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 ||||||||||||
山东省郯城县第二实验小学 陈伟 | ||||||||||||
一、我会看拼音写词语。(10分) biǎo shì hù xiāng mín zú qí zhì yōng bào piào liāng wú biān wú jì zhuàng lì wēn nuǒn 二、我能用“√”画出粗体字的正确读音。(9分) 乐曲(qū qǔ) 灿烂 (càn chàn) 城市(chén chéng) 二胡(fú hú) 作业(zò zuò) 转动(zhuàn zhuǎn) 钢琴 (qín qíng ) 计算(suàn shuàn ) 闹钟(nào lào) 三、比一比,再组词。(10分) 尽( ) 样( ) 极( ) 泪( ) 图( ) 层( ) 洋( ) 吸( ) 相( ) 国( ) 四、我会选合适的字组词。(8分) 饱 泡 作 做 再 在 颗 棵 吃( ) 工( ) 现( ) 一( )树 ( )茶 ( )事 ( )见 一( )牙 五、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6分) 美丽──( ) 中心──( ) 非常──( ) 著名──( ) 高兴──( ) 仔细──( ) 六、填上合适的字词。(11分) 一( )葡萄 一( )青蛙 一( )枫叶 一( )井 景色( )( ) 自()( )语 ( )谷( )登 ( )长( )短 ( )神()主 四海( )( ) ( )的羽毛 ( )的笑容 ( )的日子 七、查字典填空。(6分)
八、读一读,给句子加标点。(3分) 1.小明一起床就去跑步 2.你还想说什么 3.这是一朵多么美丽的花啊 九、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6分) 1. ,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2.远上寒山石径斜, 。 3.蒲公英靠 传播种子。 4.北京申办 年奥运会成功了。 5.科学家把银杏树和大熊猫称为, 。 6. 水能变成雹子,还能变成 、 和 。 十、照样子,写句子。(6分) 1.例:高粱涨红了脸。 稻子 。 2.例:我国的首都是北京。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我们的班主任是李老师。 。 3.例: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这点小病怕什么?我照样去上学。 。 十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2分) 太阳花 你见过太阳花吗?这是一种很美丽的小花,细细的花瓣(bàn),粉红的,鲜艳极了。叶子呢,也是细细的,像含着一包绿汁,嫩嫩 (nèn)的。 早晨,太阳一露出笑脸,太阳花就兴冲冲地开放了。太阳越晒花越美。它仰(yǎng)着头,好像在跟太阳说话:“爷爷,谢谢您把我照得这么漂亮。” 傍晚,太阳下山了,太阳花就慢慢合拢(lǒng)花瓣,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太阳花还有黄的、蓝的、紫的……五颜六色的太阳花开起来,那才好看呢! 1.填入合适的词。(6分) 兴冲冲地( ) 伤心地( ) 安静地( ) 飞快地( ) 悄悄地( ) 高兴地( ) 2.写出与划线词语相反的词。(3分) (1)叶子细细的。( ) (2)太阳一照,花就兴冲冲地开放了。( ) (3)太阳下山了,太阳花就慢慢合拢花瓣,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 3.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1分) 4.太阳花最好看的时候是( ),因为( )。(2分) 十、二 看图写话。(13分) 仔细观察这幅图,并动笔写一写,看谁写得好! file:///C:/DOCUME~1/ip-liuf/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jpg |
《我要的是葫芦》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风娃娃》教学设计与反思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后江小学 邢艳萍 | ||||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风娃娃》是人教版教材第三册的第16课。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里的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他想为大家做好事,以为做好事很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结果把风筝吹跑,把人们晒的衣服吹跑了,还折断了新栽的小树。人们都责怪他,他还不知道为什么呢。课文结尾留给学生一个问题,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思考后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他人有用。教学本课,先由谜语导入,引起学生兴趣,再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再充分利用课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学习“风娃娃做好事”的部分,并通过校园网的使用培养学生查找信息的能力。然后再播以往”风娃娃做坏事”的课件,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最后教学本课需要书写的四个生字。 【课后反思】 这节课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1.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特点。 当前小学的教学形式以班级授课制为主,受到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全新的信息时代里,信息化整合学科教学应增加新的教学形式。学生在计算机教室中学习,可以利用网络加强相互间的合作学习,自己的学习成果可以瞬间传递给对方,也可瞬间得到对方的指导和帮助。基于此,在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把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学习生字、初读并了解课文内容、观察生字字形和注意点等环节都是通过学生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完成的。教师在其间适时起了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归纳知识点,点拨理解文中的难点。同时,教师让学生通过校园网查找“风娃娃还可能做哪些好事”,利用网络加强了学生相互间的合作学习,并结合实际了解了风的作用。