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课堂实录 |
北京市西城区育民小学 谷利新 |
《怀念母亲》教学实录 课题:怀念母亲 年级:六年级 教师:谷利新(北京市西城区育民小学) 时间:12 月29日下午(星期六)15:10-15:50 会场三: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礼堂 课例研讨 主持嘉宾:郑丹(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初教部) 评课嘉宾:严瑞兰(香港顺德联谊总会胡少渠纪念小学) 文字整理:山东省东营金瀚学校 张洪乐 课堂实录: 师:我们一起走进季羡林这篇—— 生:《怀念母亲》 师:老师先请一个同学大声的读一遍这个课题,好吗?(请一位同学。) 生读课题。(学生字正腔圆的读出来,声音小。) 师:怀念母亲,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它片刻又离开将近百岁老人的心,那些日子,带着那些意思,再来读一遍课题好吗? 生齐读课题。 师:大家在课下一定查阅了很多季羡林老人的资料,我们在查阅资料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他们头上的光环,但是,当我们走进这篇课文,走进作者的内心,你会发现在他的心中有一个巨大的错误,有一个永久的疼痛,他曾经说:“我这永久的悔恨,我本不该离开,这痛,就从我失去母亲开始。” 师:老师想请一个同学,读一下课文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思考,第一,这段当中有哪些词语你不懂,第二在这段文字当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评价)书读得很熟练。我这么想,书越读,思考越深入,我们的感受就越深。我们再次用心来读这段文字,看你能不能捕捉到季羡林内心的感受。用心来读每一个文字。 生读。 师:刚才我们同学听别人读了,自己读了。现在老师请同学认真地再读,迅速地浏览一遍课文。假如老师让你把这段文字读成一个字,你能把它读成?有没有同学感觉读着读着字就跳到了你的眼前,有没有字让你感觉到它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心中。 生:我认为有悔,我认为有恨。 师:他用了书上的一个字,“恨”,很有很多种,请你把目光再次锁定到这段文字当中,你从哪些语句当中看到了这个“恨”。 生默读。 生: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我从这句话看出作者自责和悔恨。 生: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他想报答母亲。 师:季羡林是个特别看重母爱的人,想尽孝,此时,母亲却再也不能醒来了。 生答。 师:此刻,他才真正知道,什么叫做撕心裂肺。从此失去了叫妈妈的权利,怎能不恨呢? 生: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呆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看出他很长的时间没有和母亲在一起,他没有好好的陪过母亲。 师:刚才同学谈到了季羡林没有好好的陪过母亲,对吗?几岁离开母亲?(六岁)几时失去了母亲?(大学二年级)大概是——二十多岁, 将近十四年,可你们知道吗,季羡林最后一次见到母亲,是八年之前,(岁数)跟谁相似?跟我们在坐的各位同龄吧?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我认为他非常伤心,他六岁就离开母亲,这么多年没有见面,甚至印象都模糊了,对于孩子来说,没有母亲是一种没有依靠的感觉,他没有依靠,他想找到到母亲,找到那种心灵依靠,可是他找到这种依靠的时候,母亲却已经走了。 师:你的发言太精彩了,说出了此时季羡林的心声。 生:季羡林六岁就离开了母亲,二十岁的时候母亲去世,十四年母子没有相见,这种感受我们是可以想象的。终于,在季羡林二十二岁的时候,他想我要找份工作,报答母亲时,不幸却发生了,母亲去世了。他想尽的孝心没有尽到,所以他很伤心。 师:所以,在季羡林的一生当中会留下一个大大的“恨”,对吗? 生:文章说他六岁的时候离开母亲。我们六岁的时候刚刚上幼儿园,我们离开一天两天都快哭了,而季羡林他是十四年中只有几天见到了母亲,他是还想去照顾母亲。 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你们的发言让老师感动,我们把这种感动变成我们的朗读,我们来读一读这段文字,来体会此时的季羡林的心好吗?(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师:读得怎么样?刚才我们同学精彩的朗读精彩的发言让我们真正地走进了季羡林的内心,他确实像我们同学刚才所说的——(师读)我暗暗下定了决心,立下誓言: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誓言还犹在,母亲已做西风而去,留下的只是这绵绵无尽的——恨!我们来读这段满带“恨”意的文字。(生齐读。) 师:在季老的文字当中,到处都有这样的思念、怀念母亲的文字。在比如:(读:)我回到家里,看到的只是一个只是一个黑棺材,母亲的面容再也看不到了。整整八年没有见,此时的母亲容颜如何?白发增添了几许?还能知道吗?不能了!而留给自己的,却依然只有那——恨,还有那无尽的怀念。我们再来读这段文字。(齐读) “苦”在心头 师:通过刚才我们的学习,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读懂这一段最为痛苦的文字。(请一个读书特别有感情的同学读。) 生读:当我从北京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不该,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掌声) 异乡甜蜜思“母亲” 师:感谢这位同学的朗读,她仿佛让我看到了季羡林的那颗悔恨之心。 在季羡林心中,他认为什么最重?(母亲)母亲,母爱最重!可他偏偏失去了最重的东西。他就这样,数十年如一日的怀念着自己的生母,直到他离开自己的祖国,来到了异乡,来到了德国,来到了那个孤寂的小城。这么远的距离割断了他的思念了吗?(没有)看书,第三自然段。 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有一个词,叫——“频来入梦”。什么意思?(生:经常到梦里来。)季羡林这种思念被割断了吗?(没有)反而更加怎么?(更加强了)增加了?(祖国)在这段文字当中。作者用了两个“不知道为什么”,作者不知道,一定是我们同学想知道的。现在请你仔细阅读季羡林的几篇日记,看你能不能从中找到答案。 (学生读书,批注感受深的地方。) 交流。生:第一篇日记。黄昏,非常孤独的状态,没有人和他交流。他在无依无靠时候,苦中作乐的感觉。 师:我同意他的无依无靠,缺少朋友缺少家人的关心。但是我不同意他说的苦中作乐。你为什么说苦中作乐呢? 生:他这里没有朋友没有亲人,当时的年代只有他一个人。 师:他的乐从哪儿来呢?你因为看到哪个词?甜蜜,对吗?(对)我突然发现甜蜜根凄凉是相反的,我在异乡的德国本来是孤独寂寞的,他为什么是甜蜜的呢?如果你认真读书的话,课文中有个细节,你发现了吗? 生:这不能算是苦中作乐。他是在寻找心灵上的慰藉。因为他在异乡,他想到他的老朋友和故乡,他心底里有一些温暖。 师:他在寻找一些慰藉。再关注文字,文字用一个细节——“此时夜完全黑了,外面完全的静了下来。”此时的作者,他静下来了吗?相反的,看到那个词了吗?(活动)他的心会怎样的活动,他得心会到哪儿,他的心会看到什么呢? 生:他回想起以前的一部分人和美好时光。 生:主要是怀念,怀念以前朋友帮助过他,以前的欢乐时光,等等。 生:想到了祖国母亲的壮丽山河。 生:我觉得他想到了自己的祖国母亲,他把自己的祖国母亲当成自己的母亲。 师:当他想到祖国、想到母亲、想到朋友的时候,他发现,凄凉少了,反而会多了什么?(甜蜜)所以,有时候,回忆是一剂良药,它可以慰藉我们一颗孤独蒂落的心啊。 (同学举手。)你要说什么? 生:我想他是在自我安慰,不要让自己难过,实际上他还是在难过。 师:你们同意吗?(同意)他读书,非常有自己的想法。随着我们的学习你会发现,他的这种想法会越来越浓厚。在这段文字当中,你还发现了哪个细节。 一个“糊”字难割舍 生:我发现他是由于对家乡的思念而经常梦到母亲的。 师:我们通过这凄凉,通过这甜蜜。看到了作者在异乡的生活,对吗?这凄凉这甜蜜最后融成一个字,萦绕在作者心头,哪个字? (生答不出)你们看老师提供一个字。如果把一个最为强烈的字眼,在这段文字中找出来,在哪里?最能体现作者此时的思想此时的甜蜜。是“糊”吧?糊是什么意思呢? 生回答:覆盖、粘、缠在、萦绕、包起来,占据了他大部分、想甩也甩不掉。 师:想甩甩不掉的是什么呢?是内心自己对祖国对故乡的思念,全都融入到这个“糊”字中了。 谁来给老师和同学们读出作者这种甜蜜。 (生读)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氛围里,活动起来。