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校 | 平师附小 | 研训时间 | 9月 8日 | 研训地点 | 白马校区 | |
发言人或主讲人 | 顾雅方 | 研训人数 | 3 | 研训模式 | 学习、交流 | |
参加对象及有关单位 | 本组成员 | 联络员 | 顾雅方 | |||
研训课题及内容摘要 | 本次活动,学校教务处主任张军强老师先传达了周二市研训中心会议精神,并结合本校实际进行学校研训工作的要求部署。随后,我们分组就本学期的教研组活动的开展进行了讨论、计划、初步制定。本学期,我们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重点,以减负增效为工作重点,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重心,开展教研组活动。我们在暑假里给每个低段老师发了韩兴娥的《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一书,老师们对韩老师的阅读教学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打算本学期开始学习韩老师的教学方法,化繁为简,注重在课堂上让学生当堂积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年级以识字为主,我们打算让校园里的每面展示墙都能说话,成为孩子们的识字课本,所以安排钱彧老师拍摄校园里的展示墙。食品包装袋也是孩子们平时经常能见到的,也可以成为很好的识字材料,陆苗老师将承担这项任务。识字最好的策略是复现,用课本上的生字组成句子,让学生经常朗读,是复现的途径之一。此外,我们一年级的每个老师将承担一项任务,,就是把课堂作业本的重要句子打印成册,以实现复现的目的。相信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之下,本届孩子的识字量会更大,更容易。 |
学 校 | 平师附小 | 研训 时间 | 9.6 | 研训 地点 | 一(1)班教室 | |
发言人 或主讲人 | 刘畏军 | 研训 人数 | 26人 | 研训 模式 | 讲座 | |
参加对象 及有关单位 | 全校各语文教研组 | 联络员 | 刘畏军 | |||
研训 课题 及 内容 摘要 | 今天 ,是语文大组活动。刘畏军老师就一些教学常规做了布署,主要有:各大组制定教研组活动计划、各班语文老师制定教学计划。 在制定教研组活动计划时,要求结合学校开展的语文大组活动,根据本教研组的特点,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开展扎实有效、有质量的、形式丰富的教研组活动。 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求切合各个班级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使教学进度有条不紊地展开。 另外,刘老师还是对作业批改、作业量的控制、作业的优化等方面做了要求和介绍。 | |||||
备注 |
教研组 | 中段语文组 | 研训 时间 | 2010.9.13 | 研训 地点 | 办公室 |
发言人 或主讲人 | 毛海燕 | 研训 人数 | 7人 | 研训 模式 | 教研组研讨 |
参加对象 及有关组外人员 | 中段语文组老师 | 联络员 | 毛海燕 | ||
研训 课题 及 内容 摘要 | 首先,毛海燕老师就本册教学内容,跟老师们一起讨论并进行了分工。本学期拟用“预习单”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所以老师们也就“预习单应该包括些什么内容合适”这个话题展开了讨论。秦淡秋老师凭借多年执教低中段的经验,认为字词教学应该仍旧做为三年级教学的重点,因此在“预习单”中,要包含这个内容;张琛老师说:“作业本上的一些题目,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是不是也可以提前将一些题目设计成预习单,让学生提早考虑起来呢?”另外,老师们纷纷就预习单的操作问题展开了讨论:怎么批阅、怎么订正、课堂上怎么使用等等。老师们一致认为:预习单的设计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它直接决定了学生的预习效果如何,如果用长远的眼光来看,也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起到作用。对于每周四的阅读训练,老师们也讨论决定:内容可以是略读课文中的片段,根据教学目标,可以设计若干题目。 | ||||
备注 |
学 校 | 平师附小 | 研训 时间 | 9.20 | 研训 地点 | 办公室 | |
发言人 或主讲人 | 顾巧英 | 研训 人数 | 26人 | 研训 模式 | 讲座 | |
参加对象 及有关单位 | 全校各语文教研组 | 联络员 | 顾巧英 | |||
