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打印本页]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6 06:38
标题: 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甘肃省临泽县鸭暖学区 李天平 蒋海燕



  
一、做一做——游戏导入,分散难点



1.喜欢和朋友做游戏吗?(喜欢)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新朋友是谁?(师在黑板上贴“青蛙”和“小鸟”图)



2.我们怎么和它们做游戏呢?请大家拿出桌上的纸,像老师一样卷成圆筒状,然后透过圆孔看黑板,说说你现在看到的和刚才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刚才,青蛙和小鸟我都能看到,现在我只能看到了小鸟。)



(刚才,青蛙和小鸟我都能看到,现在我只能看到了青蛙。)



(刚才,我能看到整块黑板,现在我看到的黑板只有纸筒口那么大了)



3.你看,我们的朋友青蛙张着嘴,好像在说:“朋友们,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呀!我坐井观天也是这种感觉呢。”(板书:坐井观天)



4.“坐井观天”什么意思呀?请大家翻开语文书,看看书上的插图说说。(坐在井里看天)



5.呀,青蛙还没坐到井里呢,谁来帮帮它?(学生贴图)



这井呀,就好像是我们刚才卷起的纸筒,大家猜一猜,青蛙坐在井里看到的天会有多大?(板书:井口那么大)这是怎么回事?(青蛙坐在井里,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



6.瞧,我们的另一位朋友小鸟飞来了,它边飞边叫,好像在说:“小朋友们这么快就知道了青蛙出错的原因,真了不起!可我们的朋友青蛙还不知道呢!它一直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为这事,我还和它争论了起来。”小鸟在哪个地方和青蛙争论,请大家默读第一自然段回答。(井沿)井沿是哪个地方?在书上指一指,上台把小鸟贴在井沿上。



二、读一读——朗读对话,探究重点



1.好,故事就从这儿开始了。请看大屏幕课文视频。你最想知道什么?



(青蛙和小鸟它们在争论什么?争论文明吗?它们是怎么争论的?它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好,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2——7自然段,并用不同的标记把它们的话画出来。边读边体会:它们到底在争论什么?(板书:天有多大) 



3.指名读争论的话,它们的争论文明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4.它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是这节课我们要重点探究的问题。下面请小组合作,分角色读,读后讨论第一个问题。准备交流。



5.天有多大,请一个同学代表青蛙把观点亮出来。



6.(点击课件,齐读青蛙的观点)“那么远”指多远?(一百多里)



请全体起立,表演小鸟来飞飞一百多里,飞时别忘了看到了哪些地方?(点击课件:“小鸟飞呀飞,它飞过……飞过……飞过……就这样飞了一百多里。小鸟真是见多……)



小鸟说自己飞了一百多里,可青蛙却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这是什么意思?(点击课件,请选择①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②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要飞那么远。)



所以,青蛙对小鸟说(点击课件,“朋友,别说大话了!”)大话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说法吗?自由读青蛙的话,可以加手势。谁愿读青蛙的话?他要是读得好,我们就用掌声来表扬表扬他,好吗?齐读。



7.这可是青蛙的观点,小鸟的观点呢?谁愿代表小鸟把观点亮出来?点击课件,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除了天无边无际(板书:无边无际),生活中还有什么无边无际?继续点击课件,海洋无边无际、沙漠无边无际、森林无边无际……



这句写得很好,模仿这句说话,好吗?喜欢动物吗?看,小猫怎么样?(很可爱)那我们就可以说:“小猫,可爱得很哪!”学着夸一夸其他动物。







出示苹果,咬一口,夸一夸。“苹果,好吃得很哪!”



小组合作,夸一夸生活中的人或物,交流。



大家齐读这句话,感谢它让我们学到了这么多的句子。



8.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看法完全不同,谁也说服不了谁,它们又继续争论起来。小组合作,读第6.7自然段的对话,也可找好朋友读,注意提示语,读好争论,演好争论。



指名读,读得怎样?(要先笑后读,要读快点)男女生再读。



三、演一演——扮演角色,领悟寓意



1.现在,我们知道了它们是怎么争论的了,你能把它们争论的情景演出来吗?小组内试着演一演。指名演。 



2.他们争呀争呀,到底谁对呢?(小鸟)



3.青蛙明明错了,却听不进小鸟的话,还自以为是。如果你这时刚好路过这口井,你肯定有话想对青蛙说。说什么,小组内准备一下,好吗?交流。(青蛙,小鸟说的是对的,你别再自以为是了。虽然你说的是实话,可你还是弄错了。你知道你错在哪儿吗?你就错在不该坐在井里观天。高高的井壁挡住了你的视线,你看到的天当然很小了。你别再做井底之蛙了,你跳出井去看看天吧,你一定会看到天是无边无际的。)



4.小结:看来,一个人的认识的形成确实与他所处的环境有直接的关系。青蛙如果不是天天坐在井里,怎么会误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小鸟整天飞行在天上,对天的认识和了解当然就胜过了目光短浅、见识少的井底之蛙了。(板书:目光短浅、见识少)



5.今天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我国的成语故事可多呢。你能把课前搜集的其他成语故事的题目说给大家听吗?



6.要知道成语故事的内容,老师建议大家读一读《成语故事》这本书。其实,要开阔自己的眼界,获得更多的知识,除了看书外,还可以请教大人、上网查询等等。现在是一个信息社会,我们可不能做井底之蛙,我们要做一个像小鸟一样见多识广的人。(板书:要开阔眼界,做见多识广的人。)



7.齐读板书:我们不要坐井观天,要开阔眼界,做见多识广的人。(这就是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四、写一写——激发想象,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想象青蛙跳出井口以后会有什么感受,会说些什么,把想到的写出来。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6 06:39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



福建省厦门市高林中心小学 林亚彬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这种本质的统一就是交往互动正是基于此,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新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体验、参与,在实践中学习;教师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与创造。作为新课程改革之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应该关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的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动态与发展。下面以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小柳树和小枣树》为例来反思简析。

案例:

一、引导学生读题想象,联系生活,说说自己知道的枣树和柳树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柳树和枣树吗?请大家说说自己了解的柳树和枣树

生:春天柳树很漂亮,有长长的枝条,小枣树树枝光秃秃的。

生:秋天,小枣树就结枣了;而柳树却不结果。

生:春天柳树发芽,柳条就像小姑娘的辫子,柳叶就像头发上的发夹。

……

(评析:情感预热,发散思维;让学生的认知源于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

二、学生听教师绘声绘色地简述与课文有关的内容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注意听老师讲些什么。

师:(音乐开始,教师绘声绘色地简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小柳树便成了春天的使者,它挺起细腰,最先向人们奉献绿色。在微风中它披着飘逸的长发翩翩起舞,显得那么妩媚迷人。可是小枣树呢,春天来了,那弯弯曲曲的树枝仍是光秃秃的。刚开始,我也感到很奇怪,可是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小枣树是想把自己的营养保留下来,秋天能结出又大又红又甜的枣子奉献给人们。多么优美的柳树,多么可爱的枣树,老师非常喜爱它们……..”你们听懂了什么?

生:小枣树不长叶子是要把营养留给秋天的枣子。

生: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不同。

生:小柳树很美。

生:枣子很甜。

(过渡:多么可爱的枣树,多么优美的柳树!它们成了好朋友,可是有一天,在它们之间却发生了一件事。你们想了解它们之间的故事吗?)

(评析:创设情境,定向思维,用童话的形式将学生带入作者描绘的“生活”,让学生主体先处于情感阅读初级阶段,这种意境美是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的。确定了学习目标之后,教学设计首先关注的应该是课堂教学结构,其结构安排应该以学生的思维定向为主线,以思维定势为纽带,处理好动与静的节奏、主动探究与自主意义建构的学习方式、学生阅读理解与教师阅读理解的角度与深度。其情境创设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集中思维,而不能牵强附会的直接从本课“首段”切入。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读题想象、表达自己的理解,学生就会找到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身边的生活美景。情感自然被预热。这样设计情境是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它能为深入学习课文作好心理准备。)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自己读这篇童话故事,请注意要求:读准字音,不要错读、漏读,你们有信心读好吗?(生阅读课文)

(评析:自读自悟,主体理解。这正是阅读教学的“基点”和“归宿”,也是学习主体心理需求的“兴奋点”和“制高点”,更是传统教学的“问题点”。在上一环节优美的遐想氛围中,让学生品味课文中美好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

四、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有问题的段落研读

师:课文读完了,请把你最喜欢的词句或最感兴趣的段落画下来,再读一读。读完后想一想:你从这些词、句、段中知道了什么?为什么喜欢它?

(评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思维为突破口;头脑风暴,富有个性化理解,又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选准“切入点”和“扶引点”)

五、选择阅读的突破口,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师: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段介绍给大家?

生:我喜欢整篇故事,我从中知道我们不应该因为自己长的美就看不起别人,就骄傲。

生:我喜欢“小柳树在微风中得意地跳起舞来”这一句,我知道了小柳树很骄傲。

师: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它骄傲?请表演一下。

生:从“得意”一词。

师:“得意马心猿”可以换成什么词?

生;“得意”可以换成“骄傲”。

师:谁能把小柳树骄傲的样子读出来。(生骄傲地读此句)

师:还能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小柳树骄傲?

生:“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生:“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

师:小柳树为什么要骄傲?

生:因为小柳树比小枣树美,所以小柳树就骄傲了。

师:小柳树外形美在哪里呢?用横线画下来读一读。

师:小柳树的外表那么美,小枣树的外形怎么样呢?

生:小枣树的树枝弯弯曲曲的,一点儿也不好看。

生:春天来了,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

师:小枣树和小柳树除了外型不同,还有什么不同?从课文中找一找。

生:小枣树结果,小柳树不结果。

师:小柳树看到小枣树结果子,它对小枣树的态度有没有变化?从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用直线画出来读一读。

生:小柳树的态度变了,我从“以前我总是说枣树不好看,这次她该说我啦!”看出来的。(引导学生读出悔意)

师:小枣树有没有像小柳树那样嘲笑小柳树,它是怎么说的?

生:小枣树温和地说:“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比我绿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叶晚。再说,你长得比我快,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阴下乘凉,那有多好啊!”(帮助学生理解“温和”,并引导学生怎样温和地读。)

师:你们从小枣树的话中知道了什么?

生:小枣树不骄傲,没有嘲笑小柳树不结果。

生:小枣树反而赞美小柳树的优点、长处。

生:我们要看到别人的优点,不能只看外表。

师:小柳树听了小枣树的话,态度有没有改变?它心里在想什么?

生:我不能再骄傲了?

(评析:主体阅读,主导指引,教师充分体现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的角色,学生主动理解有了用武之地。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角度和深度与教师理解作者的角度和深度在这里得到有机结合,并随时将出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智慧的火花交相碰撞,这正是新课程所追求的教学互动佳境。)

六、在感悟的基础上,全班男女生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评析:角色到位,感情真挚,读中明理,自主感悟后阅读,主体参与后理解,进入“愤悱状态”,勃然而发。这种状态下的读的设计并非形式上走过场,如同学习唱歌,先哼准音律,再体会情感,最后放声歌唱。既能真实反映学习主体个体的理解程度,又能达到学习主体自我感悟,自觉竞争的“教是为了不教”开放学习的境界。)

七、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人文精神,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情操

师:读了这篇课文,你们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

生:我喜欢小枣树,因为它不骄傲,小柳树嘲笑它,它却赞美小柳树的优点。

生:我喜欢小枣树,因为它不像小柳树那样自以为是,它能发现别人的优点。

生:我喜欢小柳树,因为小柳树它知错就改。

师:你想对小柳树或小枣树说什么?能用一句话来表达吗?

生:我希望你们成为好朋友。

生:不要只看别人的外表,要看别人的内在美。

生:不要拿自己的长处来比别人的短处。

生:不要再自以为是了。

(评析:文以载道,浑然而成,人文与科学从来就未分离。)

反思与总评:

新课程教学设计是教师主体运用系统论和认知建构论的观点和方法,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主体情感思维定向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组织教学资源,创设教学反馈机制,实现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与学习结果最优化的一种教学技术。教学过程是教学双边对话活动和问题情境交融过程的生成发现和创造的“源泉”,教学设计不只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阶段,而是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并通过适时的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教学设计和设计变更,在教学过程结束时最终产生设计方案,并作为下次教学设计创造过程的开始,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教材是资源,学生也是资源,拥有不可估量的潜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场”。应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究式的、自主发现式的学习,把学生当作资源去开发。我们能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进行结构化创新教学设计,完全放开学生思维又注意情感思维定向引导,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片段或不同的词语生成理解,表达出不同的真实情感认识,产生思想的火花碰撞,然后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6 06:39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保护有益的小动物》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横溪镇中心小学 汪 能



教材简介:《保护有益的小动物》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科书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口语交际课,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名称”,即说出自己知道的小动物的名字;二是“讲道理”,说一说所知道的小动物对人类有什么益处;三是“想办法”,即设想出怎样保护这些有益的小动物。让学生通过交流了解对人类有益的动物,通过讨论如何保护有益的小动物培养学生对有益动物的爱心,初步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

1. 了解对人类有益的小动物,增强保护小动物的意识。

2.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表达兴趣。

3.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 今天,老师收到了一封小青蛙的求救信,我们一起来听听都写了些什么?

2. 老师读信,学生认真听。

亲爱的小朋友:

你们好!我是一只可爱的小青蛙,有一个温暖的家庭,慈祥的爸爸,温柔的妈妈,还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妹妹,我们一直无忧无虑地生活在池塘里,经常与小伙伴们一起在那里嬉戏打闹。可是有一天,不幸降临了,几个人拿了电网来抓我们,我的家人和我的小伙伴都被抓走了,只剩下孤单的我了,不知道到哪里去,小朋友你们能帮帮我吗?谢谢你们了!

无家可归的小青蛙

3. 听了这封信,你想说些什么?

(安慰小青蛙,对抓青蛙的那些人说)

学生自由的发言,说它自己的想法。

教师过渡:对,青蛙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不能伤害它,地球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动物也是我们的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保护动物的小卫士,一起来“保护有益的小动物”。(读题)



二、多边互动,自主交际

1.那么你们知道哪些小动物对人类有益呢?比一比,谁认识得多。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青蛙、蜻蜓、猫头鹰、啄木鸟、蜜蜂)

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给老师也长了见识!

2. 那这些小动物它们现在在忙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1) 出示图片,说说“它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 选你喜欢的小动物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3. 今天,老师很幸运地请到了一位动物朋友,看看它是谁?亲切地跟它打声招呼吧!

(请一位小朋友做蜜蜂来演一演)

老师:小蜜蜂,你来自我介绍一下吧!(听小蜜蜂的自我介绍)

小蜜蜂:我是一只勤劳的小蜜蜂,我长着两只大大的眼睛,穿着黄黑色的衣服,每天忙碌在花丛之间,采花蜜,帮花朵传播花粉,你们吃的蜂蜜就是我们辛勤劳动酿成的。

老师:小蜜蜂,你真了不起,有那么大的本领。

小蜜蜂:我还有许多朋友,他们的本领还要大呢!

老师:是吗?

小蜜蜂:我还要去采蜜呢!小朋友,再见!

老师:那小朋友你们能帮小蜜蜂的朋友来介绍一下吗?

先想想刚才小蜜蜂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请同学说说,名字、外形、本领)

(1)       同桌交流。

(2)       班级集体交流。

三、  情景体验

过渡:在这个地球上,因为有了这些可爱的动物,我们的生活才变得更加的多姿多彩,可是我们人类却在无情的伤害他们。

1.老师:在生活中,你有没有伤害过小动物?或者看到过别人伤害小动物的事情呢?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随机点评。

2.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资料,想跟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

3.看课件,说感受(看了这些血淋淋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过渡:听了小青蛙的求救,看了这些血淋淋的画面,原来动物们正受到巨大的伤害,现在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去救救小青蛙的家人,去救救那些受到伤害的动物们,小朋友能不能想点儿办法,让动物们生活得更安全更快乐呢?评一评谁的点子最好,给他一个“金点子奖”。

4.互相交流想办法。

(1)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2) 班级交流。

(3)评评谁想的办法最好,给予奖励。(金点子奖)

四、 动手实践

同学们说了那么多好的主意,那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1. 我知道同学们为了保护动物画了一些画,你能把你的画展示给大家看,为大家介绍一下吗?(请学生上来介绍自己画的意图)

2. 师这里也为保护小动物出了一份力,你们看这是为宣传保护小动物做的几个标牌。(展示给同学看,读一读)

3. 学生动手制作标语牌(随机交流)

4. 老师总结:看同学们保护动物的热情那么高,动物们肯定会很高兴的。请同学们把你们的画和制作的标语一起贴在教室里,让我们一起来做“保护动物的小卫士”。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6 06:39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雨点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宁波市海曙区镇明中心小学 沈慧华



【教材简说】

本课是一篇童话。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雨水滋润了万物,花儿更红了,草儿更绿了。

识字、写字、朗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通过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没有花草,土地干涸,有花有草,但花草都干枯了)

大家看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如果你是这些枯黄的小草,现在你最需要什么?



2.别急别急,瞧,谁来了?(看动画)

(点出:雨点儿)谁愿意和雨点儿打打招呼?

――“点”字是一个生字,你读得真正确。

―-多可爱的雨点儿啊!如果我们把“点”和“儿”读得快一些,舌头卷起来,就更好听了,再来试试吧(指名读)

――让我们一起再来叫叫它吧!(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这篇课文究竟讲了雨点儿的什么事呢,让我们赶快打开书本,翻到105页,请拼音朋友帮忙,自由地大声读读课文吧。边读边完成老师的几个要求:

(1)给自然段标上序号,(2)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三、检查反馈

1.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请大家用手指表示。

──把书本合起来,放在书桌的右上角,我们来看看大屏幕。

2.这些句子挺难读的,你能读好吗?自己先试一试吧!(自由读)

课件出示: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半空中,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

小雨点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



把你认为读得最好的那一句,读给大家听!

A、读句子: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认读“数不清” “云彩”“飘落”

师:你愿意读哪一句?。――请你来试试吧!

(1)理解“数不清”。

a、正音“数”“清”字,读“数不清”

b、找一找,文中什么数不清。

c、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

d、一起再来读读这个词语吧!

(2)理解“云彩”。

(出示“云彩”)这个词你能读吗?

a、正音读“云彩”(注意把平舌音读准)。

b、同学们看到过云彩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多幅云彩的图片)

c、多美的云彩啊!你能说说,这是(   )的云彩吗?(出示:    的云彩)

d、一起再来读读这个词语吧!

(3)理解“飘落”。

a、出示“飘落”――这个词谁能读?

b、 “飘落”是一个动作,你能说说什么“飘落”下来吗?

(出示:    飘落下来)

c、一起来读读吧。

(4)检查整个自然段。

这三个词语你都会读了,再来读读这句话吧,相信一定会读得更好,自己练一练吧!――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自由读――齐读)



B、读句子:半空中,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认读“半空”“问”

1.第二句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请你来试试吧!

2.学习“半空”――-注意“半”是前鼻音,“空”是后鼻音――齐读。

3.出示生字“问”――读一读。

4.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吧!

C、读句子:小雨点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认读“回答”“方”。

1.最后一句你会读吗?自己先来试一试吧!

2.读“回答”“地方”(指名3人读,提示“方”在“地方”一词中读轻声――齐读)

3.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吧!

D、检查生字词

师:这么多词语从句子中跳出来了,你还会读吗?我们来开开小火车吧!

(开2列小火车――齐读)



四、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

1.师:课文中的词语宝宝都认识了,那课文讲了谁和谁的故事呢?他们去干什么呢?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想一想吧。(自由读课文)

2.学生反馈:课文讲了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故事。

大雨点儿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小雨点儿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3.师: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在去的路上还打过招呼呢,你能把他们说的话找出来吗?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出示3句话)

4.师:请自由地读读这3句话,边读边想:你愿意当谁啊!能说说原因吗?(指名说)

板块一:小雨点儿

生自由说喜欢当小雨点的理由。

师:小雨点儿很了不起,因为­­­他给有花有草的地方带去了更加美丽的色彩。

指名读,读出高兴、自豪的感觉――齐读。



板块二:大雨点儿

生自由说喜欢当大雨点的理由。

师:是啊!大雨点儿多不容易啊!让我们一起到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去看看吧!

(出示图片:光秃秃的山岭、荒芜的沙漠,干涸的土地)

师:说说这是一个(  )的地方(指名说)。

师:是啊!(推荐好词:寸草不生、光秃秃、荒凉)快来读读这些词语吧!(自由读――当当小老师读)



师:大雨点儿,大雨点儿,我想问问你,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这么荒芜,你还来干什么啊?

师:多么有爱心,多么善良、多爱帮助人的大雨点儿啊!

师:愿意当大雨点儿的一起来吧!让我们来一起读读大雨点儿的话!读出这份自豪、自信和无比的光荣。

(指名读--齐读)

师:现在再来读读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吧!相信一定能读得更棒了!

(指名读--男女生分读--齐读)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出示课文第五段并播放音乐)

2.师:闭上我们的眼睛,用心感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教师配乐朗读第五自然段)

3.师:睁开眼睛,说说你的感受!(指名说)

4.师:多美啊!把你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都读到句子中去吧!自己先试试吧。

5.师:这么美的一切,都应该感谢谁啊?

――让我们怀着感谢的心情,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这一段吧



六、拓展说话

是啊!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给我们的世界到来了缤纷的色彩,如果你也是他们中间的一员,你还会来到哪里?那里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自己赶快来想一想,说一说吧!(指名说)

出示句式:我来到     ,不久,         。

七、检查生字,书写练习

指导书写“方”。

感谢亲爱的雨点儿们,让有花有草的地方,花儿更红,草儿更绿;让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让沙漠也变成了绿洲,雨点儿去过的地方,都会变得更加美丽,我们大家都深深陶醉了。

这个“方”字,你能写吗?

1.打开书本107页,观察“方”的笔顺。(指名书空)

2.(出示方)“方”跳到了田字格里,想想,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师范写“方”。

4.学生写一个,写好对照范字找差距,再写第二个。

5.进行写字评价。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6 06:39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给孩子们一片实践和展示的天空

──二年级上册《识字7》教学案例评析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横街学校 陈晓静



一、案例背景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识字7》是一首拍手歌,共有十节,每节字数相同,读音押韵,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朗读表演材料。并且,在读一读、唱一唱、演一演这首“拍手歌”时,孩子们定能从中有所领悟──地球是人类和动物共同的家园,动物与人类互相依存……备课时,我考虑到孩子们会非常喜爱这首拍手歌,他们也会很有兴趣自己来编编拍手歌,这是一次很好的语文实践的机会。虽然二年级的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还不是很强,但是他们有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量,平时我也注意让学生试着仿写课文(如教完《欢庆》、《假如》等课文,我都让学生试着仿写或续写。虽然他们写得还很稚嫩,但是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都已初步得到了锻炼。)。所以,自编拍手歌可以尝试一下。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在课堂上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通过感知、理解、品味、感悟、积累、表达、体验等一系列语文心理操练,全面提高语文修养。而且,我相信如果我们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他们的创造力有时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于是,学完这首拍手歌后,我就让学生模仿课文进行自编拍手歌。前面几次的课文仿写,都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好好地展示、交流,参与面太小,效果甚微。基于这一点考虑,拍手歌编完后,我决定让学生们好好地交流,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语文实践活动,都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

二、案例描述

在让学生充分地朗读感悟这首拍手歌后,我让学生自编拍手歌。但由于时间关系,来不及写拍手歌了,我决定让孩子们回家继续编,作为家庭作业。第二天上课,学生的表现让人惊喜,他们的那种高昂的学习热情震撼人心。

片断一:自编拍手歌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这首拍手歌吗?(齐答:喜欢)为什么?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生1:因为这首拍手歌读起来很好听。

生2:因为它里面讲了许多动物,我很喜欢。

生3:我觉得读起来很有节奏。

生4:拍手歌里面的动物都很有趣。

师: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这首拍手歌会那么有节奏,读起来那么顺口吗?(孩子们有的歪着脑袋在思考,有的皱着眉头,有点纳闷)

生:我知道我知道,每一行的字数都是一样的。

师:对,你很会观察,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你们再看看一节节诗里每行的最后一个字,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呢?

生1:我发现它们第一行和第二行最后一个字的读音很像。比如说“一”和“记”,“四”和“字”,“六”和“休”。

生2:还有“七”和“戏”,“八”和“家”,“九”和“友”,“十”和“事”。

师:是呀,它们的读音很像,是因为它们的韵母相同。

生3:老师,我知道了。上次学古诗的时候,你说过每行诗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相同,就叫做“押韵”。

师:是呀,你上课听得可真仔细。正因为拍手歌押韵、节奏感强,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个二年级的小朋友学了这首拍手歌,自己也编了一首拍手歌。你们想听听吗?(生齐答:想!)(很感兴趣的样子)

出示:

你拍一,我拍一,我们学习争第一;

你拍二,我拍二,铅笔橡皮是伙伴;

你拍三,我拍三,学习高峰肯登攀;

你拍四,我拍四,全班同学爱写字;

你拍五,我拍五,学习成绩不落伍;

你拍六,我拍六,乘法口诀要记透;

你拍七,我拍七,同学友谊要珍惜;

你拍八,我拍八,尊敬老师人人夸;

你拍九,我拍九,学习用品是朋友;

你拍十,我拍十,好的成绩要保持。

(齐读)

师:老师想,你们一定也想自己编编拍手歌吧。现在就请你照着课文的样子,也来编编拍手歌,把你喜欢的,看到的,知道的动物的样子、动作、美丽的家园等等编到拍手歌里,好吗?

(孩子们兴致勃勃,有的已开始动笔,有的还在讨论。这时,下课铃声响了。)

师:小朋友们,真是可惜,下课时间到了。这节课来不及写了,请你们带回家写吧。你可以编关于动物的拍手歌,也可以跟书上的学习小伙伴一样编关于讲卫生的拍手歌,还可以自己想一个内容来编。有困难的同学编一节两节都可以,还可以请教爸爸妈妈。

[我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通过让他们说喜欢拍手歌的理由,再树立学习榜样,激起他们编拍手歌的欲望。同时,引导他们发现拍手歌的特点,为自编拍手歌作好铺垫。]

片断二:“自编拍手歌”展示会

(上课之前,孩子们个个都很兴奋,早已拿出了昨天自己编的拍手歌。我从他们充满期待的眼神中看到了他们高涨的学习热情,他们的脸上还洋溢着成功的喜悦。整节课上,他们精神饱满、兴致高昂。)

师:小朋友们,从你们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出,昨天的作业你们完成得很不错,是不是这样呢?(生微笑着点头)

师:好。现在请你把自己编的拍手歌作品拿出来,展示给大家看,我们一起来交流。先在四人小组里交流,如果你们发现有写得好的句子,请用波浪线划出来。等一下推荐代表上讲台这儿来跟全班同学交流他编的拍手歌。

(小组内交流,师巡视指导,及时捕捉有代表性的作品。)

师:下面请各组推荐代表上来交流。其他同学都来当评委,看谁编得好,评选出咱们班的“百灵鸟”。如果评委们对代表编的拍手歌有疑问或者有意见,可以及时提出来。

生1:你拍一,我拍一,小猫最爱把脸洗。

你拍二,我拍二,孔雀开屏像把扇。

你拍三,我拍三,骆驼驼着两座山。

你拍四,我拍四,刺猬满身都是刺。

你拍五,我拍五,鹦鹉学话本领大。

师:你们觉得他编得怎么样?

生A:他的拍手歌都是讲动物的,可是只编了5节,还可以再编下去。

师:你的意见提得不错,同学们也可以接着编。

生B:前面比较顺口,最后一节有点不顺口。

师(转向第1个学生):老师帮你改一改,“你拍五,我拍五,最会学话是鹦鹉。这样顺口一点了吗?

(生满意地点点头)

生2:你拍一,我拍一,猴子花钱坐飞机。

你拍二,我拍二,猴子爱吃香蕉哦。

你拍三,我拍三,猴子爬上花果山。

你拍四,我拍四,猴子骑车去考试。

你拍五,我拍五,猴子遇见大老虎。

你拍六,我拍六,猴子爬树摘石榴。

你拍七,我拍七,七只猴子玩游戏。

你拍八,我拍八,猴子头上戴朵花。(生哈哈大笑)

你拍九,我拍九,猴子上山喝老酒。

你拍十,我拍十,猴子猴子快做事。(学生们又一次哈哈大笑。)

师:谁来评一评?

生A:她编得很有意思,也很顺口。

生B:你编的拍手歌里面的猴子真好玩。

生2:谢谢你的夸奖。

生C:请问,你为什么都讲猴子呀?

生2答:因为我喜欢猴子,今年也是猴年呀。

(全班鼓掌)

[让学习伙伴来评议,达到生生互动,扩大了参与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只起到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生3: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坐飞机。

你拍二,我拍二,两个小孩在数鹅。

你拍三,我拍三,三个小孩去爬山。

你拍四,我拍四,四个小孩写大字。

你拍五,我拍五,五个小孩学跳舞。

你拍六,我拍六,六个小孩去月球。

你拍七,我拍七,七个小孩看星星。

你拍八,我拍八,八个小孩吹喇叭。

你拍九,我拍九,九个小孩做朋友。

你拍十,我拍十,十个小孩干大事。

……

(接下去,他们编的拍手歌有关于季节的,有关于花的,还有关于校园的等等,虽然有些还很稚嫩,但他们个个神采飞扬,读得津津有味,评得有声有色。)

师:这节课上,同学们的表现很不错,你们当中既有能干的小诗人,也有能说会道的小评委。老师要把你们编的拍手歌收集起来,以后编一本咱们班的作品集,好吗?(生雀跃不已)下课后,你们还可以演唱同学编的“拍手歌”。

三、反思与启示

这节课中,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孩子们竟然有那么强的创造力,语言组织得也很不错。个个小评委们也都有各自的见解,整堂课的气氛是活跃的。课堂的生动,在于学生的生动;课堂的精彩,在于学生的精彩。我只是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实践和展示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地表达、尽情地享受成功的喜悦。

1.发挥教材优势,给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

二年级上册教材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识字7》也不例外。这首反映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拍手歌,读起来十分上口,这样就能吸引低年级儿童。他们读着读着,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自己也来编拍手歌。其次,教材的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如《识字7》课后学习小伙伴说的话──“我还会说讲卫生的拍手歌呢!”“我想自己编拍手歌,编好了说给你们听。”这些话语无不在激励学生进行自编拍手歌。我抓住教材的这些特点,树立学习榜样,鼓励学生自编拍手歌,给学生提供了一次的语文实践的机会。

儿童具有创造的天性。他们可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从课外书上学到的知识来创编儿歌,也可能请教家长,收集信息,来组织自己的语言,并及时写下来。而且,课上我引导他们发现拍手歌的特点,为自编拍手歌作好了铺垫。这样,他们编起来容易一些。看,孩子们编得多么有童趣!──“你拍一,我拍一,猴子花钱坐飞机。”“你拍四,我拍四,猴子骑车去考试。”“你拍八,我拍八,猴子头上戴朵花。”这就是儿童的想象和创造。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应该进入儿童的世界,去挖掘他们的创造潜力。

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大胆发言,连平时胆子很小的学生都高高举起了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一些收获,这真是令人兴奋不已。课上,还有学生对我说,“老师,我想把自己编的拍手歌改一改,让它变得更好听些。”“老师,下课后我们可以唱演同学们编的拍手歌。”我高兴地点头微笑。心想,这样的课堂才充满着活力。

2.展示交流,给学生提供无限自主、互动的空间,体验成功的喜悦。

编好了拍手歌,如果不及时展示交流的话,孩子们一定会为此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小孩子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同伴的肯定。课堂上,我及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展示他们的成功。当他们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称赞后,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就有了成就感,这样更能促其主动学习,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在交流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当小评委,对同学编的拍手歌有疑问或者有意见,可以及时提出来。这样,学生跟学生之间也进行了互动式的交际,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如生1的拍手歌只编了5小节,有一个同学就指出“他的拍手歌都是讲动物的,可是只编了5节,还可以再编下去。”生1后来听了其他同学的拍手歌,当堂就说“我等一下把它继续编好”。再如有一个学生对生2编的有关猴子的拍手歌有疑问──“请问,你为什么都讲猴子呀?”生2就马上回答“因为我喜欢猴子,今年也是猴年呀。”让学生跟学生之间进行评价交流,发挥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最后,当我说要把他们编的拍手歌收集起来,以后编一本班级的作品集,孩子们更是雀跃不已。因为,他们已经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觉得学习语文是一件快乐的事。这也就达到了新课标所提出的低年段重在培养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的目的。

从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深深地领悟到,只有那种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空间、充分实践的语文教学,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6 06:40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清澈的湖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永嘉县西源乡中心小学 陈雷雷



设计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以学生的读来代替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所以本教学设计紧扣“以人为主,以读为主”的思想。通过学生充分的读,让他们自己去感悟,让学生在自我宽松的空间里、和谐愉悦的气氛中获得学习上的满足,用原生态的自身感受,入情入境地读文,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教材分析

《清澈的湖水》是二年级上册第七组的第二篇课文。这一组课文紧紧围绕“环保”这一专题,选材新颖别致,贴近儿童生活。《清澈的湖水》和这一组的专题很符合,它写的是小女孩小洁宁可长时间地把面包纸攥在手里,也不愿弄脏那“清澈的湖水”。这点滴小事,反射出的是小洁美好的心灵。本文通过学生身边的事件,让学生明白:其实保护环境很简单,就在我们举手投足之间。既然我们的举手之劳能保护环境,使其不受破坏,我们就应该好好保护我们周边的环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

过程与方法

1. 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再现图画、读议深化主题。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环境的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

2.渗透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学习自我控制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小洁心灵的美好,培养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

教学难点

朗读中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体会自然美和行为美的和谐。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光盘《清澈的湖水》、教学课件《清澈的湖水》、生字卡片。

2.学生准备:课前观察生活周围的环境情况。

教学流程

(一)“风景”导入,激发美

1.欣赏风景:在这样秋高气爽的季节里,我们一起去野外欣赏一下优美的风景吧!(出示课件)

师随课件激情导入:这是一湾清澈的湖水,湖面水平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一切美不胜收,让人仿佛走进画卷之中。

2.揭示课题:孩子们,这一湾清澈的湖水你喜欢吗?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27课──《清澈的湖水》。{板书并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美的意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情趣,为教学活动的展开创造契机。]

(二)初读课文,感知美

1.自由读文。风景美,文字更美。小朋友,咱们来美美地读读这篇课文。如果遇到了不认识的生字,我们可以请教书下的大苹果、大树叶,开始吧!

2.大家都读得很认真。在学习中,你发现哪个字比较难读呢?{学生汇报,师出示卡片}看来大家都善于发现问题。下面,就把你认为难读的字在小组里合作着学习,大家共同解决困难。

3.检查学习情况。大家都在积极学习,下面老师来看看,哪个小组能把生字词读最正确。{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开火车检查。}

4.去拼音读。看,游船已停到岸边了,大家如果能读准去掉拼音的生字娃娃,让它们都跳到船上,我们就可以随着小洁去游览了。{去拼音读生字词。}

5.指名分段朗读全文。什么都难不到我们的小朋友,可是老师不甘心,又加大难度了,准备好接受任务了吗?谁愿意把你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听呢?

[设计意图:字词的教学是低年级的重点,教学中应该抓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进行设计。自读寻找──尝试认读──突出重点──游戏巩固,这些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字词教学的科学性和层次性,形式与内容充分融合,增强了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实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

(三)品读课文,欣赏美

1.我们坐上了小船,和小洁一起去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请小朋友自由读读课文要求:

(1)请你画出描写风景优美的句子,并美美地读几遍。

(2)跟小组内的同学说说这些句子美在哪里,把自己的体会跟别人一起分享。

2.读后反馈:课文里写了哪些美丽的风景?(板书:景美)

▲预设1:山石奇特

  出示句子: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像正在赛跑呢。

(1)为什么喜欢,美在哪里。引导学生从插图上找出像青蛙、雄鹰、石龟的山石。

(板书:山石)

(2)这个句子中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你认为是哪个呢?(教学设想:展翅欲飞)谁能做做这个动作?

(3)指导朗读。山石像展翅欲飞的雄鹰,像正要跳起的青蛙,像正在赛跑的石龟石兔,多有趣呀!谁能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山石多有趣、奇特?(指名读)

师:这些山石有趣,老师能把它们读得动起来,你们相信吗?(师范读)

师:谁敢跟老师挑战呢?(指名读)

师:小朋友简直把山石读活了。我们一起来读读吧。(齐读)

(4)       说话训练。

师:这里把山石写成了一个个小动物,是多么可爱逼真啊!你也能像它那样说说“什么像什么”吗?(生反馈)

(5)       这些句子使我们感受到山石的奇特。谁想把找到的好句子与大家一起分享?

▲     预设2:湖水平静

出示句子: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1)湖水清澈、平静、明亮。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着音乐,让我们一同感受这美丽的湖水。

师配乐旁白(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这时,你荡舟湖上,与湖水贴得那么近,湖水是那么的清,清得你可以看到湖底的沙石。而天上的蓝天、白云又如此的清晰。

2)想象说话。现在出现在你脑海里是怎样一幅画面?(生自由说。)

3)此情此景小洁的感觉是怎样的?(指名读)

4)课件演示:变幻的山峦

5)看着湖水,小洁为什么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6)用你喜欢的方式把湖水的“美”表达出来。(板书:湖水)

▲     预设3:小鱼活泼

出示句子:一条银白色的小鱼跃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给游人表演呢!

1)为什么喜欢?(板书:小鱼)

2)想象说话。大家感受到小鱼多有趣呀!你想对小鱼说些什么呢?

3) 指导朗读。看谁把小鱼读得最活泼、最可爱?

师:哪条小鱼想来试试?(指名读)所有的小鱼一起来吧!(齐读)

3.小组间讨论:这样的景色给了小洁怎样的感受?

4.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5.奇特山石,清澈的湖水,可爱的小鱼,面对这美丽的风景,你想说些什么呢?是呀!这么美的风景,谁不喜欢呢?让我们再一次动情地读课题吧!(再次齐读课题)

6.(美景不见了)美丽的景象不见了,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把这个问号带到下一节课再进行探讨。

(设计意图: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学生通过与文本、作者多种形式的对话交流,不仅欣赏到了美的景色,积累了美的语言,更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为下文小洁的心情变化作了铺垫。)

(四)写字教学

1.师:小朋友书读得这么好,咱们来练习写几个字,好吗?翻开书131页,有8个要写的字。我们先把这8个字读一读(正音,注音读准“失、扔、睛、纸、船)。谁来说说哪个字你掌握得比较好,给大家提个醒?

2.师范写,生书空,讲解笔顺。

3.生练写,师巡视因人而异进行指导,并强调写字姿势。

(设计意图:书写之前把如何写好字的发言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自己发现、相互提醒,往往比教师枯燥的讲解更有效。)

(五)作业小超市(选自己喜欢的两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摘抄到采蜜本上。

3.把自己喜欢的句段背给爸爸妈妈听。

(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作业。)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6 06:40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纸船和风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大庆市直机关四小 杨秋玲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0课

【教材分析】

《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是松鼠和小熊友谊的纽带。故事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它们表现出的内心的失落感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方式和感人场面。

【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课文朗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喜欢模仿。学生们能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也具有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的评价欲望。

【教学目标】

1、巩固所学字词,会写“祝、福、幸、句”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感受。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老师想和你们交个朋友。瞧!我还带来了见面礼。我们来一起去学习一篇课文吧!

板书:纸船和风筝 齐读课题

二、巩固复习

课题读得真响亮,看把小松鼠都吸引来了,你瞧,它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你愿意读吗?(出示生词。)

山顶 山脚 小溪  风筝 纸船 松果

草莓 纸条 幸福  快乐 漂流 飘荡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板画。大家表现真出色,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带小朋友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这儿美吗? (2)贴房子。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他们的家应该各建在哪里呢?你们看它们多开心呀!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们为什么这么开心呀!那就快快打开书到课文的第二至六自然段找一找答案吧!

2.学习第二至六自然段。

(1)谁知道它们为什么这么开心呀?

谁知道它们俩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2)区别“漂”和“飘”。

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用手势演一演:“漂呀漂、飘呀飘”读一读这两个句子。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说一说发现。总结。

(3)重点学习三、五自然段,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它们俩收到对方的礼物,可高兴了! 书上有两个自然段写了它们高兴的心情,是哪两个自然段?指名读。同学评。

过渡语:是啊,小熊收到了可口的松果,松鼠收到了甜甜的草莓,还有互相祝福的话,能不高兴吗?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扬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见漂流的纸船了。(随机摘下纸船和风筝)

(4)听到这你们此时心情怎样?

3.学习八、九自然段。

(1)小熊、松鼠,此刻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2)让我们带着难过的心情读读这两个自然段。(齐读。)

(3)原来它们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可是我不明白它们为什么还是每天扎风筝,折纸船,这是怎么回事呢?把想法先和同桌说一说。指名说。

4.学习第十、十一自然段。

噢,原来是这样啊! 虽然它们吵架了,但心里还都想着对方,还想

和对方做朋友啊! 那结果怎样了呢?请大家自己读读第十、十一自然段。结

果怎样?友谊失而复得,你们的心情一定很复杂,咱们能不能通过读把你

的心情表达出来?先自己试试。

(1)学生读第十自然段,听完他读,我也忍不住想读读了,但又怕读不好,大家能帮我出出主意吗?

(2)学生读第十一自然段,可用以下几种方式读。

①自己读,让大家给评一评。

②想听听谁读,然后学一学他。

③自己想读一读,请老师评价一下。

三、拓展练习。

1.是啊,松鼠将所有的纸船都放进了小溪,一只只纸船载着它深

深的情意顺流而下,小熊看到这些纸船向它漂来,会怎样呢?

2.小熊、松鼠,经历了这一切,它们以后还会闹别扭吗?

如果以后你和你的伙伴闹了别扭你会怎么做?

总结:大家说得太好了,一定牢牢记住你们的话,用一颗真诚、宽容的

心去对待你的伙伴,愿同学们永远是朋友!

五、作业

设计贺卡或制作图片送给好朋友,送去对他们的祝福。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6 06:40
标题: 回复: 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山东省郯城县第二实验小学 陈伟
               
一、我会看拼音写词语。(10分)
biǎo shì    hù xiāng   mín zú    qí zhì      yōng bào

piào liāng   wú biān    wú jì     zhuàng lì     wēn nuǒn

二、我能用“√”画出粗体字的正确读音。(9分)
(qū qǔ)  烂 (càn chàn)  市(chén chéng)
(fú hú)  业(zò zuò)
动(zhuàn zhuǎn)

(qín qíng ) 计(suàn shuàn )  钟(nào lào)
三、比一比,再组词。(10分)
尽(
) 样(
)  极(
)  泪(
)  图(
层(
) 洋(
)  吸(
)  相(
)  国(
四、我会选合适的字组词。(8分)
饱 泡 作 做 再 在 颗 棵
吃( )  工( )
现( )
一( )树
( )茶  ( )事
(  )见
一( )牙
五、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6分)
美丽──(

中心──(

非常──(  )
著名──(

高兴──(

仔细──(  )
六、填上合适的字词。(11分)
一( )葡萄  一( )青蛙 一( )枫叶  一( )井
景色( )( )
自()( )语
( )谷( )登
( )长( )短
( )神()主
四海( )( )
(  )的羽毛

)的笑容

)的日子
七、查字典填空。(6分)
要查的字
部 首
除去部首有几画
组 词






八、读一读,给句子加标点。(3分)
1.小明一起床就去跑步
2.你还想说什么
3.这是一朵多么美丽的花啊
九、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6分)
1
,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2.远上寒山石径斜,
3.蒲公英靠
传播种子。
4.北京申办
年奥运会成功了。
5.科学家把银杏树和大熊猫称为,
6. 水能变成雹子,还能变成

和   

十、照样子,写句子。(6分)

1.例:高粱涨红了脸。

稻子            。
2.例:我国的首都是北京。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我们的班主任是李老师。





3.例: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这点小病怕什么?我照样去上学。

十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2分)
太阳花
你见过太阳花吗?这是一种很美丽的小花,细细的花瓣(bàn),粉红的,鲜艳极了。叶子呢,也是细细的,像含着一包绿汁,嫩嫩
(nèn)的。
  早晨,太阳一露出笑脸,太阳花就兴冲冲地开放了。太阳越晒花越美。它仰(yǎng)着头,好像在跟太阳说话:“爷爷,谢谢您把我照得这么漂亮。”

傍晚,太阳下山了,太阳花就慢慢合拢(lǒng)花瓣,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太阳花还有黄的、蓝的、紫的……五颜六色的太阳花开起来,那才好看呢!