这活动是轻微的,我简直不知道有这样的活动。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师:一个糊字,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无尽思念,对祖国无尽的怀念。 接下来,你还发现了,为什么? 生:他认为外国的母亲和他的母亲是一样的,他的母亲为他操劳,但是直至母亲去世也没有见到他的面容,他十分的悔恨,自己没有好好尽孝。他还认为外国的母亲没有放弃最后一点希望。 师:他说看到了房东太太,他说了一个词叫做——触景生情。触景什么景? 生:看到房东太太高兴的不得了。 “不得了”,三字见真心 师:什么叫高兴地不得了?(太高兴了,不能再高兴了。)今天有什么喜事?(儿子回来了。)这是今天最大的喜事吗?儿子回来,母亲怎么样? 生:大概他想到了他回来的时候,他母亲高兴得不得了。 师:可能这个“不得了”,我们只有做母亲的才能理解。我们来想一想,这个不得了后面用了省略号,都省略了什么呢? 生: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等着自己的儿子回来。 生:可能会省略他母亲对季羡林说的一些话。 生:可能在准备儿子回来的时刻对儿子说一些温暖的话。 生:为儿子准备丰盛的晚餐。 师:可能为儿子住的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把儿子住的床铺整理得整整齐齐。这些季羡林都看见了。到这儿,老师突然有个问题,这个房东太太的儿子到最后,知道不知道母亲已经做好了饭菜等着他回家,知不知道妈妈已经为他收拾好了房间呢?(不知道)他可能知道。他知道为什么不回来呢? 生:他完全浸泡在母爱当中,他完全不知道母爱的珍贵。 生:他可能母亲为他回来紧张地奔波。 师:因为他可能想不到母亲因为他回家高兴得不得了!这一切,季羡林看见了吗?他都看见了什么呢? 生:看到他母亲每次在窗前等待他回来,可每次都失望的离开。 生:从房东太太的身上看到自己母亲的影子。 师:可自己的母亲苦苦等待自己回家,房东太太的儿子今天没回来,明天后天也许就回来了,而自己的母亲却——,直到自己去世的那一年,依然没有看到自己的儿子回来,此时的季羡林心情怎样? 他还看到了谁呢? 生:看到了自己。自己只回家两次,在母亲身边呆了几天,自己非常的懊悔。 师:整整十四年的时间,只回家呆了几天。但是这几天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可能是这一生当中最幸福的几天。而此时季羡林他突然明白了,突然读懂了“母亲”这两个字。他也对一个字理解的更加的透,更加的深。哪个字?(恨) 此时,剩下什么了?一个是母亲的——(等待),一个是自己无尽的——(恨和悔),让我们走进季羡林的心中,让我们来感受母亲的等待。(分成两组。) 走进母子心灵中 这一边孩子写一写母亲着急的盼望儿子归家的画面,写一个情景。 这边的孩子写一写季羡林此时心中的想法。 (分组写,大约四分钟。) 生读:母亲靠在窗前,一动也不动。像个雕像,静静的等待,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足足等了一天,她由高兴变得无奈,有无奈变得沮丧。他只恨时间太快,让她的这个小小的等待这个幸福也化为乌有。 师:这就是母亲的等待。我们来听听儿子内心的(话语)。 生:为什么,为什么我从前不懂得珍惜,珍惜这么珍贵的母爱?失去了才懊悔,我呀! 师:现在留给你的只有那三个字了。“真想哭”,是吗?再来。 生:母亲走到窗前,双眼紧紧的注视着走过的每一个人,每当有人进入他的视线,都是以为儿子回来了,脸上顿时笑开了花,可一会儿陪伴她的却是沮丧。 师:我希望那人群之中突然有一个人影出现,可是—— 儿子又有什么话要说呢? 生:如果有天堂,儿子早日回家,母亲一定在天堂看着。 师:这也许是季羡林能给自己一个最大的安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来感受一下此时作者心中的“恨”。 生读。 爱母亲,爱祖国 我们在这一段文字当中看到了对祖国,对母亲的怀念,对吗?这种生活,你觉得该怎样过啊? 生:过一天,如过一年。 师:对,度日如年。就像季羡林在一篇日记当中用到的一个词, 叫——“忍耐”。什么叫忍耐? 生:忍受。 师:拿出最大的耐力来承受。忍受前边加上——简直。简直不能忍耐,什么呢?是异乡的孤独,是没有朋友的关心? 生:后悔的心情。 生:对自己的亲身母亲和祖国母亲的怀念。 师:可见他多么想回到自己的祖国,回到他的家乡。我们来一起重温一下季羡林的日记,一起体会作者怀念母亲的心。 |
随读潜入文,情动辞自发 |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和评析 |
执教 河南省西峡县西坪镇中心小学 赵惠 评析 河南省西峡县教研室 方华瑞 |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美国作家马克·汉林写的《地震中的父与子》,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课题。(师指板书) (生齐读课题) 师:昨天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请回忆一下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讲了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位父亲为了救出埋在废墟中的儿子,坚持不懈的挖,最终救出儿子和其他十几位同学。 师:说得不错,谁还想说? 生:课文主要讲了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位父亲牢记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坚持不懈的挖,最终救出儿子和其他十几位同学的事。 师:是的,课文讲的是发生在父子之间的事。(相机板书:父、子),刚才在交流时几位同学都提到了地震,谁能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 生:我知道地震的前兆是井水冒泡,动物惊慌不安。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通过看课外书和查阅资料。 生:我还知道地震发生前老鼠在洞中乱叫。 师:很好,我发现大家知道的真不少,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有关地震的场景,请看大屏幕(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家破人亡的视频资料。)师生一起感受。 师:同学们,像这样的大地震,在正常情况下埋在废墟下30多个小时的人生还的可能性大吗? 生(齐答):不大 师:是的,生还的可能性非常小。然而,这篇课文讲的十四个小孩在废墟下支撑了38个小时后却得救了。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得救?是什么创造了这一奇迹? 师(接着):是父亲常对儿子说的一句平常话(屏幕出示:“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点评】通过回顾课文,整体感知文本。按照“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生交流地震资料”“梳理情感主线”为纲,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为重点感悟文本奠定基础。 师:是普通的五个字,“跟你在一起”。(相机板书:跟你在一起。)同学们,父亲常对儿子说的这句话在文中共出现了几次? 生(齐答):三次 师:这三次分别是在课文的哪部分出现的? 生:是在“去救儿子”、“救助儿子”、“儿子得救”这三部分内容中出现的。 师:那么这三部分内容,哪一部分最能打动你的心,最让你感动呢?请看自学提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去救儿子”、“救助儿子”、 “儿子得救”这三部分内容,哪一部分最令你感动?从中找出打动你内心的句子,用“──”画出来,并把自己的读书感受随时批注下来。 2.与同桌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并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有关句子。 (指名读自学提示) 师:明白学习任务了吗? 生(齐答):明白了。 师:好,开始吧!(学生自读课文,合作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四分钟后) 师:谁愿意把你的读书感受和大家谈谈? 生:“他挖了八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从这我体会到了父子的情深,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和救儿子的执著。 