研训 课题 及 内容 摘要 | 今天的教研大组活动会议上,顾巧英书记给大家做了《预习单的使用和反馈》的讲座。 讲座首先让各老师了解了设计预习单的意图是什么,如何来设计预习单,预习单应当包括些什么大致内容。 然后,顾老师又介绍了预习单的使用方法,并不是机械地较对答案 ,而是将预习单的内容渗透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最后,顾老师就预习单的反馈和批改做了要求。 对大家来说,预习单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也必定会在设计和反馈等环节碰到一些困难,但是相信只要坚持做下去,不断地总结经验,预习单将能大大促进孩子们的预习能力,能培养他们良好的预习习惯,使孩子们的阅读能力也得到提升。 |
学 校 | 平师附小 | 研训 时间 | 09.27 | 研训 地点 | 办公室 | |
发言人 或主讲人 | 张琛 | 研训 人数 | 8人 | 研训 模式 | 讨论、学习 | |
参加对象 及有关单位 | 中段语文教研组 | 联络员 | 毛海燕 | |||
研训 课题 及 内容 摘要 | 作文教学,是中段老师的难题,尤其是对三年级的老师们来说,从写话过渡到写作文,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此在今天的教研活动上,张琛老师凭借自己的经验,给我们介绍了《作文教学的评改》。 张老师认为,写作是一种能力,会不会修改既是一种能力,同时也是一种态度。大多数孩子只把写完当做是任务 ,对于老师布置的“修改”,并不理会。但是我们都知道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缺少“修改”这一步骤,习作教学并非完整。那么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去修改作文呢? 张老师说,其实在不愿意修改作文的孩子当中,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因为懒,有很多是因为不懂得如何修改。这就要求老师教给孩子们修改的方法,如:用什么符号来修改?怎么修改等。 另外,张老师认为,教师对学生修改习作的态度的反馈和重视,会直接影响学生修改习作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反馈习作时,可以在表扬优秀习作的同时,对学生的习作态度也进行反馈,这对那些积极修改的孩子来说,是写好下一次习作的动力。 |
学 校 | 平师附小 | 研训 时间 | 10.11 | 研训 地点 | 办公室 | |
发言人 或主讲人 | 张伟慧 | 研训 人数 | 8人 | 研训 模式 | 讨论、学习 | |
参加对象 及有关单位 | 中段语文教研组 | 联络员 | 毛海燕 | |||
研训 课题 及 内容 摘要 | 今年,学校里对老师们备课、课堂常规调研等工作有了新的要求,所以在今天的教研活动中,我们一起学习了新的条例。 张伟慧老师对这些制度要求比较熟悉,所以她首先带领我们学习了备课制度,明确了一个单元前需要有单元解读,每篇课文前需要有课文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挑选重要的课时,写一写教学预设,另外还要有教学反思等。 然后,毛海燕老师将这两周即将参加课堂常规调研的两堂课进行了安排,张娜老师准备上《富饶的西沙群岛》,李萍老师准备上《猫》。 对调研听课,毛海燕老师做了发动,希望有空的老师都来听课,听完课后能对两堂课进行评价和反馈,以帮助组内教师更好地成长。 |
学 校 | 平师附小 | 研训 时间 | 9.27 | 研训 地点 | 白马校区三办 | |
发言人 或主讲人 | 曹美琴 | 研训 人数 | 三语3人 四语3人 | 研训 模式 | 真实性问题解决(习作教学研讨) | |
参加对象 及有关单位 | 中段语文教研组:张雪萍、沈建秋、 曹美琴、林彩莲、周全根、徐在忠 | 联络员 | 沈华娣 | |||
研训 课题 及 内容 摘要 | 习作教学的指导策略研讨学习 今天教研活动,我们三四年级分成两个组,研究作文教学中的现实问题,我们三年级的三个老师一起进行作文教学方法的研讨。 三年级老师: 开学已五个星期了,我们却清楚地看到,我们的孩子习作还没有达到三年级孩子应有的作文水平。孩子们在低年级时也是每星期进行写话的,但那时的写话没有作任何要求,孩子们只要写通顺句子,内容和篇幅不作硬性规定,只要能写几句话即可。但现在有要求了,要把一件事情的过程写具体,重点抓住动作、神态等尽可能具体,但孩子们现在还不会抓重点,不知道哪些事应该好好具体写的。尽管课堂上作文指导时一再强调哪些要重点写的,但孩子们写的时候却把它们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了,而且字数都达不到。我们的家长一直以为三年级才开始写作文,反正老师会教的,有的不闻不问,有的不忧不急,有的跟他联系不理不睬,想依靠家长的帮助提高写作水平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依靠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了。 四年级老师: 学生的习作水平不均衡,差距大,后进生们的习作水平较差,有的写不具体,有的不会组织材料,有的没内容写。优秀的学生能突出重点,详略得当,运用好词佳句,使文章生动、具体。 老师们各抒己见,经过激烈的讨论,习作教学的指导策略总结如下: 一、引导学生多积累 平时,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多积累好词佳句,多积累精彩句子。多阅读优秀习作范文,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可以模仿着写,逐步学会写作。 