1.填入合适的词。(6分)

兴冲冲地(  )  伤心地(  )  安静地(  )

飞快地(

悄悄地(  )  高兴地(  )

2.写出与划线词语相反的词。(3分)

(1)叶子细细的。( )

(2)太阳一照,花就兴冲冲地开放了。( )

(3)太阳下山了,太阳花就慢慢合拢花瓣,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

3.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1分)
4.太阳花最好看的时候是(
),因为(
)。(2分)
十、二 看图写话。(13分)
仔细观察这幅图,并动笔写一写,看谁写得好!
file:///C:/DOCUME~1/ip-liuf/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jpg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6 06:41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清澈的湖水》教学实录



龙江省牡丹江市爱民区兴中小学 康铭志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景物美和行为美的和谐、统一、

2.积累语言,学习用“像”说比喻句。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环保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我们来猜个字谜,“大王头上长两角,怎么看怎么好”是哪个字?

生:美。

师:你来说说是怎么想的?(生答)真聪明!

师:谁能用“美”组词?(生纷纷举手回答)词语真丰富!

师:“美”的反义词是什么?

生:丑。

师:生活中你看到过、听到过许多美或丑的事,你能用“美”或“丑”说一句话吗?

生:北京真美呀!

师:这是景色美。

生:老师可真美呀!

师:谢谢你对我的夸奖,这是外貌美!

生:他捡到了一角钱,交给了老师,他心灵真美啊!

师:这是行为美!

……

师:今天,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篇文章,它会让我们感受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看看课文下的“树叶”,请汉语拼音帮你们把字音读准确,再画出你认为美的句子。(生纷纷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

师:谁愿意来汇报你认为美的句子,先读读你画的句子,再说说你认为哪美,如果能说 出理由就更好了。

生:“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和变幻的山峦。”我觉得这句很美,湖水像一面镜子看出湖水很平、很静,倒影就更美了。 

生:“哟,清澈的湖水里有许多小鱼在游。一条银白色的小鱼跃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给游人表演呢!”这句很美,我觉得小鱼游来游去很有趣。

师:是啊,人和动物和谐相处也是一种美。

生:“拖着长长的波纹”我觉得“白色的浪花”和“长长的波纹”很美。

师:你能把它读得更美些吗?

(找三名同学读。)

生:“看,这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那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上的石兔、石龟正在赛跑呢!”我觉得这句很美。

师:这句话有些长,你看看这句话就是写什么?

生:(齐答)山石。

师:为什么把山石比作青蛙、雄鹰、石兔、石龟呢?(手指图画)我们上图中来找找答案吧!

(生纷纷找图中的“青蛙、雄鹰、石兔、石龟”)

生:因为山石的形状像这些动物。

师:(出示课件:湖水像一面镜子。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两句话都有“像”字。

师:你能用“像”说句话吗?

生:下雪了,大地像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

生:妹妹的脸红得像大苹果。

生:秋天果园里的鸭梨像黄澄澄的灯笼。

……

师:有一种美令人陶醉,还有一种美会令我们很佩服。请你再从课文中找一找,看看还有哪些地方很美?

(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讨论。)

生:我认为这句话很美,“小洁紧紧攥着面包纸,生怕它掉进湖里。”我认为小洁怕面包纸掉到湖里,弄脏湖水,她的行为很美。

师:请同学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齐读)

师:“攥”还可以换成哪些词?你觉得它和攥有什么不同?

生:我认为还可以换成“握”“拿”,“攥”比它们握得更紧。

师:对,如果你是小洁,你现在心里怎么想?

生:这景象多美呀,我一定不要让面包纸掉到水里,破坏这美丽景色。

生:我一定要爱护这美丽的景色,不乱扔面包纸!

……

师:真不错,刚才两位同学都抓住了小洁的动作去体会。请你找一找课文中描写小洁动作的词语,体会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她吃完面包,刚想把面包纸丢进水里,却被湖里美丽的景象吸引住了。”我认为这句话也能看出小洁心灵美,从“刚想”这个词可以看出小洁想扔面包纸,却被美丽的景色吸引住了。

生:“小洁回过头不满地望了他一眼,又用企盼的目光望着湖水。”我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小洁希望湖水永远这么美丽。

师:谁能说说小洁为什么不满地望了他一眼?“他”是指谁?

生:“他”是指那个小男孩,因为那个小男孩把香蕉皮扔向小鱼,湖水变得满是皱纹,美丽的景象不见了。所以小洁不满地望了他一眼。

师:“企盼”是什么意思?小洁企盼什么?

生:企盼就是希望、盼望的意思,小洁希望湖水能够再漂亮起来。

生:“她跨步上岸,四处张望,好像在寻找什么。忽然,她眼睛一亮,飞快地向前跑去。”我认为这句话也说明小洁的行为美。

师:她这样理解对不对?

生:对!

师:为什么?

生:我认为小洁在找垃圾箱,她飞快地跑向垃圾箱,把面包纸扔进去。

师:怎样读才能表现出小洁生怕把面包纸掉进湖里的心情?(学生练读)

师:同学们,清澈的湖水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精心呵护,小洁只是在那面“明镜”面前控制一下自己要撒开的手,从这件小事让我们看出她的心灵美、行为美。但对每个人来说,这一瞬间的克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播放有关环境污染的CAI课件)你想说些什么吗?

生:我想说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生:我想说从今天起我也要保护我们的地球,做个环保小卫士。

……

师:让我们把清澈的湖水作为一面永远的明镜,保护自然爱护环境,从弯下腰捡起一片纸做起!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6 06:41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纸船和风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柴珊珊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读悟体会。

2.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尊重和相信是实现平等对话的前提。在课堂学习中,要实现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交流,首先要尊重学生,而尊重学生首先要相信他们的学习能力,尊重孩子的情感体验。

3.创设情境,教师以自身的情感及有效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评价的环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会认“坏、扎”等8个生字;会写“扎、抓”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正确区分“飘”与“漂”。

过程目标: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读悟体会;

情感目标: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对怎样交朋友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点:会认“坏、扎”等8个生字;会写“扎、抓”2个字;正确区分“飘”与“漂”;

教学难点:通过感悟课文,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学会交友。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房子、风筝、纸船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出示画面:你看到了哪些景物,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按照一定顺序:蔚蓝的天空,高高飞扬的风筝,可爱的小鸟,清澈的小溪,美丽的小花,青青的草地……)

2.师:是呀,风筝高高飘扬在蓝天上,纸船悠闲地漂流在水中,多么美的一幅画面呀!他们之间还发生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3.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0纸船和风筝,谁来读读题目?筝轻声。齐读题目。

4.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文,自己来读读这个动人的故事。

二、初步感知,识记生字

1.边读边标上自然段的序号,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大家读得都非常认真,老师要来考考大家,这些词语你会读了吗?

抓住草莓幸福

吵架松果

扎风筝折纸船

乐坏了一句话受不了

自读、领读、开火车读,齐读。思考:看看这些生字宝宝,你发现了什么?(左右结构的字)你有什么好法子能记住它们吗?(偏旁加字、换偏旁)

3.出示句子:

小熊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

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件小事吵了一架。

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

师:大家真会读词语,看,生字宝宝回到了句子妈妈的怀抱里,你还会读吗?自己来读读看。

自读、齐读。

4.读课文。

师:大家词语读准了,句子读通了,相信你们读的课文一定会更棒!请小朋友和同桌合作,你读一段,我读一段,争取把课文读通顺,他有不会读的地方,请你帮帮他。

三、学习课文,感悟体会

(一)学习第一段

1.小朋友们刚才一个读,一个听,合作得可真好。故事中的主人公小熊和松鼠也为大家感到高兴。(松鼠和小熊)出示图片。瞧,他们要请我们201班的小朋友去家里做客呢!

简笔画:老师边板画边描述:松鼠和小熊住在这美丽的山林里,这里有蓝蓝的天,高高的山,清清的水,茂密的树林,绿绿的小草,还有美丽的花儿,这是松鼠和小熊的家,谁愿意上来把他们的家贴在合适的位置?

2.贴房子。你是怎么知道的?(课文第一段)

师:你真会读书。你来读读第一段。

(3)朗读。

小熊和松鼠住的地方可真美呀,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至六自然段。

1.了解课文大意。

(教师手指板画)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虽然距离很遥远,但是他们却成了好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读读二至六自然段,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谁知道他们俩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生:纸船和风筝让他们成了好朋友(你说得真简洁,那纸船和风筝是怎样让他们成为好朋友的呢?)

生:小熊住在山脚,小松鼠折了个纸船从山顶漂流到他家,小熊扎了一只风筝飘到小松鼠家,他们成了好朋友。(你向大家讲述了一个很动人的故事)

生:课文原话读(你能用自己的话说吗?)

教师指板画,出示学具:纸船、风筝,总结,原来是纸船和风筝传递着他们的友谊,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1到6小节,分享他们的快乐。

2.漂、飘的教学。

读2自然段时,出示:漂

读4自然段时,出示:飘

师:都是piao,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生答:漂是三点水,飘是风字旁。

师:谁能把他们贴到黑板上合适的地方。为什么这么贴?(这个“漂”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而这个“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

教师小结:原来,这两个字读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这个“漂”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表示在水上漂;而这个“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表示在风中飘。大家都观察得很仔细。比一比,谁能把这两个飘字送回家。

我会做:()扬()流

()洒()荡

读词语。

3.指导朗读。

是呀,松鼠借着小船把礼物和祝福带给了小熊,小熊借着风筝回赠了礼物和祝愿给了松鼠,他们真是一对好朋友。纸船和风筝一起感受他们的快乐,谁能把他们快乐的飘(漂)读出来。

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轻快的语调,漂、飘读慢一点。)

生读。师:能加上动作吗?

生:加上动作读。

师范读,出示:风筝和纸船。重点读出飘的感觉。齐读。

4.学习第2段。

(1)师导:纸船和风筝是友谊的使者,将松鼠和小熊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当小熊收到纸船这份礼物时,乐成啥样子了?出示图画,形容小熊乐坏了的样子。

眼睛、动作、神态等方面形容:眼睛眯成一条线,手舞足蹈,很开心,很高兴。

课文里有一个词语形容了小熊现在的样子,就是乐坏了。

(2)你来找一找课文里说小熊乐坏了的这一段,自己来读一读。出示第三段。

(3)自读,想想:小熊为什么乐坏了?学生自由说,教师相机点评。

生:小熊收到了纸船。

生:小熊收到了松果、纸条。

生:小熊收到纸条,上面写着:祝你快乐。

师:这可不是一般的礼物。这纸船是松鼠自己折的;松果是他自己摘的,还是他最爱吃的;纸条上的话是他自己想的。难怪会让小熊乐坏呢!

(4)朗读指导:你能不能读出小熊乐坏了?指名,女生读。男生读。

注:重读“乐坏了”;收到别人祝福是很开心的事,我们要大声读出祝福语,再来试试看!男生读。让我们快乐地再来读读这一段。

5.小熊收到礼物和祝福乐坏了,那松鼠呢?(也乐坏了)他为什么也乐坏了呢?请大家读读第五小节。

(1)交流:

生:松鼠收到风筝

生:收到草莓

生:收到了祝福语。

生:松鼠送给小熊礼物,小熊也回送给他礼物,他也乐坏了。

生:松鼠的付出有了回报,交到了朋友,他也乐坏了。

师导:是啊,松鼠在送出礼物和祝福的同时也收到了礼物和祝福,还交到了小熊这个好朋友,他得到的快乐比小熊还要多呢!

(2)指导朗读:那你能读出松鼠“也乐坏了”的心情吗?指名读。分小组读。“飘”读得慢点,重读:也乐坏了;祝你幸福。

(3)男女生分段读

6.配乐朗读一至六自然段,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

师:小朋友,收祝福的小熊乐坏了,送祝福的小松鼠也乐坏了。大家都乐坏了

松鼠和小熊的友谊真让人羡慕,我们再在音乐声中分享一下友谊带给我们的快乐吧!我们来分工读一至六自然段。

四、我会读

扎风筝,挂草莓.

乐坏了松鼠和小熊,

抓住幸福不放手。

师: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好朋友,正当他们沉浸在幸福和快乐中时,这快乐却没有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下节课来学习。

五、生字书写

1.扎:左右基本相等,竖弯钩靠近竖中线。

抓:关键是“爪”的书写,第一个平撇要短,第二个竖撇一定要竖起来,第二笔竖要直。

2.学生练习,师指导。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6 06:42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设计



山东省郯城县第二实验小学 陈伟



  
教学目标:

1.认识“甚”等7个字。会写“久、乎”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出对小鱼的怜惜和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  

3.进一步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鱼的可怜,对小男孩产生敬佩之情。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生问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小诗,请看大屏幕(点击课件动画视频:蓝天是白云的家,大海鱼儿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生齐读小诗。

2.我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小鱼的家是──(生:大海),那么,小鱼在属于自己的家里生活得怎么样呢?(播放课件:小鱼快活地在海里游来游去。)

3.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说什么呢?

生:①小鱼很自由,很快乐。

  ②和爸妈一起很幸福!

  ③和小伙伴一起做游戏,很有趣。

  ④小鱼的家很大,还有自己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4.小结:小鱼在蔚蓝的大海里生活得多么开心自由呀!可是有一天晚上,这些可爱的小鱼,遇到了大麻烦。可怕的事情发生了──海面上刮起了狂风,巨浪一层高过一层,小鱼们随着海浪被带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天渐渐地亮了,小鱼们才发现,他们成了──板书:浅水洼里的小鱼。①请小朋友们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②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随文识字,读通课文

过渡:这些浅水洼里的小鱼,离开了美丽的大海,离开了亲爱的爸爸妈妈,它们的命运将如何呢?你们关心吗?好!赶快来读一读课文。打开书──132页,1.请自由地读课文,听清楚老师的要求:1.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请你请教书下的大枫叶,遇到难读的句子还可以和小伙伴们商量商量。

生初读课文,自主识记生字。

2.我发现,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点击课件跳出“我会认”,学生大声读生字。老师觉得呀,这篇课文,有这些词语比较难认,你们都认识了吗?(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好!先读给你的小伙伴听。)

生互读生词。

3.谁想第一个读给大家听?(指名读,生齐读,当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着重指导:在乎的乎单独读一声,在词语“在乎”里读轻声。

4.小结:听到大家读,老师可真高兴!因为这些字词都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小朋友们通过自学,字音都已经读准了。这些生字你是怎么记住的?下面就把你识字的好办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一会儿向全班同学推荐!

学生交流。

5.学生汇报识字好办法。

6.分组自读课文。通过小组学习,把课文读通顺,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指导写字

1.大家看还有两个字,嘘!──他俩在说悄悄话呢:他们俩说呀,小朋友能认识他们,他们很高兴,如果能把它们写好,他俩就更开心了!小朋友们,有没有信心把它们写好?来!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个字,怎么写才好看呢?

2.(点击课件,动画演示指导书写)这个久字,先在左上格写一撇,然后是横撇,最后一笔是捺,捺有脚。“乎”字先写一平撇,然后是点,撇;横要写在横中线上,并且要写得长一点,最后一笔是竖钩),你们会写了吗?谁会写?(点击跳出”我会写”。)好,大家动手把这两个字各写两遍!你看屏幕上的这位小朋友,他写的多认真啊!他的姿势多端正啊!

生在练字卡上写这两个字。师相机指导。写完的小朋友,在小组里把你的字给小伙伴展示一下。

3.过渡: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了不起!不但字词读得好,而且字也写得这么漂亮!相信课文一定读得更棒!打开书吧!(点击跳出“我会读”。)

四、感情朗读,体味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全文,6个自然段六名同学读,大家来评一评谁读得最好!  教师正音、评价。

  学生个评(评是否有错音即可。)

2.请大家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看一看,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3.生自由读。

4.生汇报:①鱼多。哪些句子说明鱼多?你能找出来,读一读吗?

②小鱼很可怜。哪些句子让你感觉到小鱼很可怜?请读给大家听一听。

过渡:我们一起来体会小鱼有多么的可怜。

5.点击课件:音乐起──师伴乐解说: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太阳渐渐升高,浅水洼里的水越来越少了。有的小鱼已经喘不过气来,有的小鱼快死了!……

6.孩子们,如果你就是浅水洼里的这条小鱼,你想说些什么呢?

指名回答,师相机评价,尊重学生个人的感受。

我们一起带着自己的感觉,体会小鱼的伤心、难受。(点击画面上小鱼,出示句子)

生齐读

五、指导朗读,体会课文第二至六段

过渡:可怜的小鱼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它们在苦苦挣扎着,如果你遇见了这些浅水洼里的小鱼,你会怎么做?

生自由回答,师相机评价。

1.你真是一个善良的好孩子!课文里也有一位像同学们一样有爱心的小男孩,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看一看,小男孩做了些什么?

反馈:小男孩做了些什么?生读: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2.小男孩把鱼扔进了大海,我们来一齐看看他是怎么样扔的:(点击课件,动画演示解说:小男孩走到一个水洼前,捡起小鱼,用力地扔进大海,小男孩又走到一个水洼前,弯腰捡起里面的小鱼,又把它用力地扔回大海。)小男孩又走到一个水洼前,再一次弯下腰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扔回大海。小朋友想一下,如果小男孩不停地做这个动作,他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生积极思考,体会小男孩的处境,回答问题,师相机评价。

3.我们来体会小男孩的辛苦。

  指名读、齐读。

4.浅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小男孩能捡完吗?(生:捡不完)小男孩明明知道小鱼是捡不完的,那他为什么还要捡?请你们分组读一读3至6段。可以轮流读,也可以分角色读,还可以表演读。

生分组,采用各种形式读课文。

5.各组展示读,师生评价

6.谁能读出小男孩的在乎?

7.指名读: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师鼓励性引导性评价。

六、感悟课文

通过读课文,你们肯定知道了:小鱼明明是捡不完的,小男孩为什么还要捡?

生:小男孩喜欢小鱼,他的衣服上有小鱼。

生:小男孩把小鱼当作是朋友,朋友有困难,要去帮助。

生:一条小鱼就是一条生命,多捡一条就多挽救一条生命。

七、复习巩固生字词

1.被困的小鱼,小男孩在乎,你们在乎吗?现在老师给你们一个机会,上面的词语,如果你们读准了,你就可以帮助小鱼回到大海,赶快举起你们的小手,救救这些可怜的小鱼吧!

指名读词语。

你看这些小鱼在海面上高兴地跳起舞来,你猜猜它们这时候在想些什么?

生:小鱼真开心呀!

生:小鱼又自由了!

生:我要感谢小男孩

八、小结拓展

1.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对可爱的小男孩说些什么?

2.当你们遇到小动物受伤,你在乎吗?点击课件,出示练习:(1)一只小鸟受了伤,落在窗台上。

我说        

(2)一只野兔受了伤,躺在大树旁

我说        

板书:保护动物,珍惜生命。

3.小结:我希望大家都像课文里的小男孩一样善良、有爱心。和小动物们和谐相处。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6 06:42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自主识字 感悟诗韵

──《静夜思》教学设计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朱 瑛





教材简析

《静夜思》(人教版实验教材一上)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诗。全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课文的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生动地再现了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是引领学生理解古诗,深情吟诵的教学媒介。

教学理念

课标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古诗词中那精练、含蓄、优美的语言正是引领学生进入诗意浓浓的精神世界的重要凭借,它对净化学生心灵,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审美情趣有着重要意义。一年级的古诗教学在解决识字、写字教学重点后,应把诵读古诗和感悟诗韵、体味意境作为另一重点,要让学生视诵读为一种兴趣,一种享受,主动地背诵积累古诗,加强体验,增强语感,在读书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诗歌文化的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头”,认识新偏旁“攵”

2.初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诵读时能做到正确、有感情。

3.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积极主动地诵读古诗文。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一轮皎洁的明月,生兴趣盎然,发言踊跃)同学们,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静夜思》。

【导语设计亲切自然,加上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使课伊始,便引领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1.跟着老师一起写诗的题目,

2.简介这首诗的背景:小朋友,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知道李白是谁吗?(生畅所欲言)李白生前写下一千多首优秀诗篇,这首《静夜思》写的是他刚刚离开了家乡,离开了亲人后,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新课程倡导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教材处理要有开放的意识,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让学生课内交流对诗歌作者李白的认识,调动学生已知经验,关注学生已知世界,注重孩子的个性体验,可以满足部分学生的表现欲望,同时为整体感知诗意作好情感铺垫。】

三、自主识字,分层学习

师:老师发现,刚才有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读这首诗了,但是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还要掌握一项新本领,不仅要认识诗歌中的生字,还要把诗歌读得正确,有感情。现在,请已经会的小朋友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相读一读,认一认,看谁认记得又快又准,请不会的小朋友到老师这边来,老师一句一句的教你读。

1.检查识字效果:生字都记住了吗?谁能看诗读一读。

2. jìng chuáng guāng wàng xiāng

出示:静  床  光  望  乡 5张生字卡片,指导读好后鼻音。

3.老师把生字卡片的拼音去掉还会读吗?(开火车读所有生字卡片)随机给生字“光”找朋友。

4.教学新偏旁“攵”。

5.游戏巩固: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月亮姐姐带着星星妹妹也赶来凑热闹了,月亮姐姐说:“星星妹妹后面藏着一个字,我来考考你们,谁能认识,我们就和她交朋友。”(课件出示月亮星星图,指名一位学生上来点击鼠标,大家一齐认读),看到你们玩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参加,行吗?我来指,你来认,认的时候还可以站起来加上动作演一演这个字的意思。(最后教师有意识地指向生字“静”,让学生静下来,组织课堂常规。)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充分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来选择教学策略,真正体现以学定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部分学生对诗歌已耳熟能详,琅琅上口,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孩子自己识字,互帮互学。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生字多次复现,加以巩固。在广泛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孩子们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四、诵读表演,感悟诗韵

1.(课件出示插图,配上古筝乐曲)小朋友,现在请你们静静地欣赏这幅图,看看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月亮是怎么样的?李白站在窗前干什么?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2.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李白的心里一定非常  (生说:难过、伤心、悲哀……)

3.诵读全诗,感悟诗韵。

(1)教师范读,再现意境。

(2)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3)指名诵读,以评促读。

(4)角色表演: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5)指名最佳表演者上台表演,配以乐曲。

【古诗词往往用字凝练,意境深远,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对于刚学古诗的一年级小朋友来说,学习古诗词,重在读,不在“懂”,对诗意的理解可以淡化模糊。】



五、写字练习,学写“头”字

【写字练习注意指导的细腻,书写的规范和及时的反馈与矫正。】

六、课堂拓展,欣赏古诗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出示李白的《古朗月行》范读。

2.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3.这首诗中,你从哪儿感受到李白写的是月亮?

4.写月亮的诗很多,回家问问爸爸妈妈或别的人,看谁在课外还能背上一首写月亮的诗。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我们的语文教学应给学生搭建一个开放的、整体的、不断建构的教学平台,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知识背景下探索,获得新知,体验生活中的“大语文”。】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7 06:01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创建情景 以读代悟 练习说话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丰谷小学 邓兰香



教材简析

《黄山奇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课图文并茂,介绍了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黄山奇石,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设计理念



本文作者是一篇描写景物的散文。作者把一块一块本无生命的石头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教学时我做到以读为主,以学生的阅读实践来代替教师的分析,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想、有所悟,在读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再次,结合教学,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表达的欲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3.课堂拓展,进一步了解黄山有关的知识。

(二)能力目标

开发学生思维,给奇石取名字,想象“金鸡叫天都”“仙女弹琴”“天狗望月”“狮子抱球”的样子,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读文,使学生惊叹于黄山的奇石,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激趣

1.观看配有黄山简介的黄山风光片片段,初步了解黄山。

2.谈话激趣

看完风光片你有什么感觉?(黄山的景色很美。)黄山的景色是美丽的,黄山的石头会更让我们觉得惊奇。

板书 2.黄山奇石

(录象导入既快速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又为课文的学习初步创设了情境,激发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兴趣。)

(二)图文结合,朗读感受

1.观看课文插图,说说图上的三块石头像什么?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对黄山奇石有初步印象。)

2.自由读课文,找出描写三块奇石的相应段落。

3.交流汇报,学习生字,指导感情朗读。

(1)根据学生回答,显示相应段落,学习生字。(生字反红显示)

A、认读生字(自主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读互教、正音。)

B、识记生字(采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识记生字,教师随机板书。(如:盘()盆(  )……)。

(2)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奇石,并朗读相应的段落。

(采用各种形式指导朗读,读出黄山石的”奇”。)

(三)引导想象,训练说话

1.引导学生自学第五自然段。(课件出示本段内容)。

自学要求:

(1)  自由阅读本段课文。

(2) 学习生字“当”“脖”“著”。

(3)  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块石头的?

2.教师范读,引导想象。

(1)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本段,学生闭眼想象画面。

(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2)指名回答:你想象的“金鸡叫天都”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在想象的基础上发言,充分锻炼其口语表达能力。)

3.课文还写了那些石头?挑一块自己喜欢的说说它的样子。(再次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一些优美、生动的词语。)

4.议议文中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5.课件出示:文章描写之外的奇石图片,问:你准备给它们取个什么名字?(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四)观看配乐风光片,再次感悟黄山石的”奇”

(五)配乐齐读课文(看完风光片学生情绪激动,通过及时读文使其宣泄情感。)

(六)拓展延伸,抒发情感

1.(课件出示教参后短文)自由阅读短文,注意读准红色的字,读完后说说你对黄山又有哪些了解?

(把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并通过短文的阅读巩固生字。)

2.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在学完课文,欣赏了风光片和阅读短文后,学生一定有许多话想说,鼓励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七)巩固生字,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课后田字格里的八个字,想一想每一笔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与同桌说说怎样才能写好每一个字。

2.学生汇报,教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书写。重点指导“区、巨”二字。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比较形近字,并口头组词。

块──块壮──状峰──蜂区──巨盆──盘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7 06:01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巧铺妙垫攻难点 以观促读悟文意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朱瑛





设计理念:

依据课改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指导,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1.内容感悟强调了朗读训练。课程标准强调对课文的理解要重感悟,教学设计较好地体现了读中感知、感悟,读中培养语感,读中情感受到熏陶。

2.重视课内外知识的联系,扩展了课文学习的内容。如课前的拍手游戏及师生谈话,都是为突破课文教学难点而作的铺垫。

3.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学习目标:

1.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懂得吸取种葫芦人的教训,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1.师生拍手。师:咦!小朋友们,老师刚才和这位同学拍了手之后手掌红红的,还发热呢,这是为什么呀,谁能告诉我?

2. 大家有没有信心上好课?说说我们要怎样才能上好课呢?

(通过课前的两个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为理解课文揭示的道理作铺垫。)

二、导入新课,就题质疑

1.齐读课题,注意“葫芦”二字读轻声。

2.小朋友们读了这个课题想知道些什么?

(葫芦长得怎么样?谁要葫芦?要葫芦干什么?他得到葫芦了吗?……)

3.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三、以观促读,互动感知1.葫芦到底长得怎样呢?

2.这儿有两张画,是我们班两位小画家画的,小朋友们看看,这两幅画哪一幅更准确地表达了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呢?

(第一幅图:叶子多而绿,葫芦可爱。种葫芦的人盯着葫芦看;第二幅图:叶子稀而黄,只有一个葫芦。种葫芦的人眼看前方。)

第一幅,因为这幅画上的叶子要绿,要密。葫芦也要绿些。

3.你想对小葫芦说什么?

(小葫芦呀,你长得真好;小葫芦,你真可爱;小葫芦,我真喜欢你!)

4.你能把对葫芦的喜爱读出来吗?(以多种方式读这一段。)

5.再看看图,这幅图还有什么地方比第二幅表达得更准确?(种葫芦的人盯着葫芦看)

6.学生做“盯”的动作。你体会到了什么?(种葫芦的人非常喜欢这些葫芦。)

7.读“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这句,并加上动作。

8.知道葫芦要怎样才能长得好吗?(学生自由发言)

9.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葫芦要怎样才能生长得好。

四、激发情感,引导探究

过渡:葫芦长得这么好,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到了第二年秋天,葫芦会长得怎样呢?(葫芦越来越大,会更加可爱;葫芦越长越好,种葫芦的人会丰收;说不定真的会赛过大南瓜呢!)

1.自由读最后一段,你知道了什么?(葫芦都落了)

2.看书上的图,这个人的表情你能学给大家看看吗?从这位同学的表情中,你看出了什么?(很惊讶)

3.这时他会说什么呢?

4.课件出示:种葫芦的人说话:“哎,这么好的葫芦,为什么都落了呢?二(5)班的小朋友们,你们帮我找找原因好吗?

5.小朋友们很热心!要想帮助种葫芦的人找原因,我们还得要认真读书,看看种葫芦的人到底错在哪儿。

6.小组合作找到有关句子并作上记号。

7.学生反馈,多媒体相机出示以下两句并理解练读。

(1)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我要的是葫芦!

(2)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8.告诉种葫芦的人他到底错在哪里。

五、走进生活

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7 06:01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朱瑛 赵银丽  





教材分析:

本文通过“我”的发现,描写了一个小男孩以他的纯真、善良、执着、专注,将冲上海滩滞留在浅水洼里的小鱼一条一条不断扔回大海的故事。课文内容平实自然,却感人至深,发人深省。文章对话描写突出,通过语言和动作反映了人物心理和品质。教学中应挖掘这个特点,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从而受到保护动物,珍爱生命的教育影响。

学习目标:

学会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达出对小鱼的怜惜和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进一步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通过2—6段的演读,体会捡一条小鱼就是挽救了一个小生命,表达出对小鱼的怜惜的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

学习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海底总动员》光盘

教学流程:

一、复习生字导入

上节课,咱们初步学习了《浅水洼里的小鱼》这一课,老师想看看一夜过去了,你们还认不认得这些词语娃娃。(课件出示本课词语)孩子们读读词语吧,看谁读得又响又准。(学生自由读词语。)

1.指名读

(多次指名读,评价语中强调“在乎”)

2.理解“在乎”

       师:“在乎”是什么意思,(相机板书)如果把“在乎”送进美丽的大海,在这儿,会有哪些可爱的小生命在乎大海妈妈。

生:小鱼在乎海妈妈,可爱的大海龟在乎美丽的大海……

3.揭题

过渡:是呀,这些可爱的小生命在美丽的大海生活得多自在,有一首儿歌说过大海是鱼儿的妈妈。生活在您幸福的怀抱里,多么自在,多么快活。可是有一天晚上,一个巨浪打来,清晨小鱼们发现自己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成了一群──生齐读(浅水洼的小鱼)

师:孩子们,昨天我们已经读过这个感人的故事了,大家还想再读读吗?

生:(想)

二、走进故事,体验感受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师:读书就应该是这样,带着一种想读的心情走进课文,自由读课文第一段。读着读着哪一个词,哪一个句子牵动着你的心,让你开始担心了,就请用笔轻轻地画下来。

1.交流感受

①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小鱼都会干死。

②品读句子

师: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段话。读着读着,你的心也许再也无法平静,你一定更加担心了。你为谁担心了,说出来吧!

③交流读后感受

师:善良的孩子们,你们的感受紧紧地牵动着老师,这几百条,甚至几千条可爱的小生命用不了多久就要被太阳蒸干。(课件出示沙滩,放大的“蒸”字缓缓地从地平线冒出来。)用心去读读这个“蒸”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1:我好像看到小鱼在苦苦地哀求人们救救它。

生2:水洼里的水快没了,小鱼快渴死了。

……

师:(课件播放悲伤的音乐)是呀,我们从这个“蒸”中感受到……感受到……感受到……当音乐响起之时,我们仿佛听见可怜的小鱼在向我们倾诉他的痛苦,在向我们苦苦地哀求,有好象自己成了那些可怜的小鱼的同伴,在和他们一起诉说心中的痛苦。

师:可怜的小鱼,此时此刻,你在想些什么?

假如你是小鱼,你会想些什么?

(3)指导配乐读

引:让我们一起表达出小鱼的痛苦吧!(生读)

让我们再一次缓缓道出小鱼的哀求吧!(生读)

(二)学习2—6自然段(课件:小鱼围困在海滩上的画面,师配乐过渡)

过渡:看到这成百上千的小鱼儿被围困在海滩上的浅水洼里,也许有人会捡回家慢慢享受这海中的美味,也许有人会停住脚步观赏这些小生灵在烈日下如何挣扎而死,也许有人会将正在跳跃的小鱼儿埋起来,然后用沙子筑起一座座精致的坟墓……可是一位年仅七八岁的小男孩的行为紧紧吸引着作者的视线,令人深深敬佩。

1.自由读课文2—6节,找出让你最感动的地方,用笔轻轻地划下来。

2.交流最感动的句子:

预设:

句子1:“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句子2:“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句子3:“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小鱼仍进大海。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并向小组汇报你从哪里看出小男孩非常在乎小鱼。板书:(男孩小鱼)

(2)根据学情相机引导品味感悟

(3)引读句子

师引读:是呀,正因为他心中有着太多太多的在乎,因此当有人问他时,他会这样说……(生接读)

师引读:他不是凭着一时的好奇在玩一种游戏,而是在执着地完成一项使命。因为他知道──(生读)

师引读:他知道这么多小鱼,自己是捡不完的,但他还是尽力地捡着,扔着。因为他知道──

是什么使这位小男孩这样执着地去做,那是──爱(完成板书:画一个爱心)

三、拓展

(一)设想

1.看到小男孩的行为,此时此刻的作者还站得住吗?

       2.这时,不远处的渔民看见了小男孩的行为,他会怎么做的呢?(随机设计)

       3.被小男孩深深感动着的你们还坐得住吗?(完成板书)

       (二)播放《海底总动员》小结

  师:瞧,有了你有了我,有了我们大家的一颗颗爱心,浅水洼里的小鱼找回了自己的快乐,(播放《海底总动员》)。

教学在乐曲声中结束。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7 06:02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巧改教材,精彩无限

──《蓝色的树叶》教学案例与评析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朱 瑛





教学现场:

在学完课文接近尾声时,老师请同学们看课文插图,找出林园园和李丽,通过图文对比,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老师这样引导──

师:同学们,课文中的林园园你喜不喜欢?

生:不喜欢

师:是呀,她那么小气,不帮助别人,我也真的不喜欢。可从“脸红了”这三个字中,我又喜欢上林园园了。你们猜猜,老师为什么会喜欢林园园?

生1:脸红了,说明她认识到自己错了。

生2:脸红了,说明她是个知错能改的孩子。

生3:脸红了,是说林园园不好意思了。

生4:林园园后悔了,才会脸红。

……

师:对。我们现在来改改课文,使林园园变成一个大方、乐于助人的孩子,好吗?

出示课件:我会改

美术课上,老师教同学们画风景,要画上树、房子和小山。李丽画好了近处的房子,远处的小山。她正要画树,可是绿铅笔找不到了。

李丽看看旁边的林园园,她已经把树画好了。树叶那么绿,真惹人爱。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绿铅笔借我用一下行吗?”林园园说:“。”

李丽高兴极了,她接过绿铅笔就画。她画呀染呀,不知不觉地把铅笔尖用完了。她正在发愁,这时林园园看见了说:“。”

李丽拿着尖尖的铅笔又画了起来。一不小心把铅笔尖弄断了。看看断了的铅笔尖,李丽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时林园园看见了又说:“。”

风景画画好了,老师举起李丽的风景画,同学们都夸李丽画得好。李丽听了,望着林园园笑了,林园园也笑了,笑得那样甜。





师:同学们,老师一边读,大家一边想,看林园园应该怎么说,才能变成一个大方、乐于助人的孩子?

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绿铅笔借我用一下行吗?”林园园怎么说才显得大方?如果你是林园园,你会怎么说?

生1:我连忙说──

生2:我急忙说──

生3:我大大方方地说──

生4:我毫不犹豫地说──

师(追问):说什么呢?

生1:拿去用吧,别客气。

生2:给,尽管用吧。

生3:这支就送给你吧,我还有一支呢。

……

李丽画呀染呀,不知不觉地把铅笔尖用完了。她正在发愁,这时林园园看见了会怎么说?

生1:别发愁,来,我帮你削一削。

生2:铅笔就是来用的,用完了再削一削就是了。

生3:没关系,来,我帮你削一削。

……

李丽拿着削尖的铅笔又画了起来,一不小心,把铅笔尖弄断了。李丽伤心地哭了,这时,林园园又会怎么说呢?

生1:不要哭,不要哭,来,我再帮你削一削。

生2:别难过,来,再削一削就是啦。

生3:林园园连忙安慰她说:“不要哭,没关系,我一不小心也会弄断的。”

生4:不要哭,我帮你削一削,我把这支绿铅笔送给你啦。

……

(课堂上同学们真诚的帮助,发之肺腑的纯真的语言令听课的老师异常感动。)

风景画画好了,老师举起李丽的风景画,同学们都夸李丽画得好。李丽听了

望着林园园笑了,林园园也笑了,笑得那样甜。

此时,老师边画笑脸,边引导大家:因为帮助别人既快乐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同学们,经过咱们的改编,我们这篇课文还叫《蓝色的树叶》吗?

生(齐):不能

师:那应该叫什么?

生:绿色的树叶。

师:同学们,生活当中你喜欢哪个林园园?

生:喜欢大方的林园园。

生:喜欢乐于助人的林园园。

师:是啊,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大家都要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别人,关爱他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面请同学们试着完成“我会改”的练习。(发下练习纸,让学生尝试改编课文。)

案例评析:

新课程提倡,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作为教者,既要立足教材,又要活用教材,超越教材。《蓝色的树叶》中所讲的事例,是我们生活中时常发生的,生活中确实有这样的人,像文中的林园园一样,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不愿伸出援助之手。课文虽符合该单元的教学主题,但却是个反面例子,负面影响较大。学了这篇课文后,林园园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形象永远是个吝啬、小气、自私、不乐于助人的孩子。虽然课文最后也有一句话,“林园园看到那些蓝色的树叶,不由得脸红了。”但很多老师往往会一带而过,不去深究。而本案例中的教者,却抓住这一文本细节,生发开去,巧改教材,收获了无限的精彩。

一改,提升了人文价值。“我们现在把课文改一改,使林园园变成一个大方、乐于助人的孩子。”这一改,不仅改变了教材,而且从此改变了林园园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形象,负面教育变成了正面引导,反面典型成为正面形象,提升了人文价值。改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均受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净化和引领。

二改,扎扎实实实践语言。课标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案例中,教者立足文本特点,巧设“改写”训练,创设了语文实践的环境,提供了语文实践的机会,拓展了语文实践的天地。

我们常说,阅读教学要把写挤进课堂,但怎样才能使写成为一种学生表达的必须,这就有一个情境创设问题,一种兴致所至的问题。案例中的改写,既使学生美好的愿望如愿以偿──让文中的林园园留给读者一个美好的印象──大方、乐于助人,又使语言文字训练找到了落脚点,可以说是一石二鸟,且改写是在口语交际之后进行,梯度分明,步步深入。海德格尔说“语言就是人的存在,人的存在就是语言”。在改编的过程中,孩子们真正走进了林园园的内心,实现了真正的“移情体验”。因为他们的情感被激发,思维被激活,智慧被打开,所以“吐”出的语言精彩无限,接下来进行的“我会改”作业练习,则水到渠成,学生并不因要求拔高而感到困难。改编,不仅使原本平面的教材、负面的影响,变成了立体的教材,积极的效应,而且使语言文字训练落到了实处。

三改,于情境之中进行口语交际。乐于助人、富有爱心是孩子们的天性。案例中,教者创设的“我们现在把课文改一改,使林园园变成一个大方、乐于助人的孩子”的话题,学生特别感兴趣,他们展开想象,小手高举,热情高涨。改的过程中,学生在老师亲切话语的引导下,全身心地投入,自由畅快地想象,从最初的言语转化到最后的大胆表述,其思维的合理、想象的丰富,令人扼腕。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培养。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7 06:02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自主合作,质疑导学

──《称赞》教学设计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朱瑛





设计理念



《称赞》一文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开篇课文。这是一个童话故事,文中四幅插图就是一套连环画。它描写的是相处融洽、富有人情味的小刺猬和小獾善于发现对方优点,互相称赞、互相鼓励,在一起快乐生活的故事。这个故事让孩子们明白: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要想获得别人的称赞,就得先学会称赞别人,赞扬和鼓励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快乐和动力。



阅读即老师、学生和文本对话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本设计从课题入手,设疑导入,利用口语交际,看图学文,引导学生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自主识字,畅快阅读,步步深入,理解故事的人文内含。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学会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读题质疑



找出班上一个平时缺点较多的同学,老师亲切地称赞他的优点,并请该生谈谈自己受到称赞的感受。板书课题,换词理解,学生设疑,如“谁称赞谁?”“他为什么会受到称赞?”“他受到称赞之后的感觉如何?”等等。



二、口语交际,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出示由四幅插图组成的课件,观察谁是图中的主人公。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小刺猬和小獾是怎样说的,然后用自己的话将四幅图编成一个故事说一说。  



三、小组合作,自主识字



通过编故事,已经激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强烈欲望。此时,趁热打铁,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认认生字,并交流自己的识字方式。如编儿歌顺口溜识字、同学帮助识字、查字典识字、采用拼音帮助识字、语境识字、用生活经验识字等。在这一环节中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准平舌音“刺”“糙”和后鼻音“凳”。



四、畅读课文,交流感受



扫清了识字障碍,又有了口语交际内容的铺垫,学生能够自主阅读课文了。此时给足学生阅读的时间,让他们痛快地读,美美地读,没有任何负担地读。读后交流,课文中的小刺猬和小獾,你喜欢谁?为什么?



五、自由组合,读文体会



学生可能分成三个方面的意见:喜欢小刺猬,喜欢小獾,两者都喜欢。此时将学生重新组合成三个小组,速读课文,找出课文相关语句来证明自己的意见,充分说明自己喜欢的原因。在交流汇报的过程中,解决相应的疑难问题,如:小獾的板凳做得很粗糙,小刺猬为什么还要称赞他呢?体会重点句“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谢谢你,你的称赞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劳。”在文中的作用及其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文内含。



六、朗读表演,体味人物情感



小刺猬和小獾称赞对方是真诚的,是富有人情味的,该如何朗读他们的语言,才能表达出他们的情感呢?在畅读体悟的基础上,让学生戴上头饰表演课文,在朗读表演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此环节可分六步:1.自选角色;2.揣摩角色(要想演好,必先读好,要记住台词,要揣摩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情,有些动作和台词还可以想象、创造);3.同桌或组内演练;4.代表表演;5.师生点评(要从表情、动作、台词、配合等方面点评);6.评后再读(此时的读,学生的兴趣更浓,情感更投入),因为朗读表演,学生会用全部身心展示自己对角色的心理、情感等方面的体验与理解,努力把无声的文字符号演成有声有色的话剧,因此他们会在朗读表演中感受到称赞带来的快乐。



七、回归全文,释疑质疑



读了课文,学生针对课文提出的问题已能解决。此时出示学生课前提出的问题,采用谁质疑谁释疑的方式,解决问题。相机引导,你还有新的疑问吗?



八、拓展延伸,运用赞赏的眼光发现别人的优点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文章,学生的学习不能起于教材,止于教材,而应结合生活经验,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从而达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在课文学习过程中,学生从刺猬、小獾那温馨的交往中,体会到了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称赞别人。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发现同学的优点,用合适的语言赞美同学的优点,使同学们体会到被称赞的快乐。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7 06:02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走进秋天,走进大自然

──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模块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秋天为主线,在赞美秋天、讴歌秋天的同时,也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

《识字1》收集了描写秋天的景色、气候和丰收景象的三组四字词语。有些词语对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较生僻,也较难理解,可结合具体情景画面进行教学。真正理解了词意,用心感受一下,会觉得这些词真的很美。

《秋天的图画》是一篇足足百字的小文。文章虽短,却勾画出了一幅秋天山野的美丽图画,道出了劳动创造美的真谛。

《黄山奇石》一文描述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黄山上创造了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些奇石多因其外貌而得名。而且一块奇石,就是一个美丽的童话。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篇介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科普小作品,它以拟人的手法、韵文的形势表现出来,读来琅琅上口。让孩子们在领略植物王国的奇事的同时,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奇妙。

《古诗两首》选取的是苏轼的《赠刘景文》和杜牧的《山行》,是两首描写深秋时节美景的古诗:荷已尽,菊已残,但橙黄橘绿;百花谢,枯叶飘,但枫叶似火。触景生情,诗人怎能不提笔抒怀呢?