师:是的,救助儿子这部分令你感动。同学们,同是一句话,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对这句话,谁还愿意谈谈? 生:“他挖了八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我体会到父亲挖的时间长,但他没有灰心。 师:好,理解得不错。 生:我被父亲救助儿子这种精神深深感动了。 生:他挖了八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体会到父亲挖的时间长,但他没有灰心。 师:理解得很好,谁还有不同的感受? 生:父亲救助儿子不怕疲劳这种精神打动了我。 生:父亲为了自己的儿子,宁愿受苦的精神令我感动。 师:能带着这种感受读读这句话吗? 生(读):他挖了八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师:这句话也深深地打动了老师,我也想读读可以吗? 生:可以。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画面,(师读)“他挖了八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师:同学们,看到画面了吗? 生(低声齐答):看到了。 师:睁开眼睛,谁愿意把你看到的画面告诉大家? 生:一位父亲在废墟中执著救儿子,他满脸灰尘,浑身都是血迹。 师:能带着感情读读吗? 生:他挖了八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师:听了你的读,我有点感动了,谁还想再读一读? 生:他挖了八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听众掌声) 师:读书时能把书中的情感化为自己的情感,这是读书的最高境界。你做到了,我很欣赏你。谁还想读?(众多学生举手)这么多同学都愿意读呀,这样吧,你认为该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表情写在脸上,开始吧。 (生自由读这几句话。) 师:同学们,这感人的画面告诉我们父亲挖的哪里是废墟呀,是饱含血泪的情,是感天动地的爱,让我们齐读这段话,再现眼前的这位父亲。 生齐读:他挖了八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师:同学们,象这样感人的画面,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还有许多,谁愿意来谈谈? 生: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从这我体会到了父亲为了救助儿子非常努力。 师:很好,你谈出了自己的感受,在救助儿子这部分内容中,还有哪些内容打动了大家呢? 生:“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之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从这里我体会到阿曼达的爸爸很信守诺言。 师:你谈出了自己的见解,请坐,还有谁想谈谈? 生:救火队长拦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这位父亲终于停下来,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父亲不畏危险,为了儿子,把生死置之度外。 生: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就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事,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师:是的,父子的这段对话的确很精彩,很感人,(相机屏幕出示父子对话)。 “爸爸,是你吗?”“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事,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成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师: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你的感受,是想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还是想谈体会? 生: 有感情的朗读.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事,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生:读了阿曼达的话,我体会到了信赖往往会创造奇迹。 师:理解得真棒,你真是个小小的思想家!谁还想谈? 生:我觉得阿曼达不怕当时的险状,坚信爸爸会来救他,并告诉其他同学不要惊慌. 师:经历了38个小时的生死别离,此时突然听到了儿子的声音,怎能不惊喜,怎能不激动呢?咱们再来读读父子的这段对话,谁愿意与老师合作?我读父亲的话,谁愿意读阿曼达的话? (师生合作读父子对话) 师:多么聪明,多么勇敢的阿曼达呀,请同桌间分角色自由读读这段话,并交流读后的感受。 生:自由读对话 师:同学们你们满脸的深情,满脸的感动,我已感受到了。“跟你在一起”,(师指板书)普普通通的五个字,使这对父子创造了奇迹,我相信父子的对话会感动在场的每一个人。 【点评】在“救助儿子”这部分内容中,重点指导“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句话。采用读句子想画面和想画面读句子的方法加深感悟。与此同时,加强对父子重逢后对话的指导,通过谈体会、诵读、分角色读等方法,加深感知。 师:同学们,在去救助儿子这部分内容哪个地方打动你呢? 生:在混乱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从冲向这个词我体会到父亲是多么的爱儿子,爱妻子。 师:能够抓住关键词语来体会句子的意思,非常好。能带着这种感受读读吗?(屏幕出示:) 在混乱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儿子的学校。 (生有感情的读屏幕上的话) 生: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常对儿子说得一句话:无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我从中体会到父子之间非常信任,父亲坚信儿子一定会等着他。 师:理解得很深刻,那么对“冲向”一词你又有何感受? 生:我从这个词体会到父亲有责任感,既爱儿子又爱妻子。 师:“冲向”该怎么读? (生读这个词语,然后有感情的读这句话。) 师:这是一位爱儿子,爱妻子,又责任感的父亲,谁还想通过读来表现呢? 生:(读这句话后)从中我感到这不仅是位好父亲更是位好丈夫,如果一个家庭有这样一位好父亲好丈夫,这个家庭一定会幸福美满。(听众掌声) 【点评】在“去救儿子”这部分内容中,重点指导了这句话,“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儿子的学校。”,对于这句话让学生采用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意思的方法,读出“冲向”的语气,感知这位父亲的高大形象。 师:说得太棒了。同学们一句重似千金的承诺,一句心心相印的感言,“跟你在一起,” (师指板书)在灾难面前化为信心,化为希望,化为力量和智慧,使阿曼达和其他十几位孩子终于…… (生齐答阿曼达和其他十几位孩子终于得救了。) 师:那么在“儿子得救”这部分内容中哪些地方打动了你? 生:“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从中体会到阿曼达有先人后己的精神。 师:理解得不错,还有谁想谈谈? 生: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事,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体会到阿曼达有先人后己的精神,对父亲很信任,让别的同学先出去,看出他关心同学。 师:同学们,如果你就是阿曼达,面对生的希望,当父亲颤抖的双手接你出来,你会说些什么? 师:出来吧!阿曼达。(走到学生面前,示意学生回答) 生:爸爸我好想念你呀! 师:出来吧!阿曼达。 生:爸爸我们再也不分离! 师:出来吧!阿曼达。 生:爸爸我永远跟你在一起! 师:多好的承诺呀,同学们,此时让我们再自由的读一读这句话,屏幕出示: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事,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生齐读) 师:同学们地震过后,余震随时可能发生,在场的人随时都会有生命的危险,“跟你在一起” (师指板书)平实的五个字,使年仅七岁的阿曼达具有关心同学,先人后己的美德,真不简单! 