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和老师一起阅读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2 07:12
标题:
和老师一起阅读
(一)阅读故事给学生听的老师
[韩]南美英 著 宁莉 译
阅读故事给学生听,是教育的基本。一位称职的老师,必须要定期阅读故事给学生听,这样的阅读时间,不论是对于喜欢阅读或是不喜欢阅读的孩子来说,都是很受欢迎的。
而开学第一天就阅读故事给学生听,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大家好,老师很高兴从今天开始,可以和各位一起学习、一起游戏。所以老师为了纪念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要阅读故事给大家听,当作送给大家的礼物。”
这样说完之后,阅读故事给学生听时,会在学生脑海里留下强烈的印象。并且让学生感觉到,学校是可以听故事的地方,这样一来,就算是有点惧怕上学的一年级小朋友,也会因此感到安心。
一年级的学生中,虽然有一些是入学之前,在家里已经和书籍很亲近,但也有一些则是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书籍,因此建议最好是从图画书开始。当学生逐渐开始熟悉文字之后,就可以移转到有着长文章内容的书籍。
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可以选择早上打完招呼之后,或是上课到一半,发现学生感到厌倦时,也可以选择在放学回家之前的时间。
尤其在上课到一半,发现学生感到厌倦,要阅读故事给学生听时,如果老师先说一句“来,老师要念故事给大家听了,所以你们可以坐得舒服一点”时,孩子们脸上就会出现幸福的表情。
当阅读完之后,最好是可以询问一句“有人想要借阅这本书吗”之类的话,如果有人响应,就把该书借给那位想要借阅的小朋友;如果是同时有很多小朋友想要借阅时,最好是帮他们安排顺序,并且注意不可以只让一个小朋友继续借阅。如果发现有从来不举手的小孩时,也可主动询问他是否要借阅书籍,因为有些孩子是因为太过害羞,所以不敢举手。
阅读童谣或童诗时,最好是加上节拍,像唱歌一样的阅读。此时如果可以让孩子们动动全身,甚至可以让他们跳舞,则更会增加兴致。
偶尔也可以让孩子们选择他们想要听的书籍内容,因此,教室里需要准备很多的书籍。
对于小学一年级新生而言,阅读书籍给他们听的老师,会是最好的老师。此外,如果老师会经常阅读很多书籍给自己班上的小朋友听时,这个班上的孩子的文字理解能力进步的速度会非常的快,这是因为孩子想要自己阅读,所以会开始努力学习文字。
而就算孩子已经会阅读文字,也不需要停止给孩子们的阅读活动。虽然可以减少次数,但最好是持续到三年级。阅读书籍给学生听的过程中,孩子与老师的心灵会相互交流,同时也会让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坚固。
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里德说过一句名言:“播下一种思想,你将收获一个动作;播下一个动作,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所谓“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 得乎其下”,老师在举行阅读活动、进行阅读指导时,如果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上,给学生强化这样一种理念、树立这样一种思想,即阅读是一种生命的自觉行为、一种生存的自发状态,则对于学生以后的人生来说,将是受用不尽的财富,阅读就会像一盏明灯,引领他们在生命的长河里远航。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2 07:13
标题:
回复:和老师一起阅读
(二)调查学生阅读的实际状况
[韩]南美英 著 宁 莉 译
每一学年的开始,老师们要做的就是调查学生阅读的实际状况。这项调查可以成为未来一年里,带领班级的重要数据。
调查学生阅读的实际状况,可利用下列各种方式:
第一,让每个孩子写下他们曾经阅读过的所有书名。从这项数据中可以看出孩子的阅读兴趣、将来希望、关心的事以及解读能力的水平等。
第二,让每个孩子写下他们未来想要阅读的书名。这项数据可以在制作班上书库,或是学校购买图书时做为参考。
第三,让每个孩子写下他们看过最有趣的书,以及最感动的书。这项数据可以了解孩子的阅读兴趣,进而可以了解全班的阅读兴趣,对老师制作阅读计划表会有很大的帮助。
此时应注意之处是,对于孩子们喜欢的书籍,该如何分配的问题。有的老师可能会将学生喜欢的书籍,全部放置于班级的书库中,也有的老师只放自己认为对孩子有益的书籍。
虽然老师们有义务筛选,孩子们所喜欢的书籍是否为优良书籍,不过,就算孩子们写出的书籍,不是所谓的优良书籍,但也可以掺杂百分之十左右这样的书籍在班级的书库当中,因为对于阅读没有兴趣的孩子,可能是从阅读这类型的书籍,而开始产生兴趣的。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2 07:13
