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数学教研论文:怎么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有效性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11-20 16:47
标题: 小学数学教研论文:怎么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有效性
小学数学教研论文:怎么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有效性
教学有效性就是指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也会相应提高,学生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同时还能还学生一个轻松的童年,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更何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追求的基本目标。那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提高有效性就必须思考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实现更多的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理念,经过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我认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策略:
一、  以情引学,重视学习情感的有效性。
“亲其师,信其道”这一名言告诉我们:人的感情有迁移功能,小学生则更为强烈,学生如果对你有感情,就会喜欢你所教的课。从心理学角度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光要重视语言信息,行为信息的传递,更应重视情感信息的交流。这就需要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氛围,即创设对数学学习能起衬托、渲染、促进作用的一种底纹。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情感的释放和启发,在举手投足之间都应充满对学生的爱意,以此缩短师生间的情感距离,让学生在互敬互爱的氛围中产生学习动力,愉快地进入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
其次,教师要善于运用和蔼可亲、自然幽默的语言。的确,这种语言犹如一种润滑剂,恰当地使用可以缓释师生间的矛盾及尴尬的局面,又可以使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获得知识。记得一次“解答平均数应用题”时,有位学生求出的敬老院里老爷爷,老奶奶的平均年龄为7岁多,当时我走到他跟前笑着说:“如果敬老院的老爷爷、老奶奶真能借你这只‘妙手’而长生不老,那该多好哇!”他摸摸头,在笑声中意识到了自己计算出错了,并予以改正。
第三,教师还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数学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二、  以法导学,重视学习方式的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动手实践、自主探求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实现有效学习。在具体的教学中,不能仅满足于了解
一些数学知识,而应积极钻研一些问题,从而取得一定的兴趣效能。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主动领悟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及其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正确把握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实现有效学习。
1.不排斥接受学习。我们应该承认,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科学,有其特有的结构性特点,有些知识是统一规定的,而不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轻易找到答案的。也就是说,这些知识的学习还应以接受学习为主,需要教师的讲解或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获得,而无探究的必要。如: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规定,四则运算顺序的规定,等等。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精心设计好讲授的内容,重点及讲授的方式,分清哪些是必须通过讲授让学生明白的,哪些是可以探究的。另外,讲授的方法也可以多种多样。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吸取更信息,达到更好的效果。
2、注重探究学习。“探究”作为新课程强调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因具有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发现等优点,已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指受并在教学中运用。在探究式学习为主的教学中,我们要运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有序开展探究活动。在备课时,教师应对学生探究活动的重点,探究的问题,教师的指导重点,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的背景资料作好充分的准备,在学生探究活动时,教师要巡视,把握介入指导的时机,以帮助学生有序开展探究活动,完成探究任务。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一课时,尝试先让学生说出已学过的有周长的平面图形,然后复习已学过的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接着认识长方形的特征,让他们探究计算长方形的方法,并提示学生能否找出一种最简单的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学生们在合作讨论中归纳出了“长+宽+长+宽”、“长×2+宽×2”、“(长+宽)×2”这三种方法,在不断的比较中不约而同地选择“(长+宽)×2”。由此,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教师只有把
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使学生自由地发展,才能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探究潜能,促进学习的有效性。
三、以境促学, 重视学习情境的有效性
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设计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展开的。因此,创设数学学习的良好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
1.   在情境中创设悬念,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如果说好奇是偶发的,暂时的兴趣,是短暂的呈不稳定状态的,那么我们应把好奇和求知结合起来,在求知欲的影响下,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精神振奋,记忆
和思维都处于最佳状态。教学中,我们可以在情境中适时揭示矛盾,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让学生感知“圆”,再通过多媒体演示,几只猴子骑着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圆形等轮子的自行车赛跑的情境。开始前让学生猜测,谁跑得快,然后媒体演示赛跑过程。结束时,问学生为什么骑圆形轮子的猴子跑第一,让学生弄清自行车的轮子为什么做成圆形的道理,让他们感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自行产生一种探索兴趣,萌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形成内在动机。
2.  在情境中思考成败,确保学习的有效性。当学生对某一方面的求知欲望反复表现出来时,就形成一种爱好。这时学生的数学兴趣就由不稳定向稳定性发展,甚至能深刻地巩固下来,最终促使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教师要帮助他们树立“我能行”的信心;当学生遇到挫折时,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是艰巨的,可能会经历多次失败。需要长期实践,冷静对待,适时调节心理。同时,教师多讲一些科学家成功路上的坎坷故事,让学生学习科学家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认识到数学知识总有一些枯燥的东西,不能只满足于浅层次的偶然兴趣,要反复思考、实践、刻苦钻研,形成一种爱好,从而确保学习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作者: 倾尘之梦    时间: 2011-12-13 17:26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