《语文园地一》鼓励孩子们由文中走向生活,走进秋天,走进大自然,去发现美、创造美、展示美!

二、学情分析

“年年岁岁花相似”,对于一些习以为常的东西,人们往往不是很关注。秋天来了,又去了,对于八九岁的孩子们来说,秋天是什么?除了树叶黄了,庄稼丰收了,真不知道他们还能说出些什么来。还有就在我们身边的自然景观、自然趣事,孩子们是否用心关注过?通过本组教学,在引导孩子们发现秋天的变化、感受秋天的美、探索大自然的伟大与奇妙的同时,相信他们会渐渐养成乐于观察、勤于发现、用心感受的良好习惯。本单元识字、写字量较大,但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年的自主识字的经历,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相信他们能较好地掌握。

三、教学目标

1.在语境中自主识字61个,规范书写4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从文字中发现美,在头脑中浮现美,在朗读中表现美。用心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3.在学文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4.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用自己的心灵积淀美,并付诸实践。

四、整体构想

《识字1》《秋天的图画》《古诗两首》这三篇课文都是描写秋天的,所以将其组合为第一模块──美丽的秋天;《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描述的是大自然的伟大与奇妙,将其定为第二模块──神奇的大自然;第三模块就是鼓励孩子们去发现和创造的《语文园地一》──我发现,我创作。

模块一 美丽的秋天

教学内容:《识字1》《秋天的图画》《古诗两首》

整体构想

1.走近秋天认识美。随文识字,读中感悟识字,在整体感知词语、文章的意思的基础上,出示与文章内容相匹配的秋天的画面,让孩子们欣赏画面,认识秋天的美。

2.走进秋天感受美。从画面走向文字,感受文字的魅力。在配乐中情景朗读,用心感受秋天的美,并用自己的声音表现美。

3.走进生活展示美。

把字写美观。

语文实践活动:画出自己眼中的秋天、创编秋天的童话、“诗配画”活动……

识字1

教学目标

1.主动识记1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词语背后的美,并能在特定的环境中再现这些词语;培养积累词语、收集词语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秋天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你仔细观察过吗?秋天是什么样的?(生自由汇报)

播放幻灯片,使学生眼中的秋天更加丰富,更加多姿多彩。然后再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识字写字

(一)读中识字

1.自读词语,边读边画出生字。

2.拼读生字,在词语中识记。

3.同桌互相听读,相互纠正读音。

4.师出示生字卡片,主动识记生字。

5.班内交流自己识字的好方法。

6.师指名认读,共同纠正读音。

(二)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扩词练习。

2.师出示带有本课生字的自编儿歌,指名阅读。

景色宜人气候爽,

层林尽染五谷旺,

天高云淡山河美,

春华秋实瓜果香。

(三)写字

1.指导观察字型,发现规律。

2.特别提醒

范写:

“尽”“层”“色”上窄上宽

3.描红,临写。

4.自评,小组互评,选出“小小书法家”。

三、朗读感悟

1.师配乐范读,生边听边想画面。

2.生自读,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3.边读边出不理解的词语,小组内交流。

4.划出自己最喜欢的词语,简单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5.练习运用。师播放幻灯片,试说出与画面相对应的词语。

6.生配乐美读,读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四、实践活动

1.根据你对本课词语的理解,联系大自然,画一幅“秋天的图画”吧!

2.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整理在《采密集》上,再收集一些秋天的词语写在上面。

秋天的图画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感悟秋天的美好,体会并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3.在听读、自读、美读、评读、背诵的过程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一、识字写字

1.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自行解决。

2.把画出的生字多拼读两遍,然后再读一读该词所在的句子。

3.指名认读,师生共同纠正发音。

4.扩词练习。

5.写字。

(1)分析字形,数笔画记住字形。

(2)发现规律,指导书写。

(3)描红、临写、同桌互评。

二、朗读感悟

(一)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同桌互相听读,互相纠正。

3.小组内练读、赛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出示文章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图画是怎样的?

(二)品读感悟

1.师配乐范读,生边听边想像,注重体会朗读所表达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2.生自由练读,注重由“文字”到“画面”的想象过程。

3.重点导读。投影出示句子: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蹈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体会“挂、露、翻、举”所描绘出的秋天景色的勃勃生机,体会“秋天图画”色彩的美丽。

4.小组内互读。组内每人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互帮互学,读好每个句子。

5.班内赛读、评读,看谁读得最美。

6.指一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本文的简笔画,引领全体学生根据画面提示,试着背诵全文。

7.配乐齐读全文。

三、积累语言

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摘抄下来。

四、写话练习:创造童话故事

秋天到了,各种水果都成熟了,森林里正在举行一场水果比美大赛。苹果、梨、香蕉……都……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识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有感情地背诵两首古诗,理解诗中所表现的秋天的焕然生机,再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3.培养孩子乐于背诵古诗,积淀经典文化底蕴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识字写字

1.自主认读生字条里的所有生字。不认识的借助拼音解决。

2.小老师领读。

3.同桌互相听读。

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5.同桌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6.扩词练习。

7.写字:

(1)分析字形,掌握规律。

(2)师范写“枝”“刘”,提醒此二字的第四笔均是“丶”

(3)描红、临写,评出优秀。

二、朗读感悟

(一)《赠刘景文》

(二)整体感知

1.自读两首古诗,读准字音。

2.同桌之间听读。

3.小组合作交流,通过读诗,你知道了些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之处?

三、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1.师配乐范读两首古诗,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2.生说说自己“听诗”的感受。

3.生自由练读──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美,感受诗的韵律美。

4.配乐赛读、评读。

5.指导背诵。

四、实践活动

1.从两首诗中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进行“诗配画”活动。

2.开古诗朗诵会,每组出两个节目,一个集体朗诵,一个个人朗诵

(山东德州跃华学校小学部 潘华)

模块二 神奇的大自然

学习内容:《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流程:

板块一:自主识字 整体感知(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

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

2.小组合作读,{要求:互相帮助,读的正确,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

自主识字

1.同桌互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记生字,然后同桌交流。

2.汇报生字。小老师领读识字组词。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4.游戏检测。生与生之间互动玩猜字游戏。评选出“识字小能手”。

再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两篇课文{要求读流利}

2.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

3.展示朗读。

写字

1.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

2.学生观察生字,说发现。

3.老师指点重点笔画。

4.学生练习,老师随机指导。

板块二 朗读感悟 {第二课时}

以《黄山奇石》为例

赏读

1.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的插图。{老师有感情,略带夸张的语气解说}学生说出自己观察后的感受,体

会黄山石头奇妙与美丽。

2.选读。选自己喜欢的部分,练读。

3.小组内展示朗读,{评选朗读之星}

诵读

1.配乐展示朗读自己喜欢的课文内容,{师生评议}

2.指导朗读:

出示: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那个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①读出自己的感受。②抓住重点的词,如:飞、落……读出仙桃石的那种奇妙。

出示: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①用边读边想象的办法读出“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岩石的奇妙。

②“……”要读出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的语气。

(师根据生展示的内容随机指导)

3.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同桌比赛看谁背的有感情)

演读:

1.自由练习表演朗读:{可以加上动作,可以想象发挥}

2.扮演小导游:把自己喜欢的部分介绍给大家。

《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的朗读可以穿插在《黄山奇石》环节中,也可以单独进行。步骤如上。

板块三 积累、运用语言(第三课时)

1.择你喜欢的词句,摘抄下来。

2.画你想象中的“天狗望月”“狮子抱球”“仙女弹琴”,然后给图配上文字。

3.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模仿课文2.3.4自然段的形式,来说一说吧

(山东德州跃华学校小学部 贾丽丽)

模块三 我发现,我创作

口语交际、展示台

一、导入

学完了本组课文,我们感到了秋之“爽”,天高云淡,秋高气爽,金秋时节,神清气爽;;我们感到了秋之“美”,大雁南飞,山河壮美,春华秋实,劳动创造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田野,走进大自然,去发现我们眼中的秋天吧!

二、活动过程

1.课前搜集有关景点或秋游路线的资料。

2.找小伙伴交流,说说各自想到什么地方秋游。(鼓励意见相近的同学组成小组)

3.小组讨论本组秋游计划。

4.班长主持全班讨论,各组陈述本组的想法和理由,集中意见。

5.统一意见后,具体商量秋游活动的计划。

6.商量准备工作和秋游活动的分工。

7.向老师提出意见。

8.根据计划进行秋游。

三、活动展示

此次秋游,大家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了美丽的秋天,现在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你眼中的秋天展示出来吧!

1.说一说。说说秋游中的见闻或有趣的现象。

2.贴一贴。利用秋游路途中采集的各种树叶标本制作叶画、书签。

3.画一画。用彩笔来描绘一幅你眼中的秋天的美景。

4.写一写。本单元我们积累了许多描写秋天的词语和优美的句子,你能试着运用它们把这次秋游的活动写下来吗?

5.组织班级评选优秀作品,并将其粘贴出来,展览、赏评。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7 06:03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口语交际教案设计的“三个元素”

──人教国标版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教学备课建议

重庆市九龙坡区教研室 陈昌发



走进课堂,关注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现状,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几乎是白白浪费40分钟”,他们无事可干,无话可说。这样的口语交际课怎能实现“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目标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如何提高口语交际教学效率呢?从大量成功的口语交际课的案例中不难发现,只要把握规律,抓住口语交际的三个关键元素“情境”、“冲突”、“互动”来设计规划自己的教学,口语交际课一样可以像阅读课那样精彩,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关于“情境”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情境”是口语交际教案设计的第一元素,是打开口语交际大门的“钥匙”,我们备课的首要任务就要创设适合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进入角色,有话可说。没有情境,口语交际课的确难以为继。有人说“情境创设成功了,口语交际课也成功了一半。”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怎样创设情境?以人教国标版二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为例,对第一单元的《秋游》,我们可以创设多重情境: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秋天美丽的情境,激发学生向往秋游的情感;创设班内有意见分歧的具体情境(如学生选定的某个秋游地方,一些人去过,而一些人没有去过;一些人赞成去这个地方,而另一些人不赞成。我们秋游选择走什么地方?理由是什么?);可以创设说服老师的比赛活动情境(假如老师不同意我们选择的地点,理由可能是什么,我们怎样说服老师。比一比,看谁最会说服他人);围绕秋游又可以创设秋游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具体讨论解决办法等。

再如第六单元的口语交际《我想这样做》,我们可以创设下列情境:盲人到商店购物被营业员“坑”了,你看见了怎么做,怎么说;盲人从商场出来,突然下起雨来,他慌慌张张地往家赶,你怎么做,怎么说;要过公路人行道,盲人想要加快脚步,而过往汽车丝毫没有减速,你怎么做,怎么说……除了盲人,还有其他类型的残疾人也需要我们的帮助。这样,我们教学设计就会有许多情境可以创设了。

教学设计中,情境创设可以从哪些方向思考呢?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一是朝具体化的方向去思考。比如教材提到怎样帮助残疾人,笼统提如,学生说得必然空泛。从具体的方向思考,残疾人包括盲聋哑及肢体残疾等情况,我们就可以创设各种残疾类型所面临的困难情景;单是盲人,在生活中就会遇到各种特殊的困难情境;单是生活中的困难情境──过马路,我们朝更具体的方向思考,就可以创设盲人雨中过马路 “慌慌张张”的情境。这个“更具体”的情境较一般情况而言,学生多了设身处地为盲人“着急”的心情,“话”自然就会多起来,这样我们还怕 “冷场”吗?二是可以朝生活化方向思考。可以设想,《秋游》的教学时间正好是学校师生酝酿秋游的时候,如果我们将计就计,真的组织一次秋游,现在就真正要讨论自己班即将组织的秋游方案,学生还会没有话说吗?三是朝活动化方向思考。比如《秋游》中设置“辩论擂台”活动,设置“看谁最会说服他人”的比赛活动,让学生参与兴趣会更浓,表达欲望会更强烈。

二、关于“冲突”

情境要能够成功,取决于另一个关键因素“冲突”。我们备课时,要善于制造学生的内心矛盾冲突。学生有了“冲突”,才有积极的思维参与;才有更强的言语冲突,才有更强的表达意愿,才有说不完的话。心理矛盾冲突,不是孤立呈现的,而是融进交际情境中;而交际情境也要有冲突,否则交际情境不能持久,交际也不能深入。

第二单元的口语交际《我的想法》,如果没有一定的心理冲突,学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就可能变成问答题,甚至就是判断是非了,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这节课就不会有多少“交际”了。假如我们创设下列心理“冲突”,学生还会没有话说吗(1)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我听到两种说法:一些人说王宁选自己,真勇敢,很能干,而另一些人说自己选自己当班干部不光荣,你怎么看?(2)班上改选干部,如果投自己的票,我就可能当选;但是大家知道我投自己的票当选,有些人肯定会冷嘲热讽。我投自己的票吗?(3)班上同学××说改选干部时要投自己的票,接着另一位同学也说要投自己的票,那你投自己的票吗?(4)投票结果出来了,你差一票就当选班干部。而你恰好没有投自己的票,别人说你“真蠢”。你怎么看?有了这么多的心理冲突,学生就要不断要思考,他还会没有话说吗?

如何制造合适的心理“冲突”呢?有一个方法值得我们注意,这就是“对等冲突”。所谓“对等”,是说制造的冲突有两面性,学生从“左”去看有道理,而从“右”看还是有道理,这个“左”“右”的冲突空间尽量相当,不能一边十分在理,而另一边却明显没有道理。不对等,学生没有思考的必要,学生也懒得去思考,当然就没有话说。《我的想法》创设的四个问题的“左”“右”都有较大的弹性空间,都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说出一些道理。本册口语交际教材内容,最能说明这个对等冲突的大概属第四单的《应该听谁的》。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骑驴》本身就创设了“左”“右”相当的一系列心理冲突,我们稍微提炼即能激发学生思考。如,驴本来是可以让人骑的,问题是小毛驴骑了两个人,该不该?骑一个,是该老人骑呢,还是该小孙子骑?如果老少都不骑让驴闲着又如何呢?每个难题都可以从两个方面找到理由,每次冲突,都可以说出合理与不合理的方面。这样,为学生制造对等的辨析空间,就能充分激发学生思考与表达的欲望。

三、关于“互动”

从前面的案例中,我们已经发现,多重情境其实就有多对冲突,多对冲突交锋过程的来来回回,就是“互动”。不过,教学实际中,不少“互动”面窄、单调,忽略大多数学生,致使口语交际还是“冷场”。因此,在口语交际课设计中除了要考虑“情境”与“冲突”外,还要特别如何设计更多层面、更大范围的“互动”。

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我们去“旅游”》,教师在设计时要考虑学生情况,如一个景点,有的学生去旅游过,有的没有去过。我们要注意不能把话语权只给去游过的同学,而应该思考如何让没有去的同学也有话说。我们可以让去过的同学当“导游”介绍该景点的景色,没有去过的同学组成“游客”听介绍问情况,实现互动;然后换一个景点,也许原来当“游客”的人就去过这个地方,他便转为了“导游”。我们要尽力让“导游”“游客”互换角色,让全体学生都充分互动。其次,可以进行“游风光发布会”,比谁介绍得美,同时组织“最佳游客”评选活动,比谁听得清,复述好,让每个学生都是谈话主体,都是交流的主动者,使全体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都得到训练,水平都得到充分发展。

“互动”就意味者必须有多个回合。这“回合”怎样才能“多”起来呢?一般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多向”互动多回合。我们的交际不能只是师生之间,还要注意生与生之间、同桌之间、男女同学之间等不同方向。二是“多式”可以多回合。从交流形式看,我们可以用讲述──倾听──问询的三个基本方式进行口语交际。我们还可以由此生发出新的方式,如插话、辩论、演讲、表演、采访、复述、转述等更多的形式。形式多了,回合自然就多了。三是“多层”能多回合。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给予他们不同的锻炼机会,优秀者可以示范演讲,而潜能者可以复述。示范演讲是在练说,而复述同样在锻炼学生的表达。这不同的层次的练习,结合不同的方向和方式,交流互动的回合自然就多了。第五单元的口语交际《合作》不少老师认为是本册较难设计的一课。如果我们创设的情境、冲突巧妙,还能多向、多式、多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或讲一个合作故事,或赞扬会合作的人,或做“合作才能成功”的实验,或采访合作中的人物等)地互动,这个课就不会那么难了。

应该说,人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教材编排的每个训练都突出了“情境”、“冲突”、“互动”这三个元素。笔者以为,既是“元素”,应该是每个口语交际教学设计的必然考虑元素。有了这三个元素,我们可以组合,生成多种变化,设计出更精彩的口语交际教案。当然,并非所有的口语交际教案都必须让这三个元素平均呈现,我们可以结合话题内容在设计时注重突出某些元素。

总之,能创设一个个情境,伴随一对对冲突,开启一次次互动,这就算得到了口语交际设计的要领。笔者建议,在口语交际备课时不妨来个“三问”:我创设了“适合”的情境吗?我设计了“对等”的冲突吗?我设计的互动回合“多”吗?如果您的答案是肯定的,我想,您的口语交际教学一定会很精彩。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7 06:03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识字2



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习目标

①会认“棋、弹”等11个生字。会写“胡、戏”等8个字。

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感。

③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验校园生活的多彩与乐趣。

课前准备

①     物投影仪。

②     展示校园生活的课件。

③     轻音乐磁带。

④生字、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看图引入

①     展示学校生活的图片(可做成课件),学生边看边议,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

②     说说自己的学校生活,以及对学校生活的感受。

学习生字

①     借助图画读本课词语,画出要求认识的生字。

②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学互读互听,相互正音。

③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重点读准“琴”(前鼻音)和多音字“模”。

④     抢答游戏:下面的字你会认了吗?(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卡片)

⑤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咱由交流识字经验,总结识字方法。如,“戏”字用“加一加”的方法或者熟字“鸡”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特别注意“琴”字的下面是“今”,不是“令”。

看图读词

①     小组合作学习,找一找:哪些词语在图画中能找到?再读一读。(难点:“观天气”,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知道一个女孩在做记录,一个男孩在观察百叶箱中的温度表。)

②     哪些词语是图中没有的?找出来读一读。

③     再次练读词语,朗读展示:喜欢读哪一行就读哪一行。

指导书写

本节课指导学生练写“胡、戏、棋、钢”四个字。

①     学生先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然后描红。

②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胡:左高右低,左右宽窄基本相等。

戏: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又”的捺变点。

棋:左边的木字旁捺变点,右边的“其”,中间是两横。

钢:金字旁的竖钩起笔不要超过第二横。

③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第二课时

复习字词

①     自己读词语,如有不认识的字,向同学请教。

②     指名读词语,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感情。

③     同桌互相读生字,互相检查。

④     用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开火车读。

诵读词语

①     老师配乐范读。

②     学生评说老师的范读。

老师提示:

a.要边读边想像,读每个词语都要读出一个画面来。

b.要读出词语的韵律。

③学生有滋有味地练读词语。

指名学生读第一行词语,相机评议,最后齐读。

①     主读后面三行词语。

a.学生自由读后三行,结合图画,边读边做动作边体会。

b.指名读。喜欢读哪行就读哪行,学生读后可以提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为什么喜欢这行词语?为什么要这样读?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和语言。

c.男女生比赛读。

指导书写“观、弹、琴、养”

①     学生观察范字,描红。

②     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重点提示:

观: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左边“又”字捺变点,右边“见”字的撇不宜长,竖弯钩要舒展。弹:左窄右宽,左右长短基本相等。

琴:上边的两个“王”字要写扁一些,中间的撇、捺要舒展。

养:中间的“竖撇”要一笔写成,不要中间写个“王”,下面写成“介”。

③学生找学习伙伴互相欣赏别人写的字,提出改进建议。

读读说说

学生先读一读课后的“读读说说”,理解题目的意思,再来个“生字开花”。比一比看谁说得多,说得多,从中理解字的意思并积累词语。

拓展活动

学校还有哪些有趣的活动?把自己知道的说给同学听。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7 06:03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中“我会填”“我会写”教学设计及思考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城南小学 朱晓赛



【教学片段】

1.学习逗号、句号、问号、叹号的用法。

出示“,。?!”的卡通卡片。知道它们是谁吧?谁和它们打打招呼?

生:问号,你好!Hello,句号……

师:这几个标点娃娃都有自己的房子。你写日记的时候都请它们到自己的房子里去了吗?现在我们就去找找它们的房子吧!

(创设童话情境,引导学生对标点强烈的注意。)

小黑板出示:

1.我今天吃青菜了

2.今天的青菜太好吃啦

3.今天你吃青菜了吗

师:小朋友们自己读读,应该把它们请到哪里?

(让学生根据阅读经验尝试填标点。)

生:问号的房子在第三句,因为“今天你吃青菜了吗”是问问题。

师:你真会动脑筋,小朋友们同意吧?一起来问一问。

(通过评价,强化“问号是用在问句后面”的意识。)

师:句号和叹号的房子请另一个小朋友上来找。小朋友们来评一评。

生:将句号放在第一句后面;叹号放在第二句后面。

学生读句子,体会标点符号表达的语气不同。

师:这时候“,”来了,它哭了,说,怎么我的屋子找不到了呢?谁来帮帮它?

出示:今天早上(   )我吃了青菜。

生:贴逗号。

师:原来逗号娃娃和它们是两类人,它的家在句子没说完的地方。

(强调逗号在句子没说完的地方。)

师:找到了黑板上的房子,我们再到课本里来帮它们找房子。学生在练习里填标点。

2.看图写句子。

师:刚才小朋友们能在课本里将这几个标点娃娃的房子找到,你能将它们在日记中的房子找到吗?

生:能!

(将两道习题结合,让标点练习与写话练习互相推进。)

师:那我们呆会儿就写篇日记,看哪个孩子标点用得好。在写日记前我们到屏幕上的动物园里玩一玩吧!

(课件出示课本中的猴山图。)

看,你在动物园里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很多猴子在假山上玩。

师:都玩些什么?你能不能说说其中的一只猴子?

生:那一只猴子把香蕉皮当成帽子在跳舞。

生:我看到一只猴子坐在假山上一边吃,一边看着前面。还有一只猴子挂在山上,一只手拿着一个大苹果……

生:那两只猴子好像在做游戏,可能在说悄悄话,它们在说:我们躲起来,别让那边的小朋友发现……

师:真可爱的猴子!我想小朋友看到的肯定还有很多。先静静想一想,然后跟小组里的小朋友说说,哪个小组的孩子说得最好呢?

学生在小组里面说、听,教师适当指导。

师:我们再看看,动物园里还有更多有趣的猴子呢!(课件出示:猴子的各种玩耍吃食图片)可以边看边和你的同桌指手划脚,说说点点。

(更加投入地参与“去动物园”的情境。)

师:哪个孩子刚才记住了画上的猴子就请你介绍给大家听听吧!

生:刚才有一只猴子最有意思了!它和那只猴子都在吃冰条,吃得津津有味,冰条上的水都流下来了,我也想流口水呢!

师:是冰棍不是冰条。你说得我都想流口水了!相信大家还见到了更多有趣的猴子。请你们把它作为日记写下来吧,就像你去动物园看到猴子一样。要注意,把逗号、句号、问号和叹号的房子找对!

(再提醒注意标点应用。)

学生拿到作文纸开始写。

【教后反思】

“写话时期”是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如何处理激发学生写话兴趣和培养学生写作习惯之间的矛盾呢?笔者试图以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的教学片段(第一次出现写话练习)为例,通过以下三点整理自己对低年级写话教学的思考。

一、写话兴趣源于课堂情趣

阅读学习一年多、日记刚刚起步的学生几乎都没有句子、段落的概念。他们不会分段,对问号、叹号理解也模糊不清。而标点符号凭停顿和语气处理,是学生难以掌握运用的抽象符号。这需要教师时常提醒,直到学生能正确地使用标点为止。因此本册教材也安排了两组标点符号的练习,本课是第一次出现标点练习。

怎样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标点符号,从而更好地朗读课文、树立写话自信呢?

笔者引入教学时十分重视儿童情趣,让标点符号变成小朋友们的朋友,让小朋友帮标点找到自己的房于。逗号和句号是学生填空时最不明白的地方,我将逗号另外处理,创设“逗号哭了”的情境,让学生特别注意逗号和其他标点的区别。这样的处理使学生更轻松地了解了逗号的特点。

通过这种有趣的给标点娃娃找房子的游戏,让学生深刻地感知标点的位置和作用,能够让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就像识字教学一样,标点也是一回生二回熟,第一印象需要浓墨重彩地处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快乐的找房子游戏中得到了学习的快乐。──通过这样的引入,相信孩子们以后见到标点符号时,露出的是笑容。用童话或生活情境让学生了解标点,甚至用这种方法了解段落,学生运用写作技巧、树立写作信心就有了良好的开端。

二、写话真实出于生活实践

课程标准提倡低年级的写话要有真实的情感和态度,即“我手写我心”。但学生对写话却有畏惧之心,因为看图说话和提要求写话都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没有一个自然的、主观的开头就谈不上“我手”写“我真心”了。

考虑到学生这个学期初已经开始写日记,而且对日记习以为常,我就创设“大家去动物园中玩”的情境,让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大胆地想象自己到动物园中游玩,又在课文图片的基础上另外找了几张图片帮助学生想象、回忆。事实证明用这种方法避开“无从入手”的拦路虎是可行的。学生们果然结合生活、展开想象,结合上课时看到的图片,把二者整合到自己的“日记”中去。很多学生的“日记”非常真实,有些学生把以前去动物园的事情写出来,又加进了在图上、课件上看到的猴子。

笔者认为把写话练习放到日记中的方法有这样几个优点:

(1)让学生没有“写话要费力想”的概念,而是和平时写日记一样轻松自如。

(2)日记是生活的一部分,把写话的内容融入日记的形式来写,是一种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创造想象。学生既在写话中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又在日记练习时发展了口语、观察能力。

(3)获得写话成就感后,学生能更加用心地写平时的日记。

(4)让学生能在文本和生活之间出得来进得去,逐渐将写作融入生命之中。

三、能力发展来自实践练习

语文要在实践中发展。不断在完整的实践中比较、改进写话技巧,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提高。课文中第一个练习侧重比较各个标点;第二个练习侧重说写实践。如果单出示带标点的句子的练习,那么也许课堂上知道了怎样填标点符号,回家写日记时还是没有正确运用的意识。若和平常的语文园地一样把标点练习和写话练习分开,学生对标点的感觉就是脱离文章的,不真实的。为此笔者设计时将二者紧紧结合在一起,说话前做标点练习,写话前提醒用对标点符号,写话后又要求检查标点。这样学生马上就能在写话中更好地认识、使用标点,并在平时的日记中更留意标点符号。可见语文园地中各个版块的内在联系可以挖掘得很深。

无论如何,写话水平的提高需在写话中实现,其间的技巧指导、习惯养成都应该融入日记中教学。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7 06:04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层层诱导 水到渠成

──美妙的《称赞》

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京山小学 周冬花



教材:《称赞》是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全文生动简明地讲述了小刺猬和小獾两只动物互相称赞对方的故事,告诉学生要善于发现别人优点,并真诚称赞别人的为人之道。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互相称赞的快乐。

2.学会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称赞。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苹果、椅子、凳子。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扣题导入



1.谈话1: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咱班的小朋友个个聪明可爱,你们的大眼睛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机灵的小脑袋瓜里藏着许多的问题和知识,有些同学口才也特棒。今天啊,周老师带了许多的小礼物,要专门送给那些上课集中听讲的“灵耳朵”,积极开动脑筋想问题并勇于举手发言的“巧嘴巴”,怎么样?有信心得到这些礼物吗?(生齐答:有)



2.谈话2:瞧!**坐得真好,像个小战士似的!***听得多认真啊,眼睛一直注视着老师……(学生坐得更端正,心里更高兴了)同学们,今天得到老师这么多的称赞,开心吗?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个有关称赞的故事。(板书课题)



3.读题,解题:称赞就是──“夸奖,表扬”。



4.谈话3:同学们这么聪明可爱,相信在家里和学校得到的称赞一定不少吧?能不能给大家说说你都受到过谁的称赞?她们是怎么称赞你的?你当时的心情怎样?



生1:我得到医生的称赞。有一次,我生病打针,忍着没哭,医生说我是个勇敢的孩子,我听了很高兴!(嗯,你这么勇敢是该得到称赞)。



生2:我爸爸常夸我作业写得好!我听了以后写得更好了!(你真棒)



……



师:同学们真是了不起,得到过这么多的称赞!希望你们以后也能得到周老师更多的称赞,有信心吗?



(评: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真诚、激情的称赞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并为下文的课文理解做好准备。)



二、复习生字,初读感悟



1.出示生字果树,认读生字。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可是这些生字宝宝很调皮,他们今天跑到树上来了!有谁能把它们给摘下来?(分别指名读)



2.赛读文中句:现在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家吧!(出示句子)有谁能正确、流利,并且声音响亮地把它们读出来?(指名)如果他们读得好,我们就朝他们竖起大拇指,好不好?



3.开火车赛读课文。



(1)句子读得好,读课文一定更棒!全文一共有10个自然段,现在有请这一组的同学来“开火车”,每人读一自然段, 其他同学当评委,评出“朗读小明星”。



A 赛读。

B 评“朗读小明星”,给予奖励。



(2)思考本文中谁称赞了谁?是怎样称赞的?



A 找出称赞语,并课件出示。

B 指导朗读。



(评:这一环节我利用了摘生字果树和开火车赛读的形式分别巩固了生字,初步感悟了课文,生动而有竞争性,避免了枯燥。同时还设计了一个小问题,起到了提领契纲的作用,一下子抓住了全文重点。)



三、层层深入,理解探究



(一)讲读1—7自然段。



1.师范读1—7自然段,生思考:小獾的小板凳做得怎么样?小刺猬为什么要称赞它?



2.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①小獾的小板凳做得怎样?



生:“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它做得很认真”(课件出示句子)



A “粗糙”是什么意思?B你知道还有哪些东西是粗糙的?(树皮,老人的手背……)



②当小獾看到自己“粗糙”的板凳时,心里会怎么想?



生1:它会很难过。



生2:它会泄气,不愿继续做了。



……



③你们有过做某件事情不理想的时候吗?当时心情怎样?



生1:我有时候晨跑实在跑不动了,真想停下来。



生2:我有时候作业做不出,好烦躁!



……



过渡:是啊!当我们做一件事不理想时是多么需要别人一句真诚的鼓励啊,小獾也是如此,而就在这个时候,小刺猬来了,并及时称赞了它。



④在称赞之前,小刺猬做了什么?



A 生汇报,课件出示句子。B 读句子,你从这一句中发现了什么?(小刺猬观察很认真,他很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⑤小獾听了小刺猬的称赞以后,心情怎样?接下来他会怎样做?



A 生自由说。B出示句子“在我有些泄气……”,从句中你读懂了什么?(称赞给了小獾自信,让它更加努力)



(二)生自由读8—10自然段,思考:小獾是怎么称赞小刺猬的,为什么要称赞它?



1.生自由汇报。



2.如果是你,你会怎样称赞小刺猬?



3.称赞除了增强自信,消除疲劳之外,还有什么神奇作用?



(评: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几个精心设计的问题来逐层引导。其间多采用了“联系生活、移位感受”的方法,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四、拓展延伸



1.设想:如果小刺猬一开始不称赞小獾,小獾会怎样?



2.小结:因此,我们要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真诚地称赞他人,尤其是当别人遇到困难或学习不好的时候。



3.互送“温馨卡”。心动不如行动,现在就让我们把称赞献给朝夕相处的同学吧!(配乐)



  (评:“设想”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到称赞的神奇;互送“温馨卡”,理论联系实际,产生了当场效应,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还增进了学生情感,增强了学生自信,给课堂带来了一个快乐、动感的结尾。)



(总评:整堂课紧紧围绕“称赞”,重点鲜明,条理清晰。从开篇老师对学生激情称赞导入课题,进而切入课文中的称赞语引出故事,再逐层设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最后再让学生付诸行动,可谓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水到渠成。再加上整堂课老师都不吝对学生真诚赞扬、鼓励,更是让学生切切实实地享受了一道“称赞”大餐,可谓教学互益,其乐融融。)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7 06:04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原创:创新教学《坐井观天》案例与评析



江西省赣县城关小学 郭荣秀 评析:钟万莲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成语故事《坐井观天》。文章通过青蛙与小鸟对“天有多大”的一场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目光短浅,眼光狭小。



教学目标:



⒈知识目标:认识“沿、际、信”3个生字;积累、运用词语。



⒉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发挥想象,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⒊情感目标:有积累词语的兴趣;体会青蛙傲慢的语气。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鸟、青蛙的图片、头饰;硬纸卡;奖品。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题



师:今天,动物朋友来我们班做客啦!请一二两组同学用硬纸片卷成圆筒来观察,三四两组同学睁大火眼金睛。(师变魔术般在黑板上下对顶的两角落贴青蛙、小鸟图片)赶紧看看谁来了?



生A(卷圆筒观察的):青蛙来了。



生B(卷圆筒观察的):不对,是小鸟来了。



生C:你们都没说全,我看见了青蛙和小鸟两个客人。



……(师面对争论微笑不语)



生A:(不服气地)不可能,我看得很认真。我只看见了青蛙。



(很多同学附和着)



生B:(脸红气粗)我也看得很仔细,只有小鸟来了。



(不少同学赞同地说:“对……对……”)(哈哈!三四两组觉得好笑)



生C:别争了,快打开纸筒来看一看吧!



(一二两组同学情不自禁打开纸筒)



师:说说看,现在你们看到谁来了?



生:(全班大声地)青蛙和小鸟来了。



(一二两组有同学脸红)



师:怎么回事呢?等你们看完青蛙和小鸟的争论就会明白的。



(师生共写课题并读题)



[评析: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以游戏导题,激起争论,既符合低年级学生好胜、不服输的年龄特点,又把学生的心拉回课堂,对学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创设了争辩的氛围,为理解课文寓意埋下伏笔。]



二、  课件感知



(师播放课件,生欣赏课文朗读。随着动画,自信的小鸟、傲慢的青蛙陆续展现在眼前。生时而凝神静听,时而注目点头,似有所悟……)



师: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一件什么事呢?



生:(小手高举,不约而同地突口而出)它们在争论“天有多大”这件事。



[评析:教师准备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资源让学生走进“文本”,切身感悟青蛙、小鸟的观点,容易与角色产生共鸣。]



三、辩论学文



师:青蛙和小鸟为此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我们也去参加好吗?



生:(情绪高涨地)好!



(师把生分为青蛙队和小鸟队。为了鼓舞士气,还让他们各编了一句参赛口号:“青蛙队,必赢!”“小鸟队,必胜!”)



⒈自由读文,找出各自的观点。



师:为了当好青蛙和小鸟的辩友,可得仔细读书才行。请大家用喜欢的方式读文,找出自己的观点。



(生迫不及待地读起来,有的大声读,有时边圈、划;有的偶尔与同桌交谈几句……)



⒉陈述观点,学习四五自然段。



师:请各方陈述观点──



生:我是青蛙队,我方认为天只有井口大。



生:我们小鸟队不同意青蛙队的观点,我方认为天是无边无际的。



师:老师佩服你们的自信!请看着课件,自信地再次把观点亮出来吧!(点击,出示青蛙和小鸟的话语:“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生读得自信有力,双方各不相让。)



(师指导编谜记“际”──两只小耳朵;练习说句:__无边无际,大得很哪!生说出了“沙漠、宇宙、森林、大海”等精彩的答案。)



⒊自由辩论,学习二六自然段。



师:口说无凭,得有理有据,才能使人信服。请双方辩友再读读课文,找找你们的理由吧!可以小组讨论。



(生讨论交流,过了片刻)



生:(反方提问)请问对方辩友,你为什么说天是无边无际的?



生:(正方回答)请大家看到第二自然段,因为“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



生:(急着帮腔)对啊,我听爷爷说过,整个梅林大街不过长一里多,可我们却感觉那么长。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天当然大得很了!(边说边用手比画了一个“无边无际”的动作。小鸟队队员受到鼓舞,群情激动;青蛙队议论纷纷。)



师:小鸟队,你们想一起说说理由吗?



生:想。(小鸟方齐读第二自然段,注重了“一百多里”的朗读,读得重,拖得长。看来,真的体会到了天辽阔无边。)



师:你们读得多棒啊!飞了一百多里,看来天真的是无边无际的。



生(正方洋洋自得):对方辩友,这回你们该相信自己弄错了吧?



生(反方毫不退缩):我方不会弄错的。请大家看到第六自然段。因为“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青蛙天天看见天,怎么可能弄错呢?



生:老师,我们也想一起陈述我们的理由。



师:行啊!掌声鼓励。(青蛙方认真地读第六自然段,边读还像模像样地配上了动作。自信中透着傲慢,丝毫不把小鸟放在眼里。)



⒋正反两方派记者采访,获得结论。



师:你们读得很认真,表达地也很清楚,都有理有据。那今天的辩论谁赢了呢?谁的观点是正确的?请你们双方各派一名代表,采访一下后面听课的老师,听听他们的看法吧!



(正反双方自由交谈,各推选一名同学戴好头饰采访,生急切得想得到老师的支持。)



师:虽然青蛙队努力辩论了,可是天的确是无边无际的,这是事实!因此我宣布:小鸟队胜出!!!



(小鸟队“吔”,跳了起来。青蛙队无精打采。)



⒌讨论小结明白寓意。



师:失败乃成功之母,青蛙队不用气馁。我们赶快总结总结:为什么小鸟队能赢?小鸟怎么知道天是无边无际的?而什么原因让青蛙坚信天只有井口大?导致青蛙队输了比赛?



(生交头接耳,时而看看文,时而看看图)



生:老师,我好像明白了,因为小鸟落在井沿上。同学们请看,小鸟站得高,看得远,所以能发现天是无边无际的。



(同学们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老师也赞许地点点头。)



生:老师,我也明白了,你们看,青蛙坐在井里,因此它只能看见井口大的一块天,它的视线被井壁挡住了!



师:(看见水到渠成,饱含激情地说)是啊!这就是“坐井观天”!青蛙天天坐在井里,视线被井壁挡住了,所见有限,只看见井口对上去的一小块天;而小鸟落在井沿上,它站得高,所以看得远,看见了天是无边无际的。到了今天,人们经常用这个寓言故事来批评那些目光短浅的人!



(一生若有所思,急着站起来。)



生:老师,刚上课时,拿着纸筒看黑板的同学,他们的视线被纸筒的壁挡住了,所以他们没有看全面,有的只看见了青蛙,有的只看见了小鸟,是这样的吗?



(全场师生欣喜不已,掌声一阵阵响起来。发言的同学激动得小脸通红。)



[评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的。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以“小小辩论会”的形式组织教学,让人耳目一新,教学不再是传统地按部就班,一次一次对话依次学,而是打乱段落顺序,让学生参与辩论,通过查找观点,陈述理由,巧妙地学词学句,感悟寓意。课堂活了!学生的手脑活了!思维活了!这样的教学设计,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提升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使学生学得主动、轻松、有趣!]



四、质疑拓展



师:这个故事真有意思!谁想再读一读?邀请自己的小伙伴,分角色读一读吧!读得好的同学老师会给你们展示的机会,还有奖品哟!



生:老师,听我们两人读。(青蛙的话读得傲慢,小鸟的话读得谦逊而自信。)(老师给同学发奖,顿时,教室里小手林立。)



生:老师,我们能读一读吗?



生:老师,我们也想展示一下!



师:那老师和你们合作,一起来读读吧!(师读旁白,男生当青蛙,女生当小鸟。)(教室里书声朗朗……)



师:你有新的发现吗?有没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生A:我发现文中有两个“笑”字,青蛙和小鸟都是“笑着说”。青蛙的笑和小鸟的笑一样吗?



师:你真是个善于发现,勤于思考的孩子!有谁能解答呢?



生B:我认为青蛙是在嘲笑,因为它觉得井口大的天要飞一百多里,太可笑了,小鸟肯定弄错了!



生A:那你能读出嘲笑的语气吗?



生B:能!(读)



生C:我觉得小鸟跟青蛙不同。它很诚实,是善意的笑,我来读。(试读)



生A:谢谢!



师:你们可真是读书的有心人哪!听!小鸟在劝青蛙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呢!(师模仿读小鸟的最后一句话,学习生字“信”。)



(教师点击课件: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师:看,青蛙听了小鸟的劝说跳出了井口,它像小鸟一样飞得高,看得远。它看见了……



(随着动画,学生边看边说边议,兴趣盎然。)



[评析:多棒啊!一句“再读读这个故事吧 ”,既回归了整体,又开始了新的学习历程。一句“你有新的发现吗?”,就像一块引路石,打开了学生思维,发现了易忽略的两个“笑”,让学生把书读到了心里,对课文的解读可谓锦上添花。发现了小鸟的善意,引向拓展,是多么的自然!]



五、总结升华



师:愿你们能像小鸟一样“站得高,看得远”,送你们一句古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课件演示:全班齐读)



作业:开心1+1



演一演:把故事演给家人看。



看一看:观察无边无际的天,说几句话。



资料袋:收集一则成语故事,准备在班上交流。



[评析:积累语言与运用语言,始终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由成语寓意牵引到古诗,做到了一课一得。]



总评:



《坐井观天》是一篇老课文,不少教师都觉得上不出新意,因几次对话有先后。在教学时往往按顺序逐一朗读,牵制过多。可郭老师执教的《坐井观天》很新颖。可谓教学有法,比较值得借鉴的有以下几处:



⑴巧设情境,积极倡导自主、探究性学习。由游戏导入再到参与辩论,学生自始至终积极主动。



⑵文中识字有新意。先读句找词,再由词提字,体现了练习的层次性,也体现了识字的灵活性。



⑶作业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选,便于学生能动作业。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7 06:05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原创:《识字二》教学设计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邱隘实验小学 朱小芬



  一、我的思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中的《识字二》。以动宾结构的词语形式呈现了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栽花种草、观察气象等一系列课外活动。本课虽然都是词语,但排列讲究,读起来琅琅上口,极具韵味。



低年级学生喜欢形象、具体的事物,文本呈现的内容大都与学生校园生活有关,学生通过同桌合作、打节奏等各种形式的朗读,借助插图理解词语的意思,认识生字、词,学生一定会感到熟悉、亲切、有趣。教学时,引导学生感悟动词的准确运用,在反复朗读、打节奏中发现词语的结构特点,从而体悟文本的美感,同时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向往,对艺术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提醒、“小老师”带读等形式会认“棋、弹、钢、琴、胡、戏、喂、鸽、养、航、模”等11个生字,能够准确书写“琴、胡、戏、棋、弹、钢、养、观”等8个字。

  2.通过自读自悟,熟读课文,体会词语结构的特点,感受语言的节奏感。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掌握汉字的识字规律。

  4.使学生能够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验课余生活的多彩与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感悟动词的韵律。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去参加课外活动,你们想去吗?(师出示课件:与文中词语相关的各类活动的图片。)你们最喜欢哪项活动呢?(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



根据学生说的,把相应的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按文中的排列顺序)。

 (设计意图:从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自然地出示本堂课所要学习的词语。)



  2.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小组合作,认读词语。

你们认识这些新朋友吗?请你大声地喊喊它们的名字吧!(生自由操练)。



  (设计意图:摆脱以往固定的“读一读,认一认”的方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给学生布置认字任务,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看来啊,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热心,刚才喊得很响亮,可是,有几个小朋友可能遇到了不认识的小伙伴,赶快请教你的好朋友吧!(生自由操练)。



  汇报:指名朗读词语(请2-3个学生读词语)  齐读

  2)探究识字

刚才,我们认识了好多词语宝宝,那么这些生字宝宝你们认识了吗?(课件出示“棋、弹、钢、琴、胡、戏、喂、鸽、养、航、模”等11个生字。)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一记。(生自由操练)



请一位小朋友做小老师带读,其他小朋友领读。



哪些热心的小朋友想提醒大家怎样记住这些字?(请小朋友用猜谜、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说一说记字的方法。)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一记,孩子们的思维是活跃的,不能忽视孩子的每一项“创意”。)



  3)游戏巩固字词

生字词语宝宝想跟你们做个游戏。游戏的题目是“做做猜猜”。(游戏规则是:请一个小朋友来做小演员,演一演这些词语的相关动作,再请一组小朋友上来猜,根据做的动作,迅速指出黑板上的词语卡片,其他小朋友做评委,如果点对了,你们就大声念这个词语。)



(生操练)



(设计意图:游戏是深受孩子们欢迎的。因此,在巩固生字词中用游戏方式,使学生不会有倦怠感,既能起到巩固作用,又能起到振奋学生精神的作用。)



  3.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小朋友们喜欢的活动项目可真多,那么你们能打打节奏,用你喜欢的方式,把文章读得更好听吗?(学生自由操练,小朋友们边打节奏边读。)



刚才我发现小朋友们都读得很认真,谁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呢?(指名请个别学生边打节奏边读)。



  汇报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①生1一字一拍:以×××的节奏边读课文,边拍手。



  ②生2一词一拍:以×─××的节奏边读课文,边拍手。



  (设计意图:用不同的方式再读文本,通过拍节奏,让学生体会到的文本的韵味。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肯定学生的创作。)



请你们再仔细地观察黑板上的这些词语,看看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四人小组可以讨论一下。(小组交流,各抒己见   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教师提醒等方式,让孩子自己去发现词语的特点,体会发现的乐趣。)



小结:你们都是些爱动脑筋的孩子,这些词组第一个词都是表示动作的,后面两个是



表示事物名称的。那么你能完成下面的练习吗?