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他们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利用计算机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计算机具有储存、自动编排归档和随时检索的功能,教学材料不再是相对固定的了,而是以最快的速度,为教材补入新的语文信息,并随时以不同的形式提取和积累。通过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还可以将各种不同的信息,如数据、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有机整合在一起,进而展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使抽象的图形、数字、呆板的文字,变成赏心悦目的画面,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的刺激,有利于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本课教师设计的教学课件十分生动有趣,以动画片的形式展现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利用计算机形象、直观、化静为动的特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课文中“断断续续”、“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纤夫”等词句的意思,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风娃娃》教学设计二 安徽省繁昌县实验小学 李秀 |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谜语,猜猜看是什么?抓不住他的身子,看不见他的影子,小时摇动树枝,大时推动房子。 2.说说为什么猜“风”?你喜欢什么风?谁愿意说一说?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到底写了“风娃娃”的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习。) 2.组织同位互查认读情况,读字、读词,再读生字所在的句子。 3.同学们刚才读得很不错,谁愿意把自己最想读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4.组织开火车读课文,提出要求,大家边听边想:①风娃娃做了哪些事情?②这些事哪几件是好事,哪几件是坏事? 5.(读完课文)现在你可以和同位交流一下,说说你读(听)课文后知道了风娃娃做了哪些好事,做了哪些坏事。 反馈点拨:交流后组织学生反馈,教师给予积极评价。根据学生反馈进行点拨与强化。教师板书:吹大风车、吹帆船、吹风筝、吹衣服、吹小树。 三、小组合作,分块研读,感悟明理 1.同学们真聪明,读了课文后就知道风娃娃做了哪些好事和哪些坏事。那你们四人一小组合作,在课文中找一找说明风娃娃做好事和好心办坏事的段落及重点词句,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1)小组内先自己找句子练习读,再读给小组伙伴听。 (2)读后在组内互相谈谈自己的感受,交流学习。 2.(反馈与点拨)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读得很认真,谁愿意把你找到的句子和段落读给全班同学听一听? 利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①读得真好,还有谁找到了重点词句来试一试?②我发现你有几个词读得比较重,为什么这样读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屏幕显示相应自然段。) 3.学习交流“做好事”板块。 师:风娃娃来到哪些地方?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指名答。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断断续续”,做动作理解“吸”“深深地吸”,用“表示”练习说话。) 教师范读第二、三自然段。 师:风娃娃帮人们做了好事,人们很高兴,风娃娃的心情怎样?分男女生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师: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以后,心里怎样想的?你认为他这样想对吗?谁来读读这一段? 4.学习交流“做坏事”板块。 师:学习小组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风娃娃又来到了哪些地方?做了些什么?结果怎样? (反馈交流,引导学生理解“无影无踪”“伤心”“责怪”等词语的意思。) 同一小组的学生分自然段读一读。 师:风娃娃听到人们责怪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呢?他知道人们为什么责怪他吗? 师:谁能把风娃娃的伤心、委屈读出来? 师:我们大家能不能帮风娃娃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责怪他呢?如果风娃娃来到你身边,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反馈后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受,明白其中的道理。) 5.进一步练习朗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上台展示朗读,挑战比赛读。(评出本节课朗读小能手。) 四、课外延伸 1.课件:人们利用风力进行发电的录像片断以及刮台风的录像片断,说说风娃娃做了什么事,是好事还是坏事。再次强化学生的认识,明白做事不能光有好的愿望,一定要看是不是对人们有好处。 2.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风的资料展示给大家,说说风还做了哪些好事和坏事。 五、总结: 从风娃娃的身上,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知道我们以后做事该怎么做了吗?对,以后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动脑筋。只有动手又动脑,事情才能做得好。 【板书设计】 |