标题:
回复:和老师一起阅读
(三)书籍值日生
[韩]南美英 著 宁 莉 译
让每个孩子可以越来越与书籍亲近的方法之一,就是实施书籍值日生制度。
老师带领班级的过程当中,需要实施很多像打扫值日生、花卉值日生、饮水值日生等的制度,这种值日生制度,会培养孩子的参与意识以及责任感,是非常具有教育性的。
而书籍值日生的工作,便是负责管理班级的书库。小学低年级的班级书库,通常都是乱成一团的,因此整理倒放的书、掉在地板上的书、被撕破的书、被折迭的书等,是书籍值日生该做的工作。
书籍值日生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选出老师要阅读给学生听的书籍。这么一来,孩子们会开始期待自己变成值日生的那一天,好选出自己有兴趣的书籍拿给老师。此时,由于孩子们需要区分已经阅读过的书籍,和尚未阅读过的书籍,因此就会和其它小朋友一起商量,并在老师阅读的时候,更加仔细聆听。像这样一连串的活动,会协助孩子成为一个积极的读者。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2 07:14
标题:
回复:和老师一起阅读
(四)让读书的话题在教室内不间断
[韩]南美英 著 宁 莉 译
如果班主任喜欢音乐,班上的学生就会喜欢音乐;如果班主任喜欢美术,班上的学生就会喜欢美术。
而让班上的学生成为阅读王,并不是件困难的事情,如果班主任经常阅读书籍,随时向同学们提供有关书籍的消息或新闻,问同学们正在阅读什么样的书,或关心什么样的书时,教室里有关于书的话题就不会间断。
在此介绍几种方法给大家参考:
·当老师在早上朝会时间,以及放学时间提到有关书籍的事情时,学生们对书籍的关心就会增加。
·每个星期一的早上,让学生说出星期日阅读过的书籍内容时,学生们会争先恐后地炫耀自己阅读过的书。而没有阅读的学生,则会闷闷不乐,并在下一个周日,一定会阅读书籍。
·老师提及去买书的时候碰到的事情,并让同学们也提出和书有关的事情,如果同学们说不出来时,就要提出非常具体的问题,使话题延长。
“有没有人曾经因为弟弟或妹妹撕破他的书,而感到难过呢?”
“有没有人有去书店的时候碰到的故事,可以说给我们听呢?”
“最有趣的书是哪一本呢?”
“有没有一本书是想要买,却没能买的呢?”
“有没有一本书是看完之后,反而让你后悔看它的呢?”
提问像这样的问题,诱导学生们说出和自己有关的书的事情或故事,这么一来,就会从学生们那里出现很多话题。
当休息时间,老师在阅读书籍时,学生们就会偷偷地走过来并对老师说:“老师您在看什么书?可以借给我看吗?”
此时老师可以简单的说明,并把书借给学生阅读。
这样一来,经过三到四个月之后,教室里自然而然的,会充满关于书籍的话题,且不会间断,然后可以发现所有同学都在阅读。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2 07:14
标题:
回复:和老师一起阅读
(五)阅读布告栏
[韩]南美英 著 宁莉 译
制作一个阅读布告栏,不但可以提供学生有关书籍的信息情报,在提升学生阅读欲望上,也是一种非常具有效果的方法。
在每个同学都可以看到的教室的某个角落,或是走廊一侧,制作一个布告栏,把新出版的书籍、优良丛书、话题书籍的介绍等,张贴于布告栏上,班上的同学们对书籍的关心,就会愈来愈增加,也可以将新出版书籍的封面贴上去,或者老师亲自写一篇有关书籍的介绍文,也是不错的方法。
在小学三年级之前,这些工作先由老师亲自处理,到了四年级之后,便可以订定值日生制度,交由学生来负责也是不错的方法。这样一来,同学们便会将自己所知道的,有关书籍的消息或情报,提供给值日生,而值日生由于责任感,就会主动到书店或图书馆,去寻找相关的情报资料。
到了五、六年级时,改用自由公告制的办法会较好。也就是说,任何人只要有想要告知他人的阅读情报时,都可以张贴在布告栏上。这样的环境,会让学生的阅读行为持续不断,也会让班上感觉非常具有学术味。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2 07:15
标题:
回复:和老师一起阅读
(六)交换书籍阅读
[韩]南美英 著 宁莉 译
学期初所规划的班级书库的书,在经过一、两个月后,可能几乎所有同学都已经阅读过,此时,就是采用“交换书籍阅读”方法最恰当的时机。
把自己阅读过的,觉得很有趣的书籍,借给他人看,或是借朋友的书来阅读,甚至把堆在家里的书籍,与朋友交换阅读等,是一种善用书籍的方法,且可以因此阅读到更多书籍,是非常具有教育性的活动。
在交换书籍时,应尽量避免以个人方式进行,而是要以班上的活动的型态来进行。
例如:首先让每位同学,从家里带一本以前自己觉得很有趣的书籍到学校来,把那些书籍陈列在教室中,并让同学们把自己想要阅读的书名写下来,如果一本书有很多人同时想要阅读时,便由老师安排顺序之后,让同学轮流阅读。如果将此项活动以一周为单位进行时,学生们就可以一周阅读一本书籍。
交换书籍阅读,同学们之间有关书籍的话题也会逐渐增加,也会随时了解谁在阅读哪本书,班上就会自然而然的形成阅读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同学们自然会开始把阅读当成一种习惯。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2 07:15