【点评】在“儿子得救”这部分的感悟中,着重指导“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事,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这句话,创设语言情景,个性化体验阿曼达关爱同学、先人后己的品质。 师:一句平实而强有力的话,连接父子两颗心,(板书箭头红线连接“父”、“子”)面对这对父子,此时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生:你们真伟大。 生:你们真了不起,我们为你们重新在一起而感到幸福。(读完后满眼泪痕,听众掌声。) 师:你满眼的泪水,大家为她鼓掌,孩子你非常具有同情心,谁还想说说? 生:阿曼达,祝你们父子永远幸福! 生:你们互相信任创造了奇迹。 师:不错,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生: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师:谁想读读这句话? 生: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师:你读出了这对父子的了不起。 生: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师:这对父子的幸福你读出来了。 生: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师:是呀,这对父子的确令人颂扬,让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师:多么了不起,多么幸福呀,感情再强烈些! 生齐读: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师:同学们骨肉终于团聚,是信守承诺让他们团聚,是亲情让他们心灵相通,是爱让他们这样幸福。(相机在横线上板书“爱”)孩子们,你们生活得也很幸福,从你们的脸上,从你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我已感到了。老师也徜徉在爱的怀抱中,在成长的道路上,我深深的感受到(配乐,屏幕出示:) 爱,是黑夜里明亮的烛光,撕开夜幕,指引我前进的方向; 爱,是冬日里母亲织的毛衣,驱走严寒,给我温暖; 爱,是──────—; 爱,是──────—; 爱,是──────—; …… 师:请回顾你的生活,在文后的方框中书写你心中的爱,能写几句就写几句。 (生小练笔,教师巡视。) 两分钟后 生:爱是田野上徐徐清风,吹挺了我的胸膛,使我变得勇敢。 生:爱是母亲送的雨伞,为我遮风挡雨。 生:爱是春雨滋润着我的心田。 生:爱是一把充满激情的雨伞,在我无处躲藏的雨中为我撑起一片明朗的天空。(听众掌声) 生:爱是雪中的一盆炭火,温暖着我。 生:爱是黑夜里一盏明灯,能创造一切奇迹。 生:爱是沙漠中的一股清泉,让我看到生的希望。(听众掌声) 生:爱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进的方向。 师:同学们,你们都写出了心中的爱,晚上回家后读给你的家人听,好吗? (生答) 师:孩子们,爱是一曲不老的歌,是一首感人的诗,是一个讲不完的故事,愿我们都能成为这个故事中了不起的人物! 【点评】课末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小练笔的机会,找准切入点,把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不拘形式,不限字数,让学生自由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把“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落到了实处,同时也深化了文章主题。 板 书: 地震中的父与子 “跟你在一起” 父 子 爱 【点评】本板书简单明了,直观形象,概括全文,“跟你在一起”是文章情感主线,“爱”是文本内涵所在。 反 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篇朴实的叙事文章,感情真挚,语言具有较强的情感渗透力,适宜朗读,我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定位本课的设计理念为: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学习的平台,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的内容,自主选择交流的伙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和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这一思想。在课堂上,以发展学生语言,培养语感为宗旨,以自读自悟、情感体验、互动交流为主要策略,既注重精彩的设计,又不放过自然的生成,交流反馈时,采取以读为本的方法来突破,处理时,抓住学生最受感动的语句,以“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为贯穿全文的情感主线,引导学生多角度、个性化的与文本中的父子对话,在此过程中,我关注课堂生成,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在一次次的对话中,在一遍遍的品读中,学生自然升华对父子了不起的崇敬之感,客观地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在读中构建学生的价值观。 从豫西边陲小镇的小学登上省级舞台,甘苦自知,而寻梦依然,怀着对语文教学的理想和信念,我尽力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此课在“河南省第六届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中荣获赛区一等奖第二名) |
两案合一,先学后教,强化运用 | ||||||||
──《慈母情深》教学谈 | ||||||||
重庆市万州区沙河小学 陈学毅 | ||||||||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怎样统一,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就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有专家提出要抓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二是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教学中,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让学生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得,我在“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时,采用了教案学案两案合一的备课策略;在“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时,采用了“先学后教,强化运用”的课堂教学策略。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探索,教学效果特别明显:学生学习成绩优异,语文学习习惯好,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强,真正达到了“教是为了用不着教”的理想境界。 一、准确解读文本,两案合一 1.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 教师文本解读的程序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以为应当是先“走远”,后“走近”。 (1)“走远”。社会生活是“文本1”,作者据此创造出作品是“文本2”,被选入教材提供给教师、学生解读,形成教师及学生头脑里的“文本3”。教师解读文本,首先从近处的作者作品“文本2”进入,借助语言文字及相关背景资料走向作者描给的社会生活“文本1”,与“文本1”中的人、事、景、物共同经历、共同欣赏、共同陶醉,同喜同怒同哀同乐,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人格美、语言美……然后,从“文本1”中走出来,思索解读“文本2”的思想内涵、语言特色、表达特点,欣赏文章精巧、精美之处。从而形成教师脑海里的“文本3”。 (2)“走近”。这是文本解读的第二程序,这里的所谓“走近”有二层含义。