师出示练习:拉(  )  打(  )  踢(  )  送(  )



      (  )风筝  ( )小鸡  ( )树苗  (  )书法



你们还能从我们的学校生活中找出这样的词语吗?(生操练)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悟动词的准确运用。)



真是些了不起的孩子,有个小作者呀,根据我们课本的内容给我们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师出示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自由读、齐读)。



下象棋,练书法,画图画,比比谁的本领大;



弹钢琴,拉二胡,唱京戏,畅游文艺小天地;



栽花草,喂鸽子,养金鱼,探索自然小秘密;



做航模,学电脑,观天气,从小立志学科技;



爱生活,讲科学,求创意,兴趣广泛展才艺。



  (设计意图:用一首儿歌将文本连成一个整体,通过诵读,既能巩固所学字词,又有利于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向往,对艺术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



  4.指导书写,识写结合。



  现在我们来送几个迷路的生字宝宝回家。(师边板演,边强调要注意的部分      生写,师个别指导)



  5.课外拓展,联系巩固



  1.请小朋友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找找这样的词(师指着板书)。



  2.选择你喜欢的活动来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



  板书设计:(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



下象棋  练书法  画图画



弹钢琴  拉二胡  唱京戏



栽花草  喂鸽子  养金鱼



做航模  学电脑  观天气



爱生活  讲科学  求创意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7 06:05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欢庆》教学案例



长春市解放大路小学 刘明玉






[教材简析]

《欢庆》是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文篇幅短小,通过8行诗向人们展示一幅欢庆的热烈场景。

[教学说明]

本次教学以识字和朗读为主,力求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充分自主识字,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感悟诗的意境。低年级在识字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将字与文紧密结合,边识字边读文,如:“献、帜、洁、奏、曲”学生总结了许多识字方法,学生学的主动,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作用。下面,就识字方面谈谈学生的自主识字。

[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献、帜、洁、奏、曲”这几个生字卡片)

师:这些字你们认识吗?是怎样记的?

生:我会记“献”。“南”加“犬”就念“献”。

生:我会组词,“奉献” “献给” “献上”。

生:我能用“献”说一句话:教师节到了,我给老师献上一束鲜花。

师:这些办法真好!为了庆贺祖国妈妈的生日,田野带来了一份丰厚的礼物。(出示课件)你们看,这是什么?

生:果子,蔬菜,稻子,秋天丰收了!

师:对,能把田野献上的果实读给大家听一听吗?指导朗读第一行。看到这金黄的果实,你会想到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农民伯伯的笑脸。

师:还认识了哪个字?

生:我认识“帜”。编个顺口溜:“只有一条毛巾”

生:巾加只就念帜。

师:谁能组个词?

生:旗帜

生:独树一帜

师:真好,知道的词真多,用的很正确。旗帜就是旗子。书中说什么样的旗帜?

生:“火红的旗帜”

师:是呀!“火红的旗帜”是无数先烈的鲜血换来的,每到欢庆时,我们就会看到彩旗飘飘。这是什么?(枫林的课件)能读出欢乐的情景吗?比赛读

师:请继续汇报

生:我是这样记“洁”的。把东西清洁干净要用水,所以“洁”是三点水旁。

生:“洁”是形声字。清洁、洁净、整洁。

师:“洁”就是纯洁干净。可以说洁白的什么?

生:洁白的羽毛、洁白的雪花、洁白的天鹅、洁白的鸽子

师:出示白鸽课件。白鸽是和平的象征,能读出祥和的景象吗?指导读第三行。

生:奏:奏乐、奏起乐曲。和“曲”用在一起

生:我会用“曲”组词 “歌曲、乐曲 、曲调、曲子。”(小组比赛,看哪组组的多)

师:此时,大海也为祖国母亲奏响一支欢乐的乐曲,你们听,感受到了什么?(课件演示)指导读

师:同学们,你们用了很多识字方法,自己学会了生字,真了不起,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总结出更多的好方法。

小结: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林,洁白的鸽子,阵阵的松涛,构成了多么美丽、祥和的图画。

齐读前四句

师:知道祖国有多少亿人口吗?这十三亿人民就像祖国妈妈的孩子,你愿意加入这欢庆的队伍吗?读后四句

配乐齐诵全诗

此教学片段,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紧密与诗文结合,落实了字的音、形、意。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7 06:05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亲近自然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山东德州跃华学校小学部 于静 李怀源



教材解读

本单元共有五篇课文,有描写山水的谜语诗,有极富儿童情趣的儿歌,有风景如画的江南风光,有农村教育的新面貌,还有渗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情怀,整组课文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能够激发学生乐学的愿望。

在本组教材教学中 ,要体现教学的整体性,教师可以带孩子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认识身边的事物,用眼去欣赏,用耳去倾听,用心去感悟,使孩子能够有一颗爱大自然的真挚之心。

学情分析

孩子刚刚学完拼音,对课文、生字的学习应该说兴趣很高,应抓住这一契机,培养孩子的兴趣。识字与写字对孩子来说是最大的困难,教学中应适当给孩子渗透一定的识字方法,如“语文园地二”“读读比比”中:了──子 ,木──禾等,一年级孩子往往受其心理特征所限,不会主动发现和注意,需要老师进一步引导。

学习目标

1.会认读56个生字,会写1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情感。

3.以文本为载体,引领孩子们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走进语文学习,在朗读与想象中走进文本,使他们体会到阅读是快乐的。

教学重难点

1.识字与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说明

本单元以“认识身边的景物”为主题,大体可分四个模块,模块一“走出课堂看风景”让孩子对景物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模块二“走进文字看风景”又分四部分,从不同程度让孩子感受景色的美丽;模块三“感悟景中情”是对整个单元的一个整合,起到巩固、延伸的作用;模块四“多种形式来识字”把识字单独拿出来作为一个模块,在总结识字方法的同时,扩大孩子课外的识字量。

模块一:走出课堂看风景

主要想让孩子走出课堂在一个大环境中整体感受祖国美丽风光,教学时组织学生开展“美丽景物”为主题的活动,让孩子收看影视资料、搜集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收集图片……为学生学习课文,认识课文中介绍的景物、体会情感做好感性经验和相关的知识积累。

一、走出教室,发现美

(1)和孩子一起走出教室,寻找校园中的美。

(2)说一说你发现的美丽景色。

二、影视资料,展现美

(1)展示不同季节的图片,让孩子了解不同季节事物的不同特征的美。

(2)展示祖国各地风光的图片,让孩子初步了解到祖国的广大,感受各地不同景色的美。

三、搜集图片,感悟美

(1) 搜集自己喜欢的图片,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张图片。

(2) 拿起手中的画笔,把你心中认为最美的景色画下来。

模块二:走进文字看风景

“画中景”于四季风光、各地风情于一体,都是描写自然风光的,这四篇课文相对独立,但也有一定的共同性,教学时应注意文章的整合,鼓励孩子熟读课文,欣赏文中美丽的景色,同时要落实识字与写字的任务。

尝猜谜乐趣

一、读儿歌,引入新课

二、创设情景,整体感知

1.多媒体出示山水画,引导学生说观察到的景物。

2.指导由远及近地观察图画,说一说图上的内容。

三、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自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

2.把课文多读几遍。采用多种方法巩固生字读音。

3.用游戏的形式巩固识字。

4.交流检查。

四、再读古诗,加深理解

1.赏读课文,理解课文。

2.配乐朗读。

3.练习背诵。

五、课外延伸,综合实践

1.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一猜今天学的谜语,并和他们一起找一些谜语。

2.课间玩谜语竞猜的游戏。

析四季特征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二、感知内容,自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不认识的字。

2.自己把课文多读几遍。

3.小组轮读课文,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4.集体检测,巩固自学。

三、体会情感,引导朗读

1.观看关于四季的动画。说一说你喜欢的季节。

2.把你喜欢的季节读给大家听。(指导孩子朗读)

3.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季节。(进一步指导孩子的朗读,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四、创设情景,说话练习

1.( )对( )说;“我是春天。”

2.( )对( )说;“我是夏天。”

3.春天桃花红,夏天荷花开。

  秋天菊花黄,冬天腊梅香。

仿说句子:

桃花红红她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菊花黄黄她对白云说:“我是秋天。”

五、扩展延伸

画一画你自己喜欢的季节。

观秀丽风光

《小小竹排画中游》《哪座房子最漂亮》都是以儿歌的形式呈现的,课文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诗句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设计思路大体相同,以《小小竹排画中游》为例:

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展示交流模块一中孩子搜集的关于江南的图片,让孩子整体感知江南风光的美丽。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三、熟读课文,感悟内容

1.学生自读感悟。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1)整体感悟江南的美丽风光。

(2)“鸟儿在唱……”(扩展想象什么鸟?它们在唱什么?)

(3)“鱼儿在水里游……”(扩展想象)

(4)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看图指导孩子理解)

(5)岸上漂亮的小房子(看图补充)

(6)质疑问题,尝试解答。应重点理解的词句:竹排、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

四、回归整体,感情朗读

1.自由读。

2.指名读。(评价、指导孩子的朗读)

3.表演读。

五、综合实践,扩展延伸

1.江南是鱼米之乡,物产丰富,风景秀美,那么你觉得我们的家乡美吗?美在哪里?

2.召开“美丽家乡”交流会。

感人文情怀

一、情景引入,激发兴趣

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位熟悉的小朋友(小树的头饰)老师扮演小树,你知道我能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自学生字。

2.小组合作在读中巩固生字。

3.用“识字火车”“我当小老师”等活动认读生字。怎样认识的?用什么好办法记住?

三、细读课文,入境入情

1.仔细观察图画,联系图画再读课文。

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重点2、3自然段,读这段话你想到了什么?

(针对孩子的讨论,加深对句子的感悟和理解)

2.讨论:你感到爷爷怎么样?为什么?你还见过哪些人这样做过?

四、赏读全文,熟读成诵

展开想象,加上爷爷和小树的对话,把课文内容演一演,

模块三:感悟景中情

这一模块实际上是对前两个模块的一个整合,同时对课文做适当地延伸,从内容与情感的角度整合全组课文,包括本单元口语交际中的“我们的画”。

一、谈话导入,整体把握

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这四篇课文分别是……你最喜欢哪一课?为什么喜欢?

二、读书回忆,综合理解

美丽的《画》让我们认识了谜语的特点,《四季》让我们了解了代表四个季节的景物,《小小竹排画中游》把我们带进了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那座房子最漂亮》展现了农村的新风貌,爷爷和小树让我们学会了互相关爱……相信如此美的课文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你印象最深,自己最喜欢的课文背给爸爸妈妈听或把你喜欢的景色画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三、结合实际,扩展训练

我们的小学堂那么美丽,有:青青的____________

              白白的____________     

              宽宽的____________     

爷爷给小树穿上了暖和的____________。小树为爷爷撑开了____________

我还可以说:

暖和的____________

绿色的____________    

雪白的____________    

漂亮的____________    

爷爷门前有一棵小树。

我家门口有____________    

四、口语交际,延伸扩展

将《语文园地一》中的口语交际“我们的画”融入其中。

(一)谈话激趣,创设情境

1.比一比谁的画最漂亮。

2.小组评比介绍自己的画。

(二)自由组合、看看、评评别人的画。(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及口语表达能力)

(三)班内举办画展。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7 06:06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一(第一课时)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东岗小学 史超

教学目的

认识“图、梨”等八个生字;会写“波、浪”两个生字。

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并感悟到是勤劳的人们使秋天更美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将自己的情感通过朗读体现出来。教学用具:

课文插图的放大挂图。

课件(包括生字、词以及句子练习)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秋天来啦,天空是那样蓝,白云是那样美,老师特别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景色宜人,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是一个美丽的丰收季节。今天,我们一起到山野去郊游一番,好不好?(出示挂图。)

2.看图说说是谁告诉我们秋天来啦?怎么告诉的?

对,它们告诉小朋友们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这么美的景色不就是一幅秋天的图画吗?(板书课题:秋天的图画。)

3.指名读并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全文。要求读准课文中的字音,不认识的字请书中的红苹果帮忙。

2.读完后你知道了些什么?

课文第一句就告诉我们美丽的秋天来啦,想想该怎么读?

秋姑娘还给我们带来了好多礼物,不过得先过生字关。

3.熟悉生字(课件展示)。

图-图画 梨-梨树 笼-灯笼

浪-波浪(见过大海的波浪吗?是什么样子的?)

粱-高粱 燃-燃烧 颊-脸颊(摸摸自己的脸颊)

勤劳-(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是勤劳的?)

4.书中有一句话把这里的好多词都装进去了(出示课文第二句)。

(1)指名读。猜猜秋姑娘带来了什么本物?

(2)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小秘密?

师:这多有趣呀,灯笼变成了金黄色的梨,脸颊变成了红红的苹果,波浪变成了金色的稻海,火把变成了红红的高粱,这么好的句子谁来读读?

(3)指名读、齐读。

这时候,如果你走到梨树、苹果树、稻海、高粱身旁,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谁使秋天这样美丽?

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大雁都说了些什么?从书中找一找,读一读。

(4)大雁说得对吗?为什么?

勤劳的人们,你们真了不起!

(课件出示)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______的图画。

师:是你们把秋天变得这样的美丽、神奇。梨树、苹果、稻海、高粱都会感谢这些勤劳的人们,让我们问问它们吧!(出示课件)

谁使你这样美丽?梨树说:“是把我变成金黄的灯笼。”

苹果说:“是勤劳的人们让我____。”

稻海说:“____________________。”

高粱说:“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学写“波、浪”两个生字

四、总结全文

今天大家在山野里玩得高兴吗?由于时间关系,我们马上就要离开这儿了,不过我们相信明年这里会变得更美丽!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二
  
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松柏小学 杨 玲 陈 列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初步懂得“劳动创造美”的道理。

2.学习生字,会认八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准备:

相关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说话入境,绘画导入

秋姑娘悄悄来到我们身边,你们找到她了吗?

1.先同桌交流自己课外在小道旁、广场中、公园里、草地上观察到的秋天景象。

2.在音乐声中,让孩子们画、剪、贴,自己动手装扮教室。成熟的瓜果,金色的稻浪,南飞的大雁……

3.就让我们在这喜人的丰收图中学习《秋天的图画》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画画生字,把生字读准确;

想想生字,把生字认一认;

读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三、诵读课文,读中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默读、同桌互读、表演读)。

2.找出自己最喜欢或认为最美的句子,多读几遍。

3.读句子(读哪句,课件演示哪句),师生欣赏、评议,练习朗读。

对“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这一重点句,不仅要进行朗读训练,还应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如: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些词语很美?(课件:黑白色的秋天的图画),你觉得美吗?对,色彩不仅使图画变美丽,而且使句子更生动。你还能说出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能不能用它来说一说你的同学、教室、家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感悟“劳动创造了美”。

5.用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课文。(可看深件背,同座位互背,下位找好朋友背……)

四、各展所长,赞美秋天

1.启发谈话:小朋友,你眼中的秋天美吗?你喜欢它吗?勤劳的人们用双手画出了秋天的图画,我们也用不同的方式来赞美秋天,好吗?

2.自由组合,赞美秋天

画画组:画秋天

写作组:写秋天

表演组:演秋天

歌唱组:唱秋天

五、识记生字,书写生字(略)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7 06:06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巧设情境 朗读感悟 自主表现──《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辽宁省葫芦葫芦岛市炼化二小 赵刚

一、创设情境,想象激发兴趣

1.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文中三幅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我们看这三幅画面上的石头像什么呀?选择其中的一块石头想一想、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2.同学们想得好,说得好,老师真为你们骄傲。刚才,小朋友们看到的和描述的是安徽省黄山的石头,它以奇特闻名世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山奇石》,齐读课题。

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学生富有想象力,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敢想敢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进人情境,有了学习的热情,很自然地进入。

二、初读感知,调动情感参与

1.教师配乐边出示相关内容的课件,边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

2.学生听后谈感受:听老师读完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3.同学们现在就自己读课文吧,亲自感受一下黄山石的奇特。注意要读准字音,读不好的地方反复读几遍。

[教师范读将学生带入情境,学生初步感受到黄山石的奇特。让学生说出此时想说的话,谈出自己感受,又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也确实是尊重学生的一种表现。」

三、自主识字,体验学习快乐

1.教师出示14个带有拼音的生字词课件,学生自主识字。

2.四人小组自学字音,给生字组词。

3.汇报──“小老师教生字”:教师将14个生字做成苹果形的卡放在小筐里,让学生到前面的小筐里取苹果卡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教同学们认字。

[学生是乐于模仿的,平时教师教学生认字时的过程学生已记在心间,让学生当小老师,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教同学,学生积极踊跃,兴味盎然,其他学生也有了更高的识字热情,学生真的成为识字的主人,强化了学生识字效果。]

四、表情朗读,感悟山石奇特之美

1.同学们再读课文,想想文中都写出了哪些奇石?

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练习朗读,看谁读得好。(学生练习,教师适时指导)

3.还能用其它形式表现出黄山石的奇特吗?(鼓励学生用背诵、表演、编故事、做导游等方式来表现。)

「朗读是学生感受课文内容的基础,自我感悟才会有最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黄山石的奇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多方面多形式,学生必然会感受深刻,更真切地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伟大。]

五、拓展训练,想想画画说说

1.黄山奇石还有很多,把你想象出来的用彩笔画一画,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

2.根据自己画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给大家听。

[教师安排这一环节,突出表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动笔画、动脑想、动口说,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参与,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同学们,安徽黄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课后大家可以通过问家长、翻阅图书、上网查寻等方法找找有关黄山的资料,下节课我们来个“我知道的黄山”小型汇报会,还要评出“小小黄山通”。

[树立大语文观,加强课内外的联系,不局限于课本的学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获取知识,相互交流,培养综合素质。]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7 06:06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放手让学生感悟诗韵——《山行》教学片断及反思
  
浙江省宁波市华山小学 吴红燕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儿童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要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培养语感”……这是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的理念。如何使儿童在读古诗的同时,真正感悟到古诗的意境,体会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下一个片断,我们或许会有所启发:

[案例片断]

(通过自读──—同桌检查纠正──—齐读等方式使学生能把古诗读正确)

师:小朋友读书的水平可真高,一会儿就把这首古诗读通顺,读正确了!请小朋友们再轻轻读读这首古诗,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们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学生小组学习)

师:哪一组先来交流。

生:我们组知道“远上寒山石径斜” 中后半部分的意思:山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

生:我可以帮助第四小组的同学补充一下。“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意思是说远远看去,山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

生:我们知道“白云生处有人家”是说白云的深处有一户人家。

师:是吗?

(教师随机板画山中云雾绕绕的地方有几座房子)

生(看了黑板上的板画后举手):老师,我觉得不是白云的深处,应该是在山上有几户人家的房子。

师追问:那古诗为什么说是“白云生处”呢?(教室里一片沉默,片刻,有一名学生举手)

生:因为山很高,比天上的云还要高了,所以是“白云生处”。

师:我今天惊奇地发现,我们小朋友读书的水平已经超过了老师。读书的方法也越来越高明,像刚才结合图画来读懂古诗,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其他组还读懂了哪几句呢?

生:我读懂了“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说霜叶比二月的花还要红。

师:你说得不错,但这里的“霜叶”是指什么叶子呢?

(教师随即出示书中的插图)

生:“霜叶” 指枫树的叶子。老师,我有点知道“停车坐爱枫林晚” 的意思。

师:那你说说看呢。

生:我是从书中看出来的。作者在小路上走,看见傍晚路边的枫叶太美了,就停下车来。

师:小朋友,你们真是太棒了,自己读懂了这首古诗的意思。

(这时,一名学生把手举得高高)

生:老师,我不知道“寒山” 是什么意思?

生:“寒山”是一座山的名字。

师反问:真的吗?

生:我认为不是。

师继续追问:那为什么要用上“寒山”呢?(教室里鸦雀无声)

师启发:小朋友,你们想想,这首诗是描写什么季节的呢?

生:秋天。

师补充:而且是深秋时节,这里的“寒山”指的就是深秋时节的山。因为深秋时节,天气转冷,因此作者在这儿用上了“寒山”。

生:第四行为什么说“霜叶” 呢?

师:谁能回答这位小朋友的问题呢?

生:天冷了,早上就会下霜。所以说是“霜叶”。

师:说得准确一点,应该是被霜打过的枫叶。小朋友,杜牧用几句短短的诗句写出了深秋时美丽的景色,使我们也似乎看到了深秋时节生机盎然的景色,真是太美了。让我们也来赞一赞这美丽的深秋,好吗?

(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古诗)

【反思】

古诗又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在创设自由、和谐、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基础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活化古诗词的形成过程,重新焕发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1.提供学生足够的感悟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让学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见,虽有点乱,但要珍惜这样的时刻。”在实际课堂中,我发现很多教师在提问后就马上叫学生回答,不给学生时间去思考,去讨论。如回答不出,教师或是不断重复问题,或是忙着启发。试想,在这极短的时间内学生的回答能有一定的深度吗?更何况是对古诗文的体会、感悟。根据“合作互动” 的原则,教学中改变了单纯的师生交往形式,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交流等环节,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这样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使学生全面深人地感悟,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和场所。在《山行》的教学中,正因为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组内自读自悟,才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得以绽放,体会得如此有滋有味。

2.教给学生多样的感悟方法。

要使学生通过学古诗文,既受到文化熏陶感染,又从情感上、思想意识上得到美的体验,这就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去研究,去感悟。(1)多层次的诵读。“好诗不厌百回读”。朗读和背诵在古诗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古诗节奏鲜明,音律和谐,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的朗读和背诵的训练指导,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加深学生对诗的理解和记忆,达到“熟读成诵”之目的。(2)要求学生质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是探究的动力。在古诗教学中鼓励学生将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运用启发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学生对“寒山”“霜叶” 的理解,他们用自己的话表述自己对诗文意思的理解,使自己沉醉于深秋的美丽景色之中,虽已百花凋零,然而“霜叶红于二月花”。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7 06:07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一



学习目标

  ①认字、写字;积累词句;以“秋天”为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②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③学习自主策划秋游活动。

  ④乐于学习、乐于展示。

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②识字卡片。

  ③引导学生收集一些风景区的资料,如门票、导游图、景区风景图片。

  ④竞赛评比用的小红花。

  ⑤秋游活动计划表。

教学设计

我的发现

①发现识字方法,学习生字。

a.激趣:今天我请了一些老师教我们识字,他们是谁呢?

课件出示:郊 枝 笼 球 帆 梨

请边读边组同。

引导:由这些学过的熟字做老师,教我们识新的字。他们是怎么教的呢?请你读完

书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小组的伙伴们。

读书讨论,发现识字方法:熟字去偏旁,成为新字。

b.课件出示带拼音生字:交 支 龙 求 凡 利

用各种形式从读、正音。课件隐去拼音。再认读。

C.识字游戏“汉字妈妈找娃娃”。六个学生手执“郊”等六个字,当汉字妈妈,另六个学生手执“交”等六个字,当汉字娃娃。“妈妈”举字先说:“我是‘郊’字的妈妈,我的娃娃你在哪儿?”“娃娃”举字说:“我是‘交’字娃娃,我找朋友——‘立交桥’去了。”

②发现汉字的特点(许多字偏旁相同),写相同偏旁的字。

a.激趣:有四个汉字家庭邀请我们去做客,请看是哪四家,看完后你能根据每组汉字的特点给每家取个名字吗?

b.课件展示:四座小屋。每座小屋内分别有一组字:“植橘橙”“脖胳膊”“苍菊著”“字宜察”

C.学生从读、讨论,按偏旁归类认识。

d.屋子太大,汉字娃娃太少,请你给它们的家再添几个汉字娃娃,看谁添得多,添得对。

a.谈话激趣:从秋游的地点、线路、活动安排来看,各“旅行社”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过,秋游出发前,你们还应该提醒游客们要做好哪些准备呢。下面,再比比哪个“旅行社”替游客想得最周到,会写的可以写出来。

b.学生讨论并说(写)秋游准备,教师深入各组参与讨论并提示要点。

C.采用“游客提问、导游回答”的形式从“衣、食、住、行、知”五方面谈秋游准备。

④总结。

a.总结:各“旅行社”通过研究讨论,为我们的秋游活动出谋划策,拿出了很好的方案。下一步,我们将选定一个方案,快快乐乐地去秋游。其他的方案我建议送给一年级的小朋友,供他们安排秋游活动时参考。

b.颁奖:给“最佳旅行社”颁奖。

《语文园地》教学设计二

①谈话激趣。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收获的季节,喜庆的季节。

秋天多美呀,稻海翻起了金色的波浪,枫林披上了火红的衣裳,苍翠的松柏绿得更加浓郁……秋天是多彩的季节,层林尽染,叠翠流金,景色宜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硕果累累。

学了这组教材,我们真想出去秋游,走进秋天,感受秋天,我们还想为秋天的图画再描上几笔呢!在这节课里,同学们就一起商量商量,我们怎么来组织这次秋游活动。

②商量计划。

a.分组商量秋游活动计划。

全班讨论“到哪儿去秋游”。

根据不同意见分组,意见相同的组成小组。

各组根据《秋游活动计划表》的内容,商量制定比较详细的秋游活动计划。如:秋游的时间:几月几日几点到学校集合。

秋游的地点:某公园、某村、某山……

秋游前的准备:联系各项事宜、发通知……

秋游的活动内容:游览、做游戏、爬山……

秋游后的成果展示:绘画、日记、河边的鹅卵石、山上的野花……

b.推举小组发言代表

提名推荐或自荐小组发言代表。

推荐人说说推荐理由。

根据推荐理由商量决定小组发言代表。

讨论决定

a.   各组代表发表意见,其他组同学及教师可对其进行质疑。

b.各组之间充分讨论每个计划的长处与短处(教师作为学习伙伴之一参与讨论)。

C.全班表决通过最佳秋游计划。

d.分组讨论完善已通过的秋游计划。

e.各组填写秋游计划表(可大家说,一个人填写人

展示台

①总结式导入。

我们学了秋天的课文,读了秋天的小诗,还到野外寻找了秋天的足迹,欣赏了秋天的风光。秋天就像一位朋友,带给我们许多知识和美的享受。有四位小朋友办了一个“秋天”的展览,请大家欣赏。你最喜欢谁的作品呢?

②课件展示:“我们的作品”。学生评论。

③建议学生用多种形式把眼中的秋天展示出来,布置出一间秋天的教室。

④开一个“秋天来到我们班”的展览会。

建议这次语文园地教学用 3课时,其中“口语交际”用1课时。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7 06:07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识字2》(1篇)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识字2》教学设计一
 

学习目标

①会认“棋、弹”等11个生字。会写“胡、戏”等8个字。

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感。

③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验校园生活的多彩与乐趣。

课前准备

①     物投影仪。

②     展示校园生活的课件。

③     轻音乐磁带。

④生字、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看图引入

①     展示学校生活的图片(可做成课件),学生边看边议,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

②     说说自己的学校生活,以及对学校生活的感受。

学习生字

①     借助图画读本课词语,画出要求认识的生字。

②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学互读互听,相互正音。

③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重点读准“琴”(前鼻音)和多音字“模”。

④     抢答游戏:下面的字你会认了吗?(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卡片)

⑤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咱由交流识字经验,总结识字方法。如,“戏”字用“加一加”的方法或者熟字“鸡”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特别注意“琴”字的下面是“今”,不是“令”。

看图读词

①     小组合作学习,找一找:哪些词语在图画中能找到?再读一读。(难点:“观天气”,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知道一个女孩在做记录,一个男孩在观察百叶箱中的温度表。)

②     哪些词语是图中没有的?找出来读一读。

③     再次练读词语,朗读展示:喜欢读哪一行就读哪一行。

指导书写

本节课指导学生练写“胡、戏、棋、钢”四个字。

①     学生先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然后描红。

②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胡:左高右低,左右宽窄基本相等。

戏: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又”的捺变点。

棋:左边的木字旁捺变点,右边的“其”,中间是两横。

钢:金字旁的竖钩起笔不要超过第二横。

③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第二课时

复习字词

①     自己读词语,如有不认识的字,向同学请教。

②     指名读词语,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感情。

③     同桌互相读生字,互相检查。

④     用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开火车读。

诵读词语

①     老师配乐范读。

②     学生评说老师的范读。

老师提示:

a.要边读边想像,读每个词语都要读出一个画面来。

b.要读出词语的韵律。

③学生有滋有味地练读词语。

指名学生读第一行词语,相机评议,最后齐读。

①     主读后面三行词语。

a.学生自由读后三行,结合图画,边读边做动作边体会。

b.指名读。喜欢读哪行就读哪行,学生读后可以提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为什么喜欢这行词语?为什么要这样读?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和语言。

c.男女生比赛读。

指导书写“观、弹、琴、养”

①     学生观察范字,描红。

②     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重点提示:

观: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左边“又”字捺变点,右边“见”字的撇不宜长,竖弯钩要舒展。弹:左窄右宽,左右长短基本相等。

琴:上边的两个“王”字要写扁一些,中间的撇、捺要舒展。

养:中间的“竖撇”要一笔写成,不要中间写个“王”,下面写成“介”。

③学生找学习伙伴互相欣赏别人写的字,提出改进建议。

读读说说

学生先读一读课后的“读读说说”,理解题目的意思,再来个“生字开花”。比一比看谁说得多,说得多,从中理解字的意思并积累词语。

拓展活动

学校还有哪些有趣的活动?把自己知道的说给同学听。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7 06:07
标题: 回复: 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我要的是葫芦》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7 06:08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一(第一课时)


四川省剑阁县教育局教研室 尚翠丽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词语、句子)和课文挂图。

学生:课前认识紫丁香树,翻阅资料查找与紫丁香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导言:同学们,见过紫丁香吗?它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学生说,老师配合并出示课文挂图。)

2.老师小结:紫丁香树叶对生,卵圆形,花小,白色、紫色,有浓香。丁香花春季盛开,芳香四溢,是庭园中有名的花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株紫丁香》。(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向字典求助。

2.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见“我会读”。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教师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

三、朗读感悟,真情互动

1.自由朗读,想一想,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

2.教师范读,读出师生之间的真挚感情。

3.学生自读,说说自己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并读读有关的诗句,提出自己不明白或想知道的问题。

4.分小组合作探究朗读,每组选一节,先准备,再上讲台朗读。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三、四节。

(1)老师一边有感情地朗读,一边课件出示第二、三、四节。

(2)引导学生就老师的朗读进行评议,再自己揣摩朗读。

(3)每组推选一名同学比赛读二、三、四节,由学生互评。

(4)品味词语。

课件展示:“绿叶沙沙”像(  ),“刚开的花儿”像(  )

将让学生比较朗读,体会到“疲倦、挂牵”读起来押韵。

6.学生朗读课文,表达出诗中饱含的感情,直至背诵。

四、拓展延伸,师生融情

问题1:老师日夜为我们操劳,我们要怎样感谢老师呢?(学生抢答。)

问题2:老师,我想对您说……(可以说赞美老师的话,也可以给老师提建议。)

五、生字再现,巩固字词。

1.同桌合作认读生字和带生字的词语;

2.开火车认读生字。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二


学习目标

①会认“株、踞”等  8个生字。会写“休、伸”等   10个字。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③有尊敬老师的愿望。

课前准备

①歌曲《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的录音带。

②实物投影仪。

③生字、生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第一课时

看图激趣导入

①投影“紫丁香”的图片,提问:有谁认识这株植物?(教

  师作简单介绍)。

②有一些同学悄悄地在他们老师的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这株紫丁香代表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诗歌《一株紫丁香》。

初读感知

① 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②同桌互相考考生字,再把课文读给对方听。

③运用多种形式练读生字和词语。重点指导:“踮”(第三声)“您”(鼻音)。

④朗读展示:读自己喜欢的小节。相机引导评议。

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①教师范读或放录音,学生注意体会朗读中所表达的浓浓的师生之情。

②学习第一、二小节。

a.自读会悟,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

b.想一想为什么要“踮着脚尖儿”走进小院呢?想一想这句该怎样读。指名读,评议。

③学习第三至五小节。

a.自读会悟。小组讨论:同学们希望紫丁香能给老师做些什么呢?

b.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体会,指名读相关小节,相机指导感情朗读。例如,通过回忆老师对我们点点滴滴的关怀,体会“时时牵挂”的意思。抓住“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中的“深、困”二字,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从“那梦呀,准是又香又甜”中体会出同学们对老师的关心和美好的祝福。

④播放歌曲《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入这支歌和本文有相同的诗情画意,通过听歌曲,加深对本文的理解。

⑤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复习词语

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认读。

诵读诗歌

①学生先自由练读,再举行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a.分小组练读,选出本组的“小诗人”。

b.全班交流,由选出的同学比赛法,大家评议。

C.小组之间比赛读。

②看图,练习背诵诗歌。

a.学生自己练习背诵。

b.教师背诵每小节的前两行,学生齐背后两行。再交换背诵。

C.小组读读背背。

d.指名背诵课文。

识字写字

①猜字谜:舌头尝出甘蔗味(甜)。一人站在大树旁(休)。

②小组自学要写的字:歌、牵、院、您、除、息、困。重点记字形,理解字义。

③通过谈话,交流各自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教师强化常用的记字方法。注意“歌”的右边

  是“欠”,不是反文旁。

④练习书写。

    院、除: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都有双耳旁。

    “休”要和“体”区另字形。

    休、伸: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都有单人旁。

    息、您:上下结构,上窄下宽,都有心字底。

    歌:第一、六两笔横要短,给右边的“欠”留出位置。

    牵:上边的“大”要写得小一些,中间的秃宝盖要写得宽一些。

⑤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四字格中的位置,描一个,写两个。注意规范学生的书写姿势。

⑥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议。

拓展活动

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你对老师的爱。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7 06:08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三
课前准备

①学生预习: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了解紫丁香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

②学生自制生字卡片。

③教师准备词语卡片、教学挂图。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①教师引言:春天来了,百花齐放,争香斗艳,紫丁香也张开了笑脸。你见过紫丁香吗?

②出示图画,指导学生观察:静静的夜晚,老师正伏在灯下用心备课。

③齐读课题,引导学生提问:为什么老师窗前有一株紫丁香呢?

初读感知

①自由初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②学生拿出自备的生字卡,自主认读。

③小组长带领学习生字词,个人读、开火车读、齐读。

④学生汇报学习生字情况,揭示学生用下面的句式来汇报:我会读XX这个词,请大家跟我读。

⑤开火车检查生字。教师重点正音:“株、除”都读翘舌音;“踮”读第三声。

⑥ 论并汇报: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⑦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选出自己喜欢的小节读结伙伴听。

⑧ 读展示:指名读或小组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⑨全班齐读,整体感知。

指导写字

①小黑板出示10个要写的字。让学生认读后观察字形特点,教师提示书写注意事项。

②全班交流书写方法,教师相机进行书写示范。重点指导“歌、您、牵”。

③练习书写“休、伸、甜、院、除、息、困”。教师脑学生写字姿势是否端正,书写的字是否正确。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①朗读课文

a.分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

b.全班齐读,看谁的表情最丰富,读得最有感情。

②读写词语。

    出示课后练习“我会读”中的词语,学生认读。

    鼓励学生向书上的“学习伙伴”学习,抄写会写的词语。

朗读感悟

①教师范读或指名范读,指导学生读出对老师的崇敬与热爱之情。

②学生怀着对老师的热爱之情朗读课文。

③指名领读,生领:“踮起脚尖儿,走进安静的小院,”齐声:“我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

  窗前。”生领:“老师,老师,”齐声:“就让它绿色的枝叶……”生领:“老师—”齐声:“绿叶

在风里沙沙……”生领:“老师——”齐声:“满树盛开的花儿……”生领:“夜深了,星星困

得眨眼,”齐声:“老师,休息吧……”

④分小组体会读。教师到各小组巡视,引导学生结合图画,在朗读中体会“夜夜和您做

伴”,“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那是我们的笑脸”,“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等重点语句,

体会那一株紫丁香就是代表着同学们对老师的一份深情厚谊。

⑤学生选读。选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来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⑥ 组挑战读。看哪一组读得最有感情,能使老师感动。

⑦全班饱含对老师的深情朗读全文。

书写指导

    写“甜、歌、牵、困”四个字。

    甜、歌:左右两部分宽窄差不多。“甜”字左高右低。“歌”字左低右高。

    牵:上面的“大”字要写小一些,捺变点;中间的秃宝盖要写宽一些。

    困:方框在四字格里要居中。里边的“木”字捺变点。

  说说背背

①说说此时此刻,最想对老师说的一句心里话。

②看着画面,和同桌一起练习背诵。

③表演背诵。

拓展活动

学唱一首歌颂老师的歌曲。要求自主读歌词,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认识。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7 06:08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一分钟》教学设计一

安徽芜湖市育红小学  周玲



教学目标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钟、零”等8个字,会正确书写“欠、元”等8个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读、议、演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在读中体悟到时间的重要,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要做遵守纪律的孩子。教学准备:

闹钟一只  生字词卡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设疑,揭示课题

1.师有感情地朗诵一首小诗。(闹钟显示朗诵时间为1分钟。)

2.这首诗好听吗?有谁知道,老师用了多长时间朗诵完这首小诗?

板书课题:一分钟

3.设疑:我们都知道,一分钟等于60秒,可今天,我们的元元同学却让一分钟等于了20分钟,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将生字词多读几遍。

2.指名读生字词-开火车读(结合书33页,“找找说说”来认记生字)

3.再自由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将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

4.指名分段读-评议-齐读。

三、读第一自然段,指导书写“元、哈、欠、迟”等4个生字

1.课件出示这一段内容,指名读。

2.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些什么?

板书:闹钟响-元元打哈欠-再睡一分钟-不会迟到。

3. 我的发现,在这一段中,有哪些字是我们这课要书写的生字。

4.元元又睡了,让我们把这其中的4个生字各写一写吧!

指导书写4个生字、重点指导““欠”、的写法。

过渡:事情真的正如元元所想的那样吗?他有没有迟到呢?

四、自学课文2~3自然段

1.自由读:教师个别指导。

2.汇报:自己读后知道些什么?

板书:迟到20分钟

3.观察书上32页的图,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说一说元元此时的心清。

4.投影显示句子:“元元非常后悔。”

(1)理解“后悔”的意思。

(2)元元因为什么而后悔。

(3)元元是不是迟到了以后进教室才后悔的?找出能表现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

(4)朗读下面三句话,读出相应的语气:

A:元元打了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B:他叹了口气,说:“我要是早一分钟就就好了。”

C: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五、拓展课文,实践体悟(完成目标4)

1.你们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

(也许也是起床耽误了一分钟,还可能是什么情况耽误了?)

2.你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

3.大家愿意演一演编故事吗?题目“第二天的元元”。

故事发生时间段为:闹钟响了……到学校上课。

学生自由编、演。

4.汇报演出(在演中议一议)。

六、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齐读课文。

2.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课外调查: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提示:思维要发散一些,不要仅限于同学,还可以是其他职业的人,甚至可以是动物,交通工具……)

(3)通过调查这些数据你认为自己有哪些收获?有什么建议?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9 06:54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北京》教学设计一


安徽省芜湖市育红小学 陈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北京的热爱。

教学方法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法、质疑问难。教师教具、学生学具准备:

CAI课件、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北京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北京行政图。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城市的地图吗?

3.师:是的,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到北京去旅游一番。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让我们把课本打开,翻到第45页,同学们试着把课文读一遍,并画出生字。

2.师:读生字的字音,再将生字连成词读一读。(课件出示词语。)

3.请“小老师”带大家读词语,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

4.全体齐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解新知,指导朗读

1.再读课文

  (1)师:同学们,你们的词语读得可真不错,你们能把课文也读好吗?

(2)师:请一位同学来试一试,老师给他配上音乐。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北京的哪儿最吸引你?你最想去北京的什么地方旅游?

(3)师:说说看,他读得怎么样?

(总结:读书要声音响亮、有感情、字音要读得准、注意停顿。)

2.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师:现在你们最想去哪儿看看?

(1)教学第二自然段。

生:我想去北京的中心看看。

(点击课件,展示天安门以及天安门广场画面和第二自然段文字。)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师:让我们看看课文中是怎么说的。(教师范读第二自然段。)

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理解“中央”“庄严”“矗立”等词的意思。

  小组选出代表配乐比赛朗读第二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2)学生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

  生:我还想去看看北京的马路。

  师:好,刚才是老师带领大家去参观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的,这一次,老师让大家自己去看看北京的马路。

  课件出示北京马路和立交桥画面以及第三自然段文字。

  师: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再读读文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点击课件,出示自学要求:1.说说从画面看到了什么。2.读读这一自然段。3.说说读懂了什么。4.问问不懂的问题。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自学讨论。

分小组汇报自学的四个要求。

理解“绿树成阴”“川流不息” 等词的意思。

分男、女生比赛朗读第三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3)教学第三自然段,拓展知识。

生:我还想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集体朗读第四自然段。用“有……还有……”“到处……到处……”说话。

点击课件,播放北京各种名胜古迹、公园、高楼大厦画面,让学生感受北京的美。

自由组合,互相讨论看到了什么,以某个景点为例,续编一个自然段。

当回“小导游”:分小组选代表上讲台演讲续编的内容,教师点击课件,配上相应的图画。“游客” 有问题,也可以向“导游”提问。

评出“最佳导游奖”和“最佳小组合作奖”。

四、课外延伸

师:北京是我们的首都,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把你收集来的关于北京资料告诉大家。

师:此刻,你最想对北京说什么?

总结:北京,首都,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骄傲!

五、集体配乐齐读全文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9 06:54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我们成功了》教学片断及点评
  
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龙山实验小学 钟鸣琪

吉林省龙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赵亚范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

当我将一面五环旗出示在学生面前时,有的同学脱口而出:“咦?五环旗!”“它是奥林匹克旗帜!”我的心里暗暗高兴,却故做吃惊的样子说:“你们知道这么多呀,看来关于它的话题你们有很多很多话要说,是吗?”话音刚落,树林般的小手在告诉我:“我知道!我知道!”

“五环旗是奥林匹克的象征,是奥运会的标志!”

“旗帜上的五环有五种不同的颜色,分别代表世界五大洲!”

“五个不同色彩的环子连在一起,象征全世界人民大团结!”

急性子的张津跑到前面,由于激动小脸涨得通红:“老师,听我爸爸说,原来奥运会主席是萨马兰奇,现在他退休了,新上任的主席叫罗格……” 还没等他说完,学生中又一次响起“我知道……”“我也知道……” 的声音,显然,张津的发言进一步拓宽了其他同学的思路,稚嫩的声音相继响起:

“奥运会每四年举行一次,举办奥运会要提前申请。”

“我知道2000年的奥运会在悉尼举行,2004年奥运会在雅典举行,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

“怎么不早些在中国举办奥运会呀?还得等到2008年?”

这个深层次的问题竟然从一个二年级小,生口中提出,这是我始料未及!好在我也是一个体育爱好者,有关这方面的信息涉猎了一些于是我很清楚地为同学们回答了这个问题。

刚才那热烈的场面在我的讲述中渐渐趋于平静,甚至沉寂下来。当“中国申奥史”展现在学生眼前时,我感觉得到他们那份忧伤、那份焦虑、那份欣喜、那份荣光!这时,我将课前准备的“今夜无眠” 的狂欢场面通过媒体提前呈现在学生眼前。

“如此壮观的场面,作者仅用200多字就把它呈现在我们眼前了。你一定想知道那是怎样的一篇文章吧?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吧!”