标题:
回复:和老师一起阅读
(七)Story Telling
[韩]南美英 著 宁莉 译
所谓Story Telling,是一种把原来不知道文字的儿童、抗拒阅读文字的儿童、对于阅读没有兴趣的儿童等,带领至阅读世界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和阅读给学生听的方法一样,是可以把孩子引导至阅读世界的基本方法之一。
Story Telling如果是在雷电交加的天气,或是学生想要打瞌睡的夏日午后时间来进行,会更具有其效果。
Story Telling的进行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很多人集体轮流的Story Telling,另一种则是自己说故事的形式。
自己进行的Story Telling,就好像奶奶们把孙子孙女抱在腿上,讲故事给孩子们听的方式,或是像说书的人,在公共场所给广大听众讲故事的方式。
很多人一起进行的Story Telling,则像西方的《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编者注),或是薄伽丘的《十日谈》,以及乔叟的《坎特伯里故事集》一样,把一个故事,由很多人接力完成的方法。
在学校内的Story Telling,可以由老师进行,也可以由学生进行,甚至可以邀请很会说故事的人来进行。此时Story Telling的成功与否,在于所选择的故事,以及说故事人的能力。
进行Story Telling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选择具有明显架构以及剧情单纯的故事。
·有着明显的高潮,且高潮的后段愈短愈好。
·对于低年级生,以剧情为中心展开故事,比描写个性、描写气氛等重要,而愈是高年级,愈要描写气氛。
·在讲某一段故事时,不可以岔开话题,又讲另外一个故事。
·不要提出问题来测试参与者的集中力。
·除了声音之外,不使用像肢体语言、手势、道具等,这会让气氛散漫。
·不需要为考虑孩子的水平,因而附加说明,这样孩子们的想象力会缩减。
·故事结束之后,不要求孩子们说出感想或写出感想,这会让喜悦消失。
担任Story Telling的人,必须具备悦耳的声音、清晰的发音、正确的语汇、自然的动作、丰富的感情等,否则故事就会乏善可陈,让听众失去兴趣。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2 07:16
标题:
回复:和老师一起阅读
(八)老师的Book Talk
[韩]南美英 著 宁莉 译
所谓Book Talk,就如其字面所写,是有关谈论书籍的事。
不过,与介绍书籍不同之处是,这是一种把很多本有着同一主题的书籍,集中在一起介绍的方法。换言之,就是一次介绍很多本思想有关连的书籍。这可以教导孩子,就算有同一种思想,却可以有很多种表达方式,以及获取智识有很多种方法。
与Story Telling不同之处是,Story Telling通常是将以文学为主的书籍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Book Talk却是不论文学丛书,或是智识类丛书,都可以适用,而且只要介绍一点,就可以诱发学生想要阅读的兴致。
例如,对于“黑人问题”的Book Talk,可以同时介绍《汤姆叔叔的小屋(Uncle Tom's Cabin)》、《根源(The Roots)》、《紫色姊妹花 (The Color Purple)》、《马丁?路德?金恩牧师(Martin Luther King Jr.)》等;针对介绍共产体系中人民的生活,就可以将《日瓦格医生(Doctor Zhivago)》、《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A. Solzhenitsyn著作)》、《烈日灼身(Utomlyonnye solntsem)》等一起介绍。
进行Book Talk有下列几项要诀:
·首先订定要介绍哪个主题,再针对那项主题来搜集相关书籍。
·介绍个别书籍,需要介绍作者的故事、书中小插曲、内容中的一个段落等。而Book Talk的目的,是在于提高阅读的欲望,因此不需要详细介绍书籍的内容。
·介绍书籍的时候,一定要将书籍的实体给听众看,这可以带来视觉上的展示效果,如果只用口述,其效果则会大打折扣。
·选定书籍的时候,由于班上学生的阅读能力各不相同,因此最好是同时介绍程度较低的,以及程度较高的内容。如果只介绍同一水平的内容时,阅读力较薄弱的学生会跟不上,而阅读力较高的学生,则会感到无聊乏味。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2 07:16
标题:
回复:和老师一起阅读
(九)孩子们的Book Talk
[韩]南美英 著 宁莉 译
随着阅读经验逐渐增加,学生们也会想要进行自己的Book Talk。通常到小学五年级时,这种欲求会愈来愈强烈,这也是孩子们进行Book Talk的最佳时期。
首先,老师可以先发表进行Book Talk的计划,再以下列方式,说明有关Book Talk的方法:
·订定要介绍的书籍的主题。
