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688|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矛和盾的集合》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PPT课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12:0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矛和盾的集合》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PPT课件
【学习目标】
  1、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指导写字的多媒体课件。
  2、矛和盾的图片。
  3、录音机及本课的朗读录音磁带。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矛和盾的图片: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吗?
  2、矛和盾是两种相对峙的开口,如果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结果会怎么样呢?出示课题,齐读:矛和盾的集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请学生读。
  3、指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
  4、自己把课文再默读一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三、质疑提问,初步释疑
  1、学生再默读课文,边读边提出不懂的问题。
  2、同座交流交流。
  3、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问题。
对于一些非重点问题,相机解决。
  4、提炼重点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以下两个问题可作参考:
   ⑴ 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⑵ “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
     这两个问题作为下节课学生讨论的话题。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14个字。
  2、重点指导7年左右结构的字:
    持 般 攻 炮 坦 战 神
   ⑴ 引导学生观察这7个左右结构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⑵ 多媒体演示这7个字的布局。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及时评议。

五、实践活动
  搜集能说明课文最后一句话含义的事例,准备交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12:02:57 | 只看该作者
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比赛。
       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可是,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
       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克。
       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1916年9月15日,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12:02:52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的】
  1、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全班能正确读写生词,在此基础上每个人还能根据自己的水平用一个词或几个词造句、写话。
  4、养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生词并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一些生词的读写和运用。

【教学准备】
  矛和盾的图片及有关生字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矛和盾的图片: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吗?
  2、矛和盾是两种相对峙的开口,如果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结果会怎么样呢?出示课题,齐读:矛和盾的集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生字、生词卡片,开火车请学生读。
  3、巩固新词。
    〖照顾差异策略:想把生词读一遍的得一颗星,想把生词读一遍并用其中喜欢的一个词或几个词说话的得两颗星。〗
  4、指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
  5、自己把课文再读一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照顾差异策略:允许优生离开座位帮助学困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一件什么事。〗
  6、了解课文讲一件什么事。
    教学意图:教学中常会碰到在掌握生字词时不同水平的学生掌握的速度是不一样的,一些优生常在统一的教学步调后无所事事,甚至做些小动作,在这种时候设计异步教学大有好处,以上两个异步策略的设计就是让优生发挥出更大的潜力,让学困生有可能的话也摘到更大的果子吃。

三、质疑提问,初步释疑
  1、学生再默读课文,边读边提出不懂的问题。
  2、同座交流交流。
  3、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问题。
  4、对于一些非重点问题,相机解决。
  5、提炼重点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以下两个问题可作参考:

   ⑴ 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⑵ “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这两个问题作为下节课学生讨论的话题。

四、指导写字
  1、出示14个生字,要求:学生认记生字,并观察哪些字最难写,等一下给同学提醒。
  2、重点指导7个左右结构的字。持、般、攻、炮、坦、战、神
   ⑴ 学生观察这7 个左右结构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⑵ 多媒体演示这7 个字的布局。
  3、学生提醒哪些字最难写,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4、学生写字,教师巡视,及时评议。
    〖照顾差异策略:允许写得又快又好的学生读课外书并做摘抄。〗

【作业】
  1、必做题:摘抄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2、选做题:从本课生词中选用自己喜欢的一个或几个词写话。
    〖照顾差异策略:选做题优生必做,其余的选做。〗

【教学反思】
  1、本节课运用直观的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抽象的矛和盾有了直观的印象。
  2、能从“差异教学,异步发展”的课题出发,设计多个异步策略,让优生在课堂上没有吃不饱闲着没事干的事情发生,让学困生在优生地指导下进行较到位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3、鼓励学生针对课文内容多提有价值的问题,避免滥问。
  4、在写字时发挥学生的积极自主性,让学生来当小老师,指出某个生字难写和易写错的地方,学生对这个环节兴致很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12:02:39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矛、盾、集”等生字。能正确读“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本设计为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揭示学习内容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精彩的动画片,请看大屏幕(把书上插图制作成用矛和盾作战的动画片),他们手里的作战武器是什么?板书:矛、盾,学生写。

  2、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呢?板书:进攻、自卫,比较而言,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相机把学生分成矛队、盾队。