《一株紫丁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四川省剑阁县教育局教研室 尚翠丽 |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词语、句子)和课文挂图。 学生:课前认识紫丁香树,翻阅资料查找与紫丁香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导言:同学们,见过紫丁香吗?它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学生说,老师配合并出示课文挂图。) 2.老师小结:紫丁香树叶对生,卵圆形,花小,白色、紫色,有浓香。丁香花春季盛开,芳香四溢,是庭园中有名的花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株紫丁香》。(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向字典求助。 2.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见“我会读”。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教师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 三、朗读感悟,真情互动 1.自由朗读,想一想,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 2.教师范读,读出师生之间的真挚感情。 3.学生自读,说说自己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并读读有关的诗句,提出自己不明白或想知道的问题。 4.分小组合作探究朗读,每组选一节,先准备,再上讲台朗读。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三、四节。 (1)老师一边有感情地朗读,一边课件出示第二、三、四节。 (2)引导学生就老师的朗读进行评议,再自己揣摩朗读。 (3)每组推选一名同学比赛读二、三、四节,由学生互评。 (4)品味词语。 课件展示:“绿叶沙沙”像( ),“刚开的花儿”像( ) 将让学生比较朗读,体会到“疲倦、挂牵”读起来押韵。 6.学生朗读课文,表达出诗中饱含的感情,直至背诵。 四、拓展延伸,师生融情 问题1:老师日夜为我们操劳,我们要怎样感谢老师呢?(学生抢答。) 问题2:老师,我想对您说……(可以说赞美老师的话,也可以给老师提建议。) 五、生字再现,巩固字词。 1.同桌合作认读生字和带生字的词语; 2.开火车认读生字。 |
|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 |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结合自主识字方法,识记字形,规范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领会课文中所要传达的美好友情。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 课件 教学过程
总评 《窗前的气球》故事情节简单,但字里行间流露着同学之间真挚的友情。张娟老师执教这一课时,真正把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服务者的角色,教学中能站在学主角度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起点,以学定教。课堂中创设了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设计了富有情趣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充分地读、议、思、评、写,并通过启发、引导、讲解、示范。评价等手段,让学习活动成为多方向的信息交流过程。 (在“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张娟老师执教的《窗前的气球》一课获得一等奖。) |
放飞友情的气球 | |||||||||||||||||||||||||||||||||||||||
安徽马鞍山市九村小学 张娟 | |||||||||||||||||||||||||||||||||||||||
明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从而与故事的主人公产生心灵的共鸣,这是我追求的教学境界。 析教材 一个飘在窗前的红气球,对得了传染病的科利亚来说,就是一张笑脸,一份惊喜,一声问候,一片真情,使科利亚原本“真没意思”的病床生活,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他高兴地笑了。本文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孩子之间真挚的友情打动着读者的心。 知学精 对于刚刚升入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有初步的识字、朗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但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还有待逐步提高,还需要教师加以积极有效的引导。 示流程 初读感知 感受情趣→创设氛围 情动你我→多样练读 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情满课堂 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结合自主识字方法,识记字形,规范生字的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领会课文中所要传达的美好友情。 教学重点、难点 识记字形,规范生字书写;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情感。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与点评 |
山东省济南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设计:王会青 王春晓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十课,谁来读课题? 2.我听见了,(教师指“筝”字)这个字他读得特别准确,他读的是几声?(学生齐答:轻声。) 3.谁知道它单独出现时读几声?(一声)请大家一起读。 4.教师小结:“筝”这个字单独出现时读一声,与“风”组成“风筝”时读轻声,请大家再来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读了课题,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读读课文了吧?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它,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词 1.学习生词。 大家读得真热闹,看把小松鼠都吸引来了,你瞧,他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你愿意读吗?把生词读给你的同位听,读不准的,请同位帮助改过来。(出示生词。) 把你们读的情况汇报给大家,谁愿意读?(请一对同位起立读词,出现问题及时纠正。) 2.学习生字。 生词大家都认识了,我把生字单独拿出来你还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生字。) 单个读生字,齐读生字。 