自己所提出的猜想。对验证第一个猜想的小组教师要准备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圆柱体组)。对验证第四个猜想的小组教师要准备盐水、酒精。

对同学们在实验中获取的信息的分析处理中,引导学生注意实验中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的改变实质是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的改变。

结论:同学们在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后发现,当其它条件都一样,只有物体密度或浸入液体深度不一样时,测得浮力大小相等,说明浮力大小与它们无关;而当其它条件都一样,只有液体密度或物体浸入液体体积不一样时,测得浮力大小不等,说明浮力大小和它们有关。对数据的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了结论,即“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探究三: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设疑:我们已经探究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那么,它们之间有没有确定的数量关系呢?引导同学们由定性到定量、由浅入深地进行探究。

在桶中盛大半桶水,用手将空的饮料瓶按入水中,体会饮料瓶所受浮力及其变化,同时观察水面高度的变化,通过分析比较同学们发现,饮料瓶浸入越多,浮力越大,排开水也多。引导学生思维形成“浮力大,排开的水多;浮力小,排开的水少”的定性的认识。

提出问题:浮力的大小和排开水的多少是否有着必然的联系呢?引导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究竟是什么关系?

猜想:浸入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水所受的重力相等。

设计实验: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测量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如何测量物体浸入水后排开水所受的重力?

对于浮力的测量,同学们很容易想到,在这里重点引导学生讨论测量物体浸入水中后排开水所受的重力。

第一种方法:即为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物理》九年级P83中)所示方法,这种方法关键在如何在溢水杯中装满水,使浸入物体排开的水能全部流入小桶中。

第二种方法:在量筒中盛适量的水,将物体浸入水中,读出上升的刻度,即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再根据m=ρV和G=mg计算出物体所排开水的重力。

第三种方法:在喝水的杯子里装满水,测出杯子和水的总重量,然后将物体浸入水中,当杯中水不再溢出里,取出物体,测量杯子和剩下的水的总重量,减轻的重量即为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第四种方法:……

结论:同学们通过实验惊奇的发现,物体所受的浮力,竟和它所排开水所受的重力正好相等。从而得出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浮力的利用

设疑:通过前面的探究,同学们已经知道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同时也知道在水中上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一定比下沉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为什么乒乓球会浮在水面,而小石块会沉入水底。即物体的浮沉由什么决定?

猜想:物体的浮沉由物体自身的重力与所受的浮力的大小关系来决定的。

实验探究:将鸡蛋放入盛有水的杯子中,鸡蛋是沉在水底的,向杯中慢慢加盐,边加边搅拌,引导学生观察鸡蛋沉在杯底、悬浮在盐水中、在盐水中上浮最后漂浮在盐水表面等不同现象,让同学们知道下沉、悬浮、上浮、漂浮。同学们经过分析鸡蛋受力情况,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讨论物体的浮沉条件。

结论:当物体所受的浮力大于物体重力(F浮>G物)时,物体会上浮;当物体所受的浮力小于物体重力(F浮<G物)时,物体会下沉;当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重力(F浮=G物)时,物体会悬浮。上浮的物体在露出液面后,排开的液体将减少,浮力也就会减小,最终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F浮=G物),此时会漂浮在液面。

如何调节物体的浮沉:浮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大家熟悉的轮船、氢气球等,人们利用浮力就是要改变浮力与物体重力的大小关系。

将一块橡皮泥放入盛有水的本子中,橡皮泥会下沉到水底,同学们想办法让橡皮泥浮在水面,并用橡皮泥承载物体,比较谁想的方法能让橡皮泥所能承载的物体最多,同学们通过实验能找出“空心法”让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漂浮。同学们还讨论出改变物体重力的这种方法。

浮力的应用实例:潜水艇、密度计、气球与飞艇的原理。向潜水艇模型里吹气或从里面吸气观察潜水艇的浮沉,直观了解潜水艇是如何实现上浮与下潜的;用密度计测量盐水、酒精的密度,通过分析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了解密度计的刻度及测量原理。介绍热气球、氢气球、飞艇,知道这些物体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的,并思考怎样才能使升入空中的热气球、氢气或飞艇安全返回。

课外调查与制作:通过Internet查找有关热气球的有关知识并整理交流。自己找器材制作一个“孔明灯”并放飞。

探究教学体会:通过系列探究活动的设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情绪饱满,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

在探究活动中,通过提问、实验等形式设疑,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并对学生所提问题进行分析引导,让他们所提问题具有探究价值,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和曾经获得的经验,对问题的做出猜想和假设,让学生学会猜想,学会预测,培养了学生猜想和假设的能力。

在设计实验的环节中,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照单抓药”,不再是书上怎么说我就怎么做,书上怎么安排我怎么做,不再出现实验中没有这样的器材,老师没有准备这样的器材我就不能进行实验的现象。学生能自主设计实验,对同一个探究问题,能探讨出多种实验方案。实验器材也不再完全靠老师准备,而是能自主选择器材,学生自己能从身边找一些代用品来完成实验,在实验中摆脱了对老师的依赖,培养了学生自主选择器材设计实验的能力。

信息时代,让学生在课外通过Internet查找热气球的有关知识,有力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在自己找器材制作一个“孔明灯”并放飞的活动中,很多学生做了一次没有放飞,便积极思考失败的原因,应用所学的知识,对制作的“孔明灯”进行多次改进,直到能放飞为止。这些活动,将探究活动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更延伸至课外,对“孔明灯”的改进,促使了所学知识的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能力。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8-1 07:49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浮力”课堂实录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教研中心 王卫
【设计理念】
1.从生活中浮力现象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将所学知识用于生产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2.在研究问题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科学方法探究,提倡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知识“发现者”、“创立者”,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自己设计、思考、讨论、实验等方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浸没在液体和气体里的物体都受到浮力;
②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③初步了解浮力在轮船上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体验浮力的广泛存在;
②通过探究理解F浮=G排;
③体验由“实践→理论→实验→实践”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浮力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通过了解轮船搁浅的实例,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实验猜想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1.边观察、边实验、边讨论的启发式教学。
2.探究式教学。
四、教具和媒体
氢气球、乒乓球、土豆、弹簧秤、阿基米德演示器、水桶、盆子、盐、鸡蛋、饮料桶、烧杯、水等
【教学过程】
一、设情导入
师:演示实验,乒乓球从水中浮起来,氢气球离开手上升,是什么力使它们上升?
生:浮力。
师:(出示课题:浮力)生活中还有那些受到浮力的物体?
生:(举例)
二、探究新知
师:请看这儿有两例受浮力的例子(投影图片)这些浮在水面上的物体能受到浮力,那么放入水中要下沉的土豆受不受浮力呢?
生:(思考回答)
师:下面用实验来探究(投影)想想做做: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悬挂一个土豆,再把土豆浸在水中,比较前后两次测力计的示数。
生:(实验、讨论、发现)
师:(归纳发现投影)一切浸没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浮力的大小:弹簧秤两次的读数差;(获得了一种测量浮力的方法)
师:如果我们换上其它的物体,浮力的大小会变化吗?下面我们还是用实验来探究。(投影)想想做做:
1.在水桶中装大半桶水,用手把空的饮料瓶按入水中,体会饮料瓶所受浮力及其变化,同时观察水面高度的变化;
2.将鸡蛋放入清水里,然后不断加盐,观察鸡蛋怎样运动,思考浮力有无变化。
生:(实验、思考、发现)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的大小可以发生变化。
大小与浸没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师:(归纳学生的发现,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师生: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师:我们能不能影响浮力大小的两个因素归结为一个因素呢?
生:质量。
师:质量越大?什么越大?
生:重力。
师: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投影)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
小组讨论:设计思路、如何利用手边的器材设计。
生:前台展示实验方法。
师:(投影实验设计方案:如果水没有溢出,我们怎样判断塑料块排水的多少?两种设计图,引导学生设计数据表格,分发记录数据表格,说明1、2分别是浸没、部分浸在)
生:实验。
师生:分析得结论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师:(过渡)由阿基米德原理我们发现,物体排开的液体越多,受到的浮力就越大。下面来做游戏:造“船”比赛,怎样获得最大的浮力?
生:做游戏,获胜小组谈做法。
师:(投影)“轮船搁浅”──谈环保
三、总结深化
1、 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又有什么新收获?
生:
2、师生一起小结本节内容

四、拓展延伸
列举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8-1 07:50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毕武庄中学 董江威
课题

大气压强

主讲

董江威





知识与技能
了解由于大气压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测量大气压的方法,大气压的大小和单位。
了解生活生产中利用大气压的现象,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通过对计算机的操作,搜集、整理信息为本节课服务。
过程与方法
观察大气压有关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观察大气压的测量,体会大气压的测量方法。
运用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生产中的有关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计算机的操作,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对大气压强现象的认识、大气压知识的综合运用。
教学难点

大气压的测量方法。
教法

计算机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
教具和媒体

计算机网络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功能

引入新课

老师通过计算机展示录像:
一个下端扎有小孔的瓶子,当灌入一些水时,水会从瓶子下端流出。再把水灌满,把瓶盖拧紧时,水不流出来;当把瓶盖拧松时,水又会流出来。
提示学生看到什么现象?请大家畅所欲言。
学生通过观察录像,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通过分析得出是“大气压”的作用。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思考问题。
























































新课引言:
我们通过观察一段录像,分析得出是大气压造成的这一奇妙现象。这节课我们以计算机为辅助手段来学习与大气压相关知识。教师提示同学进入“大气压”程序的方式。并简短介绍该程序的使用方法。
一、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历史上曾有一经典的实验,生动大胆的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大家通过“快乐学堂”自主完成本部分的学习。同学们,也体会一下该课件的程序特点。
结论:历史上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存在。
二、同学们在刚才的演示中可感知到大气压的存在,同时也能意识到大气压也很大,那么,大气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结论:空气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三、我们已经了解了大气压产生原因,也有很多现象证明大气压存在。那么大气压到底多大呢?历史上曾经有位物理学家精确的测得大气压数值。下面通过一段录像重现这个实验。
提示同学: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谁发现的问题多?
提示同学讨论的问题:
①历史上那位科学家通过什么实验精确测出大气压?
②玻璃管上端的局部真空是如何出现的?
③要算出大气压数值还用到那些知识?
④利用液体压强知识求得“标准大气压”
⑤等压面的建立依据了液体压强中的什么知识?
⑥为了计算大气压我们还要用到哪个公式?
结论:一标准大气压:P0=1.01×105Pa
五、大气压数值是否是总是不变的呢?在工、农业生产及生活中往往需要测量当地的大气压,有那些工具更方便我们使用呢?
结论:1、不同高度的大气压不同。
2、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其中无液气压计可改造为高度计。
六、气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抽水机就是其中之一。下面同学们通过老师制作的动画分析抽水机如何实现抽水过程的大气压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
1、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2、上下阀门起什么作用?
七、小结:同学们,我们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并完成板书。
板书:
大气压强

存在:马德堡半球实验
原因:重力、流动性
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标准大气压:P0=1.01×105Pa
影响因素:高度等
气压计:水银、无液(高度计)
应用:抽水机

习题检测:
1、历史上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最早测出大气压数值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拉萨市海拔高度高于唐山市,则两地附近大气压相比较,唐山市大气压较,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__
3、一标准大气压支持厘米水银柱,可以支持约_______米的水柱。
4、把一只啤酒瓶用开水烫一下,再把口朝下倒着插入水中,过一会儿能看到什么现象?
5、把两个橡皮小碗对在一起,用力挤出中间空气尽力挤净,然后把碗悬挂起来。则下边最多挂多少重物?你还需要什么器材测出什么物理量?已知外界大气压为一标准大气压。
其它见课件:气压与天气(点击浏览)
       ②马德堡半球实验(点击浏览)
同学进行计算机操作,并进入本课的学习环境。


同学操作计算机看动画展示,得出结论。
同学总结结论
同学通过操控计算机完成该部分的学习。
同学总结结论,并完成移动填空题。
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完成测大气压实验,并合作解决这些问题。


同学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计算标准大气压数值。




同学们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大气压的数值。


同学们了解两类气压计的特征。并寻求大气压的变化规律。


同学们通过“影响因素”环节了解气压与高度。
分组讨论、归纳:
如何改造成高度计
同学分析,讨论:
大气压使得水被抽上来。
阀门都是单向开启,只进不出。




同学们根据提示完成划线部分内容。
同学们通过计算机操作完成习题检测。
同时提高同学对计算机的操作的熟练程度。
同学之间讨论交流、团结协作完成。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培养同学们的综合表达能力










检测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提高同学的解决综合问题能力
网络浏览

提示同学:
同学们可通过“网络漫游”环节,登陆网络采集、分析、整理与大气压相关的更多信息。


通过课件提供的出口登陆互联网学习更多知识。
培养同学的信息意识、信息素养。
课堂后记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8-1 07:50
标题: 回复: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巧用饮料瓶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毕武庄中学 董江威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若在教学中适当引导学生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做实验,研究物理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开展小发明、小制作,促进探究性学习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本文介绍几例巧用废弃饮料瓶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小实验。

一、大气是摸不着看不到的气体,大气压的存在令同学们怀疑,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小实验证明大气压存在是最好的办法。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做如下实验,将一饮料瓶底部扎几个细孔,再往饮料瓶中到入适量的水,此时会发现瓶底处有水流出,可以印证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继续迅速把饮料瓶中灌满水,然后拧紧瓶盖,这时可观察到饮料瓶底部并没有水流出。如果再拧松瓶盖,又发现水流了出来。这说明是大气压作用形成的这一现象。

二、另取一空饮料瓶灌满水后拧紧平盖,然后用酒精灯加热一钢针。轻轻的在饮料瓶下部侧壁烫一细孔(注意烫孔时不要用力挤按饮料瓶)。当扎完小孔后会发现并没有水流出,在第一个孔的相同高度处,任意位置再烫一个细孔后发现依然没有水流出来。这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的结果,并且证明了大气压是各个方向都存在的,与液体压强特点形成对比。之后在前两个细孔的上方再烫一细孔后,发现下面的细孔向外流水,而上面的细孔不向外流水,并且有空气从此处进入饮料瓶内上方。如果拧开饮料瓶的瓶盖会发现三孔都会流水。且小孔位置越靠近瓶底,水柱喷的越远。又把同一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联系起来,有利于形成前后知识的结构体系。

三、再取一饮料瓶灌满水并拧紧瓶盖后,把它倒置在盛有足够多水的玻璃水槽中,在水中把瓶盖拧下来,抓住瓶子向上提,但不露出水面发现瓶里的水并不落回水槽中。(可以换更高的饮料瓶做“对比实验”,为托里拆利实验的引入打好基础。)还可以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在瓶底打孔,立刻发现瓶里的水流回水槽中。原因是瓶子内、外均有大气压相互抵消,水柱在本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回水槽,这里又形成以前所学过的连通器。

四、还可以选用易拉罐,拉盖不要全部拉开,开口尽量小一些。倒净饮料后用电吹风对罐体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把拉口处用橡皮泥封好,确保不漏气。再用冷水浇在易拉罐上,一会听到易拉罐被压变形的声音,同时看到易拉罐上有的地方被压瘪。说明气体热胀冷缩、也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总之,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很多物品可为教学服务,争取做到不被实验室中的器材所限制。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的利用身边的物品做更多生动简单的小实验为我们的物理教学服务。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8-1 07:50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压强和浮力”教学设计建议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教师进修学校 杜力侠
内容标准分析
压强和浮力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概念,都属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它们之间有较紧密的内在联系,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它与生活、生产有密切的关系。本单元内容包括: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浮力以及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一、单元知识结构

二、《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中教学要求的比照
教 学 内 容













压力和压强
知道压力的概念;理解压强的概念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
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液体内部压强
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和公式(不要求计算侧面压力,不讨论静液佯谬)



知道连通器的原理
大 气 压 强
知道大气压强的现象
知道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气体压强跟体积 的 关 系
知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抽水机和水泵
选学


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
阿基米德原理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物体的浮沉


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知道轮船、气球、飞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知道物体浮沉的条件
流体压强与流速 的 关 系
选学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机翼的升力
选学

三、教学目标解读
1.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压强是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因此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验探究来学习。对于“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指的是如果知道压力、受力面积、压强这三个量中的两个,能够通过概念的理解或公式的变形计算出第三个,不要求与其他公式综合进行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这项要求,既是为了使学生深入学习压强的概念,更是为了使学生能把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因此教学中要注意:
(1)加强实验。在教学中尽量安排探究性学习活动,活动要具有实验操作方便、规律性强、结论容易获得的特点,适宜初中学生探究。如: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让学生通过进行自主研究,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从中获得最直接的、生动的实验事实,使学生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从收集的证据中,总结和归纳规律性的知识,初步学习归纳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实验的成功中获得愉悦,为提高学习能力和自信心打基础。
(2)注意教给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要注意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学好知识。允许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获取或深或浅、这方面或那方面的知识,不仅不会使学生对物理产生为难情绪,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如:“液体内部压强规律”,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必须知道的,但关于液体内部压强公式,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选择学习,给学生一个自由空间。
(3)在教学中,都要从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入手,使学生体会到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认识到:物理学是有用的,知识渗透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支柱,对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起重要作用。基于这种考虑,教学中可多增加一些小实验、小制作等活动,习题中尽量设计一些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的题目,为学生提供运用和巩固所学的知识的机会,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成长。
2.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通过观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托里拆利实验是物理学史上一个重要实验,不能做实验可通过看VCD,让学生知道实验的过程和事实,使学生了解大气压强大小的由来,并记住标准大气压强的数值。通过实例计算和介绍大气压强的应用,使学生感悟大气压产生的压力大小,并认识物理及其相关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对于气体的压强跟体积关系的实验是一个定性实验,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利用注射器做实验,还可以结合生理卫生课列举人的呼吸运动,联系胸腔、肺气压变化进行简单的分析。
3.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知道物体浮沉的条件。
浮力知识的内容综合性较高、能力要求也高。在教学中,要注意复习力、二力平衡、密度及液体压强等有关知识;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发展学生的认识;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推理能力。
(1)浮力是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建立浮力的概念和研究浮力的规律。通过实验让学生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体会和感悟实验的方法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加强了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的作用。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的情况,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用科学的观点和态度来研究浮力问题,认真思考,主动地学习。
(2)物体的浮沉条件有两个知识点:一是物体的浮沉条件;二是轮船、气球、飞艇和密度计的浮沉原理。前者重在综合所学力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后者重在使学生认识到浮沉条件在社会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意义,进一步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能够说出在它们当中为实现漂浮、上浮、下沉、悬浮所采取的措施,了解它们的构造特点。除课堂内、外安排一些小制作、小实验外,还可以安排学生查阅有关浮力知识的资料(如:古代利用浮力的故事、长江三峡、深水打捞等),学生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使学生开阔视野,培养发展获取信息的能力,并体会物理在科学、技术、社会中的作用。
4.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对阿基米德原理不要求计算繁难的综合题,突出用最基本的原理来分析问题。在学生熟练掌握阿基米德原理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推导出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导式,这对学生理解、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对综合运用前面学过的知识,对于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发展思维能力等都有很大的作用。关于物体在气体中也受浮力,不要在认识浮力概念的时候学习,而应放在得出液体的阿基米德原理后再学习,这样可以使学生对“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有完整的学习过程,同时也保证了气体浮力知识的完整、思路连续。
5.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介绍“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补充和延伸。对于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只需知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就可以了,因为这里的要求是最低的,即“初步了解”。要重在用来解释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应选取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联系密切的实际知识,以学生能够接受的形式,展示物理学的魅力,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物理道理的兴趣,使之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不宜追求理论上的完备,应通过生动、鲜活的演示实验和随堂小实验,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引导分析、归纳,概括出学生能够理解的知识要点。还可以利用计算机课,来讲解“飞机升力的产生”等,或开展简便易行的探究和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技术、社会的紧密联系。
四、重点、难点分析
1.压强是贯穿这一单元的主干,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对初中学生学习难度比较大,原因是:压强的知识比较抽象,特别是液体压强的知识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感性经验较少;学习本单元知识又需要综合运用力的概念、密度、二力平衡等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解答问题需要一定的分析表达能力。由于固体、液体、气体它们的性质不同,因而对不同物态的压强量度和测量方法等都各不相同,那么,液体的压强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注意:
(1)明确引入“压强”概念的物理意义。理解压强的概念,关键在于认识压力产生的效果跟受力面积有关,相等的压力能产生不同的效果,日常生活中不少实例可以说明。为了表示压力产生的效果,需要引入“压强”这一概念。
(2)在讲压力概念时,可采用对比方法进行学习。如:将压力和重力进行对比分析。认识到压力和重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压力不一定是由物体的重力产生的,但将一个物体放在水平支撑面静止时,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力的大小与物体重力的大小相等。在讲解时可以画力的示意图举例说明。如:手用力往墙上按图钉,墙壁受图钉尖的压力,压力方向与墙面垂直。施力者是图钉,受力者是墙壁,与图钉受重力大小无关。还可用列表说明,如:以放置在斜面上的质量为m的木块对斜面产生的压力为例,说明这两个力的区别。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力的方向
力的大小
力的性质