  3、今天我们就要学一个关于矛和盾的故事(板书:和)。

   (设计意图:通过看矛与盾作战的动画片,拉近学生与古代兵器的距离,为学习“矛”、“盾”二字的音、形、义打下基础,同时对矛和盾的优点有直观的感知,为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奠定基础。把学生分成矛队、盾队,为互相学习埋下伏笔,为突破难点作好准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2、有难读的地方提醒小伙伴的吗?老师也要提醒大家读好这些词语(大屏幕出示)。请矛队读一读第一、二排词语,盾队认真听,听后评价,纠正读音。盾队读一读第三、四排词语,矛队认真听,听后评价,纠正读音。

    (设计意图:采用矛队、盾队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仔细听的好习惯,提高互相学习评价的能力。同时认读生词,扫清阅读的障碍。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通过提醒的方式和学生平等的对话。)

  3、自己把课文再默读几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相机指导、归纳、板书:集合。学生写。

  (设计意图:课文浅显易懂,因此,放手让学生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学生既强化了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又培养了自学能力。)


三、交流感悟、指导朗读:

  1、哪一个句子写出了矛进攻的威力大?教学第二自然段第一句:
“难以招架”是什么意思?用动作理解“雨点般刺来”“左抵右挡”。

    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用联系上下文、动作表演等方式理解词语,然后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紧张危急”。)

  2、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学生接读:“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用几句话写出了发明家的想法?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第一个“!”是什么感情?指名矛队读。第二个“!”是什么感情?指名盾队读。(板书:铁屋子)。
带着感情齐声朗读。

    (设计意图:抓住两个“!”体会句子蕴含的感情,先是对盾的不满,继而是想到盾可以改变的喜悦,从而更好地完成与文本的对话。)

  3、盾大得像个铁屋子(大屏幕出示铁屋子),的确一枪也不会被戳到了,这个想法真让人兴奋呀!那现在钻进这个铁屋子去和朋友比赛,可以吗?让我们和发明家一起冷静地想一想,请大家轻轻读三自然段,一定会有自己的发现!

    学生自读、思考后,交流自己的发现,再带着自己的理解齐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与发明家一起思考,认真读书,潜心涵泳,获得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

  4、铁屋子只能保护自己,一点儿获得胜利的机会都没有,怎么能拿去和别人比赛呢?这个问题真让人头疼,也一直困惑着发明家。他不停地想呀想,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学生接读: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

    “矛”字上加了什么符号?表示什么意思?(板书:枪炮)看大屏幕(装上枪炮的铁屋子),这样的铁屋子可以坐着去和别人比赛了吗?为什么?相机板书:坦克。(大屏幕演示装上枪炮的铁屋子又装上了轮子、履带变成了能跑的坦克。)

  5、请大家联系课文、看着板书,说一说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指名说,自由练说,再指名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复述,了解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突出教学重点,使学生完成对文本语言的内化。)


  6、坦克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板书:合二为一),集合优点的结果怎样?课文中的哪个词能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勾画,交流。哪些句子能看出坦克“大显神威”?(大屏幕播放坦克大显神威的录象片段),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抓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感悟,感受坦克集别人的优点于一身的威力,与文本进一步交流。)
 

四、畅谈感受,理解道理

  1、是啊,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的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哪儿是用单独的矛和盾作战能比的呢!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大屏幕出示这段话,你能联系课文,看着板书,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吗?

    你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的意思吗?矛队、盾队比赛说。
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中的事例,加深对文本重点句子的理解,突破教学难点,对文本的价值取向也有更进一步的感悟。)


五、升华理解,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学习了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的坦克的故事,懂得了“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同时,在这节语文课上,矛队和盾队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取长补短,胜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大家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上、生活中,象发明家那样,多观察、多思考,学习别人的优点,发明或改进更多的东西,早日迈入胜利者成功者的行列!