老师找些有针对性的优秀习作,定期让学生阅读,让学生少走弯路,有效阅读,不断积累,加速习作水平的提高。 二、抓住重点多指导 老师在指导习作前一定要做充分的备课,预设学生的习作最坏的状况,抓住重点,有准对性的指导,让学生写作时学会抓住重点描写,使学生达到习作的要求。如写事要把事件的过程写具体,写人的要把外貌,特点,与特点有关的一件典型的事写具体,这件事的描写是重点。 三、挤出时间多练笔 每星期挤出一节课用于学生当堂作文的小练笔,老师进行指导后写话,或者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后指导在习作。如观察桂花后写作,观察植物后写话,一次活动后写作等。 四、美文佳作多欣赏 有空给学生读一些美文佳作,讲评写作中的精彩之处,让学生感受优秀作文,提高鉴赏能力;或者读一读班里同学的优秀习作,学生同伴的优点,有样可学,既鼓励了优秀学生,又可以激励其他学生积极习作。 | |||||
备注 |
学 校 | 平师附小 | 研训 时间 | 10、11 | 研训 地点 | 白马校区三办 | |
发言人 或主讲人 | 曹美琴 | 研训 人数 | 三语3人 四语3人 | 研训 模式 | 学习 | |
参加对象 及有关单位 | 中段语文教研组:张雪萍、沈建秋、 曹美琴、林彩莲、周全根、徐在忠 | 联络员 | 沈华娣 | |||
研训 课题 及 内容 摘要 | 一、学习《平湖市校本研训实施指导意见(2011~2015年)》 今天,我们进行了校本研训指导意见的深入学习。大家认真地聆听着文件传达,明确了校本研训的内容和操作模式。虽然大家开始都感觉任务繁杂,很难完成好任务,但是,经过组长的解读,大家又感觉校本研训就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商讨中,在真实教学问题的解决中,只要注意记录好,不会很困难。 二、统一备课要求 学习学校对备课的新规定,增加了一个单元前要有单元解读,每篇课文前需要有课文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挑选重要的课时写一写教学设想、每课要有教学反思即课后小记,每个单元可选取部分课时有质量地详细写下教学反思,或写一份单元教学反思。共享的教案要注意修改。 上课后及时记下教后反思或体会,并及时把教案上传学校,以备接受调研和检查。 三、课堂常规调研安排 组里的每一位老师都将接受学校教学调研视导组的调研。先是青年老师,接着是中年老师,最后是年纪大的老师。大家做好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的准备,随时接受随堂听课的调研。从下周就开始。希望有空的老师都来听课,听完课后能对两堂课进行评价和反馈,以帮助组内教师更好地成长。 四、导读课的申报 每个年级安排两名老师上导读课,周老师和徐老师没上过,有四个年轻老师上,经过商议决定:三年级张雪萍上《鼹鼠的月亮河》、沈建秋上《精灵鼠小弟》,四年级:林彩莲上《时代广场的蟋蟀》,曹美琴上《苹果树上的外婆》,让学生买好书并开始阅读,做好上课准备。 五、张雪萍老师的全国参赛课试教后研讨 板书和课件里有一点小错误;写话的时间过长,可缩减2分钟,板书可以再美观点。 我们能力有限,总是帮不了张校长什么忙,希望她得胜归来。 | |||||
备注 |
学 校 | 平师附小 | 研训 时间 | 9月 13日 | 研训 地点 | 白马校区 | |
发言人 或主讲人 | 戈俊玉 | 研训 人数 | 3 | 研训 模式 | 讨论 制定 | |
参加对象 及有关单位 | 本组成员 | 联络员 | 戈俊玉 | |||
研训 课题 及 内容 摘要 | 研训主题:教学计划制定 今天我们白马校区三位五年级语文老师,进行了教学研讨。认真研读教材,遵循学校的教导处计划和学科教学计划制定模式,以及五年级教研组的计划。 首先,负责召集的老师,宣读了教研组计划,以及教学计划制定要求。三人一起讨论教材,制定好教学进度。针对我们校区五年级学生的学情,根据各班情况,谈论教学重点和难点。 然后分别填写班级学生知识情况分析,和具体教学措施。 最后,三位老师一起分享了各自的教学计划,吸取别人的优点,给予自己的教学计划的修改。 |
学 校 | 平师附小 | 研训 时间 | 9月 20日 | 研训 地点 | 白马校区 | |
发言人 或主讲人 | 戈俊玉 郭照良 | 研训 人数 | 6 | 研训 模式 | 研讨 | |
参加对象 及有关单位 | 本组成员 (分五、六年级组活动) | 联络员 | 戈俊玉 | |||
研训 课题 及 内容 摘要 | 研训主题:第二单元备课 一、讨论单元目标,重点、难点。 (五年级第二单元) 1. 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 2. 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乡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是通过一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 3. 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二、具体讨论点。 1.针对本单元其中一篇课文,各自提出设计方案,一起讨论,修改。 古诗《泊船瓜洲》中,“绿”字,好在哪里?针对这个教学难点,我们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理解。 《梅花魂》情感距离孩子们较远,教师该如何设计。 2.作业本上的作业,结合课堂教学完成。 |