·选出适合主题的书籍,最好是利用班级里的书库,或是学校图书馆里的书籍,如果可以请老师或是同学协助,则可以选出更适当的书籍。
·思考故事的情节,从中选出适合自己班上同学的书籍,但选择五本以上的方式并不理想。
·写下每本书的介绍函,而且最好写出相关的题目,如《这本书里写着这样的内容》、《这本书的内容是这样的》。
·在每本书中,把自己想要给对方看的地方,用书签做标示。
·先预习,详细的记录自己要做的事情,并照表练习。当练习结束后,在不要看便条纸的情况下,照着镜子再练习一次。
当老师要发表人选时,可以接受主动报名的学生,也可以分段式的一个一个的选定发表者,甚至也可以接受班上其它同学的推荐,尽量配合班上的水平,以及班上同学的要求,绝不可以由老师独断的来决定。
当Book Talk结束之后,最好是安排可以讨论Book Talk的时间,并将Book Talk的各种相关资料,展示在教室的后方,让学生们有着﹁如果是这种书,我也可以阅读﹂,或是﹁我应该要看有关那一项的书籍﹂的想法,从而诱发学生开始阅读。
孩子们的Book Talk,可以让孩子看书籍的眼光产生变化,原本被动的阅读书籍的孩子们,为了进行Book Talk,自然而然的会开始积极主动的阅读书籍,甚至会将之前没有用心看过的书籍,再次的仔细阅读一遍。此外,看到其它同学在做这样的行为时,会产生自己也要这样做的想法,阅读的欲求便会更加增强。这些经验,都会影响孩子们阅读生活的发展。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2 07:16
标题:
回复:和老师一起阅读
(十)阅读猜谜比赛
[韩]南美英 著 宁莉 译
如果在班上或是学校举办阅读猜谜比赛,可以提升孩子们的阅读欲望,当给予在阅读猜谜比赛中,获得冠军的小朋友,一个﹁阅读猜谜王﹂的封号时,他就会成为很多小朋友羡慕的对象。
计划阅读猜谜比赛,需要注意下列几点:
第一,这应该是一项选出一位阅读很多书籍小朋友的比赛。测试阅读量的题目,可以出有关书名与主角名字有关连的问题、书名与作家有关连的问题、内容与书名有关连的问题等。
第二,题目中也该含有一些测试是否有细读的问题。很多孩子习惯用敷衍方式阅读,尤其最近很多出版社,会出版一些摘要式的书籍,因此让这类型孩子的阅读习惯更加难以改正。
因此为了让孩子们细读,可以用将书中的一页,读给孩子们听之后,让他们猜出这是哪一本书的方法,也可以读某一个场面之后,让孩子们说明,这是谁在做什样事情的方法。
不过,阅读猜谜比赛也可能会让孩子们养成技巧阅读的习惯,因此在出题时,最好是多出一些如果没有细读,就无法回答的问题比较理想。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2 07:17
标题:
回复:和老师一起阅读
(十一)朗诵诗比赛
[韩]南美英 著 宁莉 译
“做生意时用英语,发号施令时用德文,谈恋爱时用法语,吵架时用意大利语”这句话充分表达出法语是一种有节奏感,且柔美的语言。
其实法语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具有节奏感与柔美感,而是因为法国人背诵了很多诗集,因此节奏感与柔美感,就自然的融入了日常生活的语言当中。
实际上,以教育过程来看,世界上很少像法国一样强调背诵诗集的国家。尤其他们严厉要求小学生要背诵诗集,而学生们每升一个年级时,都需要在老师面前背诵几首诗,才能顺利升学,在这般的努力之下,诗集不只在语言上,甚至在法国人民的心目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庞毕度(Pompidou)总统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切。
庞毕度总统担任国会议长一职时,法国国会由于两党的严重对立,使得国会每天都处在纷争之中。
某一天,同样因为双方交战激烈,导致无法顺利进行会议。此时庞毕度议长突然从议长席站起来,并开始背诵某一首诗,那是一首法国国民耳熟能详的诗。结果会场中的每个人,开始一个个跟着背诵起来,到最后发现全体的议员们都在背诵这首诗。
当背诵完后,会场的气氛顿时也好转了,便可以顺利的进行会议。后来也有传闻指出,每当国会吵吵闹闹的时候,庞毕度就会以背诵诗的方式来舒缓会场的气氛。
我认为我国的教育,也应该加强背诵诗集,如果在班上的书库里,多放一些诗集,让学生背诵诗集,并举办朗诵诗的比赛,也是不错的方法。
如果背诵诗集,说话就会温柔,而说话变温柔时,心自然也会变得温柔。
背诵诗集可以选择在温习功课的过程中,突然感到烦躁时、解高难度的数学习题导致头痛时、下午时间想要打瞌睡时、下不停的雨让心情郁闷时。
选择适合季节的诗集背诵,心情就会豁然开朗。
虽然在背诵诗集的过程中,能背很多诗是件重要的事,投入感情来背诵也是很重要的,而背诵的方式,可以自己一个人背诵,也可以用分段方式,由很多人一起背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2 07:18
标题:
回复:和老师一起阅读
(十二)口述童话比赛
[韩]南美英 著 宁莉 译
口述童话与Story Telling是不一样的。Story Telling是于作品中选出情节,以讲故事的方法表现,而口述童话,则是将作品完全背诵,并完整传达的方法。