地 球
木 块
总是竖直向下
mg
引 力


木 块
斜 面
垂直于斜面
小于mg
弹 力

因此,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产生的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本身重力大小的事实,仅说明压力在数值上等于物体的重力,方向相同,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
(3)明确由于固体和液体的性质不同,因此在计算压力和压强时,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在归纳解题思路和方法时,不但要总结一般规律,还要找出它们的特性,简化分析和计算过程。
2.浮力这一知识牵连的概念多,需要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认识浮力是教学的重点,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是难点。学生有不少生活经验干扰学习正确的知识,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又要注意纠正那些非科学的经验和观念。如容易混淆的概念:“浸在”和“浸没”的区别;“排开液体体积”和“物体体积”的关系;“悬浮”和“漂浮”的区别。对于“浮力”的学习,要让学生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在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要运用二力平衡和液体内部压强等知识进行分析,有一定的难度。可利用演示实验(或多媒体课件展示)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减少抽象性,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降低难度。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8-1 07:52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从“大气的压强”的教学设计谈探究性教学的几个问题


四川省成都市侯武区教师继续教育中心 周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可见,探究性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目标的取向之一;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实践操作、解决生活中与物理学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探究性教学的教学设计应主要围绕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这两方面来展开、本文仅就现行的初中教科书《物理》(第一册)第十一章中的“大气的压强”一节的教学设计,浅析探究性教学设计中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的有关问题。
1.设置发现问题的学习环境
观察1 将一干燥的玻璃瓶放在酒精灯上均匀加热一段时间,用一插有长细玻璃管的橡胶塞把玻璃瓶的瓶口塞紧,并倒插入盛水的玻璃槽中,这时玻璃管中的“水往高处走”,如图1所示。
观察2 在一玻璃杯中装满水,用一盖玻片将其盖住,手压住盖玻片,将玻璃杯口向下倒置,放开手后盖玻片并不掉下,如图2所示。
观察3 把一个内径比手指肚稍小一点的玻璃管或饮料吸管插入水中,直到全部被水淹没。用手指堵住管子的一端并将其从水中取出,水依然保留在管中,只有当手指松开被堵塞的管口,水才会流出来,如图3所示。
现象的观察主要是为学生正确理解“大气具有压强”提供感性认识,引起学生注意,也就是为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提供一种学习环境。同时,这一环境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良好欲望。
2.引导学生思考。促使学生现有概念向科学发展
物理概念的学习是物理学习的基础,只有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真正掌握物理概念。科学概念的形成需要有一个构建已有事实的逻辑数学结构的过程,因此,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做出玻璃管中水、盖玻璃片的受力示意图,进一步明确大气压的存在,这是把原始问题抽象成物理(或数学逻辑结构)模型,也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
3.从现象的分析与印证,促进学生现有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化,培养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为学生建立了“大气压”的概念,但是,概念的正确与否却需要有实验的验证。有步骤地进行实验,不但增强了学生的体验机会,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概念的形成提供帮助。这时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在认真分析前面三个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列举出与大气压强有关的自然现象或物理现象,并演示给学生看,或者说,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中来。
教师也可利用物理学史中关于人类对大气压强的认识,帮助学生构建具有抽象意义上的“大气的压强”。如马德堡半球实验:德国物理学家奥托?格里克利用自己发明的抽气机把两个直径只有26.4厘米的铁球抽成真空。然后用8匹马来对拉,却怎么也拉不开两个铁球,可见大气压强有多大。
通过学习环境的创设,大量物理事实的印证和类比,诱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发现并理解实验的本质,从而养成一种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4.从现象的分析与数据的处理中,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实验的操作和记录获得了大量的实验数据,但只有对有关的现象或实验数据进行认真分析,才能找出现象内在的本质联系,从而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奥托·格里克通过实验证实了大气压的确很大,但只有测出大气压强具体数据,问题的假设与推断才真实可信。
正因为如此,托里拆利实验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一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图4),完成这一实验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思想也很有益处。由于水银有毒,实验不宜由学生自己来完成,但教师一定要在实验室演示给学生看。演示时要不断地倾斜玻璃管,并测量出管内水银面与水银槽中水银面之间的高度差,让学生类比分析。教学时也可以利用课本上的插图或教学挂图讲解这一实验,让学生真正明白大气压强就与此时的水银产生的压强相等。还可以对玻璃管中的水银柱进行受力分析,利用二力平衡加以说明,从而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托里拆利实验,不但证明了大气压强能使水银柱保持在管内不下降,而且还能进一步证明管中水银面的上方是真空。教师在水银槽中加水,然后把倒插在水银槽中的玻璃管缓慢上提,当玻璃营口升到水银和水的界面以上时,管中的水银就流出来,同时水就进入玻璃管中,并充满玻璃管,从而证明了真空的存在。
5.让学生亲手实验,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与乐趣,领悟物理学家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活动一 将两只皮碗紧贴在一起,同桌的两位同学相互对拉。感受大气压的存在,并让学生解释其中的原因。
活动二 让同学们玩一玩“粘粘球”,让其解释“粘粘球”为何不会从球拍中掉下来。
活动三 引导学生回忆前面计算液体压强的方法,讨论如何计算出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即

讨论 大气压强能支持760mm高水银柱,如果把玻璃管中的水银换成水,大气压强能支持多高的水柱?
引导学生读课后的阅读材料“大气压发现的历史”,体会知识发现的不容易,领悟物理学家的科学思想。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理坚忍不拔的精神,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一,因此在探究性教学设计中,应对此特别重现。
6.运用物理知识解决自然现象或物理问题,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中学物理教学一直重视物理知识在自然现象、科学技术和生活实践中的运用,以此来体现其科学价值,从而激发学生深入研究、自主学习的兴趣。这也是正确理解物理概念或规律的重要策略之一。探究教学也不例外,只有这样,才能使探究性学习不断深入下去。
(1)为什么钢笔墨水用完后,吸墨水时总是要先将吸管压瘪才能将墨水吸起?
(2)抽水机为何只能把水抽到10m高。
(3)教材中的“想想议议”。
(4)讨论:如何“利用自行车打气筒测大气压强”?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社会走向物理,这是物理教育的重要途径,是物理学习的重要策略,也是探究性教学设计的重要策略。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8-1 07:53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四川乐山市实验中学 谢通
“发现法”“做中学”“思中学”“说中学”“练中学”是新课改中常见的词汇,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其内在的宗旨都是自主、合作、探究,都是为了实现课堂互动,让学生快乐学习、学会学习。由于水银对人体有害,“大气压强”一节的实验多为讲解实验,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应该怎样把握教材,实现师生互助,达到教学目标呢?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对于本节的教学,对学生提出课前预习要求:
1.根据课文的描述,做一做皮碗实验和水杯实验,初步体会实验原理、产生问题;
2.观察生活中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
课堂上,我将其分为四部曲:
一、课题的引入──设置问题、激发兴趣;
二、问题的探究──得出概念、实验测量;
三、问题的拓展──联系实际、深化研讨;
四、总结和归纳──形成结论、体味方法。
具体的处理方法:
一、课题的引入──设置问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家里做了实验,你是怎样做的?你有什么想法?(大约2分钟的发言时间)教师对讲得好的进行表扬,对讲得不怎么好的进行鼓励,调动积极性。
二、问题的探究──得出概念、实验测量
(一)大气压强概念的得出
1.学生做皮碗实验(如图1),思考是什么力量吊起了钩码?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原因:除了皮碗和钩码,就只有空气!这个力量一定来自空气。那为什么要挤压皮碗呢?学生会谈很多的想法,然后教师进行动画分析讲解(图2),得出A中大气对皮碗有向上的压力F;B中大气对皮碗有向右的压力F,在F的作用下,玻璃和皮碗间产生一个摩擦力f,f等于皮碗和钩码的重,从而得出大气压强的概念。
2.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还有哪些实例?鼓励学生发言,肯定学生的发言后,请两位学生分别演示书上的“水杯实验”和“鸡蛋实验”,再一次分析原因。
3.教师指出: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很多,但最早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通过多媒体介绍奥托·格里克和马德堡半球实验,然后请学生上台演示,学生踊跃争取动手,此时,可趁机提问:①怎么做这个实验?②为什么要将里面的空气抽掉?实验完毕后,再请学生讲讲: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力量?说明了什么?鼓励学生勇于探索,科学求证,大胆实践。
4.思路拓展:为什么大气有压强?为什么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了
对比液体产生压强的原因,学生很容易得出空气受重力作用,所以能产生压强,空气具有流动性,所以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的结论。
(二)大气压强的测量
1.提问:我们怎样才能测量出大气压强的值呢?要用到什么器材?(猜想)
2.演示(图3)实验:将玻璃瓶灌满水,再倒过来,看到什么现象?水受重力的作用,但没有往下流,一定是受到一个向上的力的作用,这个作用只能是来自大气压。将瓶子灌满的目的是什么?再将玻璃瓶换成1米长的玻璃管,用水灌满后倒放在水槽里,看到水还是没有流下来。那么,是不是不管玻璃管多么长,水都不往下流呢?究竟大气压能支待多高的水柱?(引出话题,进一步猜想)
3.介绍托里拆利和托里拆利实验: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实验动画,边演示边讲解。
4.我们怎样将大气压强计算出来呢?
水银产生的压力与大气压力平衡,将大气压强转化为水银的压强来计算:
P=P0=ρ水银gh
5.这里是采用转化和替代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算一算标准大气压能支持多高的水柱?由此知道如果用水来做这个实验有难度。
三、问题的拓展──联系实际、深化研讨
(一)托里拆利实验的拓展
1.实验中为什么要把玻璃管中的空气排尽?如果没有排尽空气,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为什么?我们又怎样检验空气是否排尽?
2.玻璃管的粗细对结果有没有影响?为什么?
3.如果将玻璃管往上提1cm或往下压1cm,但管口都不离开槽中水银面,管内外水银高度差有没有变化?如果将玻璃管倾斜呢?为什么?
4.如图4,a中在玻璃管顶端A处开一个小孔,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b中如果在玻璃管中间B处开一个小孔呢?
5.如图5,如果当时的大气压是72cm水银柱,a中A点的压强是多少?B点的压强又是多少?b中玻璃管顶端受到多大的压强?
(二)计算问题拓展
1.能不能用公式P=ρ空气gh来计算空中某点的压强?为什么?
2.假定当地的气压是76cm水银柱,塑料吸盘的半径是10cm,塑料吸盘吸在天花板上(不考虑吸盘的质量),下面能吊多重的物体?
3.假定地面的气压是76cm水银柱,地球的半径是6400km,地球上空气的质量大约是多少?
四、总结和归纳──形成结论、体味方法
这一部分尽量由学生完成,教师提示、鼓励。在这里就略写。
1.学生活动:总结本节内容,相互补充,形成本节知识体系。
2.学生活动: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
3.教师结语:生活处处皆物理,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多想方法,大胆实践,就能学好学活。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8-1 07:54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液体压强

山东省青岛市第51中学 王德前
  设计理念
  1.本节课在《课程标准》中没有具体的要求。但这一节课是很好的探究素材,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力求体现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2.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类比的方法。先把液体看成大量密集的小液滴组成,然后,用“大量、密集”的关键词,搜寻生活中的实例,把液体类比成“大米、苹果”等。针对一袋子大米,进行拟人类比,假如你是其中的一粒大米,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展开讨论,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然后再利用象征类比,把“大米”的感受“无奈”,联系到生活中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是学生最熟悉的。对学习状况的研究得出:学习的感受与给学生的压力有关,与自己的“名次”有关,与所在的集体有关。根据这些类比,可以建立液体压强规律的假说。然后,用实验验证假说,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液体压强规律,学会用压强计测量压强,知道液体压强的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过程中,练习使用类比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整堂课的学习中,通过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乐于参加探究的态度,敢于把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交流的勇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整堂课的学习中,通过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乐于参加探究的态度,敢于把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交流的勇气。
教学重点
探究式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能力。
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类比法
教法
探究式教学
教具和媒体
多媒体,压强计,自制“可乐瓶”烧杯,水,刻度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老师演示实验:
  用一个塑料袋装满水,用一个钉子从底部扎一小孔,水就会从底部流出。
  (组织学生讨论)说明:水对底部有压强。
  老师用钉子从袋子的四周扎上一些小孔,水就会从四周喷出。
  (组织学生讨论)说明:水对侧面有压强。
  如果塑料袋子装的是别的液体,实验现象是一样的。
  拓展: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有压强。
  (组织学生讨论)液体有重力,所以对底部有压强;液体跟固体不同,有流动性。容器壁阻挡着它流动,它就会对容器壁有压强。
  二、进行新课
  水对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水的内部是否有压强?有。为什么说有?就像我们在吃火锅时,在中间有一个隔板把辣的和不辣的分开了。假如设想一下,把隔板一边的水拿走,另一边的水对侧壁就有压强。因此我们都同意当隔板还在时,两边的水对它有压强,那么,把隔板拿走,水的内部有压强。
  1.提出问题
  液体压强有什么规律?或者说,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2.引导类比
  咱们先看能不能把液体分成若干小液滴,(边画示意图,边讲解)这些小液滴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
  在这个描述中,关键词是“大量、密集”。
  ①直接类比
  请找出日常与“大量、密集”有关的事物,请同学们想得越多越好,尽可能多的告诉我。
  街上走的人群、乱哄哄的苍蝇、箱子中的苹果、一袋子大米……我们从一大箱苹果开始研究。
  ③拟人类比
  现在我们可以想象自己就是一只只苹果,被装在箱子中。这时,你有何感受?
  呼吸困难、愤怒、受到挤压、挣扎、无奈……
  ③象征类比
  大家的感受也就是:无奈的承受。现在以“无奈的承受”为题,说说日常哪些现象是这样的?
  人在社会中、羊在圈中、在网中的鱼、同学们的学习状况……
  我们不妨来讨论一下:我们熟悉的学习是如何无奈的承受?
  各方面的压力,如家长、同学、亲戚……;在班中的名次前后对于个人的感受也不同;同样的成绩在不同的班级或不同的学校感觉也不同。
  可见,由于学习的状况造成的无奈与压抑,来自各个方面,并与名次、学习环境都有关系。
  (说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类比,从而使陌生的问题变为熟悉的问题。该环节是学生思维最独特、最发散的环节。在以上的这三个环节中,学生的想法很多,发散思维得到从没有过的训练,他们的好多想法来自生活,他们更熟悉,更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在这几个环节中,只起组织、引导的作用。为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切不可为了赶进度,匆匆而过,使学生来不及思考讨论,在最能锻炼学生能力的环节,达不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3.适用问题
  对应学习的无奈,你能否体验液体中液滴的感受?
  小液滴感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作用,这种作用与小液滴所在的位置(深度)有关,也与液滴所在的环境(液体的种类)有关。
  4.找到方案或建立假说
  根据刚才的讨论,请你谈谈对液体压强有关因素的看法。
  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不同的深度压强不同,不同的液体中同一位置的压强也不同。
  5.检验论证
  我们用实验来验证,现在有这样一种测液体压强的仪器──压强计(教师简介:我把手指压在橡皮膜上,在右侧的“U”型管中出现高度差,我们看到“U”型管中出现高度差,就知道橡皮膜上有压强)。
  请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交流。
  下面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一液体、同一深度压强是相等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6.评估
  今天的实验只能到此为止。让我们回顾一下今天的实验:
  ①实验设计有无不合理的地方?
  ②操作中有没有什么失误?
  ③测量结果是不是可靠?
  知识应用
  请同学们阅读书上材料,了解液体压强规律的应用。(边阅读,边讨论)
  请一位同学说明什么是连通器?举几个连通器的例子。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都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8-1 07:54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阿基米德原理

河北省河北师大实验中学 鲍永宾
  设计理念
  1.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创设富于挑战性、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情境,利用生活中常见器材比如:橡皮泥,易拉罐等设计实验,拉近物理与社会、物理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对物理有亲近之感,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科学探究,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愉悦,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学会一种计算浮力的方法。
  2.进一步练习使用弹簧秤测力。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科学探究,培养探究意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收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加对物理学的亲近感,保持对物理和生活的兴趣。
  2.增进交流与合作的意识。
  3.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勇于、乐于参与科学探究。
  教学准备
  空易拉罐(自备,每组2/5个)、小容器(自备,每组至少1个)、弹簧秤2×9只、纸杯9只、固体物块9个、溢水杯9只、橡皮泥9块、钉子若干。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浮力,并且得到了三种计算浮力的方法,它们分别是(师生共同回忆,教师板书):
  1.当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其所受浮力F浮=G物;
  2.用弹簧秤测定物体浮力。把物体挂在弹簧秤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F1,将物体浸入水中,弹簧秤的示数为F2,则物体所受浮力为F浮=F1-F2;
  3.利用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求得浮力:F浮=F下-F上。
  师生讨论:这三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第一种只适用于计算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第二种不适用于质量过大的物体,第三种不适用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既简单又普遍适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是2000年前由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发现的,所以称之为阿基米德原理。(板书:阿基米德原理)。
  二、进行新课
  1.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首先,我们一起来做两个实验:
  实验一:
  每组分发一块大小相等的橡皮泥(当众分发,增加可信度),给大家3-5分钟的时间,利用橡皮泥做一条小船,看哪一组的船装“货物”最多“货物”是规格相同的钉子。
  分组实验:
  (由于问题具有挑战性且贴近学生实际,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各组成员分工协作,争先恐后,开始行动。有的用手捏,有的先用笔杆轧成“饼”,再把四周折起,做成“船”,做完后纷纷放入水中,投放“货物”。“……10、11、12……20……”。在这九个组中,有八个组“装货”在十个以上,有两个组在20枚钉子以上。在整个过程中,同学们兴奋不已,继而每个同学却为自己的“小船”最终“沉没”而惋惜顿足。虽然老师还没有提出做船的目的,但事实上他们在做的过程中都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怎样做,才能装货更多?”)
  实验二:
  请同学们拿出自备的空易拉罐,慢慢地压入水中,感受手掌受力变化。(教师示范表演)
  2.提出问题
  教师:通过前面的两个实验,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浮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3.猜想与假设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两个实验作出自己的猜想,并说出猜想的根据。
  (正如课前预料,同学们纷纷作出反应)
  学生:底面积,因为把船底做大,“货物”装的才多;物体密度,有些物体在水中漂浮,有些物体则会沉底;液体密度,因为同一物体在水中可以沉底,在水银中则可以漂浮;浸入液体的深度,因为易拉罐越往下压,越费劲;浸入液体的深度和物体的底面积,因为用粗细不同的易拉罐,压入水中相同的深度,用力大小不同。
  教师:(把各种猜想结果写在黑板上)我们今天着重研究浮力与浸入液体的深度和物体的底面积是否有关。(并引导学生取得共识)这就是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也就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否有关?有什么关系?但是测量液体体积的量筒,对少量液体而言,误差是比较大的。对某种确定的物质而言,体积和质量、重力是—一对应的。为了测量的方便(从结果出发指导实验),我们研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4.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教师:我们应该如何设计实验去验证我们的猜想?
  (经过组内同学之间的交流,大部分同学可以确定研究方案)用弹簧秤测量物体所受浮力,用老师提供的纸杯把物体从溢水杯中排出的水收集起来,用弹簧秤测定其重力。最后寻找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关系。
  5.收集证据(进行实验)
  分组实验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展现了一些个性化的作法:有些同学在往溢水杯中放物体的同时,测出了物体所受浮力和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有些同学是先在自备容器中测定物体全都浸入水中时所受浮力,再利用溢水杯测定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时排开水所受重力;有些同学在测定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时,因为杯子太轻,事先在杯子里装了适量的水,测出其重力,再把物体排开的水收集起来,测其总重,二者之差即是物体排开水所受的重力……)
  (在实验过程中,一组5人,他们有的提弹簧秤,有的读数,有的记录,同学们对出现的问题时有讨论与争辩。比如有的同学手持弹簧秤的外壳部位;有的同学用弹簧秤提着物体入水中时太快,造成溢出水的体积与物体体积不等;……通过争论,交流,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使实验过程更加合理。)
  记录数据
  以下是四级学生的实验数据:
第一组:
弹簧秤1
2N
1.6N
弹簧秤2
0.1N
0.5N

