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四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与反思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1-11-22 08:08
标题: 四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语第七册《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



一、切入主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

1、自由朗读课文,用一句话说说课文所讲的内容。



2、既讲徐悲鸿学画之事,那课题用《徐悲鸿学画》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加上“励志”二字,这二字是什么意思?在这里算不算多余呢?(课件显示:“徐悲鸿   学画”,补充显示“励志”二字。)



3、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研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感兴趣吗?



二、研读品悟



1、如学生不能直接回答“励志”的意思,则从字面理解一下: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并和“立志”加以区别。



2、徐悲鸿的志向是什么?他是在什么情况下立下这个志向的?轻声读读课文1-3自然段,在一些重要的地方做上记号。



3、情景再现,朗读激情。



(1)教师以外国学生身份,对三、五个学生说“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这句话。(板书:中国人   成不了才!)



(2)分别请刚才听这话的学生谈:“你是哪国人?听了、看了这句话怎么想?”



4、徐悲鸿他当时会怎么想的?(课件显示第三自然段)



(1)徐悲鸿被激怒了,他的怒气你能用其它的词来形容一下吗?(怒火中烧、怒气冲天、怒发冲冠、义愤填膺、怒不可遏……)



(2)你们想让那个外国学生看到什么样的中国人?



(3)徐悲鸿心中“真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



(4)朗读这一自然段,读出心中的愤恨与坚毅。(语气应低沉、稍缓、坚定)



5、分小组研读4-6自然段



(1)体会“更加”一词使用的准确性。



(2)徐悲鸿是怎么奋发努力的,我们一起看看下文。仔细读读5、6自然段,边读边标出徐悲鸿奋发努力的词句。



(3)交流,相机指导学写批注。(从放弃所有休息时间、画得多、时间长、很投入这几方面来领会)



(4)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



6、引读理解第6自然段。



7、整体回顾4-6自然段,看看第4与5、6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先概括后具体,学会抓总起句来领会一个段落的意思。)



8、徐悲鸿取得成功了吗?哪句话明确告诉我们他成功了?



9、结合理解“功夫不负有心人”。(课件显示)“有心人”是谁?他下了哪些“功夫”?为什么说“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功?自读回答。



10、让我们一起为他欣喜一回!齐读6-7自然段。



11、掀起高潮,解读第8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8自然段。



(2)理解“震惊”“鞠了一躬”“有眼不识泰山”(板书:有眼不识泰山)



(3)思考:那个外国学生为什么前后有这样大的变化?



(4)欣赏徐悲鸿的画作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三、拓展升华



1、我作为一个教师要向达仰学习,不歧视任何学生。你们呢,想向谁学习?学习他的什么?(板书:为国争光)



2、小组交流学了本课的感受及收获。集体交流,互相启发。(板书:功夫不负有心人)



3、赠送、朗读励志名言。



4、作业超市: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做一做。



(1)            熟读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2)            搜集徐悲鸿的资料,开展一个小小发布讨论会。



(3)            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为国争光的精神,规划一下,写一写《我的志向》。











板书设计:



徐悲鸿励志学画









中国人      成不了才



中国人      很有才能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1-11-22 08:08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反思



———在对比中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

课文是一篇人物故事,讲述了年轻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回击外国学生的嘲笑,励志勤奋学画,以优异成绩为中国人争光的故事,是一篇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在教学中,我注意运用了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内涵,感觉效果较好。

一、外国学生前后态度的对比。

课文前后两个地方写到了外国学生的态度,一开始他表现出“不礼貌”“冲着”(可以看到他的傲慢无理,轻视中国人。)后来表现出“震惊”、“鞠躬”、“有眼不识泰山”(可见他的心悦诚服、对徐悲鸿的尊敬和歉意。)我抓住这一变化,引导学生寻找到这种变化的内因是徐悲鸿用实际行动树立了中国人的形象,改变了外国人对中国人的不良印象。

二、徐悲鸿清苦的生活和刻苦学习的对比。

徐悲鸿在生活中吃、住都非常清苦,而绘画方面,却付出了许多金钱和精力。我在教学时,补充了一些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他家庭的贫寒、学画的决心,从而加深对“励志”的理解,进一步感受到他的决心大,不可动摇。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