在接下来的朗读中,学生们把全部的感情都融入到了课文的字里行间。一向文静的张帆读到“在欢庆的锣鼓声中,人们一遍遍高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时声音是那样的激动而洪高;淘气的骆仕读到“人们相互击掌,相互拥抱,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 时,声音也硬咽了……学生的情感已经饱满到了极限,如果让他们入情入境地表现不但使饱满的感情得到释放,也能使他们的感情得到升华。果然,在我的提议下,他们一边朗读课文,一边挥舞着手臂,好像每个人的手中都紧握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尽情高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 话音刚落我适时引导:“群众可是一遍遍高呼的啊!”随即教室里又响起了一遍遍发自肺腑的呼喊:“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 此起彼伏的激情舒放,把课文内容做了最好的诠释。

教学中燃烧起的激情,调动了我头脑的储备。如此壮观的场面,有多少好词妙语可以描绘呀!刹那间,一串成语闪过,我便脱口而出:欢声雷动、欣喜若狂、载歌载舞、灯火辉煌。学生们及时将这四个成语记在自己的积累本上。尔后,他们纷纷把适合描写这个场面的词、句进行了互动交流。

《我们成功了》一课的成功之处令我欣然记录下了这精彩的一幕幕……

[点评]

在验证实验教材、验证课程标准的研究活动中,我们组织全区二年级教师开展系列研究活动。听了钟老师执教的《我们成功了》一课,在热烈的讨论之后留给我颇深的是钟老师教学思想给予我的思考:

上课伊始,钟老师向学生出示一面五环旗。这一做法立刻引起学生们的极大兴致,他们顿时争先恐后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知道的有关情况……有一个小男孩心愤愤而口悱悱地说:“怎么不早些在中国举办奥运会呀?为什么等到2008年?”一个充满稚气的声音道出了一个沉重的话题,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在几乎凝固了的氛围中,钟老师用深沉的语言向同学们娓娓讲述在1993年中国仅以一票之差失去了2000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在2001年7月13日那个不平凡的夜晚,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了,那是个怎样的不眠之夜啊!让我们再用心感受一下。随即钟老师播放喜讯传来时人们狂欢的录像。

这个既是精心设计又是意外出现的开课形式体现了新课改的诸多精神:

1.教师有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

关于五环旗,学生在不经意间通过不同的渠道或多或少地了解它,但那是无意识的。是零散的。在交流中,学生对五环旗的了解相对全面了、认识相对深刻了,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性的特点。在资源共享的同时,较好地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开放性,进一步说明:“语文教育的外延和生活相等”。

2.教师个人的知识被激活。

据专家分析,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材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源。钟老师向大家声情开茂地讲述“为什么不早些在中国举办呀?” 这个问题时,是在向学生们介绍中国申奥的历史,其艰难历程告诉我们:成功是何等的来之不易啊!在学生激情涌动的时刻,回放实况录像,学习心境水到渠成。

3.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的是形式多样的朗读。

朱作仁教授说过:“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则使人感受”。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钟老师在教学中,把读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本文虽短小但感情充沛,令人振奋。基于这点考虑,钟老师在教学中既充分发挥范读与指导读的作用,又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在第二自然段教学中,钟老师根据句式特点,设计了引读、接读的朗读方式。“登山则情满于山,看海则意溢于海。” 在老师饱满热情的感召下,全班学生振臂高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 此时此刻,他们仿佛就是人海歌潮中的一分子,与其说他们在朗读,不如说他们在用心感受。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中,学生们对课文的感悟得到提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实现有机的整合。

这篇课文文字虽少,但所呈现出来的场面是恢宏的,气势是磅礴的。在学生从真正意义上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之后,钟老师适时向同学推荐适合描写这个情境的成语:

欢声雷动 欣喜若狂 载歌载舞 灯火辉煌

这种独具匠心的设计把课程标准中关于积累的目标落到了实处。关于积累,包括篇章(合写作样式、语言)、生活经验、思想感情等方面的积累。在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的朗读中,实际上就是一种文章样式的积累、情感的积淀。而对于同语的积累,很多教师的确从思想上认识其重要性,但就教学而言,往往只限于课文中的词语,像这样从课文中抽出来又放不到具体的语境中的做法实际是资源的浪废。内化的知识没有适度的点击,缺乏反刍和再现,久而久之就会封存在记忆的仓库而被遗忘。钟老师能够凭借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培养学生的语感与积累水乳交融。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9 06:54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看雪》教学设计一
  
湖北省武汉市育才小学 屈小青 吕璐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了解台湾的有关情况,雪景图,补充儿歌。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雪吗?能给咱们讲讲你看到的雪吗?

雪真美,真有趣啊!今无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看雪》(板书)。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朋友读一读,难读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2.攻克难读的句子。

(1)在我国台湾省,是很难看到雪的。

(2)过春节的时候,孩子们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美丽的雪景。

(3)她顺手指了指地图上的北京。

(4)接着她就给孩子们讲起童年玩雪的情景。

(5)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

(6)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

老师发现这些句子有点难读,咱们看着黑板练习读一读,特别注意读准红色的字词。还可以读给同座的小朋友听,互相帮助一下。

指名读,正音。最后全班齐读五个句子。

3.再读生词(活动词卡)。

4.在小组里用巧办法记一记这些字。

5.全班交流记字方法。

6.游戏:猜字谜。

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7.指名读课文。

检查通读课文情况

三、朗读课文1~2自然段

1.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吗?

2.说说你对台湾的了解。

3.在小组里互相读读课文,读完讨论:台湾小朋友只能在商店里看到用棉花做成的雪景,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四、书写生字

书写“讲、打、指、接、惊”五个字。

行观察它们的结构,注意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学生在书上试写一个,指名上黑板书写。

评价同学的字。再写,同位互评欣赏。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看雪》的生字新词,读了1、2自然段,这些词语还会读吗?读词语。

台湾小朋友只能在商店里看到用棉花做成的雪景,(指图说)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二、朗读课文3~11自然段

1.默读课文,把小朋友们说的话画下来,多读几遍。

(1)指名读画的句子,读完贴出四个问句。

(2)怎么把这四个问句读好呢?我们把他们放回课文中去,再读读。可以跟小伙伴商量商量。

2.创境朗读。

(1)孩子们,现在你们就是台湾的小朋友,我就是那位老师,谁先来问问老师。

指名读第一个问句,还有哪个小朋友也想问这个问题。多名学生问,相机指导读。大家一起问老师吧。(老师微笑点头)

(2)谁还想接着往下问?(提醒学生后面的提示语是惊奇地问)谁也想问这一句?

(问问想好的孩子)你现在心理怎么想的?

再指名读,你又是怎么想的?

带着各自的想法再读这句话。

学生齐读,老师回答并指地图。

(3)接着问第三个问句。师回答:不算太远,谁还想问?

①师描述:下雪了,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

②想亲自感受下雪的美景吗?读读有关的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喜欢的词语画下来。

③喜欢第9自然段第一句的同学,谁来读读?

指名读,你画了哪些词语,你能不能再读读,注意画的词语,把你的感情读出来。边读边想象看到的雪景就能读得更好了。

全班读一遍。

读得这么好,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吧,这幅美好的画面就藏在我们的语文书里。赶快去

找找。(《我是什么》《四季的脚步》两课都有)

找到雪花了吗?雪毯呢?银装呢?

谁上来指一指,说一说。这洁白的冬天就像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太美了,同学们再练读这句话,注意那些表示动作的词,还可以边读边加上动作。

喜欢这句话的同学站起来读,边读边做动作。

飘着雪花,铺着雪毯,披着银装,做得真好。

④第9自然段第2句,谁来读?

指名读,看看图,回忆自己堆雪人,打雪仗的情景,再读。

你是怎样堆雪人,打雪仗的?

再练习。指名读。

把第9自然段连起来读。

⑤台湾小朋友们,读到这里,你最想对老师说什么?

看文中的孩子们怎么问老师的?指导读好停顿。学生表演读一读,体会争着问。

指导读好最后一自然段。

⑥同学们刚才一句一句问得真好,能连起来问吗?师生合作表演读3~11自然段。

3.分角色朗读。

同学们刚才把自己当作了台湾小朋友,读书体会得真好,现在我们分角色在小组里读读课文。

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我们也盼着和台湾小朋友一块玩呢,有个小朋友还把他的心情写成一首小诗,大家读一读。

《欢迎台湾小朋友》

一只船,扬白帆,

漂呀漂呀到台湾。

接来台湾小朋友,

到我学校玩一玩,

伸出双手紧紧握,

热情的话儿说不完。

3.把你们搜集的祖国风光的图片拿出来,你想对台湾小朋友说些什么呢?

4.课后把你想说的话写在图片下面,写好了,我们一起寄给台湾小朋友。

5.书写生字:故 候 奇。





《看雪》教学设计与点评


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龙源湖学校 管丹卉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划出生字。收集台湾风景名胜的资料。

2.课件准备:北国雪景风光及音乐片段。

3.生字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中国地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大家还记得“识字3”里讲台湾岛的三字经吗?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一听?

2.谈话:是啊,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的一部分,台湾人民本来就和我们是一家人。可是由于各种原因,直到今天,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台湾人民还很难和祖国大陆的亲人团聚。今天,我们学了《看雪》这篇课文,就会更真切地体会到台湾人民远离祖国妈妈的心情。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小组内自查:注意读准翘舌音“省、橱、指、仗”和前鼻音“毯、银”。

3.课件出示“我会读”:

台湾省  商店  橱窗  指了指  接着

讲故事  铺着  雪毯  银装   打雪仗

学生自由读、齐读、指名读。

4.借助游戏,巩固识字。

(1)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自编短文巩固识字。

在省城长途汽车站的对面,有一家新开张的金店。金店的橱窗里摆放着一件件闪闪发光的金银首饰样品。金店地面上铺着红色的地毯。妈妈看到玻璃柜里的一条银色的项链,便指着这条项链,问营业员多少钱。营业员拿出这条项链说:“8000元,不讲价。”妈妈接过项链,觉得挺不错,就买下了。

[巩固识字是教学的难点。以上环节,采用多种方法、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不断地复现所学的词语,让学生快快乐乐地认识生字,为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看雪景,读课文

1.出示中国地图,请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北京和台湾的位置。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2.欣赏北国雪景风光音乐片。

3.自由畅谈:欣赏了北国冬日雪景,你想说些什么?

4.假设你就是台湾的小朋友,你一定向往北京的雪景,那么带着对北京雪景的向往,再读课文。

〔利用地图和多媒体课件,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让学生观看北国冬日的雪景,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更深地体会台湾小朋友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四、指导写字

1.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奇”。请学生观察字的结构,写时应注意什么。这时教师再边写边提示笔顺。学生在书上描一遍,临一遍,在本子上写两个字。

2.范写“指”字,学生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了解字形特点,再描红、临写。

3.其余生字请学生自己观察、书写。

五、拓展活动

搜集台湾的有关资料,准备举行“台湾知识交流会”。

[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延伸。鼓励学生课下收集有关台湾的资料或图片,既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又可以加深对台湾的了解。]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课件出示“我会读”中的生字,进一步巩固。

二、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提出自己认为最有意思或最有价值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解决,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2.选择同学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引导大家读书、思考、讨论。教师也可提出重点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如,课文最后一句话,老师为什么要“深情”地说?老师心里在想什么?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增强自信心。]

3.教师朗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中表达的感情。

4.自由读: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小组的伙伴听。

5.展示读:把自己喜欢的片段读给大家听,说说喜欢的原因。

6.分小组读,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意思。教师在各小组巡视,适时点拨,帮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台湾的孩子们对到北京看雪的向往。

7.分角色朗读第3—11自然段,着重指导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体会出“孩子们争着问”的急切心情和老师对故乡怀念的感情。

8.配乐朗读。

〔阅读教学应有层次性、目的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手段,层层推进,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使每一位学生都喜欢读书、乐于读书。在轻松愉快的阅读实践中,自悟自得,获得情感的体验。〕

三、完成课后“我会连”的练习

四、拓展活动

1.展示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台湾的资料,贴在教室的墙壁上,学生在教室中自由阅读,进一步加深对台湾的了解。

2.给台湾的小朋友写一封简短的邀请信,邀请他们到我们的学校来做客。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9 06:55
标题: 回复: 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一

湖北省武穴市实验小学
徐春燕
[教材简析]
《坐井观天》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成语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的一场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目光短浅,眼光狭小。文章语言优美,对话部分生动有趣,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水井”对城市学生来说是一个较生疏的对象,文章通过二幅插图,惟妙惟俏地表现了“井沿”、“井底”的含义,让学生形象的认识了“水井”。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积累词语的兴趣。
2.有感情地朗读对话,能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青蛙自信、傲慢的语气。
3.自主发现字词规律、识字方法和积累词语的方法,能在初步理解寓意基础上发挥各自不同的想象续编故事。
[设计思路]
1.教材处理:这篇课文比较短,生字也较少,又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个故事,所以只用一个课时,侧重学生自由阅读。
2.从学生的学出发设计教学过程,通过自主识字、自读自悟、合作学习、展示交流等形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将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和全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优化教学结构。
4.将识字与朗读,词句教学与朗读感悟有机结合起来,重视整体读。
5.注意识字、写字和词语积累,注重创设识字和朗读的情境,使语文学习具有趣味性和审美性,充分体现形式话、内容实,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准备]
1.课前预习课文,自学生字。
2.教师准备识字卡片,CAI课件和相关音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设置悬念、调动情感
1.根据已有知识自由想象天有多大,并大胆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
2.听音乐范读课文,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1.出示“我会想”图标,引入争论“天有多大?”。
2.设置疑问,引入课题:“无只有井口那么大,不信你就听听下面的故事吧!”
1.通过讨论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对学习本课的兴趣。
2.活跃课堂气氛。


初读课文
——识字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作个记号。
2.多读几遍没读通的句子,再听听伙伴是怎么读的。
1.出示“我会读”图标,交待读课文的要求。
2.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让学生有选择的读通。
3.板书简笔画“水井”。
1.自读课文,再次整体感知。
2.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展示和交流中读书。





自主识字,探索识记
方法
1.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已经认识的字,并读给学习伙伴听。
2.交流,在小组内说自己的识记方法。
3.识字游戏:猜猜我叫啥。
4.区别“信、沿、际”的字形,练习书写。
1.展示生字,让学生在小组内认读,注意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2.鼓励孩子说出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并在全班交流。
3.准备生字卡,请两位学生上台玩游戏—猜猜我叫啥,检验全班学生识字情况。
4.出示“我会写”图标,指导写字。
1.培养自主合作识字精神。

2.在活动中识字,激发学生兴趣。

3.重视写字指导,体现识字与写字相结合精神。


再读课文
——读通
1.自由读课文,读通读熟。
2.配乐朗读,感受全文。
1.出示“我会读”图标,要求学生自由读,读通、读熟。
2.播放音乐,指导学生配乐朗读。

在展示和交流中读书,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细读课文
——感悟
1.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
2.再读课文,找出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
3.看图练读第一次对话。
4.感悟第二次对话。
①读出青蛙和小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②用“因为……所以……”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的看法。
③实验体验:井底看天。
5.朗读感悟第三次对话。
自由读,边读边想:小鸟和青蛙第三次对话应用什么语气?
②小组分角色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来。

1.根据学生悟出青蛙和小鸟的位置板书贴画。
2.通过板书的变化,展现青蛙和小鸟的不同观点,做好情感的铺垫。
3.和个别学生交流,听听学生的朗读和读后的感受。
4.深入学习小组听学生朗读,选择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展示。
5.相机复现生字“沿、信、际”,感悟积累词语:“无边无际,因为……所以……”。

1.体现自读自悟。
2.给学生创设展示分角色朗读和个性化朗读的机会。
3.体现以学定教,以及朗读与识字结合思想。
4.适时组织生字复现巩固识字。



再读课文
——回归
1.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表演朗读。
3.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表演。
4.依据画面,为自己喜欢的角色配音。
1.倾听学生朗读,指导学生体会“自信、傲慢和诚恳、劝告”两种不同的语气。
2.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
3.放影CAI课件,指导学生依据视频配音。


现整体感悟。
在活动中朗读,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有感情的朗读。


续编对话
——拓展
1.说出你对小鸟和青蛙的不同看法。
2.小组学习,续编第四次对话。
3.全班交流续编第四次对话。
1.指导学生挖掘本故事的寓意:要做见多识广的小鸟,不做思想狭隘的青蛙。
2.与学生一起想象续编对话:假于青蛙跳出井口后,他会怎样对小鸟说?

续编对话,拓展知识,激发了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说话能力。

[实践活动]
问问大人或上网查阅,看看天究竟有多大?
把这个故事和续编的部分讲给爸爸、妈妈听。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9 06:56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酸的和甜的》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中国石油大学附属小学 陈晓梅执教 胜利油田黄河双语学校 高 峰点评



(陈老师讲课这天是家长开放日,学生家长和外校教师一百多人坐在教室后面,学生很兴奋,紧张。)

师:同学们,今天这么多人来听咱们的课,咱们得注意什么呀?

生:(纷纷地)得坐好,得多发言……

生:(徐阳站起来说)要大声发言,让大家都听得见。

师:徐阳妈妈,听见徐阳发言了吗?

家长:听见了。(大家笑,学生不紧张了。)

师:对,就像徐阳这样发言。

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糖是什么味的?(生齐答“甜的”)那么醋呢?(生齐答“酸的”)你们怎么知道的?(生不屑地回答“试的呗”)

师:是啊,这么简单的办法却有人不知道,是谁呢?咱们一起看看第17课:酸的和甜的。(师板书课题)

师:读这篇小故事你想解决几个问题呢?

生:(纷纷举手)什么是酸的和甜的。(师板书:什么?)生:谁要知道这东西是酸的还是甜的?(师板书:谁?)生:怎么知道的?(师板书:怎么知道?)生:结果怎么样?(师板书:结果?还有学生发问重复,师归纳。)

师:这些问题要解决,咱们就到课文中找答案。翻开书本,同位一起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再看看8幅图能不能和课文对照起来,开始。

(学生自由朗读,有的两人一个读,一个指图;有的两人一起边读边看图还时有争论。)

师:(表扬读得好的学生,学生劲头更足了)好,第一个问题,什么是酸的还是甜的?

生:(齐)葡萄。

师:好,第二个问题,谁说葡萄是酸的?

生:(齐)狐狸。

师:它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呢?

生:它想吃葡萄吃不着,怕别人吃,所以骗人说是酸的。

生:它很狡猾,怕别人吃,想给自己留着,所以骗人。

师:狐狸是够狡猾的(边说边板书:狡猾),谁读一读狐狸当时的表现?(学生读课文第一段)

师:读得不错,狐狸想不想吃葡萄?(生答“想”。)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读课文,边读边做动作。不少学生也边听边做动作,很入情。)

师:听你这一读,我可知道狐狸是真想吃,但又吃不着,怪不得说酸的(大家笑,不少学生在座位上模仿),大家再读读。(学生齐读第一段)

师:这回让我听出狐狸馋极了、气极了,怪不得它要骗人呢!

师:那么除了狐狸还有谁说葡萄是酸的?

生:松鼠、小兔。(师板书:松鼠、小兔。)

师:他们又怎么知道的呢?谁来读一读?

(生争相举手要求读,很自然地读第2、3、4自然段,先后几个人,有的读,有的说:他们是听狐狸说的;相信了狐狸;以为狐狸聪明就受骗了。读的学生把第2、3、4段读得很入情。)

师:傻小兔、傻松鼠轻易相信了狐狸,上当了。(学生笑。师边说边板书:轻信、上当)谁又说葡萄是甜的呢?

生:猴子。(不等老师要求,便读起4-7段。)

师:真棒!一下子就读出了小猴子的表现,那么小猴子聪明在哪里呢?

生:(很自信,齐答)他尝了呗。

师:小猴子真聪明(边说边板书:尝),你瞧小猴子是怎么吃的?

生:(读句子)“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师:真甜呀!小兔、小松鼠也说……

生:(自然读出课文句子)“啊!真甜。”

师:(读第八段)“小兔子和小松鼠怎么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咱们帮助他们一下,告诉他们为什么吧。来,小白兔、小松鼠、猴子、狐狸上前面来(师请四位学生上前面各饰一个角色),请开始吧。

(猴子上蹿下跳做搞到葡萄要吃状)

兔、松鼠:(齐喊)不能吃,不能吃,那是酸的!

猴:你们怎么知道是酸的?(边说边像猴子一样抓耳挠腮)

兔、松鼠:(齐)狐狸说的,他那么聪明,他说是酸的当然是酸的。你别吃了,多难吃啊。(狐狸在旁边做得意状)

(猴子做吃一颗状,然后做大口大口吃状。)

兔、松鼠:(做惊讶状)给我们吃一颗吧!

猴:给你们,快吃吧!

兔、松鼠:(做吃状)呀,真甜呀!(歪着头,摸着脑袋)那狐狸为什么说是酸的呢?

猴:他骗你们,他没吃着,怕你们吃,所以说是酸的,他自欺欺人。

师:哎,这个词用得好!你给大家说说什么叫“自欺欺人”?(同学们关注地听他解释)

猴:狐狸没吃着葡萄,不知道是酸的还是甜的,他就骗自己,是酸的就不吃了;又骗别人是酸的,让别人也不吃,这就是自欺欺人。

师:太棒了,我懂了,这真是自欺欺人啊。哎,小白兔、小松鼠你们怎么办呀?(下面学生非常兴奋)

兔、松鼠:(做大悟状,齐扭头找狐狸,边打边说)你下次再骗人就打死你……

狐狸:(抱头跑)我再也不敢骗人了,我再也不敢骗人了。(学生鼓掌)

师:(幽默地)哎,同学们,不要把狐狸打死,他只是犯了一点错误,惩罚一下就行了,不能把人家打死呀,那可是犯法的。

兔:老师,老师,我们不打死它,我们从头再演一遍吧。(师应允)

(生从头表演,从表演的动作表情看出他们体会了课文全部内容。全班学生高兴地鼓掌,纷纷要求表演。)

师:今天时间不够了,下午语文课,咱们四人一组,全都表演一下,看谁演得好,好吗?(生一齐鼓掌答“好”)

师:老师还有个难题想请你们帮助。(教室一下静下来)

生:(关心地、焦急地)什么问题?

师:以后我要是遇到不了解的事物,想了解它怎么办呢?

生:你尝尝呗。(大家笑,七嘴八舌:事情怎么尝呀?有人说:事又不能吃。)

师:是啊,吃的东西我可以尝尝,事情我可没法尝。

生:(七嘴八舌)你试试。

生:你尝试一下呗。

师:(高兴地)你们听到了吗?魏雅琳让我怎么办?

生:(许多生齐答)尝试。

师:你们听得真专心,她说的你们都听到了,我就这么办: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要想了解的话就尝试一下,谢谢大家。

(整节课,学生的情绪一直很饱满,在一个个高潮中,学生越学越带劲,争相发言,积极参与,读读、议议、演演、练练,下课了,余兴未尽。)

点评

一、生活的课堂。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其实,课堂教学又何曾不是生活!然而,很多时候,课堂被我们异化了,课堂没有了生活的情趣,生硬灌输,死气沉沉。以致孩子不喜欢语文,害怕学语文。在我们对语文、数学等学科的问卷调查中,孩子最感兴趣的是体育、音乐、美术……最后才是语文。我们把自己的母语教得连孩子都不感兴趣了,甚至都害怕了,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你看陈老师,非常自然亲切地带领孩子进入了一个生活的情景:“今天这么多人来听课,咱们得注意什么呀?”“徐阳妈妈,听见徐阳发言了吗?”一下子把老师、学生和家长拉到了一起,消除了孩子的紧张,搭起了和谐交流的平台。“谁能告诉我糖是什么味的?”老师与孩子一起研究起生活问题,从从容容走进了课文。识字教学历来比较枯燥,但陈老师却给枯燥的字赋予了情感色彩,形成了富有情趣的语境。在第二课时,陈老师把生字制作成卡片,卡片背后隐藏着与之组成的词,几个卡片连起来就是一句话。例如,在教授“串”字时,陈晓梅是这样进行的:卡片正面展示“串”字,反过来的词语是“一串”,句子是“一串葡萄”。然后让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尽情发挥对“一串”的理解和联想,有的孩子说“一串糖葫芦”,有的说“一串钥匙”,有的说“一串辣椒”……一个孩子说“一串人”,“能说一串人吗?”老师马上让孩子展开讨论,大家争论得脸红面赤。最后终于弄明白了“串”的基本用法。

把语文课堂演绎成富有情趣的生活而不是说教的舞台,这是陈老师的过人之处,也是值得每个老师学习的地方。

二、生成的课堂。课堂当然是预设的,我们研读教材、查阅资料、备课、备孩子本身就是一种预设;但预设的不尽是现实生活,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课堂是一种生活,充满了各种变数。因此,在我们现实的语文课堂上,如果对预设的东西亦步亦趋,就会陷入僵化的泥潭。第二节课,在解决生字过程中,有个孩子突然说出了“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在二年级上学期,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一般情况下,与课文无关的知识点,我们会轻轻带过,最多表扬孩子一句:“看,这个小朋友还知道‘守株待兔’这个成语,不简单!”或者搪塞一番:“这个成语我们下了课再研究好吗?”其实这个问题到底还是没有解决。陈晓梅没有这样,而是暂时停下了识字教学,与孩子一起研究和探讨起“守株待兔”这个成语的来历和深刻含义。表面看来这是节外生枝,但它实际上使陈老师的课堂顿时变得丰满起来,生动起来。这样的课堂不是为老师的教学预设而存在的,而是为孩子的学习、为孩子的需要而存在的。

三、人文的课堂。在语文教育中传递一种人文精神,这是语文教育必须承担的重要使命。怎样传递?许多老师感到茫然无措。让我们来看看陈老师的教学。在第一课时结束的时候,老师向孩子“请教”:以后我要是遇到不了解的事物,想了解它怎么办?孩子们争着告诉老师:要尝试!这种细节教育已经超越了学科,它着眼的是孩子综合素质的锻造!类似的细节还有:当大家知道狐狸在骗人时,纷纷要打死它。其实这不过是孩子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但陈老师并没放过这个细节,而是用幽默的语言对孩子们进行了提示。这同样是一种润物无声的人文教育。在两节课的休息期间,有一个小细节尤其让人难忘:面对着叽叽喳喳嚷成一片的孩子,陈晓梅亲切地说:“孩子们,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儿。”看到忙活了一节课的孩子静静地“睡”在那儿,是不是会让每一个家长怦然心动?这不就是真正的人文关怀吗?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9 06:56
标题: 回复: 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风娃娃》教学设计与反思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后江小学 邢艳萍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
一、猜谜导入
1.猜谜激趣: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谜底:风。)
2.板书课题,谈话激趣:你们有没有体验过风?风吹过来是什么感觉?如果风太大了呢?(播放课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写风的?
二、初读课文,感受课文大意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提要求:学生仔细听老师朗读,把课文中的生字圈出来。
2.学生自己拼读生字,同桌互学生字。
3.检查生字掌握情况。读词比赛:抽水、断断续续、吸气、高兴极了、纤夫、流汗、表示、风筝、无影无踪、伤心、责怪。
提示:“责、踪”是平舌音;“抽、示、筝、伤”是翘舌音。“筝”在“风筝”一词中读轻声。
4.多种形式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流利,教师注意正音。
5.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风娃娃做了哪些好事?读一读。风娃娃做了哪些坏事?也读一读。
6.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好事:(1)吹大风车(2)吹帆船
坏事:(1)吹风筝(2)吹衣服、吹小树
三、提问设疑,研读课文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播放课件。(风娃娃吹动风车。)
(2)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3)小组读,然后派一个人来比赛读,并指导朗读。(理解“断断续续”“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学生配上动作表演。)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播放课件。(风娃娃吹帆船。)
(2)风娃娃又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3)指导朗读。(理解“纤夫”,学生配动作表演。)
3.全班朗读第二、三段。
4.你知道风娃娃还可能做哪些好事?(让学生利用校园网找风娃娃可能做哪些好事,在班级中交流。)
5.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后,是怎样想的?读读这一句话。你们觉得它这样想对不对?
播放课件:(风娃娃做坏事。)
6.小结:看来光有做好事的心愿是不够的,帮人们做好事,也不是光有力气就够了,你们回家后再找一找风娃娃好心办坏事的资料,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写字指导
1.屏幕出示四个生字:夫、表、示、号。
2.学生观察写好这四个字的注意点,说一说哪个字最难写?
3.示范写“表”,提示下半部分不是“衣”。
4.提醒“夫”与“天”的不同;“号”的最后一笔。
5.学生先书空,再描红、临写。
6.展示学生写的生字,师生共同评议。
刚开始上课,利用猜谜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再谈自己体验过的风,导入课题时轻松自然。







    此处体现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教师在检查学生生字的掌握情况后进行正音,起到引导的作用。
留给学生自学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充分利用生动活泼的课件,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



学生配动作朗读,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与上一环节相同。

利用网络,帮助学生学习,培养他们利用信息技术查找资料的能力,并结合实际了解风。

通过看课件,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先观察字的注意点,教师再挑较难书写的字重点指导,效果很好。

【设计说明】
《风娃娃》是人教版教材第三册的第16课。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里的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他想为大家做好事,以为做好事很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结果把风筝吹跑,把人们晒的衣服吹跑了,还折断了新栽的小树。人们都责怪他,他还不知道为什么呢。课文结尾留给学生一个问题,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思考后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他人有用。教学本课,先由谜语导入,引起学生兴趣,再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再充分利用课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学习“风娃娃做好事”的部分,并通过校园网的使用培养学生查找信息的能力。然后再播以往”风娃娃做坏事”的课件,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最后教学本课需要书写的四个生字。
【课后反思】
这节课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1.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特点。
当前小学的教学形式以班级授课制为主,受到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全新的信息时代里,信息化整合学科教学应增加新的教学形式。学生在计算机教室中学习,可以利用网络加强相互间的合作学习,自己的学习成果可以瞬间传递给对方,也可瞬间得到对方的指导和帮助。基于此,在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把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学习生字、初读并了解课文内容、观察生字字形和注意点等环节都是通过学生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完成的。教师在其间适时起了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归纳知识点,点拨理解文中的难点。同时,教师让学生通过校园网查找“风娃娃还可能做哪些好事”,利用网络加强了学生相互间的合作学习,并结合实际了解了风的作用。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他们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利用计算机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计算机具有储存、自动编排归档和随时检索的功能,教学材料不再是相对固定的了,而是以最快的速度,为教材补入新的语文信息,并随时以不同的形式提取和积累。通过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还可以将各种不同的信息,如数据、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有机整合在一起,进而展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使抽象的图形、数字、呆板的文字,变成赏心悦目的画面,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的刺激,有利于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本课教师设计的教学课件十分生动有趣,以动画片的形式展现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利用计算机形象、直观、化静为动的特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课文中“断断续续”、“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纤夫”等词句的意思,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9 06:56
标题: 回复: 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风娃娃》教学设计二

安徽省繁昌县实验小学 李秀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谜语,猜猜看是什么?抓不住他的身子,看不见他的影子,小时摇动树枝,大时推动房子。
2.说说为什么猜“风”?你喜欢什么风?谁愿意说一说?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到底写了“风娃娃”的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习。)
2.组织同位互查认读情况,读字、读词,再读生字所在的句子。
3.同学们刚才读得很不错,谁愿意把自己最想读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4.组织开火车读课文,提出要求,大家边听边想:①风娃娃做了哪些事情?②这些事哪几件是好事,哪几件是坏事?
5.(读完课文)现在你可以和同位交流一下,说说你读(听)课文后知道了风娃娃做了哪些好事,做了哪些坏事。
反馈点拨:交流后组织学生反馈,教师给予积极评价。根据学生反馈进行点拨与强化。教师板书:吹大风车、吹帆船、吹风筝、吹衣服、吹小树。
三、小组合作,分块研读,感悟明理
1.同学们真聪明,读了课文后就知道风娃娃做了哪些好事和哪些坏事。那你们四人一小组合作,在课文中找一找说明风娃娃做好事和好心办坏事的段落及重点词句,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1)小组内先自己找句子练习读,再读给小组伙伴听。
(2)读后在组内互相谈谈自己的感受,交流学习。
2.(反馈与点拨)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读得很认真,谁愿意把你找到的句子和段落读给全班同学听一听?
利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①读得真好,还有谁找到了重点词句来试一试?②我发现你有几个词读得比较重,为什么这样读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屏幕显示相应自然段。)
3.学习交流“做好事”板块。
师:风娃娃来到哪些地方?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指名答。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断断续续”,做动作理解“吸”“深深地吸”,用“表示”练习说话。)
教师范读第二、三自然段。
师:风娃娃帮人们做了好事,人们很高兴,风娃娃的心情怎样?分男女生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师: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以后,心里怎样想的?你认为他这样想对吗?谁来读读这一段?
4.学习交流“做坏事”板块。
师:学习小组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风娃娃又来到了哪些地方?做了些什么?结果怎样?
(反馈交流,引导学生理解“无影无踪”“伤心”“责怪”等词语的意思。)
同一小组的学生分自然段读一读。
师:风娃娃听到人们责怪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呢?他知道人们为什么责怪他吗?
师:谁能把风娃娃的伤心、委屈读出来?
师:我们大家能不能帮风娃娃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责怪他呢?如果风娃娃来到你身边,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反馈后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受,明白其中的道理。)
5.进一步练习朗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上台展示朗读,挑战比赛读。(评出本节课朗读小能手。)
四、课外延伸
1.课件:人们利用风力进行发电的录像片断以及刮台风的录像片断,说说风娃娃做了什么事,是好事还是坏事。再次强化学生的认识,明白做事不能光有好的愿望,一定要看是不是对人们有好处。
2.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风的资料展示给大家,说说风还做了哪些好事和坏事。
五、总结:
从风娃娃的身上,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知道我们以后做事该怎么做了吗?对,以后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动脑筋。只有动手又动脑,事情才能做得好。
【板书设计】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9 06:57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语文园地四》中“我会填”“我会写”教学设计及思考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城南小学 朱晓赛

【教学片段】

1.学习逗号、句号、问号、叹号的用法。

出示“,。?!”的卡通卡片。知道它们是谁吧?谁和它们打打招呼?

生:问号,你好!Hello,句号……

师:这几个标点娃娃都有自己的房子。你写日记的时候都请它们到自己的房子里去了吗?现在我们就去找找它们的房子吧!

(创设童话情境,引导学生对标点强烈的注意。)

小黑板出示:

1.我今天吃青菜了

2.今天的青菜太好吃啦

3.今天你吃青菜了吗

师:小朋友们自己读读,应该把它们请到哪里?

(让学生根据阅读经验尝试填标点。)

生:问号的房子在第三句,因为“今天你吃青菜了吗”是问问题。

师:你真会动脑筋,小朋友们同意吧?一起来问一问。

(通过评价,强化“问号是用在问句后面”的意识。)

师:句号和叹号的房子请另一个小朋友上来找。小朋友们来评一评。

生:将句号放在第一句后面;叹号放在第二句后面。

学生读句子,体会标点符号表达的语气不同。

师:这时候“,”来了,它哭了,说,怎么我的屋子找不到了呢?谁来帮帮它?

出示:今天早上(   )我吃了青菜。

生:贴逗号。

师:原来逗号娃娃和它们是两类人,它的家在句子没说完的地方。

(强调逗号在句子没说完的地方。)

师:找到了黑板上的房子,我们再到课本里来帮它们找房子。学生在练习里填标点。

2.看图写句子。

师:刚才小朋友们能在课本里将这几个标点娃娃的房子找到,你能将它们在日记中的房子找到吗?

生:能!

(将两道习题结合,让标点练习与写话练习互相推进。)

师:那我们呆会儿就写篇日记,看哪个孩子标点用得好。在写日记前我们到屏幕上的动物园里玩一玩吧!

(课件出示课本中的猴山图。)

看,你在动物园里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很多猴子在假山上玩。

师:都玩些什么?你能不能说说其中的一只猴子?

生:那一只猴子把香蕉皮当成帽子在跳舞。

生:我看到一只猴子坐在假山上一边吃,一边看着前面。还有一只猴子挂在山上,一只手拿着一个大苹果……

生:那两只猴子好像在做游戏,可能在说悄悄话,它们在说:我们躲起来,别让那边的小朋友发现……

师:真可爱的猴子!我想小朋友看到的肯定还有很多。先静静想一想,然后跟小组里的小朋友说说,哪个小组的孩子说得最好呢?

学生在小组里面说、听,教师适当指导。

师:我们再看看,动物园里还有更多有趣的猴子呢!(课件出示:猴子的各种玩耍吃食图片)可以边看边和你的同桌指手划脚,说说点点。

(更加投入地参与“去动物园”的情境。)

师:哪个孩子刚才记住了画上的猴子就请你介绍给大家听听吧!

生:刚才有一只猴子最有意思了!它和那只猴子都在吃冰条,吃得津津有味,冰条上的水都流下来了,我也想流口水呢!

师:是冰棍不是冰条。你说得我都想流口水了!相信大家还见到了更多有趣的猴子。请你们把它作为日记写下来吧,就像你去动物园看到猴子一样。要注意,把逗号、句号、问号和叹号的房子找对!

(再提醒注意标点应用。)

学生拿到作文纸开始写。

【教后反思】

“写话时期”是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如何处理激发学生写话兴趣和培养学生写作习惯之间的矛盾呢?笔者试图以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的教学片段(第一次出现写话练习)为例,通过以下三点整理自己对低年级写话教学的思考。

一、写话兴趣源于课堂情趣

阅读学习一年多、日记刚刚起步的学生几乎都没有句子、段落的概念。他们不会分段,对问号、叹号理解也模糊不清。而标点符号凭停顿和语气处理,是学生难以掌握运用的抽象符号。这需要教师时常提醒,直到学生能正确地使用标点为止。因此本册教材也安排了两组标点符号的练习,本课是第一次出现标点练习。

怎样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标点符号,从而更好地朗读课文、树立写话自信呢?

笔者引入教学时十分重视儿童情趣,让标点符号变成小朋友们的朋友,让小朋友帮标点找到自己的房于。逗号和句号是学生填空时最不明白的地方,我将逗号另外处理,创设“逗号哭了”的情境,让学生特别注意逗号和其他标点的区别。这样的处理使学生更轻松地了解了逗号的特点。

通过这种有趣的给标点娃娃找房子的游戏,让学生深刻地感知标点的位置和作用,能够让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就像识字教学一样,标点也是一回生二回熟,第一印象需要浓墨重彩地处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快乐的找房子游戏中得到了学习的快乐。──通过这样的引入,相信孩子们以后见到标点符号时,露出的是笑容。用童话或生活情境让学生了解标点,甚至用这种方法了解段落,学生运用写作技巧、树立写作信心就有了良好的开端。

二、写话真实出于生活实践

课程标准提倡低年级的写话要有真实的情感和态度,即“我手写我心”。但学生对写话却有畏惧之心,因为看图说话和提要求写话都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没有一个自然的、主观的开头就谈不上“我手”写“我真心”了。

考虑到学生这个学期初已经开始写日记,而且对日记习以为常,我就创设“大家去动物园中玩”的情境,让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大胆地想象自己到动物园中游玩,又在课文图片的基础上另外找了几张图片帮助学生想象、回忆。事实证明用这种方法避开“无从入手”的拦路虎是可行的。学生们果然结合生活、展开想象,结合上课时看到的图片,把二者整合到自己的“日记”中去。很多学生的“日记”非常真实,有些学生把以前去动物园的事情写出来,又加进了在图上、课件上看到的猴子。

笔者认为把写话练习放到日记中的方法有这样几个优点:

(1)让学生没有“写话要费力想”的概念,而是和平时写日记一样轻松自如。

(2)日记是生活的一部分,把写话的内容融入日记的形式来写,是一种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创造想象。学生既在写话中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又在日记练习时发展了口语、观察能力。

(3)获得写话成就感后,学生能更加用心地写平时的日记。

(4)让学生能在文本和生活之间出得来进得去,逐渐将写作融入生命之中。

三、能力发展来自实践练习

语文要在实践中发展。不断在完整的实践中比较、改进写话技巧,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提高。课文中第一个练习侧重比较各个标点;第二个练习侧重说写实践。如果单出示带标点的句子的练习,那么也许课堂上知道了怎样填标点符号,回家写日记时还是没有正确运用的意识。若和平常的语文园地一样把标点练习和写话练习分开,学生对标点的感觉就是脱离文章的,不真实的。为此笔者设计时将二者紧紧结合在一起,说话前做标点练习,写话前提醒用对标点符号,写话后又要求检查标点。这样学生马上就能在写话中更好地认识、使用标点,并在平时的日记中更留意标点符号。可见语文园地中各个版块的内在联系可以挖掘得很深。

无论如何,写话水平的提高需在写话中实现,其间的技巧指导、习惯养成都应该融入日记中教学。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9 06:58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风娃娃》教学设计



安徽省繁昌县实验小学 李秀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谜语,猜猜看是什么?抓不住他的身子,看不见他的影子,小时摇动树枝,大时推动房子。

2.说说为什么猜“风”?你喜欢什么风?谁愿意说一说?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到底写了“风娃娃”的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习。)

2.组织同位互查认读情况,读字、读词,再读生字所在的句子。

3.同学们刚才读得很不错,谁愿意把自己最想读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4.组织开火车读课文,提出要求,大家边听边想:①风娃娃做了哪些事情?②这些事哪几件是好事,哪几件是坏事?

5.(读完课文)现在你可以和同位交流一下,说说你读(听)课文后知道了风娃娃做了哪些好事,做了哪些坏事。

反馈点拨:交流后组织学生反馈,教师给予积极评价。根据学生反馈进行点拨与强化。教师板书:吹大风车、吹帆船、吹风筝、吹衣服、吹小树。

三、小组合作,分块研读,感悟明理

1.同学们真聪明,读了课文后就知道风娃娃做了哪些好事和哪些坏事。那你们四人一小组合作,在课文中找一找说明风娃娃做好事和好心办坏事的段落及重点词句,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1)小组内先自己找句子练习读,再读给小组伙伴听。

(2)读后在组内互相谈谈自己的感受,交流学习。

2.(反馈与点拨)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读得很认真,谁愿意把你找到的句子和段落读给全班同学听一听?

利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①读得真好,还有谁找到了重点词句来试一试?②我发现你有几个词读得比较重,为什么这样读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屏幕显示相应自然段。)

3.学习交流“做好事”板块。

师:风娃娃来到哪些地方?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指名答。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断断续续”,做动作理解“吸”“深深地吸”,用“表示”练习说话。)

教师范读第二、三自然段。

师:风娃娃帮人们做了好事,人们很高兴,风娃娃的心情怎样?分男女生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师: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以后,心里怎样想的?你认为他这样想对吗?谁来读读这一段?

4.学习交流“做坏事”板块。

师:学习小组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风娃娃又来到了哪些地方?做了些什么?结果怎样?

(反馈交流,引导学生理解“无影无踪”“伤心”“责怪”等词语的意思。)

同一小组的学生分自然段读一读。

师:风娃娃听到人们责怪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呢?他知道人们为什么责怪他吗?

师:谁能把风娃娃的伤心、委屈读出来?