口述童话中的角色扮演和剧中内容,可以让孩子们体验自己没经历过的其它人物的角色。每一位演出的人,透过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便可以感觉到其所扮演角色人物的义务及感受。
口述童话主要是由作品、口述者、听众三大要素所形成,这三要素须相互调和,才会有理想的效果。如果这三要素中,有一种不足时,就无法有好效果。
第一,在选择作品时,首先要选择听起来适当的童话。所谓听起来适当的童话,是指故事简短且分明,并具有极度的逼真感。此外,最好选择在念的过程中,可以产生自然韵律的文章较理想。而拟态语、拟声语以及重复语,都可以在文章内制造韵律。
第二,为了传达给听众真实感,因此口述者一定要喜爱故事。如果一个故事没有办法让人感动,那表示是那位口述者的问题。通常一位优秀的口述者,应该要了解孩子的语言,如果是以大人的语言来口述童话,就无法掳获孩子的心。此外,口述者不可以有着﹁哦﹂、﹁是﹂、﹁所以﹂、﹁因此﹂等不必要的口头禅,因为这些毫无意义的口头禅,会破坏听众的兴致。
第三,听众应给予口述者适当的反应。如果是好笑的场面,就应该开怀大笑,如果是悲伤的场面,则要一起流泪,这样才能让口述者更加尽兴表演。如果听众没有反应,口述者就无法将自己的实力,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为此,应该在舒适的位子上,以舒服的心情,作好欣赏作品的准备。如果心中有烦恼的事,或是在担心下次的考试问题等时,就无法受到感动。
口述童话对于引发那些不喜欢阅读的孩子们的阅读兴致,有卓越的效果。举办口述童话比赛时,对于演说者的选择,最好是安排那些对阅读没有很大兴致的孩子。
在班级举办口述童话比赛,需要注意下列事项:
·作品最好不是由老师来决定,而是以分段式的方式订定,这样才会明白哪些是适合做口述童话的作品。
·口述者们应该要彻底背熟作品。
·口述者应该要多练习,并做到可以灵活的发出登场人物的声音。
·口述者应该多照镜子练习表情。
·听众们应该在比赛开始之前,透过简单的游戏或动作,来舒缓紧张感,以保持舒服的心情。
·比赛结束之后,首先聆听口述者对自己的评价,并了解哪些地方,是让他感到困难之处以及生疏之处。
·当结束对自己的评鉴之后,再由听众发表对口述者表现的感想,此时值得注意的是,绝不可用挑衅人的口语或攻击性的语气。
·绝不评分数。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2 07:18
标题:
回复:和老师一起阅读
(十三)阅读讨论会
[韩]南美英 著 宁莉 译
阅读书籍之后的感想,每个人都会有所不同,透过一起讨论相异的感想与观点,可以了解到自己没有发现的事,这不但会使孩子的思考力范围扩大,提升批判能力,还可以培养出以客观的立场观察事物的本能。
实施阅读讨论会,可分为订定主题之后进行讨论的方式,以及没有主题自由讨论的方式两种。建议三四年级时,可以订定主题方式进行讨论,上了五、六年级之后,就可以用自由讨论的方式。
订定主题方式讨论的步骤如下:
1.准备一本书,让全班同学都阅读。
2.告知全班同学要举办讨论会的消息。
3.选出讨论会的代表,采个人主动报名的方式,或经由他人推荐皆可,且要在不忽略任何同学的情况下,公平的选出。
4.当讨论内容出现两种意见,可以让全班同学加入自己支持的阵容。
5.各自给予自己队员可以发表意见的机会。
6.讨论会结束后,安排提问时间以及讨论的时间。
7.当讨论结果整理完成之后,由主席简要发表讨论主题的核心以及结论。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2 07:18
标题:
回复:和老师一起阅读
(十四)阅读辩论赛
[韩]南美英 著 宁莉 译
阅读辩论赛与一般辩论赛一样,是一种订定一个主题之后,很多人一起思考的一种活动。阅读辩论赛可以班级为单位举办,也可以学校为单位来举办。
举办阅读辩论赛要注意下列几点:
1.订定比赛的主题。
2.选出参加阅读辩论赛的代表成员,此时可以接受同学主动报名,也可以指定分组代表或班代表。
3.参赛者要准备原稿,原稿内容可由自己亲手写,也可分组别共同准备,也可以接受朋友的协助。
4.参赛者需要练习,练习重点之一就是要完全背熟原稿。
5.举办辩论赛,当听众感到有共鸣,或认为参赛者相当优秀时,在辩论结束后给予掌声鼓励。但要禁止只给自己喜欢的人鼓掌,或嘲讽他人等的不当行为。
6.当辩论赛结束之后,让听者各自发表意见,内容以原稿的内容、辩论的态度、听众的态度等为主。
7.辩论赛的参赛者也应发表意见,例如准备期间的计划,以及比赛进行时未能如愿的经验,或是感到慌张的地方等。
8.老师发评分表给班上的同学,让学生们评分。评分时,最好要以客观的立场来评分。
此时,老师也可以成为评价人之一,也可以成为评价的代表人。因为阅读辩论赛的主要目的,不是在于争取输赢,而是在于教育,因此,各自自我评价的方式也值得参考。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2 07:18
标题:
回复:和老师一起阅读
(十五)写阅读日记
[韩]南美英 著 宁莉 译
阅读书籍后,整理好阅读心得感想,保存起来,是非常优秀的方法。阅读完书籍之后,不忘书中内容和感动,边回想边写下来的这个动作本身,就非常具有教育性价值。
不过一个再怎么好的制度,如果孩子们不去做,又有什么用呢?