  (设计意图:让贯穿始终的学习活动矛队、盾队的划分有个交待,同时也让学生对文本的价值取向有了切身的理解体会。)


六、板书设计

  矛 和 盾 的 集 合

  进攻  自卫  合二为一

  枪炮  铁屋子   坦克

  注:“矛、盾、集”以红色田字格作底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12:02:3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编者的意图,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能借助工具书独立识字,与人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采用喜欢的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简单复述。

  通过学习,懂得坦克是集合了矛和盾的优点而成的。

  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做合理的想象,与人交流。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一、创设情境、由鲜明意象导入新课(这个环节分为两个小点)

  教师借助多媒体或图画也可以是课文插图,导出“矛”和“盾”。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讲述对图中矛和盾的理解,最后小结:“矛:能攻不能守;盾:能守不能攻”,为后续的教学做铺垫。
 

二、揭示课题

  教师指出:“矛”和“盾”是功能完全不同的两样武器,它们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设想,如果把它们的优点集合在一起会有什么结果呢?
 

〖第二环节〗

  借助识字工具阅读课文,交流识字(这个环节分为3个小点)

  1、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借助字典、工具书查阅生字,认字。(这个活动也可以放在学生预习时就完成)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字义,在学习伙伴间交流识字方法。(因为学生已经有两年多的识字经验,到了三年级上学期末,学习课文生字就能更加放手,让学生自由识记。)

    以“摘苹果”、“抓阄认字”、组词等游戏形式检查认字情况。


〖第三环节〗

  1、读读画画,了解坦克的由来(这个环节分为8个小点)

    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故事)

  2、再次默读课文,并思考“发明家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中在一起发明坦克的?”要求默读时找出有关段落,画出关键词语。

    (本训练旨在让学生在阅读课文1──4自然段的同时,勾画具有总结性的词语:“比赛想法发明”,勾画完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再读课文,小组讨论,课文是怎样从这三方面写发明家发明坦克的?

  3、学生在交流中学习词句。

  4、学生交流时侧重于两个训练点:

   ⑴ 理解这几个段落中较难理解的词语“难以招架”、“紧张危急”。

   ⑵ 体会比喻句的妙用。这个训练点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首先,教师出示两个句子,学生比较a、b句子的不同点,体会用上打比方句子的好处。

     A:对方的矛向自己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B: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自己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因为用上比喻句,可以看出矛进攻得非常激烈,发明家才会感到“难以招架”、“紧张危急”,才会产生发明坦克的想法。

     在这里,结合对比喻句的体会,理解词语“难以招架”、“紧张危急”。

  5、让学生思考比喻词替换及用法,懂得替换了比喻词,比喻句的意思不变。(这个练习可以结合《同步训练》中的习题进行训练。)

    “对方的矛雨点向自己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6、读书作画,理解发明家想法:

    学生边读书边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画出坦克的样子,注意画出坦克既能攻又能守的特点,结合作画,指导学生说说矛和盾与坦克有什么联系,或议一议发明家的想法是否合理。

    学习第五节,理解内容,记忆词语。

    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五节,找出喜欢的词语和同学交流一下理解、记忆词语的方法。

    (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诸如“合二为一、大显神威、庞然大物”的词语等)

    学生读了课文后,想想哪句话对自己的启发最大?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在学习最后一段时,更深化理解课文的中心)
 

〖第四环节〗

  1、拓展思路,展开想象,进行说话训练(这个环节分为3个小点)

    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或课外查阅到的知识举例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也可以结合《同步训练》中最后一题“互动天地”进行说明。

    质疑:让学生指出课文里不明白的地方。

    解释:引导学生寻求答案。
 

〖第五环节〗

  总结:同学们,让我们也像发明家那样,开动脑筋,仔细观察,成为新事物的发明者吧。

  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词。

  2、选用“…如…般…”或“…像…一样…”写一句比喻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12:02:2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2、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教学重点〗

  1、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一、分离有缺点,科学家是如何想的?

  1、发明家在想什么?是怎么想的呢?

    大家用心读读课文1~4节。用心读就是要边读边思考;翻来覆去读,翻来覆去想,直到把问题读懂。
读完后,尝试根据下面的提纲说一说发明家是怎样一步一步思考的:

    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明家仔细考虑了一下: 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明家又认真研究了一番: 对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结:这个过程,就是发明坦克的过程,就是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思考过程。集合是一种想问题的方法,是发明的一种方法,带着这样的理解,一起读题目。


二、运用欣赏和诵读等方式,放大发明家的创造成果

  1、课件出示坦克图片,边欣赏边议论。

  2、读课文第5节,要努力绘声绘色地读,以你的声音表现你的感受。如自豪、惊喜、成功感。

  3、“大显神威”什么意思?联系第5节课文说说大显神威的情景?(随机出示屏幕阅读补充材料1),这是一段对战斗场面更具体的记录,鼓励优秀学生加大难度从短文中再找找“大显神威”的情景。

  4、这就是坦克的威力,这就是集合的力量。感受着这样的力量,你想说什么?