第一,从学生的视角“走近”学生,思考可以学什么、不学什么,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哪些可能是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第二,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再次解读文本,最大限度地“走近”学生,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2.建立教案学案框架。 传统教学设计具有较完整的理论方法体系和很强的可操作性之特点,其过程有许多优点,但弊端也显而易见:以教案为中心,以教为主,以被动接受为主,不利于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为了改变这一教学观念,我们倡导在教学中,以学案为中心,教案服务于学案。在学案提纲中预设正确、恰当、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设计好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重点、难点组成的学案自学提纲;根据教材、学案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案中充分预设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及各种教学手段,设计精细、精彩的教学流程。如我在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慈母情深》后,设计了如下的教案、学案: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用联系上下文及词素分析法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3.指导学生抓住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和儿子之间的深情;学会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刻画人物特点。 教学重点 抓住母亲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和儿子之间的深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刻画人物特点。
1.依据学案,自读自悟。这一过程可以“出示学案自学提纲—→学生依纲自读自悟批注”两个层次进行。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学案自学提纲,抓住课文重点词、句、段,全面深入地自读自悟课文内涵。这是动态的“自读自悟”,教师既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自读、勾画、批注,精读深思;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学习差异,深入学生中个别辅导,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疑点,及时“唤醒”、“激励”他们,点拨、引导他们,使他们对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达到点、面、纵、横全方位的探究。 2.导读导悟或精讲三点(重点、难点、疑点),总结读法、写法。根据学生自学情况及时确定针对性策略,及时组织一条合理、开放的教学主线,师生合作探究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读写方法、读写规律。 (1)教师要充分发散学生思维,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导读导悟教学重点、难点、疑点,领悟课文思想、情感、价值观及语言规律。在导悟不出的情况下,还须科学地精讲重点、难点、疑点,让学生在科学地精讲中领悟课文思想、情感、价值观及语言规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言语能力、自学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之目的。如在导读导悟母亲的特点(教学重点),学生对母亲的认识不全面、不深入时,我引导学生联系全文母亲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的重点句、段整体精读深思,从整体形象及学生自读感悟的结果一步步抽象出了母亲的特点:勤劳善良、通情达理、深爱儿子。又如在探究难点---抓人物动作、心理体会“我”对母亲的爱(反衬母爱的深沉),学生体会不到位时,我抓住“我”的行为、心理的重点句子“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中的“酸、攥、跑”,联系母亲为“我”所做的一切、母亲的特点,精讲了句子含义----“我”对母亲复杂的感情: a. “酸”是感动、心疼----母亲瘦弱、贫苦、辛劳 b. “酸”是感激----母亲通情达理,给钱买书 c. “酸”是崇敬、热爱-----勤劳善良、通情达理、深爱儿子 (2)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总结读法(理解词、句、段、篇的方法,精读、略读的方法,朗读、默读的方法 ……)写法(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以利在今后的学习、写作中转换迁移,学会运用。如在《慈母情深》一文中要教给学生“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刻化人物特点”的读写方法。 三、“两腿”并行,强化运用 当今的阅读教学讲究举一反三,它强调精读的重要性,重视方法和能力的迁移运用,凭借教材,练就阅读与写作的熟练技能。但大量的研究、实践表明,语言的学习,还需要“举三反一”,需要把从课文内学到的读写知识、读写方法用于大量的课文外的阅读、写作,需要“举多”而“胜少”,“举十”才“反三”,在“巨大数量”言语“例子”的反复撞击、反复刺激下,才点点滴滴“说出”,成年累月数量无限加大后,才“奔涌而出”。因此,今天的阅读教学需要“举一反三”和“举三反一”两条腿走路(如用《慈母情深》一文“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的重点句、段体会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进行《伞的故事》的阅读练习是举一反三;阅读课外读物《爱的教育》是“举三反一”),以“举一反三”为基础,通过“举三反一”求突破和提升,实现“举一反三”和“举三反一”的优化整合。其具体的实践操作可以“课内一篇带课外多篇,读多篇写一篇”、“课内外双轨运行,大量读写”、“读写结合”等优秀实验成果指导学生用来读用来写,让语言和精神在多次“用来读用来写”中不断生成、不断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 |
从扶到放促进阅读自主建构 |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第三组教学设计 | ||||||||||||||||
江苏省通州市实验小学 瞿卫华 | ||||||||||||||||
|
“模块备课式”教案 | ||||||||||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 ||||||||||
|
11 新型玻璃(3篇) | |||||||||||||||||||||||||||||||||||||||||||||
|
12* 假如没有灰尘(3篇) | |||||||||||||||||||||||||||||||||||||||
|
回顾·拓展三(2篇) | ||||||||||||||||||||||||||||||||||||||||||||||||||||||
|
原创:一曲诠释真爱的歌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板书设计 |
山东省微山县实验小学 高祥虎 |