第二组:
弹簧秤1
2N
1.7N
弹簧秤2
0.5N
0.8N

第三组:
弹簧秤1
1.4N
0.2N
弹簧秤2
0.1N
1.2N

第四组:
弹簧秤1
1.3N
0.2N
弹簧秤2
0.2N
1.3N

  6.分析论证分组分析数据
  在得到测量结果后,同学们自发地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各组交流:他们发现两只弹簧秤示数变化量是相同的,其中弹簧秤1示数的减少量是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弹簧秤2示数的增加量是物体排开水所受重力的大小。
  师生共同确认: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之大小,即F浮=G排。从而证明同学们前面的猜想是有根据的。
  课堂小结与延伸
  教师:(在得到F浮=G排之后,首尾呼应)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第四种计算浮力的方法。它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比较简单的方法。
  现在请同学们对以下问题发表意见。(通过例题,对今天所学进行巩固,同时强化交流与合作及评价意识)
  教师:(投影)例:如图所示:有一个正方体,浸没在液体中,要求出它所受浮力大小,还需要给出哪些条件?
  (此题打破常规,没有采用根据已知条件求得未知结果的问题模式,而是已知部分条件和结果,要求同学们给出其他条件)这道题同样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根据所学浮力知识,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随堂记录在黑板上):
  1.液体密度;物体体积
  2.液体密度;物体边长
  3.液体密度;物体质量;物体密度
  学生:(教师提议)对各组条件进行评价。
  (下课之前,教师提议)同学们自己评出第9组为踊跃发言小组(全班45人,共分成9个小组),然后予以鼓励(掌声)。
  教师:对于其他猜想因素,课下同学们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器材,逐个进行验证,并排除无关因素。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8-1 07:55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大气压强

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 陈宗荣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能用实验或有关事例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能用大气解释简单的现象。

知道如何设计实验测量大气压。
重点难点

1.大气压的存在及大气压的方向。
2.大气压强值的测定实验设计。
能力目标

进一步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能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

学会利用网络等媒介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实验器材

皮碗,筷子,报纸,水杯,硬纸板,水槽,水管,钩码,弹簧管秤,烧瓶,热水,烧杯,鹌鹑蛋,针筒
德育目标

学会与人合作,共同学习。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培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科学研究方法。

课件路径

http://www.liuzhong.xm.fj.cn
/kjk/html/index.htm
学习程序

方法指导
导入

本节课我们将一起研究大气的压强和如何测定大气压强的值。
说明主题
新课学习

一、大气压强

虚拟实验,是真是假?

虚拟现象



巧断竹筷


空瓶吞蛋


倒置水杯


喷泉奇观


真假问题

薄纸轻盖,能挡雷霆一击?

不费吹灰之力,鸡蛋自动入瓶?

硬纸板上可支撑水柱,不可承载钩码?

玻璃管有多高,水柱便有多高?

真观判断

真/假/不确定

真/假/不确定

真/假/不确定

真/假/不确定

实验探究

真/假/不确定

真/假/不确定

真/假/不确定

真/假/不确定

理论分析






课件演播
激起悬念

学生判断
实验探索
分组讨论
提问:对上述实验现象,你有什么问题想说或想问吗?其他同学有什么看法?

拓展:结合课件演示进一步分析点评。


把挤出空气的一对皮碗放在真空罩中,抽空真空罩里的空气,皮碗会
________,说明挤出的空气的皮碗能承受很大的拉力确实是因为________的作用;倒置水杯,使杯口分别朝不同的方向,硬纸片都不掉下,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将覆杯实验中的杯子底部开个孔(如图3,图4)。演示时,先用手指按住小孔,实验结果和前述相同,叫一位同学大喊一声,硬纸片应声而落,请学生分析其中奥秘。并说明当大气压相互抵消时,硬纸片无法承受水的压力。

小结: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空气,通常把这层空气称为大气。大气也像液体那样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且能够流动,因而大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我们生活在大气的海洋底层,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一切物体都有压强。




   

二、大气压强的测定(方案)

引入:在前面实验中,我们一定想知道覆杯实验中的硬纸片能承受多少拉力,靠抽气的办法形成的喷泉能有多高,显然,这一切都跟大气压的值有关,那么,大气压到底有多大呢?


展示各种器材,请学生自主选择设计,也可另行选择其他器材,设计的方案应包括原理、器材、实验步骤和计算式。比比看谁设计得又快又好。或者你也可以对别人的方案加以修改、完善。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计算式
















学生展示各自的实验方案。


学生可能设计的测量大气压值的方案值。


①用针筒和钩码测量
──针筒倒立固定在铁架台上,针头端用橡皮套封住,在活塞下挂钩码到适量时用弹簧秤向下拉,使活塞匀速向下运动。把钩码的重加上弹簧秤的拉力即F,再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出活塞的半径,根据S=πr2算出受力面积,再用压强公式算出大气压。

②网上操作
──上网查寻大气层的重G、地球上的表面积S,利用公式P=F/S=G/S可算出大气压强。

③用皮碗测量
──把小皮碗“压”在玻璃上,用弹簧秤拉皮碗,直到刚好把皮碗拉动,记下这时的拉力,再测出皮碗的受力面积即可算出大气压。

④用水管测量──楼上的同学观察到管内水面下降,直到水不再下降时,在水面处做下记号,收回水管后用米尺量出原来管内水管的长,用公式P=ρgh即可算出大气压强。覆杯实验,下挂钩码,一直添加到纸片刚好脱落,算出钩码总质量m和杯口面积S,由P=F/S=mg/S求出……


教师点评各种方案的优劣,播放相关课件,指出长水管实验最接近科学家的思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实验的可操作性更强,更方便,引入托里拆利实验。


作业

浏览《大气的压强》网页。

上网查找有关大气压的知识。


回家做做看:
a 空瓶吞蛋 b 用矿泉水瓶代替量筒,完成P163116
课后完成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8-1 07:55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液体的压强”教学实录

青岛市第51中学 王德前
  【设计理念
  1.本节课在课程标准中没有具体的要求。但这一节课是很好的探究素材,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力求体现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2.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类比的方法。先把液体看成大量密集的小液滴组成,然后,用“大量、密集”的关键词,搜寻生活中的实例,把液体类比成“大米、苹果”等。针对一袋子大米,进行拟人类比,假如你是其中的一粒大米,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展开讨论,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然后再利用象征类比,把“大米”感受的“无奈”,关联到生活中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是学生最熟悉的。对学习状况的研究得出:学习的感受与给学生的压力有关,与自己的“名次”有关,与所在的集体有关。根据这些类比,可以建立液体压强规律的假说。然后,用实验验证假说,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液体压强规律,学会用压强计测量压强,知道液体压强的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过程中,练习使用类比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整堂课的学习中,能过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乐于参加探究的态度,敢于把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交流的勇气
教学重点

探究式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能力
教学难点

运用“综摄式”教学模式的熟练程度
教学方法

透镜式教学法──综摄式教学模式
教具和媒体

多媒体,压强计,自制“可乐瓶”烧杯,水,刻度尺

  注:综摄式教学模式的一般操作程序:
  提出问题(思维聚合)→引导类比(思维发散)→适应问题(思维聚合)→找到方案或形成假说(思维发散)→检验论证(思维聚合)
  【教学过程实录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咱们一起看这样一个实验。
  (教师演示,用一个塑料袋装满水,用一个钉子从底部扎一小孔,水就会从底部流出。)
  生:观察,思考。
  师:请大家讨论一下,这个实验说明什么?
  生:讨论,回答。水对底部有压强。
  师:请大家继续看。
  (教师用钉子从袋子的四周扎上一些小孔,水就会从四周喷出。)
  生:观察,思考
  师:请大家再思考一下,这又说明什么?
  师:讨论,回答。水对侧面有压强。
  (说明:现在生活中,时常用塑料袋子装液体,如在青岛用塑料袋子盛啤酒、豆浆等。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得到启发,设计的实验更加贴近生活,学生会觉着亲切,学生更加乐于思考,乐于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师:刚才,咱们一起通过实验,学习了水对容器底和容器壁有压强,如果塑料袋子了装的是别的液体,实验现象会不会不同?
  生:不会。
  师:那么,我们的结论应当是: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有压强。大家同意吧?
  生:同意。
  师:那么,再请大家思考一下:液体为什么对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生:讨论,回答。因为:液体有重力,所以对底部有压强;液体跟固体不同,有流动性。容器壁阻挡着它流动,它就会对容器壁有压强。
  (说明:设置一个小的问题,就从研究的水转移到普遍的液体上。这体现了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规律。让学生讨论液体对底部和侧壁有压强的原因,是为了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习惯,更是为了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敢于大胆的想象,为解决液体内部压强做个铺垫。)
  二、进行新课
  师:大家想过没有,水对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水的内部是否有压强?大家想一想
  生:有
  师:为什么说有呢?生:……
  师:就像我们在吃火锅时,在中间有一个隔板把辣的和不辣的分开了。假如设想一下,把隔板的一边的水拿走,另一边的水对侧壁就有压强。因此我们都同意当隔板还在时,两边的水对它有压强,那么,把隔板拿走,水的内部有压强。
  · 提出问题
  师:大家想过没有,液体压强有什么规律?或者说,液体的压强与那些因素有关?
  (说明:师生一起提出要研究探索的问题。由于中学物理知识的简单性及单一性,因此最终问题的确定不必像综摄法的操作那么复杂。大部分问题可直接提出,个别复杂些的问题也可在此环节中转化成一些更简单、更直接、更具体的问题。)

  · 引导类比
  师:咱们先看能不能把液体分成若干小液滴组成,(边画示意图,边讲解)这些小液滴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
  生:同意
  师:在这个描述中,关键词是什么?
  生:讨论,“大量、密集”
  1.直接类比。
  师:请找出日常与“大量、密集”有关的事物,请同学们想得越多越好,尽可能的多告诉我。
  生:街上走的人群、乱哄哄的苍蝇、箱子中的苹果、一袋子大米……
  师:我们从一大箱苹果开始研究。
  2.拟人类比。
  师:现在我们可以想象自己就是一只只苹果,被装在箱子中。这时,你有何感受?
  生:呼吸困难、愤怒、受到挤压、挣扎、无奈……
  3.象征类比。
  师:大家的感受也就是:无奈的承受。现在以“无奈的承受”为题,说说日常哪些现象是这样的?
  生:人在社会中、羊在圈中、在网中的鱼、同学们的学习状况……
  师:我们不妨来讨论一下:我们熟悉的学习是如何无奈的承受?
  生:各方面的压力,如家长、同学、亲戚……;在班中的名次前后对于个人的感受也不同;同样的成绩在不同的班级或不同的学校感觉也不同。
  师生一起得出:可见,由于学习的状况造成的无奈与压抑,来自各个方面,并与名次、学习环境都有关系。
  (说明: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创造工程类比法将研究的问题与自己想到的日常事物进行类比,从而使陌生的问题变为熟悉的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依次运用直接类比、拟人类比、象征类比及幻想类比。该环节是学生思维最独特、最发散的环节。学生的想法很多很多,有的难免有点不着边际,但是老师应当给予适度的评价,切不可抹杀学生的积极性、发散性思维、创造性习惯。在以上的这三个环节中,学生的想法太多,发散思维得到从没有过的训练,他们的好多想法来自生活,他们更熟悉,更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在这几个环节中,只起组织、引导的作用。为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切不可为了赶进度,匆匆而过,使学生来不及思考讨论,在最能锻炼学生能力的环节,达不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 适用问题
  师:对应学习的无奈,你能否体验液体中的液滴的感受?
  生:小液滴感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作用,这种作用与小液滴所在的位置(深度)有关,也与液滴所在的环境(液体的种类)有关。
  (说明:将对熟悉问题的探索结果再类比到原先的研究问题上,类比出该研究问题的对应内容,从而使熟悉的问题再变成陌生的问题。)
  · 找到方案或建立假说
  师:根据刚才的讨论,请你谈谈对液体压强有关因素的看法。
  生: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不同的深度压强不同,不同的液体中同一位置的压强也不同。
  (说明:将对研究问题的探索内容进行进一步探讨,形成假说。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比较高的素质,把研究熟悉的问题所得的体会,一一对应到原来的问题上,形成新的假说。找到研究的课题。教师应当强调事物的类似效果。学生对熟悉事物的研究激发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对自己的假说深信不疑,这时教师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假说仅仅是假说,我们还得进行下一步。)
  · 检验论证
  师:如何证明假说是否正确?
  生:通过实验。
  师:现在有这样一种测液体压强的仪器—压强计(教师简介:这样,我把手指压在橡皮膜上,在右侧的“U”型管中出现高度差,我们一看到“U”型管中出现高度差,我们就知道橡皮膜上有压强),那我们想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这个压强计如何使用?
  生:讨论。
  师:我给大家准备了大的可乐瓶子,用它来装水,这样就能使水足够深,研究起来方便。下面就请大家一起讨论试验方案。
  生:学生讨论,找到实验方案。
  师:咱们一起交流你的实验方案,看其他同学的想法是否跟你一样,有没有你想不到的,有没有更好的想法是你想不到的。
  生:交流。
  师:下面按照自己的想法,或者用你认为好的做法,去实验,验证咱们的假说。
  生:进行实验。
  师:巡视,指导:如何控制变量,如何注意开始使“U”型管中的水面高度一样。
  师:你的实验能得出结论吧?
  生:能。
  师:大家交流一下你得出的结论,看别的同学是否跟你的结论一样。
  生:讨论,得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一液体、同一深度压强是相等的。不同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说明:这一环节,学生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实验验证,热情很高,实验方法比较好。在以前的实验时,使用的烧杯太浅,实验时很不方便。自制的教具,用剪刀从大可乐瓶的颈部剪掉,用其装水,这样水就较深,在实验时,很容易完成。小组合作也很到位,一学生动手做,另一学生提醒、观察、记录—这都较好地体现了合作精神。)
  · 评估
  师:尽管大家意犹未尽,但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实验只能到此为止。让我们回顾一下今天的实验:
  (1)实验设计有无不合理的地方?
  (2)操作中有没有什么失误?
  (3)测量结果是不是可靠?
  生:(分组讨论、总结、交流)
  (说明:评估这节课,不仅仅局限在得出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学生对过程的回顾、体验,从过程中,得出方法之类的东西,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学着运用这些方法,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本节课,最重要的是学会用类比的方法,把一些新的问题先分析,找到的特征,然后,类比到熟悉的事物,从熟悉的事物当中找到一定的规律,用这个规律类比出新问题的规律,形成假说。然后,想方设法验证假说,得出规律。)
  · 知识应用
  师:我们这一节课,共同学习了液体压强的规律,下面让我们一起阅读书上材料,了解液体压强规律的应用。请看课本,边阅读,边讨论。
  生:阅读、讨论。
  师:哪一位同学介绍一下什么是连通器?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生:回答,举例,补充。
  师:除了书上举的几个例子外,你们能否通过讨论后,举出更多的例子。
  生:……
  (说明:根据规律的有关内容,学生相互讨论、畅所欲言、大量举例。体现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把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遇到的现象,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
  小结
  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都有哪些收获?
  生:回顾,讨论
  师:哪位同学说说看,请大家交流交流生:……
  【板书设计】
  注:本课于2001年2月举行青岛市公开课,之后被选为青岛市优秀教学法的录像课。在课堂中,学生是主动的,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很乐于交流自己在生活中的经验。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8-1 07:56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浮力”教学实录

山东省即墨市第二十八中学 张道林
  【设计理念】
  1.从生活中浮力现象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将所学知识用于生产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2.在研究问题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科学方法探究,提倡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知识“发现者”“创立者”,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自己设计、思考、讨论、实验等方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浮力方向
2.
通过实验认识浮力
3.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4.
知道物体的浮沉知识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浮力大小过程
2.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现象入手,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在实验过程中能于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1.
通过实验猜想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
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教学方法

1.
透镜式教学
2.
边观察、边实验、边讨论的启发式教学
教具和媒体

皮球、铝块、弹簧秤、溢水杯、小筒、橡皮泥、砂石、饮料桶、水桶

  【教学过程实录】
  一、设置情景,引入新课
  师:演示实验
  ①将一个皮球从空中自由释放。
  ②将一个皮球放在桌面上。
  根据我们学过知识,讨论在两次实验中,皮球运动状态为什么不同?
  生(学生分小组讨论,解释现象,组内交流。)
  师:(引导猜想)根据这两种现象大家猜想,将皮球按入水中,皮球将会怎样运动?为什么?(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生(讨论,大胆猜想,积极发言。)
  师:请同学们思考这种研究问题方法是哪种方法?
  生:类比法。
  二、进行新课
  师:我们把皮球浮在水面这类现象称为浮力现象,大家讨论一下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现象?
  生:(分小组讨论后,交流。)鸭子在水中游泳,轮船水上航行……
  师:针对浮力这种常见现象,你想知道哪些有关浮力知识呢?
  生(展开想象,分组交流、讨论,各抒已见,提出一系列问题。)
  1.浮力有方向吗?方向向哪儿?
  2.物体在什么情况下才受浮力?水中下沉物体是否受浮力?
  3.浮力大小等于什么?
  4.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在黑板一侧板书学生提的问题。)刚才这几位同学提得问题非常好!下面我们大家先讨论一下浮力有无方向,方向向哪?你的依据是什么?
  生(分小组讨论交流,从不同角度阐述理由。)
  师:(板书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家知道皮球漂在水面上受浮力,那么在水中下沉物体是否也受浮力呢?讨论一下看如何用简单实验来说明这一个问题?
  生(分组讨论,利用学具实验探讨。)
  师(巡回指导,发现做实验好的学生典型。)
  生:(学生到讲台上演示实验)用弹簧秤测铝块在空气中重力,再将铝块浸入水中,发现弹簧秤示数变小,说明铝块受一个向上的力,即浮力,所以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师:(给学生点评鼓励)(板书一切浸入液体中物体都受浮力)同学们思考一下,你能否归纳得出测量浮力的方法?将答案写在纸上。
  生(思考后,将结论写在纸上。)
  师:(投影多名学生写的结论,评价、鼓励学生)(板书F浮=G-F)这种测浮力方法是采用物理学法中哪一种?
  生:等效转换法。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比赛,用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做船,用砂石作货物,看一看,谁做的船载的货物多?
  (设计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生(积极参与造船,气氛热烈。)
  师(巡回指导,找到载货最多的船与载货最少的船。)
  生(学生拿着这两只小船在全班展示。)
  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大家根据这两只船在水中载货的多少不同,分组讨论交流,猜想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什么呢?
  生(观察两只船的差异,分组讨论,大胆猜想,交流争论。)
  师:接下来做第二个实验,将饮料瓶慢慢压入水桶的过程中,体会浮力的变化,观察水位变化情况,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变化情况。
  生(分组做实验,观察、体会、讨论、猜想。)
  师:(让学生到讲台上做实验)将水桶中装满水,再将饮料瓶慢慢压入水桶中,体会浮力大小变化,(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溢出水的多少)进一步猜想浮力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生(实验者面向全体同学谈体会,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组讨论、猜想、回答。)
  师:到底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需要用实验来验证。(实验是检验猜想是否正确的标准)以铝块为例,讨论如何探究铝块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与铝块排开水的重力关系?
  生(讨论、交流实验方案,选取最好的方案。)
  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表格。)
  生(培养发散思维设计实验表格。)
  师:(选取表格投影、点评,确定合适表格。)