    出示句式(写一写):这样的集合真(棒、好、妙极了等)—————————。

    启发:仿佛发明家就在我们的面前,你会对发明家说什么?请写下来。

  如:(一个能思考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5、小结:感受着这样的力量,我们全身都洋溢着智慧。


三、用讲授和举例等途径,理解课文告诉大家的道理

  1、我们在为发明家用集合的思考方法发明了坦克而感动、兴奋的时候,我们也能闭起眼睛静静地想一想,其实有许多新的产品、新的发明创造,甚至大型的建设项目,都包含着这种集合的思考方法。如“水笔”、“橡皮铅笔”、“小灵通”、“电动自行车”、“高速公路”、电视电话、蛋卷冰淇淋、鸡尾酒等。

  2、读文后“泡泡”里学习伙伴的话“我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提问:你能举例说明这句话吗?
先分组讨论,再在全班交流。

  3、小结归纳:我们应做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观察。从你的发现中受到启发,解决更多生活中的问题。

    介绍自己熟悉的一个内容。

    同时板书出示:(  )和(  )的集合

    引导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4、总结:集合不仅是一种具体行动,也是一种思考方法,一种人生智慧。对于优势互补的思想方法,不仅体现在发明创造上,也反映在做事做人的时候,如取长补短、强强联手。记住“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你就会收益终身。


四、作业

  1、抄写用词语很好的句子。

  2、搜集一些发明家的故事。在晨会等时间介绍。   难点的理解过程分化为一个一个步骤。




  通过读来感受,常识性课文中的情感体验。







  写的训练。













  归结到自己生活。


















  教师的总结是提升与提炼,升华对课文的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12:02:10 | 只看该作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做到课文读通顺流利。

  2、在语言转换中有效理解“难以招架”、“庞然大物”、“集合”、“善于”等词语。


〖教学重点〗

  1、课文读通。

  2、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有关词语,知道不集合的缺点。
 

一、 阅读单元导语,了解单元主题

二、 浏览本组内容,了解课文梗概

三、 故事引入,揭示课题

  1、讲成语故事《自相矛盾》。(可由学生讲)

  2、谈话:在人们纷纷嘲笑卖矛和盾的人自相矛盾时,更有聪明人想到了什么?

  (请读书后,说说人们想到了什么?)


四、读后交流: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提问:认识这些字和词吗?读一读。(指名读,学生边听边正音)

  2、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说说你记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预习时,自主识字。)

  3、谈话:现在我们让这些生字回到课文中,考考你是否还认识它们。学生小声自读课文,巩固生字的识记。

    说说读后,人们想到了什么?

    组织讨论:矛和盾的集合。


五、再读课文,要求是读熟

  提出要求:看看课文写矛和盾不集合时的缺点有哪些?

  在哪里写的?

  找出来读读。

  学生读句子,交流。如:
  1、矛和盾的长处(进攻、自卫)等关于矛和盾的词语句子;

  2、理解“庞然大物”、“履带”、“炮口”等关于坦克的词语;

  3、理解“雨点般向他刺来”、“左抵右挡”、“难以招架”等,划出来---仿佛这三个词就写在画面上,读出来----插上一对翅膀,一对想象的翅膀,读着读着,画面就看“活”了;

  4、尽管这只是一场朋友间的比赛,但是依然十分紧张。


六、记字写字

  1、出示本课的生字,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住它们。

  2、重点指导两个上下结构的字:集和架。提醒学生注意:下面的“木”一定要写好,稳稳托住上半部。

  3、学生写字,教师及时评议。
 
  兼顾单元目标,有整体感。











  开头的设计想到学生已经预习的真实情况。但提出“人们想到什么?”的导语,学生还是需要认真读书。







  如何把课文读熟?是重点,这样的设计找到了结合点――各自不集合的缺点。课文熟了,不集合的缺点给学生的思想更明确了,有利于学生对想到集合的铺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9-23 02:2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