师:我们大家能不能帮风娃娃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责怪他呢?如果风娃娃来到你身边,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反馈后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受,明白其中的道理。)

5.进一步练习朗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上台展示朗读,挑战比赛读。(评出本节课朗读小能手。)

四、课外延伸

1.课件:人们利用风力进行发电的录像片断以及刮台风的录像片断,说说风娃娃做了什么事,是好事还是坏事。再次强化学生的认识,明白做事不能光有好的愿望,一定要看是不是对人们有好处。

2.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风的资料展示给大家,说说风还做了哪些好事和坏事。

五、总结:

从风娃娃的身上,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知道我们以后做事该怎么做了吗?对,以后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动脑筋。只有动手又动脑,事情才能做得好。

【板书设计】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9 06:58
标题: 回复: 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一株紫丁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四川省剑阁县教育局教研室 尚翠丽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词语、句子)和课文挂图。
学生:课前认识紫丁香树,翻阅资料查找与紫丁香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导言:同学们,见过紫丁香吗?它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学生说,老师配合并出示课文挂图。)
2.老师小结:紫丁香树叶对生,卵圆形,花小,白色、紫色,有浓香。丁香花春季盛开,芳香四溢,是庭园中有名的花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株紫丁香》。(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向字典求助。
2.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见“我会读”。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教师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
三、朗读感悟,真情互动
1.自由朗读,想一想,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
2.教师范读,读出师生之间的真挚感情。
3.学生自读,说说自己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并读读有关的诗句,提出自己不明白或想知道的问题。
4.分小组合作探究朗读,每组选一节,先准备,再上讲台朗读。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三、四节。
(1)老师一边有感情地朗读,一边课件出示第二、三、四节。
(2)引导学生就老师的朗读进行评议,再自己揣摩朗读。
(3)每组推选一名同学比赛读二、三、四节,由学生互评。
(4)品味词语。
课件展示:“绿叶沙沙”像(  ),“刚开的花儿”像(  )
让学生比较朗读,体会到“疲倦、挂牵”读起来押韵。
6.学生朗读课文,表达出诗中饱含的感情,直至背诵。
四、拓展延伸,师生融情
问题1:老师日夜为我们操劳,我们要怎样感谢老师呢?(学生抢答。)
问题2:老师,我想对您说……(可以说赞美老师的话,也可以给老师提建议。)
五、生字再现,巩固字词。
1.同桌合作认读生字和带生字的词语;
2.开火车认读生字。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9 06:59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应该听谁的》教学设计一


吉林省长春市树勋小学 张 霜 设计

吉林省长春市树勋小学 金玉芬 潘文久 点评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与愿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感受交际的乐趣。

2.学习使用普通话,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3.在交际互动中,使学生能初步说清自己的观点;认真倾听并了解别人讲话内容;态度大方、有礼貌。

4.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乐于交流,说清观点,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在交流中发展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准备

1.自制动画片《骑驴》。

2.自制教学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读故事,了解短文内容及几个基本观点。

1.看动画,讲故事,感知短文内容。

(点评:上课伊始,生动有趣的动画,绘声绘色地讲解,不知不觉地把学生带入了学习的氛围,学生定会兴趣盎然。)

2.自由读故事,了解文中对于爷孙俩骑驴的几种说法。

(点评:读故事是看动画所无法代替的,这使学生对故事《骑驴》的四种说法逐渐明晰,为展开交流做好准备。)

3.引导学生汇报故事中的四种说法,同时板书。

(1)中年人认为两个人不能都骑驴。

(2)老人认为应该尊敬老人,让爷爷骑。

(3)孩子认为应该让孙子骑。

(4)种菜的人认为有驴不骑,太笨了。

二、搭建平台,充分交流。

1.同桌交流。

同桌相互交流:老爷爷应该听谁的?教师提出:说清自己的想法,并能认真听对方讲话。

2.小组交流,按不同观点分组。

(1)调查分组。

A.同意爷爷骑驴的为一组。

B.同意孙子骑驴的为一组。

C.同意不能都骑的为一组。

D.同意不骑太笨的为一组。

E.与以上四种观点不同的同学为一组。

(点评:“按不同观点”分组,是来自学生自己的观点,打破了常规分组中存在的形式主义,使小组学习更具实际意义。另外,对于“与以上四种观点不同的同学为一组”的设计,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及教师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2)组内交流。

3.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以各自喜欢的方式汇报,互相补充,团结合作,讲清组内想法;注重师生评价,培养学生交际的情意态度和良好的交际习惯,提高交际能力。

(点评:能通过教学评价,培养学生交际的情意态度和良好的交际习惯,抓住了口语交际教学的重点。但在实际教学中,此处教学的不可预测性更强,随时生成的课程资源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尽量考虑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设计才更有针对性。)

4.不同观点互动交流。

在相同观点汇报的基础上,引导不同观点的小组进行互动交流,充分说理,说服他人。再次创设情境,使学生交际更深入。

(点评:不同观点的交锋,让学生的交流活动升华,互动性更强,交际情境自然形成。同时,在交流中,经过教师的恰当的引导、点拨,学生会逐渐体会故事所蕴含的哲理。)

三、扮演角色,感悟道理。

师生扮演角色,创设交际情境。通过这样的交流使学生感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做事要有主见。

(点评:这一教学环节设计很巧妙。巧,是因为师生角色扮演使交际更具实际意义;妙,是因为交际过程不单是语言交流的过程,更是学生思想受到启迪,情感得以熏陶、释放的过程。)

四、联系实际,拓展交流。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拓展交际空间。使学生逐步感知到交际是生活中的一种需要,使学生在生活中能更好地与他人交流。

(评:联系实际的拓展交流,丰富了交际的内容,把故事《骑驴》所蕴含的哲理内化,学生的思想教育水到渠成。)

总评

张老师的口语交际教学设计《应该听谁的》,能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段提出的口语交际要求,从二年级学生实际出发,把教学目标准确定位在“引导学生用普通话敢说、乐说,说清自己的想法,说出新意;指导学生在与人交流中要认真倾听,态度自然、大方”上。教学设计体现了“顺学而导,在交际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指导思想,及“情境中互动,互动中发展学生思维”的设计原则。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乐于交际,主动交流。张老师设计了独白、小组讨论。与老爷爷模拟对话等活动,努力引导每个学生乐于交流,主动参与到口语交际情境中。

二、努力创设贴近生活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互动。比如说,上课伊始的一边播放配乐动画,一边讲《骑驴》故事,使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交际情境中;让观点相同的同学组成小组合作交流,为学生搭建交际平台;不同观点进行交锋,使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碰撞;师生扮演角色,与“老爷爷”模拟对话,在交流中使学生感悟了故事所蕴含的哲理;拓展交际话题,让学生寻找自己生活中为难的事情,把交际情境引向生活实际,使交际更具实际意义。

以上各种交际情境,重视培养学生在交际活动中的交际角色意识,构成了真实的课堂交流的学习情境。

三、发展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创新。在教学设计中,张老师鼓励学生多元化思考,“与文中四种观点不同的同学为一组”的设计,体现了她充分尊重学生,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及创新精神的培植。

(在“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张霜老师执教的《应该听谁的》一课获得一等奖。)

点评:“本篇思路有点问题,设计了学生根据不同观点分为五个小组进行组内交流并汇报的环节,但最终结果却是“做事应有主见”,环节设计与结论没有因果关系,逻辑上似讲不通。”(熊宁宁)

(摘自:《小学语文教师》2005.1~2)




在交际中学会交际──《应该听谁的》(口语交际)精彩片段评析


吉林省长春市树勋小学 张霜执教 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 杨百城评析

张霜老帅执教的《应该听谁的》以其活泼、灵动的课堂氛围在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独树一帜,其课堂教学艺术很值得我们借鉴。

一、动画激趣,准备交流

(教师边演示课件,边讲述故事,并组织学生读《骑驴》的故事。)

师:那老爷爷应该听谁的呢?我们大家快动脑筋给爷爷出主意吧! (板书:应该听谁的。)

[用动画故事激起学生的兴趣后,组织学生读书,深入了解故事中不同人的不同观点。不但落实了“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的要求,为后面围绕话题进行交流作了充分准备,又把学生带进了故事的情境之中。]

二、搭建平台,指导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同桌交流后,让学生自愿汇报想法,发现有的同学不赞同故事中的四种意见。)

师:有人没举手,那你们是什么意见呢?说给大家听听。

生:没举手的意见是一人骑一会儿。(全场笑)

师:哦,你说你的想法是一人骑一会儿。

生:(指着后排一同学)不是,是XXX的想法。(全场大笑)

师:噢,那你是代表他说出想法,是吗?

生:是。

师:(对全班)同学们,我发现他们的想法很奇特。(对发言的学生)我非常佩服你的胆量,敢说出自己的想法,真棒!那我就画一个代表你的形象啰!(板画女生头像)

[在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时,从未举手的同学中,巧妙地鼓励她说出独特的想法,并给予赞赏,树立了学生表达的自信心。]

(组织意见相同的同学组成小组进行交流,教师加入其中一组。然后各小组代表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中一组的代表用表演的形式汇报。)

师:(对全班)表演看完了,看懂了吗?

生:看懂了。

师:他们组是什么意思?

生:他们是一人骑一会儿。

师:你看得非常认真。你们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不但可以用语言表达,还可以用动作呀、眼神呀、表情呀表示自己的意思。你看,张老师的眼睛会说话,说什么呢?(做眼神)我喜欢你们呀!你们也用眼睛告诉我,你喜欢我吗?

生:(做眼神)喜欢!

师:哎,眼神和语言都用上了。真好!

[在学生表演之后,因势利导,启发学生采用多种交际手段进行交流,很好地贯彻了交际的要求。]

(在持“爷爷骑”与“孙子骑”两种观点的同学进行争论后)

师:唉,争来争去,我觉得又要尊老,又要爱幼,干脆爷爷孙子都骑吧。同意吗?

(持“都不骑”意见的小组学生──下称甲组──摇头)

师:摇头表示什么?用动作表示不同意是吗?那你要给我个说法,为什么不同意?

生:因为那头驴是小驴,压死了,谁来干活呀?

师:你考虑得有道理。

生:[持“两人都骑”意见的小组学生(下称乙组)]驴是很小,但它的力气很大。

师:你是说它有能力驮两个人,是吗?

乙组生:对。

师:那你把我这句话也加进去,说一下。

乙组生:驴是很小,但它的力气很大,有能力驮两个人。

师:嘿,很有道理呀。(对甲组生)服了没有?不服的继续反驳。

甲组生:驴……很小……

师:是呀!

甲组生:(思考后)我们都说要保护动物,驴也是动物。如果我们把它压坏了,怎么办?

师:哦,你很有爱心,知道要保护动物。这下可真让我为难了,你们说的也很有道理呀!

乙组生:你们爱护动物,我们是要向你们学习;但是你们要看它是什么动物呀,驴本来就是干活的。 (全场笑)

师:(竖大拇指)说得非常好!(对两组)你们是谁也没说服谁。

师:(对持“一人骑一会儿”意见的小组──下称丙组)你们是最有想法的啦,你们能不能把他们四组都说服了。

丙组生:如果爷爷骑驴,孙子走路,那孙子很累;如果孙子骑驴,爷爷走路,那爷爷很累;都不骑驴,还很笨;要是都骑驴,又要把驴压死了。我们组有一个好办法:先让爷爷骑驴,孙子走路。孙子走累了就让孙子来骑驴。这样,我也不累(孙子也不累),爷爷也不累,驴也不累。这样不是很好吗?(全场大笑,鼓掌)

师:真精彩呀!孩子们,这样一大段话她居然说得这么清楚、流利。是不是该送给地掌声啊?(全场鼓掌)

[持不同意见的学生进行激烈的思维碰撞和言语交锋。在这里各组同学各抒己见,把表情、动作、语言都用上了,说的话有理有据,把各自的想法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得益于教师创设的情境让每位学生都进入了角色,也得益于教师在交际过程中的引导、启发和激励。]

三、感悟道理,总结升华

师(模仿爷爷):孩子们哪,你们的话真是太有道理了。那你们是不是很想跟我说几句话呢?

生:(激动地)爷爷,你一会儿听这的,一会儿听那的,真……(手指爷爷)你真……(全场大笑)

师:哦,你是说我没主见吧?

生:(顿悟)爷爷,你一会儿听这的,一会儿听那的,真没主见!

师:孩子啊,你说的太对了。我老了,脑筋不好使,你再说一遍,给大家听听。

(生大声再说一遍。)

[用模拟情境的方式,引领学生进入角色和故事中的爷爷进行直接交流,自然而然地感悟到了故事蕴含的道理,并通过这一学生的重复语言让全体同学加深印象,巧妙地完成了本组课文的综合性主题教育。]

总评:这节课有三个显著特点:

其一,以《骑驴》这个故事为引子,拓展话题,让学生有话可说。全课从故事开始,组织学生说故事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意见──说自己的观点──说小组交流的结果──不同意见间的争论──与故事中的爷爷进行对话──提出自己的困惑,并互相出主意。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话题,这些话题环环相扣,步步深入,顺着学生的思维提出,让学生都有话可说的。

其二,话题的提出和拓展中,多次创设有实际意义的交际情境,让学生有话想说。惟妙惟肖的音像故事,激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各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故事的情境,成为故事中的一个角色,使得他们不吐不快。教师自己也充当其中的一个角色,和学生平等互动,更激起了学生交际的欲望。

其三,在交际过程生与生、生与师的互动中,巧妙组织,灵活引导,让学生有话会说。教师用示范、启发、补充、暗示等方法帮助表达有困难的学生学会表达,用赏识、激励等方法让有想法的学生敢于表达。通过组织学生之间的自我评价,调控和引导着说的、演的、听的、看的学生。教师这些教学手段的娴熟运用,有效地促使学生提高交际能力,养成交际的良好习惯,在交际中学会交际。

(张霜,小学高级教师,吉林省教学能手,曾获长春市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区优秀教师、区骨干教师。)(摘自:《福建教育》2005.1)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9 06:59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牵动学生的心灵

──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课《我想这样做》点评

山东省高青县黑里寨教研站 贾成安



在课堂教学中,只要以情感打动学生,以情感感召学生,触动学生的内心深处,实现师生、生生心灵的碰撞,课堂就会闪现出创造的火花,为课堂增添无穷的生机。多星小学张玉芬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课《我想这样做》,正是这种理念的真实写照,展现了二年级小学生难能可贵的丰富的感情素养。

一、故事导入,牵动心灵

课堂伊始,教师就充满深情地讲述了曾经发生在本校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在1997年我教五年级的时候,有一位同学叫张东东,他是我们班×××同学的哥哥。因为他患有腿部肌肉萎缩,走路不方便,上楼下楼更困难。我们班的同学就背他上楼、下楼。家里为了给他治病,花尽了所有的积蓄……。当时我们学校的校长及全体师生为他捐了款,让他继续治疗。我们班全体师生照顾了他两年,直至小学毕业。

这个故事一下子就就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感召、牵动:

生:假如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我会伸出温暖的手照顾他。

生:我会不吃零食,把钱积攒下来为他治病!

生:我会借马良的神笔,为他画一条健康的腿!

看学生的心灵是多么美好,特别是第三个学生的回答是多么的有新意。稚嫩的回答,表达了他们多么美好的愿望!牵动学生的情感,他们就会迸发出感人的创造。

二、交际表演,触动心灵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教师就刚才的故事巧妙地出示了口语交际课题:今天我们口语交际的课题就是“我想这样做”(板书)。然后创设了4个假设情境:1、一个盲人在商店里要买东西;2、公共汽车上上来一位腿不好的残疾人;3、一位同学走路一拐一拐的;4、一位同学得了重病没钱治疗。分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讨论表演,教师巡视。然后选择了一两个题目重点进行表演、指导,让学生舍身处地的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触动他们的心灵。不仅使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应对,而且使学生受到美好的心灵。

老师与学生一起表演。老师扮演腿有残疾的老人,从讲台的左边走下来。生急忙跑过来搀扶着老人:“老爷爷,我们送您回家吧?”

“你们不上学吗?”

“晚不了,您走路不方便,过马路多危险啊!”学生搀扶着老人,把老人送回家(从右边将老师送回讲台)

“你们这些孩子可真好!谢谢你们。”老师动情地说。

“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学生响亮地回答。

三、清唱歌曲,震撼心灵

艺术的魅力是无穷的,打破学科界限,将音乐引入课堂,使得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使学生不断迸出精彩的话语。

教师在小组交际表演之后进行了归纳:同学们表演的这一幕一幕都突出了什么?突出了一个字──爱。爱会使人怎样呢?

生:爱会使人感动、快乐、幸福!

师:从刚才大家的表演中可以看出,小朋友们都很有爱心,很会帮人做事,如果大家能经常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那么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有一首歌曲表达了爱的作用,爱的伟大知道是那首歌吗?(板书歌名:爱的奉献)

师:听过这首歌曲吗?有没有会唱的?想听吗?

教师相机深情地清唱这首歌曲并出示歌词: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

听课的老师也情不自禁地随着唱了起来。学生一边听着歌曲,一边读歌词,深深地被歌曲及歌词所描绘的情绪所感染、所震撼,不由得和着节奏拍起掌来……。

不待老师提问,学生已陆续举手或谈感受、或提问题。

生:我每次听到这首歌曲,心里都热乎乎的。

师:是啊!每当老师唱这首歌,眼泪就会情不自禁地流下来。

生:老师,爱比金子还贵吗?

师:对,比金子还贵,是千金难买的!

生:老师。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就是说爱处处有吧?(没有讲解,没有启发,二年级小学生能够理解到这一层真是很难得。)

生:老师。您唱,后面的老师也在唱,你们是不是商量好的?

老师的回答也非常精彩,表现了老师深厚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不,是他们也会唱,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也有一颗滚烫的‘爱心’!”

情之所至,金石为开。只要让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就会碰撞出闪亮的火花!

四、爱心拓展,升华心灵

有匠心的老师,不只是“教教材”,更重要的是“用教材教”,使学生见木知林,窥一悟十。执教老师的爱心拓展,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升华,表现了老师的匠心独运:“同学们,在我们身边,需要帮助的仅仅是残疾人吗?”使学生想到,许多有困难的人也需要别人的帮助。

教师的课堂总结对学生地心灵及行为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同学们,在我们身边,不只是残疾人,还有许多有困难的人需要别人的关心帮助,哪怕只是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让他们感到世界充满了爱,如我们班的李宇宙、杨鹏飞、代亚状同学在学习上有困难,大家也要帮助他们。他们有了进步,我们送给他们掌声,他会更加努力学习,进步也会更大。同学们,让我们把对残疾人的爱心变成实际行动,去关爱身边每一个需要关心的人吧!”

编辑短评:本文点评能抓住口语交际教学的重点,注重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及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教学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蔡玉琴)


作者: 桂馥兰香    时间: 2008-7-9 21:22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很棒!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10 07:14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秋天的图画》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一课时教案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东岗小学 史超

教学目的

认识“图、梨”等八个生字;会写“波、浪”两个生字。

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并感悟到是勤劳的人们使秋天更美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将自己的情感通过朗读体现出来。教学用具:

课文插图的放大挂图。

课件(包括生字、词以及句子练习)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秋天来啦,天空是那样蓝,白云是那样美,老师特别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景色宜人,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是一个美丽的丰收季节。今天,我们一起到山野去郊游一番,好不好?(出示挂图。)

2.看图说说是谁告诉我们秋天来啦?怎么告诉的?

对,它们告诉小朋友们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这么美的景色不就是一幅秋天的图画吗?(板书课题:秋天的图画。)

3.指名读并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全文。要求读准课文中的字音,不认识的字请书中的红苹果帮忙。

2.读完后你知道了些什么?

课文第一句就告诉我们美丽的秋天来啦,想想该怎么读?

秋姑娘还给我们带来了好多礼物,不过得先过生字关。

3.熟悉生字(课件展示)。

图-图画 梨-梨树 笼-灯笼

浪-波浪(见过大海的波浪吗?是什么样子的?)

粱-高粱 燃-燃烧 颊-脸颊(摸摸自己的脸颊)

勤劳-(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是勤劳的?)

4.书中有一句话把这里的好多词都装进去了(出示课文第二句)。

(1)指名读。猜猜秋姑娘带来了什么本物?

(2)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小秘密?

师:这多有趣呀,灯笼变成了金黄色的梨,脸颊变成了红红的苹果,波浪变成了金色的稻海,火把变成了红红的高粱,这么好的句子谁来读读?

(3)指名读、齐读。

这时候,如果你走到梨树、苹果树、稻海、高粱身旁,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谁使秋天这样美丽?

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大雁都说了些什么?从书中找一找,读一读。

(4)大雁说得对吗?为什么?

勤劳的人们,你们真了不起!

(课件出示)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______的图画。

师:是你们把秋天变得这样的美丽、神奇。梨树、苹果、稻海、高粱都会感谢这些勤劳的人们,让我们问问它们吧!(出示课件)

谁使你这样美丽?梨树说:“是把我变成金黄的灯笼。”

苹果说:“是勤劳的人们让我____。”

稻海说:“____________________。”

高粱说:“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学写“波、浪”两个生字

四、总结全文

今天大家在山野里玩得高兴吗?由于时间关系,我们马上就要离开这儿了,不过我们相信明年这里会变得更美丽!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10 07:15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看雪》教学设计与点评



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龙源湖学校 管丹卉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划出生字。收集台湾风景名胜的资料。

2.课件准备:北国雪景风光及音乐片段。

3.生字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中国地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大家还记得“识字3”里讲台湾岛的三字经吗?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一听?

2.谈话:是啊,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的一部分,台湾人民本来就和我们是一家人。可是由于各种原因,直到今天,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台湾人民还很难和祖国大陆的亲人团聚。今天,我们学了《看雪》这篇课文,就会更真切地体会到台湾人民远离祖国妈妈的心情。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小组内自查:注意读准翘舌音“省、橱、指、仗”和前鼻音“毯、银”。

3.课件出示“我会读”:

台湾省  商店  橱窗  指了指  接着

讲故事  铺着  雪毯  银装   打雪仗

学生自由读、齐读、指名读。

4.借助游戏,巩固识字。

(1)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自编短文巩固识字。

在省城长途汽车站的对面,有一家新开张的金店。金店的橱窗里摆放着一件件闪闪发光的金银首饰样品。金店地面上铺着红色的地毯。妈妈看到玻璃柜里的一条银色的项链,便指着这条项链,问营业员多少钱。营业员拿出这条项链说:“8000元,不讲价。”妈妈接过项链,觉得挺不错,就买下了。

[巩固识字是教学的难点。以上环节,采用多种方法、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不断地复现所学的词语,让学生快快乐乐地认识生字,为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看雪景,读课文

1.出示中国地图,请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北京和台湾的位置。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2.欣赏北国雪景风光音乐片。

3.自由畅谈:欣赏了北国冬日雪景,你想说些什么?

4.假设你就是台湾的小朋友,你一定向往北京的雪景,那么带着对北京雪景的向往,再读课文。

〔利用地图和多媒体课件,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让学生观看北国冬日的雪景,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更深地体会台湾小朋友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四、指导写字

1.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奇”。请学生观察字的结构,写时应注意什么。这时教师再边写边提示笔顺。学生在书上描一遍,临一遍,在本子上写两个字。

2.范写“指”字,学生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了解字形特点,再描红、临写。

3.其余生字请学生自己观察、书写。

五、拓展活动

搜集台湾的有关资料,准备举行“台湾知识交流会”。

[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延伸。鼓励学生课下收集有关台湾的资料或图片,既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又可以加深对台湾的了解。]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课件出示“我会读”中的生字,进一步巩固。

二、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提出自己认为最有意思或最有价值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解决,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2.选择同学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引导大家读书、思考、讨论。教师也可提出重点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如,课文最后一句话,老师为什么要“深情”地说?老师心里在想什么?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增强自信心。]

3.教师朗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中表达的感情。

4.自由读: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小组的伙伴听。

5.展示读:把自己喜欢的片段读给大家听,说说喜欢的原因。

6.分小组读,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意思。教师在各小组巡视,适时点拨,帮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台湾的孩子们对到北京看雪的向往。

7.分角色朗读第3—11自然段,着重指导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体会出“孩子们争着问”的急切心情和老师对故乡怀念的感情。

8.配乐朗读。

〔阅读教学应有层次性、目的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手段,层层推进,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使每一位学生都喜欢读书、乐于读书。在轻松愉快的阅读实践中,自悟自得,获得情感的体验。〕

三、完成课后“我会连”的练习

四、拓展活动

1.展示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台湾的资料,贴在教室的墙壁上,学生在教室中自由阅读,进一步加深对台湾的了解。

2.给台湾的小朋友写一封简短的邀请信,邀请他们到我们的学校来做客。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10 07:15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假如》教学设计



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建设小学 李正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提问引入:同学们知不知道神笔马良的故事?你们最喜欢马良什么?你知道他用神笔画了些什么吗?

2.师:是啊!马良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神笔,为穷人做了很多好事。假如文中的小作者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他会做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23课“假如”。(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两遍。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识字教学

1.范读。师:你们想知道诗的内容吗?先听老师读一遍。我读书前,你有什么悄悄话告诉我吗?(让学生逐一说出朗读时的具体要求)你们要边听边思考:假如有什么?(待学生回答后)师:课文中几次出现了“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2.整体感知,识字读文。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勾出生字、词语。

师:你们也想像李老师这样读吗?我相信你们比老师读得好!不过,现在有几个小淘气在和你们捉迷藏,你们能找到它们吗?请大家一边读书一边用铅笔勾出生字词语。

(2)说出生字朋友的名字。

师:这几个小淘气都找到了吗?你们的这些小淘气朋友叫什么名字呢?请看课后“我会认”里的生字。请把每个生字朋友的名字叫三遍,你刚才读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3)送生字”回家”。

师:这些顽皮的生字宝宝,蹦蹦跳跳地又回到了妈妈温暖的怀抱里。快!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在做什么呢?谁愿意把含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4)找“朋友”。

师:你们在课文中都认识了这些生字朋友。那么离开课文你还认识吗?请两位同学上台来“找朋友”,一个同学读、一个同学找,找到一个领着大家读两遍,并把生字卡贴在黑板上。

师:9个生字都找到了,你们仔细看看有些字是好朋友,组在一起是个词。现在从这9个生字中找朋友组词。(寻食、健康)文中说:“谁到哪里去寻食?”在文中找出含有“健康”的句子读一读。

(5)识记生字朋友的样子。(小组讨论交流)

师:9个生字朋友都认识了,这还不够,我们还要想办法记住它们的样子,不然的话你会叫错朋友的名字,多不好意思啊!请四个人为一组讨论一下,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

(6)与生字广交“朋友”,并送“朋友” 回家。

师:这些可爱的小淘气可以交许多朋友(组词),请你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小淘气帮它找朋友,再把你找的朋友送回家。(就是用组成的词说一句话)

(7)凭借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三、读文感悟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生字朋友。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 现在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首诗共写了几小节?写了小作者的几个美好的愿望?(待学生读文回答后)大家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2.小组内互读。

师:在这三个小节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小节?(抽人读)请大家在小组中读一读,四个人每人读一小节,看看谁是最佳小小朗读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认读生字。

二、有感情朗读课文

1.小组内交流。

师:在你读的小节中,你读懂了什么?假如你是小树(或小鸟、西西),你心里会怎么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2.感悟句子。

师:读读句子。你喜欢哪个句子,能说说为什么吗?

我要给小树画个太阳,让小树也能成长。

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

我要给小鸟画许多谷粒。

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3.拓展说话。

师:你能用”我要给……”说一句话吗?

4.创设情境诵读这首诗。

(1)第一小节。师:马良的神笔可真好啊!能画出这么美的画。请女生看图,男生读第一小节。

(2)第二小节。师:你们喜欢可爱的小鸟吗?会学鸟叫吗?男生小声学鸟叫,女生轻声读第二小节。

(3)第三小节。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与这首诗有关的画面(抽人读),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5.赛读。

师:你们敢跟李老师比比吗?我读两行,你们读两行。一、二组与三、四组赛读;男生与女生赛读;学生边读边加上自己的动作表演读。

6.说说你在读的过程中有什么体会。

7.指导背诵,选出你最喜欢的一节背下来。

三、拓展活动

1.假如你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要画些什么呢?

2.大家说得真好,我相信你们会画得更好对吗?请你用小画笔把你们的美好愿望画出来,能写的小朋友呢,把你的想法像书上的格式写一写。

3.抽学生上台展示。

师:你画的什么?能介绍给我们大家吗?注意下边有老师和同学,你该怎么说?

四、指导书写

1.复习要写的字。记住字音,认识字形,扩词、用词语说句子。

2.小组交流。

师: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哪个字容易写错?哪个字不容易写好?

3.指导书写。重点提示:

哭:两个“口”大小要适中,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

双:左边的“又” 写得稍窄些,捺变点。

食:上面的“人” 写得舒展些,最后一笔是点。

操:右上方的三个口要写得扁而小,不要超过横中线。

场:右半边不容易写好,加强范写指导。

五、总结

师:如果我们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们会画很多东西给需要的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附:板书设计:

假 如

(有神笔)
  画太阳  让小树成长
画谷粒  让小鸟吃饱

画好腿  让西西奔跑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10 07:16
标题: 回复: 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与点评

山东省济南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设计:王会青 王春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十课,谁来读课题?
2.我听见了,(教师指“筝”字)这个字他读得特别准确,他读的是几声?(学生齐答:轻声。)
3.谁知道它单独出现时读几声?(一声)请大家一起读。
4.教师小结:“筝”这个字单独出现时读一声,与“风”组成“风筝”时读轻声,请大家再来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读了课题,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读读课文了吧?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它,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词
1.学习生词。
大家读得真热闹,看把小松鼠都吸引来了,你瞧,他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你愿意读吗?把生词读给你的同位听,读不准的,请同位帮助改过来。(出示生词。)
把你们读的情况汇报给大家,谁愿意读?(请一对同位起立读词,出现问题及时纠正。)
2.学习生字。
生词大家都认识了,我把生字单独拿出来你还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生字。)
单个读生字,齐读生字。
四、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板画。
大家表现真出色,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带小朋友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老师边板画边描述:那里有高高的山,清清的水,茂密的树林,绿绿的小草,还有美丽的花儿)这儿美吗?(学生齐答:美! )
听说松鼠和小熊就把家建在了这里,大家看,这就是他们的家,(出示教具,小熊和松鼠的家)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他们的家应该各建在哪里呢?
(2)贴房子。
谁愿意上来把他们的家贴在合适的位置?
方案一:(学生贴对了)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这样贴吗?
方案二:(学生贴得有错误)其他同学都同意把房子贴在这里吗?(有不同意的请他上来贴)为什么这样贴呢?
(学生以课本为依据,在相互交流中贴对房子的位置。)
[通过精美的板画创设了美丽的童话世界,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并指导学生从书中找到贴图的依据,使学生不但了解松鼠和小熊家的位置,而且学会了带着问题读书,用书本来解决问题。]
(3)戴头饰,扮演角色。
这里风景这样优美,小熊和松鼠的家这样可爱,大家想不想生活在这里?那就请大家戴上自己做的头饰来做一只可爱的小熊或快乐的松鼠吧! 王老师就是一只美丽的小鸟。(教师戴上头饰,走到学生中间,热情地跟小熊、小松鼠打招呼。)
[让学生扮演课本中的角色,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为后面的学习创设活泼和谐的气氛,老师扮作小鸟和学生交流,一则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二则强化了学生的角色意识,使学生自然地进入角色,并为理解体会人物的情感做好铺垫。]
2.学习第二至六自然段。
(1)了解课文大意。
我就住山林里,(教师手指板画)知道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他们却成了好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读读二至六自然段,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谁知道他们俩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方案一:(学生读课文原文)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吗?
方案二:(学生说故事的细节)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吗?(指板画)是什么和什么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学生回答,借机贴纸船和风筝)教师指板画总结,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是纸船和风筝使他们成了好朋友。
[在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在板画的帮助下用简单的话概括课文内容,既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2)重点学习三、五自然段,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他们俩收到对方的礼物,可高兴了! 书上有两个自然段写了他们高兴的心情,是哪两个自然段?(出示三、五自然段。)
试着带着高兴的心情读读。(学生自己读。)
哪里直接写了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方案一:(如果学生找到了“乐坏了”,教师指导朗读这一句)“乐坏了”还可以怎么说?(“很高兴”“高兴极了”“很快乐”“美得不得了”)那你能读好这一句吗?(指导朗读。)
方案二:(如果学生找到其他句子)有一个词直接写了我们高兴的心情,找到了吗?
还有什么原因让你们这样高兴?
方案一:(学生没有回答)看! 除了纸船和风筝还有什么?(教师出示教具,装有松果和祝福语的纸船;挂有草莓和祝福语的风筝)还有草莓和松果。
是啊,小熊收到了可口的松果,松鼠收到了甜甜的草莓,能不高兴吗?
方案二:(学生找到了写草莓和松果的句子)是啊,不但有纸船和风筝,我们还收到了草莓和松果呢,(教师出示教具,装有松果和祝福语的纸船;挂有草莓和祝福语的风筝)能不高兴吗?看! 还有什么呢?(教师指祝福的话。)
还收到了对方的祝福。对,我们还收到了朋友的祝福呢! 我们来读一读祝福的话。(指导学生朗读,读出祝福的语气,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朗读整个第三自然段。
[抓住三个让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原因:收到纸船和风筝;收到松果和草莓;收到祝福的话,让学生体会他们高兴的心情。用换词的方法理解“乐坏了”的意思,用教具和渲染性的语言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烘托高兴的气氛。一句一句指导后,又训练学生朗读整个自然段,由易到难,环环相扣,收到很好的效果。]
小熊你很高兴,小松鼠你们呢?用同样的心情来读读这个自然段吧!
单个读第五自然段(教师指导)。
所有小松鼠读第五自然段。
(利用各种形式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乐读、会读,能读好。)
(3)配乐朗读一至六自然段,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
松鼠和小熊的友谊真让人羡慕,我们再在音乐声中分享一下友谊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我们来分工读一至六自然段。
[把三、五自然段作为重点单独学习后,师生分工朗读二至六自然段,使学生对故事情节有总体连贯的感知,进一步巩固朗读训练的结果。]
(4)区别“漂”和“飘”。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细心的小鸟还发现了一个秘密呢! 它就藏在这两个句子中,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出示两个句子。)
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
方案一:(学生发现了无价值的东西)谁还有不同的发现?(如果仍旧没有发现)我的发现在这儿。(点击课件,“漂”“飘”变红)
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
方案二:(学生直接发现了两个飘的区别)指导学生谈。
教师小结:你看,这两个字读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这个“漂”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表示在水上“漂”;而这个“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表示在风中飘。我们的汉字多奇妙啊,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一定会发现汉字更多的秘密。
[“漂、飘”字的区别很好地反映了汉字形声字的特点,借机进行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展示了汉字的魅力,也充分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
3.学习第七自然段。
我这只活泼的小鸟,天天在山林里飞来飞去。每天清晨,我看见小小的纸船把亲切的问候带给小熊,每天傍晚,我看见美丽的风筝给松鼠带来深深的祝福,他们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忧伤的音乐响起,出示第七自然段,教师深情朗诵)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扬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见漂流的纸船了。
[音乐由欢乐变为忧伤,教师深情朗诵渲染气氛,感染学生情绪,使学生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的感情,理解课文内容。]
4.学习八、九自然段。
(1)小熊、松鼠,此刻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很难过)能告诉小鸟原因吗?
(2)让我们带着难过的心情读读这两个自然段。(齐读。)
(3)原来你们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可是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还是每天扎风筝,折纸船,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虽然我们吵架了,可是我们都还是想着对方,还想成为好朋友。
5.学习第十、十一自然段。
噢,原来是这样啊! 虽然你们吵架了,但心里还都想着对方,还想和对方做朋友啊! 那结果怎样了呢?请大家自己读读第十、十一自然段。
结果怎样?(小熊和松鼠和好了。)
友谊失而复得,你们的心情一定很复杂,咱们能不能通过读把你的心情表达出来?先自己试试。
(1)学生读第十自然段,听完他读,我也忍不住想读读了,但又怕读不好,大家能帮帮我出出主意吗?
“再也受不了了”,应该读出松鼠实在忍受不住,特别想和松鼠和好的心情。
“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应该读出松鼠很想和小熊和好,很急切很真诚的语气。
有了大家的帮助,我就有信心读好了。(教师范读。)
你也想试试吗?一定比我读得更好!
单个读,齐读。
(2)学生读第十一自然段,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读呢?
生1:我想自己读,让大家给我评点一下。
生2:我想听听王彦读,然后我学一学他。
生3:我想读一读,请王老师评价一下。
交流过程中要注意:“美丽的风筝”强调“美丽”,说明小松鼠看见风筝很高兴、很激动、很惊喜;“他高兴得哭了”说明他再次得到了小熊的友谊很激动。
6.拓展练习。
(1)是啊,松鼠将所有的纸船都放进了小溪,一只只纸船载着他深深的情意顺流而下,小熊看到这么些纸船向他漂来,会怎样呢?
生1:小熊看到这么纸船向他漂来,高兴地说:“太好了,我和松鼠又和好了。”
生2:小熊看到这么纸船向他漂来,高兴得哭了。
生3:小熊看到这么纸船向他漂来,连忙爬上树,把一只只风筝放到了空中,风筝上写着:“小松鼠,我非常想念你,天天盼着与你和好呢!”
[让学生补充这句不完整的话,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拓展,又训练了学生组织语言,正确表达自己意思的能力。]
(2)小熊、松鼠,经历了这一切,你们以后还会闹别扭吗?(不会。)
我知道你们都学会了珍惜友谊,你们有什么话要对我这只小鸟说吗?
生1:小鸟,你以后交朋友时要注意,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和朋友吵架。
生2:和朋友吵了架,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主动和朋友和好。
大家说得太好了,我一定牢牢记住你们的话,用一颗真诚、宽容的心去对待朋友,呵护友谊,愿我们大家永远是朋友!
[学习完课文后设计这一环节,教师以小鸟的身份和学生交流,丝毫没有说教的痕迹,学生在和小鸟交流感受的同时,初步理解了友谊的意义,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评析】
王春晓老师在济南市课程改革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上执教了《纸船和风筝》一课,在教学中,她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巧妙设置情境,注重朗读的指导,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加入“小鸟”这一角色,架起了师生之间交流的桥梁,在学习课文过程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新教程指出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王老师在本课教学中,别出心裁地设计了课文中本来没有的小鸟角色,对教材进行了大胆创新。
小鸟角色的加入首先拉近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王老师戴上头饰亲切地与小朋友们打招呼,相互问好,使师生关系一下子变得融洽,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习活动的展开做好了铺垫。
另外,小鸟的角色在整篇课文的学习中还起到了穿针引线、推波助澜的作用。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但却以“小鸟”的身份出现,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比如在初读课文后,指导学生了解小熊和松鼠成为好朋友的经过时,“小鸟”以“我是他们的邻居,怎么不知道他们怎样成为朋友的”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巧妙而不留痕迹。再如:当松鼠与小熊吵架后,心里很难过,“小鸟”站出来主动要求倾听他们的心事,在向“小鸟”诉说的过程中,学生已经深深体会和理解了小熊和松鼠的心情,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因此,“小鸟”角色的加入切实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设计十分巧妙,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很成功。
二、紧紧抓住“情”字,设置感人的情境,给学生以情感上的熏陶
新课程改革提出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精神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王老师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多次设置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于丰富的情感体验之中。
本课是一个小小的童话故事,王老师在教学一开始就通过精美的板画创设出了美丽的童话世界,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更巧妙的是,王老师让学生戴上自己做的头饰,来扮演这童话王国里的一个人物,使学生真正深入到课文中来,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音乐的运用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课文一至六自然段写了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的经过,是情绪欢快的部分,配上轻松欢快的音乐进行感情朗读,使学生充分理解友谊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七至九自然段写了两个人吵架后各自的感受,是情绪忧郁的部分,欢快音乐戛然而止,代之以悠伤的乐曲,一下子感染了学生的情绪,在这种氛围中指导朗读理解课文,一切都水到渠成。
王老师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始终注意让学生有丰富充分的情感体验,理解了友谊的重要,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了一定的感受。
三、注重朗读指导,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训练,做到了课堂上充满琅琅书声
低年级段朗诵训练是重点,王老师特别注意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感情朗读指导,使课堂上充满琅琅书声。
在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时,王老师让学生找到了描写小熊快乐的句子,学生一下子找到了“乐坏了”这个词,王老师立刻抓紧这一个词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先用换词的方式体会“乐坏了”的意思,王老师又提出情感的要求,如“再高兴点”“注意表情”等,使学生很快体会到了这种快乐的感受,朗读自然就到位了。
再如,王老师在指导朗读第十自然段时,让学生当小老师教老师读,给老师提出朗读的意见和要求,在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中,进行感情朗读的训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起他们很大的兴趣。
四、注重语文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积极倡导新教改的大潮中,王老师吸收了新的教学理念,但没有忘记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文训练,在教学中,她不但体现了新的理念,而且始终注重语言文字训练,既活又实。
在导入新课的第一个环节,王老师就注意了纠正学生读音,“筝”字单独出现出读一声,而与“风”组成“风筝”时读轻声。这个知识老师没有单刀直入地引入,而是请学生读课题,学生自己就读正确了,教师借机提出如果这个“筝”字单独出现读几声?这样这个问题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
课文中出现了“漂、飘”,一个是风筝飘在空中,一个是纸船漂在水里。王老师抓住这两个音同意异的字进行语文训练,出示两个句子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借机引导“飘”带风字旁和风有关,是指飘在空中,而三点水旁的“漂”和水有关,指漂在水里,王老师小结时指出汉字独有的魅力,引起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好奇和热爱,进行语文的熏陶。
学习完课文,王老师仍然没有忘记对学生进行语文训练,她出示“小熊看到了许多纸船向他漂来,他……”这句不完整的话,让学生补充完整,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很容易想到小熊的表现,还要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
总之,王春晓老师执教的《纸船和风筝》一课,无论是在实践新的教学理念,还是在注重语文训练,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10 07:16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保护有益的动物》教学设计



湖北省长阳县资丘镇资丘小学 田振群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知道哪些小动物对人类有益。

2.能力目标:围绕“我们怎样保护有益的动物”这个话题,发挥想象,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与同学交流,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大胆陈述自己的见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紧扣话题中“有益”这一字眼,小朋友们因为见识等原因,对动物哪些是有益,哪些是有害可能没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比方说,老鼠是有害的吧,但是人类有很多的药物试验都会首选它来进行等等。

课前准备

(1)课前指导学生搜集“有益的小动物”的图片文字资料,活动方式包括询问、阅读、收看影视或网上查询等,然后以记忆、剪贴、绘画、抄写等形式,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好,准备在班上交流。(2)教师自己搜集有关资料认真备课设计出比较精美的课件。然,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讲清要求

1.听说二年级同学既会说话又会听话,谁能说说,我们说话有些什么要求?听话有些什么要求?今天我们不仅要看谁的小嘴会说,还要看谁的小耳朵会听,还要做一个既会说话也会听话的好孩子

2.听力训练,听话猜谜。A、有个姑娘,事儿真忙,又是纺线,又是织网,织了网不捉鱼,捉些小虫到口粮。B、水边有个歌唱家,唱起歌来呱呱呱。走起路来蹦蹦跳,专捉害虫保庄稼。

3.刚才老师出的两个谜语是我们可爱的动物朋友们。(板书:动物)动物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的动物,你们都喜欢哪些动物?请选择下列句式说一说。我喜欢的动物有:( )、( )、( )、( )……(要求说的越多越好)

二、主动参与,自主陈述,辨别有益动物

1.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一下子说了这么多动物,老师这儿也有几张小动物的照片,瞧,它们分别是谁呢(课件展示动物照片,认清分别是什么)这些动物当中哪些是对人类有好处的动物,我们把对有人类有好处的动物叫做有益动物。(板书:有益动物)

2.小组内辨别哪些是有益动物,在有益动物的下面画上横线。并说明理由。分发资料给小组(毛虫 燕子 蜻蜓 蜜蜂 猫 蛇 老鼠 啄木鸟)

3.集体辨别,并说明理由。(要求说话完整,在认真倾听他人说话的基础上补充说明)

4.课前同学们也收集了不少有益动物的有关情况,谁能把你知道的介绍给大家。我会说:( )我喜欢,( )我也喜欢,但我最喜欢的是( ),因为( )。(学会有层次的表达)

5.刚才同学们介绍了好多种有益动物,老师也给大家介绍一种有益动物,介绍完后请大家猜猜我介绍的是什么。(有一种动物,它鼓鼓的眼睛,大嘴巴,长得十分可爱。生活在池塘边,是游泳和跳高能手。它能捕捉到我最讨厌的蚊子和苍蝇这些传染疾病的坏家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所以我希望大家保护它们,给它们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6.谁能说说你怎么猜出老师说的是什么动物的,让学生知道抓住特征。谁能和老师一样把一种有益动物介绍的很具体,让大家一听就能猜出你介绍的是什么动物。先想一想怎么说,然后和同桌的同学说一说,最后指名说,并猜测,相互补充说的更具体。

三、小组合作,交流探讨,保护有益动物

1.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介绍,我们了解到这些有益动物的世界功劳可真不小,我们不仅要喜欢它们,更要保护它们。(板书:保护)

2.生活中你知道这些动物生活得怎么样?有哪些伤害有益动物的行为?