1
2
3
铝块在空气中的重力



铝块在水中的重力



铝块在水中受的浮力



排开水重力




  师:同学们自选器材、完成实验,写出实验报告,得出结论。(投影)
课  题

器  材

猜  想

实验步骤

分析论证

评  估

合作与交流


  生(分组动手做实验,讨论交流,归纳结论。)师:(板书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即F浮=G排)根据这个结论我们可以看出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
  物体在气体中也受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对于气体也适合。
  生(投影练习,学生巩固知识)
  师:(投影)讨论题浸入液体中物体都会受到浮力,但有的物体要上浮,有的物体要下沉,这是为什么?
  生(分组讨论、交流)
  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浮沉状况)
  (板书
  当F浮>G时,物体上浮,最终结果是漂浮F浮=G;
  当F浮=G时,物体悬浮;
  (当F浮<G时,物体下沉。)
  通过这节课学习,大家讨论归纳一下我们都可以用哪些方法测量浮力?
  生(分组讨论,归纳、总结、交流)
  师:现在,同学们来自学潜水艇、密度计、气球和飞艇知识,自学过程中不懂问题,可以查阅各种资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生(查阅资料,讨论自学)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投影)
  1.三国时期,曹操想测大象质量,大臣们手足无策,但年仅七岁曹冲却称出了大象的质量,假如你是曹冲,你会测吗?请说明测量方法与理由。
  2.利用量筒、水、橡皮泥,你能测出橡皮泥的密度吗?
  3.写出你在厨房做饭过程中,利用到浮力知识的场景。
  4.盐水选种是我国农民创造的选种方法。配制适当密度的盐水,利用浮力来区分好坏种子,请说明理由。生(分组讨论,交流答案。)
  师(引导学生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生(通过动手实验、学生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感到通过自己努力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体验成功喜悦。)
  四、评估
  通过这节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
  五、反馈检测(投影)
  六、归纳小结
  1.本节课采用物理学方法有:类比法、等效转换法。
  2.本节课采用学习程序:
  提出问题──猜想──实验验证──分析论证──得出结论──评估──交流合作
  3.归纳测量浮力的多种方法。
  七、作业布置
  将弹簧秤改造成一个可以直接测浮力大小的装置。(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板书设计】
三、浮力

1.浮力方向:竖直方向
2.条件:一切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浮力
3FGF
4.阿基米德原理:FG
5.物体浮沉
FG时,上浮,最终结果是漂浮 FG
FG时,物体悬浮
FG时,物体下沉

  注:本节课于2002年10月30日在即墨市第28中学上过青岛市新教材研究课。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8-1 07:57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阿基米德原理


青岛市第四十八中学  徐海虹
【教材分析】
【教学设计说明】
1.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有多个探究活动穿插进行,环环相扣,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自发进行探究活动。
2.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注意到了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不仅运用到了物理教学中常用的转换法、控制变量法、对比法、实验法,还运用到了学生在生活中常用的排除法、推导法等,可以开阔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和发展。
【教学流程简案】
附:
1. 利用“称重法”测量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的表格记录:
2. 方法一的表格记录:
方法二的表格记录:
3. 收集排开液体的方法:
(1)利用烧杯制作溢水杯(方法见书)。
(2)将塑料袋(或矿泉水瓶)的一定高度剪一个小孔,加入水,多余的水就会从空中流出,当水不流时,见袋内放入物体,将此时孔中流出的水用烧杯(塑料袋等)接住即可。
(3)将小烧杯加满水后放入大烧杯中,将物体放入小烧杯时,溢出的水会被大烧杯收集。
(4)将量筒中放入一定量的水,记录此时的体积,将物体浸入量筒的水中,记录此时体积,溢出的水的体积即为()。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8-1 07:58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青岛市第五十一中学  王凯红
【教学设计理念】
1. 本节知识技能要求是初步了解,所以大量的实验和现象是学习成功的关键,课堂中我设计了十几个实验和生活现象,使学生在“兴中启”、在“趣中探”,做到在兴趣中寻找规律,理解规律。
2. 为了让学生自然轻松地得出“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研究课题,我设计了7个小实验,让学生归纳总结。然后回过头来再让学生设计实验解释生活现象,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学习理念。
3. 对“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个知识点的处理,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与气体类比的方法,运用“讨论·实验·探究·创造·反思”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提出问题—进行类比—形成假说—实验检验—得出结论—生活应用”为主线的思维程序让学生自己探究,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4. 为了使学生的学习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在最后的创造活动中,先通过阅读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利用“机翼”进行逆向思维的创造方法,解决跑车“飘”起来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引入
课件展示三个生活情景
1. 一阵秋风吹过,地上的落叶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舞起来。
2. 冬天,风越刮越大,带烟囱的炉子里的火越着越旺,火苗越蹿越高。
3. 居室前后两面的窗子都打开着,过堂风吹过,居室侧面摆放的衣柜的门被吹开了。
这些都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同学们思考过其中的奥妙吗?科学往往就藏在我们身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通过实验揭示这个小秘密。
二、学生实验、确立研究课题
(一)学生实验
教师布置给学生以下七个实验,要求学生在15分钟内,选择其中一部分,根据要求进行实验(选择的实验越多越好),提醒学生注意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1. 纸条一端贴近下嘴唇,用力向纸条上方吹气,观察现象(图1)。
图12. 将一张纸折成∩形(图2)平放在桌子上,用力向∩形纸的下方与桌面之间的空间吹气,观察现象。

图2
3. 用手握着两张纸,让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图3),观察两张纸怎样运动。
图3
4. 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图4),并将手指移开,观察现象。
图4
5. 两个乒乓球用绳拴好,手提绳将两个球平行放置,向两个球中间用力吹气,观察现象。(图5)

图5
6. 把一根长10 cm左右的饮料吸管A插在盛水的杯子里,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靠在A管的上端。往B中用力吹气,观察现象。(图6)
图6
7. 轻轻捏着一个轻质小勺的勺柄,能使小勺在手指间晃动自如,打开水龙头,让水稳定的往下流,把勺子的凸面靠近水流,观察现象。(图7)
图7
(二)现象汇总
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分组汇报实验现象。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实验:
1. 实验中的研究对象为什么会运动?(研究对象的两面存在压强差)
2. 什么原因造成了压强差的存在?
3. 这些实验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三)确立课题、得出结论
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出:这些实验都是研究了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实验现象归纳出实验结论: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三、设计实验、解释现象
放手让学生运用结论,利用身边的器材再自行设计一两个小实验。
比如,“吹硬币”、乒乓球被水流吸住、电吹风向上对着乒乓球吹、越吹越不跑等实验。
(这个实验也可演示,由学生解释现象)
实验后讨论分析下列问题:
1. 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的站台上,离站台边缘1 m左右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线,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地方候车,这是为什么?
2. 为什么风暴常常会把房子的顶部掀掉?
3. 观察课题引入的三个场景,解释现象。
四、应用类比、深入课题
利用类比的方法,把研究课题从“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转移到“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上来,引导学生沿着这样一种思维程序进行探究。甚至于思维程序的每一环节都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得出。
提出问题:气体压强和流速有这样的关系,那么液体呢?
进行类比:气体和液体有许多相似性,可以类比的猜想。
形成假说: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实验检验: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来验证。比如两只塑料泡沫小船并列放入水中,加快中间水的流速,观察现象。
得出结论:验证了假说的正确性。
生活应用:热水器中冷热水的混合(可以进行课堂演示)。当水平管中不断有冷水通过时,管内压强减小,热水会沿竖直管上升与横管中的冷水混合。
图8
五、拓展创造
1. 阅读教科书80页“飞机的升力”,根据图13.4-4制作的机翼模型进行实验。分析现象原因。
2. 与飞机的机翼相似,鸟的翅膀上方也呈弧形。由于鸟的翅膀的柔韧性好,它们拍动翅膀时不仅产生升力,而且还会带着鸟儿往前飞。
3. 像机翼、鸟的翅膀的这种形状的应用很多,比如跑车的车头呈流线型,当跑车跑得太快,车会有什么危险?(发飘、不稳)怎样避免这种危险?
学生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启发学生能不能根据机翼的作用,用逆向思维的创造方法来思考):
在跑车的尾部安装一只倒置的翅膀,弧形朝下,当车速很大时,作用在这只翅膀上的方向向下的压强大,这样可以增强车轮的着地性能。实际上,这种翅膀已被采用,叫气流偏导器。
图9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学生总结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研究方法、探究过程,布置学生书面写出这节课自己的收获在哪儿,有什么启发。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8-1 07:59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液体压强


青岛市第五十一中学  王德前
【设计理念】
1. 本节课是很好的探究素材,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力求体现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2.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类比的方法。先把液体看成大量密集的小液滴组成,然后,用“大量、密集”的关键词,搜寻生活中的实例,把液体类比成“大米、苹果”等。针对一袋子大米,进行拟人类比,假如你是其中的一粒大米,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展开讨论,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然后再利用象征类比,把“大米”的感受“无奈”,关联到生活中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是学生最熟悉的。对学习状况的研究得出:学习的感受与给学生的压力有关,与自己的“名次”有关,与所在的集体有关。根据这些类比,可以建立液体压强规律的假说。然后,用实验验证假说,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演示实验:
用一个塑料袋装满水,用一个钉子从底部扎一小孔,水就会从底部流出。
(组织学生讨论)说明:水对底部有压强。
老师用钉子从袋子的四周扎上一些小孔,水就会从四周喷出。
(组织学生讨论)说明:水对侧面有压强。
如果塑料袋子装的是别的液体,实验现象是一样的。
拓展: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有压强。
(组织学生讨论)液体有重力,所以对底部有压强;液体与固体不同,有流动性。容器壁阻挡着它流动,它就会对容器壁有压强。
二、进行新课
水对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水的内部是否有压强?有。
为什么说有?
就像我们在吃火锅时,在中间有一个隔板把辣的和不辣的分开了。假如设想一下,把隔板的一边的水拿走,另一边的水对侧壁就有压强。因此,我们都同意当隔板还在时,两边的水对它有压强,那么,把隔板拿走,水的内部有压强。
(一)提出问题
液体压强有什么规律?或者说,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引导类比
咱们先看能不能把液体分成若干小液滴,(边画示意图,边讲解)这些小液滴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
在这个描述中,关键词是“大量、密集”。
1. 直接类比
请找出日常与“大量、密集”有关的事物,请同学们想得越多越好,尽可能多地告诉我。
街上走的人群、乱哄哄的苍蝇、箱子中的苹果、一袋子大米……
我们从一大箱苹果开始研究。
2. 拟人类比
现在我们可以想象自己就是一只只苹果,被装在箱子中。这时,你有何感受?
呼吸困难、愤怒、受到挤压、挣扎、无奈……
3. 象征类比
大家的感受也就是:无奈地承受。现在以“无奈地承受”为题,说说日常哪些现象是这样的?
在圈中的羊、在网中的鱼、同学们的学习状况……
我们不妨来讨论一下:我们学习状况是如何无奈地承受?
各方面的压力,如家长、同学、亲戚……;在班中的名次前后对于个人的感受也不同;同样的成绩在不同的班级或不同的学校感觉也不同。
可见,由于学习的状况造成的无奈与压抑,来自各个方面,并与名次、学习环境都有关系。
(说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类比,从而使陌生的问题变为熟悉的问题。该环节是学生思维最独特、最发散的环节。在以上的这三个环节中,学生的想法很多,发散思维得到从没有过的训练,他们的好多想法来自生活,他们更熟悉,更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在这几个环节中,只起组织、引导的作用。为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切不可为了赶进度,匆匆而过,使学生来不及思考讨论,在最能锻炼学生能力的环节,达不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三)适用问题
对应学习的无奈,你能否体验液体中的每个液滴的感受?
每个小液滴感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作用,这种作用与小液滴所在的位置(深度)有关,也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四)找到方案或建立假说
根据刚才的讨论,请你谈谈对液体压强有关因素的看法。
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不同的深度压强不同,不同的液体中同一位置的压强也不同。
(五)检验论证
我们用实验来验证,现在有这样一种测液体压强的仪器──压强计(教师简介:我把手指压在橡皮膜上,在右侧的“U”形管中出现高度差,我们看到“U”形管中出现高度差,就知道橡皮膜上有压强)。
请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交流。
下面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一液体、同一深度压强是相等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六)评估
今天的实验只能到此为止。让我们回顾一下今天的实验:
①实验设计有无不合理的地方?
②操作中有没有失误?
③测量结果是不是可靠?
知识应用:
请同学们阅读书上材料,了解液体压强规律的应用(边阅读,边讨论)。
请一位同学说明什么是连通器?举几个连通器例子。
三、小结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8-1 07:59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福建省晋江市华侨中学  曹庆标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课程理念的渗透和学生个性的培养:
通过参与从生活走向物理科学探究活动,学习制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观察物理现象,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参与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活动,初步体验探索问题时的喜悦,领略它的美妙与和谐。
【教学方式】
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班级师生交流。
【教学用具】
1. 教师用具
教师自制的如图(1)所示的演示器、漏斗、乒乓球、自制的CAI课件
2. 学生用具
乒乓球两个、小木条两根、饮料吸管一支、大号注射器一支、水槽一个、两只塑料小船、一杯水、一根中间切开(未断)折成直角的饮料吸管、两张纸。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科学探究要素提出问题并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
学习方法:从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尝试根据经验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
图1
师:同学们,请先看一个实验,如图1所示,我打开阀门A,关闭阀门B,让红色的水流入管径粗细不同的透明塑料管,请注意观察三支小竖管中水柱的高度。你观察到什么?
学生回答。
师:请看如果我打开阀门B,可以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
师:这时请看三支小竖管中水柱的高度是否相同?
学生回答。
师:你看高度发现什么特点呢?
学生回答。
师:根据学过的连通器原理,当水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总保持相平。如今当水流动时,小管中水柱的高度却不相同,说明水平管中的深度也就不相同。根据液体的压强公式p=ρgh ,也就是说各个粗细管中水的压强就不相同。同学们猜一猜,想一想,这个不相同可能会跟什么有关系呢?
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请继续看另一个实验,如图2所示,我把乒乓球放在伸平的手掌上,并把乒乓球放在翻转的漏斗中,请看(说完,松开手掌),看到了什么现象?
图2
学生回答。
师:我用嘴通过漏斗向下吹气,同时放开手。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
师:乒乓球为什么在漏斗下方不会掉下来,我们分析看看,乒乓球能在漏斗下方不会掉下来,由物体的平衡条件可知,竖直方向除了受到重力以外,一定还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力。未吹气时没有这个现象,当吹气之后才产生这种现象,同学们再猜一猜,想一想,这个压力可能会跟什么有关系呢?
学生回答。
师:吹气就是气体在流动,那么你们认为与气体的流动有关,是吧?
学生回答。
师:液体和气体,它们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都具有流动性,统称为流体。两个实验的共同之处是,流体在运动时才导致现象的产生。且我们已猜测流体流动可能与流体的压强存在有某种关系。那么,这可能是什么关系呢?
学生回答。
师:我们猜想这种关系无非存在两种情况:
一种是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小;另一种是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反而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反而大。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下面我们将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
二、新课教学
科学探究要素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学习方法:明确探究目的,给定一些器材,由学生选择并设计实验方案,经历实验的过程,来探究流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师:好,我们今天就来研究流体的流动速度与压强的关系。同学们的桌子上有乒乓球两个,小木条两根,饮料吸管一支,大号注射器一支,装满水的水槽一个,两只塑料小船,一杯水,一根中间切开(未断)折成直角的饮料吸管,两张纸等器材。自由选择器材,做一到二组实验。
这里提示你们,我们可以用嘴吹气产生气流,用注射器喷射水产生水流,通过一些物体的运动状况来分析判断压强大小的变化。
这里提供几个参考实验装置,请看大屏幕,如图3所示。同学也可以自己设计别的实验方案。
图3
科学探究要素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学习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记录有关实验现象。
师:现在我们的研究活动以小组进行,请大家在小组内积极地讨论、研究方案,积极地用眼睛去观察、用大脑去思考,并把你们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全班交流。看看在实验中能发现些什么?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看看哪一小组做得最好?
(学生开始实验、探究、讨论,教师巡视各组的实验情况)
科学探究要素分析与论证
学习方法:分析物理现象,进行简单的推断,归纳出科学的规律。
师:你们的实验完成了吗?
学生回答。
师:下面我们进行全班交流,把你所看到的,所想的说出来与大家交流,就按顺序来进行,好不好?声音要大些,那么,第一组开始吧。
估计学生会回答到的几个情况:
(1)我们这一小组选择老师提供的实验装置第三个图,选择用大号注射器一支,装满水的水槽一个,两只塑料小船,作为实验器材,用注射器向漂浮在水面上的两只小船间喷射水流,可观察到两只船向中间靠近。
(2)我们这一小组选择老师提供的实验装置第一个图,把两个乒乓球放在两根小木条上,相对靠近一些,用一支饮料吸管向它们中间吹气,两个乒乓球互相靠近。
(3)我们这一小组选择老师提供的实验装置第二个图,我们选择在两张纸中间吹气,结果看到两张纸不但没有被吹开反而互向中间靠近。
(4)我们这一小组选择老师提供的实验装置第四个图,我们把一根中间切开(未断)折成直角的饮料吸管,一端插入水中,向管中间吹气,我们可看到水雾从切口处喷出。我们认为管中间被我们吹气,因此切口处压力变小,底下的大气压就会产生一个力把水往中间压。因此,我们也认为: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反而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反而大。
……
师:好,非常好!还有没有不按照大屏幕上的实验方案,而设计其他实验方案呢?
师:好,因气流具有不可见性,并且流体不容易任意控制,我们结合同学分析的现象,采用CAI课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操作CAI课件)
师: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科学探究要素评估、交流
师:我们一起对上述实验方案进行评估和交流。
第一、看看实验方法是否存在缺陷,是否需要改进;
第二、是否还有其他实验方案也可以实现实验目的;
第三、利用其他比较简单的实验器材是否也能说明问题等。
并作为同学们的家庭作业。
教学链接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哪些物理现象,能用我们实验得出的结论来解释呢?并请同学们查阅相关网站、网页,获得有关的知识。
为什么水翼船的速度特别快?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8-1 08:00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浮力