深秋的一天,市教学能手评比的现场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我知道,我和那些相处了四十分钟的孩子们,一起经历了难得的生命体验。我们一起用真心感受着爱,用真情理解着爱,诠释着爱。那信手完成的板书,则成了我教学生涯的最爱。 板书设计: 设计说明: 好的板书,往往简明精活,既能显示文本要义,又不乏点明题旨的神来之笔。而这所谓的“神来之笔”,则是师生在平等对话的碰撞中激活思维,共创共生,自然巧成。 第一,这则板书体现了板书的简洁性原则。板书除了借用文本的题目外,仅用了课文中的三个词,七个字。一个用红线条完成的“心”形结构和一条长长的直线,可谓“简单而不简约”,夺人眼目,促人揣摩,发人深思。首先,“心”形结构暗合爱的风帆,让人一眼就能洞悉这是一篇蕴涵浓郁爱意的文章,同时也昭示着这同样是一个用心去感受“爱”理解“爱”的课堂,是一个流淌“情感“,升华“态度、价值观”的情境场。而“少年故事”、“爱”、“前进”,既是学生急于了解的内容,又是这篇洋洋千言文本内容的浓缩。可以说,这则板书既涵盖了文章内容,又诠释了文本主旨,同时给学生视觉上的强烈冲击和经久的情感熏陶。 第二,这则板书设计是师生共同阅读、感悟,共创共生的产物,是教师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留下的痕迹。 新课伊始,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课文最后一段揭示文本主旨的重要内容,制作成一则名言的形式出示,让学生欣赏巴德﹒舒尔伯格的这段人生感悟,引导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和最想了解的内容。师生共同梳理出学生急于了解和最感兴趣的地方,即作者少年时代的故事和为什么说“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学生参与板书出“少年故事?”、“爱?”。这样的参与式板书,充分地激发学生的阅读情趣,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引导学生自读、感悟,用“心”去感受“警告”和“鼓励”这两种不同形式的爱。在师生的互动、对话交流中最终完成的板书,也将这两种“极端的断言”都指向一个“爱”字,同时完成了“心”形“爱”的轮廓,激起了学生联系实际,联系自我,自主探究不同形式“关爱”的激情。此时,这则板书也成了我和学生在学文感悟后的做深层交流、相互感染的情境“场”。最后一个环节学生根据对“爱”的理解,完成自己的“名言”时,学生受板书的启发写下了这样的感悟:“爱的形式千姿百态,需要用心去感受”。难怪这师生共创共生的板书,让听课的老师都不吝鼓掌。 第三,这则板书的教学设计努力体现了新课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等新的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师生角色得以重新定位,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则板书中关于“少年故事”和“爱”的阅读话题,就是学生积极参与,以学定教的“产物”。学生在围绕“少年故事”和“爱”的阅读感悟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适时调整教学策略,激发、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努力让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触及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触及学生自己的情感领域,积极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赞可夫语)这时,课堂呈现出师生交流,教学相长;生生交流,合作探究。教师在此过程中,做好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这些新理念都在如下环节得以体现:关于创造性地演绎文本中的少年故事的“分角色朗读”;关于学生回忆自己少年故事的“说”;关于学生感悟、理解了两种不同形式却又不可或缺的爱以后,融入自己感悟的“写”。可以说,在形成这则板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也同时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笔者认为,这则师生共同参与的板书和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情趣,增强了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扎实的语文训练,简单的教学步骤,灵动的课堂氛围,让人感到原来语文是如此诗意的存在。 |
原创:三教《开国大典》的启示 | ||||||||||
重庆万州区沙河小学 陈学毅 | ||||||||||
一、“鹦鹉学舌”一团糟,反思自我找新招 在武汉听了全国赛课者张滔元老师上《开国大典》后,觉得张老师内功深厚,在钻研教材,处理教材,引导学生感悟等方面都别具一格。回到学校后,我也依样画葫芦学着上了这一课,结果大失所望,学生学得一团糟……(下面是张滔元老师《开国大典》简案)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重点学习典礼的主体部分,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前以“田汉大剧院”为话题聊天,出示媒体,聆听《义勇军进行曲》,揭示课题。 2.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联系课文的语句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 1.作者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记录了开国大典的哪些内容?自由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问 题。 2.生交流归纳 三、重点研读 1.整体感知大典主体部分:自由轻声朗读5—10自然段,从文章的语句中感受到什么? 2.学生交流。 3.重点体会: 板块A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1)引导学生抓住欢呼、欢跃、一齐等重点词体会人民群众激动与兴奋的心情。 (2)提问引出重点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朗读、理解) 板块B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体会人民群众的心情。 (2)质疑(站),出示背景资料写话释疑。 板块C (1)抓住某一处描写人民群众掌声的语句; (2)引导找出另外的语句; (3)以读促悟。 4.观看宣布成立电影视频,随机采访学生观后心情。 5.激情朗读重点语段。 6.质疑。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重点学习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两个部分,进一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2.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典礼开始前的内容,重点体会人们当时的心情。 2.整体了解作者记叙开国大典的方法,初步学会场面描写的方法。 第一次反思 这是为什么呢?脑海里不断交互出现张老师和自己上课的情景……冷静下来,仔细研 究教材、学生及教案,对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做了相应的对策调整。 1.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远,学生对课文背景知识了解甚少,课堂缺乏真情──课前查阅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资料丰厚学生的情感积淀,恰当指导感情朗读。 2.我的课堂中学生对课文不熟,学生学得不主动──课前充分预习,充分练习读书。 3.对重点部分的教学,板块A中抓住“一齐”谈体会学生谈不出来;板块B抓住“站”质疑写感受时,学生难质疑,写出来的感受干瘪无真情。故教材训练点的处理作了如下调整: (1)板块A“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中张老师抓住“一齐”谈感受调整为:a“一齐”换“一起”体会全国人民对毛主席、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b抓住“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发散思维,启发学生想象“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都传到全国那些地方?人们有那些举动?表达了全国人民的什么感情? (2)板块B“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张老师“引导抓住重点词句谈感受----质疑‘站’-----出示背景资料写话”调整为:先抓住“站”联系上下文谈感悟,接着介绍历史背景,再以“如果此时你在开国大典现场,你想对毛主席、对全国人民说什么?”为话题写感受。 