四、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板画。 大家表现真出色,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带小朋友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老师边板画边描述:那里有高高的山,清清的水,茂密的树林,绿绿的小草,还有美丽的花儿)这儿美吗?(学生齐答:美! ) 听说松鼠和小熊就把家建在了这里,大家看,这就是他们的家,(出示教具,小熊和松鼠的家)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他们的家应该各建在哪里呢? (2)贴房子。 谁愿意上来把他们的家贴在合适的位置? 方案一:(学生贴对了)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这样贴吗? 方案二:(学生贴得有错误)其他同学都同意把房子贴在这里吗?(有不同意的请他上来贴)为什么这样贴呢? (学生以课本为依据,在相互交流中贴对房子的位置。) [通过精美的板画创设了美丽的童话世界,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并指导学生从书中找到贴图的依据,使学生不但了解松鼠和小熊家的位置,而且学会了带着问题读书,用书本来解决问题。] (3)戴头饰,扮演角色。 这里风景这样优美,小熊和松鼠的家这样可爱,大家想不想生活在这里?那就请大家戴上自己做的头饰来做一只可爱的小熊或快乐的松鼠吧! 王老师就是一只美丽的小鸟。(教师戴上头饰,走到学生中间,热情地跟小熊、小松鼠打招呼。) [让学生扮演课本中的角色,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为后面的学习创设活泼和谐的气氛,老师扮作小鸟和学生交流,一则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二则强化了学生的角色意识,使学生自然地进入角色,并为理解体会人物的情感做好铺垫。] 2.学习第二至六自然段。 (1)了解课文大意。 我就住山林里,(教师手指板画)知道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他们却成了好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读读二至六自然段,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谁知道他们俩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方案一:(学生读课文原文)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吗? 方案二:(学生说故事的细节)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吗?(指板画)是什么和什么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学生回答,借机贴纸船和风筝)教师指板画总结,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是纸船和风筝使他们成了好朋友。 [在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在板画的帮助下用简单的话概括课文内容,既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2)重点学习三、五自然段,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他们俩收到对方的礼物,可高兴了! 书上有两个自然段写了他们高兴的心情,是哪两个自然段?(出示三、五自然段。) 试着带着高兴的心情读读。(学生自己读。) 哪里直接写了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方案一:(如果学生找到了“乐坏了”,教师指导朗读这一句)“乐坏了”还可以怎么说?(“很高兴”“高兴极了”“很快乐”“美得不得了”)那你能读好这一句吗?(指导朗读。) 方案二:(如果学生找到其他句子)有一个词直接写了我们高兴的心情,找到了吗? 还有什么原因让你们这样高兴? 方案一:(学生没有回答)看! 除了纸船和风筝还有什么?(教师出示教具,装有松果和祝福语的纸船;挂有草莓和祝福语的风筝)还有草莓和松果。 是啊,小熊收到了可口的松果,松鼠收到了甜甜的草莓,能不高兴吗? 方案二:(学生找到了写草莓和松果的句子)是啊,不但有纸船和风筝,我们还收到了草莓和松果呢,(教师出示教具,装有松果和祝福语的纸船;挂有草莓和祝福语的风筝)能不高兴吗?看! 还有什么呢?(教师指祝福的话。) 还收到了对方的祝福。对,我们还收到了朋友的祝福呢! 我们来读一读祝福的话。(指导学生朗读,读出祝福的语气,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朗读整个第三自然段。 [抓住三个让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原因:收到纸船和风筝;收到松果和草莓;收到祝福的话,让学生体会他们高兴的心情。用换词的方法理解“乐坏了”的意思,用教具和渲染性的语言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烘托高兴的气氛。一句一句指导后,又训练学生朗读整个自然段,由易到难,环环相扣,收到很好的效果。] 小熊你很高兴,小松鼠你们呢?用同样的心情来读读这个自然段吧! 单个读第五自然段(教师指导)。 所有小松鼠读第五自然段。 (利用各种形式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乐读、会读,能读好。) (3)配乐朗读一至六自然段,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 松鼠和小熊的友谊真让人羡慕,我们再在音乐声中分享一下友谊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我们来分工读一至六自然段。 [把三、五自然段作为重点单独学习后,师生分工朗读二至六自然段,使学生对故事情节有总体连贯的感知,进一步巩固朗读训练的结果。] (4)区别“漂”和“飘”。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细心的小鸟还发现了一个秘密呢! 它就藏在这两个句子中,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出示两个句子。) 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 方案一:(学生发现了无价值的东西)谁还有不同的发现?(如果仍旧没有发现)我的发现在这儿。(点击课件,“漂”“飘”变红) 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 方案二:(学生直接发现了两个飘的区别)指导学生谈。 