四川省威远新店永民初级中学  陈晓梅
【设计理念】
1. 通过实验引发讨论,培养学生探索事物现象的能力。
2. 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能力。
3.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知道一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都受到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2. 会用弹簧秤法测浮力。
3. 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4. 知道物体的浮沉是由重力和浮力决定的。会判断物体浮沉。
5. 会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并知道漂浮的物体浮力大小等于物重。
【教学器材】
弹簧测力计、墨水瓶、烧杯、水、乒乓球(3个)、溶液。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 什么是力?
2. 力的测量工具是什么?(测力计)
3. 出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空墨水瓶。墨水瓶受几个力?(两个)
4. 两个力是什么关系?(一对平衡力)
5.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二、导入新课
(一)演示实验
1. 用手托住空墨水瓶。分析受力情况,看到什么现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
2. 分析变化原因,手对空墨水瓶的托力多大?如何求得?
学生实验:
将弹簧测力计吊着空墨水瓶,放入水中浸没,观察到什么现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
问: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现象?(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水对它向上托的力。)物体在其他液体中是否也受到向上托的力呢?
演示实验:
将吊着的空墨水瓶放入溶液中,看到什么现象?分析变化原因。
问:漂浮的物体是否也受到向上的托力呢?
学生实验:
将乒乓球投入水中,设法将它按入水中,有何感受?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这就是浮力。)
(二)板书
一、 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
                  ↓                  ↓         ↓
             (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方向)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任何一个都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受力物体是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另外对浸入的理解,它包含两种情况:①部分浸入;②浸没。
讨论:
1. 给你弹簧测力计、水、烧杯、钩码,如何测出钩码浸入水中的浮力?
(1)先测钩码在空气中的重力G
(2)物体浸入水中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
(3)求浮力
2. 浸在液体中物体一定受到浮力吗?(有各种意见)
演示实验:
图1
(1)取一只去底的矿泉水透明塑料瓶,瓶口朝下,瓶口略小于乒乓球。放入乒乓球。
问:如果我往里面注水,乒乓球会浮起吗?(会。因为要受到水的浮力)
(2)往塑料瓶里面注水。现象:乒乓球被水压在瓶底,同时有水从塑料瓶口漏出。
(说明浸在水中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为什么呢?)
板书:二、浮力产生的原因
(3)用瓶塞(或手)堵住漏水的瓶口,注意观察乒乓球下面积满水时有何现象发生?
(现象:乒乓球下积满水时乒乓球会上浮。)
(4)将水倒回烧杯,分析原因。
第一次乒乓球只受到水给它向下的压力。
第二次乒乓球下积满了水,即受到水对它向下的压力,而且受到水对它向上的压力。乒乓球上浮说明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这就是压力产生的原因。
图2
我们举特例来分析:立方体浸没在液体中的受力情况
立方体浸没在水中,其左右两个侧面和前后两个侧面和面积相等,并且对应部位距水面的深度相同。
问:水给它们的压强是否相等?(相等)
问:水给它们的压力是否相等?(让学生讨论)(压力相等并且方向相反)
分析:(p =ρgh  p =F/S  S 一定,F =p·S)但是,上下两表面处的深度不同,下表面处的深度更深,压强更大,而上下两表面的表面积相同,据p = F/SF = P·S,所以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比上表面受到的压力更大。即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板书:原因
而根据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这就是浮力。
板书:实质=-,方向竖直向上。
总结说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就是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问:既然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浮力,那么为什么有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有的在水中上浮呢?下面我们就来讨论物体的浮沉条件。
板书:三、物体的浮沉
演示实验:将三个乒乓球浸没水中(一个充满沙;一个中空;一个有部分沙,用蜡封住),松手后出现什么现象?分析讨论。
图3
问:浸入水中的物体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重力、浮力)它们的施力物体是谁?(地球、水)
一个物体在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力的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由它们共同决定。
(1)当=G 时,它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将处于什么状态?(静止)(悬浮)
(2)当G 时,它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将处于什么状态?(上升)(上浮)
(3)当G 时,它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将处于什么状态?(下沉) 板书:
问:沉的物体最终处于什么状态?(静止)为什么?(另外受到容器底对它的支持力。)(
问:那么上浮的物体最终处于什么状态?(静止)我们就说物体漂浮在液面上,那么,。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三、总结扩展
(一)本书主要学习三个知识点:
1. 什么是浮力,浮力的方向如何,以及如何用实验法测浮力?
2. 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 物体的浮沉条件。
我们要理解、记忆,并且借助实验,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思考:上浮的物体(),上浮至漂浮在液面上(
讨论:物体的重力怎样变化?浮力怎样变化?浸没在水的体积能怎样变化?说说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有关系?
四、布置作业
(略)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8-2 07:29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湖北省应城市开发区学校 熊桂华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利用斜面拉物体时,有用功与总功的计算方法,会计算斜面的机械效率。



  2.会测定斜面的机械效率,并会运用控制变量法的实验方法进行探究实验。



  3.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并能把它迁移到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二、过程与方法



  1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探究物理学有关知识的兴趣以及深入认识事物的能力。



  2.亲身经历测量斜面机械效率的过程,通过参与探究影响斜面的机械效率因素的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并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学会关注生产、生活中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具有用机械效率来评价机械的意识。



  2.通过探究活动,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



  【实验教具



  学生用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刻度尺、木板斜面、带钩的方木块、一个长方体铁块、毛巾、玻璃、砝码。



  老师用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刻度尺、斜面、带钩的方木块、一个长方体铁块、毛巾、玻璃、砝码。



  软件: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Flash课件。



  【设计理念



  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及其意义。我设计了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这个课题,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利用斜面可以省力,学习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通过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加深对机械效率的理解。为了挖掘学生的潜力,我在教材的基础上加以了增补,不仅让学生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还让他们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斜面粗糙程度以及所拉物体重力的关系。把斜面的省力情况与其效率进行比较,得出要想省力就不可能有更高的效率,使学生看问题具有辩证性。同时让学生提出他们还想知道有关斜面的问题,使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最后将效率进行发散,使学生把效率迁移到诸多方面,以至于能学以致用。



  【教学设计



设计内容

设计意图

活动层面

教材处理

师生活动









情景:向车上装重物时,工人师傅一般会怎么做?常用木板搭成斜面,把重东西推或拉上去。



斜面是一种省力机械,在生活中有许多运用,盘山公路就是一个大斜面。我们骑自行车上坡时,走S形路线会更容易一些,还有桥梁的引桥也是一个斜面,而且是桥面越高,引桥也越长。



  将高度相同,螺纹密度不同的两个螺丝钉进行比较,得出斜面高度一定,斜面越长越省力。

复习前面学习过的内容,让学生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入手,感受斜面是一种省力机械。



  



展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通过实物引出斜面原理。

由情景引起学生的注意。



  



  



让学生知道斜面在生活中有许多运用。



  



进一步理解斜面为什么省力。

认知

层面



  



  



认知层面



  



  

认知层面





使用斜面可以省力,而且在斜面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那么使用斜面但能不能省功呢?复习功的原理与机械效率的定义。提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它的省力情况与机械效率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该如何测量并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呢?

师生一起复习与思考。



  



  



  展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通过物理知识的复习,提出了相关的问题。



让学生把斜面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省力情况联系起来分析,为下面猜想斜面的倾斜程度打基础。

认知层面



  



  认知层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我们要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首先要会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那么用斜面处上拉物体时,如何计算有用功和总功?实验中我们该测量哪些物理量?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然后提交方案,教师做总结。



展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让学生开动脑筋,一步一步的想办法。

认知

层面





我们的目的是把物体抬到一定高度处。为了省力,我们不把它竖起提升,而是沿着斜面把它拉上去。请看这里。观察后思考,沿斜面拉物体时,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教师把学生带入利用斜面省力的情景,亲自演示给同学们看,让学生思考。

使学生认识到做功是有效率的;通过现象思考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认知层面

进行猜想

可能的猜想: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长度、高度、坡度、粗糙程度、物体重力、物体拉力、物体运动速度等因素有关



同学们的猜想依据是什么呢?



能不能把类似的因素进行合并呢?使问题简化一下。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让学生说说他们的猜想依据。让他们明白猜想不是臆想,不是胡乱瞎想。



展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引导学生将这些因素中相类似的因素合并,把问题简化。

使学生认识到,有些问题并不是越细致越好,而应该把问题简单化,合理化。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分析能力,开阔他们的视野



锻炼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归纳能力

认知层面



  



  











认知层面

设计实验





当一个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我们要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然后说明探子控制变量法的具体含义。



通过小组讨论,设计实验的方案,并画出实验表格。再上台展示。老师也展示多媒体课件。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设计实验过程,同时设计表格记录数据。



  



  展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使学生对实验过程更加清晰明确。

通过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展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表演能力。

认知

层面



  



  认知层面

进行实验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小组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或两个问题进行探究,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帮助。探究完毕后,再各小组进行展示,总结出实验结论。

尝试自主探究。



  



  



  教师巡视指导。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认知层面

归纳总结

各小组将测得的数据上台进行展示,并分析出实验结论。猜想得到证实了吗?



  

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计算将结论总结出来后,与自己的猜想进行对比。

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归纳概括能力。



  

认知层面

交流合作

各小组进行讨论交流,看有没有新的发现?斜面的省力情况是否与斜面的机械效率有关?斜面越省力,机械效率越低还是越高呢?既然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小越省力,机械效率越低,那为什么盘山公路还要增长斜面呢?

引导学生对所做探究实验进行评估,进一步发现的问题。得出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机械效率的关系。



展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通过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创新精神。

认知层面

总结反思

同学们还想知道有关斜面的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课后去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探究物体在斜面上滚动时的机械效率是不是比滑动时的机械效率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又有哪些不足呢?

让学生发挥充分的想象力,提出新的问题。





  并布置课下探究任务。将探究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意犹未尽。





  老师点评归纳。让学生养成勤于总结,关于思考的好习惯。

开拓学生思维,在课外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让学生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并且发现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

认知层面

应用迁移





阅读材料:效率



请同学们根据生活中你使用的机械,想想,怎样提高机械效率呢?另外,再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又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呢?

展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将知道迁移到生活及学习中。

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意识。

认知层面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后,让学生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独立完成探究过程。在教材的基础上,不仅让学生探究了斜面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还探究了斜面机械效率与斜面粗糙程度以及所拉物体重力的关系。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培养交流与合作精神,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培养了学生相信科学、尊重科学的良好品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探究完斜面机械效率之后,引入斜面省力情况与其机械效率的关系,让学生能辩证的看问题,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另外,通过学生对“你还想知道有关斜面的哪些方面的问题”,通过老师的答疑,使学生能把实验结论与理论分析结合起来,更进一步的理解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后面通过发散教学,把机械效率迁移到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比如烧水的效率,用电的效率,以及工作效率,办事效率,甚至学习效率,让学生知道无论什么都有一个效率问题,效率就是时间,效率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让学生理解提高效率的重要性。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8-2 07:33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课堂实录

湖北省应城市开发区学校 熊桂华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利用斜面拉物体时,有用功与总功的计算方法,会计算斜面的机械效率。



  2.会测定斜面的机械效率,并会运用控制变量法的实验方法进行探究实验。



  3.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和主要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探究物理学的有关知识的兴趣以及深入认识事物的能力。



  2.亲身经历测量斜面机械效率的过程,通过参与探究影响斜面的机械效率因素的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并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学会关注生产、生活中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具有用机械效率来评价机械的意识。



  2.通过探究活动,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实验教具



  学生用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刻度尺、木板斜面、毛巾、玻璃、带钩的方木块、长方体铁块、砝码。



  老师用实验器材:器材同上。



  软件:Flash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工人往高处搬重物时,一般会用什么方法?



  生:用木板搭成一个斜面,把重的东西推上去或拉上去。



  师:为什么这么做呢?



  生:因为斜面可以省力。



  师:斜面这种省力的机械,在生活中有许多运用,同学们都见过哪些斜面?



  生:盘山公路就是一个大斜面。(大屏幕)



  师:还有吗?



  生:我们骑自行车上坡时,走S形路线会更容易一些。也是利用了斜面可以省力。



  师:这盘山公路像不像S形?



  师:桥梁的引桥也是一个斜面,而且桥面越高,引桥也越长。(大屏幕)



  师:既然使用斜面可以省力,那能不能省功呢?



  生:不能。因为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师:说得很好。实际上使用任何机械都会不可避免的做一些额外功,这样使得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有用功占总功的百分比就是机械效率,我们用它来描述利用机械做功的效率,那么斜面的机械效率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它的省力情况与它的机械效率有什么关系吗?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提出问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师:我们利用斜面做功时,目的是把物体抬到一定高度处。我们不把它竖起提升,而是沿着斜面把它拉上去,这是为了省力。演示:请看这里,沿斜面拉物体时,什么是有用功?什么是总功?如何计算斜面的机械效率?



  生: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拉力所做的功是总功。



  师:我们需要哪些测量仪器?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呢?



  生:需要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要测出物体重力,斜面高度,拉力,斜面长度

  



  斜面的机械效率:
(大屏幕)



  师:你们准备怎样测量拉力的大小?



  生:用弹簧测力计钩住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拉,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即为拉力的大小。



  师:知道了如何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了,同学们猜想一下,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2.进行猜想:



  生: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高度、斜面长度、倾斜程度、斜面坡度、斜面粗糙程度、所拉物体重力有关。(大屏幕)



  师:能说说你们的猜想依据吗?



  生:我觉得可能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斜面越粗糙,克服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就越多,机械效率越低。



  师:有道理。摩擦是影响机械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摩擦力越大,做的额外功就越多,机械效率就越低。



  生:我觉得可能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把物体提升得也越高,机械效率就越高。



  生:我认为可能与斜面的坡度有关。坡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高。



  生:我觉得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物体越重,所以机械效率高(或越低)。



  生:我认为可能与斜面的长度有关,斜面越长,克服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也越多,机械效率就越低。



  生:我认为可能与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有关,压力越大,机械效率越低(或越高)。



  生:我认为可能与斜面的高度有关,斜面越高,做的有用功就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师:很不错,同学们猜想了这么多因素,而且说得有理有据。我们能不能把这些因素中相类似的因素合并合并,把问题简化一下呢?谁来说?



  生:我觉得斜面的坡度与斜面的倾斜程度可以合并。



  师:坡度与倾斜程度是不是一个意思呀?



  生:我觉得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与物体的重力可以合并。



  师:物体越重,对斜面的压力也越大,那我们把它们合并为重力,因为压力不太好测量。



  生:我认为斜面的高度与斜面的长度也都可以合并为斜面的倾斜程度,因为固定高度,只改变长度或固定长度只改变高度都相当于改变了斜面的倾斜程度,效果是一样的。



  师:说得有道理,你能来演示给我们看看吗?



  生:演示并解说。把斜面长度固定,只改变斜面高度,斜面的倾斜程度变了;把斜面高度固定,只改变斜面的长度,斜面的倾斜程度也变了。这两种方法达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师:这两种方法都改变了斜面的倾斜程度。但哪一种方法更简便?



  生:固定高度,改变斜面的长度更简便。



  师:按照同学们的讨论结果,进行合并后,影响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几个?



  生:斜面的倾斜程度、斜面的粗糙程度、物体重力。(大屏幕)



  3.设计方案:



  师:要证明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实验,因为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在做实验之前,我们必须先设计好实验方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实验有条不紊的进行。



  师:当一个物理量与几个因素有关,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探究呢?



  生:控制变量法。



  师:当一个量与多个因素有关,在探究其中一个因素时,我们要控制其它的因素一定,这就是控制变量法。由于探究的因素较多,我们的时间也有限,所以各小组的同学只能就其中一个你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来进行探究,各小组讨论一下,我来分分组,同时请各小组组长来领取实验报告单。把你们的设计方案写下来,画出实验的图例和实验表格。



  生设计实验,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给与帮助。



  4.展示交流结果:



  生1:在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时,控制斜面的粗糙程度和物体重力一定,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分别就较缓、较陡、最陡做三次。这是我们的设计方案图和表格。



  师:大屏幕展示方案一。(强调材料任意选择其中一种)(动画及表格)



  附表格一:



实验次数

斜面坡度

斜面材料

斜面高
/m

小车重
/N

有用功
/J

斜面长度/m

拉力
/N

总功
/J

机械效率

1

较缓

木板















2

较陡

木板















3

最陡

木板

















  生2:在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斜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控制斜面的倾斜程度和物体重力一定,改变斜面的粗糙程度。分别在毛巾、木板、玻璃斜面上做三次。这是我们的方案图和表格。



  师:大屏幕展示方案二。(动画及表格)



  附表格二:



实验次数

斜面坡度

斜面材料

斜面高/m

小车重/N

有用功/J

斜面长度/m

拉力

/N

总功

/J

机械效率

1

较陡

毛巾















2

较陡

木板















3

较陡

玻璃

















  生3:在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物体重力的关系时,控制斜面的倾斜程度和斜面粗糙程度一定,改变物体的重力,分别用较轻、较重、最重的物体做三次。这是我们的方案图和表格。



  师:展示方案三。(也强调材料可以任意选择)(动画及表格)



  附表格三:



实验次数

斜面坡度

斜面材料

斜面高
/m

小车重
/N

有用功/J

斜面长度/m

拉力

/N

总功

/J

机械效率

1

较陡

木板









较小





2

较陡

木板









一般





3

较陡

木板









最大







  5.进行实验:



  师:方案已经制定出来了。下面就开始实验吧。同学们边做实验边记录数据。



  生:做实验。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帮助。



  6.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师:同学们的实验做完了吗?做完了。把你们的数据及结论拿到前面来展示一下,让大家来分享你们的实验成果吧。哪个小组先来?你们小组先来吧。



  生:展示实验。先把实验报告拿到展示台下展示,然后一个同学做演示,一个同学解说。



  生1:我们探究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倾斜程度的关系。我们首先测出了物体重力,记入了表格。实验时,我们选择的是──斜面。先让斜面的倾斜程度较小,把物体沿斜面匀速拉上斜面,读出拉力的大小,记入表格,再用刻度尺测出斜面的长度和高度也分别记入表格。然后逐渐增大斜面的倾斜程度,按同样的方法重做两次实验。最后算出较缓时为**,较陡时
为**,最陡时
为**。所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师:真不错,说得这么详细。为他们鼓掌。



  师:其它探究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关系的小组得出的结论与他们的相同吗?



  生:我们选择的是毛巾斜面,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



  师:下面哪个小组上来展示?



  生2:我们小组探究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控制斜面的倾斜程度和物体重力一定,也是先测出了物体重力,记入了表格中,实验时,先在木板表面铺上毛巾,把物体沿毛巾斜面匀速拉上斜面,记下拉力大小,记入表格,用刻度尺测出斜面长度和斜面高度分别记入表格中。然后再在木板斜面和玻璃斜面重复上面的实验。最后分别算出在毛巾表面上时
为**,木板表面上时
为**,玻璃表面上时
为**,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斜面越粗糙,斜面的机械效率越低。



  师:其它探究这个因素的小组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吗?



  生3:我们探究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体重力的关系。控制斜面的倾斜程度和斜面的粗糙程度均相同,先测出木块重力,记入表格中,把它沿斜面匀速拉上斜面,测出拉力的大小记入表格中,同时测出斜面长度和斜面高度,也分别记入表格中,然后逐渐在木块上加砝码,改变物体重力,重复上面的实验。最后算出较轻时的
为**,较重时
为**,最重时
为**。这三次的
近似相等,所以在误差范围内,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体重力无关。



  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综合一下同学们的实验结论。我们可以得出影响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因素只有两个,即斜面的倾斜程度和斜面的粗糙程度。具体的关系怎样说才算是严密的呢?



  生:在斜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高。



  生:在斜面的倾斜程度一定时,斜面越粗糙,斜面的机械效率越高。



  生:斜面的倾斜程度与物体的重力无关。



  师:说得非常好。(大屏幕展示结论)



  7.评估与交流



  师:我们回到刚才第一个表格中,同学们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我还发现,倾斜程度越小,拉力越小,也就是越省力。



  师:那综合分析一下省力情况与机械效率大小,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生:斜面越省力,机械效率越低;斜面越费力,机械效率越高。



  师:既然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小,机械效率越低,那盘山公路为什么还要把斜面修得那么长呢?



  生:为了更省力。



  师:特别是对于较重的物体做功考虑更多的应该是省力的问题,因为如果你不能搬不动动物体,你做的功就等于0,你的机械效率也将为零。这样看来,我们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的让斜面更陡一些,更光滑一些,这样就能提高斜面的机械效率了。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还想知道有关斜面的哪些方面问题?(大屏幕)



  生:我还想知道斜面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



  师:还有生活中不太起眼的螺丝钉,千斤顶,楼梯等等都是斜面。



  生:我想知道为什么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就越大。



  师;我们可以采用极端思维法来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斜面的倾斜程度为零,也就是水平,当我们沿水平方向拉物体,不可能让物体升高,在提升物体这方面做的功为0,即机械效率为0。如果斜面的倾斜程度最大,也就是竖直,沿竖直方向提升物体时,不需要克服斜面摩擦力做额外功了,此时的机械效率就等于100%。所以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小机械效率越低;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生:我想知道为什么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体的重力无关。



  师:这是因为拉力与重力成正比,关于为什么成正比,同学们到高中就明白了。



  生:我还想知道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运动速度是否有关。



  师:你觉得呢?



  生:我觉得有关(或无关)



  师:你想一下啊,无论速度大还是速度小,只要是匀速,拉物体的力变不变?



  生:不变。



  师:那你觉得机械效率与速度有关吗?



  生:我觉得无关。



  生:我还想知道物体在斜面上滚动时的机械效率与滑动时的机械效率有什么区别?