3.为了让这些有益动物生活得更安全更快乐,请同学们想想办法。小组讨论:怎样保护有益动物。(要求:看看哪组想的办法多,主意好,讨论后选派代表发言)

4.集体交流。(发言的人陈述有序、其他人认真听,并补充)

5.小结:给小动物们一些适当的帮助,让它们拥有一个温暖舒适的家;用各种宣传方法,提高人们的认识;自己不捕捉,不伤害有益动物,对别人的伤害行为进行劝阻。同学们真会想办法,有了同学们的这些好办法,有益动物们一定会生活得更快乐的。我真替它们谢谢你们!让我们大家都来做动物的好朋友。

四、课外廷伸,走向生活

1.课外做做义务宣传,让人们真正认识提高。

2.回家向爸爸妈妈介绍你喜欢的有益动物,让爸爸妈妈也成为有益动物的朋友。

编辑短评:口语交际课一要让学生有话可说;二要形成交际的局面;三,教师的指导要有层次性。应该说通过本次教学设计这三个目的都可以达到。

口语交际是口头语言的训练。因此,要抓住口语自身的特点,要抓住训练,在学生口语的实践中,贯穿训练。本次设计体现了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难到易的训练过程。因此,此教学设计是可行的。(孟令全)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10 07:17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一分钟》教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钟、零”等8个字,会正确书写“欠、元”等8个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读、议、演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在读中体悟到时间的重要,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要做遵守纪律的孩子。教学准备:

闹钟一只  生字词卡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设疑,揭示课题

1.师有感情地朗诵一首小诗。(闹钟显示朗诵时间为1分钟。)

2.这首诗好听吗?有谁知道,老师用了多长时间朗诵完这首小诗?

板书课题:一分钟

3.设疑:我们都知道,一分钟等于60秒,可今天,我们的元元同学却让一分钟等于了20分钟,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将生字词多读几遍。

2.指名读生字词-开火车读(结合书33页,“找找说说”来认记生字)

3.再自由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将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

4.指名分段读-评议-齐读。

三、读第一自然段,指导书写“元、哈、欠、迟”等4个生字

1.课件出示这一段内容,指名读。

2.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些什么?

板书:闹钟响-元元打哈欠-再睡一分钟-不会迟到。

3. 我的发现,在这一段中,有哪些字是我们这课要书写的生字。

4.元元又睡了,让我们把这其中的4个生字各写一写吧!

指导书写4个生字、重点指导““欠”、的写法。

过渡:事情真的正如元元所想的那样吗?他有没有迟到呢?

四、自学课文2~3自然段

1.自由读:教师个别指导。

2.汇报:自己读后知道些什么?

板书:迟到20分钟

3.观察书上32页的图,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说一说元元此时的心清。

4.投影显示句子:“元元非常后悔。”

(1)理解“后悔”的意思。

(2)元元因为什么而后悔。

(3)元元是不是迟到了以后进教室才后悔的?找出能表现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

(4)朗读下面三句话,读出相应的语气:

A:元元打了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B:他叹了口气,说:“我要是早一分钟就就好了。”

C: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五、拓展课文,实践体悟(完成目标4)

1.你们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

(也许也是起床耽误了一分钟,还可能是什么情况耽误了?)

2.你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

3.大家愿意演一演编故事吗?题目“第二天的元元”。

故事发生时间段为:闹钟响了……到学校上课。

学生自由编、演。

4.汇报演出(在演中议一议)。

六、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齐读课文。

2.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课外调查: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提示:思维要发散一些,不要仅限于同学,还可以是其他职业的人,甚至可以是动物,交通工具……)

(3)通过调查这些数据你认为自己有哪些收获?有什么建议?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10 07:17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北京》教学设计



安徽省芜湖市育红小学 陈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北京的热爱。

教学方法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法、质疑问难。教师教具、学生学具准备:

CAI课件、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北京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北京行政图。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城市的地图吗?

3.师:是的,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到北京去旅游一番。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让我们把课本打开,翻到第45页,同学们试着把课文读一遍,并画出生字。

2.师:读生字的字音,再将生字连成词读一读。(课件出示词语。)

3.请“小老师”带大家读词语,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

4.全体齐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解新知,指导朗读

1.再读课文

  (1)师:同学们,你们的词语读得可真不错,你们能把课文也读好吗?

(2)师:请一位同学来试一试,老师给他配上音乐。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北京的哪儿最吸引你?你最想去北京的什么地方旅游?

(3)师:说说看,他读得怎么样?

(总结:读书要声音响亮、有感情、字音要读得准、注意停顿。)

2.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师:现在你们最想去哪儿看看?

(1)教学第二自然段。

生:我想去北京的中心看看。

(点击课件,展示天安门以及天安门广场画面和第二自然段文字。)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师:让我们看看课文中是怎么说的。(教师范读第二自然段。)

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理解“中央”“庄严”“矗立”等词的意思。

  小组选出代表配乐比赛朗读第二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2)学生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

  生:我还想去看看北京的马路。

  师:好,刚才是老师带领大家去参观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的,这一次,老师让大家自己去看看北京的马路。

  课件出示北京马路和立交桥画面以及第三自然段文字。

  师: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再读读文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点击课件,出示自学要求:1.说说从画面看到了什么。2.读读这一自然段。3.说说读懂了什么。4.问问不懂的问题。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自学讨论。

分小组汇报自学的四个要求。

理解“绿树成阴”“川流不息” 等词的意思。

分男、女生比赛朗读第三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3)教学第三自然段,拓展知识。

生:我还想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集体朗读第四自然段。用“有……还有……”“到处……到处……”说话。

点击课件,播放北京各种名胜古迹、公园、高楼大厦画面,让学生感受北京的美。

自由组合,互相讨论看到了什么,以某个景点为例,续编一个自然段。

当回“小导游”:分小组选代表上讲台演讲续编的内容,教师点击课件,配上相应的图画。“游客” 有问题,也可以向“导游”提问。

评出“最佳导游奖”和“最佳小组合作奖”。

四、课外延伸

师:北京是我们的首都,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把你收集来的关于北京资料告诉大家。

师:此刻,你最想对北京说什么?

总结:北京,首都,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骄傲!

五、集体配乐齐读全文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10 07:17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认识“葫、芦、藤、哇、盯、邻”等六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使之乐于并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教学难点

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具准备:自制课件、一个葫芦。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名字叫做《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你们见过葫芦吗?谁能说说葫芦是什么样的?

3.指名答。(出示葫芦。)

4.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到底说了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自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两遍。

2.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注音的生字。

(2)开火车读去掉拼音后的生字。

3.再读课文,并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4.分自然段读课文,想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

三、精读课文,读懂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读懂了什么。

2.指名答。(结合学生回答,屏幕显示相应自然段,并进行板书。)

(1)教学第一自然段。

师:课文中介绍了葫芦的哪几部分,各部分分别是什么样的?

指名答。(显示正确答案。)

齐读二、三两句话。

  指导朗读: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师:那个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这么可爱,心情会怎样?

分男女生朗读该段。

(2)教学第二自然段。

师:叶子有了什么变化?(结合学生回答出示课件。)这些蚜虫会怎样?可他怎么想?

指名读第一句话。

指名表演那个人说话的样子。

齐读该段。

(3)教学第三自然段。

同桌分角色朗读邻居和种葫芦人说的话。

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共同评议:

邻居此刻的心情怎样?应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种葫芦的人着急吗?应用什么语气读?

学生自由组合并表演。

师:你们觉得他们俩谁说得有道理?

学生讨论,指名答。

课件演示:小葫芦和绿叶的对话——葫芦藤每天向叶子输送养料,叶子再将养料输送给小葫芦。蚜虫吃绿叶,使它无法输送养料。小葫芦因没有养料供给,随即变黄落下。

(四)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扩展练习

1.小组讨论: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

2.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3.续讲故事: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

4.指名讲故事。

五、小结

师:在邻居的帮助下,种葫芦的人明白了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了事物之间是相互有联系的,改变了过去只盯着葫芦,不管蚜虫的做法,最终种出了他想要的葫芦。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10 07:17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人民教育出版社



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松柏小学 杨 玲 陈 列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初步懂得“劳动创造美”的道理。

2.学习生字,会认八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准备:

相关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说话入境,绘画导入

秋姑娘悄悄来到我们身边,你们找到她了吗?

1.先同桌交流自己课外在小道旁、广场中、公园里、草地上观察到的秋天景象。

2.在音乐声中,让孩子们画、剪、贴,自己动手装扮教室。成熟的瓜果,金色的稻浪,南飞的大雁……

3.就让我们在这喜人的丰收图中学习《秋天的图画》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画画生字,把生字读准确;

想想生字,把生字认一认;

读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三、诵读课文,读中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默读、同桌互读、表演读)。

2.找出自己最喜欢或认为最美的句子,多读几遍。

3.读句子(读哪句,课件演示哪句),师生欣赏、评议,练习朗读。

对“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这一重点句,不仅要进行朗读训练,还应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如: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些词语很美?(课件:黑白色的秋天的图画),你觉得美吗?对,色彩不仅使图画变美丽,而且使句子更生动。你还能说出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能不能用它来说一说你的同学、教室、家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感悟“劳动创造了美”。

5.用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课文。(可看深件背,同座位互背,下位找好朋友背……)

四、各展所长,赞美秋天

1.启发谈话:小朋友,你眼中的秋天美吗?你喜欢它吗?勤劳的人们用双手画出了秋天的图画,我们也用不同的方式来赞美秋天,好吗?

2.自由组合,赞美秋天

画画组:画秋天

写作组:写秋天

表演组:演秋天

歌唱组:唱秋天

五、识记生字,书写生字(略)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10 07:18
标题: 回复: 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结合自主识字方法,识记字形,规范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领会课文中所要传达的美好友情。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 课件
教学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版块:初读感知 感受情趣

一、巧设悬念,导入新课。           引发学生好奇心,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

1.认真倾听,标出自然段序号。

理思路,明线索。

2.引导学生自读。

3.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4.检查识字情况,指导写字。

5.重点指导“病”字写法。

2.同桌互读。

3.小组合作,认读生字,讨论生字的识记方法。

4.交流识字方法。

5.认识病字头,练写“病”字。

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生字的空间、时间,让他们自己突破生字难关。

生字的认读和练写相结合。

教学过程预设及解决措施:
1.二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读书方法,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要继续加以指导,发现好的读书方法及时肯定总结,让学生习得方法。
2.要留给学生练读和练写生字充分的时间。
点评: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张老师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能正确处理好“教师指导”和“学生自学”的关系,识和写的训练扎实而有效。
第二版块:创设氛围 入境入情

三、联系实际,对比体会。

1.找到文中含有“病”字的词语。

2.找到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细细体会。

3.引读重点句段,体会科利亚的感受——“真没意思”。

1.学生圈画,理解词语。

(病床 病房传染病 病了)

2.畅所欲言,想象科利亚的“不能”和“只能”,体会科利亚的孤独和寂寞。

3.再次整体感受科利亚的心情。

4.齐读12两段。

由词语为切入口,自然恰当。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放飞想象,思考、发现、讨论。

抓住重点词语,在读中体会,将心中的情感化为有声的朗读。

教学过程预设及解决措施:
健康的孩子不一定能体会病床上的科利亚的孤单与寂寞。因而,可能会出现学生对这一部分课文领会不深、掌握不牢的情况。教师在此环节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角色转换,让学生与科利亚融为一体。这样才能真正进入科利亚的内心世界,达到进入文本的目的。
点评:教师从文本中的词句入手,引领学生入境生情,集中全部的心智与文本对话,去感受体验科利亚的无奈,教学效果颇佳。
第三版块:多样练读 领悟情感

四、多样练读,升华情感。

1.指名读。

2.指导学生自由读。

3.引导学生汇报朗读。

重点指导训练以下句子:

1)科利亚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

2)科利亚仔细一看,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

1.一边读一边在自己读得好的句子旁画五角星。

2.自由交流、朗读。

3.学生试读,展示不同的读法。

4.创设情境,图文结合,理解“可爱的”一词,体会朗读。

训练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增强学生表现欲。

不同的读法呈现在课堂中,充满个性之彩。

在情境中训练学生的朗读,加深学生对情感的领悟。

教学过程预设及解决措施:
在这段训练中,多样化的朗读丰富了课堂,但本段中有一句特别长的句子,学生在展示朗读时,如遇到困难,教师要范读或带领学生逐个分句读,确保学生读通、读顺、读好。







总评
《窗前的气球》故事情节简单,但字里行间流露着同学之间真挚的友情。张娟老师执教这一课时,真正把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服务者的角色,教学中能站在学主角度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起点,以学定教。课堂中创设了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设计了富有情趣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充分地读、议、思、评、写,并通过启发、引导、讲解、示范。评价等手段,让学习活动成为多方向的信息交流过程。
(在“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张娟老师执教的《窗前的气球》一课获得一等奖。)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10 07:18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及反思



福建省厦门市滨东小学 黄蓉芳



教学设想

《从现在开始》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 借森林里竞选“万兽之王”这件事, 告诉学生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 互相尊重, 才能和睦相处。根据我校的研究课题“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中, 我努力尝试改变学习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 我创设了“森林王国”的童话情景, 让学生入情入境, 在情境中读, 在情境中悟, 在情境中思。教学中我也多次运用小组合作, 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发挥小组的力量, 构件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同时还结合课题,鼓励学生课前收集资料,了解动物习性,引导学生讨论,大胆想象,使学生思维得到发展。

教学目的

1.认识九个生字,会写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和道理。

3.懂得要尊重别人的 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领悟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一)导话:(电脑出示:狮子王的图)森林里,一大早就热闹非凡,原来是动物们在举行“万兽之王”竞选大会呀,狮子邀请我们一起去参加,请你们戴上头饰(学生戴上头饰)我们一起出发吧。

(电脑出示:生字)咦!小动物们都跑哪儿去了,原来,调皮的小动物们都躲在生字后面呢,我们快点把他们请出来吧。谁来读这个生字?(太好了,你把小候给召唤来了,真棒,你把山鸡给叫出来了……)

(学生读一个点击一个,同时也跳出一只动物)

(二)瞧!动物们都到齐了,狮子大王宣布选举规则,(电脑出示狮子大王说的话)哪只狮子王要来宣布?你来(你现在就是狮子王了)(板书:谁做的最好)

二、学文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电脑出示:猫头鹰画面)第一个上任的是谁?(生:猫头鹰)请你们在小组里读读第二自然段,注意读好猫头鹰说的话。

(电脑出示:猫头鹰的话)请猫头鹰下命令吧!(板书:都要跟我一样)

1.学生评议:

2.过渡:小动物们,你们听了猫头鹰大王的这个命令后,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1)师:小猴你来说……

鹧鸪你来说……

小猴你来说……

这么多小动物都想发表自己的意见,那就让你们找自己的同伴说一说吧!(学生下位说)

(2)小结:小动物们,像你们刚才那样,两个一群,三个一伙七嘴八舌地交谈着,这就是“议论纷纷”。(电脑出示:议论纷纷)

3.过渡:可是猫头鹰大王的命令又不得不服从,只好白天休息,晚上做事,一个星期下来,你们感觉怎么样?可以在小组里说一说、比一比动作,向其他小动物诉诉苦。

(1)生在小组里诉苦。

(2)小结:是呀!这样的日子真难过,难怪你们会“叫苦连天”。

现在就让我们用接读的方式再来读读猫头鹰上任这一段吧!(电脑出示: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电脑出示:袋鼠大王画面)难熬的一个星期终于过去了,第二个星期袋鼠上任了。小动物们,请你们在小组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角色)表演读袋鼠上任这个自然段。

1.小组自由练读。

2.那些小动物愿意上来读?

采访:小白兔、小猴刚才你们学袋鼠跳着走路,现在你们有什么感觉呀?(笑:那很痛苦能小吗?)──肯定:袋鼠大王很激动,其他小动物也把自己的痛苦和无奈表演出来。好!谢谢你们!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电脑出示:猴子大王画面)好不容易一个星期又过去了,轮到猴子当大王了,小动物们你们会担心些什么?请你们先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然后才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1)小组读、讨论。

(2)轮到猴子当大王了,小动物们你们会担心些什么呢?

(3)你们有这么多的担心,那我们来听听猴子大王又是怎么下命令的?(电脑出示猴子的话和声音)──(板书出示: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

(4)猴子大王为什么会下这个命令,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5)是呀!因为猴子懂得替别人着想,所以话音刚落所有的动物都(立刻欢呼起来)(电脑出示:欢快画面和音乐)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电脑出示:狮子王)狮子大王笑眯眯地来了。(电脑出示:最后一段话)那只狮子王愿意宣布这最后的决定呢?

师子王读(读不好)

师:你们看看狮子王是怎么说的呢?(笑眯眯、郑重)

(再请一生读)

小结:猴子大王懂得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小动物们才能幸福地生活下去,所以他成为森林的万兽之王。

(五)小动物们我们也该告别猴子大王,到读读写写乐园中去了吧。(电脑出示:课后题目)

(1)先一起读读题目吧。

(2)你愿意像这样说几个词吗?

这个谁来说……

(3)你愿意从刚才小朋友说的词当中,选几个来说一句话吗?

(4)生说。(鼓励说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句子。)

三、学习生字

过渡:小朋友们都说得很好,我们利用下课的时间再把他们写下来吧。离开了读读写写乐园,我们应该一起来学习生子了。

1.(电脑出示:现、路)这两个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示范写:路)

2.(电脑出示:轮、现、路与期)“期”与其他三个字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3.写好“期”字要注意什么?

4.(电脑出示:轮、现、路与期并刷红“撇”)这四个字的长短、位置、大小有什么不同呢〉?

5.学生写。

6.讲评。

教学反思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对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交流能力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在课堂上体现课标精神,我坚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巧设情境,努力在课堂上体现充分的自主学习,有效的合作学习和适当的探究学习。

课堂上,我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开发学生学习资源,注重阅读个性化感悟,设计自主、合作的阅读过程。以朗读为主线,以实践为活动为辅助,引导学生联系教材,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读读、想想、说说、议议、演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实践,通过朗读、想象、思考,力求对文本有所感悟。

(一)朗读个性化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用、最重要的手段,要把他用“活”,用“巧”,以达到促使学生理解、积累、发展语言、激发情感的作用。在这课中,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个别读、齐读、表演读,把这些方式有机地融合起来,相互渗透。除此外,我还注重朗读的评价,尊重学生意见,读评结合,从而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所蕴含的内容。

(二)注重体验与感悟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且这篇文章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体验”一词前后共出现了15次,运用频率之高,次数之多,确为罕见,由此足见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积极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和时空,让学生在自主参与阅读实践活动中,深入课文与阅读材料形成“对话”,从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议论纷纷”“叫苦连天”这两个词时,我并没有让学生以词解词,而是注重让学生先想想:听了猫头鹰的命令后你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接着让他们在小组里说一说,让学生在想、说、议中感悟到这就是“议论纷纷”和“叫苦连天”。显然,在我们的引导下,学生与文本进行了心灵对话,走入了课文情境,与动物同命运共呼吸,急动物之所急,想动物之所想。最后有感于心、化而言之,实现了自我超越。

(三)创设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情景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创设各种活泼、有趣的教学情境。如:角色扮演,通过活动让学生去表达、感受、体悟,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课堂上,我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读一读、演一演,自主汇报交流,使学生真正拥有尝试、合作、享受成功的实践和机会。在小组汇报展示中,其他学生做到了很好的评议、补充,形成了生生互动积极学习的氛围。我作为一名参与者也启发、评价,在与生互动中真正成为小学生的学习伙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导向

在阅读目标方面,我们第一个要关注的问题是阅读中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使德育目标、智育目标和美育目标能够得到综合的体现。本课蕴含着深刻的道理,通过读一读、演一演、想一想、说一说等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懂得尊重别人、让被人按自己习惯的方式生活,这些都体现了阅读教学中主体情感的投入,以及正确的价值导向。

当然本课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遗憾的地方,如:时间允许的话,在教学袋鼠那段时,应增加多种读的方式;在最后讲评生字时,应让学生自己挑选、推荐。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12 06:45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放手让学生感悟诗韵——《山行》教学片断及反思



人民教育出版社



浙江省宁波市华山小学 吴红燕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儿童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要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培养语感”……这是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的理念。如何使儿童在读古诗的同时,真正感悟到古诗的意境,体会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下一个片断,我们或许会有所启发:

[案例片断]

(通过自读──—同桌检查纠正──—齐读等方式使学生能把古诗读正确)

师:小朋友读书的水平可真高,一会儿就把这首古诗读通顺,读正确了!请小朋友们再轻轻读读这首古诗,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们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学生小组学习)

师:哪一组先来交流。

生:我们组知道“远上寒山石径斜” 中后半部分的意思:山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

生:我可以帮助第四小组的同学补充一下。“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意思是说远远看去,山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

生:我们知道“白云生处有人家”是说白云的深处有一户人家。

师:是吗?

(教师随机板画山中云雾绕绕的地方有几座房子)

生(看了黑板上的板画后举手):老师,我觉得不是白云的深处,应该是在山上有几户人家的房子。

师追问:那古诗为什么说是“白云生处”呢?(教室里一片沉默,片刻,有一名学生举手)

生:因为山很高,比天上的云还要高了,所以是“白云生处”。

师:我今天惊奇地发现,我们小朋友读书的水平已经超过了老师。读书的方法也越来越高明,像刚才结合图画来读懂古诗,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其他组还读懂了哪几句呢?

生:我读懂了“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说霜叶比二月的花还要红。

师:你说得不错,但这里的“霜叶”是指什么叶子呢?

(教师随即出示书中的插图)

生:“霜叶” 指枫树的叶子。老师,我有点知道“停车坐爱枫林晚” 的意思。

师:那你说说看呢。

生:我是从书中看出来的。作者在小路上走,看见傍晚路边的枫叶太美了,就停下车来。

师:小朋友,你们真是太棒了,自己读懂了这首古诗的意思。

(这时,一名学生把手举得高高)

生:老师,我不知道“寒山” 是什么意思?

生:“寒山”是一座山的名字。

师反问:真的吗?

生:我认为不是。

师继续追问:那为什么要用上“寒山”呢?(教室里鸦雀无声)

师启发:小朋友,你们想想,这首诗是描写什么季节的呢?

生:秋天。

师补充:而且是深秋时节,这里的“寒山”指的就是深秋时节的山。因为深秋时节,天气转冷,因此作者在这儿用上了“寒山”。

生:第四行为什么说“霜叶” 呢?

师:谁能回答这位小朋友的问题呢?

生:天冷了,早上就会下霜。所以说是“霜叶”。

师:说得准确一点,应该是被霜打过的枫叶。小朋友,杜牧用几句短短的诗句写出了深秋时美丽的景色,使我们也似乎看到了深秋时节生机盎然的景色,真是太美了。让我们也来赞一赞这美丽的深秋,好吗?

(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古诗)

【反思】

古诗又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在创设自由、和谐、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基础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活化古诗词的形成过程,重新焕发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1.提供学生足够的感悟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让学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见,虽有点乱,但要珍惜这样的时刻。”在实际课堂中,我发现很多教师在提问后就马上叫学生回答,不给学生时间去思考,去讨论。如回答不出,教师或是不断重复问题,或是忙着启发。试想,在这极短的时间内学生的回答能有一定的深度吗?更何况是对古诗文的体会、感悟。根据“合作互动” 的原则,教学中改变了单纯的师生交往形式,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交流等环节,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这样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使学生全面深人地感悟,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和场所。在《山行》的教学中,正因为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组内自读自悟,才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得以绽放,体会得如此有滋有味。

2.教给学生多样的感悟方法。

要使学生通过学古诗文,既受到文化熏陶感染,又从情感上、思想意识上得到美的体验,这就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去研究,去感悟。(1)多层次的诵读。“好诗不厌百回读”。朗读和背诵在古诗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古诗节奏鲜明,音律和谐,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的朗读和背诵的训练指导,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加深学生对诗的理解和记忆,达到“熟读成诵”之目的。(2)要求学生质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是探究的动力。在古诗教学中鼓励学生将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运用启发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学生对“寒山”“霜叶” 的理解,他们用自己的话表述自己对诗文意思的理解,使自己沉醉于深秋的美丽景色之中,虽已百花凋零,然而“霜叶红于二月花”。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12 06:47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我们成功了》教学片断及点评



人民教育出版社



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龙山实验小学 钟鸣琪

吉林省龙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赵亚范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

当我将一面五环旗出示在学生面前时,有的同学脱口而出:“咦?五环旗!”“它是奥林匹克旗帜!”我的心里暗暗高兴,却故做吃惊的样子说:“你们知道这么多呀,看来关于它的话题你们有很多很多话要说,是吗?”话音刚落,树林般的小手在告诉我:“我知道!我知道!”

“五环旗是奥林匹克的象征,是奥运会的标志!”

“旗帜上的五环有五种不同的颜色,分别代表世界五大洲!”

“五个不同色彩的环子连在一起,象征全世界人民大团结!”

急性子的张津跑到前面,由于激动小脸涨得通红:“老师,听我爸爸说,原来奥运会主席是萨马兰奇,现在他退休了,新上任的主席叫罗格……” 还没等他说完,学生中又一次响起“我知道……”“我也知道……” 的声音,显然,张津的发言进一步拓宽了其他同学的思路,稚嫩的声音相继响起:

“奥运会每四年举行一次,举办奥运会要提前申请。”

“我知道2000年的奥运会在悉尼举行,2004年奥运会在雅典举行,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

“怎么不早些在中国举办奥运会呀?还得等到2008年?”

这个深层次的问题竟然从一个二年级小,生口中提出,这是我始料未及!好在我也是一个体育爱好者,有关这方面的信息涉猎了一些于是我很清楚地为同学们回答了这个问题。

刚才那热烈的场面在我的讲述中渐渐趋于平静,甚至沉寂下来。当“中国申奥史”展现在学生眼前时,我感觉得到他们那份忧伤、那份焦虑、那份欣喜、那份荣光!这时,我将课前准备的“今夜无眠” 的狂欢场面通过媒体提前呈现在学生眼前。

“如此壮观的场面,作者仅用200多字就把它呈现在我们眼前了。你一定想知道那是怎样的一篇文章吧?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吧!”

在接下来的朗读中,学生们把全部的感情都融入到了课文的字里行间。一向文静的张帆读到“在欢庆的锣鼓声中,人们一遍遍高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时声音是那样的激动而洪高;淘气的骆仕读到“人们相互击掌,相互拥抱,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 时,声音也硬咽了……学生的情感已经饱满到了极限,如果让他们入情入境地表现不但使饱满的感情得到释放,也能使他们的感情得到升华。果然,在我的提议下,他们一边朗读课文,一边挥舞着手臂,好像每个人的手中都紧握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尽情高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 话音刚落我适时引导:“群众可是一遍遍高呼的啊!”随即教室里又响起了一遍遍发自肺腑的呼喊:“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 此起彼伏的激情舒放,把课文内容做了最好的诠释。

教学中燃烧起的激情,调动了我头脑的储备。如此壮观的场面,有多少好词妙语可以描绘呀!刹那间,一串成语闪过,我便脱口而出:欢声雷动、欣喜若狂、载歌载舞、灯火辉煌。学生们及时将这四个成语记在自己的积累本上。尔后,他们纷纷把适合描写这个场面的词、句进行了互动交流。

《我们成功了》一课的成功之处令我欣然记录下了这精彩的一幕幕……

[点评]

在验证实验教材、验证课程标准的研究活动中,我们组织全区二年级教师开展系列研究活动。听了钟老师执教的《我们成功了》一课,在热烈的讨论之后留给我颇深的是钟老师教学思想给予我的思考:

上课伊始,钟老师向学生出示一面五环旗。这一做法立刻引起学生们的极大兴致,他们顿时争先恐后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知道的有关情况……有一个小男孩心愤愤而口悱悱地说:“怎么不早些在中国举办奥运会呀?为什么等到2008年?”一个充满稚气的声音道出了一个沉重的话题,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在几乎凝固了的氛围中,钟老师用深沉的语言向同学们娓娓讲述在1993年中国仅以一票之差失去了2000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在2001年7月13日那个不平凡的夜晚,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了,那是个怎样的不眠之夜啊!让我们再用心感受一下。随即钟老师播放喜讯传来时人们狂欢的录像。

这个既是精心设计又是意外出现的开课形式体现了新课改的诸多精神:

1.教师有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

关于五环旗,学生在不经意间通过不同的渠道或多或少地了解它,但那是无意识的。是零散的。在交流中,学生对五环旗的了解相对全面了、认识相对深刻了,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性的特点。在资源共享的同时,较好地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开放性,进一步说明:“语文教育的外延和生活相等”。

2.教师个人的知识被激活。

据专家分析,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材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源。钟老师向大家声情开茂地讲述“为什么不早些在中国举办呀?” 这个问题时,是在向学生们介绍中国申奥的历史,其艰难历程告诉我们:成功是何等的来之不易啊!在学生激情涌动的时刻,回放实况录像,学习心境水到渠成。

3.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的是形式多样的朗读。

朱作仁教授说过:“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则使人感受”。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钟老师在教学中,把读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本文虽短小但感情充沛,令人振奋。基于这点考虑,钟老师在教学中既充分发挥范读与指导读的作用,又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在第二自然段教学中,钟老师根据句式特点,设计了引读、接读的朗读方式。“登山则情满于山,看海则意溢于海。” 在老师饱满热情的感召下,全班学生振臂高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 此时此刻,他们仿佛就是人海歌潮中的一分子,与其说他们在朗读,不如说他们在用心感受。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中,学生们对课文的感悟得到提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实现有机的整合。

这篇课文文字虽少,但所呈现出来的场面是恢宏的,气势是磅礴的。在学生从真正意义上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之后,钟老师适时向同学推荐适合描写这个情境的成语:

欢声雷动 欣喜若狂 载歌载舞 灯火辉煌

这种独具匠心的设计把课程标准中关于积累的目标落到了实处。关于积累,包括篇章(合写作样式、语言)、生活经验、思想感情等方面的积累。在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的朗读中,实际上就是一种文章样式的积累、情感的积淀。而对于同语的积累,很多教师的确从思想上认识其重要性,但就教学而言,往往只限于课文中的词语,像这样从课文中抽出来又放不到具体的语境中的做法实际是资源的浪废。内化的知识没有适度的点击,缺乏反刍和再现,久而久之就会封存在记忆的仓库而被遗忘。钟老师能够凭借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培养学生的语感与积累水乳交融、相=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12 06:48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人民教育出版社



黑龙江省大庆萨尔图区东新三小 宋玉芬 赵玉芝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为什么?(鼓励学生说,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小动物的故事(第一自然段),这个故事后来怎样了呢?这葡萄是酸的还是甜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童话故事。

板书课题《酸的和甜的》,齐读课题

二、图文结合,感知内容,认读生字

1.播放课件欣赏故事。

自由读课文,读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借助插图读文,认读生字,教师随机出示图中相应的生字词。

(1)指名试读,会读哪个就读哪个。

(2)说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些字词的。(通过观察、读文,使学生懂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三、朗读感悟,深入体会

1.看配有音乐的动画。听老师示范朗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2.先自由读,借助插图,逐段读文。

3.再小组合作读,观察图画中小动物的神态,动作,想象他们的语言,猜测他们的心理。练习有感情朗读。(通过观察使学生了解每个动物的特点,并且针对特点,选择适当的语气来读,以达到有感情朗读的目的。)

4.各小组选送代表比赛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看谁读得最好,师生共同评议。

5.重点品读以下句子。课件出示:

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1)自读。

(2)小组读。

(3)指名读。

(4)比较说说两组句子有什么不一样。

(通过反复读来加深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从而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

3.讨论交流。通过朗读,说说你喜欢图中哪个小动物?为什么?

谁来把描写小猴子的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

指名读,从中引导学生感受小猴子的聪明。

4.读5、6自然段。读小猴子和小兔子、小松鼠的对话,你有什么想法?大家谈各自的想法。

5.齐读文章最后一段。

出示生字“硬”,让学生结合句意说说“硬” 的意思。扩词。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识字,并且出现扩词运用,以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

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小松鼠和小兔子不明白,你能帮助他们想想原因吗?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如果是你,你会不会也像小松鼠和小兔子那样呢?

(让学生发挥想象,认清事物的本质以分辨是非,从而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四、迁移运用

指导复述故事。先自己看图复述,再上台讲给大家听。

五、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在游戏中巩固要识的字。

听音出字卡。(老师读生字,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快又对。)

“摘苹果”。在黑板上画棵苹果树,把做成苹果形状的生字卡片贴在“树”上,让学生上台读字音,读对的就可以把苹果摘下来。摘对五个以上可奖励一张苹果贴画。

2.写字练习,巩固要写的字。

认读生字,记忆字形。

指导扩写。

重点指导反犬旁的字。

六、实践活动

1.把学到的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

2.自选伙伴,编排童话剧。并配有头饰进行表演。

板书设计: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12 06:48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二年级上册《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民教育出版社



  
魏丽君

教材简析

《假如》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像力、创造力。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笔……”结束,给学生想像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

1.故事导入。

有一个故事,妈妈小时候听过,奶奶小时候听过,奶奶的奶奶小时候也听过,你们想听吗?听老师讲故事(选择《神笔马良》中马良帮助穷人的片段)。

2.说话训练。马良用神笔给穷人画了什么?假如你有一枝神笔,你想干什么?

3.板书课题。有个小女孩,她和你们一样,也梦想着有一枝神笔,她把自己的愿望写成了一首诗,题目是《假如》(板书课题)。

二、读诗歌。

1.读正确。

(1)认读字词。缩叹息遥远寻食哭泣健康(课件辅助显示音节)

(2)初读课文。认真地读课文,不会读的字做上记号,问同学、问老师。

(3)抽读正音。

2.读流利。

(1)再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继续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汇报。

(3)指导朗读。诗中有三个长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课件辅助出示斜杠指导句子中的停顿)

(4)找规律。“窗前的小树红红的太阳树上的小鸟好吃的谷粒不幸的朋友健康的身体”这几个词组有什么特点?应该怎么读?

(5)巩固练习。在全诗中继续寻找“()的()”的词组,读一读。

(6)积累词语。摘录两个自己喜欢的词组。

3.读出感情。

(1)范读课文。下面我们来练习读全文,听一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2)学生评议。你觉得老师读得好在哪儿,还有什么不足。

(3)教师引导。老师不但在用嘴读,还在用心读;不但在看字,而且在画画。想看看老师脑子里的画吗?(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的动画)

(4)学生练读。

(5)游戏助兴:《挑战自我》

三、练说话。

1.自由说话。用“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画()……”说话。

2.情景说话。收听几个求助电话(无家可归的老虎、饿瘪了肚子的熊猫、渴得厉害的地球妈妈、中了毒的小青蛙……),用诗歌的语言说话。

3.朗读范文。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善良的小朋友画一对翅膀,带着你的爱,带着你的情,飞向蔚蓝的天空,飞向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四、课外作业。

1.请学生自己布置一个回家作业。

2.课外阅读《不要问我为什么》。

[设计说明]

语文课本首先不是教本,而是读本。读是语文教学最古老的方法,也是语文教学成功的一个显著标志。语文教学以读为主,诗歌的学习尤其如此。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渐渐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在读中感悟理解,在读中触发情感,在读中培养学力,提升思维。本设计力求体现以下特色:

1.展示读书过程。学生接触文本,总要经历从不会读到会读,读不好到读好的过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先感知后理解、从默会到表达,让学生把隐藏的认识过程显现出来。&"渗透读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强化“过程和方法”,要求教师把视角中心转到学生身上。在引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把读书的方法渗透其中,创设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来运用、提高,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巩固。("明确读书目标。语文课堂上的读书目的主要是学习语言。通过学习文中规范、精美、鲜活的语言,帮助学生构建新的语言范式,改造自己的口头语言,促进消极的语言向积极的语言的转变。'"提高读书质量。最理想的读书目标是超越文本、超越作者,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解读,让学生的注意中心由作者、文本转移到自己身上。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许多共鸣,有创作新的“假如”的欲望,教师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作为学习的伙伴参与其中。(浙江省余姚市实验小学)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12 06:49
标题: 回复: 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放飞友情的气球

安徽马鞍山市九村小学 张娟
               
明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从而与故事的主人公产生心灵的共鸣,这是我追求的教学境界。
析教材
一个飘在窗前的红气球,对得了传染病的科利亚来说,就是一张笑脸,一份惊喜,一声问候,一片真情,使科利亚原本“真没意思”的病床生活,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他高兴地笑了。本文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孩子之间真挚的友情打动着读者的心。
知学精
对于刚刚升入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有初步的识字、朗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但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还有待逐步提高,还需要教师加以积极有效的引导。
示流程
初读感知 感受情趣→创设氛围 情动你我→多样练读 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情满课堂
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结合自主识字方法,识记字形,规范生字的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领会课文中所要传达的美好友情。
教学重点、难点
识记字形,规范生字书写;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情感。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板块:初读感知 感受情趣
    一 巧设悬念,导入新课      引发学生好奇心,为学习本文激趣。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
2.引导学生自读。
3.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4.检查识字情况,指导写字。
5.重点指导“病”字的写法。
认真倾听,标出自然段序号。
同桌互读。
小组合作认读生字,讨论生字的识记方法。
交流识字方法。
认识病字头,练写“病”字。
理思路,明线索。
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生字的空间、时间,让他们自己突破识字难关。
生字的认读和练写相结合。
教学过程预设及解决措施:
1.二年级学生已掌握初步的读书方法,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要继续加以指导,发现好的方法及时给予肯定、总结、推广。
2.生字的练读和练写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第二板块:创设氛围 情动你我
三、联系实际,对比体会
1.找到文中含有“病”字的词语。
2.自由读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细细体会。
3.引读重点句段,体会科利亚躺在病床上的感受──“真没意思”。
4.齐读l、2两个自然段。
学生图画,理解词语。(病床 病房 传染病 病了)畅所欲言,想象科利亚的“不能”和“只能”,体会科利亚的孤独和寂寞。再次整体感受科利亚的心情。
以词语为切入口,自然恰当。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放飞想象,思考、发现、讨论。
抓住重点词语,在读中体会,将心中的情感化为有声的朗读。
教学过程预设及解决措施:
健康的孩子不一定能体会病床上的科利亚的孤独与寂莫。因此,可能会出现学生对这一部分课文领会不深、掌握不准的情况。教师在此环节中应当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角色转换,与科利亚融为一体。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进入科利亚的内心世界,达到进入文本的目的。
第三板块:多样练读 领悟情感
四、多样练读,升华情感
1.指名读。
2.指导学生自由读。
3.引导学生汇报朗读。
重点指导、训练以下句子:
(1)科利亚仔细一看,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
(2)科利亚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
一边读一边在自己读得好的句子旁画★
自由交流、朗读。
学生试读,展示不同的读法。
创设情境,图文结合,理解“可爱”一词,感情朗读。
训练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增强学生的表现欲。
突出个性,让不同的读法呈现在课堂中。在情境中训练学生的朗读,加深学生对情感的领悟。
教学过程预设及解决措施:
在对第4自然段的训练中,以多样化的朗读丰富课堂教学。本段中有一句特别长的句子,学生在展示朗读时,如遇到困难,教师要范读或带领学生逐个分句读,确保学生读通、读顺、读好。
第四板块:拓展延伸 情满课堂
1.齐读全文。
2.你想对科利亚说些什么?可以再写一写。
3.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读文。
动口说、动笔写。
回归整体。
阅读文本与写话训练相结合,实现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12 06:49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



福建省厦门英才学校 吕云萍 执教 福建省厦门教育学院 杜振标 评点



教学目标

1.认读9个生字,读准字音。

2.会写:(1)学写生字,重点写好“现”和“轮”;(2)初步学会欣赏,感受汉字的形体美;(3)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3.会读:(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对重点段能初步达到“有感情地朗读”;(2)能结合重点词句朗读感悟,学习、积累语言,初步培养语感;(3)能根据文本,恰当地演读,边阅读边体验。

4.读懂:(1)了解童话故事的情节;(2)关心童话中的“人物”,能与他们“对话”,发表自己的看法,从中受到启迪。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活动”:课件演示厦门英才学校的美丽画面,并适时引导对话。

一、检查预习,明确要求。

1.认读生字,注意翘舌音及后鼻韵母的字。(出示生字卡片)

2.逐段试读课文。(1)正音;(2)注意长句子的朗读。

3.提问:有哪些动物参加了竞选?最后谁当上“万兽之王”?(生发言,师贴动物图片。)

4.提出学习目标: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可以适当地演读。

(点评:根据学情,以检查预习、复习巩固、认读为主,并恰当提出本节的学习要求。)

二、朗读感悟,想象体验。

1.学习第二自然段。指名试读。在评读中品词。

(1)学习“神气极了”一句。

①比较:“神气”和“神气极了”。

②课件演示。(将课文插图改造为动态课件)

③观察、想象、说话:你从哪里看出猫头鹰“神气极了”?(如:拍动的双翅、瞪大和转动的双眼、昂首挺胸等)

④指导学生练读“立刻下令”一句,从读中体会“神气极了”。

⑤指名上台演读。

(2)学习“议论纷纷”一句。

①创设情境:听了猫头鹰的命令,你们同意吗?有什么意见,快跟周围的伙伴说说。

②引导:刚才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表达心中的愤怒或意见,这就叫做──议论纷纷。

(3)学习“叫苦连天”一句。

①想象、体验:一个星期下来,动物们真是吃尽了苦头。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种动物,你会怎样叫苦?

②学生发言,体会“叫苦连天”。

(4)小结。朗读全段。

(点评:抓住重点词语,采用不同策略进行教学:(1)借助课件,引导观察、说话,在感知“神气极了”的基础上,通过朗读。演读,加深体会。(2)展开想象,在角色体验中理解“叫苦连天”。词句教学及朗读训练落到实处,形成一个教学亮点。)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试读。生评议。

(2)生练读袋鼠的话,体会“激动”。

(3)课件演示。(依课文插图改造的动态课件:动物们跳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4)引导想象、说话:动物们跳得怎样?(气喘吁吁、喘着粗气、满头大汗,等等。)

(点评:本段“以读代讲”,并借助课件让学生展开想象,既有助于理解课文,又丰富学生词汇。)

3.学习第四自然段。

(1)默读。找出不理解的地方,与同学交流。

(2)生质疑问难,师相机归纳、梳理:动物们“担心”什么?他们为什么会“非常担心”?为什么小猴子只说了一句话,大伙儿就“立刻欢呼起来”?

(3)生讨论、合作解疑。

(4)朗读训练。

(生试读、评议──师范读──生练读、体会。)

4.学习第五自然段。

(1)齐读。

(2)课件演示(将课文插图改造为动态课件,并配乐)。

(3)引导对话:这时,你想对小猴子、猫头鹰、袋鼠说些什么?

三、学写生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1.课件:出示生字“现”“轮”,引导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导:撇的不同写法及字的部件处理(伸展与互让)。

3.课件:字的比较、调整。

4.范写。师边写边讲解。

5.生练写;投影展示,评议、欣赏。

附板书设计:



总评

本课教学设计的主要特色是“朗读感悟,想象体验”。

1.抓住重点词句,培养语感,体验情感。教学设计中以重点词句为“抓手”,以朗读训练为“桥梁”,借助课件的动态画面,引导学生想象童话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练读、演读、悟读,进而体会童话人物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神气极了”的精彩演读、“议论纷纷”的情境创设、“叫苦连天”的角色体验、“跳得怎样”的词汇积累与运用等,都较好地体现了语文学习重语感培养和情感体验的特点。

2.引导对话,倡导个性化阅读。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去关心童话中的人物,鼓励他们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发表自己的想法。学生在与小猴子、猫头鹰、袋鼠的对话中,既是对文本所蕴含价值观的感悟和认同,也是表达自己对文本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

其次,本课对教材的把握与处理方面颇见功力。一是教师依学情变化,调整教学方案,体现“顺学而导,以学定教”的思想;二是对精读与略读处理恰当。精读段落──浓墨重彩,细腻而活泼;略读段落──惜墨如金,简洁而明快。三是讲究变化。如第四自然段,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默读中静心思考,从书中找疑,在合作中解疑,质疑、解难与朗读训练有机结合。

(在“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吕云萍老师执教的《从现在开始》一课获得一等奖。)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12 06:49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看雪》教学设计



人民教育出版社



湖北省武汉市育才小学 屈小青 吕璐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了解台湾的有关情况,雪景图,补充儿歌。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雪吗?能给咱们讲讲你看到的雪吗?