学 校 | 平师附小 | 研训 时间 | 9月27日 | 研训 地点 | 白马校区 | |
发言人 或主讲人 | 戈俊玉 | 研训 人数 | 6 | 研训 模式 | 研讨 | |
参加对象 及有关单位 | 本组成员 (分五、六年级组活动) | 联络员 | 戈俊玉 | |||
研训 课题 及 内容 摘要 | 研训主题:小学语文教学常规 重新下发《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30条》 一、组长选读就“教学建议”中的一些关键点 课内书面作业时间一般不少于10分钟;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习惯的培养;每堂课学生读书的时间应保证在10分钟以上;中高段每两周写一篇大作文,每周写一篇小作文等等。 针对学校要求:我们明确高段要求每周写2篇小作文,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写日记。 二、如何用好“预习单”的讨论 三、强调小作文的讲评的重要性,组内成员,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独特方法。比如:展示墙,班级班刊,课堂朗读展示,同桌欣赏,投稿等等。 四、分组:组员各自学习《小学语文教学常规》 五、分年级组:讨论第一单元考查情况 五年级组:1.各班考查情况。 2.如何提高优秀率?班中哪些孩子可以提高?哪些知识还需要提升或者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强调、训练、巩固。 |
学 校 | 平师附小 | 研训 时间 | 9月 27日 | 研训 地点 | 松风校区 | |
发言人 或主讲人 | 胡燕萍 | 研训 人数 | 4 | 研训 模式 | 研讨 | |
参加对象 及有关单位 | 本组成员 (六年级组活动) | 联络员 | 胡燕萍 | |||
研训 课题 及 内容 摘要 | 在今天的教研活动过程中,我们主要针对六年级的单元检测卷,进行了一次系统的盘点和细致地解读,因为六年级的试卷,不管难度,还是语言表达能力,都和以往几个年级有所不同。特别是对于仿写这样的试题,对孩子的要求非常高,而在往日的作业练习中,我们老师给孩子的自由度比较高,批阅作业时显得比较宽松。现在,我们都统一标准,就是要求孩子严格按照试题标准来做题,同时,在平日课堂训练中,也要尽量引导孩子严谨规范组织语言。 在解读完试卷后,我们又交流了第一组单元的大作文情况,因为第一组单元的课文全部是围绕大自然展开,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大作文的要求也是让孩子捕捉大自然的美景,让自己的身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六(1)班和六(4)班,在老师的带领下,利用清晨时间,带孩子到了校园的操场,亲自体验秋天的校园美景,因为有了自己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再加上文本语言的迁移,孩子写得很生动,想像也很丰富。第二组单元的大作文,是写祖国在我心中的演讲稿或是读后感,这类作文,要对祖国的文化,历史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我们商量,在上口语交际课时,一定要花时间让孩子找资料,学习相关知识链接,只有在充分了解感悟的基础上,孩子才有内容要写,才有情感抒发。 |
学 校 | 平师附小 | 研训 时间 | 2011年10月11日 | 研训 地点 | 东西校区 办公室 | |
发言人 或主讲人 | 胡燕萍 戈俊玉 | 研训 人数 | 9+6 | 研训 模式 | 学习、研讨 | |
参加对象 及有关单位 | 东西校区 高段教研组成员 | 联络员 | 胡燕萍 戈俊玉 | |||
研训 课题 及 内容 摘要 | 白马校区: 进行校本研训指导意见学习及研训项目解读。 松风校区: 真实性问题的研讨。 本次研讨活动,我们针对高段孩子在课堂上举手沉入“死海”的现象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剖析。孩子进入高段,按理,随着自己理解能力的提升,生活经验的丰富,应该会对文本产生属于自己与众不同的体会。但是,每每遇到有点深度的问题,像“能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吗?”孩子就不愿意举手,不愿意交流。为此,我们剖析原因,可能是1、随着年龄增长,心智的成熟,有些孩子的性格发生了变化,不像过去那样想说就说,他们更多想的是,我说出这个答案后是否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2、以往激励孩子发言的方式显得单一,对他们而言,失去了新鲜感。那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我们商量了一下,觉得从两个方面入手:1、想方设法激励孩子举手。2、设计问题要适当有梯度,老师要吃透教材,能“入”能“出”,更要站在孩子的立场来设计问题。 | |||||
备注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