  师;那你猜一下,滚动时高还是滑动时高?



  生:我觉得滚动时高,因为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师:嗯,很喜欢动脑筋,不错啊。



  师:不过,这些只是同学们的猜想,真正的验证过程就只能留给同学们课后去探究了。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觉得有哪些收获,又有哪些不足呢?(大屏幕)



  生1:通过探究我知道了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而且还知道了斜面的省力情况与斜面机械效率的关系。



  生2:这次探究实验,我们先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猜想,然后通过小组讨论设计了实验方案,再通过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出正确结论,这个探究方法对我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师:方法上的收获确实很重要,我们除了要学习实验的探究方法,也要学习别人好的学习方法,你们说是不是呀?有什么不足?



  生:我觉得实验中还是有很多的不足。比如,在测量拉力的时候,不能保证匀速拉动物体,而且弹簧测力计不是固定的,而是运动的,不便于读数,拉力的测量误差比较大。



  生:斜面长度和斜面高度的测量也存在一些误差。



  师:所以我们在测量的时候,都要非常的细心,这样才能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三、应用迁移,延伸拓展:



  师:效率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提高机械效率,可以更充分地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因为可以减少能耗,降低生产成本。效率就是时间,效率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无论做什么都会有效率,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尽量的提高效率。



阅读理解:效率



  除了机械做功有效率问题外,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有效率问题。一家人吃饭,不可能把每粒米都吃进肚里,这里我们可用效率表示对米的有效利用程度。用铅笔写字,一支铅笔的铅芯都能完全利用吗?人们总希望这根铅笔芯被利用的程度越大越好,因而这里的效率反映了对铅笔芯的有效利用程度。用炉子烧水的时候,煤炭不可能都完全燃烧,燃烧的煤炭放出的热量只有一部分被水吸收,很多热量浪费掉了,在这里我们可用“效率”的高低来表示对煤炭和放出的热量的有效利用率的大小。吹电风扇时,消耗的电能除了一部分转化为电风扇的机械能之外,电动机中的线圈由于电流通过会发热,夏天,电风扇工作久了,电机发热就是很好的证明,但产生的这些热量都白白散失到空气中了。所以也可以用效率来表示电能利用率的大小。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工作效率”、“学习效率”、“办事效率”等等,都是从一定角度反映对某些事物的有效利用程度。(大屏幕展示文字并配音)



  看完这段方字,请同学们根据生活中你使用的机械,想想,怎样提高机械效率呢?另外,再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想想又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呢?



  师:这个问题就留给大家课后去思考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8-2 07:34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机械能与内能》重难点剖析

江苏丰县广宇中英文学校 刘庆贺
一、正确理解机械能
能的概念很抽象,是学习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必须把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这就是把能量和做功紧密结合起来。一个物体具有能量,可以用来做功;反过来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它就具有能量;一个物体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量就越大。可以用做功的多少来衡量物体具有能量的大小。因此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功和能是两个关系密切,而含义又不相同的物理量。根据书中“能”的概念可知,一个物体具有了能,就可以做功。需要注意的是:⑴具有能的物体,不一定都处在做功的过程中。如:悬挂着的钢球,它虽没有做功,但它具有重力势能。⑵做功的过程,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打桩机被举高的重锤落下来砸在石桩上,重锤在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做功,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被压缩的弹簧把放在弹簧上面的砝码弹起时,弹力做功将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砝码的动能。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动能,关键看此物体是否运动,若物体是运动的,则它必定具有动能。动能的大小既与速度有关,也与质量有关。在遇到有关问题时,同学们不能只考虑速度,而忽视质量,要考虑全面。如一辆洒水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在洒水过程中,其动能不断减小。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重力势能,关键看此物体相对某一个平面有没有被举高,若被举高了,则物体具有重力势能。重力势能除与物体所在的高度有关,还与物体质量有关。如在高空同一高度匀速飞行的飞机,抛出救灾物资后,尽管其速度、飞行高度不变,但飞机的总质量减小,其动能、势能和机械能都要减小。还要注意,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一个因素“高度”,在没有特殊指明的情况下,一般是指相对于地面而言的。初中阶段通常把地面上的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看作零。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弹性势能,关键看此物体是否发生了弹性形变,若此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则此物体具有弹性势能。物体有弹性无形变或有形变无弹性都没有弹性势能,只有在既有弹性又有形变的情况下才有弹性势能。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只能在相同外形的物体之间进行。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标志是速度减小,所处的高度增加;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标志是所处的高度减小,速度增大。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判断机械能变化的方法:①由“机械能=动能+势能”判断,若速度和高度不变,质量减小,则动能减小,势能减小,机械能也减小;若质量和速度不变,高度减小,则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②在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机械能与其它形式的能之间的转化,即没有空气阻力和摩擦等原因造成的机械能的损失,机械能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③在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如果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等,机械能的总量减小。
物体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只是能量相互转化的一种形式。能量转化过程中总是有一种能量减少,另一种能量增加。能量的转化,可以发生在同一物体上,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物体之间。例如:高空落下的物体。能量的转化发生在物体的本身,而用弓把箭射出去,能量转化发生在弓和箭两物体之间,故而分析具体问题时,要注意这种区别。
二、正确理解温度、内能、热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它是一个状态量,所以只能说“物体的温度是多少”。两个不同状态间可以比较温度的高低。温度是不能“传递”和“转移”的,其单位是“摄氏度”。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它跟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情况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大,分子运动就越剧烈。可以说,温度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它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集中体现,对于个别分子毫无意义。
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内能和温度一样,也是一个状态量,通常用“具有”等词来修饰。
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反映物体内部分子数的多少,影响分子的动能)、体积(反映分子间平均距离的大小,影响分子间的势能)、温度及构成物体的物质种类都有关系。现阶段主要掌握与温度的关系。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增大,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小。切记“温度不变时,它的内能一定不变”是错误的。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吸热,内能增加。温度不变时,它的内能也可能减小(想一想为什么?)同样,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也不一定降低。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它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数量,是内能转移多少的量度,是一个过程量,要用“吸收”或“放出”来表述而不能用“具有”或“含有”。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2)联系:
①温度与内能
因为温度越高,物体内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快,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因此物体的内能越多。但要注意:温度不是内能变化的惟一标志。物体的状态变化也是内能变化的标志(如晶体的熔化、凝固,液体沸腾等)。
②温度与热量
温度反映的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就越高。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两物体间不存在温度差时,物体具有温度,但没有热传递,也就谈不上“热量”。
③热量与内能
热量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数量。物体放出了多少热量,内能就减小多少;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内能就增加多少。要注意:内能增减并不只与吸收或放出热量有关,做功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对物体做了多少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多少;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小,对外做功多少,物体的内能会减小多少。
④内能与机械能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机械能是指整个物体发生机械运动时具有的能量。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内能和机械能。因为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总有分子动能;分子间总是存在着引力和斥力,总有分子势能,所以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即内能不可能为零,机械能可以为零。
三、比热容与热值
①比热容:因为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同,升高(或降低)的温度也相同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并不相同,物理学中用比热容来反映物质的这一特性。所以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种类、状态有关,与其它任何因素无关,当然与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质量、升高(或降低)的温度等无关。和密度一样,利用比热容也可以鉴别物质。比热容的单位比较复杂:是J/(㎏·℃)。
水的比热容大的实际意义
通过课本的比热容表,可以看出,各种物质的比热容中,水的比热容最大,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冷却或取暖。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那么一定质量的水升高(或降低)一定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较多,这样水就可用来冷却或取暖。用来冷却时,是让水吸收带走更多的热量。如柴油机工作时,水箱中要加足水;用来取暖时,是让水放出更多的热量。另一方面,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一定质量的水吸收(或放出)较多的热量而自身的温度却改变不多,这一点有利于调节气候。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相比,冬天和夏天温差较小,白天和夜晚温差也较小,就是这个道理。
②热值: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并不相同。物理学中用热值来反映燃料的这一特性。所以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种类有关,与燃料质量无关。为了方便,热值常用两个单位:固体或液体燃料常用J/㎏,相应的计算公式──Qqm;气体燃料常用J/m3,相应的计算公式──QqV
四、效率问题
①热效率:燃料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只有一部分被有效利用。我们把被加热的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用热效率表示。表达式为:。注意:在不计热损失时,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相等。
②热机的效率
热机是将燃料燃烧获得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四冲程内燃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完成四个冲程、两个往复运动,活塞对外做功一次;曲轴和飞轮转两周。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燃气对外做功,其它三个冲程靠飞轮的惯性完成。有两个冲程伴随有能量的转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在热机工作时,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公式为:
热机中能量损失的原因:①废气带走部分能量;②部件散热损失一部分能量;③部件间摩擦损失能量。
五、热量的计算
①应用公式直接求解
注意: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统一为国际单位;文字叙述中升高t℃、升高了t℃、降低t℃、降低了t℃,对应的是温度的改变量,而升高到t℃、降低到t℃,对应的是物体的末温t℃。
②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如果它们与外界没有热传递,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直到温度相等为止,即达到热平衡。公式为:QQ,称为热平衡方程。
注意:公式的实质是表明了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内能转移到低温物体的多少,反映了在这种转移中能量守恒的关系。若在热传递过程中存在能量损失,则有:QQ+Q
③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计算公式有两种:计算固体或液体燃料时常用Qqm;计算气体燃料时常用QqV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8-2 07:34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功”教学设计

吉林省敦化市黄泥河镇中学 牟善秋
课题

一、功

授课

牟善秋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功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思考和讨论,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2.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
3.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含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探索活动。
2.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

理解功的概念。

教学难点

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计算。

教法与学法

讲授法直观法(演示实验、多媒体课件) 阅读指导法 讨论法归纳法

教具

木块、木板、细绳、弹簧测力计、小车,杠杆和支架、钩码、滑轮、细线、刻度尺(两个)。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引入

新课

提问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功”的含义。思考力学里所说的“功”含义。
演示实验:在水平长木板用相同大小的力分别拉一木块和小车。
在实验基础上引入本课内容。

思考、回答

观察木块、小车的运动状态,思考并评价这两个力的作用成效。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便于学生接受。









































课堂
小结

一、进行新课
1.由课前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力学中关于“功”的确切含义: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面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请学生观察教材图14.1-1中力做功和14.1-2中力不做功的实例,分析、总结一下力学中的做功有哪些共同特点?分组讨论总结。
板书: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实例分析(突破难点)
举例说明在你的周围你发现有哪些做功的例子?比一比,看谁对生活观察得最仔细?学生可能举很多的例子?如起重机吊起重物、火箭升空、马拉车前进等等。教师对正确的例子予以肯定,对错误的例子引导改正。
接下来看老师这里的几个例子是否有做功的情况存在?
1)举重运动员在把杠铃举高过程中是否对杠铃功。举在高处停留5秒过程中是否做功?
(2)小球在光滑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什么力的作用?是否做功?在水平方向上是否受力?是否做功?
(3)起重机使货物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移动一段距离,拉力对货物做功了吗?
引导学生根据以上事例分析、总结在什么情况下不做功?
通过以上的学习,知道了做功不能离开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又知道有三种情况下不做功,那么我们猜想一下,力学中的功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
二、功的计算
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板书:功的计算公式:
功=力×距离W=Fs
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
1焦=1牛·米(1J=1N·m)
出示例题,启发学生分析计算。
三、功的原理
1.启发学生提出探究的话题:使用机械是否省功。
2.指导学生探究实验。
3.分析实验数据,启发学生讨论归纳出功的原理

请学生谈自己知道本节哪些知识,还想知道哪些内容及对本课的感受,教师进行情感激励。
布置作业
估算一下你上楼到教室时,克服自身重力做多少功?


分析、总结



观察、思考、回答各图中力做功和没有做功的原因,分析、概括、总结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思考、回答、交流、讨论。



分析、总结





思考、讨论后,按教师提出的问题有目的阅读,并交流自己的观点






动手计算


提出问题,猜想
在教师的启发下,设计实验方案,并在实验基础上进行分析、论证。

各小组进行本节课的评估与交流。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总结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学生分析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合作意识及分析概括能力。学会科学探究方法。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8-2 07:34
标题: 回复: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模式



山东青岛市第四十三中学 赵丽萍



新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实验内容丰富。出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角落,给人一种实验无处不在的感觉。对实验的要求大大的提高。不仅要求学生会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而且要求学生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并且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描述实验结果,实验的形式更加灵活。不仅有课堂实验活动,还有许多需要学生在课外进行的实验活动内容。有的还与社会调查、研究性学习联系起来。

根据新教材的实验教学特点,青岛市实施新课改两年来,摸索总结出了“讨论──探究──实验”的“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模式。“讨论──探究──实验”的实验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是:以讨论式教学为背景,科学实验探究为主线,科学研究方法为工具,将讨论式教学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始终,作为教学过程的背景模式,从而为以实验为基础的探究与创造活动提供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此教学模式实施于课堂教学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将人教版九年级“14.1 动能和势能”一节的教学,用教学实例的形式,将此教学模式展示出来,以供大家互相交流。

一、课题名称:14.1 动能和势能

二、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概念,知道动能和势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探究影响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过程,自主探究发现物理规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体会到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科学探究的兴趣,达到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关心、服务社会意识的目标。

三、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

本节课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学习和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可以让学生课前预习,准备身边最常见的物品,例如:木块、橡皮、书、纸、小钢珠、木球等。多媒体课件采用本校获省奖课件。

四、教学和活动过程

1.设计实验情景

多媒体课件显示不同路况下的交通安全限速标志牌,学生认真观看。

师:为什么不同的路况下要限制汽车的速度?

生:讨论并回答(有的说:速度快容易出事故;有的说:速度越快,遇到障碍时,不能立即停下来;当汽车撞到人时,汽车对人有力的作用,汽车越快,力的作用越大……)

师: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由于运动而对其他物体有作用效果”的例子?

生:学生讨论回答(微风吹动树叶;流水推动小船运动;滚动的铅球推动木块……)

师:以上物体由于能够对其他物体有作效果而具有能量,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生:学生讨论回答:它们都在运动,由此得出动能的定义。

2.形成课题,设计实验

师:关于动能,我们想知道哪些方面的知识?

生:学生讨论回答(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具有动能的物体对其他物体有什么作用效果?动能大小如何计算?动能有什么用处,可否与其他能进行转化?……)。

师:如果我们要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应该按照怎样的思维程序?

生: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交流评估。

师:让我们来猜想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生:学生讨论回答(物体的质量、物体的形状、物体的速度、物体的体积……)。

师:要想证明自己的假说对不对,应该怎么办?

生:设计实验验证。

师:在有多个因素影响实验结果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

生:注意控制变量,学生分组讨论,制定实验计划……

师:哪位同学谈一谈自己的实验计划并演示给大家看?

生:学生上台演示:让大小相同的铁球和木球分别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落下,撞击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观察木块被推动距离的远近(研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注意控制物体速度、形状、体积一定……)。

3.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师:同学们根据自己刚才的讨论,进一步修正自己的方案,开始实验。

生: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师: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什么结论?

生: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4.交流、评估

师:下面给同学一段时间,把刚才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进行交流,看看有什么不同和不足之处,如何加以改进?

生:交流、反思。

5.拓展应用

师:根据我们探究实验得出的结论,我们再来分析这节课开始提出的问题。

生:讨论、分析、回答……,为此提出自己的建议。

师:让我们再来分析“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列车上飞出物体,铁路职工中弹昏倒”新闻报道。

生:讨论、分析、回答……,为此提出自己的建议。

五、课后反思

1.新课程标准下的实验探究教学,时间紧、任务重,由于将讨论教学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始终,作为教学过程的背景模式,因此教师会经常遇到学生提出课外问题影响本节课教学、学生思维发散出去收不回来,提出的问题无法解答的情况,而且由于讨论使学生的思维发散,使时间难以控制,影响教学进度,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逐渐总结经验教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由于实验探究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多方面能力,因此这节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从学生高涨的情绪、认真的态度、积极的参与、满意的眼神中可以看到,这更坚定了我探索新课改之路的决心。

3.实验探究教学的“创设实验情景”非常重要,本节课原来设计开始就让学生通过举例引出动能、势能的定义,很生硬,师生都感到很不自然,后来设计了由“交通标志牌限速”引入,自然流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8-2 07:35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动能”教学实录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 姜素华
  【设计理念】
  本节教案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写的《探索物理》第十四章第一节,以动能和影响动能的因素为线索,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把势能作为学生课后学习探究的内容,把课堂教学和课后探究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堂教学采用集体思考、讨论的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课堂教学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教师只是课堂活动的组织着和参与者,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
2.
知道动能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
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
2.
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计划和实验方案
3.
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2.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讨论
教具和媒体

多媒体、学具盒、两个小钢球、火柴盒

  【教学过程实录】
  一、引入新课
  学生看一则新闻:《一铁路职工“中弹”昏倒》。(多媒体播放课件)
  师:为什么小小的馒头能把人砸伤?学完这节课大家自然会明白。
  (说明:从生活到物理,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讲授新课
  (一)能的定义和单位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你都知道哪些形式的能量?看谁知道的最多。
  生:光能、电能、热能、声能、太阳能、风能……
  师:同学们知道的能量可真不少。下面请同学们看下面的四个情景。(多媒体播放课件:流水推动水磨转动,风推帆船、吹动风车,子弹击穿木块,汽车撞击木块。)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流水、风、子弹、汽车是否具有能量?
  生:回答。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讨论后回答:它们都是运动的。
  师:根据它们的特点,大家认为这种形式的能应该怎样命名?
  生:讨论后回答:应该叫动能。
  师:好,就叫它动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动能。(板书课题:动能)
  师:同学们能否试着给动能下一个定义?
  生:讨论并给出定义。
  师:(板书:1.动能的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除了刚才的四个物体,大家还知道哪些物体具有动能?请讨论回答。
  生:讨论并举例。如奔驰的骏马、飞行的小鸟、游动的鱼、地球、月亮……
  (说明:此处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
  师:指出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并指出动能的单位。(板书:2.动能的单位:焦耳。)
  (二)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师:请同学们看第90页小资料,了解一些物体的动能,由此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说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
  生:讨论并提出问题。
  师:有选择地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师与生:共同讨论确定研究课题: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例猜想一下,动能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生:讨论猜想。
  师:哪个小组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
  生:讨论回答。
  师:综合不同学生的猜想,有选择地板书学生的各种猜想:
  1.与速度有关
  2.与质量有关
  3.与速度和质量都有关
  (说明:学生的猜想各种各样,有的甚至偏离主题,教师切不可简单地加以否定,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可引导学生进行反驳并通过有选择的板书保留有价值的猜想。)
  师:究竟哪种猜想正确呢?请同学们设计实验证明一下。
  生:讨论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师:巡回指导并参与讨论。
  师:哪个小组愿意起来交流一下你们设计的方案和结论?
  生:部分组到前面展示自己的方案并说明得到的结论,其他组指出实验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使实验方案更加完善。
  (说明: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对于认为动能大小只与质量或速度有关的组,学生实验时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1.在研究动能大小与速度关系时为什么要用同一个铁球?
  2.在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时为什么要让大小不同的铁球从同一高度滚下?
  此处体现的是控制变量法,可使这些组的同学意识到自己的观点是片面的,进而使他们的观点得到完善。)
  师:实验证明哪一种猜想正确?
  生:回答。
  师:由实验你得到了怎样的结论?
  生:集体讨论得出结论。
  师:评价后板书:(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和速度。在速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在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说明:此处学生的思维会聚。)
  师:这两个因素哪一个对动能影响更大?请同学们讨论并举例说明。
  生:讨论并举例。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刚得到的结论解决几个问题:
  1.同学们能否用刚刚学过的知识解释小小的馒头为什么会伤人?这则新闻对你的日常行为习惯有什么启示?
  2.交通部门为什么要对车辆进行限速?为什么同一路段不同车辆限速不同?
  (说明:多媒体显示。此处体现从物理到生活。)
  生:讨论并做出回答。
  三、课堂小结
  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节课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方法?这节课对你的日常行为习惯有哪些启示?
  生:讨论总结。
  四、布置作业
  1.写出探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的实验报告。
  2.课本P91.5.
  3.课后自学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并探究影响它们大小的因素。
  【板书设计】
动 能