以小学生为对象所做的问卷调查中显示,﹁不喜欢阅读的原因﹂是因为﹁不想写阅读心得感想﹂的小朋友,占百分之六十以上。
因此,目前我国的阅读教育中,首当其冲需要改革的,就是改革写阅读心得感想的方式。
阅读心得感想有很多种形态,用文字写出来的方式、用绘图画出来的方式、用语言说出来的方式、用舞蹈跳出来的方式,以及用歌曲唱出来的方式等。
用文字写出来的方式又分为写信给某个人的方式,以及自己对自己告白的日记方式、与出现的人物对话的方式、以﹁如果我是主角﹂的想象去写的方式、询问专家或是给予建议的方式、把内文以重点记录整理的方式等。
针对不想写心得感想的孩子,可以用下列方式来指导:
·不强迫孩子写心得感想,让孩子了解阅读比写心得感想还重要。当孩子写完阅读心得感想之后,不可以批评写的好与不好。
·搜集很多种不同的心得感想,让孩子阅读,并让孩子们了解,根据不同书籍,其感想文的种类也不同的事实。
·配合孩子的水平,教导不同的感想方式。
一、二年级时期,当孩子阅读完一本书籍后,让孩子把脑海里想到的,用图画来表达,并在图画下面写一、两行的字。此时文字内容,可以照书中的内容来抄写,也可以依自己的想法写出。
三、四年级时期,让孩子简略写出故事的情节。把有兴趣的地方,印象强烈的地方,以及和朋友的事、学校的事、家庭与小区的事等,所想象到的、有关连性的事,自由的写下来,也可以利用写信给主角的方式。
五、六年级时期,可以从何处为问题、想要批判之处、有疑惑之处、想要提及的意见,用与社会、时代、国家等背景有所关连的角度切入。
不过,这些都不过是一般的案例,其实依个人的不同特色与风格,写出任何方式的感想文都无所谓。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2 07:19
标题:
回复:和老师一起阅读
(十六)善用公有图书馆
[韩]南美英 著 宁莉 译
阅读量高且对求知方面要求强烈的孩子们,一旦进入小学四年级时,会开始觉得没有可以阅读的书籍。家里的书籍在很久之前都已经看过,只靠学校的图书馆也无法获得满足,但是又不能把书店里的书统统买来阅读。这意味着这类型的孩子,已经到达了可以利用私立图书馆,或公共图书馆的阶段。
上了小学四年级之后,班主任可以带全班同学,到私立图书馆或公共图书馆,进行户外教学活动。这个方法,不但可以教导喜欢阅读的小朋友使用图书馆的方法,对于不喜欢阅读的小朋友,也能让他们了解到,本身对于书的知识有多薄弱,自己不过是个井底之蛙。
而这样的刺激,经常会刺激孩子的阅读欲望。
要进行图书馆访问前,老师们应作下列几点的准备:
1.选定要拜访的图书馆,并事先与图书馆联系,协商访问日期与时间,此时最好是选择干净、环境优良且距离不会太远的图书馆较为理想。
2.先策划准备,在图书馆内要安排什么样的节目。例如,在带学生们参观图书馆书架的过程中,告诉学生们,这里有什么样的书、共有几本等,做综合性的介绍。同时也可以介绍使用图书馆的流程、在图书馆内使用的专业用语等。
例如,专业用语中有“分类”与“目录”等词,此时可以介绍为什么要分类,又为什么要制作目录卡等。此外,也要告诉学生们,图书馆的使用时间,以及公休日等各种相关讯息,并提醒学生们要做笔记。
学生也应该相应地作如下的准备:
1. 了解图书馆的基本情况和相关使用规则。如馆藏状况、借阅规则和检索方式等。
2. 制定明确、合理的阅读计划。进入图书馆,面对浩如烟海的图书,很多孩子会感觉无从下手,常常觉得这本也好,那本也不错,不知道究竟该看什么书。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结合学习进度、个人兴趣和阅读能力,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阅读方案,并且一定要长期坚持下去
3. 准备一个的读书笔记本。在多读书、读好书的基础上,还要做到会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是很多成功人士的经验。看到好的文章、段落或者句子,要做好摘录,慢慢积累,并时常拿出来翻阅。
4. 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学而不思则罔”,“读书不思考如同蛮牛拉破车,事倍功半”。平时看书阅读的过程中,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多思考,并勤于归纳整理,从而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2 07:20
标题:
回复:和老师一起阅读
(十七)不良书籍的讨论会
[韩]南美英 著 宁莉 译