二、“柳暗花明”显精彩,反思自我又新招 根据调整后的教案又借班上了《开国大典》,结果出人意料,课堂生成精彩。有如下的精彩片段: 片段一:体会“大会盛况”第一个场面“宣布成立”中的感情 师:在“宣布成立”场面中,你认为那些词、句表达了首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心情? 生:我认为“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最能表达首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心情。 师:你能联系这段话中的重点词、句谈一下体会吗? 生:“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中的“一齐”写出了壮观的让我激动的场面。 师:人数多,很壮观震撼了你。“一齐”能换成“一起”吗?请同学们换词对比着读书 体会,看看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1:不能换。“一齐”说的是大家不约而同,首都人民就像一个人。而“一起”没有 这个意思。 生2:“一齐”是齐刷刷的意思,说明首都人民都有一颗热爱新中国的心。 生3:还有热爱毛主席的心。 生4:“一齐”还有非常崇敬毛主席的心情。 师:还从那些词语有体会。 生5:还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看出毛主席的声音传得很远,使全中国人民都 激动、自豪。 师:想一想,“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都传到全国那些地方?人们有那些举 动? 生6:传到了学校、工厂……人们都欢呼雀跃,有的抛帽子,有的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有的高呼“祖国万岁!”“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 生7:传到了香港,传到了澳门……华夏子弟热泪滚滚,自觉组成游行队伍上街游行庆 祝。 生8:传到了新疆、西藏……边疆人民拿着鲜花,挥着彩带,放着鞭炮,唱着歌,跳着 舞,还有的喝酒、赛马、划拳…… 生9:传到了重庆,传到了万州,传到了我们的家乡,家乡人民奔走相告,大家敲着锣,打着鼓,欢呼新中国的诞生,欢庆人民的解放。 师:由此看来,全国人民都有一颗 生接:热爱新中国、热爱新中国的心。 师:你能通过读表达这种感情吗? 师、生:生练读--师激情范读—生评价—再练读—赏读 片段二:体会“大会盛况”第二个场面“升国旗”中的感情 师:在升国旗这个场面中,你认为哪个词用得最传神,最能表达首都人民此 时的感情? 生1:站。生2:瞻仰。生3:升。 师生讨论,确定“站”用得传神。 师:这个“站”有什么言外之意呢?它传神在那里呢?请同学们联系课前收集的新中国诞生前后的资料想一想。 生4:这个“站” 说明中国人民又站起来了,不再受帝国主义压迫了。 生5:这个“站” 说明中国人民可以抬头挺胸做人了。 生6:这个“站” 说明中国人民翻身了,可以过上幸福生活了…… 师介绍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资料,学生写话。(如果此时你在开国大典现场, 你想对毛主席、对全国人民说什么?) (生写话5分钟后) 生7:敬爱的毛主席,你是我们的大救星,我们感谢你,是你带领中国人民历经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历经艰难困苦的八年抗战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是你带领中国人民打垮了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 生8:受苦受难的同胞们,千百年期盼的日子终于来了,我们的祖国从此站起来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让我们振臂高呼:“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祖国万岁!” ………… 第二次反思 上课后,全校语文老师讨论交流,形成了下面的共识: 1.学名师、学名师的教案要学思想,要在活学活用中不断创新,不能生搬硬套。否则, 2.只会起到“东施效颦”的效果。课堂教学实践要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要根据教材的特点,选择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确定教学过程、教学细节。 3.挑战名师,质疑名师细节。有些名师的教案中也有不合理的教学细节。如上述张老师的教学设计板块A、板块B中对“站”、“一齐”的教学设计就值得商榷。 4.本堂课虽然在理解课文,语言训练,人文情感熏陶方面有不少亮点,但对“场面描写”这一写作重点的感悟、训练没有落到实处。 于是,我又反复仔细研究教材,确定了新的教学流程:以“跳绳”为话题口头作文,形象解读场面描写----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那几个场面----重点研究重点部分(大会盛况中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几个小场面的情感、写法特点──循法自学课文其它部分(会场布置、阅兵仪式、群众游行几个大场面)的情感、写法特点──总结归纳全文场面描写特点──以“跳绳”为话题学写场面。 三、“锦上添花”又一村,反思探讨无穷尽 根据调整后的新教案再借班上了《开国大典》,有如下的精彩片段: 片段一:口头作文“跳绳”, 形象解读场面描写 师:你们跳过绳吗?请同学们以“跳绳”为话题进行口头作文,可以先说同学们跳绳 的整个场面,再说单个怎样跳;也可以先说单个怎样跳,再说同学们跳绳的整个场面。 生:练说跳绳。 生1:跳绳开始了。第一个上场的是老将蔡灵。别看她是个女的,跳起来有模有样,身轻如燕。第二个是杨莹伟,一个神龙摆尾,迅速通过了“封锁线”。第三个出场的是我,我很紧张,刚一起跳,就踩着了绳子,心里很难过,暗下决心下次一定跳好……同学们一个紧接着一个,像鲤鱼跳龙门一样跃过了绳子。 生2、生3、生4……(略) 师:同学们刚才说的跳绳是场面描写,单个“跳绳”的描写是场面描写的“点”, 同学们跳绳的整个场面是场面描写的“面”,场面描写的特点是“有点有面,点面结合”。我们今天来学习一个盛大的场面,生齐读课题《开国大典》。 片段二:体会“大会盛况”第一个场面“宣布成立”中的感情、写作特点 师:“宣布成立”这个场面中“点”是什么?“面”是什么? 生:“点”是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面”是首都人民欢呼雀跃。 师:在首都人民欢呼雀跃的场面中,你认为那些词、句表达了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 而激动、自豪的心情? 师:(启发学生抓住“一齐” 、“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等重点词,通过换词品读、想象画面、感情朗读等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感情到位后),请同学们再读读“宣布成立”这个场面,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生:点面结合。 师:对!作者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地写出了首都人民在开国大典之际对新中国、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之情。 片段三:指导学生总结归纳写作特点,学写场面描写 1.指导学生回顾全文填写表格,评价归纳写作特点
2.指导学生仿照本课的写法学写场面《跳绳比赛》 第三次反思 上课后,全校语文老师讨论交流,形成了下面的共识: 1.本堂课首先从语言形式入手(场面描写);接着在理解文本中融语言训练,人文情感熏陶及感悟写法于一体;最后回到语言形式----学写场面,很好地体现了读写结合的特点。 2.在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做得不够好。教学实践中学生自主学习,潜心会文本的时间少;教师“牵”的地方多,有些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去发现(如“一齐”和“一起”的比较研究,最好由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提出来)。 面对同行提出的问题,我陷入了沉思……课堂教学时间是个常数,怎样才能做到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而培养自学能力呢?“导”和“牵”的根本区别在那里呢?我想:教学中的自学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学,最终达到学生能自学。“导”和“牵”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导”,学生是主动的、积极的,是隐形的、看不见的、轻松的,最终是打开学生的思路。“牵”,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是被动的、消极的、被强制的,是赶鸭子上架,是强按牛头喝水,最终是禁锢学生的思维。在方法上,“导”是启发式,“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牵”是注入式、灌输式。我的教学过程真的是注入式、灌输式,真的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吗?请广大读者思考…… |