1.
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2.
单位:焦耳。
3.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和速度


  注:
  这节课曾在2002年11月22日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举行过青岛市新课程改革研究课。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8-2 07:35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机械效率”教学实录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 孙克功
  【设计理念】
  1.本节课首先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在此基础上理解机械效率,并通过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加深机械效率的认识。
  2。通过对机械效率的学习,让学生对效率问题在更广阔的背景下有个初步的概念,使学生把物理学习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具有于任何事情都要注意效率的科学态度。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
理解机械效率,会计算机械效率
过程与方法

1.根据生活事例认识物理知识,并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3.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器件的物理原理,具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初中的意识。
教学重点

1.
理解机构效率
2.
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教学难点

理解机械效率
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
教具和媒体

长木板、木块、弹簧秤、刻度尺、细线、棉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实录】
  一、引入新课
  师:小明家最近买了一处新楼房,一单元二楼。想把洗手间、厨房装修一下,需把沙子运到二楼。请同学们根据需要,选择器械帮助小明家解决这个问题,看看哪个小组选的办法最好?
  生:小组讨论后自由回答
  (把沙子装入桶中,用动滑轮把沙子拉到楼上;在地面与楼面之间搭上木板,将沙子装入袋子沿着木板推到楼上……)
  二、进行新课
  师:假如用动滑轮提升沙子,请同学们观着提沙子的过程(媒体显示)。
  生:观察思考。
  师:对谁做的功是我们需要的?
  生:对沙子做的功。
  师:(板书有用功:我们所需要的功。)
  哪部分功是我们不需要,但不得不做的?
  生:提桶所做的功,克服动滑轮的重力所做的功。
  师:(板书额外功:工作时,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
  一共做的功等于什么?
  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
  师:(板书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
  假如用斜面推沙子(媒体显示),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各是多少?
  生:(计算回答)
  师:假如我们用下面三种方法搬运沙子(媒体显示),
  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生:讨论回答。(第三种方法最好,因为第三种方法做的额外功最少。)
  师:工作中,我们总是希望额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在物理学中,用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板书机械效率: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表示机械效率;W有表示有用功;W总表示总功。那么,机械效率应该怎样表示?
  生:
  师:根据公式计算,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生:计算回答。
  师:观察计算结果,对“机械效率”,你能发现什么?
  生:讨论回答。(机械效率没有单位,小于1,常用百分数表示。)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知道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任何斜面的机械效率都一样吗?请同学们再来观察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媒体显示)。
  生:观察思考。
  师:下面我们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板书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通过观察上面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对斜面的机械效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提出问题。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什么关系?……)
  师:请同学们猜想上面提出的问题。
  生:做出猜想。
  (在斜面高一定时,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在斜面的长、高一定时,斜面越光滑,机械效率越大。)
  师:请同学们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做出的猜想,每一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出实验的方案。
  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的方案。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选择桌面上的器材进行实验。
  生:小组实验,同时设计表格记录数据。
  师:分析实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小组回答。
  师:回想实验的过程,影响实验的误差是什么?
  生:讨论回答。
  三、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思考回答。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2.机械效率:定义、公式、计算;3.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四、动动脑
  师:根据生活中你使用的机械,想想:怎样提高机械效率?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生:讨论回答。
  五、布置作业
  设计实验,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板书设计
  四.机械效率
  1.有用功:我们所需要的功额外功: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
  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
  2.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之比公式没有单位,小于1,常用百分数表示。
  3.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提出问题
  猜想
  设计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评估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8-2 07:35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机械效率


广东省湛江市第十二中学  梁燕玲
【教学目标】
1. 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含义及三者的关系。
2. 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并能计算简单机械的效率。
3. 培养学生对任何事情都要注意“效率”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机械效率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
综合教学法。
【教学仪器】
电脑教学平台一套,滑轮组、铁架台、弹簧秤、刻度尺、相同木块和细线各20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师:我们学校旁有一座私人住宅正在建造中,现在需把100 N重的砂子运到6 m高的楼上。想想看,有哪些方法,可以把砂子运上去?
在投影仪上映出下图:
:可以把砂子装在桶里或装在袋子里,人提上去。可以用起重机吊上去。还可以用动滑轮或滑轮组等简单机械将砂子运上去。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我们可以有许多办法将砂子运上楼。
现在我们选取其中的一种做个模拟实验,请大家讨论。(电脑模拟动画)
这是一个利用滑轮组提升砂子的装置图,请观察和思考:
1. 几段绳子承担物体和滑轮的总重?
2. 砂子升高h,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是多少?
3. 把100 N重的砂子运上6 m高的楼上,需要做多少功?
4. 通过滑轮组,绳子末端用了40 N的拉力将砂子运上去,实际做了多少功?
5. 想一想,这两个功为什么不相等?
在投影仪上映出学生讨论的结果。
生:提砂子上楼时也要把桶、动滑轮提上去,还要对桶和动滑轮做功;另外绳和滑轮之间还有摩擦,也需要做功。
师:我们的目的是把砂子运上楼,所以把100 N重的砂子运到6 m高的楼上,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必须做的功,这是有用的功。用滑轮组将砂子运上去,在完成运砂子的同时,还不得不对桶和动滑轮也做了功,此外还要克服各种摩擦做功,这部分对砂子提上楼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是额外功。
板书:
(一)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有用功:在工作时,对人们有用的功。
额外功:在工作时,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
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的和。
练习:
用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对   做的功是有用功,对   做的功是额外功。
如果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桶时,捞上来的桶带有一些水,这时对桶做的功是   功,对水做的功是   功。
二、引入机械效率
1. 学生分组实验(共20个小组,分2个内容,每10个小组做1个内容,2个实验并进。)
测定:把重G =1.5 N的木块,提高到h =0.2 m的高度时,
①通过一定动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总功。
②通过两定两动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总功。
每个实验的记录结果选1~2组,在投影仪上映出进行分析。
2. 讨论与分析
(1)有没有一种简单机械只做有用功,不做额外功?
(没有)
(2)使用不同的简单机械做功,完成相同的有用功时,所做的总功是否相同?这说明什么?
(不同)(这说明额外功不同)
(3)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
(越少越好)
师:一定的总功中,额外功少意味着什么?
生:有用功多。
师:在使用机械时我们最关心的是所做的这些总功中,有用功究竟占了多少。 为此我们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 叫做机械效率。
板书:
(二)机械效率的定义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板书:
(三)机械效率的公式:
练习:
1. 计算课本例题中起重机的机械效率。
2. 计算学生分组实验中所用的简单机械效率。
师:由计算结果推知。
板书:
(四)机械效率η是个百分数,一定小于100%,没有单位。
三、小结
师:以上我们讨论了机械的效率,其实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效率”的含义很广泛。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效率问题。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现代化的社会,是讲效率的社会,时时、事事、处处都要求高效率,以尽可能少的消耗去取得尽可能多的效益。我们在学习中,也应注意学习的效率,特别是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效率,这是我们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方法。
四、布置作业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8-2 07:36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动能和势能


山东省青岛第四十七中学  赵 华
【设计理念】
1. 本节课对于动能和势能的概念的讲解,不是采用先讲定义,再摆事例的方法,而是采用先摆事例,由学生主动发现它们各自的特点来进行分类,运用分类法自然地得出动能和势能的定义,这样做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2. 对于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方面,从动能入手,采用典型的探究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具有求知的欲望,积极探索问题的答案,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能力。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8-4 06:43
标题: 回复: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走出理解内能的误区



云南师范大学江川实验中学 孙克浩



  内能是初中热学部分的重要概念之一,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由于内能的概念很抽象,并且与温度、做功、热传递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关系,所以学生对于内能概念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表现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常有顾此失彼和捉摸不定的感觉。本文对于理解内能的常见误区进行简要分析,供参考。

  误区一:关于“吸收热量和温度”

  由于受到生活“经验”的干扰,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部分学生能够理解“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以保持不变”,但是很少学生对“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以降低”表示认同。

  事实上,在不涉及做功的情况下,物体吸收热量有的温度升高,还有的可以不变或降低。例如,一般情况,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但是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汽化、升华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物体温度降低,汽化、升华的物理过程都有致冷作用。

  误区二:关于“温度和内能”

  教材中介绍物体的内能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就越大。所以学生容易产生“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也就保持不变”的错误认识。

  物体的温度变化,内能一定变化。但是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可以不变,也可以增加,还可以减小。例如,一般情况下,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但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加;相反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减小。

  误区三:关于“做功、热传递和内能”

  1.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并且做功和热传递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初中学生的思维缺乏严密性,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往往顾此失彼。例如,认为“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小”等。

  2.因为热传递是内能间的转移,所以在没有做功的参与情况下,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减小;但是在没有热传递的情况下,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即机械能不一定转化为内能。例如,用力提起物体,对物体做功使得物体的机械能增加,而内能本身没有变化。如果是做功使物体内能变化。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小。常见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情况有:压缩气体做功,克服摩擦做功。物体对外做功使物体内能减小的情况是气体膨胀对外做功。

  误区四:关于“热量和内能”

  有的学生认为“热量就是内能”。

  热量和内能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送能量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只有在热传递的过程中才有意义。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具有热量”。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它和物体的质量、温度等因素有关。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误区五:关于“机械能和内能”

  1.部分学生认为“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它的内能就越大”这个错误认识是由于学生没有把宏观概念和微观概念区分开的缘故。物体宏观的机械运动情况决定物体的机械能,物体微观的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物体的内能。所以物体的运动速度和它的内能没有直接的关系。

  2.一个物体的内能减少,一定有另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这个错误的产生反映学生对于能量之间的转化或转移关系模糊不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首先,机械能和内能可以相互转化,主要通过做功来实现。例如,物体沿粗糙的斜面滑下;流星坠落和大气层摩擦等情况下机械能都减小转化为物体间的内能。再如,壶内热汽推动塞子运动,自身内能减小,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

  其次,有时机械能不转化为内能。例如,人造卫星在大气层外运动;忽略空气阻力的物体的下落运动都只有动能和势能间的相互转化,而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不转化为内能。

  再次,物体的内能减少,可以转化为机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例如,热蒸汽膨胀推动活塞运动,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小,部分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部分转化为活塞的内能。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8-4 06:43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分子热运动

山东青岛24中 陈翠玉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特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会运用想象和类比等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随时关注周围的人和事以及有关现象。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分子热运动,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
教学难点

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十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中,已经对物质的组成及分子运动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在化学课中已经知道了扩散现象,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扩散现象也有了较深的印象,但对于分子的运动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并不十分清楚。
方法运用

整节课运用“讨论·实验·探究·创造·反思”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进行“分子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的探究中运用类比、推理、论证的方法。
教具和媒体

教师:多媒体、一杯大米、三杯小鱼、两只温度计
学生:一杯凉水、一杯热水、一把药匙、少量品红等

  教学设计说明
  1.本节课作为本章的第一节内容,是学生在学完宏观物体的有关知识后,对微观世界的知识进一步探究学习,为后面研究物体内能及其有关知识做好铺垫。但由于分子的运动无法直接观察探究,所以本节课主要采用类比的方法组织教学。
  2.为加深学生对扩散这个常见现象的探究兴趣,设计了学生熟悉的品红在水中扩散的实验。同时为实现物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了解和分子热运动有关的现代科技,所以在最后让学生列举扩散现象在生活中的有关实例及其应用。
  3.本节需要考察的知识与技能要求较低但内容抽象,在学习过程中,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讨论为主,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运用“讨论·实验·探究·创造·反思”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提出问题──进行类比──形成假说──分析推断──实验检验──得出结论”为主线的思维程度进行教学,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4.本节课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分子运动情况及扩散现象有更具体、清晰的了解,在相关部分设计了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题引入



用课件1展示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图,并提问可以判断出是什么在运动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本节课的课题:分子的运动规律怎样?
通过课件导学生想象、回忆,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引入课题
播放课件1并提问引导对学生的回答以肯定,并说明所代表的内容: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说明:在第十章中已经采用拟人的方法学习了解了固体、液体、气体分子的运动情况确定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分子的运动规律
仔细观察并回答这像是什么在运动及其相关问题
回顾有关内容提出进一步想要学习的问题
课题探究





一、提出问题
如何研究分子的运动?
利用小组“讨论法”发散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知道研究这类问题的科学方法
提出问题:分子太小,无法用肉眼看到它的运动情况,该如何研究?汇总学生讨论情况
回忆思考小组讨论可以采用的研究方法;转换法、模型法、类比法等
二、研究方类比法
选用类比的方法将不容易研究的问题简单化,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探究分子的运动规律
确定研究方法
展示实物:一杯大米、有一条小鱼的一杯水、有许多条小草鱼的一杯水,引导学生确定与分子运动相似的物体。
观察交流
找到与分子运动相似的物体运动:水中运动的大量小草鱼
三、形成假说
1.鱼的运动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水的温度越高,草鱼运动的越快(水温不能超过鱼的承受极限温度)
2.分子的运动快慢可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通过观察探究得到鱼的运动规律,类推得出分子运动规律的假说,学生非常容易而且自然通过课件2形象地展示水的温度对草鱼的运动快慢的影响,加深实验印象,同时可以顺理成章地过度到分子的运动。

1.展示实物:两杯盛有等量水和草鱼的水杯,但两杯水中的小草鱼运动快慢不同。
2.引导学生探究并得出结论。
3.播放课件2:鱼的运动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引导学生类推分子的运动与温度的关系。4.播放课件3:分子的运动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剧。

1.观察并猜想交流:什么原因引起鱼的运动快慢不同?

2.实验探究
两组学生通过用手试摸、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得出鱼的运动规律。
3.观察课件并类推出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4.观察课件并形成分子运动与温度关系的假说。

四、利用假说推断如果上述假说成立,那么会出现:品红使热水变色比冷水快。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
提出问题:如果上面的假说成立,等量的品红放入同样多的冷水和热水,会出现什么现象?
回忆化学知识:品红使水变色对问题进行猜想。
五、实验检验
遇过学生分组实验,验证假说的推断是否正确,
通过学生的分组实验,既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亲身、仔细地观察实验现象,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与合作能力。通过生活中相关的实例进一步证明实验结论的正确性,使结论由特殊到一般,具有普遍性;
给学生提供器材,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提醒实验中应注意控制变量。
利用实验现象和课件4(扩散现象的微观分析以及扩散现象与温度的关系)分析总结出结论
提问:还有什么现象或实验能够证明上面的猜想是正确的?
小组合作,进行实验。
分析观察到现象,得出正确结论。
讨论回答生活中大量温度影响扩散现象发生快慢的实例。
六、得到结论
通过假说推断的正确性来证明假说的正确,这是物理、教学常用的方法。
引导学生得出分子运动与温度之间的正确关系,给出结论和本节课的课题:
分子热运动
并解释为什么称为“热运动”
分析
理解
评估与反思

1.在研究分子运动规律的过程中,经历的思维探究程序:提出问题─类比─形成假说─进行推断─实验检验─得出结论
2.用到的研究方法:类比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小结,培养总结概括能力。
引导学生讨论自行进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小结。
播放课件5进行简单总结,同时进行情感教育,说明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研究光的色散时曾用到这样的思维探究过程
小组讨论后自行小结。
总结研究方法时具体说明在什么环节或问题中是如何运用的。





15-1 分子热运动
问题:分子的运动规律?
类比:草鱼的运动规律:水温越高,草鱼运动越快
假说:分子运动可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推断:品红使热水变色比冷水快
实验:冷水+品红
   热水+品红  扩散现象
结论: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8-4 06:44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比热容”教学实录

青岛市平度西关中学 綦晓丽
  【设计理念】
  1.本节课首先用“漫画”创设问题情景,营造积极思维、气氛宽松的质疑环境,寻找提出问题的突破口。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认识过程。
  2.让学生大胆猜想与假设。本节课我设置了环环相扣的多个问题,问题提出后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科学的猜想是许多发明创造的开始。
  3.实验过程由学生设计,通过合作进行实验,并从记录分析讨论中学到规律性知识。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愉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比热容的概念
2.
会查比热容表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
2.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和乐于探索的精神
2.
养成实事求是、新生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探究比热容的概念
教学难点

用比热容解释自然现象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小循环多反馈教学法。提出问题──猜想──讨论──反驳──实验检验──得出结论
教具和媒体

大屏幕投影,多媒体计算机,铁架台中,石棉台,酒精灯,热得快,蒸发皿,沙子,水,煤油,天平,温度计,秒表,烧杯等

  【教学过程实录】
  一、新课引入
  师:大屏幕投影一幅漫画:炎热夏天的傍晚,有两个小胖子在海边游玩,为了纳凉问题两人发生激烈争执,甲主张划船到海中去,乙则认为在岸上散步更凉爽,你认为谁的意见对?
  (说明:创设物理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思考、猜想、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生(甲):在岸上散步凉爽,因为沙石温度低。
  生(乙):划船到海中更凉爽,因为水温较低。
  生(丙):一样凉爽,因为气温是一样的。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猜想,到底谁的想法正确呢?学习本节知识后你自然会明白。
  (板书课题:三、比热容)
  (说明:制造问题悬念,诱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二、进行新课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一定烧过水,一壶水容易烧开还是半壶水容易烧开?
  生(齐):半壶水容易烧开。
  师:将一壶水烧开与烧热,哪个需要时间长?
  生(齐):一壶水烧开需要时间长。
  师(继续提出问题):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猜想一下。
  (说明: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并讨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生(甲):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大吸收热量越多。
  生(乙):与水温升高多少有关,水温升高越多吸收热量越多。
  生(丙):与水的质量、水温升高多少都有关,质量越大、水温升高越多吸收热量越多。
  (说明:教师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反驳,对回答不完善的地方可补充完善,共同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结论。
  师(继续提出问题):对于不同的物质,例如,水、沙子、煤油,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温度升高的度数也一样,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
  (说明: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并回答,以求思维的多样性。)
  生(甲):吸收热量不相同,夏天到海边洗澡时,会感觉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比较凉;水吸收的热量多,说明水的吸热本领大。
  生(乙):吸收热量相同,因为它们受同样的太阳光照射。
  师(总结说明):吸收热量多少、或温度变化多少,都反映了物质吸热能力的大小。怎样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请同学们参看桌上的实验器材,边讨论边合作设计实验方案。
  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并设计方案。
  (说明:教师要加入学生的探究设计环节,倾听学生的思路,并适时加以点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教师让学生进行实物投影展示设计方案,并让学生口头表述自己的设计思路。
  生(甲):用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加热相同时间,比较它们温度升高的多少。温度升高越小,说明吸热能力越强。
  生(乙):用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温度升高相同时,比较它们加热时间的长短。加热时间越长,说明吸热能力越强。
  (说明:高效率的交流,使学生从别人的方案中得到有益的启发,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教师将实验设计中相同或相似方案的学生重新分组。
  (说明:重新分组后,学生有了归属感、荣誉感。以小组为单位,通力合作,取长补短,形成合作、竞争的学习气氛。)
  教师在学生进行实验之前,应把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先提出来讨论,有助于实验的顺利完成。
  设置问题:1.怎样获得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或水和煤油)
  2.怎样测出它们的温度?
  3.怎样确定它们吸收了相同的热量?
  学生思考、讨论,并逐一回答。
  师:请做完实验的同学将数据填到黑板上的表格中。学生进行实验,填表:表1质量相同、加热时间相同时:
表1 质量相同、加热时间相同时


沙子(煤油)

升高的温度/





表2 质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时


煤油(沙子)

升高的温度/



  (说明:取得学生大量的数据,便于总结结论。)
  师:请同学们从这些数据中,总结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学生自由讨论,并归纳结论。
  (说明:此环节中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能力在争辩中得到提高。)
  师:怎样表示各种物质在这种性质的差异呢?物理学中引入了比热容这个物理量。
  (板书:比热容概念)
  师: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请同学们了解“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屏幕投影)。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42×103