到了小学五到六年级时,孩子就可以区分优良书籍和不良书籍。不过,这并不表示他们会只看优良书籍,而不看不良书籍。根据统计显示,小学五到六年级,是看不良书籍比率最高的时期。
为了让五、六年级时期的孩子,可以提高对不良书籍的警觉心,我认为可以举办所谓不良书籍讨论会的活动。透过这项活动,可以认真思考所谓不良书籍是什么样的书、其弊端以及问题点、为什么孩子们会陷入不良书籍中等问题。
举办不良书籍讨论会,有下列程序:
1.首先从自己阅读过的书籍中,选出两本自我判断为不良书籍的书介绍给大家。
2.在被介绍最多次数的书籍中,评出第一到第三名,并将其定为讨论会的书籍。
3.选出扮演制作不良书籍出版社老板的角色的人选。
不良书籍讨论会,可以让孩子们思考不良书籍的弊端和问题点,以及孩子们为什么会陷进去等问题。
4.扮演不良书籍出版社老板的人,去寻访那些出版不良书籍的出版社,并提出为什么会出版不良书籍、出版后所获得的利益以及损失等,提出所有疑问点,为讨论会做准备。
5.依当时情况,也可以邀请出版那本书的相关人员,亲自参加讨论会。
6.选出提问问题的人选。此时可以接受希望提问人的主动报名,也可以接受孩子们推荐的人选,但不可由老师指定人选。
7.提问问题的人,必须要事先准备好要问的问题。思考这些书籍,对于儿童或青少年,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以此为重点来提问题。
8.坐在旁听席的人,必须评价所有演出人员的活动及表现。
9.讨论会结束之后,安排全班写下不阅读不良书籍的原因,再制成标语,贴在教室里。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2 07:20
标题:
回复:和老师一起阅读
(十八)与作者的对话
[韩]南美英 著 宁莉译
如果可以邀请作家到教室,孩子们会有多高兴呢?孩子们一定会相当期待作家出现在教室的日子,并想象各种事情。孩子们一定会很好奇作家的长相、个性、写作背景以及作家本身的人生故事等。
与作家的对话,会有三方面的教育性。
首先是有助于了解那位作家的作品世界,再来是可以提升有关文学方面的关心与涵养,最后,是可以拥有一个有关阅读方面的美丽回忆。
邀请作家有下列几点注意事项:
·首先思考要邀请哪一位作家。在很多写出优秀作品的作家当中,最好是邀请一位孩子们认识的作家,而且有必要做事先的调查,例如,像作家的人品、私生活、学历、教养、容貌等,否则可能会带给孩子们失望,或是不好的影响。
·充分阅读应邀作家的作品,并了解该作家的作品世界。
·与作家事先沟通,告知班上同学的特性,以及协议当天的演讲内容。
·演讲地点最好不要选择在教室,而是挑选一个温馨的场所,或是音响设备完善,像音乐厅等场所。
·让孩子们先写好要问作家的问题,再排出发问顺序。
·演讲结束之后,安排作家可以在自己作品上签名的签名会。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2 07:20
标题:
回复:和老师一起阅读
(十九)阅读运动
[韩]南美英 著 宁莉 译
阅读很多书籍的孩子,喜欢推荐书给他人,推荐书籍的方法,可分为“寄送书籍介绍函”、“Book Talk”、“阅读运动”等。
其中“阅读运动”,是属告知非特定的多数人阅读的必要性,可以说是一种阅读运动。阅读运动的优点在于,劝勉他人多阅读的同时,自己也会阅读很多书籍。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据称,“世界读书日”宣布以来,参与这项活动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超过100个,包括中国香港地区。阅读能力在全球名列前茅的英国、日本、芬兰等国,也都纷纷发起阅读运动。
阅读节是国内外比较普遍的通行做法。现在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设立了全国性的读书节。1996年美国将每年的4月确定为“全国阅读月”(从1979年始,每年9月最后一个周末在第5大道上也有热闹的纽约读书节,纽约被称为世界书乡)、英国1999年发起读书年活动、法国是世界上最早确定读书节的国家(每年的10月15-17日)、日本、德国、俄罗斯、以色列等国家也都有全国读书节。
1.阅读运动的主题,可以有下列这些项目:
·每天阅读三十分钟。
·筛选优良书籍来阅读。
·书是心中的粮食,因此要多买书。
·保持书籍的清洁。
·拒看不良书籍。
2.举办阅读运动所需要的物品为警戒哨、标语牌、传单、录音装备等。
3.首先决定举办场所、时间、对象等,然后正式进入活动。
4.不造成路人不方便,也不要让路人感到厌恶。
在班级上,老师还可以带领学生组织开展一系列的阅读活动,比如:
1.学校设立阅读课。可以每两周花一到两节课,作为学生阅读的时间,让学生互相交流读书心得和感受。
2.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图书馆。
3.组织班级一起参观书展。书展上丰富多样的图书,会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4.成立班级读书会。读书会的开展可以带动班级阅读风气,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2 07:21
标题:
回复:和老师一起阅读
(二十)建立读书与课业的关系法
[韩]南美英 著 宁莉 译
让学生阅读与上课时所学习的历史事件、伟人、古迹等有关连的书籍,不但有助于学生在课业上的学习,更可以持续培养其阅读的习惯性,因此是一举两得的妙方。
“建立读书与课业的关系”的方法,是历史课堂上最常使用的方法,不过,在科学、音乐、国语等科目上,也都可以实行。
进入初中之后,由于每一科都由不同老师来教学,所以很难进行一贯性的阅读,但是班主任可以拜托各科目的老师协助此方法。
例如:学习﹁古代文明﹂时,就可以让学生阅读,现在已经消失无踪的特洛伊、巴比伦以及马雅文化等为题材的《被淹没的世界》;学习﹁昆虫的生活﹂时,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会有助于学习课目;上音乐课,学习莫扎特的音乐时,就可以欣赏电影《阿玛迪斯》。
以这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并认知阅读有助于课业,进而选择优良书籍阅读,对于阅读偏食的孩子,更可以提供他们广阔的阅读世界。
进行﹁建立读书与课业的关系﹂的方法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应选择学生们取得容易的书籍。
·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书籍。
·不要以学生的课业内容来选择书籍,而是要着重在书籍的作品性,如果阅读没有作品性的书籍,孩子们会感到无趣,而这很可能会导致孩子们对书籍的厌倦。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2 07:21
标题:
回复:和老师一起阅读
(二十一)成立读书社团
[韩]南美英 著 宁莉 译
到了小学五、六年级,或是成为初中生时,孩子们会开始喜欢组一个团体或是小组织,喜欢和志同道合、气味相投的人凑在一起活动。从大人羽翼下独立,同时组职属于自己的社会,这是这个时期的男孩与女孩,共同具备的特色。
他们所组职的社团种类很多,有参加冒险的社团、制作飞机的社团、欣赏音乐的社团、国乐社团、义工社团、阅读社团等。如果加入了阅读社团,孩子便会阅读很多书籍,同时也会阅读优良书籍。
成立阅读社团,要注意下列事项:
·让阅读量差不多的孩子,或阅读能力差不多的孩子组成会员。
·在班上可以将阅读社团组织,分为阅读小说类的社团、阅读诗集类的社团、阅读科学类书籍的社团、阅读历史类书籍的社团、阅读散文类书籍的社团等,多元化的组织社团,好让班上学生可以充分的作选择。
·让孩子每一种社团先参加三个月左右,也可以更换不同种类的阅读社团,让自己可以均衡的阅读多种类的书籍。
·每两到三个月,将社团内会员们已经阅读的书籍,以Book Talk的形式介绍在公布栏上。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8-7-12 07:22
标题:
回复:和老师一起阅读
(二十二)制作阅读文集
[韩]南美英 著 宁莉 译
制作阅读文集,便是在结束一年之际,将这段期间每个同学的阅读成果,集结成一本书。这并不是一本文笔很好的孩子才有资格刊载文章在上头的书,就好像毕业纪念册一样,每个人的文字都会出现在这本书当中。各自的篇幅原则上由自己负责设计,内容大约有下列几点:
·在这一年期间内,所阅读过的书名。
·从一年内所阅读过的书籍中,选一本自己最喜欢看的书为主题,进行Book Talk。
·从这一年内阅读过的书籍中,选一本让自己改变最多的书为主题,进行Book Talk。
·将“如果世界上没有书的话”,或是“如果我不喜欢阅读的话”等问题写入问卷中,而问卷最好是全班使用同一格式。
·尝试写信给书中所出现的人物。
最后再把每个同学的报告,编辑成一本书,并使每个人都拥有一本,在装订上,不论选择用印刷的,或是影印的都无所谓。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