《落花生》教学设计 | ||||||||||||
梁胜娟 | ||||||||||||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能背诵课文重点语句。 4.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能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5.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难点: 体会赞颂花生顽强生命力的语句。 教学准备: 老舍的《落花生》和《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梅花魂》等文章; 演示文稿。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类比导入,揭示主题 梅花、竹子历来被中国人所喜爱,他们的清高、淡雅和坚贞往往被用来比喻有气节、有骨气、有灵魂的人。比如诗人郑燮在《竹石》中描写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以此抒发自己不畏磨难的铮铮铁骨。比如陈慧英的《梅花魂》中外公说: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腰。他们就像梅花一样!这些诗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看似状物,实则是写人,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这就是“借物喻人”或“借物喻理”。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这样的文章《落花生》,看看作者许地山是如何通过写落花生来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不加字、不漏字,不读破句子,把课文读正确。) 1.学生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检查朗读,提示重点字词的读音与结构,如茅、榨、榴等。(要求会书写,会组词。)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要求:默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 1.你对课文哪一部分最感兴趣?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课文的学习。 2.集体读第一段,了解种花生、收花生。重点体会“居然”一词。 (1)读出花生收获后一家人的意外、惊喜。联系生活,会用“居然”造句。 (2)种了就是想收的,为什么收了却又说没想到?没想到什么?为什么没想到?感悟、体会花生顽强的生命力。 四、品读课文,研析重点 1.花生顽强的生命力令我们惊喜、赞叹,同样也让母亲高兴。在第二段中有一句话表现了母亲的高兴,谁能帮我们找出来读一读。从这些句子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过渡:(是啊,一次没想到的收获,也要过个节来庆祝,可见这一家人对生活是多么的热爱。这收获的哪里是花生,分明收获的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啊!) 2.读一读4—15段,看看这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一家人是如何边吃边议论花生的? 读“吃花生、议花生”的内容。 过渡: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容易被人忽视的特点,而这容易被人忽视的恰恰是花生最可贵的好处。 3.默读父亲的话。(出示演示文稿——父亲的一段话:花生的好处很多,……) 要求:读这段话,你能读懂什么?还有没有不懂的? a根据你对父亲的话的理解。完成下面的表格。
b反复读一读“我”说的话:“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联系生活,先想一想“体面”“讲体面”“只讲体面”的各自含义,再深入体会父亲对我们的期望。 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朗读最后一段,找一找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父亲的话给“我”很深印象。体会“印”字用得准确,体会父亲的话对“我”一生的影响。 “那一夜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许地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长大后他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一起读一读他说过的这句话:(出示演示文稿:我要像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六、作业 语文能力的提高仅凭课堂上的学习和看几本语文书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更多的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老师推荐几篇文章和几首乐曲,希望同学们利用课外时间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认真读一读,听一听,相信你一定能从中享受到书籍和音乐带给你的震撼、快乐以及幸福。 书籍(文章)。 老舍的《落花生》、茅盾的《白杨礼赞》、陶铸的《松树的风格》、陈慧英的《梅花魂》、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一读这些文章,把点明中心的句子画出来。 乐曲:《小草》、《劳动者之歌》 第二课时 一、检查听写,复习积累 1.听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并能积累居然、开辟、成熟、吩咐等词语和有深刻含义的句子。 3.抄写第10段父亲的话并能背诵。 二、回顾全文,总结写法。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根据学习,引导学生概括总结文章简写和详写。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三、拓展提高,深化主题 联系生活想一想,像落花生这样的事物还有哪些?它们各体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仿照《落花生》的写法,试着从身边的事物中选择一种写一写,尽可能做到详略得当。题目自拟。 (教师可以提示:粉笔、蜡烛表现一种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青松、荷花表现做人的清高和坚贞不屈等)。 四、交流评价,习作修改 1.自己先把自己的小习作轻声读两遍,争取用修改符号至少修改两处。 2.自己给自己评价等级星。 3.个别学生展示朗读自己的习作。 五、作业 1.运用详略得当的写法,完成课堂小练笔。 2.继续完成第一课时的阅读作业,并结合生活实践,写出对你的启发。 (板书设计略) 附课文: 落花生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母亲说:“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好不好?”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就在后园的茅亭里过这个节。 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我们争着答应:“爱!”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