088×103

酒精

24×103

干泥土

084×103

煤油

21×103

铁、钢

046×103


21×103


039×103

蓖麻油

18×103

水银

014×103

沙石

092×103


013×103


  师生共同分析:从表中我们了解到,水的比热容最大,说明水的吸热能力最强。水的比热容是沙石的4.5倍,因此,白天在同样阳光照射下,水的温度变化比沙石小得多。这是沿海气温温差较小的原因。夜晚,水和沙石同样放热,水温比沙石温度高,因此,晚上在岸上散步更凉爽。
  (说明:学生终于明白小胖子(乙)的想法是正确的,真正体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认知态度,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师设置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
  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水的这一属性?
  2.在自然现象中,有哪些现象可用水的这一属性解释?
  (说明: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后回答,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生产相联系,体现物理是有用的。)
  生(甲):冬天暖气用水做“热源”,因水储藏的热多。
  生(乙):司机师傅用水做“冷却剂”冷却汽车发动机。
  生(丙):夏天到海滨去避暑。因海滨比内陆凉爽。
  (说明:同学们的讨论热情非常高涨,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教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精彩举例加以鼓励。
  师: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巩固练习。(出示反馈练习)
  1.为比较不同物质的_____能力,引入了比热。水的比热是_____。
  2.判断:一桶水的比热比一杯水的大。()
  3.铝的比热是0.88×l03J?(kg?℃)-1,这说明1kg的铝_____。
  师:请同学们思考,2kg铝温度从30℃加热到100℃,怎样计算铝块吸收的热量?(屏幕显示)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做出解答。
  师生共同分析归纳,总结出热量计算公式:Q=cmΔt
  出示反馈练习二:
  1.质量为2kg的水,温度升高50℃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质量为5kg的热水,从100℃降到80℃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学生计算并作答。
  (说明:强化练习,加深对热量公式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的“STS”,思考讨论:
  1.为什么沿海气温不像内陆气温变化显著?
  2.热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哪些?
  3.同学们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提出你对热污染问题的解决设想。
  (说明:此题为开放性题目,目的是唤起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开创意识)
  三、小结
  师:同学们在本节课中都有哪些收获?
  生:讨论之后做知识小结。
  师:本节课不仅仅要了解比热容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回去后,写一篇关于“热污染”的调查报告。
  2.完成课本上“动手动脑学物理”的4个题。
  【板书设计】
三、比热容

(一)比热容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符号c
2.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J·(kg·℃)1
3.意义: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4.应用:
(二)热量的计算
1.公式:QcmΔt\
2.应用:
  注:
  本节课是2002年12月在平度市西关中学进行的平度市级公开课。本节课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实践、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更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8-4 06:44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大象无形


──我看新教材的开发
江苏省无锡市石塘湾中学  许帮正
新课程提倡教师成为研究者和教材的开发者,我认为“新教材”开发的重点首先应是“科学探究”流程的开发和完善。
案例:“比热容”的探究
比热容一直是初中教学的难点。教材(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中提供的比热容的实验操作较为繁琐且误差较大,往往导致概念难以建立,建立后的概念又由于内涵较深、外延较广,涉及热量、温度变化、质量三重概念间的关系,学生难以理解。笔者认为,授课时应大胆改进探究实验,在尊重编者所确立的“探究思想”的前提下建构“身边的物理”,采用更为科学的探究流程,才能真正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特别是获得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下面我对执教本课时的课堂实录稍作整理并阐述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课堂教学实录
(一)提出问题──科学探究的前提
问题引入:美丽的江南水乡──无锡已步入冬季,夜晚睡觉时,辛劳了一天的妈妈常给我们准备好热水袋,关于热水袋,你了解多少?
(1)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有什么关系?与水温升高多少有什么关系?
(2)使用热水袋的目的是取暖,热水袋里装的是水,可以换成相同初温、质量的煤油或砂石吗?
从生活走向物理是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学生能根据生活经验对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二)猜想──科学结论的先导
问题引入:由此你认为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除了与物质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有关外,可能还与有关?
学生能猜想到物质吸、放热可能与物质种类有关。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科学探究的具体化、程序化
从猜想中直接引出探究课题:物质的吸热与物质种类有关吗?
问题导引1:选择何种物质作为研究对象比较科学?在探究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师生共同讨论得出:选择水、干砂石既可满足“不同物质”,又可使探究对象更具普遍性,因此地球表面的主要组成物质是“水、土、砂”;在探究时采用“控制变量法”,使水、砂的质量相等,因为质量也是影响吸热的因素。
问题导引2:如何确定物质的吸热与物质种类有关(请提出两种方案)。
学生经讨论后提出:一是让质量相等的水、干砂吸收相等热量后,测量温度变化;二是让质量相等的水,干砂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
问题导引3:根据方案设计器材。
抽取方案中的共性后不难得出需要热源、温度计,质量相等的两种物质、天平等器材。
问题导引4:用书本装置图15.31和15.32可否完成本次探究?本套装置有何缺陷?该如何改进?
学生基本能找到如下缺陷:酒精灯热源具有污染性和不稳定性,砂子升温不均匀,等等。
学生改进实验设想:一是用电热源或热水做热源;二是减少砂量增大砂的相对受热面积,使用搅棒,使砂的内部温度很快一致。得出本次操作可用如下器材取代:直径为20 mm,长为20 mm的试管两支,砂和水,带孔橡皮塞两个,温度计、一次性塑料杯一只,开水。
(四)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科学事实是进行科学分析的根据
实验步骤:用天平称出15 g砂,用量筒量出15 mL的水,分别装入试管中;用带孔的橡皮塞插上温度计插入砂和水中;在塑料杯中倒入适量热水,将两试管同时放入杯中同等深度(以热水浸没砂面为准)8~10 s拿出,读出砂的温度不再上升时水和砂的温度。
数据记录:(摘选)
误差分析:水、砂的热传递方式不同,但水在形成对流前热传递的主要方式也是传导,控制放入热水的时间是让冷水和砂吸热期间的传热方式相同,但15 g的水比砂的体积大,在拿出热水后放热速度也有差异。
实验反思:本实验所得数据能较好地反映问题,且操作简捷,学生基本能独立完成,需要的物质量较少,干砂较易收集,操作时应注意使用温度较高的热水,使热水与待研究的物质有较大温差。
(五)分析与论证──“实验后的思考有时比实验本身更重要!──牛顿”
问题导引1:若要使质量相同的水、砂石均升高相同的温度,该怎么办?
学生不难得出应对水加热更长的时间。
问题导引2:水和砂石谁的吸热能力强?
学生也不难得出同等条件下的水吸热多,故而吸热能力强。
问题导引3:如何科学地比较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呢?
实际授课时会发现学生较难用物理语言组织表达,笔者类比密度概念的建立进行了启发,过程如下。
(1)出示两份表格:
(2)得出:可采用比较单位质量、升高1℃的水、砂吸热多少来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
通过类比不仅可以建立比热容概念,同时可让学生意识到比热容同密度一样属于物质的基本属性。接下来的比热容的定义及常见物质的比热容,让学生自读课本相关内容进行解决。
(六)应用──体现知识的价值
知识应用体现从物质走向社会,同时也渗透“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培养学生辩证的科学观。
1. 依据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性,举例说明它在工农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
70年代的无锡可谓“小桥流水人家”,90年代的无锡给人“枯藤老树昏鸦”之感。从70年代到90年代无锡的昼夜温差成增大趋势,现在又有所减小。请在课后做进一步的调查,并分析为什么?
二、我对科学探究流程的理解
(一)科学源自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
杨振宁在与科大学生交流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科学原理是浅显易懂的……真正需要探寻的东西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最伟大的发现往往来自于最平凡的认知。”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科学源自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作为科学课程之一的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而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蕴藏着无穷奥秘。这两方面的客观存在与结果是建构初中物理新课程的关键,也是物理新课程设计的起点。这就要求教学的设计能设法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物理,社会的物理”,总之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物理,而并非“书本上的方块字”和实验室中“冷冰冰的仪器”。这种设计的理念与教材的内容体系并无多大关系,因为教材提供的只是值得借鉴的一种探究模式。关键是敢于联系学生实际,大胆地重组教材结构,再赋以新的理念。我在设计此课时“时已近冬,天气渐寒”,以“热水袋”作为探究起点则易激发学生思维,而“太湖”作为无锡的母亲湖,养育着千千万万的太湖儿女,以“太湖美”作为课程设计的延伸点则体现了科学的价值,设计中关注了人性情感的渗透,如“辛劳的母亲”“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真正体现“生活即物理”。
(二)探究源于对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牛顿曾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张大昌先生说过: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的根本和必要。成功的“科学探究”要使学生既能学到科学概念又能发展科学思维能力,则需在课堂上保持学习者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具体操作时应遵循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源于问题,解决问题。笔者在组织学生探究时先从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热水袋里装的是水,可以换成相同初温、质量的煤油或砂石吗?”再以问题为导引,在教学中设法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并通过实验设计、操作、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流程源自对实践的反思和改进
这里的反思有两层含义,一是科学的探究流程的建构,需要作为组织引导者的教师根据实践进行反思;二是科学结论的获得需要作为探究主体的学生进行反思。本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环节之所以与书本相比较有较大变动,原因是我在授课时发现,书中所提供的实验操作确实较为繁琐,而且所用的探究课题“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较为抽象,学生往往会回答“干砂的吸热能力强,因为干砂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升得快”,这一问题若不解决,势必影响科学的探究流程的构建,影响课堂教学的时效。所以我在授课时,一是让探究课题更为显性化;二是在探究中引导学生反思书本实验的缺陷,设计更为合理的探究实验,再利用探究后的结论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综上所述,我认为科学的探究流程需是符合学生探究能力的流程,能切实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流程。课程编者往往提供的是一种思想,而并非方法,“大象无形”是教学实践者开发课程的原则。
说明:我选比热容作为案例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比热容”是新教材中设置的最后一个完整案例,从道理上讲,学生的探究意识已建立,探究流程已内化。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8-4 06:45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能源家族”教学实录

青岛市平度西关中学 董民亮
  【设计理念】
  1.本节课的内容要求较浅,但需要通过学生搜集大量的事例、资料,对这些内容进行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自学和探究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能源的有关知识,并且了解人类利用能源带来的不利影响,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将来为开发新能源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能源的分类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搜集与能源有关的资料,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获得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能源的分类
教学难点

不要再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
教具和媒体

蜡烛、电灯、火柴、太阳能电动车、手电筒、风扇、手摇电动机、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实录】
  一、引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个太阳能电动车,用手电筒照射,太阳能电动车转动了。用手摇发电机发电,使小灯泡发光。点燃蜡烛,蜡烛发光。)
  师:同学们这几个实验中都体现了哪些能量转化?
  (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
  生甲:太阳能电动车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动能,发电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蜡烛燃烧是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师:对于能量你们想了解哪些问题呢?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
  生甲:人类可以利用哪些能量?
  生乙:我们需要的能量从哪里来?
  生丙:自然界的能量取之不尽吗?
  师:能量的来源即为能源,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能源的有关问题。
  板书:第十六章一、能源家族
  (说明:利用小实验引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新授
  师:同学们都认识哪些形式的能量?讨论交流一下。
  (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
  生甲:太阳能、电能、光能、内能。
  生乙:声能、核能、生物能、化学能。
  生丙: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
  师:那么,我们今天使用的化学能有哪些?
  生:煤、石油、天然气、煤气、沼气、食物等。
  师:同学们能对这些能源进行分类吗?结合生活和生产上的能源使用情况分析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的小组讨论,适当进行点拨、指导。)
  生甲:我们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是千百万年以前埋在地下的动物和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跟化石的成因一样,可称为化石能源。
  生乙: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是可以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的能源可以称为一次能源。电能是无法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所以称电能为二次能源。
  师:同学们这种分类方法非常科学。那么,你们刚才所举的例子都属于哪种能源?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生甲:煤、石油、天然气应属于一次能源,电能属于二次能源。
  生乙:煤气、沼气属于二次能源,核能属于一次能源。
  生丙:我们所吃的食物属于一次能源。
  师:同学们的说法都有道理。对于这些能源有没有别的分类方法呢?同学们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并回答)
  生甲:我们所吃的食物是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可以称为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等不是由生命提供的能量,可以称为非生物质能。
  师:同学们讨论这种分类方法是否可以?
  (学生通过讨论,认可了这种分类方法,但有的小组也有新的分类方法,学生继续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乙:有些能源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可以称为可再生能源;有些能源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补充,可以称为不可再生能源。
  师:说得非常好!能否举例说明一下?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生甲:煤、石油等越用越少,并且短时间内不可能从自然界中得到补充,所以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可以在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得到,所以它们属于可再生能源。
  生乙:天然气、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生物质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生丙:地热能、潮汐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说明:学生对能源进行不同方法的分类,开阔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学会对于同一事物可进行不同角度的研究。)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是指一次能源而言的。那么,对于煤、石油、天然气等这些最主要的能源,你们都了解哪些有关的内容呢?把你们搜集到的资料讨论交流一下。
  (学生讨论、交流)
  生甲:煤、石油、天然气是地球给人类提供的最主要的一次能源。远古时期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体的化学能。在它们死后,躯体埋在地下和海底,腐烂了。沧海桑田,经过几百万年的沉积、化学变化、地层的运动,在高压下渐渐变成了煤和石油。在石油形成过程中还放出天然气。今天,我们开采化石燃料来获取能量,实际上是在开采上亿年前地球所接受的太阳能。
  生乙:石油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主要能源。盛产石油的中东国家是发达国家主要的石油供应国。
  生丙:1973年,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由此引发了西方国家第一次石油危机。1980年,中东两个石油大国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爆发战争,两伊战争猛烈冲击世界石油市场,引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2003年3月,美国与伊拉克之间爆发了战争,致使石油价格提升。
  (说明:学生通过搜集事实,认识到世界的能源危机,从情感上让学生感知加强国防力量的重要性。)
  师:由于石油是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所以,世界上为争夺石油而引发了很多战争。由此,我们是否可以讨论这样一些问题:
  1.以石油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是否可靠?
  2.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还能支持多久?
  3.能否开发新型能源?
  4.人类开发化石能源给生态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对于不同观点互相反驳。)
  师:同学们在课下可以继续讨论这些问题。
  三、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生:我们了解了有关能源的知识,并且会通过搜集事实获得信息,了解世界,了解人类文明。
  四、布置作业
  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2、3题。
  【板书设计】
第十六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
化石能源
2.
生物质能



  注:2003年4月4日,在平度市新课程改革现场会上进行了全市公开课。本节课运用新的课程理念,把能量的有关知识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了解,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通过让学生搜集事例和事实,鼓励学生关心国家和世界大事,关注人类使用能源的前景,增加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8-4 06:47
标题: 回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太阳能”教学实录

青岛市平度西关中学 李刚
  【设计理念】
  1.本节课本着不过分强调知识传授,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2.通过互相交流互相评价,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太阳能是人类资源宝库
了解一些和太阳能有关的知识
知道利用太阳能的方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堂上设计装置,课下制作改进的过程,培养学生思考动手的能力,切实提高他们的创造
通过主动学习,提高学生搜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和不断创新、不断提高的精神
教学重点

太阳能的利用
教学难点

发明装置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
教具和媒体

彩笔,直尺,实物投影仪,太阳能电动车

  【教学过程实录】
  一、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转盘(展示)。我用手一拨它就转,你能否用其他方法使它转起来呢?
  生甲:用水冲。
  生乙:吹气。
  师(请同学演示):同学们来看这个方法是否可行?用激光手电照射这个圆盘它能否转起来呢?
  (说明:教师只介绍方法,学生猜想,引起学生兴趣。)
  (教师用手电照射这个圆盘,学生观察。)
  师:通过这个现象你可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列举自己提出的问题:①可否用阳光代替手电光?
  ②光为何能让转盘转动起来呢?
  (教师引导学生对以上问题简要分析)
  师:咱们这节课就来重点研究与太阳有关的问题。
  板书:第十六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三、太阳能
  二、新授
  师:有关太阳的知识,我已经请大家在课下查阅了有关资料,现在请你上台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收获,把你的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学生举手上台演示并介绍:①太阳概况;
  ②地球上贮藏的能量来源成因;
  ③利用光碟交流太阳能反射炉的制造。
  师:刚才大家都踊跃上台展示了自己的成果,说明你们都作了积极主动的准备,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值得肯定,希望大家能保持。现在我们来进一步总结一下太阳能有什么特点?
  板书:1.太阳能的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
  师:哪位同学谈一谈?
  学生甲:清洁丰富。
  学生乙:经济。
  板书:经济、丰富、清洁
  师:既然太阳能有这么多优点,我们就应该好好的利用。请大家讨论:平时我们都是怎样利用太阳能的?
  板书:2.太阳能的利用
  (学生讨论,交流)
  师:现在请同学来讲一讲人类是怎样利用太阳能的。
  学生甲:烧煤、汽油、天然气。
  学生乙: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手表、太阳能汽车。
  师:能否对刚才这些事例分类?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甲:烧煤、汽油属一类,太阳能汽车、太阳能手表、太阳能热水器属另一类。
  师:同学们分得很好。我们不妨给他们起个名字:第一类是间接模式,第二类是直接模式.
  板书:①直接利用②间接利用
  师:关于直接的应用,大家能否再讨论一下,可分为哪几种情况?
  学生讨论后回答:可分为用集热器给水加热,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
  板书:集热器、太阳电池
  师:若给你一个集热器,你会有什么发明创造?请讨论后画出图纸。
  (学生设计讨论五分钟左右,教师参与并给予适当点拨。)
  师:请各组推荐几个同学上台展示你们发明的装置。
  第一组同学上台演示:
  生甲: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太阳能,使水温升高,供给住户洗澡做饭。
  生乙:关于我们的设计哪位同学还有好的建议?
  台下生甲:你的太阳能热水器,只是在正午时和与太阳正对时才有效,其余时刻不能最大限度的吸收阳光怎么办?
  台上生丙:这好办。我们可以把太阳能热水器制成可转动式的。
  台下生乙:你的太阳能在晚上能保温吗?
  台上生丁:这一点你不用担心,我们用的当然是保温材料。
  这一组演示完毕换另一组。
  师:刚才大家发明的装置都很好。我想你们一定对太阳能电池的应用有兴趣,进行发明创造吧!
  (学生讨论设计五分钟)
  师:现在请各小组上台展示你们设计的装置
  第三组同学上台投影出示图像。
  台上生甲:这是一把太阳伞,顶部有一电风扇,上面是一个太阳能电池给风扇供电,这样既避免了日晒又可以享受到凉快。
  台下生乙:你的伞有个缺点:太阳能电池在上面不方便。
  台上生乙:你提得很好。我想我们会进一步改进的。例如把伞面改成太阳能电池的。
  台下生乙:你们的太阳伞在雨天可否当雨伞?
  其他组上台交流……
  师:刚才大家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也有这种体会:发明创造并不容易,这一过程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只有不断改进,才能达到更好,干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说明:经过以上两个环节,让同学们经历了创造发明的设计过程,体验了其中的成功与失败,得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
  师:同学们,化石能源的利用给人类带来了好处,但事物总是对立的,化石能源的利用有什么不利的一面?请讨论。
  学生讨论后总结:
  生甲:烧煤、汽油带来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水土流失……。
  板书:3.化石能源的危害
  师:我们该怎么办?
  (说明:学生讨论并自由发言说出措施,开阔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学生:使用太阳能汽车,植树造林,工厂烟囱加上净化装置。
  师:刚才大家说得很好,可见大家具有很强的环保意识。现在请大家总结一下,这一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乙:这一节课我了解了大量的与太阳有关的知识:太阳能的利用。利用集热器、太阳电池进行了设计,使自己的创造能力得到了提高。
  师:这一堂课大家学得很好,很积极主动,表现出了很高的创造能力。同学们今后一定会发明创造出很多有价值的器材。
  三、布置作业
  把你的设计方案进行制作。
  【板书设计】
第十六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三 太阳能
1.
太阳能的特点
经济、丰富、清洁
2.
太阳能的利用
①直接利用
②间接利用

3.化石能源的危害

  注:
  1.本节课是2002年12月在平度西关中学进行的青岛市研究课。
  2.本节课教师只起了一个导演的作用,让学生去尽情地发挥、探索。通过让学生上台交流材料,讨论设计方案,上台展示等等,使学生充分享受到了探究的乐趣,从中获益。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