教师小结:你看,这两个字读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这个“漂”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表示在水上“漂”;而这个“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表示在风中飘。我们的汉字多奇妙啊,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一定会发现汉字更多的秘密。 [“漂、飘”字的区别很好地反映了汉字形声字的特点,借机进行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展示了汉字的魅力,也充分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 3.学习第七自然段。 我这只活泼的小鸟,天天在山林里飞来飞去。每天清晨,我看见小小的纸船把亲切的问候带给小熊,每天傍晚,我看见美丽的风筝给松鼠带来深深的祝福,他们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忧伤的音乐响起,出示第七自然段,教师深情朗诵)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扬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见漂流的纸船了。 [音乐由欢乐变为忧伤,教师深情朗诵渲染气氛,感染学生情绪,使学生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的感情,理解课文内容。] 4.学习八、九自然段。 (1)小熊、松鼠,此刻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很难过)能告诉小鸟原因吗? (2)让我们带着难过的心情读读这两个自然段。(齐读。) (3)原来你们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可是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还是每天扎风筝,折纸船,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虽然我们吵架了,可是我们都还是想着对方,还想成为好朋友。 5.学习第十、十一自然段。 噢,原来是这样啊! 虽然你们吵架了,但心里还都想着对方,还想和对方做朋友啊! 那结果怎样了呢?请大家自己读读第十、十一自然段。 结果怎样?(小熊和松鼠和好了。) 友谊失而复得,你们的心情一定很复杂,咱们能不能通过读把你的心情表达出来?先自己试试。 (1)学生读第十自然段,听完他读,我也忍不住想读读了,但又怕读不好,大家能帮帮我出出主意吗? “再也受不了了”,应该读出松鼠实在忍受不住,特别想和松鼠和好的心情。 “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应该读出松鼠很想和小熊和好,很急切很真诚的语气。 有了大家的帮助,我就有信心读好了。(教师范读。) 你也想试试吗?一定比我读得更好! 单个读,齐读。 (2)学生读第十一自然段,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读呢? 生1:我想自己读,让大家给我评点一下。 生2:我想听听王彦读,然后我学一学他。 生3:我想读一读,请王老师评价一下。 交流过程中要注意:“美丽的风筝”强调“美丽”,说明小松鼠看见风筝很高兴、很激动、很惊喜;“他高兴得哭了”说明他再次得到了小熊的友谊很激动。 6.拓展练习。 (1)是啊,松鼠将所有的纸船都放进了小溪,一只只纸船载着他深深的情意顺流而下,小熊看到这么些纸船向他漂来,会怎样呢? 生1:小熊看到这么纸船向他漂来,高兴地说:“太好了,我和松鼠又和好了。” 生2:小熊看到这么纸船向他漂来,高兴得哭了。 生3:小熊看到这么纸船向他漂来,连忙爬上树,把一只只风筝放到了空中,风筝上写着:“小松鼠,我非常想念你,天天盼着与你和好呢!” [让学生补充这句不完整的话,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拓展,又训练了学生组织语言,正确表达自己意思的能力。] (2)小熊、松鼠,经历了这一切,你们以后还会闹别扭吗?(不会。) 我知道你们都学会了珍惜友谊,你们有什么话要对我这只小鸟说吗? 生1:小鸟,你以后交朋友时要注意,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和朋友吵架。 生2:和朋友吵了架,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主动和朋友和好。 大家说得太好了,我一定牢牢记住你们的话,用一颗真诚、宽容的心去对待朋友,呵护友谊,愿我们大家永远是朋友! [学习完课文后设计这一环节,教师以小鸟的身份和学生交流,丝毫没有说教的痕迹,学生在和小鸟交流感受的同时,初步理解了友谊的意义,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
《窗前的气球》(3篇) |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
放飞友情的气球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二 安徽马鞍山市九村小学 张娟 | |||||||||||||||||||||||||||||||||||||||
明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从而与故事的主人公产生心灵的共鸣,这是我追求的教学境界。 析教材 一个飘在窗前的红气球,对得了传染病的科利亚来说,就是一张笑脸,一份惊喜,一声问候,一片真情,使科利亚原本“真没意思”的病床生活,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他高兴地笑了。本文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孩子之间真挚的友情打动着读者的心。 知学精 对于刚刚升入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有初步的识字、朗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但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还有待逐步提高,还需要教师加以积极有效的引导。 示流程 初读感知 感受情趣→创设氛围 情动你我→多样练读 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情满课堂 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结合自主识字方法,识记字形,规范生字的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领会课文中所要传达的美好友情。 教学重点、难点 识记字形,规范生字书写;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情感。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坐井观天1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