雪真美,真有趣啊!今无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看雪》(板书)。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朋友读一读,难读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2.攻克难读的句子。

(1)在我国台湾省,是很难看到雪的。

(2)过春节的时候,孩子们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美丽的雪景。

(3)她顺手指了指地图上的北京。

(4)接着她就给孩子们讲起童年玩雪的情景。

(5)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

(6)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

老师发现这些句子有点难读,咱们看着黑板练习读一读,特别注意读准红色的字词。还可以读给同座的小朋友听,互相帮助一下。

指名读,正音。最后全班齐读五个句子。

3.再读生词(活动词卡)。

4.在小组里用巧办法记一记这些字。

5.全班交流记字方法。

6.游戏:猜字谜。

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7.指名读课文。

检查通读课文情况

三、朗读课文1~2自然段

1.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吗?

2.说说你对台湾的了解。

3.在小组里互相读读课文,读完讨论:台湾小朋友只能在商店里看到用棉花做成的雪景,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四、书写生字

书写“讲、打、指、接、惊”五个字。

行观察它们的结构,注意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学生在书上试写一个,指名上黑板书写。

评价同学的字。再写,同位互评欣赏。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看雪》的生字新词,读了1、2自然段,这些词语还会读吗?读词语。

台湾小朋友只能在商店里看到用棉花做成的雪景,(指图说)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二、朗读课文3~11自然段

1.默读课文,把小朋友们说的话画下来,多读几遍。

(1)指名读画的句子,读完贴出四个问句。

(2)怎么把这四个问句读好呢?我们把他们放回课文中去,再读读。可以跟小伙伴商量商量。

2.创境朗读。

(1)孩子们,现在你们就是台湾的小朋友,我就是那位老师,谁先来问问老师。

指名读第一个问句,还有哪个小朋友也想问这个问题。多名学生问,相机指导读。大家一起问老师吧。(老师微笑点头)

(2)谁还想接着往下问?(提醒学生后面的提示语是惊奇地问)谁也想问这一句?

(问问想好的孩子)你现在心理怎么想的?

再指名读,你又是怎么想的?

带着各自的想法再读这句话。

学生齐读,老师回答并指地图。

(3)接着问第三个问句。师回答:不算太远,谁还想问?

①师描述:下雪了,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

②想亲自感受下雪的美景吗?读读有关的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喜欢的词语画下来。

③喜欢第9自然段第一句的同学,谁来读读?

指名读,你画了哪些词语,你能不能再读读,注意画的词语,把你的感情读出来。边读边想象看到的雪景就能读得更好了。

全班读一遍。

读得这么好,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吧,这幅美好的画面就藏在我们的语文书里。赶快去

找找。(《我是什么》《四季的脚步》两课都有)

找到雪花了吗?雪毯呢?银装呢?

谁上来指一指,说一说。这洁白的冬天就像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太美了,同学们再练读这句话,注意那些表示动作的词,还可以边读边加上动作。

喜欢这句话的同学站起来读,边读边做动作。

飘着雪花,铺着雪毯,披着银装,做得真好。

④第9自然段第2句,谁来读?

指名读,看看图,回忆自己堆雪人,打雪仗的情景,再读。

你是怎样堆雪人,打雪仗的?

再练习。指名读。

把第9自然段连起来读。

⑤台湾小朋友们,读到这里,你最想对老师说什么?

看文中的孩子们怎么问老师的?指导读好停顿。学生表演读一读,体会争着问。

指导读好最后一自然段。

⑥同学们刚才一句一句问得真好,能连起来问吗?师生合作表演读3~11自然段。

3.分角色朗读。

同学们刚才把自己当作了台湾小朋友,读书体会得真好,现在我们分角色在小组里读读课文。

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我们也盼着和台湾小朋友一块玩呢,有个小朋友还把他的心情写成一首小诗,大家读一读。

《欢迎台湾小朋友》

一只船,扬白帆,

漂呀漂呀到台湾。

接来台湾小朋友,

到我学校玩一玩,

伸出双手紧紧握,

热情的话儿说不完。

3.把你们搜集的祖国风光的图片拿出来,你想对台湾小朋友说些什么呢?

4.课后把你想说的话写在图片下面,写好了,我们一起寄给台湾小朋友。

5.书写生字:故 候 奇。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12 06:50
标题: 回复: 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与点评

山东省济南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设计:王会青 王春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十课,谁来读课题?
2.我听见了,(教师指“筝”字)这个字他读得特别准确,他读的是几声?(学生齐答:轻声。)
3.谁知道它单独出现时读几声?(一声)请大家一起读。
4.教师小结:“筝”这个字单独出现时读一声,与“风”组成“风筝”时读轻声,请大家再来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读了课题,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读读课文了吧?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它,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词
1.学习生词。
大家读得真热闹,看把小松鼠都吸引来了,你瞧,他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你愿意读吗?把生词读给你的同位听,读不准的,请同位帮助改过来。(出示生词。)
把你们读的情况汇报给大家,谁愿意读?(请一对同位起立读词,出现问题及时纠正。)
2.学习生字。
生词大家都认识了,我把生字单独拿出来你还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生字。)
单个读生字,齐读生字。
四、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板画。
大家表现真出色,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带小朋友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老师边板画边描述:那里有高高的山,清清的水,茂密的树林,绿绿的小草,还有美丽的花儿)这儿美吗?(学生齐答:美! )
听说松鼠和小熊就把家建在了这里,大家看,这就是他们的家,(出示教具,小熊和松鼠的家)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他们的家应该各建在哪里呢?
(2)贴房子。
谁愿意上来把他们的家贴在合适的位置?
方案一:(学生贴对了)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这样贴吗?
方案二:(学生贴得有错误)其他同学都同意把房子贴在这里吗?(有不同意的请他上来贴)为什么这样贴呢?
(学生以课本为依据,在相互交流中贴对房子的位置。)
[通过精美的板画创设了美丽的童话世界,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并指导学生从书中找到贴图的依据,使学生不但了解松鼠和小熊家的位置,而且学会了带着问题读书,用书本来解决问题。]
(3)戴头饰,扮演角色。
这里风景这样优美,小熊和松鼠的家这样可爱,大家想不想生活在这里?那就请大家戴上自己做的头饰来做一只可爱的小熊或快乐的松鼠吧! 王老师就是一只美丽的小鸟。(教师戴上头饰,走到学生中间,热情地跟小熊、小松鼠打招呼。)
[让学生扮演课本中的角色,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为后面的学习创设活泼和谐的气氛,老师扮作小鸟和学生交流,一则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二则强化了学生的角色意识,使学生自然地进入角色,并为理解体会人物的情感做好铺垫。]
2.学习第二至六自然段。
(1)了解课文大意。
我就住山林里,(教师手指板画)知道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他们却成了好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读读二至六自然段,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谁知道他们俩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方案一:(学生读课文原文)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吗?
方案二:(学生说故事的细节)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吗?(指板画)是什么和什么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学生回答,借机贴纸船和风筝)教师指板画总结,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是纸船和风筝使他们成了好朋友。
[在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在板画的帮助下用简单的话概括课文内容,既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2)重点学习三、五自然段,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他们俩收到对方的礼物,可高兴了! 书上有两个自然段写了他们高兴的心情,是哪两个自然段?(出示三、五自然段。)
试着带着高兴的心情读读。(学生自己读。)
哪里直接写了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方案一:(如果学生找到了“乐坏了”,教师指导朗读这一句)“乐坏了”还可以怎么说?(“很高兴”“高兴极了”“很快乐”“美得不得了”)那你能读好这一句吗?(指导朗读。)
方案二:(如果学生找到其他句子)有一个词直接写了我们高兴的心情,找到了吗?
还有什么原因让你们这样高兴?
方案一:(学生没有回答)看! 除了纸船和风筝还有什么?(教师出示教具,装有松果和祝福语的纸船;挂有草莓和祝福语的风筝)还有草莓和松果。
是啊,小熊收到了可口的松果,松鼠收到了甜甜的草莓,能不高兴吗?
方案二:(学生找到了写草莓和松果的句子)是啊,不但有纸船和风筝,我们还收到了草莓和松果呢,(教师出示教具,装有松果和祝福语的纸船;挂有草莓和祝福语的风筝)能不高兴吗?看! 还有什么呢?(教师指祝福的话。)
还收到了对方的祝福。对,我们还收到了朋友的祝福呢! 我们来读一读祝福的话。(指导学生朗读,读出祝福的语气,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朗读整个第三自然段。
[抓住三个让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原因:收到纸船和风筝;收到松果和草莓;收到祝福的话,让学生体会他们高兴的心情。用换词的方法理解“乐坏了”的意思,用教具和渲染性的语言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烘托高兴的气氛。一句一句指导后,又训练学生朗读整个自然段,由易到难,环环相扣,收到很好的效果。]
小熊你很高兴,小松鼠你们呢?用同样的心情来读读这个自然段吧!
单个读第五自然段(教师指导)。
所有小松鼠读第五自然段。
(利用各种形式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乐读、会读,能读好。)
(3)配乐朗读一至六自然段,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
松鼠和小熊的友谊真让人羡慕,我们再在音乐声中分享一下友谊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我们来分工读一至六自然段。
[把三、五自然段作为重点单独学习后,师生分工朗读二至六自然段,使学生对故事情节有总体连贯的感知,进一步巩固朗读训练的结果。]
(4)区别“漂”和“飘”。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细心的小鸟还发现了一个秘密呢! 它就藏在这两个句子中,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出示两个句子。)
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
方案一:(学生发现了无价值的东西)谁还有不同的发现?(如果仍旧没有发现)我的发现在这儿。(点击课件,“漂”“飘”变红)
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
方案二:(学生直接发现了两个飘的区别)指导学生谈。
教师小结:你看,这两个字读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这个“漂”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表示在水上“漂”;而这个“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表示在风中飘。我们的汉字多奇妙啊,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一定会发现汉字更多的秘密。
[“漂、飘”字的区别很好地反映了汉字形声字的特点,借机进行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展示了汉字的魅力,也充分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
3.学习第七自然段。
我这只活泼的小鸟,天天在山林里飞来飞去。每天清晨,我看见小小的纸船把亲切的问候带给小熊,每天傍晚,我看见美丽的风筝给松鼠带来深深的祝福,他们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忧伤的音乐响起,出示第七自然段,教师深情朗诵)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扬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见漂流的纸船了。
[音乐由欢乐变为忧伤,教师深情朗诵渲染气氛,感染学生情绪,使学生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的感情,理解课文内容。]
4.学习八、九自然段。
(1)小熊、松鼠,此刻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很难过)能告诉小鸟原因吗?
(2)让我们带着难过的心情读读这两个自然段。(齐读。)
(3)原来你们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可是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还是每天扎风筝,折纸船,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虽然我们吵架了,可是我们都还是想着对方,还想成为好朋友。
5.学习第十、十一自然段。
噢,原来是这样啊! 虽然你们吵架了,但心里还都想着对方,还想和对方做朋友啊! 那结果怎样了呢?请大家自己读读第十、十一自然段。
结果怎样?(小熊和松鼠和好了。)
友谊失而复得,你们的心情一定很复杂,咱们能不能通过读把你的心情表达出来?先自己试试。
(1)学生读第十自然段,听完他读,我也忍不住想读读了,但又怕读不好,大家能帮帮我出出主意吗?
“再也受不了了”,应该读出松鼠实在忍受不住,特别想和松鼠和好的心情。
“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应该读出松鼠很想和小熊和好,很急切很真诚的语气。
有了大家的帮助,我就有信心读好了。(教师范读。)
你也想试试吗?一定比我读得更好!
单个读,齐读。
(2)学生读第十一自然段,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读呢?
生1:我想自己读,让大家给我评点一下。
生2:我想听听王彦读,然后我学一学他。
生3:我想读一读,请王老师评价一下。
交流过程中要注意:“美丽的风筝”强调“美丽”,说明小松鼠看见风筝很高兴、很激动、很惊喜;“他高兴得哭了”说明他再次得到了小熊的友谊很激动。
6.拓展练习。
(1)是啊,松鼠将所有的纸船都放进了小溪,一只只纸船载着他深深的情意顺流而下,小熊看到这么些纸船向他漂来,会怎样呢?
生1:小熊看到这么纸船向他漂来,高兴地说:“太好了,我和松鼠又和好了。”
生2:小熊看到这么纸船向他漂来,高兴得哭了。
生3:小熊看到这么纸船向他漂来,连忙爬上树,把一只只风筝放到了空中,风筝上写着:“小松鼠,我非常想念你,天天盼着与你和好呢!”
[让学生补充这句不完整的话,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拓展,又训练了学生组织语言,正确表达自己意思的能力。]
(2)小熊、松鼠,经历了这一切,你们以后还会闹别扭吗?(不会。)
我知道你们都学会了珍惜友谊,你们有什么话要对我这只小鸟说吗?
生1:小鸟,你以后交朋友时要注意,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和朋友吵架。
生2:和朋友吵了架,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主动和朋友和好。
大家说得太好了,我一定牢牢记住你们的话,用一颗真诚、宽容的心去对待朋友,呵护友谊,愿我们大家永远是朋友!
[学习完课文后设计这一环节,教师以小鸟的身份和学生交流,丝毫没有说教的痕迹,学生在和小鸟交流感受的同时,初步理解了友谊的意义,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12 06:50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评析】

王春晓老师在济南市课程改革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上执教了《纸船和风筝》一课,在教学中,她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巧妙设置情境,注重朗读的指导,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加入“小鸟”这一角色,架起了师生之间交流的桥梁,在学习课文过程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新教程指出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王老师在本课教学中,别出心裁地设计了课文中本来没有的小鸟角色,对教材进行了大胆创新。

小鸟角色的加入首先拉近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王老师戴上头饰亲切地与小朋友们打招呼,相互问好,使师生关系一下子变得融洽,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习活动的展开做好了铺垫。

另外,小鸟的角色在整篇课文的学习中还起到了穿针引线、推波助澜的作用。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但却以“小鸟”的身份出现,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比如在初读课文后,指导学生了解小熊和松鼠成为好朋友的经过时,“小鸟”以“我是他们的邻居,怎么不知道他们怎样成为朋友的”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巧妙而不留痕迹。再如:当松鼠与小熊吵架后,心里很难过,“小鸟”站出来主动要求倾听他们的心事,在向“小鸟”诉说的过程中,学生已经深深体会和理解了小熊和松鼠的心情,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因此,“小鸟”角色的加入切实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设计十分巧妙,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很成功。

二、紧紧抓住“情”字,设置感人的情境,给学生以情感上的熏陶

新课程改革提出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精神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王老师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多次设置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于丰富的情感体验之中。

本课是一个小小的童话故事,王老师在教学一开始就通过精美的板画创设出了美丽的童话世界,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更巧妙的是,王老师让学生戴上自己做的头饰,来扮演这童话王国里的一个人物,使学生真正深入到课文中来,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音乐的运用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课文一至六自然段写了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的经过,是情绪欢快的部分,配上轻松欢快的音乐进行感情朗读,使学生充分理解友谊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七至九自然段写了两个人吵架后各自的感受,是情绪忧郁的部分,欢快音乐戛然而止,代之以悠伤的乐曲,一下子感染了学生的情绪,在这种氛围中指导朗读理解课文,一切都水到渠成。

王老师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始终注意让学生有丰富充分的情感体验,理解了友谊的重要,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了一定的感受。

三、注重朗读指导,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训练,做到了课堂上充满琅琅书声

低年级段朗诵训练是重点,王老师特别注意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感情朗读指导,使课堂上充满琅琅书声。

在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时,王老师让学生找到了描写小熊快乐的句子,学生一下子找到了“乐坏了”这个词,王老师立刻抓紧这一个词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先用换词的方式体会“乐坏了”的意思,王老师又提出情感的要求,如“再高兴点”“注意表情”等,使学生很快体会到了这种快乐的感受,朗读自然就到位了。

再如,王老师在指导朗读第十自然段时,让学生当小老师教老师读,给老师提出朗读的意见和要求,在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中,进行感情朗读的训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起他们很大的兴趣。

四、注重语文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积极倡导新教改的大潮中,王老师吸收了新的教学理念,但没有忘记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文训练,在教学中,她不但体现了新的理念,而且始终注重语言文字训练,既活又实。

在导入新课的第一个环节,王老师就注意了纠正学生读音,“筝”字单独出现出读一声,而与“风”组成“风筝”时读轻声。这个知识老师没有单刀直入地引入,而是请学生读课题,学生自己就读正确了,教师借机提出如果这个“筝”字单独出现读几声?这样这个问题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

课文中出现了“漂、飘”,一个是风筝飘在空中,一个是纸船漂在水里。王老师抓住这两个音同意异的字进行语文训练,出示两个句子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借机引导“飘”带风字旁和风有关,是指飘在空中,而三点水旁的“漂”和水有关,指漂在水里,王老师小结时指出汉字独有的魅力,引起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好奇和热爱,进行语文的熏陶。

学习完课文,王老师仍然没有忘记对学生进行语文训练,她出示“小熊看到了许多纸船向他漂来,他……”这句不完整的话,让学生补充完整,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很容易想到小熊的表现,还要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

总之,王春晓老师执教的《纸船和风筝》一课,无论是在实践新的教学理念,还是在注重语文训练,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点评:陈殿军)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13 06:59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窗前的气球》教学实录与点评



四川省峨眉山市第三小学 刘兰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放歌曲《歌声与微笑》,师生拍手跟着吟唱,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同时为感悟课文内容做铺垫)。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微笑,共同学习吧!

师:你看到了什么?(多媒体显示出一幅窗前飘着一个画着可爱小脸的红气球图。)

生:我看到窗户外面有一个红气球。

师:仔细观察,这个气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1:我看到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

生2:我看到气球上画的小脸是笑眯眯的。

师:看到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这个气球是哪儿来的?

生2:我想知道为什么要把这个气球放飞在窗户前?

生3:我想知道气球上为什么要画一张笑眯眯的小脸?

师:真会提问。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师手指课题,生齐读课题:22.窗前的气球。)

[点评:观图质疑,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强烈愿望。]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来自由地读课文。读课文前,哪个同学来给小伙伴们提个要求呢?

生:我希望同学们把生字字音读准,不认识的字请教下面的树叶,并多读几遍?

生:我希望同学们做到不添字,不加字,把句子读通顺。(生认真地自由地读课文,认生字。)

[点评:通过学生自己提读书要求,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

师:谁来展示一下你的学习成果(课件出示带音节生字,学生个体展示读,生生挑战读、生生互评、师生互评)。

[点评:通过自读、评价读、挑战读,激发情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轻松达到读准字音,突出重难点字音的目的。]

师:看看这些生字朋友,想想你有哪些好办法记住它们。

生1:我会记“猜”,“情”的“忄”换成“犭”就是“猜”。

生2:科利亚的“科”就是科学的“科”。

生3:我给大家出个字谜:一个女孩在舞台旁边跳舞,大家猜猜我说的是哪个字?

生4:我会记“拴”,拴要用手,所以有个“扌”。

生5:我会记“逗”,那个“辶”像一匹马,马驮着豆角,就是逗人的“逗”。

师:你们真能干,会用这么多方法来记生字,下面我们来玩识字游戏。(学生开火车读生字,闯迷宫读词语。)

师:祝贺你们,送你们一份特殊的礼物。(课件出示写有“我会写”的智慧花。)

[点评:注重情趣化识字,并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突出学生富有个性化的识字方法,并利用有趣的游戏及时巩固识字效果,并以“趣”来激发、保持学生持续学习的热情。]

师:怎样才能把这两个字写得又正确,又美观呢?

(学生自己观察生字的特点,找出写好生字的关键所在,由学生自己来认识如何写好字,取代老师一笔一画的分析。师故意误写,让学生来纠正。生认真描红、临写,师巡视指点。)

师:写完了对照田字格中的字,自己评一评,写得好的,奖自己一颗☆,再和同桌看看、评评。

[点评:注重学生的自评与师生、生生间的互评,使评价多样化,实现课堂上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

三、朗读感悟

师:认识了生字,再读课文,相信你们会把课文读得更加流利,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生选喜欢的方式:自己读、同桌读、小组读、和好伙伴一起读课文。)

师:你们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科利亚得了传染病住进了医院,同学们不能去看他,放了一个气球去问候他。

师:什么是“传染病”?

生1:像“非典”这样的病就是传染病。

生2:会传染给别人的病。

师:同学们,科利亚病了,住进了医院。

(课件出示科利亚一个人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着窗户的情景图,并配上让人感到孤独寂寞的低调音乐,教师入情地范读,生看图听读,引生入境。)

师: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觉得很难过。

生2:我感到科利亚好孤独啊!(很难受的样子。)

生3:我有点想哭(眼圈红着)。

生4:我也想哭(泪珠滚动)。

生5:我觉得科利亚好寂寞,好孤单啊!

生6:老师,他哭了。

……

师:你们都是情感十分丰富的孩子,能通过朗读来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吗?请自己练一练。(生在音乐声中,入情入境地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

生:(含着眼泪)很入情地朗读。

师:都想用朗读来表达你的感受吗?让我们一起在音乐声中读读1—2自然段吧。(生齐读。)

[点评:用CAI、音乐、教师的范读,充分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并通过多次不同层次地读,让学生自己接触语言材料,用他们自己对课文的感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和分析。]

师:科利亚一个人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他不能和爸爸妈妈去逛公园,也不能和同学们一起游戏,他只能呆呆地望着窗外那一角天空,他觉得真没意思(板书“真没意思”)。(音乐停。)

师:此时此刻,科利亚呆呆地望着窗外在想什么?

生1:他好想爸爸妈妈来看他。

生2:他好想自己的病快点好呀。

生3:他好想和同学们一起玩耍,一起学习,一起做游戏。

生4:他好希望同学们来看他,和他讲故事,讲学校发生的事。

[点评:换位体验,让学生融入课文情境中,激发学生内心情感。]

师:正在这时,科利亚突然看到了什么?

(课件演示,一个气球摇摇摆摆地飘上来,在窗前停了一会,开始一上一下地动起来的情景图。)

生1:他看到一个红气球在窗前停了一会,还一上一下地动起来。

生2:他看到气球上画着一张笑眯眯的小脸。

出示句子:

①气球上画着一张小脸。

②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

师:读读这两个句子,你喜欢哪句话,为什么?

生自由读句子。

生:我喜欢第二句,因为第二句写出了这张小脸的样子很可爱。

师: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体会到这张小脸的可爱吗?(生有感情朗读这句话。)

师:读得多好啊,你们想读吗?

生:想。

师:一起读读吧。(生齐读。)

师:我看到了教室里有40张可爱的小脸。谁能用“可爱的”说一个句子?

生1: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可爱的洋娃娃,可逗人喜爱了。

生2:我的妹妹长着一张可爱的小脸。

……

师:当科利亚看到这个画着可爱小脸的气球,他怎么样了?(出示科利亚高兴地笑了的画面和句子:科利亚望着窗外那逗人的笑脸,高兴地笑了。)

生齐:他高兴地笑了。

师:我看到你高兴地笑了?看到他也高兴地笑了。谁来读读这句话,让大家都体会到科利亚高兴的心情?(生练习朗读。)

生:有感情而且带着表情朗读。

师: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吧。(生齐带着感情有表情地朗读。)

师:读了这句话,想想你能给大家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生:他为什么高兴地笑了?

师:是呀,他为什么高兴地笑了,快和同桌认真读读4.5自然段,边读边想,想好了互相说一说。

[点评:培养学生读中质疑和合作释疑的能力。]

(学生同桌边读边议。)

生1:因为他看到气球上的小脸看上去很好玩、很逗人,所以高兴地笑了。

生2:因为他看到气球,知道同学们来看他了,所以高兴地笑了。

师:现在你们就是科利亚的同学,想一想你们在窗下是怎样把这个气球放上来的?想好后,在四人小组里商量商量,并试着演一演。(生分小组自由排练,师巡视并点拨。请一组同学合作表演。)

师:同学们,你们想通过这个气球对科利亚说些什么呢?

生1:科利亚,你好了吗?

生2:科利亚,祝你早日康复。

生3:科利亚,安心养病,听医生的话,快点出院和我们一起玩吧。

生4:科利亚,你看到这个气球,高兴吗?

……

[点评:让学生把自己当作科利亚的同学,入情入境,成为剧中人,在角色体验中通过阅读、思考把自己的理解用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同时用创造性的语言回答,体现了“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四、拓展

师:除了这个办法,你还有什么办法去问候科利亚?

生1:我放一只风筝,上面写着:科利亚祝你早日康复。

生2:我给他打电话,和他聊天。

生3:我给他写信,告诉他学校里的趣事。

生4:我折一架纸飞机,飞上去。

生5:我给他发手机短信。

……

师:有同学们关心他,想着他,想想没过多久科利亚怎么样了?

课件出示:想想说说:没过多久,科利亚……

生1:没过多久,科利亚的病好了,出院了。

生2:没过多久,科利亚出院了,和我们一起上课、一起学习。

生3:没过多久,科利亚回到了学校,和我们一起打篮球,踢足球。

……

师:科利亚得了传染病很不幸,可是他又是多么的幸福,因为有这么多同学关心他,让我们一起再把这个故事读一读吧。(生齐读课文。)

[点评:延伸课文内容,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五、深化主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手指课题,生齐读课题)。

你喜欢这个气球吗,为什么?

生1:喜欢,因为这个气球很可爱。

生2:喜欢,因为这个气球给科利亚带去了欢乐。

生3:喜欢,因为这个气球让科利亚忘掉了病房的孤单。

生4:喜欢,因为这个气球给科利亚带去了同学们的问候。

生5:喜欢,因为这个气球带去了同学们对科利亚的关心。

生6:喜欢,因为这个气球传递着同学们之间的友谊。

……

[点评:尊重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以巧妙的提问,让学生明白这个气球的重要意义,体会同学们的独特用心,从而深刻领悟同学间的真挚友情。]

六、小结

师:说得好!这个红气球传递着同学之间纯真的友谊、衷心的祝福,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小伙伴听,让他们也喜欢上这个窗前的气球。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13 07:00
标题: 回复: 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窗前的气球》(3篇)

人民教育出版社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一
安徽省马鞍山市九村小学 张 娟 设计
安徽省马鞍山市教研室  孙友红 点评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结合自主识字方法,识记字形,规范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领会课文中所要传达的美好友情。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 课件
教学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版块:初读感知 感受情趣

一、巧设悬念,导入新课。           引发学生好奇心,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

1.认真倾听,标出自然段序号。

理思路,明线索。

2.引导学生自读。

3.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4.检查识字情况,指导写字。

5.重点指导“病”字写法。

2.同桌互读。

3.小组合作,认读生字,讨论生字的识记方法。

4.交流识字方法。

5.认识病字头,练写“病”字。

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生字的空间、时间,让他们自己突破生字难关。

生字的认读和练写相结合。

教学过程预设及解决措施:
1.二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读书方法,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要继续加以指导,发现好的读书方法及时肯定总结,让学生习得方法。
2.要留给学生练读和练写生字充分的时间。
点评: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张老师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能正确处理好“教师指导”和“学生自学”的关系,识和写的训练扎实而有效。
第二版块:创设氛围 入境入情

三、联系实际,对比体会。

1.找到文中含有“病”字的词语。

2.找到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细细体会。

3.引读重点句段,体会科利亚的感受——“真没意思”。

1.学生圈画,理解词语。

(病床 病房传染病 病了)

2.畅所欲言,想象科利亚的“不能”和“只能”,体会科利亚的孤独和寂寞。

3.再次整体感受科利亚的心情。

4.齐读12两段。

由词语为切入口,自然恰当。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放飞想象,思考、发现、讨论。

抓住重点词语,在读中体会,将心中的情感化为有声的朗读。

教学过程预设及解决措施:
健康的孩子不一定能体会病床上的科利亚的孤单与寂寞。因而,可能会出现学生对这一部分课文领会不深、掌握不牢的情况。教师在此环节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角色转换,让学生与科利亚融为一体。这样才能真正进入科利亚的内心世界,达到进入文本的目的。
点评:教师从文本中的词句入手,引领学生入境生情,集中全部的心智与文本对话,去感受体验科利亚的无奈,教学效果颇佳。
第三版块:多样练读 领悟情感

四、多样练读,升华情感。

1.指名读。

2.指导学生自由读。

3.引导学生汇报朗读。

重点指导训练以下句子:

1)科利亚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

2)科利亚仔细一看,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

1.一边读一边在自己读得好的句子旁画五角星。

2.自由交流、朗读。

3.学生试读,展示不同的读法。

4.创设情境,图文结合,理解“可爱的”一词,体会朗读。

训练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增强学生表现欲。

不同的读法呈现在课堂中,充满个性之彩。

在情境中训练学生的朗读,加深学生对情感的领悟。

教学过程预设及解决措施:
在这段训练中,多样化的朗读丰富了课堂,但本段中有一句特别长的句子,学生在展示朗读时,如遇到困难,教师要范读或带领学生逐个分句读,确保学生读通、读顺、读好。







总评
《窗前的气球》故事情节简单,但字里行间流露着同学之间真挚的友情。张娟老师执教这一课时,真正把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服务者的角色,教学中能站在学主角度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起点,以学定教。课堂中创设了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设计了富有情趣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充分地读、议、思、评、写,并通过启发、引导、讲解、示范。评价等手段,让学习活动成为多方向的信息交流过程。
(在“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张娟老师执教的《窗前的气球》一课获得一等奖。)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13 07:00
标题: 回复: 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放飞友情的气球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二


安徽马鞍山市九村小学 张娟

明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从而与故事的主人公产生心灵的共鸣,这是我追求的教学境界。
析教材
一个飘在窗前的红气球,对得了传染病的科利亚来说,就是一张笑脸,一份惊喜,一声问候,一片真情,使科利亚原本“真没意思”的病床生活,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他高兴地笑了。本文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孩子之间真挚的友情打动着读者的心。
知学精
对于刚刚升入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有初步的识字、朗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但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还有待逐步提高,还需要教师加以积极有效的引导。
示流程
初读感知 感受情趣→创设氛围 情动你我→多样练读 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情满课堂
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结合自主识字方法,识记字形,规范生字的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领会课文中所要传达的美好友情。
教学重点、难点
识记字形,规范生字书写;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情感。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板块:初读感知 感受情趣
    一 巧设悬念,导入新课      引发学生好奇心,为学习本文激趣。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
2.引导学生自读。
3.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4.检查识字情况,指导写字。
5.重点指导“病”字的写法。
认真倾听,标出自然段序号。
同桌互读。
小组合作认读生字,讨论生字的识记方法。
交流识字方法。
认识病字头,练写“病”字。
理思路,明线索。
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生字的空间、时间,让他们自己突破识字难关。
生字的认读和练写相结合。
教学过程预设及解决措施:
1.二年级学生已掌握初步的读书方法,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要继续加以指导,发现好的方法及时给予肯定、总结、推广。
2.生字的练读和练写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第二板块:创设氛围 情动你我
三、联系实际,对比体会
1.找到文中含有“病”字的词语。
2.自由读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细细体会。
3.引读重点句段,体会科利亚躺在病床上的感受──“真没意思”。
4.齐读l、2两个自然段。
学生图画,理解词语。(病床 病房 传染病 病了)畅所欲言,想象科利亚的“不能”和“只能”,体会科利亚的孤独和寂寞。再次整体感受科利亚的心情。
以词语为切入口,自然恰当。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放飞想象,思考、发现、讨论。
抓住重点词语,在读中体会,将心中的情感化为有声的朗读。
教学过程预设及解决措施:
健康的孩子不一定能体会病床上的科利亚的孤独与寂莫。因此,可能会出现学生对这一部分课文领会不深、掌握不准的情况。教师在此环节中应当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角色转换,与科利亚融为一体。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进入科利亚的内心世界,达到进入文本的目的。
第三板块:多样练读 领悟情感
四、多样练读,升华情感
1.指名读。
2.指导学生自由读。
3.引导学生汇报朗读。
重点指导、训练以下句子:
(1)科利亚仔细一看,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
(2)科利亚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
一边读一边在自己读得好的句子旁画★
自由交流、朗读。
学生试读,展示不同的读法。
创设情境,图文结合,理解“可爱”一词,感情朗读。
训练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增强学生的表现欲。
突出个性,让不同的读法呈现在课堂中。在情境中训练学生的朗读,加深学生对情感的领悟。
教学过程预设及解决措施:
在对第4自然段的训练中,以多样化的朗读丰富课堂教学。本段中有一句特别长的句子,学生在展示朗读时,如遇到困难,教师要范读或带领学生逐个分句读,确保学生读通、读顺、读好。
第四板块:拓展延伸 情满课堂
1.齐读全文。
2.你想对科利亚说些什么?可以再写一写。
3.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读文。
动口说、动笔写。
回归整体。
阅读文本与写话训练相结合,实现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13 07:00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窗前的气球》教学实录与点评


四川省峨眉山市第三小学 刘兰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放歌曲《歌声与微笑》,师生拍手跟着吟唱,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同时为感悟课文内容做铺垫)。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微笑,共同学习吧!

师:你看到了什么?(多媒体显示出一幅窗前飘着一个画着可爱小脸的红气球图。)

生:我看到窗户外面有一个红气球。

师:仔细观察,这个气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1:我看到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

生2:我看到气球上画的小脸是笑眯眯的。

师:看到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这个气球是哪儿来的?

生2:我想知道为什么要把这个气球放飞在窗户前?

生3:我想知道气球上为什么要画一张笑眯眯的小脸?

师:真会提问。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师手指课题,生齐读课题:22.窗前的气球。)

[点评:观图质疑,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强烈愿望。]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来自由地读课文。读课文前,哪个同学来给小伙伴们提个要求呢?

生:我希望同学们把生字字音读准,不认识的字请教下面的树叶,并多读几遍?

生:我希望同学们做到不添字,不加字,把句子读通顺。(生认真地自由地读课文,认生字。)

[点评:通过学生自己提读书要求,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

师:谁来展示一下你的学习成果(课件出示带音节生字,学生个体展示读,生生挑战读、生生互评、师生互评)。

[点评:通过自读、评价读、挑战读,激发情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轻松达到读准字音,突出重难点字音的目的。]

师:看看这些生字朋友,想想你有哪些好办法记住它们。

生1:我会记“猜”,“情”的“忄”换成“犭”就是“猜”。

生2:科利亚的“科”就是科学的“科”。

生3:我给大家出个字谜:一个女孩在舞台旁边跳舞,大家猜猜我说的是哪个字?

生4:我会记“拴”,拴要用手,所以有个“扌”。

生5:我会记“逗”,那个“辶”像一匹马,马驮着豆角,就是逗人的“逗”。

师:你们真能干,会用这么多方法来记生字,下面我们来玩识字游戏。(学生开火车读生字,闯迷宫读词语。)

师:祝贺你们,送你们一份特殊的礼物。(课件出示写有“我会写”的智慧花。)

[点评:注重情趣化识字,并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突出学生富有个性化的识字方法,并利用有趣的游戏及时巩固识字效果,并以“趣”来激发、保持学生持续学习的热情。]

师:怎样才能把这两个字写得又正确,又美观呢?

(学生自己观察生字的特点,找出写好生字的关键所在,由学生自己来认识如何写好字,取代老师一笔一画的分析。师故意误写,让学生来纠正。生认真描红、临写,师巡视指点。)

师:写完了对照田字格中的字,自己评一评,写得好的,奖自己一颗☆,再和同桌看看、评评。

[点评:注重学生的自评与师生、生生间的互评,使评价多样化,实现课堂上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

三、朗读感悟

师:认识了生字,再读课文,相信你们会把课文读得更加流利,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生选喜欢的方式:自己读、同桌读、小组读、和好伙伴一起读课文。)

师:你们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科利亚得了传染病住进了医院,同学们不能去看他,放了一个气球去问候他。

师:什么是“传染病”?

生1:像“非典”这样的病就是传染病。

生2:会传染给别人的病。

师:同学们,科利亚病了,住进了医院。

(课件出示科利亚一个人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着窗户的情景图,并配上让人感到孤独寂寞的低调音乐,教师入情地范读,生看图听读,引生入境。)

师: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觉得很难过。

生2:我感到科利亚好孤独啊!(很难受的样子。)

生3:我有点想哭(眼圈红着)。

生4:我也想哭(泪珠滚动)。

生5:我觉得科利亚好寂寞,好孤单啊!

生6:老师,他哭了。

……

师:你们都是情感十分丰富的孩子,能通过朗读来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吗?请自己练一练。(生在音乐声中,入情入境地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

生:(含着眼泪)很入情地朗读。

师:都想用朗读来表达你的感受吗?让我们一起在音乐声中读读1—2自然段吧。(生齐读。)

[点评:用CAI、音乐、教师的范读,充分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并通过多次不同层次地读,让学生自己接触语言材料,用他们自己对课文的感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和分析。]

师:科利亚一个人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他不能和爸爸妈妈去逛公园,也不能和同学们一起游戏,他只能呆呆地望着窗外那一角天空,他觉得真没意思(板书“真没意思”)。(音乐停。)

师:此时此刻,科利亚呆呆地望着窗外在想什么?

生1:他好想爸爸妈妈来看他。

生2:他好想自己的病快点好呀。

生3:他好想和同学们一起玩耍,一起学习,一起做游戏。

生4:他好希望同学们来看他,和他讲故事,讲学校发生的事。

[点评:换位体验,让学生融入课文情境中,激发学生内心情感。]

师:正在这时,科利亚突然看到了什么?

(课件演示,一个气球摇摇摆摆地飘上来,在窗前停了一会,开始一上一下地动起来的情景图。)

生1:他看到一个红气球在窗前停了一会,还一上一下地动起来。

生2:他看到气球上画着一张笑眯眯的小脸。

出示句子:

①气球上画着一张小脸。

②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

师:读读这两个句子,你喜欢哪句话,为什么?

生自由读句子。

生:我喜欢第二句,因为第二句写出了这张小脸的样子很可爱。

师: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体会到这张小脸的可爱吗?(生有感情朗读这句话。)

师:读得多好啊,你们想读吗?

生:想。

师:一起读读吧。(生齐读。)

师:我看到了教室里有40张可爱的小脸。谁能用“可爱的”说一个句子?

生1: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可爱的洋娃娃,可逗人喜爱了。

生2:我的妹妹长着一张可爱的小脸。

……

师:当科利亚看到这个画着可爱小脸的气球,他怎么样了?(出示科利亚高兴地笑了的画面和句子:科利亚望着窗外那逗人的笑脸,高兴地笑了。)

生齐:他高兴地笑了。

师:我看到你高兴地笑了?看到他也高兴地笑了。谁来读读这句话,让大家都体会到科利亚高兴的心情?(生练习朗读。)

生:有感情而且带着表情朗读。

师: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吧。(生齐带着感情有表情地朗读。)

师:读了这句话,想想你能给大家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生:他为什么高兴地笑了?

师:是呀,他为什么高兴地笑了,快和同桌认真读读4.5自然段,边读边想,想好了互相说一说。

[点评:培养学生读中质疑和合作释疑的能力。]

(学生同桌边读边议。)

生1:因为他看到气球上的小脸看上去很好玩、很逗人,所以高兴地笑了。

生2:因为他看到气球,知道同学们来看他了,所以高兴地笑了。

师:现在你们就是科利亚的同学,想一想你们在窗下是怎样把这个气球放上来的?想好后,在四人小组里商量商量,并试着演一演。(生分小组自由排练,师巡视并点拨。请一组同学合作表演。)

师:同学们,你们想通过这个气球对科利亚说些什么呢?

生1:科利亚,你好了吗?

生2:科利亚,祝你早日康复。

生3:科利亚,安心养病,听医生的话,快点出院和我们一起玩吧。

生4:科利亚,你看到这个气球,高兴吗?

……

[点评:让学生把自己当作科利亚的同学,入情入境,成为剧中人,在角色体验中通过阅读、思考把自己的理解用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同时用创造性的语言回答,体现了“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四、拓展

师:除了这个办法,你还有什么办法去问候科利亚?

生1:我放一只风筝,上面写着:科利亚祝你早日康复。

生2:我给他打电话,和他聊天。

生3:我给他写信,告诉他学校里的趣事。

生4:我折一架纸飞机,飞上去。

生5:我给他发手机短信。

……

师:有同学们关心他,想着他,想想没过多久科利亚怎么样了?

课件出示:想想说说:没过多久,科利亚……

生1:没过多久,科利亚的病好了,出院了。

生2:没过多久,科利亚出院了,和我们一起上课、一起学习。

生3:没过多久,科利亚回到了学校,和我们一起打篮球,踢足球。

……

师:科利亚得了传染病很不幸,可是他又是多么的幸福,因为有这么多同学关心他,让我们一起再把这个故事读一读吧。(生齐读课文。)

[点评:延伸课文内容,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五、深化主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手指课题,生齐读课题)。

你喜欢这个气球吗,为什么?

生1:喜欢,因为这个气球很可爱。

生2:喜欢,因为这个气球给科利亚带去了欢乐。

生3:喜欢,因为这个气球让科利亚忘掉了病房的孤单。

生4:喜欢,因为这个气球给科利亚带去了同学们的问候。

生5:喜欢,因为这个气球带去了同学们对科利亚的关心。

生6:喜欢,因为这个气球传递着同学们之间的友谊。

……

[点评:尊重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以巧妙的提问,让学生明白这个气球的重要意义,体会同学们的独特用心,从而深刻领悟同学间的真挚友情。]

六、小结

师:说得好!这个红气球传递着同学之间纯真的友谊、衷心的祝福,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小伙伴听,让他们也喜欢上这个窗前的气球。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13 07:01
标题: 回复: 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坐井观天1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7-13 07:01
标题: 回复:小学二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集锦

《酸的和甜的》



人民教育出版社



大庆市萨尔图区东新三小 宋玉芬 赵玉芝

教材简说

“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这是狐狸闹的笑话。

狐狸用这种“精神胜利法”得到心理安慰,却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如果不是小猴子敢于亲自尝尝,他们都将错过这一顿美餐。

是啊,没有尝过,怎么能断定葡萄是酸的呢?我们平时做事要亲自去体验,去尝试,不能光听别人的话。

本课是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是以连环画的形式编排的。教学时,可以借助连续的插图,阅读课文,感知生字,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仔细观察每幅图中几个动物的神态、动作,想象他们的语言,猜猜他们的心理,并练习有感情的朗读。最后,借助图画复述课文,或以讲解员的身份讲故事,或小组表演童话剧,在情境和活动中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具准备

运用多媒体和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为什么?(鼓励学生说,进行发教思维训练。)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小动物的故事:(第一自然段)那后来怎样了呢?这葡萄是酸的还是

甜的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童话故事。

板书课题《酸的和甜的》,齐读课题

图文结合,感知内容,认读生字

播放课件欣赏故事。

自由读课文,读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借助插图读文,认读生字,教师随机出示图中相应的生字词。

指名试读,会读哪个就读哪个。

说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些字词的。

(通过观察、读文使学生懂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朗读感悟,深入体会

看配有音乐的动画。听老师示范朗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先自由读,借助插图,逐段读文。

再小组合作读,观察图画中的小动物的神态,动作、想象他们的语言,猜测他们的心理。练习有感情朗读。

(通过观察使学生了解每个动物的特点,并且针对特点,选择适当的语气来读,以达到有感情朗读的目的。)

各小组选送代表比赛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看谁读得最好,师生共同评议。

重点品读以下句子。

课件出示: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自读。

小组读。

指名读。

比较说说两组句子有什么不一样。

(通过反复读来加深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从而也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

讨论交流。通过朗读,说说你喜欢图中哪个小动物?为什么?

谁来把描写小猴子的段落有感情的读一读。

指(1──2)名同学读,从中感受小猴子的聪明。

读5、6自然段。

读小猴子和小兔子、小松鼠的对话,你有什么想法?敢尝试小兔子、小松鼠:不老实,总是轻信别人。

大家谈各自的想法。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意识。)

齐读文章最后一段。

出示生字“硬”,让学生结合句意说说“硬”的意思。扩词。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识字,并且反复出现扩词运用以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

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小松鼠和小兔子不明白,你能帮助他们想想原因吗?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如果是你,你会不会也像小松鼠和小兔子那样呢?

(让学生发挥想象,认清事物的本质以分辨是非。从而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迁移运用。

指导复述故事。先自己看图复述,再上台讲给大家听。

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在游戏中巩固要识的字。

听音出字卡。(老师读生字,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快又对。)

“摘苹果”。在黑板上画棵苹果树,把做成苹果形状的生字卡片贴在“树”上,让学生上台读字音,读对的就可以把苹果摘下来。摘对五个以上可奖励一张苹果贴画。

在写字中巩固要写的字。

认读生字,记忆字形。

指导扩写。

重点指导反犬旁的字。

实践活动

把学到的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

自选伙伴,编排童话剧。并配有头饰进行表演。

板书设计:

酸的和甜的

小狐狸小松鼠 小猴子

小兔子

(狡猾)(老实、轻信) (聪明)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